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002701A - 电子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子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002701A CN103002701A CN2012103227728A CN201210322772A CN103002701A CN 103002701 A CN103002701 A CN 103002701A CN 2012103227728 A CN2012103227728 A CN 2012103227728A CN 201210322772 A CN201210322772 A CN 201210322772A CN 103002701 A CN103002701 A CN 10300270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electronic
- housing
- controlled installation
- installation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45—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automotive electronic casings
- H05K7/20854—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internal heat source to heat radiating structure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features for holding the PCB within the hou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控制装置,抑制功率模块(16)的板状基部(18)的弯曲引起的开关元件(24)的散热性的降低。收容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壳体内的功率模块(16)由嵌入母线的合成树脂成形品构成,在板状基部(18)的元件安装面(18a)上安装有开关元件(24)等多个零件。功率模块(16)在外周部的外侧安装孔(32a~32d)通过安装螺丝固定于壳体。而且,配置于六个开关元件(24)的周围的内侧安装孔(33a~33d)通过安装螺丝向壳体的散热部即块状突出部按压固定。因此,可以矫正板状基部(18)的弯曲,提高发热元件即开关元件(24)和块状突出部的顶面的接触性以及散热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壳体内收容搭载有发热元件的电路基板而成的电子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控制装置,提案有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子控制装置构成为:在由导热性好的金属形成的装置壳体内,收容了嵌件成型有多个母线的合成树脂制母线基板,在母线基板上重叠安装了印刷电路基板。在上述母线基板上,经由其它小型基板安装有作为发热元件的MOSFET,通过使该MOSFET与装置壳体的内壁面接触,谋求该发热元件的散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224708号公报
在上述的电子控制装置中,收容于壳体内的电路基板产生弯曲(弯曲变形)。特别是,在以嵌入有母线的状态模成型合成树脂材料的电路基板中,伴随着成型的树脂材料的冷却,容易产生弯曲。当电路基板发生弯曲变形时,安装于电路基板表面的发热元件和壳体内壁面的接触不充分,因此发热元件所产生的热量经由壳体散放的散热性变差。
在上述专利文献1中,为了避免电路基板的弯曲所带来的影响,通过其它小型基板支承作为发热元件的MOSFET,从而构成变得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抑制电路基板的弯曲引起的发热元件的散热性恶化的电子控制装置。
本发明第一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具有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发热部;
壳体,该电路板安装在该壳体中,该壳体具有与该发热部接触的受热部;
至少两个第一固定部,配置在该电路板的外周以使该电路板固定在该壳体上;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配置为使该电路板的规定区域固定在该壳体上,使得该规定区域隔着该发热部按压在该受热部上,该规定区域是配置该发热部的区域。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受热部是从该壳体的底壁向该发热部突出的块状突出部,该第二固定部配置在该突出的块状突出部上。
本发明第三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路板设有向该壳体的底壁突出的电连接部,该第二固定部配置在该电连接部和该发热部之间。
本发明第四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连接部配置在该壳体的突出的该块状突出部的侧壁旁边。
本发明第五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三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连接部包括端子,驱动电流通过该端子输送到与该壳体连接的电动促动器。
本发明第六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多个该第二固定部配置在该电路板中配置该发热部的该规定区域的两侧。
本发明第七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路板安装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电力通过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输送到安装在该电路板上的电子元件,多个该第二固定部沿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的轴向配置。
本发明第八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发热部包括三组彼此相邻配置的发热元件,至少两个该第二固定部设置在配置有该三组发热元件的规定区域。
本发明第九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路板设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多个该第二固定部沿与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的轴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本发明第十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发热部包括三组彼此相邻配置发热元件,至少两个该第二固定部配置在沿着将构成一组的两个发热元件连接的线延伸的假想线上。
本发明第十一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路板安装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噪声过滤元件和向该壳体的底壁突出且用于向电动促动器输送驱动电流的电连接部,该发热元件和该电连接部配置在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和该噪声过滤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本发明第十二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电路板安装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和噪声过滤元件,至少一个该第二固定部配置在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和该噪声过滤元件中的至少一个之间。
本发明第十三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第一固定部包括:
安装孔,形成在该电路板的周边部分,以及
螺丝,穿过该安装孔并与由该壳体提供的螺纹孔螺合。
本发明第十四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该第二固定部包括:
安装孔,形成在该电路板的规定区域,以及
螺丝,穿过该安装孔并与由该壳体的该受热部提供的螺纹孔螺合。
本发明第十五方面的电子控制装置在第一方面的基础上,优选为,还包括:
第二电路板,安装在该电路板的上方;以及
多个弹性变形保持杆,设置在该电路板上且向该第二电路板突出,每个该弹性变形保持杆具有能够钩住该第二电路板的周边部分的爪部。
根据本发明,上述电路基板除了通过沿其外周的第一固定部固定于壳体外,还在靠近发热元件的位置被第二固定部朝向壳体按压固定,因此,即使在电路基板发生了弯曲的情况下,发热元件和壳体受热部之间的接触也良好,提高来自发热元件的散热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促动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促动器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4是图2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的A-A线剖面图;
图5是表示从图4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去除罩体后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6是图3所示的壳体单体的立体图;
图7是图3所示的功率模块单体的立体图,是从元件安装面侧观察该功率模块的图;
图8是从控制模块相对面侧观察图7所示的功率模块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图8所示的搭扣配合部卡合于控制模块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10是表示在图3所示的壳体内安装了功率模块的状态的俯视图;
图11是对比表示(a)功率模块安装螺丝连接前的板状基部和(b)功率模块安装螺丝连接后的板状基部的图;
图12是将(a)功率模块安装螺丝连接前的功率模块、(b)功率模块安装螺丝连接后的功率模块及安装后的零部件一同表示的图;
图13是将(a)功率模块安装螺丝连接前的功率模块、(b)功率模块安装螺丝连接后的功率模块及控制模块一同表示的图;
图14是表示第一实施例的内侧安装孔的配置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图15是内侧安装孔的配置不同的第二实施例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图16是内侧安装孔的配置不同的第三实施例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图17是内侧安装孔的配置不同的第四实施例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图18是内侧安装孔的配置不同的第五实施例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图19是内侧安装孔的配置不同的第六实施例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图20是内侧安装孔的配置不同的第七实施例的功率模块俯视图。
符号说明
3电动机控制装置
12壳体
16功率模块
17控制模块
24开关元件
32a~32d外侧安装孔
33a~33d 内侧安装孔
38块状突出部
49保持片
51爪部
51a卡合面
51b 引导面
61、62功率模块安装螺丝
A开关元件安装区域
具体实施方式
基于图1~10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电子控制装置即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促动器单元1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从其它角度观察图1所示的促动器单元1的分解立体图。另外,图3是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分解立体图,图4是图2所示的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沿A-A线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去除罩体后的状态下的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俯视图。
图1和图2所示的促动器单元1用于搭载在机动车上的电动式制动助力装置,其具有通过三相交流电驱动且控制制动液的液压的电动促动器即电动机2和基于驾驶者的制动操作或机动车的驾驶状态驱动控制电动机2的电动机控制装置3。需要说明的是,虽省略图示,但电动机2通过所谓的滚珠丝杠机构使控制制动液的液压的未图示的活塞进退移动。
在电动机2的电动机外壳4的圆筒形的外面,在与电动机2的轴正交的方向上,相互隔开规定间隔形成有沿该电动机2的轴向延伸的一对台座部5。在两台座部5中长度方向的两端部,分别突出形成有穿设了螺纹孔6a的圆形的落座面6,而在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框体7中的后述壳体12上,形成有分别落座于电动机外壳4侧的各落座面6的四个脚部8。而且,通过插入框体7侧的各脚部8并与电动机外壳4侧的各螺纹孔6a螺合的四个控制装置安装螺丝9,将电动机控制装置3固定于电动机2。
另一方面,在电动机外壳4的两台座部5之间的位置,突出形成有大致矩形的筒状壁10,当把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框体7固定于电动机外壳4时,使电动机控制装置3侧的定子连接部20及传感器连接部23通过在筒状壁10的内周侧开口的开口部11面向电动机外壳4内。如后面所述,上述定子连接部20具有与电动机外壳4内的定子(未图示)连接的端子。传感器连接部23具有使旋转位置传感器用连接器23a和温度传感器用连接器23b(均参照图7)一体化的结构,在旋转位置传感器用连接器23a上连接来自电动机外壳4内的旋转位置传感器的线束(未图示),在温度传感器用连接器23b上连接来自电动机外壳4内的温度传感器的线束(未图示)。众所周知,上述旋转位置传感器检测设于电动机外壳4内的转子(未图示)的旋转位置,该旋转位置传感器的输出信号被用于由电动机控制装置3对电动机2的驱动控制。另外,上述温度传感器检测电动机2的工作温度,详细而言,检测电动机2的未图示的线圈的温度。在将上述开口部11包围的筒状壁10的前端形成有环状地连续的槽部10a,配置于该槽部10a的密封部件(未图示)压接于壳体12的底壁13,由此密封电动机外壳4的内外。
如图1、图2及图3所示,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框体7由壳体12和罩体15构成。壳体12具有底壁13和周壁14,上面朝向上方开口且俯视时呈大致矩形。罩体15堵塞壳体12的上面开口,俯视时呈大致矩形。在框体7的内部收容有相当于“电路基板”的功率模块16和相当于“第二电路基板”的控制模块17。详细而言,功率模块16靠近壳体12的底壁13,在该功率模块16的上方隔开规定的间隔层叠配置有控制模块17。而且,框体7以使壳体12的底壁13朝向电动机外壳4侧的状态固定于电动机外壳4。
如图3及图4所示,罩体15通过将金属板加压成形而形成为大致盘状,其具有为了收容控制模块17而向壳体12的相反侧鼓出的鼓出部43、形成于该鼓出部43的外周缘的凸缘部44、使该凸缘部44的外周缘向下(壳体12侧)弯曲形成的突缘部45。
如图4~图6所示,壳体12是使用导热性较好的铝合金通过所谓的铝压铸法而模具成形的。在该壳体12中相当于矩形的周壁14的一边的第一壁部14a上,从上方侧切开该第一壁部14a的大部分形成供功率模块16侧的外部连接器19插入的开口部36。开口部36具有与在外部连接器19的根部形成的凸缘部19a一致的形状,在该开口部36的开口缘上,经由具有粘着性的密封材料(未图示)粘着固定有凸缘部19a。图4~图6中的符号12a表示形成于壳体12的外表面的冷却用散热片。
另外,在壳体12的周壁14的前端缘及外部连接器19的凸缘部19a的上端缘上环状地连续形成有密封槽46。而且,在使罩体15侧的突缘部45插入该密封槽46的状态下,通过多个罩体安装螺丝34(参照图3)连接固定罩体15和壳体12。虽图示省略,但罩体15和壳体12之间通过涂布于密封槽46内的具有密封性的粘着剂来密封。
在壳体12的底壁13的四个角上,形成有从该底壁13的四个角附近的位置朝向罩体15侧分别突出的大致圆柱状的功率模块支承部37。在各功率模块支承部37的顶部,分别形成有后述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螺合的螺纹孔37a。而且,在底壁13的功率模块16侧的与后述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参照图7)对应的位置,作为受热部形成有从该底壁13朝向罩体15侧大致矩形的块状突出的块状突出部38。该块状突出部38作为热容量大的散热部发挥作用。
块状突出部38位于壳体12的大致中央部,相对于矩形周壁14中相互面对的第一壁部14a及第二壁部14b分别以规定间隔分离,且相对于与具有冷却用散热片12a的第三壁部14c面对的第四壁部14d也以大致规定间隔分离。而且,块状突出部38与具有冷却用散热片12a的第三壁部14c一体地连续形成。在该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的四个角附近形成有后述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螺合的合计四个螺纹孔38a。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的符号40是在块状突出部38的第三壁部14c侧的端部贯穿形成的剖面大致矩形的连接器插入孔40,图6中符号39是在块状突出部38的第四壁部14d侧的端面和壳体12的底壁13所形成的角部贯穿形成的电力供给端子插入孔。另外,图6中的符号41是在第三壁部14c的比块状突出部38靠近第二壁部14b侧的位置贯穿形成的安装有空气可以通过但水不能通过的呼吸过滤器42(参照图1、图2)的呼吸孔。
功率模块16是使用合成树脂材料通过模具成形而形成的,如图4及图7所示,其具有:形成为大致平板状且在表面或内部嵌入有多个金属制母线63(参照图8)的板状基部18、一体形成于该板状基部18的一端缘的外部连接器19、从板状基部18向与该板状基部18的平面正交的方向突出的上述定子连接部20及传感器连接部23。上述外部连接器19相当于“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其通过壳体12侧的开口部36面向外部,该外部连接器19与外部的电子设备之间授受信号及电力。另外,在上述板状基部18的壳体12的底壁13侧的面即元件安装面18a上安装有各种电子元件。上述定子连接部20突设于上述元件安装面18a的大致中央部。另外,上述传感器连接部23突设于元件安装面18a的一端缘。这些定子连接部20及传感器连接部23分别形成矩形板状,相互平行地延伸。
定子连接部20具有三个电力供给端子21和被覆部22,该三个电力供给端子21沿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图14的X方向)整齐排列配置,该被覆部22从板状基部18的元件安装面18a突出形成,覆盖各电力供给端子21的根部,并且与板状基部18一起由树脂材料一体形成。上述电力供给端子21是向电动机2供给三相驱动电流的“驱动用端子”。传感器连接部23使旋转位置传感器用连接器23a和温度传感器用连接器23b沿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排列而具有偏平的矩形的剖面,在其内侧配置有多个端子(未图示)。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定子连接部20相当于“电连接部”,但也可以将传感器连接部作为“电连接部”配置于板状基部18的大致中央部。
下面,基于图7具体说明在板状基部18的元件安装面18a上安装的各种电子元件。在元件安装面18a中定子连接部20和传感器连接部23之间,设有由俯视时大致矩形的突条部18b包围的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在该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内安装有六个开关元件24。由这些六个开关元件24构成将经由外部连接器19被供给到的直流电变换为三相交流电的周知的倒相电路。该倒相电路的输出即三相交流电经由定子连接部20供给到电动机2,使该电动机2旋转驱动。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开关元件24使用了所谓的MOSFET(场效应晶体管),但也可以使用其它开关元件。
在各开关元件24中,端子35从沿着元件安装面18a配置的平坦矩形的封装的一侧部延伸,通过使该端子35弯曲为L形,该各开关元件24与板状基部18的母线63连接,并且,沿各端子35延伸的方向相互邻接的两个开关元件24构成一组开关元件24,该两个一组的开关元件24相互邻接配置三组。换言之,六个开关元件24形成“2×3”的排列。在图7中,为了易于理解,用符号24a表示第一组的开关元件24,用符号24b表示第二组的开关元件24,用符号24c表示第三组的开关元件24。从图7中可知,24a、24b、24c三组沿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排列。另外,构成各组的两个开关元件24沿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图14中的Y方向)排列。由这些三个组的开关元件24a、24b、24c分别控制电动机2的三相(U相、V相、W相)电力。因此,各开关元件24作为发热元件产生比较大的热量。
壳体12中作为散热部的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大小实质上与含有如上所述地排列为“2×3”的开关元件24的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相对应。如图4所示,在将功率模块16安装到壳体12的状态下,各开关元件24与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接触,开关元件24所发生的热量传导到块状突出部38。虽未图示,但也可以在开关元件24和块状突出部38之间安装由导热性高的凝胶或密封部件构成的导热部件。这种导热部件追随开关元件24乃至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的凹凸吸收两者间微小缝隙,实质地增大接触面积,因此导热性提高。
除此之外,在板状基部18的元件安装面18a上,分别安装有向与该元件安装面18a的面成直角的方向突出的形成为大致圆柱状的一对第一电解电容器25、同样向与元件安装面18a的面成直角的方向突出的呈大致圆柱状且与两第一电解电容器25相比轴向长度短的一对第二电解电容器26、多个陶瓷电容器27、用于检测电流的多个分流电阻28、用于电路保护的一对继电器29、通模线圈30、共模线圈31。第一、第二电解电容器25、26、通模线圈30、共模线圈31作为用于除去噪声的噪声过滤元件发挥作用。两第一电解电容器25及通模线圈30分别配置于元件安装面18a中与外部连接器19相反一侧的端部。两第二电解电容器26、共模线圈31及两继电器29在元件安装面18a中隔着定子连接部20分别配置于传感器连接部23的相反侧的位置。
上述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设于噪声过滤元件之一的通模线圈30和外部连接连接器19之间,或者第一电解电容器25和外部连接连接器19之间。换言之,在六个开关元件24的两侧(沿上述X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至少一个噪声过滤元件(本实施例中为通模线圈30及第一电解电容器25)和外部连接器19。同样,定子连接部20也位于通模线圈30和外部连接器19之间,或者第一电解电容器25和外部连接器19之间。
另一方面,如图7、图8及图14所示,在板状基部18的外周缘部的四个部位,分别与壳体12侧的功率模块支承部37对应地贯穿形成有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外侧安装孔32a~32d。板状基部18d不是四边为完全直线的矩形,而稍微变形而不同于矩形,但是,这些外侧安装孔32a~32d实质上位于板状基部18的四个角,在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图14中的X方向)上,第一外侧安装孔32a及第三外侧安装孔32c位于靠近外部连接器19的端部,第二外侧安装孔32b及第四外侧安装孔32d位于与外部连接器19相反一侧的端部。
而且,在板状基部18的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周围的四个部位,分别与上述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的螺纹孔38a对应地贯穿形成有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内侧安装孔33a~33d。这些内侧安装孔33a~33d相比作为“第一固定部”的外侧安装孔32a~32d位于更靠近开关元件24的位置,在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上,四个内侧安装孔33a~33d位于靠近外部连接器19的第一、第三外侧安装孔32a,32c和相反侧的第二、第四外侧安装孔32b、32d之间。
另外,在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图14中的Y方向)上,第一、第二内侧安装孔33a、33b位于一侧的第一、第二外侧安装孔32a、32b和另一侧的第三、第四外侧安装孔32c、32d之间,第三、第四内侧安装孔33c、33d位于靠近板状基部18的一端缘的位置。即,在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的两侧(沿上述Y方向的两侧)分别配置有第一、第二内侧安装孔33a、33b和第三、第四内侧安装孔33c、33d。第一内侧安装孔33a和第三内侧安装孔33c排列配置在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同样,第二内侧安装孔33b和第四内侧安装孔33d排列配置在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
更详细而言,在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第一、第二内侧安装孔33a、33b位于六个开关元件24和定子连接部20之间。这斜两个内侧安装孔33a、33b排列配置在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上。同样,剩余的两个内侧安装孔33c、33d也排列配置在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上。
另外,在内侧安装孔与排列为“2×3”的开关元件24的布局的关系中,在排列有三组开关元件24(24a、24b、24c)的方向(在图示例中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相同的方向,即图14中的X方向)上,排列有两个内侧安装孔33a、33b,而剩余的两个内侧安装孔33c、33d也沿相同方向排列。而且,在同组的两个开关元件24排列的方向(图14中的Y方向)上,排列配置有第一内侧安装孔33a和第三内侧安装孔33c,同样,第二内侧安装孔33b和第四内侧安装孔33d也排列配置在Y方向上。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所谓“将两个安装孔沿某方向,例如X方向配置”,并不是限定于完全的直线上的配置,而是旨在X方向上隔开合适的间隔,沿大概X方向的线上配置两个安装孔。
而且,如图3及图10所示,功率模块16通过贯穿外侧安装孔32a~32d的四个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固定于壳体12的功率模块支承部37,而且,通过贯穿内侧安装孔33a~33d的四个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使板状基部18的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周围紧固于块状突出部38。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分别螺合于功率模块支承部37的螺纹孔37a,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分别螺合于块状突出部38顶面的螺纹孔38a。由外侧安装孔32a~32d和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构成“第一固定部”,由内侧安装孔33a~33d和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构成“第二固定部”。
另外,如图3、图8所示,在板状基部18中与元件安装面18a相反一侧的控制模块相对面18c上,形成有多个搭扣配合部47,该搭扣配合部47从该控制模块相对面18a的外周缘部向与面成直角的方向突出并以所谓的搭扣配合方式卡合保持控制模块17,并且,突设有多个用于电连接功率模块16和控制模块17的连接端子52。
图9是放大表示卡合保持控制模块17的状态下的搭扣配合部47的立体图。在图9中只表示了各搭扣配合部47中的一个,其它搭扣配合部47也具有同样的结构。
如图9所示,搭扣配合部47作为板状基部18的一部分由合成树脂材料一体成形,其具有:使控制模块17的功率模块16侧的功率模块相对面17a落座的大致圆柱状的控制模块支承部48、设于该控制模块支承部48附近的保持片49。保持片49是在从板状基部18的控制模块相对面18c突出的剖面大致偏平状的柱状基部50的前端,形成在该柱状基部50的厚度方向上向控制模块17侧突出的爪部51而形成的,爪部51与控制模块17的与功率模块相对面17a相反一侧的罩体相对面17b以钩挂的关系进行卡合。更详细而言,爪部51的下表面作为与控制模块17卡合的卡合面51a向下倾斜而形成,与之相对,爪部51的上表面作为平滑弯曲且向上倾斜的倾斜面的引导面51b形成。
而且,在组装状态下,控制模块17落座于控制模块支承部48,且其控制模块17的罩体相对面17b与爪部51的卡合面51a卡合。由此,如图9及图4所示,控制模块17通过各搭扣配合部47被保持定位在沿与面成直角的方向上相对板状基部18隔开规定的间隔的位置,具体而言,被保持定位在相比壳体12的开口端更进入到罩体15内的位置。即,控制模块17收容于罩体15的鼓出部43内。
如图3、图9所示,控制模块17是在由以玻璃环氧树脂为代表的非导电性树脂材料形成的基板的正反两表面上分别形成导体图案(未图示),并在该导电图案上安装多个电子元件(未图示)而构成的,在该控制模块17的外周缘中与各保持片49对应的位置,分别形成有形状与这些各保持片49的柱状基部50的剖面形状一致的切口部17c。即,控制模块17通过分别将各保持片49的柱状基部50收容于各切口部17c,以平行状态定位于板状基部18。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控制模块17中与功率模块16侧的各连接端子52对应的位置分别贯穿形成有通孔53。各通孔53容纳分别对应的连接端子52,并通过焊锡与该连接端子52电连接。而且,控制模块17经由外部连接器19及各连接端子52输入驾驶者的制动操作、机动车的驾驶状态相关的信息,并将基于该信息生成的驱动指令信号经由各连接端子52向各开关元件24输出,由此,使各开关元件24进行开关工作,驱动电动机2。
下面,说明具有如上所述的结构的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组装顺序。首先,使功率模块16的定子连接部20插入壳体12侧的电力供给端子插入孔39,使功率模块16的传感器连接部23插入壳体12侧的连接器插入孔40,并且在各功率模块支承部37上载置板状基部18,如图10所示,通过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62使功率模块16连接固定于壳体12。具体而言,使分别贯穿外侧安装孔32a~32d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螺合于形成在各功率模块支承部37上的螺纹孔37a,并且,使分别贯穿内侧安装孔33a~33d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螺合于形成在块状突出部38上的螺纹孔38a。
在此,如上所述,功率模块16是在将多个金属制母线63定位支承于模具内的状态下,通过向该模具内填充树脂材料,一边嵌入各母线63一边模具成形而形成。另外,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母线63多被以露出在板状基部18表面的状态嵌入,由此,进一步降低板状基部18的厚度,实现功率模块16的小型化。另外,也可以将母线63完全埋设于板状基部18的内部。
在通过所谓的嵌入成形形成的功率模块16中,由于金属材料和树脂材料的热膨胀系数不同,因此如图11(a)的示意图所示,在冷却向模具内充填的树脂材料时,板状基部18发生弯曲。即,在板状基部18中,由于沿控制模块相对面18c配设有多个母线63,因此,在冷却向模具内充填的树脂材料时,相比板状基部18的控制模块相对面18c,元件安装面18a收缩的程度更大,所以,一般在板状基部18中容易产生向控制模块相对面18c侧凸出的弯曲。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1(a)中示出了因为上述理由向控制模块相对面18c侧凸出的弯曲的板状基部18,但是,根据功率模块16的成形条件,有时相反地发生向控制模块相对面18c侧凹陷的弯曲。
而且,在将如上所述那样发生有弯曲的板状基部18简单地载置于各功率模块支承部37的状态下,在该板状基部18和块状突出部38之间产生间隙G。但如图11(b)所示,板状基部18通过贯穿内侧安装孔33a~33d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在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周围的四个部位,朝向块状突出部38被按压固定。由此,如图4所示,板状基部18被矫正为期望的平坦形状,安装于板状基部18的各开关元件24抵接于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直接或经由上述导热部件),各开关元件24发生的热量向受热部乃至作为散热部的块状突出部38高效地传导。
特别是,在上述构成中,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直接螺合于块状突出部38的螺纹孔38a,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直接固定于块状突出部38,因此,更加可靠地得到开关元件24和作为受热部的块状突出部38顶面的接触性。另外,通过比较大的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可靠地矫正板状基部18的弯曲。
图12(a)、(b)与图11(a)、(b)同样表示了向壳体12安装前的板状基部18弯曲的状态及安装到壳体12后的平坦的状态。该图12相比图11的示意图,更详细地描述了具有各种电子元件的功率模块16。
需要说明的是,板状基部18在外周部的外侧安装孔32a~32d通过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固定于壳体12,因此,即使板状基部18向控制模块相对面18c侧凹陷而弯曲,也可以使板状基部18矫正为期望的平坦形状。
然后,如图5所示,向功率模块16组装控制模块17。具体而言,在使功率模块16侧的各连接端子52插入控制模块17的各通孔53,且使控制模块17的各切口部17c的周缘分别抵接于图9所示的各保持片49的爪部51的引导面51b的状态下,使该控制模块17向功率模块16侧按压。由此,各保持片49通过引导面51b和控制模块16的倾斜面接触发生弹性弯曲变形,在使控制模块17收纳于爪部51和控制模块支承部43之间的位置后,通过基于上述弯曲变形的恢复力使爪部51的卡合面51a卡合于控制模块17的罩体相对面17b。其结果,控制模块17通过各搭扣配合部47来进行定位支承。
这样,若使控制模块17组装于功率模块16,则在将功率模块16侧的各连接端子52和控制模块17侧的各通孔53通过焊锡电连接后,通过用罩体15堵塞壳体12的开口,完成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组装。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通过使控制模块17向功率模块16侧按压这样的极容易的操作,能够使控制模块17安装于功率模块16,所以,可以飞跃性地提高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组装作业效率。
但是,如上所述,如果在功率模块16的成形时板状基部18发生弯曲,则如图13(a)所示,突设于该板状基部18的控制模块相对面18c的各搭扣配合部47及各连接端子52(参照图8)向相对侧的控制模块17倾斜,各搭扣配合部47及各连接端子52的相对位置关系偏离正规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假设在不矫正板状基部18所产生的弯曲而要组装控制模块17的情况下,各搭扣配合部47及各连接端子52相对相对侧的各切口部17c及各通孔53错位,必须一边适当地调整这些各搭扣配合部47及各连接端子52的倾斜,一边组装控制模块17,可能导致其安装作业变得非常复杂。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贯穿外侧安装孔32a~32d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1,使板状基部18的外周部固定于壳体12,并且,通过贯穿内侧安装孔33a~33d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使板状基部18的中央部向块状突出部38按压固定,由此,如图13(b)所示,板状基部18被矫正为期望的平坦形状,因此,可以矫正各搭扣配合部47及各连接端子52的上述错位,更加容易地使控制模块17组装到功率模块16。其结果,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组装作业性进一步提高。
而且,在车辆的行驶中,振动总是施加在电动机控制装置3的框体7上,假设在将重叠配置的两个电路基板分别螺固于框体的情况下,被输入到框体的振动分别经由不同的路径传递到两基板,在两基板的振动中产生相位偏差。这样,如果在两基板的振动中产生相位偏差,则两基板彼此之间进行相对位移,因此,在电连接两基板彼此间的引线架上产生应力,可能导致该引线架的耐久性以及可靠性降低。
与之相对,在本实施例的构成中,使控制模块17保持固定于功率模块16,因此,输入到框体7的振动经由功率模块16传递到控制模块17。由此,可以减轻控制模块17的振动和功率模块16的振动之间产生的相位差,甚至至少也可以减轻发生于各连接端子52的应力,从而提高各连接端子52的耐久性及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使用了插入到板状基部18的安装孔的安装螺丝61、62,因此,其固定支承坚固,功率模块16等不因来自外部的振动输入而产生共振。
而且,通过搭扣配合部47使控制模块17固定于功率模块16,由此,即使功率模块16或控制模块17产生热收缩或热膨胀,且在该热收缩或热膨胀中收缩量或膨胀量之间存在差异,也可以通过搭扣配合部47的变形,具体而言,通过保持片49的弹性变形,吸收上述各量的差。其结果,能够抑制应力作用于上述功率模块16或控制模块17的不良现象。特别是,由于该应力容易作用于功率模块16或控制模块17的焊接的部分,因此,通过上述的作用,可以抑制该焊接部分的耐久性降低或开裂等所引起的劣化。
另外,控制模块17因为通过在该控制模块17的外周缘卡合各保持片49进行定位保持,所以,不需要在控制模块17上贯穿形成固定用安装孔,这不仅可以使该控制模块17小型化,而且也具有提高该控制模块17的设计自由度的优点。
需要说明的是,图11(a)、图12(a)及图13(a)均稍微夸张地描绘了板状基部18所产生的弯曲。
如上所述,在上述实施例的构成中,通过用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使开关元件24周围的内侧安装孔33a~33d向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按压固定,提高了开关元件24和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的接触性,从而提高了对开关元件24的冷却性。特别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定子连接部20和开关元件24之间配置有第一、第二内侧安装孔33a、33b,在这些部位固定于块状突出部38,所以,从板状基部18突出的定子连接部20的刚性提高。从而,可以抑制由于在与电动机2的定子连接时产生的应力而定子连接部20破损或变形这样的不良问题。
而且,定子连接部20与作为散热部的块状突出部38邻接配置,因此,可以使在电连接部发生的热量或从电动机2传导到的热量传递给块状突出部38而进行散热。因此,可以抑制框体7内部的温度或功率模块16乃至控制模块17的温度上升。而且,由于块状突出部38作为支承部件支持定子连接部20,因此,可以抑制因来自电动机2等促动器单元1的外部的振动而定子连接部20被振动。
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在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图14中的X方向)上排列有作为“第二固定部”的两个内侧安装孔33a、33b,而且,其他两个内侧安装孔33c、33d也在同方向上排列。因此,能够可靠地矫正沿该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的剖面中的板状基部18的弯曲。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第三内侧安装孔33a、33c沿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图14中的Y方向)排列配置,同样,第二、第四内侧安装孔33b、33d沿与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排列配置,因此,能够可靠地矫正沿与该外部连接器19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的剖面中的板状基部18的弯曲。
特别是,在上述实施例中,因为在排列为“2×3”的开关元件24的两侧配置有内侧安装孔33a~33d,所以,能够可靠地矫正开关元件安装区域A中的板状基部18的弯曲,减少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和各开关元件24的接触性的不均。
而且,在上述实施例中,开关元件24及定子连接部20配置于噪声过滤元件之一的通模线圈30和外部连接器19之间,或者第一电解电容器25和外部连接器19之间,所以,定子连接部20位于壳体12的大致中央,可以缩短与电动机2的连接距离,且提高组装性。另外,因为开关元件24和定子连接部20接近,所以,可以实现噪声的降低。而且,因为在壳体12的大致中央与电动机2连接,所以,可以实现在使壳体12与电动机2结合的状态下的装置整体的小型化。而且,因为该壳体12的大致中央被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功率模块安装螺丝62固定,所以,弯曲大的区域固定于壳体12,可以抑制板状基部18的整体的弯曲。
下面,基于图15~图20说明变更了作为“第二固定部”的内侧安装孔33的配置的变形例。
图15表示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内侧安装孔33b的第二实施例,其构成为在第一内侧安装孔33a、第三内侧安装孔33c及第四内侧安装孔33d这三个部位使开关元件24的周围向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按压固定。需要说明的是,还可以省略第三内侧安装孔33c及第四内侧安装孔33d。
图16表示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内侧安装孔33a的第三实施例,其构成为在第二内侧安装孔33b、第三内侧安装孔33c及第四内侧安装孔33d这三个部位使开关元件24的周围向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按压固定。而且,也可以省略第三内侧安装孔33c及第四内侧安装孔33d。
图17表示省略了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三内侧安装孔33c及第四内侧安装孔33d的第四实施例,其构成为在位于板状基部18的大致中央的第一内侧安装孔33a及第二内侧安装孔33b两个部位,使板状基部18向块状突出部38的顶面按压固定。
图18表示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内侧安装孔33a及第二内侧安装孔33b设置一个内侧安装孔33e的第五实施例。上述内侧安装孔33e位于排列为“2×3”的六个开关元件24的中央。
图19表示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内侧安装孔33a及第二内侧安装孔33b,在排列为“2×3”的六个开关元件24的中央部设置两个内侧安装孔33f、33g的第六实施例。这些内侧安装孔33f、33g分别配置于第二组的开关元件24b和第三组的开关元件24c之间,以及第一组的开关元件24a和第二组的开关元件24b之间。
图20表示代替上述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内侧安装孔33a及第二内侧安装孔33b,在排列为“2×3”的六个开关元件24的中央部设有三个内侧安装孔33h、33i、33j的第七实施例。这些内侧安装孔33h、33i、33j分别配置于构成一组的两个开关元件24之间。
下面,列举能够从上述实施例掌握的除权利要求书以外的技术思想。
(a)如第三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上述电连接部配置于沿上述块状突出部的侧壁的位置。
(b)如第三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上述电连接部是向安装上述壳体的电动促动器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用端子。
(c)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具有多个第二固定部,在搭载有上述发热元件的位置的两侧配置有上述第二固定部。
(d)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基板具有电源供给用连接器,
在该电源供给用连接器的轴向上配置有多个第二固定部。
(e)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发热元件中,两个发热元件作为一组,使三组发热元件相互邻接配置,
在这三组发热元件排列的方向上配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固定部。
(f)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基板具有电源供给用连接器,
在与该电源供给用连接器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上排列有多个第二固定部。
(g)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在上述发热元件中,两个发热元件作为一组,使三组发热元件相互邻接配置,
在包含于一组发热元件的两个发热元件排列的方向上配置有至少两个第二固定部。
(h)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基板具有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噪声过滤元件、从上述壳体的底面突出并向电动促动器供给驱动电流的驱动用端子,
上述发热元件及上述驱动用端子配置于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和至少一个噪声过滤元件之间。
(j)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电路基板具有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噪声过滤元件,
上述第二固定部中的至少一个固定部配置于上述电源供给用连接器和至少一个噪声过滤元件之间。
(k)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一固定部由贯穿上述电路基板形成的安装孔和插入该安装孔以使上述电路基板连接于上述壳体的螺丝构成。
(l)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
上述第二固定部由贯穿上述电路基板形成的安装孔和插入该安装孔以使上述电路基板连接于上述壳体的螺丝构成。
(m)如第一方面发明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中,具有:
在上述电路基板上重叠配置的第二电路基板、
多个形成在上述电路基板上并可弹性变形的保持片、
分别形成于上述保持片的爪部、
抵接于与上述电路基板相对的上述第二电路基板的第一面以支承上述第二电路基板的支承部,
上述第二电路基板通过使上述爪部卡合于该第二电路基板的第二面而被保持。
Claims (15)
1.一种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路板(16),具有安装在该电路板(16)上的发热部(24);
壳体(12),该电路板(16)安装在该壳体(12)中,该壳体(12)具有与该发热部(24)接触的受热部(38);
至少两个第一固定部(61,32),配置在该电路板(16)的外周以使该电路板(16)固定在该壳体(12)上;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固定部(62,33),配置为使该电路板(16)的规定区域(A)固定在该壳体(12)上,使得该规定区域(A)隔着该发热部(24)按压在该受热部(38)上,该规定区域(A)是配置该发热部(24)的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受热部(38)是从该壳体(12)的底壁向该发热部(24)突出的块状突出部,该第二固定部(62,33)配置在该突出的块状突出部(38)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16)设有向该壳体(12)的底壁突出的电连接部(20),该第二固定部(62,33)配置在该电连接部(20)和该发热部(24)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20)配置在该壳体(12)的突出的该块状突出部(38)的侧壁旁边。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连接部(20)包括端子,驱动电流通过该端子输送到与该壳体(12)连接的电动促动器(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该第二固定部(62,33)配置在该电路板(16)中配置该发热部(24)的该规定区域(A)的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16)安装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电力通过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输送到安装在该电路板(16)上的电子元件,多个该第二固定部(62,33)沿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的轴向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热部(24)包括三组彼此相邻配置的发热元件(24),至少两个该第二固定部(62,33)设置在配置有该三组发热元件(24)的规定区域(A)。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16)设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多个该第二固定部(62,33)沿与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的轴向垂直的方向排列。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发热部(24)包括三组彼此相邻配置发热元件(24),至少两个该第二固定部(62,33)配置在沿着将构成一组的两个发热元件(24)连接的线延伸的假想线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16)安装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噪声过滤元件(25,26,30,31)和向该壳体(12)的底壁突出且用于向电动促动器(2)输送驱动电流的电连接部(20),该发热元件(24)和该电连接部(20)配置在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和该噪声过滤元件中的至少一个(30或2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16)安装有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和噪声过滤元件(25,26,30,31),至少一个该第二固定部(62,33)配置在该管状电源供给用连接器(19)和该噪声过滤元件中的至少一个(30或25)之间。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固定部包括:
安装孔(32),形成在该电路板(16)的周边部分,以及
螺丝(61),穿过该安装孔(32)并与由该壳体(12)提供的螺纹孔(37a)螺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固定部包括:
安装孔(33),形成在该电路板(16)的规定区域(A),以及
螺丝(62),穿过该安装孔(33)并与由该壳体(12)的该受热部(38)提供的螺纹孔(38a)螺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电路板(17),安装在该电路板(16)的上方;以及
多个弹性变形保持杆(50),设置在该电路板(16)上且向该第二电路板(17)突出,每个该弹性变形保持杆(50)具有能够钩住该第二电路板(17)的周边部分的爪部(51)。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194588 | 2011-09-07 | ||
JP2011-194588 | 2011-09-07 | ||
JP2012-156599 | 2012-07-12 | ||
JP2012156599A JP2013070028A (ja) | 2011-09-07 | 2012-07-12 | 電子制御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02701A true CN103002701A (zh) | 2013-03-27 |
Family
ID=477108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3227728A Pending CN103002701A (zh) | 2011-09-07 | 2012-09-04 | 电子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929079B2 (zh) |
JP (1) | JP2013070028A (zh) |
CN (1) | CN103002701A (zh) |
DE (1) | DE102012017651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80328A (zh) * | 2016-05-21 | 2016-07-20 | 浙江琦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体式缝纫机电控装置 |
CN106061143A (zh) * | 2015-04-06 | 2016-10-26 | 株式会社电装 | 电子控制单元 |
CN106953473A (zh) * | 2015-11-16 | 2017-07-14 |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 有内置控制装置的壳体和结合该壳体的电压缩机 |
CN107124848A (zh) * | 2016-02-24 | 2017-09-01 | Ls 产电株式会社 | 电机驱动单元 |
CN107710892A (zh) * | 2015-06-30 | 2018-02-16 | 株式会社明电舍 | 电子控制装置 |
CN108886876A (zh) * | 2016-03-23 | 2018-11-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对至少一个能够以电的方式操纵的致动器进行操控的控制模块 |
CN110024072A (zh) * | 2016-12-02 | 2019-07-16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控制装置 |
CN113533821A (zh) * | 2020-04-13 | 2021-10-22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流传感器 |
CN113924718A (zh) * | 2019-05-28 | 2022-01-11 | Kyb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852500B2 (ja) * | 2012-04-25 | 2016-02-0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制御装置 |
JP6142654B2 (ja) * | 2013-05-08 | 2017-06-0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力変換装置 |
FR3009143B1 (fr) * | 2013-07-23 | 2016-10-21 | Valeo Equip Electr Moteur | Machine electrique tournante, support de sonde de temperature et unite de mesure thermique correspondants |
US20150036292A1 (en) * | 2013-08-01 | 2015-02-05 | Lear Corporation | Electrical Device for Use in an Automotive Vehicle and Method for Cooling Same |
EP3054534B1 (en) * | 2013-10-02 | 2019-12-11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
US9480143B2 (en) * | 2013-10-09 | 2016-10-25 | Uusi, Llc | Motor control device |
US9961786B2 (en) * | 2013-11-19 | 2018-05-0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limiting cover deflection in an ECU when exposed to high altitude environments |
DE102014106570B4 (de) * | 2014-05-09 | 2016-03-31 | Semikron Elektronik Gmbh & Co. Kg | Leistungshalbleitermodul mit Schalteinrichtung und Anordnung hiermit |
US9673596B2 (en) * | 2014-06-30 | 2017-06-06 | Tyco Fire & Security Gmbh | Back box with mounting posts projecting from recessed portions in sidewalls |
JP6401534B2 (ja) * | 2014-07-29 | 2018-10-1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 制御装置 |
JP6366413B2 (ja) * | 2014-08-06 | 2018-08-01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
KR101575265B1 (ko) * | 2014-09-30 | 2015-12-07 |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 고정 부재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575268B1 (ko) * | 2014-09-30 | 2015-12-07 |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 고정 부재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595722B1 (ko) * | 2014-11-11 | 2016-02-22 |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 차량 조향용 구동장치 |
JP6370243B2 (ja) * | 2015-03-06 | 2018-08-08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回路装置 |
DE102015112785B4 (de) | 2015-08-04 | 2023-07-06 |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 Elektrische Kontaktierungsanordnung |
CN107923546B (zh) * | 2015-08-31 | 2020-03-10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驱动器及驱动器一体型电动执行器 |
CN105042524B (zh) * | 2015-09-09 | 2018-03-16 | 李峰 | 栓式锁紧紧固结构及其安装方法 |
DE102016119544A1 (de) * | 2016-10-13 | 2018-04-19 | HELLA GmbH & Co. KGaA | Radareinrichtung mit einem Abschirmmittel |
EP3462820B1 (en) * | 2017-09-29 | 2021-08-04 | Hosiden Corporation | Connector box and method of its assembly |
WO2019239457A1 (ja) * | 2018-06-11 | 2019-12-19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固体酸化物形燃料電池を有する発電ユニット |
US11096268B2 (en) * | 2018-07-27 | 2021-08-17 | Dura Operating, Llc | Motor power pack with overmol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tegrated connector |
US11146147B2 (en) * | 2018-07-27 | 2021-10-12 | DUS Operating, Inc. | Motor power pack with overmolded printed circuit board integrated connector |
JP2020149827A (ja) * | 2019-03-13 | 2020-09-17 | 豊田鉄工株式会社 | バスバーの放熱構造 |
JP6975209B2 (ja) * | 2019-07-02 | 2021-12-0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駆動ユニット |
EP3761768B1 (en) | 2019-07-04 | 2023-04-12 | Hosiden Corporation | Waterproof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
US11670881B2 (en) | 2019-11-01 | 2023-06-06 |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 Low-cost connectors for inverters and converters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nd using the same |
DE102020129134B4 (de) | 2020-11-05 | 2022-05-25 | Audi Aktiengesellschaft | Schutzvorrichtung für einen Pulswechselrichter |
DE102021211365A1 (de) | 2021-10-08 | 2023-04-13 |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Elektromotor eines Nebenaggregats eines Kraftfahrzeugs |
DE102022202928A1 (de) | 2022-03-24 | 2023-09-28 | Brose Fahrzeugteile SE & Co. Kommanditgesellschaft, Würzburg | Elektronikeinheit für einen elektromotorischen Kältemittelverdichter |
JP2023144733A (ja) * | 2022-03-28 | 2023-10-1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車両構造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48611A1 (en) * | 2001-07-31 | 2003-03-13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for use in vehicles |
US20040142180A1 (en) * | 2002-11-18 | 2004-07-22 | Advics Co., Ltd |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
US20050167183A1 (en) * | 2004-02-02 | 2005-08-0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
US20060267192A1 (en) * | 2005-05-31 | 2006-11-30 | Chen Cheng T |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2009106073A (ja) * | 2007-10-23 | 2009-05-14 | Aisin Aw Co Ltd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WO2010090092A1 (ja) * | 2009-02-06 | 2010-08-12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9600619A1 (de) * | 1996-01-10 | 1997-07-17 | Bosch Gmbh Robert | Steuergerät bestehend aus mindestens zwei Gehäuseteilen |
US5777844A (en) * | 1996-08-30 | 1998-07-0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Electronic control with heat sink |
US6099325A (en) * | 1998-11-05 | 2000-08-08 | Ford Motor Company | Electronic control module for an electric motor |
JP3644835B2 (ja) * | 1999-01-18 | 2005-05-1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回路装置 |
JP4142227B2 (ja) * | 2000-01-28 | 2008-09-03 | サンデン株式会社 | 車両用電動圧縮機のモータ駆動用インバータ装置 |
JP4415503B2 (ja) * | 2000-05-12 | 2010-02-1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半導体装置 |
US6377462B1 (en) * | 2001-01-09 | 2002-04-23 | Deere & Company |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ith heat sinking |
JP3818156B2 (ja) * | 2002-01-17 | 2006-09-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装置 |
JP3712982B2 (ja) * | 2002-02-06 | 2005-11-02 | 株式会社ケーヒン | 電子回路基板の収容ケース |
JP2003229682A (ja) * | 2002-02-06 | 2003-08-15 | Keihin Corp | 電子回路基板の固定部材 |
JP2003289191A (ja) * | 2002-03-28 | 2003-10-10 | Denso Corp | 電子制御装置 |
US6881077B2 (en) * | 2002-07-22 | 2005-04-19 | Siemens Vdo Automotive Corporation | Automotive control module housing |
DE502004005841D1 (de) * | 2003-08-01 | 2008-02-14 | Siemens Vdo Automotive Ag | Elektronikeinheit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elektronikeinheit |
JP4404726B2 (ja) * | 2004-08-31 | 2010-01-27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車載用電力変換装置 |
JP4102404B2 (ja) * | 2005-11-21 | 2008-06-18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電動式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 |
JP4957048B2 (ja) * | 2006-03-31 | 2012-06-20 | 株式会社ジェイテクト | 電子制御装置 |
EP2006160B1 (en) * | 2007-05-21 | 2009-12-16 | Magneti Marelli S.p.A. | Electronic control unit with expanded blocks |
JP4533404B2 (ja) * | 2007-05-24 | 2010-09-01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エンジン制御装置 |
JP4408444B2 (ja) * | 2007-09-28 | 2010-02-03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Lcモジュール構造を用いた電子制御装置 |
KR101206158B1 (ko) * | 2008-01-25 | 2012-11-28 |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전동식 파워 스티어링 장치 |
JP5080326B2 (ja) | 2008-03-18 | 2012-11-21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の端子接続構造及び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装置のコントロールユニット構造並びに電子部品の端子接続方法 |
JP4638923B2 (ja) * | 2008-03-31 | 2011-02-23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制御装置 |
JP2010057345A (ja) | 2008-08-29 | 2010-03-11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電子制御装置 |
JP4909961B2 (ja) | 2008-09-02 | 2012-04-04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動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用制御装置 |
DE102008058511A1 (de) * | 2008-11-21 | 2010-05-27 | Kostal Industrie Elektrik Gmbh | Frequenzumrichter zum Steuern eines Elektromotors |
GB0922077D0 (en) * | 2009-12-17 | 2010-02-03 | Quixant Ltd |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casing thereof |
JP5546889B2 (ja) * | 2010-02-09 | 2014-07-09 | 日本電産エレシス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458991B2 (ja) | 2010-03-17 | 2014-04-02 | Dic株式会社 | マット調積層フィルム及び該フィルムからなる包装材 |
JP5570361B2 (ja) * | 2010-09-22 | 2014-08-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防水型電子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2012156599A (ja) | 2011-01-21 | 2012-08-16 | Panasonic Corp | 遠隔補聴器調整システム |
-
2012
- 2012-07-12 JP JP2012156599A patent/JP2013070028A/ja active Pending
- 2012-09-04 CN CN2012103227728A patent/CN103002701A/zh active Pending
- 2012-09-06 DE DE201210017651 patent/DE102012017651A1/de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2-09-07 US US13/606,353 patent/US8929079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48611A1 (en) * | 2001-07-31 | 2003-03-13 | Trw Automotive Electronics & Components Gmbh & Co. Kg |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for use in vehicles |
US20040142180A1 (en) * | 2002-11-18 | 2004-07-22 | Advics Co., Ltd | Heat dissipating device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s |
US20050167183A1 (en) * | 2004-02-02 | 2005-08-04 |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apparatus |
US20060267192A1 (en) * | 2005-05-31 | 2006-11-30 | Chen Cheng T |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JP2009106073A (ja) * | 2007-10-23 | 2009-05-14 | Aisin Aw Co Ltd | インバータ装置 |
WO2010090092A1 (ja) * | 2009-02-06 | 2010-08-12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力変換装置 |
Cited By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061143A (zh) * | 2015-04-06 | 2016-10-26 | 株式会社电装 | 电子控制单元 |
CN106061143B (zh) * | 2015-04-06 | 2019-12-03 | 株式会社电装 | 电子控制单元 |
CN107710892A (zh) * | 2015-06-30 | 2018-02-16 | 株式会社明电舍 | 电子控制装置 |
CN107710892B (zh) * | 2015-06-30 | 2020-06-09 | 株式会社明电舍 | 电子控制装置 |
CN106953473B (zh) * | 2015-11-16 | 2021-01-22 |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 有内置控制装置的壳体和结合该壳体的电压缩机 |
CN106953473A (zh) * | 2015-11-16 | 2017-07-14 | 法雷奥日本株式会社 | 有内置控制装置的壳体和结合该壳体的电压缩机 |
CN107124848A (zh) * | 2016-02-24 | 2017-09-01 | Ls 产电株式会社 | 电机驱动单元 |
CN107124848B (zh) * | 2016-02-24 | 2020-02-07 | Ls 产电株式会社 | 电机驱动单元 |
CN108886876A (zh) * | 2016-03-23 | 2018-11-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对至少一个能够以电的方式操纵的致动器进行操控的控制模块 |
US10869398B2 (en) | 2016-03-23 | 2020-12-15 | Robert Bosch Gmbh | Control module for actuating at least one electrically operable actuator |
CN108886876B (zh) * | 2016-03-23 | 2021-03-26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对至少一个能够以电的方式操纵的致动器进行操控的控制模块 |
CN105780328A (zh) * | 2016-05-21 | 2016-07-20 | 浙江琦星电子有限公司 | 一体式缝纫机电控装置 |
CN110024072A (zh) * | 2016-12-02 | 2019-07-16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控制装置 |
CN110024072B (zh) * | 2016-12-02 | 2020-08-18 |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 电子控制装置 |
CN113924718A (zh) * | 2019-05-28 | 2022-01-11 | Kyb株式会社 |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CN113533821A (zh) * | 2020-04-13 | 2021-10-22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流传感器 |
CN113533821B (zh) * | 2020-04-13 | 2024-05-17 |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 电流传感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E102012017651A1 (de) | 2013-03-07 |
US8929079B2 (en) | 2015-01-06 |
JP2013070028A (ja) | 2013-04-18 |
US20130058044A1 (en) | 2013-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002701A (zh) | 电子控制装置 | |
US8063594B2 (en) | Motor drive apparatus | |
CN103404242B (zh) | 具有载体,smd部件及引线框部件的组件 | |
US7763997B2 (en) | Heat sink for electronic components of a rotating electric machine | |
US7932649B2 (en) | Signal interconnecting part for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 |
US7872383B2 (en) | Power interconnecting part for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 |
US7859147B2 (en) | Electronic module for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 |
US9559509B2 (en) | Power supply control device | |
JP6030767B2 (ja) | 蓄電モジュール | |
US7800264B2 (en) | Assembly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for electrical rotating machine | |
JP5871044B1 (ja) | 端子モジュール | |
WO2019073857A1 (ja) | センサユニットおよび蓄電モジュール | |
CN103797691A (zh) | 电动式驱动装置 | |
US8530759B2 (en) | Electronic apparatus | |
EP2538106B1 (en) | Complex wave spring | |
US11444510B2 (en) | Controller and motor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 |
JP7283977B2 (ja) | 回転電機 | |
EP3329557B1 (en) | Modular connector | |
CN104067402A (zh) | 端子固定结构及使用该端子固定结构的供电装置 | |
JP5535567B2 (ja) | 電気接続箱の製造方法、電気接続箱、及びこの電気接続箱を備えた電源装置 | |
US11545878B2 (en) | Controller and motor assembly comprising same | |
CN113924718B (zh) | 旋转电机及旋转电机的制造方法 | |
JP4556651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電子制御装置付電動機 | |
CN108886295B (zh) | 马达和马达的制造方法 | |
CN113972791A (zh) | 连接构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3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