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859076A -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859076A CN103859076A CN201410112721.1A CN201410112721A CN103859076A CN 103859076 A CN103859076 A CN 103859076A CN 201410112721 A CN201410112721 A CN 201410112721A CN 103859076 A CN103859076 A CN 10385907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
- tealeaves
- production method
- controlled
- sprea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金萱鲜叶→萎凋→做青→发酵→揉捻→干燥→成品;所述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80r/min,摇动的时间为60-200min;所述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25℃,环境相对湿度60-70%,摊放的厚度为2-5cm,时间为12-24h。本方法以金萱鲜叶为原料,综合了乌龙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所制得的茶叶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口感清爽醇厚,甘甜幽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生产方法,特别是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茶叶分类主要有红、绿、黄、黑、青、白等六类,不同的茶类其加工方法有所不同,除凉青、干燥各茶类都需要外,其它工序各有不同。红茶是全发酵的茶类,它的制作工序为鲜叶经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工序,用制出的茶叶泡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绿茶是不发酵的茶类,需要经过鲜叶——摊凉——杀青——揉捻——干燥等工序加工而成,用制出的茶叶泡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绿色;黄茶属轻发酵的茶类,经过鲜叶——杀青——揉捻——沤堆——干燥五道工序制出的茶叶,用制出的茶叶泡茶,水色和叶底均为黄色;青茶以乌龙茶为代表,青茶需要经过晒青、做青、杀青等工序制作而成,它综合了绿茶和红茶的制法;黑茶属全发酵茶,需要经过杀青、揉捻、渥堆、发酵工序加工而成;白茶属轻微发酵茶,需要经过萎凋、烘焙(或阴干)、拣剔、复火等工序。在六大茶类中,红茶具有红汤红叶、香气甜醇等品质特点;乌龙茶具有香气馥郁、带有各种花果香、滋味醇厚鲜爽、回甘强等品质特点。
侗茶为申请人产品的一种类别,主要是以金萱茶鲜叶为原料进行加工制作的,金萱鲜叶产自台湾南部,嘉义县,南投县境内,是以硬枝红心作父本,台农八号作母本,人工培育而成的第一代。试验所的代号为2027,也就是茶改场成功育种的排列顺序第12号。目前金萱的种植面积,仅次于青心乌龙,占全台湾第二,位于海拔1600公尺以下的茶区多有栽植。金萱茶树型横张,叶厚呈椭圆形,叶色浓绿富光泽,幼苗绿中带紫,密生茸毛,金萱茶叶子肥厚、鲜嫩,茶叶色泽翠绿有光泽,滋味清纯滑润,带有淡淡奶香及花香,风味独特。
当前的茶类研究中,融合红茶和乌龙茶工序制备出的新茶,我们查到如下公开文献:
1、申请号:00130895.5,发明名称:乌龙红茶制作方法,其方法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采摘茶树鲜叶→晒青→凉青→做青→揉切→发酵→干燥→精制。该发明制成的产品具有乌龙茶花香鲜灵持久,又有红茶鲜爽浓强的滋味冲奶茶香味极佳的特点,加奶后汤色棕红或玫瑰红,芳香味浓爽,冷、热茶汤均能口齿留香。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如果遇到没有太阳晒青时就缺乏香味或香味不足,对天气的依赖性较大,生产产量、进度不能把握。
2、申请号:201210323070.1,发明名称:乌龙红茶的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采青→晒青→晾青→摇青→静置→烘香→揉捻→发酵→烘干→成品。该发明采用乌龙茶品种鲜叶加工制作,融合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红茶发酵工艺而形成风味独特的茶叶新品,集红茶的甘醇与乌龙茶的花果香于一体,色泽墨绿、汤色红亮透明、花香显露、口感甘滑、回味幽长、持久耐泡。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揉捻后再发醇容易产生杂味和酸味。
3、申请号:201210435293.7,发明名称:一种颗粒型乌龙红茶的制作方法,采用乌龙茶鲜叶作为原料,通过红茶加工步骤制成,包括选料→萎凋与做青→揉捻→发酵→初干→压制成型→足干等制作步骤。该发明制作方法是将乌龙茶做青工艺与红茶的制作方法相结合,并将红茶压制成颗粒型茶叶,这种颗粒型红茶不仅更好的提高了茶叶的香气,并且在茶叶压缩包装中不会被碾碎,大大降低了包装、运输的茶叶损耗度。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压成颗粒型工艺过程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及改变茶的本味。
4、申请号:201010293221.4,发明名称: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摘铁观音鲜叶→晒青→晾青→摇青→全发酵→揉捻→烘焙→成品,所述摇青是将晾青后的茶叶置入摇青机连续摇动,摇青时间为30-40min,所述烘焙分为三个阶段,先将温度控制在60-70℃,烘焙20-30min,然后将温度控制在80-90℃,烘焙80-90min,接着再将温度控制在90-110℃,烘焙230-240min。该发明以铁观音鲜叶为原料,其将铁观音制作方法和红茶制作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从而为消费者提供了一种兼具铁观音和红茶特性品质的优质茶叶;该发明的摇青时间较长,茶叶熟化更彻底;另外,该发明制作的成茶的茶汤颜色较红,呈深红色。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产品做汤色、口感与浓香型铁观音、陈年铁观音和大红袍不容易分别。
5、申请号:201010125929.9,发明名称:一种花香型红茶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茶叶原料采摘、晾青;(2)经下午4~6点的太阳光晒茶叶;(3)将茶叶冷却、摇青、摊晾;(4)待叶片青色消退、花香略显时揉捻;(5)将揉捻后的茶叶进行发酵,直至茶叶青气消失、果香显露、叶色呈黄褐色后,烘焙,摊晾至足干。该发明可采用多种类型的鲜叶作为原料,通过引入乌龙茶加工中的部分工艺,形成丰富的花香型香气;该发明加工方法还可以使茶叶中的酯型儿茶素得到降解,从而降低了茶叶中的苦涩味;再通过揉捻、发酵和烘焙等步骤使成品茶叶花香浓郁、滋味鲜爽。但该方法的不足之处在于:下午4-6点如果遇到没有太阳光晒茶叶,茶叶品质就没花香滋味,对天气的依赖性较大,生产产量、进度不能把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本方法采摘金萱鲜叶为原料,综合了乌龙茶和红茶的制作方法,所制得的茶叶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的滋味,口感清爽醇厚,甘甜幽香。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金萱鲜叶→萎凋→做青→发酵→揉捻→干燥→成品;所述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80r/min,摇动的时间为60-200min;所述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25℃,环境相对湿度60-70%,摊放的厚度为2-5 cm,时间为12-24 h。
在本发明中,做青是侗茶制作最关键的工序,特殊的香气和滋味就是做青中形成的。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摇动,叶片互相碰撞,擦伤叶缘细胞,从而促进酶促氧化反应(亦称发酵),茶叶发生一系列生物化学变化,产生了独特的色、香、味。做青过程中温度、湿度、时间是影响茶叶酶促氧化反应(发酵)的三大重要因素,使茶叶发酵达到最佳效果。
(1)做青温度的控制
本发明茶叶的化学成分有500种之多,归纳起来主要分为水分、酶类、茶多酚、蛋白质、氨基酸、生物碱、糖类、有机酸、类脂类、色素、芳香物质、无机化合物。茶叶在做青过程中发酵,主要是茶多酚类物质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产生茶黄素、茶红素等新的成分,使绿色的茶叶产生红变。而本发明的茶叶中酶在15-25℃范围内酶活性最强,若温度低,酶活性很弱,氧化反应速度缓慢,发酵难以进行;若温度过高,发酵过快,多酚类物质氧化缩合成不溶性的产物,茶叶品质差。
(2)做青湿度的控制
水分是本发明制茶过程一系列化学反应的重要介质,发酵过程中茶叶色、香、味的变化就是伴随着水分变化而变化的,因此,发酵茶叶要保持一定的水分(茶叶含水量55-65%),以利于发酵的正常进行。本发明要求发酵环境的相对湿度在60-70%。如湿度太低,空气干燥,发酵叶水分蒸发快,而容易出现黑条,花青等发酵不均匀的现象;如湿度太大,空气潮湿,发酵叶水分蒸发慢、水分多,不利于茶叶与空气中的氧充分接触,影响发酵的正常进行。
(3)做青时间的控制
本发明侗茶是属重发酵茶,其品质介于乌龙茶与红茶之间,特点是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滋味。因此,发酵要适度,如发酵时间不足,茶多酚类物质的氧化聚合反应不完全,使茶叶香气不纯,带青草香气,汤色欠红,泛青色,味青涩;如发酵时间过长,造成发酵过度,失去了红茶的韵香,茶叶中糖类、有机酸等其他物质会发生不必要的化学反应,使茶叶香气低闷,带酸腐味。在本发明侗茶制作过程中,做青时间对茶叶的品质有极大的影响。
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采摘金萱鲜叶,是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萎凋,是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65%。该步骤目的是茶青散发部分水分,提高叶子韧性,便于后续工序进行,伴随着失水过程,酶的活性增强,叶片内物质适度转化,散发部分青草气,利于香气透露。本发明萎凋方法有三种:凉青(室内自然萎凋)、滩青(25℃温上时下降温萎凋)、烘青(15℃下时加温萎凋)。
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揉捻,是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50-6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体积缩小,且便于冲泡。同时部分茶汁挤溢附着在叶表面,对提高茶滋味浓度也有重要作用。
作为进一步的说明,以上所述干燥,是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烘焙50-100min,摊凉回潮80-30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00-140℃,烘焙250-300min,烘至手捻茶粒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该步骤的目的是抑制酶促氧化,蒸发水分和软化叶子,并起热化作用,消除苦涩味,促进滋味醇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定位于重发酵茶类,品质介于乌龙茶与红茶之间,其以金萱鲜叶为原料,制造过程工艺简单,将乌龙茶的制作方法和红茶的制作方法进行了有效地融合,应用了乌龙茶发酵和红茶发酵的其本基理。制造过程中既不完全破坏全叶组织,但又轻微地擦伤叶缘组织,要求细胞内含物不完全变化,但又有一部分起氧化作用,从而形成侗茶既具有乌龙茶的韵味,又具有红茶醇厚滋味,口感清爽醇厚,甘甜幽香的品质特点;且本发明对天气的依赖性低,产量、生产时间都能得到较好的控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不局限于实施例表示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
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6℃,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 r/min,摇动的时间为60min。
4.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环境相对湿度60%,摊放的厚度为2cm,时间为12h。
5.揉捻: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50min至茶叶卷成条。
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烘焙50min,摊凉回潮8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00℃,烘焙250 min,烘至手捻茶粒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5%。
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0℃,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5%,摇青机转速控制在60 r/min,摇动的时间为65min。
4.发酵, 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20℃,环境相对湿度70%,摊放的厚度为3cm,时间为15h。
5.揉捻: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5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
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烘焙90min,摊凉回潮9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 kg,进风口温度110℃,烘焙260min,烘至手捻茶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即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5%。
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25℃,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80 r/min,摇动的时间为80min;再将摇青后的茶叶摊凉,摊放的厚度为4cm,摊凉时间为20h。
4.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25℃,环境相对湿度65%,摊放的厚度为4cm,时间为20h。
5.揉捻:将后发酵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6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
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烘焙100min,摊凉回潮15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20℃,烘焙270min,烘至手捻茶粒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即得成品。
实施例4: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摘金萱鲜叶: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茶叶。
2.萎凋: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
3.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5%,摇青机转速控制在70r/min,摇动的时间为200min;
4. 发酵: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在温度15℃,环境相对的湿度在70%,摊放的厚度为5 cm,时间为24 h。
5.揉捻:将发酵后的茶叶置于揉捻机揉捻60min至茶叶卷转成条。
6.干燥: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烘焙90min,摊凉回潮16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30℃,烘焙280min,烘至手捻茶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即得成品。
Claims (5)
1.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采摘金萱鲜叶→萎凋→做青→发酵→揉捻→干燥→成品;所述做青,是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摇青机中连续摇动,摇动过程中温度控制在15-25℃,环境相对的湿度控制在60-70%,摇青机转速控制在50-80r/min,摇动的时间为60-200min;所述发酵,是将做青后的茶叶摊放,控制温度15-25℃,环境相对湿度60-70%,摊放的厚度为2-5 cm,时间为12-24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摘金萱鲜叶,是采摘一芽两叶的金萱茶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萎凋,是将金萱鲜叶萎凋至含水量60-65%。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 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捻,是将发酵好的茶青置于揉捻机揉捻50-6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侗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是将揉捻后所得茶条置于烘干机上烘焙,烘干机温度为120℃,烘焙50-100min,摊凉回潮80-300min后,放入提香机足干提香,每次放入20kg,进风口温度100-140℃,烘焙250-300min,烘至手捻茶成粉,其含水量低于5%时,下机摊凉、包装。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12721.1A CN103859076B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112721.1A CN103859076B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9076A true CN103859076A (zh) | 2014-06-18 |
CN103859076B CN103859076B (zh) | 2015-07-29 |
Family
ID=508985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112721.1A Active CN103859076B (zh) | 2014-03-25 | 2014-03-25 |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859076B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04524A (zh) * | 2014-10-24 | 2015-01-28 |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
CN104365901A (zh) * | 2014-10-23 | 2015-02-25 |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金萱茶树多茶类的制茶方法 |
CN106106877A (zh) * | 2016-08-23 | 2016-11-16 |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 |
CN107535625A (zh) * | 2016-06-27 | 2018-01-05 | 戚友亦 | 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
CN107535633A (zh) * | 2016-06-27 | 2018-01-05 | 何恒 | 一种金萱侗茶的生产方法 |
CN107549341A (zh) * | 2017-05-11 | 2018-01-09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金萱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12806447A (zh) * | 2021-01-14 | 2021-05-18 | 四川南宝高山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岩韵黑茶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666626B (zh) * | 2005-03-21 | 2011-06-29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 一种乌龙茶加工工艺 |
CN1911057A (zh) * | 2006-08-14 | 2007-02-14 | 江崇焕 | 北方乌龙茶制作方法 |
-
2014
- 2014-03-25 CN CN201410112721.1A patent/CN103859076B/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365901A (zh) * | 2014-10-23 | 2015-02-25 |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金萱茶树多茶类的制茶方法 |
CN104304524A (zh) * | 2014-10-24 | 2015-01-28 | 广西农垦茶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乌龙茶的生产工艺 |
CN107535625A (zh) * | 2016-06-27 | 2018-01-05 | 戚友亦 | 一种乌龙茶的制作方法 |
CN107535633A (zh) * | 2016-06-27 | 2018-01-05 | 何恒 | 一种金萱侗茶的生产方法 |
CN106106877A (zh) * | 2016-08-23 | 2016-11-16 | 云南滇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的制作方法及其鲜甜花香型高原红茶 |
CN107549341A (zh) * | 2017-05-11 | 2018-01-09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金萱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07549341B (zh) * | 2017-05-11 | 2020-11-24 | 广西南亚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 | 一种金萱茶树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
CN112806447A (zh) * | 2021-01-14 | 2021-05-18 | 四川南宝高山茶业有限公司 | 一种岩韵黑茶的加工设备及加工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859076B (zh) | 2015-07-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859076B (zh) | 一种侗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3636822B (zh) | 一种针形红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1664084B (zh) | 花香白琳工夫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2217683B (zh) |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 |
CN101664082B (zh) | 花香白牡丹茶及其加工工艺 | |
CN1109504C (zh) | 乌龙红茶制作方法 | |
CN102987034B (zh) | 一种金花茶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621699B (zh) | 一种螺形红茶(红松萝)的制备方法 | |
CN104186725B (zh) | 一种新型黄茶毛尖的制作工艺 | |
CN103349094B (zh) | 一种红碎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2805166B (zh) | 白茶茶饼及其制作方法 | |
CN101946839B (zh) | 铁观音红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2415453B (zh) | 一种金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3444917B (zh) | 一种高山鸠坑红茶的生产工艺 | |
CN104489139A (zh) | 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7518097A (zh) | 一种白茶的生产方法 | |
CN105341192A (zh) | 一种金牡丹白茶的制备方法 | |
CN108552326B (zh) | 江北茶区鲜甘醇型夏秋绿茶加工方法 | |
CN102813015A (zh) | 一种特色茶叶制造技术 | |
CN109042940A (zh) | 一种降低工夫红茶苦涩味的加工方法 | |
CN102524444B (zh) | 一种漓江乳雪茶的加工方法 | |
CN106538742A (zh) | 一种高原红茶的加工方法 | |
CN114424791A (zh) | 一种高花果香红茶的加工制作方法 | |
CN108378157A (zh) | 一种提高紫红芽茶树品种红茶品质的加工方法 | |
CN109105542A (zh) | 一种颗粒状工夫红茶的制作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