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51139A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Google Patents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51139A CN105151139A CN201510528616.0A CN201510528616A CN105151139A CN 105151139 A CN105151139 A CN 105151139A CN 201510528616 A CN201510528616 A CN 201510528616A CN 105151139 A CN105151139 A CN 10515113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hook
- compartment
- crawler belt
- wheel
- suspension holdfa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62—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下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矿下的双动力工作车;具体技术方案为: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包括驾驶室和连接在驾驶室后端的车厢,车厢的底部通过回转轴承连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配置有为行走装置提供动力的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组成双动力驱动系统,在矿下使用时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在矿上使用时采用电力驱动系统车厢的前端装有发动机,车厢的后端连有拖钩,拖钩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通过挂环相连,第一挂钩铰接在车厢的后端,第二挂钩上设置有T形钩,通过拖钩能够方便托运,将托运的物品用运输带连接在T形钩上,非常适合矿下运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下用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在矿下的双动力工作车。
背景技术
井下运输一直是人们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井下与地上之间的物料运输非常频繁,目前,井下在运输人员及物料时,大多采用人抬、肩扛等落后的方法运送到一线,往往要走几公里的路程,工作量大,效率低,实用性差。且车厢的功能单一,不符合现在的煤矿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旨在提供一种应用在矿井下工作车,本工作车采用电驱动和液压驱动两种动力,并使用防爆的橡胶履带作为行走机构,适用于矿下的物料和人员运输,车厢上并配置有拖钩,方便托运货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包括驾驶室和连接在驾驶室后端的车厢,驾驶室内布置有双排座椅和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手柄可操作车辆的整体运转,车厢的后端上端开口,形成可容纳物料或人员的厢体,可用于运输物料或人员,但是物料和人员不能同时运输,避免人货共用造成事故。车厢的底部通过回转轴承连有行走装置,行走装置配置有为行走装置提供动力的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组成双动力驱动系统,在矿下使用时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在矿上使用时采用电力驱动系统,速度快,方便矿上运输。车厢的前端装有发动机,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主要为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同时也为电力驱动系统提供电能。
车厢的后端连有拖钩,拖钩包括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通过挂环相连,第一挂钩铰接在车厢的后端,第二挂钩上设置有T形钩,通过拖钩能够方便托运,将托运的物品用运输带连接在T形钩上,非常适合矿下运输。
行走装置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履带架,履带架包括履带、悬挂支架、设于悬挂支架前端的主动轮和设于悬挂支架后端的从动轮,履带依次绕过主动轮和从动轮的外端后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通过主动轮来带动履带转动,从动轮维持履带的正常运转。悬挂支架的上部连有多个承重轮,多个承重轮沿着悬挂支架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多个承重轮支撑在上部履带的内侧面,多个承重轮与履带同向运动,避免履带向下耷拉而影响履带的正常运转,比如履带打滑等现象。悬挂支架的下部连有多个支重轮,多个支重轮沿着悬挂支架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多个支重轮装在下部履带的内侧面,多个支重轮与履带同向运动,通过支重轮保证履带的直线运转,避免履带扭转而造成履带折断。
履带包括呈环状的金属帘线层,金属帘线层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轴向均布有若干条轴向设置的拱形骨架,拱形骨架的自身抗压强度增加,提升了橡胶履带的整体质量。拱形骨架的左侧及右侧上套有环形尼龙卡扣,金属帘线层和拱形骨架上均通过橡胶直接流化形成橡胶履带体,橡胶履带体包裹住金属帘线层、拱形骨架并与环形尼龙卡扣形成一体式结构,拱形骨架采用金属材质,与橡胶流化的粘合强度高,使得橡胶不易从骨架上剥离,提升了履带的质量。
两个主动轮通过后桥相连,电力驱动系统包括蓄电池和电动机,蓄电池置于驾驶室内的座椅后部,节约占用空间,蓄电池在发电机的带动下充电,电动机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减速机降速后与第一离合器相连,第一离合器通过传动轴与后桥相连,后桥带动两个主动轮转动,实现履带的转动。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应用在矿上行驶,速度快,相对于液压驱动,灵活性更高,实用效果更好。
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安装在悬挂支架上,液压马达的输出轴过第二减速机降速后与第二离合器相连,第二离合器通过传动轴与后桥相连,通过液压元件的组合,将液压马达的动力传送给后桥,后桥带动两个主动轮转动,实现履带的转动。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应用在矿下行驶,安全稳定,符合防爆要求。
车厢的尾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后门,后门的上部通过卡接扣与车厢相连,方便卸货,在后门上安装扶梯,方便人员上下车。
金属帘线层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若干个金属丝圈,若干个金属丝圈的轴向与履带的轴向相同,若干个金属丝圈沿履带的横向间隔设置,若干个金属丝圈呈轴向排列设于橡胶履带体内,增加结构强度和粘合强度。
金属帘线层外侧包设有纤维胶帘布层,粘合强度高。
其中,作为优选地,环形尼龙卡扣的内环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支点,环形尼龙卡扣不会掉落,对橡胶履带的保护性能好,防止橡胶履带卡扣部开裂剥开等情况发生。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一、本发明采用包胶式履带板,可以在井下路面不硬化及硬化的条件下通过。
二、本发明采用电力驱动和液压驱动的双重动力驱动方式,在矿上和矿下运行都很方便。
三、本发明方便运输人员或物料,适合矿下使用,且可方便托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双重动力驱动系统。
图3为图1中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履带表面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图1中拱形骨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履带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中:1为驾驶室,2为车厢,3为回转轴承,4为行走装置,5为履带架,6为悬挂支架,7为主动轮,8为从动轮,9为承重轮,10为支重轮,11为履带,12为后桥,13为蓄电池,14为电动机,15为座椅,16为第一减速机,17为第一离合器,18为传动轴,19为液压马达,20为第二减速机,21为第二离合器,22为后门,23为卡接扣,24为拖钩,25为第一挂钩,26为第二挂钩,27为T形钩,28为挂环,111为金属帘线层,112为拱形骨架,113为环形尼龙卡扣,114为橡胶履带体,115为金属丝圈,116为纤维胶帘布层,117为支点。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6所示,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包括驾驶室1和连接在驾驶室1后端的车厢2,驾驶室1内布置有双排座椅15和操作手柄,通过操作手柄可操作车辆的整体运转,车厢2的后端上端开口,形成可容纳物料或人员的厢体,可用于运输物料或人员,但是物料和人员不能同时运输,避免人货共用造成事故。车厢2的底部通过回转轴承3连有行走装置4,行走装置4配置有为行走装置4提供动力的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组成双动力驱动系统,在矿下使用时采用液压驱动系统,在矿上使用时采用电力驱动系统,速度快,方便矿上运输。车厢2的前端为装有发动机,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主要为液压驱动系统提供动力,同时也为电力驱动系统提供电能。
车厢2的后端连有拖钩24,拖钩24包括第一挂钩25和第二挂钩26,第一挂钩25和第二挂钩26通过挂环28相连,第一挂钩25铰接在车厢2的后端,第二挂钩26上设置有T形钩27,通过拖钩24能够方便托运,将托运的物品用运输带连接在T形钩27上,非常适合矿下运输。
行走装置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履带架5,履带架5包括履带11、悬挂支架6、设于悬挂支架6前端的主动轮7和设于悬挂支架6后端的从动轮8,履带11依次绕过主动轮7和从动轮8的外端后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通过主动轮来带动履带11转动,从动轮维持履带11的正常运转。悬挂支架6的上部连有多个承重轮9,多个承重轮9沿着悬挂支架6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多个承重轮9支撑在上部履带11的内侧面,多个承重轮9与履带11同向运动,避免履带11向下耷拉而影响履带11的正常运转,比如履带11打滑。悬挂支架6的下部连有多个支重轮10,多个支重轮10沿着悬挂支架6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多个支重轮10装在下部履带11的内侧面,多个支重轮10与履带11同向运动,通过支重轮10保证履带11的直线运转,避免履带11扭转而造成履带11折断。
履带11包括呈环状的金属帘线层111,金属帘线层11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轴向均布有若干条轴向设置的拱形骨架112,拱形骨架112的自身抗压强度增加,提升了橡胶履带11的整体质量。拱形骨架112的左侧及右侧上套有环形尼龙卡扣113,金属帘线层111和拱形骨架112上均通过橡胶直接流化形成橡胶履带体114,橡胶履带体114包裹住金属帘线层111、拱形骨架112并与环形尼龙卡扣113形成一体式结构,拱形骨架112采用金属材质,与橡胶流化的粘合强度高,使得橡胶不易从骨架上剥离,提升了履带11的质量。
两个主动轮通过后桥12相连,电力驱动系统包括蓄电池13和电动机14,蓄电池13置于驾驶室1内的座椅15后部,节约占用空间,蓄电池13在发电机的带动下充电,电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减速机16降速后与第一离合器17相连,第一离合器17通过传动轴18与后桥12相连,后桥12带动两个主动轮7转动,实现履带11的转动。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应用在矿上行驶,速度快,相对于液压驱动,灵活性更高,实用效果更好。
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9,液压马达19安装在悬挂支架6上,液压马达19的输出轴过第二减速机20降速后与第二离合器21相连,第二离合器21通过传动轴18与后桥12相连,通过液压元件的组合,将液压马达19的动力传送给后桥12,后桥12带动两个主动轮7转动,实现履带11的转动。电力驱动系统主要应用在矿下行驶,安全稳定,符合防爆要求。
车厢2的尾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后门22,后门22的上部通过卡扣23与车厢2相连,方便卸货,在后门22上安装扶梯,方便人员上下车。
金属帘线层111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若干个金属丝圈115,若干个金属丝圈115的轴向与履带11的轴向相同,若干个金属丝圈115沿履带11的横向间隔设置,若干个金属丝圈115呈轴向排列设于橡胶履带体114内,增加结构强度和粘合强度。
金属帘线层111外侧包设有纤维胶帘布层116,粘合强度高。
其中,作为优选地,环形尼龙卡扣113的内环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支点117,环形尼龙卡扣113不会掉落,对橡胶履带11的保护性能好,防止橡胶履带卡扣部开裂剥开等情况发生。
本发明采用包胶式履带板,可以在井下路面不硬化及硬化的条件下通过。
本发明采用电力驱动和液压驱动的双重动力驱动方式,在矿上和矿下运行都很方便。
本发明方便运输人员或物料,适合矿下使用,可方便托运。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Claims (6)
1.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驾驶室(1)和连接在驾驶室(1)后端的车厢(2),所述车厢(2)的前端装有发动机,车厢(2)的后端上端开口,所述车厢(2)的底部通过回转轴承(3)连有行走装置(4),所述行走装置(4)配置有为行走装置(4)提供动力的电力驱动系统和液压驱动系统;
所述车厢(2)的后端连有拖钩(24),所述拖钩(24)包括第一挂钩(25)和第二挂钩(26),所述第一挂钩(25)和第二挂钩(26)通过挂环(28)相连,所述第一挂钩(25)铰接在车厢(2)的后端,所述第二挂钩(26)上设置有T形钩(27);
所述行走装置(4)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履带架(5),履带架(5)包括履带(11)、悬挂支架(6)、设于悬挂支架(6)前端的主动轮(7)和设于悬挂支架(6)后端的从动轮(8),所述履带(11)依次绕过主动轮(7)和从动轮(8)的外端后形成一个封闭的环状,所述悬挂支架(6)的上部连有多个承重轮(9),多个承重轮(9)沿着悬挂支架(6)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多个承重轮(9)支撑在上部履带(11)的内侧面,多个承重轮(9)与履带(11)同向运动,所述悬挂支架(6)的下部连有多个支重轮(10),多个支重轮(10)沿着悬挂支架(6)的长度方向等距布置,多个支重轮(10)装在下部履带(11)的内侧面,多个支重轮(10)与履带(11)同向运动;
所述履带(11)包括呈环状的金属帘线层(111),金属帘线层(111)的外侧面和内侧面上轴向均布有若干条轴向设置的拱形骨架(112),拱形骨架(112)的左侧及右侧上套有环形尼龙卡扣(113),所述金属帘线层(111)和拱形骨架(112)上均通过橡胶直接流化形成橡胶履带体(114),所述橡胶履带体(114)包裹住金属帘线层(111)、拱形骨架(112)并与环形尼龙卡扣(113)形成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主动轮通过后桥(12)相连,所述电力驱动系统包括蓄电池(13)和电动机(14),蓄电池(13)置于驾驶室(1)内的座椅(15)后部,电动机(14)的输出轴通过第一减速机(16)降速后与第一离合器(17)相连,第一离合器(17)通过传动轴(18)与后桥(12)相连;
所述液压驱动系统包括液压马达(19),所述液压马达(19)安装在悬挂支架(6)上,所述液压马达(19)的输出轴过第二减速机(20)降速后与第二离合器(21)相连,第二离合器(21)通过传动轴(18)与后桥(12)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2)的尾部通过销轴铰接有后门(22),所述后门(22)的上部通过卡扣(23)与车厢(2)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帘线层(111)的具体结构为:包括若干个金属丝圈(115),若干个金属丝圈(115)的轴向与履带(11)的轴向相同,若干个金属丝圈(115)沿履带(11)的横向间隔设置,所述的若干个金属丝圈(115)呈轴向排列设于橡胶履带体(1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帘线层(111)外侧包设有纤维胶帘布层(1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尼龙卡扣(113)的内环面上设有两个以上的支点(117)。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28616.0A CN105151139A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528616.0A CN105151139A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51139A true CN105151139A (zh) | 2015-12-16 |
Family
ID=547923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528616.0A Pending CN105151139A (zh) | 2015-08-26 | 2015-08-26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51139A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08995A (zh) * | 2021-07-27 | 2021-09-17 | 杨娟 | 一种可节省时间的地下自动传动物流系 |
CN114204486A (zh) * | 2021-12-16 | 2022-03-18 | 泰安九洲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 电缆布线拖拽小车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80080U (zh) * | 2011-05-31 | 2011-12-21 | 江苏超联机械有限公司 | 拖车钩 |
CN103030074A (zh) * | 2011-10-08 | 2013-04-10 | 易肃 | 一种变铰点组合式多功能履带起重机 |
CN203806024U (zh) * | 2014-04-25 | 2014-09-03 | 湖南新天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 |
CN203995647U (zh) * | 2014-07-01 | 2014-12-10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履带起重机 |
CN204124225U (zh) * | 2014-08-30 | 2015-01-28 | 浙江三门维艾尔工业有限公司 | 雪地用车橡胶履带 |
CN205034198U (zh) * | 2015-08-26 | 2016-02-17 | 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
2015
- 2015-08-26 CN CN201510528616.0A patent/CN10515113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080080U (zh) * | 2011-05-31 | 2011-12-21 | 江苏超联机械有限公司 | 拖车钩 |
CN103030074A (zh) * | 2011-10-08 | 2013-04-10 | 易肃 | 一种变铰点组合式多功能履带起重机 |
CN203806024U (zh) * | 2014-04-25 | 2014-09-03 | 湖南新天和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 新型履带式挖掘装载机 |
CN203995647U (zh) * | 2014-07-01 | 2014-12-10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合动力履带起重机 |
CN204124225U (zh) * | 2014-08-30 | 2015-01-28 | 浙江三门维艾尔工业有限公司 | 雪地用车橡胶履带 |
CN205034198U (zh) * | 2015-08-26 | 2016-02-17 | 长治市永华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08995A (zh) * | 2021-07-27 | 2021-09-17 | 杨娟 | 一种可节省时间的地下自动传动物流系 |
CN113408995B (zh) * | 2021-07-27 | 2023-04-21 | 杨娟 | 一种可节省时间的地下自动传动物流系 |
CN114204486A (zh) * | 2021-12-16 | 2022-03-18 | 泰安九洲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 电缆布线拖拽小车 |
CN114204486B (zh) * | 2021-12-16 | 2024-02-09 | 泰安九洲金城机械有限公司 | 电缆布线拖拽小车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43724U (zh) | 移动式装卸车输送机 | |
CN202088950U (zh) | 矿用防爆柴油机履带运输车 | |
CN201240268Y (zh) | 轮式挖掘装载机 | |
CN102001604A (zh) | 一种40t铲板式搬运车 | |
CN105151140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探测车 | |
CN105151139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
CN205034202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铲车 | |
CN205034198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拖拽车 | |
CN105129625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吊车 | |
CN204915886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机动工作车 | |
CN105151145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铲车 | |
CN205034992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小吊车 | |
CN205034204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运货车 | |
CN102514651A (zh) | 拖车式多功能支架搬运车 | |
CN205034200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运人车 | |
CN105151147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运货车 | |
CN105151141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运人车 | |
CN205036374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锚固拨锚车 | |
CN205034199U (zh) | 一种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探测车 | |
CN207944985U (zh) | 一种可分解的液压支架搬运车 | |
CN105128964A (zh) | 双动力多功能履带式井下机动工作车 | |
CN205554008U (zh) | 散装物资装卸输送装置 | |
CN210851911U (zh) | 一种可在井下直行轨道上运行的胶轮车 | |
CN212473219U (zh) | 一种带有篷布自动收卷装置的自卸车车厢 | |
CN210916919U (zh) | 一种市政道路施工用路缘石搬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51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