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8087974A - 空调挂机 - Google Patents

空调挂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87974A
CN108087974A CN201711337022.7A CN201711337022A CN108087974A CN 108087974 A CN108087974 A CN 108087974A CN 201711337022 A CN201711337022 A CN 201711337022A CN 108087974 A CN108087974 A CN 10808797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heat exchanger
housing
conditining
air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370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璧靛己
赵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3702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87974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879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8797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24F1/0014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having two or more outlet open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4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 F24F1/005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mounting arrangements mounted in or o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空调挂机,其中,所述空调挂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本发明技术方案提高了空调换热器的换热效率的同时缩小了空调挂机的体积。

Description

空调挂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挂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器调节温度的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空调挂机室内侧的换热器为一个整体换热器,当人们需要调节室内温度时,由于整体换热器的冷媒管管路太长,使得室内侧换热器的换热效率低,不利于室温的快速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挂机,旨在提高空调器换热效率的同时,提高空调挂机的紧凑性,以大幅减小空调室内机的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挂机,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的风轮,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内。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和位于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之间的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相对设置形成流道,所述流道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侧形成与所述风轮对应的风槽,所述风轮的部分延伸至所述风槽内。
优选地,所述流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由所述第一蜗壳和第一蜗舌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二流道由所述第二蜗壳和第二蜗舌相对设置形成;
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延伸,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延伸。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均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由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隔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一蜗舌均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一蜗舌之间;
所述第二蜗壳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蜗舌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第二蜗舌之间。
优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或第二蜗舌连接。
优选地,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连接,以使所述出风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者梯形。
优选地,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相互独立。
优选地,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优选地,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
所述第一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可拆卸连接。
本发明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结构均更加简单,从而简化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生产制造过程,大幅降低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两个简单的换热器,大幅缩小的单个换热器的体积和冷媒管的长度,使得冷媒在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中流动的路程得到大幅减少,从而,冷媒在传输过程中所损耗的能量也将更少,使得冷媒在换热器换热时的温差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每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将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相互独立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工作互不干扰,当室温接近用户所需温度时,可以关闭其中的一个换热器,以避免开启过多的换热器而造成能耗,此时,单个换热器的在压缩机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高效工作,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排布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使得换热器的总体积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缩小了整个换热器所占用的空间,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壳体内部的空间,使得空调挂机的结构非常紧凑,在大幅减少空调挂机的体积的同时,有利于空调挂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空调挂机体积的减小有利于空调挂机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维护等;通过将出风口设置为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使得空调挂机的送风范围得到大幅增加,有利于空调挂机更好的送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空调挂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发明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主要提出一种空调挂机,主要目的在于,通过在空调挂机内设置两个或多个相互独立并联(每个换热单独的与压缩机构成冷媒循环回路,每个冷媒循环回路之间相互独立)的换热器,以使每一换热器可单独的工作,从而使得每一换热器的冷媒管路长度减小,即冷媒每次循环所移动的路程减少,使得冷媒可以快速的经过换热器后回到压缩机,从而提高冷媒的循环速度,以保证每一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同时,相较于现有的空调挂机,由于将一个整体的大体积的换热器拆分为多个,多个换热器通过科学合理的排布,使得换热器的排布更加合理,以使空调挂机结构更加紧凑,可大幅的减小空调挂机的体积,以便于空调挂机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维护等等。
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挂机的具体结构。
参照图1至图2,为了更好的描述空调柜机的结构,建立如图1和图2中所示的直角坐标系,沿X轴正方向为右,沿X轴负方向的为左,沿Y轴正方向为前、沿Y轴负方向为后,沿Z轴正方形为上、沿Z轴负方向为下。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该空调挂机包括:
壳体100,所述壳体100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和/或前侧壁170;
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0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210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20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20以及壳体100的底部160围合形成出风腔190,所述出风腔190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整体外形可以有很多,如仿长方体(整体外形为长方体,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陷、突出等部分)、柱体(整体外形为圆柱状,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陷、突出等部分)、仿半球体(整体外形为半球体,根据实际的需求在壳体100的外表面形成有凹陷、突出等部分)、等等。为了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可以更加简洁和准确的描述壳体100的位置,将壳体100各部分的名称进行定义,面向用户的侧壁为前侧壁170,与前侧壁170相对的为后侧壁180,前侧壁170和后侧壁180上方的为顶部,前侧壁170和后侧壁180下方的为底部,前侧壁170和后侧壁180两端的为左、右两端壁。
进风口的数量可以需求进行设置,可以为一个进风口,也可以为多个进风口,进风口的位置可以开设在壳体顶部150、底部、两端壁或者后侧壁180等。同理,出风口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出风口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在壳体顶部150、底部、前侧壁170或者两端壁。本实施例中,以将进风口设置在壳体顶部150,出风口设置在壳体100的底部160为例。其中,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均与出风腔190连通,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的朝向呈夹角设置,以增加第一送风口和第二送风口送风区域的范围。其中,第一出风口131以朝向后下方(与壳体100的后侧壁180和底部均成锐角设置)为例,第二出风口132以朝向前下方(与壳体100的前侧壁170和底部均成锐角设置)为例。
第一换热器210,第一换热器21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均可,以与风道的形状适配为宜,在本实施例中,其外观以呈长方形为例,其长度方向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一换热器210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很多,例如平行与壳体顶部150或者侧壁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一换热器210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果,将第一换热器210的倾斜的设置于风道中,其上部与壳体顶部150的中间位置连接,其下部与壳体100的底部160或者壳体100的后侧壁180连接,当然,下部也可以与壳体100底部和后侧壁180相连接的位置连接。第一换热器210与壳体顶部150和后侧壁180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185,以使第一进风腔185内的空气必须经过第一换热器210之后才能从出风口流出,以确保换热的效果。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一进风腔185后,经过第一换热器210,再经风道从出风口流出。
第二换热器220,第二换热器220的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长方形、三角形、圆形等均可,以与风道的形状适配为宜,在本实施例中,其外观以呈长方形为例,其长度方向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相同。第二换热器220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很多,例如平行与壳体顶部150或者侧壁设置,本实施例中,为了增加第二换热器220的换热面积,增加换热效果,将第二换热器220的倾斜的设置于风道中,其上部与壳体顶部150的中间位置连接,其下部与壳体100的前侧壁170或者底部连接,出风口位于壳体100底部的中部或者前侧壁170。第二换热器220与壳体顶部150和前侧壁170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175,以使第二进风腔175内的空气必须经过第二换热器220之后才能从出风口流出,以确保换热的效果。空气从进风口进入第二进风腔175后,经过第二换热器220,再经风道从出风口流出。
第一换热器210与第二换热器220并联的意思是指,第一换热器210可以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等构成第一冷媒循环流路,第二换热器220与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等可以构成第二冷媒循环流路器。由于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并联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工作相互独立,互不干扰。第一换热器210、第二换热器220以及壳体100的底部160和前侧壁170构成出风腔190,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预留更多的空间给第二换热器220,以增第二加换热器的面积,直接将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设置在出风口的上方,以为第二换热器220预留最大的安装空间。出风腔190与出风口连通,经过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换热后的空间,进入到出风腔190,再经过出风腔190从出风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并联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结构均更加简单,从而简化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生产制造过程,大幅降低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制造成本;通过设置两个简单的换热器,大幅缩小的单个换热器的体积和冷媒管的长度,使得冷媒在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中流动的路程得到大幅减少,从而,冷媒在传输过程中所损耗的能量也将更少,使得冷媒在换热器换热时的温差更大,从而有利于提高每个换热器的换热效率;通过将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相互独立设置,使得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工作互不干扰,当室温接近用户所需温度时,可以关闭其中的一个换热器,以避免开启过多的换热器而造成能耗,此时,单个换热器的在压缩机频率较低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高效工作,并能满足用户的需求;通过合理的排布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使得换热器的总体积不变,甚至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缩小了整个换热器所占用的空间,充分合理的利用了壳体100内部的空间,使得空调挂机的结构非常紧凑,在大幅减少空调挂机的体积的同时,有利于空调挂机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空调挂机体积的减小有利于空调挂机的生产、制造、运输、安装以及维护等;通过将出风口设置为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使得空调挂机的送风范围得到大幅增加,有利于空调挂机更好的送风。
为了提高空调挂机的空间利用率和风轮400的工作效率,所述空调挂机的风轮400,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190内。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蜗壳310和第二蜗壳340,和位于第一蜗壳310和第二蜗壳340之间的第一蜗舌320和第二蜗舌350;所述第一蜗壳310和所述第二蜗壳340相对设置形成流道,所述流道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侧形成与所述风轮400对应的风槽,所述风轮400的部分延伸至所述风槽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蜗壳310和所述第一蜗舌320靠近所述后侧壁18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第二蜗壳34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底部或者前侧壁170,第二蜗舌350设置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或者前侧壁170上,即第一出风口131设置在壳体100底部,第二出风口132可以位于壳体100底部,也可以位于前侧壁170上。
其中,以第一蜗壳310、第二蜗壳340、第一蜗舌320和第二蜗舌350均设置于壳体100底部的中部为例,第一蜗壳310靠近后侧壁180设置,第二蜗壳340靠近前侧壁170设置。第一蜗舌320的导流面朝向第一蜗壳310的导流面,第二蜗舌350的导流面朝向第二蜗壳340的导流面。第一蜗舌320和第二蜗舌350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蜗舌320和第二蜗舌350可以一体成型设置。关于第一蜗壳310、第一蜗舌320、第二蜗壳340以及第二蜗舌350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的连接方式可以结合下面的实施例以实现多种配合结构。流道的一端形成风槽,风槽的形状与风轮400的形状适配,以保证风轮400可以装入的同时,气流可以很好的被风轮400驱动。第一出风口131自风轮400向后侧壁180延伸,第二出风口132自风轮400向前侧壁170呈扩口型,使得出风腔190内的空气,在风轮400的作用下,经过流道后从出风口流出。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蜗壳310、第二蜗壳340、第一蜗舌320和第二蜗舌350的设置,使得换热后的空气在流道中加压,并且将空气的流动方向进行统一,有效的增加了风压,有利于增加空气的送风距离,通过将风轮400的一部分设置于流道中,使得空气的增压效果和送风效果得到大幅的提升。风轮400以贯流风轮400为例,贯流风轮400沿壳体100的长度方向设置,将气流从其径向方向送出。
为了更加充分的合理利用空间,本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上面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13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均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所述第一蜗壳310和所述第二蜗壳340均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连接,第一出风口13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132之间由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蜗舌320和第二蜗舌350隔离。所述流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所述第一流道由所述第一蜗壳310和第一蜗舌320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二流道由所述第二蜗壳340和第二蜗舌350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壳体100的后侧壁180延伸,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壳体100的前侧壁170延伸。
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上部连通,以形成风槽,供贯流风轮400安装,下部相互独立,且分别与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连通。气流在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上部加压,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下部分流送风。其中,第一流道的下部向后下方(与壳体100的后侧壁180和底部均成锐角设置)延伸,第二流道以朝向前下方(与壳体100的前侧壁170和底部均成锐角设置)延伸。使得经过第一流道自第一出风口131流出的空气朝后下方流动,经过第二流动自第二出风口132流程的空气朝前下方流动。
为了更加充分的合理利用空间,本实施例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结合上面的实施例。所述第一出风口131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所述第二出风口132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前侧壁170上;所述第一蜗壳310和所述第一蜗舌320均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131形成于所述第一蜗壳310和所述第一蜗舌320之间;所述第二蜗壳340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所述第二蜗舌350设于所述壳体100的前侧壁170上,所述第二出风口132形成于所述第二蜗壳340和所述第二蜗舌350之间。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一端均与壳体顶部150连接,第一换热器210的底部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和/或后侧壁180连接;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与所述壳体100的前侧壁170和/或第二蜗舌350连接。
本实施例中,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上部连通,以形成风槽,供贯流风轮400安装,下部相互独立,且分别与第一出风口131和第二出风口132连通。气流在第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上部加压,在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的下部分流送风。其中,第一流道的下部向后下方(与壳体100的后侧壁180和底部均成锐角设置)延伸,或者朝向前下方(与壳体100的前侧壁170和底部均成锐角设置)延伸。第二流道朝向前下方或者前上方(与壳体100的前侧壁170和顶部均成锐角设置)延伸。第二出风口132设置在蜗舌的下方,第一蜗壳310和第二蜗舌350相对设置形成流道。使得经过第一流道自第一出风口131流出的空气朝后下方或前下方流动,经过第二流动自第二出风口132流程的空气朝前下方或前上方流动。
为了更加充分的合理利用空间,第一换热器210和第二换热器220的一端均与壳体顶部150连接,以使所述出风腔190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者梯形所述第一换热器210与所述壳体100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185,所述第一进风腔18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110;所述第二换热器220与所述壳体100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175,所述第二进风腔175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120,所述第一进风腔185和所述第二进风腔175相互独立。所述第一进风口110和所述第二进风口120均位于所述壳体顶部150。
本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210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壳体顶部150和底部连接,同理,第二换热器220通过可拆卸连接的方式与壳体顶部150和底部连接。通过将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设置在前侧壁170或者底部160上,充分考虑到了第二换热器的安装和如何尽可能的提高第二换热器的安装空间,以增加第二换热器的体积。通过将第一进风口110和第二进风口120设置为相互独立,使得与第一换热器210换热的气流和第二换热器220换热的气流互不干扰,有效的提高了空气换热的稳定性。
为了避免换热器的冷凝水外流,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所述第一接水盘51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10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和/或后侧壁180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接水盘520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160和/或前侧壁170可拆卸连接。
第一接水盘510可以连接于多个位置,以连接于底部和后侧壁180的连接处为例。空调挂机还包括支架,支架连接壳体100底部和壳体100后侧壁180,第一接水盘510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第一换热器210的底部与支架或者第一接水盘510连接,以使第一换热器210的冷凝水流入第一接水盘510中。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水盘510和支架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第二接水盘520可以连接于多个位置,以连接于底部和前侧壁170的连接处为例。空调挂机还包括支架,支架设置在前侧壁170和壳体100底部的连接处。第二接水盘520安装于支架上,并且,第二换热器220的底部与支架或者第二接水盘520连接,以使第二换热器220的冷凝水流入第二接水盘520中。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接水盘520和支架可以一体成型设置。
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均沿对应的换热器的长度方向延伸,并且其一端距离壳体100底部的高度,高于另一端距离底部的高度。为了更加便捷的出水,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较高的一端位于壳体100的同一端(左端或右端)。以第一接水盘510为例,第一接水盘510左端距离壳体100底部的高度,大于第一接水盘510右端距离壳体100底部的高度,使得第一接水盘510中的水,自第一接水盘510的左端流至右端,再经过排水管排出。同理,第二接水盘520中的水,也自第二接水盘520的左端流至右端,再经过排水管排出。如此设置,使得第一接水盘510和第二接水盘520中的冷凝水可以迅速的排出,从而避免出现积水的现象,进而避免在空调挂机内部滋生细菌等,有利于提高用户更加健康的使用空调器。
为了便于空调挂机的安装,所述空调挂机包括多个第一出风口140,多个所述第一出风口140沿所述壳体100的周向排列,以使空调挂机具有多个安装位。在壳体100的四周(顶部、底部、左、右端壁和后侧壁180)均设置有第一出风口140,当然空调挂机需要安装时,可以选择所需要的位置进行安装。使得空调挂机的安装更加便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连通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所述出风口包括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
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和所述第二换热器并联设置,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设置于所述风道内;
所述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以及壳体的底部围合形成出风腔,所述出风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的风轮,对应所述出风口设置于所述出风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和位于第一蜗壳和第二蜗壳之间的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相对设置形成流道,所述流道的一侧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另一侧形成与所述风轮对应的风槽,所述风轮的部分延伸至所述风槽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二蜗壳均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第一出风口和所述第二出风口之间由相互连接的所述第一蜗舌和第二蜗舌隔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包括相互独立的第一流道和第二流道;
所述第一流道由所述第一蜗壳和第一蜗舌相对设置形成,所述第二流道由所述第二蜗壳和第二蜗舌相对设置形成;
所述第一流道向所述壳体的后侧壁延伸,所述第二流道沿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延伸。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出风口位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
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一蜗舌均与所述壳体的底部连接,所述第一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一蜗壳和所述第一蜗舌之间;
所述第二蜗壳设于所述壳体的底部,所述第二蜗舌设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上,所述第二出风口形成于所述第二蜗壳和所述第二蜗舌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连接,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连接;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与所述壳体的前侧壁和/或第二蜗舌连接。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的一端均与壳体的顶部连接,以使所述出风腔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或者梯形。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一进风腔,所述第一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一进风口;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壳体围合形成第二进风腔,所述第二进风腔的侧壁上开设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一进风腔和所述第二进风腔相互独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风口和所述第二进风口均位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挂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挂机还包括第一接水盘和第二接水盘;
所述第一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后侧壁可拆卸连接;
所述第二接水盘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的底部,且与所述壳体的底部和/或前侧壁可拆卸连接。
CN201711337022.7A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Pending CN10808797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7022.7A CN108087974A (zh)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37022.7A CN108087974A (zh)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87974A true CN108087974A (zh) 2018-05-29

Family

ID=62175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37022.7A Pending CN108087974A (zh) 2017-12-12 2017-12-12 空调挂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87974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7750A1 (en) * 2021-08-17 2023-02-22 Guangdong Giwee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uniform air discharge ceiling cassett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8176A (ja) * 1997-10-20 1999-04-3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9115351A (ja) * 2007-11-05 2009-05-2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CN104296351A (zh) * 2014-09-28 2015-01-2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4176751U (zh) * 2014-09-12 2015-02-2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6225179A (zh) * 2016-09-09 2016-12-14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射流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106287968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侧回下送式多空间空调室内机
CN206222463U (zh) * 2016-09-30 2017-06-0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570015U (zh) * 2017-12-12 2018-07-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118176A (ja) * 1997-10-20 1999-04-30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JP2009115351A (ja) * 2007-11-05 2009-05-28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機用室内機
CN204176751U (zh) * 2014-09-12 2015-02-25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
CN104296351A (zh) * 2014-09-28 2015-01-21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6287968A (zh) * 2016-08-30 2017-01-04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侧回下送式多空间空调室内机
CN106225179A (zh) * 2016-09-09 2016-12-14 广东申菱环境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壁挂射流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06222463U (zh) * 2016-09-30 2017-06-06 美的集团武汉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竖式壁挂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570015U (zh) * 2017-12-12 2018-07-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37750A1 (en) * 2021-08-17 2023-02-22 Guangdong Giwee Technology Co., Ltd. Double-sided uniform air discharge ceiling cassett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100095U (zh) 空调送风装置及空调
CN107883454A (zh) 空调挂机
CN108050595A (zh) 空调挂机
CN207146545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6949614A (zh) 一种空调与冰箱一体机以及空调
CN104132409B (zh) 采用旋转布水的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207570019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5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7U (zh) 空调挂机
CN205807695U (zh) 机组外置式机房散热系统
CN108087974A (zh) 空调挂机
CN208936300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14654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105860A (zh) 空调挂机
CN106679282A (zh) 一种冰箱
CN2073349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570016U (zh) 空调挂机
CN207936237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4U (zh) 空调挂机
CN208186511U (zh) 空调挂机
CN208011859U (zh) 空调挂机
CN207570018U (zh) 空调挂机
CN208519924U (zh) 一种新风全热交换双向流调温一体机
CN208886981U (zh) 横流式多温蒸发制冷冷水机与机械制冷相结合的空调装置
CN208186512U (zh) 空调挂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