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83583B - 通信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83583B CN110383583B CN201780088063.9A CN201780088063A CN110383583B CN 110383583 B CN110383583 B CN 110383583B CN 201780088063 A CN201780088063 A CN 201780088063A CN 110383583 B CN110383583 B CN 11038358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communication
- held
- antenna device
- hou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H01Q1/24—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 H01Q1/241—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 H01Q1/24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 H01Q1/243—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with receiving set used in mobile communications, e.g. GSM specially adapted for hand-held use with built-in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8—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the units being spaced along or adjacent to a rectilinear pa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08—Radiating ends of two-conductor microwave transmission lines, e.g. of coaxial lines, of microstrip lin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3/00—Waveguide horns or mouths; Slot antennas; Leaky-waveguide antennas; Equivalent structures causing radiation alo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of a guided wave
- H01Q13/10—Resonant slot antenna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06—Arrays of individually energised antenna units similarly polarised and spaced apart
- H01Q21/061—Two dimensional planar arrays
- H01Q21/065—Patch antenna array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4—Combinations of antenna units polaris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circularly and elliptically polarised waves or waves linearly polarised in any direction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21/00—Antenna arrays or systems
- H01Q21/28—Combinations of substantially independent non-interacting antenna units o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Variable-Direction Aerials And Aerial Arrays (AREA)
- Waveguide Aerials (AREA)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问题]在被配置为可移动的通信装置中以更合适的形式实现极化MIMO。[解决方案]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的多个天线单元、通信控制单元以及容纳所述通信控制单元的壳体,所述通信控制单元控制经由所述多个天线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发射或接收所述无线信号。所述多个天线单元的每个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中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相互扭转的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附近;在与该部分区域大致垂直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通信装置。
背景技术
具有频率大约为700MHz至3.5GHz(被称为超高频)的无线信号主要用于基于被称为LTE/LTE-Advanced(A)(演进)的通信标准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通信。
此外,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技术被用于使用如以上通信标准中的超高频的通信中,以使得通过在衰落环境中也使用直接波和反射波来交换信号,通信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多个天线被用于MIMO中,因此针对诸如智能电话的移动通信终端装置,讨论了用于按更合适的形式布置多个天线的各种方法。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用于在假定使用MIMO的情况下,按更合适的形式布置用于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多个天线的示例性方法。
引文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13-70365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将解决的问题
顺便提一下,近年来已经讨论了继LTE/LTE-A之后的各种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例如,移动通信系统中讨论了使用具有频率为28GHz或39GHz(被称为毫米波)的无线信号(以下简称为“毫米波”)的通信的使用。
毫米波可以比超高频进一步增加待发射的信息的量,并且趋向于高直线度并且增大传播损耗或反射损耗。因此,已知的是,在使用毫米波的无线通信中,直接波主要有助于通信性质,反射波的影响最小。从以上性质讨论了被称为极化MIMO的技术的引入,该技术在5G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使用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诸如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来实现MIMO。从此背景出发,极化MIMO的使用在如移动通信终端装置的移动通信装置中也是被期望的。
因此,本公开提出了能够在移动通信装置中以更合适的形式实现极化MIMO的示例性技术。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包括:多个天线部分,被配置为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通信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经由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任意天线部分发射或接收所述无线信号;以及壳体,容纳所述通信控制部分,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个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中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的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部分区域附近,并且发射或接收在与所述部分区域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本发明的效果
根据以上描述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便携式装置中以更合适的形式实现极化MIMO的技术。
另外,以上效果不必要是限制性的,并且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任何效果或从本说明书可理解的其他效果可以与以上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以上效果获得。
附图说明
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的示例性示意配置的说明性示图。
图2是例示说明根据实施例的终端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
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比较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
图4是用于说明贴片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
图6是例示说明双极天线用作天线装置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通信性质仿真结果的示图。
图7例示说明贴片天线用作天线装置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通信性质仿真结果。
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
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
图10是用于说明短路贴片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11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三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2是例示说明根据第四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3是例示说明根据所述第四变型的所述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4是用于说明切口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15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五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6是用于说明单极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17是例示说明根据第六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8是用于说明倒F天线(inverted F-antenna)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19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七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0是用于说明环形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1是例示说明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2是用于说明缝隙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3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九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24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5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第一个例子的所述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7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第二个例子的所述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29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第三个例子的所述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0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1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第四个例子的所述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2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第四个例子的所述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3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五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4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第五个例子的所述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六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
图3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七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图37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实施例的所述通信装置的应用的说明性示图。
图38是用于说明根据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应用的说明性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另外,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配置的组件在本说明书和图中分别用相同的标号表示,并且它们的重复描述将被省略。
另外,将按以下次序进行描述。
1.示意配置
1.1.示例性系统配置
1.2.终端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2.使用毫米波的通信的研究
3.技术特性
3.1.比较例
3.2.示例性配置
3.3.变型
3.4.例子
3.5.应用
4.总结
<<1.示意配置>>
<1.1.示例性系统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1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图1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的说明性示图。如图1所示,系统1包括无线通信装置100和终端装置200。终端装置200在本文中也被称为用户。用户也可以被称为UE。无线通信装置100C也被称为UE中继(UE-Relay)。这里,UE可以是LTE或LTE-A中定义的、或者3GPP中讨论的邻近服务UE到网络中继(Prose UE to Network Relay)中定义的,或者可以更一般地意指通信设备。
(1)无线通信装置100
无线通信装置100旨在向它们的控制装置提供无线通信服务。例如,无线通信装置100A是蜂窝系统(或移动通信系统)的基站。基站100A与位于基站100A的小区10A内部的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A)进行无线通信。例如,基站100A向终端装置200A发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接收来自终端装置200A的上行链路信号。
基站100A经由例如X2接口逻辑地连接到其他基站,并且可以与其交换控制信息等。此外,基站100A经由例如S1接口逻辑地连接到所谓的核心网络(未例示),并且可以与其交换控制信息等。另外,装置之间的通信可以经由各种装置物理地中继。
这里,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装置100A是宏小区基站,并且小区10A是宏小区。另一方面,无线通信装置100B和100C是分别操作小小区10B和10C的主设备。举例来说,主设备100B是固定安装的小小区基站。小小区基站100B与宏小区基站100A建立无线回程链路,并且与小小区10B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B)建立接入链路。另外,无线通信装置100B可以是3GPP中定义的中继节点。主设备100C是动态接入点(AP)。动态AP 100C是动态地操作小小区10C的移动设备。动态AP 100C与宏小区基站100A建立无线回程链路,并且与小小区10C中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C)建立接入链路。动态AP 100C可以是其上安装有硬件或软件的、可操作为例如基站或无线接入点的终端装置。在这种情况下,小小区10C是动态形成的本地化的网络/虚拟小区。
小区10A可以根据任何无线通信系统(诸如LTE、LTE-Advanced(LTE-A)、LTE-ADVANCED PRO、GSM(注册商标)、UMTS、W-CDMA、CDMA200、WiMAX、WiMAX2或IEEE802.16)被操作。
另外,小小区的概念可以包括小于宏小区的、被布置为与宏小区重叠或不重叠的各种类型的小区(诸如毫微微小区、纳米小区、微微小区和微小区)。在一些例子中,小小区被专用的基站操作。在其他例子中,小小区在作为主设备的终端暂时作为小小区基站操作时被操作。中继节点也可以被认为是小小区基站的一种形式。用作中继节点的主站的无线通信装置也被称为施主基站。施主基站可以意指LTE中的DeNB,或者可以更一般地意指中继节点的主站。
(2)终端装置200
终端装置200可以在蜂窝系统(或移动通信系统)中进行通信。终端装置200在蜂窝系统中与无线通信装置(诸如基站100A和主设备100B或100C)进行无线通信。例如,终端装置200A接收来自基站100A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基站100A。
此外,不仅所谓的UE、而且所谓的低成本UE(诸如MTC终端、增强MTC(eMTC)和NB-IoT终端)也可以被操作用于终端装置200。
(3)补充
以上已经描述了系统1的示意配置,但是本技术不限于图1所示的例子。例如,系统1的配置可以采用不包括主设备的配置、小小区增强(SCE)、异构网络(HetNet)、MTC网络等。此外,作为系统1的其他示例性配置,主设备连接到小小区,并且小区可以被构造在小小区之下。
以上已经参照图1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系统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
<1.2.终端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下面将参照图2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装置200的示例性配置。图2是例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装置200的示例性配置的框图。如图2所示,终端装置200包括天线部分2001、无线通信部分2003、存储部分2007和通信控制部分2005。
(1)天线部分2001
天线部分2001将来自无线通信部分2003的信号输出作为无线电波辐射到空间。此外,天线部分2001将空间中的无线电波转换为信号,并且将该信号输出到无线通信部分220。
(2)无线通信部分2003
无线通信部分2003交换信号。例如,无线通信部分2003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将上行链路信号发射到基站。
(3)存储部分2007
存储部分2007暂时地或永久地存储用于操作终端装置200的程序和各种数据项。
(4)通信控制部分2005
通信控制部分2005控制无线通信部分2003的操作,从而控制与其他装置(诸如基站100)的通信。作为具体的例子,通信控制部分2005可以基于预定的调制系统对待发射的数据进行调制,从而产生发射信号,并且可以使无线通信部分2003将发射信号发射到基站100。此外,作为另一个例子,通信控制部分2005可以通过无线通信部分2003从基站100获取信号接收结果(或接收信号),并且可以对接收信号执行预定的解调处理,从而对从基站100发射的数据进行解调。
以上已经参照图2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终端装置200的示例性配置。
<<2.2.使用毫米波的通信的研究>>
具有频率大约为700MHz至3.5GHz(被称为超高频)的无线信号用于基于诸如LTE/LTE-A的标准的通信系统中的通信。相对于此,使用具有频率为28GHz或39GHz(被称为毫米波)的无线信号(以下简称为“毫米波”)的通信的使用在继LTE/LTE-A之后的第五代(5G)移动通信系统中被研究。因此,将描述使用毫米波的通信的概要,然后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技术问题。
被称为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技术被用于诸如LTE/LTE-A的使用超高频的通信中,以使得通过在衰落环境中也使用直接波和反射波来交换信号,通信性能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
相对于此,毫米波可以比超高频进一步增加待发射的信息的量,并且趋向于高直线度并且增大传播损耗或反射损耗。因此,在障碍物不存在于直接连接经由其交换无线信号的天线的路径上的环境(所谓的视线传输(LOS,line of site))中,反射波的影响最小,并且直接波主要有助于通信性质。由于所述性质,通信终端(诸如智能电话)接收直接从基站发射的无线信号(或毫米波)(或者接收直接波),从而进一步提高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能。
此外,如上所述,在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直接波主要有助于通信性质,而反射波的影响最小。由于所述性质,被称为极化MIMO的技术的引入被研究,该技术在通信终端和基站之间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通过使用被作为直接波发射的无线信号中的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诸如水平极化波和垂直极化波)来实现MIMO。另外,在本公开中,“极化方向”对应于无线信号(或极化波)振荡的方向。也就是说,所谓的“极化平面”由无线信号传播的方向和无线信号的极化方向定义。此外,极化平面垂直于地的极化波对应于“垂直极化波”,而极化平面水平于地的极化波对应于“水平极化波”。
然而,便携式终端装置(诸如移动通信终端,包括智能电话)的位置或朝向随着保持终端装置的用户的移动、保持终端装置的形式的改变等而随时间改变。在这样的情形下,终端装置和基站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随时间改变,因此直接波从基站到达终端装置的方向也改变。当通信装置本身是移动的时,这是类似地适用的。
此外,如上所述,毫米波在反射损耗上高于超高频,并且更容易被人体反射。因此,例如,如果直接连接设置在终端装置中的天线设备和基站的通信路径被诸如保持终端装置的壳体的手的部位阻挡,则在该通信路径中传播的毫米波被诸如手的部位阻挡。也就是说,终端装置中能够经由与基站的通信交换毫米波的位置(或没有被手等阻挡的位置)也取决于终端装置的被诸如手的部位保持的位置而改变。
就以上情形而言,本公开提出了在位置或朝向随时间改变的情形下,也能够在经由无线通信路径与其他装置的通信中,以更合适的形式实现使用直接波的极化MIMO的通信装置。
<3.技术特性>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技术特性。
<3.1.比较例>
首先将参照图3来描述根据比较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以便容易地理解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的特性。图3是用于说明根据所述比较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另外,根据所述比较例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90”,以便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区分开。
根据比较例的通信装置290包括板形壳体209,板形壳体209具有顶侧和背侧,并且形成大致矩形形状。另外,其上设有诸如显示器的显示部分的侧面在本描述中被称为顶侧。也就是说,图3中的标号201指示壳体209的外表面中的背侧。此外,标号203和205对应于壳体209的外表面中的位于背侧201周围的端面,更具体地指示在背侧201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端面。此外,标号202和204对应于壳体209的外表面中的位于背侧201周围的端面,更具体地指示在背侧201的短方向上延伸的端面。另外,尽管图3中没有例示说明,但位于与背侧201相对的顶侧为方便起见也被称为“顶侧206”。
此外,图3中的标号2900a至2900f指示用于与基站交换无线信号(诸如毫米波)的天线装置。另外,在天线装置2900a至2900f在以下描述中不做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它们可以被简称为“天线装置2900”。此外,标号2901指示单个的天线设备(诸如天线元件)。另外,在图3所示的例子中,天线设备2901被配置为所谓的双极天线。
如图3所示,通信装置290被配置为使得天线装置2900被保持(安装)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沿着背侧201(换句话说,顶侧206)的外周所设置的端面202至205的每个的附近。
例如,天线装置2900a被设置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两个端面202和203的附近。此外,天线装置2900a具有被配置为双极天线的多个天线设备2901。具体地,天线装置2900a的多个天线设备2901中的一些天线设备2901被设置为在端面20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其他天线设备2901被设置为在端面205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此外,天线装置2900c、2900d和2900f是基于与天线装置2900a类似的精神而被保持的。也就是说,天线装置2900c被设置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两个端面203和204的附近。此外,天线装置2900d被设置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两个端面204和205的附近。此外,天线装置2900f被设置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两个端面205和202的附近。
此外,天线装置2900b被设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端面203附近。此外,天线装置2900b具有被配置为双极天线的一个或多个天线设备2901。具体地,天线装置2900b的多个天线设备2901被设置为在端面20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
此外,天线装置2900e是基于与天线装置2900b类似的精神而设置的。也就是说,天线装置2900e被设置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端面205附近。
在此将描述天线装置可发射的或可接收的极化波的极化方向。一般来说,天线装置的可发射的或可接收的极化波的极化方向不同,取决于在诸如天线装置的辐射设备或波导设备的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朝向。例如,在双极天线的情况下,极化方向与棒形元件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可以被发射或接收(也就是说,优选的通信性质被指示)。也就是说,只有一个极化波可以被双极天线发射或接收。
因此,能够被天线装置2900a至2900f的每个发射或接收的极化波的极化方向是取决于天线装置2900的天线设备2901的元件延伸的方向而确定的。例如,天线装置2900a包括元件在端面202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天线设备2901和在端面20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天线设备2901。因此,天线装置2900a可以发射或接收两个极化波,所述两个极化波包括极化方向与端面202的纵向方向(或图中的方向RH)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和极化方向与端面203的纵向方向(或图中的方向RV)大致匹配的极化波。此外,天线装置2900b包括在端面20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天线设备2901。因此,天线装置2900b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端面203的纵向方向(或方向RV)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另外,在以下描述中,极化方向与图中的方向RH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将被简称为“极化波RH”,而极化方向与图中的方向RV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将被简称为“极化波RV”。此外,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RH和RV中的一个可以对应于水平极化波,而另一个可以对应于垂直极化波。
通过以上配置,天线装置2900a至2900f被布置在各自的位置处,因此通信装置290可以通过任意天线装置2900来发射或接收在参照通信装置290的每个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此外,两个极化波RH和RV可以在与背侧201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被发射或接收。这类似地适用于顶侧206。此外,天线装置2900a至2900f的每个使得天线图案被布置在基板上并且集成电路(IC)被布置在天线图案附近,从而减少基板布线并且实现高自由度的设计。
然而,就端面202至205的每个而言,在通信装置290中,在与每个端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可发射的或可接收的极化波仅限于极化方向与每个端面的纵向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作为具体的例子,只有极化波RH可以在与端面202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被发射或接收,而极化方向与端面202的短方向(或壳体209的厚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难以发射或接收。此外,只有极化波RV可以在与端面205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被发射或接收,而极化方向与端面205的短方向(或壳体209的厚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难以发射或接收。
也就是说,在极化MIMO被引入到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情况下,根据比较例的通信装置290在发射或接收在与端面202至205的每个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时的通信性质(诸如天线增益)劣化。
以上已经参照图3描述了根据比较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3.2.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假定应用贴片天线(平面天线)的情况下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4来描述贴片天线的概要。图4是用于说明贴片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如上所述,双极天线具有棒形元件,因此电流仅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并且只有一个极化波可以被发射或被接收。相对于此,贴片天线设置有多个电源点,因此可以在多个方向上流动电流。例如,图4所示的贴片天线2111针对平面元件2113设置有多个电源点2115和2117,并且被配置为能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相互正交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RH和RV的每个。
下面将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5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另外,图5所示的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11”,以便与根据比较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下面描述的各变型的通信装置区分开。另外,将假定通信装置211具有与根据所述比较例的通信装置290的壳体类似的壳体209进行描述。也就是说,类似于图3所示的例子,图5所示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分别指示壳体209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这类似地适用于顶侧206(未例示)。
标号2111a至2111f每个指示用于与基站交换无线信号(诸如毫米波)的天线装置。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天线装置2111a至2111f的每个被配置为参照图4描述的贴片天线2111。另外,天线装置2111a至2111f的每个对应于示例性“天线部分”。
如图5所示,在通信装置211中,贴片天线2111被保持(安装)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的每个中至少一些的附近。此时,被保持以位于面附近的贴片天线2111被保持为使得平面元件2331的法线方向与该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
例如,天线装置2111a和2111b(贴片天线2111)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内部使得它们位于背侧201附近并且其法线方向与背侧201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通过该配置,天线装置2111a和2111b可以在与背侧201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相互正交的)极化方向的两个极化波RH和RV。另外,极化波RH和RV的各自的极化方向与无线信号的传播方向正交。此外,尽管在图5中没有例示说明,贴片天线2111也可以被安装在顶侧206上,类似于背侧201。
此外,天线装置2111c(贴片天线2111)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内部使得它位于端面202附近并且其法线方向与端面202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天线装置2111c可以在与端面202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相互正交的)极化方向的两个极化波RH和RV。此外,天线装置2111d至2111f的每个是基于与天线装置c类似的精神被保持的。也就是说,天线装置2111d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内部使得它位于端面203附近并且它的法线方向与端面203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此外,天线装置2111e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内部使得它位于端面204附近并且它的法线方向与端面204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此外,天线装置2111f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内部使得它位于端面205附近并且它的法线方向与端面205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
以这种方式,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211使得天线装置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外表面上的具有相互不同的方向的每个部分区域或具有相互不同的法线方向的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的附近。特别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211使得天线装置(诸如贴片天线2111)被保持在壳体209的外表面(比如背侧201(或顶侧206)和端面202至205的每个)中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的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的附近。此外,所述天线装置被配置为能发射或接收在与位于附近的部分区域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或者与该部分区域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诸如两个极化波RH和RV)。另外,被所述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的所述多个极化波(诸如极化波RH和RV)中的一个极化波对应于“第一无线信号”,另一个极化波对应于“第二无线信号”。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211可以在与壳体209的背侧201、顶侧206和端面202至205的六个面中任何一个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两个极化波RH和RV。
在此将在假定双极天线和贴片天线被用作天线装置的情况下参照图6和图7来描述示例性通信性质。例如,图6是例示说明双极天线被用作天线装置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通信性质仿真结果的示图。此外,图7例示说明贴片天线被用作天线装置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通信性质仿真结果。图6和图7中的横轴指示天线增益。此外,纵轴指示覆盖,或者具有横轴上指示的值或更大的天线增益的区域相对于参照每个装置的360度球面的比率。另外,图6和图7例示说明针对具有Phi方向的极化方向的V极化、具有Theta方向的极化方向的H极化以及总极化的仿真结果。此外,图6和图7指示目标天线增益被假定为1.8dB的情况下的示例性仿真结果。
如图6所示,在使用双极天线的情况下,在增益为1.8dB时,70%的覆盖是完全被确保的。然而,每一极化的覆盖对于V极化(Phi方向)低至58%,对于H极化(Theta方向)为非常低的0.004%。
相对于此,在使用贴片天线的情况下,如图7所示,在天线增益为1.8dB时,可以完全确保100%的覆盖。此外,对于V极化(Phi方向)和H极化(Theta方向)这二者,每一极化的覆盖也被确保为96%。从以上事实可以看出,在使用贴片天线的情况下,在几乎所有的方向上,对于V极化(Phi方向)和H极化(Theta方向)这二者,都展示出优选的通信性质。
以上已经在应用贴片天线(平面天线)的情况下,参照图4至图7描述了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另外,参照图6和图7描述的仿真结果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目标天线增益对于将被使用的每一天线都可能是不同的。
<3.3.变型>
随后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变型。
(第一变型:执行波束成形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在使用被称为波束成形的技术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描述波束成形的概要。波束成形是用于增强天线装置的方向性(或者使波束变窄)、从而使得当发射或接收在该方向性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时能够提高天线增益的技术。具体地,在波束成形时,多个天线(诸如天线元件)的每个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相位或功率被控制,从而最优化特定点处的无线电波灵敏度。在无线信号在具有天线装置的方向性的方向上被发射或接收的情况下,所述控制可以进一步提高天线增益。
下面将参照图8来描述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的配置。图8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另外,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13”,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变型的通信装置区分开。另外,将假定通信装置213具有与根据以上实施例的通信装置211类似的壳体209来进行本描述。也就是说,假定图8所示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的每个指示壳体209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的每个,类似于图5所示的例子中那样。这类似地适用于顶侧206(未例示)。
图8中的标号2130a至2130f每个指示用于与基站交换无线信号(诸如毫米波)的天线装置。另外,在天线装置2130a至2130f彼此不被特别区分的情况下,在以下描述中,它们可以被简单地表示为“天线装置2130”。
如图8所示,在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天线装置2130被保持(安装)在壳体209的内部以位于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的每个中至少一些的附近,类似于参照图5描述的通信装置211。
此外,天线装置2130包括多个天线设备2131。例如,天线装置2131a被保持以位于靠近背侧201上的端面204的端部附近,其中,多个天线设备2131被设置为布置在该端部延伸的方向上(或者端面204的纵向方向上)。此外,天线装置2131d被保持以位于端面205的一部分附近,其中,多个天线设备2131被设置为布置在端面205的纵向方向上。
此外,每个天线设备2131具有与参照图4和图5描述的贴片天线2111类似的配置。也就是说,在被保持以位于面附近的天线装置2130中,每个天线设备2131被保持为使得平面元件(诸如图3所示的元件2113)的法线方向与该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就天线装置2130a而言,设置在天线装置2130a中的天线设备2131被保持为使得平面元件的法线方向与背侧201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这类似地适用于其他天线装置2130b至2130f。
通过以上配置,每个天线装置2130控制所述多个天线设备2131的每个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相位或功率,从而控制无线信号的方向性(或者执行波束成形)。
以上已经在使用被称为波束成形的技术的情况下,参照图8描述了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另外,天线装置2130的以上配置仅仅是示例性的,不必要限制天线装置2130的配置。例如,如果多个天线设备2131的每个可以发射或接收在与天线装置2130被保持在其附近的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则所述多个天线设备2131的每个被布置的位置不被特别限制。也就是说,所述多个天线设备2131可以不像图8所示那样,不只被布置在一个方向上。例如,所述多个天线设备2131可以按矩阵形状被布置。这也类似地适用于多个天线设备在下面描述的其他变型中被布置时。
(第二变型: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根据第二变型描述应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在参照图8描述的通信装置213中,就在壳体209的外表面上相互连续的背侧201以及端面203和205的每个而言,设置在每个面上的天线装置2130可以被设置在彼此附近。具体地,天线装置2130a和天线装置2130f的各自的保持位置被调整以位于背侧201和端面204之间的边界附近,从而被设置在彼此附近。类似地,天线装置2130b和天线装置2130d的各自的保持位置被调整以位于背侧201和端面205之间的边界附近,从而被设置在彼此附近。
就这样的情形而言,将在根据第一变型描述的天线装置2310之中的能够被安装在彼此附近的天线装置被一体地配置的情况下描述第二变型。例如,图9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并且是天线装置的示意透视图。
如图9所示,根据第二变型的天线装置2140被配置为使得两个相互不同的天线装置2130通过耦合部分2141被耦合。另外,为了容易地理解天线装置2140的特性,图9所示的例子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参照图8描述的天线装置2130a和2130f被耦合以被一体地配置。
具体地,天线装置2130a和天线装置2130f被布置为使得在布置所述多个天线设备2131的方向上延伸的各端部位于彼此附近。此时,天线装置2130a的天线设备2131和天线装置2130f的天线设备2131被布置为使得平面元件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彼此正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此外,耦合部分2141被设置为跨在天线装置2130a和天线装置2130f之间的位于彼此附近的端部,并且天线装置2130a和天线装置2130f通过耦合部分2141被耦合。
更好的是,如此配置的天线装置2140被沿着壳体209的外表面上的多个相互耦合的面(外表面)(比如举例来说图8所示的背侧201和端面204)保持。通过该配置,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在与多个相互耦合的面大致正交的方向上到达所述面的每个的多个极化波的每个可以以更合适的形式被发射或接收。
以上已经参照图9根据第二变型描述了应用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三变型:应用短路贴片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短路贴片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三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10来描述短路贴片天线的概要。图10是用于说明短路贴片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在图10中,左侧的两个示图例示说明贴片天线的示例性示意配置,右侧的两个示图例示说明短路贴片天线的示例性示意配置。
具体地,左下示图例示说明在平面元件2113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贴片天线211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另外,为了容易地理解短路贴片天线的特性,图10所示的例子例示说明对图10所示的贴片天线2111’设置一个电源点(或者仅设置电源点2115)。此外,左上示图例示说明从端部看到的左下贴片天线211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其中,垂直方向对应于左下贴片天线2111’的厚度方向(或元件2113的法线方向)。也就是说,平面元件2113的一部分向下延伸,并且电源点被设置在延伸部分和地(GND)之间。
此外,右下示图例示说明在平面元件2153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短路贴片天线215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如所示,短路贴片天线2151在元件2153的一部分处被设置有电源点2155。此外,短路贴片天线2151被设置有在元件2153上、在与设置有电源点2155的位置不同的位置处短路(或电连接到GND)的短路部分2157。例如,右上示图例示说明从端部看到的右下短路贴片天线2151的示例性示意配置,其中,垂直方向对应于右下短路贴片天线2151的厚度方向(或元件2153的法线方向)。
如图10所示,短路贴片天线2151具有一个电源点,因此不同于参照图4描述的贴片天线2111,多个极化波难以发射或接收。然而,与如图10所示的贴片天线2111相比,短路贴片天线2151可以降低平面元件2153占据的区域的比率,从而实现进一步的尺寸缩小。
根据以上描述,将参照图11来描述参照图10描述的短路贴片天线2151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11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三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11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三变型的天线装置2150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15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11所示的天线装置2150主要发射或接收在与图11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上所述,短路贴片天线2151可以仅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因此,图11所示的天线装置2150被设置有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或短路贴片天线2151a和2151b)以能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
具体地,短路贴片天线2151a被布置为使得在平面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所述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被布置的方向(或图11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短路贴片天线2151a可以在天线装置215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所述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被布置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
相对于此,短路贴片天线2151b被布置为使得在平面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和所述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被布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或图11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短路贴片天线2151b可以在天线装置215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和所述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被布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三变型的天线装置2150在应用仅能够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的短路贴片天线2151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另外,如果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a和2151b,则短路贴片天线2151a和215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设置多个短路贴片天线2151a和215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短路贴片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10和图11根据第三变型描述了所述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四变型:应用双极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双极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四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如上所述,电流在棒形元件中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因此双极天线本身仅可以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另一方面,基于与第三变型类似的精神,考虑每个天线设备可发射的或可接收的极化波的方向而布置多个天线设备,从而类似于贴片天线地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
例如,图12和图13是例示说明根据第四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12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四变型的天线装置2160被保持以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16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12所示的天线装置2160主要发射或接收在与图12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图12所示,终端装置2160设置有多个双极天线2161(或双极天线2161a和2161b)以能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
双极天线2161a被布置为使得在棒形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所述多个双极天线2161被布置的方向(或图12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双极天线2161a可以在天线装置216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所述多个双极天线2161被布置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
相对于此,双极天线2161b被布置为使得在棒形元件中流动的电流的方向与和所述多个双极天线2161被布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或图12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双极天线2161b可以在天线装置216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和所述多个双极天线2161被布置的方向正交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
例如,图13是例示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的壳体209中布置有天线装置2160的部分的示例性示意内部结构的示图,并且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用于布置包括在天线装置2160中的各天线设备(或双极天线2161)的示例性方法。另外,图13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天线装置2160被布置以位于壳体209的端面202附近。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四变型的天线装置2160在应用仅能够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的双极天线2161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另外,如果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双极天线2161a和2161b,则双极天线2161a和216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设置多个双极天线2161a和216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双极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12和图13根据第四变型描述了所述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五变型:应用切口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切口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五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14来描述切口天线的概要。图14是用于说明切口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如图14所示,切口天线2171由形成在包括导电材料的接地面2179上的缝隙2173、被设置为跨缝隙2173的电源线2175、以及被设置在电源线2175的一端处的电源点2177构成。通过该配置,在切口天线2171中,响应于从电源点2177供应的电力,电流沿着被设置为跨缝隙2173的电源线2175流动。也就是说,切口天线217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电源线2175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
将根据以上描述,参照图15来描述参照图14描述的切口天线2171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15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五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15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五变型的天线装置2170被保持以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17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15所示的天线装置2170主要发射或接收在与图15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上所述,切口天线217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被设置为跨形成在包括导电材料的接地面2179上的缝隙2173的电源线2175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因此,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缝隙被设在接地面2179上以使得图15所示的天线装置2170被设置有多个切口天线2171(或切口天线2171a和2171b)。
具体地,切口天线2171a被形成有缝隙2173以在图15中垂直延伸,并且被设置有跨缝隙2173的电源线2175。也就是说,切口天线2171a可以在天线装置217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15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
相对于此,切口天线2171b被形成有缝隙2173以在图15中水平延伸,并且被设置有跨缝隙2173的电源线2175。也就是说,切口天线2171b可以在天线装置217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15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五变型的天线装置2170在应用仅能够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的切口天线2171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另外,如果分别形成一个或多个切口天线2171a和2171b,则切口天线2171a和217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形成多个切口天线2171a和217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切口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14和图15根据第五变型描述了所述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六变型:应用单极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单极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根据第六变型来描述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16来描述单极天线的概要。图16是用于说明单极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如图16所示,单极天线2181由棒形元件2183和电源点2185构成,棒形元件2183被形成为从包括导电材料的接地面2189延伸,电源点2185被设置为位于元件2183的更靠近接地面2189的端部上。通过该配置,在单极天线2181中,响应于从电源点2185供应的电力,电流沿着棒形元件2183流动。也就是说,单极天线218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棒形元件2183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
将根据以上描述,参照图17来描述参照图16描述的单极天线2181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17是例示说明根据第六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17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六变型的天线装置2180被保持以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18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17所示的天线装置2180主要发射或接收在与图17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上所述,切口天线218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棒形元件2183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换句话说,电流在棒形元件2183中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因此单极天线2181本身仅可以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另一方面,基于与第三变型类似的精神,考虑各天线设备可发射的或可接收的极化波的方向而布置多个天线设备,从而类似于贴片天线地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因此,多个单极天线2181(或单极天线2181a和2181b)被设置为能在图17所示的天线装置2180中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
具体地,单极天线2181a被形成有棒形元件2183以在图17中水平延伸。也就是说,单极天线2181a可以在天线装置218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17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
相对于此,单极天线2181b形成有棒形元件2183以在图17中垂直延伸。也就是说,单极天线2181b可以在天线装置218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17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六变型的天线装置2180在应用仅能够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的单极天线2181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另外,如果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单极天线2181a和2181b,则单极天线2181a和218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设置多个单极天线2181a和218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单极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16和图17根据第六变型描述了所述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七变型:应用倒F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倒F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七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18来描述倒F天线的概要。图18是用于说明倒F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如图18所示,倒F天线2191包括F形元件2193和电源点2195。F形元件2193由与接地面2199的端部分离并且沿着该端部延伸的棒形部分、以及用于在棒形部分的一端的两个位置处跨棒形部分和接地面2199的部分构成。此外,F形元件2193在与接地面2199连接的部分中的一个处设置有电源点2195,另一个部分操作为短路点。通过该配置,在倒F天线2191中,电流沿着F形元件2193中与接地面2199的端部分离并且沿着该端部延伸的棒形部分流动。也就是说,倒F天线219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棒形部分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
将根据以上描述,参照图19来描述参照图18描述的倒F天线2191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19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七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19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七变型的天线装置2190被保持以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19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19所示的天线装置2190主要发射或接收在与图19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上所述,倒F天线219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F形元件2193中和接地面2199的端部分离并且沿着该端部延伸的棒形部分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换句话说,电流在棒形部分中在一个方向上流动,因此倒F天线2191本身仅可以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另一方面,基于与第三变型类似的精神,考虑各天线设备可发射的或可接收的极化波的方向而布置多个天线设备,从而类似于贴片天线地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因此,多个倒F天线2191(或倒F天线2191a和2191b)被设置为能在图19所示的天线装置2190中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极化波。
具体地,倒F天线2191a被布置为使得F形元件2193中与接地面2199的端部分离并且沿着该端部延伸的棒形部分延伸的方向与图19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倒F天线2191a可以在天线装置219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19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
相对于此,倒F天线2191b被布置为使得F形元件2193中与接地面2199的端部分离并且沿着该端部延伸的棒形部分延伸的方向与图19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也就是说,倒F天线2191b可以在天线装置219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19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七变型的天线装置2190可以在应用仅能够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的倒F天线2191的情况下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另外,如果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倒F天线2191a和2191b,则倒F天线2191a和219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设置多个倒F天线2191a和219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倒F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18和图19描述了根据第七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八变型:应用环形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环形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20来描述环形天线的概要。图20是用于说明环形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如图20所示,环形天线2201由环状(环形)元件2203和电源点2205构成。元件2203被形成为具有长导体的环状(环形)线圈,并且其各端部在相互不同的位置处连接到接地面2209。此外,电源点2205被设置在元件2203的各端部(或连接到接地面2209的端部)中的一端处。通过该配置,在环形天线2201中,电流在环状元件2203延伸的方向上流动。通过该性质,环形天线2201可以取决于元件2203的形状而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两个极化波,但是仅设置了一个电源点2205,因此这两个极化波难以区分。
将根据以上描述,参照图21来描述参照图20描述的环形天线2201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21是例示说明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21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2200被保持以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20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21所示的天线装置2200主要发射或接收在与图21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图21所示,元件2203形成方形回路,并且元件2203的长宽比相互不同的多个环形天线2201(或环形天线2201a和2201b)被设置在天线装置2200中。
具体地,环形天线2201a被形成有元件2203使得接地面2209延伸的方向(或图21的水平方向)是纵向方向。从而,与极化方向与短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相比,环形天线2201a更主要的是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纵向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也就是说,环形天线2201a可以在天线装置219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波RH。
相对于此,环形天线2201b被形成有元件2203使得与接地面2209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方向(或图21的垂直方向)是纵向方向。从而,与极化方向与短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相比,环形天线2201b更主要的是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纵向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也就是说,环形天线2201b可以在天线装置219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波RV。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2200在应用环形天线2201的情况下,也可以区分并且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的每个。
另外,如果分别设置一个或多个环形天线2201a和2201b,则环形天线2201a和220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设置多个环形天线2201a和220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环形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20和图21描述了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第九变型:应用缝隙天线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在缝隙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描述根据第九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参照图22来描述缝隙天线的概要。图22是用于说明缝隙天线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如图22所示,缝隙天线2211由形成在包括导电材料的接地面2219上的长缝隙2213(或长切口)、电源线2215和电源点2217构成。电源线2215被设置为跨在缝隙2213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各端部。此外,电源点2217被设置在电源线2215的一端。通过该配置,缝隙天线2211中,电流沿着被设置为跨缝隙2213的电源线2215流动。也就是说,缝隙天线221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电源线2215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
将根据以上描述,参照图23来描述参照图22描述的缝隙天线2211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图23是例示说明根据第九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另外,图23例示说明在面的法线方向上看到的、根据第九变型的天线装置2210被保持以位于该面(诸如壳体209的外表面的一部分)附近的情况下的天线装置2210的示例性示意配置。也就是说,图23所示的天线装置2210可以发射或接收在与图23的深度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的无线信号。
如上所述,缝隙天线2211可以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被设置为跨形成在包括导电材料的接地面2219上的缝隙2213的电源线2215延伸的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因此,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缝隙被设置在接地面2219上,因此图23所示的天线装置2210被设置有多个缝隙天线2211(或缝隙天线2211a和2211b)。
具体地,缝隙天线2211a被形成有在图23的垂直方向上延伸的缝隙2213,并且被设置有跨缝隙2213的电源线2215。也就是说,缝隙天线2211a可以在天线装置221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23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H。
相对于此,缝隙天线2211b被形成有在图23的水平方向上延伸的缝隙2213,并且被设置有跨缝隙2213的电源线2215。也就是说,缝隙天线2211b可以在天线装置2210发射或接收的无线信号中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与图23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的极化波RV。
通过以上配置,根据第九变型的天线装置2210在应用仅能够发射或接收一个极化波的缝隙天线2211的情况下,也可以发射或接收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另外,如果分别形成一个或多个缝隙天线2211a和2211b,则缝隙天线2211a和2211b的数量不被特别限制。然而,在使用波束成形的情况下,如根据第一变型的通信装置213中那样分别形成多个缝隙天线2211a和2211b是可取的。
以上已经在环形天线被作为天线设备应用的情况下,参照图22和图23描述了根据第八变型的天线装置的示例性配置。
<3.4.例子>
随后将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的例子。如上所述,毫米波趋向于在人体上易于被反射。相对于此,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在许多情况下是在其壳体被保持在手中的同时被使用的。因此,当直接连接设置在终端装置中的天线设备和基站的通信路径被诸如保持终端装置的壳体的手的部位阻挡时,在该通信路径中传播的毫米波被诸如手的部位阻挡。将根据目前的例子,就假定用户保持终端装置的这样的情形来描述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第一个例子:假定垂直保持的第一个示例性配置)
首先将在假定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情况下参照图24和图25来描述根据第一个例子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图24和图2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一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另外,以下描述中的“垂直保持”指示包括具有大致矩形的面的壳体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被保持为使得该面的纵向方向与用户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此外,相对于此,通信装置被保持使得所述面的纵向方向与用户的水平方向大致匹配的保持方式也被称为“水平保持”。
例如,图24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如何被垂直保持。具体地,在图24所示的例子中,用户用手U111保持终端装置200的壳体209的纵向方向上的下端。
此外,图25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在终端装置200被如图24所示那样保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的各部分中被用户的手阻挡的部分的示图。另外,根据第一个例子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31”,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的通信装置区分开。
图25中的标号201至205分别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此外,标号U113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或图24所示的手U111)阻挡的区域。
也就是说,特别是在通信装置231被垂直保持时下部部分被如图24所示那样保持的情况下,即使天线装置被设置在区域U113中,毫米波也难以被该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假定所述情况,例如,在通信装置231被如图25所示那样垂直保持的情况下,天线装置可以被设置在上部部分处。例如,图25中的标号2310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设置在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231中的天线装置。
此外,在图25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天线装置被安装在区域U113中,该天线装置也很难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1被如图24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25所示的区域U113内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置在区域U113中。另外,用户保持壳体209的哪个部分例如可以通过使用用于检测人体的靠近的传感器(诸如电容式传感器)来动态地辨识。此外,壳体209的朝向(或垂直保持或水平保持)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各种传感器(诸如重力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角速度传感器)来动态地辨识。
另外,在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情况下,垂直方向可以被明确地确定。作为具体的例子,在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时通信装置的垂直方向被明确地确定的情况下,例如,即使垂直方向反转,显示器上显示的画面也不被反转,并且显示保持不变。通过该配置,预期用户在他/她垂直地保持通信装置时保持通信装置使得在许多情况下通信装置的垂直方向与用户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
在垂直保持中通信装置的垂直方向被以这种方式明确地确定的情况下,更好的是,在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时,至少一个天线设备2310被保持以位于该通信装置的上侧。
此外,在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时,在许多情况下该通信装置的下半部分被保持。假定所述情况,更好的是,例如,在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时,位于该通信装置的水平方向上的天线设备2310被保持以位于通信装置的上半侧。
以上已经在假定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情况下参照图24和图25描述了根据第一个例子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第二个例子:假定垂直保持的第二个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参照图26和图27,根据第二个例子来描述假定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其他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图26和图27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二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例如,图26例示说明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被垂直保持的其他例子。具体地,在图26所示的例子中,用户用手U115围绕终端装置200的壳体209的短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中心握住。
此外,图27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在终端装置200被如图26所示那样保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的各部分中被用户的手阻挡的部分的示图。另外,根据第二个例子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32”,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的通信装置区分开。
图27中的标号201至205分别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此外,标号U115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或图26所示的手U113)阻挡的区域。
也就是说,特别是在通信装置232被垂直保持时,围绕短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或端面203和205)的中心被如图26所示那样用手保持的情况下,即使天线装置被设在区域U115中,毫米波也难以被该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假定所述情况,例如,在通信装置231被垂直保持时,天线装置可以如图27所示那样被设置在上部和下部位置处。例如,图27中的标号2320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设置在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232中的天线装置。
此外,在图27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天线装置被安装在区域U115中,该天线装置也很难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2被如图26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27所示的区域U115内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置在区域U115内。
以上已经参照图26和图27,根据第二个例子描述了假定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其他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第三个例子:假定垂直保持的第三个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参照图28和图29,根据第三个例子来描述假定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其他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图28和图29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三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例如,图28例示说明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被垂直保持的其他例子。具体地,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用户用手U119围绕终端装置200的壳体209的短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中心握住。此外,在图28所示的例子中,声音收集部分(诸如麦克风)被设置在通信装置的下侧,并且用户保持通信装置使得下侧位于用户的头U121(特别是嘴)附近。
此外,图29是示意性地例示说明在终端装置200被如图28所示那样保持的情况下,终端装置200的各部分中被用户的手阻挡的部分和位于用户的手附近的部分的示图。另外,根据第三个例子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33”,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的通信装置区分开。
图29中的标号201至205分别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此外,标号U123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或图28所示的手U119)阻挡的区域。此外,标号U125示意性地例示说明位于用户的头(图28所示的头U121)附近的区域。
也就是说,特别是在通信装置233被垂直保持时,围绕短方向上的两个端部(或端面203和205)的中心被如图28所示那样用手保持的情况下,即使天线装置被设置在区域U123中,毫米波也难以被该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此外,就防止无线信号(特别是毫米波)的人体保护而言,用于人体(特别是头)的法律定义条件可能比用于其他部位的那些更苛刻。假定所述情况,例如,在通信装置231被垂直保持的情况下,天线装置可以如图29所示那样被设在上部部分。例如,图29中的标号2330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设置在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233中的天线装置。
此外,在图29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天线装置被安装在区域U123中,该天线装置也很难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3被如图28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29所示的区域U123内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在区域U123内。
此外,考虑到无线信号对人体的影响,设有声音收集部分(诸如麦克风)的区域,诸如区域U125,取决于情形而位于用户的头附近。就这样的情形而言,可能可取的是,设置在区域U125中的天线装置不被用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3被如图28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29所示的区域U125内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在区域U125内。
以上已经参照图28和图29,根据第三个例子描述了假定通信装置被垂直保持的其他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第四个例子:假定水平保持的示例性配置)
随后将参照图30至图32,根据第四个例子来描述假定通信装置被水平保持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图30至图32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四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具体地,图30至图32以举例的方式特别地例示说明在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装置(诸如终端装置200)被水平保持的情况下,用户保持通信装置以与设置在通信装置的壳体209的顶侧206上的显示部分207(诸如显示器)相对。另外,图30、图31和图32所示的通信装置在本发明中可以被分别表示为“通信装置234”、“通信装置235”和“通信装置236”,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的通信装置区分开。此外,图30至图32的每个中的标号202至205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端面202至205。此外,标号206指示壳体209的顶侧,标号207指示设置在顶侧206上的显示部分(显示器)。
首先将描述图30所示的例子。图30所示的例子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位于从用户看到的右侧的端面204被用用户的手(诸如右手)保持,使得端面205位于从用户看到的上方。此外,图30中的标号U127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阻挡的区域。
特别是在通信装置234被水平保持时,端面204被如图30所示那样用手保持的情况下,即使天线装置被设在区域U127中,毫米波也难以被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假定所述情况,例如,在通信装置234被水平保持时,天线装置可以如图30所示那样被设置在从用户看到的上部、下部和左侧位置处。例如,图30中的标号2340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设置在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中图30所示的通信装置234中的天线装置。
此外,在图30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天线装置被安装在区域U127中,该天线装置也很难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4被如图30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30所示的区域U127内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置在区域U127内。
下面将描述图31所示的例子。图31所示的例子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位于从用户看到的左侧的端面202被用用户的手(诸如左手)保持,使得端面205位于从用户看到的上方。此外,图31中的标号U129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阻挡的区域。
特别是在通信装置235被水平保持时,端面202被如图31所示那样用手保持的情况下,即使天线装置被设置在区域U129中,毫米波也难以被该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假定所述情况,例如,在通信装置235被如图31所示那样水平保持的情况下,天线装置可以被设置在从用户看到的上部、下部和右侧位置处。例如,图31中的标号2350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设置在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中图31所示的通信装置235中的天线装置。
此外,在图31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天线装置被安装在区域U129中,该天线装置也很难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5被如图31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31所示的区域U129内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置在区域U129内。
下面将描述图32所示的例子。图32所示的例子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位于从用户看到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端面202和204被用用户的手(诸如两只手)保持,使得端面205位于从用户看到的上方。此外,图32中的标号U127和U129分别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阻挡的区域。
特别是在通信装置236被水平保持时,两个端面202和204如图32所示那样被两只手保持的情况下,即使天线装置被设在区域U127和U129中,毫米波也难以被该天线装置发射或接收。假定所述情况,例如,在通信装置236被如图32所示那样水平保持时,天线装置可以被设置在从用户看到的上部和下部位置处。例如,图32中的标号2360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设置在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中图32所示的通信装置236中的天线装置。
此外,在图32所示的例子中,即使天线装置分别被安装在区域U127和U129中,该天线装置也很难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因此,假定通信装置236被如图32所示那样保持,例如,位于图32所示的区域U127和U129中的天线装置可以被暂时禁用,或者天线装置可以不被设置在区域U127和U129内。
以上已经参照图30至图32,根据第四个例子描述了假定通信装置被水平保持的其他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第五个例子:假定预定的设备安装位置的配置)
随后将参照图33和图34,根据第五个例子来描述假定预定的设备安装位置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图33和图34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五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具体地,对于设置在通信装置中的各种设备之中的一些设备,取决于设备被安装的位置,通信装置被保持的形式(或者如何保持通信装置)可能被限定,以便使设备发挥功能。
例如,图33例示说明假定安装显示部分(诸如显示器)的位置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另外,特别是,根据第五个例子的通信装置之中图33所示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37”,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的通信装置区分开。
图33中的标号202至205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端面202至205。此外,标号206指示壳体209的顶侧,并且标号207指示设置在顶侧206上的显示部分(显示器)。另外,图33所示的例子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用户水平地保持通信装置237以便通过使用通信装置237来观看视频(诸如运动图片)的状态。更具体地,在图33所示的例子中,位于从用户看到的左侧和右侧的两个端面202和204被用户的手(诸如两只手)保持,使得端面205位于从用户看到的上方。也就是说,标号U127和U129分别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阻挡的区域。
如图33所示,当其上显示视频的显示部分207的至少部分在用户观看视频(诸如运动图片)时被用手等保持时,显示部分207被手等阻挡。因此,预期通信装置237不太可能被保持成阻挡显示部分207。此外,视频内容(诸如电影或游戏)的画面被配置为使得水平方向在许多情况下长于垂直方向,并且通信装置237在视频内容被观看时很可能被水平保持。另外,对于水平保持,端面205可以被如图33所示那样向上保持,或者端面203可以被向上保持。
就以上情形而言,用标号2370表示的区域、或端面203和205上沿着显示部分207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延伸的部分不太可能被用户的手等阻挡。因此,天线装置被保持在区域2370的至少一部分中,因此通信装置很可能有助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中的通信性质的提高。
此外,图34例示说明假定用于非接触式通信(诸如近场无线电通信(NFC))的天线被安装的位置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另外,特别是根据第五个例子的通信装置中图34所示的通信装置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38”,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通信装置区分开。
图33中的标号201至205分别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背侧201和端面202至205。另外,图33所示的例子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用户水平地保持通信装置237以便通过使用通信装置237来观看视频(诸如运动图片)的状态。另外,图34的标号208示意性地例示说明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天线。此外,标号U113示意性地例示说明被用户的手阻挡的区域。
在用户在使用非接触式通信时保持通信装置238的情况下,假定用户保持与设置有用于通信的天线208的位置不同的部分。例如,在图34所示的例子中,在通信装置238被垂直保持的情况下,天线208被设置在位于从用户看到的上侧的区域中。在这样的情形下,预期用户保持与设置有天线208的区域不同的其他区域,比如位于通信装置238的下侧的区域U113,例如,如图34所示。
因此,例如,用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的天线装置(或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可以被设置在用于非接触式通信的天线208附近的区域中。作为更具体的例子,例如,在天线208被配置为环形天线的情况下,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可以被设置为位于天线208的元件的开口上。
另外,以上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不必要限制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安装位置。也就是说,如何保持通信装置取决于预定的装置安装位置而被限制时,如果天线装置安装位置是考虑到取决于保持方法而被诸如手的部位阻挡的区域确定的,则所述设备的种类不被特别限制,并且天线装置安装位置不被限制。
以上已经参照图33和图34、根据第五个例子描述了假定预定的设备安装位置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第六个例子:天线装置安装位置的具体例子)
随后将参照图35,根据第六个例子来描述假定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安装位置的更具体的例子。图35是用于说明根据第六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示例性配置的说明性示图,并且例示说明该通信装置的示例性示意内部结构。另外,为了容易地理解根据本例子的通信装置的特性,图35所示的例子仅例示说明了一些设备,而没有例示说明其他设备。此外,根据第六个例子的通信装置在在以下描述中可以被表示为“通信装置241”,以便与根据以上实施例和各变型的通信装置或根据其他例子的通信装置区分开。
图35中的标号202至205分别对应于参照图5描述的例子中的壳体209的端面202至205。也就是说,图35中的向上的方向对应于通信装置241被垂直保持的情况下的向上的方向。
图35中的标号2411指示通用串行总线(USB)端子。此外,标号2412和2413指示用于基于诸如LTE/LTE-A的标准的通信(或使用大约700MHz至3.5GHz的超高频的通信)的天线。此外,标号2414和2415指示补充用于基于诸如LTE/LTE-A的标准的通信的天线。此外,标号2418至2420指示用于基于诸如WiFi(注册商标)的标准的通信的天线、补充用于基于诸如LTE/LTE-A的标准的通信的天线等。此外,标号2416和2417指示设置在通信装置241的端面205上的输入设备,诸如按钮。
如图35所示,USB端子2411或用于基于诸如LTE/LTE-A的标准的通信的天线2413被布置在通信装置241的下侧上的端面203附近,并且用于其的空间是有限的。因此,在图35所示的例子中,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被设置为位于通信装置241中的壳体209的端面202至205之中的、除位于下侧的端面204外的各端面(或端面202、203和205)附近。例如,标号2421至2423指示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另外,当然可取的是,如图35所示的那样,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2421至2423被安装为避免干扰其他的设备,诸如天线2414和2415、天线2418至2420、以及输入设备2416和2417。
以上已经参照图35,根据第六个例子描述了假定诸如智能电话的便携式通信装置的天线装置安装位置的更具体的例子。
(第七个例子:假定使用配件的配置)
随后将参照图36,根据第七个例子来描述假定使用配件(诸如所谓的支持物)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图36是用于说明根据第七个例子的通信装置的概要的说明性示图。
例如,图36例示说明在使用防脱环支持物的情况下的示例性通信装置保持方法。具体地,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环支持物U133被附接在终端装置200的壳体的背部上,并且用户用他/她的手指穿过环支持物U133的环部分来保持通信装置200的壳体。以这种方式,假定使用预定的配件,终端装置200被保持的形式(或者如何保持通信装置)可能被限制。
作为更具体的例子,在图36所示的例子中,环支持物U133被附接在终端装置20的壳体的背部的大致中心上,并且用户通过围绕壳体的短方向上的两个端部的中心水平地握住来保持终端装置200。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在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被设置在壳体的短方向上的两个端部附近的情况下,更好的是,它们被设置为位于没有被用户的手阻挡的壳体的上侧。例如,标号2411示意性地例示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
另外,如以上根据第六个例子所述的,除了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之外,用于基于其他标准(诸如LTE/LTE-A或WiFi)的通信的天线也可以被设置在通信装置中。因此,在可以安装天线装置的位置有限的情况下,例如,通信装置可以被配置为使得根据本实施例的天线装置与用于基于其他标准的通信的天线一起存在。
以上已经参照图36,根据第七个例子描述了假定使用配件(诸如所谓的支持物)的示例性天线装置安装位置。
<3.5.应用>
将有随后描述的示例性情况,其中作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应用,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被应用于除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终端外的装置。
近年来,用于将各种事物连接到网络的被称为物联网(IoT)的技术已经受到了关注,并且被假定为可用于除智能电话或台式终端外的装置进行的通信中。因此,例如,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被应用于各种移动装置以使得使用毫米波的通信能够用于所述装置,并且极化MIMO可以用于所述通信。
例如,图37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应用的说明性示图,并且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被应用于相机设备。具体地,在图37所示的例子中,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被保持以位于相机设备300的壳体的外表面中、面向相互不同的方向的各面301和302的附近。例如,标号311示意性地例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装置。通过该配置,图37所示的相机设备300例如可以针对各面301和302发射或接收在与每个面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各多个极化波。另外,天线装置311不仅可以被设置在图37所示的面301和302上,而且可以被设置在其他面上。
此外,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被应用于被称为无人机的无人驾驶飞机等。例如,图38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应用的说明性示图,并且以举例的方式例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被应用于安装在无人机的下部部分上的相机设备。具体地,在无人机飞得高的情况下,可取的是,在每个方向上到达的无线信号(毫米波)可以主要在下侧被发射或接收。因此,例如,在图38所示的例子中,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装置被保持以位于安装在无人机的下部部分上的相机设备400的壳体的外表面401上、在相互不同的方向上彼此相邻。例如,标号411示意性地例示说明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天线装置。此外,尽管在图38中没有例示说明,但是例如,不仅相机设备400、而且天线装置411也可以被设置在无人机本身的壳体的各部分中。同样在这种情况下,更好的是,天线装置411特别地被设置在壳体的下侧。
另外,如图38所示,在感兴趣装置的壳体的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或圆的)情况下,更好的是,天线装置411被保持在弯曲的面中的各个部分区域中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的各多个部分区域的附近。通过该配置,图38所示的相机设备400可以发射或接收在与每个部分区域的法线方向大致匹配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各多个极化波。
另外,图37和图38所示的例子仅仅是示例性的,并且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被应用于用于使用毫米波的通信的装置,没有特别限制。
以上已经参照图37和图38,作为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的应用描述了根据本公开的技术被应用于除诸如智能电话的通信终端外的装置的例子。
<<4.总结>>
如上所述,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的通信装置包括多个天线部分、通信控制部分和壳体,所述多个天线部分用于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所述通信控制部分用于控制经由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任意天线部分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所述壳体容纳所述通信控制部分。此外,各多个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的各多个部分区域附近,并且发射或接收在与所述部分区域的每个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多个极化波。
通过该配置,在位置或朝向像便携式通信装置那样随时间改变的情形下,通信装置也可以在经由无线通信路径与其他装置的通信中、以更合适的形式实现使用直接波的极化MIMO。
以上已经参照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技术范围不限于所述例子。对于本公开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清楚的是,各种改变或修改可以被假定在权利要求书中描述的技术精神的范围内,并且这些当然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此外,本说明书中描述的效果仅仅是说明性的或示例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技术可以与以上效果一起或者代替以上效果,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从本说明书的描述清楚的其他效果。
另外,以下配置也属于本公开的技术范围。
(1)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多个天线部分,被配置为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
通信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经由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任意天线部分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通信控制部分,
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个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中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的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部分区域附近,并且发射或接收在与所述部分区域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2)
根据(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被配置为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彼此正交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3)
根据(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设备被配置为平面天线。
(4)
根据(2)或(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多个所述天线设备。
(5)
根据(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
第一天线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或发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以及
第二天线设备,被配置为接收或发射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6)
根据(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天线设备和所述第二天线设备中的至少任意天线设备被配置为以下中的任意天线:单极天线、双极天线、单侧短路平面天线、切口天线、倒F天线、环形天线和缝隙天线。
(7)
根据(5)或(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多个所述第一天线设备或所述第二天线设备中的至少任意天线设备。
(8)
根据(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部分被沿着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并且连续的多个外表面保持,并且
对于所述多个外表面的每个外表面,包括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被配置为发射或接收在与所述外表面的所述部分区域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9)
根据(1)至(8)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部分控制通过所述天线部分接收在与用户握住的第一部分区域不同的第二部分区域的法线方向上到达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中的所述第二部分区域附近。
(10)
根据(1)至(9)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中至少一个面形成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位于所述面周围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1)
根据(1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被握住使得所述面的纵向方向是垂直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位于上侧上的所述端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2)
根据(10)或(1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被握住使得所述壳体的垂直方向与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面的用户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位于所述上侧上的所述端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3)
根据(10)至(12)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端面中的在所述面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4)
根据(10)至(13)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5)
根据(10)至(14)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矩形形状的显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面上,并且
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端面中的、沿着所述显示部分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延伸的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6)
根据(1)至(15)中任一个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两个天线部分被保持在至少一部分是弯曲的所述外表面中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或者法线方向相互扭转的多个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参考标记列表
1 系统
100 基站
200 终端装置
2001 天线部分
2003 无线通信部分
2005 通信控制部分
2007 存储部分
209 壳体
2111a至2111f 天线装置
Claims (10)
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多个天线部分,被配置为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
通信控制部分,被配置为控制经由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任意天线部分发射或接收无线信号;以及
壳体,容纳所述通信控制部分,所述壳体具有背侧、位于与所述背侧相对的顶侧、和端面,所述端面位于沿着所述背侧的外周,并且在所述顶侧和所述背侧之间垂直于所述背侧而延伸,所述顶侧、所述背侧和所述端面形成所述壳体的外表面,
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个位于所述壳体内部,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的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部分区域附近,所述多个部分区域的每个部分区域具有多个法线方向中的相应的一个法线方向,所述多个部分区域的法线方向彼此相交,并且所述多个天线部分的每个发射或接收在与该天线部分位于的所述部分区域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并且具有相互不同的极化方向的第一无线信号和第二无线信号,
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被配置为发射或接收极化方向彼此正交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天线设备被配置为平面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天线部分包括多个所述天线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天线部分被沿着法线方向彼此正交并且连续的多个所述外表面保持,并且
对于所述多个外表面的每个外表面,包括天线设备,所述天线设备被配置为发射或接收在与所述外表面的所述部分区域大致正交的方向上传播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通信控制部分控制通过所述天线部分接收在与用户握住的第一部分区域不同的第二部分区域的法线方向上到达的所述第一无线信号和所述第二无线信号,所述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中的所述第二部分区域附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所述壳体的所述外表面中的至少一个面形成矩形形状,并且
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位于所述面周围的端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被握住使得所述面的纵向方向是垂直方向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位于上侧上的所述端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在所述壳体被握住使得所述壳体的垂直方向与面向所述壳体的所述面的用户的垂直方向大致匹配的情况下,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位于上侧上的所述端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端面中的在所述面的纵向方向上延伸的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
其中,矩形形状的显示部分被设置在所述面上,并且
所述多个天线部分中的至少一些天线部分被保持在所述端面中的、沿着所述显示部分的纵向方向上的端部延伸的面中的至少一些的所述部分区域附近。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049422 | 2017-03-15 | ||
JP2017049422 | 2017-03-15 | ||
PCT/JP2017/045522 WO2018168139A1 (ja) | 2017-03-15 | 2017-12-19 | 通信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83583A CN110383583A (zh) | 2019-10-25 |
CN110383583B true CN110383583B (zh) | 2022-03-11 |
Family
ID=63522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88063.9A Active CN110383583B (zh) | 2017-03-15 | 2017-12-19 | 通信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329364B2 (zh) |
EP (1) | EP3598579A4 (zh) |
JP (1) | JP6840835B2 (zh) |
CN (1) | CN110383583B (zh) |
WO (1) | WO201816813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6988909B2 (ja) * | 2017-10-19 | 2022-01-05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 |
CN108134199B (zh) * | 2017-12-29 | 2021-04-20 | Tcl移动通信科技(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天线及其切换方法 |
KR102526400B1 (ko) * | 2018-09-06 | 2023-04-2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5g 안테나 모듈을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1224696B (zh) * | 2018-11-26 | 2021-04-20 | 深圳市通用测试系统有限公司 | 无线终端的无线性能测试方法及系统 |
US20220166448A1 (en) * | 2019-05-17 | 2022-05-26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11303042B2 (en) | 2019-05-23 | 2022-04-12 | Htc Corporation | Communication device |
TWI764144B (zh) * | 2019-05-23 | 2022-05-11 | 宏達國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通訊裝置 |
CN117691339A (zh) * | 2020-02-25 | 2024-03-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 |
KR20220032909A (ko) * | 2020-09-08 | 2022-03-1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CN112086749A (zh) * | 2020-09-14 | 2020-12-15 | 纳瓦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电子产品的内置式信号传输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JP2022092088A (ja) * | 2020-12-10 | 2022-06-22 | 日本電産コパル株式会社 | 撮像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7350961B1 (ja) * | 2022-09-30 | 2023-09-26 |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 受電装置、受信装置、端末装置、無線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JP2024104178A (ja) * | 2023-01-23 | 2024-08-02 | 株式会社Soken | アンテナ装置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5674A (zh) * | 2011-08-31 | 2014-04-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3-d天线系统的无线设备 |
CN204947073U (zh) * | 2014-09-19 | 2016-01-0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天线设备 |
CN106230494A (zh) * | 2016-07-21 | 2016-12-14 |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极化频分复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104349A (en) * | 1995-08-09 | 2000-08-15 | Cohen; Nathan | Tuning fractal antennas and fractal resonators |
DE69702510T2 (de) * | 1996-04-03 | 2001-03-08 | Johan Granholm | Dualpolarisations-gruppenantenne mit sehr niedriger kreuzpolarisation und kleinen seitenkeulen |
US6031503A (en) | 1997-02-20 | 2000-02-29 | Raytheon Company | Polarization diverse antenna for portab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
JP3394214B2 (ja) * | 1999-07-12 | 2003-04-0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円偏波レーダ・トランスポンダおよび救命装置 |
JP2002094317A (ja) * | 2000-09-12 | 2002-03-29 | Canon Inc | 小型携帯端末 |
JP2002185235A (ja) * | 2000-12-19 | 2002-06-2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指向性切換アンテナ装置 |
EP1237225A1 (en) * | 2001-03-01 | 2002-09-04 | Red-M (Communications) Limited | An antenna array |
US6456242B1 (en) * | 2001-03-05 | 2002-09-24 | Magis Networks, Inc. | Conformal box antenna |
CN101061604A (zh) * | 2004-11-26 | 2007-10-24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折叠式移动无线电设备 |
JP4384102B2 (ja) * | 2005-09-13 | 2009-12-16 | 株式会社東芝 | 携帯無線機およびアンテナ装置 |
EP1964212B1 (en) * | 2005-12-23 | 2011-11-16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Array antenna with enhanced scanning |
CN200953576Y (zh) * | 2006-08-31 | 2007-09-26 | 智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通讯装置 |
JP5132370B2 (ja) * | 2007-03-30 | 2013-01-30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Mimo通信装置 |
US8059046B2 (en) | 2007-09-04 | 2011-11-15 | Sierra Wireless, Inc. | Antenna configurations for compact devic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EP2068400A1 (en) | 2007-12-03 | 2009-06-10 | Sony Corporation | Slot antenna for mm-wave signals |
GB2459919B (en) * | 2008-05-12 | 2013-02-06 | Nokia Corp | Integrated antenna array |
US11063625B2 (en) * | 2008-08-14 | 2021-07-13 | Theodore S. Rappaport | Steerable antenna device |
EP2216917B1 (en) * | 2009-02-05 | 2011-04-13 |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 Mobi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device having diversity antenna system and related method |
US8467733B2 (en) * | 2009-08-06 | 2013-06-18 | Truepath Holdings Llc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wireless broadband delivery of data |
US8750798B2 (en) * | 2010-07-12 | 2014-06-10 | Blackberry Limited |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antenna module and associated method |
US8467363B2 (en) * | 2011-08-17 | 2013-06-18 | CBF Networks, Inc. | Intelligent backhaul radio and antenna system |
US9088069B2 (en) | 2011-09-21 | 2015-07-21 | Sony Corporation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US8912957B2 (en) * | 2011-12-12 | 2014-12-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onfigurable millimeter wave multibeam antenna array |
CN103165983A (zh) * | 2011-12-16 | 2013-06-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设备及信号发射装置 |
JP2013197682A (ja) * | 2012-03-16 | 2013-09-30 | Nippon Soken Inc | アンテナ装置 |
US9306291B2 (en) * | 2012-03-30 | 2016-04-05 | Htc Corporation |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array therein |
US8760352B2 (en) * | 2012-03-30 | 2014-06-24 | Htc Corporation | Mobile device and antenna array thereof |
CN103368624B (zh) * | 2012-04-09 | 2016-12-14 | 深圳市视晶无线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带mimo天线的移动终端 |
US9142879B2 (en) * | 2012-11-13 | 2015-09-22 | Sony Corporation |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with a metal perimeter including a plurality of antennas |
US9008728B2 (en) * | 2012-11-21 | 2015-04-14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Antenna arrangement for 3G/4G SVLTE and MIMO to enable thin narrow boardered display phones |
EP2787576A1 (en) * | 2013-04-03 | 2014-10-08 | Alcatel Lucent | Antenna array for transmitting and/or for receiving radio frequency signals, access network node and vehicle thereof |
US9806422B2 (en) * | 2013-09-11 | 2017-10-3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Antenna-in-package structures with broadside and end-fire radiations |
KR20160086334A (ko) * | 2013-11-13 | 2016-07-19 | 톰슨 라이센싱 | 인쇄 회로 기판에 대한 히트싱크 정렬 |
US9203463B2 (en) * | 2013-12-13 | 2015-12-01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Mobile device with antenna and capacitance sensing system with slotted metal bezel |
US9773742B2 (en) * | 2013-12-18 | 2017-09-26 | Intel Corporation | Embedded millimeter-wave phased array module |
CN105849667B (zh) * | 2013-12-25 | 2019-11-22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电子设备 |
KR102139217B1 (ko) * | 2014-09-25 | 2020-07-2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장치 |
JP6384550B2 (ja) * | 2014-10-20 | 2018-09-05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無線通信モジュール |
JP2016111455A (ja) * | 2014-12-04 | 2016-06-20 | Tdk株式会社 | 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携帯電子機器 |
WO2016111978A1 (en) * | 2015-01-05 | 2016-07-14 | Ossia Inc. | Techniques for reducing human exposure to wireless energy in wireless power delivery environments |
CN104600416B (zh) * | 2015-01-14 | 2017-12-01 | 深圳市信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高隔离度的mimo天线系统及无线通信装置 |
CN204391276U (zh) * | 2015-02-06 | 2015-06-10 | 深圳光启创新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装置 |
US9843111B2 (en) * | 2015-04-29 | 2017-12-12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Inc. | Antennas including an array of dual radiating elements and power dividers for wireless electronic devices |
US10361476B2 (en) * | 2015-05-26 | 2019-07-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ntenna structur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US9972891B2 (en) * | 2015-08-05 | 2018-05-15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antenna with isolation mode |
US10340607B2 (en) * | 2015-08-26 | 2019-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ntenna arrays for communications devices |
US10270186B2 (en) * | 2015-08-31 | 2019-04-23 |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 Antenna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WO2017064947A1 (ja) * | 2015-10-14 | 2017-04-20 | 株式会社村田製作所 | アンテナ装置 |
KR102396992B1 (ko) * | 2015-12-07 | 2022-05-1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안테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WO2017122905A1 (en) * | 2016-01-11 | 2017-07-20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with leaky-wave phased array antenna |
US10236578B2 (en) * | 2016-02-12 | 2019-03-19 | Netgear, Inc. | Antenna structure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for construction and use |
KR102429230B1 (ko) * | 2016-02-20 | 2022-08-05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안테나 장치 및 안테나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KR102533473B1 (ko) * | 2016-04-26 | 2023-05-18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수의 방향으로 전자기파를 방사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0418687B2 (en) * | 2016-07-22 | 2019-09-17 | Apple Inc.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millimeter wave antennas on printed circuits |
KR102471197B1 (ko) * | 2016-08-25 | 2022-11-2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안테나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US10135122B2 (en) * | 2016-11-29 | 2018-11-20 | AMI Research & Development, LLC | Super directive array of volumetric antenna elements for wireless device applications |
-
2017
- 2017-12-19 EP EP17900975.8A patent/EP3598579A4/en active Pending
- 2017-12-19 JP JP2019505714A patent/JP6840835B2/ja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CN CN201780088063.9A patent/CN110383583B/zh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US US16/491,573 patent/US11329364B2/en active Active
- 2017-12-19 WO PCT/JP2017/045522 patent/WO2018168139A1/ja unknown
-
2022
- 2022-04-04 US US17/712,189 patent/US11894604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765674A (zh) * | 2011-08-31 | 2014-04-30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3-d天线系统的无线设备 |
CN204947073U (zh) * | 2014-09-19 | 2016-01-06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天线设备 |
CN106230494A (zh) * | 2016-07-21 | 2016-12-14 | 武汉芯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极化频分复用方法、装置及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168139A1 (ja) | 2018-09-20 |
EP3598579A4 (en) | 2020-03-04 |
JP6840835B2 (ja) | 2021-03-10 |
US11329364B2 (en) | 2022-05-10 |
EP3598579A1 (en) | 2020-01-22 |
US11894604B2 (en) | 2024-02-06 |
US20210135335A1 (en) | 2021-05-06 |
CN110383583A (zh) | 2019-10-25 |
US20220231404A1 (en) | 2022-07-21 |
JPWO2018168139A1 (ja) | 2019-12-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383583B (zh) | 通信装置 | |
JP6850993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CN111542967B (zh) | 天线设备 | |
US8988298B1 (en) | Collocated omnidirectional dual-polarized antenna | |
CN112956081B (zh) | 共享接地的mmWave和sub-6GHz天线系统 | |
JP2018525909A (ja) | BluetoothとWiFiの共存のための高いアイソレーションをもつ薄型アンテナ | |
JP6919730B2 (ja) | アンテナ装置 | |
JP2015529991A (ja) | 4偏波(quadri−polarized)アンテナ発振器、4偏波アンテナ、4偏波マルチアンテナアレイ | |
US10148014B2 (en) | Highly isolated monopole antenna system | |
JP5538022B2 (ja) | 中継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
Diez et al. | A highly efficient Car2Car-multiband rooftop automotive antenna | |
CN115483543A (zh) | 天线模块及其制造方法 | |
WO2016072159A1 (ja) | アクティブアンテナシステム | |
GB2500927A (en) | Antenna using fading conditions to control radiation beam adjustment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