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150199B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9150199B CN109150199B CN201710459780.XA CN201710459780A CN109150199B CN 109150199 B CN109150199 B CN 109150199B CN 201710459780 A CN201710459780 A CN 201710459780A CN 109150199 B CN109150199 B CN 10915019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its
- sequence
- interleaving
- repeated
- interleav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41000169170 Boreogadus saida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3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163 sequencing techniqu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10287 polariz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108091006146 Channel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399 behavio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77 initi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54 inte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1690 polydopami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5436 troposphe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313 weake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1—Row-column interleaver with permutations, e.g. block interleaving with inter-row, inter-column, intra-row or intra-column permut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03—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 H03M13/0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i.e. code words containing more digits than the source words using block codes, i.e.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check bits joined to a predetermined number of information bits
- H03M13/13—Linear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5—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 H03M13/251—Error detection or 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by signal space coding, i.e. adding redundancy in the signal constellation, e.g. Trellis Coded Modulation [TCM] with block coding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2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 H03M13/2703—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 H03M13/2717—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using interleaving techniques the interleaver involving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the interleaver involves 3 or more directions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56—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repetition or insertion of dummy data, i.e. rate reduction
-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M—CODING; DECODING; CODE CONVERSION IN GENERAL
- H03M13/00—Coding, decoding or code conversion, for error detection or error correction; Coding theory basic assumptions; Coding bounds; Error probability evaluation methods; Channel models; Simulation or testing of codes
- H03M13/63—Joint error correction and other techniques
- H03M13/635—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 H03M13/6362—Error control coding in combination with 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57—Block cod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robability & Statistics with Application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的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确定N个待编码比特,N为正整数;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对该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由于用于指示极化信道可靠度的第一序列为Polar码编码过程中已经存在的序列,因此,上述交织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存储资源来存储第一序列,减少了存储资源的使用;并且根据已存在的第一序列来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交织处理实现简单。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eneration,5G)的发展,Arikan基于信道极化提出的极化码(Polar Codes)被选作信道编码方式,Polar码在编译码方面具有较低的计算复杂度。
在数字通信中经常使用信道编码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信道编码加入了交织模块,可以进一步提高抗干扰性能。具体的,在许多同时出现随机错误和突发错误的复合信道上,如短波、对流层散射等信道中,发生一个错误时,波及后面一串数据,导致突发误码超过纠错码的纠错能力,使纠错能力下降,为了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首先把突发错误离散成随机错误,然后再去纠随机错误。在实际应用中,Polar码在发送端进行交织操作,在接收端进行解交织的操作,交织的作用是将原始数据序列打乱,使得交织前后数据序列的相关性减弱,降低数据突发错误的影响,提高抗干扰性能。
现有技术提供了随机交织方式,随机交织方式在离线计算交织序列时,需要存储置换序列来供交织和解交织使用,置换序列的存储导致随机交织方式所需的存储资源较大,且实现复杂。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Polar码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装置,能够节省交织过程中存储资源的使用,并且交织处理实现简单。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Polar码交织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N个待编码比特,N为正整数;
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
对该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
根据第一序列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第一序列中元素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序列;
将该编码比特按照该交织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该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排序后的编码比特;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直接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对该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该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排序后的编码比特,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的序列,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正整数;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根据该N个待编码比特中信息比特的数目K从第一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和非信息比特的位置,K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将该编码比特中位于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该编码比特中位于非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该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将该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根据该N个待编码比特中信息比特的数目K从第一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和非信息比特的位置,K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中位于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中位于非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对该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之后,该方法还包括:
对该编码比特进行重复编码以得到(M-N)个重复比特,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大于N的正整数;
根据第一序列对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该方法还包括: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根据第一序列对所述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包括:
在L=1时,将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N的序列;
在L>1时,将重复比特划分成L段重复比特,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第L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其中,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N,第L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M-L*N,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L*N的序列。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依次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八或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第一排序结果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第二排序结果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第一交织比特和第二交织比特组成该交织比特。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Polar码交织处理装置,该交织处理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方法示例中交织处理装置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所述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交织处理装置的结构中包括确定模块、获取模块、极化编码模块和交织模块,这些模块可以执行上述方法示例中相应功能,具体参见方法示例中的详细描述,此处不做赘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了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序列对Polar码编码后的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由于用于指示极化信道可靠度的第一序列为Polar码编码过程中已经存在的序列,因此,上述交织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存储资源来存储第一序列,减少了存储资源的使用;并且根据已存在的第一序列来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交织处理实现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中步骤S240的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按列分组读出的行列交织器;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按行读出的行列交织器;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按行从两边往中间读的行列交织器;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按列从两边往中间读的行列交织器;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中步骤S240的又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中步骤S240的又一种实现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装置结构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交织处理装置中交织模块的结构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装置结构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装置结构图;
图17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图17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提供一种极化Polar码的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交织处理中存储资源占用大的问题。其中,方法和装置是基于同一发明构思的,由于方法及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相似,因此装置与方法的实施可以相互参见,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中结合接入终端描述了各个实施例。接入终端也可以称为系统、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装置、用户代理、用户装置或UE(User Equipment,用户设备)。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启动协议)电话、WLL(Wireless Local Loop,无线本地环路)站、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处理)、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此外,结合基站描述了各个实施例。基站可用于与移动设备通信,基站可以是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或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码分多址)中的BTS(Base Transceiver Station,基站),也可以是WCDMA(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中的NB(NodeB,基站),还可以是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中的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演进型基站),或者中继站或接入点,或者未来5G网络中的基站设备等。
参照图1,示出根据本文所述的各个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100。无线通信系统100包括基站102,基站102可包括多个天线组。每个天线组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天线,例如,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4和106,另一个天线组可包括天线108和110,附加组可包括天线112和114。图1中对于每个天线组示出了2个天线,然而可对于每个组使用更多或更少的天线。基站102可附加地包括发射机链和接收机链,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它们均可包括与信号发送和接收相关的多个部件(例如处理器、调制器、复用器、解调器、解复用器或天线等)。
基站102可以与一个或多个接入终端(例如接入终端116和接入终端122)通信。然而,可以理解,基站102可以与类似于接入终端116或122的任意数目的接入终端通信。接入终端116和122可以是例如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便携式电脑、手持通信装置、手持计算设备、卫星无线电装置、全球定位系统、PDA和/或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上通信的任意其它适合设备。如图1所示,接入终端116与天线112和114通信,其中天线112和114通过前向链路118向接入终端116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0从接入终端116接收信息。此外,接入终端122与天线104和106通信,其中天线104和106通过前向链路124向接入终端122发送信息,并通过反向链路126从接入终端122接收信息。在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频分双工)系统中,例如,前向链路118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0所使用的不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可利用与反向链路126所使用的不同频带。此外,在TDD(Time Division Duplex,时分双工)系统中,前向链路118和反向链路120可使用共同频带,前向链路124和反向链路126可使用共同频带。
被设计用于通信的每组天线和/或区域称为基站102的扇区。例如,可将天线组设计为与基站102覆盖区域的扇区中的接入终端通信。在基站102通过前向链路118和124分别与接入终端116和122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基站102的发射天线可利用波束成形来改善前向链路118和124的信噪比。此外,与基站通过单个天线向它所有的接入终端发送信号的方式相比,在基站102利用波束成形向相关覆盖区域中随机分散的接入终端116和122发送信号时,相邻小区中的移动设备会受到较少的干扰。
在给定时间,基站102、接入终端116或接入终端122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此外,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使用Polar码编码器(未示出)来对每个码块编码。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流程图。该交织处理方法包括:
S210、确定N个待编码比特,N为正整数;
具体地,可以根据M确定N,其中,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M等于2的正整数次幂;
针对不进行速率匹配场景,N=M;针对进行速率匹配场景,符号表示向上取整。
S220、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首先计算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并根据可靠度大小对极化信道进行排序,进而获取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的第一序列,其中,第一序列中的元素用于指示极化信道的序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靠度的度量可以通过错误概率、互信息量、极化权重等反应,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存储器中通过表的形式预先存储不同的N值对应不同的第一序列,这样无需通过在线计算,通过查询存储器即可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即获取当前母码码长N所对应的第一序列。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在存储器中存储最大母码码长Nmax对应的最大可靠度序列,基于该最大可靠度序列确定当前母码码长N所对应的第一序列,该最大可靠度序列用于指示Nmax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Nmax为大于N的正整数。
S230、对该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
具体地,可以使用Polar码的编码矩阵FN完成待编码比特的编码过程,进而得到Polar编码后的编码比特。
S240、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在S240步骤中,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S2401、将第一序列中元素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序列;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交织器具体可以是行列交织器,行列交织器的维数可以根据调制阶数确定,例如,行列交织器的行数或列数等于log2(Mod),其中,Mod用于指示调制阶数,比如,Mod=16,行列交织器的行数等于4,Mod=64,行列交织器的行数等于6。
进一步,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交织器可以采用多种读取方式,例如,行进列出、行进行出、列进行出或列进列出、行进列ZIGZAG读取、列进列ZIGZAG读取等,其中,ZIGZAG读取用于指示“之字型”读取。下面给出了几种示例性的交织器的读取方式。
图4给出了按列分组读出的行列交织器,S为输入行列交织器的元素的数目,P为行列交织器的列数,由图4可知,在按列读出的过程中,每隔T列则反转列的读出顺序,其中,T可以是常数,也可以与调制阶数相关,如调制阶数为16QAM时,T可以为1、3或5等;如调制阶数为64QAM时,T为1、5、6或者32等,T为不大于(S/P)的正整数。
图5给出了按行读出的行列交织器,S为输入行列交织器的元素的数目,P为行列交织器的列数,由图5可知,在按行读出的过程中,每隔1行则反转行的读出顺序,即图中从右往左读,实际上,也可以按T行反转行的读出顺序,T为不大于(S/P)的正整数。
图6给出了按行从两边往中间读的行列交织器,即从最上一行读出之后,则跳到最后一行读出,然后又跳到最上面一行读出,以此读取,完成整个行列交织器的读取。
图7给出了按列从两边往中间读的行列交织器,即从最左一列读出之后,则跳到最右一列读出,然后又跳到最左一列读出,以此读取,完成整个行列交织器的读取。
针对按列读出的行列交织器,列读出后,可以进一步针对该列进行循环移位,每列的循环移位大小可以由函数确定,如5*i,或者f1*i+f2*i2等,i为当前读出的列号,f1和f2为所采用的函数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交织器可以是行列交织器,也可以是QPP交织、同余交织、S-距离交织等其他交织器,本发明对于交织器的具体实现不做限定。
S2402、将该编码比特按照该交织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交织比特。
具体地,将Polar码编码后的编码比特按照交织序列排序以得到交织比特,交织比特即为输出的交织比特。例如,编码比特为(1100),交织序列为(1324),则输出的交织比特为(1010)。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在S240步骤中,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S2403、将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排序后的编码比特;
S2404、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在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针对排序后的编码比特是否进行速率匹配存在如下两种场景:
针对排序后的编码比特不进行速率匹配场景,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直接输入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针对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场景,首先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再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输入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由上可知,在图8所对应的实施例中,首先将编码比特进行排序,然后考虑是否进行速率匹配,最后将排序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实际上,也可以首先考虑是否对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然后将编码比特进行排序,最后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图9对应的如下实施例即是描述该种情况。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在S230步骤之后,该交织处理方法还包括:
S250、将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对应地,在S240步骤中,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S2405、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排序后的编码比特,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的序列,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正整数;
S2406、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在本发明的有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S240步骤中,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S2407、根据该N个待编码比特中信息比特的数目K从第一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和非信息比特的位置,K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非信息比特是指除了信息比特之外的比特。
S2408、将编码比特中位于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将编码比特中位于非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第一交织器和第二交织器可以是相同的交织器,也可以是不同的交织器,第一交织器与第二交织器的使用涉及到可能的三种情况:
一、当第一交织器与第二交织器相同时,即采用唯一一个交织器,第一编码比特与第二编码比特作为整体输入该交织器,整体可以是第一编码比特在前第二编码比特在后的顺序,或者第二编码比特在前,第一编码比特在后的顺序,输入该交织器中不足的位置对应补零。
二、当第一交织器与第二交织器不同时,即采用两个交织器,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输入第一交织器中不足的位置对应补零,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输入第二交织器中不足的位置对应补零。
三、当第一交织器与第二交织器不同时,即采用两个交织器,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输入第一交织器中不足的位置开始进入第二编码比特,将剩余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输入第二交织器中不足的位置对应补零。
图10所对应的实施例描述的是编码比特不进行速率匹配场景,相应地,图11对应的如下实施例描述的是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场景。
在本发明的有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在S230步骤之后,该交织处理方法还包括:
S250、将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对应地,在S240步骤中,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S2409、根据N个待编码比特中信息比特的数目K从第一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和非信息比特的位置,K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S2410、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中位于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中位于非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交织器和第二交织器可以是相同的交织器,也可以是不同的交织器。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在上述S230步骤中得到编码比特之后,由于编码比特的数量少于Polar码的目标码长M,可以通过重复编码的方式以达到目标码长,因此,在S230步骤之后,该交织处理方法还包括:
S260、对编码比特进行重复编码以得到(M-N)个重复比特,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大于N的正整数;
其中,重复编码是指对编码比特进行扩展以实现目标码长M个编码比特,具体地,重复编码过程可以为从N个编码比特中选取(M-N)个编码比特作为重复比特,N个编码比特和(M-N)个重复比特即为目标码长M个编码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对于如何从N个编码比特中选取(M-N)个编码比特作为重复比特不做限定。
S270、根据第一序列对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具体地,在L=1时,将(M-N)个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N的序列;进一步,在M-N=N时,即第二序列的长度为N,此时第二序列和第一序列相同。
在L>1时,将(M-N)个重复比特划分成L段重复比特,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第L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其中,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N,第L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M-L*N,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L*N的序列;进一步,在第L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N时,第二序列的长度为N,此时第二序列和第一序列相同。
对应地,在S240步骤中,根据第一序列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S2411、将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在获取上述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之后,该交织处理方法还包括:
S280、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
具体地,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依次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或者,
将第一排序结果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将第二排序结果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第一交织比特和第二交织比特组成输出的交织比特。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交织器和第二交织器可以是相同的交织器,也可以是不同的交织器。
在上述实施例中,根据第一序列对Polar码编码后的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由于用于指示极化信道可靠度的第一序列为Polar码编码过程中已经存在的序列,因此,上述交织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存储资源来存储第一序列,减少了存储资源的使用;并且根据已存在的第一序列来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交织处理实现简单。
如下将结合图13来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极化Polar码交织处理装置1300,该交织处理装置1300包括:
确定模块1310,用于确定N个待编码比特,N为正整数;
具体地,可以根据M确定N,其中,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M等于2的正整数次幂。针对不进行速率匹配场景,N=M;针对进行速率匹配场景,符号表示向上取整。
获取模块1320,用于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第一序列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
极化编码模块1330,用于对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
具体地,可以使用Polar码的编码矩阵FN完成待编码比特的编码过程,进而得到Polar编码后的编码比特。
交织模块1340,用于根据第一序列对该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交织模块1340具体用于:
根据N个待编码比特中信息比特的数目K从第一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和非信息比特的位置,K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将编码比特中位于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编码比特中位于非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
其中,第一交织器和第二交织器的使用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相关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交织模块1340包括:
第一交织子模块1341,用于将第一序列中元素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序列;
第二交织子模块1342,用于将编码比特按照该交织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交织比特。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交织模块1340包括:
第一交织子模块1341,用于将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排序后的编码比特;
第二交织子模块1342,用于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进一步,第二交织子模块1342具体用于: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直接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或者,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交织处理装置1300还包括:
速率匹配模块1350,用于将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对应地,交织模块1340具体用于: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排序后的编码比特,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的序列,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正整数;
将排序后的编码比特输入交织器以得到交织比特。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所示,该交织处理装置1300还包括:
速率匹配模块1350,用于将编码比特进行速率匹配以得到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
对应地,交织模块1340具体用于:
根据该N个待编码比特中信息比特的数目K从第一序列中确定信息比特的位置和非信息比特的位置,K为小于或等于N的正整数;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中位于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一编码比特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速率匹配后的编码比特中位于非信息比特的位置的第二编码比特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交织模块1340具体用于:
将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该交织处理装置1300还包括:
重复编码模块1360,用于对编码比特进行重复编码以得到(M-N)个重复比特,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大于N的正整数;
排序模块1370,用于根据第一序列对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交织比特获取模块1380,用于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
进一步,排序模块1370具体用于:
在L=1时,将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N的序列,
在L>1时,将重复比特划分成L段重复比特,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第L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其中,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N,第L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M-L*N,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L*N的序列。
进一步,交织比特获取模块1380具体用于: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依次输入交织器以得到所述交织比特;或者,
将第一排序结果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将第二排序结果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第一交织比特和第二交织比特组成输出的交织比特。
在上述实施例中,Polar码交织处理装置根据第一序列对Polar码编码后的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由于用于指示极化信道可靠度的第一序列为Polar码编码过程中已经存在的序列,因此,上述交织处理过程中无需使用额外的存储资源来存储第一序列,减少了存储资源的使用;并且根据已存在的第一序列来对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交织处理实现简单。
参见图17a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700,用于实现对Polar码编码后的编码比特的交织处理,该通信装置1700包括:
处理装置1710,用于对收发器1720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
收发器1720,用于接收或发送数据。
可选的,该通信装置还包括:
天线1730,收发器1720具体通过天线1730接收或发送数据。
当该处理装置1710通过软件实现时,参见图17a所示,该处理装置1710包括:
存储器1712,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1711,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实现,例如图2或图8到图12中任一图所对应的方法实施例,具体请见前面方法实施例中的描述,在此不再对处理器1711的执行过程进行赘述。
上述存储器1712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1711集成在一起,具体参见图17b所示。
本申请实施例所说的通信装置,可以是接入点、站点、基站或者用户终端等无线通信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说的的Polar码,包括但不限于Arikan Polar码,还可以是CA-Polar码或者PC-Polar码。Arikan Polar是指原始的Polar码,没有与其它码级联,只有信息比特和冻结比特。CA-Polar码是Polar码级联了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简称CRC)的Polar码,PC-Polar码是Polar码级联了奇偶校验(Parity Check,简称PC)的码。PC-Polar和CA-Polar是通过级联不同的码来提高Polar码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过程,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步骤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此外,各个单元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实现,这些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既可以位于一个地方,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8)
1.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N个待编码比特,N为正整数;
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
对所述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
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包括:
将所述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所述对所述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重复编码以得到(M-N)个重复比特,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大于N的正整数;
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对所述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对所述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包括:
在L=1时,将所述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N的序列;
在L>1时,将所述重复比特划分成L段重复比特,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第L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其中,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N,第L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M-L*N,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L*N的序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依次输入交织器以得到所述交织比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包括:
将第一排序结果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第二排序结果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所述第一交织比特和所述第二交织比特组成所述交织比特。
4.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N个待编码比特,N为正整数;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包含N个极化信道序号的第一序列,所述第一序列用于指示N个极化信道的可靠度排序;
极化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N个待编码比特进行Polar编码以得到编码比特;
交织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交织处理;
所述交织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编码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一排序结果;
所述装置还包括:
重复编码模块,用于对所述编码比特进行重复编码以得到(M-N)个重复比特,M为Polar码输出的目标码长且M为大于N的正整数;
排序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序列对所述重复比特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
交织比特获取模块,用于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进行交织处理以得到交织比特;
所述排序模块具体用于:
在L=1时,将所述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以得到第二排序结果,其中,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N的序列,
在L>1时,将所述重复比特划分成L段重复比特,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一序列进行排序,第L段重复比特按照第二序列进行排序,其中,前(L-1)段重复比特中每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N,第L段重复比特的长度为M-L*N,第二序列为从第一序列中获取的长度为M-L*N的序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比特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第一排序结果和第二排序结果依次输入交织器以得到所述交织比特。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织比特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将第一排序结果输入第一交织器以得到第一交织比特;以及
将第二排序结果输入第二交织器以得到第二交织比特,所述第一交织比特和所述第二交织比特组成所述交织比特。
7.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所述程序,当所述程序被执行时,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9)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59780.XA CN109150199B (zh) | 2017-06-17 | 2017-06-17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PCT/CN2018/091889 WO2018228601A1 (zh) | 2017-06-16 | 2018-06-19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
CN201880033797.1A CN110663205B (zh) | 2017-06-16 | 2018-06-19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数据处理装置 |
EP18816704.3A EP3641139B1 (en) | 2017-06-17 | 2018-06-19 | Interleav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for polar codes |
EP18817981.6A EP3637653A4 (en) | 2017-06-16 | 2018-06-19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
PCT/CN2018/091836 WO2018228592A1 (zh) | 2017-06-17 | 2018-06-19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US16/595,090 US11271594B2 (en) | 2017-06-16 | 2019-10-07 | Transmitting device, receiving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of using an interleaved codeword |
US16/716,188 US11394400B2 (en) | 2017-06-16 | 2019-12-16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bit error rate |
US16/717,777 US11343018B2 (en) | 2017-06-17 | 2019-12-17 | Polar code interleav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459780.XA CN109150199B (zh) | 2017-06-17 | 2017-06-17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9150199A CN109150199A (zh) | 2019-01-04 |
CN109150199B true CN109150199B (zh) | 2024-06-25 |
Family
ID=6465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459780.XA Active CN109150199B (zh) | 2017-06-16 | 2017-06-17 | 一种极化Polar码的交织处理方法及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343018B2 (zh) |
EP (1) | EP3641139B1 (zh) |
CN (1) | CN109150199B (zh) |
WO (1) | WO201822859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11546B (zh) * | 2018-06-14 | 2021-12-24 |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
CN115473536A (zh) * | 2021-06-11 | 2022-12-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极化码编码方法、译码方法及装置 |
WO2024092517A1 (en) * | 2022-11-01 | 2024-05-10 | Zte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ata transmission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64025A (zh) * | 2011-04-15 | 2011-08-24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重复编码和信道极化的编码器及其编译码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18020A (en) | 1992-02-12 | 1993-06-08 | The Goodyear Tire & Rubber Company | Chitosan reinforced tires and method of incorporating chitosan into an elastomer |
KR100689551B1 (ko) | 2001-06-18 | 2007-03-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및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CN1151672C (zh) | 2001-08-28 | 2004-05-26 | 清华大学 | 一种采用多层分组乘积码的信道编码调制方法 |
KR100744347B1 (ko) | 2001-10-29 | 2007-07-3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
KR100584426B1 (ko) | 2001-12-21 | 2006-05-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고속 패킷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심벌 매핑을 위한 인터리빙장치 및 방법 |
US7000173B2 (en) | 2002-02-11 | 2006-02-14 | Motorola, Inc. | Turbo code based incremental redundancy |
CN1672353A (zh) * | 2002-08-01 | 2005-09-21 |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中用于速率匹配的编码和解码 |
KR100860504B1 (ko) | 2005-06-09 | 2008-09-2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KR101182461B1 (ko) | 2005-07-29 | 2012-09-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와이브로 시스템에서 연접 버스트의 효율적인 복호 방법 및장치 |
JP4601675B2 (ja) | 2006-02-09 | 2010-12-22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Ldpc検査行列生成方法及び検査行列生成器並びに符号再送方法 |
GB0613686D0 (en) * | 2006-07-10 | 2006-08-16 | Nokia Corp |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1119178B (zh) | 2006-08-01 | 2010-08-2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信号发送、接收方法及信号发送、接收装置 |
JP4878958B2 (ja) | 2006-08-22 | 2012-02-15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
EP1968271B1 (en) | 2007-03-08 | 2017-08-1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Cross QAM modulation-based symbol mapp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379738B2 (en) | 2007-03-16 | 2013-02-19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and enable fast decoding of transmissions with multiple code blocks |
CN101325474B (zh) | 2007-06-12 | 2012-05-0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Ldpc码的混合自动请求重传的信道编码及调制映射方法 |
CN101330351B (zh) | 2007-06-20 | 2011-05-25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循环缓存速率匹配的比特优先映射方法 |
CN101335732B (zh) * | 2007-06-29 | 2011-11-0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符号交织方式的选择方法、装置及实现符号交织的发射机 |
CN101090305B (zh) | 2007-07-31 | 2012-04-1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物理层信道编码链路处理方法 |
CN101119182B (zh) | 2007-08-13 | 2013-02-2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阶调制中的比特优先选择方法 |
EP2186200B1 (en) | 2007-08-28 | 2016-06-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low 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
KR101421592B1 (ko) | 2007-09-05 | 2014-08-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인터리버 분할 다중 접속 시스템에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EP2034649A1 (en) | 2007-09-10 | 2009-03-11 |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 for high speed uplink packet access for wireless data transmission |
KR101613893B1 (ko) | 2007-10-04 | 2016-04-2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인터리빙 방법 및 장치 |
US9712279B2 (en) * | 2007-10-04 | 2017-07-1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leav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435681B1 (ko) | 2007-11-08 | 2014-09-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저밀도 패리티 검사 부호를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
CN101442383B (zh) | 2007-11-22 | 2012-11-2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阶调制中的比特优先映射方法 |
US8345794B2 (en) * | 2008-04-29 | 2013-01-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Encoded control channel information interleaving |
KR101509728B1 (ko) | 2008-06-05 | 2015-04-0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심볼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
KR101802756B1 (ko) | 2010-04-05 | 2017-11-2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CN102934383B (zh) | 2010-04-07 | 2015-09-16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载波接合系统中的pdcch监视方法和设备 |
CN102122966B (zh) * | 2011-04-15 | 2012-11-14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信道极化的交错结构重复码的编码器及其编译码方法 |
US9043667B2 (en) | 2011-11-04 | 2015-05-26 | Blackberry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up-link HARQ-ACK and CSI transmission |
EP2798763B1 (en) | 2011-12-28 | 2020-07-15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Symbol detection technique |
EP2936755B1 (en) | 2012-12-21 | 2020-05-13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03023618B (zh) * | 2013-01-11 | 2015-04-22 | 北京邮电大学 | 一种任意码长的极化编码方法 |
EP2952018B1 (en) | 2014-01-17 | 2018-05-02 | Nec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
CN105637767B (zh) | 2014-02-20 | 2020-12-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编码的速率匹配处理方法和装置 |
CN104901772A (zh) * | 2014-03-06 | 2015-09-09 | 上海数字电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Ldpc码字的交织映射方法及解交织解映射方法 |
KR101776272B1 (ko) | 2014-03-19 | 2017-09-0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송신 장치 및 그의 인터리빙 방법 |
CA2972643C (en) * | 2014-03-21 | 2020-05-2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lar code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CA2972655C (en) * | 2014-03-24 | 2020-10-20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Polar code rate matching method and polar code rate matching apparatus |
JP6382337B2 (ja) | 2014-04-02 | 2018-08-29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信号を送受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このために装置 |
KR102277758B1 (ko) * | 2014-09-15 | 2021-07-15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이진 직렬 연결된 부호를 사용하는 시스템에서 복호 방법 및 장치 |
JP6468526B2 (ja) * | 2014-11-27 | 2019-02-13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Huawei Technologies Co.,Ltd. | Polar符号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ならびに無線通信デバイス |
KR102235639B1 (ko) * | 2015-03-12 | 2021-04-0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데이터 송수신 장치 |
US10231121B2 (en) * | 2015-06-24 | 2019-03-12 | Lg Electronics Inc. | Security communication using polar code scheme |
CN105099622B (zh) * | 2015-07-01 | 2018-10-19 | 北京邮电大学 | 极化编码调制中信道可靠度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
US20190103883A1 (en) * | 2016-03-30 | 2019-04-04 | Idac Holdings, Inc. | Joint source and polar coding |
US9819445B1 (en) | 2016-05-05 | 2017-11-14 | Mbit Wireles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joint rate matching and deinterleaving |
US10728080B2 (en) | 2016-05-20 | 2020-07-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olar codes and modulation mappings |
EP3273602B1 (en) * | 2016-07-19 | 2022-01-26 | MediaTek Inc. | Low complexity rate matching design for polar codes |
US10595311B2 (en) | 2016-07-29 | 2020-03-1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dapting transmissions in multi-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TTI) sidelink communication |
CN109661787A (zh) | 2016-08-10 | 2019-04-19 | Idac控股公司 | 用于控制信息的基于优先级的信道编码 |
US10305633B2 (en) | 2016-09-19 | 2019-05-2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er-symbol K-bit interleaver |
US10447312B2 (en) | 2016-11-25 | 2019-10-1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performing interleaving using LDPC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
EP3556030B1 (en) * | 2016-12-13 | 2023-05-31 | Nokia Technologies Oy | Polar codes for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US10630319B2 (en) | 2017-01-24 | 2020-04-21 | Mediatek Inc. | Structure of interleaver with LDPC code |
US20180255589A1 (en) | 2017-03-03 | 2018-09-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andom access request regulation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stations |
US11070237B2 (en) * | 2017-03-23 | 2021-07-2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arity bit channel assignment for polar coding |
US11296823B2 (en) | 2017-05-30 | 2022-04-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iority based mapping of encoded bits to symbols |
KR102605328B1 (ko) | 2017-06-14 | 2023-11-24 |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 폴라 코딩된 pdcch 송신을 위한 2-단계 스크램블링 |
EP3637653A4 (en) | 2017-06-16 | 2020-05-06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DATA PROCESSING DEVICE |
US10680764B2 (en) | 2018-02-09 | 2020-06-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LDPC) parity bit storage for redundancy versions |
-
2017
- 2017-06-17 CN CN201710459780.XA patent/CN109150199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6-19 EP EP18816704.3A patent/EP3641139B1/en active Active
- 2018-06-19 WO PCT/CN2018/091836 patent/WO2018228592A1/zh unknown
-
2019
- 2019-12-17 US US16/717,777 patent/US1134301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164025A (zh) * | 2011-04-15 | 2011-08-24 | 北京邮电大学 | 基于重复编码和信道极化的编码器及其编译码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ZTE.R1-1707183 "Polar codes construction and rate matching scheme".3GPP tsg_ran\WG1_RL1.2017,(第TSGR1_89期),第1页第2部分-第3页第3.1部分.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343018B2 (en) | 2022-05-24 |
EP3641139A1 (en) | 2020-04-22 |
EP3641139A4 (en) | 2020-06-17 |
WO2018228592A1 (zh) | 2018-12-20 |
EP3641139B1 (en) | 2024-01-10 |
CN109150199A (zh) | 2019-01-04 |
US20200127761A1 (en) | 2020-04-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700545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 |
CN109600194B (zh) | Polar编码方法和编码装置、译码方法和译码装置 | |
US20190372603A1 (en) | Polar code processing method and device | |
CN105164959B (zh) | 用于极化码的速率匹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8631916B (zh) | 极化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和装置、通信装置 | |
CN109075799B (zh) | 极化Polar码的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8880566B (zh) | 一种Polar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07078748A (zh) | 极性码的编码方法和编码装置 | |
CN108347301B (zh) | 数据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 |
CN108737021B (zh) | Polar码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1343018B2 (en) | Polar code interleaving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8599891B (zh) | 编码方法、编码装置和通信装置 | |
CN111446969A (zh) | 一种级联crc码的极化码编码方法及装置 | |
WO2019042370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 |
US11044046B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4079530A (zh) | 编码方法及装置 | |
CN109245852B (zh) | Polar码的速率匹配方法及装置 | |
CN109474377B (zh) | 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
EP4462687A2 (en)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15378546A (zh) | 编译码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