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206281B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Google Patents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206281B CN103206281B CN201310034508.9A CN201310034508A CN103206281B CN 103206281 B CN103206281 B CN 103206281B CN 201310034508 A CN201310034508 A CN 201310034508A CN 103206281 B CN103206281 B CN 1032062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il
- crankshaft
- cavity
- road
- oil duc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该油路系统包括: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曲轴系统、进气凸轮、排气凸轮、活塞、进气腔、油池、滤油器等,该油路系统还包括与曲轴连接的柱塞式喷油泵,利用空气的压力差将油池内的润滑油吸出,然后从出油道喷出,进而对发动机的控制系统、曲轴系统以及活塞的腔体进行润滑。由于本发明的油路系统中选用了柱塞式喷油泵,使油池中的润滑油被吸出润滑发动机的各个部件,该结构紧凑,因而节约了发动机的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在使用过程中,油道内的胶质和污垢不断增多,会导致气缸压力下降,实际表现为动力不足、耗油高等。曲轴箱通风口处也会被产生的污垢所堵塞,造成曲轴箱内压力上升,导致机油燃烧。如果不及时清理,润滑油道内的污垢越积越多,导致润滑油道变窄,润滑油不能充分地到达摩擦面,使发动机过早磨损,所以说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目前在发动机上,通过加装偏心轴,中间摇臂等一系列全可变气门升程运动部件以实现气门升程和配气相位的可调,通过使用此种技术可大大节省燃油和提高整车动力性,但由于发动机零部件的增多,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需要进行润滑,而传统发动机的油路布置方式润滑不到所增加的零部件,从而无法满足要求。
例如申请号为201110180384.6的一种发动机润滑油路,进气VVT供油油道、排气VVT供油油道、进气凸轮轴润滑油道、排气凸轮轴润油道以及偏心轴润油道均连通主油道;同时将进气VVT供油油道以及排气VVT供油油道设置在缸盖上,能有效节约润滑油路占用发动机的空间,发动机总体的重量轻。每个油道都与主油道连通,势必给主油道带来了一定的压力,使回油速度减慢,对油道中的管道强度要求提高,进而增加了成本。
又例如申请号为200810186258.X的一种汽车发动机润滑油路,其通过在缸体主油道进入缸盖主油道的入口处设有单向阀,解决了发动机启动后,油道空腔里的空气被压缩,机油含气量加大使液压件工作失效,在无油状态下轴承磨损加剧等隐患。但是,当发动机内的零部件增多时,零部件与零部件之间需要进行润滑,而该发动机的油路布置方式润滑不到所增加的零部件,并且占用了发动机的内部空间。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动力发动机的内部零部件的润滑系统占用发动机较大的内部空间。为此,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控制系统、曲轴系统、活塞、进气腔以及机体壳;所述油路系统包括:进油道、出油道、向上油道、连杆润滑油道、曲轴润滑油道、回油管、细滤器和油池;所述曲轴系统上设置有柱塞式喷油泵,当发动机开始进气工作时,曲轴系统中的曲轴逆时针转动,柱塞式喷油泵将油池内的润滑油吸入泵体中对控制系统、曲轴系统及活塞进行润滑,最终完成润滑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回到油池中。
当发动机开始工作时,润滑油经细滤器过滤后进入柱塞式喷油泵中对控制系统、曲轴系统、活塞进行润滑。
优选的是,所述柱塞式喷油泵包括上泵体、下泵体、进油口、出油口、出油阀、出油阀阀座和柱塞。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上泵体内设置有左侧空腔和右侧空腔。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曲轴系统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通过进油道进入上泵体的右侧空腔内,当进气凸轮转动240度之后右侧空腔内的润滑油进入左侧空腔,随后从出油道喷出。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出油道分为向上油道和曲轴润滑油道。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向上油道流经控制系统内的气门端部、摇臂、进气挺柱、排气挺柱、进气控制杆和排气控制杆。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曲轴润滑油道流经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与曲轴接触的面、曲轴的键及活塞的腔体。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曲轴润滑油道设置在曲轴系统的曲轴内。
上述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进油口与进油道相连通;出油口与出油道相连通。油池内的润滑油首先通过进油道进入柱塞式喷油泵的进油口中,然后进入出油口流经出油道对控制系统、曲轴系统、活塞进行润滑。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的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中柱塞式喷油泵的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
附图中标号:
进气腔12,活塞18,控制系统100,曲轴系统200,排气凸轮215,进气凸轮216,进油道310,出油道311,向上油道312,连杆润滑油道313,曲轴润滑油道314,回油管315,细滤器316,油池317,柱塞式喷油泵400,出油阀阀座410,上泵体411,出油口412,进油口413,出油阀弹簧414,出油阀415,接头416,下泵体417,油泵弹簧418,滚轮419,柱塞42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说明本质上仅仅是示例性的而并不是为了限制本公开、应用或用途。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1(实心箭头方向为润滑油流向的方向;空心箭头方向为部件旋转方向),其示出了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的一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油路系统包括:发动机的控制系统100、曲轴系统200、进气凸轮216、排气凸轮215、活塞18、进气腔12、油池317,该油路系统还包括与曲轴系统200上连接柱塞式喷油泵400,利用空气的压力差将油池317内的润滑油吸出,然后从出油道311喷出,进而对发动机的控制系统100、曲轴系统200以及活塞18的腔体进行润滑,柱塞式喷油泵400与发动机的机体壳正上方的控制系统100呈45度方向放置。
接下来参阅图2,其示出了本发明的油路系统中柱塞式喷油泵400的一优选实施例的剖视图。柱塞式喷油泵400包括上泵体411、下泵体417、进油口413、出油口412、出油阀415、出油阀阀座410和柱塞420。上泵体411内设有右侧空腔421和左侧空腔422;上泵体411通过接头416与下泵体417连接在一起;接头416与上泵体411和下泵体417连接处设有密封圈。右侧空腔421和左侧空腔422内均设有出油阀415,出油阀415通过出油阀弹簧414抵靠在出油阀阀座410内;右侧空腔421与进油口413相通,左侧空腔422与出油口412相通。所述下泵体417为内部开有空腔的壳体,柱塞420置于下泵体417的空腔内;下泵体417的空腔内安装有油泵弹簧418,并且通过柱塞420抵靠在下泵体417的空腔的上部;所述柱塞420的下端设置有滚轮419。
接下来继续参阅图2介绍柱塞式喷油泵400的工作原理。柱塞420由柱塞套(未标注)和柱塞芯(未标注)组成,柱塞套安装于下泵体417上并固定,下泵体417与上泵体411通过接头416密封连接在一起,柱塞芯在在进气凸轮216的作用下上下运动。柱塞400下行时,进油口413打开,油池317内的润滑油进入右侧空腔421内,进气凸轮216转过一定角度,柱塞芯上行,此时柱塞套、柱塞芯顶部与出油阀形成密闭空间,柱塞继续上行,柱塞内部的润滑油压力升高,直到大于出油阀415开启压力后,从出油口412处压出,进入出油道311喷出,然后进气凸轮216继续旋转,进入下一循环。
结合图1和图2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油路系统工作状况。当发动机从进气腔12中进入压缩空气开始工作时,曲轴系统200上的曲轴逆时针转动,曲轴上通过键连接的进气凸轮216也随着曲轴的逆时针转动而转动,在曲轴转过75度时,柱塞式喷油泵400的下泵体417上滚轮419滑到进气凸轮216的基圆圆面,由于柱塞420内设有油泵弹簧418,故在油泵弹簧419的弹力下柱塞420向下运动,上泵体411内的空气被抽出,上泵体411内部产生压力差,进而进油口413下的出油阀415压向出油阀阀座410的内腔,油池317内的润滑油经细滤器316除杂后通过进油道310从油池317内吸出流经进油口413进入上泵体411的右侧空腔421内。
当进气凸轮216转动240度后,进气凸轮216上的凸起圆面与滚轮419相抵触,使得柱塞420向上运动,油泵弹簧418被压缩,油泵弹簧418的挤压力将右侧空腔421内的润滑油迅速压向上泵体411的左侧空腔422内。进入左侧空腔422内的润滑油顶开出油口412下的出油阀415打开,左侧空腔422内的润滑油迅速从出油口412排出流经出油道311喷出。
出油道311内的润滑油分为两路径流通:一路为向上油道312,另一路为曲轴润滑油道314。向上油道312首先润滑发动机控制系统100内的气门端部,从气门端部下来的润滑油进入排气摇臂(未标注),随后顺着排气摇臂依次流向排气挺柱(未标注)、进气挺柱(未标注)、进气凸轮216、排气凸轮215以及进气控制轴承(未标注)、排气控制轴承(未标注)等。
曲轴润滑油道314内的润滑油经曲轴(未标注)内的油道孔进入连杆润滑油道313对活塞连杆(未标注)进行润滑,流经活塞连杆的润滑油同时对活塞连杆与曲轴(未标注)接触面进行润滑;从活塞连杆下来的润滑油进入活塞18的活塞腔对活塞腔进行润滑。
出油道310内的润滑油流经向上油道312和曲轴润滑油道314对发动机的各部件润滑完成后,最终的润滑油落入发动机机体壳(未标注)内,再通过机体壳(未标注)下部的回油管315回到油池中。发动机往复转动时,油路系统对发动机的各部件按照上述的润滑过程循环润滑。
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难理解,本发明的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包括本说明书中各部分的任意组合。限于篇幅且为了使说明书简明,在此没有将这些组合一一详细介绍,但看过本说明书后,由本说明书构成的各部分的任意组合构成的本发明的范围已经不言自明。
Claims (1)
1.一种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所述空气动力发动机包括:控制系统、曲轴系统、活塞、进气腔以及机体壳;所述油路系统包括:进油道、出油道、向上油道、连杆润滑油道、曲轴润滑油道、回油管、细滤器和油池;
其特征在于:所述曲轴系统上设置有柱塞式喷油泵,当发动机开始进气工作时,曲轴系统中的曲轴逆时针转动,柱塞式喷油泵将油池内的润滑油吸入泵体中对控制系统、曲轴系统及活塞进行润滑,最终完成润滑的润滑油通过回油管回到油池中;所述柱塞式喷油泵包括上泵体、下泵体、进油口、出油口、出油阀、出油阀阀座和柱塞,下泵体上设有滚轮;柱塞内设有油泵弹簧;所述出油道分为向上油道和曲轴润滑油道;所述向上油道流经控制系统内的气门端部、摇臂、进气挺柱、排气挺柱、进气控制杆和排气控制杆;所述曲轴润滑油道流经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与曲轴接触的面、曲轴的键及活塞的腔体;柱塞式喷油泵与发动机的机体壳正上方的控制系统呈45度方向放置;所述上泵体内设置有左侧空腔和右侧空腔;所述曲轴系统包括进气凸轮和排气凸轮;所述油池内的润滑油通过进油道进入上泵体的右侧空腔内,当进气凸轮转动240度之后右侧空腔内的润滑油进入左侧空腔,随后从出油道喷出;所述曲轴润滑油道设置在曲轴系统的曲轴内;所述进油口与进油道相连通;出油口与出油道相连通;出油道内的润滑油分为两路径流通:一路为向上油道,另一路为曲轴润滑油道;向上油道首先润滑发动机控制系统内的气门端部,从气门端部下来的润滑油进入排气摇臂,随后顺着排气摇臂依次流向排气挺柱、进气挺柱、进气凸轮、排气凸轮以及进气控制轴承、排气控制轴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34508.9A CN103206281B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034508.9A CN103206281B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6281A CN103206281A (zh) | 2013-07-17 |
CN103206281B true CN103206281B (zh) | 2016-04-27 |
Family
ID=487536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34508.9A Active CN103206281B (zh) | 2013-01-30 | 2013-01-30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320628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9098A (zh) * | 2015-07-09 | 2015-12-23 | 武克学 | 四缸围一轴内燃机的气缸盖 |
CN104963767B (zh) * | 2015-07-09 | 2017-09-29 | 武克学 | 一种四缸内燃机的多用途输出功率轴 |
CN104963770B (zh) * | 2015-07-09 | 2017-11-03 | 武克学 | 四缸围一轴的内燃机机体 |
CN105065131B (zh) * | 2015-07-09 | 2018-03-13 | 武克学 | 内燃机气缸防偏磨装置 |
CN105041405B (zh) * | 2015-07-09 | 2017-10-13 | 武克学 | 四缸围一轴内燃机的润滑油输送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562487A (en) * | 1942-04-27 | 1944-07-04 | Century Motors Corp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the lubrication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
US4708095A (en) * | 1986-06-16 | 1987-11-24 | Deere & Company | Combined engine cooling and lube system |
JP4019844B2 (ja) * | 2002-07-31 | 2007-12-12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内燃機関の潤滑装置 |
JP2004068699A (ja) * | 2002-08-06 | 2004-03-04 | Toyota Motor Corp | 内燃機関のオイルジェット用ポンプ |
CN1757918A (zh) * | 2005-10-26 | 2006-04-12 | 曾尚初 | 一种高压液体泵 |
CN201090927Y (zh) * | 2007-04-13 | 2008-07-23 | 那永春 | 轴承压力润滑装置 |
CN201546775U (zh) * | 2009-10-21 | 2010-08-11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油路 |
CN203035287U (zh) * | 2013-01-30 | 2013-07-03 | 祥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2013
- 2013-01-30 CN CN201310034508.9A patent/CN10320628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206281A (zh) | 2013-07-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6281B (zh)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CN203097995U (zh) | 一种微型汽车发动机缸盖油道集成结构 | |
CN103452619B (zh) | 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CN101896696B (zh) | 内燃机 | |
CN104033205B (zh) | 手持式四冲程发动机的润滑系统 | |
CN202810991U (zh) | 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 | |
US2758580A (en) |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 |
CN101749074A (zh) | 四冲程汽油机的润滑方法及结构 | |
CN103775166B (zh) | 发动机的油路结构 | |
CN103206283B (zh)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柱塞式喷油泵 | |
US20120210972A1 (en) | Vertical engine | |
CN203035287U (zh)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CN201367927Y (zh) | 四冲程强制润滑通用汽油发动机 | |
CN203081527U (zh) | 微型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柱塞式喷油泵 | |
CN103206280A (zh) | 多缸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润滑油路系统 | |
CN204312154U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 |
CN104454075A (zh) | 新型通用汽油机润滑系统 | |
CN202560341U (zh) | 空气动力发动机的油路系统 | |
US8701623B2 (en) | Multi-link, adjustable-stroke type engine | |
CN104481633A (zh) | 发动机润滑系统结构 | |
CN207634124U (zh) | 一种提升真空泵压力油路结构 | |
CN201310396Y (zh) | 四冲程汽油机润滑系统结构 | |
CN204691848U (zh) | 一种发动机箱体润滑油路 | |
US20120210983A1 (en) | Vertical, multi-link, adjustable-stroke type engine | |
CN205805640U (zh) | 提升润滑油路末端压力油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