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602225B - 注射成型机 - Google Patents

注射成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602225B
CN108602225B CN201780011349.7A CN201780011349A CN108602225B CN 108602225 B CN108602225 B CN 108602225B CN 201780011349 A CN201780011349 A CN 201780011349A CN 108602225 B CN108602225 B CN 1086022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e
screw nut
mold
mold clamping
clamping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1134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602225A (zh
Inventor
羽野胜之
王川
水原弹
常深浩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86022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2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6022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6022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17/00Pressure die casting or injection die casting, i.e. casting in which the metal is forced into a mould under high pressure
    • B22D17/20Accessories: Details
    • B22D17/26Mechanisms or devices for locking or opening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64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 B29C45/66Mould opening, closing or clamping devices mechanic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76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注射成型机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模具;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盘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所述控制装置存储所述丝杠螺母相对于所述丝杠轴的位置的基准位置,若所述位置偏离所述基准位置,则将所述位置复原到所述基准位置。

Description

注射成型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注射成型机。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注射成型机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固定压板与肘节座的连接杆;丝杠螺母,以能够旋转的方式安装于肘节座;及模厚调整马达,使螺合于丝杠轴的丝杠螺母旋转。注射成型机通过驱动模厚调整马达来调整肘节座的位置,从而进行模厚调整。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3494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然而,有时在结束模厚调整之后丝杠螺母相对于丝杠轴的位置会偏离,因而合模力的稳定性下降。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合模力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的注射成型机。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盘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所述控制装置存储所述丝杠螺母相对于所述丝杠轴的位置的基准位置,若所述位置偏离所述基准位置,则将所述位置复原到所述基准位置。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式,提供一种合模力的稳定性得到提高的注射成型机。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
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合模时的状态的图。
图3为表示模厚调整结束后进行的控制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
图4为表示模厚调整结束后进行的控制装置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
图5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的丝杠螺母相对于丝杠轴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各附图中对相同或对等的结构标注相同或对等的符号以省略说明。
图1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的开模结束时的状态的图。图2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注射成型机合模时的状态的图。如图1及图2所示,注射成型机具有框架Fr、合模装置10、注射装置40、顶出装置50及控制装置90。以下说明中,将闭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右方向)作为前方,并将开模时的可动压板13的移动方向(图1及图2中左方向)作为后方来进行说明。
合模装置10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合模及开模。合模装置10是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合模装置10具有固定压板12、可动压板13、肘节座15、连接杆16、肘节机构20、合模马达25及运动转换机构26。
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在固定压板12的与可动压板13对置的面安装有定模32。
可动压板13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例如导轨)17移动自如,且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自如。在可动压板13的与固定压板12对置的面安装有动模33。
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进退,从而进行闭模、合模及开模。由定模32和动模33构成模具装置30。
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隔着间隔L连结,且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地载置于框架Fr上。另外,肘节座15可以沿铺设于框架Fr上的引导件移动自如。肘节座15的引导件可以与可动压板13的引导件17通用。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压板12固定于框架Fr,肘节座15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但也可以是肘节座15固定于框架Fr,固定压板12相对于框架Fr沿模开闭方向移动自如。
连接杆16隔着间隔L连结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连接杆16可以使用多条(例如4条)。各连接杆16与模开闭方向平行,且根据合模力而伸展。至少在1条连接杆16设置有合模力检测器18。合模力检测器18检测连接杆16的变形,从而检测合模力,并将表示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另外,合模力检测器18并不限定于应变仪式,可以是压电式、电容式、液压式、电磁式等,其安装位置也不限定于连接杆16。
肘节机构20使可动压板13相对于固定压板12移动。肘节机构20配设于可动压板13与肘节座15之间。肘节机构20由十字头21、一对连杆组等构成。各连杆组具有通过销等被连结成伸缩自如的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第1连杆22通过销等安装成相对于可动压板13摆动自如,第2连杆23通过销等安装成相对于肘节座15摆动自如。第2连杆23经由第3连杆24结合于十字头21。若使十字头21进退,则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伸缩,可动压板13相对于肘节座15进退。
另外,肘节机构20的结构并不限定于图1及图2所示的结构。例如图1及图2中,节点的数量为5个,但也可以是4个,可以是第3连杆24的一端部结合于第1连杆22与第2连杆23的节点。
合模马达25安装于肘节座15,并使肘节机构20工作。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进退,从而使第1连杆22及第2连杆23伸缩并使可动压板13进退。
运动转换机构26将合模马达25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十字头21的直线运动。运动转换机构26包括丝杠轴及螺合于丝杠轴的丝杠螺母。可以在丝杠轴与丝杠螺母之间夹设有滚珠或滚柱。
合模装置10的动作受到控制装置90的控制。控制装置90如图1和图2所示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91、存储器等存储介质92、输入接口93及输出接口94。控制装置90使CPU91执行存储于存储介质92的程序,从而进行各种控制。并且,控制装置90通过输入接口93接收来自外部的信号,并通过输出接口94向外部发送信号。控制装置90控制闭模工序、合模工序及开模工序等。
闭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以设定速度前进至闭模结束位置,从而使可动压板13前进以使动模33与定模32接触。十字头21的位置和速度例如用合模马达25的编码器25a等来检测。编码器25a检测合模马达25的旋转,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合模工序中,进一步驱动合模马达25以使十字头21从闭模结束位置进一步前进至合模位置,从而产生合模力。合模时在动模33与定模32之间形成型腔空间34,注射装置40在型腔空间34填充液态的成型材料。通过填充的成型材料的固化,由此获得成型品。型腔空间34的数量可以是多个,此时,可同时获得多个成型品。
开模工序中,驱动合模马达25使十字头21以设定速度后退至开模结束位置,从而使可动压板13后退以使动模33从定模32分离。之后,顶出装置50从动模33顶出成型品。
其中,肘节机构20增大合模马达25的驱动力并传递至可动压板13。该增大倍率也被称为肘节倍率。肘节倍率根据第1连杆22与第2连杆23所成之角θ(以下,也称为“连杆角度θ”)而变化。连杆角度θ根据十字头21的位置求出。连杆角度θ为180°时,肘节倍率为最大。
因模具装置30的更换和模具装置30的温度变化等使得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时,进行模厚调整以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模厚调整中,将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调整为例如在动模33接触定模32的模接触的时点,肘节机构20的连杆角度θ成为规定的角度。
合模装置10具有通过调整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来进行模厚调整的模厚调整机构60。模厚调整机构60具有:丝杠轴61,形成于连接杆16的后端部;丝杠螺母6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及模厚调整马达63,使螺合于丝杠轴61的丝杠螺母62旋转。
每个连接杆16上都设置有丝杠轴61及丝杠螺母62。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可以经由由带和带轮等构成的旋转传递部64传递至多个丝杠螺母62。能够使多个丝杠螺母62同步旋转。另外,也能够通过改变旋转传递部64的传递路径来使多个丝杠螺母62各自旋转。
另外,旋转传递部64也可以代替带和带轮等而由齿轮等构成。该情况下,在各丝杠螺母62的外周形成有从动齿轮,在模厚调整马达63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齿轮,且与多个从动齿轮及驱动齿轮啮合的中间齿轮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的中央部。
模厚调整机构60的动作受到控制装置90的控制。控制装置90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以使丝杠螺母62旋转,从而调整以旋转自如的方式保持丝杠螺母62的肘节座15相对于固定压板12的位置,并调整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
另外,本实施方式中,丝杠螺母6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形成有丝杠轴61的连接杆16固定于固定压板12,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此。
例如,可以是丝杠螺母62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固定压板12,连接杆16固定于肘节座15。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丝杠螺母62旋转来调整间隔L。
并且,也可以是丝杠螺母62固定于肘节座15,连接杆16旋转自如地保持于固定压板12。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连接杆16旋转来调整间隔L。
并且,还可以是丝杠螺母62固定于固定压板12,连接杆16旋转自如地保持于肘节座15。该情况下,能够通过使连接杆16旋转来调整间隔L。
模厚调整机构60通过使相互螺合的丝杠轴61与丝杠螺母62中的一个旋转来调整间隔L。可以使用多个模厚调整机构60,也可以使用多个模厚调整马达63。
在此,固定压板12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模具安装盘相对应,肘节座15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连结盘相对应,连接杆16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杆相对应。
控制装置90例如将肘节机构20的连杆角度θ设为规定的角度,并且在合模马达25停止的状态下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从而检测动模33接触定模32的模接触。检测到模接触的时点的固定压板12与肘节座15的间隔L为目标间隔L0(未图示)。
模接触的检测例如在动模33从定模32分离的状态至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使肘节座15前进,从而使与肘节座15连结的可动压板13前进的期间进行。即,模接触的检测通过模具装置30的闭模进行。
若动模33接触定模32,则合模力开始上升。因此,控制装置90在模厚调整马达63驱动的过程中监控合模力,并根据合模力检测模接触。控制装置90例如可以在合模力检测器18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点判断为进行了模接触。该判断中,可以利用合模力检测器18的检测值的时间微分等。
并且,若动模33接触定模32,则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开始上升。因此,控制装置90可以在模厚调整马达63驱动的过程中监控模厚调整马达63的转矩,并根据该转矩检测模接触。控制装置90可以在转矩检测器65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点判断为进行了模接触。该判断中,可以利用转矩检测器65的检测值的时间微分等。
控制装置90通过由模厚调整马达63进行模具装置30的闭模来检测模接触,但也可以通过由模厚调整马达63进行模具装置30的减压来检测模接触。模具装置30的减压从合模状态开始进行。可以在合模力检测器18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点判断为模具装置30的状态复原到模接触的状态。或者,可以在转矩检测器65的检测值成为阈值的时点判断为模具装置30的状态复原到模接触的状态。
模接触的检测中,可以仅使用合模力检测器18及转矩检测器65中的一种,也可以使用两者。
控制装置90在模厚调整结束后停止模厚调整马达63的驱动。
在模厚调整结束后,反复进行成型动作,因此通过合模马达25反复进行模具装置30的升压和减压,在模具装置30升压时,丝杠螺母62被推向后方,在模具装置30减压时,丝杠螺母62被推向前方。其结果,在模厚调整结束后,有时丝杠螺母62相对于丝杠轴61的位置(以下,简称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
因此,控制装置90将模厚调整结束时的丝杠螺母62的位置存储为基准位置,并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丝杠螺母62的位置例如使用模厚调整马达63的编码器63a等来检测。编码器63a检测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角度和转速、旋转方向等,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图3为表示在模厚调整结束后进行的控制装置的处理的一例的流程图。图3所示的处理例如在开模结束后、闭模开始前进行。控制装置90可以在每个周期进行图3所示的处理,也可以定期进行。
控制装置90首先判断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有无偏离基准位置(步骤S11)。可以如下进行判断:当丝杠螺母62的错位超出容许范围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基准位置;当丝杠螺母62的错位在容许范围内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未偏离基准位置。容许范围根据编码器63a的检测精度和合模力所能容许的变动的范围等预先设定。
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未偏离基准位置时(步骤S11、NO(否)),控制装置90进入步骤S13,并进行步骤S13以后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基准位置时(步骤S11、YES(是)),控制装置90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步骤S12)。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这包括将丝杠螺母62的错位从容许范围外移到容许范围内。通过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稳定性。通过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能够防止因丝杠螺母62的错位累积致使合模力的偏差变大。
该效果在作为模厚调整马达63使用不带制动器的马达而非使用驱动停止时限制输出轴的旋转的附带制动器的马达时更显著。通过使用不带制动器的马达,还能够实现马达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但是,模厚调整结束后,有时因模具装置30的温度发生变化等致使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若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则合模力发生偏差。若合模力发生偏差,控制装置90进行校正合模力的处理。
控制装置90判断合模力的偏差是否超出容许范围(步骤S13)。合模力的偏差是指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之差。当合模力的偏差在容许范围内时(步骤S13、NO),控制装置90结束此次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合模力的偏差超出容许范围时(步骤S13、YES),控制装置90根据合模力的偏差来计算丝杠螺母62的目标位移量(步骤S14)。合模力的偏差与目标位移量的关系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92,并根据所存储的数据与合模力的偏差,控制装置90计算出目标位移量。合模力的偏差越大,目标位移量越大。目标位移量根据当前的丝杠螺母62的位置的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之差来计算,并以使该差成为零的方式进行计算。
接着,控制装置90根据所计算出的目标位移量来校正基准位置(步骤S15)。新基准位置根据目标位移量计算时的位置与目标位移量求出,其被设为以从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之差为零的方式从目标位移量计算时的位置移动了目标位移量的位置。当合模力的检测值大于该设定值时,控制装置90向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变宽的方向变更基准位置。另一方面,当合模力的检测值小于该设定值时,控制装置90向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变窄的方向变更基准位置。
接着,控制装置90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而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位移到校正后的基准位置(步骤S16),并结束此次的处理。通过在校正后的基准位置对准丝杠螺母62的位置,使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一致。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合模力的稳定性。
另外,模厚调整结束后由控制装置90进行的处理并不限定于图3所示的处理。例如,控制装置90可以仅进行步骤S11~S12,可以不进行校正合模力的处理。
图4为表示模厚调整结束后进行的控制装置的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图。图4所示的处理例如在开模结束后、闭模开始前进行。控制装置90可以在每个周期进行图4所示的处理,也可以定期进行。
控制装置90首先判断是否正在使用校正丝杠螺母62的基准位置的合模力校正(步骤S21)。是否使用合模力校正,例如通过用户的输入操作来切换。
当使用合模力校正时(步骤S21、YES),控制装置90判断合模力的偏差是否超出容许范围(步骤S13)。当合模力的偏差超出容许范围时(步骤S13、YES),控制装置90进入步骤S14并进行步骤S14以后的处理。
步骤S14中,如上所述根据合模力的偏差来计算出丝杠螺母62的目标位移量。合模力的偏差与目标位移量的关系预先存储于存储介质92,控制装置90根据所存储的数据与合模力的偏差计算目标位移量。合模力的偏差越大,目标位移量越大。目标位移量根据当前的丝杠螺母62的位置上的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之差来计算,并以使该差成为零的方式进行计算。
步骤S14后面的步骤S15中,如上所述根据所计算出的目标位移量校正基准位置。新基准位置根据目标位移量算出时的位置与目标位移量求出,其被设为以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之差为零的方式从目标位移量算出时的位置移动了目标位移量的位置。当合模力的检测值大于该设定值时,控制装置90向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变宽的方向变更基准位置。另一方面,当合模力的检测值小于该设定值时,控制装置90向肘节座15与固定压板12的间隔L变窄的方向变更基准位置。
步骤S15后面的步骤S16中,如上所述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来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位移到校正后的基准位置。通过在校正后的基准位置对准丝杠螺母62的位置,使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一致。由此,能够进一步提高合模力的稳定性。步骤S16之后,控制装置90结束此次的处理。
另一方面,当未使用合模力校正时(步骤S21、NO)或使用合模力校正(步骤S21、YES)并且合模力的偏差在容许范围内时(步骤S13、NO),控制装置90进入步骤S11并进行步骤S11以后的处理。
步骤S11中,如上所述判断丝杠螺母62的位置是否偏离基准位置。可以如下进行判断: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差超出容许范围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基准位置;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差在容许范围内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未偏离基准位置。容许范围根据编码器63a的检测精度和合模力所能够容许的变动的范围等而预先设定。
步骤S11中,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未偏离基准位置时(步骤S11、NO),控制装置90结束此次的处理。
另一方面,步骤S11中,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基准位置时(步骤S11、YES),控制装置90进入步骤S12。
步骤S12中,如上所述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来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这包括将丝杠螺母62的错位从容许范围外移到容许范围内。通过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稳定性。通过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复原到基准位置,能够防止因丝杠螺母62的错位累积致使合模力的偏差变大。
该效果在作为模厚调整马达63使用不带制动器的马达而非使用驱动停止时限制输出轴的旋转的附带制动器的马达时更显著。通过使用不带制动器的马达,还能够实现马达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图5为表示一实施方式的模厚调整机构的丝杠螺母相对于丝杠轴的位置的时间变化的图。图5中时间的经过以注料数表示。另外,丝杠螺母62的位置在图5中直线状变动,但有时也曲线状变动。
在模厚调整结束后,反复进行成型动作,因此通过合模马达25反复进行模具装置30的升压和减压,在模具装置30升压时,丝杠螺母62被推向后方,从而肘节座15被推向后方。
其结果,模厚调整结束后,有时丝杠螺母62相对于丝杠轴61的位置会偏离。丝杠螺母62的位置容易向因肘节座15后退而间隔L变大的方向偏离。
因此,控制装置90将模厚调整结束时的丝杠螺母62的位置存储为基准位置1,并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丝杠螺母62的位置例如使用模厚调整马达63的编码器63a等来检测。编码器63a检测模厚调整马达63的旋转角度和转速、旋转方向等,并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信号发送至控制装置90。
控制装置90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是否偏离基准位置1。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超出基准位置1的容许范围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基准位置1。另一方面,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在基准位置1的容许范围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未偏离基准位置1。容许范围根据编码器63a的检测精度和合模力所能容许的变动的范围等预先设定。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90每次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了基准位置1时,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来校正丝杠螺母62的位置。图5中,丝杠螺母62的位置校正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准确地复原到基准位置1,但也可以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移到基准位置1的容许范围内。通过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移到基准位置1的容许范围内,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稳定性。
该效果在作为模厚调整马达63使用不带制动器的马达而非使用驱动停止时限制输出轴的旋转的附带制动器的马达时更显著。通过使用不带制动器的马达,还能够实现马达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
但是,模厚调整结束后,有时因模具装置30的温度发生变化等致使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模具装置30的温度具有随着时间的经过而上升的趋势,因此模具装置30的厚度具有随着时间的经过而变厚的趋势。但是,模具装置30的厚度也有可能变薄。
在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丝杠螺母62的位置与基准位置1一致时,合模力有时偏离目标合模力。因此,当模具装置30的厚度发生变化时,若仅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则有时导致合模力的稳定性受损。
在此,控制装置90不仅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还可以监控合模力。合模力通过合模力检测器18进行检测。控制装置90对合模力的检测值是否在设定值的容许范围内进行监控。当合模力的检测值在设定值的容许范围时,判断为合模力未偏离目标合模力。另一方面,当合模力的检测值超出设定值的容许范围时,判断为合模力偏离目标合模力。
若控制装置90判断为合模力偏离目标合模力,则如图5所示,进行将丝杠螺母62的基准位置从基准位置1变更为基准位置2的校正。该校正量被设定为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与基准位置2一致时合模力与目标合模力一致。由此,能够对应模具装置30的厚度的变动而适当地变更丝杠螺母62的基准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的效果。
基准位置校正后,控制装置90监控丝杠螺母62的位置是否偏离基准位置2。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超出基准位置2的容许范围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基准位置2。另一方面,当丝杠螺母62的位置在基准位置2的容许范围内时,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未偏离基准位置2。容许范围根据编码器63a的检测精度和合模力所能容许的变动的范围等预先设定。
如图5所示,控制装置90每次判断为丝杠螺母62的位置偏离了基准位置2时,驱动模厚调整马达63来校正丝杠螺母62的位置。图5中,丝杠螺母62的位置校正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准确地复原到基准位置2,但也可以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移到基准位置2的容许范围内。通过将丝杠螺母62的位置移到基准位置2的容许范围内,能够提高合模力的稳定性。
以上,对注射成型机的实施方式等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等,在技术方案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加以各种变形及改进。
上述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是模开闭方向为水平方向的卧式,但也可以是模开闭方向为上下方向的立式。
立式的合模装置具有下压板、上压板、肘节座、连接杆、肘节机构、合模马达及模厚调整机构等。下压板和上压板中任一个被用作固定压板,另一个被用作可动压板。在下压板安装有下模,在上压板安装有上模。由下模和上模构成模具装置。下模可以经由旋转工作台安装于下压板。肘节座配设于下压板的下方。肘节机构配设于肘节座与下压板之间。连接杆与铅垂方向平行,贯穿下压板并连结上压板与肘节座。
立式的模厚调整机构根据模具装置的厚度的变化等来调整上压板与肘节座的间隔,从而进行模厚调整。该模厚调整中,以在下模与上模接触的模接触的时点使肘节机构的连杆角度成为规定的角度的方式调整上压板与肘节座的间隔。闭模结束时能够将连杆角度调整为规定的角度,从而能够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接杆;丝杠螺母,保持于上压板及肘节座中的一个;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丝杠轴及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模厚调整机构可以进一步具有保持于上压板和肘节座中的另一个的丝杠螺母。上压板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模具安装盘相对应,肘节座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连结盘相对应,连接杆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杆相对应。
上述实施方式的合模装置10具有肘节机构20及使肘节机构20工作的合模马达25,也可以作为模开闭用而具有线性马达,作为合模用而具有电磁铁。
电磁铁式的合模装置例如具有固定压板、可动压板、后压板、连接杆、吸附板、杆及模厚调整机构等。后压板以可动压板作为基准配设于与固定压板相反的一侧(即,可动压板的后方)。连接杆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连结固定压板与后压板。吸附板在后压板的后方与可动压板一起进退自如。杆插穿于后压板的通孔,并连结可动压板与吸附板。在后压板与吸附板中的至少一方形成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吸附力作用于后压板与吸附板之间,从而产生合模力。
电磁铁式的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可动压板与吸附板的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该模厚调整中,以动模与定模接触的模接触的时点在吸附板与后压板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的方式调整可动压板与吸附板的间隔。能够在闭模结束时在吸附板与后压板之间形成规定的间隙,从而能够在合模时获得规定的合模力。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杆;丝杠螺母,保持于可动压板和吸附板中的一方;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丝杠轴和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模厚调整机构也可以进一步具有保持于可动压板及吸附板的另一个的丝杠螺母。可动压板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模具安装盘相对应,吸附板与技术范围中记载的连结盘相对应。
本申请主张基于2016年3月25日于日本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62418号的优先权,并将日本专利申请2016-062418号的所有内容援用于本申请。
符号说明
10-合模装置
12-固定压板
13-可动压板
15-肘节座
16-连接杆
18-合模力检测器
20-肘节机构
21-十字头
25-合模马达
26-运动转换机构
30-模具装置
40-注射装置
50-顶出装置
60-模厚调整机构
61-丝杠轴
62-丝杠螺母
63-模厚调整马达
64-旋转传递部
65-转矩检测器

Claims (2)

1.一种注射成型机,其具有:模具安装盘,其上安装有定模及动模中的一个;连结盘,沿模开闭方向隔着间隔与所述模具安装盘连结;模厚调整机构,通过调整所述间隔来进行模厚调整;及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模厚调整机构,
所述模厚调整机构具有:丝杠轴,形成于连结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的杆上;丝杠螺母,保持于所述模具安装盘与所述连结盘中的一个盘上;及模厚调整马达,使相互螺合的所述丝杠轴及所述丝杠螺母中的一个旋转,
所述控制装置存储所述模厚调整结束时的所述丝杠螺母相对于所述丝杠轴的位置作为基准位置,并监控所述模厚调整结束后的所述丝杠螺母的位置,若检测出所述丝杠螺母的位置偏离了所述基准位置,则将所述丝杠螺母的位置复原到所述基准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射成型机,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合模力的检测值与合模力的设定值之差来校正所述基准位置。
CN201780011349.7A 2016-03-25 2017-03-27 注射成型机 Active CN1086022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62418 2016-03-25
JP2016062418 2016-03-25
PCT/JP2017/012485 WO2017164420A1 (ja) 2016-03-25 2017-03-27 射出成形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602225A CN108602225A (zh) 2018-09-28
CN108602225B true CN108602225B (zh) 2021-05-25

Family

ID=59900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11349.7A Active CN108602225B (zh) 2016-03-25 2017-03-27 注射成型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721672B2 (zh)
CN (1) CN108602225B (zh)
WO (1) WO2017164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77419B2 (ja) 2020-09-30 2024-05-01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
WO2022102552A1 (ja) * 2020-11-13 2022-05-19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2A (zh) * 1996-01-24 1997-11-26 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复合式锁模装置的模厚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189113A (zh) * 2005-06-02 2008-05-2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成型条件设定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663348B2 (ja) * 1988-03-10 1997-10-15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型厚調整方法
JP2914543B2 (ja) * 1992-08-25 1999-07-05 宇部興産株式会社 ダイカストマシンのダイハイト調整方法
JP3239097B2 (ja) * 1997-12-05 2001-12-17 株式会社日本製鋼所 トグル式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調整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JP6034741B2 (ja) * 2013-04-24 2016-11-3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型締力の低下を検出できる射出成形機
JP6034746B2 (ja) * 2013-05-20 2016-11-30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型開量検出機能を有する射出成形機の制御装置
JP5734366B2 (ja) * 2013-07-26 2015-06-17 ファナック株式会社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力測定機構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32A (zh) * 1996-01-24 1997-11-26 东芝机械株式会社 复合式锁模装置的模厚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1189113A (zh) * 2005-06-02 2008-05-28 住友重机械工业株式会社 成型条件设定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7164420A1 (ja) 2019-02-14
CN108602225A (zh) 2018-09-28
WO2017164420A1 (ja) 2017-09-28
JP6721672B2 (ja) 2020-07-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8292B (zh) 注射成型机
CN110366483B (zh) 校正装置、注射成型系统及校正方法
CN105415577A (zh) 注塑成型机以及成型条件设定方法
CN1676304A (zh) 锁模设备的锁模力校正方法
CN108602225B (zh) 注射成型机
CN111055462B (zh) 注射成型机
JP6797723B2 (ja) 射出成形機
US9028237B2 (en) Injection molding machine including a mechanism that changes ejection characteristics
KR20190114818A (ko) 사출 성형기
CN110352122B (zh) 注射成型机及注射成型方法
JP5953631B2 (ja) 射出成形機の型締装置
CN108698296B (zh) 注射成型用信息管理装置及注射成型机
JP7396952B2 (ja) 射出成形機
JP7315441B2 (ja) 射出成形機
JP7206091B2 (ja) 射出成形機
JP7158995B2 (ja) 射出成形機
JP2018140610A (ja) 射出成形機
KR102371314B1 (ko) 사출성형기
JP6779802B2 (ja) 射出成形機
TWI750465B (zh) 射出成形機的頂出桿調整方法
JP4964313B2 (ja) 成形条件設定方法及び型締装置
WO2022210988A1 (ja) 射出成形機の監視装置
KR20170001019A (ko) 사출 성형기
KR20160057796A (ko) 사출성형기, 그의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JP2022157837A (ja) 可動金型支持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可動金型支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