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95342B - 车辆座椅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座椅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95342B
CN101495342B CN200780028789XA CN200780028789A CN101495342B CN 101495342 B CN101495342 B CN 101495342B CN 200780028789X A CN200780028789X A CN 200780028789XA CN 200780028789 A CN200780028789 A CN 200780028789A CN 101495342 B CN101495342 B CN 1014953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ransom
cushion
state
forc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78002878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95342A (zh
Inventor
山田雅之
伊藤诚
中村谦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Boshok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Boshok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Boshoku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Boshok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953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53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953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95342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88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 B60N2/3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cal link ro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tiltable, e.g. to permit easy acces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3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4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4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47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cushion being hinged at the back-re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63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 B60N2/3065Cushion movements by composed movement in a longitudinal-vertical pl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 B60N2/3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convertible for other use into a loading platfor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作为座椅布置,车辆座椅装置呈现就坐状态、进/出状态以及收纳状态:在就坐状态下,乘员能够就坐;在进/出状态下,坐垫(12)处于起立状态;在收纳状态下,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所述坐垫(12)的上侧。所述车辆座椅装置具有第一连接构件(21)、第二连接构件(22)以及能够与所述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改变所述坐垫(12)的姿势的驱动机构(16)。由于所述座椅布置与所述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变化,因此能够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

Description

车辆座椅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座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A-2005-335697号中公开了一种车辆座椅,所述车辆座椅包括连接到坐垫和支架上以便能够枢轴运动的前连接腿,连接到座椅靠背和支架上以便能够枢轴运动的后连接腿,以及连接到座椅靠背和支架上以便能够枢轴运动的中间连接腿,其中坐垫的后部连到座椅靠背上以便能够枢轴运动。 
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第JP-A-2005-335697号中,座椅具有可变换为以下形式的结构:座椅靠背被叠置于坐垫上的形式,以及为了产生用于接近座椅后方的空间坐垫被向上翻转以减小座椅的纵向宽度的形式。然而,当座椅将变换为座椅的纵向宽度减小的形式时,有必要执行在使座椅相对于车辆向上抬起一次的操作。因此,认为乘员在改变座椅形式时的负担将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案的车辆座椅装置包括坐垫、经由仰靠机构设置在基座构件上并且其倾角可调节的座椅靠背,以及用于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改变坐垫的姿势的协作器件。作为座椅布置,车 辆座椅装置呈现进/出状态、收纳状态以及就坐状态:在进/出状态下,座椅靠背向前倾斜并且坐垫处于起立状态;在收纳状态下,坐垫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坐垫被叠置于座椅靠背的上侧;在就坐状态下,座椅靠背不向前倾斜,并且坐垫不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或者坐垫不处于起立状态,并且座椅布置经由协作器件来改变。 
根据第一方案的车辆座椅装置,座椅布置能够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变化。因此,能够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 
根据第一方案的车辆座椅装置,所述协作器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其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并且其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坐垫的坐垫骨架上;第二连接构件,其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坐垫骨架上相对于车辆位于第一连接构件的连接位置的后方的位置上,并且其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骨架上;以及驱动机构,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驱动机构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使得第二连接构件围绕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可被旋转地驱动,并且经由第二连接构件改变坐垫的姿势。 
在上述方案中,车辆座椅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可枢转地设置在坐垫骨架上的锁紧构件。锁紧构件可以在与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一端接合的方向上被推进,并且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或收纳状态时,锁紧构件可以与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一端接合。 
根据该构造,坐垫的姿势能够通过第二端的简单操作而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被平稳地改变。因此,能够在减小乘员的操作负担的同时提供具有多种可选座椅布置的舒适的车厢空间。 
在上述车辆座椅装置中,协作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第三连接构件,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并且其第二端可枢转且可拆卸地连接到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上的接合部上。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第二端可以被保持为连接到接合部上,并且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第二端可以从接合部脱离。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可以通过使第二连接构件由于与座椅靠背的倾斜有关的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的轨迹与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的轨迹之间的差异而旋转来改变坐垫的姿势。 
根据上述构造,除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二连接构件以外,第三连接构件也被设置为协作器件。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二端被保持为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的接合部上。随着座椅靠背倾斜,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围绕座椅靠背的倾斜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而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围绕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一端进行圆周运动。如果假设单个连接从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延伸至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则连接的姿势由于两个第二端的轨迹之间的差异而变化。由于连接的姿势变化,使得第二连接构件旋转,以便能够改变坐垫的姿势。因此,能够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的姿势。 
在上述构造中,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作为车辆地板构件的支撑托架上。 
在上述构造中,第二连接构件在第二端中可以具有延伸部,并且接合部可以设置在延伸部中。 
在上述构造的车辆座椅装置中,协作器件可以包括:第一连接构件,其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第二连接构件,其第一端固定到坐垫骨架上,并且其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的座椅靠背骨架上;第三连接构件,其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上,并且其第二端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骨架上,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第三连接构件与第一连接构件一起支撑坐垫;以及驱动机构,其被构造为能够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围绕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旋转地驱动第二连接构件,并且其经由第二连接构件来改变坐垫的姿势。 
在所述车辆座椅装置中,协作器件包括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第三连接构件以及驱动机构。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坐垫由第一连接构件和第三连接构件支撑。 
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二连接构件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被驱动机构围绕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旋转地驱动。因此,能够通过简单操作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平稳地改变坐垫的姿势。因此,能够在减小乘员的操作负担的同时提供具有多种可选的座椅布置的舒适的车厢空间。 
在上述构造的车辆座椅装置中,协作器件可以进一步包括第四连接构件,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上远离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的位置上,并且其第二端可枢转且可拆卸地连接到设置在基座构件上的接合部上,其中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第二端被保持为连接到接合部上,并且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第二端从接合部脱离。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可以通过使第二连接构件由于与座椅 靠背的倾斜有关的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一端的轨迹与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的轨迹之间的差异而旋转来改变坐垫的姿势。 
根据该构造,除第一连接构件、第二连接构件和第三连接构件以外,第四连接构件也被设置为协作器件。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二端被保持为连接到接合部上。随着座椅靠背倾斜,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围绕座椅靠背的倾斜中心进行圆周运动,而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围绕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二端进行圆周运动。如果假设单个连接从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延伸至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则连接的姿势由于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一端与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的轨迹之间的差异而变化。由于连接的姿势变化,使得第二连接构件旋转,因此能够改变坐垫的姿势。因此,能够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的姿势。 
在上述构造中,第二连接构件在第二端上可以具有延伸部,并且第四连接构件的第一端可以可枢转地连接到延伸部的远端上。此外,第三连接构件可以具有回飞镖形状。 
在上述构造的车辆座椅装置中,驱动机构可以包括:第一力传递构件,其在仰靠机构中与座椅靠背的倾斜中心共轴地设置,并且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一力传递构件的枢转受限制;以及第二力传递构件,其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上,并且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二力传递构件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被第一力传递构件旋转地驱动以便改变坐垫的姿势。 
根据上述构造,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座椅靠背的倾斜中心上的第一力传递构件,以及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上的第二力传递构件。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一力传递构件的枢转受限制,并且第二力传递构件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被第一力传递构件旋转地驱动。然后,随着第二力传递构件旋转,第二连接构件围绕第二连接构件的第二端枢转,因此坐垫的姿势改变。因此,能够进一步与座椅靠背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的姿势,以使乘员的操作感觉能够被提高。 
在上述构造的车辆座椅装置中,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一力传递构件可以枢转。 
根据该构造,第一力传递构件不阻止与座椅靠背有关的第二力传递构件围绕座椅靠背的倾斜中心的圆周运动。因此,能够平稳地执行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的变化。 
在上述构造中,第一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力传递构件可以是齿轮。此外,第一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力传递构件还可以是摩擦轮,或也可以是滑轮和缠绕在滑轮上的力传递构件的组合。 
在上述构造中,车辆座椅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第一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力传递构件之间并且与第一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力传递构件相啮合的怠速齿轮。 
在上述构造中,车辆座椅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设置在基座构件上并且与形成在第一力传递构件中的中断器接合以及从中断器脱离的锁紧销。当座椅布置处于进/出状态时,锁紧销可以与中断器接合,并且当座椅布置变换为收纳状态时,锁紧销可以从中断器脱离。 
在上述构造的车辆座椅装置中,基座构件可以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相对于车辆在纵向位置上可调节。 
根据该构造,当座椅布置设定为进/出状态时,坐垫和座椅靠背被移动至相对于车辆位于前方的位置。因此,能够确保车辆的后座的增大的进/出空间。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上述和进一步的目的、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明显,其中相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似的元件,并且其中:图1为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的侧视图;图2为表示设置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座椅靠背上的操纵杆的放大立体图;图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进/出状态时的侧视图;图4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侧视图;图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的放大侧视图;图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进/出状态时的放大侧视图; 图7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放大侧视图;图8为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的侧视图;图9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进/出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0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1为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2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进/出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3为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4为表示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的侧视图;图15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进/出状态时的侧视图;以及图16为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的车辆座椅装置在座椅布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在图1至图7中,依照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10具有坐垫12、座椅靠背14、作为协作器件的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二连接构件22,以及驱动机构16。作为座椅布置,车辆座椅装置10呈现图1和图5所示的座椅靠背不向前倾斜、并且坐垫不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或者坐垫不处于起立状态的就坐状态,在就坐状态中乘员(未示出)能够就坐;图3和图6所示的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并且坐垫12处于起立状态的进/出状态;,以及图4和图7所示的坐垫12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的收纳状态。 
坐垫12被构造为使得乘员能够在坐垫12上就坐,并且坐垫12具有坐垫骨架18。例如,坐垫骨架18大体上为正方形的框状体,并且设置有例如网状弹簧(未示出)。坐垫骨架18被已经形成预定形状的缓冲材料(未示出)覆盖,依次地,缓冲材料被座椅外壳(未示出)覆盖。 
座椅靠背14被构造为乘员的靠背,并且经由仰靠机构28设置在基座构件26上,以使座椅靠背14的倾角可调节。具体地,座椅靠背14具有座椅靠背骨架25。座椅靠背骨架25的下端连接到仰靠机构28上。座椅靠背骨架25被已经形成预定形状的缓冲材料(未示出)覆盖,依次地,缓冲材料被座椅外壳(未示出)覆盖。 
布置基座构件26以使其在相对于车辆的纵向上的位置能够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来调节。例如,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被构造为使得上轨道(未示出)在固定到车辆地板面板(未示出)的下轨道34上在相对于车辆的纵向上可滑动。基座构件26安装在上轨道上。 
在图2中,例如,座椅靠背14在其侧面上具有设置为在将进行座椅布置变化时被操作的操纵杆36、38。当座椅布置将在就坐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变化时使用操纵杆36,而当座椅布置将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使用操纵杆38。 
在图1和图5中,例如,第一连接构件21为直线形连接件。第一连接构件21的第一端21A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例如设置在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上轨道上的安装托架60。第一连接构件21的第二端21B可枢转地连接到坐垫12的坐垫骨架18上位于坐垫骨架18与稍后描述的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的连接部的前方的部分。 
例如,第二连接构件22是回飞镖形状的连接。其第一端22A在相对于车辆位于第一连接构件21的连接位置的后方的位置处可枢转地连接到坐垫骨架18上。其第二端22B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14的座椅靠背骨架25上。例如,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可枢转地连接到坐垫骨架18的中间部上,并且被构造为使得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或收纳状态时,锁紧构件42与第一端22A接合。例如,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骨架25的下部。 
在图1和图5中,锁紧构件42被推进器件(未示出)在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接合的方向上推进,并通过缆绳(未示出)连接到操纵杆38上。通过操作操纵杆38能够克服推进器件的弹力而释放由锁紧构件42保持的第二连接构件22的锁紧状态。 
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驱动机构16能够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围绕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 22B旋转地驱动第二连接构件22。即,驱动机构16能够经由第二连接构件22改变坐垫12的姿势。具体地,车辆座椅装置10具有作为驱动机构16的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第一齿轮51是第一力传递构件的实例,第二齿轮52是第二力传递构件的实例。 
在图1和图5中,第一齿轮51在仰靠机构28中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共轴设置,并且当座椅布置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一齿轮51的枢转受限制。具体地,在图5中,例如第一齿轮51在其中的一个位置处具有中断器51A。基座构件26设置有能够放置在中断器51A内外的锁紧销44。锁紧销44被诸如弹簧等(未示出)的推进器件在与中断器51A接合的方向上推进。锁紧销44经由缆绳(未示出)连接到操纵杆36(图2)上。 
当座椅布置处于图1和图5所示的就坐状态以及当座椅布置处于图3和图6所示的进/出状态时,锁紧销44能够通过与第一齿轮51的中断器51A接合来限制第一齿轮51的枢转。此外,当座椅布置将在就坐状态与收纳状态之间变化时,对第一齿轮51的枢转的限制能够通过操作操纵杆36来释放以使锁紧销44从中断器51A脱离。 
如图1和图3以及图4至图7所示,第二齿轮52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上。当座椅在就坐状态与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第二齿轮52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被第一齿轮51旋转地驱动以改变坐垫12的姿势。 
具体地,第二齿轮52与用轴颈(journal)连接到座椅靠背骨架25上的第二端22B共轴固定。通过旋转地驱动第二齿轮52,第二连接构件22能够相对于座椅靠背14旋转。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 52之间的齿数比通过将座椅靠背14的倾斜量与坐垫12的姿势的变化量考虑在内而确定。 
在所述实施例中,考虑到在座椅靠背14倾斜时第二连接构件22的枢转方向,怠速齿轮46设置在第一齿轮51与第二齿轮52之间。例如,怠速齿轮46自由地可枢转地设置在座椅靠背骨架25上,并且与第一齿轮51以及第二齿轮52相啮合。特别地,当座椅靠背14倾斜时,怠速齿轮46在与第一齿轮51相啮合的同时围绕第一齿轮51旋转,以使第二齿轮52被旋转地驱动。 
附带地,对第一齿轮51的枢转的限制不被锁紧销44限定于第一齿轮51的枢转完全停止,还可以通过允许第一齿轮51轻微枢转的构造来实现,只要所述构造能够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改变坐垫12的姿势。 
仰靠机构28具有限制座椅靠背14的倾斜动作的止动机构(未示出)。在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的过程中,当座椅靠背14已经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到预定的倾角时,通过所述止动机构能够防止座椅靠背14进一步向下倾斜。此外,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释放止动机构对座椅靠背14等于预定倾角的倾斜限制,以使座椅靠背14能够向前倾斜到座椅靠背14与坐垫12重叠的位置。 
所述实施例被如上所述地构造,并且下文将描述其操作。在图1中,当车辆座椅装置10的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锁紧构件42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接合,从而形成了锁紧状态。此外,与第一齿轮51的中断器51A接合的锁紧销44限制第一齿轮51的枢转。 例如,坐垫骨架18的后部由设置在基座构件26上的支撑部(未示出)支撑,从而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被保持在就坐状态下,例如,在就坐状态下,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中的每一个都向后倾斜到适当的程度。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能够通过使上轨道在下轨道34上滑动来调节车辆座椅装置10的纵向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参考图1,当使用操纵杆38执行预定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使锁紧构件42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脱离,以便锁紧状态被释放,并且同时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被释放。因此,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第一齿轮51的枢转被锁紧销44限制。 
然后,当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时,怠速齿轮46和第二齿轮52围绕第一齿轮51旋转,第一齿轮51的枢转受限制。因此,由于怠速齿轮46与第一齿轮51相啮合,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随着怠速齿轮46旋转,与怠速齿轮4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2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 
这样,由于第二齿轮52被第一齿轮51旋转地驱动,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顺时针枢转,也就是说,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相对于车辆向上抬起。然后,如图3和图6所示,当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到预定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的止动机构保持以便在坐垫12被保持在起立状态的同时不会进一步向下倾斜。因此,座椅布置变为进/出状态。 
当车辆座椅装置10处于进/出状态时,用于车辆后座(未示出)的进/出空间比处于就坐状态时大。因此,提高了进/出车辆的后座的容易性。如果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使用使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滑动,则能够确保车辆后座的进/出空间的增加。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进/出状态回到就坐状态,座椅靠背14被相对于车辆向后拉动,以使怠速齿轮46和第二齿轮52围绕枢转受限制的第一齿轮51旋转。由于怠速齿轮46与第一齿轮51相啮合,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随着怠速齿轮46旋转,与怠速齿轮4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2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 
这样,随着第二齿轮52被第一齿轮51旋转地驱动,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逆时针枢转。因此,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第二连接构件的前部下降。然后,如图1和图5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并且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被锁紧构件42锁紧。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1和图5中,当使用操纵杆36执行预定的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释放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以使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此外,锁紧销44从第一齿轮51的中断器51A脱离,以使第一齿轮51变得可相对于基座构件26自由地枢转。这时,保持了由锁紧构件42保持的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的锁紧状态,以使第二连接构件22不能相对于坐垫骨架18旋转。 
然后,当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第一连接构件21围绕第一端21A相对于车辆向前枢转,此外,随着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这时,随着第二齿轮52移动,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而第一齿轮51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齿轮51可自由地旋转,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坐垫骨架18的锁紧状态不阻止第二齿轮52围绕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的旋转,以使座椅靠背14能够容易地倾斜。 
然后,如图4和图7所示,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因此,座椅布置变为收纳状态。在收纳状态下,由于座椅靠背14向下倾斜,因此车辆座椅装置10上方的空间能够用作行李舱。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收纳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上方拉起座椅靠背14,以使坐垫12依照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二连接构件22的移动相对于车辆向后和向上移动。这时,随着第二齿轮52移动,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并且第一齿轮51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由于第一齿轮51可自由地旋转,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坐垫骨架18的锁紧状态不阻止第二齿轮52围绕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的旋转,以使座椅靠背14能够在向上拉起的方向上倾斜。 
然后,如图1和图5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角度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此外,随着第一齿轮51的中断器51A的位置到达锁紧销44的位置,锁紧销44进入中断器51A,以使第一齿轮51被锁紧销44锁紧。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座椅布置的变化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因此车辆座椅装置10能够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特别地,由于车辆座椅装置10将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用作驱动机构16,因此能够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12的姿势,以使乘员的操作感觉能够被提高。 
在图8至图10中,依照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20具有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并且还具有作为协作器件的第一连接构件21、第二连接构件22和第三连接构件23。作为座椅布置,车辆座椅装置20呈现图8所示的座椅靠背不向前倾斜且坐垫不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或者坐垫不处于起立状态的就坐状态,在就坐状态中乘员(未示出)能够就坐;图9所示的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并且坐垫12处于起立状态的进/出状态;以及图10所示的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的收纳状态。 
在图8所示的就坐状态中,虽然第二连接构件22的基本构造与第一实施例的基本构造基本相同,但是在位于可枢转地连接到坐垫骨架18的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的后方的位置处,图8至图10所示的实施例具有在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相对于车辆在向上的方向上凸出的弯曲部22C形成在第二连接构件22中的构造。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设置有从第二端22B向车辆的前方延伸的延伸部22E。例如,远离第二端22B的延伸部22E的远端整体地设置有可拆卸地连接到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的接合部22D。接合部22D设置有用于保持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的连接状态的锁紧机构(未示出)。 
在相对于车辆位于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上轨道(未示出)上的第一连接构件21的第一端21A的后方的位置处,设置有在座椅布置处于收纳状态时相对于车辆向上突起的支撑部48(见图10),支撑部48支撑第二连接构件22的弯曲部22C。 
关于第三连接构件23,其第一端23A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并且其第二端23B可枢转且可拆卸地连接到设置在第二连接构件22上的接合部22D上。提供所述构造以便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第二端23B相对于接合部22D的连接状态被保持,并且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第二端23B从接合部22D脱离。 
具体地,如图8所示,作为车辆地板构件的支撑托架50位于基座构件26或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上轨道上,并且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一端23A连接到支撑托架50的上端。当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22的接合部22D时,四节点连接机构形成为驱动机构16,四节点连接机构的节点为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一端23A和第二端23B,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以及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 
因此,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能够通过第二连接构件22的旋转来改变坐垫12的姿势,第二连接构件22的旋转由基于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有关的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的轨迹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的轨迹之间的差异来改变延伸部22E的角度而引起。 
在图10中,第三连接构件23被推进器件(未示出)围绕第一端23A在纸面内逆时针推进。从操纵杆36延伸到第三连接构件23的缆绳(未示出)从与被推进器件推进的方向相反的方向连接到第三连接构件23上,以便通过操作操纵杆36,第三连接构件23能够围绕第一端23A在纸面内顺时针枢转。 
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应的部分基本相同,附图中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了对其进行描述。 
所述实施例被如上所述地构造,并且将描述对其进行的操作。在图8中,当车辆座椅装置20的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锁紧构件42处于锁紧构件42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接合的锁紧状态,并且座椅靠背14也被仰靠机构28保持在锁紧状态。因此,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被保持在就坐状态,例如,在就坐状态下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中的每一个都向后倾斜到适当的程度。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能够通过使上轨道在下轨道34上滑动来调节车辆座椅装置20的纵向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8中,当使用操纵杆38执行预定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使锁紧构件42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脱离,以便锁紧状态被释放,并且同时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被释放。因此,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这时,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保持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接合部22D相连接。 
当座椅靠背14从所述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围绕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进行圆周运动, 并且第三连接构件的第二端23B围绕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一端23A进行圆周运动。在车辆座椅装置20中,四节点连接机构形成为驱动机构16,四节点连接机构的节点为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一端23A和第二端23B,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以及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在所述情况下,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的轨迹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的轨迹彼此不同。 
关于第二连接构件22的延伸部22E,如果假设单个连接从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延伸到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则连接的姿势由于第二端23B、22B的轨迹之间的差异而变化。由于连接的姿势变化,即,延伸部22E的姿势变化,使得第二连接构件22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因此,能够改变坐垫12的姿势。也就是说,随着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顺时针枢转,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相对于车辆向上抬起。 
然后,如图9所示,当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到预定的倾角时,在坐垫12被保持在起立状态的同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的止动机构保持以便不会进一步向下倾斜。因此,座椅布置变为进/出状态。当车辆座椅装置20处于进/出状态时,车辆的后座(未示出)的进/出空间比处于就坐状态时大。因此,提高了进/出车辆的后座的容易性。如果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使用使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滑动,则能够增加车辆的后座的进/出空间。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进/出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拉动座椅靠背14,以使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逆时针枢转。因此,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下降。然后,如图8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 28锁紧,并且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被锁紧构件42锁紧。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在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8中,当使用操纵杆36执行预定的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释放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以使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此时,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克服推进器件(未示出)的弹力而从第二连接构件22的接合部22D脱离。这时,保持了由锁紧构件42保持的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一端22A的锁紧状态,以便第二连接构件22不能相对于坐垫骨架18旋转。 
然后,当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第一连接构件21围绕第一端21A相对于车辆向前枢转,此外,随着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这时,由于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已经从第二连接构件22的接合部22D脱离,座椅靠背14能够倾斜而不管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坐垫骨架18的锁紧状态。 
然后,如图10所示,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因此,座椅布置变为收纳状态。这时,第二连接构件22的弯曲部22C变为由支撑部48支撑。在收纳状态下,由于座椅靠背14向下倾斜,因此车辆座椅装置20上方的空间能够用作行李舱。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收纳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方拉起座椅靠背14,以使坐垫12依照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二连接构件22的运动相对于车辆向后和向上移动。这时,由于第三连接构件23 的第二端23B已经从第二连接构件22的接合部22D脱离,因此座椅靠背14能够在向上拉起的方向上倾斜而不管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坐垫骨架18的锁紧状态。 
然后,如图8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并且第三连接构件23的第二端23B通过推进器件的弹力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22的接合部22D上。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座椅布置的变化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因此车辆座椅装置20能够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特别地,由于车辆座椅装置20包括由第二连接构件22和第三连接构件23的构成的作为驱动机构16的四节点连接机构,因此能够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12的姿势,以使乘员的操作感觉能够被提高。 
在图11至图13中,依照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30具有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并且还具有作为协作器件的第一连接构件21、第二连接构件22、第三连接构件53和第四连接构件54。作为座椅布置,车辆座椅装置30呈现图11所示的座椅靠背不向前倾斜,并且坐垫不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或者坐垫不处于起立状态的就坐状态,在所述就坐状态中乘员(未示出)能够就坐;图12所示的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并且坐垫12处于起立状态的进/出状态;以及图13所示的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的收纳状态。 
在图11中,第一连接构件21的第一端21A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例如,在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中的上轨道62上的安装托架60,并且其第二端21B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三连接构件53的第一端53A上。 
在所述实施例中,与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不同的是,第二连接构件22的构造使得其第一端22A固定到坐垫骨架18上,并且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连接到座椅靠背骨架25上的第二端22B枢转,从而改变坐垫12的姿势。在图11中,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设置有从第二端22B向车辆前方的斜上方突出的延伸部22E。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一端54A连接到远离第二端22B的延伸部22E的远端上。 
例如,第三连接构件53为回飞镖形状的连接。其第一端53A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21的第二端21B上,并且其第二端53B可枢转地连接到座椅靠背骨架25上。如图11所示,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第三连接构件53与第一连接构件21一起支撑坐垫12。 
具体地,连接到第一连接构件21的第二端21B的第三连接构件53的第一端53A支撑位于下文描述的基座构件26的前方的坐垫12的前部。例如,坐垫12的后部由设置在基座构件26上的支撑部(未示出)支撑。例如,第三连接构件53的第二端53B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共轴地连接到座椅靠背骨架25上。 
在图11中,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一端54A可枢转地连接到第二连接构件22上远离第二端22B的位置上,即,延伸部22E的远端。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可枢转且可拆卸地连接到设置在基座构 件26中的接合部56上。提供所述构造以便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第二端54B相对于接合部56的连接状态被保持,并且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第二端54B从接合部56脱离。接合部56设置有用于保持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的锁紧状态的锁紧机构(未示出)。 
具体地,如图11所示,当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连接到基座构件26的接合部56上时,四节点连接机构形成为驱动机构16,四节点连接机构的节点为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和第一端54A,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以及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因此,当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能够通过第二连接构件22的旋转来改变坐垫12的姿势,第二连接构件22的旋转由基于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有关的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一端54A的轨迹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的轨迹之间的差异来改变延伸部22E的角度而引起。 
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部分基本相同,附图中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了对其进行的描述。 
所述实施例被如上所述地构造,并且下文将描述其操作。在图11中,当车辆座椅装置30的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保持在锁紧状态,位于下文描述的基座构件26的前方的坐垫12的前部由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三连接构件53支撑,并且坐垫12的后部由基座构件26的支撑部(未示出)支撑。因此,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被保持在就坐状态下,例如,在就坐状态下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中的每一个都向后倾斜到适当的程度。当座椅布置处于 就坐状态时,能够通过使上轨道62在下轨道34上滑动来调节车辆座椅装置30的纵向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11中,当用操纵杆38执行预定的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使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被释放。因此,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这时,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保持连接到基座构件26的接合部56上。 
当座椅靠背14从所述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围绕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进行圆周运动,并且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一端54A围绕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进行圆周运动。在车辆座椅装置30中,四节点连接机构形成为驱动机构16,四节点连接机构的节点为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和第一端54A,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以及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在这种情况下,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一端54A的轨迹与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的轨迹彼此不同。 
关于第二连接构件22的延伸部22E,如果假设单个连接从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一端54A延伸到第二连接构件22的第二端22B,则连接的姿势由于在上述第一端54A和上述第二端22B之间延伸的连接的两端的轨迹之间的差异而变化。由于连接的姿势变化,即,延伸部22E的姿势变化,使得第二连接构件22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并且因此,能够改变坐垫12的姿势。即,随着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顺时针枢转,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相对于车辆向上抬起。 
然后,如图12所示,当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到预定的倾角时,在坐垫12被保持在起立状态的同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的止动机构保持以便不会进一步向下倾斜。因此,座椅布置变为进/出状态。当车辆座椅装置30处于进/出状态时,车辆的后座(未示出)的进/出空间比处于就坐状态时大。因此,提高了进/出车辆的后座的容易性。如果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使用使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滑动,则能够增加车辆的后座的进/出空间。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进/出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拉动座椅靠背14,以使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逆时针枢转。因此,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下降。然后,如图11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位于基座构件26的支撑部(下文描述)的前方的坐垫12的前部由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三连接构件53支撑,并且坐垫12的后部由基座构件26的支撑部支撑。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11中,当使用操纵杆36执行预定的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释放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此外,由于使用操纵杆36操作,基座构件26的接合部56的锁紧机构(未示出)被释放,以使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变得能够从接合部56脱离。因此,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由于第二连接构件22在其第一端22A固定到坐垫骨架18上,因此第二连接构件22不相对于坐垫骨架18旋转。 
然后,当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第一连接构件21围绕第一端21A相对于车辆向前枢转,此外,随着第二连接构件 2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这时,由于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从基座构件26的接合部56脱离,座椅靠背14能够倾斜而不管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坐垫骨架18的锁紧状态。这时,随着第一连接构件21枢转以及座椅靠背14倾斜,第三连接构件53也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 
然后,如图13所示,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因此,座椅布置变为收纳状态。在收纳状态中,由于座椅靠背14向下倾斜,车辆座椅装置30上方的空间能够用作行李舱。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收纳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方拉起座椅靠背14,以使坐垫12依照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二连接构件22的移动相对于车辆向后和向上移动。这时,由于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已经从基座构件26的接合部56脱离,因此座椅靠背14能够在向上拉起的方向上倾斜而不管第二连接构件22与坐垫骨架18的固定。 
然后,如图11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第四连接构件54的第二端54B连接到基座构件26的接合部56上,并且被锁紧机构锁紧。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座椅布置的变化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因此车辆座椅装置30能够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特别地,由于车辆座椅装置30包括由第二连接构件22和第四连接构件54构成的作为驱动机构16的四节点连接机 构,因此能够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12的姿势,以使乘员的操作感觉能够被提高。 
在图14至图16中,依照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车辆座椅装置40具有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并且还具有作为协作器件的第一连接构件21、第二连接构件22和第三连接构件53,以及驱动机构16。作为座椅布置,车辆座椅装置40呈现图14所示的座椅靠背不向前倾斜,坐垫不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或者坐垫不处于起立状态的就坐状态,在所述就坐状态中乘员(未示出)能够就坐;图15所示的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并且坐垫12处于起立状态的进/出状态;以及图16所示的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的收纳状态。 
第三连接构件53的构造与第三实施例中的构造基本相同,并且驱动机构16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中的构造基本相同。其它部分与第一实施例或第三实施例中的相应部分基本相同,附图中相同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了对其进行的描述。 
所述实施例被如上所述地构造,并且下文将描述其操作。在图14中,当车辆座椅装置40的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保持在锁紧状态,位于下文描述的基座构件26的前方的坐垫12的前部由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三连接构件53支撑,并且坐垫12的后部由基座构件26的支撑部(未示出)支撑。因此,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被保持在就坐状态,例如,在就坐状态中,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中的每一个都向后倾斜到适当的程度。当座椅布置处于就坐状态时,能够通过使上轨道62在下轨道34上滑动来调节车辆座椅装置40的纵向位置。 
接下来,将描述在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进/出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14中,当使用操纵杆38执行预定的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使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被释放。因此,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第一齿轮51的枢转被锁紧销44限制。 
当座椅靠背14从所述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怠速齿轮46和第二齿轮52围绕枢转受限制的第一齿轮51旋转。由于怠速齿轮46与第一齿轮51相啮合,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随着怠速齿轮46旋转,与怠速齿轮4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2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 
这样,由于第二齿轮52被第一齿轮可旋转地驱动,因此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顺时针枢转,即,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相对于车辆向上抬起。然后,如图15所示,当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到预定的倾角时,在坐垫12被保持在起立状态的同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的止动机构保持以便不会进一步向下倾斜。因此,座椅布置变为进/出状态。 
当车辆座椅装置40处于进/出状态时,车辆的后座(未示出)的进/出空间比处于就坐状态时大。因此,提高了车辆的后座进/出的容易性。如果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的使用使坐垫12和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滑动,则能够增加车辆的后座的进/出空间。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进/出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拉动座椅靠背14,以使怠速齿轮46和第二齿轮52围绕枢转受限制的第一齿轮51旋转。由于怠速齿轮46与第一齿轮51相啮合,怠速齿 轮46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随着怠速齿轮46旋转,与怠速齿轮46相啮合的第二齿轮52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 
这样,随着第二齿轮52被第一齿轮51旋转地驱动,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第二端22B在纸面内逆时针枢转。因此,坐垫12的姿势变化以使其前部下降。然后,如图14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倾角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位于基座构件26的支撑部(下文描述)的前方的坐垫12的前部由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三连接构件53支撑,并且坐垫12的后部由基座构件26的支撑部支撑。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在座椅布置从就坐状态变换为收纳状态时执行的操作。在图14中,当使用操纵杆36执行预定的操作时,拉动缆绳(未示出)以释放由仰靠机构28保持的座椅靠背14的锁紧状态,以使座椅靠背14变得能够倾斜。同时,锁紧销44从第一齿轮51的中断器51A脱离,以使第一齿轮51变得可相对于基座构件26自由地枢转。由于第二连接构件22在其第一端22A固定到坐垫骨架18上,因此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坐垫骨架18不旋转。 
然后,当座椅靠背14相对于车辆向前倾斜时,第一连接构件21围绕第一端21A相对于车辆向前枢转,此外,随着第二连接构件2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这时,随着第二齿轮52移动,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而第一齿轮51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由于第一齿轮51可自由地旋转,因此第二连接构件22与坐垫骨架18的固定不阻止第二齿轮52围绕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的旋转,以使座椅靠背14能够容易地倾斜。这时,随 着第一连接构件21枢转以及座椅靠背14倾斜,第三连接构件53也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 
然后,如图16所示,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座椅靠背14被叠置于坐垫12的上侧。因此,座椅布置变为收纳状态。在收纳状态下,由于座椅靠背14向下倾斜,因此车辆座椅装置40上方的空间能够用作行李舱。 
为了使座椅布置从收纳状态回到就坐状态,相对于车辆向后拉起座椅靠背14,以使坐垫12依照第一连接构件21和第二连接构件22的移动相对于车辆向后和向上移动。这时,随着第二齿轮52移动,怠速齿轮46在纸面内顺时针旋转而第一齿轮51在纸面内逆时针旋转。由于第一齿轮51可自由地旋转,因此第二连接构件22与坐垫骨架18的固定不阻止第二齿轮52围绕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58的旋转,以使座椅靠背14能够在向上拉起的方向上倾斜。 
然后,如图14所示,当座椅靠背14回到预定的角度时,座椅靠背14被仰靠机构28锁紧。此外,随着第一齿轮51的中断器51A的位置到达锁紧销44的位置,锁紧销44进入中断器51A,以使第一齿轮51被锁紧销44锁紧。这样,座椅布置回到就坐状态。 
如上所述,由于座椅布置的变化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因此车辆座椅装置40能够在允许多种座椅布置的同时减小乘员在改变座椅布置时的操作负担。特别地,由于车辆座椅装置40将第一齿轮51和第二齿轮52用作驱动机构16,因此能够与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来平稳地改变坐垫12的姿势,以使乘员的操作感觉能够被提高。 
尽管上述实施例中的每一个都包括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但这不是限制性的,也允许采用基座构件26直接固定到车辆地板面板上的构造。本发明的车辆地板构件包括车辆地板面板。例如,尽管车辆地板构件包括设置在纵向位置调节机构的上轨道上的安装托架,支撑托架以及车辆地板面板,但这不是限制性的,而且还允许包括设置在车辆座椅装置与车辆地板面板之间的构件,以及将车辆座椅装置连接到车辆地板面板上的构件。此外,连接构件的结构以及与坐垫骨架18或座椅靠背骨架25等的连接的位置不限制于附图所示的构造。 
尽管在第一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第一齿轮51设置为第一力传递构件而第二齿轮52设置为第二力传递构件,但是第一力传递构件和第二力传递构件不限定于这些齿轮。例如,第一和第二力传递构件可以是摩擦轮,或者还可以是滑轮和缠绕在滑轮上的力传递构件的组合。 

Claims (9)

1.一种车辆座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坐垫(12);
座椅靠背(14),其经由仰靠机构(28)设置在基座构件(26)上并且所述座椅靠背(14)的倾角可调节;以及
协作器件(16、21、22、23/53、54),其用于与所述座椅靠背(14)的倾斜同步地改变所述坐垫(12)的姿势,
其中作为座椅布置,所述车辆座椅装置呈现进/出状态、收纳状态以及就坐状态:在所述进/出状态下,所述座椅靠背(14)向前倾斜并且所述坐垫(12)处于起立状态;在所述收纳状态下,所述坐垫(12)相对于车辆向前下方移动并且所述坐垫(12)被叠置于所述座椅靠背(14)的上侧;在所述就坐状态下,所述座椅靠背(14)不向前倾斜,并且所述坐垫(12)不相对于所述车辆向前下方移动或者所述坐垫(12)不处于所述起立状态,并且所述座椅布置经由所述协作器件(16、21、22、23/53、54)来改变,并且
其中所述协作器件包括:
第一连接构件(21),其第一端(21A)可枢转地连接到车辆地板构件上,并且其第二端(21B)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坐垫(12)的坐垫骨架(18)上;
第二连接构件(22),其第一端(22A)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坐垫骨架(18)上相对于所述车辆位于所述第一连接构件(21)的连接位置的后方的位置上,并且其第二端(22B)可枢转地连接到所述座椅靠背(14)的座椅靠背骨架(25)上;以及
驱动机构(16),当所述座椅布置在所述就坐状态与所述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所述驱动机构(16)与所述座椅靠背(14)的所述倾斜同步地使得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2)围绕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2)的所述第二端(22B)可被旋转地驱动,并且经由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2)改变所述坐垫(12)的所述姿势,
其中所述驱动机构(16)包括:
第一力传递构件(51),其在所述仰靠机构(28)中与所述座椅靠背(14)的倾斜中心共轴地设置,并且当所述座椅布置在所述就坐状态与所述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的枢转受限制;以及
第二力传递构件(52),其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构件(22)的所述第二端(22B)上,并且当所述座椅布置在所述就坐状态和所述进/出状态之间变化时,所述第二力传递构件(52)与所述座椅靠背(14)的所述倾斜同步地被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旋转地驱动以便改变所述坐垫(12)的所述姿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其中当所述座椅布置在所述就坐状态与所述收纳状态之间变化时,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枢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和所述第二力传递构件(52)为齿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和所述第二力传递构件(52)为摩擦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和所述第二力传递构件(52)为滑轮和缠绕在所述滑轮上的力传递构件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进一步包括怠速齿轮(46),所述怠速齿轮(46)设置在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和所述第二力传递构件(52)之间并且与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以及所述第二力传递构件(52)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进一步包括锁紧销(44),所述锁紧销(44)设置在所述基座构件(26)上并且与形成在所述第一力传递构件(51)中的中断器(51A)接合以及从所述中断器(51A)脱离。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其中当所述座椅布置处于所述进/出状态时,所述锁紧销(44)与所述中断器(51A)接合,并且当所述座椅布置变换为所述收纳状态时,所述锁紧销(44)从所述中断器(51A)脱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座椅装置,其中所述基座构件(26)通过纵向位置调节机构(32)相对于所述车辆在纵向位置上可调节。
CN200780028789XA 2006-07-31 2007-07-27 车辆座椅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53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207625A JP4190553B2 (ja) 2006-07-31 2006-07-31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JP207625/2006 2006-07-31
PCT/IB2007/002153 WO2008015526A2 (en) 2006-07-31 2007-07-27 Vehicular seat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95342A CN101495342A (zh) 2009-07-29
CN101495342B true CN101495342B (zh) 2012-06-06

Family

ID=389625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780028789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95342B (zh) 2006-07-31 2007-07-27 车辆座椅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8267457B2 (zh)
EP (1) EP2049358A2 (zh)
JP (1) JP4190553B2 (zh)
KR (1) KR101051901B1 (zh)
CN (1) CN101495342B (zh)
WO (1) WO2008015526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33883B2 (en) * 2005-12-28 2016-05-10 Ts Tech Co., Ltd. Tip-up/dive-down type reclining seat for vehicle
FR2917679B1 (fr) * 2007-06-22 2010-01-08 Antolin Grupo Ing Sa Siege escamotable notamment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DE102008019527B4 (de) * 2008-04-18 2013-07-04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GB2459696B (en) * 2008-05-01 2012-05-16 Ford Global Tech Llc A multifunctional seat for a motor vehicle
DE102008030234B4 (de) * 2008-06-25 2019-01-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n. d. Ges. d. Staates Delaware) Umklappbarer Fahrzeugsitz
DE102009037816B3 (de) * 2009-08-12 2010-10-28 Keiper Gmbh & Co. Kg Fahrzeugsitz, insbesondere Kraftfahrzeugsitz
TWI397479B (zh) * 2010-09-24 2013-06-01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Groups 寸動調整裝置
DE102010050179A1 (de) * 2010-10-30 2012-05-03 Daimler Ag Sitzanlage für einen Kraftwagen
TWI418477B (zh) * 2011-01-19 2013-12-11 Hsin Chong Machinery Works Co Ltd Groups 座椅高低調整之升降器
MY167841A (en) * 2011-03-31 2018-09-26 Honda Motor Co Ltd Vehicle seat device
US8882197B2 (en) 2012-08-28 2014-11-11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Ultra flex and fold seat with ingress/egress feature
US9283873B2 (en) 2012-12-17 2016-03-15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lex and fold vehicle seating assembly
DE102014209168B4 (de) * 2014-01-20 2021-03-25 Adient Luxembourg Holding S.À R.L. Fahrzeugsitz
US9193281B2 (en) * 2014-04-17 2015-11-24 Fca Us Llc Reclining vehicle seat system
JP6237465B2 (ja) * 2014-05-23 2017-11-29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KR101592758B1 (ko) 2014-08-28 2016-02-1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후석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JP6381126B2 (ja) * 2014-12-08 2018-08-29 株式会社タチエス 車両用シート
KR101724915B1 (ko) 2015-10-02 2017-04-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시트의 리클라이닝 장치
CN106564410A (zh) * 2015-10-09 2017-04-19 李尔公司 具有带槽的导引连杆的可收起的交通工具座椅
US9944204B2 (en) * 2016-01-07 2018-04-17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Rear seat having two independent modes
US10479422B2 (en) 2016-12-22 2019-11-19 Polaris Industries Inc. Side-by-side vehicle
JP6888374B2 (ja) * 2017-04-03 2021-06-16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JP7303444B2 (ja) * 2017-09-26 2023-07-05 テイ・エス テック株式会社 乗物用シート
WO2019164193A1 (ko) * 2018-02-20 2019-08-29 주식회사 대유홀딩스 차량용 시트장치
US20190359085A1 (en) * 2018-05-23 2019-11-28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Seat storage system and seat posture changing system
US11548419B2 (en) * 2019-06-18 2023-01-10 Lear Corporation Seat assembly
DE102020205221B4 (de) 2020-04-24 2022-03-24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Fahrzeugsitz für ein Kraftfahrzeug
KR20230011579A (ko) * 2021-07-14 2023-01-25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시트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5738B2 (en) * 2000-09-14 2003-12-02 Keiper Gmbh & Co. Kg Vehicle seat having a folded position
JP2004330915A (ja) * 2003-05-08 2004-11-25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US6902236B2 (en) * 2000-12-20 2005-06-07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Seat assembly with displaceable seat back recliner pivo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7415117U (de) * 1974-04-30 1974-08-14 Keiper F Gelenkbeschlag zur kippbeweglichen verbindung des sitzteils eines sitzes insbesondere fahrzeugsitzes wie kraftwagensitzes mit der rueckenlehne
FR2420445A1 (fr) 1978-03-20 1979-10-19 Peugeot Siege transformable pour vehicule automobile
JPS63121143A (ja) 1986-11-11 1988-05-25 Canon Inc 光カ−ド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6183033B1 (en) * 1998-03-31 2001-02-06 Ikeda Bussan Co., Ltd. Automobile seat
EP1097058B1 (en) * 1998-07-14 2004-08-11 Magna Interior Systems Inc. Kneeling and tumbling automotive seat assembly
JP3926485B2 (ja) * 1998-07-27 2007-06-06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オートモーティブ 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フラット化シート構造
FR2804912B1 (fr) * 2000-02-10 2002-05-17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Systeme d'agencement modulable des sieges dans un vehicule automobile
JP3771115B2 (ja) 2000-06-02 2006-04-26 富士機工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US6375245B1 (en) * 2000-10-09 2002-04-23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Vehicle seating system having chuck reducing apparatus
US6511129B1 (en) * 2001-06-05 2003-01-28 Fisher Dynamics Corporation Folding seat hinge assembly with lift and push handle activation
DE10139538C1 (de) * 2001-08-10 2003-03-20 Faurecia Autositze Gmbh & Co Fondsitz für Kraftfahrzeuge
JP2003291695A (ja) 2002-04-01 2003-10-15 Shiroki Corp シート
DE10334420B4 (de) * 2002-07-29 2005-10-20 Aisin Seiki Sitz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
FR2845325B1 (fr) 2002-10-08 2006-01-13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Sieg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4105534B2 (ja) 2002-11-28 2008-06-25 トヨタ紡織株式会社 車両用シート
DE10307149A1 (de) * 2003-02-20 2004-09-16 Deere & Company, Moline Klappbarer Fahrzeugsitz
JP4136846B2 (ja) 2003-08-22 2008-08-20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ダイブダウンシート
JP4499109B2 (ja) 2003-10-31 2010-07-07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テクノロジー カンパニー 進入/退出位置及び積荷フロア位置を備える車輌シートシステム
DE20319816U1 (de) * 2003-12-17 2005-05-04 Brose Fahrzeugteile Gmbh & Co. Kg, Coburg Kraftfahrzeugsitz
ITTO20031030A1 (it) * 2003-12-22 2005-06-23 Proma Srl Dispositivo di abbattimento per schienali di veicoli.
FR2870795B1 (fr) * 2004-05-26 2006-09-01 Faurecia Sieges Automobile Siege de vehicule et vehicule muni d'un tel siege
GB2417895B (en) * 2004-09-13 2008-12-17 Golden Technologies Inc Lift chair and recliner
US7201426B2 (en) * 2004-11-10 2007-04-1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Inc. Vehicle seating apparatus
US7090277B2 (en) * 2004-12-16 2006-08-15 Dura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Gear drive and linkage for power operated seat assembly
US7188883B2 (en) * 2005-01-07 2007-03-13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Collapsible seat assembly
US20070252401A1 (en) * 2006-04-28 2007-11-01 Mazda Motor Corporation Rear baggage compartment structure of vehicl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55738B2 (en) * 2000-09-14 2003-12-02 Keiper Gmbh & Co. Kg Vehicle seat having a folded position
US6902236B2 (en) * 2000-12-20 2005-06-07 Magna Seating Systems Inc. Seat assembly with displaceable seat back recliner pivot
JP2004330915A (ja) * 2003-05-08 2004-11-25 Daihatsu Motor Co Ltd 車両のシート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24831A (ko) 2009-03-09
WO2008015526A2 (en) 2008-02-07
WO2008015526A3 (en) 2008-04-17
US8267457B2 (en) 2012-09-18
KR101051901B1 (ko) 2011-07-26
EP2049358A2 (en) 2009-04-22
CN101495342A (zh) 2009-07-29
JP2008030658A (ja) 2008-02-14
JP4190553B2 (ja) 2008-12-03
US20090256379A1 (en) 200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95342B (zh) 车辆座椅装置
JPH059863Y2 (zh)
US8388054B2 (en) Stowable vehicle seat
JP6065626B2 (ja) シートバック連動式オットマン装置
CN101578197B (zh) 直立和跪撑座椅
JP5998883B2 (ja) 乗物用シート
US10744909B2 (en) Height adjustment apparatus of vehicle seat
CN207972552U (zh) 用于电动座椅的动力传输装置
US8807652B2 (en) Back reclining apparatus interlocking with seat cushion for vehicle
US20130001394A1 (en) Stowable Rear Seat with Fore and Aft Adjustment
CN105934364A (zh) 轿车下倾座椅
CN112550096B (zh) 车辆用后座椅
JP2015003632A (ja) シートバック連動式オットマン装置
JP522876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8074238A (ja) シート装置
US11970090B2 (en) Railless variable seatback type rear seat
US11679700B2 (en) Seat for transport vehicles
CN100364807C (zh) 车辆座椅及车辆
KR101252499B1 (ko) 리어시트 편의 장치
JP6056525B2 (ja) シートバック連動式オットマン装置
JP6146259B2 (ja) シートバック連動式オットマン装置
JP468821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2008149858A (ja)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CN221393145U (zh) 座椅以及车辆
JP6060827B2 (ja) 乗物用シートにおける操作レバ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YODA BOSHOKU CORPORATION

Effective date: 20120302

Owner name: TOYODA BOSHOKU CORPORATION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TOYOTA AUTOCAR LTD.

Effective date: 20120302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20302

Address after: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after: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Address before: Aichi Prefecture,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yota Motor Corp.

Co-applicant before: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606

Termination date: 201407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