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029254A -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029254A CN110029254A CN201910335920.1A CN201910335920A CN110029254A CN 110029254 A CN110029254 A CN 110029254A CN 201910335920 A CN201910335920 A CN 201910335920A CN 110029254 A CN110029254 A CN 11002925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agnesium lithium
- lithium alloy
- alloy
- multicomponent microalloying
- phas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75—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rods of limited length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1—METALLURGY OF IRON
- C21D—MODIFY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FERROUS METALS; GENERAL DEVICES FOR HEAT TREATMENT OF FERROUS OR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MAKING METAL MALLEABLE, e.g. BY DECARBURISATION OR TEMPERING
- C21D9/00—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 C21D9/0081—Heat treatment, e.g. annealing, hardening, quenching or tempering,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Furnaces therefor for slabs; for bille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1/00—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 C22C1/02—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 C22C1/03—Making non-ferrous alloys by melting using master alloy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C—ALLOYS
- C22C23/00—Alloys based on magnesium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2—METALLURGY; FERROUS OR NON-FERROUS ALLOYS; TREATMENT OF ALLOYS OR NON-FERROUS METALS
- C22F—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AND NON-FERROUS ALLOYS
- C22F1/00—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 C22F1/06—Changing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non-ferrous metals or alloys by heat treatment or by hot or cold working of magnesium or alloys based there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Powder Metallurgy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Li 9.10%~9.50%、Al 1.80%~2.20%、Zn 1.20%~1.50%、Zr 0.20%~1.00%、Ca 0.10%~0.50%、Ag 0.10%~0.50%、轻稀土元素0.10%~0.50%、重稀土元素0.10%~2.00%,其余为Mg及杂质元素。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对Li元素含量合理控制,形成α相、β相最佳比例的α+β双相组织,并通过多元微合金化方式,从而获得了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双相镁锂合金。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镁合金是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其密度仅为铝合金的2/3,钢铁的1/4。与其他金属结构材料相比,镁合金具有高比强度、比刚度、阻尼性、电磁屏蔽性能和易切削、易回收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汽车、电子通讯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镁合金按合金化成分可以分为:镁铝、镁锌、镁锂和镁稀土等系列合金。金属锂作为最轻的金属元素,其密度只有0.534g/cm3,因而镁锂合金是密度最低的镁合金,在航空航天和国防军事等领域可望代替铝合金、钛合金等材料。根据Mg-Li二元合金相图,当Li的含量在5.7~10.3wt.%时,镁锂合金由α+β双相组成,α相为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的镁固溶体,而β相为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锂固溶体。当锂含量超过10.3wt.%时,镁锂合金以单一的β相存在。当锂含量低于5.7wt.%时,合金以单一的α相存在。
α相的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的镁固溶体可使镁锂合金的强度提高,但是,由于密排六方结构中可以独立开动的滑移系较少,塑性差,因此,镁锂合金中α相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的镁固溶体越多镁锂合金的强度越高,但相应会造成合金塑性的大大降低,延伸率大大降低;而β相的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锂固溶体可提高镁锂合金的塑性,但β相的增多使镁锂合金的强度下降。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镁锂合金无法同时获得高强度和高延伸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多元微合金化、铸造、塑性成形和热处理等工艺获得高强度高延伸率的双相镁锂合金,可同时提高镁锂合金强度和延伸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Li 9.10%~9.50%、Al 1.80%~2.20%、Zn1.20%~1.50%、Zr 0.20%~1.00%、Ca 0.10%~0.50%、Ag 0.10%~0.50%、轻稀土元素0.10%~0.50%、重稀土元素0.10%~2.00%,其余为Mg及杂质元素。
该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通过对Li元素含量的合理调控,使镁锂合金内形成α相、β相最佳比例范围的α+β双相组织,通过占更多体积分数的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大幅提高材料的延伸率,通过密排六方的α相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通过多元微合金化方式,形成细小弥散第二相进一步提高合金材料强度,从而获得了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双相镁锂合金。其中,适量的Al和Zn的加入,使Al和Zn形成MgLi2Al和MgLi2Zn相,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强度,而加入的适量的Ag和重稀土元素,可以抑制时效过程中MgLi2Al和MgLi2Zn两相分解为软化相,使得合金的强度进一步提高;Zr、Ca的加入可以细化铸锭晶粒尺寸,进而降低铸锭偏析;并结合少量轻稀土元素的加入,可弱化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织构,并形成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使得合金具有良好的延伸率。
稀土元素一般被划为两个亚族,包括具有较低的原子序数和较小质量的轻稀土元素和具有较高的原子序数和较大质量的重稀土元素,其中,轻稀土元素包括镧La、铈Ce、镨Pr、钕Nd、钷Pm、钐Sm、铕Eu 7个元素,重稀土元素包括钆Gd、铽Tb、镝Dy、钬Ho、铒Er、铥Tm、镱Yb、镥Lu、钇Y。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轻稀土元素为La、Ce、Nd、Sm中的一种或多种。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重稀土元素为Gd、Tb、Er、Tm、Yb、Y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中,杂质元素指在制备合金的过程中由制备合金的原料带入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即存在于金属中的但并非有意加入或保留的金属或非金属元素,优选的,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0.15%,进一步优选的,杂质元素中Na的质量百分数小于合金质量的0.06%。
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该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Li 9.20%~9.30%、Al 1.90%~2.10%、Zn 1.30%~1.40%、Zr0.50%~0.80%、Ca0.20%~0.40%、Ag 0.10%~0.30%、轻稀土元素0.20%~0.30%、重稀土元素1.00%~1.50%,其余为Mg及杂质元素。
进一步优选的,该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Li9.20%、Al 2.00%、Zn 1.30%、Zr 0.50%、Ca 0.30%、Ag 0.20%、Ce 0.25%、Gd 1.50%,其余为Mg及杂质元素。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备上述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选定质量百分数取原料;
S2.将步骤S1中原料混合,然后进行熔炼、精炼得到熔体;
S3.使用步骤S2中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
S4.对步骤S3中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并切成坯料;
S5.对步骤S4中坯料进行成型得到成型件;
S6.对步骤S5中成型件进行时效强化处理得到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其中,优选的,步骤S1具体为:按照选定的质量百分数取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稀土中间合金。具体的,Mg-Li中间合金可采用Mg-20%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可采用Mg-30%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可采用Mg-30%Ca中间合金,Mg-稀土中间合金可采用Mg-30%RE中间合金。
其中,优选的,步骤S2具体为:将原料混合,然后在保护气氛下于700-740℃加热,熔炼40-60min,并精炼20-40min,以排除熔体中的夹杂物,精炼后升温至740-760℃,并静置30-40min。优选的,步骤S2具体为:将原料在保护气氛下于700℃加热,熔炼60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60℃,静置40min。进一步优选的,在熔炼过程中,还对熔炼得到的熔体进行搅拌,搅拌时间为5-15min。进一步优选的,搅拌时间为10min。其中,精炼的过程可通过加入精炼剂实现,也可以通过在精炼炉中吹入Ar等气体实现。其中,保护气氛为惰性气氛,可以为氩气、氮气或氦气,优选氩气。由于合金在熔炼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吸收和携带气体和产生夹杂物,这样会使合金的纯度降低,而通过精炼可排出产生的气体和夹杂物,提高合金的纯度和质量,精炼后的升温静置可使杂质快速上浮或下沉,进一步提高合金的纯度。
其中,步骤S3中使用步骤S2中熔体进行浇铸的浇铸温度为650-680℃,优选的,浇铸温度为660℃。
其中,步骤S4中均匀化处理选择双级固溶处理,具体为:将铸锭升温至280~320℃并保温1-16h,然后升温至360-400℃并保温2-24h。均匀化处理结束后降温过程优选风冷降温方式。采用双级固溶处理工艺,一方面可降低塑性变形前合金中第二相的含量,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热处理过程中部分低熔点相熔化和晶粒粗化,为变形后得到细小均匀的组织奠定了基础。
其中,步骤S5中成型的方式为挤压成型、轧制成型、铸造成型或锻造成型,其中,优选的,挤压成型的挤压温度为150-400℃,挤压比为10:1-60:1,挤压速度为0.1-40m/min;轧制成型的开轧温度为350℃,终轧温度为150~250℃,道次压下量5%~20%,总压下率为50%~90%,轧制速度0.5~40m/min。
其中,步骤S6中时效强化的条件是:温度为50-150℃,时间为1-48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通过对Li元素含量的合理控制,使镁锂合金内形成α相、β相最佳比例范围的α+β双相组织,通过占更多体积分数的体心立方结构的β相大幅提高材料的延伸率,通过密排六方的α相提高材料的强度;同时通过多元微合金化方式,形成细小弥散第二相进一步提高合金材料强度,从而获得了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延伸率的双相镁锂合金;
2.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还通过加入适量的Al和Zn形成MgLi2Al和MgLi2Zn相,进一步提高了合金的强度;还加入适量的Ag和重稀土元素,抑制时效过程中上述两种相分解为软化相,使得合金的强度进一步提高;
3.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还通过加入Zr、Ca细化铸锭晶粒尺寸,进而降低铸锭偏析;并结合少量轻稀土元素的加入,弱化塑性变形过程中形成的织构,并形成均匀细小的晶粒组织,使得合金具有良好的延伸率;
4.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采用双级固溶处理工艺,一方面降低塑性变形前合金中第二相的含量,另一方面可以防止热处理过程中部分低熔点相熔化和晶粒粗化,这为变形后得到细小均匀的组织奠定了基础;
5.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通过多种元素的微合金化,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且材料加工速率高、成本低,因而该合金在航空航天和军工领域的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20%、Al 2.00%、Zn 1.30%、Zr 0.50%、Ca 0.30%、Ag 0.20%、Ce 0.25%、Gd 1.5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Ce中间合金和Mg-Gd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00℃熔炼,保温60min,搅拌10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60℃,静置40min,在66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300℃下,保温时间8h,然后升温至400℃,保温时间12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经过挤压机在挤压温度300℃、挤压比为40、挤压速度20m/min条件下,挤压成棒材;
5.取上述的棒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80℃,时间为24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实施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10%、Al 1.80%、Zn 1.20%、Zr 0.20%、Ca 0.10%、Ag 0.10%、La 0.10%、Y 0.1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La中间合金和Mg-Y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20℃熔炼,保温40min,搅拌5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40℃,静置30min,在65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280℃下,保温时间6h,然后升温至360℃,保温时间18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在开轧温度为350℃,终轧温度为150℃,道次压下量5~20%,总压下率为80%,轧制速度10m/min的轧制工艺条件下,加工成板材;
5.取上述的板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60℃,时间为24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实施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50%、Al 2.20%、Zn 1.50%、Zr 1.00%、Ca 0.50%、Ag 0.50%、Nd 0.50%、Er 2.0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Nd中间合金和Mg-Er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40℃熔炼,保温50min,搅拌15min,并精炼40min,精炼后升温至760℃,静置40min,在68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320℃下,保温时间16h,然后升温至400℃,保温时间8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经过挤压机在挤压温度350℃、挤压比为30、挤压速度10m/min条件下,挤压成棒材;
5.取上述的棒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100℃,时间为36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实施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40%、Al 1.80%、Zn 1.40%、Zr 0.30%、Ca 0.20%、Ag 0.20%、Sm 0.20%、Yb 1.0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Sm中间合金和Mg-Yb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10℃熔炼,保温40min,搅拌10min,并精炼30min,精炼后升温至750℃,静置40min,在65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290℃下,保温时间12h,然后升温至380℃,保温时间为14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的坯料,在开轧温度为350℃,终轧温度为200℃,道次压下量5~20%,总压下率为90%,轧制速度5m/min等轧制工艺条件下,加工成板材;
5.取上述的板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50℃,时间为48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实施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30%、Al 2.10%、Zn 1.40%、Zr 0.80%、Ca 0.40%、Ag 0.30%、Ce 0.30%、Tb 1.5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Ce中间合金和Mg-Tb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30℃熔炼,保温40min,搅拌10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50℃,静置40min,在68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310℃下,保温时间8h,然后升温至390℃,保温时间12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经过挤压机在挤压温度350℃、挤压比为40、挤压速度20m/min条件下,挤压成棒材;
5.取上述的棒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80℃,时间为24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实施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对比例1
该对比例的镁锂合金为市售牌号为LZ91的镁锂合金,该合金的化学成分为:Mg-9.0wt%Li-1.0wt%Zn,即含Li 9.0wt%,Zn 1.0wt%,其余为Mg。
对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对比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对比例2
该对比例中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合金组成,该对比例的镁锂合金的元素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包括:Li 11.0%、Al 1.00%、Zn 2.30%、Zr 0.50%、Ca0.30%、Ag 0.20%、Ce 0.25%、Gd 1.5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对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对比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对比例3
该对比例中合金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区别在于合金组成,该对比例的镁锂合金的元素组成为,按质量百分比包括:Li 5.0%、Al 1.00%、Zn 2.30%、Zr 0.20%、Ca0.30%、Ag 1.20%、Ce 1.25%、Gd 4.5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对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对比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对比例4
本对照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20%、Al 3.00%、Zn 0.60%、Zr 0.50%、Ca 0.30%、Ag 0.40%、Ce0.25%、Gd 1.0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Ce中间合金和Mg-Gd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00℃熔炼,保温60min,搅拌10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60℃,静置40min,在66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300℃下,保温时间8h,然后升温至400℃,保温时间12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经过挤压机在挤压温度300℃、挤压比为40、挤压速度20m/min条件下,挤压成棒材;
5.取上述的棒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80℃,时间为24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对比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对比例5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元素组成:Li9.20%、Al 2.00%、Zn 1.30%、Zr 0.10%、Ca 0.60%、Ag 0.20%、Ce0.35%、Gd 1.50%,其余为Mg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总和小于0.15%,Na质量百分数小于0.06%。
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Ce中间合金和Mg-Gd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00℃熔炼,保温60min,搅拌10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60℃,静置40min,在66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在300℃下,保温时间8h,然后升温至400℃,保温时间12h;然后冷却,冷却方式为风冷;之后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经过挤压机在挤压温度300℃、挤压比为40、挤压速度20m/min条件下,挤压成棒材;
5.取上述的棒材,进行时效强化处理,时效强化处理温度为80℃,时间为24h,进一步提高其强度,得到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对比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对比例6
该对比例中合金的组成与实施例1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该对比例的合金的制备方法,本实施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制备方法具体如下:
1.按上述质量百分比的配比称重原料,上述原料采用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Ce中间合金和Mg-Gd中间合金;
2.在氩气保护条件下,700℃熔炼,保温60min,搅拌10min,并精炼20min,精炼后升温至760℃,静置40min,在660℃浇注成半连续铸锭;
3.取上述铸锭切成相应的坯料并去皮;
4.取上述坯料,经过挤压机在挤压温度450℃、挤压比为10、挤压速度10m/min条件下,挤压成棒材,得到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对本对比例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进行力学性能测试,力学性能测试方法依据GB T 228.1-2010执行,本对比例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力学性能指标见表1。
表1镁锂合金室温力学性能
由力学性能测试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抗拉强度可达220~250MPa,屈服强度可达160~190MPa,同时延伸率仍可达40%-50%。
与对比例1的牌号为LZ91的镁锂合金相比,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明显远高于牌号为LZ91的镁锂合金。
对比例2的镁锂合金中,Li含量为11.0%,大于10.3%,其合金中只有单一的体心立方晶格结构的β相,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明显高于对比例2的Li含量为11.0%的镁锂合金。
对比例3的镁锂合金中,Li含量为5%,小于5.7%,其合金中只有单一的密排六方晶格结构的α相,其虽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比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高,但其延伸率仅为12%,远远低于本发明的40%-50%,因此,对比例3的镁锂合金虽提高了强度,却使其塑性大大降低。
对比例4中的镁锂合金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均与实施例一中含量一致,而Al、Zn、Ag、Gd的含量不在本申请限定的含量范围,对比例4的镁锂合金的抗拉强度优于实施例一,但是延伸率只有36%。
对比例5中的镁锂合金中,其他元素的含量均与实施例一中含量一致,而Zr、Ca、Ce的含量不在本申请限定的含量范围,对比例5的镁锂合金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明显低于实施例一。
对比例6中的镁锂合金与本发明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组成相同,但制备过程中不经均匀化处理,且不进行后续的时效强化处理,其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延伸率均远低于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得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Li9.10%~9.50%、Al 1.80%~2.20%、Zn 1.20%~1.50%、Zr 0.20%~1.00%、Ca0.10%~0.50%、Ag 0.10%~0.50%、轻稀土元素0.10%~0.50%、重稀土元素0.10%~2.00%,其余为Mg及杂质元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杂质元素的质量百分数为0-0.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轻稀土元素为La、Ce、Nd、Sm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所述重稀土元素为Gd、Tb、Er、Tm、Yb、Y中的一种或多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其特征在于,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元素组成:Li 9.20%~9.30%、Al 1.90%~2.10%、Zn 1.30%~1.40%、Zr 0.50%~0.80%、Ca 0.20%~0.40%、Ag 0.10%~0.30%、轻稀土元素0.20%~0.30%、重稀土元素1.00%~1.50%,其余为Mg及杂质元素。
6.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按选定质量百分数取原料;
S2.将步骤S1中所述原料混合,然后进行熔炼、精炼得到熔体;
S3.使用步骤S2中所述熔体进行浇铸,得到铸锭;
S4.对步骤S3中所述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并切成坯料;
S5.对步骤S4中所述坯料进行成型得到成型件;
S6.对步骤S5中所述成型件进行时效强化处理得到所述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为:按照选定的质量百分数取纯镁锭、纯铝锭、纯锌锭、纯银粉、Mg-Li中间合金、Mg-Zr中间合金、Mg-Ca中间合金、Mg-稀土中间合金。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将所述原料混合,然后在保护气氛下于700-740℃加热,熔炼40-60min,并精炼20-40min,精炼后升温至740-760℃,并静置30-40min得到熔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所述均匀化处理具体为:将所述铸锭升温至280~320℃并保温1-16h,然后升温至360-400℃并保温2-24h。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所述成型的方式为挤压成型或轧制成型,所述挤压成型的挤压温度为150-400℃,挤压比为10:1-60:1,挤压速度为0.1-40m/min;所述轧制成型的开轧温度为350℃,终轧温度为150~250℃,道次压下量为5%~20%,总压下率为50%~90%,轧制速度为0.5~40m/mi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35920.1A CN110029254B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335920.1A CN110029254B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9254A true CN110029254A (zh) | 2019-07-19 |
CN110029254B CN110029254B (zh) | 2020-06-05 |
Family
ID=672401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335920.1A Active CN110029254B (zh) | 2019-04-24 | 2019-04-24 |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029254B (zh)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3964A (zh) * | 2019-08-13 | 2019-11-0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Al-Mg-Li-Yb合金时效处理工艺 |
CN111235413A (zh) * | 2020-02-08 | 2020-06-05 | 苏州轻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超轻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1270117A (zh) * | 2020-02-08 | 2020-06-12 | 苏州轻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超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93760A (zh) * | 2020-07-17 | 2020-10-20 |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镁空气电池用阳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
CN112853181A (zh) * | 2020-12-27 | 2021-05-28 | 江苏轩辕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铝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67871A (zh) * | 2021-08-10 | 2021-11-19 | 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延展性可溶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250393A (zh) * | 2021-12-29 | 2022-03-29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双相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
CN114540681A (zh) * | 2021-12-29 | 2022-05-27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高模耐腐蚀的双相镁锂合金结构件及制备方法 |
CN115125423A (zh) * | 2022-07-07 | 2022-09-30 | 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高成形性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896570A (zh) * | 2022-11-28 | 2023-04-04 | 东北大学 | 一种高强韧轻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96571A (zh) * | 2022-11-28 | 2023-04-04 | 东北大学 | 一种耐热轻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103550A (zh) * | 2022-12-22 | 2023-05-12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单相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
JP7502815B2 (ja) | 2022-01-28 | 2024-06-19 | 安立材料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 空気熔融を利用して行う加工に適したマグネシウム-リチウム-アルミニウム-亜鉛合金、マグネシウム-リチウム-アルミニウム-亜鉛合金から製造された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91989A1 (en) * | 1989-06-14 | 1992-07-01 |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 Dual-phase, magnesium-based alloy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
JPH0941066A (ja) * | 1995-08-01 | 1997-02-10 |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 冷間プレス加工可能なマグネシウム合金 |
CN101403064A (zh) * | 2008-11-06 | 2009-04-0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添加Ag增强的镁锂合金 |
-
2019
- 2019-04-24 CN CN201910335920.1A patent/CN1100292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0491989A1 (en) * | 1989-06-14 | 1992-07-01 | Aluminum Company Of America | Dual-phase, magnesium-based alloy having improved properties |
JPH0941066A (ja) * | 1995-08-01 | 1997-02-10 |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Ltd | 冷間プレス加工可能なマグネシウム合金 |
CN101403064A (zh) * | 2008-11-06 | 2009-04-08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添加Ag增强的镁锂合金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刘静安等: "《简明镁合金材料手册》", 31 August 2016, 冶金工业出版社 * |
Cited By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423964A (zh) * | 2019-08-13 | 2019-11-08 | 北京工业大学 | 一种Al-Mg-Li-Yb合金时效处理工艺 |
CN111235413A (zh) * | 2020-02-08 | 2020-06-05 | 苏州轻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超轻金属材料的制备方法 |
CN111270117A (zh) * | 2020-02-08 | 2020-06-12 | 苏州轻金三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超轻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1793760A (zh) * | 2020-07-17 | 2020-10-20 | 广东省材料与加工研究所 | 镁空气电池用阳极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电池 |
CN112853181B (zh) * | 2020-12-27 | 2022-03-18 | 江苏轩辕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铝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2853181A (zh) * | 2020-12-27 | 2021-05-28 | 江苏轩辕特种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度铝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3667871A (zh) * | 2021-08-10 | 2021-11-19 | 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延展性可溶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4250393A (zh) * | 2021-12-29 | 2022-03-29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双相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
CN114540681A (zh) * | 2021-12-29 | 2022-05-27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高模耐腐蚀的双相镁锂合金结构件及制备方法 |
CN114540681B (zh) * | 2021-12-29 | 2022-10-25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高模耐腐蚀的双相镁锂合金结构件及制备方法 |
JP7502815B2 (ja) | 2022-01-28 | 2024-06-19 | 安立材料科技股▲ふん▼有限公司 | 空気熔融を利用して行う加工に適したマグネシウム-リチウム-アルミニウム-亜鉛合金、マグネシウム-リチウム-アルミニウム-亜鉛合金から製造された部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CN115125423A (zh) * | 2022-07-07 | 2022-09-30 | 郑州轻研合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强高成形性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15896570A (zh) * | 2022-11-28 | 2023-04-04 | 东北大学 | 一种高强韧轻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5896571A (zh) * | 2022-11-28 | 2023-04-04 | 东北大学 | 一种耐热轻质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103550A (zh) * | 2022-12-22 | 2023-05-12 | 北京理工大学 |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单相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029254B (zh) | 2020-06-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029254A (zh) | 一种多元微合金化双相镁锂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78448B (zh) | Al-Fe-Ba-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51B (zh) | Al-Fe-Ta-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60B (zh) | Al-Fe-Ni-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49B (zh) | Al-Fe-Sb-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68B (zh) | Al-Fe-W-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76B (zh) | Al-Fe-Re-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72B (zh) | Al-Fe-Bi-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3045913B (zh) | Al-Fe-Ir-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3103392B (zh) | Al-Fe-Ag-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52B (zh) | Al-Fe-Sn-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75B (zh) | Al-Fe-Pt-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3103384B (zh) | Al-Fe-Os-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3103396B (zh) | Al-Fe-Hf-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9266930B (zh) | 一种高强韧变形镁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78454B (zh) | Al-Fe-Pd-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14250393B (zh) | 一种高强度高模量双相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 |
CN103103395B (zh) | Al-Fe-Au-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78B (zh) | Al-Fe-Mn-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3103388B (zh) | Al-Fe-Cr-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9022985B (zh) | 一种高强度、高塑性的双相(α+β相)镁锂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2978471B (zh) | Al-Fe-Ga-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2978477B (zh) | Al-Fe-Ru-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03103397B (zh) | Al-Fe-Cd-RE铝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电力电缆 | |
CN114015918B (zh) | 一种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的镁锂合金及制备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