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6803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86803B CN110286803B CN201910579243.8A CN201910579243A CN110286803B CN 110286803 B CN110286803 B CN 110286803B CN 201910579243 A CN201910579243 A CN 201910579243A CN 110286803 B CN110286803 B CN 11028680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panel
- layer
- electrode
- support column
- plan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Zinc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Zn]=O XLOMVQKBTHCTTD-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Gallium Chemical compound [Ga] GYHNNYVSQQEPJ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04 evap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3 gall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38 ind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indium atom Chemical compound [In] APFVFJFRJDLVQ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indium;oxotin Chemical compound [In].[Sn]=O AMGQUBHHOARCQH-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945 sensiti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zinc indium(3+) oxygen(2-) Chemical compound [O--].[Zn++].[In+3] YVTHLONGBIQY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787 zinc 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40—OLEDs integrated with touch scree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3—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single layer of sensing electrode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2—Pixel-defining structures or layers, e.g. bank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1—Cross over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i.e. details of structures for connecting electrodes of the sensing pattern where the connections cross each other, e.g. bridge structures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or vias through substrat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在减小触控层与第一电极寄生电容的前提下,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和机械强度。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发光单元、第一支撑柱和触控层,发光单元包括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第一支撑柱位于像素定义层和第一电极之间,第一支撑柱位于像素定义层的非开口区;第一电极覆盖发光层和第一支撑柱;触控层位于第一电极远离像素定义层的一侧,触控层包括镂空部、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和镂空部的正投影均与第一支撑柱的正投影交叠,第二部分的正投影与第一支撑柱的正投影不交叠,第一部分与第一支撑柱的交叠部分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一支撑柱的正投影的面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以及人机交互技术的飞速发展,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面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电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是通过检测触控电极在触控前后电容的变化量来判断触控的发生。但是,在内嵌式触控显示面板中,由于触控层与显示面板中已有的金属走线之间可能产生寄生电容,容易影响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用以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性能。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在减小触控层与第一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的前提下,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区和非开口区;
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开口区;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极整面覆盖显示区;
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柱;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镂空部,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镂空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交叠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为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所述底面为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表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相交,所述底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顶面的面积,且,所述侧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顶面和所述侧面。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侧面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触控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
可选的,所述顶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任意位置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中任意位置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可选的,所述顶面的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多个顶角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相邻两个顶角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顶角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顶角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可选的,所述顶面的形状为四边形,所述四边形的四个顶角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四边形中除四个所述顶角之外的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可选的,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中任意位置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的最大差值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
可选的,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层、第二颜色发光层和第三颜色发光层;
多个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层和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层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形成第一像素列;
多个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层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二像素列;
所述第一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像素列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层和相邻的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层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层和相邻的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层之间。
可选的,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可选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像素列之间。
可选的,所述触控层的材料为金属,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可选的,所述触控层包括叠层设置的触控电极层和跨桥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着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触控电极层上;
沿着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通过跨桥连接,所述跨桥设置在所述跨桥层上;
所述触控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跨桥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连接部交叠,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跨桥不交叠。
可选的,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连接部不交叠,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或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交叠形成所述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凸起。
可选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连接部或者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或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与所述第一支撑柱交叠区域;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部分的厚度。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触控层包括镂空部和第一部分,一方面,通过在触控层中与第一支撑柱相对应的区域内设置镂空部,能够避免由覆盖在第一支撑柱上的第一电极与触控层相距过近所导致的寄生电容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令触控层的第一部分与第一支撑柱交叠,也就是说,触控层中与第一支撑柱对应的区域未完全镂空,还能够增大了触控层的覆盖面积,提高了触控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1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1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1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
图8为一种第一支撑柱的顶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另一种第一支撑柱的顶面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层与第一支撑柱的一种位置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应当明确,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支撑柱,但这些支撑柱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支撑柱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支撑柱也可以被称为第二支撑柱,类似地,第二支撑柱也可以被称为第一支撑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如图1和图4所示,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2为图1沿AA’的一种截面示意图,该显示面板包括像素定义层1,发光单元4,第一支撑柱9和触控层10。其中,像素定义层1包括多个开口区2和非开口区3。发光单元4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5、发光层6和第二电极7;发光层6位于像素定义层1的开口区2内。且,第一电极5位于发光层6远离像素定义层1的一侧,第二电极7位于发光层6靠近像素定义层1的一侧。如图4所示,上述第一电极5整面覆盖显示区8。
第一支撑柱9位于像素定义层1和第一电极5之间,且,第一支撑柱9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正影位于非开口区3;且,上述第一电极5覆盖发光层6和第一支撑柱9。
触控层10位于第一电极5远离像素定义层1的一侧,触控层10包括镂空部11,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12和第二部分13,第一部分12和镂空部11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与第一支撑柱9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第二部分1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支撑柱9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且,第一部分12与第一支撑柱9的交叠部分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一支撑柱9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在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中,触控层10包括镂空部11和第一部分12,一方面,通过在触控层10中与第一支撑柱9相对应的区域内设置镂空部11,能够避免由覆盖在第一支撑柱9上的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相距过近所导致的寄生电容较大的问题。另一方面,令触控层10中与第一支撑柱9对应的区域未完全镂空,能够增大了触控层10的覆盖面积,提高了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可选的,如图3和图4所示,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将触控层10中与第一支撑柱9对应的部分完全镂空设置,以减小触控层10与阴极层之间的正对面积,从而减小触控层10与阴极层之间的寄生电容。
可选的,如图5所示,图5为图1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撑柱9包括顶面14、侧面15和底面16,顶面14为第一支撑柱9靠近第一电极5的表面,底面16为第一支撑柱9靠近像素定义层1的表面,侧面15与顶面14和底面16均相交,底面16的面积大于顶面14的面积,且,侧面15与顶面14之间的夹角大于90°,第一电极5覆盖顶面14和侧面15。本发明实施例令第一支撑柱9的底面16的面积大于顶面14的面积,能够使第一支撑柱9具有较高的稳固性,当显示面板受到外力的作用时,第一支撑柱9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对显示面板进行更有效的支撑。此外,令侧面15与顶面14之间的夹角大于90°,在第一支撑柱9远离像素定义层1的一侧蒸镀第一电极5时,能够保证蒸镀材料覆盖到第一支撑柱9的侧面15,并且,还能降低第一电极5在顶面14和侧面15的连接处发生断裂的风险,提高负性电源信号在第一电极5上传输的稳定性。
可选的,如图6所示,图6为图1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其中,第一部分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侧面1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对于支撑柱来说,顶面14与触控层1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小于侧面15与触控层1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也就是说,相较于覆盖在顶面14上的第一电极5来说,覆盖在侧面15上的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更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触控层10的第一部分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侧面1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能够增大第一部分12与第一电极5之间的距离,从而减小触控层10与第一电极5之间所形成的寄生电容。
可选的,如图7所示,图7为图1沿AA’的另一种截面示意图,为实现第一电极5和触控层10之间的绝缘,避免信号干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第一电极5和触控层10之间的绝缘层17,绝缘层17覆盖第一电极5。
再次参见图7,第一支撑柱9的顶面14包括第一区域18和第二区域19,第一区域18中任意位置到底面16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第二区域19中任意位置到底面16所在平面的距离,也就是说,顶面14为一凹凸不平的结构,其中,第一区域18所在位置形成凹陷部,第二区域19所在位置形成凸起部。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第一部分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设置于第一区域18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由于第一区域18到底面16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较小,因此覆盖在第一区域18上的第一电极5到底面16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相应也会减小,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触控层10的第一部分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区域18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也就是说,将第一部分12与顶面14的凹陷部对应设置,与将第一部分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对应顶面14的第二区域19对应设置相比,能够增大第一部分12与其正对的第一电极5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减小第一电极5与第一部分12之间的寄生电容。
另一方面,由于第一支撑柱9的顶面14为凹凸结构,因此,当显示面板受到外力作用时,相较于凹陷的第一区域18,凸起的第二区域19容易先挤压到绝缘层17把绝缘层17戳破,进而导致第二区域19处的第一电极5和触控层10接触,造成短路。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将触控层10的第一部分12与凹陷的第一区域18对应设置,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能够减小第一部分12与第一电极5短路的风险,提高了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具体的,如图8所示,图8为一种第一支撑柱的顶面的俯视示意图,其中,第一支撑柱9的顶面14的形状为多边形,多边形的多个顶角位于第二区域19,且,相邻两个顶角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到底面16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顶角到底面16所在平面的距离,顶角与第一部分12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由于顶角所在区域不设置触控层10,因此,当显示面板受到外力时,即使第一支撑柱9的顶角把绝缘层17戳破,也不会导致第一电极5与第一部分12接触短路。
进一步的,为简化第一支撑柱9的结构,降低制作难度,如图9所示,图9为另一种第一支撑柱的顶面的俯视示意图,其中,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将第一支撑柱9的顶面14的形状为四边形,四边形的四个顶角位于第二区域19,四边形中除四个顶角之外的区域位于第一区域18。
可选的,如图7所示,其中,第二区域19和第一区域18中任意位置到底面16所在平面的距离的最大差值L小于绝缘层17的厚度D,以进一步避免第一支撑柱9把绝缘层17戳破的风险,降低第一电极5和触控层10短路的可能性。
可选的,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面板的另一种俯视图,其中,发光层6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层20、第二颜色发光层21和第三颜色发光层22。多个第一颜色发光层20和第二颜色发光层21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形成第一像素列23;多个第三颜色发光层22沿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二像素列24;第一像素列23和第二像素列24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叉。其中,相邻两个第三颜色发光层22之间的距离H1大于第一颜色发光层20和相邻的第二颜色发光层21之间的距离H2。第一支撑柱9位于第一颜色发光层20和相邻的第二颜色发光层21之间。
由于相邻两个第一颜色发光层20和第二颜色发光层21之间的间距较小,考虑到对位精度、触控层的最小线宽以及触控层的性能的同时,现有技术中采用将支撑柱上方的触控层全部去除的方案中,无法将支撑柱设置在间距较小的两个发光层之间,因此,导致支撑柱的设置空间受到局限,影响支撑柱的密度。而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支撑柱上方保留第一部分,能够将第一支撑柱9设置在间距较小的这两种颜色的发光层之间,提高了显示面板中第一支撑柱9的设置密度,有利于显示面板的机械性能的提升。
可选的,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其中,为进一步提高显示面板的支撑稳定性,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支撑柱25,第二支撑柱25位于相邻两个第三颜色发光层22之间,触控层10与第二支撑柱25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以降低第二支撑柱25所在区域内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见图10,触控层10的第二部分13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第一像素列23和第二像素列24之间,以保证显示区8的大部分区域内均对应设置有触控层10,提高显示面板的触控精度。
可选的,为减小触控层10的负载电阻,提高触控灵敏度,触控层10的材料可为金属材料。并且,基于金属的不透光特性,触控层10与发光层6在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以避免触控层10对发光层6造成遮挡,影响正常发光。
可选的,如图12和图13所示,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俯视示意图,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当显示面板为互容式触控显示面板时,触控层10包括叠层设置的触控电极层26和跨桥层27;其中,触控电极层26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8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9,沿着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块28通过连接部30连接,连接部30设置在触控电极层26上;沿着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块29通过跨桥31连接,跨桥31设置在跨桥层27上;如图13所示,触控电极层26设置在跨桥层27远离第一电极5的一侧。
此时,第一触控电极块28和第二触控电极块29可采用氧化铟锡、氧化铟锌或铟镓锌氧化物等透光材料制作形成。
相较于触控电极层26来说,跨桥层27仅设置有跨桥31,跨桥31面积较小,因此,令面积较小的跨桥层27距离第一电极5更近,能够更大程度的减小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之间的寄生电容。
可选的,如图14所示,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触控层与第一支撑柱的一种位置示意图;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支撑柱9与连接部30交叠,第一支撑柱9与跨桥31不交叠。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令第一支撑柱9与连接部30交叠,由于连接部30的面积较小,因而能够减小覆盖在第一支撑柱9上的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之间的正对面积,从而进一步减小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之间的寄生电容。
可选的,如图15所示,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支撑柱9与连接部30不交叠,第一支撑柱9与第一触控电极块28或者第二触控电极块29交叠形成第一部分12。触控层10的第一部分12包括多个凸起部32,凸起部32朝向远离第一电极5的一侧凸起,凸起部32凸出后,增大了触控层10与第一电极5之间的距离,从而能够减小二者之间形成的寄生电容。
可选的,上述第一部分12可以包括连接部30与第一支撑柱9的交叠区域,或者,第一部分12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块28与第一支撑柱9的交叠区域,或者,第一部分12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块29与第一支撑柱9的交叠区域,如图16所示,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截面示意图,其中,以第一部分12包括连接部30与第一支撑柱9的交叠区域为例,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第一部分12的厚度大于第二部分13的厚度,从而增大第一部分12与覆盖在第一支撑柱9上的第一电极5之间的距离,降低第一电极5与触控层10之间所形成的寄生电容。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7所示,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7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由于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因此,采用该显示装置,在减小了触控层10与第一电极5之间所形成的寄生电容的前提下,还能提高显示装置的触控精度和机械强度。
其中,显示面板100的具体结构已经在上述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说明,此处不再赘述。当然,图17所示的显示装置仅仅为示意说明,该显示装置可以是例如手机、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电纸书或电视机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像素定义层;所述像素定义层包括多个开口区和非开口区;
发光单元;所述发光单元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电极、发光层和第二电极;所述发光层位于所述开口区;所述第一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所述第二电极位于所述发光层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电极整面覆盖显示区;
第一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像素定义层和所述第一电极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投影位于所述非开口区;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发光层和所述第一支撑柱;
触控层,所述触控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远离所述像素定义层的一侧,所述触控层包括镂空部,以及相互连接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镂空部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均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且,所述第一部分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交叠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所述第一支撑柱包括顶面、侧面和底面,所述顶面为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第一电极的表面,所述底面为所述第一支撑柱靠近所述像素定义层的表面,所述侧面与所述顶面和所述底面均相交,所述底面的面积大于所述顶面的面积,且,所述侧面与所述顶面之间的夹角大于90°,所述第一电极覆盖所述顶面和所述侧面;
所述顶面包括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中任意位置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区域中任意位置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和所述触控层之间的绝缘层,所述绝缘层覆盖所述第一电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的形状为多边形,所述多边形的多个顶角位于所述第二区域,且,相邻两个顶角之间的任意位置处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小于所述顶角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所述顶角与所述第一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的形状为四边形,所述四边形的四个顶角位于所述第二区域,所述四边形中除四个所述顶角之外的区域位于所述第一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区域和所述第一区域中任意位置到所述底面所在平面的距离的最大差值小于所述绝缘层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光层包括第一颜色发光层、第二颜色发光层和第三颜色发光层;
多个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层和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层沿第一方向交替排布形成第一像素列;
多个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层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布形成第二像素列;
所述第一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像素列沿第二方向排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交叉;
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层和相邻的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层之间的距离;所述第一支撑柱位于所述第一颜色发光层和相邻的所述第二颜色发光层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二支撑柱位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三颜色发光层之间,所述触控层与所述第二支撑柱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一像素列和所述第二像素列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层的材料为金属,所述触控层与所述发光层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触控层包括叠层设置的触控电极层和跨桥层;其中,
所述触控电极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块和第二触控电极块,沿着第一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通过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设置在触控电极层上;
沿着第二方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通过跨桥连接,所述跨桥设置在所述跨桥层上;
所述触控电极层设置在所述跨桥层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连接部交叠,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跨桥不交叠。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连接部不交叠,所述第一支撑柱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块或者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块交叠形成所述第一部分;
所述第一部分包括多个凸起部,所述凸起部朝向远离所述第一电极的一侧凸起。
13.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9243.8A CN110286803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US16/681,962 US10892306B1 (en) | 2019-06-28 | 2019-11-13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9243.8A CN110286803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86803A CN110286803A (zh) | 2019-09-27 |
CN110286803B true CN110286803B (zh) | 2023-05-09 |
Family
ID=68019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9243.8A Active CN110286803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92306B1 (zh) |
CN (1) | CN11028680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60838B (zh) * | 2019-10-31 | 2021-12-21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CN111211242B (zh) | 2020-01-07 | 2021-08-03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282187B (zh) * | 2020-02-20 | 2022-12-13 |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11584600A (zh) * | 2020-05-27 | 2020-08-25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显示装置 |
CN111694466A (zh) * | 2020-06-30 | 2020-09-22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装置 |
CN111897451B (zh) * | 2020-07-21 | 2022-03-08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
US11954275B2 (en) | 2020-08-11 | 2024-04-09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1930262B (zh) * | 2020-09-11 | 2024-04-26 | 合肥维信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 |
CN113867564B (zh) * | 2021-09-14 | 2023-10-13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 |
CN114361361B (zh) * | 2021-12-31 | 2024-02-09 | 武汉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4639709B (zh) * | 2022-02-28 | 2024-09-24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773687U (zh) * | 2017-04-28 | 2017-12-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8630143A (zh) * | 2017-03-21 | 2018-10-0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108874247A (zh) * | 2017-05-15 | 2018-11-23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面板 |
CN109599426A (zh) * | 2018-12-11 | 2019-04-0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102326807B1 (ko) * | 2014-11-26 | 2021-11-1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TWI580090B (zh) * | 2015-07-20 | 2017-04-21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內嵌式觸控面板 |
KR102454435B1 (ko) * | 2015-12-23 | 2022-10-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448516B1 (ko) * | 2016-01-20 | 2022-09-29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498258B1 (ko) * | 2016-01-20 | 2023-02-10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CN107203296B (zh) | 2017-05-25 | 2020-12-25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
KR102398678B1 (ko) * | 2017-09-07 | 2022-05-16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CN108493219A (zh) | 2018-03-30 | 2018-09-04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Oled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KR102521879B1 (ko) * | 2018-04-12 | 2023-04-18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9243.8A patent/CN110286803B/zh active Active
- 2019-11-13 US US16/681,962 patent/US10892306B1/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630143A (zh) * | 2017-03-21 | 2018-10-0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CN206773687U (zh) * | 2017-04-28 | 2017-12-19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CN108874247A (zh) * | 2017-05-15 | 2018-11-23 |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内嵌式触控面板 |
CN109599426A (zh) * | 2018-12-11 | 2019-04-09 | 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0892306B1 (en) | 2021-01-12 |
US20200411597A1 (en) | 2020-12-31 |
CN110286803A (zh) | 2019-09-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86803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327614B2 (en) | Fingerprint recognizable touch display panel | |
US11348356B2 (en) | Display substrate, fingerprint recognition method,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US10088941B2 (en) | Touch control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790310B2 (en) |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metal connecting member to reduce contact resistance | |
US11726624B2 (en) | Touchscreen | |
CN106201094A (zh) | 阵列基板及触控显示器 | |
KR102452606B1 (ko) | 모아레 시인 방지용 패턴 구조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
CN109814753B (zh) | 触控模组、显示屏及显示装置 | |
US10949045B2 (en) | Flexible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evice that have reduced parasitic capacitance between different signal lines | |
KR20120115935A (ko) | 터치 패널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휴대 단말장치 | |
CN113056720B (zh) | 触控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US20240029629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mobile terminal | |
US20140320441A1 (en) | Touch panel and electric device | |
US20220391040A1 (en) | Touch substrate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 |
CN113504841B (zh) | 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 |
CN103927041A (zh) | 触摸侦测结构、触摸显示装置及触摸侦测和制作方法 | |
CN113495650B (zh) | 一种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1977707B2 (en) | Touch sensor | |
CN114551551A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7897684A (zh) |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 |
KR102153009B1 (ko) | 터치 패널 | |
CN104103644B (zh) | 像素结构 | |
CN115250629A (zh) |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JPWO2020022108A1 (ja) | タッチセンサ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01 Address after: No.8, liufangyuan Henglu, Donghu New Technology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Applicant after: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Ltd. Shanghai Branch Address before: Room 509, building 1, No. 6111, Longdong Avenu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1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TIANMA AM-OLED Co.,Ltd.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