CN111418243B - 用于在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418243B CN111418243B CN201780097256.0A CN201780097256A CN111418243B CN 111418243 B CN111418243 B CN 111418243B CN 201780097256 A CN201780097256 A CN 201780097256A CN 111418243 B CN111418243 B CN 1114182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link data
- user equipment
- direct link
- ent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30—Network data restoration; Network data reliability; Network data fault toleranc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22—Processing or transfer of terminal data, e.g. status or physical capabiliti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2—Data link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了用于在无线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与所述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与用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以及,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在多个载波上发送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总体上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用于在无线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数量的增加,人们越来越关注如何减少交通事故、如何及时抢救以及如何协调现场交通等。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车辆配备了车辆通讯模块。通过这样的车辆设备,可以进行各种信息交换,例如事故预警信息、交通状态提醒信息等。基于碰撞前传感系统并且通过使用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有望实现车辆与车辆、车辆与路边单元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换。另外,很可能会告知彼此的当前状态(例如车辆地理位置、速度、加速度和方向)以及道路环境信息。各种碰撞警告信息可以被提供,以防止发生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车辆网络通信可以分为几种模式:车对车(V2V)通信、车对行人(V2P) 通信、车对基础设施(V2I)通信、车对网络(V2N)通信,上述的车辆网络通信模式可以统称为车到一切(V2X)通信。在由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 组织的基于LTE(长期演进)的V2X通信研究中,基于用户设备(UE)和UE 之间的直通链路的V2X通信是实现V2X标准的一种方式。也就是说,业务数据不是通过基站(BS)和核心网络转发的,而是通过空中接口从源UE直接发送到目标UE的。此V2X通信称为基于直通链路(sidelink,SL)的V2X通信。 UE之间的接口称为PC5接口。
为了在不久的将来支持车辆的技术和社会变革,更多的V2X用例和相应的服务要求被确定以支持增强的V2X服务。eV2X用例可分为五类使用场景:队列行驶、扩展传感器、远程驾驶、自动驾驶和一般情况。它们对延迟(3ms~500 ms)、可靠性(90%~99.999%)、消息大小(50~2MByte)、数据速率(0.55Mbps ~1Gbps)和传输范围(随车速变化)有不同的要求。这些eV2X服务具有低延迟、高可靠性和高数据速率的特点。
为了支持这些eV2X服务,提出了PC5载波聚合(CA)以实现高可靠性和高数据速率。CA表示将两个或多个分量载波(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宽的传输带宽。PC5 CA,这意味着车辆UE可以在一个或多个PC5 CC上同时执行直通链路接收或传输。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基于PC5 CA的数据拆分和/或数据复制传输。
发明内容
本文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涉及解决与现有技术中提出的一个或多个问题有关的问题,以及提供通过参考以下详细描述结合附图将变得显而易见的附加特征。根据各种实施例,本文公开了示例性系统、方法、设备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然而,应当理解,这些实施例是作为示例而非限制来呈现的,并且阅读本公开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同时,可以对所公开的实施例进行各种修改。
在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与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的配置信息;根据配置信息配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以及,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将直通链路数据在多个载波上发送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配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以在第二节点和第一节点之间进行直通链路数据传输;以及,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多个载波上从第二节点接收直通链路数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配置信息指示第一节点在第二节点与至少一个第三节点之间的多个载波上支持直通链路数据传输。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与第一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二节点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与用于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以及,基于配置信息,将直通链路数据在多个载波上发送到至少一个第二节点。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得与第二节点与第一节点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的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包括与用于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以及,基于配置信息,在多个载波上从所述第二节点接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由第一节点执行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第二节点发送配置信息,其中,配置信息与第二节点和至少一个第三节点之间的多个载波上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并且包括与用于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
在不同的实施例中,公开了在一些实施例中被配置为执行所公开的方法的通信节点。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其上存储有用于执行一些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方法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
附图说明
下面参考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附图仅仅是为了说明的目的而提供的,并且仅仅描绘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便于读者理解本公开。因此,附图不应当被认为是对本公开的广度、范围或适用性的限制。应当注意,为了清楚和易于说明,这些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A-1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以在其中实现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不同的示例性V2X通信网络。
图2A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性载波聚合方案。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载波聚合方案。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E)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方法的由UE执行的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站(BS)的框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无线直通链路通信中支持载波聚合的方法的由BS执行的流程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传输UE处配置载波聚合的示例性方法。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传输UE处配置载波聚合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接收UE处配置载波聚合的示例性方法。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传输UE处执行载波聚合的激活和停用的示例性方法。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传输UE处执行载波聚合的激活和停用的另一示例性方法。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在接收UE处执行载波聚合的激活和停用的示例性方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和使用本公开。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阅读本公开之后,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对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进行各种改变或修改。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本文描述和示出的示例性实施例和应用。另外,本文所公开的方法中的步骤的具体顺序和/或层次仅仅是示例性方法。基于设计偏好,可以重新布置所公开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的具体次序或层次,同时保持在本公开的范围内。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和技术以样本次序呈现各种步骤或动作,且本公开不限于所呈现的特定次序或层次,除非另外明确声明。
为了支持eV2X服务,提出了PC5载波聚合(CA)以实现高可靠性和高数据速率。CA表示将两个或更多个分量载波(CC)聚合在一起以支持更宽的传输带宽。说到PC5 CA,这意味着车辆UE可以在一个或多个PC5 CC上同时执行直通链路接收或传输。但是,目前还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基于PC5 CA 的数据拆分和/或数据复制。
本公开公开了出于数据拆分或数据复制的目的而配置、激活和停用PC5CA 的系统和方法。另外,本公开公开了一种直通链路用户平面建立和维护的方法,以促进PC5 CA的数据拆分或数据复制。通过聚合多个CC进行高带宽传输,可以实现高数据速率或高可靠性。
图1A-1D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可以在其中实现本文公开的技术的不同的示例性V2X通信网络。图1A示出了支持基于PC5的SL(直通链路) V2X通信的通信网络110。如图1A所示,UE 111经由直通链路PC5接口向一个或多个UE 112、113、114发送V2X消息。此处,直通链路数据不经过基站 118。
图1B示出了支持经由Uu(基站与UE之间的接口)的V2X通信的通信网络120。如图1B所示,UE 121经由非链路传输将V2X消息转发到E-UTRAN 128 (基站),并且E-UTRAN 128经由下行链路传输将V2X消息广播到本地的多个 UE 122、123、124。
图1C示出了使用E-UTRAN 138和PC5接口支持V2V通信的通信网络130。如图1C所示,UE 131经由PC5接口将V2X消息发送到UE类型路侧单元(RSU) 136。UE类型RSU 136从PC5接口接收V2X消息,并且将该V2X消息发送到基站138。基站138经由下行链路传输将从UE类型RSU 136接收到的V2X消息广播到本地中的多个UE 132、133、134。
图1D示出了使用E-UTRAN 148和PC5接口支持V2V通信的通信网络140。如图1D所示,UE 141将V2X消息转发到无线接入网或基站148,后者将V2X 消息发送到一个或多个UE类型RSU 146。UE类型RSU 146然后通过PC5接口将V2X消息发送到本地中的一个或多个UE142、143、144。
V2X直通链路通信包括两种传输模式:基于基站调度资源分配的模式3和基于UE自主资源选择的模式4。在模式3中,UE根据基站的调度在指定的资源处发送控制信息和数据。在模式4中,UE基于传输资源池的资源感测来自主选择资源以传输控制信息和数据。本公开中公开的系统和方法不仅可以在V2X 网络中使用,而且可以在设备到设备(D2D)网络中使用。当在D2D中使用它们时,模式3被模式1所取代,模式1也是BS调度的直通链路资源分配方案。模式4被模式2代替,模式2也是UE自主资源选择方案。
可以在包括一个或多个小区的蜂窝通信网络中实现本公开中公开的方法。每个小区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在其分配的带宽处工作的BS,以向其(例如UE设备)目标用户提供足够的无线电覆盖。在各种实施例中,本公开中的BS可以包括或被实现为下一代节点B(gNB)、E-UTRAN节点B(eNB)、传输/接收点 (TRP)、接入点(AP)等。BS和UE设备可以经由通信链路彼此通信,例如,经由从BS到UE的下行链路无线电帧,或者经由从UE到BS的上行链路无线电帧。两个UE可以通过直通链路相互通信。根据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BS和 UE在本文中通常可被描述为“通信节点”或“节点”的非限制性示例,其可以实践本文公开的方法,并且可以进行无线和/或有线通信。
PC5复制的动机是提高直通链路数据传输和/或接收的可靠性。一个载波上的V2X直通链路数据传输不支持自主重发请求(ARQ)。对于混合ARQ(HARQ),它仅支持可配置编号中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协议数据单元(PDU)重传,而无需确认(ACK)或否定确认(NACK)。通过在特定载波上进行V2X MAC PDU 重传来探索时间分集。另一方面,可以通过PC5数据复制来利用频率分集。也就是说,V2X直通链路传输UE可以在多个载波上发送直通链路数据的复制。V2X直通链路接收UE可以检测到复制并且丢弃重复的直通链路数据。以此方式,实现了在多个载波上的更多重传,并且提高了V2X直通链路传输的可靠性。
对于数据拆分,可以考虑在多个载波上并行传输不同的数据包。由于多个载波的无线电资源可以用于传输(Tx)UE,因此可以提高V2X直通链路传输的数据速率。另一方面,为了支持数据拆分,从接收(Rx)UE的角度来看,可以支持在多个载波上的同时接收。
PC5数据复制/数据拆分(载波聚合)有两个示例性选项。第一种选择是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并且第二个选项是MAC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根据一个实施例,第一选项在图2A中示出。如图2A所示,对于支持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的给定数据无线电承载(DRB)或信令无线电承载 (SRB),有:一个PDCP实体220、两个或更多个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231、232、233和两个或更多个与其相关的逻辑信道。对于MAC实体240,取决于使用PC5 CA还是PC5 DC,可以建立一个或多个MAC实体。当数据包从Tx UE侧201的上层210到达PDCP层220时,PDCP实体220执行加密和报头压缩。对于支持PDCP复制的无线电承载(RB),PDCP实体220复制PDCP PDU,并且将原始和复制传递给两个或更多个不同的RLC实体231、232、233。对于PDCP数据拆分,PDCP实体220可以根据预配置的数据拆分比率或数据拆分规则将PDCP PDU递送到不同的RLC实体231、232、233。然后,MAC实体240针对不同的载波独立地执行调度、复用和组装,然后将该MAC PDU传送到在不同的载波上进行传输的PHY层250。
类似地,在Rx UE侧202,可以建立多个Rx RLC实体和逻辑信道。当配置了RLC未确认模式(UM)时,每个Rx RLC实体可以重新排序RLC PDU并且丢弃重复的分组。对于与RB相关联的PDCP Rx实体支持PDCP复制,由于它从多个Rx RLC实体接收复制的PDCP PDU,因此它需要执行重新排序并且再次复制丢弃。对于与RB支持PDCP拆分相关的PDCP Rx实体,由于它从多个Rx RLC实体接收不同的PDCP PDU,因此它还需要再次执行重新排序。由于RLC 和PDCP层的重新排序,可能会增加V2X数据的端到端延迟。
图2B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另一示例性载波聚合方案,即MAC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在此选项中,存在:一个PDCP实体220、一个RLC实体230 和一个与RB相关的一个逻辑信道,无论该RB配置有数据复制还是数据拆分。当数据包从Tx UE侧203的上层210到达PDCP层220时,PDCP实体220执行加密和报头压缩,然后将PDCP PDU传递给RLC实体230。
为了支持MAC数据复制,可以为MAC实体240配置具有针对不同载波的相同TB大小的SL许可。以此方式,可以在不同的载波上发送相同的MAC PDU。另一方面,并非所有数据包都需要数据复制。当RB1需要数据复制而RB2和 RB3不需要数据复制时,MAC实体240可以与RB2和RB3分开地调度RB1的数据包,然后执行仅包含来自RB1的数据包的复制的MAC PDU传输。
对于MAC数据拆分,MAC实体240能够根据预先配置的数据拆分比率或数据拆分规则,调度在与支持数据拆分的RB关联的逻辑信道或RLC实体230 中缓存的数据包,并且在不同的载波上传输拆分的数据包。
另一方面,对于Rx侧204,由于仅存在一个Rx RLC实体,因此可以将RLC SDU传递给相同的RLC实体以进行重新排序和复制丢弃。也就是说,不再需要 Rx PDCP实体中的重新排序和重复丢弃。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户设备(UE)300的框图。UE 300 是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示例。如图3所示,UE 300 包括壳体340,该壳体340包含系统时钟302、处理器304、存储器306、包含发射器312和接收器314的收发器310、电源模块308、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传输方案确定器322、载波激活控制器324、载波选择器326、映射维护器328和直通链路载波聚合请求器329。
在该实施例中,系统时钟302将定时信号提供给处理器304,用于控制UE 300的所有操作的定时。处理器304控制UE 300的总体操作,并且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或模块,例如中央处理器(CPU)和/或通用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可编程逻辑设备 (PLD)、控制器、状态机、门控逻辑、离散硬件组件、专用硬件有限状态机、或可以执行数据的计算或其他操作的任何其他电路、设备和/或结构的任意组合。
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和随机存取存储器(RAM)两者的存储器306 可以向处理器304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306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处理器304通常基于存储在存储器306内的程序指令来执行逻辑和算术运算。存储器306中存储的指令(又名软件)可以由处理器304执行以执行本文描述的方法。处理器304和存储器306一起形成存储和执行软件的处理系统。如本文所使用的,“软件”是指可以配置机器或设备以执行一个或多个期望功能或过程的任何类型的指令,无论被称为软件、固件、中间件、微代码等。指令可以包括代码(例如,以源代码格式、二进制代码格式、可执行代码格式或任何其他合适的代码格式)。当由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指令使处理系统执行本文所述的各种功能。
包括发射器312和接收器314的收发器310允许UE 300向远程设备(例如, BS或另一UE)发送数据和从远程设备(例如,BS或另一UE)接收数据。天线350通常附接到壳体340并且电耦合到收发器310。在各种实施例中,UE 300 包括(未示出)多个发射器、多个接收器、多个收发器和/或多个天线。发射器 312可以被配置为无线地发送具有不同分组(packet)类型或功能的分组,这种分组是由处理器304生成的。类似地,接收器314被配置为接收具有不同分组类型或功能的分组,并且处理器304被配置为处理多种不同分组类型的分组。例如,处理器304可以被配置为确定分组的类型并且相应地处理分组和/或分组的字段。
在直通链路通信中,传输UE直接通过它们之间的直通链路将数据发送到接收UE。根据各种实施例,UE 300可以在直通链路通信中用作传输UE或接收 UE。
当UE 300用作传输UE时,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可以获得并且分析在多个载波上与在UE 300和接收UE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的配置信息。可以基于以下至少一项获得配置信息:预配置和基站的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可以将至少部分配置信息广播到接收UE。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可以经由单播将至少部分配置信息发送到接收UE,并且从接收UE接收直通链路配置响应。直通链路配置响应指示接收UE是否接受由UE 300提出的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例如,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
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包括与用于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例如,对于数据复制,一个或多个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有关:待发送数据的优先级、待发送数据的可靠性级别;待发送数据的服务质量(QoS) 等级标识;以及待发送的数据的服务类型。对于数据拆分,一个或多个规则与以下至少一项有关:待发送的数据的优先级;待发送数据的数据速率阈值;待发送数据的服务类型;用于确定何时需要数据拆分的直通链路数据拆分阈值;数据拆分比;以及用于确定何时不再需要数据拆分的直通链路数据聚合阈值。数据拆分比可以指示在每个支路或载波中待发送的数据的比率。
在该示例中,传输方案确定器322可以基于由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 获得的配置信息来确定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可以与UE 300的直通链路传输上的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有关。当UE 300自主决定在直通链路传输上执行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时,传输方案确定器322可以经由发射器312向基站发送用于向基站通知关于在多个载波上的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直通链路传输的指示。UE 300可以根据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方案,经由发射器312,将直通链路数据发送到接收UE,无论是否通过处理器304处理直通链路数据。
在该示例中,载波选择器326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来选择用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多个载波。在一个实施例中,载波选择器326基于以下至少一项来选择多个载波:UE300的能力、待发送的数据的服务类型、多个直通链路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的信道占用状态、以及多个直通链路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的信道质量。当诸如信道占用状态和信道质量的动态参数改变时,载波选择器326 可以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为直通链路数据传输重新选择更新的多个载波。
当在载波上满足条件时,该示例中的载波激活控制器324可以在无线电承载、逻辑信道或载波上执行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的激活;并且在载波上不满足条件时,在无线电承载、逻辑信道或载波上停用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一个实施例中,载波上的状况与以下至少一项有关:信道繁忙率阈值;载波的信道质量阈值;以及停用计时器。当执行激活时,载波激活控制器324可以将激活指示发送到接收UE,以指示对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的激活;例如,当执行停用时,将停用指示发送到接收UE以指示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的停用。
在该示例中,映射维护器328可以确定和维护与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有关的各种映射。映射维护器328可以确定多个载波与多个直通链路逻辑信道或无线承载之间的映射;以及直通链路无线承载标识和多个直通链路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UE 300可以基于这些映射来发送直通链路数据。
由于载波可以由载波选择器326根据动态信道状态和质量来更新或重新选择,因此在映射维护器328处确定的对应映射也被相应地更新并且由映射维护器328维护。映射维护器328可以经由发射器312经由直通链路专用信令向接收UE发送这些映射。
在一个实施例中,映射维护器328可通过识别包括在由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的这些映射来确定这些映射。在这种情况下,这些映射可以由基站经由以下至少一项来配置和重新配置:无线电资源控制(RRC)专用信令和MAC控制元素(CE)。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映射维护器328可以通过根据由传输方案确定器322 确定的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生成它们来确定这些映射。当UE 300自主地决定在直通链路传输上执行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时,映射维护器328可以经由发射器312 将这些映射发送给基站,以向基站通知该映射。
在该示例中,直通链路载波聚合请求器329是UE 300的可选组件。在一个实施例中,直通链路载波聚合请求器329可以向基站发送直通链路配置请求。在决定在多个载波上支持UE 300的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直通链路传输之后,基站可以响应于直通链路配置请求以将配置信息发送到UE 300。
当UE 300用作接收UE时,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可以经由接收器 314从传输UE或从服务于两个UE中的两个的基站接收配置信息。在一个实施例中,接收UE的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通过单播从传输UE接收配置信息;并且向传输UE发送直通链路配置响应。直通链路配置响应指示接收UE是否在多个载波上通过单播接受直通链路数据传输。
接收UE的传输方案确定器322可以基于配置信息来确定用于来自传输UE 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传输方案。接收UE的载波激活控制器324可以从传输UE接收激活指示或停用指示,该激活指示指示在无线电承载、逻辑信道或载波上激活直通链路传输方案,该停用指示指示在无线承载、逻辑信道或载波上停用直通链路传输方案。接收UE的映射维护器328可以基于以下至少一项来获得与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直通链路传输有关的映射(例如,直通链路无线电承载标识和多个直通链路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包含来自传输UE的直通链路无线承载标识的新的MAC子报头;来自传输UE的新的MAC控制元素(CE);来自传输UE的直通链路信令;以及由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获得的配置信息。新的MAC子报头、新的MAC CE和直通链路信令中的任何一个都可以包含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和/或服务类型的指示。
UE 300在用作接收UE时,根据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方案,基于这些映射,经由接收器314从传输UE接收直通链路数据。
功率模块308可以包括诸如一个或多个电池的电源以及功率调节器,以向图3中的每个上述模块提供经调节的功率。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果UE 300耦合到专用的外部电源(例如,壁式电源插座),则功率模块308可以包括变压器和功率调节器。
上面讨论的各种模块通过总线系统330耦合在一起。总线系统330可以包括数据总线以及除了数据总线之外的例如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或状态信号总线。应当理解,UE 300的模块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和介质可操作地彼此耦合。
尽管在图3中示出了许多单独的模块或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被组合或共同地实现。例如,处理器304不仅可以实现上面关于处理器304描述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上面关于直通链路配置信息分析器320描述的功能。相反,图3所示的每个模块可以使用多个单独的组件或元件来实现。
图4示出了由UE(例如,如图3所示的UE 300)执行的方法400的流程图,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用于在无线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在该示例中,UE 300可以用作传输UE,以根据载波聚合方案来发送直通链路数据,例如,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
在操作402,UE获得与该UE与另一UE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的配置信息。在操作404,UE基于配置信息确定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操作406, UE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选择多个载波用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在操作408, UE在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些载波上激活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操作410,UE 在激活的载波上发送直通链路数据。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基站(BS)500的框图。BS 500是可以被配置为实现本文描述的各种方法的设备的示例。如图5所示,BS 500包括壳体540,该壳体540包含系统时钟502、处理器504、存储器506、包括发射器512和接收器514的收发器510、功率模块508、配置信息生成器520、传输方案确定器522、载波激活指令器524和载波聚合请求分析器526。
在这个实施例中,系统时钟502、处理器504、存储器506、收发器510和电源模块508的工作类似于UE 300中的系统时钟302、处理器304、存储器306、收发器310和电源模块308。天线550通常附接到壳体540并且电耦合到收发器 510。
配置信息生成器520可以生成配置信息,并且经由发射器512将配置信息发送到传输UE。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与在传输UE和至少一个接收UE 之间的多个载波上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并且包括与用于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指示BS 500 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来支持在传输UE与至少一个接收UE之间的多个载波上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决定。在一个实施例中,配置信息生成器520还经由发射器512将配置信息发送到接收UE。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示例中的传输方案确定器522确定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并且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来做出决定以支持在多个载波上的传输UE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与以下至少一项有关:数据复制配置和数据拆分配置。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当传输UE自主决定在直通链路传输上执行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时,传输方案确定器522可以经由接收器514从传输UE接收指示。该指示指示传输UE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多个载波上向接收UE发送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方案确定器522还可经由接收器514从传输UE接收与载波聚合直通链路传输有关的映射,例如,多个载波和多个直通链路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
在该示例中,在载波上满足条件时,载波激活指令器524可以指示传输UE 在多个载波中的每个载波上执行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的激活,例如,通过发送指示要在哪个无线电承载、哪个逻辑信道或哪个载波上执行激活的命令。载波激活指令器524然后可以指示传输UE在激活的载波上向接收UE发送直通链路数据。在载波上不满足条件时,载波激活指令器524还可以指示传输UE在无线电承载、逻辑信道或载波上执行对直通链路传输方案的停用,例如,通过发送另一个命令。在一个实施例中,载波上的状况与以下至少一项有关:信道繁忙率阈值;载波的信道质量阈值;以及停用计时器。
在该示例中,载波聚合请求分析器526可以从传输UE接收直通链路配置请求。配置信息生成器520可以响应于直通链路配置请求将配置信息发送到传输UE。
上面讨论的各种模块通过总线系统530耦合在一起。总线系统530可以包括数据总线、以及除了数据总线之外的例如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和/或状态信号总线。应当理解,BS 500的模块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技术和介质可操作地彼此耦合。
尽管在图5中示出了许多单独的模块或组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一个或多个模块可以被组合或共同地实现。例如,处理器504不仅可以实现上面关于处理器504描述的功能,而且可以实现上面关于传输方案确定器522描述的功能。相反,图5所示的每个模块可以使用多个单独的组件或元件来实现。
图6示出了由BS(例如,如图5所示的BS 500)执行的方法500的流程图,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用于在无线直通链路通信中支持载波聚合。在操作 602,BS确定在多个载波上支持用于向接收UE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传输UE。在操作604,BS向传输UE发送配置信息以指示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操作606, BS向接收UE发送配置信息以指示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操作608,BS指示传输UE在多个载波中的至少一些载波上激活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在操作610,BS 根据直通链路传输方案指示传输UE在激活的载波上发送直通链路数据,例如,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
现在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不同实施例。值得注意的是,本公开中的实施例和示例的特征可以以任何方式彼此组合而没有冲突。
在本公开中,呈现了UE自主PC5数据复制/拆分配置和BS控制的PC5数据复制/拆分配置。对于如图7所示的UE自主PC5数据复制/拆分配置,传输(Tx) UE 710可以基于来自上层的服务请求来决定是否应该启用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它可能是来自非访问层(NAS)的明确指示,也可能是访问层(AS)何时接收到具有特定PPPP(ProSe每分组优先级)或服务类型、QoS类标识(QCI)、可靠性,或数据速率要求的数据包。如图7所示,UE 710基于PPPP和/或服务类型/QCI、和/或可靠性/数据速率要求、以及由BS 720预先配置或配置的数据复制/数据拆分规则,自主地确定是否应该启用数据复制/数据拆分。BS预配置或配置的PC5数据复制/拆分规则包括以下规则。
首先,当PPPP与可靠性/数据速率/服务类型/QCI相关联时,可以重新使用 PPPP来指示是否应启用PC5数据复制/数据拆分。例如,可以/应该使用PC5数据复制/拆分的PPPP级别可以在UE中预配置也可以由BS配置。
第二,当PPPP不能反映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服务类型/QCI时,对于待发送的数据包,上层可以将其与服务类型、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QCI或PPPP/ 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服务类型/QCI的任何组合关联。可以或应该使用PC5数据复制/拆分的服务类型、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QCI或PPPP/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服务类型/QCI的任意组合可以在UE中预配置,或也可以由BS配置。
第三,对于PC5数据拆分,BS可以配置SL数据拆分阈值(根据字节)和/ 或数据拆分比(每个UE)。该参数用于UE确定是否应拆分数据以及应包含多少个载波。如果考虑PDCP拆分,则PDCP实体可以使用SL数据拆分阈值来确定是否将数据拆分到多个RLC/LC实体以进行发送。可替代地,可以在MAC层执行数据拆分操作。MAC层可以根据SL数据拆分阈值/数据拆分比确定应通过哪个载波发送的数据包的数量。另一方面,BS可以为MAC层配置SL数据聚合阈值,以决定何时不需要数据拆分,并且因此将使用更少的载波。可替代地,可以预配置SL数据拆分阈值/数据拆分比/SL数据聚集阈值。
在从上层接收到数据包之后,UE决定该分组应当被传递到哪个SL RB。在旧版V2X直通链路通信中,SL逻辑信道是通过UE实施建立的。例如,如果 AS层从上层接收到具有特定PPPP的数据包,并且尚未建立具有该PPPP的逻辑信道,则UE可以建立新的逻辑信道。BS不知道UE已经建立了多少个SL逻辑信道。对于Rx端,当在一个源ID和目标ID组合的范围内接收到与新LCID 对应的MAC SDU时,就建立了Rx UE的SL逻辑信道,并且尚未建立这样的逻辑信道。还分别在Tx UE和Rx UE处与逻辑信道一起建立一个PDCP实体和一个对应于该逻辑信道的RLC实体。
如果PPPP不能反映服务类型/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QCI,则不仅应该基于 PPPP,而且还应该基于服务类型/可靠性级别/数据速率/QCI来建立SL RB。这意味着对于具有相同PPPP的数据包,可以将其传递到标记有不同服务类型/可靠性级别/QCI的不同RB。这样,需要PC5数据复制/拆分的数据包将传递到单独的SL RB。
另一个方面,如前所述,PDCP数据复制和PDCP数据拆分要求PC5 PDCP 实体与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相关联。为了支持这一点,需要增强 PC5 RB/PDCP实体/RLC实体/逻辑信道的设置/发布/更新过程。
要建立的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的最大数量可以设置为默认值,或者由BS 预配置或配置。例如,系统可能只允许两个支路(legs)的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在这种情况下,应为PC5 RB建立两个RLC实体和逻辑信道,并且进行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可替换地,用于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最大支路数量可以由BS配置或预配置。在这种情况下,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的数量不得大于用于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支路的最大数量。
另外,要建立的RLC实体和逻辑信道或具有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PC5 RB 的实际数量也取决于可用载波。可以基于UE能力、服务类型、信道繁忙率和信道质量等来选择可用载波。基于可用载波和用于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支路的最大数量,UE可以导出将根据(a)可用载波数量的最小值和(b)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最大支路数量建立的逻辑信道和RLC实体的数量。在载波选择以及确定 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的数量之后,UE可以进一步决定载波和逻辑信道之间的映射以用于PC5 RB以支持数据复制/数据拆分。
由于PC5 RB可以与用于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的多个逻辑信道相关联,所以 PC5RB ID可以不直接等于LCID。Tx UE应该维护PC5 RB ID和多个LCID之间的映射。
当期望PDCP数据复制/拆分时,Tx UE还决定应该选择哪个载波来执行数据复制/拆分。载波选择可以基于UE的能力、服务类型、信道占用状态、信道质量等。在载波选择之后,Tx UE决定直通链路LCH与载波之间的映射。由于用于PC5数据复制/拆分的载波选择取决于作为动态指标的信道占用状态和信道质量,因此当载波变化时可以重新选择载波,因此需要重新配置LCH和载波之间的映射。因此,Tx UE可以维护LCH与载波之间的映射以进行PDCP数据复制/拆分,并且可以在重新选择载波时动态更新它。另一方面,如果通过MAC 执行PC5数据拆分操作,则仅针对SL RB建立一个PDCP实体、一个RLC实体、一个LCH。因此,一个SL RB的数据可以被复制或拆分为一组待发送的载波。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Tx UE中维护RB与载波之间的映射,以进行PC5数据复制/拆分。
在建立适当的SL RB并且决定LCH与载波之间的映射之后,Tx UE可以在对应的载波上发送具有复制/拆分的PC5数据。可选地,UE可以通知BS PC5数据复制/拆分是自主配置的,并且是在直通链路LCH/RB和载波之间的映射。
对于eV2X直通链路通信,可以考虑基于BS的SL RB配置机制以及BS配置的UE特定PC5数据复制/拆分。在这种情况下,如图8所示,BS 820可以将具有适当的PC5 QoS参数的PC5 RB配置给UE 810,并且将PC5数据复制/拆分配置配置给UE 810。
PC5 RB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应当被设置/发布/更新的PC5 RB。对于每个PC5 RB,指示是否应支持数据复制或数据拆分。可选地,PC5 RB用于SL传输和/ 或接收。另外,PC5 RB可以包含PDCP、RLC和逻辑信道配置。可以包括与PC5 RB/PDCP的多个支路相对应的多个RLC和逻辑信道配置。
特别地,PC5 RB配置以及PC5数据复制/拆分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SL RB 身份、PC5数据拆分指示、PC5数据复制指示、SL传输指示、SL接收指示、PC5 QoS参数、PDCP配置、一个或多个RLC配置、一个或多个LCH配置、LCH 与载波之间的映射、SL数据拆分阈值、数据拆分比、SL数据聚合阈值。PC5 QoS 参数包括以下至少一项:PPPP、可靠性级别、服务类型、数据速率、QCI。PC5 数据复制指示指示SL RB是否启用/支持PC5数据复制。PC5数据拆分指示指示SL RB是否启用/支持PC5数据拆分。PDCP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丢弃计时器、PDCP序列号(SN)长度、报头压缩、t重排序、数据复制主路径指示(根据LCID)和数据拆分主路径指示(根据LCID)。数据复制/拆分主路径指示指示停用PDCP数据复制/拆分时要使用的路径/支路(RLC实体/LCH),可以通过 LCID进行标识。RLC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RLC确认模式、RLC否认确认模式、RLC SN长度、t重排序、轮询配置。LCH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LC 身份、载波索引、LCG ID、优先级、优先级比特率、数据块大小持续时间。可以按照PC5 RB来配置SL数据拆分阈值/数据拆分比/SL数据聚合阈值。如UE 自主PC5数据复制/拆分中所述,它可以由PDCP实体(使用PDCP拆分时)或 MAC实体(使用MAC拆分时)使用。LCH和载波之间的映射可以在PC5 RB 配置中(通过LCH配置中的载波索引)或通过与PC5 RB配置分离的独立信令或通过MAC CE进行配置/修改/更新。
在BS 820配置具有PC5数据复制/拆分配置的PC5 RB配置之前,UE 1 810 可以将PC5 RB配置请求/PC5数据复制/拆分请求发送到BS 820。在接收到具有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相关信息的PC5 RB配置时,Tx UE 810可以将PC5 RB与 PDCP实体、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相应地进行配置,并且然后根据数据复制/拆分配置在PC5上进行发送。
对于单播V2X SL通信,BS可以具有执行单播V2X SL通信的UE对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如没有步骤0的图8所示,BS 820也可以将具有PC5数据复制/拆分信息的PC5 RB配置发送到SL Rx UE 810。除了上述信息,还包括与 Rx PC5 RB对应的源UE ID。在接收到具有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相关信息的PC5 RB配置时,Rx UE 810可以将PC5 RB与PDCP实体,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相对应地进行配置。
为了支持PDCP数据复制/数据拆分,Rx UE还需要识别是否启用了数据复制/数据拆分以及哪些LCH属于同一PC5 RB/PDCP实体,然后配置PC5 RB/ PDCP实体/RLC实体/逻辑信道对应。如图9所示,Tx UE 910可以经由广播或专用PC5信令将其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相关配置发送到Rx UE 920。在接收到这样的信息时,Rx UE 920执行PC5 RB/PDCP实体/RLC实体/逻辑信道建立/发布/更新。具体而言,根据不同的实施例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
在第一实施例中,Tx UE发送不仅包含LCID而且包含RB ID的PC5 MAC 子报头。MAC子报头还可以包含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指示和/或服务类型。接收到此类MAC子报头后,RxUE可以识别MAC SDU属于哪个逻辑信道及其对应的PC5 RB,然后在必要时设置/发布/更新PC5 RB、逻辑信道、RLC实体和PDCP 实体,以进行数据复制/数据拆分。
在第二实施例中,Tx UE发送包含LCID和RB ID之间的映射的MAC CE。 MAC CE还可以包含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指示和/或服务类型。在接收到这样的 MAC CE时,Rx UE可以识别逻辑信道与PC5 RB之间的映射,然后在必要时出于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目的建立/发布/更新PC5 RB、逻辑信道、RLC实体和 PDCP实体。对于基于单播的直通链路通信,MAC CE仅需要由Tx UE发送一次。对于基于广播或群播的直通链路通信,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包含LCID和RB ID 之间的映射的MAC CE,以确保附近的Rx UE(Rx UE可能由于UE的移动性而发生变化)可以接收此信息。
在第三实施例中,经由PC5 RRC信令将LCID和RB ID之间的映射发送到 Rx UE。PC5RRC信令还可包含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指示和/或服务类型。在接收到这样的PC5 RRC信令后,Rx UE可以识别逻辑信道与PC5 RB之间的映射,然后在必要时出于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目的建立/发布/更新PC5 RB、逻辑信道、 RLC实体和PDCP实体。对于基于单播的直通链路通信,仅需由Tx UE发送一次PC5 RRC信令。对于基于广播或群播的直通链路通信,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包含LCID和RB ID之间的映射的PC5 RRC信令,以确保附近的Rx UE(Rx UE 可能由于UE的移动性而发生变化)可以接收此信息。
当支持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PC5 RB被配置为建立时,也可能仅建立一个 RLC实体和逻辑信道。可以在PC5数据复制/PC5数据拆分激活和停用过程中触发其他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的建立。另一个方面,对于MAC数据复制/数据拆分,仅为一个PC5 RB建立一个PDCP实体、一个RLC实体和一个逻辑信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果将支持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PC5 RB配置为建立,则可以建立一个PDCP实体、两个或更多个RLC实体以及两个或更多个逻辑信道。但是最初仅使用一个RLC实体和逻辑信道,直到由UE或BS激活数据复制/数据拆分为止。
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激活可以基于需要高可靠性/数据速率的数据流的出现。如果在Tx UE处激活了数据复制,则PDCP实体可以开始将数据包复制发送到附加的RLC实体/逻辑信道。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要求高可靠性/数据速率的数据流或某些载波过载,则可以停用在多个载波上的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如果针对多个相关载波停用了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则可以重置与停用的载波相关联的 RLC实体/逻辑信道,而其他RLC实体/逻辑信道仍处于活动状态。对于Tx UE,保留在停用的RLC实体/逻辑信道中的数据包可以被丢弃。对于RxUE,可以将保留在停用的RLC实体中的已组装的RLC SDU传递给PDCP实体,然后进行重置。此外,如果只有一个Rx RLC实体/逻辑信道处于活动状态,则对于配置了数据复制的PC5 RB,可以禁用Rx PDCP实体的重新排序和复制丢弃功能。
激活/停用可以由BS或Tx UE启动。潜在的激活/停用实现的不同实施例将在下面讨论。
首先,如图10所示,Tx UE可以自主地启动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激活/停用。自主激活/停用可以基于数据流的动态变化。对于数据拆分,UE 1010可以由BS 1020预配置或配置有数据拆分阈值。如果到达PC5 RB的数据高于数据拆分阈值,则该PC5 RB的直通链路数据调度和传输应使用更多载波。因此,应该激活数据拆分以支持更多载波上的数据传输。还可以建立附加的RLC实体/逻辑信道以支持数据拆分操作。另一个方面,如果到达PC5 RB的数据低于数据拆分阈值,则该PC5 RB的直通链路数据调度和传输应使用较少的载波。因此,应该停用数据拆分以支持通过更少的载波进行数据传输。另外,停用计时器可以被配置用于数据拆分。在这种情况下,激活/停用决定可以基于用于数据拆分的停用计时器。此外,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可以基于给定载波的信道繁忙率和/或信道质量的改变。BS可以用UE的信道繁忙率阈值和/或信道质量阈值来预配置或配置UE,以确定是否应该激活或停用在给定载波上的数据复制/数据拆分。
第二,如图11所示,BS 1120可以将激活/停用命令发送到Tx UE 1110。对于单播SL通信,如果BS知道哪个UE对正在执行单播SL通信,则BS也可以将激活/停用命令发送到RxUE。具体地,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PDCP 控制PDU来传递激活/停用命令。它可能包含一个位图或列表,每个位或每个条目指示PC5 RB应该激活或停用哪些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替代地,对于支持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给定PC5 RB,激活/停用命令可以指示应当激活或停用哪些逻辑信道(LCHID)和/或载波(载波索引)。PC5 RB ID/逻辑信道ID仅在一个源ID和目标ID组合的范围内是唯一的。因此,对于BS发送的激活/停用命令,它还应该包括目标ID以及要激活或停用PC5 RB的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源ID。
第三,如图12所示,Tx UE 1210可以将激活/停用命令发送到Rx UE 1220。具体地,可以通过RRC信令或MAC CE或PDCP控制PDU来传递激活/停用命令。它可能包含一个位图或列表,每个位或每个条目指示PC5 RB应该激活或停用哪些数据复制/数据拆分。替代地,对于支持数据复制/数据拆分的给定PC5 RB,激活/停用命令可以指示应激活或停用哪个逻辑信道(LCHID)和/或载波 (载波索引)。
对于PC5数据复制/数据拆分,Rx PDCP实体与两个或更多个Rx RLC实体相关联。从这些RLC实体接收到的PDCP PDU可能被复制且乱序。因此,如果在多个载波上激活了数据复制/数据拆分,则希望增强PDCP Rx处理过程以支持 PDCP重新排序和复制功能。具体地,如果Rx PDCP实体被配置为从多个RLC 实体接收数据包,则Rx PDCP实体可以发起PDCP重新排序和复制丢弃处理。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它们仅以示例的方式给出,而不是作为限制。同样地,各种图可以描绘示例架构或配置,其被提供以使得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公开的示例性特征和功能。然而,这样的人将理解,本公开不限于所示出的示例架构或配置,而是可以使用各种替代架构和配置来实现。此外,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一个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与本文所述的另一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组合。因此,本公开的广度和范围不应受到任何上述示例性实施例的限制。
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诸如“第一”、“第二”等的指定对元素的任何引用一般不限制这些元素的数量或顺序。相反,这些指定可在本文中用作区别两个或更多个元件或元件实例的方便手段。因此,对第一和第二元件的引用并且不意味着仅可以采用两个元件,或者第一元件必须以某种方式在第二元件之前。
另外,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可使用多种不同技术和技艺中的任一者来表示信息和信号。举例来说,可在以上描述中参考的数据、指令、命令、信息、信号、位和符号可由电压、电流、电磁波、磁场或粒子、光场或粒子或其任何组合来表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进一步了解,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方面而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处理器、设备、电路、方法和功能中的任一者可由电子硬件(例如,数字实施方案、模拟实施方案或两者的组合)实施,固件、并入指令的各种形式的程序或设计代码(为了方便起见,本文可称为“软件”或“软件模块”)或这些技术的任何组合。
为清楚地解说硬件、固件和软件的这一互换性,各种解说性组件、块、模块、电路、和步骤在上面是以其功能性的形式作一般化描述的。此类功能性是被实现为硬件、固件还是软件、或这些技术的组合取决于具体应用和加诸于整体系统上的设计约束。熟练的技术人员可针对每一特定应用以各种方式实施所描述的功能性,但此类实施决策并且不导致脱离本公开的范围。根据各种实施例,处理器、设备、组件、电路、结构、机器、模块等可以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描述的功能中的一个或多个。如本文关于特定操作或功能所使用的术语“配置为”或“为其配置”是指在物理上构造、编程和/或布置为执行特定的操作或功能的处理器、设备、组件、电路、结构、机器、模块等。
此外,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理解,本文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模块、设备、组件和电路可实施于可包含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的集成电路(IC)内或由所述集成电路执行。逻辑块、模块和电路还可包括天线和/或收发机以与网络内或设备内的各种组件通信。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还可以被实现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与DSP核心协同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功能的任何其他合适的配置。
如果在软件中实现,则各功能可以作为一条或多条指令或代码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因此,本文中所公开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实施为存储于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软件。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通信介质包含可经启用以将计算机程序或代码从一处传送到另一处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为可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这样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包括RAM、ROM、EEPROM、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装置、磁盘存储装置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可用于以指令或数据结构的形式存储期望程序代码并且可由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介质。
在本文中,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模块”是指用于执行本文中所描述的相关联功能的软件、固件、硬件和这些元件的任何组合。另外,为了讨论的目的,各种模块被描述为离散模块;然而,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可以组合两个或更多个模块以形成执行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相关联功能的单个模块。
此外,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存储器或其他存储装置以及通信部件。应当理解,为了清楚的目的,上面的描述已经参考不同的功能单元和处理器描述了本公开的实施例。然而,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在不同功能单元、处理逻辑元件或域之间的任何合适的功能分布。例如,示出为由单独的处理逻辑元件或控制器执行的功能可以由相同的处理逻辑元件或控制器执行。因此,对特定功能单元的引用仅是对用于提供所描述的功能的合适装置的引用,而不是指示严格的逻辑或物理结构或组织。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容易明白本公开中所描述的实施方案的各种修改,且本文中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应用于其他实施方案而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由此,本公开并非旨在被限定于本文中示出的实现,而是应被授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新颖特征和原理一致的最广义的范围,如所附 权利要求中所引述的。
Claims (20)
1.一种由第一用户设备UE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相关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与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数据有关;
根据可靠性要求确定是否复制直通链路数据;
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复制来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其中所述MAC数据复制包括:
从第一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实体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传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通过MAC实体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在多个载波上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PDCP实体和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重新排序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其中,所述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与数据复制配置有关;基于所述数据复制配置发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将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发送到基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包括与第二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二可靠性要求与要发送的直通链路数据有关,其中,与所述第二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被第一用户设备报告给网络节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预配置获取所述配置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基于基站的配置获取所述配置信息。
7.一种由网络节点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多个载波上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相关并且包括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其中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数据由所述第一UE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复制来复制,其中所述MAC数据复制包括:
从第一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实体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传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以及
通过MAC实体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PDCP实体和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时重新排序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与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指示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支持在多个载波上根据数据复制配置进行直通链路数据传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接收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其中所述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包括与要发送的直通链路数据的第二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其中,与第二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是第一用户设备报告给所述网络节点的。
10.一种第一用户设备UE,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相关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与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数据有关;
基于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确定是否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复制来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其中所述MAC数据复制包括:
从第一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实体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传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通过MAC实体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在多个载波上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PDCP实体和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重新排序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 ,其中,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还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获取直通链路传输方案,其中,所述直通链路传输方案与数据复制配置相关;基于所述数据复制配置发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 ,其中,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还使所述处理器将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发送到基站。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 ,其中,所述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包括与要发送的直通链路数据的第二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 ,其中,基于预配置获取所述配置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第一用户设备UE ,其中,基于基站的配置获取所述配置信息。
16.一种网络节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无线接口,其中,所述存储器存储指令,使得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操作:
将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多个载波上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相关并且包括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其中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数据由所述第一UE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复制来复制,其中所述MAC数据复制包括:
从第一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实体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传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以及
通过MAC实体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PDCP实体和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时重新排序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与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配置信息指示第一用户设备支持在多个载波上根据数据复制配置进行直通链路数据传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指令在被执行时还使所述处理器从第二用户设备接收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其中所述直通链路配置指示包括与要发送的直通链路数据的可靠性相关的信息。
19.一种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第一用户设备UE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以下方法:
获取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相关的配置信息,其中,所述配置信息包括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与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数据有关;
根据所述可靠性要求确定是否复制直通链路数据;
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复制来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其中所述MAC数据复制包括:
从第一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实体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传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通过MAC实体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以及
基于所述配置信息,将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在多个载波上发送到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PDCP实体和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重新排序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
20.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可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在由网络节点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实现一种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将配置信息发送到第一用户设备UE,其中,所述配置信息与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和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之间的多个载波上的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相关并且包括与所述直通链路数据载波聚合传输相关的一个或多个规则,其中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传输的直通链路数据由所述第一UE通过媒体访问控制MAC数据复制来复制,其中所述MAC数据复制包括:
从第一分组数据融合协议PDCP实体向第一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实体传送所述直通链路数据;以及
通过MAC实体复制所述直通链路数据,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第二用户设备包括第二PDCP实体和第二RLC实体,所述第二RLC实体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时重新排序所述直通链路数据及其副本,并且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规则包括与第一可靠性要求相关的信息,所述第一可靠性要求与直通链路数据传输有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7/104058 WO2019061182A1 (en) | 2017-09-28 | 2017-09-28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XECUTING CARRIER AGGREGATION IN LATERAL BINDING COMMUNICATIONS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418243A CN111418243A (zh) | 2020-07-14 |
CN111418243B true CN111418243B (zh) | 2023-02-28 |
Family
ID=6590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97256.0A Active CN111418243B (zh) | 2017-09-28 | 2017-09-28 | 用于在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228902B2 (zh) |
EP (1) | EP3510822A4 (zh) |
CN (1) | CN111418243B (zh) |
AU (2) | AU2017433873A1 (zh) |
WO (1) | WO201906118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8206398A1 (en) | 2017-05-12 | 2018-11-15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Receiver, transmit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data signal and method improving a retransmission proces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9070104A1 (en) * | 2017-10-06 | 2019-04-1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CARRIER RESELECTION BASED ON CHANNEL OCCUPANCY RAT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999382B (zh) * | 2017-10-07 | 2023-09-1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控制分组复制的方法及设备 |
JP2021503740A (ja) * | 2017-11-02 | 2021-02-12 |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車両用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データ送信方法及び端末 |
US11902866B2 (en) * | 2017-11-17 | 2024-02-13 | Innovative Technology Lab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 |
US10827380B2 (en) * | 2018-01-30 | 2020-11-03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URLLC in advanced V2X communications |
US11350309B2 (en) * | 2018-02-12 | 2022-05-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prioritizing packet transmission based on reliability level or congestion lev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166201B (zh) * | 2018-02-13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副链路数据的指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
US20190253927A1 (en) * | 2018-02-13 | 2019-08-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uplicated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0324195B (zh) * | 2018-03-30 | 2021-01-0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接收方法、发送方法及通信设备 |
EP3777456B1 (en) * | 2018-04-05 | 2024-01-1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ac-phy model for sidelink carrier (re)selection |
KR102398021B1 (ko) * | 2018-09-19 | 2022-05-17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수동형 광 네트워크에서의 기계학습 기반 대역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CN110958090B (zh) * | 2018-09-27 | 2021-09-14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PDCP duplication的配置方法和终端设备 |
CN110972205B (zh) | 2018-09-28 | 2021-08-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及设备 |
CN111107512B (zh) * | 2018-10-26 | 2021-06-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配置参数更新方法及装置 |
US11805545B2 (en) * | 2018-11-01 | 2023-10-3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mobile-terminated early data transmission signalling |
US11224007B2 (en) * | 2018-11-19 | 2022-01-1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radio bearers |
TWI785291B (zh) * | 2018-12-24 | 2022-12-01 | 華碩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無線通訊系統中用於支持一對一側鏈路通訊的方法和設備 |
WO2020144203A2 (en) * | 2019-01-10 | 2020-07-16 |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 Nr v2x reliability enhancements |
US11888619B2 (en) * | 2019-02-01 | 2024-01-30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First communication device,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s performed therein for controlling transmission |
CN115426695A (zh) | 2019-02-13 | 2022-12-02 | 苹果公司 | V2x网络辅助侧链路配置和数据传输 |
DE102020201827A1 (de) | 2019-02-13 | 2020-08-20 | Apple Inc. | V2x-netzwerkunterstützte side-link-konfiguration und datenübertragung |
US11252726B2 (en) * | 2019-02-14 | 2022-02-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electing Tx carrier for sidelink 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698723B (zh) * | 2019-03-14 | 2023-03-14 |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系统中侧链路逻辑信道建立的方法和设备 |
WO2020190069A1 (ko) * | 2019-03-19 | 2020-09-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Sl csi 보고 |
US12041612B2 (en) * | 2019-03-28 | 2024-07-1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xchanging sidelink configuration between wireless de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2631108B1 (ko) * | 2019-04-26 | 2024-01-30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QoS Flow 기반으로 브로드캐스트와 그룹캐스트를 통한 단말 대 단말 직접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방법 |
CN111867149B (zh) * | 2019-04-30 | 2022-07-2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承载的管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
JP6902651B2 (ja) * | 2019-05-02 | 2021-07-14 | 華碩電腦股▲ふん▼有限公司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ユニキャスト伝送のサイドリンク無線ベアラ(slrb)設定を要求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WO2020242156A1 (ko) * | 2019-05-24 | 2020-12-03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드링크를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ue가 사이드링크 신호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WO2020252711A1 (zh) * | 2019-06-19 | 2020-12-24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
CN112218373B (zh) * | 2019-07-12 | 2022-05-1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CN111800798B (zh) * | 2019-07-24 | 2022-02-15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副链路数据复制功能控制、信息配置方法和设备 |
US11032864B2 (en) * | 2019-08-08 | 2021-06-08 | Asustek Computer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multiple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EP3998785B1 (en) * | 2019-08-12 | 2023-12-20 |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
US11357079B2 (en) * | 2019-08-14 | 2022-06-07 |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 Base station and user equipment with enhanced PDCP duplication |
AU2019469001B2 (en) * | 2019-09-30 | 2023-11-1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
US11463902B2 (en) * | 2019-10-03 | 2022-10-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Quality of service flow mapping handling for the support of V2X communication |
WO2021087880A1 (en) * | 2019-11-07 | 2021-05-14 | Zte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ference signaling design and configuration |
CN114287144A (zh) * | 2019-11-29 | 2022-04-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CN113079568B (zh) * | 2020-01-03 | 2023-12-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重复传输激活的指示方法、通信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079585B (zh) * | 2020-01-03 | 2023-02-2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终端 |
CN113079484B (zh) * | 2020-01-03 | 2023-03-2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直通链路无线承载的传输配置方法及终端 |
CN113132067B (zh) * | 2020-01-15 | 2022-12-23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数据重传激活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113133118B (zh) * | 2020-01-15 | 2023-08-08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载波的确定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
KR20210098804A (ko) * | 2020-02-03 | 2021-08-1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이드링크를 이용하여 패킷의 중복 전송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US11877299B2 (en) * | 2020-03-05 | 2024-0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s for group-feedback in multi-cast |
US11800347B2 (en) * | 2020-04-10 | 2023-10-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ser equipment (UE) capability and assistance information exchange over sidelinks |
CN113727438B (zh) * | 2020-05-25 | 2024-06-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 |
US20240064740A1 (en) * | 2020-11-25 | 2024-02-22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Sidelink user equipment (ue) capability signaling enhancement |
CN112787754B (zh) * | 2020-12-29 | 2022-08-16 | 紫光展锐(重庆)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
WO2023015413A1 (zh) * | 2021-08-09 | 2023-02-1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针对sl的复制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20230123622A1 (en) * | 2021-10-20 | 2023-04-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echniques for configuring component carriers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
CN115843131A (zh) * | 2021-10-22 | 2023-03-2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通信方法、设备和存储介质 |
JP2024539835A (ja) * | 2021-10-28 | 2024-10-31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キャリアアグリゲーションの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CN119174127A (zh) * | 2022-05-19 | 2024-12-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车联网节能方案 |
WO2023230884A1 (en) * | 2022-05-31 | 2023-12-07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
EP4483544A1 (en) * | 2022-09-16 | 2025-01-01 | ZTE Corporatio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s |
WO2024187454A1 (en) * | 2023-03-16 | 2024-09-1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plink aggregation for devices in wireless systems |
CN118944837A (zh) * | 2023-05-11 | 2024-11-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旁链路无线信令承载传输方法、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
WO2024109144A1 (en) * | 2023-07-28 | 2024-05-30 | Lenovo (Beijing) Limited |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duplication in sidelink transmission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83025A1 (en) * | 2015-11-09 | 2017-05-1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hanc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gap |
CN106911600A (zh) * | 2015-12-22 | 2017-06-3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v2v信息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874205B (zh) * | 2012-12-12 | 2019-01-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的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 |
EP3051736B1 (en) * | 2015-01-30 | 2020-04-29 |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 Prioritization in the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s in 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s |
EP3295738B1 (en) * | 2015-05-13 | 2020-02-12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Inter-carrier d2d resource allocation |
US10848977B2 (en) * | 2016-11-02 | 2020-11-24 |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 Dual connectivity with licensed assisted access |
CN110463126B (zh) * | 2017-03-24 | 2022-08-16 | 苹果公司 | 车辆对车辆(v2v)侧链路通信中的载波聚合和高阶调制 |
EP3466151B1 (en) * | 2017-08-10 | 2022-09-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idelink data duplication |
-
2017
- 2017-09-28 WO PCT/CN2017/104058 patent/WO2019061182A1/en unknown
- 2017-09-28 EP EP17926842.0A patent/EP3510822A4/en active Pending
- 2017-09-28 CN CN201780097256.0A patent/CN11141824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9-28 AU AU2017433873A patent/AU201743387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9
- 2019-03-15 US US16/354,677 patent/US1122890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2-23 AU AU2021201172A patent/AU2021201172B2/en active Active
- 2021-12-31 US US17/566,853 patent/US11638145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7083025A1 (en) * | 2015-11-09 | 2017-05-18 | Intel IP Corporation | Enhanced device-to-device discovery gap |
CN106911600A (zh) * | 2015-12-22 | 2017-06-30 |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 提高v2v信息传输可靠性的方法和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Discussion on PC5 carrier aggregation;ZTE;《3GPP TSG-RAN WG2 Meeting #99 R2-1708509》;20170811;第2节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232372A1 (en) | 2022-07-21 |
EP3510822A1 (en) | 2019-07-17 |
US11228902B2 (en) | 2022-01-18 |
AU2021201172A1 (en) | 2021-03-11 |
AU2017433873A1 (en) | 2019-05-02 |
US11638145B2 (en) | 2023-04-25 |
CN111418243A (zh) | 2020-07-14 |
AU2021201172B2 (en) | 2022-08-25 |
US20190215685A1 (en) | 2019-07-11 |
WO2019061182A1 (en) | 2019-04-04 |
EP3510822A4 (en) | 2019-07-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418243B (zh) | 用于在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 |
US20240179501A1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support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 | |
CN111165042A (zh) | 用于在直通链路通信中执行载波聚合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3615308B (zh) | 用于发起车联网(v2x)通信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连接的方法和装置 | |
TWI748977B (zh) | 基於lte的v2x通訊服務品質以及壅塞減輕 | |
EP3689061B1 (en) | Method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in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communication node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 |
CN115362728A (zh) | Nr v2x中预留资源的方法和设备 | |
WO2020144203A2 (en) | Nr v2x reliability enhancements | |
WO2019028905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APTING PARAMETERS IN LATERAL BINDING COMMUNICATIONS | |
CN116368919B (zh) | 用于改进nr v2x中的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4830577B (zh) | 基于nr v2x中的cr来执行副链路重新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4586306B (zh) | Nr v2x中确定harq反馈优先级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230015755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
KR102574099B1 (ko) | 차량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그 장치 | |
EP3829198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vehicle communication | |
CN115462161A (zh) | 在nr v2x中确定sci上的ndi值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5699648A (zh) | 用于在nr v2x中执行模式1 sl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 |
KR20200017834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v2x 통신을 위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 |
KR102710272B1 (ko) | 차량 통신을 지원하는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스케줄링 정보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그리고 무선자원 스케줄링 방법 및 장치 | |
CN115516951A (zh) | 在nr v2x中选择传输资源的方法和装置 | |
EP4376480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ntrolling traffic flow through sidelink rela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7501783A (zh) | 在nr v2x中基于sci执行sl drx操作的方法和设备 | |
KR20210125050A (ko) | 다중 자동 반복 요청 프로세스로 데이터 흐름을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장치 및 시스템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