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568163A - 香味吸取器 - Google Patents

香味吸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568163A
CN116568163A CN202080107804.5A CN202080107804A CN116568163A CN 116568163 A CN116568163 A CN 116568163A CN 202080107804 A CN202080107804 A CN 202080107804A CN 116568163 A CN116568163 A CN 1165681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insulating
cylindrical
consumable
cylindrical portion
axi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78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隅井干城
井上康信
山田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an Tobacco Inc
Original Assignee
Japan Tobacc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an Tobacco Inc filed Critical Japan Tobacc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5681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5681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2Cartridges or containers for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20Devices using solid inhalable precur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6Shape or structure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 A24F40/48Fluid transfer means, e.g. pumps
    • A24F40/485Valves; Apertu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4TOBACCO; CIGARS; CIGARETT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SMOKERS' REQUISITES
    • A24FSMOKERS' REQUISITES; MATCH BOXES; SIMULATED SMOKING DEVICES
    • A24F40/00Electrically operated smoking devices; Component parts thereof; Manufacture thereof; Maintenance or testing thereof; Charging mean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A24F40/4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connection of cartridges and battery part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Medical Preparation Storing Or Oral Administration Device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抑制构成香味吸取器的部件被破坏。香味吸取器具有:壳体;容纳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容纳耗材;筒状部,其包围所述容纳部;保持部,其将所述筒状部保持为能够沿所述筒状部的轴向或与所述轴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移动。

Description

香味吸取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香味吸取器。
背景技术
以往,已知有用于不进行材料的燃烧地吸取香味等的香味吸取器。香味吸取器例如具有容纳香味发生物品的腔室、加热容纳于腔室的香味发生物品的加热器、以及抑制加热器向壳体的传热的隔热材料(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在专利文献1中,顶部及基体将隔热材料及套筒以沿轴向夹持的方式保持。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20/035454号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配置于加热器的附近的部件可能由于加热器的热而膨胀。因此,在将这样的部件完全固定的情况下,如果在被固定的部件上产生热膨胀,则部件可能弯折。另外,如果将由如气凝胶片那样的脆的材料形成的部件完全固定于壳体,则在对香味吸取器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时,不能缓冲该冲击而冲击传递到部件本身,也可能破坏该部件。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抑制构成香味吸取器的部件被破坏。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香味吸取器。该香味吸取器具有:壳体;容纳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容纳耗材;筒状部,其包围所述容纳部;保持部,其将所述筒状部保持为能够沿所述筒状部的轴向或与所述轴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移动。
根据第一方面,筒状部由保持部保持为能够沿轴向或第一方向移动。即,筒状部不完全固定,存在筒状部移动的空间,因此,筒状部能够在该空间中热膨胀,能够抑制筒状部弯折。另外,即使对香味吸取器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通过筒状部移动来缓冲冲击,能够抑制筒状部被破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筒状部可以是圆筒状或方筒状等任意形状的筒状体。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保持”是指限制对象物的移动以使对象物位于规定的区域内,不限于物理上握持或保持对象物。
第二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保持部包含限制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
根据第二方面,筒状部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第一限制部能够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因此,可防止筒状部沿第一方向无限地移动,可防止筒状部和其它部件(例如,壳体或容纳部)的碰撞。
第三方面在第二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构成为限制与所述轴向及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移动。
根据第三方面,第一限制部限制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上的筒状部的移动。因此,可防止筒状部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无限地移动,可防止筒状部和其它部件(例如,壳体或容纳部)的碰撞。
第四方面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包含位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的内侧第一限制部。
根据第四方面,筒状部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内侧第一限制部能够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由此,不需要将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上的移动的部件设置于筒状部的外侧,能够省略用于此的空间,因此,可抑制香味吸取器的大型化。
第五方面在第四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在将所述筒状部的内径设为D1,将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轴向观察与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外接的假想圆的直径设为D2时,D1>D2。
根据第五方面,在内侧第一限制部配置于筒状部的内侧时,在内侧第一限制部和筒状部之间设置间隙。由此,筒状部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由内侧第一限制部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筒状部为方筒状等不是圆筒状时的筒状部的内径是指与筒状部的内表面内切的假想圆的直径。
第六方面在第五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D1和D2之差为1mm以下。
根据第六方面,能够将内侧第一限制部实质上游隙嵌合于筒状部的内部。由此,筒状部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缩小筒状部的移动所需的空间。其结果,可抑制香味吸取器的大型化。另外,因为能够减小筒状部能够移动的范围,所以香味吸取器中的筒状部从设计上的配置位置大幅错位被抑制,香味吸取器的性能从设计上的性能偏离被抑制。另外,筒状部大幅摆动引起的筒状部的损伤被抑制。
第七方面在第五方面或第六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的至少两个凸部,所述假想圆与所述至少两个凸部外接。
根据第七方面,因为内侧第一限制部的凸部与假想圆外接,所以该凸部能够与筒状部的内表面接触。即,内侧第一限制部不接触筒状部的内表面的整周。因此,与内侧第一限制部与筒状部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内侧第一限制部的热向筒状部传递。因此,在加热容纳部的情况下,特别是比筒状部靠近容纳部的内侧第一限制部向筒状部传递热被抑制,其结果,容纳部的热向外部放散被抑制。
第八方面在第七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凸部具有顶部,从所述轴向观察,所述顶部具有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对应的形状,所述假想圆与所述顶部外接,在将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的周向长度设为L1,将所述顶部的与所述假想圆外接的部分的长度的合计设为L2时,L1>L2。
根据第八方面,内侧第一限制部不与筒状部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因此,与内侧第一限制部与筒状部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内侧第一限制部的热向筒状部传递。因此,在加热容纳部的情况下,特别是抑制比筒状部靠近容纳部的内侧第一限制部向筒状部传递热,其结果,抑制容纳部的热向外部放散。
第九方面在第八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L1及L2满足L2<0.5×L1。
根据第九方面,能够进一步减小内侧第一限制部与筒状部的内表面接触的面积。其结果,能够抑制内侧第一限制部的热向筒状部传递。因此,在加热容纳部的情况下,特别是能够进一步抑制比筒状部靠近容纳部的内侧第一限制部向筒状部传递热,其结果,进一步抑制容纳部的热向外部放散。
第十方面在第四方面~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容纳部和所述筒状部之间的环状部。
根据第十方面,在筒状部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为与环状部同样的环状的情况下,环状部能够以较大的面积与筒状部的内表面接触。因此,在筒状部与环状部接触时,从环状部向筒状部施加的冲击被分散,能够抑制筒状部被破坏。
第十一方面在第十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环状部具有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对置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包含外径在所述轴向上朝向所述筒状部的中央减小的的锥面。
根据第十一方面,在将环状部配置于筒状部的内侧时,能够将环状部容易地插入到筒状部。
第十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包含位于所述筒状部的外侧的外侧第一限制部。
根据第十二方面,外侧第一限制部位于筒状部的外侧,因此,即使不将限制筒状部的移动的部件设置于筒状部的内侧,筒状部也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外侧第一限制部能够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其结果,在加热容纳部的情况下,特别是通过不在比筒状部靠近容纳部的位置设置限制筒状部的移动的部件,可抑制向筒状部传递热,可抑制容纳部的热向外部放散。在第一限制部包含内侧第一限制部和外侧第一限制部的情况下,能够由内侧第一限制部和外侧第一限制部双方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即,在筒状部沿第一方向移动时,内侧第一限制部和外侧第一限制部双方能够同时与筒状部接触,限制筒状部的移动,因此,第一限制部与筒状部接触时的冲击被分散,能够抑制筒状部被破坏。
第十三方面在引用第四方面~第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十二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和所述外侧第一限制部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根据第十三方面,能够由内侧第一限制部和外侧第一限制部双方在轴向上的同一位置限制筒状部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因此,第一限制部与筒状部接触时的冲击在轴向上的同一位置被分散,能够抑制筒状部被破坏。
第十四方面在第十三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在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和所述外侧第一限制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隙,所述筒状部容纳于所述间隙。
根据第十四方面,筒状部位于第一方向上的间隙,且在该间隙中被保持为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换言之,筒状部由内侧第一限制部和外侧第一限制部不固定地夹持。
第十五方面在第二方面~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筒状部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所述第一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
第十六方面在第十五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第一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双方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
根据第十六方面,因为能够在筒状部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这两个部位限制第一方向的移动,所以能够防止在筒状部的两端部沿第一方向无限地移动,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筒状部和其它部件(例如,壳体或容纳部)的碰撞。另外,第一限制部与筒状部接触时的冲击被分散到两端部,能够抑制筒状部被破坏。
第十七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十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筒状部具有基部和设置在所述基部的外周面上的隔热层。
根据第十七方面,能够抑制基部及隔热层被破坏。特别是在隔热层由气凝胶片等脆的材料形成的情况下,隔热层由基部支承,保持部可以以不与隔热层接触的方式保持基部。
第十八方面在引用第十四方面的第十七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在所述筒状部的一端,所述基部具有从所述隔热层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部,所述突出部容纳于所述间隙。
根据第十八方面,构成筒状部的基部被内侧第一限制部及外侧第一限制部限制第一方向的移动。因此,通过由例如具有规定的强度的材料、例如PEEK等树脂形成基部,能够抑制筒状部被破坏。
第十九方面是在引用第十二方面~第十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第十七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外侧第一限制部不与所述隔热层接触。
根据第十九方面,不从外侧第一限制部向隔热层直接赋予冲击,因此,即使隔热层由例如气凝胶片等脆的材料形成,也能够防止隔热层被破坏。
第二十方面在第一方面~第十九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容纳部具有筒状的侧壁部,所述侧壁部具有在所述耗材容纳于所述容纳部时与所述耗材接触的接触部和与所述接触部在周向上相邻且从所述耗材分离的分离部,在所述耗材容纳于所述容纳部时,在所述分离部和所述耗材之间形成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耗材的端面及所述容纳部的开口连通的空气流路。
根据第二十方面,从容纳部的开口供给的空气能够通过空气流路和耗材的端面到达用户的口内,因此,不需要在香味吸取器上另外设置用于导入向耗材供给的空气的流路,因此,能够简化香味吸取器的结构。
第二十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十方面中任一方面的基础上,其主旨在于,具有加热部,其配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周,构成为加热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耗材。
在加热容纳于容纳部的耗材的情况下,包围容纳部的筒状部可能由于加热部的热而膨胀。根据第二十一方面,即使由于加热部引起的热而筒状部膨胀,筒状部也能够在筒状部能够移动的空间中膨胀,能够抑制对筒状部施加应力。
第二十二方面是在第一方面~第二十一方面中任一方面基础上,其主旨在于,所述保持部包含限制所述筒状部的所述轴向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构成为以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的方式保持所述筒状部。
根据第二十二方面,筒状部能够沿轴向移动,并且,能够由第二限制部限制轴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筒状部沿轴向无限地移动,能够防止筒状部和其它部件(例如,壳体或容纳部)的碰撞。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概略主视图。
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概略俯视图。
图1C是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的概略仰视图。
图2是耗材的概略侧视剖视图。
图3是图1B所示的向视3-3的香味吸取器的剖视图。
图4A是腔室的立体图。
图4B是图4A所示的向视4B-4B的腔室的剖视图。
图5A是图4B所示的向视5A-5A的腔室的剖视图。
图5B是图4B所示的向视5B-5B的腔室的剖视图。
图6是腔室及加热部的立体图。
图7是在腔室内的希望的位置配置有耗材的状态的图5B所示的剖视图。
图8是第一保持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隔热部的X-Y平面上的剖视图。
图10是环的俯视图。
图11是加热器衬垫的俯视图。
图12A是第二保持部的放大剖视图。
图12B是图12A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图。
图13是从环状部侧观察的垫片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说明的附图中,对相同或相当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A是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0的概略主视图。图1B是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0的概略俯视图。图1C是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0的概略仰视图。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有时标注X-Y-Z直角坐标系。在该坐标系中,Z轴朝向垂直上方,X-Y平面被配置为沿水平方向切断香味吸取器100,Y轴被配置为从香味吸取器100的正面向背面延伸。Z轴也可以是指容纳于后述的雾化部30的腔室50的耗材的插入方向、或筒状的隔热部的轴向。另外,X轴也可以是指与轴向正交的第一方向,Y轴也可以是指与轴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另外,X轴向也可以是指与耗材的插入方向正交的面上的器件长边方向、或加热部和电源部排列的方向。Y轴向也可以是指与耗材的插入方向正交的面上的器件短边方向。
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0例如构成为通过加热具有包含气溶胶源的香味源的棒型的耗材而生成包含香味的气溶胶。
如图1A~图1C所示,香味吸取器100具有外壳101(相当于壳体的一例)、滑动罩102以及开关部103。外壳101构成香味吸取器100的最外的壳体,具有纳入用户的手中的尺寸。在用户使用香味吸取器100时,能够用手保持香味吸取器100,吸取气溶胶。外壳101也可以通过将多个部件组装而构成。外壳101能够由例如PEEK(聚醚醚酮)等树脂形成。
外壳101具有用于接收耗材的未图示的开口,滑动罩102以封闭该开口可滑动地安装于外壳101。具体而言,滑动罩102构成为能够在封闭外壳101的上述开口的封闭位置(图1A及图1B所示的位置)和开放上述开口的开放位置之间沿着外壳101的外表面移动。例如,通过用户手动操作滑动罩102,能够使滑动罩102向封闭位置和开放位置移动。由此,滑动罩102能够许可或限制耗材向香味吸取器100的内部的进出。
开关部103用于切换香味吸取器100的工作的接通和断开。例如,用户通过在将耗材插入到香味吸取器100中的状态下操作开关部103,从未图示的电源向未图示的加热部供给电力,能够使耗材不燃烧而对其进行加热。需要说明的是,开关部103可以是设置于外壳101的外部的开关,也可以是位于外壳101的内部的开关。在开关位于外壳101的内部的情况下,通过按下外壳101的表面的开关部103,间接地按下开关。在本实施方式中,对开关部103的开关位于外壳101的内部的例子进行说明。
香味吸取器100还可以具有未图示的端子。端子可以是将香味吸取器100与例如外部电源连接的接口。在香味吸取器100具备的电源是充电式蓄电池的情况下,通过在端子上连接外部电源,外部电源使电流流过电源,能够对电源进行充电。另外,香味吸取器100可构成为能够通过在端子上连接数据发送线缆而向外部装置发送与香味吸取器100的工作相关的数据。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0所使用的耗材进行说明。图2是耗材110的概略侧视剖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可由香味吸取器100和耗材110构成吸烟系统。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耗材110具有可吸烟物111、筒状部件114、中空过滤器部116以及过滤器部115。可吸烟物111由第一卷纸112卷装。筒状部件114、中空过滤器部116及过滤器部115由与第一卷纸112不同的第二卷纸113卷装。第二卷纸113也将卷装可吸烟物111的第一卷纸112的一部分卷装。由此,筒状部件114、中空过滤器部116及过滤器部115和可吸烟物111连结。但是,也可以省略第二卷纸113,而使用第一卷纸112将筒状部件114、中空过滤器部116及过滤器部115和可吸烟物111连结。在第二卷纸113的过滤器部115侧的端部附近的外表面涂布用于使用户的嘴唇不易从第二卷纸113粘上的防唇粘连剂117。耗材110的涂布防唇粘连剂117的部分作为耗材110的吸嘴发挥作用。
可吸烟物111可包含例如香烟等香味源和气溶胶源。另外,将可吸烟物111卷起的第一卷纸112可以是具有透气性的片材部件。筒状部件114可以是纸管或中空过滤器。在图示的例子中,耗材110具备可吸烟物111、筒状部件114、中空过滤器部116及过滤器部115,但耗材110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省略中空过滤器部116,将筒状部件114和过滤器部115彼此相邻配置。
接着,对香味吸取器100的内部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图1B所示的向视3-3的香味吸取器100的剖视图。如图3所示,在香味吸取器100的外壳101的内侧设置内壳10(相当于壳体的一例)。内壳10例如为树脂制,特别是可由聚碳酸酯(PC)、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含有PEEK(聚醚醚酮)或多种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或者铝等金属形成。从耐热性或强度的观点来看,内壳10优选由PEEK形成。然而,内壳10的材料没有特别限制。在内壳10的内部空间中设置电源部20和雾化部30。另外,外壳101例如为树脂制,特别是可由聚碳酸酯(PC)、ABS(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树脂、含有PEEK(聚醚醚酮)或多种聚合物的聚合物合金等、或者铝等金属形成。
电源部20具有电源21。电源21例如可以是充电式蓄电池或非充电式的蓄电池。电源21与雾化部30电连接。由此,电源21能够向雾化部30供给电力,以适当地加热耗材110。
如图所示,雾化部30具有沿耗材110的插入方向(Z轴向)延伸的腔室50(相当于容纳部的一例)、包围腔室50的一部分的加热部40、隔热部32(相当于筒状部的一例)、以及大致筒状的插入引导部件34。腔室50构成为容纳耗材110。加热部40构成为与腔室50的外周面接触,加热容纳于腔室50的耗材110。如图所示,也可以在腔室50的底部设置有底部件36。底部件36可作为对插入到腔室50中的耗材110进行定位的止动件发挥作用。底部件36在耗材110抵接的面上具有凹凸,可划定能够向供耗材110抵接的面供给空气的空间。底部件36可由例如PEEK等树脂材料、金属、玻璃、或陶瓷等构成,但没有特别限制。另外,构成底部件36的材料与构成腔室50的材料相比,也可以是导热性低的材料。在将底部件36与腔室50的底部56(参照图6B)接合的情况下,能够使用可由环氧树脂等树脂材料或无机材料构成的粘接剂。后述与腔室50及加热部40相关的详情。
隔热部32整体上为大致筒状,被配置为包围腔室50。隔热部32例如可包含气凝胶片。插入引导部件34由例如PEEK、PC、或ABS等树脂材料形成,设置于位于封闭位置的滑动罩102和腔室50之间。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插入引导部件34可与腔室50接触,所以插入引导部件34从耐热性的观点来看优选由PEEK形成。插入引导部件34在滑动罩102位于开放位置时与香味吸取器100的外部连通,通过将耗材110插入插入引导部件34,引导耗材110向腔室50的插入。
接着,对腔室5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4A是腔室50的立体图。图4B是图4A所示的向视4B-4B的腔室50的剖视图。图5A是图4B所示的向视5A-5A处的腔室50的剖视图。图5B是图4B所示的向视5B-5B的腔室50的剖视图。图6是腔室50及加热部40的立体图。如图4A及图4B所示,腔室50可以是包含插入耗材110的开口52和容纳耗材110的筒状的侧壁部60的筒状部件。腔室50优选由具有耐热性且热膨胀率小的材料形成,可由例如不锈钢等金属、PEEK等树脂、玻璃、或陶瓷等形成。
如图4B及图5B所示,侧壁部60包含接触部62和分离部66。在耗材110配置于腔室50内的希望的位置时,接触部62与耗材110的一部分接触或进行按压,分离部66从耗材110分离。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腔室50内的希望的位置”是指适当地加热耗材110的位置、或用户吸烟时的耗材110的位置。接触部62具有内表面62a和外表面62b。分离部66具有内表面66a和外表面66b。如图6所示,加热部40配置于接触部62的外表面62b。加热部40优选无间隙地配置于接触部62的外表面62b。需要说明的是,加热部40也可以包含粘接层。在该情况下,包含粘接层的加热部40优选无间隙地配置于接触部62的外表面62b。
如图4A及图5B所示,接触部62的外表面62b为平面。由于接触部62的外表面62b为平面,从而在如图6所示在配置于接触部62的外表面62b的加热部40连接有带状电极48的情况下,能够抑制带状电极48挠曲。如图4B及图5B所示,接触部62的内表面62a为平面。另外,如图4B及图5B所示,接触部62的厚度均匀。
如图4A、图4B及图5B所示,腔室50在腔室50的周向上有两个接触部62,两个接触部62以相互平行的方式对置。两个接触部62的内表面62a间的至少一部分的距离优选小于配置于插入腔室50中的耗材110的接触部62间的部位的宽度。
如图5B所示,分离部66的内表面66a可在与腔室50的长边方向(Z轴向)正交的面上具有整体上为圆弧状的截面。另外,分离部66被配置为与接触部62在周向上相邻。
如图4B所示,腔室50可在其底部56具有孔56a,以供图3所示的底部件36贯通地配置于腔室50内部。底部件36可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腔室50的底部56的内部。设置于底部56的底部件36可以以露出耗材110的端面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支承插入到腔室50中的耗材110的一部分。另外,底部56可以以露出的耗材110的端面与后述的空隙67(参照图7)连通的方式支承耗材110的一部分。
如图4A及图4B所示,腔室50优选在开口52和侧壁部60之间具有筒状部54。在耗材110定位到腔室50的希望的位置的状态下,可在筒状部54和耗材110之间形成间隙。另外,如图4A及图4B所示,腔室50优选具有具备将筒状部54的内表面和接触部62的内表面62a连接的锥面58a的第一导向部58。
如图6所示,加热部40具有加热元件42。加热元件42例如也可以是加热线路。加热元件42优选配置为不与腔室50的分离部66接触而加热接触部62。换言之,加热元件42优选仅配置于接触部62的外表面。加热元件42也可以在加热腔室50的分离部66的部分和加热接触部62的部分对加热能力具有差。具体而言,加热元件42也可以构成为将接触部62加热到比分离部66高的温度。例如,可调整接触部62和分离部66中的加热元件42的加热线路的配置密度。另外,加热元件42也可以在腔室50的整周上具有大致相同的加热能力,并卷绕于腔室50的外周。如图6所示,优选的是,加热部40除了加热元件42之外,还具有覆盖加热元件42的至少一面的电绝缘部件44。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绝缘部件44被配置为覆盖加热元件42的两面。
图7是在腔室50内的希望的位置配置有耗材110的状态的图5B所示的剖视图。如图7所示,如果将耗材110配置于腔室50内的希望的位置,则耗材110可与腔室50的接触部62接触并被按压。另一方面,在耗材110和分离部66之间形成空隙67。空隙67可与腔室50的开口52和位于腔室50内的耗材110的端面连通。由此,从腔室50的开口52流入的空气能够通过空隙67向耗材110的内部流入。换言之,在耗材110和分离部66之间形成空气流路(空隙67)。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隔热部32的保持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如果将包围腔室50的隔热部32完全固定于内壳10或外壳101,则在对香味吸取器100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时,可能不能缓冲该冲击而隔热部32被破坏。另外,在隔热部32由于腔室50(或加热部40)的热而膨胀的情况下,被固定的隔热部也可能由于热膨胀而弯折。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香味吸取器100具有第一保持部37及第二保持部38(分别相当于保持部的一例),上述第一保持部37及第二保持部38将隔热部32保持为能够沿腔室50的轴向或与该轴向正交的第一方向(例如X轴向或Y轴向)移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对第一保持部37及第二保持部38将隔热部32保持为能够沿腔室50的轴向及第一方向移动的例子进行说明,但不限于此,可以保持为能够仅沿轴向移动,也可以保持为能够仅沿第一方向移动。另外,第一保持部37及第二保持部38能够由例如硅橡胶等弹性体形成。
如图3所示,第一保持部37将隔热部32的端子侧(Z轴负方向侧)的第一端部39a保持为能够沿腔室50的轴向或第一方向移动。第二保持部38将隔热部32的滑动罩102侧(Z轴正方向侧)的第二端部39b保持为能够沿腔室50的轴向或第一方向移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32未完全固定,香味吸取器100具有用于供隔热部32移动的空间。因此,即使由于加热部40产生的热而隔热部32膨胀,隔热部32也能够在该空间中膨胀,能够抑制隔热部32弯折。另外,即使对香味吸取器100施加来自外部的冲击,也能够通过隔热部32移动来缓冲冲击,能够抑制隔热部32被破坏。
图8是第一保持部37的放大剖视图。如图所示,设置于腔室50的底部56的内部的底部件36具有穿过腔室50的孔56a并向腔室50的外部突出的轴部36a。香味吸取器100具有接收底部件36的轴部36a的大致筒状的底部件盖72。底部件盖72在腔室50侧的一端具有凸缘部72a。
隔热部32具有支承件32a(相当于基部的一例)和设置于支承件32a的外周侧的隔热层32b。在此,支承件32a的外周侧是指支承件32a的与和腔室50对置的一侧的相反侧。支承件32a例如为大致筒状,被配置为包围腔室50。支承件32a可由例如PEEK等树脂、不锈钢等金属、纸、或玻璃等形成。不限于此,支承件32a可由可成为筒状的任意的材料形成。隔热层32b例如可以是气凝胶片。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层32b可通过粘接剂等固定于支承件32a的外表面。另外,隔热层32b可经由在两面具有硅的粘合层的PI(聚酰亚胺)基材粘接或固定于支承件32a的外表面。隔热部32还可以具有配置于隔热层32b的外表面的热收缩管32c。收缩管32c可由例如PFA或FEP等热可塑性树脂形成。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维持隔热层32b与支承件32a接触的状态而采用热收缩管32c,但不限于此,能够采用可以实现同样的目的的任意的部件。例如,可取代热收缩管32c而采用弹性管等。作为弹性管,可使用耐热性的胶带(例如PI胶带)或涂层剂(例如清漆)。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件32a也可以在隔热部32的一端具有从隔热层32b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部33。
图9是隔热部32的X-Y平面上的剖视图。如图9所示,构成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隔热层32b及热收缩管32c整体上为环状。支承件32a具有内径D1和外径D4。另外,支承件32a具有内表面的周向长度L1′。如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隔热部32为圆筒状,但不限于此,也可以是方筒状等任意的形状。
参照图8,第一保持部37包含环80(相当于第一限制部及内侧第一限制部的一例)和加热器衬垫74(相当于第一限制部及外侧第一限制部的一例)。环80相对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位于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且支承件32a的第一方向上的内侧。就加热器衬垫74而言,在其至少一部分中,具体而言,图11所示的周壁部75相对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位于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且支承件32a的第一方向上的外侧。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通过与隔热部32具有间隙地夹持隔热部32,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同时将隔热部32保持为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因此,能够防止隔热部32沿第一方向无限地移动,防止隔热部32和其它部件(例如,内壳10或腔室50)的碰撞。
接着,对环80的详情进行说明。图10是环80的俯视图。如图8及图10所示,环80具有插入底部件盖72的开口80a,可夹持并固定于底部件盖72的凸缘部72a和加热器衬垫74之间。如图10所示,环80具有划定开口80a的环主体81和从环主体81向与腔室50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突出的至少两个(在图示的例子中为三个)凸部82、凸部83及凸部84。在图10所示的俯视图中,凸部83及凸部84相对于环80的开口80a的中心,分别设置于从凸部82向周向-90°和+90°的位置。另外,如图8及图10所示,环80为了形成供加热部40的电极48延伸的空间,具有缺口部85。通过缺口部85设置于环80,加热部40的电极48能够与轴向大致平行地延伸。
凸部82、凸部83及凸部84分别具有顶部82a、顶部83a及顶部84a,从轴向观察,即在图10所示的平面上,上述顶部82a、顶部83a及顶部84a具有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内表面对应的形状。另外,从轴向观察,即在图10所示的平面上,与环80的凸部82、凸部83及凸部84外接的假想圆的直径为直径D21。换言之,该假想圆与顶部82a、顶部83a及顶部84a外接。
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与环80外接的假想圆的直径D21优选小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内径D1(即优选为D1>D21)。即,在环80配置于隔热部32的内侧时,在环80和隔热部32之间设置间隙。由此,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隔热部32由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而与环80接触,能够由环80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因为环80的凸部82、凸部83及凸部84与假想圆外接,所以这些凸部82、凸部83及凸部84能够在隔热部32沿第一方向移动时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接触。即,环80不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因此,与环80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环80的热向隔热部32传递。因此,在加热腔室50的情况下,特别是抑制比隔热部32靠近腔室50的环80向隔热部32传递热,其结果,抑制腔室50的热向外部放散。
内径D1和直径D21之差优选为1mm以下。由此,因为环80可实质上游隙嵌合到隔热部32的内部,所以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缩小隔热部32的移动所需的空间。其结果,可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大型化。另外,因为能够减小隔热部32能够移动的范围,所以香味吸取器100中的隔热部32从设计上的配置位置大幅错位被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性能从设计上的性能偏离被抑制。
在将环80的顶部82a、顶部83a及顶部84a的周向长度(环80的与假想圆外接的部分的长度)的合计设为长度L2时,长度L2优选比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内表面的周向长度L1′(参照图9)小(即优选为L1′>L2)。即,环80优选不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在该情况下,与环80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的整周接触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环80的热向隔热部32传递。
另外,在将与图10所示的环80外接的假想圆的周向长度设为L1时,长度L1优选比环80的顶部82a、顶部83a及顶部84a的周向长度(环80的与假想圆外接的部分的长度)的合计即长度L2大(即优选为L1>L2)。在该情况下,与在图10所示的俯视时环80的外周为圆形的情况相比,环80接近隔热部32的部分的长度短,因此,能够抑制环80的热向隔热部32传递。因此,在加热腔室50的情况下,特别是抑制比隔热部32靠近腔室50的环80向隔热部32传递热,其结果,抑制腔室50的热向外部放散。
长度L1和长度L2进一步优选满足L1<0.5×L2。由此,能够进一步缩短环80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接近的部分的长度。其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环80的热向隔热部32传递。另外,长度L1和长度L2最优选满足0.2×L2<L1<0.4×L2。如果长度L1为0.2×L2以下,则有可能环80变形,腔室50和隔热部32的轴(中心轴)不一致。通过长度L1为0.2×L2且低于0.4×L2,能够更有效地抑制热的流出,并且适当地保持腔室50和隔热部32的轴向位置。
环80因为在隔热部32沿任意的第一方向移动时与凸部82接触,所以能够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另外,环80优选限制与轴向及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移动。具体而言,优选的是,环80具有凸部83或凸部84,在隔热部32沿与轴向及该任意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移动时,凸部83或凸部84与隔热部32接触,也限制第二方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隔热部32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无限地移动,防止隔热部32和其它部件(例如,内壳10或腔室50)的碰撞。
另外,环80因为位于隔热部32的内侧,所以能够省略用于将限制隔热部32的移动的部件(例如加热器衬垫74)设置于隔热部32的外侧的空间,可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大型化。
接着,对加热器衬垫74进行说明。图11是加热器衬垫74的俯视图。加热器衬垫74可由例如橡胶等弹性部件形成。如图8及图11所示,加热器衬垫74具有中央凹部74a、环状凸部74b、平坦部74c以及周壁部75。中央凹部74a构成为容纳并支承底部件盖72的一端。环状凸部74b划定中央凹部74a,与底部件盖72的凸缘部72a一起在轴向上夹持环80。
平坦部74c从环状凸部74b起在远离环80的同时朝向第一方向外侧延伸。周壁部75从平坦部74c的最外周沿Z轴正方向延伸,位于支承件32a的突出部33的外周侧。如图11所示,从轴向观察,与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的内表面内切的假想圆的直径为直径D3。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直径D3优选比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外径D4大(即优选为D3>D4)。换言之,在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配置于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的内侧时,在支承件32a和周壁部75之间设置间隙。由此,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隔热部32由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而与周壁部75接触,能够由加热器衬垫74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
直径D3和外径D4之差优选为1mm以下。由此,因为支承件32a可实质上游隙嵌合到周壁部75的内部,所以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缩小隔热部32的移动所需的空间。其结果,可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大型化。另外,因为能够缩小隔热部32能够移动的范围,所以香味吸取器100中的隔热部32从设计上的配置位置大幅错位被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性能从设计上的性能偏离被抑制。
通过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位于隔热部32的外侧,即使不将限制隔热部32的移动的部件(例如环80)设置于隔热部32的内侧,隔热部32也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且周壁部75能够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特别是在加热腔室50的情况下,也可以不在比隔热部32靠近腔室50的位置设置限制隔热部32的移动的部件(例如环80)。因此,抑制经由该部件向隔热部32传递热,其结果,抑制腔室50的热向外部放散。
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设置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的情况下,能够由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双方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即,在隔热部32沿第一方向移动时,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双方能够同时与隔热部32接触而限制隔热部32的移动。因此,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与隔热部32接触时的冲击被分散,能够抑制隔热部32被破坏。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香味吸取器100具有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但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具有任一方。
另外,如图8所示,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优选配置于在轴向上重叠的位置。由此,能够由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双方在轴向上的同一位置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因此,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与隔热部32接触时的冲击在轴向上的同一位置被分散,能够抑制隔热部32被破坏。
因为环80的直径D21比周壁部75的假想圆的直径D3小,所以如图8所示,在环80和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之间形成第一方向上的间隙S1。支承件32a的突出部33容纳于该间隙S1。因此,支承件32a的突出部33可在该间隙S1中被保持为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换言之,支承件32a的突出部33由环80和周壁部75不固定地夹持。因此,通过由例如具有规定的强度的材料、例如PEEK等树脂形成支承件32a,能够抑制隔热部32被破坏。
另外,如图8所示,周壁部75以不与隔热部32的隔热层32b接触的方式被定位。由此,因为不从周壁部75向隔热层32b直接赋予冲击,所以即使隔热层32b由例如气凝胶片等脆的材料形成,也能够防止隔热层32b被破坏。
加热器衬垫74也可以具有可与支承件32a的突出部33的端面接触的端面支承部76。如后述,加热器衬垫74的端面支承部76能够与第二保持部38的垫片90配合,将隔热部32保持为能够沿轴向移动。
图12A是第二保持部38的放大剖视图。图12B是图12A所示的部分A的放大图。如图12A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保持部38包含配置于腔室50的筒状部54的周围的垫片90。垫片90具备从轴向(Z轴向)观察配置于腔室50和隔热部32之间的环状部92、和具有比环状部92大的外径的凸缘部90a。“腔室50和隔热部32之间”是指腔室50和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上的间隙,“配置于腔室50和隔热部32之间”是指在轴向(Z轴向)上以与腔室50及隔热部32重叠的方式定位,并由腔室50和隔热部32夹持。环状部92具有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即支承件32a的内表面对置的外周面92a。
图13是从环状部92侧观察的垫片90的俯视图。如图13所示,将与环状部92的外周面92a外接的假想圆的直径设为直径D22。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该直径D22优选比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内径D1(参照图9)小(即优选为D1>D22)。换言之,在环状部92配置于隔热部32的内侧时,在环状部92和隔热部32之间设置间隙。由此,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隔热部32由于沿第一方向移动而与环状部92的外周面92a接触,能够由环状部92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另外,在如本实施方式这样、隔热部32的内表面的截面形状为与环状部92同样的环状的情况下,环状部92能够以较大的面积与隔热部32的内表面接触。因此,在隔热部32与环状部92接触时从环状部92向隔热部32施加的冲击被分散,能够抑制隔热部32被破坏。
内径D1和直径D22之差优选为1mm以下。由此,因为垫片90的环状部92可实质上游隙嵌合到隔热部32的内部,所以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并且,能够缩小隔热部32的移动所需的空间。其结果,可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大型化。另外,因为能够缩小隔热部32能够移动的范围,所以香味吸取器100中的隔热部32从设计上的配置位置大幅错位被抑制,香味吸取器100的性能从设计上的性能偏移被抑制。
另外,如图12A及图12B所示,环状部92的外周面92a优选包含随着在轴向上接近腔室50的中央部而外径减小的锥面92a。由此,在将环状部92配置于隔热部32的内侧时,能够容易地将环状部92插入隔热部3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2A所示,垫片90的凸缘部90a可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端面接触。如图12B所示,支承件32a与隔热层32b相比稍微朝向凸缘部90a突出。因此,在凸缘部90a与支承件32a接触时,凸缘部90a不与隔热层32b接触。该垫片90的凸缘部90a和图8所示的加热器衬垫74的端面支承部76能够将隔热部32保持为能够沿轴向移动,且限制隔热部32的轴向的移动。具体而言,可以凸缘部90a和加热器衬垫74的端面支承部76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L3大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轴向的长度L4的方式对垫片90和加热器衬垫74进行定位。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可设为距离L3>长度L4。在图12B所示的状态下,因为支承件32a与图8所示的加热器衬垫74的端面支承部76接触而被支承,所以在支承件32a和凸缘部90a之间形成有微小的间隙。由此,隔热部32能够在垫片90的凸缘部90a和加热器衬垫74的端面支承部76之间沿轴向移动。另外,由凸缘部90a和端面支承部76限制隔热部32的轴向的移动。由此,能够防止隔热部32沿轴向无限地移动,防止隔热部32和其它部件(例如,内壳10或腔室50)的碰撞。
另一方面,也可以以凸缘部90a和加热器衬垫74的端面支承部76之间的轴向上的距离与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轴向的长度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对垫片90和加热器衬垫74进行定位。在该情况下,隔热部32的支承件32a的两端与凸缘部90a和端面支承部76双方分别接触。在该情况下,虽然对支承件32a施加来自凸缘部90a及端面支承部76的摩擦力,但隔热部32能够沿第一方向移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隔热部32的第一端部39a的内侧配置环80,在第一端部39a的外侧配置加热器衬垫74的周壁部75,且在隔热部32的第二端部39b的内侧配置垫片90。由此,能够在隔热部32的第一端部39a和第二端部39b这两个部位限制隔热部32的第一方向的移动。因此,能够防止在隔热部32的两端部沿第一方向无限地移动,更可靠地防止隔热部32和其它部件(例如,内壳10或腔室50)的碰撞。另外,环80、加热器衬垫74或垫片90与隔热部32接触时的冲击被分散到两端部,能够抑制32被破坏。然而,不限于此,也可以仅在隔热部32的第一端部39a及第二端部39b中的任一方的内侧及外侧中的至少一侧设置限制隔热部32向第一方向的移动的部件。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及说明书和附图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需要说明的是,即使是说明书及附图中未直接记载的任何形状或材质,既然实现本申请发明的作用、效果,就在本申请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香味吸取器100具有向耗材110的端面供给从腔室50的开口52流入的空气的、所谓逆流式的空气流路,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从腔室50的底部56向腔室50内供给空气的、所谓底流式的空气流路。另外,加热元件42不限于电阻加热型,也可以是感应加热型。在该情况下,加热元件42能够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腔室50。另外,在耗材110具有感受器的情况下,加热元件42能够通过感应加热来加热耗材110的感受器。
附图标记说明
10内壳
32隔热部
32a支承件
32b隔热层
33突出部
37第一保持部
38第二保持部
39a第一端部
39b第二端部
40加热部
42加热元件
50腔室
60侧壁部
62接触部
66分离部
67空隙
74加热器衬垫
75周壁部
76端面支承部
80环
82凸部
82a顶部
83凸部
83a顶部
84凸部
84a顶部
90垫片
90a凸缘部
92环状部
92a外周面
100香味吸取器
101外壳
110耗材
D1内径
D2直径
D3直径
D4外径
S1间隙

Claims (22)

1.一种香味吸取器,其具有:
壳体;
容纳部,其容纳于所述壳体内,容纳耗材;
筒状部,其包围所述容纳部;
保持部,其将所述筒状部保持为能够沿所述筒状部的轴向或与所述轴向正交的第一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保持部包含构成为限制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第一方向的移动的第一限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一限制部构成为限制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轴向及所述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一限制部包含位于所述筒状部的内侧的内侧第一限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在将所述筒状部的内径设为D1,将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轴向观察与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外接的假想圆的直径设为D2时,D1>D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D1和D2之差为1m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具有向所述第一方向突出的至少两个凸部,
所述假想圆与所述至少两个凸部外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凸部具有顶部,从所述轴向观察,所述顶部具有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对应的形状,
所述假想圆与所述顶部外接,
在将所述假想圆的周向长度设为L1,将所述顶部的与所述假想圆外接的部分的长度的合计设为L2时,L1>L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L1及L2满足L2<0.5×L1。
10.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具有位于所述容纳部和所述筒状部之间的环状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环状部具有与所述筒状部的内表面对置的外周面,
所述外周面包含外径在所述轴向上朝向所述筒状部的中央减小的锥面。
12.根据权利要求2~11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一限制部包含位于所述筒状部的外侧的外侧第一限制部。
13.根据引用权利要求4~11中任一项的权利要求12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和所述外侧第一限制部配置于在所述轴向上重叠的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在所述内侧第一限制部和所述外侧第一限制部之间形成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间隙,
所述筒状部容纳于所述间隙。
15.根据权利要求2~14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筒状部具有第一端部和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侧的第二端部,
所述第一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中的至少一方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第一限制部配置于所述筒状部的所述第一端部及所述第二端部双方的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内侧或外侧。
17.根据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筒状部具有基部和设置于所述基部的外周侧的隔热层。
18.根据引用权利要求14的权利要求17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在所述筒状部的一端,所述基部具有从所述隔热层向轴向突出的突出部,
所述突出部容纳于所述间隙。
19.根据引用权利要求12~14中任一项的权利要求17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外侧第一限制部不与所述隔热层接触。
20.根据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容纳部具有筒状的侧壁部,
所述侧壁部具有在所述耗材容纳于所述容纳部时与所述耗材接触的接触部、和与所述接触部在周向上相邻且从所述耗材分离的分离部,
在所述耗材容纳于所述容纳部时,在所述分离部和所述耗材之间形成与所述容纳部内的所述耗材的端面及所述容纳部的开口连通的空气流路。
21.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具有加热部,其配置于所述容纳部的外周,构成为加热容纳于所述容纳部的所述耗材。
22.根据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香味吸取器,其中,
所述保持部包含限制所述筒状部的所述轴向的移动的第二限制部,构成为将所述筒状部保持为能够沿所述轴向移动。
CN202080107804.5A 2020-12-11 2020-12-11 香味吸取器 Pending CN1165681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46183 WO2022123755A1 (ja) 2020-12-11 2020-12-11 香味吸引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568163A true CN116568163A (zh) 2023-08-08

Family

ID=819743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7804.5A Pending CN116568163A (zh) 2020-12-11 2020-12-11 香味吸取器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01352A1 (zh)
EP (2) EP4252568A3 (zh)
JP (2) JP7446485B2 (zh)
KR (1) KR20230116888A (zh)
CN (1) CN116568163A (zh)
TW (1) TW202222181A (zh)
WO (1) WO20221237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10309S (en) * 2021-09-14 2023-08-17 Shenzhen Verdewell Tech Limited Electronic atomiz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66259B2 (ja) 2003-08-26 2007-08-29 住友金属工業株式会社 渦電流式減速装置
JP4820241B2 (ja) 2006-08-29 2011-11-24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配線基板収納構造
DE112013004924T9 (de) 2012-10-08 2015-07-23 Fisher-Rosemount Systems, Inc. Dynamisch wiederverwendbare Klassen
JP6942814B2 (ja) 2017-04-11 2021-09-29 ケーティー・アンド・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ヒータを事前予熱するエアロゾル生成システム
WO2019053268A1 (en) * 2017-09-15 2019-03-21 British American Tobacco (Investments) Limited APPARATUS FOR HEATING A SMOKING SUBSTANCE
US11020544B2 (en) * 2017-12-29 2021-06-01 Shenzhen Jianan Technology Co., Limited Composite heating type flue-curing device and composite heating method for cigarettes
EP3804546B1 (en) * 2018-05-30 2022-10-19 Shenzhen Yuyan Industrial Limited Aerosol generating apparatus
CN209090043U (zh) * 2018-07-05 2019-07-12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
CN210203368U (zh) * 2018-07-05 2020-03-31 深圳市艾维普思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烟
US20210212366A1 (en) 2018-08-15 2021-07-15 Nicoventures Trading Limited Apparatus for heating an article including an aerosolisable medium,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apparatus and an aerosolisable material article for use with the apparatus
KR20210075114A (ko) * 2018-10-12 2021-06-22 제이티 인터내셔널 소시에떼 아노님 에어로졸 생성 디바이스 및 에어로졸 생성 디바이스를 위한 가열 챔버
CN112969377A (zh) 2018-10-26 2021-06-15 日本烟草产业株式会社 壳体和具备该壳体的香味吸取器
KR20210130740A (ko) * 2019-03-11 2021-11-01 니코벤처스 트레이딩 리미티드 에어로졸 제공 디바이스
CN213128001U (zh) 2020-04-30 2021-05-07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循环降温气道的烟具和包含其的发烟系统
CN213127999U (zh) 2020-05-25 2021-05-07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夹紧弹性爪和气流扰动组件的密封加热装置
CN213307430U (zh) 2020-05-27 2021-06-01 云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多功能加热针的密封加热烟具
CN213307438U (zh) 2020-08-28 2021-06-01 昆山联滔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烟
CN213604392U (zh) 2020-09-25 2021-07-06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气雾生成装置
CN112089114A (zh) 2020-10-14 2020-12-18 深圳市艾溹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烟及加热机构
CN213908511U (zh) 2020-11-17 2021-08-10 湖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自带印刷感温电阻的发热体及低温烘焙烟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22123755A1 (zh) 2022-06-16
JP7446485B2 (ja) 2024-03-08
US20230301352A1 (en) 2023-09-28
KR20230116888A (ko) 2023-08-04
JP2024057043A (ja) 2024-04-23
EP4260720A4 (en) 2024-09-11
WO2022123755A1 (ja) 2022-06-16
EP4252568A2 (en) 2023-10-04
EP4260720A1 (en) 2023-10-18
TW202222181A (zh) 2022-06-16
EP4252568A3 (en) 2024-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4260722A1 (en) Fragrance inhaler
CN116568163A (zh) 香味吸取器
US20230301357A1 (en) Flavor inhaler
WO2022123761A1 (ja) 香味吸引器および圧力緩和方法
JP7298041B2 (ja) 香味吸引器
KR20230169225A (ko) 향미 흡인기
EP4260719A1 (en) Flavor inhaler
EA047347B1 (ru) Ароматический ингалятор
JP7530405B2 (ja) 香味吸引器及び喫煙システム
WO2024127614A1 (ja) 香味吸引器
WO2022230087A1 (ja) 香味吸引器および喫煙システム
KR20230173693A (ko) 향미 흡인기
WO2022137426A1 (ja) 香味吸引器
WO2022123759A1 (ja) 香味吸引器および香味吸引器の製造方法
JP2023113847A (ja) 香味吸引器
CN118401129A (zh) 香味吸取器以及吸烟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