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609058B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609058B CN105609058B CN201610003501.4A CN201610003501A CN105609058B CN 105609058 B CN105609058 B CN 105609058B CN 201610003501 A CN201610003501 A CN 201610003501A CN 105609058 B CN105609058 B CN 1056090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ransistor
- output
- electrically connected
- unit
- backl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40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 G09G3/342—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 G09G3/3426—Control of illumination source using several illumination sources separately controlled corresponding to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e.g. along one dimension such as lines the different display panel areas being distributed in two dimensions, e.g.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Composi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23—Display panel composed of stacked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4—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selection purposes, e.g. logical AND for partial updat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8—Active matrix structure, i.e. with use of active elements, inclusive of non-linear two terminal elements, in the pixels together with light emitting or modulating elements
- G09G2300/080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 G09G2300/0819—Several active elements per pixel in active matrix panels used for counteracting undesired variations, e.g. feedback or autozeroing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 G09G2320/0626—Adjustment of display parameters for control of overall brightness
- G09G2320/0646—Modulation of illumination source brightness and image signal correlated to each other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09G3/3225—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using an active matrix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3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 G09G3/36—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by control of light from an independent source using liquid cryst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源包括多条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背光源数据线,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所述背光源数据线异层设置,且多条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所述背光源数据线互相交叉,将所述背光源划分为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内都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发光电路,同一行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同一列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背光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扫描信号,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控制所述发光单元亮度的灰阶信号。所述背光源能够划分为多个区域,更好的实现局部调光。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源。在现有技术中,背光源包括发光件和光学膜层。
背光源包括两种,在一种背光源中,发光件通常设置在光学膜层的一侧,也就是说,整个背光源的亮度是相同的。在另一种背光源中,背光源被划分为多个区域,每个区域都对应有发光件和光学膜层。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每个区域的亮度都可以独立的控制。这种背光源被称作“局部调光(local dimming)”背光源。可以根据待显示的图像调节各个区域的背光源的亮度,从而可以提高图像的对比度,从而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
但是,上述“局部调光”的背光源中,划分的区域的数量是有限的,难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因此,如何获得一种包括多个发光区域的背光源成为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源和显示装置。所述背光源可以划分为多个发光区域,从而使得所述背光源和显示装置具有更好的显示效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一种背光源,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其中,所述背光源包括多条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背光源数据线,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所述背光源数据线异层设置,且多条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所述背光源数据线互相交叉,将所述背光源划分为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内都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发光电路,同一行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同一列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背光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扫描信号,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控制所述发光单元亮度的灰阶信号。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发光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同一个所述发光区中发光二极管共用阴极,且不同发光区中的发光二极管对应不同的阴极。
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灰阶信号输入单元、驱动晶体管、储能单元、补偿单元和高电平信号输入端,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与高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控制端与相应的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当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背光源扫描线接收的有效扫描信号以及所述背光源数据线输入的灰阶信号时,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以将所述灰阶信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与高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背光源扫描线输出的有效扫描信号时,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以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存储至所述储能单元中。
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复位单元和复位电压输入端,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复位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有效的复位信号时,将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多条发光控制线,每行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一条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当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有效发光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当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有效发光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所述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补偿晶体管,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晶体管,所述复位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一端,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二端。
优选地,所述背光源包括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扫描信号输出模块和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源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背光源的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发光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输入的信号后输出发光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端和第二时钟信号端,通过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的时序与通过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的时序互补,且在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有效的扫描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为无效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二电平信号为有效的信号;
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晶体管、第二输出晶体管、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第一储能子模块和第二储能子模块;
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二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的第二极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用于在充电阶段向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充电,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初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从第二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开始,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与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维持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开启电压直至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结束;
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维持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开启电压直至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结束;
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向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在所述输出阶段放电。
优选地,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包括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和开关晶体管,
所述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和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一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二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三输出晶体管、第四输出晶体管和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
所述第三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背光源的发光控制阶段向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输出有效的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导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和第三储能子模块,
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三存储电容,所述第三存储电容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存储电容的另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
优选地,在同一行发光单元中,每三个发光单元形成为一个发光单元组,在同一个发光单元组中,三个发光单元分别为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上述任意一种背光源。
在本发明中,通过依次向多条背光源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对发光单元进行逐行扫描,并且通过所述背光源数据线依次向各个发光单元提供灰阶信号,可以实现对各个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由于背光源的各个发光单元都是独立发光的,并且在背光源中不需要设置诸如扩散板等光学膜片,因此,各个发光单元的面积不再受到限制,所以可以在背光源设置多个发光单元。可以根据显示面板的显示画面对背光源的各个发光单元的亮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具有较佳的对比度的图像。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所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实施方式剖视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源的一种实施方式俯视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背光源的局部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所提供的背光源的发光单元示意图;
图5是图4的时序图;
图6是背光源的驱动电路的示意图;
图7是输出扫描信号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图;
图8是图7的时序图;
图9是输出发光控制信号的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图;
图10是图9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背光源 110:发光电路
121:第一阳极 122:第二阳极
123:第三阳极 130:阴极
140:封装盖板 150:数据接口
160:柔性电路板 171:扫描信号输出模块
172: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
171a: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
171b: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
172a: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中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和用于为该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的背光源100。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其中,背光源100包括多条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背光源数据线,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所述背光源数据线异层设置,且多条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所述背光源数据线互相交叉,将所述背光源划分为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内都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发光电路,同一行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110与相应的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同一列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背光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扫描信号,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控制所述发光单元亮度的灰阶信号。
在本发明中,由于背光源100的各个发光单元都是独立发光的,并且在背光源100中不需要设置诸如扩散板等光学膜片,因此,各个发光单元的面积不再受到限制,所以可以在背光源100设置多个发光单元。可以根据显示面板200的显示画面对背光源100的各个发光单元的亮度进行控制,从而使得显示装置能够显示具有较佳的对比度的图像。
容易理解的是,显示面板200可以是液晶显示面板。例如,如图1中所示,显示面板200可以包括阵列基板210和彩膜基板220。当然,显示面板200还可以是其他需要背光源的显示面板。例如,显示面板可以是电子纸,也可以是电致变色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中,可以认为发光二极管位于同一层中,发光二极管所在的层包括:阳极图形层、发光材料层和阴极130。在图1中示出了三个位于同一层中的发光二极管,该三个发光二极管分别是红色发光二极管、绿色发光二极管和蓝色发光二极管,则三个发光二极管共用一个阴极130。红色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第一阳极121和红色发光层R,绿色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第二阳极122和绿色发光层G,蓝色发光二极管还包括第三阳极123和蓝色发光层B。
在图1中,背光源还包括用于提供信号的柔性电路板160、数据接口150、封装盖板140。通过柔性电路板向背光源提供发光信号,由数据接口150输送给背光源。
容易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通过依次向多条背光源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对发光单元进行逐行扫描,并且通过所述背光源数据线依次向各个发光单元提供灰阶信号,可以实现对各个发光单元的发光亮度进行控制。
为了能够实现更好的控制各个发光单元的亮度,优选地,可以将背光源100划分为至少两个发光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如图2和图3中所示,同一个发光区中的发光二极管共用阴极130,不同发光区中的发光二极管对应不同的阴极130。由于不同的发光区域对应了不同的阴极,因此,不同的发光区之间亮度互不影响,更容易实现对显示装置的局部调光。
在本发明中,对一个发光区中发光单元的数量并不做特殊的限制。例如,一个发光区中可以仅包括一个发光单元,也可以包括多个发光单元。优选地,一个发光区中包括多个发光单元,从而可以简化背光源的制造工艺。
在本发明中,如图4所示,对发光电路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的要求,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驱动晶体管M3、储能单元、补偿单元112和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
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与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电连接。
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控制端与相应的背光源扫描线Gate电连接,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入端与背光源数据线data电连接,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一极电连接,当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控制端接收到背光源扫描线Gate接收的有效扫描信号以及背光源数据线data输入的灰阶信号时,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以将灰阶信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补偿单元112的控制端与背光源扫描线Gate电连接,补偿单元112的输入端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二极电连接,补偿单元112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与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电连接。当补偿单元112的控制端接收到背光源扫描线Gate输出的有效扫描信号时,补偿单元112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以将驱动晶体管M3的阈值电压存储至所述储能单元中。
图6中所示的是所述发光电路的时序图。如图4中所示,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储能单元形成为存储电容C0。
如图中所示,有效的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在同一个阶段中同时提供扫描信号和灰阶信号。
为了便于描述,将提供扫描信号和灰阶信号的阶段称为充电补偿阶段(即,图6中的阶段②)。在充电补偿阶段,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控制端接收到扫描信号后,将该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入端和输出端导通,因此,通过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入端输入的灰阶信号被输送至驱动晶体管M3的第一极。于此同时,补偿单元112的控制端接收到有效的扫描信号后,将驱动晶体管M3的第二极和栅极导通,从而使得驱动晶体管M3形成二极管连接。因此,灰阶信号通过驱动晶体管M3向存储电容C0充电。当充电补偿阶段结束后,存储电容C0中存储有背光源数据线data提供的灰阶信号电压Vdata、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提供的高电平电压Vdd以及驱动晶体管M3的阈值电压Vth。
在充电补偿阶段结束后,所述发光电路进入发光阶段(即,图6中的阶段③),可以利用以下公式(1)计算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IOLED=K(Vgs-Vth)2
=K[Vdd-(Vdata-Vth)-Vth]2
=K[Vdd-Vdata]2 (1)
其中,I IOLED是发光阶段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
K是与驱动晶体管M3的宽长比有关的常数;
Vth是驱动晶体管M3的阈值电压;
Vgs是驱动晶体管M3的栅源电压差;
Vdata为灰阶信号电压;
Vdd是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输入的高电平电压。
通过公式(1)可以看出,通过发光二极管OLED的电流与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无关,也就是说,驱动晶体管M3的阈值电压漂移不会影响到流过发光二极管的电流的大小。因此,所述背光源具有较好的发光稳定性,从而使得所述显示装置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
为了使得所述背光源具有较好的发光性能,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复位单元115和复位电压输入端int。复位单元115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电连接,复位单元115的第一输入端与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电连接,复位单元115的第二输入端与复位电压输入端int电连接。当复位单元115的控制端接收到有效的复位信号时,该复位单元115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导通。
复位阶段可以在发光阶段之后进行,也可以在充电补偿阶段之前进行(例如,图6中的阶段①)。当复位单元115接收到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输入的复位信号之后,复位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导通,也就是说,所述储能模块的第一端与复位电压输入端int导通,复位电压输入端int电位较低,从而可以对储能模块和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进行放电,使得驱动晶体管M3和储能模块都恢复至初始状态,从而不会影响到下一帧的显示。
背光源的各个发光二极管仅在发光阶段发光,其他阶段不发光,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优选地,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多条发光控制线EM,每行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一条发光控制线EM,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线EM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输入端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输出端与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电连接,当发光控制线EM提供有效发光控制信号时,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第一发光控制端113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之后,发光二极管OLED的阳极即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二极导通,因此,通过驱动晶体管M3的电流可以驱动发光二极管OLED发光。
为了避免在充电补偿阶段充入储能模块的电压受到影响,优选地,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该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输入端与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输出端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控制端与发光控制线EM电连接,当发光控制线EM提供有效发光控制信号时,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当发光控制线EM提供有效的发光控制信号时,第二光控制单元导通,从而可以将高电平信号输入端ELVDD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一极导通,从而可以确保驱动晶体管M3正常产生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的驱动电流IOLED。
在本发明中,对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具体结构并不做特殊的限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中所示,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该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的栅极形成为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控制端,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的第一极形成为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输入端,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的第二极形成为第一发光控制单元113的输出端。
当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有效的发光控制信号时,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导通。在本发明中,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有效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在本发明中,对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具体结构并不做特殊的限制。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5中所示,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包括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该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栅极形成为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控制端,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一极形成为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输入端,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的第二极形成为第二发光控制单元114的输出端。
当发光控制信号线EM提供有效的发光控制信号时,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导通。在本发明中,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6为P型晶体管,因此,有效的发光控制信号为低电平信号。
由于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连接同一条发光控制信号线EM,因此,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和第二光控制信号线M4的类型相同,要么同为N型晶体管,要么同为P型晶体管。
当然了,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M6和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M4也可以分别由不同的发光控制信号线来控制。
在本发明中,对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具体结构也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如图5中所示,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可以包括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该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的栅极形成为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控制端,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的第一极形成为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入端,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的第二极形成为灰阶信号输入单元111的输出端。
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的栅极与背光源扫描线Gate电连接,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的第一极与背光源数据线data电连接,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的第二极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二极电连接。当背光源扫描线Gate提供有效的扫描信号、背光源数据线data提供灰阶信号时,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导通。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为P型晶体管,因此,有效的扫描信号为低电平信号。当然,本发明并不限于此,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也可以为N型晶体管,当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M5为N型晶体管时,有效的扫描信号则为高电平信号。
在本发明中,对补偿单元112的具体结构也没有特殊的限制。在图5中所示的优选实施方式中,补偿单元112包括补偿晶体管M2,该补偿晶体管M2的栅极形成为补偿单元112的控制端,补偿晶体管M2的第一极形成为补偿单元112的输入端,补偿晶体管M2的第二极形成为补偿单元112的输出端。
补偿晶体管M2的栅极与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补偿晶体管M2的第二极与储能模块的第一端(即,图中存储电容C0的第一端)以及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电连接,补偿晶体管M2的第一极与驱动晶体管M3的第二极电连接。当通过背光源扫描线Gate向补偿晶体管M2的栅极提供有效的扫描信号时,补偿晶体管M2导通,从而将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和第二极导通,形成二极管连接。在图5中所公开的实施方式中,由于均与同一条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因此,补偿晶体管M2的类型应当与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M5的类型相同,即,补偿晶体管M2也是P型晶体管,在接收到低电平的扫描信号时,补偿晶体管M2导通。
在本发明中,对复位单元115的具体结构也不做特殊的限定。例如,在图5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复位单元115包括复位晶体管M1,该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形成为复位单元115的控制端,复位晶体管M1的第一极形成为复位单元115的第一端,复位晶体管M1的第二极形成为复位单元115的第二端。
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1的第一极与初始信号输入端int电连接,复位晶体管M1的第二极与储能模块的第一端以及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电连接。当复位信号输入端Reset向复位晶体管M1的栅极提供有效的复位信号时,复位晶体管M1导通,从而对储能模块和驱动晶体管M3的栅极进行放电。
在本发明中,对初始信号输入端int提供的初始电压Vint并没有特殊的要求,优选地,初始信号输入端为接地端。
为了减小背光源的厚度、提高背光源的集成化程度,所述背光源包括移位寄存器,如图7中所示,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和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172,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用于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源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背光源的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发光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中,对扫描信号输出模块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特殊的限制,只要扫描信号输出模块能够在充电和补偿阶段输出扫描信号、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能够在发光阶段输出发光控制信号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高背光源的集成化程度,优选地,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输入的信号后输出发光控制信号。
在本发明中,移位寄存器的具体结构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第一时钟信号端CK和第二时钟信号端CB。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端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的时序与通过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的时序互补。并且,在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有效的扫描信号时,向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也是有效的时钟信号。通过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是无效的信号,通过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输入的第二信号是有效的信号。
如图8中所示,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包括第一输出晶体管T4、第二输出晶体管T5、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171b、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171a和第一储能子模块和第二储能子模块。图8中所示的是第n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电路示意图。
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电连接,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二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Gate Output(n)电连接。
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一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Gate Output(n)电连接,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二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CB电连接。
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用于在充电阶段向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以及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充电。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初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从第二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开始,所述扫描信号输入端与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初始信号输入端用于提供初始信号STV。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n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输入端与第n-1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Gate Output(n-1)电连接。
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即,图10中的阶段t2)维持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电压为该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开启电压,直至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结束。
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维持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电压为该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开启电压直至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结束。
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171b用于在输出阶段向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在所述输出阶段放电。
图10中所示的是图8和图9中所示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工作时的时序图。
如图中所示,在预充电阶段(即图10中的阶段t1),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输入端接收到第n-1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Gate Output(n-1)输出的有效扫描信号,从而向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以及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充电。预充电阶段结束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达到开启电压,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也达到开启电压。由于此时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二极接收到无效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极也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因此,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无效的扫描信号。
在输出阶段(即,图10中的阶段t2),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为无效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由于第一储能子模块维持第一输出晶体管T4开启、第二储能子模块维持第二输出晶体管T5开启,因此,通过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出至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的输出端Gate Output(n)。通过调节第一输出晶体管T4和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尺寸使得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的输出端Gate Output(n)输出有效的第二时钟信号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在此阶段,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171b向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一储能子模块和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储能子模块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在所述输出阶段放电。放电结束后,第一输出晶体管T4和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达到关闭电压,从而使得输出阶段结束。
在本发明中,对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具体结构也不做特殊的限制,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包括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和开关晶体管T2。
如图所示,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CK电连接,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输入端(即,与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Gate Output(n-1)电连接),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的第二极与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
开关晶体管T2的第一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CK电连接,开关晶体管T2的第二极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实施方式中,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和开关晶体管T2都是P型晶体管。在充电阶段,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为低电平的有效信号,因此,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导通,将有效的扫描信号输入至开关晶体管T2的栅极,开关晶体管T2导通。此时,开关晶体管T2的第二极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输送至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对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以及第二储能子模块进行充电。于此同时,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接收到的扫描信号还对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以及第一储能子模块进行充电。
在本发明中,对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的具体结构也不做限定。在图8和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和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7。
如图中所示,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CK电连接,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一极与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电连接,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二极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电连接。
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与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的第二极电连接,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电连接,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的第二极与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7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7的栅极与第二时钟信号端CB电连接,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7的第二极与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电连接。
在预充电阶段,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有效的第一时钟信号,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导通,从而将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导通,由于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无效的第二时钟信号,因此,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7截止,因此,在预充电阶段,第二输出晶体管T5并不会受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的影响。
在输出阶段,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为无效信号,因此,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截止,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的栅极的电压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电压相同,因此,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T6导通。由于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因此,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7导通,从而将第一电平信号端VGH输入的第一电平输入至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对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提供第一电平,使得第二输出晶体管T5在将第二时钟信号输出至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之后截止。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一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一存储电容C1,第二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二存储电容C2。
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二端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二存储电容C2的第一端与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栅极电连接。
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二端与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一极电连接,第一存储电容C1的第一端与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中,对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具体结构也不做特殊的限定,例如,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9中所示,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172包括第三输出晶体管T10、第四输出晶体管T11和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172a。图9中所示的是第n级移位寄存单元的示意图。
如图所示,第三输出晶体管T10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电连接,第三输出晶体管T10的栅极形成为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第三输出晶体管T10的第二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EM Output(n)电连接。
第四输出晶体管T11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EM Output(n)电连接,第四输出晶体管T11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第四输出晶体管T11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显示装置的发光控制阶段对向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输出有效的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导通。
在本发明中,对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具体结构并没有特殊的限制,例如,在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T8、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T9和第三储能子模块。
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T8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T8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电连接,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T8的第二极与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T9的第一极电连接。
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T9的栅极与第一时钟信号端CK电连接,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T9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电连接。
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时钟信号端CB电连接,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第四输出晶体管T11的栅极电连接。
在本发明中,优选地,第三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三存储电容C3,第三存储电容C3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存储电容C3的另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
下面结合图9和图10对移位寄存单元的工作原理进行解释,在图9中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所有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因此,有效的信号均为低电平信号,无效的信号均为高电平信号。并且,图9中所示的移位寄存单元是与图5中的发光电路配合使用的,图5中的发光电路中,所有的晶体管均为P型晶体管,因此,对于图5中的发光电路而言,有效信号也是低电平信号,无效信号与是高电平信号。所以,当下文中描述到图9中的电路输出有效的扫描信号时,表明图9中的电路输出的是低电平的扫描信号,当下文中描述到图9中的电路输出无效的扫描信号时,表面图9中的电路输出的是高电平的扫描信号。
如图10所示,移位寄存单元的一个工作周期包括预充电阶段t1、输出阶段t2和发光阶段t3。
在预充电阶段t1,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端Gate Output(n-1)输出有效的扫描信号、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因此,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导通、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T3导通,开关晶体管T2导通,对第二储能电容C2进行充电,并且,第一输出晶体管T4导通。同时,通过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T1的扫描信号还对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以及第一存储电容C1进行充电。在此阶段,第一输出晶体管T4和第二输出晶体管T5均导通,由于此时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二极接收到无效的第二时钟信号,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极也接收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因此,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无效的扫描信号。
在输出阶段t2,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为无效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由于第二存储电容C2维持第一输出晶体管T4开启、第一存储电容维持第二输出晶体管T5开启,因此,通过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输出至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的输出端Gate Output(n)。通过调节第一输出晶体管T4和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尺寸使得扫描信号输出模块171的输出端Gate Output(n)输出有效的第二时钟信号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实现的,因此,这里不再赘述。在此阶段,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171b向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第一储能子模块和第一输出晶体管T4的第一储能子模块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在所述输出阶段放电。放电结束后,第一输出晶体管T4和第二输出晶体管T5的栅极达到关闭电压,从而使得输出阶段结束。
同样在输出阶段t2,输出有效信号使得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8、第三输出晶体管T10导通。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T8导通后,将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VGH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输入至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T11的栅极,导致第四输出晶体管T11截止,因此,发光控制输出模块输出无效的发光控制信号。
在发光阶段t3,第一时钟信号端CK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第二时钟信号端CB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为无效信号。因此,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T9导通,并且,将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提供的第二电平信号向第三存储电容C3进行充电,由于第三存储电容C3的存在,可以把第四输出晶体管T11的栅极下拉至更低的电位,从而可以确保并维持第四输出晶体管T11的开启,并能够保证发光控制输出模块的输出端EM Output(n)输出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VGL输出的第二电平信号。
在本发明中,所有的发光二极管都可以是能够发白光的发光二极管。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同一行发光单元中,每三个发光单元形成为一个发光单元组,在同一个发光单元组中,三个发光单元分别为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通过调节不同发光单元发出的光线,可以对背光源各个区域的亮度以及颜色进行调节,并与显示面板的灰阶信号进行配合,从而可以获得更好的显示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所述显示装置为本发明所提供的上述显示装置。所述驱动方法包括:根据所述显示面板显示的图像对所述背光源各个发光单元的亮度进行调节。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背光源,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多条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背光源数据线,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所述背光源数据线异层设置,且多条所述背光源扫描线和多条所述背光源数据线互相交叉,将所述背光源划分为多个发光单元,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内都设置有一个发光二极管和用于驱动该发光二极管发光的发光电路,同一行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同一列所述发光单元的发光电路与相应的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扫描信号,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用于为所述发光电路提供控制所述发光单元亮度的灰阶信号;
所述背光源被划分为至少两个发光区,每个所述发光区包括至少一个所述发光单元,同一个所述发光区中发光二极管共用阴极,且不同发光区中的发光二极管对应不同的阴极;
所述发光电路包括灰阶信号输入单元、驱动晶体管、储能单元、补偿单元和高电平信号输入端,
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二端与所述高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控制端与相应的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背光源数据线电连接,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当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背光源扫描线接收的有效扫描信号以及所述背光源数据线输入的灰阶信号时,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以将所述灰阶信号存储在所述储能单元中;
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背光源扫描线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储能单元的第一端电连接,当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所述背光源扫描线输出的有效扫描信号时,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以将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存储至所述储能单元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复位单元和复位电压输入端,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二输入端与复位电压输入端电连接,当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接收到有效的复位信号时,将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导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还包括多条发光控制线,每行所述发光单元对应一条所述发光控制线,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发光二极管的阳极电连接,当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有效发光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电路还包括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所述高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所述发光控制线电连接,当所述发光控制线提供有效发光控制信号时,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导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一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包括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第二发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输出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包括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所述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控制端,所述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入端,所述灰阶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灰阶信号输入单元的输出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单元包括补偿晶体管,所述补偿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补偿单元的控制端,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入端,所述补偿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补偿单元的输出端。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包括复位晶体管,所述复位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复位单元的控制端,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一端,所述复位晶体管的第二极形成为所述复位单元的第二端。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移位寄存器,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级联的多级移位寄存单元,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包括扫描信号输出模块和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背光源的背光源扫描线提供扫描信号,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用于向所述背光源的发光控制信号线发出发光控制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能够在接收到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输入的信号后输出发光控制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移位寄存器包括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第一时钟信号端和第二时钟信号端,通过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输入的第一时钟信号的时序与通过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输入的第二时钟信号的时序互补,且在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输出有效的扫描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二时钟信号为有效信号,通过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一电平信号为无效的信号,通过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输入的第二电平信号为有效的信号;
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一输出晶体管、第二输出晶体管、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第一储能子模块和第二储能子模块;
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
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用于在充电阶段向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充电,第一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入端与初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从第二级所述移位寄存单元开始,扫描信号输入端与上一级移位寄存单元的扫描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维持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开启电压直至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结束;
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维持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压为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开启电压直至所述移位寄存单元的输出阶段结束;
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输出阶段向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和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在所述输出阶段放电。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包括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和开关晶体管,
所述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一极形成为所述扫描信号输入子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扫描信号输入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输出控制子模块包括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和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一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二存储电容,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存储电容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包括第三输出晶体管、第四输出晶体管和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
所述第三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输出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第三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发光控制信号输出模块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用于在所述背光源的发光控制阶段向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输出有效的控制信号,以使得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导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包括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和第三储能子模块,
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形成为所述第二输出控制子模块的控制端,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四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电连接;
所述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的栅极与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五下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所述第二电平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端电连接,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第四输出晶体管的栅极电连接。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包括第三存储电容,所述第三存储电容的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一端,所述第三存储电容的另一端形成为所述第三储能子模块的第二端。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源,其特征在于,在同一行发光单元中,每三个发光单元形成为一个发光单元组,在同一个发光单元组中,三个发光单元分别为红色发光单元、绿色发光单元和蓝色发光单元。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和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背光源。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3501.4A CN105609058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US15/200,323 US10204567B2 (en) | 2016-01-04 | 2016-07-01 | Backlight and display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610003501.4A CN105609058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609058A CN105609058A (zh) | 2016-05-25 |
CN105609058B true CN105609058B (zh) | 2018-09-04 |
Family
ID=55988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610003501.4A Active CN105609058B (zh) | 2016-01-04 | 2016-01-04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204567B2 (zh) |
CN (1) | CN1056090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652877B (zh) * | 2017-02-09 | 2020-02-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N106652918A (zh) | 2017-03-20 | 2017-05-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goa单元及其驱动方法、goa电路、显示装置 |
CN107240382A (zh) * | 2017-07-31 | 2017-10-10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组件及用于显示设备的电路组件 |
CN108269548A (zh) * | 2018-02-12 | 2018-07-10 | 苏州佳世达电通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及背光控制方法 |
US10825387B2 (en) * | 2018-03-30 | 2020-11-03 |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 Pixel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
CN108520728B (zh) * | 2018-04-20 | 2020-08-0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背光调节方法、装置、计算设备、显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08735168B (zh) * | 2018-05-25 | 2022-03-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模组、3d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8806583B (zh) * | 2018-07-05 | 2020-12-01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驱动方法、移位寄存器和显示装置 |
CN112534493A (zh) * | 2018-07-25 | 2021-03-19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及显示驱动方法 |
CN109116626B (zh) | 2018-09-04 | 2021-08-10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源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
CN109215587B (zh) | 2018-11-02 | 2021-06-15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驱动方法及电子设备 |
CN113168811B (zh) * | 2018-12-06 | 2022-11-25 | 深圳市柔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eoa电路、显示面板及终端 |
TWI701650B (zh) * | 2019-07-05 | 2020-08-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畫素電路 |
CN111179805B (zh) * | 2020-01-16 | 2023-02-17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面板 |
CN111210754B (zh) * | 2020-02-19 | 2022-08-1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移位寄存器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 |
EP4099088A4 (en) * | 2020-03-05 | 2023-06-14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GHT EMITTING SUBSTRAT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EMITTING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
CN113554986A (zh) * | 2020-04-26 | 2021-10-2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及驱动方法、发光控制电路、阵列基板及终端 |
CN111415631B (zh) * | 2020-04-28 | 2022-07-12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背光模组和显示设备 |
CN111415624B (zh) * | 2020-04-29 | 2021-05-1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移位寄存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CN113012652B (zh) | 2021-03-09 | 2022-11-08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背光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装置 |
CN115132146B (zh) * | 2022-07-04 | 2024-06-21 |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发光器件驱动芯片、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
CN116153269B (zh) * | 2023-04-20 | 2023-07-18 | 长春希达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Mini LED液晶背光控制系统及背光模组检测方法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5413A (zh) * | 2006-05-19 | 2007-11-2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162563A (zh) * | 2007-11-26 | 2008-04-1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背光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1344231A (zh) * | 2007-07-10 | 2009-01-14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441351A (zh) * | 2008-12-26 | 2009-05-2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04898322A (zh) * | 2015-07-09 | 2015-09-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60374B2 (en) * | 2004-05-21 | 2014-06-24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light emitting element |
EP1845514B1 (en) * | 2006-04-14 | 2013-10-02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
US20070268240A1 (en) * | 2006-05-19 | 2007-11-22 | Lee Sang-Ji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display device |
KR101513271B1 (ko) * | 2008-10-30 | 2015-04-17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장치 |
KR101248468B1 (ko) * | 2009-04-01 | 2013-03-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
CN104111552B (zh) * | 2014-08-08 | 2017-02-01 |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多基色液晶显示器及其驱动方法 |
-
2016
- 2016-01-04 CN CN201610003501.4A patent/CN105609058B/zh active Active
- 2016-07-01 US US15/200,323 patent/US1020456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5413A (zh) * | 2006-05-19 | 2007-11-21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344231A (zh) * | 2007-07-10 | 2009-01-14 | 奇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发光二极管背光模块及其驱动方法 |
CN101162563A (zh) * | 2007-11-26 | 2008-04-16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控制发光二极管的驱动电流的背光控制装置及方法 |
CN101441351A (zh) * | 2008-12-26 | 2009-05-27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器 |
CN104898322A (zh) * | 2015-07-09 | 2015-09-0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70193927A1 (en) | 2017-07-06 |
US10204567B2 (en) | 2019-02-12 |
CN105609058A (zh) | 2016-05-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609058B (zh) | 背光源及显示装置 | |
CN106782330B (zh) | 有机发光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02819996B (zh) | 像素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装置和像素电路驱动方法 | |
CN103839520B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CN105679248B (zh) |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 |
CN104299570B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阵列基板和显示面板 | |
CN102136250B (zh) | 显示装置和电子装置 | |
CN107657918B (zh) | 发光控制信号生成电路、其驱动方法及装置 | |
CN100589162C (zh) | El显示装置和el显示装置的驱动电路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 |
CN104732940B (zh) | Cmos栅极驱动电路 | |
CN110148384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方法 | |
CN104318902B (zh) | 有机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电路及驱动方法、有机发光显示器 | |
CN108538241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110268465A (zh) | 像素电路、显示面板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 |
CN107452334A (zh) | 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 |
CN207503616U (zh) | 一种像素电路和显示装置 | |
CN106023889B (zh) | 一种像素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712551A (zh) | 栅极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5139801B (zh) | 阵列基板行驱动电路、移位寄存器、阵列基板及显示器 | |
CN106910468A (zh) |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像素电路的驱动方法 | |
CN106531075A (zh) | 有机发光像素驱动电路、驱动方法以及有机发光显示面板 | |
CN110364120A (zh) | 用施加于发光装置的数据电压的tft像素阈值电压补偿电路 | |
CN109698225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09697966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 |
CN108806595A (zh) | 像素驱动电路及方法、显示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