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322294B - 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322294B CN102322294B CN201110143482.2A CN201110143482A CN102322294B CN 102322294 B CN102322294 B CN 102322294B CN 201110143482 A CN201110143482 A CN 201110143482A CN 102322294 B CN102322294 B CN 10232229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diction
- result
- detection
- geological
- tunne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7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9
- 230000005641 tunne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8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8000005553 dril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9000013589 supple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8000005422 blas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9000003818 cind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9897 system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2352 surface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44000194101 Ginkgo bilob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9738 Limesto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6028 limes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0196324 Embryophy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97 corro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260 corr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001077478 Homo sapiens RNA guanine-N7 methyltransferase activating subunit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100025054 RNA guanine-N7 methyltransferase activating subunit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2 basement excav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994 cav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812 deficienc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687 destabi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59 dolom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514 dolomit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628 ero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29142 excr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673 ground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381 potential ener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25 tomograph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solidation Of Soil By Introduction Of Solidifying Substances Into Soil (AREA)
- Geophysics And Detection Of Objec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包括步骤:一、长距离探测;二、地质雷达探测:在长距离探测的基础上,采用地质雷达在近距离探测范围内对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进行复核;三、根据复核结果,采用超前水平钻孔进行直接探测;四、超前炮孔补充探测:当直接探测结果为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需采用超前炮孔进行补充探测,并将补充探测结果作为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结果的补充探测数据。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且所选用多种预测预报方法的相互关系明确、综合性探测效果好,为岩溶隧道施工提供一个系统、合理且标准的综合性预测预报方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施工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背景技术
岩溶问题是隧道工程的一大患,岩溶对隧道的工程影响主要表现在隧道周边变形、失稳问题,常常导致隧道开挖中的局部崩塌、掉块及落石;另一方面岩溶涌水也是岩溶对隧道的主要工程影响之一,它不仅影响施工安全,而且直接危及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在我国西部及西南地区修建的隧道往往会遇到岩溶问题。岩溶地区一般特点是地形起伏,在低洼处易形成积水盆地,地表水长时间的溶蚀、侵蚀形成了形状各异的岩溶洼地或槽谷,地表水不断向岩体内富集转为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的反复循环形成了落水洞、漏斗等岩溶管道。在岩溶管道中的地下水向附近更低的水系寻找排泄出口以降低势能,而决定地下水径流途径的则是岩层产状、褶皱、断层、节理等。因此根据地下水补给区岩溶洼地、槽谷、落水洞、暗河等组合以及相应的地质构造构成岩溶地区主要的地质特征。实际施工时,因地表水对隧道内涌水影响较大,而公路隧道对渗漏水的要求又较高,故防排水采用以“防、排”为主,“防、排、堵、截”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因而,岩溶地区隧道的施工难度非常大。
宜万铁路龙麟官隧道位于湖北省恩施州白果坝,属于喀斯特地貌,隧道穿越的地层主要为寒武系浅灰色中厚~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局部夹薄层状泥质白云岩,节理及溶蚀裂隙发育,岩溶及岩溶水分布极多,岩溶是龙麟官隧道施工的主要地质危害,岩溶的预测预报、安全揭示和处理是隧道施工的关键。龙麟官隧道地处湖北恩施市白果坝镇附近,位于宜万铁路DK229+094-DK232+514段,为双线隧道。隧道全长3420m,最大埋深328m,线路设计为15.9‰单面上坡,隧道围岩为寒武系上统中厚层~厚层状灰岩。工程区域内岩溶强烈发育,地表岩溶洼地、落水洞、漏斗等岩溶形态多见,地下发育溶腔、溶槽和白果坝暗河系统,施工地质问题突出,但由于隧道位于垂直渗流带内,所以主要为干溶腔,施工过程中揭示了大大小小的溶腔四十多处,其中出口有两处典型的特大型干溶腔,其规模之大为铁路史上罕见,并且形态复杂,围岩破碎,节理裂隙发育,施工安全及运营安全风险巨大,溶腔处理施工难度极大。
实际施工过程中,根据设计地质资料及对隧道工程区的地质调查,且经过综合分析得出施工区域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是岩溶及岩溶水,它引起的灾害可能有涌水、突泥、坍塌、冒顶等。为了克服地质风险应进行地质预测预报,根据预测预报结果及时采取恰当的施工措施,规避风险。
目前,隧道施工中主要采用长距离TSP203、地质雷达、超前水平钻孔、地质素描、超前炮孔、红外探水等地质预测预报方法,虽然上述各项地质预测预报方法都比较成熟却各有利弊,每项地质预测预报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单一使用都不能准确预报前方的地质状况,但通过不断分析总结得出上述地质预测预报方法相互之间可以互相补充、互相验证。因而,隧道施工中应采用综合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即根据不同的地质情况,采用至少两种以上的探测手段进行探测,然后对多种探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可靠的预测结果,以指导施工。
现如今,在岩溶地区进行隧道施工中,大多都采用综合地质预测预报方法。但是,实际进行地质预测预报时,各施工单位选用的综合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各不相同,对实际施工中应同时采用哪几种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应以哪种预测预报方法为主、所选用多种预测预报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等都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合理且标准的施工参照依据。因而实际施工中,经常出现所选用地质预测预报方法不当、不能对岩溶问题进行准确及时地预测预报、需反复多次进行验证、施工过程中因地预测预报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质问题等多种实际问题,同时造成施工工期延误、投入成本加大、不安全系数高、施工安全风险大等施工问题,尤其是对诸如宜万铁路龙麟官隧道的此类施工区域地质复杂且施工难度大的隧道施工来说,现有的综合地质预测预报方法更是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且所选用多种预测预报方法的相互关系明确、综合性探测效果好,为岩溶隧道施工提供一个系统、合理且标准的综合性预测预报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长距离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由前至后分多次对所施工隧道全程进行长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且每次进行长距离预测预报时,均采用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长距离探测;
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100m~150m范围内的长距离探测区域;
步骤二、地质雷达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步骤一中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后的任一个长距离探测区域来说,在长距离探测的基础上,还需采用地质雷达且每隔30m±5m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一次近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同时,根据所记录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对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进行复核,并同步记录复核结果;
所述地质雷达的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30m±5m内的近距离探测区域,且所述复核结果包括所述近距离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地质异常体和所存在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
步骤三、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步骤二中所述地质雷达探测后的任一个近距离探测区域来说,还需根据步骤二中所记录的复核结果,且按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直接探测,并同步记录直接探测结果;实际进行直接探测时,采用水平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上钻取深度为30m±5m的水平钻孔,且前后两次直接探测中所钻取水平钻孔之间的前后搭接长度不小于5m;
实际进行直接探测时,当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采用水平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
当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的同时,还需钻取多个与预测预报出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钻孔,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钻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m;
步骤四、超前炮孔补充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根据预先设计的隧道掘进循环进尺,且按常规的隧道爆破掘进施工方法进行掘进施工;
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结合步骤三中对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的直接探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探测:当步骤三中所述直接探测结果为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需进行补充探测,并将补充探测结果作为步骤三中所述直接探测结果的补充探测数据;否则,不需要进行补充探测;
步骤四中实际进行补充探测时,采用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上钻取多个呈水平向布设且深度为5m~10m的加深炮孔,并按照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探测。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为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且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每隔100m~150m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一次长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当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和步骤二中所述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中,均未发现掌子面前方地质雷达所探测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述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当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和/或步骤二中所述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发现掌子面前方地质雷达所探测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述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三中所述的水平钻孔设备为水平钻机或潜孔钻机。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所述潜孔钻机为MKD-5型潜孔钻机或WEP100型潜孔钻机。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述的多个超前炮孔的钻取位置,与步骤三中对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的直接探测结果中记录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述超前炮孔的数量为3~5个。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述超前炮孔的深度为5m~6m。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述的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钻取所述超前炮孔时,在钻取光面爆破施工用的炮孔时同步进行钻取。
上述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是:步骤四中所述的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还需进行地质素描;且在每一循环的隧道爆破掘进施工中进行地质素描时,在光面爆破完成且清渣结束后,按照常规的地质素描方法对掌子面附近的地质状况进行地质素描,并同步记录地质素描结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所选用多种预测预报方法的相互关系明确且设计合理、各种探测方法的探测结果互为补充,各步骤间的衔接安排妥当。实际进行探测时,先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进行长距离探测,之后采用地质雷达在近距离范围内对长距离探测结果进行复核,且地质雷达在近距离范围内的复核结果仅为地质预测参考数据,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还需根据复核结果且采用超前水平探孔进行直接探测,同时在直接探测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还需进行超前炮孔补充探测,以超前炮孔补充探测结果作为超前水平探孔直接探测结果的有效补充。另外,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具体需要进行地质素描。
2、实际进行超前水平探孔直接探测时,根据地质雷达在近距离范围内对长距离探测结果的复核结果,确定所采用超前水平探孔的数量:当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只需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而当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的同时,还需钻取多个与预测预报出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钻孔,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钻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m。这样,实际操作起来可操作性非常强,并根据复核结果来确定需钻取超前水平钻孔的数量,在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只需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即可。
3、综合性探测方法实际操作简便且可操作性强,实际进行预测预报时只需按照本发明所述的探测方法进行综合性探测即可,具体是:先采用地质雷达在近距离范围内对长距离探测结果进行复核,再根据复核结果进行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且在在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还需进行超前炮孔补充探测,同时在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具体需要进行地质素描,这样将复核结果作为间接探测数据,将超前水平钻孔探测结果作为主要的直接探测结果,且以超前炮孔补充探测结果作为超前水平钻孔探测结果的有效补充,综合上述所有的探测结果则可为隧道施工提供一个系统、合理且标准的施工参照依据。因而,实际预测过程中,无需再事先确定需选用的哪几种预测方法、所选用的预测方法是否恰当、所选用多种预测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等,因而大大简化了现有的综合性预测预报过程,同时能有效解决现如今岩溶隧道施工中存在的所选用地质预测预报方法不当、不能对岩溶问题进行准确及时地预测预报、需反复多次进行验证、因地预测预报原因导致出现地质问题影响隧道正常施工等实际问题。
4、综合性探测效果好,能充分利用各种探测方法的优点,同时使用,综合判断并准确预报前方地质状况,为隧道顺利施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并克服了施工风险,尤其是对诸如宜万铁路龙麟官隧道的此类施工区域地质复杂且施工难度大的隧道施工来说,本发明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合理、操作简便、可操作性强且所选用多种预测预报方法的相互关系明确、综合性探测效果好,为岩溶隧道施工提供一个系统、合理且标准的综合性预测预报方法,能有效解决现如今岩溶隧道施工中存在的所选用地质预测预报方法不当、不能对岩溶问题进行准确及时地预测预报、需反复多次进行验证、施工过程中因地预测预报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地质问题等多种实际问题。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一种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长距离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由前至后分多次对所施工隧道全程进行长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且每次进行长距离预测预报时,均采用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长距离探测。
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100m~150m范围内的长距离探测区域。
本实施例中,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为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且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每隔100m~150m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一次长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所采用的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具体为瑞士安伯格公司生产的TSP203隧道地质超前预测预报系统,实际进行探测时且掌子面上进行探测,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主要探测任务是:超前探测地层岩性、软弱层位置;超前探测断层破碎带的位置、宽度等;超前探测岩溶洞穴的位置、充填情况;预报富水带的具体位置。
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是一种专门为隧道地质超前预报而设计的检测系统,施工中广泛采用,但在应用中要充分考虑其边界条件,即被探测物有足够以使地震波反射的界面,而且这个界面的法线与隧道的夹角越小效果越好;探测岩溶时,岩溶应有一定的延伸并形成界面,否则探测效果不好;另外,探测效果还与溶槽、洞穴的发育状态有关;探测的分辨率与探测的深度成反比,与探测目的物的体积成正比,物探称之为洞径比,即探测深度与被探测物的直径之比,一般洞径比大于20时,分辨率严重降低。
步骤二、地质雷达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步骤一中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后的任一个长距离探测区域来说,在长距离探测的基础上,还需采用地质雷达且每隔30m±5m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一次近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同时,根据所记录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对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进行复核,并同步记录复核结果。
所述地质雷达的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30m±5m内的近距离探测区域,且所述复核结果包括所述近距离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地质异常体和所存在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
实际探测过程中,当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和步骤二中所述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中,均未发现掌子面前方地质雷达所探测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述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当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和/或步骤二中所述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发现掌子面前方地质雷达所探测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述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
本实施例中,在掌子面采用地质雷达进行探测时,地质雷达的探测距离为30m,探测的主要任务是:短距离内复核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长距离探测结果,并对30m以内的异常区进一步探测,以对岩溶洞穴的发育形态及位置进一步明确。实际施工时,所采用的地质雷达为瑞典MALA公司的RAMAC/GPR地质雷达,且采用50MHz非屏蔽天线进行探测,采集的数据经过REFLEXW软件处理后进行判释。实际使用时,地质雷达探测具有操作简便、探测快速、探测结果准确等优点,但探测范围小,由于采用非屏蔽天线,所以受环境干扰较大。
步骤三、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步骤二中所述地质雷达探测后的任一个近距离探测区域来说,还需根据步骤二中所记录的复核结果,且按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直接探测,并同步记录直接探测结果;实际进行直接探测时,采用水平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上钻取深度为30m+5m的水平钻孔,且前后两次直接探测中所钻取水平钻孔之间的前后搭接长度不小于5m。
实际进行直接探测时,当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采用水平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
当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的同时,还需钻取多个与预测预报出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钻孔,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钻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m。
综上,本实施例中,进行直接探测时,在掌子面中间用水平钻钻一个孔深30m的超前探孔(所述水平钻孔);如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长距离探测或或地质雷达近距离探测时发现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即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钻取的水平钻孔不少于三孔,其中一个水平钻孔布设在掌子面中部,其余水平钻孔的布设位置与探测发现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且此时所钻取的多个水平钻孔中相邻两个水平钻孔之间的间距不少于30m。
实际进行钻孔时,所述水平钻孔设备为水平钻机或潜孔钻机。本实施例中,所述潜孔钻机为MKD-5型潜孔钻机或WEP100型潜孔钻机。
实际探测过程中,超前水平钻孔能更具体、更准确地了解掌子面前方的围岩情况、岩溶的发育情况等,对突水、突泥等重大地质灾害能及时准确地预报,及时采取应对措施。超前水平钻孔虽仅“一孔之见”,但直观、准确,是地质超前预报的重要而可靠的手段,在隧道掘进中应全程使用,而且任何时候掌子面中水平钻孔的剩余孔深都不少于5m,以确保安全。但是,超前水平钻孔的缺点是范围相对较小,工作量较大,占用工作时间较长,施工中应与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与地质雷达同时使用。
采用超前水平钻孔进行实际探测时,按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直接探测,具体是:根据所钻取的岩芯和钻进过程中的岩粉、钻速和水质情况,来判断前方水文、地质条件;钻取岩芯后,利用岩芯作试样进行试验,对钻进的地质状态进行判断;进行钻速测试时,根据水平钻孔设备在岩石中的钻进速度和岩石特性之间的关系来判断。
步骤四、超前炮孔补充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根据预先设计的隧道掘进循环进尺,且按常规的隧道爆破掘进施工方法进行掘进施工。
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结合步骤三中对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的直接探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探测:当步骤三中所述直接探测结果为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需进行补充探测,并将补充探测结果作为步骤三中所述直接探测结果的补充探测数据。否则,不需要进行补充探测。
步骤四中实际进行补充探测时,采用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上钻取多个呈水平向布设且深度为5m~10m的加深炮孔,并按照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探测。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的多个超前炮孔的钻取位置,与步骤三中对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的直接探测结果中记录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所述超前炮孔的数量为3~5个,且所述超前炮孔的深度为5m~6m。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钻取所述超前炮孔时,在钻取光面爆破施工用的炮孔时同步进行钻取,且所述超前炮孔的孔径与钻取光面爆破施工用炮孔的孔径相同,但钻取光面爆破施工用炮孔的孔深为1.5m~2.5m。
综上,实际探测过程中,超前炮孔补充探测是指在掌子面钻炮孔时钻3~5个加长孔,目的是在短距离内对超前水平钻孔的横向探测范围进行进一步扩大,是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的有效补充。
本实施例中,步骤四中所述的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还需进行地质素描;且在每一循环的隧道爆破掘进施工中进行地质素描时,在光面爆破完成且清渣结束后,按照常规的地质素描方法对掌子面附近的地质状况进行地质素描,并同步记录地质素描结果。地质素描主要是对掌子面附近围岩的岩性,岩层的结构、产状,节理的发育情况,不良地质的分布情况等进行描绘,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围岩的变化规律,从而对前方的地质进行预判,所获得的地质素描结果为后续的地质雷达近距离探测和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提供参考数据。
因而,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超前炮孔补充探测在钻取光面爆破施工之前进行,具体是在钻取钻取光面爆破施工用炮孔的同时钻取超前炮孔进行相应进行探测;而在光面爆破完成且清渣结束后,再对掌子面附近的地质状况进行地质素描。
同时,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还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是根据步骤一至步骤四中进行探测后的综合探测结果发现前方地质中可能存在隐伏含水体时,还需采用常规的红外探水方法对掌子面前方30m±5m范围内或洞壁四周是否有隐伏含水体进行探测。并且采用红外探水方法进行探测时,在步骤二中采用地质雷达进行近距离探测的同时进行。
综上,本实施例中,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长距离探测结果、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和地质素描结果均作为对地质的预判,其结果需用超前水平钻孔进行验证,超前水平钻孔直观、准确,但探测范围较小,工作量大,而超前炮孔是超前水平钻孔的有效补充,因而本发明以超前水平钻孔为主,其它手段为辅进行综合预测预报。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发明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结构变化,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长距离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常规的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由前至后分多次对所施工隧道全程进行长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且每次进行长距离预测预报时,均采用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长距离探测;
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的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100m~150m范围内的长距离探测区域;
步骤二、地质雷达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步骤一中所述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探测后的任一个长距离探测区域来说,在长距离探测的基础上,还需采用地质雷达且每隔30m±5m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一次近距离预测预报,并同步记录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同时,根据所记录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对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进行复核,并同步记录复核结果;
所述地质雷达的探测范围为掌子面前方30m±5m内的近距离探测区域,且所述复核结果包括所述近距离探测区域内是否存在地质异常体和所存在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
当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和步骤二中所述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中,均未发现掌子面前方地质雷达所探测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述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当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预测预报结果和/或步骤二中所述的地质雷达预测预报结果,发现掌子面前方地质雷达所探测近距离范围内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则所述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
步骤三、超前水平钻孔直接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对于经步骤二中所述地质雷达探测后的任一个近距离探测区域来说,还需根据步骤二中所记录的复核结果,且按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直接探测,并同步记录直接探测结果;实际进行直接探测时,采用水平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上钻取深度为30m±5m的水平钻孔,且前后两次直接探测中所钻取水平钻孔之间的前后搭接长度不小于5m;
实际进行直接探测时,当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不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采用水平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
当步骤二中所述的复核结果为存在地质异常体时,在掌子面中部钻取一个水平钻孔的同时,还需钻取多个与预测预报出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的水平钻孔,且相邻两个所述水平钻孔之间的间距不小于30m;
步骤四、超前炮孔补充探测: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根据预先设计的隧道掘进循环进尺,且按常规的隧道爆破掘进施工方法进行掘进施工;
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结合步骤三中对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的直接探测结果,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补充探测:当步骤三中所述直接探测结果为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存在地质异常体时,需进行补充探测,并将补充探测结果作为步骤三中所述直接探测结果的补充探测数据;否则,不需要进行补充探测;
步骤四中实际进行补充探测时,采用钻孔设备在掌子面上钻取多个呈水平向布设且深度为5m~10m的加深炮孔,并按照常规超前水平钻孔的预测预报方法进行探测。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长距离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为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且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采用TSP203超前地质预报系统每隔100m~150m对掌子面前方的地质状况进行一次长距离预测预报。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的水平钻孔设备为水平钻机或潜孔钻机。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潜孔钻机为MKD-5型潜孔钻机或WEP100型潜孔钻机。
5.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多个超前炮孔的钻取位置,与步骤三中对当前所掘进施工区域的直接探测结果中记录的地质异常体的空间位置相对应。
6.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超前炮孔的数量为3~5个。
7.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超前炮孔的深度为5m~6m。
8.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钻取所述超前炮孔时,在钻取光面爆破施工用的炮孔时同步进行钻取。
9.按照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的实际进行每一循环的隧道掘进施工过程中,还需进行地质素描;且在每一循环的隧道爆破掘进施工中进行地质素描时,在光面爆破完成且清渣结束后,按照常规的地质素描方法对掌子面附近的地质状况进行地质素描,并同步记录地质素描结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43482.2A CN102322294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110143482.2A CN102322294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2294A CN102322294A (zh) | 2012-01-18 |
CN102322294B true CN102322294B (zh) | 2014-06-18 |
Family
ID=454501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43482.2A Active CN102322294B (zh) | 2011-05-31 | 2011-05-31 | 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232229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817619B (zh) * | 2012-09-03 | 2014-12-10 |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隧道内探测无水和有水溶腔的组合超前钻探方法 |
CN103091726B (zh) * | 2013-01-11 | 2015-07-29 | 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 | 高压富水断层工程地质岩土的遥感量化勘察方法 |
CN103389526A (zh) * | 2013-08-01 | 2013-11-13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99356A (zh) * | 2013-08-01 | 2013-11-20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99358A (zh) * | 2013-08-01 | 2013-11-20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89524B (zh) * | 2013-08-01 | 2015-12-09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99354B (zh) * | 2013-08-01 | 2016-08-10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暗河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 |
CN103399357B (zh) * | 2013-08-01 | 2016-11-23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89522A (zh) * | 2013-08-01 | 2013-11-13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99355A (zh) * | 2013-08-01 | 2013-11-20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89525B (zh) * | 2013-08-01 | 2015-12-23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389523B (zh) * | 2013-08-01 | 2016-08-10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和施工的方法和系统 |
CN103389527A (zh) * | 2013-08-01 | 2013-11-13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隧道地质的预报方法和系统 |
CN103472499B (zh) * | 2013-09-18 | 2016-09-14 |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 矿山井下导水构造带的探测定位方法 |
CN103485716B (zh) * | 2013-09-27 | 2015-06-10 | 福建成森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岩溶地质旋挖钻导孔施工方法 |
CN103513293B (zh) * | 2013-10-12 | 2016-04-13 | 广西大学 | 隧道地质综合超前预报专家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CN103604975B (zh) * | 2013-11-18 | 2016-01-20 | 同济大学 | 抗干扰低电压检测电路 |
CN103603669A (zh) * | 2013-11-29 | 2014-02-26 | 上海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盾构隧道不良地质预报装置及隧道施工方法 |
CN103696780B (zh) * | 2014-01-07 | 2015-10-21 | 山东大学 | 安装于隧道掘进机刀盘中心的单孔地质雷达自动钻探装置 |
CN104296609B (zh) * | 2014-08-21 | 2016-04-27 | 武汉大学 | 深孔梯段爆破中含不同坚硬程度岩层的控制爆破方法 |
CN105300444A (zh) * | 2015-04-14 | 2016-02-03 | 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 一种峡谷岸坡深埋地下大型溶洞形态特征勘探的方法 |
CN105334548A (zh) * | 2015-10-20 | 2016-02-17 | 中冶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岩溶地区隧道施工中的地质预报方法 |
CN105954811B (zh) * | 2016-04-30 | 2021-07-06 | 山东大学 | 隧道突涌水灾害源强补给通道定位监测试验系统及方法 |
CN107448143B (zh) * | 2017-06-20 | 2019-05-10 | 清华大学 | 岩体破碎带动态钻孔方法 |
CN107589471B (zh) * | 2017-07-13 | 2019-05-07 | 高军 | 一种高速铁路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CN109113788A (zh) * | 2018-05-31 | 2019-01-01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一种岩溶隧道涌水预测方法 |
CN109683193B (zh) * | 2018-10-25 | 2020-03-31 | 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 | 一种双洞隧道施工前方不良地质体的主动探测方法 |
CN109613616B (zh) * | 2018-12-20 | 2021-04-02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浅层岩溶隧道地质综合立体探测方法 |
CN109630154B (zh) * | 2019-01-24 | 2023-08-25 | 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隧道掘进的掘进机器人及远程移动终端指挥系统 |
CN109736796B (zh) * | 2019-03-04 | 2022-09-13 | 中铁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加深炮孔超前探测机构及其预报方法 |
CN110031840B (zh) * | 2019-04-03 | 2022-11-29 | 贵州大学 | 一种基于地质雷达技术的岩体浅部节理面识别方法 |
CN110221341A (zh) * | 2019-07-03 | 2019-09-10 | 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隧道施工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方法 |
CN110221340A (zh) * | 2019-07-03 | 2019-09-10 | 武汉中科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隧道掘进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CN110863858B (zh) * | 2019-11-13 | 2022-04-08 | 中铁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 非煤系地层隧道高压有害气体防突控制程序及防突方法 |
CN111090120B (zh) * | 2019-11-28 | 2022-04-19 | 核工业井巷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水下隧道探水方法 |
CN111206933A (zh) * | 2020-01-20 | 2020-05-29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穿越岩溶富水地段的隧道施工方法 |
CN111650668A (zh) * | 2020-04-24 | 2020-09-11 | 高军 | 一种隧道三维超前地质预报方法及系统 |
CN111828033A (zh) * | 2020-07-10 | 2020-10-27 | 中铁十六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应用于隧道施工的超前水平钻孔方法 |
CN113419294A (zh) * | 2021-04-30 | 2021-09-21 | 浙江省交通运输科学研究院 | 一种多维度岩溶特殊地质综合探测方法 |
CN113833492B (zh) * | 2021-09-28 | 2022-12-20 | 中铁十八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小断面水利隧洞tbm掘进沉降和涌水段处理方法 |
CN115929326B (zh) * | 2023-01-29 | 2023-06-13 | 北京城建轨道交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用于穿越富水断层破碎带隧道的加固施工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90527B1 (en) * | 1999-07-13 | 2002-12-03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rock strata in drilling operations |
CN101706585A (zh) * | 2009-10-28 | 2010-05-12 | 中南大学 | 一种用于地下掘进工程中的隐患电法超前预报方法 |
CN101943003A (zh) * | 2010-08-16 | 2011-01-12 | 上海地铁盾构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施工系统 |
-
2011
- 2011-05-31 CN CN201110143482.2A patent/CN10232229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90527B1 (en) * | 1999-07-13 | 2002-12-03 |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 Method for characterization of rock strata in drilling operations |
CN101706585A (zh) * | 2009-10-28 | 2010-05-12 | 中南大学 | 一种用于地下掘进工程中的隐患电法超前预报方法 |
CN101943003A (zh) * | 2010-08-16 | 2011-01-12 | 上海地铁盾构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基于探地雷达的盾构施工系统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彭志新等.超前地质预报在长凼子隧道中的运用.《公路交通技术》.2007,(第06期),96-97,104. |
李诚明.超前地质预报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公路交通技术》.2007,(第01期),127-129. |
超前地质预报在圆梁山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李诚明;《公路交通技术》;20070228(第01期);127-129 * |
超前地质预报在长凼子隧道中的运用;彭志新等;《公路交通技术》;20071225(第06期);96-97,104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322294A (zh) | 2012-01-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322294B (zh) | 岩溶隧道施工用综合性地质预测预报方法 | |
Song et al. | Identification, remediation, and analysis of karst sinkholes in the longest railroad tunnel in South Korea | |
Hatherly | Overview on the application of geophysics in coal mining | |
Kun et al. | Influence of the fault zone in shallow tunneling: A case study of Izmir Metro Tunnel | |
CN103147737A (zh) | 一种上行开采覆岩破坏规律的钻孔探测方法 | |
CN101270666B (zh) | 隧道掌子面前方地质情况扩大断面水平钻孔预测预报法 | |
CN102383779B (zh) | 双层采空区钻孔探测方法 | |
CN110221340A (zh) | 一种隧道掘进施工超前地质预报方法 | |
Yertutanol et al. | Displacement monitoring, displacement verification and st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critical sections of the Konak tunnel, İzmir, Turkey | |
CN110671093A (zh) | 一种基于钻孔摄像的覆岩活动规律综合探测方法 | |
Liu et al. | Applied research of comprehensive advance geological prediction in Daluoshan water diversion tunnel | |
Feng et al. | Research on 3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d zone based on field measurement | |
CN111335928B (zh) | 一种深埋地下洞库的水平地质勘察布置方法 | |
CN113359185A (zh) | 一种隧道综合超前地质预报智能预警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 |
CN106032750B (zh) | 一种基于钻探能谱的地质编录仪 | |
Holmøy | Significance of geologicalparameters for predicting waterleakage in hard rock tunnels | |
Warren et al. | Chalk engineering geology–channel tunnel rail link and North Downs tunnel | |
CN105866836A (zh) | 矿井三维地震全程地质勘探预测方法 | |
Wang et al. | Height measurement of the water-conducting fracture zone based on stress monitoring | |
Shi et al. | Advanced geological prediction | |
Anderson et al. | Hydrostratigraphy of a fractured, urban aquitard | |
Ward et al. | Managing uncertainty and risk–The exploration program for Seattle’s proposed Light Rail Tunnels | |
Zhong |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Strategy of Comprehensive Geological Exploration Method in Tunnel Geological Survey | |
Song et al. | Comprehensive identification and assessment of clastic rock and water-bearing breccia for water and mud inrush in tunnel: A case study | |
Lee et al. | Electrical resistivity tomography survey for prediction of anomaly ahead of tunnel face in mechanized tunneling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
Address after: 215151 No. 10, Dato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Jiangsu Patentee after: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Urban Construction Transportation Development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Engineering technology management center of the first Engineering Co., Ltd. of China Railway 20th bureau group, No.10 Datong Road, high tech Zone,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NO.1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LIMITED OF CR20G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CP03 |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