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0928036A -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928036A
CN110928036A CN201911354951.8A CN201911354951A CN110928036A CN 110928036 A CN110928036 A CN 110928036A CN 201911354951 A CN201911354951 A CN 201911354951A CN 110928036 A CN110928036 A CN 110928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panel
substrate
display
light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495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明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495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92803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928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92803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6Reflective polariz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3Direct backlight with LED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7Arrangement of liquid crystal layers or cells in which the final condition of one light beam is achieved by the addition of the effects of two or more layers or cell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属于显示技术领域,显示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以及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光学胶,扩散光学胶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扩散光学胶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均贴合,可以通过光学胶实现双层面板的固定贴合作用,使面连接具有更高的强度。并且扩散光学胶中的扩散粒子还可以减少光学干涉条纹的产生。显示方法用于上述显示装置。制备方法用于制备上述显示装置。本发明将现有技术的光学胶与扩散片合二为一,进而有利于装置的薄型化,可以在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和显示品质。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液晶显示模组已被大量地应用在手机、平板电脑等液晶显示装置中。但是,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液晶显示面板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因此需要在液晶显示面板下方设置背光模组来提供其所需要的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效果。近年来,液晶显示面板已经引入到几乎每种信息处理装置中,如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和便携式多媒体播放器(PMP)的小装置、监视器和TV的中等和大尺寸装置。
从技术发展趋势上来说,如何降低背光的功耗最受到关注。因为背光源是最大的能量消耗者,降低了背光的功耗,也就大大降低了整机的功耗。这其中的技术包括改善背光源的驱动电路,改善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开发新的LED种类。目前,Local Dimming(局部背光调节)利用数百个LED组成的背光代替冷阴极背光灯,背光LED可根据图像的明暗进行调节,显示幕图像中高亮的部分的亮度可以达到最大,而同时黑暗的部分可以降低亮度,甚至关闭,以达到最佳的对比度。这样,暗区亮度的降低就降低了背光的功耗。尤其是直下式LED背光搭配Local Dimming技术,可大幅度降低电量、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灰阶数、及减少残影等。并且常规包括液晶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在提升对比度方面具有限制,随着显示装置尺寸变大,它需要更高的对比度,现有技术中常规显示装置使用偏振片或功能膜片来改善对比度。然而,根据常规方法和结构的对比度依赖于偏振片或功能膜片的特性,而偏振片或功能膜片的布置增加了产品成本。
因此,提供一种不仅能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还能够提高显示效果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对比度不高、显示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显示功能层,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靠近显示装置出光面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和设置于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显示功能层,第四基板位于第三基板远离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第四基板或第三基板包括色阻层;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光学胶,扩散光学胶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背光模组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第一显示面板,第一显示面板位于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显示功能层,第二基板位于第一基板远离背光模组的一侧,第一显示面板实现黑白显示;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第二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位于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和设置于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显示功能层,第四基板位于第三基板远离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第四基板或第三基板包括色阻层;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光学胶,扩散光学胶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第一驱动电路与背光模组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一显示面板电连接,第三驱动电路与第二显示面板电连接;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区,每个发光区包括多个发光单元,发光区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第一显示面板包括与第一发光区对应的第一像素区、与第二发光区对应的第二像素区;第二显示面板包括与第一发光区对应的第三像素区、与第二发光区对应的第四像素区;显示方法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背光模组的不同发光区的亮度;第一发光区的亮度为A,第二发光区的亮度为B,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出射至第一显示面板,第二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第一显示面板的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一像素为亮态,第二像素区的第一像素为暗态,此时,第一像素区的亮度为A’,第二像素区的亮度为B’,第一像素区和第二像素区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其中,A’=A,B’<B,则C’>C;第一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出射至第二显示面板,第三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第二显示面板的第三像素区内的第二像素和第四像素区内的第二像素分别为暗态或亮态,光线通过第二显示面板的色阻层后显示不同亮度的彩色图像;此时,第三像素区的亮度为A”,第四像素区的亮度为B”,第三像素区和第四像素区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C’,则C”>C。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第一显示面板;制备扩散光学胶,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使扩散粒子与光学胶混合;通过烘干设备使扩散光学胶为半固化态;将半固化态的扩散光学胶通过成卷裁切工艺切割成与第一显示面板尺寸相同的多个子扩散光学胶;将子扩散光学胶贴附于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提供第二显示面板;将第二显示面板贴附于子扩散光学胶远离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扩散光学胶,其中扩散光学胶是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扩散光学胶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均贴合,可以通过光学胶实现双层面板的固定贴合作用,使面连接具有更高的强度。并且扩散光学胶中的扩散粒子还可以减少光学干涉条纹的产生,由于扩散粒子可以对从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出射的光进行雾化,有利于减少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出现的光学干涉条纹。由于减少了原先扩散片的设置,将现有技术的光学胶与扩散片合二为一,进而有利于装置的薄型化。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采用扩散光学胶贴合固定,还可以避免air bonding技术带来的空气层影响穿透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在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避免双层显示面板中光学干涉条纹产生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和显示品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A-A’向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第一显示面板的显示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1的另一种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请参考图1和图2,图1是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000,至少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第二显示面板20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0出光面E1的一侧;
第一显示面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和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第一显示功能层103,第一基板101位于第二基板102远离第二显示面板20的一侧;
第二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201、第四基板202和设置于第三基板201和第四基板202之间的第二显示功能层203,第四基板202位于第三基板201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的一侧,第四基板202或第三基板201包括色阻层204;可选的,第三基板201可以为阵列基板中,第四基板202可以为彩膜基板;图2中以第四基板202为彩膜基板,且包括色阻层204为例进行举例说明;
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的扩散光学胶30,扩散光学胶30通过在光学胶301中掺杂扩散粒子302制得。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000由双层显示面板构成,通过堆叠设置的双层显示面板中的第一显示面板10(又叫子面板层,Sub Cell)进行亮度调控,对第二显示面板20(又叫主面板层,Main Cell)进行精细调控,可以实现提升对比度的效果,但这种显示装置000的双层显示面板堆叠结构容易产生光学干涉条纹,因此相关技术中通过在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加设扩散膜(Diffuser Films)来减少光学干涉条纹的产生。扩散膜的增设,使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只能使用air bonding技术来固定双屏。air bonding技术,顾名思义即面板与面板贴合固定时中间有一个空气层,其空气层的用途有二,一是为了避免触摸上层面板时,上层面板变形而与下层面板表面接触形成牛顿环,当下层面板表面有水气时,更会造成上层面板与下层面板吸附;二是为了避免按压上层面板时,造成上层面板变形而与下层面板接触,产生讯号干扰,导致显示异常。基于以上原因,空气层的高度成为现在设计上的限制与挑战。空气层的高低会有如下影响:空气层过高:1、产品厚度增加,影响外观;2、中间的空气层过多,容易累积水气含量,提高水气凝结于双屏之间,影响视觉;3、降低面板透光率。空气层过低:1、上层面板变形导致上层面板与下层面板接触,形成牛顿环,影响视觉;2、上层面板与下层面板碰触,造成显示异常。由此可知,双层显示面板组合形成的显示装置中,在减少光学干涉条纹和提高穿透率的方面,依然存在改进空间。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00中,在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设置扩散光学胶30,其中扩散光学胶30是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在光学胶301中掺杂扩散粒子302制得。扩散光学胶30与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均贴合,可以通过光学胶301实现双层面板的固定贴合作用,使面连接具有更高的强度。光学胶(OCA,Optically Clear Adhesive)用于胶结透明光学元件(如镜头等)的特种粘胶剂,具有无色透明、光透过率在90%以上、胶结强度良好,可在室温或中温下固化,且有固化收缩小等特点。其优点是清澈度、高透光性、高黏着力、高耐候、耐水性、耐高温、抗紫外线,长时间使用不会产生黄化、剥离及变质的问题。并且扩散光学胶中的扩散粒子还可以减少光学干涉条纹的产生,由于扩散粒子302可以对从第一显示面板10出光面E1出射的光进行雾化,有利于减少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出现的光学干涉条纹。由于减少了原先扩散片的设置,将现有技术的光学胶与扩散片合二为一,进而有利于装置的薄型化。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采用扩散光学胶30贴合固定,还可以避免air bonding技术带来的空气层影响穿透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000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000可以在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避免双层显示面板中光学干涉条纹产生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显示装置000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和显示品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对于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仅需满足第二显示面板20具有色阻层204,第二显示面板20能够显示彩色画面,而第一显示面板10可以进行亮度调控,对第二显示面板20进行精细调控,能够实现提升对比度的效果即可,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具体实施时,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设置。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仅是示意性画出显示面板的主要结构,但不仅限于此结构,还包括其他能够实现面板显示功能的结构,例如各个绝缘层、多个金属布线层等,可根据相关技术中显示面板的结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不作赘述。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第三基板201、第四基板202可以为可挠式基板或玻璃基板,本实施例并不限定上述基板的材料。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第三基板201、第四基板202的材料可以均为塑胶薄膜(Plastic Film),如聚酰亚胺(PolyImide,PI)、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本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本实施例的扩散光学胶30的雾度可以在40%~95%之间,继而可以通过扩散粒子的作用达到较好的避免光学干涉条纹产生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显示装置000较好的穿透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图2和图3,图3是图2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图,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扩散光学胶30中的扩散粒子302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扩散光学胶30中的扩散粒子302的粒径L范围为0.5-25μm,扩散粒子302的形状为球体或椭圆体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扩散光学胶30中的扩散粒子302的材料可以为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尼龙中的任一者,扩散光学胶30中的扩散粒子302的粒径L范围为0.5-25μm,即扩散光学胶30中的多个扩散粒子302可以指的是至少包括两种尺寸以上的多个扩散粒子。扩散粒子还可以采用其他有机粒子,例如聚碳酸酯(PC,Polycarbonate)粒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粒子、聚苯乙烯(PS,Polystyrene)粒子、聚氨基甲酸酯(PU,Polyurethane)粒子等,也可采用无机粒子,例如ZnS粒子、ZnO粒子、TiO2粒子、CaCO3粒子、CaO粒子、Al2O3粒子等,或者也可使用无机材料与有机材料的混合物。扩散粒子302通常为粒径L在0.5-25μm范围内的球体或椭圆体粒子,从而可以实现消除牛顿环、提供扩散功能的同时,还可以达到增加遮蔽性的目的。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可选的,扩散光学胶30的厚度D范围为0.02mm-0.3mm。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扩散光学胶30的厚度D范围可以为0.02mm-0.3mm,从而在实现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固定贴附的同时,还可以利用足够的厚度空间掺杂足够多的扩散粒子302,进而更好的发挥扩散粒子的作用,进一步避免双层显示面板中产生光学干涉条纹,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000的穿透率的同时,还能够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优选的,扩散光学胶30的厚度D可以为0.05mm,可以为0.06mm,可以为0.1mm,可以为0.2mm,可以为0.25mm等。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0实现黑白显示,第二显示面板20实现彩色显示。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第一显示面板10为可以实现黑白显示的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20为可以实现彩色显示的显示面板,由于第一显示面板10仅需通过其自身的亮度调控,实现对第二显示面板20进行精细调控,从而达到提升对比度的效果,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0只需满足可以实现黑白显示(黑白屏)即可,并且将第一显示面板10设计为黑白屏,还可以避免第一显示面板10设计为彩色屏会导致降低整个显示装置穿透率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4,图4是图1中A-A’向另一种剖面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显示装置000还包括背光模组40,背光模组40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0远离第二显示面板20的一侧。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装置000为液晶显示装置,由于液晶显示装置中的第二显示面板20本身并不具有发光的功能,而第一显示面板10仅用于通过其自身的亮度调控,实现对第二显示面板20进行精细调控,从而达到提升整个显示装置000对比度的效果,因此需要在第一显示面板10下方设置背光模组40来提供其所需要的光源,进而达到显示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侧入式背光模组中任一种(本实施例的图4以背光模组为侧入式背光模组为例进行解释说明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背光模组40和第一显示面板10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501,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设有第二偏光片502,第二显示面板20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一侧设有第三偏光片503。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装置000为液晶显示装置时,增设的背光模组40可以为侧入式背光模组(如图4所示),侧入式背光模组的光源(图中未示意)为摆在侧边的单支光源,从导光板401侧边入射,导光板401靠近第一基板101一侧还可以设有多个光学膜片402(例如扩散片、增亮片等),侧入式背光模组拥有轻量、薄型、窄框化、低耗电的特色。显示装置000增设的背光模组40还可以为直下式背光模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自发性光源整面放置于背光模组40出光面正下方,从而可以实现良好的出光视角,光利用效率高,结构简易。本实施例对背光模组40的类型不作具体限定,实际实施时,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设置。并且,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40和第一显示面板10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501,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设有第二偏光片502,第二显示面板20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一侧设有第三偏光片503,偏光片全称为偏振光片,可控制特定光束的偏振方向,自然光在通过偏光片时,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垂直的光将被吸收,透过光只剩下振动方向与偏光片透过轴平行的偏振光。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501用于将背光模组40产生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第二偏光片502和第三偏光片503分别贴附于第二显示面板20的下表面和上表面上,第二偏光片502用于将第一显示面板10出射的光束转换为偏振光,第三偏光片503用于解析经液晶电调制后的偏振光,产生明暗对比,从而在第二显示面板20的出光面E2产生显示画面。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图2仅是示意性画出背光模组40的部分结构,可以理解的是,背光模组40还可以包括其他如位于导光板401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一侧的反射片,容纳光源、导光板、光学膜片的壳体等结构,背光模组40和第一显示面板之间还可以包括遮光胶等其他结构,可通过现有技术中的侧入式背光模组或直下式背光模组进行理解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结构,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和图4,本实施例中,第一偏光片501包括直贴反射式偏光片或者直贴反射式增亮片中的任一种。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背光模组40和第一显示面板10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501,可以为直贴反射式偏光片或者直贴反射式增亮片中的任一种,其中,直贴反射式偏光片或者直贴反射式增亮片(Direct Lamination Reflective Polarizer,DLRP)为一种新型材料,其不仅具有DBEF(DBEF是一种反射偏光片,通过选择性反射背光模组的光,可以使液晶显示面板全视角的部分光得以重新利用,从而亮度可以增加约60%,如果DBEF与背光模组的增亮片组合使用,亮度增加将有更好的表现)功能,可以更进一步提高亮度,有利于节约背光功耗,还可以起到固定背光模组40和第一显示面板10的作用,因此直贴反射式偏光片或者直贴反射式增亮片的使用,不仅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固定效果,进一步提高亮度,还可以进一步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图2和图5,图5是图1的拆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背光模组4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400,即背光模组4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区域,一个发光区域可以为一个发光单元400;
第一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100,第二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200;
在显示装置000的一个相同区域M内,发光单元400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像素100的数量,第一像素10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像素200的数量。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40为直下式背光模组,背光模组4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400,直下式背光模组可以采用局部背光调节(local dimming)技术,每一发光单元400可单独被点亮,由于只点亮部分发光单元400的发光元件,因此降低背光板110的功率损耗,并可提升亮暗对比度。本实施例在显示装置000的一个相同区域M内,发光单元400的数量小于等于第一像素100的数量,第一像素10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二像素200的数量,第一显示面板10为可以实现黑白显示的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20为可以实现彩色显示的显示面板,从而第一显示面板10可以通过其自身的亮度调控,实现对第二显示面板20进行精细调控,从而达到提升对比度的效果,举例而言,如图5所示,背光模组40包括多个发光区M(即显示装置000的一个相同区域M),每个发光区M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00,发光区M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区M1和第二发光区M2;第一显示面板10包括与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第一像素区F1、与第二发光区M2对应的第二像素区F2;第二显示面板20包括与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第三像素区N1、与第二发光区M2对应的第四像素区N2;通过local dimming技术背光模组40的不同发光区M发出不同亮度的光,第一发光区M1的亮度为A,第二发光区M2的亮度为B,第一发光区M1和第二发光区M2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背光模组40发出的光线出射至第一显示面板10,控制第一显示面板10的第一像素区F1内的第一像素100为亮态,第二像素区F2的第一像素100为暗态,通过控制不同区域的第一像素100的暗态或亮态,即可控制第一显示面板10不同区域的透光率,进而可以控制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0的光线强度。由于第一显示面板10仅需调整光线的穿透率,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0不需彩色滤光片,即色阻层。此时,第一像素区F1的亮度为A’,第二像素区F2的亮度为B’,第一像素区F1和第二像素区F2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其中,A’=A,B’<B,则C’>C;第一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线出射至第二显示面板20,控制第二显示面板20的第三像素区N1内的第二像素200和第四像素区N2内的第二像素200分别为暗态或亮态,光线通过第二显示面板20的色阻层204后显示不同亮度的彩色图像;可选的,第二显示面板20出射的光线的颜色包括红色、绿色、蓝色或白色。此时,第三像素区N1的亮度为A”,第四像素区N2的亮度为B”,第三像素区N1和第四像素区N2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C’,则C”>C。由此可知,从第二显示面板20的第三像素区N1和第四像素区N2分别出射的光的对比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进而可以提升整个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对比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图2和图5,本实施例中,每个发光单元400包括多个LED灯珠或mini LED灯珠4001。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背光模组40中作为光源的发光单元400可以包括多个LED灯珠或mini LED灯珠4001,其中,mini LED灯珠又名次毫米发光二极管,是指晶粒尺寸约在100微米以上的LED,在技术原理上,采用多个阵列排布的mini LED灯珠制作的直下式背光模组的动态分区多,调光响应速度更快,控制精度更高,能大幅度提升动态分区背光响应的速度和每一个分区亮度,还能削减背光模组的厚度。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1-图3,本实施例中,第一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第一显示功能层103包括第一液晶层或有机发光层;
第二显示面板20为液晶显示面板,第二显示功能层203包括第二液晶层。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装置000的第二显示面板2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则第二显示功能层203包括第二液晶层,第二显示面板20利用第二显示功能层203的液晶分子在外电场作用下,液晶分子排列方向变化,使外光源(背光模组提供的背光源)能够通过第二液晶层,从而显示图像。而第一显示面板10由于仅需通过其自身的亮度调控,实现对第二显示面板20进行精细调控,从而达到提升整个显示装置000对比度的效果。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此时第一显示功能层103包括第一液晶层,且该显示装置00还包括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0远离第二显示面板20一侧的背光模组40(如图4所示)。而第一显示面板10还可以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如图6所示,图6是本实施例第一显示面板10的显示原理结构示意图,此时第一显示功能层103包括有机发光层1031,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即有机电致发光显示(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面板作为是一种新型的平板显示器,具有主动发光、发光亮度高、宽视角、响应速度快、低能耗以及可柔性化等特点。当有电流通过有机发光层1031时,有机发光层就会发光,且发光亮度取决于电流大小,电流越大,亮度越高,反之越暗。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基本结构可以包括一层薄而透明且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锢锡氧化物层1032与阳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1033,犹如三明治的结构。当输入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有机发光层中结合而发光,光线LT从锢锡氧化物层1032的阳极出射。依其不同的配方,可产生红、绿、蓝(R、G、B)三基色,构成基本色彩。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金属阴极1033和有机发光层1031之间的电子传输层1034、锢锡氧化物层1032和有机发光层1031之间的空穴传输层1035。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结合参考图4、图5和图7,图7是图1的另一种拆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中,显示装置000包括:
背光模组40,背光模组4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400;
第一显示面板10,第一显示面板10位于背光模组40出光面的一侧,第一显示面板1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101、第二基板102和设置于第一基板101和第二基板102之间的第一显示功能层103,第二基板102位于第一基板101远离背光模组40的一侧,第一显示面板10实现黑白显示;第一显示面板1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100;
第二显示面板20,第二显示面板20位于第一显示面板10出光面的一侧,第二显示面板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201、第四基板202和设置于第三基板201和第四基板202之间的第二显示功能层203,第四基板202位于第三基板201远离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第四基板202或第三基板201包括色阻层204;可选的,第三基板201可以为阵列基板,第四基板202可以为彩膜基板;图2中以第四基板202为彩膜基板,且包括色阻层204为例进行举例说明;第二显示面板20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200;
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的扩散光学胶30,扩散光学胶30通过在光学胶301中掺杂扩散粒子302制得;
显示装置000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601、第二驱动电路602、第三驱动电路603(图7中未填充,其中第一驱动电路601和第二驱动电路602可以集成于同一个驱动芯片上,也可分别设计为一个驱动芯片),第一驱动电路601与背光模组40电连接,第二驱动电路602与第一显示面板10电连接,第三驱动电路603与第二显示面板20电连接;
背光模组40包括多个发光区M,每个发光区M包括多个发光单元400,发光区M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区M1和第二发光区M2;第一显示面板10包括与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第一像素区F1、与第二发光区M2对应的第二像素区F2;第二显示面板20包括与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第三像素区N1、与第二发光区M2对应的第四像素区N2;
显示方法包括:
第一驱动电路601的驱动信号控制背光模组40的不同发光区M的亮度;第一发光区M1的亮度为A,第二发光区M2的亮度为B,第一发光区M1和第二发光区M2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
背光模组40发出的光线出射至第一显示面板10,第二驱动电路602的驱动信号控制第一显示面板10的第一像素区F1内的第一像素100为亮态,第二像素区F2的第一像素100为暗态,即为亮态显示的第一像素区F1的透光率大于为暗态显示的第二像素区F2的透光率。此时,第一像素区F1的亮度为A’,第二像素区F2的亮度为B’,第一像素区F1和第二像素区F2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其中,A’=A,B’<B,则C’>C;
第一显示面板10发出的光线出射至第二显示面板20,第三驱动电路603的驱动信号控制第二显示面板20的第三像素区N1内的第二像素200和第四像素区N2内的第二像素200分别为暗态或亮态,光线通过第二显示面板20的色阻层204后显示不同亮度的彩色图像;此时,第三像素区N1的亮度为A”,第四像素区N2的亮度为B”,第三像素区N1和第四像素区N2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C’,则C”>C。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显示装置000通过在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设置扩散光学胶30,其中扩散光学胶30是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在光学胶301中掺杂扩散粒子302制得。扩散光学胶30与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均贴合,可以通过光学胶301实现双层面板的固定贴合作用,使面连接具有更高的强度。由于减少了原先扩散片的设置,将现有技术的光学胶与扩散片合二为一,进而有利于装置的薄型化。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之间采用扩散光学胶30贴合固定,还可以避免air bonding技术带来的空气层影响穿透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000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采用本实施例的显示方法,从第二显示面板20的第三像素区N1和第四像素区N2分别出射的光的对比度得到了明显提升,进而可以提升整个显示装置显示画面的对比度,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和显示品质。
在一些可选是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第二驱动电路602包括扫描驱动电路6021和数据驱动电路6022,扫描驱动电路6021提供多个扫描信号,用以开启相对应的第一像素区F1内的第一像素100和第二像素区F2内的第一像素100,数据驱动电路6022用以控制相对应的第一像素区F1和第二像素区F2内的第一像素100的数据电压不同,以控制第一显示面板10的第一像素区F1内的第一像素100为亮态,第二像素区F2的第一像素100为暗态,进而通过每个第一像素100接入的数据电压不同实现暗态或亮态显示。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考图7,本实施例中,在同一个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范围内,第一像素区F1内第一像素10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三像素区N1内第二像素200的数量(图7中以在同一个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范围内,第一像素区F1内第一像素100的数量小于第三像素区N1内第二像素200的数量为例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显示装置000通过第一显示面板10自身的亮度调控,实现对第二显示面板20进行精细调控,从而达到提升整个显示装置000对比度的效果,因此设置在同一个第一发光区M1对应的范围内,第一像素区F1内第一像素100的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三像素区N1内第二像素200的数量,从而进一步有利于实现提升对比度的效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8,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用于制作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具体包括:
步骤001:提供第一显示面板10;
步骤002:制备扩散光学胶30,在光学胶301中掺杂扩散粒子302,使扩散粒子302与光学胶301混合;
步骤003:通过烘干设备使扩散光学胶30为半固化态;
步骤004:将半固化态的扩散光学胶30通过成卷裁切工艺切割成与第一显示面板10尺寸相同的多个子扩散光学胶;
步骤005:将子扩散光学胶贴附于第一显示面板10出光面一侧;
步骤006:提供第二显示面板20;
步骤007:将第二显示面板20贴附于子扩散光学胶30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的一侧。
本实施例进一步解释说明了上述实施例中的显示装置000的制备方法,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第一显示面板10和第二显示面板20的制作方法可根据其本身面板的类型参考相关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和有机发光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中,在提供第一显示面板10之后(还可以在提供第一显示面板10的同时或之前)制备扩散光学胶30。制备扩散光学胶30的过程首先是制备光学胶301,制备光学胶301是将光学亚克力胶做成无基材,然后在上下底层,再各贴合一层离型薄膜,是一种无基体材料的双面贴合胶带,为效果较佳的胶粘剂。然后在光学胶301(可为液态或半固化态)中掺杂扩散粒子302,使扩散粒子302与光学胶301混合。然后通过烘干设备使扩散光学胶30为半固化态,继而半固化态的扩散光学胶30制备完成,再将半固化态的扩散光学胶30通过成卷裁切工艺切割成与第一显示面板10尺寸相同的多个子扩散光学胶,将子扩散光学胶贴附于第一显示面板10出光面一侧。最后提供第二显示面板20,将第二显示面板20贴附于子扩散光学胶30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的一侧即可完成本实施例显示装置的制作。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请参考图9,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
步骤011:提供第一显示面板10;
步骤012:制备扩散光学胶30,在光学胶301中掺杂扩散粒子302,使扩散粒子302与光学胶301混合;
步骤013:将制备完成的扩散光学胶30(可为液态)涂覆于第一显示面板10出光面一侧
步骤014:通过烘干设备使扩散光学胶30为半固化态;
步骤015:提供第二显示面板20;
步骤016:将第二显示面板20贴附于子扩散光学胶30远离第一显示面板10的一侧。
可以理解的是,采用本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制作的显示装置,具有上述实施例中显示装置的有益效果,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显示装置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在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设置扩散光学胶,其中扩散光学胶是一种新型材料,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扩散光学胶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均贴合,可以通过光学胶实现双层面板的固定贴合作用,使面连接具有更高的强度。并且扩散光学胶中的扩散粒子还可以减少光学干涉条纹的产生,由于扩散粒子可以对从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出射的光进行雾化,有利于减少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出现的光学干涉条纹。由于减少了原先扩散片的设置,将现有技术的光学胶与扩散片合二为一,进而有利于装置的薄型化。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采用扩散光学胶贴合固定,还可以避免air bonding技术带来的空气层影响穿透率的问题,从而有利于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品质。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在提高显示画面对比度,避免双层显示面板中光学干涉条纹产生的同时,还能够提升显示装置的穿透率,有利于提高显示效果和显示品质。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显示功能层,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靠近所述显示装置出光面的一侧;
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显示功能层,所述第四基板位于所述第三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基板或所述第三基板包括色阻层;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光学胶,所述扩散光学胶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光学胶中的所述扩散粒子的材料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光学胶中的所述扩散粒子的粒径范围为0.5-25μm,所述扩散粒子的形状为球体或椭圆体中的任一种或两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光学胶的厚度范围为0.02mm-0.3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实现黑白显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实现彩色显示。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为直下式背光模组或侧入式背光模组中任一种,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之间设有第一偏光片,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设有第二偏光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一侧设有第三偏光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偏光片包括直贴反射式偏光片或者直贴反射式增亮片中的任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
在所述显示装置的一个相同区域内,所述发光单元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第一像素的数量,所述第一像素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像素的数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多个LED灯珠或miniLED灯珠。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显示面板中的任一种,所述第一显示功能层包括第一液晶层或有机发光层;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功能层包括第二液晶层。
12.一种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包括:
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
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显示面板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第二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的第一显示功能层,所述第二基板位于所述第一基板远离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实现黑白显示;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一像素;
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的一侧,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基板、第四基板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基板和所述第四基板之间的第二显示功能层,所述第四基板位于所述第三基板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所述第四基板或所述第三基板包括色阻层;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多个阵列排布的第二像素;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的扩散光学胶,所述扩散光学胶通过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制得;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三驱动电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背光模组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电路与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电连接;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多个发光区,每个发光区包括多个所述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区至少包括第一发光区和第二发光区;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发光区对应的第一像素区、与所述第二发光区对应的第二像素区;
所述第二显示面板包括与所述第一发光区对应的第三像素区、与所述第二发光区对应的第四像素区;
所述显示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背光模组的不同所述发光区的亮度;所述第一发光区的亮度为A,所述第二发光区的亮度为B,所述第一发光区和所述第二发光区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
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出射至所述第一显示面板,所述第二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一像素为亮态,所述第二像素区的第一像素为暗态,此时,所述第一像素区的亮度为A’,所述第二像素区的亮度为B’,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像素区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其中,A’=A,B’<B,则C’>C;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发出的光线出射至所述第二显示面板,所述第三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控制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三像素区内的第二像素和所述第四像素区内的第二像素分别为暗态或亮态,光线通过所述第二显示面板的所述色阻层后显示不同亮度的彩色图像;此时,所述第三像素区的亮度为A”,所述第四像素区的亮度为B”,所述第三像素区和所述第四像素区的亮度差值为C”,且C”=A”-B”=C’,则C”>C。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像素区的透光率大于所述第二像素区的透光率。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扫描驱动电路和数据驱动电路,所述扫描驱动电路提供多个扫描信号,用以开启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一像素和所述第二像素区内的第一像素,所述数据驱动电路用以控制相对应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和所述第二像素区内的所述第一像素的数据电压不同,以控制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所述第一像素区内的第一像素为亮态,所述第二像素区的第一像素为暗态。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的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同一个所述第一发光区对应的范围内,所述第一像素区内第一像素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像素区内第二像素的数量。
16.一种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显示面板;
制备扩散光学胶,在光学胶中掺杂扩散粒子,使扩散粒子与光学胶混合;
通过烘干设备使所述扩散光学胶为半固化态;
将半固化态的所述扩散光学胶通过成卷裁切工艺切割成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尺寸相同的多个子扩散光学胶;
将所述子扩散光学胶贴附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出光面一侧;
提供第二显示面板;
将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贴附于所述子扩散光学胶远离所述第一显示面板的一侧。
CN201911354951.8A 2019-12-25 2019-12-25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92803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4951.8A CN110928036A (zh) 2019-12-25 2019-12-25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4951.8A CN110928036A (zh) 2019-12-25 2019-12-25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928036A true CN110928036A (zh) 2020-03-27

Family

ID=69860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4951.8A Pending CN110928036A (zh) 2019-12-25 2019-12-25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928036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0184A (zh) * 2020-03-30 2020-06-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66737A (zh) * 2020-07-30 2020-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99949A (zh) * 2020-09-09 2020-11-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83609A (zh) * 2020-09-24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3219712A (zh) * 2021-04-25 2021-08-06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85049A (zh) * 2021-05-31 2021-10-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4530124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驱动系统及显示驱动方法
WO2022133920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23015954A (ja) * 2021-07-20 2023-02-01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12055817B1 (en) 2023-08-04 2024-08-0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s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3338A1 (en) * 2005-03-12 2006-09-14 Polaris Senso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stacked panel display
CN2840320Y (zh) * 2005-10-09 2006-11-22 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偏光板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直贴型结构
WO2007074892A1 (ja) * 2005-12-26 2007-07-05 Teijin Limited 透明フィルム
CN101059619A (zh) * 2006-04-18 2007-10-2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263417A (zh) * 2005-09-30 2008-09-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CN101354489A (zh) * 2007-07-25 2009-01-28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CN102721991A (zh) * 2012-07-03 2012-10-10 四川世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直贴膜
CN106932952A (zh) * 2017-05-04 2017-07-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492334A (zh) * 2016-06-10 2017-12-19 苹果公司 用于高动态范围显示器的饱和度相依图像拆分
JP2018018043A (ja) * 2016-07-29 2018-02-01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80120639A1 (en) * 2016-11-02 2018-05-0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8761888A (zh) * 2018-05-03 2018-1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8957841A (zh) * 2018-08-29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298573A (zh) * 2018-11-30 2019-02-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71300A (zh) * 2018-12-06 2019-03-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91155A (zh) * 2019-01-08 2019-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07509A (zh) * 2019-05-22 2019-07-12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11749A (zh) * 2019-06-18 2019-08-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10297367A (zh) * 2019-06-27 2019-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361899A (zh) * 2019-06-27 2019-10-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3338A1 (en) * 2005-03-12 2006-09-14 Polaris Sensor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ual stacked panel display
CN101263417A (zh) * 2005-09-30 2008-09-10 夏普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装置和电视接收机
CN2840320Y (zh) * 2005-10-09 2006-11-22 力特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偏光板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直贴型结构
WO2007074892A1 (ja) * 2005-12-26 2007-07-05 Teijin Limited 透明フィルム
CN101059619A (zh) * 2006-04-18 2007-10-24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液晶显示器件
CN101354489A (zh) * 2007-07-25 2009-01-28 Nec液晶技术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及其制造设备
CN102721991A (zh) * 2012-07-03 2012-10-10 四川世创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直贴膜
CN107492334A (zh) * 2016-06-10 2017-12-19 苹果公司 用于高动态范围显示器的饱和度相依图像拆分
JP2018018043A (ja) * 2016-07-29 2018-02-01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モジュール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20180120639A1 (en) * 2016-11-02 2018-05-03 Innolux Corporation Display device
CN106932952A (zh) * 2017-05-04 2017-07-07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761888A (zh) * 2018-05-03 2018-11-06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8957841A (zh) * 2018-08-29 2018-12-0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9298573A (zh) * 2018-11-30 2019-02-01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71300A (zh) * 2018-12-06 2019-03-15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491155A (zh) * 2019-01-08 2019-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007509A (zh) * 2019-05-22 2019-07-12 合肥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0111749A (zh) * 2019-06-18 2019-08-09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CN110297367A (zh) * 2019-06-27 2019-10-01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0361899A (zh) * 2019-06-27 2019-10-2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96273A1 (zh) * 2020-03-30 2021-10-0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290184A (zh) * 2020-03-30 2020-06-16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66737A (zh) * 2020-07-30 2020-10-1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766737B (zh) * 2020-07-30 2023-11-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99949A (zh) * 2020-09-09 2020-11-27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CN112083609A (zh) * 2020-09-24 2020-12-15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WO2022062064A1 (zh) * 2020-09-24 2022-03-3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67379B2 (en) 2020-09-24 2023-01-3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530124A (zh) * 2020-11-23 2022-05-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驱动系统及显示驱动方法
GB2610996A (en) * 2020-12-24 2023-03-22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133920A1 (zh) * 2020-12-24 2022-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80407A (zh) * 2020-12-24 2022-11-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5280407B (zh) * 2020-12-24 2023-09-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3219712A (zh) * 2021-04-25 2021-08-06 北海惠科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485049A (zh) * 2021-05-31 2021-10-08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JP7329565B2 (ja) 2021-07-20 2023-08-18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JP2023015954A (ja) * 2021-07-20 2023-02-01 シャープディスプレイ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12055817B1 (en) 2023-08-04 2024-08-06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modules and display apparatuse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28036A (zh)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制备方法
CN108333822B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108020956B (zh) 显示装置
US2020001215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750009A (zh) 显示装置
CN106019697A (zh) 显示装置
JP2014123122A (ja)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US1155602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8845457B (zh) 背光模组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设备
CN108107623B (zh) 显示装置
CN11328192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3960837B (zh) 双面显示装置
CN111240094A (zh) 一种面光源
CN105892148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WO2021190414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TWI698679B (zh) 彎曲型液晶顯示裝置
CN111045253B (zh) 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9407403B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4751236U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8563069B (zh) 背光面光源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5407551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316294C (zh) 结合触控面板的平面显示器
CN115295574B (zh) 发光面板和显示装置
KR20170035187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액정표시장치
CN11540754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