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458885A - 充气轮胎 - Google Patents
充气轮胎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458885A CN102458885A CN2010800267864A CN201080026786A CN102458885A CN 102458885 A CN102458885 A CN 102458885A CN 2010800267864 A CN2010800267864 A CN 2010800267864A CN 201080026786 A CN201080026786 A CN 201080026786A CN 102458885 A CN102458885 A CN 1024588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ojection
- turbulent flow
- mentioned
- air
- ti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C—VEHICLE TYRES; TYRE INFLATION; TYRE CHANGING; CONNECTING VALVES TO INFLATABLE ELASTIC BODIES IN GENER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TYRES
- B60C13/00—Tyre sidewalls; Protecting, decorating, marking, or the like, thereof
- B60C13/02—Arrangement of grooves or rib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ires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充气轮胎(10)在位于胎面(20)与胎圈之间的胎侧部(30)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当将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设为L、将形成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形成材料的杨氏模量设为E、将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与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截面惯性矩设为I时,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满足L2≤3.5×E×I的关系。由此,确保胎侧部的散热效果,并且能够抑制由自外部飞散的油成分引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变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上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
背景技术
以往,对于安装在汽车上的充气轮胎,特别是对于安装在翻斗车等建筑工程车辆上的重载用的充气轮胎,为了抑制建筑工程车辆的行驶带来的胎侧部的温度上升,使用在胎侧部设置沿轮胎径向延伸的片状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结构(例如专利文献1)。
沿胎侧部流动的空气越过湍流产生用突起,流动被扰乱了的空气再次附着到胎侧部上,由此促进胎侧部的散热。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国际公开第2007/032405号小册子(第6-7页,第2图)
可是,与一般的充气轮胎相比,上述那种重载用的充气轮胎的尺寸极大,因此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长度也要与庞大的胎侧部相对应地变长。
此外,在行驶在非平整地面、较脏的路面的机会较多的建筑工程车辆的情况下,会发生如下情况:从重复剧烈的往复运动的撑杆(strut)式减振器渗出来的油成分、路上的油成分飞散,附着到胎侧部。一旦这种油成分附着到湍流产生用突起上,就会存在利用橡胶形成的湍流产生用突起膨胀并变形为波状的问题。一旦湍流产生用突起变形为波状,胎侧部的散热效果就会下降,并且外观质量也会下降。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上具有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情况下,确保胎侧部的散热效果,并且抑制由自外部飞散的油成分引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变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具有如下特征。首先,本发明的第1特征的要点为一种充气轮胎(充气轮胎10),其在位于胎面(胎面20)与胎圈(胎圈40)之间的胎侧部(胎侧部30)具有沿轮胎径向(轮胎径向D)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当将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设为L、将用于形成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成材料的杨氏模量设为E、将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与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截面惯性矩设为I时,湍流产生用突起满足L2≤3.5×E×I的关系。
根据上述的特征,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L成为不会产生湍流产生用突起的由挠曲引起的变形的长度。即,在油成分附着在湍流产生用突起上的情况下,与轮胎径向的长度较长的以往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相比,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的变形量变小。因而,能够提供如下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具有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情况下,确保胎侧部的散热效果,并且抑制了由自外部飞散的油成分引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变形。
本发明的第2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1特征,其要点在于,湍流产生用突起至少包括第1突起(第1突起110)以及独立于第1突起的第2突起(第2突起120),第2突起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不同的位置上,第1突起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内侧端部110a)在轮胎径向上与第2突起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外侧端部120b)重叠。
本发明的第3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2特征,其要点在于,第2突起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相邻,在第1突起与第2突起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宽度G)。
本发明的第4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3特征,其要点在于,预定的空隙为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宽度W)以下。
本发明的第5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4的任意一个特征,其要点在于,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宽度W)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
本发明的第6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5的任意一个特征,其要点在于,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高度(高度h)为3mm以上且25mm以下。
本发明的第7特征根据本发明的第1至6的任意一个特征,其要点在于,在充气轮胎组装在轮辋(轮辋200)上的状态下,从轮辋的轮辋凸缘(轮辋凸缘210)上端(上端210a)起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下端(下端100a)为止的距离(距离d)为50mm以上且250mm以下。
本发明的第8特征涉及本发明的第6特征,其要点在于,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高度为10mm以上且25mm以下。
根据本发明的特征,能够提供一种充气轮胎,其在胎侧部上具有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情况下,确保胎侧部的散热效果,并且抑制由自外部飞散的油成分引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胎侧部侧的胎侧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局部分解立体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主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主视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在以下的附图的记载中,对相同的或者类似的部分标注相同或者类似的附图标记。但是,附图是示意性的图,需注意各尺寸的比例等与实物不同。
因而,具体的尺寸等需参考以下的说明而进行判断。此外,毋庸置疑,即使在附图之间也包含有彼此的尺寸的关系、比例不同的部分。
对本发明的充气轮胎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1)充气轮胎的结构、(2)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状、(3)比较评价、(4)作用和效果、以及(5)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1)充气轮胎的结构
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是安装在翻斗车等建筑工程车辆上的重载用的充气轮胎。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充气轮胎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从胎侧部30侧的胎侧面观察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图。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0在胎侧部30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该胎侧部30位于胎圈与在行驶时同路面接触的胎面20之间。另外,充气轮胎10虽然是以预定的压力填充有空气的轮胎,但是也可以代替空气而填充氮气等非活性气体。
湍流产生用突起100至少包括第1突起110以及独立于第1突起110的第2突起120。而且,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包括独立于第1突起110、第2突起120的第3突起130。
如图2所示,充气轮胎10包括:胎体21,形成充气轮胎10的骨架;胎圈40,使胎体21与轮辋凸缘210(后述)嵌合;以及带束层22,配置在胎体21的轮胎径向外侧。
胎体21包括胎体帘线和由用于覆盖胎体帘线的橡胶形成的层。带束层22通过将橡胶成分浸渗到有机纤维帘线中而构成。此外,带束层22包括多个层,各层沿轮胎径向D排列。胎圈40沿轮胎圆周方向配置,设置在隔着轮胎赤道线CL的胎面宽度方向W两侧。
第2突起120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不同的位置上。第3突起130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相同的位置上。具体而言,第2突起120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第3突起130相邻,在第1突起110与第2突起120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同样,在第3突起130与第2突起120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
如图3所示,在充气轮胎10安装在轮辋200上的状态下,从轮辋200的轮辋凸缘210的上端210a起到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下端100a为止的距离d为50mm以上且250mm以下。另外,充气轮胎10安装在轮辋200上的状态是意指充气轮胎10以与ETRTO(European Tyre and Rim Technical Organisation;欧洲轮胎轮辋技术组织标准手册)记载的最大载荷相对应的空气压安装在ETRTO记载的标准轮辋上的状态。此外,轮辋凸缘210的上端210a是表示轮辋凸缘21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此外,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下端100a是表示构成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即,在本实施方式中,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下端100a是表示第3突起13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
(2)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状
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形状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主视图。
如图4、图5所示,第1突起11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即内侧端部110a在轮胎径向D上与第2突起12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即外侧端部120b重叠。同样,第3突起13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即外侧端部130b在轮胎径向D上与第2突起12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即内侧端部120a重叠。
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具有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W以及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L、高度h。具体而言,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所包含的第1突起110、第2突起120、第3突起130各自具有宽度W、长度L、高度h。因而,以下所示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宽度W、长度L、高度h的详细内容对于第1突起110、第2突起120、第3突起130而言是相同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W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高度h为3mm以上且25mm以下。此外,将沿轮胎径向D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所在的区域的长度设为长度L1。具体而言,长度L1表示从第3突起13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起到第1突起11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为止的长度。
可以使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高度h为10mm以上且25mm以下。此外,更优选的是,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高度h为15mm以上且25mm以下。
当将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设为长度L、将形成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形成材料的杨氏模量设为E、将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与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截面惯性矩设为I时,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满足公式1的关系。
[公式1]
L2≤3.5×E×I
另外,公式1是从用于求出产生挠曲的最小载荷P的公式2导出的。在本发明中,将P的值考虑为恒定。即,通过满足公式1的关系,使长度L成为在湍流产生用突起100上不会产生由挠曲引起的变形的长度。
[公式2]
P=EI(π/L)2
此外,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与本实施方式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四边形,因此截面惯性矩可利用公式3算出。
[公式3]
I=w×h3/12
根据此,也可以说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长度L可利用与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宽度W以及高度h之间的关系式算出。
以下,通过列举第2突起120对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长度L进一步详细说明。另外,关于此,第1突起110和第3突起130也相同,所以省略关于第1突起110以及第3突起130的长度L的说明。将端部120c的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L设为长度L2,该端部120c是第2突起120的胎侧部30侧的端部且是固定端,将端部120d的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L设为长度L3,该端部120d是第2突起120的顶点侧的端部且是自由端。
以往,对于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顶点侧的长度L3’(相当于本发明的L3)而言,若从重复剧烈的往复运动的撑杆式减振器渗出来的油成分、路上的油成分飞散,附着到湍流产生用突起上,则湍流产生用突起膨润,长度L3’向长度L3”(未图示)延长。另一方面,湍流产生用突起的胎侧部侧的长度L2’(相当于本发明的L2)是固定端处的长度,因此即使油成分附着在湍流产生用突起上,湍流产生用突起也不膨润而仍为长度L2’。即,由于长度L2’与L3”之间产生差值,因此湍流产生用突起变形为波状。
根据本发明,第2突起120的端部120d即使是第2突起120的顶点侧的自由端,由于长度L3满足公式1的关系,因此即使从重复剧烈的往复运动的撑杆式减振器渗出来的油成分、路上的油成分飞散,附着到湍流产生用突起上,在第2突起120的端部120d上也不会产生变形。
形成在第1突起110与第2突起120之间的预定空隙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G为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W以下。
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满足1.0≤p/h≤50.0且1.0≤(p-w)/w≤100.0的关系。另外,p表示在轮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节距。具体而言,p表示对于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中心线而言在轮胎圆周方向上相邻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中心线之间的距离。
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相对于径向的倾斜角θa满足-30°≤θa≤30°的关系。
(3)比较评价
接着,为了进一步明确本发明的效果,对通过使用以下的比较例以及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而进行了的比较评价进行说明。具体而言,对(3.1)评价方法、(3.2)评价结果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的任何限定。
(3.1)评价方法
通过使用比较例1~3以及实施例1~6的充气轮胎而进行了(3.1.1)散热效果评价。对用于比较评价的比较例1~3以及实施例1~6的充气轮胎进行具体说明。另外,与充气轮胎相关的数据在以下所示的条件下测量。
·轮胎尺寸:55/80R63
·轮辋尺寸:ETRTO记载的标准轮辋
·内压条件:与ETRTO记载的最大载荷相对应的空气压
·载荷条件:ETRTO记载的最大载荷(最大负载能力)
·车辆种类:翻斗车(320吨等级)
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状、配置分别不同,除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状、配置之外的结构与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相同。以下,表示各充气轮胎的特征。
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在不具有湍流产生用突起的点上与充气轮胎10不同。
比较例2的充气轮胎与充气轮胎10相比,具有在轮胎径向上长度较长的湍流产生用突起,而不具有像充气轮胎10那样在轮胎径向上由多个构成的湍流产生用突起。
比较例3的充气轮胎在轮胎径向上具有一个满足充气轮胎10的L2≤3.5×E×I那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
在实施例1~6的充气轮胎中,沿轮胎径向交替设置充气轮胎10的第1突起110和第2突起120。对于实施例1~6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而言,都为杨氏模量E=0.35kg/mm2,都满足充气轮胎10的L2≤3.5×E×I。此外,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长度L1(湍流产生用突起所在区域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为240mm。
(3.1.1)散热效果评价
评价方法:沿轮胎圆周方向形成六处细孔,该六处细孔沿各充气轮胎的轮胎径向隔开10mm的间隔。此外,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细孔形成在自胎体向胎面宽度方向外侧离开5mm左右的位置。将各充气轮胎安装在车辆的前轮上,以时速15km/h在干燥路面上行驶24小时,利用热电偶测量行驶后的充气轮胎的温度,算出平均值。
另外,测量结果以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的温度为基准,当各充气轮胎中同一位置处的细孔的温度降低了时判断为具有散热效果。
(3.2)评价结果
一边参照表1,一边对上述的使用了比较例以及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评价结果进行说明。
实施例1~6的充气轮胎与比较例1、3的充气轮胎相比,散热效果有所提高。此外,实施例的充气轮胎能够确保与比较例2的充气轮胎同等的散热效果。
(4)作用和效果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L满足公式1。即,使长度L成为不会产生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由挠曲引起的变形的长度。
以往,在湍流产生用突起上附着有油成分的情况下,存在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较长的湍流产生用突起沿轮胎径向D的变形量较大、变形为波状的问题。相反,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即使在湍流产生用突起100上附着有油成分的情况下,也将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由挠曲引起的变形抑制在预定量以下。
因而,在胎侧部30具有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情况下,能够提供确保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并且抑制了由自外部飞散的油成分引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变形的充气轮胎10。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即使在充气轮胎与一般的充气轮胎相比尺寸极大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变形,并且确保胎侧部30的大范围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湍流产生用突起100至少包括第1突起110以及独立于第1突起110的第2突起120,第2突起120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不同的位置上。即,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包括多个突起,因此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径向D的变形量与轮胎径向D的长度较长的以往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相比,进一步变小。此外,第2突起120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不同的位置上,因此即使在轮胎径向D上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2突起与第1突起接触,所以能够进一步抑制各突起的变形。
此外,第1突起110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轮胎径向D上与第2突起120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重叠。因此,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通过越过第1突起110或者第2突起120而其流动被扰乱。被扰乱流动了的空气再次附着到胎侧部30,由此能够获得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第2突起120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相邻,并在第1突起110与第2突起120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宽度G)。因此,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越过第1突起110或者第2突起120的可能性变高。即,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空气对第1突起110或者第2突起120的越过来实现的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
此外,在第1突起110与第2突起120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宽度G),因此即使第2突起120以及第1突起110在轮胎径向D上产生了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第2突起120与第1突起110接触。
因而,充气轮胎10抑制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变形,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预定的空隙(宽度G)为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W以下,因此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以高概率越过第1突起110或者第2突起120。即,能够进一步提高利用空气对第1突起110或者第2突起120的越过来实现的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W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因此确保作为扰乱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流的突起的作用,并且能够进一步提高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另外,在宽度W不足2mm的情况下,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有可能会由于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产生振动。此外,在宽度W大于10mm的情况下,有可能会使积蓄在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蓄热量变多。
根据本实施方式,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高度h为3mm以上且25mm以下,因此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在设于建筑工程车辆用轮胎的情况下,在建筑工程车辆用轮胎的实用速度范围内,能够可靠地确保胎侧部30的散热效果。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充气轮胎10组装在轮辋200上的状态下,从轮辋200的轮辋凸缘210的上端210a起到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下端100a为止的距离d为50mm以上且250mm以下。
在充气轮胎10组装在轮辋200上的情况下,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有可能产生变形。此外,在由于对充气轮胎10施加载荷而产生倾倒的情况下,由于轮辋凸缘210,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有可能会产生变形。对此,由于距离d为50mm以上,能够可靠地抑制湍流产生用突起100产生变形。因而,还能够可靠地抑制由于湍流产生用突起100产生变形而在湍流产生用突起100上产生龟裂等。
此外,由于距离d为250mm以下,能够充分地确保湍流产生用突起100作为扰乱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流的突起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湍流产生用突起100满足1.0≤p/h≤50.0且1.0≤(p-w)/w≤100.0的关系,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作为扰乱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流的突起的作用。
根据本实施方式,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相对于径向的倾斜角θa满足-30°≤θa≤30°的关系,因此能够充分地确保作为扰乱沿胎侧部30流动的空气流的突起的作用。
(5)其他实施方式
如上所述,通过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公开了本发明的内容,但是对于作为该公开内容的一部分的论述和附图而言,并不应该理解为用于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从该公开内容能够得到各种替代的实施方式、实施例以及应用技术。
例如,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如下变更。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包括第1突起110、第2突起120以及第3突起130。在此,第3突起130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相同的位置上。可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图6所示的那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A的主视图。
如图6所示,湍流产生用突起100A也可以设置为,相对于沿轮胎径向D的直线SL形成倾斜角θ。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第2突起120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第1突起110相邻,并在第1突起110与第2突起120之间形成由宽度G构成的预定的空隙。可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设置图7所示的那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B的主视图。
如图7所示,湍流产生用突起100B包括第1突起110B和第2突起120B,在第1突起110B与第2突起120B之间也可以形成由与第1突起110B的宽度相当的宽度G1构成的预定的空隙。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是填充空气或者非活性气体的轮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整体由橡胶形成的实心轮胎。
上述的实施方式的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与湍流产生用突起100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为四边形,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三角形。在该情况下,截面惯性矩可利用公式I=w×h3/32算出。因而,设定湍流产生用突起满足L2≤3.5×E×I那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L即可。
即使在如此使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截面的形状呈四边形以外的形状的情况下,通过算出与截面的形状相对应的截面惯性矩,也能够设定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D的长度L。
如此,毋庸置疑,本发明也包含没有在此说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等。因而,本发明的技术范围仅通过基于上述说明妥当的权利要求书的发明技术特征而确定。
另外,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第2009-109150号(2009年4月28日提出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参照而引入本申请的说明书中。
根据本发明,能够确保胎侧部的散热效果,并且抑制由自外部飞散的油成分引起的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变形,因此能够适用于行驶在非平整地面、较脏的路面的机会较多的建筑工程车辆用的轮胎。
附图标记说明
D 轮胎径向;θ 倾斜角;θa 倾斜角;CL 轮胎赤道线;D 轮胎径向;G 宽度;G1 宽度;W 胎面宽度方向;10 充气轮胎;20 胎面;21 胎体;22 带束层;30 胎侧部;40 胎圈;100、100A、100B 湍流产生用突起;100a 下端;110、110B 第1突起;110a内侧端部;120、120B 第2突起;120a 内侧端部;120b外侧端部;130 第3突起;130b 外侧端部;200 轮辋;210 轮辋凸缘;210a 上端。
Claims (8)
1.一种充气轮胎,在位于胎面与胎圈之间的胎侧部具有沿轮胎径向延伸的湍流产生用突起,
当将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径向的长度设为L、将用于形成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形成材料的杨氏模量设为E、将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与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截面上的截面惯性矩设为I时,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满足L2≤3.5×E×I的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至少包括第1突起以及独立于上述第1突起的第2突起,
上述第2突起设置于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上述第1突起不同的位置上,
上述第1突起的轮胎径向内侧的端部在轮胎径向上与上述第2突起的轮胎径向外侧的端部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第2突起在轮胎圆周方向上与上述第1突起相邻,
在上述第1突起与上述第2突起之间形成预定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预定的空隙为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沿轮胎圆周方向的宽度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高度为3mm以上且25mm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在上述充气轮胎组装在轮辋上的状态下,从上述轮辋的轮辋凸缘上端起到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下端为止的距离为50mm以上且250mm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气轮胎,其中,
上述湍流产生用突起的高度为10mm以上且25mm以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310367333.3A CN103419572B (zh) | 2009-04-28 | 2010-04-28 | 充气轮胎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9-109150 | 2009-04-28 | ||
JP2009109150 | 2009-04-28 | ||
PCT/JP2010/057595 WO2010126091A1 (ja) | 2009-04-28 | 2010-04-28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67333.3A Division CN103419572B (zh) | 2009-04-28 | 2010-04-28 | 充气轮胎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458885A true CN102458885A (zh) | 2012-05-16 |
CN102458885B CN102458885B (zh) | 2016-01-06 |
Family
ID=430322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80026786.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2458885B (zh) | 2009-04-28 | 2010-04-28 | 充气轮胎 |
CN2013103673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19572B (zh) | 2009-04-28 | 2010-04-28 | 充气轮胎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367333.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419572B (zh) | 2009-04-28 | 2010-04-28 | 充气轮胎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20097305A1 (zh) |
EP (2) | EP2711203B1 (zh) |
JP (2) | JP5451753B2 (zh) |
CN (2) | CN102458885B (zh) |
BR (1) | BRPI1014613A8 (zh) |
ES (2) | ES2562638T3 (zh) |
RU (2) | RU2499682C2 (zh) |
WO (1) | WO2010126091A1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8147A (zh) * | 2012-07-11 | 2015-03-18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995043A (zh) * | 2013-02-22 | 2015-10-2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CN109789740A (zh) * | 2016-10-06 | 2019-05-2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CN110325379A (zh) * | 2016-12-20 | 2019-10-11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具有能够耐受化学侵蚀的增强胎侧的轮胎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81852B2 (ja) * | 2011-07-13 | 2015-09-24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タイヤ |
JP5695543B2 (ja) * | 2011-10-31 | 2015-04-08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246370B1 (ja) * | 2012-08-20 | 2013-07-24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15034004A (ja) * | 2013-08-08 | 2015-02-19 | クムホ タイヤ カンパニー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 冷却ピンのピッチ決定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257438B2 (ja) * | 2014-05-08 | 2018-01-10 | 東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349199B2 (ja) | 2014-08-08 | 2018-06-27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699192B2 (ja) * | 2016-01-21 | 2020-05-27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6969279B2 (ja) * | 2017-10-24 | 2021-11-24 | 住友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 タイヤ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45314A1 (en) * | 2000-10-30 | 2005-07-07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Inc.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neumatic tire |
JP2006044473A (ja) * | 2004-08-04 | 2006-02-16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回転補助翼付きの車両用タイヤ |
WO2007032405A1 (ja) * | 2005-09-13 | 2007-03-22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WO2008096879A1 (ja) * | 2007-02-09 | 2008-08-1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8222007A (ja) * | 2007-03-12 | 2008-09-25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WO2009029088A1 (en) * | 2007-08-24 | 2009-03-05 |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 Tire having sidewall protecti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178496A (en) * | 1920-12-16 | 1922-04-18 | Wood Milne Ltd | Improvements in pneumatic tyre covers for motor and other vehicles |
JPS5424762B2 (zh) * | 1974-09-18 | 1979-08-23 | ||
US4328850A (en) * | 1978-08-07 | 1982-05-11 | The Toyo Rubber Industry Co., Ltd. | Radial tire for truck and bus having specified tread to tire width ratio |
JPS62155108A (ja) * | 1985-12-27 | 1987-07-10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US5253690A (en) * | 1989-12-28 | 1993-10-19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Ltd. | High speed heavy duty tire including bead part with side packing rubber |
JPH11321243A (ja) * | 1998-05-18 | 1999-11-24 | Bridgestone Corp | 多数の半球状の突起よりなる環状装飾体を備えた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4234468B2 (ja) * | 2003-03-11 | 2009-03-04 |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KR101108289B1 (ko) * | 2007-03-12 | 2012-01-25 | 가부시키가이샤 브리지스톤 | 공기입 타이어 |
JP5081476B2 (ja) * | 2007-03-12 | 2012-11-28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5109595B2 (ja) | 2007-10-31 | 2012-12-26 |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 調湿装置 |
ES2392313T3 (es) * | 2007-12-28 | 2012-12-0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Neumático |
JP5222551B2 (ja) * | 2007-12-28 | 2013-06-26 | 株式会社ブリヂストン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2010
- 2010-04-28 ES ES10769789.8T patent/ES2562638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4-28 RU RU2011148145/11A patent/RU2499682C2/ru active
- 2010-04-28 US US13/266,704 patent/US2012009730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0-04-28 BR BRPI1014613A patent/BRPI1014613A8/pt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0-04-28 ES ES13197717.5T patent/ES2561101T3/es active Active
- 2010-04-28 JP JP2011511442A patent/JP5451753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28 CN CN201080026786.4A patent/CN102458885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28 EP EP13197717.5A patent/EP2711203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4-28 WO PCT/JP2010/057595 patent/WO201012609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0-04-28 EP EP10769789.8A patent/EP2425992B1/en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04-28 CN CN201310367333.3A patent/CN103419572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0-04-28 RU RU2013138225A patent/RU2630878C2/ru active
-
2013
- 2013-07-08 US US13/936,700 patent/US20130292025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3-09-12 JP JP2013189301A patent/JP583790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50145314A1 (en) * | 2000-10-30 | 2005-07-07 | Sumitomo Rubber Industries, Inc. |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neumatic tire |
JP2006044473A (ja) * | 2004-08-04 | 2006-02-16 |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 回転補助翼付きの車両用タイヤ |
WO2007032405A1 (ja) * | 2005-09-13 | 2007-03-22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EP1925468A1 (en) * | 2005-09-13 | 2008-05-28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Pneumatic tire |
WO2008096879A1 (ja) * | 2007-02-09 | 2008-08-14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JP2008222007A (ja) * | 2007-03-12 | 2008-09-25 | Bridgestone Corp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WO2009029088A1 (en) * | 2007-08-24 | 2009-03-05 | Societe De Technologie Michelin | Tire having sidewall protection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428147A (zh) * | 2012-07-11 | 2015-03-18 | 横滨橡胶株式会社 | 充气轮胎 |
CN104995043A (zh) * | 2013-02-22 | 2015-10-2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US10195910B2 (en) | 2013-02-22 | 2019-02-05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Tire |
CN109789740A (zh) * | 2016-10-06 | 2019-05-21 | 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 轮胎 |
US11331959B2 (en) | 2016-10-06 | 2022-05-17 | Bridgestone Corporation | Tire |
CN110325379A (zh) * | 2016-12-20 | 2019-10-11 | 米其林集团总公司 | 具有能够耐受化学侵蚀的增强胎侧的轮胎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425992B1 (en) | 2015-11-25 |
RU2013138225A (ru) | 2015-02-20 |
JPWO2010126091A1 (ja) | 2012-11-01 |
EP2711203B1 (en) | 2015-12-09 |
JP5837907B2 (ja) | 2015-12-24 |
US20130292025A1 (en) | 2013-11-07 |
CN102458885B (zh) | 2016-01-06 |
CN103419572B (zh) | 2016-01-06 |
ES2562638T3 (es) | 2016-03-07 |
RU2630878C2 (ru) | 2017-09-13 |
BRPI1014613A2 (pt) | 2018-06-19 |
JP5451753B2 (ja) | 2014-03-26 |
RU2499682C2 (ru) | 2013-11-27 |
US20120097305A1 (en) | 2012-04-26 |
WO2010126091A1 (ja) | 2010-11-04 |
CN103419572A (zh) | 2013-12-04 |
EP2425992A4 (en) | 2013-04-03 |
RU2011148145A (ru) | 2013-06-10 |
JP2013241184A (ja) | 2013-12-05 |
BRPI1014613A8 (pt) | 2019-10-22 |
ES2561101T3 (es) | 2016-02-24 |
EP2711203A1 (en) | 2014-03-26 |
EP2425992A1 (en) | 2012-03-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458885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1909907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1909908B (zh) | 充气轮胎 | |
CN104015565B (zh) | 含有具有覆线结构的加固件的非充气轮胎 | |
US9162535B2 (en) | Pneumatic tire | |
US20190351706A1 (en) | Non-pneumatic tire | |
EP2112004B1 (en) | Pneumatic tire | |
WO2013133049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4040184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WO2014073286A1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3958221B (zh) | 轮胎 | |
CN102026830A (zh) | 充气轮胎 | |
CN107020890B (zh) | 非空气式轮胎 | |
CN102407737B (zh) | 重载轮胎 | |
JP2013039870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102264551B (zh) | 车辆车轮 | |
KR101852305B1 (ko) | 스포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공기입 타이어 | |
CN101746226A (zh) | 自支撑式充气轮胎 | |
CN210454348U (zh) | 一种斜交轿车备胎 | |
JP2007112394A (ja) | 空気入りタイヤ | |
CN204451850U (zh) | 一种非充气安全轮胎的支撑结构及非充气安全轮胎 | |
US3623527A (en) | Pneumatic tire | |
CN103481731A (zh) | 一种弹簧钢片式可拆卸无气压车轮 | |
JP2011178074A (ja) | タイヤ金型の設計方法およびタイヤ金型ならびに空気入りタイヤ | |
JP2013071631A (ja) | 重荷重用空気入りラジアルタイ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0106 Termination date: 2021042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