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690273B - 传感器、带、电子设备和手表型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传感器、带、电子设备和手表型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690273B CN109690273B CN201780055217.4A CN201780055217A CN109690273B CN 109690273 B CN109690273 B CN 109690273B CN 201780055217 A CN201780055217 A CN 201780055217A CN 109690273 B CN109690273 B CN 10969027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nsor
- electrode layer
- shape
- electrode
- lay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14—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electrical elements, e.g.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electrical oscillators
- G01L1/142—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electrical elements, e.g.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electrical oscillators using capacitors
- G01L1/146—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in capacitance or inductance of electrical elements, e.g. by measuring variations of frequency of electrical oscillators using capacitors for measuring force distributions, e.g. using force array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68—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 A61B5/6801—Arrangements of 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means, e.g. sensors, in relation to patient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attached to or worn on the body surface
- A61B5/6802—Sensor mounted on worn items
- A61B5/681—Wristwatch-type device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L—MEASURING FORCE, STRESS, TORQUE, WORK, MECHANICAL POWER, MECHANICAL EFFICIENCY, OR FLUID PRESSURE
- G01L1/00—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 G01L1/08—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the use of counterbalancing forces
- G01L1/086—Measuring force or stress, in general by the use of counterbalancing forces using electrostatic or electromagnetic counterbalancing force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6—Electric connectors, e.g. conductive elastomer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2—Detectors of external physical values, e.g. temperatur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06F3/014—Hand-worn 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e.g. data glove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2562/00—Details of sensor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sensor housings or probes; Accessories for sensors
- A61B2562/02—Details of sens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vivo measurements
- A61B2562/0247—Pressure sens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4—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 A61B5/02438—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rate or heart rate with portable devices, e.g. worn by the patient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103—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devices for testing the shape, pattern, colour, size or movement of the body or parts thereof,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 A61B5/11—Measuring movement of the entire body or parts thereof, e.g. head or hand tremor, mobility of a limb
- A61B5/1116—Determining posture transi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4—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radio wave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6—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vo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ath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一种传感器,包括: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可变形层,所述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所述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电容型传感器、带、电子设备和手表型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年来,静电电容型压力传感器已期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静电电容型压力传感器通常是通过层叠由膜等等构成的多个层而形成(例如,参见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7-315876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对于如上所述的由多个层层叠而成的压力传感器,当压力传感器弯曲时,内径侧的层受到压缩应力,而外径侧的层受到拉伸应力,从而剪切应力作用在层之间。因此,在压力传感器佩戴在诸如人体或物体等被佩戴体上的情况下,有可能发生层间分离。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层间分离的传感器、包括所述传感器的带、电子设备以及手表型电子设备。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第一技术的传感器包括: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可变形层,所述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其中所述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以及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根据第二技术的传感器包括: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第一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第一主表面相对;第二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第二主表面相对;第一可变形层,所述第一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和第二可变形层,所述第二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其中所述第一可变形层和所述第二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以及所述第一参考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层每个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根据第三技术的传感器包括: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多个弹性构件,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每个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并且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根据第四技术的带包括根据第一、第二或第三技术的传感器。
根据第五技术的电子设备包括根据第一、第二或第三技术的传感器。
根据第六技术的手表型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根据第一、第二或第三技术的传感器的带。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技术,可以抑制层间分离。注意,这里描述的效果不一定受到限制,并且可以应用本公开中描述的任何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图1A是示出压力传感器的外观的透视图。图1B是图1A的一部分的放大透视图。
[图2]图2是沿图1B中线II-II截取的截面图。
[图3]图3A是示出传感器电极层的构造的平面图。图3B是图3A的一部分的放大平面图。
[图4]图4A是示出传感器弯曲使得一个主表面具有凸起形状的侧视图。图4B是示出传感器弯曲使得一个主表面具有凹进形状的侧视图。
[图5]图5A是示出形状部的变形例的透视图。图5B是示出形状部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6]图6A是示出形状部的变形例的透视图。图6B是示出形状部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7]图7是示出传感器电极层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8]图8A是示出具有脉冲电极的电极基材的构造的平面图。图8B是示出具有感测电极的电极基材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9]图9是示出传感器电极层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0]图10是示出传感器的变形例的透视图。
[图11]图11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构造的透视图。图11B是沿图11A中的线XIB-XIB截取的截面图。
[图12]图12是示出当诸如手指之类的导体接近第二区域R2然后按压第二区域R2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的曲线图。
[图13]图13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构造的截面图。图13B是示出传感器电极层的构造的平面图。
[图14]图14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传感器的构造的透视图。图14B是沿图14A中的线XIVB-XIVB截取的截面图。图14C是沿图14A中的线XIVC-XIVC截取的截面图。
[图15]图15A是示出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电子设备的外观的平面图。图15B是沿图15A中的线XVB-XVB截取的截面图。
[图16]图16是示出手表型电子设备的主体部分的电路构造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将按以下顺序描述本技术的实施方式。
1第一实施方式(传感器的示例)
2第二实施方式(传感器的示例)
3第三实施方式(传感器的示例)
4第四实施方式(传感器的示例)
5第五实施方案(电子设备的示例)
<1第一实施方式>
[传感器的构造]
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是所谓的压力分布传感器。如图1A所示,传感器10具有细长的片状,并且能够检测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两个主表面的压力。传感器10经由柔性印刷电路(FPC)31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组件(PCBA)32。在PCBA 32上,安装作为控制单元的控制器集成电路(IC)33和作为数据处理单元的中央处理单元(CPU)34。PCBA 32安装在经由FPC 31连接的电子设备主体上。
如图1B和图2所示,传感器10包括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20、电极基材11和13、以及可变形层12和14。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平坦状态下的传感器10的长边方向被称为±X轴方向,宽度方向(短边方向)被称为±Y轴方向,并且垂直于长边方向和宽度方向的方向被称为±Z轴方向。
电极基材11和传感器电极层20设置成使得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与电极基材11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可变形层12设置在电极基材11的所述一个主表面和传感器电极层20的所述一个主表面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主表面的压力而弹性变形。电极基材13和传感器电极层20设置成使得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与电极基材13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可变形层14设置在电极基材13的所述一个主表面和传感器电极层20的所述另一个主表面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到传感器10的所述主表面的压力而弹性变形。可变形层12经由粘合层(未示出)粘附到传感器电极层20的所述一个主表面和电极基材11的所述一个主表面。类似地,可变形层14经由粘合层(未示出)粘附到传感器电极层20的所述另一主表面和电极基材13的所述一个主表面。
传感器10适合用作可佩戴传感器。例如,通过将传感器10缠绕到手臂、颈部、胸部、腹部、腿部等来测量传感器10的内侧的压力分布,能够检测人体的动作。此外,也可以通过检测振动来测量呼吸、心跳、脉搏等。
传感器10也适合用作抓握传感器。通过将传感器10缠绕到把手上,可以测量当用手握住把手时施加的压力。传感器10可以缠绕到不同厚度的把手上。例如,缠绕到诸如高尔夫球杆或网球拍等等运动用品的把手上,能够检查运动员的状态;缠绕到车辆(例如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飞机和航天器等运输工具的手柄、控制杆等上,能够检查操作者的状态。此外,通过将传感器10佩戴在三维形状的表面上,由此在三维形状的表面上提供压力感测功能。
控制器IC 33基于从传感器10提供的与静电电容相对应的输出信号,检测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主表面的压力,并将其检测结果输出到CPU 34。CPU 34是电子设备主体的主CPU等等,并且基于从控制器IC 33提供的检测结果执行各种处理。
以下,将依次描述传感器10中包括的传感器电极层20、电极基材11和13、以及可变形层12和14。
(传感器电极层)
如图2和图3A所示,传感器电极层20包括柔性的基材21、设置在基材21的一个主表面上的一个脉冲电极22和多个感测电极23、以及覆盖脉冲电极22和感测电极23的绝缘层24。脉冲电极22和感测电极23构成感测单元20s。当从Z轴方向平视多个感测单元20s时,多个感测单元20s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相等的间隔形成一列。注意,传感器电极层20可以不包括绝缘层24,并且设置在可变形层12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的粘合层(未示出)可以兼用作绝缘层24。
基材21具有膜形状。在本说明书中,所述膜还包括片。作为基材21的材料,优选使用聚合物树脂。聚合物树脂的示例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聚碳酸酯(PC);丙烯酸树脂(PMMA);聚酰亚胺(PI);三乙酰纤维素(TAC);聚酯;聚酰胺(PA);芳族聚酰胺;聚乙烯(PE);聚丙烯酸酯;聚醚砜;聚砜;聚丙烯(PP);双乙酰纤维素;聚氯乙烯;环氧树脂;脲醛树脂;聚氨酯树脂;三聚氰胺树脂;环烯烃聚合物(COP);热塑性降冰片烯基树脂;等等。
如图3A和图3B所示,作为第一电极的脉冲电极22包括多个单位电极体22a和多个连接部22b。多个单位电极体22a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并且彼此相邻的单位电极体22a之间通过连接部22b连接。如图3A和图3B所示,作为第二电极的每个感测电极23包括一个单位电极体23a。包括在多个感测电极23中的各个单位电极体23a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
配线22d从脉冲电极22的一端引出,并连接到FPC 31。配线23d也从每个感测电极23的一端引出,引绕至基材21的一个主表面的周边缘部,并连接到FPC 31。
每个单位电极体22a具有多个子电极22c在Y轴方向上延伸而成的梳齿状。每个单位电极体23a具有多个子电极23c在Y轴方向上延伸而成的梳齿状。单位电极体22a和23a被布置成使得子电极22c与子电极23c相互啮合。具体地说,多个子电极22c和多个子电极23c交替布置,并且相邻的子电极22c和23c以预定间隔彼此分离开。子电极22c和23c之间的间隔可以是恒定的或者可以是变化的。以啮合方式布置的单位电极体22a和23a构成每个感测单元20s。
绝缘层24包含无机材料和有机材料中的至少之一。可以使用的无机材料的示例包括:SiO2、SiNx、SiON、Al2O3、Ta2O5、Y2O3、HfO2、HfAlO、ZrO2、TiO2等等。可以使用的有机材料的示例包括聚合物树脂,比如,诸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聚丙烯酸酯、聚乙烯醇(PVA)、聚苯乙烯(PS)、聚酰亚胺、聚酯、环氧树脂、聚乙烯酚或聚乙烯醇,等等。
(电极基材)
电极基材11和13是柔性的电极膜。电极基材11构成传感器10的一个主表面,电极基材13构成传感器10的另一个主表面。电极基材11和13是凹凸层,所述凹凸层在与每个感测单元20s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凸起形状,并且在感测单元20s与感测单元20s之间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凹进形状。
电极基材11包括与感测单元20s相对的相对部11a、和设置在相对部11a与相对部11a之间的形状部11b。可变形层12设置在相对部11a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并且通过可变形层12将相对部11a保持在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分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形状部11b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之中的位于相邻感测单元20s之间的部分相对。在保持传感器10平坦的状态下,形状部11b弯曲成凹进形状,以接近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作为如上所述弯曲成凹进形状的形状部11b的形状,形状部11b优选的是朝着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弯曲成拱形。这里,“弯曲”状态包括“折叠”状态。
电极基材13包括与感测单元20s相对的相对部13a、和设置在相对部13a与相对部13a之间的形状部13b。可变形层14设置在相对部13a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并且通过可变形层14将相对部13a保持在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分离开预定距离的位置处。形状部13b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之中的位于相邻感测单元20s之间的部分相对。在保持传感器10平坦的状态下,形状部13b弯曲成凹进形状,以接近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作为如上所述弯曲成凹进形状的形状部13b的形状,形状部13b优选的是朝着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弯曲成拱形。
注意,代替变形成凹进形状以接近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的形状部11b,电极基材11可以包括变形成凸起形状以远离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的形状部,或者可以包括通过将上述凹进形状与凸起形状组合而获得的凹凸形状的形状部。此外,代替变形成凹进形状以接近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的形状部13b,电极基材13可以包括变形成凸起形状以远离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的形状部,或者可以包括通过将上述凹进形状与凸起形状组合而获得的凹凸形状的形状部。然而,考虑到用膜状的外装构件等等覆盖传感器10,电极基材11和13优选分别包括上述凹进形状的形状部11b和13b。
形状部11b和13b的X-Z截面的形状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诸如U型或大致部分圆形之类的弯曲形状,诸如V型或W型之类的屈曲形状,等等。例如,形状部11b和13b可以是松弛的(slack)或褶皱的(wrinkled)。
形状部11b可以通过热压成型等形成,也可以通过在相邻的可变形层12之间使电极基材11松弛来形成,或者也可以通过在相邻的可变形层12之间对电极基材11施加褶皱来形成。类似于形状部11b,形状部13b也可以通过热压、松弛或褶皱形成。
电极基材11包括柔性的基材11c和设置在基材11c的一个主表面上的参考电极层(以下称为“REF电极层”)11d。电极基材11设置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侧,使得REF电极层11d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相对。电极基材13包括柔性的基材13c、和设置在基材13c的一个主表面上的REF电极层13d。电极基材13设置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侧,使得REF电极层13d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相对。电极基材11和13可以通过例如热压成型等形成。
基材11c和13c每个具有类似于上述基材21的构造。REF电极层11d和13d是所谓的接地电极,并且每个都具有接地电位。REF电极层11d和13d的形状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薄膜形状、箔形状、网格形状等等。基材11c和13c每个可由编织物构成。
REF电极层11d和13d中的每一个可以是具有导电性的层,例如,可以使用包含无机导电材料的无机导电层、包含有机导电材料的有机导电层、以及包含无机导电材料和有机导电材料两者的无机-有机导电层,等等。无机导电材料和有机导电材料可以是颗粒。
无机导电材料的示例包括金属、金属氧化物等。这里,金属被定义为包括半金属。金属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诸如铝;铜;银;金;铂;钯;镍;锡;钴;铑;铱;铁;钌;锇;锰;钼;钨;铌;钽;钛;铋;锑;铅等金属,及上述金属的合金,等等。金属氧化物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氧化铟锡(ITO);氧化锌;氧化铟;添加锑的氧化锡;添加氟的氧化锡;添加铝的氧化锌;添加镓的氧化锌;掺硅氧化锌;氧化锌-氧化锡基;氧化铟-氧化锡基;氧化锌-氧化铟-氧化镁基;等等。
有机导电材料的示例包括碳材料、导电聚合物等等。碳材料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炭黑;碳纤维;富勒烯;石墨烯;碳纳米管;碳微线圈;纳米角;等等。可以使用的导电聚合物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取代或未取代的聚苯胺;聚吡咯;聚噻吩;以及由从上述聚合物中选择出的一种或两种构成的(共)聚合物;等等。
REF电极层11d和13d可以是通过干法或湿法制备的薄膜。可以使用的干法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溅射法、蒸发法等。电极基材11和13每个可以是金属沉积的编织物、层叠有铝箔的塑料膜等等。
电极基材11设置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侧,电极基材13设置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个主表面侧。因此,可以防止外部噪声(外部电场)从传感器10的两个主表面侧进入传感器电极层20内。
(可变形层)
可变形层12和14每个具有膜形状,并且以间断的方式设置,从而在X轴方向上在相邻感测单元20s之间不连续。具体而言,可变形层12和14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以使得可变形层12和14在传感器1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感测单元20s重叠,并且在相邻的可变形层12之间提供空间。可变形层12插入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和相对部11a之间,并且形状部11b布置在可变形层12之间的空间中。可变形层14插入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和相对部13a之间,并且形状部13b布置在可变形层14之间的空间中。
对于传感器10,柔软且可弹性变形的可变形层12插入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和电极基材11的一个主表面之间,并且柔软且可弹性变形的可变形层14插入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个主表面和电极基材13的一个主表面之间,由此调整传感器10的灵敏度和动态范围。
可变形层12和14是通过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主表面的压力而弹性变形的膜。可变形层12和14每个包括诸如发泡树脂或绝缘弹性体之类的电介质。发泡树脂是所谓的海绵,例如是发泡聚氨酯、发泡聚乙烯、发泡聚烯烃、海绵橡胶等等中的至少一种。绝缘弹性体例如是基于硅酮的弹性体、基于丙烯酸的弹性体、基于聚氨酯的弹性体、基于苯乙烯的弹性体等等中的至少一种。
当从垂直于其主表面的方向(Z轴方向)平视可变形层12和14时,可变形层12和14每个具有矩形形状。然而,可变形层12和14的形状不限于该形状,并且可以是圆形、椭圆形、除矩形之外的多边形或不定形状,等等。
注意,传感器10可以设置弹性构件以代替可变形层12或可变形层14中的至少之一,所述弹性构件通过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主表面的压力而弹性变形。弹性构件是柱状体(柱)、或板簧之类的弹簧状构件。
[弯曲的传感器的状态]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弯曲时的状态。
如图4A所示,当传感器10弯曲使得设置有电极基材11的一侧的一个主表面具有凸起形状时,电极基材11变形,使得形状部11b的凹进形状的弯曲平缓,或者形状部11b基本平坦。另一方面,电极基材13变形,使得形状部13b的凹进形状的弯曲进一步增大,或者形状部13b压靠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上。由此,可以降低作用在电极基材11和可变形层12之间以及电极基材13和可变形层14之间的剪切应力。
如图4B所示,当传感器10弯曲使得设置有电极基材11的一侧的一个主表面具有凹进形状时,电极基材13变形使得形状部13b的凹进形状的弯曲平缓或者形状部13b基本平坦。另一方面,电极基材11变形,使得形状部11b的凹进形状的弯曲进一步增大,或者形状部11b压靠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由此,可以降低作用在电极基材11和可变形层12之间以及电极基材13和可变形层14之间的剪切应力。
[传感器的操作]
接下来,将描述根据本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的操作。这里,将描述传感器10佩戴在被佩戴体上使得传感器10的另一主表面与被佩戴体(例如,人体、物体等等)相对的情况下传感器10的操作。
当控制器IC 33在脉冲电极22和感测电极23之间,即在子电极22c和23c之间,施加电压时,在子电极22c和23c之间形成电力线(电容耦合)。
当压力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一个主表面时,可变形层12和14弹性变形,电极基材11向传感器电极层20弯曲,并且传感器电极层20向电极基材13弯曲。由此,电极基材11接近传感器电极层20,并且传感器电极层20接近电极基材13。从而,子电极22c和23c之间的电力线的一部分流入电极基材11和13,每个感测单元20s的静电电容发生变化。控制器IC 33基于该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一个主表面的压力,并将其结果输出到CPU 34。
在上述的传感器10的操作的描述中,描述了对施加到传感器10的一个主表面的压力进行检测的情况。然而,也可以对施加到传感器10的另一个主表面的压力进行检测。在被佩戴体是诸如手腕这样的人体的一部分的情况下,CPU 34能够基于施加到传感器10的另一个主表面的压力来检测脉搏、心跳等。
[效果]
对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可变形层12和14在感测单元20s之间是不连续的,并且电极基材11和13分别具有在感测单元20s之间的形状部11b和13b。因此,可变形层12和14容易在感测单元20s之间变形。因此,当传感器10弯曲时,作用在电极基材11和可变形层12之间、以及电极基材13和可变形层14之间的剪切应力缓和,并且可以抑制电极基材11和可变形层12之间、以及电极基材13和可变形层14之间的分离的发生。由此,可以获得柔性且弯曲耐久性高的传感器10。
此外,在每个感测单元20s上,电极基材11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的距离、以及电极基材13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的距离分别通过可变形层12和14保持。因此,可以抑制感测单元20s的灵敏度的降低。因此,可以确保传感器10的柔性,同时保持传感器10的高灵敏度和高精度。此外,还可以抑制由于电极基材11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的距离以及电极基材13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的距离减小而导致的初始输出的增加。注意,作为可获得与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的效果类似的效果的技术,可以想到,构成电极基材的REF电极层和基材每个包括可拉伸材料。然而,这种可拉伸电极材料可能存在耐久性方面的问题,因此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的构造更有效。
[变形例]
传感器10可以仅包括REF电极层11d和13d,来代替电极基材11和13。也可以是电极基材11和13分别包括可伸展和可收缩的形状部11b和13b。例如,如图5A所示,电极基材11和13可以分别包括具有波纹形状的形状部11b和13b。
如图5B所示,在相邻的可变形层12之间,形状部11b可以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紧密接触。此外,在相邻的可变形层14之间,形状部13b可以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主表面紧密接触。在这种情况下,紧密接触的形状部11b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可以贴合在一起,并且紧密接触的形状部13b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另一个主表面可以贴合在一起。分别具有上述形状部11b和13b的电极基材11和13可以通过例如热压成型来形成。
在上述构造中,形状部11b和13b各自的底部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曲率基本相等。因此,即使在采用形状部11b和13b与传感器电极层20贴合在一起的构造的情况下,当传感器10弯曲时,作用在传感器10的各层之间的剪切应力也可以降低。此外,在采用形状部11b和13b与传感器电极层20贴合在一起的构造的情况下,可以提高作为产品的传感器10的稳定性。
如图6A所示,相邻的可变形层12之间的可变形层12的相应侧面、以及相邻的可变形层14之间的可变形层14的相应侧面可以各自具有倾斜面以使得可变形层12和14的各自厚度逐渐减小,或者也可以各自具有曲面或阶梯状形状。
如图6B所示,不采用可变形层12和14在感测单元20s之间不连续的构造,而是代之以,可变形层12和14可以在感测单元20s之间朝着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主表面的方向凹进。
如图7所示,代替传感器电极层20,传感器10可以包括传感器电极层40,其中两个电极基材41和42经由粘合层43而贴合在一起。电极基材41包括基材41a、设置在基材41a的一个主表面上的一个脉冲电极41b、和覆盖所述脉冲电极41b的绝缘层41c。电极基材42包括基材42a、和设置在基材42a的一个主表面上的多个感测电极42b。粘合层43将基材41a的另一主表面与基材42a的一个主表面贴合在一起。在传感器1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脉冲电极41b和感测电极42b构成感测单元40s。
如图8A所示,脉冲电极41b包括多个单位电极体41d和多个连接部41e。多个单位电极体41d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并且彼此相邻的单位电极体41d之间通过连接部42e连接。如图8B所示,每个感测电极42b包括一个单位电极体43a。多个感测电极42b的各个单位电极体43a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
配线41f从脉冲电极41b的一端引出,并连接到FPC 31。配线42f也从每个感测电极42b的一端引出,引绕至基材21的一个主表面的周边缘部,并连接到FPC 31。
单位电极体41d和42d的形状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平板状、网格状、条状、同心状、螺旋状、放射状、条状等形状。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彼此重叠的单位电极体41d和42d构成感测单元40s。
如图9所示,单位电极体22a和23a可以各自具有由多个子电极22c或多个子电极23c在X轴方向上延伸而成的梳齿状。此外,基材21可以具有导通孔(via hole)22e和22f作为通孔。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连接部22b经由导通孔22e从基材21的一个主表面引绕到另一个主表面,然后经由导通孔22f从基材21的所述另一个主表面引回到所述一个主表面,以将彼此相邻的单位电极体22a连接在一起。由此,可以在没有跨接线等的情况下,将相邻的单位电极体22a连接在一起。
如图10所示,传感器10可以不包括在传感器10的另一主表面侧的可变形层14,并且传感器10和电极基材15可以彼此相邻设置。在这种情况下,传感器10与电极基材15经由粘合层(未示出)贴合在一起。电极基材15除了不具有形状部13b并且整体上具有平坦的形状之外,与电极基材13类似。
传感器电极层20以及可变形层12和14可以具有拉伸性。电极基材11和13分别具有形状部11b和13b,因此电极基材11和13可以在传感器10的面内方向容易地伸展和收缩。因此,如果传感器电极层20以及可变形层12和14具有拉伸性,则可以实现整个传感器10的拉伸性。结果,可以实现具有更高弯曲耐久性的传感器10。
作为传感器电极层20的基材21,可以使用FPC。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在没有FPC 31的情况下,传感器电极层20直接连接到PCBA 32,由此提高了传感器10和PCBA 32之间的连接的冲击耐久性。
<2第二实施方式>
[传感器的构造]
如图11A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A在传感器10A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用作压敏传感器的第一区域R1、和用作压敏传感器和静电电容型触摸传感器两者的第二区域R2。注意,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传感器10A检测与施加于第一区域R1的压力对应的静电电容,并将与所检测的静电电容对应的输出信号输出到控制器IC 33。此外,传感器10A检测与施加于第二区域R2的压力对应的静电电容、或者与对于第二区域R2的零力触摸对应的静电电容,并将与所检测的静电电容对应的输出信号输出到控制器IC 35。
传感器10A在第一区域R1中具有类似于根据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的构造(参见图2)。另一方面,如图11B所示,代替电极基材11,传感器10A在第二区域R2中仅包括基材11c。因此,REF电极层11d设置在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之中的第一区域R1中,并且与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的一部分相对。
图12示出了当诸如手指之类的导体接近第二区域R2、然后按压第二区域R2时的静电电容的变化。对于具有上述构造的传感器10A,当诸如手指之类的导体接近或接触第二区域R2时,子电极22c和23c之间的电力线的一部分流入导体中,每个感测单元20s的静电电容急剧变化。控制器IC 35基于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到对第二区域R2执行了触摸操作,并将其检测结果输出到CPU 34。
当用诸如手指之类的导体按压第二区域R2时,导体接近传感器电极层20,并且传感器电极层20接近电极基材13。由此,子电极22c和23c之间的电力线的一部分进一步流入导体,并且子电极22c和23c之间的电力线的一部分也流入电极基材13,每个感测单元20s的静电电容进一步变化。控制器IC 35基于所述静电电容的变化,检测施加到第二区域R2的压力,并将其检测结果输出到CPU 34。
[效果]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A在传感器10A的一个主表面上包括用作压敏传感器的第一区域R1、和用作压敏传感器和静电电容型触摸传感器两者的第二区域R2。由此,可以用一个传感器10A执行各种输入操作。
[变形例]
在上述第二实施方式中,已经描述了传感器10A的一个主表面中的一部分区域是第二区域R2的构造。然而,也可以是,传感器10A的一个主表面整体是第二区域R2。换句话说,代替电极基材11,传感器10A可以仅包括基材11c。在采用这种构造的情况下,可以在传感器10A的一个主表面的整体上执行零力触摸检测和压力检测两者。
此外,传感器10A可以在传感器10A的两个主表面上包括第一区域R1和第二区域R2,或者可以在传感器10A的两个主表面上仅包括第二区域R2。
<3第三实施方式>
[传感器的构造]
对于根据本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B,如图13A所示,传感器电极层50还包括位于感测单元20s之间的感测单元50s。此外,传感器10B不包括位于传感器电极层50的另一主表面侧上的可变形层14,并且传感器电极层50和电极基材16彼此相邻设置。注意,在第三实施方式中,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相似的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省略其描述。
传感器电极层50包括设置在基材21的一个主表面上的一个脉冲电极52和多个感测电极53。脉冲电极52和感测电极53构成感测单元50s。当从Z轴方向平视多个感测单元20s时,感测单元20s和50s在X轴方向上交替布置。
如图13B所示,作为第三电极的脉冲电极52包括多个单位电极体52a和多个连接部52b。多个单位电极体52a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并且彼此相邻的单位电极体52a通过连接部52b连接。如图13B所示,作为第四电极的每个感测电极53包括一个单位电极体53a。分别包括在多个感测电极53中的单位电极体53a以一维方式布置成在X轴方向上以恒定间隔形成一列。
配线(未示出)从脉冲电极52的一端引出,并连接到FPC 31。配线53d也从每个感测电极53的一端引出,引绕至基材21的一个主表面的周边缘部,并连接到FPC 31。
单位电极体52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单位电极体22a类似的构造,并且单位电极体53a具有与第一实施方式中的单位电极体23a类似的构造。
电极基材16除了不具有形状部13b、并且包括整体上平坦形状的基材16c和REF电极层16d之外,类似于电极基材13。
[传感器的操作]
当传感器10弯曲使得设置有电极基材11的一侧的一个主表面具有凸起形状时,电极基材11变形,使得形状部11b的凹进形状的弯曲平缓,或者形状部11b基本平坦。因此,形状部11b远离感测单元50s,并且感测单元50s的静电电容增加。
另一方面,当传感器10弯曲使得设置有电极基材11的一侧的一个主表面具有凹进形状时,电极基材11变形,使得形状部11b的凹进形状的弯曲进一步增大,或者形状部11b压靠在传感器电极层20的一个主表面上。因此,形状部11b接近感测单元50s,并且感测单元50s的静电电容减小。
控制器IC 33基于从感测单元50s提供的静电电容,检测传感器10B的弯曲或弯曲程度。控制器IC 33可以基于所述弯曲或弯曲程度的检测结果,校正由每个感测单元20s检测到的静电电容分布(即,压力分布),或者可以推测环境情况(context)。注意,检测弯曲或弯曲程度的控制器可以与控制器IC 33分立设置。
[效果]
对于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B,传感器电极层50还包括位于感测单元20s之间的感测单元50s,从而可以检测传感器10B的弯曲。
[变形例]
传感器电极层20和可变形层12可以各自包括可伸展和可收缩的材料,并且整个传感器10A可以是可伸展和可收缩的。在这种情况下,当传感器10A伸展时,形状部11b远离感测单元50s,由此感测单元50s的静电电容减小。另一方面,当传感器10A收缩时,形状部11b接近感测单元50s,并且感测单元50s的静电电容增加。因此,控制器IC 33基于从感测单元50s提供的静电电容,可以检测传感器10B的伸展和收缩。
代替电极基材16,传感器10B可以包括电极基材13,并且可以包括位于电极基材13和传感器电极层20之间的可变形层14。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形状部11b的形状是按照相邻的可变形层12之间的形状,并且形状部13b的形状也可以按照可变形层14之间的形状。这是因为当传感器10B弯曲时,由感测单元50s检测的静电容量的变化变大,并且弯曲的检测精度提高。
<4第四实施方式>
[传感器的构造]
如图14A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10具有矩形的片状,并且感测单元20s在传感器110的面内方向上以二维方式布置。如图14B和图14C所示,传感器110包括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120、电极基材111和113、以及可变形层112和114。注意,在本说明书中,在平坦状态下的传感器110的平面内彼此正交的轴分别被称为X轴和Y轴,并且垂直于X轴和Y轴两者的轴被称为Z轴。
下面,将依次描述包括在传感器110中的传感器电极层120、电极基底111和113、以及可变形层112和114。
(传感器电极层)
传感器电极层120包括多个感测单元20s。多个感测单元20s在传感器电极层20平坦的状态下,以二维方式布置为矩阵。
(电极基材)
每个电极基材111包括与感测单元20s相对的相对部111a、和设置在相对部111a与相对部111a之间的形状部111b。每个电极基材113包括与感测单元20s相对的相对部113a、和设置在相对部113a与相对部113a之间的形状部113b。当从垂直于传感器110的一个主表面的方向(Z轴方向)平视传感器110时,相对部111a和113a与感测单元20s以在传感器11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相互重叠的方式,二维地布置成矩阵形状。形状部111b和113b设置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相对部11a之间。
(可变形层)
每个可变形层112以间断的方式设置,从而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感测单元20s之间不连续。具体而言,可变形层112以在传感器1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感测单元20s重叠的方式,二维地布置成矩阵形状,并且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可变形层112之间提供空间。可变形层112插入传感器电极层120的一个主表面与相对部111a之间,并且形状部111b设置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可变形层112之间的空间内。
每个可变形层114以间断的方式设置,从而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感测单元20s之间不连续。具体而言,可变形层114以在传感器10的厚度方向(Z轴方向)上与感测单元20s重叠的方式,二维地布置成矩阵形状,并且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可变形层114之间提供空间。可变形层114插入传感器电极层120的另一个主表面与相对部113a之间,并且形状部113b设置于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上相邻的可变形层114之间的空间内。
[效果]
即使在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10被反复佩戴在具有三维表面的被佩戴体等等上的情况下,也可以抑制电极基材111和可变形层112之间、以及电极基材113和可变形层114之间的分离的发生。由此,可以获得柔性且弯曲耐久性高的传感器110。
<5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作为可附装到人体和可从人体卸下的电池设备的一个示例,将描述其中在带中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的手表型电子设备。
[手表型电子设备的构造]
如图15A所示,根据本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电子设备200包括手表型电子设备200的主体单元201、附接到所述主体单元201的带202和203。带202和203构造为可附装到主体单元201和从主体单元201卸下,以使得用户可以更换带202和203。带202在其一个主表面上具有操作区域R10。在操作区域R 10的内侧,设置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注意,带203也可以具有操作区域R10。
如图15B所示,带202包括传感器10、设置在传感器10的一个主表面上的膜状的外部构件202a、设置在传感器10的另一个主表面上的膜状的外部构件202b。
[主体单元的构造]
如图16所示,主体单元201包括CPU 34、控制器IC 33、GPS单元211、无线通信单元212、语音处理单元213、麦克风214、扬声器215、NFC通信单元216、电源单元217、振动器218、显示器219和动作传感器220。如图1所示,传感器10经由FPC 31连接到控制器IC 33。注意,带202和203可以设置有NFC通信单元、电池、振动器等等中的一种。
GPS单元211是从称为全球定位系统(GPS)的系统的卫星接收无线电波、并对当前位置进行定位的定位单元。无线通信单元212例如在蓝牙(注册商标)标准下执行与其他终端的近距离无线通信。NFC通信单元216在近场通信(NFC)标准下执行与近距离读取器/写入器的无线通信。由GPS单元211、无线通信单元212和NFC通信单元216获得的数据被提供给CPU 34。
麦克风214和扬声器215连接到语音处理单元213,并且语音处理单元213执行与通过无线通信单元212以无线通信方式连接的对方进行通话的处理。此外,语音处理单元213还能够执行用于语音输入操作的处理。
电源单元217向包括在主体单元201中的CPU 34、显示器219等提供电力。电源单元217包括诸如锂离子二次电池之类的二次电池、控制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和放电的充放电控制电路等等。注意,尽管在图16中未示出,但是主体单元201包括用于对二次电池充电的端子。
振动器218是使主体单元201振动的构件。例如,手表型电子设备200利用振动器218振动主体单元201,从而发出关于接到电话、收到电子邮件等的通知。
显示器219是液晶显示器、电致发光(EL)显示器等等。显示器219显示诸如文字、数字、图像之类的信息,例如,时间、接到电话和收到电子邮件等等的各种信息。
运动传感器220检测佩戴手表型电子设备200的用户的动作。所使用的动作传感器220的示例包括加速度计、陀螺仪传感器、电子罗盘、气压传感器等等。
传感器10是具有高灵敏度和高位置分辨率的压力传感器,检测与操作区域R 10上的按压操作对应的静电电容,并将与所检测静电电容对应的输出信号输出到控制器IC 33。
用作驱动IC的控制器IC 33基于从传感器10提供的输出信号,检测对于带202的操作区域R 10的按压操作,并将其检测结果通知给CPU 34。注意,作为控制器IC 33,可以使用通用的静电电容型触摸传感器的控制器IC。
CPU 34处理从传感器10、GPS单元211、无线通信单元212、NFC通信单元216、动作传感器220等等提供的数据。
[效果]
对于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手表型电子设备200,带202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因此,通常在画面上的触摸屏上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操作可以用带202的操作区域R10代替。结果,可以在画面不被手指遮挡的情况下执行操作,由此可以提高可用性。
此外,通过不是仅仅使用静电电容型触摸传感器、而是使用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能够实现具有更高自由度的输入操作,诸如用指甲尖执行的精细操作或通过按压执行的多级输入。
[变形例]
在第五实施方式中,描述了将本技术应用于手表型电子设备200的示例。然而,本技术不限于该示例,并且可应用于可附装到人体和可从人体卸下的各种电子设备(可穿戴终端)。例如,本技术也可应用于诸如智能带(smart band)之类的带型电子设备、手镯型电子设备、指环型电子设备、眼镜型电子设备、鞋型电子设备、服装型电子设备等等。此外,本技术也可应用于头戴式显示器和类似物。
也可以使用包括在带202中的传感器10来感测带202的内侧的压力分布。由此,能够读取肌肉和肌腱的形状,并且能够根据手臂的姿势和手指的姿势,来推测手表型电子设备200的佩戴者现在正在做什么。此外,通过有意识地移动手臂和手,能够实现在仅一个手臂佩戴装置的情况下的设备控制。这种检测操作难以用普通触摸传感器来执行,并且是压力分布传感器独有的能力。作为检测手臂动作的方法,有一种检测肌电的方法。然而,由于皮肤接触程度、出汗情况等等,肌电具有很大的噪声。注意,上述压力分布感测也可以用诸如智能带之类的带型电子设备、手镯型电子设备等等来执行。
代替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手表型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传感器10、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A、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传感器10A、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0B、根据第三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传感器10B或者根据第四实施方式的传感器110。
传感器10可以是所谓的生物传感器。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IC 33可以基于从传感器10提供的输出信号,来检测佩戴手表型电子设备200的用户的心跳、脉搏等,并且将其检测结果通知给CPU 34。
带202或带203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进一步包括弯曲传感器,并且主体单元201可以进一步包括用于弯曲传感器的控制器IC。在这种情况下,控制器IC可以基于来自弯曲传感器的输出信号,来检测手表型电子设备200的佩戴状态。
实施例
下面将参考实施例具体描述本技术。然而,本技术并不仅限于这些实施例。
(实施例)
使用表1中所示的构件,制备具有图1所示构造的压力分布传感器。
表1示出了柔性压力分布传感器的构造。
[表1]
层 | 材料 | 厚度[μm] |
参考电极层 | 金属沉积编织物 | 100 |
粘合层 | 压敏粘合膜 | 30 |
可变形层 | 聚氨酯发泡材料 | 200 |
粘合层 | 压敏粘合膜 | 30 |
传感器电极层 | FPC | 85 |
粘合层 | 压敏粘合膜 | 30 |
可变形层 | 聚氨酯发泡材料 | 200 |
粘合层 | 压敏粘合膜 | 30 |
参考电极层 | 金属沉积编织物 | 100 |
(评价)
将制备的压力分布传感器重复缠绕在具有类似手腕直径的圆柱体上,然后目视确认传感器中包括的各层之间是否发生分离。结果,确认各层之间没有分离。
上面已经具体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然而,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其变形例,并且可以基于本技术的技术思想进行各种修改。
例如,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描述的构造、方法、过程、形状、材料、数值等仅仅是示例,并且根据需要也可以使用不同于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描述的构造、方法、过程、形状、材料、数值等等。
此外,上述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的构造、方法、过程、形状、材料、数值等等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的主旨的情况下彼此组合。
此外,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以下构造。
(1)
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
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
可变形层,所述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
其中所述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以及
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2)
根据(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所述形状部弯曲成凹进形状、凸起形状或凹凸形状。
(3)
根据(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形状部朝向所述传感器电极层弯曲成拱形。
(4)
根据(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形状部弯曲成凹进形状,并且
所述形状部贴合到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部分。
(5)
根据(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形状部是可伸展和可收缩的。
(6)
根据(5)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形状部具有波纹形状。
(7)
根据(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参考电极层是凹凸层,所述凹凸层在与每个所述感测单元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凸起形状,并且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凹进形状,以及
所述凹进部分是所述形状部。
(8)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每个所述感测单元是第一感测单元,
所述传感器电极层还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单元,并且
所述第二感测单元每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单元之间。
(9)
根据(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所述一个主表面的一部分相对。
(10)
根据(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感测单元以一维或二维方式布置。
(11)
根据(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可变形层包括电介质。
(12)
根据(1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电介质是发泡树脂或绝缘弹性体。
(13)
一种传感器,包括:
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
第一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第一主表面相对;
第二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第二主表面相对;
第一可变形层,所述第一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和
第二可变形层,所述第二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可变形层和所述第二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以及
所述第一参考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层每个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14)
一种传感器,包括:
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
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
多个弹性构件,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每个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并且
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15)
根据(14)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每个是柱状体或弹簧状构件。
(16)
一种带,包括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
(17)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
(18)
根据(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附装到人体或可从人体卸下。
(19)
一种手表型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根据(1)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传感器的带。
符号说明
10、10A、10B,110 传感器
11,13,41,42 电极基材
11a,13a 相对部
11b,13b 形状部
11c、13c,21 基材
11d,13d 参考电极层
12、14 可变形层
20、40、50 传感器电极层
20、40s,50s 感测单元
22,52,41b 脉冲电极
23、53、42b 感测电极
24 绝缘层
201 手表型电子设备
201 主体单元
202、203 带
Claims (15)
1.一种传感器,包括:
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
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
可变形层,所述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
其中所述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以及
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其中所述形状部弯曲成凹进形状、凸起形状、凹凸形状、波纹形状、或朝向所述传感器电极层弯曲成拱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形状部弯曲成凹进形状,并且
所述形状部贴合到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参考电极层是凹凸层,所述凹凸层在与每个所述感测单元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凸起形状,并且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相对的位置处具有凹进形状,以及
所述凹进部分是所述形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每个所述感测单元是第一感测单元,
所述传感器电极层还具有多个第二感测单元,并且
所述第二感测单元每个设置在所述第一感测单元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所述一个主表面的一部分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多个感测单元以一维或二维方式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可变形层包括电介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电介质是发泡树脂或绝缘弹性体。
9.一种传感器,包括:
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
第一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第一主表面相对;
第二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第二主表面相对;
第一可变形层,所述第一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和
第二可变形层,所述第二可变形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层和所述传感器电极层之间,并且通过施加压力而弹性变形,
其中所述第一可变形层和所述第二可变形层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凹进,或者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不连续,以及
所述第一参考电极层和所述第二参考电极层每个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其中所述形状部弯曲成凹进形状、凸起形状、凹凸形状、波纹形状、或朝向所述传感器电极层弯曲成拱形。
10.一种传感器,包括:
静电电容型传感器电极层,具有多个感测单元;
参考电极层,与所述传感器电极层的一个主表面相对;和
多个弹性构件,
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每个设置在所述参考电极层和所述感测单元之间,并且
所述参考电极层具有在所述感测单元之间的形状部,
其中所述形状部弯曲成凹进形状、凸起形状、凹凸形状、波纹形状、或朝向所述传感器电极层弯曲成拱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传感器,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每个是柱状体或弹簧状构件。
12.一种带,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
13.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可附装到人体或可从人体卸下。
15.一种手表型电子设备,包括具有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的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6179007 | 2016-09-13 | ||
JP2016-179007 | 2016-09-13 | ||
PCT/JP2017/032508 WO2018051917A1 (ja) | 2016-09-13 | 2017-09-08 | センサ、バンド、電子機器および腕時計型電子機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690273A CN109690273A (zh) | 2019-04-26 |
CN109690273B true CN109690273B (zh) | 2021-06-04 |
Family
ID=6161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80055217.4A Active CN109690273B (zh) | 2016-09-13 | 2017-09-08 | 传感器、带、电子设备和手表型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36619B2 (zh) |
JP (1) | JP6863385B2 (zh) |
CN (1) | CN109690273B (zh) |
WO (1) | WO201805191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55029B2 (ja) * | 2018-10-19 | 2023-10-03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センサ、積層型センサよび電子機器 |
CN113795740A (zh) * | 2019-06-26 | 2021-12-14 | 百医医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压力感应系统及压力感应设定方法 |
CN210809549U (zh) * | 2019-08-19 | 2020-06-23 | 北京海益同展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可穿戴式手势识别设备 |
EP4089385A4 (en) * | 2020-01-06 | 2023-06-21 | Sony Group Corporation | PRESSURE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
JP2021148694A (ja) * | 2020-03-23 | 2021-09-27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センサユニット |
JP7264136B2 (ja) * | 2020-08-28 | 2023-04-25 | 横河電機株式会社 | 力検出装置、力検出システム及び力検出装置の製造方法 |
JP7392618B2 (ja) * | 2020-09-29 | 2023-12-06 |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 センサユニット |
WO2022107369A1 (ja) * | 2020-11-17 | 2022-05-27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センサ装置およびロボット装置 |
CN116723919A (zh) * | 2021-03-04 | 2023-09-08 | 索尼集团公司 | 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和机器人系统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8133A (zh) * | 2007-12-13 | 2009-06-1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压力传感器和数据输入设备 |
CN102735716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电容性传感器、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和方法 |
EP2659832A1 (en) * | 2012-04-30 | 2013-11-06 | Univisio Oy | Capacitive sensor made of fabric for measuring human movements |
CN203672526U (zh) * | 2013-12-31 | 2014-06-25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压阻式和电容式组合的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 |
CN104880265A (zh) * | 2014-02-27 | 2015-09-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力检测装置、以及机械臂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84532A (ja) | 1983-10-17 | 1985-05-13 | Hitachi Maxell Ltd | エレクトロクロミツク表示素子 |
JPS61202089A (ja) | 1985-03-04 | 1986-09-06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凝縮蒸発装置 |
JPS61202089U (zh) * | 1985-06-06 | 1986-12-18 | ||
WO1993014386A1 (en) * | 1987-11-05 | 1993-07-22 | Kikuo Kanaya | Distribution-type touch sensor |
JPH05288619A (ja) | 1992-04-07 | 1993-11-02 | Youji Yamada | 静電容量式触覚センサ |
DE59508330D1 (de) | 1994-08-16 | 2000-06-15 | Siemens Ag | Kraft- oder dehnungssensor |
JP4143653B2 (ja) | 2006-05-24 | 2008-09-03 | オムロン株式会社 | アレイ型静電容量式センサ |
JP5288619B2 (ja) * | 2009-05-28 | 2013-09-11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携帯端末装置 |
JP2011017626A (ja) * | 2009-07-09 | 2011-01-27 | Sony Corp | 力学量検知部材及び力学量検知装置 |
US8544336B2 (en) * | 2009-11-26 | 2013-10-01 | Xsensor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ealed conductive grid capacitive pressure sensor |
JP5664849B2 (ja) * | 2010-08-02 | 2015-02-0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形状センサおよび情報入力装置 |
JP2012247372A (ja) * | 2011-05-30 | 2012-12-13 | Nippon Mektron Ltd | 圧力センサ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圧力検出モジュール |
CN103063340A (zh) * | 2011-10-19 | 2013-04-24 | 郭松 | 薄膜状柔软感应材料的二维矩阵传感器 |
KR20140145117A (ko) * | 2012-03-09 | 2014-12-22 | 소니 주식회사 | 센서 장치, 입력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
KR101979680B1 (ko) * | 2012-12-05 | 2019-05-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촉각센서 |
JP2014142193A (ja) * | 2013-01-22 | 2014-08-07 | Oga Inc | 荷重分布検出装置 |
CN104555883A (zh) * | 2013-10-24 | 2015-04-29 | 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 | 电子皮肤及其制作方法 |
JP2015056005A (ja) * | 2013-09-11 | 2015-03-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センサ装置、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15079328A (ja) * | 2013-10-16 | 2015-04-23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入力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CN103743503B (zh) * | 2013-12-31 | 2015-08-19 | 浙江大学 | 基于压阻式和电容式组合的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 |
CN104655334B (zh) * | 2015-02-16 | 2017-05-03 | 迈尔森电子(天津)有限公司 | Mems压力传感器及其形成方法 |
CN204924512U (zh) * | 2015-04-28 | 2015-12-30 | 衢州学院 | 一种浮动电极式的三维电容触觉传感阵列 |
JP6297613B2 (ja) * | 2016-03-22 | 2018-03-20 | Nissha株式会社 | 感圧センサ |
JP7003941B2 (ja) * | 2017-02-17 | 2022-01-21 |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 センサ、入力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
-
2017
- 2017-09-08 US US16/330,456 patent/US11536619B2/en active Active
- 2017-09-08 WO PCT/JP2017/032508 patent/WO201805191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7-09-08 CN CN201780055217.4A patent/CN109690273B/zh active Active
- 2017-09-08 JP JP2018539684A patent/JP6863385B2/ja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58133A (zh) * | 2007-12-13 | 2009-06-1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压力传感器和数据输入设备 |
CN102735716A (zh) * | 2011-04-08 | 2012-10-17 | Nxp股份有限公司 | 电容性传感器、集成电路、电子设备和方法 |
EP2659832A1 (en) * | 2012-04-30 | 2013-11-06 | Univisio Oy | Capacitive sensor made of fabric for measuring human movements |
CN203672526U (zh) * | 2013-12-31 | 2014-06-25 | 浙江大学 | 一种基于压阻式和电容式组合的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 |
CN104880265A (zh) * | 2014-02-27 | 2015-09-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力检测装置、以及机械臂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一种柔性三维力触觉传感器阵列的实现方法》;张正勇,孔德义,梅涛,单建华,倪林,孙磊,吕晓庆,孟庆虎;《传感器技术学报》;20071224;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8051917A1 (ja) | 2018-03-22 |
US20210208012A1 (en) | 2021-07-08 |
CN109690273A (zh) | 2019-04-26 |
JP6863385B2 (ja) | 2021-04-21 |
JPWO2018051917A1 (ja) | 2019-06-24 |
US11536619B2 (en) | 2022-12-2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690273B (zh) | 传感器、带、电子设备和手表型电子设备 | |
US11346727B2 (en) | Sensor, electronic device, wearab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 |
JP7322944B2 (ja) | センサ、入力装置、ロボットおよび電子機器 | |
US20190073077A1 (en) | Portable terminal including touch pressure detector on side thereof | |
WO2018096901A1 (ja) | 感圧素子および操舵装置 | |
US11867580B2 (en) | Sensor,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11885695B2 (en) | Sensor, stack-type sensor,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684399A (zh) | 侧面具有压力传感器及触摸传感器的便携终端机 | |
US20220049997A1 (en) | Pressure senso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JP7509154B2 (ja) | 3軸センサ、センサ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 |
CN109564487B (zh) | 传感器、输入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11520446B2 (en) | Sensor,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20210132704A1 (en) | Sensor, input device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
CN109478114A (zh) | 传感器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