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784834B -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784834B
CN101784834B CN2008801007759A CN200880100775A CN101784834B CN 101784834 B CN101784834 B CN 101784834B CN 2008801007759 A CN2008801007759 A CN 2008801007759A CN 200880100775 A CN200880100775 A CN 200880100775A CN 101784834 B CN101784834 B CN 10178483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ource
optics
recess
diffuser plate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801007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784834A (zh
Inventor
张志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7848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8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7848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784834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4Direct backlight with lamp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8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particular frames or suppor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源(15)、配置在上述光源(15)的光射出侧的光学部件(16)、和能够从上述光源(15)侧支承上述光学部件(16)的支承部件(27)。在上述光学部件(16)的与上述光源(15)相对的面中,在与上述支承部件(27)重叠的位置形成有能够收容上述支承部件(27)的前端部的凹部(60)。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电视接收装置等中所使用的液晶显示装置,通常为具备液晶面板、和在液晶面板的背面侧设置的背光源的结构。其中,背光源具备:冷阴极管等的光源;收容该光源并且光射出侧的面开口的底座;和在该底座的开口部分设置的并且具有通过扩散从光源发出的光而将其转换成均匀的面状的功能等的光学部件。
另外,在多数情况下,关于光学部件,在具有规定厚度的透光性的基材中包括分散地含有大量扩散粒子的结构的扩散板,例如,其外周端部通过底座侧的支承部承担并支承。另一方面,对于扩散板中与外周端部相比靠内侧的部分,通过被安装在底座的支承部件从该底座侧被支承(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2004-265709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随着光源点亮,底座内的温度的升高,上述扩散板存在向光源侧弯曲变形而成为弓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变形的扩散板通过支承部件从下方(光源侧)被支承,通过该支承能够保持扩散板与光源间的距离。但是,在这种支承结构中,如果扩散板的弯曲进一步变大,则存在该扩散板使支承部件变形的同时发生弯曲的情况。并且,在因像这样的扩散板的大幅弯曲变形导致支承部件发生变形时,扩散板与支承部件之间发生摩擦,存在由于这种摩擦导致产生摩擦音的情况。另外,支承部件的变形发生,即使在该支承部件通过弹性恢复而还原为原本的状态的情况下,在支承部件与扩散板之间也发生摩擦,存在由该摩擦导致产生摩擦音的情况。这种摩擦音是令人非常不舒服的声音,不仅会导致背光源的品质下降,甚至会导致使用该背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品质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其目的在于,通过消除摩擦音等令人不舒服的声音,而提供一种高品质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而且,提供具备这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显示装置。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光源;被配置在上述光源的光射出侧的光学部件;和能够从上述光源侧支承上述光学部件的支承部件,在上述光学部件的与上述光源相对的面中,在俯视时与上述支承部件重叠的位置,形成有能够收容上述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的凹部。
根据如上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由于在光学部件中形成有能够收容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的凹部,因此,当因来自光源的热等的影响导致光学部件发生弯曲变形时,该光学部件由该支承部件从光源侧支承,由此能够保持光学部件与光源间的距离。这样的支承结构形成为支承部件被收容在凹部中的状态。并且当光学部件的弯曲变形进一步扩大时,由于支承部件被收容在凹部中,因此,即使支承部件发生变形的情况下,在其与扩散板之间也不会发生摩擦,而且在支承部件的变形进一步扩大,通过其弹性恢复而返回原始状态的情况下,在其与扩散板之间也不发生摩擦。其结果是,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因光学部件的弯曲(挠曲)导致在支承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产生的摩擦音,从而能够提供一种高品质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在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中,上述凹部能够呈研钵状。
通过设置这种研钵状的凹部,支承部件易于被收容在该凹部中,并且在凹部内,也难以在该凹部的内面与支承部件之间发生摩擦。
另外,在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中,当上述凹部的底面面积为S1,上述支承部件的前端面的面积为S2时,可以具有S1≤S2的关系。
如上所述,使凹部的底面面积S1形成为支承部件的前端面面积S2以下的大小,由此不仅能够避免在凹部的底面与支承部件的前端面之间发生摩擦,而且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其摩擦音的发生。
在上述光学部件的厚度为T的情况下,上述凹部的深度D可以具有0.3T≤D≤T的关系。
当凹部的深度D小于0.3T时,则存在无法将支承部件收容在该凹部中的不良情况,当深度D大于T时,则由于支承部件贯通光学部件的与光源侧相反侧的面,因此,存在发生该支承部件与其它部件接触、或该支承部件在显示装置中被看到的不良情况。
上述光学部件可以是对来自上述光源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
由此能够实现将来自光源的光扩散实现均匀的面发光,并且在该扩散板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下,也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在它与支承部件之间产生摩擦音。
具备收容上述光源的底座,上述支承部件能够被直接或者通过其它部件间接地安装在上述底座。
通过像这样相对于底座安装支承部件,其支承力增强,能够很好地支承光学部件。
上述其它部件是保持上述光源的光源保持部件,该光源保持部件被安装在上述底座,并且上述支承部件形成于上述光源保持部件。
如上所述,通过在光源保持部件形成支承部件,由此能够由一个部件实现兼具光源的保持功能与光学部件的支承功能的部件。
上述光学部件的边框被支承固定在上述底座,上述凹部形成为,在上述光学部件的上述光源侧的面中,在该面内的位于相对中央侧的该凹部的深度大于位于相对端部侧的该凹部的深度。
当光学部件的边框被支承固定在底座的情况下,因热等的影响发生弯曲变形,特别是中央侧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因此,在该中央侧容易发生摩擦,但是,如上所述,通过在中央侧形成相对深的凹部,在端部侧形成相对浅的凹部,由此能够很好地防止在该中央侧的摩擦。即,即使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也能够将支承部件收容在相对深的凹部中,因此,作用在支承部件的负荷减少,于是,支承部件与光学部件之间的摩擦也难以发生。而且其结果是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发生摩擦音。
另外,上述光学部件的边框被支承固定在上述底座,在上述光学部件的上述光源侧的面中,在该面内的中央附近有选择地形成上述凹部。
与上述同样,在容易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的中央附近,通过有选择地形成凹部,由此能够防止或者抑制在该中央附近发生摩擦甚至摩擦音。
下面,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提供一种不易产生不舒服声音的高品质的显示装置。
作为上述显示面板,可以举例液晶面板。这种显示装置作为液晶显示装置适用于各种用途,例如能够应用在电视、电脑的显示器等,特别是适合用于大型画面。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通过消除摩擦音等不舒适的声音,能够提供一种高品质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另外,根据本发明,通过消除摩擦音等不舒适的声音,能够提供一种高品质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电视接收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
图2是电视接收装置的液晶显示装置所配备的背光源的平面图。
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
图4是表示光学部件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表示灯夹具的结构的侧面图。
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7是表示扩散板(光学部件)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8是表示扩散板(光学部件)的不同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9是表示背光源的一个变形例的截面图。
图10是表示扩散板(光学部件)的不同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表示扩散板(光学部件)的不同的变形例的截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0背光源(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
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
13底座
15冷阴极管(光源)
16光学部件
16A扩散板(光学部件)
20灯夹具(光源保持部件、其它部件)
24安装板
26光源把持部
27支承销(支承部件)
60、60a~60f、61、63凹部
D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
TV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的概略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电视接收装置TV的液晶显示装置D所具备的背光源10的平面图,图3是图2的A-A线截面图,图4是表示光学部件16的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5是表示灯夹具20的结构的侧面图,图6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用的说明图。
图1所示的电视接收装置TV具备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D、将液晶显示装置D以夹着的方式收纳的表背两个外壳Ca、Cb、电源P、调谐器T、以及支架S。
液晶显示装置D整体呈横长的方形,如图3所示,构成为通过从前面侧覆盖的边框(bezel)12将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液晶面板11的外部光源(照明装置)的背光源10保持为组装状态。液晶面板11被配置在背光源10的正面侧,背光源10从背面侧照射液晶面板11。
如图3所示,液晶面板11采用公知的结构,即在透光性的TFT基板(元件基板)50和与之相同的透光性的CF基板(对置基板)51的间隙封入有光学特性随着施加电压而发生改变的物质即液晶,在TFT基板50设置有与相互正交的源级配线和栅极配线连接的作为开关元件的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在CF基板51,红(R)、绿(G)、蓝(B)三色的着色部被配置为矩阵状。此外,在两个基板的与液晶侧相反侧的面分别粘贴有偏光板。
背光源10是所谓正下方式的背光源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构成为在液晶面板11的面板面(显示面)的背面正下方,沿着该面板面具备多个线状光源(此处,作为高压放电管使用冷阴极管(管状光源)15)。具体来讲,具备:作为光射出侧的前面侧(图3所示的上方,正面侧)的面开口的底座13、在底座13内敷设的反射片14、被收容在底座13内的多个冷阴极管15、在底座13的开口部分即从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的射出侧配置的光学部件16、能够对光学部件16进行定位的定位部件、以及用于将冷阴极管15安装在底座13的多个灯夹具(光源保持部件)20。此外,定位部件由灯保持具17(参照图2)和保持具18与框架19构成,上述灯保持具17和保持具18构成在背面侧支承光学部件16的外周端部16b的框形的支承部件,上述框架19构成从前面侧按压光学部件16的外周端部16b的框形的按压部件。
底座13采用金属制成,如图2所示,它大致形成为前面侧的面开口的俯视时呈矩形的较浅的大致箱型。
反射片14采用合成树脂制成,表面形成为反射性良好的白色等白色系的颜色,如图3所示,按照沿着底座13的内面以覆盖其大致整个区域的形状敷设。利用该反射片14,能够有效地将从各个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导向底座13的开口部分侧。
冷阴极管15是沿着底座13的底板13a和光学部件16的面方向朝一个方向延伸的一种细长的线状光源,以使其轴方向与底座13的长边方向一致的姿势被安装在底座13内。冷阴极管15分别以轴相互平行,并且相互之间隔开规定的间隔的状态被排列。如果对相邻的冷阴极管15间的间隔(间距、距离)进行详细的说明,那么,如图2所示,被设定为配置在底座13或光学部件16的短边方向的中央的冷阴极管15之间的间隔最小,上述间隔随着从此处向端侧移动而逐渐增大。换言之,底座13的冷阴极管15的设置密度越在画面中央侧越高,越在画面端侧越低。冷阴极管15的配置以底座13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位置的对称轴L1为中心对称。此外,冷阴极管15构成为,在细长的截面为圆形的玻璃管内封入有水银等,并且在其内壁面涂覆有荧光体,而且在两端部封入有电极。
光学部件16与底座13或液晶面板11同样,俯视时呈矩形,主要以具有透光性的材料构成,通过被安装在底座13的开口部分,而介于冷阴极管15组与液晶面板11之间存在。该光学部件16由从冷阴极管15侧(图3和图4所示的下侧、背面侧)依次层叠的扩散板16A、扩散片16B、透镜片16C、和反射型偏光板16D构成,具有将从作为线状光源的各冷阴极管15发出的光转换成均匀的面状光等的功能。
在光学部件16中,被配置在最背面侧的扩散板16A的厚度比其它的各片16B~16D的厚度尺寸充分大(例如2mm左右),具有较高的刚性。扩散板16A在具有规定的厚度的透明的基材(例如,聚苯乙烯和聚碳酸酯等透光性树脂基板)中,分散含有大量扩散粒子(例如硅珠),由此其整体形成为半透明。
但是,上述扩散板16A存在因周围的温度环境等的影响而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在该情况下,各片16B~16D也随着弯曲变形的扩散板16A而变形,但是,此时,如果光学部件16朝着液晶面板11侧弯曲变形,那么,光学部件16挤压液晶面板11的中央部,导致出现显示不良的问题。因此,对于该扩散板16A实施所谓的预弯曲处理,以使其具有朝着冷阴极管15侧弯曲的弯曲倾向。预弯曲处理在制造扩散板16A的工序中,当基材通过上下辊之间时,通过仅加热其前面侧(与冷阴极管15侧相反的侧)的面而完成。这样,扩散板16A就具有弯曲倾向,其使扩散板16A变形为被加热一侧的面的中央侧相对于外周端部16b向背面侧(冷阴极管15侧)凹入的形状(参照图6)。
另一方面,通过这种预弯曲处理,光学部件16的扩散板16A发生朝着冷阴极管15侧弯曲的弯曲变形,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发生该弯曲变形的情况下,为了确保扩散板16A与冷阴极管15的距离,设置有从下侧(冷阴极管15侧)支承扩散板16A的支承销(支承部件)27。在本实施方式中,该支承销27被配置在将冷阴极管15定位固定在底座13的灯保持具20。
并且,在光学部件16中被配置在冷阴极管15侧的扩散板16A,在俯视时与上述支承销27重叠的位置,形成有研钵状的凹部60(60a~60f)。该凹部60构成为能够收容支承销27的前端的大小和深度,例如,构成为在扩散板16A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下,在支承销27被收纳在凹部60中的状态下,该扩散板16A被支承销27所支承(将在后文阐述凹部60的作用)。
灯保持具17采用表面为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所示,在底座13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安装一对灯保持具,形成为沿着底座1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形态。另外,灯保持具17呈背面侧开口的大致箱型,这样就能够从前面侧一并覆盖所有各冷阴极管15的端部(设置有端子)。在灯保持具17的前面侧的面的内周端部,能够支承光学部件16的支承部凹陷形成为台阶状。
保持具18采用表面为白色的合成树脂制成,如图2和图3所示,在底座13的短边方向的两端位置安装有一对保持具,形成为沿着底座13的长边方向延伸的形态。在保持具18的前面侧的面的内周端部,与灯保持具17同样,光学部件16用的支承部23凹陷形成为台阶状。
框架19采用金属形成为框形,如图3所示,能够从前面侧遍及大致整个外周按压光学部件16的外周端部16b。框架19在其内周端部具有与光学部件16的板面相对的按压面。在组装状态下,按压面被配置在相对于最前面侧的反射型偏光板16D的前面侧的板面隔开微小空隙的位置,由此能够容许光学部件16的热膨胀或者热收缩。
灯夹具20采用合成树脂制成,整个表面形成为反光性良好的白色。具体来讲,如图2、图3和图5所示,灯夹具20由分配给每个底座13的底板13a的安装板24、从安装板24向背面侧突出的卡合部25、从安装板24向前面侧(光学部件16侧)突出的光源把持部26、以及与光源把持部26同样从安装板24向前面侧突出的支承销27构成。
安装板24在安装于底座13的状态下,呈沿着底座13的短边方向延伸的细长板状。在安装板24的背面侧的面设置有一对通过设在底座13的安装孔并且能够与该背面侧的孔边缘卡合的卡合部25。由此,灯夹具20被安装保持在底座13。
另一方面,在安装板24的前面侧的面设置有一对能够把持冷阴极管15的光源把持部26。两光源把持部26被配置在俯视时与两个卡合部25大致重叠的位置。光源把持部26形成朝着前面侧开口的截面略呈U字的形状,冷阴极管15通过前面侧的开口部分而被安装。此外,光源把持部26能够随着冷阴极管15的安装与拆除而弹性变形,由此各冷阴极管15被支承在从底座13的底板13a浮起规定高度的位置。
在安装板24的前面侧的面,支承销27被设置在两个光源把持部26之间。具体来讲,支承销27的设置位置位于安装板24的中心位置且两个光源把持部26之间的中央位置,支承销27的突出高度被设定为比光源把持部26高。支承销27的沿着扩散板16A的面方向切断的截面形状形成为圆形,并且形成为该截面的直径尺寸从基端朝着突出端侧逐渐变小的逐渐变细的形状。即,支承销27整体呈圆锥形的销状。此外,支承销27只要是锥状,并非局限于圆锥状,也可以是角锥状。
此外,支承销27其前端部(顶部)与扩散板16A接触,从而能够将扩散板16A支承在规定的高度位置。该支承销27面对扩散板16A的面呈大致点状。并且在灯夹具20被安装在底座13的状态下,两光源把持部26被配置在冷阴极管15的安装位置,并且支承销27被配置在相邻的冷阴极管15之间。
如上所述,由于对扩散板16A实施预弯曲处理,因此,例如在由于来自冷阴极管15的散热而对扩散板16A加热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其中央部弯曲变形为向冷阴极管15侧凹入的形状。此时,扩散板16A以被灯保持具17和保持具18支承的外周端部(边缘)16b为支点,与其相比,中央侧部分16a弯曲变形成弓形。当扩散板16A弯曲时,被层叠配置在其前面侧的各片16B~16D也随着扩散板16A发生弯曲变形。
并且,在扩散板16A弯曲变形到一定程度时,各支承销27的前端部与扩散板16A的背面侧的面抵接。此处,支承销27被分散配置在扩散板16A的面内,另一方面,在扩散板16A的与支承销27重叠的位置设置有收容该支承销27的前端的凹部60。即,支承销27构成为在被收容在扩散板16A的凹部60的状态下,从下侧支承该扩散板16A。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凹部60形成为,在扩散板16A的面内,位于相对中央侧的凹部60a的深度Da比位于相对端部侧的凹部60c的深度Dc大。即,图4所示的深度Da、Dc、De具备Da>Dc>De的关系。并且相对于扩散板16A的厚度T,凹部60的深度D具有0.3T≤D≤T的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T=2mm,因此,在0.6mm≤D≤2mm的范围形成凹部60。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为,中央侧的凹部60a与凹部60b的深度相同,而且端部侧的凹部60c与凹部60d的深度相同,并且最端部侧的凹部60e与凹部60f的深度相同。
具备上述结构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液晶显示装置D、背光源10具有以下的作用效果。
首先,在扩散板16A的与冷阴极管15的相对面中,在俯视时与支承销27重叠的位置形成有能够收容支承销27的前端部的凹部60,因此如图6所示,在扩散板16A发生弯曲变形的情况下,该扩散板16A通过支承销27从冷阴极管15侧被支承,由此确保扩散板16A与冷阴极管15的距离。从而能够消除冷阴极管15的影像(image)被看到等不良状况。
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扩散板16A的支承结构形成为支承销27被收容在凹部60中的状态。此处,在扩散板16A的弯曲变形进一步扩大的情况下,由于支承销27被收容在凹部60中,因此,即使因弯曲变形产生的力作用在支承销27,该支承销27发生变形,也不会在支承销27与扩散板之间产生摩擦。此外,在支承销27的变形进一步扩大,通过其弹性恢复返回原来的状态的情况下,在该支承销27与扩散板16A之间也不发生摩擦。因此,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扩散板16A的弯曲(挠曲)变形引起的在支承销27与扩散板16A之间产生的摩擦音,从而形成难以产生不适声音的高品质电视接收装置TV。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特别是由于凹部60呈研钵状,因此,支承销27易于被收容在该凹部60中,即使在凹部60内,在该凹部60的内面与支承销27之间也难以发生摩擦。
另外,扩散板16A的厚度为T,凹部60的深度D具有0.3T≤D≤T的关系。当凹部的深度D小于0.3T时(例如D=0.1T),则存在无法将支承销27收容在该凹部60中的情况,当深度D大于T时(例如D=1.1T),则由于支承销27贯通扩散板16A的与冷阴极管15侧相反侧的面,因此,存在该支承销27与其它部件(扩散片16B)接触,或者该支承销27的前端部分的影子在显示装置中被看到的情况。
另外,支承销27的边框被支承固定在底座13,凹部60按照越位于相对中央侧的凹部60a,其深度越大的方式形成(Da>Dc>De)。当扩散板16A的边框被支承固定在底座13时,如果因热等影响发生弯曲变形,则尤其是中央侧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因此,在其中央侧,容易在其与支承销27之间发生摩擦,但是,如本实施方式所述,在中央侧形成相对深的凹部60a,在端部侧形成相对浅的凹部60c、60e,由此能够很好地防止在该中央侧的摩擦。即,即使在中央侧发生较大的弯曲变形,由于支承销27被收容在相对深的凹部60a中,因此,作用在支承销27的负荷变小,于是,支承销27与扩散板16A之间的摩擦也难以发生。并且,其结果是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摩擦音发生。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时与支承销27重叠的位置全部形成凹部60,但是,也可以在俯视时与该支承销27重叠的位置中的一部分设置凹部60。具体来讲,如图11所示,可以仅在容易发生大的弯曲变形的中央附近形成凹部60a、60b。具体来讲,优选在距离扩散板16A的中心为半径的1/2以内的区域中形成该凹部60。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研钵状的且不具备底面的凹部60,但是,也可以如图7所示,将形成于扩散板16A的凹部形成为具备底面62的凹部61。在此情况下,支承销27的前端70与该凹部61的底面62相对,根据底面62的面积与前端70的面积,存在两者抵接的情况。因此,例如,当凹部61的底面62的面积为S1,支承销27的前端面70的面积为S2时,优选具有S1≤S2的关系。如上所述,通过凹部61的底面62的面积S1形成为支承销27的前端面70的面积S2以下的大小,能够避免在凹部61的底面62与支承销27的前端面70之间发生摩擦,并且能够很好地防止或者抑制其摩擦音的发生。此外,支承销27构成为锥状,但是,在本发明中所说的“锥状”并非局限于前端为点的形状,也包括圆锥或者角锥的前端的一部分被切除后的形状。另外,也包括在切除前端后的情况下,其前端形成为曲面状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形成为凹部60的深度在中央侧相对较大,在端侧相对较小,但是,也可以如图8所示,采用在扩散板16a的面内各凹部63的深度形成为相同的结构。这种结构对于弯曲变形在面内均匀的扩散板尤其有效。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销27形成于灯夹具20,并且通过该灯夹具20被安装在底座13,但是,也可以如图9所示,也可以与灯夹具20分开而直接在底座13形成支承销27。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光学部件16采用从冷阴极管15侧开始由扩散板16A、扩散片16B、透镜片16C、和反射型偏光板16D构成的部件,但是,例如也可以采用在扩散板16A上,从冷阴极管15侧层积具有不同扩散性的多个扩散板而构成的光学部件。此外,例如也可以采用在扩散板16A上分别层叠两片透镜片2和扩散片,使各透镜片的透镜的纵方向(即,聚光方向)相差90度而构成的部件。
此外,也可以如图10所示,采用在扩散板16H上隔着粘合层16I层叠有透镜片16J的光学部件160。此外,在该光学部件160的透镜片16J,沿着多个凸透镜之间配置有反射部件16K。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各个冷阴极管15、15间的间隔分别各异(不等间距排列),但是,也可以使该间隔全部相同,形成为等间距排列。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扩散板实施了预弯曲处理,也可以不必实施该处理。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光源,举例表示了使用冷阴极管的情况,但是,对于使用热阴极管或者荧光管等其它种类的线状光源、LED等的点状光源作为光源的情况,也能够适用本发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显示面板,举例表示了使用液晶面板的液晶显示装置,但是,使用其它种类的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也能够适用本发明。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光源;
被配置在所述光源的光射出侧的光学部件;
能够从所述光源侧支承所述光学部件的支承部件;和
收容所述光源的底座,
在所述光学部件的与所述光源相对的面中,在俯视时与所述支承部件重叠的位置,形成有能够收容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部的凹部,
所述支承部件被直接或者通过其它部件间接地安装在所述底座,
所述光学部件的边框被支承固定在所述底座,
所述凹部形成为,在所述光学部件的所述光源侧的面中,位于该面内的相对中央侧的该凹部的深度大于位于该面内的相对端部侧的该凹部的深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凹部呈研钵状。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其它部件为保持所述光源的光源保持部件,
该光源保持部件被安装于所述底座,并且所述支承部件形成于所述光源保持部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凹部的底面的面积为S1,所述支承部件的前端面的面积为S2时,具有S1≤S2的关系。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光学部件的厚度为T时,所述凹部的深度D具有0.3T≤D≤T的关系。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部件为对来自所述光源的光进行扩散的扩散板。
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和
利用来自所述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面板为在一对基板之间封入液晶而形成的液晶面板。
9.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08801007759A 2007-08-08 2008-03-24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483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206861 2007-08-08
JP2007206861 2007-08-08
PCT/JP2008/055412 WO2009019907A1 (ja) 2007-08-08 2008-03-24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784834A CN101784834A (zh) 2010-07-21
CN101784834B true CN101784834B (zh) 2012-01-25

Family

ID=40341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80100775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784834B (zh) 2007-08-08 2008-03-24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057058B2 (zh)
CN (1) CN101784834B (zh)
WO (1) WO200901990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079889B2 (ja) * 2009-02-05 2012-11-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EP2466191A4 (en) * 2009-09-16 2013-08-28 Sharp Kk LIGHTING DEVICE, DISPLAY APPARATUS AND TELEVISION RECEIVER
JP5511072B2 (ja) * 2010-08-05 2014-06-04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モジュール
CN103091899B (zh) * 2011-11-03 2015-09-30 苏州璨宇光学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背光模组
US11002433B2 (en) 2018-07-31 2021-05-11 Nichia Corporation Light fixture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light fixtur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658A (zh) * 2004-07-01 2005-03-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CN1725083A (zh) * 2004-07-21 2006-0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液晶显示器
CN2800324Y (zh) * 2005-05-09 2006-07-26 乙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式背光模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06906A (ja) 2002-12-24 2004-07-22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バックライト
JP3894897B2 (ja) 2003-02-28 2007-03-22 富士通化成株式会社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649216B2 (ja) 2005-01-25 2011-03-09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TWI281064B (en) * 2005-09-29 2007-05-11 Au Optronics Corp Array substrate, display devices using the same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the same
JP2007102066A (ja) * 2005-10-07 2007-04-19 Asahi Kasei Chemicals Corp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用拡散板
JP4348350B2 (ja) * 2006-05-19 2009-10-2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非発光型ディスプレイ
US8177382B2 (en) * 2008-03-11 2012-05-15 Cree,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multiplanar optical diffusers and display panels for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588658A (zh) * 2004-07-01 2005-03-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支撑件的发光二极管光源模组
CN1725083A (zh) * 2004-07-21 2006-01-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背光源组合体及具有该背光源组合体的液晶显示器
CN2800324Y (zh) * 2005-05-09 2006-07-26 乙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式背光模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P特开2004-206906A 2004.07.22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019907A1 (ja) 2009-02-12
US20110149176A1 (en) 2011-06-23
US8057058B2 (en) 2011-11-15
CN101784834A (zh) 2010-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264364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support thereof
US7648250B2 (en) Direct type backlight assembly
US7128461B2 (en) Back light apparatus
EP1921487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CN101002051B (zh) 灯保持装置、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JP5001357B2 (j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US20130148329A1 (en) Direct-type backligh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909300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8218107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1784834B (zh) 显示装置用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JP2008129200A (ja) 表示装置用照明装置、表示装置
CN101382702A (zh) 液晶显示装置
US822845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8130339B2 (en) Backlight module
CN100492131C (zh) 具有光学组件支架的灯台及具有该灯台的液晶显示器件
US7753539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JP400290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EP1435532B1 (en) Back light apparatus
EP1621921B1 (en) Backlight display
KR100451667B1 (ko) 액정표시소자용후광장치
KR100742242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KR20050116641A (ko) 엘씨디 패널용 지지대
JPWO2005083322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KR20050116642A (ko) 엘씨디 패널용 지지대
WO2009107710A1 (ja) ランプ取付部材、照明装置、表示装置、及びテレビ受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125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4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