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048240B - 电缆 - Google Patents
电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048240B CN111048240B CN201910962077.XA CN201910962077A CN111048240B CN 111048240 B CN111048240 B CN 111048240B CN 201910962077 A CN201910962077 A CN 201910962077A CN 111048240 B CN111048240 B CN 11104824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ductor
- cable
- cable shield
- void
- insul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2—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 H01B11/06—Cables with twisted pairs or quads with means for reducing effects of electromagnetic or electrostatic disturbances, e.g. screens
- H01B11/10—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 H01B11/1016—Scre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educing interference from external sources composed of a longitudinal lapped tape-conducto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1834—Construction of the insulation between the conducto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045—Cable-harness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2—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 H01B7/0275—Disposition of insulation comprising one or more extruded layers of insula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07—Twin conductor or cab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23—Parallel wires, incorporated in a flat insulating profile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08—Flat or ribbon cables
- H01B7/0861—Flat or ribbon cables comprising one or more scree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17—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external factors, e.g. sheaths or armouring
- H01B7/18—Protection against damage caused by wear, mechanical force or pressure; Sheaths; Armouring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002—Pair constru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11/00—Communication cables or conductors
- H01B11/18—Coaxial cables; Analogous cables having more than one inner conductor within a common outer conductor
- H01B11/20—Cables having a multiplicity of coaxial lines
- H01B11/203—Cables having a multiplicity of coaxial lines forming a flat arrangemen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缆(100)包括导体组件(102),该导体组件具有第一导体(110)、第二导体(112)、以及围绕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绝缘体结构(115)。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承载差分信号。绝缘体结构具有外表面(150)。电缆屏蔽件(120)缠绕在导体组件周围,并接合绝缘体结构的外表面。电缆屏蔽件具有内边缘(130)和覆盖内边缘的翼片(134)。电缆屏蔽件在内边缘处形成空隙(140),其更加靠近第一导体而不是第二导体。气隙通过减小围绕第一导体的有效介电常数而减损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相比,第一导体以位移距离(156)位移,以更靠近电缆屏蔽件,从而增加第一导体的相较于第二导体的电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的主题总体上涉及在信号导体周围提供屏蔽的电缆。
背景技术
屏蔽电缆用于高速数据传输应用,其中涉及电磁干扰(EMI)和/或射频干扰(RFI)。通过屏蔽电缆路由的电信号可以比通过非屏蔽电缆路由的电信号向外部环境辐射更少的EMI/RFI。此外,通过屏蔽电缆传输的电信号可以比通过非屏蔽电缆的信号被更好地保护免受环境EMI/RFI的干扰。
屏蔽电缆通常设置有电缆屏蔽件,该电缆屏蔽件由缠绕在导体组件周围的带形成。信号导体通常成对布置,以传递差分信号。信号导体被绝缘体围绕,电缆屏蔽件缠绕在绝缘体周围。然而,在电缆屏蔽件自身重叠的地方,产生充满空气的空隙,其具有与绝缘体材料不同的介电常数,并使电缆屏蔽件远离信号导体位移。空隙通过改变差分对内的一个导体周围的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相较于另一个导体)而影响电缆中的导体的电性能,从而导致电气偏斜。
仍然需要一种能够改善信号性能的电缆。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其包括导体组件,该导体组件具有第一导体、第二导体、围绕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的绝缘体结构。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承载差分信号。绝缘体结构具有外表面。电缆屏蔽件缠绕在导体组件周围,并接合绝缘体结构的外表面。电缆屏蔽件具有内边缘和覆盖内边缘的翼片。电缆屏蔽件在内边缘处形成空隙,其更加靠近第一导体而不是第二导体。气隙通过减小围绕第一导体的有效介电常数而减损(compromising)第一导体。与第二导体相比,第一导体以位移距离位移,以更靠近电缆屏蔽件,从而增加第一导体的相较于第二导体的电容。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缆的一部分的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缆的导体组件的截面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电缆的信号完整性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实施例形成的电缆100的一部分的透视图。电缆100可以用于两个电气装置(例如电气开关、路由器和/或主机总线适配器)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例如,电缆100可以配置为以至少10千兆位/秒(Gbps)的速度传输数据信号,这是许多信令标准所需要的,例如增强的小型可插拔(SFP+)标准。例如,电缆100可用于在高速连接器之间提供高速传输数据信号的信号路径。
电缆100包括导体组件102。导体组件102保持在电缆100的外护套104内。外护套104沿着导体组件102的长度围绕导体组件102。在图1中,为了清楚起见,导管组件102被示出为从外护套104凸出,以便示出导体组件102的各种部件,否则这些部件将被外护套104阻挡。然而,应该认识到,外护套104可以在电缆100的远端106处从导体组件102剥离,例如,以允许导体组件102端接至电连接器、印刷电路板等。在替代实施例中,电缆100不包括外护套104。
导体组件102包括布置成对108的内部导体,其配置为传递数据信号。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体的对108限定了传送差分信号的差分对。导体组件102包括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在各种实施例中,导体组件102是双轴差分对导体组件。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体组件102包括围绕导体110、112的绝缘体结构115。绝缘体结构115包括分别围绕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的第一绝缘体114和第二绝缘体116。在各种实施例中,绝缘体结构115是围绕两个导体110、112的单片一体绝缘体。例如,第一绝缘体和第二绝缘体可以通过同时用两个导体110、112挤制绝缘体结构115形成。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114和第二绝缘体116可以是分开且分立的绝缘体,它们在电缆100的电缆芯内夹在一起。导体组件102包括围绕导体组件102的电缆屏蔽件120,并为导体110、112提供电屏蔽。
导体110、112沿着电缆100的长度纵向延伸。导体110、112由导电材料形成,例如金属材料,例如铜、铝、银等。每个导体110、112可以是实心导体,或替代地可以由缠绕在一起的多股线的组合构成。导体110、112沿着电缆100的长度大致彼此平行地延伸。
第一绝缘体114和第二绝缘体116围绕并接合对应的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的外周边。如本文所使用的,当两个部件之间存在直接的物理接触时,两个部件“接合”或处于“接合”。绝缘体结构115(例如,绝缘体114、116)由电介质材料形成,例如一种或多种塑料材料,比如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等。绝缘体结构115可以通过模制工艺直接形成到内部导体110、112,例如挤制、包覆模制、注射模制等。绝缘体结构115在导体110、112之间延伸且在电缆屏蔽件120和导体110、112之间延伸。绝缘体114、116将导体110、112彼此分开或间隔开,并将导体110、112与电缆屏蔽件120分开或间隔开。绝缘体114、116保持导体110、112沿电缆100的长度的分离和定位。可以修改或选择导体110、112的尺寸和/或形状、绝缘体114、116的尺寸和/或形状,以及导体110、112和绝缘体114、116的相对位置,以便获得电缆100的特定阻抗。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导体110、112和/或绝缘体114、116可以是不对称的,以补偿由电缆屏蔽件120在导体110、112中的任一个或两个上引起的偏斜不平衡。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体110相较于第二导体112位移为更靠近电缆屏蔽件120以增加第一导体110中的电容,其补偿了通过将纵向电缆屏蔽件120缠绕在电缆芯周围而形成的第一导体附近的空隙引起的第一导体110中的电容的减小。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114在第一导体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具有减小的厚度,例如在侧面和/或顶部和/或底部以增加第一导体110中的电容,其补偿了通过将纵向电缆屏蔽件120缠绕在电缆芯周围而形成的第一导体110附近的空隙引起的第一导体110中的电容的减小。
电缆屏蔽件120接合并围绕绝缘体结构115的外周。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屏蔽件120缠绕在绝缘体结构115周围。例如,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屏蔽件120形成为纵向缠绕物,也称为香烟缠绕物,其中缠绕物的接缝121沿着电缆100纵向延伸。接缝121且从而由接缝121产生的空隙沿着电缆100的长度处于相同的位置。电缆屏蔽件120至少部分地由导电材料形成。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屏蔽件120是配置成缠绕在电缆芯周围的带。例如,电缆屏蔽件120可包括具有导电层和绝缘层(例如背衬层)的多层带。导电层和背衬层可以通过粘合剂固定在一起。可以沿着电缆屏蔽件120的内部设置粘合剂层,以将电缆屏蔽件120固定到绝缘体结构115和/或其自身。可以沿着电缆屏蔽件的外部设置粘合剂层,以用于连接电缆屏蔽件120周围的屏蔽缠绕物。导电层可以是导电箔或其他类型的导电层。绝缘层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膜或类似类型的膜。导电层为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提供阻抗参考层和电屏蔽以免受EMI/RFI干扰的外部源的影响,和/或阻止其他导体组件102或电缆100之间的串扰。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缆100包括围绕电缆屏蔽件120的缠绕物(未示出)或另一层,其将电缆屏蔽件120保持在绝缘体114、116上。例如,电缆100可包括螺旋形缠绕物。缠绕物可以是热收缩缠绕物。缠绕物位于外护套104内。
外护套104围绕并接合电缆屏蔽件120的外周边。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外护套104沿着电缆屏蔽件120的基本整个周边与电缆屏蔽件120接合。外护套104由至少一种电介质材料形成,例如一种或多种塑料(例如,乙烯基、聚氯乙烯(PV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等)。外护套104是不导电的,并且用于使电缆屏蔽件120与电缆100外部的物体绝缘。外护套104还保护电缆屏蔽件120和电缆100的其他内部部件免受机械力、污染物和环境因素(例如波动的温度和湿度)。可选地,外护套104可以围绕电缆屏蔽件120挤制或以其他方式模制。替代地,外护套104可缠绕在电缆屏蔽件120周围或者在电缆屏蔽件120周围热收缩。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导体组件102的截面图。电缆屏蔽件120缠绕在电缆芯中的绝缘体结构115周围。电缆屏蔽件120包括导电层122和绝缘层124。在所示实施例中,绝缘层124设置在电缆屏蔽件120的内部126上,且导电层122设置在电缆屏蔽件120的外部128上;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导电层122可以设置在电缆屏蔽件的内部上。
电缆屏蔽件120包括内边缘130和外边缘132。当电缆屏蔽件120缠绕在电缆芯周围时,电缆屏蔽件120的翼片134在电缆100的接缝侧与电缆屏蔽件120的内边缘130和段142重叠。电缆屏蔽件120的重叠部分沿电缆100的接缝侧形成接缝121。翼片134的内部126可以在接缝121处固定到段142的外部128,例如使用粘合剂。电缆屏蔽件120的内部可以直接固定到绝缘体结构115,例如使用粘合剂。另外,或代替粘合剂,电缆屏蔽件120可通过另外的螺旋缠绕物(例如热收缩缠绕物)在电缆芯周围保持在位。
当电缆屏蔽件120自身缠绕以形成翼片134时,在电缆100的接缝侧产生空隙140。在各种实施例中,空隙140是限定在电缆屏蔽件120的升高段142的内部126与绝缘体114上的涂层115之间的空气的凹部。空隙140在下文中可称为气隙140。然而,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空隙140可以填充有另一种材料,例如粘合剂或其他电介质材料。升高段142从第一绝缘体114升高或抬起,以允许翼片134越过内边缘130。升高段142使电缆屏蔽件120远离第一导体110移动,这影响第一导体110的电感和电容。空隙140中的空气(或其他电介质材料)的体积通过改变第一导体110和电缆屏蔽件120的导电层122之间的电介质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来影响最近的导体(例如第一导体110)的电特性。空隙140中的空气和/或使升高段142远离第一导体110移动会减小第一导体110所经历的有效介电常数。由于电容与有效介电常数成比例,因此减小了第一导体的电容。通过第一导体110的传播延迟与第一导体110的电容和电感成比例。在较低的电容下,第一导体110经历的延迟减少(信号速度增加),这导致信号偏斜。第一导体110的电容的减小加速了第一导体110中的信号(与第二导体112相比,其没有与其相邻的空隙140),导致电缆100的偏斜不平衡。虽然可能希望减小空隙140的体积,但是当由于翼片134与段142重叠而组装电缆100时,空隙140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与第二导体112相比,通过改变第一导体110周围的电介质材料的有效介电常数,空隙140中的空气导致第一导体110的偏斜不平衡。例如,由第一导体110传输的信号可以比由第二导体112传输的信号更快地传输,导致差分对中的偏斜。导体中的信号延迟是导体的电感和电容的函数。延迟是电感乘电容的平方根。导体中的信号的速度是延迟的倒数,因此也是电感和电容的函数。由于空隙140对有效介电常数的改变,第一导体110的电容被空隙140降低。第一导体110的电容降低,因为沿着空隙140的电缆屏蔽件120(例如,翼片134)沿着空隙140更远离第一导体110位移。
在各种实施例中,由于空隙140引起的第一导体110的电容的减小通过第一导体110中的电容的成比例增加来补偿,以保持类似于第二导体112中的信号的延迟并因此缓解偏斜不平衡。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通过相比于第二导体112位移第一导体110更加靠近电缆屏蔽件120来增加第一导体110的电容。第一导体110的电容可以通过相较于第二导体112减小第一导体110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屏蔽距离来增加,例如通过移动第一导体110更靠近电缆屏蔽件120或通过减少第一绝缘体114的厚度。
在图2中,绝缘体结构115是一个整体单片构件,其围绕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并在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之间延伸。例如,导体组件102可以通过将绝缘体结构115的材料模制、挤制或以其他方式同时施加到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而形成。导体组件102形成双轴绝缘芯,随后将电缆屏蔽件120施加在双轴绝缘芯周围。在各种实施例中,绝缘体结构115的外周边可以具有大致椭圆形或卵形的形状。例如,绝缘体结构115从侧面到侧面是长形的,且从顶部到底部是窄的。应认识到,绝缘体结构115在其他实施例中不需要具有椭圆形状。
除了在空隙140处,电缆屏蔽件120通常顺应于绝缘体结构115。在实施例中,电缆屏蔽件120的截面形状在几何上类似于绝缘体结构115的外周边的截面形状。术语“几何上类似”用于表示具有相同形状的两个对象,尽管尺寸不同,使得一个对象相对于另一个对象缩放。如图2所示,电缆屏蔽件120的外周边沿截面(除了在空隙140处)具有大致椭圆形或卵形的形状,其类似于绝缘体结构115的外周边。
绝缘体结构115具有外表面150。电缆屏蔽件120施加到外表面150。绝缘体结构115的更靠近第一导体110的材料使第一导体110与第二导体112和电缆屏蔽件120绝缘,从而限定第一绝缘体114。绝缘体结构115的更靠近第二导体112的材料使第二导体112与第一导体110和电缆屏蔽件120绝缘,从而限定第二绝缘体116。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绝缘体结构115的形状可以关于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之间的等分轴线152对称。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等分轴线152沿着绝缘体结构115的短轴竖直地定向。绝缘体结构的第一绝缘体114和第二绝缘体116限定在居中在绝缘体结构115的相对的外端之间的等分轴线152的相对侧上。第一绝缘体114和第二绝缘体116可以关于等分轴线152对称。例如,第一绝缘体114和第二绝缘体116可以关于等分轴线152镜像。等分轴线152位于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之间。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不对称地定位在绝缘体结构115内。例如,第一导体110定位为比第二导体112更远离等分轴线15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导体110具有第一导体外表面202,其具有有着第一直径200的圆形截面。第一导体110具有面向第二导体112的内端210和与内端210相对的外端212。第一导体110具有第一侧214(例如,顶侧)和与第一侧214相对的第二侧216(例如,底侧)。第一侧214和第二侧216与内端210和外端212等距。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绝缘体114围绕第一导体110并具有第一绝缘体外表面222,从而限定绝缘体结构115的外表面150的一部分。第一导体110和第一绝缘体外表面222之间的第一绝缘体114的厚度限定第一导体110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第一屏蔽距离228。可选地,屏蔽距离228可以是可变的。例如,第一导体110的外端212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屏蔽距离228可以不同于(例如,小于)第一侧214和电缆屏蔽件120和/或第二侧216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屏蔽距离228。第一绝缘体114具有与第二绝缘体116和等分轴线152相对的外端232。第一绝缘体114具有第一侧234(例如,顶侧)和与第一侧234相对的第二侧236(例如,底侧)。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234和第二侧236与外端232等距。第一绝缘体114可以在外端232和第一侧234之间弯曲,然后沿着大致垂直于等分轴线152的线性路径从第一侧234延伸到等分轴线152。类似地,第二绝缘体114可以在外端232和第二侧236之间弯曲,然后沿着大致垂直于等分轴线152的线性路径从第二侧236延伸到等分轴线152。例如,绝缘体结构115的顶部和底部可以是平坦的并且彼此平行,而绝缘体结构115的侧面(例如,在外端232处)可以是弯曲的。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绝缘体结构115的顶部和底部可以是弯曲的而不是平坦的。
电缆屏蔽件120沿着第一段240接合第一绝缘体外表面222。例如,第一段240可以从等分轴线152延伸,沿着顶部到第一侧234,沿着外端232,沿着第二侧236并返回沿着底部到等分轴线152。第一段240可以包含绝缘体结构115的整个外表面150的大约一半。电缆屏蔽件120和第一导体110之间的屏蔽距离228由内表面226和外表面222之间的第一绝缘体114的厚度限定。屏蔽距离228影响由第一导体110传输的信号的电特性。例如,屏蔽距离228影响第一导体110的电感和电容,其影响信号的延迟或偏斜、信号的插入损耗、信号的回波损耗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例如通过选择第一导体110在第一绝缘体114内的位置来控制或选择屏蔽距离228。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导体110沿着垂直于等分轴线152的横向轴线154位移为更靠近电缆屏蔽件120。在各种实施例中,横向轴线154可以水平取向。第一导体110可以与第一侧234和第二侧236等距。在各种实施例中,外端212和外端232之间的屏蔽距离228可以小于第一侧214和第一侧234之间的屏蔽距离228,且可以小于第二侧216和第二侧236之间的屏蔽距离228。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空隙140沿第一段240定位,例如在第二侧236和外端232之间的部分处。因此,沿着第一段240限定升高段142。电缆屏蔽件120在升高段142的两侧接合第一绝缘体外表面222。翼片134缠绕在第一绝缘体114的一部分周围,例如从升高段142到外边缘132。可选地,外边缘132可以沿着第一段240定位,例如与第一侧234大致对齐。
空隙140影响由第一导体110传输的信号的电特性。例如,空隙140通过在屏蔽空间中引入空气来减小第一导体110的电容,空气具有比第一绝缘体114的电介质材料更低的介电常数。电容的减小减少传播延迟,并因此影响由第一导体110传输的信号的速度,这对于由第一导体110传输的信号相对于由第二导体112传输的信号具有偏斜效应。例如,与不存在空隙140的假设情况相比,在第一导体110中使信号传播得更快可能会影响偏斜。因此,空隙140导致导体组件102中的偏斜问题。
可以修改第一导体110和/或第一绝缘体114(例如,与第二导体112和/或第二绝缘体116相比)以平衡或校正偏斜不平衡,例如改善偏斜不平衡。可以修改第一导体110和/或第一绝缘体114以允许导体组件102中的零偏斜或接近零偏斜。在各种实施例中,外表面202相对于电缆屏蔽件120的定位与第二导体112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定位不同(例如,定位得更远)。位移第一导体110的外端214更加靠近电缆屏蔽件120会改变屏蔽距离228并增加第一导体110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电容,这影响偏斜且可以用于平衡相较于第二导体112的偏斜。位移第一导体110更加靠近电缆屏蔽件120会减慢第一导体110中的信号传输以平衡偏斜。位移第一导体110更加靠近电缆屏蔽件120会在导体组件102中形成不对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与第二导体112相比,修改第一导体110以平衡或校正偏斜不平衡,例如以改善偏斜不平衡。修改第一导体110以允许导体组件102中的零偏斜或接近零偏斜。在各种实施例中,相较于第二导体112的位置,位移第一导体110位移距离156以更靠近电缆屏蔽件120。位移距离156产生了与由于空隙140引起的电容增加成比例的电容减小,以补偿空隙140并保持类似于第二导体112的延迟并消除偏斜。选择位移距离156以平衡相较于第二导体112的每单位长度的延迟。即使第一侧和第二侧具有不同的电容(由于空隙140仅存在于第一侧而不存在于第二侧),由于第一导体110位移更加靠近电缆屏蔽件120,第一侧具有电容的互补增加,这导致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中的信号的平衡速度,以沿着电缆100的长度具有零或接近零的偏斜不平衡。虽然参考第一导体110的位移来描述效果,但是可以通过改变第一绝缘体114的形状来实现类似的结果,例如在外端232处以改变外端212和外端232之间的屏蔽距离228。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导体112具有第二导体外表面302,其具有有着第二直径300的圆形截面。第二导体112具有面向第一导体110的内端310和与内端310相对的外端312。第二导体112具有第一侧314(例如,顶侧)和与第一侧314相对的第二侧316(例如,底侧)。第一侧314和第二侧316与内端310和外端312等距。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绝缘体116围绕第二导体112并具有第二绝缘体外表面322,从而限定绝缘体结构115的外表面150的一部分。第二导体112和第二绝缘体外表面322之间的第二绝缘体116的厚度限定第二导体112和电缆屏蔽件120之间的第二屏蔽距离328。可选地,屏蔽距离328可以在电缆屏蔽件120和外端312以及第一侧314和第二侧316之间大致一致。第二绝缘体116具有与第一绝缘体114和等分轴线152相对的外端332。第二绝缘体116具有第一侧334(例如,顶侧)和与第一侧334相对的第二侧336(例如,底侧)。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一侧334和第二侧336与外端332等距。第二绝缘体116可以在外端332和第一侧334之间弯曲,然后沿着大致垂直于等分轴线152的线性路径从第一侧334延伸到等分轴线152。类似地,第二绝缘体116可以在外端332和第二侧336之间弯曲,然后沿着大致垂直于等分轴线152的线性路径从第二侧336延伸到等分轴线152。例如,绝缘体结构115的顶部和底部可以是平坦的并且彼此平行,而绝缘体结构115的侧面(例如,在外端332处)可以是弯曲的。在其他各种实施例中,绝缘体结构115的顶部和底部可以是弯曲的而不是平坦的。
电缆屏蔽件120沿着第二段340接合第二绝缘体外表面322。例如,第二段340可以从等分轴线152延伸,沿着顶部到第一侧334,沿着外端332,沿着第二侧336并返回沿着底部到等分轴线152。第二段340可以包含绝缘体结构115的整个外表面150的大约一半。电缆屏蔽件120和第二导体112之间的屏蔽距离328由内表面326和外表面322之间的第二绝缘体116的厚度限定。屏蔽距离328影响由第二导体112传输的信号的电特性。例如,屏蔽距离328影响第二导体112的电感和电容,其影响信号的延迟或偏斜、信号的插入损耗、信号的回波损耗等。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可以例如通过选择第二导体112在第二绝缘体116内的位置来控制或选择屏蔽距离328。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体112相对于电缆屏蔽件120的位置不同于第一导体110相对于电缆屏蔽件120的位置。在各种实施例中,第二导体112相对于电缆屏蔽件120对称地位于第二绝缘体116内。例如,第二导体112、外边缘232处的屏蔽距离228,第一侧234和第二侧236可以是等距的。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段340不包括类似空隙140的任何空隙。因此,第二导体112不会受到来自空隙140的与第一导体110相同的延迟变化。当比较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时,与第二导体112相比,通过减少第一导体110的电容,空隙140在第一导体110和第二导体112之间产生偏斜不平衡,与第二导体112相比,这影响通过第一导体110的信号传输的速率或速度。然而,第一导体110的位移补偿了空隙140,并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导体112不具有任何类似的位移,而是对称地定位在第二绝缘体116中。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示例性电缆的信号完整性图表。图3示出出了差分-共模转换图表(SCD21),其示出了示例性电缆的差分-共模转换。信号完整性图表示出了不同电缆的结果,即电缆1、电缆2、电缆3、电缆4、电缆5和电缆6。电缆具有0.255直径的导体(30AWG)。电缆1是具有第一导体且其位移距离为零(例如0.00mm位移距离)的对称电缆。电缆2是电缆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100具有第一导体且其具有第一位移距离,例如0.05mm位移距离。电缆3是电缆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100具有第一导体且其具有第一位移距离,例如0.06mm位移距离。电缆4是电缆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100具有第一导体且其具有第一位移距离,例如0.07mm位移距离。电缆5是电缆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100具有第一导体且其具有第一位移距离,例如0.08mm位移距离。电缆6是电缆100的示例性实施例,电缆100具有第一导体且其具有第一位移距离,例如0.09mm位移距离。
如图3所示,差分共模转换对应于电缆的延迟偏斜。如图3所示,电缆4在大多数频率上达到接近零的偏斜。电缆2和3是对电缆1的改进,电缆1没有补偿;然而,电缆4是对电缆2和3的改进。电缆5和6的性能比电缆4要差。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为第一导体选择大约0.07mm的位移距离将导致改进的电缆,其具有接近零的偏斜不平衡。尽管位移距离与导体的总直径和电缆的尺寸相比很小,但改进显著且电缆的性能得到了增强。
Claims (10)
1.一种电缆(100),包括:
导体组件(102),其具有第一导体(110)、第二导体(112)、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导体和所述第二导体的绝缘体结构(115),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承载差分信号,所述绝缘体结构具有外表面(150);以及
电缆屏蔽件(120),其缠绕在所述导体组件周围并接合所述绝缘体结构的外表面,所述电缆屏蔽件具有内边缘(130)和覆盖所述内边缘的翼片(134),所述电缆屏蔽件在所述内边缘处形成空隙(140),所述空隙更加靠近所述第一导体而不是所述第二导体,所述空隙通过减小围绕所述第一导体的有效介电常数而减损所述第一导体;
其中,与所述第二导体相比,所述第一导体以位移距离(156)位移,以更靠近所述电缆屏蔽件,从而增加所述第一导体的相较于所述第二导体的电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位移距离(156)被选择为平衡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的所述空隙(140)对所述第一导体(110)的相较于所述第二导体(112)的偏斜效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第一导体(110)位于距所述电缆屏蔽件(120)第一屏蔽距离(228)处,并且所述第二导体(112)位于距所述电缆屏蔽件第二屏蔽距离(328)处,所述第一屏蔽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屏蔽距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第一屏蔽距离(228)被选择为平衡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的所述空隙(140)对所述第一导体(110)的相较于所述第二导体(112)的偏斜效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位移距离(156)基于所述空隙(140)的大小和沿着所述电缆的长度沿所述第一导体(110)相较于所述第二导体(112)引入的空气的体积来选择。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空隙(140)具有的体积产生所述第一导体(110)相较于所述第二导体(112)的电容的减小,所述位移距离(156)被选择为产生所述第一导体相较于所述第二导体的电容的增加,其与所述空隙引起的电容的减小成比例,以平衡偏斜效应。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第一导体(110)和所述第二导体(112)具有相等的直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绝缘体结构(115)关于所述第一导体和第二导体(110,112)之间的等分轴线(152)不对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第二导体(112)相对于所述电缆屏蔽件(120)对称地定位,并且其中所述第一导体(110)相对于所述电缆屏蔽件不对称地定位。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100),其中,所述第一导体(110)包括第一侧(214)和与所述第一侧相对的第二侧(216),并且所述第一导体包括内端(210)和与所述内端相对的外端(212),所述内端面向所述第二导体(112),所述第一侧和第二侧与所述电缆屏蔽件(120)分开第一距离,所述外端与所述电缆屏蔽件分开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6/159,053 | 2018-10-12 | ||
US16/159,053 US10600537B1 (en) | 2018-10-12 | 2018-10-12 | Electrical cabl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048240A CN111048240A (zh) | 2020-04-21 |
CN111048240B true CN111048240B (zh) | 2023-05-02 |
Family
ID=69902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962077.XA Active CN111048240B (zh) | 2018-10-12 | 2019-10-11 | 电缆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600537B1 (zh) |
CN (1) | CN111048240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4544A (zh) * | 2009-10-30 | 2011-05-11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439111A (en) | 1966-01-05 | 1969-04-15 | Belden Mfg Co | Shielded cable for high frequency use |
US3340353A (en) | 1966-01-28 | 1967-09-05 | Dow Chemical Co | Double-shielded electric cable |
US4221926A (en) | 1978-09-25 | 1980-09-09 | Western Electric Company, Incorporated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waterproof shielded cable |
US4596897A (en) | 1984-03-12 | 1986-06-24 | Neptco Incorporated | Electrical shielding tape with interrupted adhesive layer and shielded cable constructed therewith |
US4644092A (en) | 1985-07-18 | 1987-02-17 | Amp Incorporated | Shielded flexible cable |
US5142100A (en) | 1991-05-01 | 1992-08-25 | Supercomputer Systems Limited Partnership | Transmission line with fluid-permeable jacket |
US5329064A (en) | 1992-10-02 | 1994-07-12 | Belden Wire & Cable Company | Superior shield cable |
US5349133A (en) | 1992-10-19 | 1994-09-20 | Electronic Development, Inc. | Magnetic and electric field shield |
US5619016A (en) | 1995-01-31 | 1997-04-08 | Alcatel Na Cable Systems, Inc. | Communication cable for use in a plenum |
WO1996041351A1 (en) | 1995-06-07 | 1996-12-19 | Tensolite Company | Low skew transmission line with a thermoplastic insulator |
US6403887B1 (en) | 1997-12-16 | 2002-06-11 | Tensolite Company |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
US6010788A (en) | 1997-12-16 | 2000-01-04 | Tensolite Company |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 cable and method of forming same |
JP3616720B2 (ja) | 1998-07-21 | 2005-02-02 | 平河ヒューテック株式会社 | 信号伝送用シールド電線 |
JP3669562B2 (ja) | 1999-09-22 | 2005-07-06 | 東京特殊電線株式会社 | 端末加工性に優れた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
US6504379B1 (en) | 2000-11-16 | 2003-01-07 | Fluke Networks, Inc. | Cable assembly |
JP4193396B2 (ja) | 2002-02-08 | 2008-12-10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伝送用メタルケーブル |
US7790981B2 (en) | 2004-09-10 | 2010-09-07 | Amphenol Corporation | Shielded parallel cable |
US20060254801A1 (en) | 2005-05-27 | 2006-11-16 | Stevens Randall D | Shielded electrical transmission cables and methods for forming the same |
US7314998B2 (en) | 2006-02-10 | 2008-01-01 | Alan John Amato | Coaxial cable jumper device |
US7827678B2 (en) | 2008-06-12 | 2010-11-09 | General Cable Technologies Corp. | Longitudinal shield tape wrap applicator with edge folder to enclose drain wire |
CN201327733Y (zh) | 2008-12-19 | 2009-10-14 | 常熟泓淋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高速平行对称数据电缆 |
CN201359878Y (zh) | 2009-01-13 | 2009-12-09 | 昆山信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对称平行网络电缆 |
JP5508614B2 (ja) | 2009-03-13 | 2014-06-04 | 株式会社潤工社 | 高速差動ケーブル |
US7999185B2 (en) | 2009-05-19 | 2011-08-16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Transmission cable with spirally wrapped shielding |
JP5012854B2 (ja) | 2009-06-08 | 2012-08-29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平衡ケーブル |
JP5141660B2 (ja) | 2009-10-14 | 2013-02-13 |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US10141086B2 (en) | 2009-12-01 | 2018-11-27 |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 Cable for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
JP5391405B2 (ja) | 2010-03-23 | 2014-01-15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ケーブルアセンブリ並びに多対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 |
US8552291B2 (en) | 2010-05-25 | 2013-10-0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Cable for high speed data communications |
US8981216B2 (en) | 2010-06-23 | 2015-03-17 |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 Cable assembly for communicating signals over multiple conductors |
JP2012009321A (ja) | 2010-06-25 | 2012-01-12 | Hitachi Cable Ltd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9136043B2 (en) | 2010-10-05 | 2015-09-15 | General Cable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 Cable with barrier layer |
US9159472B2 (en) | 2010-12-08 | 2015-10-13 | Pandult Corp. | Twinax cable design for improved electrical performance |
JP5346913B2 (ja) | 2010-12-21 | 2013-11-20 | 日立電線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 |
JP5699872B2 (ja) | 2011-01-24 | 2015-04-15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US9136044B2 (en) | 2011-03-09 | 2015-09-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Shielded pair cable and a method for producing such a cable |
CN102231303B (zh) | 2011-04-19 | 2012-11-07 | 江苏通鼎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屏蔽数字通信电缆 |
JP5582090B2 (ja) | 2011-05-11 | 2014-09-03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2012243550A (ja) | 2011-05-19 | 2012-12-10 | Yazaki Corp | 高圧電線、及び高圧電線の製造方法 |
JP6089288B2 (ja) | 2011-05-19 | 2017-03-08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電線 |
CN103198888B (zh) | 2012-01-05 | 2016-04-20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 |
JP5741457B2 (ja) | 2012-01-17 | 2015-07-0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平行型発泡同軸ケーブル |
JP2013214499A (ja) | 2012-03-07 | 2013-10-17 | Hitachi Cable Ltd | 差動伝送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742789B2 (ja) | 2012-06-12 | 2015-07-0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704127B2 (ja) | 2012-06-19 | 2015-04-2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対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825219B2 (ja) | 2012-07-31 | 2015-12-0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製造装置 |
JP5861593B2 (ja) | 2012-08-17 | 2016-02-1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多芯ケーブル |
JP5817679B2 (ja) | 2012-08-20 | 2015-11-1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811976B2 (ja) | 2012-09-14 | 2015-11-1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発泡同軸ケーブル及び多芯ケーブル |
JP5454648B2 (ja) | 2012-09-28 | 2014-03-2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JP6044501B2 (ja) | 2012-10-03 | 2016-12-14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900275B2 (ja) | 2012-10-09 | 2016-04-0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対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838945B2 (ja) | 2012-10-12 | 2016-01-0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6167530B2 (ja) | 2013-01-23 | 2017-07-2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測定装置、及び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JP2014154490A (ja) | 2013-02-13 | 2014-08-25 | Hitachi Metals Ltd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895869B2 (ja) | 2013-02-15 | 2016-03-30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絶縁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US11336058B2 (en) | 2013-03-14 | 2022-05-17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Shielded cable assembly |
JP5920278B2 (ja) | 2013-04-15 | 2016-05-1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多対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958426B2 (ja) | 2013-06-26 | 2016-08-0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対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CN104252915B (zh) | 2013-06-28 | 2017-10-20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分信号传送用电缆 |
JP2015041519A (ja) * | 2013-08-22 | 2015-03-0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5999062B2 (ja) | 2013-10-04 | 2016-09-2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6036669B2 (ja) | 2013-12-06 | 2016-11-30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6060888B2 (ja) | 2013-12-13 | 2017-01-1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製造装置及び製造方法 |
JP5669033B2 (ja) | 2013-12-27 | 2015-02-12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ダイレクトアタッチケーブル |
JP6102775B2 (ja) | 2014-02-04 | 2017-03-29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203931605U (zh) | 2014-04-08 | 2014-11-05 | 王娜娜 | 一种包含多个缆芯的电力电缆结构 |
JP2015204195A (ja) | 2014-04-14 | 2015-11-1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多対差動信号ケーブル |
JP6360912B2 (ja) | 2014-04-25 | 2018-07-18 | レオニ カーベル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 データケーブル |
JP6245082B2 (ja) | 2014-06-05 | 2017-12-13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対ケーブル |
JP2016027550A (ja) | 2014-06-24 | 2016-02-1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対ケーブル |
JP2016015255A (ja) | 2014-07-02 | 2016-01-2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2016027547A (ja) | 2014-07-02 | 2016-02-18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2016072007A (ja) | 2014-09-29 | 2016-05-09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多対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 |
JP2016072196A (ja) | 2014-10-02 | 2016-05-09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2芯平行電線 |
JP2016081824A (ja) | 2014-10-21 | 2016-05-16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多芯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 |
JP2016103398A (ja) | 2014-11-28 | 2016-06-02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 |
JP6503719B2 (ja) | 2014-12-10 | 2019-04-24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シールドケーブル及び多対ケーブル |
JP2016201273A (ja) | 2015-04-10 | 2016-12-01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及び多芯差動信号伝送ケーブル |
JP6459766B2 (ja) | 2015-05-12 | 2019-01-30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差動信号伝送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
US9672958B2 (en) | 2015-05-19 | 2017-06-06 |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cable with shielded conductors |
JP2017004905A (ja) | 2015-06-16 | 2017-01-05 | 日立金属株式会社 | 高速伝送用ケーブ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05741965A (zh) | 2016-04-29 | 2016-07-06 | 浙江兆龙线缆有限公司 | 一种微小型的平行高速传输电缆 |
JP6859649B2 (ja) | 2016-10-05 | 2021-04-14 |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 二芯平行ケーブル |
-
2018
- 2018-10-12 US US16/159,053 patent/US10600537B1/en active Active
-
2019
- 2019-10-11 CN CN201910962077.XA patent/CN11104824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054544A (zh) * | 2009-10-30 | 2011-05-11 | 日立电线株式会社 | 差动信号传输用电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600537B1 (en) | 2020-03-24 |
CN111048240A (zh) | 2020-04-21 |
US20200118715A1 (en) | 2020-04-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672958B2 (en) | Electrical cable with shielded conductors | |
JP5141660B2 (ja)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
US20180301247A1 (en) | Parallel pair cable | |
US9837189B2 (en) | Nested shielded ribbon cables | |
US20150294760A1 (en) | Ribbed high density electrical cable | |
JP5454648B2 (ja)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の製造方法 | |
JP5669033B2 (ja) | 差動信号用ケーブル及びこれを用いた伝送ケーブル、並びにダイレクトアタッチケーブル | |
US9961813B2 (en) | Shielded cable | |
US20180268965A1 (en) | Data cable for high speed data transmission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ata cable | |
US20170301431A1 (en) | Cable having two individually insulated signal cores | |
CN110289131B (zh) | 电缆 | |
CN110289135B (zh) | 电缆 | |
US20210065934A1 (en) | Electrical cable | |
CN111048243B (zh) | 电缆 | |
CN111048240B (zh) | 电缆 | |
KR20150021181A (ko) | 비연속차폐테이프를 포함하는 통신케이블 및 비연속차폐테이프 | |
US10283238B1 (en) | Electrical cable | |
CN111566760B (zh) | 双轴平行电缆 | |
CN112447324B (zh) | 电气电缆 | |
US20210375505A1 (en) | A twisted pair cable with a floating shield | |
US20220375649A1 (en) | Cable and Cable Assembly | |
WO2024064323A1 (en) | High speed twin-axial cabl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