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42144A - 制动钳 - Google Patents
制动钳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42144A CN115342144A CN202210479594.3A CN202210479594A CN115342144A CN 115342144 A CN115342144 A CN 115342144A CN 202210479594 A CN202210479594 A CN 202210479594A CN 115342144 A CN115342144 A CN 11534214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ver
- caliper
- replacement member
- brake
- p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2—Braking members; Mounting thereof
- F16D65/04—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F16D65/092—Bands, shoes or pads; 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for axially-engaging brakes, e.g. disc brakes
- F16D65/095—Pivots or supporting members therefo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55/0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 F16D55/22—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 F16D55/224—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 F16D55/2245—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with axially-movable discs or pads pressed against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members by clamping an axially-located rotating disc between movable braking members, e.g. movable brake discs or brake pads with a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for the braking members in which the common actuating member acts on two levers carrying the braking members, e.g. tong-type brak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H—BRAKES OR OTHER RETARD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IL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THEREOF IN RAIL VEHICLES
- B61H5/00—Applications or arrangements of 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 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005—Components of axially engaging brak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16D65/0068—Brake calipers
- F16D65/0075—Brake calipers assembled from a plurality of part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65/00—Parts or details
- F16D65/14—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 F16D65/16—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 F16D65/18—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 F16D65/183—Actuating mechanisms for brakes; Means for initiating operation at a predetermined position arranged in or on the brake adapted for drawing members together, e.g. for disc brakes with force-transmitting members arranged side by side acting on a spot type force-applying membe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55/00—Brakes with substantially-radial braking surfaces pressed together in axial direction, e.g. disc brakes
- F16D2055/0004—Parts or details of disc brakes
- F16D2055/0016—Brake calipers
- F16D2055/002—Brake calipers assembled from a plurality of pa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的制动钳。制动钳具备:左上杆(47),其保持通过夹持盘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块;和左侧支承部(32A),其以制动块与盘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方式将左上杆(47)支承成能够旋转。制动钳在左上杆(47)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具有硬度比左上杆(47)或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钳。
背景技术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有一种通过将制动块按压于与铁道车辆的车轮一体地旋转的盘来对车轮赋予制动力的制动钳装置。制动钳装置具备:左右一对钳杆,其在顶端部安装有制动块;致动器,其以左右一对钳杆的制动块相对于盘接近和远离的方式驱动;以及主体,其借助旋转轴将左右一对钳杆分别保持成能够旋转。在左右一对钳杆的基端部之间安装有间隙调整器。钳杆由旋转轴保持成能够旋转。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51748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不过,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制动钳装置中,在制动时,轴向扭矩和旋转滑动载荷施加于钳杆与主体之间的接触部。因此,若钳杆与主体之间的滑动阻力增大,则由于与钳杆之间的磨损而主体等支承部磨损,有可能需要更换支承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动钳具备:钳杆,其保持通过夹持制动盘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块;和支承部,其以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方式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在所述钳杆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具有硬度比所述钳杆或所述支承部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
根据上述结构,在钳杆转动时,硬度比钳杆或支承部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与钳杆或支承部接触,因此,更换构件磨损。因而,相较于钳杆或支承部由于钳杆与支承部之间的接触而损伤的情况,通过更换更换构件,从而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更换构件的硬度比所述钳杆和所述支承部的硬度低。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是保持致动器的主体,该致动器驱动所述钳杆利用支点旋转。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主体具有销,该销与所述钳杆嵌合,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所述更换构件设置于所述销的顶端部与所述钳杆之间和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与所述钳杆之间中的至少一处。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该制动钳具备:径向轴承,其以承受作用于与所述销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销的周围;和限制构件,其限制所述径向轴承在所述销的所述轴向上的位置,所述更换构件设置于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与所述钳杆之间,所述钳杆以不与所述限制构件接触、而与所述更换构件接触的方式设置。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更换构件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所述销以贯通所述开口的状态设置于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与所述钳杆之间。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更换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钳杆的上部与所述主体之间和所述钳杆的下部与所述主体之间。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该制动钳还具备设置于所述更换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弹性构件。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主体具有销,该销与所述钳杆嵌合,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所述更换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所述销以贯通所述开口的状态设置于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与所述钳杆之间。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构件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更换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所述更换构件与所述钳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对于上述制动钳,优选的是,所述支承部是间隙调整器,该间隙调整器以利用支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制动块的端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制动盘与所述制动块之间的间隙。
解决上述问题的制动钳具备:钳杆,其保持通过夹持制动盘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块;主体,其以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方式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并且,保持致动器,该致动器驱动所述钳杆利用支点旋转;以及更换构件,其硬度比所述钳杆和所述主体的硬度低,所述主体具有销,该销与所述钳杆嵌合,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所述更换构件设置于所述销的顶端部与所述钳杆之间和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与所述钳杆之间中的至少一处。
根据上述结构,在钳杆转动时,硬度比钳杆和主体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与钳杆或主体接触,因此,更换构件磨损。因而,相较于钳杆或主体由于钳杆与主体之间的接触而损伤的情况,通过更换更换构件,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制动钳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的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结构的平剖视图。
图3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结构的左侧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左上杆与左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6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左上杆与左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7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左下杆与左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8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左下杆与左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9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结构的右侧面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右上杆与右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1是表示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右下杆与右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表示施加于在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设置的更换构件的应力的图。
图13是表示施加于在该第1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设置的更换构件的应力的图。
图14是表示制动钳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的左上杆与左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5是表示该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左下杆与左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6是表示该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右上杆与右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7是表示该第2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的右下杆与右侧旋转销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剖视图。
图18是表示制动钳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的左上杆与间隙调整器之间的连接部分和左下杆与间隙调整器之间的连接部分的结构的放大局部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转向架;11、盘;12、制动块;14、制动钳;15、缸装置;20、制动钳装置;21、支架;22、连结销;30、主体;31、基部;32、第1支承部;32A、左侧支承部;32A1、左上收纳部;32A2、左下收纳部;32B、右侧支承部;32B1、右上收纳部;32B2、右下收纳部;33、第2支承部;33A、开口;35、左侧旋转销;35A、操作杆;35B、辊;35C、上端部;35D、下端部;36、右侧旋转销;36A、右上旋转销;36B、右下旋转销;37、盖;40、左钳杆;42、块安装构件;43、块旋转销;44、旋转轴;45、螺栓;46、左杆连结销;47、左上杆;47A、空间;48、左下杆;48A、空间;50、右钳杆;52、块安装构件;53、块旋转销;54、旋转轴;55、螺栓;56、右杆连结销;57、右上杆;57A、空间;58、右下杆;58A、空间;61、上侧密封构件;62、下侧密封构件;65、上端部径向轴承;66、下端部径向轴承;67、主体径向轴承;70、常用制动缸;80、停车制动缸;90、间隙输出部;91、牵引部;96、拉索;100、102、104、更换构件;101、103、105、弹性构件;110、间隙调整装置;111、间隙调整器;121、第1壳体;122、第2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第1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图13而对制动钳装置的第1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动钳装置20安装于未图示的铁道车辆的转向架,通过将制动块12按压于与使转向架的车轮旋转的车轴一体地旋转的圆盘状的盘11(参照图2),对车轮赋予制动力。即,制动钳装置20与盘11一起构成盘式制动器装置。制动钳装置20具备制动钳14和缸装置15。此外,盘11相当于制动盘。
制动钳装置20具备:支架21,其安装于转向架(参照图1);主体30,其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悬挂于支架21;以及一对钳杆、即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其保持于主体30。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分别保持通过夹持盘11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块12。主体30以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方式将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分别支承成能够旋转。
另外,制动钳装置20具备缸装置15,该缸装置15驱动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利用支点旋转,以便制动块12按压盘11。缸装置15利用压缩空气的供给和排出而驱动。从搭载于铁道车辆的罐供给向缸装置15供给的压缩空气。缸装置15以能够拆装的方式安装于主体30。此外,缸装置15相当于致动器。
支架21具备第1支架21A和第2支架21B。主体30夹在第1支架21A与第2支架21B之间。连结销22贯通第1支架21A、主体30以及第2支架21B,从而连结第1支架21A、主体30以及第2支架21B。主体30具备供连结销22贯通的基部31。基部31以与转向架的车轴的轴向正交、且沿着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的延伸方向的旋转轴线P为中心旋转。
主体30具备从基部31的下方朝向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延伸并支承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的第1支承部32。主体30具备从第1支承部32的中央向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的长度方向的后方延伸并支承缸装置15的第2支承部33。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支承部33是板状的构件。主体30的基部31、第1支承部32、以及第2支承部33一体地成形。即使转向架在车轴的轴向上倾斜了,主体30也以旋转轴线P为中心旋转,因此,能够将制动块12保持成与盘11始终平行。
在第1支承部32的左侧设置有支承左钳杆40的左侧支承部32A。在左侧支承部32A贯通有将左钳杆40支承成能够相对于主体30旋转的左侧旋转销35。左侧旋转销35保持于主体30,能够相对于左侧支承部32A旋转。在左侧旋转销35固定有被缸装置15的驱动力操作的操作杆35A。在第1支承部32的右侧设置有支承右钳杆50的右侧支承部32B。在右侧支承部32B,在上侧和下侧分别贯通有将右钳杆50支承成能够相对于主体30旋转的右侧旋转销36。右侧旋转销36固定于右侧支承部32B。此外,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相当于销。
如图3所示,左钳杆40具备一对杆、即左上杆47和左下杆48。左上杆47和左下杆48在左侧旋转销35的轴向上分开并彼此相对。在左钳杆40的顶端部利用两个块旋转销43连接有供制动块12安装的块安装构件42(参照图1)。块旋转销43能够相对于左上杆47和左下杆48旋转。块旋转销43固定于块安装构件42。左上杆47和左下杆48由左杆连结销46连结。
右钳杆50具备一对杆、即右上杆57和右下杆58。右上杆57和右下杆58在右侧旋转销36的轴向上分开并彼此相对。在右钳杆50的顶端部利用两个块旋转销53连接有供制动块12安装的块安装构件52。块旋转销53能够相对于右上杆57和右下杆58旋转。块旋转销53固定于块安装构件52。右上杆57和右下杆58由右杆连结销56连接。
如图2所示,缸装置15安装于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缸装置15具备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常用制动缸70安装于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的左侧的面。这些面与车轴垂直。停车制动缸80安装于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的右侧的面。因而,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隔着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设置。此外,第2支承部33的供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安装的面与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的延伸方向平行且与制动块12的面平行。
如图3所示,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利用各4个螺栓固定于第2支承部33。常用制动缸70用的螺栓相对于第2支承部33固定的位置与停车制动缸80用的螺栓相对于第2支承部33固定的位置不同。因此,能够相对于第2支承部33分别拆装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
如图2所示,在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的中央设置有开口33A。开口33A成为在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的长度方向上延伸的长孔。因此,在拆装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时,能够使常用制动缸70和停车制动缸80在开口33A处在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的长度方向上移动。
通过拆掉多个螺栓,能够从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的左侧的面拆卸常用制动缸70。另外,通过拆掉多个螺栓,能够从主体30的第2支承部33的右侧的面拆卸停车制动缸80。另外,通过拆掉螺栓45和螺栓55,能够从左钳杆40和右钳杆50拆卸随后论述的间隙调整装置110。因此,能够在检修、更换时容易地拆装缸装置15、间隙调整装置110。此外,固定缸装置15的螺栓的数量也可以任意地设定。
常用制动缸70具备第1缸室71、第1活塞72、第1杆73、以及第1弹簧74。第1活塞72在第1缸室71中移动。第1杆73固定于第1活塞72,从第1缸室71突出。第1弹簧74向第1杆73收纳于第1缸室71的方向对第1活塞72施力。在第1缸室71中,相对于第1活塞72而言在一侧设置有第1弹簧74,在另一侧存在第1空间75。常用制动缸70具备向第1缸室71的第1空间75供给压缩空气的第1供给端口76(参照图3)。第1供给端口76设置于第1缸室71的外部。在常用制动缸70中,若向第1缸室71的第1空间75供给压缩空气,则第1活塞72被推动而第1杆73突出。另外,在常用制动缸70中,若从第1缸室71的第1空间75排出压缩空气,则第1活塞72被第1弹簧74推动而第1杆73收纳于第1缸室71。
停车制动缸80具备第2缸室81、第2活塞82、第2杆83、以及第2弹簧84。第2活塞82在第2缸室81中移动。第2杆83固定于第2活塞82,从第2缸室81向第1缸室71突出。第2弹簧84向第2杆83从第2缸室81突出的方向对第2活塞82施力。在第2缸室81中,相对于第2活塞82而言在一侧设置有第2弹簧84,在另一侧存在第2空间85。停车制动缸80具备向第2缸室81的第2空间85供给压缩空气的第2供给端口86(参照图3)。第2供给端口86设置于第2缸室81的外部。在停车制动缸80中,若向第2缸室81的第2空间85供给压缩空气,则第2活塞82被推动而第2杆83收纳于第2缸室81。另外,在停车制动缸80中,若从第2缸室81的第2空间85排出压缩空气,则第2活塞82被第2弹簧84推动而第2杆83从第2缸室81向第1缸室71突出,推动第1活塞72而第1杆73突出。
第1缸室71具备向开口33A突出的第1突出部71A。第2缸室81具备向开口33A突出的第2突出部81A。在第2突出部81A贯通有第2杆83。第1突出部71A与第2突出部81A的外周嵌合。由此,常用制动缸70的第1杆73和停车制动缸80的第2杆83位于同轴上,停车制动缸80的输出向常用制动缸70传递。
在操作杆35A的顶端安装有旋转的辊35B。在缸装置15的第1杆73的顶端设置有收纳辊35B、并且与辊35B接触的作为贯通孔的收纳部73A。该收纳部73A吸收第1杆73的直线运动和操作杆35A的旋转运动的偏离,同时向操作杆35A传递第1杆73的驱动力。
如图1和图2所示,制动钳装置20具备调整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的间隙调整装置110。间隙调整装置110具备调整间隙的间隙调整器111和向间隙调整器111输出间隙的间隙输出部90。间隙输出部90具备根据缸装置15的第1杆73的移动量牵引拉索96的牵引部91和拉索96。间隙调整器111连结左钳杆40的基端部和右钳杆50的基端部。左钳杆40和间隙调整器111利用上下一对螺栓45连结成能够转动。右钳杆50和间隙调整器111利用上下一对螺栓55连结成能够转动。左钳杆40和间隙调整器111以旋转轴线44旋转,右钳杆50和间隙调整器111以旋转轴线54旋转。
如图4所示,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插入左上杆47的空间47A。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能够相对于左上杆47旋转。在左上杆47的空间47A设置有上端部径向轴承65。上端部径向轴承65以承受作用于与左侧旋转销35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的周围。作为上端部径向轴承65,采用例如滚针轴承。因此,在左侧旋转销35旋转而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移动了时,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与上端部径向轴承65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与左上杆47之间的接触摩擦。
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插入左下杆48的空间48A。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能够相对于左下杆48旋转。在左下杆48的空间48A设置有下端部径向轴承66。下端部径向轴承66以承受作用于与左侧旋转销35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的周围。作为下端部径向轴承66,采用例如滚针轴承。因此,在左侧旋转销35旋转而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移动了时,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与下端部径向轴承66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与左下杆48之间的接触摩擦。
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和下端部35D位于同轴上,位于相对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中心轴线偏心的位置。因此,若左侧旋转销35旋转,则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和下端部35D以左侧旋转销35的中心轴线为旋转中心移动而驱动左钳杆40。
在左侧旋转销35的外周与主体30之间,上下设置有两个主体径向轴承67。主体径向轴承67以承受作用于与左侧旋转销35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的周围。在左侧旋转销35旋转了时,左侧旋转销35与主体径向轴承67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左侧旋转销35与主体30之间的接触摩擦。作为主体径向轴承67,采用例如滚针轴承。
如图5和图6所示,在左上杆47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0。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左侧支承部32A位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上侧根部(即,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的根部)的周围。因此,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上侧根部的周围与左上杆47之间。更换构件100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更换构件100以左侧旋转销3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左侧支承部32A与更换构件100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1。弹性构件101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弹性构件101是具有开口的环状。弹性构件101以左侧旋转销3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另外,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左侧支承部32A,相对于左上杆47滑动。因此,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磨损。
在左侧旋转销35的上侧根部设置有限制主体径向轴承67在左侧旋转销35的轴向上的位置的盖37。盖37是具有开口的环状的板材。盖37的缘部朝向主体径向轴承67竖立设置。盖37利用固定销37A固定于左侧旋转销35。盖37具备使其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密闭的O形圈37B和使其与左上杆47之间密闭的O形圈37C。利用两个O形圈37B、37C防止了异物向主体径向轴承67的进入。此外,盖37相当于限制构件。
在左侧支承部32A的上侧设置有环状的左上收纳部32A1。在左上收纳部32A1收纳有弹性构件101和更换构件100。左侧支承部32A的缘部以与左上杆47之间具有间隙W1的方式形成。更换构件100以从左上收纳部32A1突出而与左上杆47接触的方式设置。左上杆47以不与盖37接触、而与更换构件100接触的方式设置。因此,即使左上杆47倾斜了,左上杆47也不与左侧支承部32A接触。弹性构件101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更换构件100与左上杆47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如图7和图8所示,在左下杆48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0。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左侧支承部32A位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下侧根部(即,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的根部)的周围。因此,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的下侧根部的周围与左下杆48之间。更换构件100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更换构件100以左侧旋转销3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左侧支承部32A与更换构件100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1。弹性构件101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弹性构件101是具有开口的环状。弹性构件101以左侧旋转销3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另外,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左侧支承部32A,相对于左下杆48滑动。因此,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磨损。
在左侧旋转销35的下侧根部设置有限制主体径向轴承67在左侧旋转销35的轴向上的位置的盖37。盖37是具有开口的环状的板材。盖37的缘部朝向主体径向轴承67竖立设置。盖37利用固定销37A固定于左侧旋转销35。盖37具备使其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密闭的O形圈37B和使其与左下杆48之间密闭的O形圈37C。利用两个O形圈37B、37C防止了粉尘等异物向主体径向轴承67的进入。因而,盖37也作为阻止粉尘的流入的密封构件发挥功能。此外,盖37相当于限制构件。
在左侧支承部32A的下侧设置有环状的左下收纳部32A2。在左下收纳部32A2收纳有弹性构件101和更换构件100。左侧支承部32A的缘部以与左下杆48之间具有间隙W2的方式形成。更换构件100以从左下收纳部32A2突出而与左下杆48接触的方式设置。左下杆48以不与盖37接触、而与更换构件100接触的方式设置。因此,即使左下杆48倾斜了,左下杆48也不与左侧支承部32A接触。弹性构件101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更换构件100与左下杆48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因而,更换构件100分别设置于作为左钳杆40的上部的左上杆47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和作为左钳杆40的下部的左下杆48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
如图9所示,右侧旋转销36具备右上旋转销36A和右下旋转销36B。右上旋转销36A和右下旋转销36B位于同轴上。右上旋转销36A插入右上杆57。右上杆57能够相对于右上旋转销36A旋转。右下旋转销36B插入右下杆58。右下杆58能够相对于右下旋转销36B旋转。
如图10所示,在右上杆57的空间57A设置有上端部径向轴承65。上端部径向轴承65以承受作用于与右上旋转销36A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右上旋转销36A的周围。作为上端部径向轴承65,采用例如滚针轴承。因此,在右上杆57旋转了时,右上旋转销36A与上端部径向轴承65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右上旋转销36A与右上杆57之间的接触摩擦。
在右上杆57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0。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侧支承部32B的硬度低。右侧支承部32B位于右上旋转销36A的上侧根部(即,右上旋转销36A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因此,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右侧旋转销36的上侧根部的周围与右上杆57之间。更换构件100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更换构件100以右侧旋转销36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右侧支承部32B与更换构件100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1。弹性构件101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弹性构件101是具有开口的环状。弹性构件101以右上旋转销36A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另外,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右侧支承部32B,相对于右上杆57滑动。因此,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磨损。
在右侧支承部32B的上侧设置有环状的右上收纳部32B1。在右上收纳部32B1收纳有弹性构件101和更换构件100。右侧支承部32B的缘部以与右上杆57之间具有间隙W3的方式形成。更换构件100以从右上收纳部32B1突出而与右上杆57接触的方式设置。右上杆57以不与盖37接触、而与更换构件100接触的方式设置。因此,即使右上杆57倾斜了,右上杆57也不与右侧支承部32B接触。弹性构件101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更换构件100与右上杆57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如图11所示,在右下杆58的空间58A设置有下端部径向轴承66。下端部径向轴承66以承受作用于与右下旋转销36B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右下旋转销36B的周围。作为下端部径向轴承66,采用例如滚针轴承。因此,在右下杆58旋转了时,右下旋转销36B与下端部径向轴承66接触,从而能够减少右下旋转销36B与右下杆58之间的接触摩擦。
在右下杆58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0。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侧支承部32B的硬度低。右侧支承部32B位于右下旋转销36B的下侧根部(即,右下旋转销36B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因此,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右侧旋转销36的下侧根部的周围与右下杆58之间。更换构件100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更换构件100以右侧旋转销36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在右侧支承部32B与更换构件100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1。弹性构件101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弹性构件101是具有开口的环状。弹性构件101以右下旋转销36B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另外,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右侧支承部32B,相对于右下杆58滑动。因此,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磨损。
在右侧支承部32B的下侧设置有环状的右下收纳部32B2。在右下收纳部32B2收纳有弹性构件101和更换构件100。右侧支承部32B的缘部以与右下杆58之间具有间隙W4的方式形成。更换构件100以从右下收纳部32B2突出而与右下杆58接触的方式设置。右下杆58以不与盖37接触、而与更换构件100接触的方式设置。因此,即使右下杆58倾斜了,右下杆58也不与右侧支承部32B接触。弹性构件101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更换构件100与右下杆58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因而,更换构件100分别设置于作为右钳杆50的上部的右上杆57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和作为右钳杆50的下部的右下杆58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
如图2所示,间隙调整装置110通过调整左钳杆40的基端部与右钳杆50的基端部之间的距离,调整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而且,间隙调整装置110在由于制动块12的磨损而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变长时使左钳杆40的基端部与右钳杆50的基端部之间的距离伸长,从而缩短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
在第1杆73的移动量是预定值以上时,牵引部91牵引拉索96。即,若第1杆73突出而移动量达到预定值,则第1杆73与牵引部91接触,从而牵引部91旋转而牵引拉索96。
如图1所示,间隙调整器111具备第1壳体121和第2壳体122。第1壳体121连接于左上杆47的基端部与左下杆48的基端部之间。第1壳体121与一对左上杆47和左下杆48由螺栓45连结成能够转动。第2壳体122连接于右上杆57的基端部与右下杆58的基端部之间。第2壳体122与一对右上杆57和右下杆58由螺栓55连结成能够转动。
如图2所示,第1壳体121具备朝向第2壳体122延伸的圆筒状的延伸部121A。在第1壳体121固定有多棱柱状的多边形杆123。多边形杆123设置于第1壳体121的延伸部121A的延伸方向。
多边形杆123的基端部向第1壳体121的外部突出。在多边形杆123的基端部设置有形成为六棱柱的六边部123B。通过以手动旋转多边形杆123的六边部123B,能够调整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
在第2壳体122固定有朝向第1壳体121延伸的圆柱状的螺杆124。螺杆124具有仅第1壳体121侧开口的圆柱状的空间124A。在螺杆124的空间124A贯通有多边形杆123。在螺杆124的除了固定于第2壳体122的部分以外的外周设置有外螺纹124B。螺杆124由支承弹簧122A支承。在螺杆124的基端部设置有形成为六棱柱的六边部124C。通过以手动旋转螺杆124的六边部124C,能够调整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因此,能够从间隙调整器111的两侧进行间隙调整,一次能够调整的间隙量变大,能够高效地且容易地进行维护时的调整作业。
在螺杆124的外周设置有圆筒状的调整螺母125。在调整螺母125的局部的内壁设置有与螺杆124的外螺纹124B螺纹结合的内螺纹125A。调整螺母125一边与螺杆124的外螺纹124B螺纹结合,一边相对于螺杆124旋转。即,若螺杆124向远离多边形杆123的方向移动,则调整螺母125利用螺杆124的外螺纹124B和调整螺母125的内螺纹125A旋转。
调整螺母125位于第1壳体121的延伸部121A与螺杆124之间。在调整螺母125的外周设置有朝向第1壳体121的延伸部121A的内壁突出的凸条部125B。在调整螺母125与第1壳体121的延伸部121A之间设置有在调整螺母125的轴向上向第1壳体121侧对凸条部125B施力的防振弹簧126。防振弹簧126是螺旋弹簧,设置于调整螺母125的外周。调整螺母125的凸条部125B被防振弹簧126施力,因此,能够降低由振动造成的影响。在调整螺母125与第1壳体121的延伸部121A之间设置有抵接离合器127。抵接离合器127在凸条部125B在轴向上被向左钳杆40侧推动了时,与凸条部125B的垂直于轴向的面接触,从而限制调整螺母125的旋转。另外,在第2壳体122固定有覆盖第1壳体121的圆筒状的罩128。
在螺杆124的靠第1壳体的位置安装有供拉索96连接的拉索安装部130。在调整螺母125与第1壳体121的延伸部121A之间设置有单向离合器131。拉索安装部130固定于单向离合器131。单向离合器131和拉索安装部130一体地旋转。单向离合器131容许用于间隙调整器111伸长的调整螺母125的旋转,限制用于间隙调整器111缩短的调整螺母125的旋转。在单向离合器131安装有弹簧132。即,在拉索96被牵引部91牵引了时,单向离合器131和拉索安装部130从左侧看来顺时针旋转,弹簧132被压缩。另一方面,若解除拉索96的牵引,则由于弹簧132的作用力而单向离合器131和拉索安装部130与调整螺母125一起反转(逆时针旋转)而间隙调整器111伸长。
接着,对上述制动钳装置20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2而对制动块12未磨损的状态下的制动钳装置20和间隙调整装置110的动作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制动钳装置20中,在使常用制动工作时,向缸装置15的常用制动缸70的第1空间75供给压缩空气。常用制动缸70的第1杆73与第1活塞72一起向从第1缸室71突出的方向移动而借助辊35B顺时针驱动操作杆35A。此时,如果制动块12的磨损较小而第1杆73的移动量(突出量)小于预定值,则第1杆73未与牵引部91接触。
若第1杆73向从第1缸室71突出的方向移动,则操作杆35A与左侧旋转销35一起顺时针旋转。若左侧旋转销35顺时针旋转,则左钳杆40以旋转轴线44为旋转中心向左侧的制动块12与盘11接触的方向旋转,左侧的制动块12与盘11接触。此外,在左钳杆40与左侧支承部32A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0和弹性构件101。因此,在左钳杆40旋转时,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接触。在更换构件100由于与左钳杆40之间的接触而磨损了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0,能够维持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状态。
接下来,在左侧的制动块12与盘11接触了之后,左钳杆40以块旋转销43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并且,若左钳杆40以块旋转销43为旋转中心旋转,则右钳杆50借助旋转轴线44、间隙调整器111以及旋转轴线54以右侧旋转销36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旋转,右侧的制动块12与盘11接触。因而,通过左右的制动块12按压盘11的两面来限制盘11的旋转。利用制动块12的按压力调整制动。此外,在右钳杆50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0和弹性构件101。因此,在右钳杆50旋转时,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接触。在更换构件100由于与右钳杆50之间的接触而磨损了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0,能够维持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状态。
另外,在从停车制动缸80的第2空间85排出压缩空气而第2杆83从第2缸室81突出时,第2杆83推动第1活塞72和第1杆73,从而与第1杆73从第1缸室71突出来时同样地动作。
若左右的制动块12按压相对于制动块12向下方向旋转的盘11,则制动块12向盘11的旋转方向联动。如图4所示,若左侧的制动块12向下方向联动,则左钳杆40倾斜。并且,弹性构件101与左钳杆4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即,图12以点表示仅设置有更换构件100、左钳杆40倾斜了时的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左钳杆40倾斜了,接触面积减少而面压变高,载荷施加于局部。另一方面,图13以点表示设置有更换构件100和弹性构件101、左钳杆40倾斜了时的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由于左钳杆40倾斜了,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但利用弹性构件101来抑制接触面积的减少而抑制面压的增加。能够维持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0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0的更换频度。另外,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47A的上端部径向轴承65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48A的下端部径向轴承66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如图9所示,若右侧的制动块12向下方向联动,则右钳杆50倾斜。并且,弹性构件101与右钳杆5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与左钳杆40同样地,由于右钳杆50倾斜了,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但利用弹性构件101来抑制接触面积的减少而抑制面压的增加。能够维持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0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0的更换频度。另外,右上旋转销36A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57A的上端部径向轴承65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右下旋转销36B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58A的下端部径向轴承66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
若左右的制动块12按压于相对于制动块12向上方向旋转的盘11,则制动块12向盘11的旋转方向联动。如图4所示,若左侧的制动块12向上方向联动,则左钳杆40倾斜。并且,弹性构件101与左钳杆4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与下方向同样地,由于左钳杆40倾斜了,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但利用弹性构件101来抑制接触面积的减少而抑制面压的增加。能够维持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0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0的更换频度。另外,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47A的上端部径向轴承65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48A的下端部径向轴承66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如图9所示,若右侧的制动块12向上方向联动,则右钳杆50倾斜。并且,弹性构件101与右钳杆5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与下方向同样地,由于右钳杆50倾斜了,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减少,但利用弹性构件101来抑制接触面积的减少而抑制面压的增加。能够维持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0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0的更换频度。另外,右上旋转销36A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57A的上端部径向轴承65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右下旋转销36B的外周与设置到空间58A的下端部径向轴承66接触,从而减少接触摩擦。
接下来,对制动块12磨损了的状态下的制动钳装置20和间隙调整装置110的动作进行说明。在制动块12磨损了的状态时,常用制动缸70虽然也由于压缩空气的供给而与制动块12未磨损的状态下的情况同样地动作,但第1杆73的移动量根据制动块12的磨损量增加。并且,若制动块12的磨损量变大、第1杆73的移动量成为预定值以上,则间隙调整装置110动作。即,间隙调整器111伸长而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缩短。
若第1杆73的移动量成为预定值以上,则第1杆73的顶端部与牵引部91接触,从而牵引部91旋转而牵引拉索96。若牵引拉索96,则拉索安装部130与单向离合器131一起顺时针旋转。此外,第1杆73的移动量是预定值以上相当于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是规定值以上。
接下来,在制动钳装置20中,若左侧的制动块12和右侧的制动块12夹持盘11而在间隙调整器111产生压缩力,则螺杆124欲使调整螺母125向缩短方向旋转。此时,调整螺母125的旋转被抵接离合器127与调整螺母125的凸条部125B之间的摩擦力和单向离合器131限制,螺杆124不向缩短方向移动,制动钳装置20的夹持力被维持而产生制动力。
接下来,在制动钳装置20中,若压缩空气向常用制动缸70的供给停止而解除制动,则第1杆73返回第1缸室71。并且,第1杆73与牵引部91之间的接触消失,解除牵引部91对拉索96的牵引。并且,若解除拉索96的牵引,则由于弹簧132的作用力而单向离合器131和拉索安装部130与调整螺母125一起反转(逆时针旋转)。此时,单向离合器131不向伸长的方向旋转,因此,与调整螺母125一起逆时针旋转。由此,间隙调整器111的全长变长,从而左钳杆40的基端部与右钳杆50的基端部之间的距离变长,制动块12与盘11之间的间隙缩短。
接着,对第1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
(1-1)在钳杆40、50的转动时、随着制动而制动块12与盘11联动了时,硬度比钳杆40、50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与钳杆40、50接触,因此,更换构件100磨损。因而,相较于由于钳杆40、50与主体30之间的接触而钳杆40、50或主体30损伤的情况,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0,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
(1-2)在钳杆40、50的转动时、随着制动而制动块12与盘11联动了时,硬度比钳杆40、50和主体30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0与钳杆40、50或主体30接触,因此,更换构件100磨损。因而,相较于由于钳杆40、50与主体30之间的接触而钳杆40、50或主体30损伤的情况,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0,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
(1-3)保持缸装置15的主体30的更换并不容易。通过更换构件100磨损,能够避免主体30的更换。
(1-4)支承左钳杆40的左侧旋转销35和支承右钳杆50的右侧旋转销36的更换并不容易。通过更换构件100磨损,能够避免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的更换。
(1-5)钳杆40、50以不与盖37接触、而与更换构件100接触的方式设置,因此,能够抑制盖37的磨损。
(1-6)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所贯通的环状的更换构件100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的端部的根部与钳杆40、50之间。因此,更换构件100不会从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脱落,更换构件100的定位容易。
(1-7)在钳杆40、50的上下与主体30之间分别设置有更换构件100,因此,更换构件100与钳杆40、50接触而在钳杆40、50的上下处更换构件100磨损。因而,相较于由于钳杆40、50与主体30之间的接触而钳杆40、50或主体30损伤的情况,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0,能够容易地更换构件。
(1-8)在更换构件100与主体30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1。因此,即使钳杆40、50相对于主体30向旋转方向以外移位了,也由于弹性构件101变形而维持接触状态,能够抑制更换构件100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0的更换频度。
(1-9)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所贯通的环状的更换构件100和弹性构件101设置于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的端部的根部与钳杆40、50之间。因此,更换构件100和弹性构件101不会从左侧旋转销35和右侧旋转销36脱落,更换构件100和弹性构件101的定位容易。
(1-10)弹性构件101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因此,具有弹性,同时也具有优异的耐水、耐化学药品性。
(1-11)弹性构件101与更换构件100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更换构件100与钳杆40、50之间的接触面积大。因此,能够抑制在弹性构件101未起作用的情况下更换构件100与钳杆40、50接触。
(第2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4~图17而对制动钳装置的第2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在上下的钳杆与销的端部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这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在左上杆47与左侧旋转销35的上端部35C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2。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侧旋转销35的硬度低。在左侧旋转销35与更换构件10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3。弹性构件103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更换构件102相对于左上杆47滑动。因此,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2磨损。
如图15所示,在左下杆48与左侧旋转销35的下端部35D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2。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侧旋转销35的硬度低。在左侧旋转销35与更换构件10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3。弹性构件103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更换构件102相对于左下杆48滑动。因此,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2磨损。
因而,更换构件102分别设置于作为右钳杆50的上部的右上杆57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和作为右钳杆50的下部的右下杆58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
在左钳杆40旋转时,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2接触。在更换构件102由于与左钳杆40之间的接触而磨损了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2,能够维持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2之间的接触状态。
另外,在左钳杆40相对于主体30倾斜了时,弹性构件103与左钳杆4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2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能够维持左钳杆40与更换构件102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2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2的更换频度。
如图16所示,在右上杆57与右侧旋转销36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2。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侧旋转销36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在右侧旋转销36与更换构件10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3。弹性构件103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更换构件102相对于右上杆57滑动。因此,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2磨损。
如图17所示,在右下杆58与右侧旋转销36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2。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侧旋转销36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在右侧旋转销36与更换构件102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3。弹性构件103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更换构件102相对于右下杆58滑动。因此,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2磨损。
因而,更换构件102分别设置于作为右钳杆50的上部的右上杆57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和作为右钳杆50的下部的右下杆58与右侧支承部32B之间。
在右钳杆50旋转时,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2接触。在更换构件102由于与右钳杆50之间的接触而磨损了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2,能够维持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2之间的接触状态。
另外,在右钳杆50相对于主体30倾斜了时,弹性构件103与右钳杆5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2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能够维持右钳杆50与更换构件102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2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2的更换频度。
接着,对第2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此外,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1-1)~(1-5)、(1-7)、(1-8)、(1-10)的效果之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2-1)在钳杆40、50与支承部32A、32B之间和在钳杆40、50与旋转销35、36之间这两处设置有更换构件。因此,能够在支承部32A、32B和旋转销35、36中任一处都避免磨损。
(第3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图18而对制动钳装置的第3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制动钳装置在上下的钳杆与间隙调整器之间的连接部分设置有更换构件这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不同。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之间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如图18所示,在左上杆47与间隙调整器111的第1壳体121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4。此外,间隙调整器111相当于支承部。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第1壳体121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第1壳体121位于螺栓45的上侧根部(即,上侧的螺栓45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因此,更换构件104设置于螺栓45的上侧根部的周围与左上杆47之间。此外,螺栓45相当于销。更换构件104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更换构件104以螺栓4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在第1壳体121与更换构件104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5。弹性构件105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弹性构件105是具有开口的环状。弹性构件105以螺栓4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另外,更换构件104设置于第1壳体121,相对于左上杆47滑动。因此,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4磨损。
在左下杆48与间隙调整器111的第1壳体121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4。此外,间隙调整器111相当于支承部。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第1壳体121的硬度低。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第1壳体121位于螺栓45的下侧根部(即,下侧的螺栓45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因此,更换构件104设置于螺栓45的下侧根部的周围与左下杆48之间。此外,螺栓45相当于销。更换构件104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更换构件104以螺栓4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在第1壳体121与更换构件104之间设置有弹性构件105。弹性构件105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弹性构件105是具有开口的环状。弹性构件105以螺栓45贯通了开口的状态设置。另外,更换构件104设置于第1壳体121,相对于左下杆48滑动。因此,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104磨损。
同样地,在右上杆57与间隙调整器111的第2壳体122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4和弹性构件105。在右下杆58与间隙调整器111的第2壳体122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104和弹性构件105。
在钳杆40、50旋转时,钳杆40、50与更换构件104接触。在更换构件104由于与钳杆40、50之间的接触而磨损了的情况下,通过更换更换构件104,能够维持钳杆40、50与更换构件104之间的接触状态。
另外,在钳杆40、50相对于间隙调整器111倾斜了时,弹性构件105与钳杆40、50的倾斜相应地变形,从而抑制钳杆40、50与更换构件104之间的接触面积的减少。能够维持钳杆40、50与更换构件104之间的接触状态而抑制更换构件104的偏磨损。因而,能够降低更换构件104的更换频度。
接着,对第3实施方式的效果进行说明。此外,除了第1实施方式的(1-1)~(1-11)的效果之外,还起到以下的效果。
(3-1)间隙调整器111的更换并不容易。通过更换构件104磨损,能够避免间隙调整器111的更换。
(其他实施方式)
上述各实施方式能够如以下这样变更而实施。上述各实施方式和以下的变更例能够在技术上不矛盾的范围内相互组合而实施。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使弹性构件与更换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更换构件与钳杆40、50之间的接触面积大,但也可以使弹性构件与更换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小于更换构件与钳杆40、50之间的接触面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将更换构件和弹性构件的形状设为具有开口的环状。然而,更换构件和弹性构件的形状也可以不是环状,更换构件和弹性构件配置于钳杆40、50与支承部之间即可。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钳杆40、50的上下,在与主体30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但也可以仅是钳杆40、50的上下中任一者。此外,对钳杆40、50的上侧施加制动时的盘反作用力和自重,因此,钳杆40、50的上侧所承受的载荷较大。因而,期望的是在至少钳杆40、50的上侧设置有更换构件。另外,也可以是,只要盘的旋转方向决定成一方向,则与盘的旋转方向相应地仅在钳杆40、50的上下中的一方设置有更换构件。即,期望的是,如果制动块向下方向联动,就在钳杆40、50的上侧设置有更换构件,如果制动块向上方向联动,就在钳杆40、50的下侧设置有更换构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弹性构件设为弹性变形的弹簧。既可以将弹簧设为供旋转销35、36贯通,也可以在旋转销35、36的周围呈环状配置多个弹簧。另外,也可以将弹性构件设为球面轴承。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弹性构件。在该情况下,更换构件可能偏磨损,但通过更换更换构件,能够避免钳杆40、50的更换。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空间47A、57A设置有上端部径向轴承65,但也可以省略上端部径向轴承65。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空间48A、58A设置有下端部径向轴承66,但也可以省略下端部径向轴承66。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盖37。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省略间隙W1、W2、W3、W4。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在钳杆40、50与支承部32A、32B之间、在钳杆40、50与旋转销35、36之间设置有更换构件。然而,也可以仅在钳杆40、50与旋转销35、36之间设置更换构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左侧旋转销35贯通了主体30,但只要是主体30保持左侧旋转销35的构造,左侧旋转销35也可以未贯通主体30。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左侧旋转销35和主体30设为一体的零部件。在该情况下,更换构件贯通作为一体的零部件的左侧旋转销。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作为右侧旋转销36的右上旋转销36A和右下旋转销36B与主体30设为一体的零部件。在该情况下,更换构件贯通作为一体的零部件的右侧旋转销。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左侧旋转销35与左上杆47和左下杆48中的至少一个杆设为一体的零部件。在该情况下,更换构件贯通作为一体的零部件的左侧旋转销。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将右上旋转销36A和右上杆57设为一体的零部件。另外,也可以将右下旋转销36B和右下杆58设为一体的零部件。在该情况下,更换构件贯通作为一体的零部件的右上旋转销和右下旋转销。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上杆47和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0和左上杆47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0和左侧支承部32A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1设置于左上杆47与更换构件100之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下杆48和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0和左下杆48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0和左侧支承部32A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左侧支承部32A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1设置于左下杆48与更换构件100之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上杆57和右侧支承部32B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0和右上杆57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0和右侧支承部32B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侧支承部32B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1设置于右上杆57与更换构件100之间。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下杆58和右侧支承部32B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0和右下杆58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0和右侧支承部32B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0的硬度比右侧支承部32B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1设置于右下杆58与更换构件100之间。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上杆47和左侧旋转销35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2和左上杆47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2和左侧旋转销35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侧旋转销35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3设置于更换构件102与左上杆47之间。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下杆48和左侧旋转销35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2和左下杆48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2和左侧旋转销35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左侧旋转销35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3设置于更换构件102与左下杆48之间。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上杆57和右侧旋转销36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2和右上杆57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2和右侧旋转销36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侧旋转销36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3设置于更换构件102与右上杆57之间。
·在上述第2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下杆58和右侧旋转销36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2和右下杆58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2和右侧旋转销36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2的硬度比右侧旋转销36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3设置于更换构件102与右下杆58之间。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左上杆47和第1壳体121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4和左上杆47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左上杆47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4和第1壳体121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第1壳体121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5设置于更换构件104与左上杆47之间。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左下杆48和第1壳体121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4和左下杆48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左下杆48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4和第1壳体121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第1壳体121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5设置于更换构件104与左下杆48之间。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右上杆57和第2壳体122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4和右上杆57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右上杆57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4和第2壳体122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第2壳体122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5设置于更换构件104与右上杆57之间。
·在上述第3实施方式中,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右下杆58和第2壳体122的硬度低。然而,也可以是,更换构件104和右下杆58滑动,因此,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右下杆58的硬度低。另外,也可以是,如果更换构件104和第2壳体122滑动,则仅使更换构件104的硬度比第2壳体122的硬度低。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105设置于更换构件104与右下杆58之间。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采用了缸装置15作为致动器,但也可以采用马达装置等其他装置作为致动器。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制动钳和制动钳装置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的结构。只要是制动钳和制动钳装置具有支承钳杆的支承部和钳杆的结构,就能够在支承钳杆的支承部与钳杆之间设置更换构件。
·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由多个物体构成的构件既可以使该多个物体一体化,相反,能够将由一个物体构成的构件分成多个物体。不管是否一体化,都以能够达成发明的目的的方式构成即可。
Claims (13)
1.一种制动钳,其具备:
钳杆,其保持通过夹持制动盘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块;和
支承部,其以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方式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
在所述钳杆与所述支承部之间具有硬度比所述钳杆或所述支承部的硬度低的更换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更换构件的硬度比所述钳杆和所述支承部的硬度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支承部是保持致动器的主体,该致动器驱动所述钳杆利用支点旋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主体具有销,该销与所述钳杆嵌合,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
所述更换构件设置于所述销的顶端部与所述钳杆之间和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与所述钳杆之间中的至少一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该制动钳具备:
径向轴承,其以承受作用于与所述销的轴向正交的径向上的载荷的方式设置于所述销的周围;和
限制构件,其限制所述径向轴承在所述销的所述轴向上的位置,
所述更换构件设置于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与所述钳杆之间,
所述钳杆以不与所述限制构件接触、而与所述更换构件接触的方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更换构件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所述销以贯通所述开口的状态设置于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与所述钳杆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3~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更换构件分别设置于所述钳杆的上部与所述主体之间和所述钳杆的下部与所述主体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3~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该制动钳还具备设置于所述更换构件与所述主体之间的弹性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主体具有销,该销与所述钳杆嵌合,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
所述更换构件和所述弹性构件是具有开口的环状,所述销以贯通所述开口的状态设置于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与所述钳杆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由氯丁二烯橡胶、聚氨酯橡胶、有机硅橡胶中的至少1者形成。
11.根据权利要求8~10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弹性构件与所述更换构件之间的接触面积比所述更换构件与所述钳杆之间的接触面积大。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动钳,其中,
所述支承部是间隙调整器,该间隙调整器以利用支点旋转的方式与所述制动块的端部连接,用于调整所述制动盘与所述制动块之间的间隙。
13.一种制动钳,其具备:
钳杆,其保持通过夹持制动盘而产生制动力的制动块;
主体,其以所述制动块与所述制动盘之间的距离改变的方式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并且,保持致动器,该致动器驱动所述钳杆利用支点旋转;以及
更换构件,其硬度比所述钳杆和所述主体的硬度低,
所述主体具有销,该销与所述钳杆嵌合,将所述钳杆支承成能够旋转,
所述更换构件设置于所述销的顶端部与所述钳杆之间和所述销的端部的根部的周围与所述钳杆之间中的至少一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81932A JP2022175512A (ja) | 2021-05-13 | 2021-05-13 | ブレーキキャリパ |
JP2021-081932 | 2021-05-13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42144A true CN115342144A (zh) | 2022-11-15 |
Family
ID=814484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479594.3A Pending CN115342144A (zh) | 2021-05-13 | 2022-05-05 | 制动钳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4089298A1 (zh) |
JP (1) | JP2022175512A (zh) |
CN (1) | CN115342144A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47047A (en) * | 1995-01-25 | 1996-08-20 | New York Air Brake Corporation | Brake caliper shock and vibration isolation system |
DE102005049058A1 (de) * | 2005-10-13 | 2007-04-19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 Dichtungsanordnung für Exzenterwellen |
DE102007032966B4 (de) * | 2007-07-16 | 2009-11-12 | Knorr-Bremse Systeme für Schienenfahrzeuge GmbH | Lagerungsanordnung für Exzenterwellen |
-
2021
- 2021-05-13 JP JP2021081932A patent/JP2022175512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22
- 2022-04-29 EP EP22170863.9A patent/EP408929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5-05 CN CN202210479594.3A patent/CN115342144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089298A1 (en) | 2022-11-16 |
JP2022175512A (ja)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169883B2 (en) | Caliper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 | |
JP4809282B2 (ja) | ブレーキシリンダ装置及びブレーキキャリパ装置 | |
WO2011024980A1 (ja) | 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 |
EP2208909B1 (en) | Caliper brake device for vehicle | |
CN109838476B (zh) | 盘式制动器 | |
JP2009536119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キャリパ | |
CN114483823B (zh) | 制动钳装置 | |
CN115342144A (zh) | 制动钳 | |
CN114483824B (zh) | 制动钳装置 | |
CN113719562B (zh) | 制动钳装置 | |
JP2008151167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JP4866873B2 (ja) | 車両用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 |
CN114483825B (zh) | 制动钳装置 | |
CN115217864B (zh) | 卡钳制动器 | |
CN107244374A (zh) | 自行车机械卡钳 | |
JP2008151168A (ja) | ディスクブレーキ装置 | |
CN113719563A (zh) | 制动装置和制动装置用的间隙调整机构 | |
CN206841646U (zh) | 自行车机械卡钳 | |
JP7264937B2 (ja) | パッド摩耗自動補償機構を有するブレーキキャリパー装置 | |
JP5484979B2 (ja) | 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 |
JP7488112B2 (ja) | 隙間調整装置及びブレーキ装置 | |
KR101113372B1 (ko) | 디스크브레이크의 캐리어와 패드 지지스프링의 결합구조 | |
KR100775416B1 (ko) | 답면제동 유니트 | |
JPH022097Y2 (zh) | ||
JP5361774B2 (ja) | キャリパブレーキ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