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333997A - 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333997A CN103333997A CN2013102731933A CN201310273193A CN103333997A CN 103333997 A CN103333997 A CN 103333997A CN 2013102731933 A CN2013102731933 A CN 2013102731933A CN 201310273193 A CN201310273193 A CN 201310273193A CN 103333997 A CN103333997 A CN 10333399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ule
- heat treatment
- furnace
- insulation
- coo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Articles (AREA)
- Heat Treatments In General, Especially Conveying And Coo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该步骤包括:首先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520℃,然后放入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30~570℃,保温3~5h,使模块温度均匀;进过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和第二阶段的热处理后,随炉冷却至350~40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本发明提高了碳化物的球化率,球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碳化物分布均匀且细小,改善了合金元素的偏析,使模块硬度更加均匀。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处理方法,具体是指一种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技术背景
H13模具钢中的合金元素含量达到8%左右,大量的合金元素的添加使共析点左移,H13模具钢属于过共析钢,碳及合金元素的严重偏析,特别是铬、钒元素的作用,使得该钢在凝固过程中出现不平衡的亚稳定共晶碳化物。目前很多国内生产的H13模具钢退火态心部组织存在粗大的共晶碳化物和成分偏析,二次碳化物聚集在晶界处,并且在局部地方连成链状碳化物,而共晶碳化物和二次碳化物在晶界聚集对模块的冲击韧度影响很大。
由于常规球化退火工艺,因加热温度较低(860℃左右),很难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分布和组织不均匀性,尤其是大尺寸的模块。在常规的热处理前增加一次正火处理,可降低钢中未溶解的碳化物数量,细化奥氏体晶粒,减轻碳化物分布的不均匀性,提高强度和韧性。但目前这种正火+球化退火的热处理工艺中,正火加热的温度相对比较低(960~980℃)、保温时间比较短(2h),合金元素的偏析不能充分得到改善,碳化物不能充分的熔解在奥氏体中,导致球化处理时碳化物不能充分的球化,因此组织中存在偏析和球化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该方法提高了碳化物的球化率,降低了合金元素在组织中的偏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设计的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520℃,该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点以上,以防产生马氏体转变,然后放入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30~570℃,保温3~5h,使模块温度均匀;
2)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将炉温升至1000~1040℃,保温8~10h,在高温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可以有利于碳化物熔解到奥氏体中,有利于合金元素的扩散,达到改善偏析的作用,将模块从炉内取出,通过急风速冷,使模块温度冷却到350~450℃,该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点以上的,使合金元素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上,急速风冷有利于形成细小的碳化物质点和基体组织,打破网状碳化物;
3)再将步骤2)中冷却的H13模块放入到热处理炉中,控制加热速度使H13模块加热到630~680℃,保温3~5h,避免在后续的加热过程中由于心部和表面的温差过大,造成热应力和组织应力;
4)第二阶段的热处理:步骤3)H13模块随热处理炉加热到810~830℃,保温10~15h,使碳化物进一步球化完全,控制热处理炉冷却并使H13模块冷却到630~670℃,保温3~5h,使心部和表面的温度均匀一致,随炉冷却至350~40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热处理炉的炉温≤300℃。
再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热处理炉冷却速度为5~30℃/h。
本发明优点如下:
本发明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520℃,该温度在马氏体转变点以上,以防产生马氏体转变;将正火温度提高到1000~1040℃,这有利于碳化物熔解到奥氏体中、合金元素的扩散,改善了合金元素的偏析,使液析碳化物得到充分的熔解。正火采用的冷却方式为急速风冷,可以使熔解的碳化物快速析出而不长大,均匀的分布在基体上,析出的碳化物细小,打破网状和链状的碳化物,合金元素来不及扩散,偏析得到明显的改善,组织也得到了细化。在随后的球化退火过程中,碳化物在正火后的细小均匀的碳化物上球化,由于正火后的碳化物细小、均匀,球化退火的效率和球化率高,球化率可以达到95%以上,且组织是在正火的组织上进行转变的,退火后的组织将会更加的细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图;
图2为本发明的热处理工艺所获得的高倍金相组织图,其组织可以达到北美压铸模金相标准的AS3以上级别。
图中,1.锻造后空冷至480~520℃;2.炉内530~570℃,均温3~5h;3.炉内升温速度≤100℃/h;4.炉内1000~1040℃,保温8~10h;5.取出模块,疾风速冷或喷雾冷却使模块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以上温度350~450℃;6.将模块放入提前升至400℃的热处理炉;
7.控制炉内升温速度≤100℃/h;8.炉内630~680℃,保温3~5h;9.控制炉内升温速度≤100℃/h;10.炉内810~830℃,保温10~15h;
11.控制炉内冷却速度≤30℃/h;12.炉内630~670℃,保温3~5h;13.随炉冷却至350~400℃,出炉空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选用锻造后的φ500×2500mm的H13模块, 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如下:
1)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500℃,然后放入炉温为270℃的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50℃,保温3h,使模块温度均匀;
2)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将炉温升至1020℃,保温9h,进行将模块从炉内取出,通过急风速冷,使模块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的温度400℃;
3)再将步骤2)中冷却的H13模块放入到热处理炉中,控制加热速度使H13模块加热到650℃,保温4h;
4)第二阶段的热处理:步骤3)H13模块随热处理炉加热到820℃,保温10h,控制热处理炉冷却速度为30℃/h,使H13模块冷却到650℃,保温4h,随炉冷却至35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
对热处理后的H13模块的金相组织如图2所示,图中的组织为铁素体上均匀分布的球状碳化物。
实施例2
选用锻造后的φ500×2500mm的H13模块, 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如下:
1)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520℃,然后放入炉温为300℃的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70℃,保温5h,使模块温度均匀;
2)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将炉温升至1040℃,保温8h,进行将模块从炉内取出,通过急风速冷,使模块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的温度450℃;
3)再将步骤2)中冷却的H13模块放入到热处理炉中,控制加热速度使H13模块加热到630℃,保温5h;
4)第二阶段的热处理:步骤3)H13模块随热处理炉加热到830℃,保温12h,控制热处理炉冷却速度为5℃/h,使H13模块冷却到630℃,保温5h,随炉冷却至38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
实施例3
选用锻造后的φ500×2500mm的H13模块, 具体的热处理工艺如下:
1)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然后放入炉温为100℃的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30℃,保温4h,使模块温度均匀;
2)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将炉温升至1000℃,保温10h,进行将模块从炉内取出,通过急风速冷,使模块冷却到马氏体转变点的温度350℃;
3)再将步骤2)中冷却的H13模块放入到热处理炉中,控制加热速度使H13模块加热到680℃,保温3h;
4)第二阶段的热处理:步骤3)H13模块随热处理炉加热到810℃,保温15h,控制热处理炉冷却速度为10℃/h,使H13模块冷却到670℃,保温3h,随炉冷却至40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
Claims (3)
1.一种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锻造后的H13模块空冷至480~520℃,然后放入热处理炉中,随炉升温至530~570℃,保温3~5h,使模块温度均匀;
2)第一阶段的热处理:将炉温升至1000~1040℃,保温8~10h,进行将模块从炉内取出,通过急风速冷,使模块温度冷却到350~450℃;
3)再将步骤2)中冷却的H13模块放入到热处理炉中,控制加热速度使H13模块加热到630~680℃,保温3~5h;
4)第二阶段的热处理:步骤3)中H13模块随热处理炉加热到810~830℃,保温10~15h,控制热处理炉冷却并使H13模块冷却到630~670℃,保温3~5h,随炉冷却至350~400℃,出炉空冷,完成热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热处理炉的炉温≤30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热处理炉冷却速度为5~30℃/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73193.3A CN103333997B (zh) | 2013-07-02 | 2013-07-02 | 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273193.3A CN103333997B (zh) | 2013-07-02 | 2013-07-02 | 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3997A true CN103333997A (zh) | 2013-10-02 |
CN103333997B CN103333997B (zh) | 2014-12-10 |
Family
ID=492421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273193.3A Active CN103333997B (zh) | 2013-07-02 | 2013-07-02 | 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333997B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2022A (zh) * | 2013-11-07 | 2014-02-12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H13型钢的热处理方法 |
CN104726659A (zh) * | 2015-02-10 | 2015-06-24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h13锻件低倍粗晶及显微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
CN105414425A (zh) * | 2015-11-04 | 2016-03-23 |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能消除锻件中的粗晶,获得均匀细小晶粒组织的锻造方法 |
CN106811580A (zh) * | 2017-02-13 | 2017-06-09 | 钢铁研究总院 | 一种h13热作模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 |
CN108193023A (zh) * | 2017-12-01 | 2018-06-22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消除h13模具钢退火显微组织中网状碳化物的方法 |
CN108823381A (zh) * | 2018-07-12 | 2018-11-16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h13热作模具钢锻材组织均匀性的热处理工艺 |
CN109161668A (zh) * | 2018-09-11 | 2019-01-08 | 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h13钢双细化处理工艺 |
CN109852777A (zh) * | 2019-01-18 | 2019-06-07 | 西华大学 | 一种h13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CN111455149A (zh) * | 2020-05-11 | 2020-07-28 | 山东邦巨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h13钢等温球化退火工艺 |
WO2020177325A1 (zh) | 2019-03-01 | 2020-09-10 | 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热作模具钢、其热处理方法及热作模具 |
CN113718092A (zh) * | 2021-08-06 | 2021-11-30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竹叶状退火组织的均匀化处理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0001A (zh) * | 2003-11-01 | 2004-10-27 | 湖南科技大学 | H13钢等温球化退火工艺 |
JP2008202078A (ja) * | 2007-02-19 | 2008-09-04 | Daido Steel Co Ltd | 熱間ダイス鋼 |
CN102206739A (zh) * | 2011-05-04 | 2011-10-05 | 上海大学 | 热作模具钢组织双细化处理工艺 |
CN102650020A (zh) * | 2012-05-14 | 2012-08-29 | 上海大学 | 高硅高锰型高热稳定性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CN103173597A (zh) * | 2013-02-28 | 2013-06-26 | 辽宁金钢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 提高大型h13钢热挤压模具使用性能的方法 |
-
2013
- 2013-07-02 CN CN201310273193.3A patent/CN1033339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540001A (zh) * | 2003-11-01 | 2004-10-27 | 湖南科技大学 | H13钢等温球化退火工艺 |
JP2008202078A (ja) * | 2007-02-19 | 2008-09-04 | Daido Steel Co Ltd | 熱間ダイス鋼 |
CN102206739A (zh) * | 2011-05-04 | 2011-10-05 | 上海大学 | 热作模具钢组织双细化处理工艺 |
CN102650020A (zh) * | 2012-05-14 | 2012-08-29 | 上海大学 | 高硅高锰型高热稳定性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CN103173597A (zh) * | 2013-02-28 | 2013-06-26 | 辽宁金钢重型锻造有限公司 | 提高大型h13钢热挤压模具使用性能的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杜广超: "H13钢锻后热处理工艺", 《金属热处理》 * |
顾佳羽等: "高温正火对H13钢锻后组织的影响", 《金属热处理》 * |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72022A (zh) * | 2013-11-07 | 2014-02-12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H13型钢的热处理方法 |
CN103572022B (zh) * | 2013-11-07 | 2015-05-13 | 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 | H13型钢的热处理方法 |
CN104726659A (zh) * | 2015-02-10 | 2015-06-24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改善h13锻件低倍粗晶及显微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
CN105414425A (zh) * | 2015-11-04 | 2016-03-23 | 武汉重工铸锻有限责任公司 | 能消除锻件中的粗晶,获得均匀细小晶粒组织的锻造方法 |
CN106811580A (zh) * | 2017-02-13 | 2017-06-09 | 钢铁研究总院 | 一种h13热作模具钢的球化退火工艺 |
CN108193023A (zh) * | 2017-12-01 | 2018-06-22 | 内蒙古北方重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消除h13模具钢退火显微组织中网状碳化物的方法 |
CN108823381A (zh) * | 2018-07-12 | 2018-11-16 |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h13热作模具钢锻材组织均匀性的热处理工艺 |
CN109161668A (zh) * | 2018-09-11 | 2019-01-08 | 武钢集团襄阳重型装备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h13钢双细化处理工艺 |
CN109852777A (zh) * | 2019-01-18 | 2019-06-07 | 西华大学 | 一种h13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CN109852777B (zh) * | 2019-01-18 | 2021-09-28 | 西华大学 | 一种h13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WO2020177325A1 (zh) | 2019-03-01 | 2020-09-10 | 育材堂(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热作模具钢、其热处理方法及热作模具 |
CN111455149A (zh) * | 2020-05-11 | 2020-07-28 | 山东邦巨实业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h13钢等温球化退火工艺 |
CN113718092A (zh) * | 2021-08-06 | 2021-11-30 | 山西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竹叶状退火组织的均匀化处理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333997B (zh) | 2014-12-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33997B (zh) | H13模具钢的退火热处理方法 | |
CN110438310B (zh) | 一种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方法 | |
CN104046915A (zh) | 大截面压铸用高性能热作模具钢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4532154A (zh) | 高硬度高抛光预硬化塑胶模具钢及其制备工艺 | |
CN103421940A (zh) | 一种利用一次热循环对aisi4140及aisi4340结构钢锻件进行调质的工艺方法 | |
CN102650020A (zh) | 高硅高锰型高热稳定性热作模具钢及其热处理工艺 | |
CN103966411B (zh) | 一种中碳冷镦钢棒线材的制造方法 | |
CN105643222A (zh) | 一种汽车一轴锻造模具的加工方法 | |
CN106011404A (zh) | 中低碳合金冷镦钢的球化退火方法 | |
CN106435332A (zh) | 一种低风速风电机组的40CrNiMoA中碳合金钢风电主轴制造方法 | |
CN104805258A (zh) | 一种42CrMo钢快速球化退火的方法 | |
CN102492823B (zh) | 屈服强度420MPa级冷轧低合金高强钢板的连续退火工艺 | |
CN105063291A (zh) | 一种提高13Cr9Mo2Co1NiVNbNB锻件冲击性能的热处理方法 | |
CN108555223B (zh) | 一种gh901合金盘件制造方法 | |
CN118166286B (zh) | 一种10.9级非调型冷镦钢热轧盘条及其制造方法 | |
CN104694832A (zh) | 一种核反应堆用马氏体不锈钢及制备方法 | |
CN106435404A (zh) | 一种低风速风电机组的低碳合金钢风电主轴制造方法 | |
CN109628833B (zh) | 一种Cr-Mo-Si-V系冷作模具钢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35405A (zh) | 一种低风速风电机组的42CrMo4风电主轴锻后热处理方法 | |
CN104789748A (zh) | 轴承钢管球化退火方法 | |
CN110306014A (zh) | 一种电机轴锻件正火和回火工艺 | |
CN103555895B (zh) | 三次淬火细化2Cr10NiMoVNb不锈钢锻件表层晶粒的方法 | |
CN106425285A (zh) | 一种低风速风电机组的34CrNiMo6风电主轴锻造成型方法 | |
CN106048158A (zh) | 0Cr17Ni4Cu4Nb不锈钢材料热处理工艺 | |
CN104099456A (zh) | 9Cr18MoV钢锻件的锻造及热处理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308 Address after: 430415 Binjiang Road, Yangluo Development Zone, Hubei, China, No. 1, No. Patentee after: Xiangyang heavy equipment Material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080 Wuchang, Hubei Friendship Road, No. A, block, floor 999, 15 Patentee before: Wuhan Iron & Steel (Group) Corp.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