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5123805A -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其颗粒化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其颗粒化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123805A
CN105123805A CN201510571524.0A CN201510571524A CN105123805A CN 105123805 A CN105123805 A CN 105123805A CN 201510571524 A CN201510571524 A CN 201510571524A CN 105123805 A CN105123805 A CN 1051238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der
cockroach
attractant
cockroach attractant
attractant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7152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123805B (zh
Inventor
周信尧
刘亚军
罗勇
宋银银
袁小娇
张利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EERWIN BIOTECHNOLOGY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7152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12380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1238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38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1238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1238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其颗粒化制备方法。该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动物性粉末20%~60%、植物性粉末10%~45%、昆虫信息素0.1%~10%、防腐剂0.1%~0.5%、制粒组分余量。本发明提供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是一种具有引诱力强、引诱作用协同叠加、持效时间长、气味散发理想,配合胶粘板用于捕蟑屋的蟑螂引诱剂,是安全卫生除蟑螂的理想选择。

Description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其颗粒化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属于日用杂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合胶粘板应用于捕蟑屋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其颗粒化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蟑螂广泛存在于我国各区域,其中常见的品种有美洲大蠊、德国小蠊、澳洲大蠊和黑胸大蠊等。蟑螂是一种食性繁杂、繁殖能力强,喜好栖息于阴暗隐蔽潮湿空间的害虫。蟑螂携带的病原体可传播痢疾、麻风、霍乱、结核等多种疾病,蟑螂还咬坏污染衣物、书籍和食品等,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质量。随着商品流通频次加快和建筑空间密集分布趋势延续,蟑螂已成为家庭、商超、休闲场所和公共服务机构等常见的卫生害虫;灭除蟑螂构建安宁健康生活环境已成为人们的普遍需求。
目前,防治蟑螂产品中的杀蟑气雾剂、杀蟑烟雾剂、蟑香、杀蟑饵剂和杀蟑胶饵,其采用药物喷洒滞留、熏蒸触杀或者胃毒方式灭杀蟑螂,对使用环境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捕蟑屋是把引诱剂放置在胶粘板中央将蟑螂诱引至胶粘板上将其粘住,从而达到除蟑螂的目的,捕蟑屋产品不含农药成分、使用方便、粘蟑效果直观,且不会对使用环境造成破坏等优点逐渐获得消费者的青睐。
中国专利CN2351967Y中公开了一种粘蟑螂屋,但该专利中未涉及到引诱剂,粘捕蟑螂范围有限。中国专利CN102499263A中公开了一种信息素引诱剂,将此种引诱剂做成颗粒状或粉状,但未对信息素类型和颗粒包装要求进行说明,其实际使用价值难以评估。中国专利CN1318299A中公开了信息素诱引的病毒杀灭蟑螂系统虽然使用了信息素引诱剂,但还是通过蟑螂染毒方式杀灭蟑螂,存在中毒蟑螂污染食物餐具等环境风险。
市场上部分捕蟑屋产品只有胶粘板没有匹配引诱剂,其余产品虽含有引诱剂但引诱剂组分单一、组分对蟑螂引诱力弱、引诱剂形态不利于组分气味散发等缺陷,产品使用效果差。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诱力强、气味散发明显,持续效果好、安全卫生、使用方便的应用于捕蟑屋产品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所述蟑螂引诱剂组合物颗粒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工艺简单,容易操作,制粒后引诱剂组合物使用更为方便卫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所述动物性粉末为动物整体或部分组织经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本发明中使用的动物性粉末为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加工而成,其具有性能稳定、气味明显,对蟑螂引诱作用强烈的特点。所述动物性粉末为鱼类粉末、虾类粉末、乌贼等软体动物类粉末、蚕蛹等昆虫类粉末、蚯蚓粉、猪肉类粉、牛肉类粉、鸡肉粉末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复配。通过配方筛选,鱼粉具有明显的咸腥味,其中蛋白质和氨基酸的组成比例跟许多动物接近,是饲料中重要的动物性蛋白质;虾粉和乌贼粉同样表现出明显的鱼腥味对蟑螂有强烈的引诱作用。蚕蛹粉、蚯蚓粉、肉松粉、牛肉粉和鸡肝粉均有浓郁的特征香味,诱食性强,常用作昆虫饲料的重要原料。
本发明所述的动物性粉末优选为鱼粉、虾粉、乌贼粉、蚕蛹粉、蚯蚓粉、肉松粉、牛肉粉、鸡肝粉。
所述植物性粉末为植物整体或部分组织经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本发明中使用的植物性粉末具有价格低廉、来源广泛,可与动物性粉末协同作用引诱蟑螂,增强引诱力。
所述植物性粉末为豆类粉末、芝麻粉、蔬菜粉末、甘蓝类粉末、葱类粉末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复配。通过配方筛选,本发明中优选的花生粉、芝麻粉和豆粉分别为花生、芝麻和豆类植物的果实经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菠菜粉、卷心菜粉、洋葱粉为其经干燥粉碎过筛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
本发明采用的花生粉、芝麻粉、豆粉、菠菜粉、卷心菜粉、洋葱粉含有丰富植物性蛋白质、维生素或矿物质,是蟑螂生长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本发明采用的花生粉、芝麻粉、豆粉、菠菜粉、卷心菜粉、洋葱粉具有独特的香味,对蟑螂有诱食作用。
所述昆虫信息素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顺9-二十三烯、29-羧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蜚蠊酮-B、蜚蠊酮-D、20-羟基蜕皮甾酮中的任一种或几种复配。蜚蠊酮-B、蜚蠊酮-D是从蟑螂雌虫、雄虫的粪便和虫体中提炼的性信息素,顺9-二十三烯是从雌家蝇体内提炼的性激素,通过挥散性信息素来引导蟑螂寻找信息源进行交配、繁衍。
本发明中采用顺9-二十三烯、蜚蠊酮-B或蜚蠊酮-D挥散传递性信息引导蟑螂寻找信息源达成粘捕蟑螂的目的。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29-羧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是蟑螂表皮钠质层释放的聚集信息素,是蟑螂群居生活的重要信息素。
本发明中采用的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29-羧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蒸汽压高,利于散发引诱蟑螂聚集于捕蟑屋内。20-羟基蜕皮甾酮是昆虫体表提炼出来的蜕皮激素,蟑螂属于蜕皮生长的昆虫,在蜕皮生长阶段需要20-羟基蜕皮甾酮来完成蜕皮生长,也是蟑螂互相蚕食的生活习性的原因。本发明采用的20-羟基蜕皮甾酮利于蟑螂幼虫趋向聚集于捕蟑屋上。
本发明中使用的昆虫信息素是从蟑螂粪便或昆虫体内中提取浓缩得到的,昆虫信息素向蟑螂挥散传递性信息素或聚集信息素等生理行为信号从而达到引诱蟑螂至捕蟑屋内的作用。本发明中使用的昆虫信息素是通过行为特征信息引诱蟑螂,是对动物性粉末和植物性粉末引诱蟑螂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和巩固。
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乳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本发明使用的防腐剂在水中容易分散溶解,可在蟑螂引诱剂组合物中均匀分布,起到良好的防腐保鲜作用。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还包含制粒组分,所述制粒组分为粘合剂、水的混合物;所述粘合剂为改性纤维素类、黄原胶、明胶、卡拉胶、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颗粒化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具体步骤:
1)定量称取各组分,将防腐剂均匀溶解于水中;
2)加热水至75℃~85℃,将粘合剂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
3)将动物性粉末、植物性粉末、昆虫信息素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粘合剂膏体中搅拌均匀;
4)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湿低温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0.800mm~3.0mm的颗粒物质;
5)将上述颗粒按比例分装于塑料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然后装入未扎孔的塑料薄膜中密封制得成品。
本发明使用的塑料薄膜有PET、PE、PP等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其中优选为BOPP薄膜和GL薄膜(PET蒸镀硅铝而成)有良好的水分和氧气的阻隔性能,在储存期内对引诱剂组合物能起到保质保鲜作用,利于使用过程中引诱效果的持续发挥。
本发明采用的引诱剂小包BOPP薄膜或GL薄膜上扎有孔径100μm~600μm小孔,孔间距范围1.00mm~2.50mm的工艺要求有助于产品使用过程中引诱物质的散发,同时能防止颗粒物掉出引诱包的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颗粒化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容易实现。
本发明涉及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还可以采用直接将各组分混合均匀,抽真空干燥后粉末按上述步骤5)制成成品。
为了规避粉末状物质相互挤压造成粉末间空隙较小,不利于气味散发的情况;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的颗粒化制备方法具有的优点是: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制成三种不同的颗粒,由于颗粒的表面积大且颗粒间空隙便于空气流动有助于引诱物质气味的扩散从而在产品形式上实现协同叠加的引诱作用。
当然上述制粒方式还可以将植物性粉末、动物性粉末和粘合剂混合制粒干燥后形成“基质”,然后通过混合搅拌或喷涂工艺,将昆虫信息素粘附与基质颗粒外围,形成引诱剂成品。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采用的动物性引诱组分、植物性引诱组分和昆虫信息素引诱组分对蟑螂引诱力强,各组分颗粒化造粒和薄膜孔径加工后利于引诱物气味的持续散发,便于引诱力相互叠加提高引诱蟑螂效果。
2、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添加氟虫腈或吡虫啉等对蟑螂有胃毒作用的化学药物制成的杀蟑毒饵类产品对蟑螂同样有明显的引诱取食作用,从而实现毒杀蟑螂、降低环境蟑螂密度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其颗粒化制备方法。该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动物性粉末20%~60%(优选含量范围可以是30%~50%);植物性粉末10%~45%(优选含量范围可以是20%~40%);昆虫信息素0.1%~10%(优选含量范围可以是0.2%~8%);防腐剂0.1%~0.5%;制粒组分余量。
本发明提供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是一种具有引诱力强、引诱作用协同叠加、持效时间长、气味散发理想,配合胶粘板用于捕蟑屋的蟑螂引诱剂,是安全卫生除蟑螂的理想选择。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的具体实施方例。
按照下面所列数据(以下含量均为重量百分含量)及所述步骤进行实施例叙述。
实施例1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山梨酸钾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明胶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蚕蛹粉、花生粉以及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淀粉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BOPP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BOPP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2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苯甲酸钠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羧甲基纤维素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鱼粉,芝麻粉、蜚蠊酮-B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BOPP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BOPP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脱氢乙酸钠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木薯淀粉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鸡肝粉、大豆粉,蜚蠊酮-D、20-羟基蜕皮甾酮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淀粉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GL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GL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4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乳酸钠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虾粉、菠菜,29-羧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顺9-二十三烯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GL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GL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5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苯甲酸钠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羧甲基纤维素钠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虾粉、肉松粉、卷心菜粉,29-羧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20-羟基蜕皮甾酮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BOPP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BOPP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6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山梨酸钾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羧甲基纤维素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牛肉粉、芝麻粉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两份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顺9-二十三烯均匀喷涂于羧甲基纤维素基质颗粒外围;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BOPP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BOPP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7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乳酸钠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卡拉胶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蚯蚓粉、洋葱粉、菠菜粉,蜚蠊酮-B、蜚蠊酮-D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GL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GL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实施例8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原料组分:
本发明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的制备方法为:
定量称取各组分,将脱氢乙酸钠均匀溶解于水中;加热水至75℃~85℃,将黄原胶搅拌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将乌贼粉、洋葱粉,20-羟基蜕皮甾酮、顺9-二十三烯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膏体中搅拌均匀;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真空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0mm~2.10mm的颗粒物质;将三种颗粒物质按比例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BOPP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最后使用另一张未扎孔的BOPP薄膜将颗粒引诱剂小包密封制得成品。
捕蟑效果实验例
本发明捕蟑效果的实验方法简述:
方法一:室内模拟效果测试
试验装置:类似正方形房间,面积不低于11.2平方米。
试验条件:温度(26℃±1℃),湿度(65%±10%)。
试虫:10日龄至15日龄的成虫蟑螂,雌雄各半。
在模拟房内四个角分别放置4个面积相等的长方形纸板并堆积起来,堆积时应在纸板间放置厚度为5毫米、长宽小于2厘米的铁片以保证纸板间有一定的缝隙,将纸板做成类似订书钉形状,在每个角落分别放置装有饲料和浸水棉花团的表面皿。将40只美洲大蠊等量放于模拟房四个角落的纸板中,待试虫活动正常隐藏后(约30min),分别将实施例颗粒状蟑螂引诱剂的引诱剂小包放在捕蟑屋的中央与市销某捕蟑屋产品A并列放置在模拟房正中间,每天记录捕蟑屋中的蟑螂粘捕数量,结果见表1和表2。
表1实施实例1-4与捕蟑屋产品A的捕蟑效果
表2实施实例5-8与捕蟑屋产品A的捕蟑效果
方法二:实际使用效果测试
为测试实际使用效果,选取一些居民反映经常发现蟑螂的厨房进行测试,分别将实施实例中颗粒状蟑螂引诱剂的引诱剂小包放在捕蟑屋的中央与捕蟑屋A并排间隔20厘米距离放置于灶台下方并每隔一天对调位置,每天记录捕蟑屋中蟑螂粘捕数量,结果见表3和表4。
表3实施实例1-4与捕蟑屋A的实际捕蟑效果
表4实施实例5-8与捕蟑屋A的实际捕蟑效果
从表1~表4的结果可知,8种颗粒状蟑螂引诱剂的诱捕蟑螂效果明显优于市场销量靠前的捕蟑屋A产品,且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引诱性能依旧优越。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3)

1.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各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性粉末为动物整体或部分组织经干燥粉碎筛选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动物性粉末为鱼粉、虾粉、乌贼粉、蚕蛹粉、蚯蚓粉、肉松粉、牛肉粉、鸡肝粉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粉末为植物整体或部分组织经干燥粉碎筛选后得到的粉末状物质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植物性粉末为花生粉、芝麻粉、豆粉、菠菜粉、卷心菜粉、洋葱粉中的至少一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昆虫信息素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顺9-二十三烯、29-羧基-3,11-二甲基-2-二十九酮、蜚蠊酮-B、蜚蠊酮-D、20-羟基蜕皮甾酮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腐剂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脱氢乙酸钠、乳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8.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制备工艺包含:
直接将各组分混合均匀,抽真空干燥后分装于扎有孔径为100μm~600μm透气孔、透气孔横向和纵向间距范围为1.00mm~2.50mm的塑料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引诱剂小包,然后装入未扎孔的塑料薄膜中密封制得成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还包含制粒组分,所述制粒组分为粘合剂、水的混合物;所述粘合剂为改性纤维素类、黄原胶、明胶、卡拉胶、淀粉中的一种或几种复配。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颗粒化制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1)定量称取各组分,将防腐剂均匀溶解于水中;
2)加热水至75℃~85℃,将粘合剂搅拌充分糊化成膏体后,分成三份;
3)将动物性粉末、植物性粉末、昆虫信息素分别加入温度为40℃~50℃的上述膏体中搅拌均匀;
4)将上述三份混合物分别经造粒机造粒,抽湿低温干燥得到三种粒径范围为1.3mm~2.1mm的颗粒物质;
5)将上述颗粒按比例分装于塑料薄膜制成的包装袋内,并热封口得到颗粒引诱剂小包,然后装入未扎孔的塑料薄膜中密封制得成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塑料薄膜有PET、PE、PP等一种或多种复合而成,其中优选为BOPP薄膜和GL薄膜(PET蒸镀硅铝而成);将步骤5)的成品配合胶粘板用于捕蟑屋中。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引诱剂小包BOPP薄膜或GL薄膜上扎有孔径100μm~600μm小孔,孔间距范围1.00mm~2.50mm。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组合物的颗粒化制备工艺包含以下步骤:
将植物性粉末、动物性粉末和粘合剂混合制粒干燥后形成“基质”,然后通过混合搅拌或喷涂工艺,将昆虫信息素粘附于基质颗粒外围,形成引诱剂成品。
CN201510571524.0A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适用于捕蟑屋的颗粒引诱剂组合物 Active CN10512380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1524.0A CN105123805B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适用于捕蟑屋的颗粒引诱剂组合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71524.0A CN105123805B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适用于捕蟑屋的颗粒引诱剂组合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3805A true CN105123805A (zh) 2015-12-09
CN105123805B CN105123805B (zh) 2018-04-03

Family

ID=54709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71524.0A Active CN105123805B (zh) 2015-09-08 2015-09-08 一种适用于捕蟑屋的颗粒引诱剂组合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123805B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4882A (zh) * 2016-05-17 2016-07-27 梁文荣 一种霜天蛾引诱剂
CN105961437A (zh) * 2016-05-17 2016-09-28 梁文荣 一种尺蛾引诱剂
CN106665627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北京贝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蟑螂饵剂
CN107432285A (zh) * 2016-05-26 2017-12-05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蟑螂病毒的杀蟑饵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912450A (zh) * 2017-11-30 2018-04-17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用途
CN109077070A (zh) * 2018-09-27 2018-12-25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0326617A (zh) * 2019-07-16 2019-10-15 广州龙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2629A (zh) * 2019-11-11 2020-01-17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
CN111226971A (zh) * 2020-03-03 2020-06-05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型杀蟑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2806324A (zh) * 2021-02-08 2021-05-18 广州市德信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4960A (zh) * 2003-08-08 2004-03-31 高俊华 灭蟑饵剂
CN100998344A (zh) * 2007-01-05 2007-07-18 沈宏良 一种诱杀蟑螂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816309A (zh) * 2010-05-04 2010-09-01 江西生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诱杀剂
CN102077818A (zh) * 2009-12-01 2011-06-01 高兴磊 蟑螂捕捉器
CN102657154A (zh) * 2012-05-04 2012-09-12 柳州华力家庭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杀灭蟑螂的胶状诱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025156A (zh) * 2010-07-20 2013-04-03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治爬行有害昆虫的凝胶饵料
CN103518714A (zh) * 2013-09-13 2014-01-22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粘式捕蟑屋的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
CN103875687A (zh) * 2014-03-19 2014-06-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具有聚集功能的德国小蠊的毒饵
CN104472527A (zh) * 2014-11-12 2015-04-01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诱虫作用的呋虫胺杀虫剂
WO2015098681A1 (ja) * 2013-12-26 2015-07-0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ゴキブリ集合誘引物質、ゴキブリ集合誘引剤及びゴキブリ駆除剤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84960A (zh) * 2003-08-08 2004-03-31 高俊华 灭蟑饵剂
CN100998344A (zh) * 2007-01-05 2007-07-18 沈宏良 一种诱杀蟑螂的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77818A (zh) * 2009-12-01 2011-06-01 高兴磊 蟑螂捕捉器
CN101816309A (zh) * 2010-05-04 2010-09-01 江西生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诱杀剂
CN103025156A (zh) * 2010-07-20 2013-04-03 拜耳知识产权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防治爬行有害昆虫的凝胶饵料
CN102657154A (zh) * 2012-05-04 2012-09-12 柳州华力家庭品业股份有限公司 杀灭蟑螂的胶状诱饵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518714A (zh) * 2013-09-13 2014-01-22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粘式捕蟑屋的引诱剂及其使用方法
WO2015098681A1 (ja) * 2013-12-26 2015-07-02 国立大学法人京都大学 ゴキブリ集合誘引物質、ゴキブリ集合誘引剤及びゴキブリ駆除剤
CN103875687A (zh) * 2014-03-19 2014-06-25 福建农林大学 一种具有聚集功能的德国小蠊的毒饵
CN104472527A (zh) * 2014-11-12 2015-04-01 南通功成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诱虫作用的呋虫胺杀虫剂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中国农药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农药卷编辑委员会: "《中国农药百科全书 农药卷》", 31 October 1993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794882A (zh) * 2016-05-17 2016-07-27 梁文荣 一种霜天蛾引诱剂
CN105961437A (zh) * 2016-05-17 2016-09-28 梁文荣 一种尺蛾引诱剂
CN107432285A (zh) * 2016-05-26 2017-12-05 武汉市拜乐卫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蟑螂病毒的杀蟑饵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665627A (zh) * 2016-12-28 2017-05-17 北京贝达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及蟑螂饵剂
CN107912450A (zh) * 2017-11-30 2018-04-17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及其用途
CN109077070A (zh) * 2018-09-27 2018-12-25 广州立白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10326617A (zh) * 2019-07-16 2019-10-15 广州龙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蟑螂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0692629A (zh) * 2019-11-11 2020-01-17 徐州得铸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生物除虫用大分子光引剂及制备方法
CN111226971A (zh) * 2020-03-03 2020-06-05 中山榄菊日化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型杀蟑饵剂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CN112806324A (zh) * 2021-02-08 2021-05-18 广州市德信扬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美洲大蠊的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123805B (zh) 2018-04-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123805B (zh) 一种适用于捕蟑屋的颗粒引诱剂组合物
CN109077070A (zh) 一种蟑螂引诱剂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472527A (zh) 一种具有诱虫作用的呋虫胺杀虫剂
JPS6039642B2 (ja) ゴキブリ殺虫剤
US4988516A (en) Insecticide
JPS61106505A (ja) 昆虫誘引剤組成物
CN108684717B (zh) 一种含酵母提取物的引诱剂及其制备方法
AU2011384165B2 (en) A consumable aqueous gel for use in pest control, a pest control device comprising an aqueous gel, and the use of an aqueous gel in a pest control device and in a method of controlling pests
TWI375517B (en)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molluscs
JP3909779B2 (ja) 害虫誘引方法及び害虫防除方法
JPH1192301A (ja) 害虫防除用毒餌剤、害虫誘引剤および害虫の防除方法
JP2010270097A (ja) 農水畜産業における疾病や害虫の駆除剤
JP2012067015A (ja) 害虫駆除用毒餌剤
CN105145671A (zh) 一种液态捕鼠引诱剂
KR101043038B1 (ko) 파리유인제 조성물
WO1999022596A1 (en) Attractants for trapping flies
Haines et al. Toxic bait for the control of Anoplolepis longipes (Jerdon)(Hymenoptera: Formicidae) in the Seychelles. I. The basic attractant carrier, its production and weathering properties
JP7083260B2 (ja) アリ用誘引剤及びアリ用毒餌剤
KR101298419B1 (ko) 해충 구제 방법 및 해충 구제용 조성물
JPH04342511A (ja) ゴキブリ誘引組成物
JPS6219505A (ja) ゴキブリ誘引食餌毒剤
JPS6226208A (ja) ハエ用誘引殺虫剤組成物
CN110326617A (zh) 一种蟑螂诱捕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958443B1 (ko) 모기 유인제
JP2002047106A (ja) ハチ用毒餌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703

Address after: No. two, Liwan District Lu Ju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Co-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haow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Address before: No. two, Liwan District Lu Ju Road,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16

Address after: 510370 Room 01, 5th Floor, North Skirt Building, 111 Changdi Street,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HEERWI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37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Liwan District Lu Lu No. two

Co-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HEERWIN BIOTECHNOLOGY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30

Address after: 510370 Room 01, 5th Floor, North Skirt Building, 111 Changdi Street, Liwa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GUANGZHOU CHEERWIN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370 Guangdong city of Guangzhou province Liwan District Lu Lu No. two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LIBY ENTERPRISE Co.,Ltd.

Patentee before: GUANGZHOU CHEERWIN BIO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