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720243A - 座椅滑动机构 - Google Patents
座椅滑动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720243A CN109720243A CN201811266420.9A CN201811266420A CN109720243A CN 109720243 A CN109720243 A CN 109720243A CN 201811266420 A CN201811266420 A CN 201811266420A CN 109720243 A CN109720243 A CN 10972024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lider
- guide
- seat
- upside
- downs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22—Constructive detai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05—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omega-sha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7—Slide construction
- B60N2/0702—Slide construction characterised by its cross-section
- B60N2/0715—C or U-shap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12—Location of the latch
- B60N2/0818—Location of the latch inside the rai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31—Movement of the latch
- B60N2/0837—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 B60N2/085—Movement of the latch pivoting about a transversal axi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0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 B60N2/06—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 B60N2/08—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whole seat being movable slidable characterised by the locking device
- B60N2/0881—Activation of the latches by the control mechanism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0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 B60N2/22—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the seat or part thereof being movable, e.g. adjustable the back-rest being adjustabl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02—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 B60N2/3004—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09—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13—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back-rest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back-rest being hi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4—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 B60N2/304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 B60N2/305—Cushion movements by rotation only about transversal axis the cushion being hinged on the vehicle fram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N—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VEHICLE PASSENGER ACCOMMODA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N2/00—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 B60N2/24—Sea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seats in vehicl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or particular vehicles
- B60N2/30—Non-dismountable or dismountable seats storable in a non-use position, e.g. foldable spare seats
- B60N2/3038—Cushion movements
- B60N2/3054—Cushion movements by translation only
- B60N2/3056—Cushion movements by translation only along longitunal ax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滑动机构,其在通行时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性优异、并且确保了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的良好的上下车便利性。通过使椅背前倾并且将椅背向座椅前方按压而解除上侧滑动器与上侧滑轨之间的固定,上侧滑动器到达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由此,下侧锁定机构解除下侧滑动器相对于下侧滑轨的固定,并且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固定上侧滑动器与下侧滑动器。进一步,通过将椅背向座椅前方按压,从而与上侧滑动器一体化的下侧滑动器移动至下侧滑轨的前端位置。即,车辆用座椅向前方移动足够的距离,由此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优异。另外,由于仅通过使椅背前倾并将椅背向座椅前方按压即可,因此操作性优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座椅滑动机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中,为了使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上下车,设置有使前排的车辆用座椅向前方移动(以下,称为“通行”)的座椅滑动机构。
对于这种座椅滑动机构而言,当车辆用座椅的移动量较大时,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优异。然而,若延长座椅轨道,则座椅轨道的前端侧变得位于前排座位乘坐人员的脚下,存在前排座位乘坐人员的舒适性变差,并且外观变差这样的不良情况。
作为不仅消除这种不良情况而且确保后排座位乘坐人员的良好的上下车便利性(车辆用座椅的足够的滑动量)的单元,考虑二级滑轨。例如,在日本特开2006-142923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机构,即:在上部轨道与下部轨道之间设置能够与两者相对移动的中间轨道,通过乘坐人员对操作杆进行操作,进行上部轨道与中间轨道之间的锁定解除、以及下部轨道与中间轨道之间的锁定解除,由此使车辆用座椅前后移动。
例如,在使车辆用座椅向前方移动时,首先,乘坐人员在对操作杆进行操作而解除了下部轨道与中间轨道的锁定的状态下将车辆用座椅向前方按压,使中间轨道移动至下部轨道的前端位置而使下部轨道与中间轨道锁定。接着,乘坐人员对操作杆进行操作来解除上部轨道与中间轨道之间的锁定并将车辆用座椅向前方按压,由此使上部轨道移动至中间轨道的前端位置而使上部轨道与中间轨道锁定。由此,车辆用座椅的移动完成。
在日本特开2006-142923号公报所公开的构造的情况下,为了使车辆用座椅向前方移动,不得不两次对操作杆进行操作,存在操作繁杂这样的不良情况。使车辆用座椅向后方移动的情况也是同样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获得一种通行时的车辆用座椅的操作性优异、并且确保了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的良好的上下车便利性的座椅滑动机构。
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具备:下侧滑轨,其固定于车辆用地板上;下侧滑动器,其配设成能够在上述下侧滑轨上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上侧滑轨,其设置于上述下侧滑动器上;上侧滑动器,其与车辆用座椅一体地设置,并配设成能够在上述上侧滑轨上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上侧锁定机构,其对上述上侧滑动器与上述上侧滑轨进行固定或固定解除,通过上述车辆用座椅的椅背前倾而解除上述上侧滑动器与上述上侧滑轨之间的固定,并且通过上述椅背后倾并且上述上侧滑动器移动到上述上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固定上述上侧滑动器与上述上侧滑轨;下侧锁定机构,其对上述下侧滑动器与上述下侧滑轨进行固定或固定解除,通过上述椅背前倾并且上述上侧滑动器移动至上述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而解除上述下侧滑动器与上述下侧滑轨之间的固定,并且通过上述椅背后倾并且上述下侧滑动器移动至上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将上述下侧滑动器固定于上述下侧滑轨;以及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其对上述上侧滑动器与上述下侧滑动器进行固定或固定解除,通过上述椅背前倾并且上述上侧滑动器移动至上述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而固定上述上侧滑动器与上述下侧滑动器,并且通过上述椅背后倾并且上述下侧滑动器移动至上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解除上述上侧滑动器与上述下侧滑动器之间的固定。
在该座椅滑动机构中,通过使椅背前倾而解除上侧滑动器与上侧滑轨之间的固定。因此,通过将椅背向座椅前方按压,从而上侧滑动器在上侧滑轨上向座椅前方移动。当上侧滑动器到达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时,下侧锁定机构解除下侧滑动器相对于下侧滑轨的固定,并且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固定上侧滑动器与下侧滑动器。
进一步,通过将椅背向座椅前方按压,从而在下侧滑轨上与上侧滑动器一体化的下侧滑动器移动至下侧滑轨的前端位置。
其结果为,与上侧滑动器一同移动的车辆用座椅以上侧滑轨和下侧滑轨的长度大小向座椅前方移动。即,车辆用座椅向座椅前方移动足够的距离,因而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优异。并且,仅通过使椅背前倾并将其向座椅前方按压,便能够使车辆用座椅向前方移动,因而操作性优异。
另一方面,在为了后排座位乘坐人员的上下车而使车辆用座椅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后,使车辆用座椅复位的情况下,通过将车辆用座椅、例如将椅背向座椅后方按压,从而位于下侧滑轨的前端位置的、与上侧滑动器一体化的下侧滑动器移动至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
通过直至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为止,或者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之后使车辆用座椅的椅背后倾,从而下侧滑动器在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通过下侧锁定机构固定于下侧滑轨。并且,通过上下滑动锁定机构解除上侧滑动器与下侧滑动器之间的固定。
因此,进一步通过将车辆用座椅、例如椅背向座椅后方按压,从而与下侧滑动器的固定被解除的上侧滑动器从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移动至后端位置,并利用上侧锁定机构将上侧滑动器固定于上侧滑轨。即,车辆用座椅复位到规定位置。
像这样,对于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在使后排座位乘坐人员上下车的情况等使前排的车辆用座椅向座椅前方移动时,仅通过一边使车辆用座椅的椅背前倾一边将其向座椅前方按压,便能够使上侧滑动器、下侧滑动器分别在上侧滑轨与下侧滑轨的二级轨道上滑动而向座椅前方移动。
另外,在使前排座位的车辆用座椅复位到初始位置的情况下,仅通过在使车辆用座椅的椅背后倾的同时将椅背向座椅后方按压,便能够使上侧滑动器、下侧滑动器分别在上侧滑轨与下侧滑轨的二级轨道上滑动而向座椅后方移动,来使车辆座椅复位到初始位置。
即,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通行操作时及通行复位操作时的操作性优异。
另外,能够充分地确保车辆座椅向座椅前方的移动量,因而后排座位乘坐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优异。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基础上,对于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上述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具备:销,其设置于上述上侧滑动器;卡止部件,其设置于上述下侧滑动器并具有凹部,上述凹部通过上述上侧滑动到达上述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而收纳上述销并将上述销卡止;以及卡止解除机构,其通过上述下侧滑动器移动至上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解除上述卡止部件与上述销之间的卡止状态。
在该座椅滑动机构中,在通行操作时,通过上侧滑动器移动至上侧滑轨上的前端位置,从而设置于上侧滑动器的销被收纳于在下侧滑动器设置的卡止部件的凹部,并卡止于卡止部件。由此,上侧滑动器相对于下侧滑动器被固定。
另一方面,在通行复位操作时,与上侧滑动器一体化的下侧滑动器在下侧滑轨上移动至后端位置。由此,通过卡止解除机构将卡止部件与销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即,销从卡止部件的凹部脱出。由此,上侧滑动器相对于下侧滑动器的固定被解除。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基础上,对于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上述销通过上述椅背的前倾而移动到下方位置,通过上述椅背的后倾而移动到上方位置,并且仅处于上述下方位置的销被收纳于上述卡止部件的凹部。
在该座椅滑动机构中,在通行操作时,通过椅背的前倾而使设置于上侧滑动器的销移动到下方位置。在该状态下,当上侧滑动器移动到上侧滑轨上的前端位置时,处于下方位置的销被收纳于下侧滑动器的卡止部件的凹部,上侧滑动器相对于下侧滑动器被固定。
另一方面,在通行复位操作时,通过卡止解除机构将与卡止部件的卡止状态解除,从凹部脱出的销通过椅背的后倾而移动到上方位置。
像这样,通过在通行复位操作结束时使销处于上方位置,从而能够在常规的座椅滑动操作时,可靠地避免销被收纳于卡止部件的凹部而成为卡止状态。
在第一~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基础上,对于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上述上侧锁定机构具备:第一被卡止部,其设置于上述上侧滑轨;第一卡止部,其设置于上述上侧滑动器,通过变形或移位而相对于上述第一被卡止部进行卡止或卡止解除;以及施力单元,其设置于上述上侧滑动器,通过上述椅背前倾而以使上述第一卡止部向远离上述第一被卡止部侧的方向变形或移位的方式进行施力,并且通过上述椅背后倾而以使上述第一卡止部向接近上述第一被卡止部侧的方向变形或移位的方式进行施力。
通过将椅背前倾,从而施力单元对第一卡止部向远离第一被卡止部的方向进行施力。由此,第一卡止部向远离第一被卡止部的方向变形或移位,将第一卡止部与第一被卡止部之间的卡止状态解除。由此,上侧滑动器相对于上侧滑轨的固定被解除。
另一方面,通过将椅背后倾,从而施力单元以使第一卡止部向接近第一被卡止部的方向变形或移位的方式进行施力。由此,第一卡止部向第一被卡止部侧变形或移位,将第一被卡止部卡止。由此,上侧滑动器固定于上侧滑轨。
在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基础上,对于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上述上侧锁定机构具有卡止解除状态维持单元,卡止解除状态维持单元在通过上述椅背的前倾而使上述第一卡止部将上述第一被卡止部进行了卡止解除的情况下维持卡止解除状态。
在该座椅滑动机构中,在利用上侧锁定机构使第一卡止部对第一被卡止部进行了卡止后,通过卡止解除状态维持单元维持卡止解除状态。即,即使不维持椅背的前倾状态,也可靠地维持上侧滑动器相对于上侧滑轨的固定解除状态。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基础上,对于第六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上述下侧锁定机构具备:第二被卡止部,其设置于下侧滑轨;第二卡止部,其设置于上述下侧滑动,通过移位或变形而卡止于上述第二被卡止部;以及驱动单元,其在上述下侧滑动器到达上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时,使上述第二卡止部朝向上述第二被卡止部移位或变形而使上述第二卡止部卡止于上述第二被卡止部。
在通行复位操作时,由于是通过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将上侧滑动器与下侧滑动器固定的状态,因此与上侧滑动器一体化的下侧滑动器在下侧滑轨上移动至后端位置,并且通过将椅垫后倾而利用下侧锁定机构的驱动单元使下侧滑动器的第二卡止部朝向第二被卡止部变形或移位,将第二卡止部与第二被卡止部卡止。即,下侧滑动器相对于下侧滑轨被固定。
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基础上,对于第七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而言,上述上侧滑动器具备操作杆,通过操作上述操作杆而解除上述上侧锁定机构的固定。
在该座椅滑动机构中,在常规的座椅滑动操作时,能够通过对操作杆进行操作而解除上侧锁定机构的固定,即可以实现上侧滑动器相对于上侧滑轨的滑动。其结果为,能够使车辆用座椅移动到任意的位置。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第一、第二、第四、及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在后排座位乘坐人员的上下车时使前排座椅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时的操作性优异,并且后部座位乘坐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优异。
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能够在通行操作中可靠地维持上侧锁定机构的固定解除状态。
第三、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能够良好地进行常规的座椅位置调整。
附图说明
图1是将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局部切开的简要立体图;
图2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侧视图;
图3是从斜下方观察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下侧滑轨与下侧滑动器的下端部的立体图;
图4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5是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滑轨与滑块的关系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锁定机构的锁定状态的侧视图;
图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维持状态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状态的侧视图;
图10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维持状态的侧视图;
图1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锁定机构的立体图;
图12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的开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13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解除连杆的通行操作时的开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14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的椅背前倾状态的侧视图;
图15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倾斜操作机构的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常规操作状态的侧视图;
图17A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与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的开始状态的侧视图,图17B是表示通行操作时的椅背前倾状态的侧视图,图17C是表示通行操作时的结束状态的侧视图;
图18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倾斜操作机构的通行操作时的开始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1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倾斜操作机构的通行操作时的椅背前倾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20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上侧锁定机构的锁定解除维持状态的立体图;
图21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锁定解除连杆的通行操作时的椅背前倾状态的侧视图;
图22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上侧滑动器位于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23是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表示上侧滑动器即将到达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之前的状态的上下滑动锁定机构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24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上侧滑动器位于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5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上侧滑动器位于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的状态的放大侧视图;
图26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的时间点的A连杆与解除托架的关系的主要部分放大立体图;
图2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操作时的结束状态、或通行复位操作时的开始状态的侧视图;
图28A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与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的开始状态的侧视图,图28B是表示通行复位操作时的椅背后倾状态的侧视图,图28C是表示通行复位操作时的结束状态的侧视图;
图29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的椅背后倾状态的侧视图;
图30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下侧滑动器即将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之前,到达后端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31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2是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在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的状态下的动作说明图;
图33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4是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在下侧滑动器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的状态下的动作说明图;
图35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下侧滑动器在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之后,到达后端位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图36是表示在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下侧滑动器在到达下侧滑轨的超程位置之后,到达后端位置的状态的主要部分放大侧视图;
图37是表示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的通行复位操作时的结束状态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37对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10所适用的车辆用座椅12进行说明。此外,各图是示意性图,且与本公开的关联性低的部分省略了图示,另外,在各图中,分别用箭头FR表示座椅前方、箭头UP表示座椅上方、箭头IN表示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箭头OUT表示座椅宽度方向外侧。
[结构]
(车辆用座椅)
首先,对包括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座椅滑动机构10的车辆用座椅12进行说明。
如图17A所示,车辆用座椅12具备:椅垫14;椅背16,其以自由倾动的方式安装于椅垫14的后端部;以及头枕18,其安装于椅背16的上部。
此外,在车辆用座椅12的椅背1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的肩部配设有杆20,通过在通行操作(Walk-inoperation)时对杆20进行操作,从而使椅背16前倾,并且将椅垫14弹起(参照图17B)。
(座椅滑动机构)
如图1和图2所示,在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设置有一对座椅滑动机构10,座椅滑动机构10具备:基台22,其固定于汽车的未图示的地板面板;下侧滑轨24,其固定于基台22的上部;下侧滑动器26,其构成为能够在下侧滑轨24上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上侧滑轨28,其设置于下侧滑动器26的上部;以及上侧滑动器30,其构成为能够在上侧滑轨28上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
另外,在座椅滑动机构10中,如图1所示,具备:下侧锁定机构32,其对下侧滑动器26与下侧滑轨24进行固定(锁定)或固定(锁定)解除;上侧锁定机构34,其对上侧滑动器30与上侧滑轨28进行固定(锁定)或固定(锁定)解除;以及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其对下侧滑动器26与上侧滑动器30进行固定(锁定)或固定(锁定)解除。
此外,除后述的上侧滑杆300以外,在座椅宽度方向上设置有一对座椅滑动机构10。但是,在各图上,为了便于进行说明,仅示出一个座椅滑动机构10。
(下侧滑轨)
如图1和图3所示,由基台22支承的下侧滑轨24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下侧滑轨24的截面为大致矩形的贯通孔40。并且,在下侧滑轨24的上壁41的座椅宽度方向中央部,形成有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的开口部42,经由开口部42将贯通孔40与外部连通。
另外,在下侧滑轨24的底壁43,形成有一对孔部44(参照图3),一对孔部44供后述的下侧滑动锁定器90的脚部96插入。
(解除托架)
如图4所示,在下侧滑轨24的上壁41的座椅前方侧安装有解除托架50,解除托架50用于使后述的A连杆130旋转。解除托架50具有:上板部52,其固定于下侧滑轨24的上壁41上;纵板部54,其从上板部52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座椅下方延伸;以及下板部56,其从纵板部54的下端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此外,为了在下侧滑动器26位于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的情况下(参照图30),使A连杆130的销138与解除托架50不干涉,而在上板部52、纵板部54、及下板部56的座椅前方侧形成有间隙(凹部)58(参照图26)。
(下侧滑动器)
如图2和图4所示,在下侧滑轨24上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的下侧滑动器26具备:下部件60,其为沿座椅上下方向延伸的大致板状体;和上部件62,其固定于下部件60的上部并支承上侧滑轨28。
如图3所示,在下部件60的下端部,以隔开规定间隔的方式向下方突出形成有多个板体64,在板体64设置有被轴支承为自由旋转的一对滚轮66。该下部件60的板体64从下侧滑轨24的开口部42插入到贯通孔40内,一对滚轮66配设成能够在贯通孔40内转动。由此,下侧滑动器26在下侧滑轨24上沿座椅前后方向自由移动。
另外,如图4所示,在下部件60的座椅后端侧的下端部安装有支承部件70。支承部件70具有:上板部72,其从下部件60的下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纵板部74,其从上板部72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座椅下方延伸;以及下板部76(参照图3、图5),其从纵板部74的下端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延伸。该上板部72位于比下侧滑轨24的上壁41高的位置。并且,纵板部74位于比下侧滑轨24的侧壁45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即,支承部件70不会与下侧滑轨24干涉。
如图4、图5所示,在下板部76之上安装有朝座椅前方延伸的安装板78。在该安装板78与解除托架50的下板部56之间,配设有W/I弹簧80。W/I弹簧80的座椅前方侧端部卡止于解除托架50的下板部56,W/I弹簧80的座椅后方侧端部卡止于安装板78。因此,利用W/I弹簧80的作用力,下侧滑动器26总是被向座椅前方施力。
此外,在下侧滑轨24的两端部配设有阻挡部82、84,阻挡部82、84规定下侧滑动器26的滑动范围(前端位置~重叠位置)。
(下侧滑动锁定器)
如图5所示,在下部件60设置有下侧滑动锁定器90,下侧滑动锁定器90将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进行固定(锁定)或固定(锁定)解除。
如图5所示,下侧滑动锁定器90具有:主体部92,其为大致矩形的板状体;头部94,其设置于主体部92的上部且比主体部92细;以及一对脚部96,它们设置于主体部92的下部。如图4所示,头部94插入于下部件60的上凸缘98的孔部100。并且,如图3所示,脚部96在固定下侧滑动器26时插入于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并且在解除固定时抵接于下侧滑轨24的底壁43。
(下侧滑杆)
在下部件60,在比下侧滑动锁定器90靠座椅前方侧的位置,如图5所示,作为驱动单元的下侧滑杆110被轴支承为以旋转轴112为中心自由旋转。下侧滑杆110具有:第一臂114,其从旋转轴112向座椅前方侧延伸;和第二臂118,其从旋转轴112向座椅后方侧延伸。在第一臂114的前端形成有抵接面116,抵接面116用于抵接于后述的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在第二臂118的前端,设置有以座椅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长孔120。在该长孔120插入有销部件122,销部件122设置于下侧滑动锁定器90的主体部92。因此,构成为通过下侧滑杆110的旋转,头部94插入于下部件60的上凸缘98的孔部100的下侧滑动锁定器90上下移动。
此外,如图4、图5所示,在设置于下侧滑杆110的第一臂114的卡止板123与设置于下部件60的卡止部124之间,配设有螺旋弹簧126。因此,利用螺旋弹簧126的作用力,下侧滑杆110在图5上总是被向顺时针方向施力。由此,下侧滑动锁定器90总是被向下施力。
(A连杆)
如图5所示,在下部件60,在比下侧滑杆110靠座椅前端侧的位置安装有安装部件132。A连杆130以旋转轴134为中心自由旋转地安装于安装部件132。A连杆130具有:第一臂136,其从旋转轴134向座椅前方侧延伸;和第二臂140,其向座椅后方侧延伸。在第一臂136的前端配设有销138,销138贯通于座椅宽度方向的两侧。第二臂140在图5上向上侧弯曲,第二臂140的下侧表面的前端侧成为与后述的凸轮150的销154抵接的抵接面142。
(凸轮)
如图5所示,在上部件62,在安装部件132的座椅上方安装有凸轮150。凸轮150安装成相对于安装于上部件62的未图示的安装部件以旋转轴152为中心自由旋转。凸轮150为大致扇形形状,在扇形状的下端侧形成有销154,销154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突出,销154能够与A连杆130的第二臂140的抵接面142抵接。并且,在凸轮150的外周面形成有抵接面156和弯曲面158,其中,抵接面156相当于扇形的上方的径向面,弯曲面158相当于扇形的圆弧部分。
(锁定器)
进一步,在上部件62,在凸轮150的上部配设有锁定器160。锁定器160配设成相对于安装于上部件62的未图示的安装部件以旋转轴162为旋转中心自由旋转。如图5所示,锁定器160为大致1/4圆形。如图24所示,在锁定器160的外周面形成有圆弧状的弯曲面164,若从弯曲面164开始在图上向逆时针进行说明,则形成有台阶面174、卡止面166、引导面167、及凹部168。并且,在锁定器160的外周面,与弯曲面164在顺时针方向邻接地形成有突起172。此外,后述的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在处于下方位置时被收纳于该凹部168。
该卡止面166是供凸轮150的抵接面156抵接的面,此时,凸轮150的弯曲面158抵接于台阶面174。并且,引导面167是将后述的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向凹部168引导的面。进一步,突起172抵接于凸轮150的弯曲面158,由此限制锁定器160的旋转范围。
(上侧滑轨)
如图5所示,在下侧滑动器26的上部件62的上表面170上固定有上侧滑轨28。如图4所示,上侧滑轨28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如图6所示,上侧滑轨28具有:底壁180,其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纵壁182、184,它们从底壁180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向上方延伸;上壁186、188,它们分别从纵壁182、184的上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内侧延伸;以及卡止壁190、192,它们分别从上壁186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上壁188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下方延伸。
即,在卡止壁190、192之间形成有开口部194,开口部194被朝上部开放,并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并且,分别形成有槽196和槽198,其中,槽196由纵壁182、上壁186、及卡止壁190围成,槽198由纵壁184、上壁188、及卡止壁192围成。
在卡止壁190、192遍及相当于后述的上侧滑动器30的滑动距离的长度地形成有卡止部200(仅图示了卡止壁192侧),卡止部200是以一定间隔形成的凸部。构成为通过该卡止部200插入于后述的锁定板236的孔部238,从而上侧滑动器30与上侧滑轨28被固定。
进一步,在上侧滑轨28的纵壁182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安装有记忆解除托架202,记忆解除托架202使后述的记忆凸轮270在上侧滑动器30滑动时旋转而使锁定解除凸轮250的锁定解除。记忆解除托架202具有导向板204,导向板204在俯视时朝向座椅后方朝座椅宽度方向外(纵壁182)侧倾斜。如图5所示,导向板204比上侧滑轨28(上壁186)向上方突出,在后述的通行复位操作时,当上侧滑动器30向座椅后方滑动而来时,导向板204能够与记忆凸轮270抵接。
(上侧滑动器)
如图1和图2所示,上侧滑动器30具备:滑块210,其形成为能够在上侧滑轨28内滑动;大致矩形的平板212,其紧固于滑块210的上部并能够在上侧滑轨28的上部滑动;以及纵板214,其立设于平板212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端部上。
如图6所示,滑块210具备:上壁220,其沿座椅宽度方向延伸;纵壁222、224,它们从上壁220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向座椅下方延伸;下壁226、228,它们分别从各纵壁222、224的下端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延伸;以及纵壁230、232,它们分别从下壁226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及下壁228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端部向座椅上方延伸。
滑块210的下壁226、228载置于上侧滑轨28的底壁180上,由此滑块210的上壁220从开口部194向外部突出,并且纵壁230、232配置在上侧滑轨28的槽196、198内。由此,构成为滑块210被在上侧滑轨28内引导并能够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
另外,如图7和图8所示,在滑块210的座椅前后方向的中央,具备具有柔性的作为第一卡止部的挠曲部234、和设置于挠曲部234的前端的锁定板236。
在锁定板236的座椅宽度方向两端部侧,俯视观察时呈矩形的孔部238分别隔开一定间隔地两个两个地形成。
构成为挠曲部234位于上侧滑轨28的卡止壁190、192之间的位置,挠曲部234的前端的锁定板236与挠曲部234相比座椅宽度方向宽度较宽,孔部238位于卡止壁190、192的卡止部200的下方。
因此,如图7所示,通常情况下,通过向锁定板236的孔部238插入卡止部200,从而滑块210、即上侧滑动器30固定于上侧滑轨28。另一方面,如图9或图10所示,构成为通过利用后述的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将挠曲部234按下,从而卡止部200从锁定板236的孔部238脱离,滑块210、即上侧滑动器30能够相对于上侧滑轨28滑动。
此外,在滑块210中,形成有挠曲部234与锁定板236的部分未形成有上壁220、纵壁222、224、及纵壁230、232(被切开),而仅通过下壁226、228将前部与后部连接。
(锁定解除凸轮)
另外,如图11所示,在滑块210的该部分的上部,在滑块210的上壁220上固定有板240。在该板240上具备锁定解除凸轮250,锁定解除凸轮250作为进行挠曲部234的按下(上侧滑动器30的锁定解除)的施力单元。
如图7和图11所示,锁定解除凸轮250具有:第一臂256,其从由立设于板240的轴支承部252支承的旋转轴254向座椅前方侧延伸;和第二臂258,其向座椅后方侧延伸。如图7所示,第一臂256在径向外侧端部形成有向逆时针方向突出的爪部260。爪部260插入于在板240中形成于爪部260的下方的孔部262及上侧滑轨28的开口部194,爪部260的前端抵接于滑块210的挠曲部234。
另外,在第二臂258的径向外侧端部设置有卡止部263,卡止部263将设置于后述的作为施力单元的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卡止。构成为在卡止部263形成有孔部,该孔部能够供第三线材312插通,但无法通过球体261,通过在牵拉第三线材312时将球体261卡止于卡止部263,从而对锁定解除凸轮250施加在图7上逆时针的力矩。
另外,在锁定解除凸轮250形成有对接部268,对接部268从第二臂258的径向内侧端部向座椅下方延伸。通过对接部268抵接于板240,从而限制了锁定解除凸轮250的旋转范围。
另一方面,在锁定解除凸轮250的旋转轴254的一端侧卷绕有弹簧264,弹簧264的一端卡止于在板240上设置的卡止部266,另一端卡止于第二臂258。即,如图7所示,锁定解除凸轮250通过弹簧264而以旋转轴254为中心总是被向顺时针(在图7中,箭头C2方向)施力。
另外,构成为通过第三线材312被牵拉,从而球体261抵接于卡止部263,并经由第二臂258对锁定解除凸轮250作用逆时针的力矩,爪部260克服弹簧264的作用力而按下挠曲部234。由此,如图9所示,构成为设置于挠曲部234的前端的锁定板236被按下,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从孔部238脱出。即,构成为通过牵拉第三线材312,从而使锁定解除凸轮250在图7上向逆时针旋转而能够解除上侧滑动器30的锁定状态。
(记忆凸轮)
如图11所示,在板240,在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座椅前方侧设置有记忆凸轮270。如图11及图20所示,记忆凸轮270在俯视时以旋转轴272为中心自由旋转。并且,记忆凸轮270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在俯视时总是被向顺时针施力。并且,记忆凸轮270具有爪部274、276,爪部274、276大致平行地向径向外侧延伸,在爪部274、276之间形成有向径向内侧凹陷的凹部278。
通常情况下,构成为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位于记忆凸轮270的凹部278处,阻止在俯视时被向顺时针方向施力的记忆凸轮270的旋转。另一方面,若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完全移动到记忆凸轮270的凹部278的下方,则构成为被施力的记忆凸轮270旋转,记忆凸轮270的爪部274位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的上部,阻止锁定解除凸轮250返回到初始位置(维持上侧滑动器30的锁定状态)(参照图10、图20)。
(锁定解除连杆)
如图12及图14所示,在上侧滑动器30的平板212的座椅后端侧(后端侧附近),安装有沿座椅前后方向观察时呈大致L字形的支承部件282。
如图1及图4所示,支承部件282具有:平板部284,其从平板212的上部延伸至与上侧滑轨28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相比更靠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的位置;和纵壁部286,其从平板部284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端部向座椅下方延伸。
如图12所示,在该纵壁部286,经由旋转轴288安装有锁定解除连杆280。因此,当上侧滑动器30在上侧滑轨28上沿座椅前后方向移动时,防止记忆解除托架202与锁定解除连杆280干涉。
如图13所示,锁定解除连杆280具有:从旋转轴288向座椅上方侧延伸的第一臂290;和向座椅下方侧延伸的第二臂292。该第一臂290与第二臂292从座椅宽度方向观察时配置成大致V字形。此外,锁定解除连杆280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而在图13上总是被向逆时针(箭头D1方向)施力。
在第一臂290的径向端部侧设置有卡止部296,卡止部296供后述的作为驱动单元的第四线材350的一端卡止。构成为通过第四线材350被牵拉,从而锁定解除连杆280克服作用力而在图13上向顺时针(箭头D2方向)旋转。
在第二臂292的径向端部侧设置有贯通于座椅宽度方向两侧的销294。对于销294而言,当上侧滑动器30位于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时,销294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部分(以下,有时称为“销294的内侧部分”)能够嵌合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并且销294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部分(以下,有时称为“销294的外侧部分”)能够抵接于下侧滑杆110的抵接面116。
(上侧滑杆)
如图12所示,在上侧滑动器30的纵板214的座椅前方侧的上部设置有上侧滑杆300。上侧滑杆300设置于纵板214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通过乘坐人员手握向径向外侧延伸的手柄部302进行操作,使上侧滑杆300以旋转轴304为中心,如图12及图14所示那样,向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由此使锁定解除凸轮250旋转,进行解除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的锁定状态,或者复位到锁定状态的操作。
在上侧滑杆300的旋转轴304设置有卡止部306,在卡止部306固定有第一线材308的一端。第一线材308经由合流部310与第三线材312连结,位于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卡止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卡止部263。
因此,如图16所示,构成为通过使上侧滑杆300在图上向顺时针(箭头A1方向)旋转,从而经由第一线材308、合流部310将第三线材312向图上左侧(箭头B1方向)牵拉,锁定解除凸轮250克服弹簧264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箭头C1方向)旋转,由此按下挠曲部234(使其弹性变形)。即,构成为使卡止部200从锁定板236的孔部238脱离,从而使上侧滑动器30能够在上侧滑轨28上滑动(锁定解除)。
但是,上侧滑杆300的旋转量被限制,构成为不会通过该旋转而使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从记忆凸轮270的凹部278内完全旋转至下方(锁定解除被固定)。
(倾斜操作机构)
如图1及图2所示,在上侧滑动器30的纵板214的座椅后方侧的上部设置有倾斜操作机构320。如图15所示,倾斜操作机构320具备:倾斜器322,其设置于椅背16的下端部,与椅背16一同旋转;传递部件324,其与倾斜器322一同一体地旋转;第二线材348,其作为后述的施力单元;线缆操作部件326,其安装有后述的第四线材350的端部,且通过传递部件324的旋转而克服作用力进行旋转;以及安装板328,其安装有倾斜器322、传递部件324、及线缆操作部件326。
在安装板328的上部安装有倾斜器322,倾斜器322以位于椅背16的下端部的倾动轴330为中心自由旋转。倾斜器322具有:安装于倾动轴330的轴部334;和从轴部334沿着椅背16的延伸方向形成的延伸部332。
在倾动轴330上,在倾斜器322(轴部334)的座椅宽度方向外侧(安装板328侧),配设有传递部件324。传递部件324具有:臂部336,其与倾斜器322的轴部334相比从倾动轴330延伸至径向外侧并向座椅下方延伸;销338,其在臂部336的下端部向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突出形成。
线缆操作部件326经由旋转轴342以自由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托架340,其中,托架340安装于安装板328。线缆操作部件326具有:抵接部344,其从旋转轴342向座椅上方侧延伸;和线缆安装部346,其从旋转轴342向大致座椅前方侧延伸。
此外,构成为线缆操作部件326在图15上通过未图示的施力单元总是被向逆时针(箭头G2方向)施力,抵接部344总是抵接于传递部件324的销338。
在线缆安装部346,通过卡止部352、354将第二线材348的一端和第四线材350的一端分别卡止。因此,构成为通过线缆操作部件326向顺时针(箭头G1方向)或逆时针方向(箭头G2方向)旋转,从而第二线材348、第四线材350被向座椅上方牵拉(参照图19)、或松弛(参照图18)。
如图12所示,第二线材348的另一端部连接于合流部310。因此,第二线材348的牵拉、松弛经由合流部310被传递至第三线材312。此外,构成为在由第一线材308及第二线材348中的任意一方作用了牵拉力的情况下,合流部310将该牵拉力传递至第三线材312,并且在由第一线材308及第二线材348均不作用牵拉力的情况下,合流部310不对第三线材312作用牵拉力(松弛)。
另外,基于线缆操作部件326(倾斜器322)的旋转而产生的第三线材312的牵拉量大于基于上侧滑杆300的操作(旋转)而产生的第三线材312的牵拉量。构成为通过基于线缆操作部件326的旋转而产生的第三线材312的牵拉,而使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通过记忆凸轮270的凹部278,并且记忆凸轮270旋转而使爪部274位于爪部260的上部,阻止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复位。即,构成为能够维持锁定解除状态。
另一方面,构成为第四线材350的另一端部利用卡止部296卡止于锁定解除连杆280的第一臂290,因此通过牵拉第四线材350,从而锁定解除连杆280在图13上向顺时针(箭头D2方向)旋转,第二臂292的销294向座椅下方移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下侧锁定机构32包括下侧滑轨24(孔部44)、下侧滑动锁定器90、下侧滑杆110、锁定器160、凸轮150、A连杆130、解除托架50、锁定解除连杆280、第四线材350、及倾斜操作机构320。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锁定机构34包括上侧滑轨28、锁定解除凸轮250、第三线材312、合流部310、第二线材348、及倾斜操作机构320。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包括解除托架50、A连杆130、凸轮150、锁定器160、锁定解除连杆280、第四线材350、及倾斜操作机构320。
另外,销294相当于销,锁定器160相当于卡止部件,凹部168相当于凹部,解除托架50、连杆130、及凸轮150相当于卡止解除机构。进一步,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相当于第一被卡止部,滑块210的挠曲部234、锁定板236相当于第一卡止部。并且,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相当于第二被卡止部,下侧滑动锁定器90相当于第二卡止部。进一步,记忆凸轮270相当于卡止解除状态维持单元。并且,锁定解除凸轮250、第三线材312、第二线材348、及倾斜操作机构320相当于施力单元。进一步,下侧滑杆110、锁定解除连杆280、第四线材350、及倾斜操作机构320相当于驱动单元。并且,上侧滑杆300相当于操作杆。
[动作说明]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滑动机构10的动作进行说明。首先,对常规的座椅位置调整时进行说明,接下来,对在后排座位乘坐人员的上下车时等使前排的车辆用座椅向前方移动的情况(以下,称为“通行操作时”)进行说明,最后对从通行时起使其复位的情况(以下,称为“通行复位操作时”)进行说明。
(常规的座椅位置调整时)
首先,如图16所示,抓住上侧滑杆300的手柄部302,并克服弹簧的作用力而使手柄部302向顺时针(箭头A1方向)旋转。由此,第一线材308被向上方牵拉,该牵拉力经由合流部310传递到第三线材312。因此,第三线材312在图上向左侧(箭头B1方向)移动,设置于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抵接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卡止部263。其结果为,对锁定解除凸轮250作用图上逆时针(箭头C1方向)的力矩。
由此,如图16所示,锁定解除凸轮250克服弹簧264的作用力而向箭头C1方向(图16上为逆时针)旋转,按下滑块210的挠曲部234(从图7到图9的状态)。其结果为,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从锁定板236的孔部238脱离。即,上侧滑动器30被从相对于上侧滑轨28的锁定状态解除。
此外,如图9所示,由于基于上侧滑杆300的操作而产生的锁定解除凸轮250的旋转量没有达到使爪部260完全通过记忆凸轮270的凹部278的程度,因此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停在凹部278内,记忆凸轮270的旋转被阻止。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车辆用座椅向座椅前方、或座椅后方按压,从而使上侧滑动器30在上侧滑轨28上滑动,使车辆用座椅12移动到所期望的位置。由此,结束上侧滑杆300的操作(释放手柄部302)。其结果为,被由未图示的弹簧施力的上侧滑杆300在图16上向逆时针(箭头A2方向)旋转,复位到初始位置(参照图2)。由此,端部卡止于上侧滑杆300的卡止部306的第一线材308朝向下方移动,设置于经由合流部310与第一线材308连接的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在图上向右方向(箭头B2方向)移动(参照图2)。由此,由设置于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对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卡止部263作用的力矩也消失。
由此,在锁定解除凸轮250,对接部268通过弹簧264的作用力在图9上向顺时针(图9、箭头C2方向)旋转直至抵接于板240。其结果为,如图7所示,向滑块210的下方挠曲的挠曲部234复位到原始位置,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插入于锁定板236的孔部238。像这样,仅通过操作上侧滑杆300使车辆用座椅12沿前后移动,便能够使车辆用座椅12移动到任意的位置并进行锁定。
此时,下侧滑动器26由于通过下侧锁定机构32而锁定于下侧滑轨24,因此不会移动。并且,即使在通过上侧滑杆300的操作而使上侧滑动器30位于上侧滑轨28上的前端位置的情况下,也由于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位于上方位置(参照图13),因此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不会嵌合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参照图16),所以上侧滑动器30的移动不会被下侧滑动器26限制。
(通行操作时)
接下来,对通行操作时进行说明。
首先,对操作前的初始状态(参照图17A)进行说明。此外,图17示意性地示出了通行操作。
在该状态下,如图12所示,下侧滑动器26位于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此时,通过下侧锁定机构32将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锁定(参照图3、图5)。并且,上侧滑动器30位于上侧滑轨28的后端位置。此时,通过上侧锁定机构34将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锁定(参照图7)。
进一步,如图17A所示,椅背16为后倾的状态。在该情况下,如图18所示,与倾斜器322一同旋转的传递部件324的销338与线缆操作部件326的抵接部344分离。因此,线缆操作部件326通过在图上向逆时针(参照图18、箭头G2方向)的作用力而位于原始位置。
因此,如图18所示,为没有对端部固定于线缆操作部件326的线缆安装部346的第二线材348与第四线材350作用朝向座椅上方的牵拉力的状态。
此外,也没有对上侧滑杆300进行操作,为也没有对第一线材308作用朝向座椅上方的牵拉力的状态。
因此,不会对通过合流部310与第一线材308、第二线材348连接的第三线材312作用牵拉力,也不会由设置于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对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卡止部263作用力矩。其结果为,通过弹簧264的作用力而使锁定解除凸轮250(爪部260)位于座椅上方。其结果为,如图7所示,滑块210的挠曲部234位于原始位置,在锁定板236的孔部238插入有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即,上侧滑动器30被锁定于上侧滑轨28。
另外,如图13所示,由于没有对第四线材350作用牵拉力,因此以旋转轴288为中心在图上被向逆时针(箭头D1方向)施力的锁定解除连杆280位于原始位置,销294相对地位于处于座椅上方的第一位置。
相对于该初始状态,乘坐人员对设置于椅背16的杆20(参照图17A、图17B)进行操作,由此将椅垫14弹起,并且使椅背16前倾。
通过该椅背16的前倾,如图14及图19所示,沿着椅背16的延伸方向配设的倾斜器322以倾动轴330为中心在图上向逆时针(箭头E1方向)旋转。由此,与倾斜器322一同旋转的传递部件324的销338抵接于线缆操作部件326的抵接部344并对抵接部344进行按压。其结果为,线缆操作部件326克服作用力而在图上向顺时针(箭头G1方向)旋转,端部安装于线缆安装部346的第二线材348、第四线材350被向上方牵拉。
由此,如图14所示,经由第二线材348、合流部310对第三线材312作用牵拉力,设置于第三线材312的端部的球体261以与第二线材348的牵拉量相应的量在图上向左方向(箭头B1方向)移动。即,球体261抵接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卡止部263,并将卡止部263在图上向左方向按压。其结果为,如图10所示,锁定解除凸轮250在图上以旋转轴254为中心向逆时针(箭头C1方向)旋转,将滑块210的挠曲部234向座椅下方按压,使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从锁定板236的孔部238脱离。即,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此时,如图10所示,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完全移动到记忆凸轮270的凹部278的下方。因此,如图20所示,由于限制旋转的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变得不在凹部278内,因此在俯视时总是被向顺时针施力的记忆凸轮270向顺时针(箭头H1方向)旋转,如图10及图20所示,变成爪部274位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的上部。其结果为,锁定解除凸轮250通过弹簧264的作用力总是被向顺时针(箭头C2方向)施力,但由于爪部260通过记忆凸轮270的爪部274被卡止,因此无法复位到原始位置。即,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的锁定解除状态被维持。
另一方面,如图21所示,通过椅背16的前倾而对第四线材350作用牵拉力,与锁定解除连杆280的第一臂290进行了卡止的第四线材350的端部在图上向右侧(箭头J1方向)移动。其结果为,锁定解除连杆280以旋转轴288为中心向顺时针(箭头D2方向)旋转,销294从上方位置(参照图13)相对地移动到座椅下方的下方位置(参照图21)。
像这样,通过使椅背16前倾,而利用上侧锁定机构34将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的锁定状态解除(锁定解除状态被固定),并且使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处于下方位置。
在该状态下,通过将椅背16向前方按压,如图22所示,与车辆用座椅12一体化的上侧滑动器30移动至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
此时,如图4所示,支承部件282的平板部284从上侧滑动器30的平板212的上部延伸至记忆解除托架202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从平板部284的座椅内侧端部朝向座椅下方形成有纵壁部286。这里,在纵壁部286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安装有锁定解除连杆280,因此当上侧滑动器30向座椅前方移动时,防止了锁定解除连杆280与记忆解除托架202的干涉。
另外,如图23所示,当上侧滑动器30到达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附近时,锁定器160的引导面167位于处于下方位置的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的座椅前方。
因此,如图24所示,当上侧滑动器30到达前端位置时,销294的内侧部分按压锁定器160的引导面167而使锁定器160以旋转轴162为中心向顺时针(箭头K1方向)旋转,并且销294的内侧部分嵌合于凹部168内。并且,销294的外侧部分将下侧滑杆110的抵接面116向下方按压,从而下侧滑杆110以旋转轴112为中心克服螺旋弹簧126的作用力而向逆时针(图24、箭头L1方向)旋转。由此,销部件122插入于下侧滑杆110的第二臂118的长孔120的下侧滑动锁定器90向上方移动。其结果为,下侧滑动锁定器90的脚部96从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参照图3)脱离。即,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的锁定状态被解除。
另外,通过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被收纳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从而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被锁定(固定)。即,成为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一体地移动的状态。
进一步,通过该锁定器160的旋转,而使锁定器的弯曲面164从凸轮150的抵接面156上方离开(参照图2),因此如图25所示,被向顺时针施力的凸轮150以旋转轴152为中心向顺时针(参照图25,箭头N1方向)旋转,抵接面156抵接于锁定器160的卡止面166。并且,第二臂140总是抵接于凸轮150的销154的A连杆130也以旋转轴134为中心向逆时针(图25、箭头P1方向)旋转,但由于在解除托架50设置有间隙58,因此A连杆130的销138不会与解除托架50干涉(参照图26)。
像这样,仅通过使上侧滑动器30移动至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便由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将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锁定,并且由下侧锁定机构32将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的锁定状态解除。
如图27所示,由于下侧滑动器26通过弹簧80而总是被向座椅前方施力,因此若将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的锁定状态解除,则下侧滑动器26向座椅前方移动。并且,由于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被锁定,因此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一体地向座椅前方移动。
其结果为,如图17C所示,车辆用座椅12移动至前端位置而完成通行操作。
(通行复位操作时)
最后,对通行操作复位时进行说明。
乘坐人员使通行操作完成时的状态的车辆用座椅12(参照图28A)的椅背16后倾,并且使椅垫14返回到正常的位置(参照图28B)。
由此,如图29所示,倾斜操作机构320的倾斜器322在图上向顺时针(图29、箭头E2方向)旋转。通过传递部件324朝向相同方向旋转,从而销338与线缆操作部件326的抵接部344分离。由此,线缆操作部件326以旋转轴342为中心在图上向逆时针(箭头G2方向)旋转,并复位到初始位置。
其结果为,如图29所示,对端部固定于线缆操作部件326的第二线材348作用的牵拉力消失,第二线材348向座椅下方移动。伴随于此,通过合流部310与第二线材348连接的第三线材312也在锁定解除凸轮250附近在图上向右方向(箭头B2方向)移动,使得球体261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卡止部263分离。由此,锁定解除凸轮250被从基于球体261的卡止状态释放,但由于爪部260卡合于记忆凸轮270的爪部274,因此锁定解除凸轮250不能在图上向顺时针(箭头C2方向)旋转(参照图10)。即,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的锁定解除状态被维持。
同样地,作用于第四线材350的牵拉力消失,第四线材350向座椅下方移动。其结果为,如图29所示,虽然对固定有第四线材350的端部的锁定解除连杆280作用在图上向顺时针(图21、箭头D1方向)的旋转力矩,但由于销294嵌合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因此锁定解除连杆280不会旋转。
进一步,通过将车辆用座椅12向座椅后方按压,从而使下侧滑动器26在下侧滑轨24上移动至比后端位置更靠座椅后方侧的超程位置。此外,由于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进行锁定(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被一体化),因此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一体地移动。
此时,如图30所示,下侧滑动器26通过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因此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44(参照图3)位于下侧滑动锁定器90的脚部96、96的下方。然而,凸轮150的抵接面156抵接于卡止面166,由此凸轮150的弯曲面158抵接于台阶面174。其结果为,在图上被向逆时针施力的锁定器160通过凸轮150被锁定。并且,销294嵌合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的锁定解除连杆280也被锁定。因此,由于下侧滑杆110的抵接面116抵接于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因此下侧滑杆110不会在图上向顺时针旋转。其结果为,下侧滑动锁定器90的脚部96、96不会插入于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44。即,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的锁定解除状态被维持。
进一步,如图31及图32所示,通过克服弹簧80的作用力而将下侧滑动器26在下侧滑轨24上压入至比后端位置靠座椅后方的超程位置,从而A连杆130的销138抵接于解除托架50的上板部52。由此,从解除托架50对A连杆130输入反作用力。其结果为,A连杆130以旋转轴134为中心在图上向顺时针(图32、箭头P2方向)旋转。由此,将第二臂140的抵接面142所抵接的凸轮150的销154向下方按压。其结果为,使总是被向顺时针方向施力的凸轮150向逆时针(图32、箭头N2方向)旋转,使凸轮150的抵接面156、弯曲面158分别从锁定器160的卡止面166、台阶面分离。
通过该凸轮150的旋转而使锁定器160能够旋转,如图33及图34所示,锁定器160向逆时针(图34、箭头K2方向)旋转,直至突起172抵接于凸轮150的弯曲面158。
通过该锁定器160的旋转,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脱离,并且锁定解除连杆280通过第四线材350的作用力而在图上向逆时针(图34、箭头D2方向)旋转。其结果为,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的外侧部分离开下侧滑杆110的抵接面116。因此,通过螺旋弹簧126在图上被向顺时针施力的下侧滑杆110变得能够旋转,但由于在下侧滑动锁定器90的下方不存在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44,因此下侧滑杆110不会旋转。
另一方面,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脱离,由此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的锁定被解除。即,上侧滑动器30与下侧滑动器26之间的固定被解除。
由此,通过由乘坐人员将车辆用座椅12向座椅后方侧按压,从而上侧滑动器30相对于上侧滑轨28从前端位置朝向后端位置滑动。
此时,如图35及图36所示,移动至超程位置的下侧滑动器26在下侧滑轨24上通过弹簧80的作用力而向座椅前方侧移动,并返回至后端位置。由此,下侧滑杆110以旋转轴112为中心在图上向顺时针(图36、箭头L2方向)旋转,下侧滑动锁定器90下降而使脚部96、96插入于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44。像这样,利用下侧锁定机构32将下侧滑动器26相对于下侧滑轨24在后端位置锁定。
另一方面,当上侧滑动器30到达上侧滑轨28上的后端位置时,如图37所示,变成记忆凸轮270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位于记忆解除托架202的侧方。即,如图20所示,当上侧滑动器30到达上侧滑轨28的后端位置附近时,向上侧滑轨28的座椅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爪部276抵接于朝向座椅后方向从座椅宽度方向内侧向外侧倾斜的记忆解除托架202的导向板204。因此,当上侧滑动器30到达上侧滑轨28的后端位置时,爪部276被导向板204引导的记忆凸轮270在俯视时向逆时针(图20、箭头H2方向)旋转,使得凹部278位于孔部262上(参照图11)。由此,位于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的上方的记忆凸轮270的爪部274变得不再存在,而凹部278位于该位置。其结果为,通过弹簧264在图上被向顺时针(图10、箭头C2方向)施力的锁定解除凸轮250向顺时针(箭头C2方向)旋转直至对接部268碰到板240为止。由此,如图7所示,被锁定解除凸轮250的爪部260按下的滑块210的挠曲部234上升,上侧滑轨28的卡止部200插入于锁定板236的孔部238。
由此,上侧锁定机构34被锁定。即,上侧滑动器30在上侧滑轨28的后端位置被锁定于上侧滑轨28。由此,完成通行复位动作(参照图28C)。
(作用效果)
在座椅滑动机构10中,形成为二级滑轨构造,该二级滑轨构造具备下侧滑轨24和上侧滑轨28,下侧滑动器26、上侧滑动器30分别在下侧滑轨24与上侧滑轨28上滑动,因此抑制了配置在车辆的地板面板上的滑轨(本实施方式的下侧滑轨24)的长度,能够避免滑轨从车辆用座椅12的下方朝向前方延伸而有损乘坐人员的舒适性的情况。即,能够确保乘坐人员的良好的舒适性。
另一方面,构成为下侧滑动器26从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移动至前端位置,并且上侧滑动器30从设置于下侧滑动器26的上侧滑轨28上的后端位置移动至前端位置,因此在通行操作时、通行复位操作时能够确保车辆用座椅12的足够的移动量,后排座位的乘坐人员的上下车便利性优异。
另外,在通行操作时,通过对椅背16的杆20进行操作而将椅垫14弹起并且使椅背16前倾。在该状态下,仅通过将椅背16向座椅前方按压,就能使上侧滑动器30在上侧滑轨28上从后端位置移动到前端位置,接着下侧滑动器26在下侧滑轨24上从后端位置移动到前端位置。即,通过将车辆用座椅向座椅前方按压的一个动作完成操作,操作性优异。
进一步,在通行复位操作时也一样,仅通过使椅背16与椅垫14复位到初始位置并将车辆用座椅12(椅背16)向座椅后方按压,就能使下侧滑动器26在下侧滑轨24上从前端位置移动到后端位置,接着上侧滑动器30在上侧滑轨28上从前端位置移动到后端位置。即,通过将车辆用座椅向座椅后方按压的一个动作完成操作,操作性优异。
另外,在通行操作时,仅通过使上侧滑动器30到达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就能将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嵌合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并且销294使下侧滑杆110旋转。即,通过设置于上侧滑动器30的销294的移动,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被锁定,并且下侧锁定机构32被锁定解除。由此,在通行操作时,当使上侧滑动器30移动至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时,与上侧滑动器30一体化的下侧滑动器26能够在下侧滑轨24上滑动。即,仅通过将车辆用座椅12向座椅前方按压,就能使座椅滑动机构10的上侧滑动器30、下侧滑动器26依次滑动。
在通行复位时,通过下侧滑动器26达到下侧滑轨24的超程位置,从而锁定解除连杆280的销294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脱出,将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的锁定解除。
接着,通过下侧滑动器26复位到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从而下侧滑杆110旋转而使下侧滑动锁定器90插入于下侧滑轨24的孔部44,由此将下侧锁定机构32锁定。
即,若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的锁定解除也在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进行,则存在如下担忧:阻碍锁定器160的旋转而使销294从锁定器160的凹部168脱离不能顺利地进行。因此,首先使下侧滑动器26移动至下侧滑轨24的超程位置来将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的锁定解除之后,返回到下侧滑轨24的后端位置来将下侧锁定机构32锁定,由此能够可靠地进行两者的锁定解除与锁定。
进一步,对于下侧锁定机构32与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而言,用于锁定解除的解除托架50、A连杆130、凸轮150、锁定器160、锁定解除连杆280、第四线材350、倾斜操作机构320是通用的。即,能够削减座椅滑动机构10的部件件数。
另外,对于座椅滑动机构10而言,在通行操作结束时,即下侧滑动器26位于下侧滑轨24的前端位置、上侧滑动器30位于上侧滑轨28的前端位置的状态下,下侧锁定机构32及上侧锁定机构34为锁定解除后的状态。因此,在通行复位操作开始时,仅通过使椅背16后倾并且将车辆用座椅12向座椅后方按压即可。即,无需进行下侧锁定机构32及上侧锁定机构34的锁定解除,操作性优异。
(其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行复位操作时,在首先进行从椅背16的前倾与椅垫14的弹起的复位之后,进行使车辆用座椅12向座椅后方的滑动的动作,但也可以同时进行。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通行复位操作时,在超程位置进行了上下滑动锁定机构36的锁定解除,但也可以在后端位置与下侧锁定机构32的锁定器一同进行锁定解除。
此外,本公开的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也包括本实施方式的超程位置。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为,构成上侧锁定机构34的滑块210的挠曲部234与锁定板236通过弹性变形而对卡止部200进行卡止、或者卡止解除,但并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通过锁定板236上下移动(上下移位)而对卡止部200进行卡止、或卡止解除。
Claims (7)
1.一种座椅滑动机构,其中,具备:
下侧滑轨,其固定于车辆用地板上;
下侧滑动器,其配设成能够在所述下侧滑轨上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
上侧滑轨,其设置于所述下侧滑动器上;
上侧滑动器,其与车辆用座椅一体地设置,并配设成能够在所述上侧滑轨上沿座椅前后方向滑动;
上侧锁定机构,其对所述上侧滑动器与所述上侧滑轨进行固定或固定解除,通过所述车辆用座椅的椅背前倾而解除所述上侧滑动器与所述上侧滑轨之间的固定,并且通过所述椅背后倾并且所述上侧滑动器移动到所述上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固定所述上侧滑动器与所述上侧滑轨;
下侧锁定机构,其对所述下侧滑动器与所述下侧滑轨进行固定或固定解除,通过所述椅背前倾并且所述上侧滑动器移动至所述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而解除所述下侧滑动器与所述下侧滑轨之间的固定,并且通过所述椅背后倾并且所述下侧滑动器移动至所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将所述下侧滑动器固定于所述下侧滑轨;以及
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其对所述上侧滑动器与所述下侧滑动器进行固定或固定解除,通过所述椅背前倾并且所述上侧滑动器移动至所述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而固定所述上侧滑动器与所述下侧滑动器,并且通过所述椅背后倾并且所述下侧滑动器移动至所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解除所述上侧滑动器与所述下侧滑动器之间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机构,其中,
所述上下滑动锁定机构具备:
销,其设置于所述上侧滑动器;
卡止部件,其设置于所述下侧滑动器并具有凹部,所述凹部通过所述上侧滑动器到达所述上侧滑轨的前端位置,而收纳所述销并将所述销卡止;以及
卡止解除机构,其通过所述下侧滑动器移动至所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而解除所述卡止部件与所述销之间的卡止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滑动机构,其中,
所述销通过所述椅背的前倾而移动到下方位置,通过所述椅背的后倾而移动到上方位置,并且仅处于所述下方位置的销被收纳于所述卡止部件的凹部。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座椅滑动机构,其中,
所述上侧锁定机构具备:
第一被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上侧滑轨;
第一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上侧滑动器,通过变形或移位而相对于所述第一被卡止部进行卡止或卡止解除;以及
施力单元,其设置于所述上侧滑动器,通过所述椅背前倾而以使所述第一卡止部向远离所述第一被卡止侧的方向变形或移位的方式进行施力,并且通过所述椅背后倾而以使所述第一卡止部向接近所述第一被卡止部侧的方向变形或移位的方式进行施力。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滑动机构,其中,
所述上侧锁定机构具有卡止解除状态维持单元,
所述卡止解除状态维持单元在通过所述椅背的前倾而使所述第一卡止部对所述第一被卡止部进行了卡止解除的情况下维持卡止解除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机构,其中,
所述下侧锁定机构具备:
第二被卡止部,其设置于下侧滑轨;
第二卡止部,其设置于所述下侧滑动器,通过移位或变形而卡止于所述第二被卡止部;以及
驱动单元,其在所述下侧滑动器到达所述下侧滑轨的后端位置时,使所述第二卡止部朝向所述第二被卡止部移位或变形而使所述第二卡止部卡止于所述第二被卡止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滑动机构,其中,
所述上侧滑动器具备操作杆,通过操作所述操作杆而解除所述上侧锁定机构的固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7-211136 | 2017-10-31 | ||
JP2017211136A JP6882140B2 (ja) | 2017-10-31 | 2017-10-31 | シートスライド機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720243A true CN109720243A (zh) | 2019-05-07 |
Family
ID=662459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11266420.9A Pending CN109720243A (zh) | 2017-10-31 | 2018-10-29 | 座椅滑动机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549655B2 (zh) |
JP (1) | JP6882140B2 (zh) |
CN (1) | CN10972024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41325A (zh) * | 2019-11-01 | 2020-01-03 | 广州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suv二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694852B2 (en) * | 2017-10-02 | 2020-06-30 | Gary Platt Manufacturing, Llc | Casino chair with sliding base |
JP2020032787A (ja) * | 2018-08-28 | 2020-03-05 | シロキ工業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FR3093035B1 (fr) * | 2019-02-26 | 2021-03-19 | Faurecia Sieges Dautomobile | Levier de déverrouillage manuel pour glissière de siège |
US10960826B2 (en) * | 2019-06-13 | 2021-03-30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Vehicle having a track assembly and a carriage assembly |
US11865952B2 (en) | 2020-10-05 | 2024-01-09 | Toyota Boshoku Kabushiki Kaisha | Vehicle seat lever to provide space saving |
CN112356743A (zh) * | 2020-11-06 | 2021-02-12 | 宁波信泰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结构 |
US11974674B2 (en) | 2020-11-25 | 2024-05-07 | Gary Platt Manufacturing, Llc | Seat with sliding base |
CN113500949B (zh) * | 2021-08-11 | 2022-07-08 | 重庆双英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多功能快速转换的联动式汽车座椅骨架 |
CN115476740B (zh) * | 2022-09-23 | 2024-09-13 | 浙江龙生汽车部件科技有限公司 | 中排座椅滑轨及其屏蔽机构的工作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12324A (ja) * | 2002-04-17 | 2003-11-06 | Toyo Seat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CN101314330A (zh) * | 2007-05-31 | 2008-12-03 | 李尔公司 |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
CN101633330A (zh) * | 2008-07-23 | 2010-01-2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汽车座椅的供人走进的记忆装置 |
CN102476593A (zh) * | 2010-11-29 | 2012-05-30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车辆座椅 |
US20130193730A1 (en) * | 2012-01-30 | 2013-08-01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Track Mechanism |
JP2017505263A (ja) * | 2014-02-07 | 2017-02-16 |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コンポーネンツ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カーゲー | 車両シート、特に自動車シート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756522B1 (fr) * | 1996-12-03 | 1999-01-29 | Faure Bertrand Equipements Sa | Glissiere pour siege de vehicule et siege comportant une telle glissiere |
JP4544786B2 (ja) * | 2001-06-25 | 2010-09-15 | 日本発條株式会社 | 車両用シートのスライドレール構造 |
JP4494171B2 (ja) | 2004-11-18 | 2010-06-30 | しげる工業株式会社 | 助手席シートの位置調節装置 |
JP6616080B2 (ja) | 2015-02-27 | 2019-12-04 | 株式会社今仙電機製作所 | 被スライド部材移動装置 |
-
2017
- 2017-10-31 JP JP2017211136A patent/JP6882140B2/ja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10-18 US US16/163,858 patent/US1054965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8-10-29 CN CN201811266420.9A patent/CN10972024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312324A (ja) * | 2002-04-17 | 2003-11-06 | Toyo Seat Co Ltd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CN101314330A (zh) * | 2007-05-31 | 2008-12-03 | 李尔公司 | 交通工具座椅装置 |
CN101633330A (zh) * | 2008-07-23 | 2010-01-27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用于汽车座椅的供人走进的记忆装置 |
US20100019525A1 (en) * | 2008-07-23 | 2010-01-28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Walk-In Memory Apparatus for Automobile Seat |
CN102476593A (zh) * | 2010-11-29 | 2012-05-30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车辆座椅 |
US20130193730A1 (en) * | 2012-01-30 | 2013-08-01 | Lear Corporation | Seat Track Mechanism |
JP2017505263A (ja) * | 2014-02-07 | 2017-02-16 | ジョンソン コントロールズ コンポーネンツ ゲーエムベーハー ウント コンパニー カーゲー | 車両シート、特に自動車シート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41325A (zh) * | 2019-11-01 | 2020-01-03 | 广州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suv二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
CN110641325B (zh) * | 2019-11-01 | 2024-04-02 | 广州安道拓汽车座椅有限公司 | 一种suv二排座椅易进入解锁机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90126785A1 (en) | 2019-05-02 |
JP6882140B2 (ja) | 2021-06-02 |
US10549655B2 (en) | 2020-02-04 |
JP2019081517A (ja) | 2019-05-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720243A (zh) | 座椅滑动机构 | |
JP6019860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
US7494186B2 (en) | Folding recliner of seat for vehicles | |
KR101054778B1 (ko) | 시트의 워크인 및 폴딩장치 | |
JP4190553B2 (ja) | 車両用シート装置 | |
US8182037B2 (en) | Fold-and-dive seat assembly for vehicle | |
KR102706253B1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워크인 장치 | |
CN104736383B (zh) | 车辆座椅、特别是机动车辆座椅 | |
US8616642B2 (en) | Fold-and-dive apparatus for vehicle seat | |
US7938471B2 (en) | Deck board and mounting structure of deck board | |
JPS6253377B2 (zh) | ||
KR101210155B1 (ko) | 차량용 시트의 쿠션 연동 백 리클라이닝 장치 | |
JP5288252B2 (ja) |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シートアレンジ装置 | |
US9358907B2 (en) | Apparatus for back-folding standup seat of vehicle | |
JP2013166418A (ja) | 車両用シートスライド装置 | |
CN203557983U (zh) | 一种座椅解锁机构及汽车座椅 | |
CN100581870C (zh) | 上翻滑动式汽车用座椅 | |
CN209336530U (zh) | 汽车座椅及具有其的汽车 | |
KR20060010948A (ko) | 자동차용 시트의 워크인 장치 | |
CN110001486A (zh) | 扶手组件 | |
KR102185136B1 (ko) | 자동차용 워크-인 시트의 케이블 이탈 방지 장치 | |
CN116945993A (zh) | 座椅靠背桌板和配备有该座椅靠背桌板的车辆 | |
JP5690369B2 (ja) | シート装置 | |
JP5193645B2 (ja) | 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 |
JP5193646B2 (ja) | 車両用格納シート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5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