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6450535A -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6450535A CN106450535A CN201610957967.8A CN201610957967A CN106450535A CN 106450535 A CN106450535 A CN 106450535A CN 201610957967 A CN201610957967 A CN 201610957967A CN 106450535 A CN106450535 A CN 10645053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harging
- mobile terminal
- charging current
- current
- arc discharg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6—Initial charging measur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方法包括: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移动充电中的移动终端时减小了充电电流,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器时产生拉弧现象,破坏充电接口,延长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充电接口有二类,即:Micro-USB、Mini-USB,Micro-USB比Mini-USB的接口要薄一些,Mini-USB接口防误插性能较好,Micro-USB连接器比标准USB和Mini-USB连接器更小,节省空间,具有高达10000次的插拔寿命和强度。除了上述两种充电接口,出现了Type-C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可以不分正反面随意插拔,在传输速度还有充电速度上都会有明显的提升。
无论上述那种类型的充电接口,在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电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至特定充电接口定义的最大充电电流,比如以Type-C充电接口为例,Type-C PD(PowerDelivery Specification)协议中充电电流已经定义到了5A,如果充电接口的线材等加以继续优化,最大充电电流可以提高到6A甚至于8A。为此,导致问题就是,如此大的充电电流,如果在充电过程中,用户在手机侧拔出充电线时,由于拔出充电线瞬时完成,导致充电接口会有拉弧现象,对充电接口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大的充电电流下,充电过程中用户在手机侧拔出充电线,导致充电接口产生拉弧现象,损坏充电接口的不足。
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包括:
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所述临界电流值为3A。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数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还包括:
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所述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增大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设置为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调整模块,设置为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所述临界电流值为3A。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运动数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
可选地,在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所述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增大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IC,包括所述充电IC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充电系统,包括充电IC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移动终端侧,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触发所述充电IC减小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用户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充电电流足够小,充电接口不会产生拉弧现象,从而避免了充电接口因为产生拉弧现象而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电子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执行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的一些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下述实施例中,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在充电过程中用户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充电电流足够小,充电接口不会产生拉弧现象,从而避免了充电接口因为产生拉弧现象而损坏。
当断开电路时,电流大小大于额定短路开断电流,电路两端之间电压击穿空气产生电弧,电弧持续存在的现象被称为拉弧现象。
本发明中充电线路连接时不存在大电流,所以只考虑断开充电时可能会产生的拉弧现象。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包括:
S101: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在本实施例当中,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指的是获取从移动终端的充电线路连接成功开始有电流通过到移动终端充电完成充电线路断开的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移动终端侧充电接口的充电电流的大小,充电线路是指移动终端的充电器。
S102: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本实施例中,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则可以判定即将结束对移动终端的充电过程。
本实施例中,以手机为例,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为监听到的手机传感器得到的手机是否移动的数据。
移动终端的传感器可以通过相应的程序进行调用,并获得其对应的数据。移动终端中的传感器一般包括:
加速度传感器#define SENSOR_TYPE_ACCELEROMETER 1
陀螺仪传感器#define SENSOR_TYPE_GYROSCOPE 4
压力传感器#define SENSOR_TYPE_PRESSURE 6
重力传感器#define SENSOR_TYPE_GRAVITY 9
线性加速度传感器#define SENSOR_TYPE_LINEAR_ACCELERATION10
旋转矢量传感器#define SENSOR_TYPE_ROTATION_VECTOR 11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运动数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若判定即将结束对移动终端的充电过程时,为保证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充电接口位置不会产生拉弧现象,还应判断充电电流是否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电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至特定充电接口定义的最大充电电流,比如以Type-C充电接口为例,Type-C PD(Power Delivery Specification)协议中充电电流已经定义到了5A,如果充电接口的线材等加以继续优化,最大充电电流可以提高到6A甚至于8A。如此大的充电电流,如果在充电过程中,用户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由于拔出充电线瞬时完成,导致充电接口会有拉弧现象,对充电接口造成损坏。为防止充电接口损坏,拔出充电线的瞬间,充电电流值应小于或等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不同的接口有不同的临界电流值,可以根据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以Type-C接口为例,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时,临界电流值为3A。
在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根据监听到的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判定移动终端正在被移动,则用户可能正在使用移动终端,有可能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结束移动终端的充电过程。为了防止在拔出冲电线的过程中产生拉弧现象,造成充电接口的损坏,在通过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时,减小充电电流的大小,达到保护充电接口的目的。
本实施例中,减小充电电流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充电器射极电阻或调整输入电流的占空比降低平均电压值的技术方法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移动充电中的移动终端时减小了充电电流,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器时产生拉弧现象,破坏充电接口,延长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包括:
S201: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增大充电电流。
在本实施例中,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是指,从移动终端的充电线路连接成功开始有电流通过,到移动终端充电完成充电线路断开的过程中,任意时刻的移动终端侧充电接口的充电电流的大小。
在移动终端充电的过程中,充电电流从小到大逐渐增加,至特定充电接口定义的最大充电电流。移动终端充电过程可以根据充电电流大小分为以下几种状态:待机状态,移动终端的保护IC无充电电压输出,移动终端没有充电状态;预充电状态,为涓流充电,如果待充电电池的电压较低(一般设定为小于3V)时,要进行预充电,充电电流设为电流的1/10;电压升到3V后进入标准充电状态,标准充电状态为恒流充电过程,以Type-C充电接口为例,此时充电电流最大可以为6A,电流足够大,导致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会产生拉弧现象;当充电电压增大到4.2V时,进入恒压充电状态,充电电压恒定,充电电流逐步减小,此时电池充电状态基本结束,当充电电流小于最大设定电流的1/10时,充电停止。上述四个充电状态中,待机状态不进行充电工作、预充电状态的充电电流较小,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并不会产生拉弧现象、恒压充电状态时充电过程可以基本结束。因此,充电过程主要指预充电状态和标准充电状态。预充电状态时,充电电流较小,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线时并不会产生拉弧现象导致充电接口损坏。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后,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可以确定充电状态为预充电状态,充电电流可以继续增大。
S202:根据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本实施例中,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是根据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设定的。目前主流的充电接口有二类,即:Micro-USB、Mini-USB,Micro-USB比Mini-USB的接口要薄一些,Mini-USB接口防误插性能较好,Micro-USB连接器比标准USB和Mini-USB连接器更小,节省空间,具有高达10000次的插拔寿命和强度。除了上述两种充电接口,还包括Type-C充电接口,该充电接口可以不分正反面随意插拔,在传输速度还有充电速度上都有明显的提升。
无论上述哪种类型的充电接口,都有其最大充电电流,也都有其对应的产生拉弧现象的充电电流阈值。本实施例中,根据充电接口类型,确定充电电流最大支持的充电电流,根据最大支持的充电电流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以Type-C接口为例,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时,临界电流值为3A。
S203:根据监听到的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判定即将结束对移动终端的充电过程则减小充电电流。
本实施例中,步骤S203类似上述图1中的S102,详细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移动充电中的移动终端时减小了充电电流,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器时产生拉弧现象,破坏充电接口,延长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包括:
获取模块301,设置为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调整模块302,设置为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可选地,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01进一步用于根据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可选地,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运动数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
可选地,本发明的任一实施例中,获取模块301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增大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移动充电中的移动终端时减小了充电电流,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器时产生拉弧现象,破坏充电接口,延长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充电系统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其中包括充电IC401、处理器402,其中:
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器402位于移动终端侧,处理器402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触发充电IC 401减小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在用户移动充电中的移动终端时减小了充电电流,避免了在移动终端侧拔出充电器时产生拉弧现象,破坏充电接口,延长了充电接口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IC,包括充电IC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终端,包括处理器,处理器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图5为本发明执行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的一些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根据图5所示,该设备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510以及存储器520,图5中以一个处理器510为例。
执行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的设备还可以包括: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30。
处理器510、存储器520、输入装置530和输出装置540可以通过总线或者其他方式连接,图5中以通过总线连接为例。
存储器520作为一种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易失性软件程序、非易失性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处理器51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20中的非易失性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
存储器520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要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等。此外,存储器5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520,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520,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520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520件。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520可选包括相对于处理器510远程设置的存储器520,这些远程存储器520可以通过网络连接至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上述网络的实例包括但不限于互联网、企业内部网、局域网、移动通信网及其组合。
输入装置530可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
所述一个或者多个模块存储在所述存储器520中,当被所述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510执行时,执行上述任意方法实施例中的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子设备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
(1)移动通信设备:这类设备的特点是具备移动通信功能,并且以提供话音、数据通信为主要目标。这类终端包括:智能手机(例如iPhone)、多媒体手机、功能性手机,以及低端手机等。
(2)超移动个人计算机设备:这类设备属于个人计算机的范畴,有计算和处理功能,一般也具备移动上网特性。这类终端包括:PDA、MID和UMPC设备等,例如iPad。
(3)便携式娱乐设备:这类设备可以显示和播放多媒体内容。该类设备包括:音频、视频播放器(例如iPod),掌上游戏机,电子书,以及智能玩具和便携式车载导航设备。
(4)服务器: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510、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服务器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5)其他具有数据交互功能的电子装置。
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各实施方式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基于这样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3)
1.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所述临界电流值为3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数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还包括:
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所述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增大充电电流。
6.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设置为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
调整模块,设置为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移动终端的充电接口类型,确定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接口为Type-C接口,所述临界电流值为3A。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数据包括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中之一或者二者组合输出的运动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模块进一步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所述充电电流小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增大充电电流。
11.一种充电IC,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充电IC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12.一种电子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减小充电电流。
13.一种充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IC以及处理器,所述处理器位于移动终端侧,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在对移动终端充电过程中充电电流的大小;若监听到移动终端的运动数据超过设定的门限值,且所述充电电流大于产生拉弧现象的临界电流值,则触发所述充电IC减小充电电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7967.8A CN106450535A (zh) | 2016-10-27 | 2016-10-27 |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957967.8A CN106450535A (zh) | 2016-10-27 | 2016-10-27 |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6450535A true CN106450535A (zh) | 2017-02-22 |
Family
ID=58179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957967.8A Pending CN106450535A (zh) | 2016-10-27 | 2016-10-27 |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6450535A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4718A (zh) * | 2017-10-11 | 2018-04-06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
CN109309399A (zh) * | 2018-11-13 | 2019-02-05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电源以及移动电源的放电方法 |
CN110247458A (zh) * | 2019-07-16 | 2019-09-17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380484A (zh) * | 2019-07-29 | 2019-10-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CN111834679A (zh) * | 2019-04-22 | 2020-10-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35049A (zh) * | 2019-04-22 | 2020-10-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充电终端、方法及装置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2070A (en) * | 1994-01-28 | 1997-01-0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Battery charger hav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
JP2007228716A (ja) * | 2006-02-23 | 2007-09-06 | Takeuchi Seisakusho:Kk | 充電システム |
CN104836290A (zh) * | 2015-05-07 | 2015-08-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器插入拔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CN106058979A (zh) * | 2016-06-27 | 2016-10-26 | 深圳维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ype‑c接口的可稳定实现大电流充电的充电方法 |
-
2016
- 2016-10-27 CN CN201610957967.8A patent/CN10645053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592070A (en) * | 1994-01-28 | 1997-01-07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Battery charger having a temperature sensor and a rechargeable battery charging method |
JP2007228716A (ja) * | 2006-02-23 | 2007-09-06 | Takeuchi Seisakusho:Kk | 充電システム |
CN104836290A (zh) * | 2015-05-07 | 2015-08-12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充电器插入拔出的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
CN106058979A (zh) * | 2016-06-27 | 2016-10-26 | 深圳维普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基于type‑c接口的可稳定实现大电流充电的充电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丁晓华: "《智能电网与电动汽车》", 31 December 2014 * |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884718A (zh) * | 2017-10-11 | 2018-04-06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
CN107884718B (zh) * | 2017-10-11 | 2021-02-19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电池剩余电量计算方法、移动终端以及存储装置 |
CN109309399A (zh) * | 2018-11-13 | 2019-02-05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电源以及移动电源的放电方法 |
CN109309399B (zh) * | 2018-11-13 | 2021-01-05 | 深圳市蓝禾技术有限公司 | 移动电源以及移动电源的放电方法 |
CN111834679A (zh) * | 2019-04-22 | 2020-10-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35049A (zh) * | 2019-04-22 | 2020-10-2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充电终端、方法及装置 |
CN111834679B (zh) * | 2019-04-22 | 2021-12-07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1835049B (zh) * | 2019-04-22 | 2022-06-24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充电终端、方法及装置 |
CN110247458A (zh) * | 2019-07-16 | 2019-09-17 |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 智能终端的充电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0380484A (zh) * | 2019-07-29 | 2019-10-25 |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充电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50535A (zh) | 一种对移动终端充电的方法及装置以及充电系统 | |
US10424958B2 (en) | Charg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y | |
CN104682458A (zh) | 充电控制装置、系统、充电芯片和用户终端 | |
EP2911232B1 (en) | Charging method and charger | |
CN105207288B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3972967A (zh) | 一种根据应用场景控制充电的方法 | |
CN104505890B (zh) | 一种移动终端 | |
KR20130097198A (ko) | 충전 포트 | |
CN103682498A (zh) | 一种充电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4467109B (zh) | 用于为电子设备供电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10085934A (zh) | 一种终端电池的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 |
CN110417085B (zh) | 一种用于检测苹果设备是否插入的系统及方法 | |
CN106802872A (zh) | 一种通过usb接口进行设备间充电的方法和终端 | |
CN105576753A (zh)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06505656A (zh) | 一种移动终端的充电方法、装置、系统以及移动终端 | |
CN105896639B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4485712B (zh) | 一种充电方法和电子设备 | |
CN106549458B (zh) | 电池充电电路及充电方法 | |
CN105914820A (zh) | 带有识别功能的分离式移动电源及其认证识别方法 | |
CN209311656U (zh) | 电池充满检测电路、电子装置 | |
CN103905645B (zh) | 移动终端及其关机方法 | |
CN111146837A (zh) | 充电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 |
CN106899061B (zh) | 移动终端、充电装置及充电方法 | |
CN106487061B (zh) | 充电电路及方法 | |
CN105226337A (zh) | 一种终端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0222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