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994787B - X射线诊断装置 - Google Patents

X射线诊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994787B
CN104994787B CN201480008831.1A CN201480008831A CN104994787B CN 104994787 B CN104994787 B CN 104994787B CN 201480008831 A CN201480008831 A CN 201480008831A CN 104994787 B CN104994787 B CN 1049947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user
sight
camera positions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883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994787A (zh
Inventor
材木隆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Medical System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9947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7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9947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9947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7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input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22Stereoscopic im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8Auxiliary means for directing the radiation beam to a particular spot, e.g. using light beam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29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 A61B6/4435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 A61B6/444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source units and detector units the source unit and the detector unit being coupled by a rigid structure the rigid structure being a C-arm or U-ar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6Arrangements for interfacing with the operator or the patient
    • A61B6/461Displaying means of special interes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4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45Control of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automatic set-up of acquisition para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Abstract

在被检体的诊断、治疗等中,一边抑制被辐射量,一边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在基于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中,X射线产生部(15)产生X射线。X射线检测部(18)检测由X射线产生部(15)产生并透过了被检体的X射线。C形臂支承机构(12)以相互对置的朝向保持X射线产生部(15)和X射线检测部(18)。显示部(32)根据X射线检测部(18)的输出,显示与被检体相关的X射线图像。位置确定部(22)确定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的脸的位置。移动部(19)使C形臂支承机构(12)移动到与所确定的用户的脸的位置对应的摄影位置。

Description

X射线诊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涉及X射线诊断装置。
背景技术
存在通过将具有角度差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显示在显示器上,从而能够立体地观察图像的图像立体观察的技术。图像立体观察能够使用户容易地掌握在通常的二维显示器上难以理解的物体的前后关系以及物体表面的凹凸信息。近年来,图像立体观察的技术还适用于医疗领域,例如,事先收集用于从确定的方向对被检体进行立体观察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并对与被检体相关的立体映像进行读影,从而用户能够详细地掌握被检体的周边的脏器以及血管等的位置关系。因此,通过图像立体观察的技术能够安全地进行高精度的手术等。然而,用户有时想要从其他的方向对被检体进行立体观察。此时,用户需要通过输入想要进行立体观察的方向等来重新设定摄影角度。但是,例如,在手术中等,用户进行上述的摄影角度的设定作业是烦杂的作业。因此,为了能够对应从被检体的多个方向的立体观察,通过收集多个图像,从而能够容易地从相对于被检体的其他的方向来读影立体观察映像。但是,当通过X射线摄影装置等收集多个图像时,存在被检体的被辐射量增加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593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1-181991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12-080294号公报
发明内容
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被检体的诊断、治疗等中,一边抑制被辐射量,一边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的X射线诊断装置。
本实施方式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X射线产生部,产生X射线;X射线检测部,检测从上述X射线产生部产生,并透过被检体的X射线;保持部,以相互对置的朝向保持上述X射线产生部和上述X射线检测部;显示部,根据上述X射线检测部的输出,显示与上述被检体相关的X射线图像;位置确定部,确定对上述显示部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的脸的位置;以及移动部,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与上述确定的用户的脸的位置对应的摄影位置移动。
抑制被辐射量,同时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架台部的外观的图。
图3是用于说明用户移动位移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检查室坐标系中的基准用户位置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与基准用户位置对应的摄影角度组的说明图。
图4C是表示从检查室坐标系中的基准用户位置移动后的用户位置的图。
图4D是用于说明与移动后的用户位置对应的摄影角度组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的一系列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对立体对象位置设定的多条视线的图。
图7是表示与图6对应,进行视线切换动作时的显示部的画面转换的图。
符号说明
1…X射线诊断装置、11…C形臂、12…C形臂支承机构、13…床、14…顶板、15…X射线产生部、16…高电压发生部、17…X射线光阑器、18…X射线检测部、19…移动部、20…输入部、21…角度检测部、22…位置确定部、23…摄影位置设定部、24…摄影条件设定部、25…摄影控制部、26…预处理部、27…图像产生部、28…存储部、29…图像选择部、30…控制部、31…显示控制部、32…显示部、121…地面旋回臂、122…支架、123…臂固定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针对具有大致相同的功能以及结构的构成要素,添加相同的符号,重复说明只在必要时进行。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框图。如图1所示,本X射线诊断装置1具有C形臂11、C形臂支承机构12、床13、顶板14、X射线产生部15、高电压发生部16、X射线光阑器17、X射线检测部18、移动部19、输入部20、角度检测部21、位置确定部22、摄影位置设定部23、摄影条件设定部24、摄影控制部25、预处理部26、图像产生部27、存储部28、图像选择部29、控制部30、显示控制部31以及显示部32。
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架台部具有C形臂11、C形臂支承机构12、床13、以及顶板14。
C形臂支承机构12自由旋转地支承C形臂11。C形臂11在其一端保持X射线产生部15。X射线产生部15是产生X射线的真空管。X射线产生部15通过施加来自高电压发生部16的高电压(管电压)来产生X射线。X射线产生部15具有用于放射所产生的X射线的放射窗。X射线光阑器17被安装于X射线产生部15的放射窗。X射线光阑器17是能够调整X射线检测部18的检测面上的X射线照射野的束流限制器。通过由X射线光阑器17调整X射线照射野,从而能够减少对被检体的不必要的被辐射。C形臂11在其另一端以与X射线产生部1相对置的方式保持X射线检测部18。X射线检测部18具有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多个X射线检测元件二维阵列状地排列。二维阵列状的检测器被称为FPD(Flat Panel Display:平面显示器)。FPD的各元件检测从X射线产生部15放射并透过了被检体的X射线。FPD的各元件输出与检测到的X射线强度对应的电信号。将连结X射线产生部15的照射窗的焦点与X射线检测部18的X射线检测面的中心位置的线称为摄影轴(第5旋转轴)。绕第5旋转轴的X射线检测部18的旋转决定摄影图像的上下。另外,图像的上下左右通过变更从X射线检测部18的各元件读出电信号的方法来适当地变更。
图2是表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架台部的外观的图。另外,C形臂支承机构12也可以是从天花板悬吊地保持C形臂11的天花板悬吊式、或以落地式的机构来保持C形臂11的落地式。在本实施方式中,以落地式为例进行说明。C形臂支承机构12具有地面旋回臂121、支架122以及臂固定器123。地面旋回臂121在其一端,绕第1旋转轴自由旋回地设置在地面上。地面旋回臂121在其另一端绕第2旋转轴自由旋转地支承支架122。第1、第2旋转轴与正交轴大致平行。在支架122,绕第3旋转轴自由旋转地支承臂固定器123。第3旋转轴是与正交轴大致正交的轴。在臂固定器123,沿着C形臂11的形状,圆弧状地自由旋转(滑动旋转)地支承C形臂11。该滑动旋转的旋转轴称为第4旋转轴。另外,C形臂支承机构12也可以在后述的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可移动地支承C形臂1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由C形臂11来保持X射线产生部15以及X射线检测部18,通过C形臂支承机构12自由旋转地支承C形臂11的意思。然而,只要能够将X射线产生部15和X射线检测部18以相对置的方式保持,则也可以是其他的支承机构。例如,C形臂11以及C形臂支承机构12能够由自由旋转地保持X射线产生部15的第1保持部和自由旋转地保持X射线检测部18的第2保持部代替。此时,例如,第1保持部具有落地式的机构,第2保持部具有从天花板悬吊的机构。通过第1保持部和第2保持部,X射线产生部15和X射线检测部18保持为相对置的朝向。并且,第1保持部的旋转动作和第2保持部的旋转动作例如通过控制为同步,从而能够进行X射线的连续摄影。
在X射线产生部15与X射线检测器18之间,配置有床13和顶板14。床13关于正交3轴可移动地支承载置有被检体的顶板14。所谓正交3轴例如设为由顶板14的短轴、顶板14的长轴、以及与短轴和长轴正交的正交轴来定义的轴。以下,将沿着顶板14的长轴的方向称为长轴方向。另外,将沿着顶板14的短轴的方向称为短轴方向。另外,将沿着正交轴的方向称为正交轴方向。
移动部19按照基于后述的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使C形臂11和C形臂支承机构12(统称为保持部)绕第1至第5旋转轴分别独立地旋转。另外,移动部19按照基于后述的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使顶板14在长轴方向或短轴方向滑动移动,在正交轴方向进行升降移动。此外,移动部19将与长轴方向和短轴方向中的至少一个方向平行的轴作为旋转轴,为了使顶板14相对于床13的设置面倾斜而使顶板14进行旋转移动。以下,关于C形臂11和C形臂支承机构12的移动,将滑动移动、升降移动以及旋转移动统称为移动。
输入部20作为用于对本X射线诊断装置1输入基于用户的指示信息的接口来发挥作用。输入部20能够适当地利用鼠标、键盘、轨迹球、触摸屏以及按钮等输入设备。所谓指示信息是指C形臂11的移动指示、X射线摄影的开始指示、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的开始指示、摄影条件的设定指示以及基准视线的设定指示等。
输入部20具有用于使用户移动C形臂11以及C形臂支承机构12的操作控制台。操作控制台例如具有用于使C形臂11绕上述的多个旋转轴分别独立地旋转的按钮、手柄以及轨迹球等。用户通过操作操作控制台,从而能够将C形臂11以及C形臂支承机构12移动到所希望的位置。
输入部20具有成为本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的X射线摄影开始的契机的开关(以下,称为摄影开关。)。摄影开关典型地是脚踏开关。后述摄影控制部25以按下摄影开关为契机,为了开始X射线摄影而控制各部。
输入部20具有成为使本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的后述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开始的契机的开关(以下,称为设定开关。)。后述的摄影控制部25以按下设定开关为契机,执行本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的后述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另外,设定开关也可以与摄影开关共用(以下,称为共用开关)。摄影控制部25以按下共用开关为契机,在执行了后述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之后,为了自动地开始X射线摄影而控制各部。
X射线的摄影条件例如包含管电流值、管电压值以及摄影时间等条件。摄影条件例如按照在后述的显示部32上显示的摄影条件的设定支援画面上的用户操作而被输入。在摄影条件的设定支援画面中,显示用于用户输入分别与上述的多个条件对应的多个参数的输入栏。
视线由立体对象位置、视线方向以及显示朝向来定义。所谓立体对象位置是指用于决定用户想要立体地观察的被检体的中心位置的信息。在基于交叉法的立体观察的情况下,立体对象位置与右眼的视线和左眼的视线交叉的会聚点的位置重合。所谓视线方向是指用于决定观察立体对象位置的方向的信息。所谓显示朝向是指用于决定从视线方向来观察立体对象位置时的被检体的上下左右的信息。当识别与用户所设定的被检体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时,该映像是从视线方向来观察立体对象位置时与被检体相关的立体观察映像,中心位置与立体对象位置对应,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与由显示朝向定义的上下左右对应。
基准视线表示与被检体相关的一系列的治疗等中的视线的基准。基准视线被定义为例如在与被检体相关的一系列的治疗等中,优选最想注视的被检体的位置、观察其位置的方向、图像的上下左右来设定。基准视线例如按照显示在后述的显示部32上的视线设定图像上的用户操作而被输入。所谓视线设定图像是指与根据由本X射线诊断装置1摄影得到的多个X射线图像的数据重建的被检体相关的3D图像。用户通过用输入部20的鼠标等操作在显示部32上显示的3D图像,从而能够输入立体对象位置、视线方向以及显示朝向。具体而言,用户通过在视线设定图像上进行特定的操作,例如用鼠标进行点击,从而能够输入立体对象位置。另外,用户通过用鼠标使视线设定图像旋转或移动,从而能够输入视线方向以及显示朝向。视线方向与观察显示中的视线设定图像的方向对应。另外,显示朝向(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与显示中的视线设定图像的上下左右对应。视线设定图像是由本X射线诊断装置1收集到的与被检体相关的3D图像。从而,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按照在视线设定图像上设定的立体对象位置、视线方向以及显示朝向,设定载置在顶板14上的患者的摄影位置。由此,用户能够设定基准视线。另外,例如如果能够使视线设定图像的坐标系和与摄影相关的坐标系与以顶板14的规定的位置为原点的顶板坐标系或C形臂11的坐标系对应,则视线设定图像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图像。
例如,视线设定图像也可以是与被检体相关的通过本X射线诊断装置1摄影得到的多个2D图像。此时,例如,用户能够在与第1平面相关的被检体的2D图像上指定第1平面中的立体对象位置。然后,在平面与第1平面不同的第2平面相关的被检体的2D图像上指定第2平面中的立体对象位置。通过平面不同的两个2D图像上的用户操作,来决定立体对象位置。视线方向以及显示朝向例如由与第1平面对应的被检体的2D图像、或与第2平面对应的被检体的2D图像的用户操作(图像的旋转等)来决定。通过以上的操作,用户能够设定基准视线。
另外,如果知道患者的姿势、体型、年龄以及性别等患者信息,则能够在以顶板14的规定的位置为原点的顶板坐标系中确定载置在顶板14上的患者的部位。因此,视线设定图像也可以是模拟人体的人体模型图像等。
另外,视线设定图像的3D图像也可以是根据由其他的医疗成像装置、例如由X射线CT(Computed Tomography: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收集到的体数据来重建的图像。
另外,基准视线也可以按照向基准视线移动的C形臂11以及C形臂支承机构12的位置来设定。具体而言,用户通过操作输入部20,从而将第5旋转轴移动到基准视线的位置。然后,用户能够通过按下设定基准视线的按钮等来设定基准视线。
角度检测部21检测分别与第1至第5旋转轴对应的5个旋转角度。角度检测部21以按下设定上述的输入部20的基准视线的按钮为契机,检测5个旋转角度。然后,根据检测到的5个旋转角度来设定基准视线。
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移动位移和基准用户视差。
所谓用户移动位移是指表示用户的脸从基准位置向哪一方向移动多少的参数。基准位置例如是用户站立在主要阅览显示部32的位置时的脸的位置。主要阅览显示部32的位置例如与用户实际上对被检体进行手技的位置对应。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的脸的位置(以下仅称为用户位置。)。用户位置表示用户的脸的特征点的位置,例如,是连结用户的右眼的瞳孔位置和左眼的瞳孔位置的直线的中点。位置确定部22对由照相机等摄影得到的与用户相关的图像通过阈值处理检测眼、鼻以及口等脸的特征部分,从而确定用户位置。照相机等设备也可以是外部设备。此时,位置确定部22输入由外部设备输入的与用户相关的图像。位置确定部22以按下输入部20的与基准用户位置的设定相关的按钮为契机,来设定基准用户位置。另外,位置确定部22也可以以用户进行的特定的姿势动作为契机来设定基准用户位置。姿势动作能够由照相机等设备来检测。所谓姿势动作例如优选“抬起手”、“左右摇头”等在手技中的用户也能够容易地进行的动作。基准用户位置即使在手术前以及手术中也能够通过姿势动作以及输入部20的操作来适当地变更。用户例如将显示部32移动到主要阅览的位置,按下与基准用户位置的设定相关的按钮或者进行姿势动作。于是,位置确定部22确定此时的用户位置,设定基准用户位置。
图3是用于说明用户移动位移的说明图。坐标系是以显示中心位置O为原点的检查室坐标系。另外,设沿着显示部32的长轴的轴为X轴,设沿着显示部32的短轴的轴为Y轴,设通过显示中心位置O并与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垂直的轴为Z轴。P0是基准用户位置。P1是从基准用户位置移动后的用户位置。另外,设预先知道基准用户位置P0的坐标(x0、y0、z0)。
为了确定用户移动位移,位置确定部22确定移动后的用户位置P1(x1、y1、z1)。然后,根据基准用户位置P0的坐标(x0、y0、z0)和移动后的用户位置P1的坐标(x1、y1、z1),来确定用户移动位移。在此,将用户移动位移设为距基准用户位置相对显示中心位置O的用户移动角度。移动角度是以连结基准用户位置P0和显示中心位置O的直线为角的一边,以连结用户位置P1和显示中心位置O的直线为角的另一边,以及以显示中心位置O为角的顶点的角度。移动角度由移动角度在XZ平面上的分量(以下称为水平角度)θ和移动角度在YZ平面上的分量(以下称为垂直角度)来表示。通过以上的处理,位置确定部22根据基准用户位置和移动后的用户位置确定用户移动位移。
以上是图3的说明。
所谓基准用户视差是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的视差。立体对象位置显示在显示部32的显示中心位置。因此,位置确定部22根据从显示中心位置到基准用户位置的距离和基准用户位置处的用户的瞳孔间距离(以下,称为基准瞳孔间距离。)来确定基准用户视差。在视差的确定中例如使用三角法等计算。瞳孔间距离是用户的右眼的瞳孔位置与左眼的瞳孔位置之间的距离。另外,基准用户视差也可以经由输入部20由用户输入。
位置确定部22具有用于确定用户移动位移以及基准用户视差的照相机等设备。另外,如果能够确定用户位置以及基准瞳孔间距离,则设备也可以是其他的设备。例如,设备也可以是红外线传感器以及光传感器等。另外,在上述中,将用户位置设为连结右眼的瞳孔位置与左眼的瞳孔位置的直线的中点,但如果通过位置确定部22,能够确定用户的脸移动多少,则用户位置并不限定于上述的位置。例如,用户位置也可以是口的位置以及鼻的位置等脸的其他的部分的位置,也可以是对脸添加的标记的位置。另外,光传感器的受光器和投光器的组中,一方由用户佩戴,另一方安装于显示部32,位置确定部22也可以根据该光传感器的输出,来确定用户移动位移。
另外,与基准用户位置以及基准用户视差相关的数据也可以通过控制部30,与用户信息以及检查信息等附带信息一起存储在后述的存储部28中。另外,在上述中,记载为基准用户位置以及基准用户视差由位置确定部22来确定。但是,还有时根据手技的种类来预先决定基准用户位置。另外,还有时根据负责手技的用户来决定基准用户位置以及基准瞳孔间距离。因此,基准用户位置以及基准瞳孔间距离也可以按照用户指示,从存储于后述的存储部28中的用户信息数据库中适当地选择。基于位置确定部22的用户移动位移的确定处理与后述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连动地执行。位置确定部22将所确定的用户移动位移的数据向摄影位置设定部23发送。
摄影条件设定部24根据由用户输入的X射线的摄影条件,来设定X射线的摄影条件。
摄影位置设定部23设定视线以及摄影角度组。摄影位置设定部23按照由用户输入的基准视线,设定摄影角度组。摄影角度组具有左眼用摄影角度和右眼用摄影角度。与视线方向对应的视线角度例如由以立体对象位置为原点、以与顶板14的短轴并行的轴为X轴、以沿着与顶板14面正交的方向的轴为Y轴、以与顶板14的长轴平行的轴为Z轴时与X轴所成的角度和与Y轴所成的角度来表示。另外,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与在显示部32上显示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和用户移动位移,来重新设定与被检体相关的视线。并且,按照重新设定的视线,来设定摄影角度组。摄影位置设定部23进行的、与摄影角度组的设定处理相关的详细说明后述。摄影位置设定部23将所设定的摄影角度组的数据向摄影控制部25和图像选择部29发送。
摄影控制部25控制与X射线摄影相关的各部。具体而言,按照由摄影条件设定部24设定的X射线的摄影条件,控制高电压发生部16。另外,摄影控制部25根据由摄影条件设定部24设定的摄影角度组,来控制移动部19。此时,摄影控制部25与高电压发生部16以及移动部19的控制一起通过控制X射线检测部18,来执行摄影角度组中的X射线的摄影动作。并且,与该X射线摄影动作同步地控制存储部28、图像产生部27以及预处理部26等的各动作。
预处理部26对从X射线检测部18输出的电信号执行预处理。所谓预处理例如是指各种校正处理、放大处理以及A/D变换处理等。
图像产生部27根据执行了预处理所得到的电信号,产生X射线图像的数据。具体而言,图像产生部27产生分别与左眼用摄影角度和右眼用摄影角度(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左眼用图像的数据和右眼用图像的数据(以下,统称为图像组)。对构成X射线图像的各像素分配的像素值是与和X射线的透过路径上的物质相关的X射线减弱系数对应的值等。
存储部28是作为半导体存储元件的Flash SSD(Solid State Disk)等半导体存储装置以及HDD(Hard Desk Drive)等。存储部28按照基于控制部30的控制,将由图像产生部27产生的多个图像组的数据与和分别对应的视线角度和摄影角度组相关的数据一起存储。另外,存储部28存储与图像组相关的数据以外的数据,例如,存储X射线的摄影条件的数据、X射线的摄影角度条件的数据、瞳孔间距离的数据以及用户信息数据库的数据。用户信息数据库是相对于多个用户ID,分别使多个瞳孔间距离和多个基准用户位置对应起来的对应表。存储部28也可以具备多个与手技的种类对应的对应表。
图像选择部29根据由摄影位置设定部23设定的摄影角度组,从后述的存储部28所存储的多个图像组中选择显示在后述的显示部32上的图像组。当与由摄影位置设定部23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没有存储在存储部28中时,图像选择部29将表示摄影开始的信号向摄影控制部25发送。另外,图像选择部29进行的、从上述的存储部28选择图像组的处理的ON/OFF能够按照用户指示适当地变更。
控制部30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和存储器电路等。控制部30接收经由输入部20输入的指示信息,暂时存储在存储器电路中。控制部30根据输入信息控制X射线诊断装置1的各部。
显示控制部31将由图像选择部29选择的图像组以在基准用户位置处用户能够进行立体观察的方式显示在后述的显示部32上。
例如,在裸眼式的2视差的柱状透镜方式中,显示控制部31将使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分别纵向分割成带状的映像信号向显示部32发送。显示部32将纵向分割成带状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以交替的方式进行排列显示。以分割后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交替的方式进行排列显示在显示部32上。显示部32在显示面上具有柱状透镜。柱状透镜是根据用户观察的位置使视线到达的位置发生变化的透镜。通过调整柱状透镜的配置,从而右眼只能看到右眼用图像,左眼只能看到左眼用图像,因此能够进行立体观察。
另外,在眼镜式的帧连续方式中,显示控制部31在1帧同步期间内,在左眼用图像信号之后,将右眼用图像信号向显示部32发送。显示部32根据所发送的图像信号来显示图像。用户佩戴液晶快门眼镜来观察显示部32。液晶快门与基于显示部32的显示动作同步,交替地遮蔽左右的视野。眼镜的快门通过与两个图像完全同步地开关,从而在右眼只能看到右眼用图像,在左眼只能看到左眼用图像,因此能够进行立体观察。
针对本实施方式的显示控制部31以及显示部32,以两个立体观察方式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对利用视差的任一立体观察方式均能够适用本实施方式。另外,相对于能够利用多视差的立体观察方式,也能够适用本实施方式。
(摄影角度设定功能)
摄影角度设定功能是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与在显示部32显示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和由位置确定部22确定的用户移动位移,重新设定与被检体相关的视线,自动地设定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摄影角度组的功能。针对伴随着摄影角度设定功能的处理(以下,称为摄影角度设定处理),参照图4进行说明。摄影角度设定处理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来执行。
图4A、图4B、图4C以及图4D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的说明图。
图4A是表示检查室坐标系中的基准用户位置的图。
图4B是用于说明与基准用户位置对应的摄影角度组的说明图。
图4C是表示从检查室坐标系中的基准用户位置移动后的用户位置的图。
图4D是用于说明与移动后的用户位置对应的摄影角度组的说明图。
在图4A以及图4C中,示出以显示中心位置O为原点、以沿着显示部32的长轴的轴为X轴、以沿着显示部32的短轴的轴为Y轴、以通过显示中心位置O且与显示部32的显示画面垂直的轴为Z轴的检查室坐标系。
在图4B以及图4D中,示出以顶板14的规定的位置为原点、以与顶板14的长轴平行的轴为Z轴、以与顶板14的短轴平行的轴为X轴、以与顶板14面正交的轴为Y轴的顶板坐标系。
如图4A所示,设用户位于基准用户位置P0(0,0,Z0)。与基准视线对应的左眼用摄影角度和右眼用摄影角度(以下,称为摄影角度组J0)被分别设定为ρ0L和ρ0R。摄影角度组J0根据基准视线和基准用户视差,由摄影位置设定部23来设定。具体而言,如果在视线设定图像上经由输入部20设定基准视线,则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基准视线所包含的视线方向,来确定视线角度ρ0。并且,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基准用户视差α,确定从视线角度ρ0向左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角度(α/2)和从视线角度ρ0向右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角度(α/2)。另外,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基准视线所包含的显示朝向,确定从视线角度ρ0向左眼用摄影角度以及右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方向。倾斜的方向是与表示视线方向的直线正交,与表示显示朝向的左右的直线平行的方向。从视线角度向左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方向是从视线角度向右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方向的反方向。通过以上的处理,摄影位置设定部23能够根据基准视线和基准用户视差,设定左眼用摄影角度ρ0L和右眼用摄影角度ρ0R。并且,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由各部收集分别与左眼用摄影角度ρ0L和右眼用摄影角度ρ0R(摄影角度组J0)对应的左眼用图像K0L和右眼用图像K0R(图像组K0),并存储在存储部28中。并且,通过显示控制部31,将左眼用图像K0L和右眼用图像K0R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从基准用户位置P0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从视线角度ρ0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的与被检体相关的立体观察映像。
并且,设用户从图4A的基准用户位置P0移动到图4C的用户位置P1。以由用户执行特定的姿势动作为契机,或者以按下设定开关为契机,由摄影控制部25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
摄影角度设定处理按照以下的步骤来执行。首先,由位置确定部22确定移动后的用户位置P1(X1、0、Z1)。另外,为了简化说明,设为用户在水平方向移动。接着,位置确定部22根据基准用户位置P0和移动后的用户位置P1,来确定移动角度θ1(用户移动位移)。在移动角度θ1中,包含与从基准用户位置的移动方向相关的信息。接着,通过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与在显示部32上显示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角度ρ0、显示朝向以及移动角度θ1,来确定视线角度ρ1。视线角度ρ1是对视线角度ρ0加上移动角度θ1得到的角度。通过以上的处理,重新设定与被检体相关的视线。重新设定的视线与重新设定前的视线的视线方向不同。并且,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基准用户视差α,确定从视线角度ρ1向左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角度(α/2)和从视线角度ρ1向右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角度(α/2)。并且,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重新设定的视线所包含的显示朝向,确定从视线角度ρ1向左眼用摄影角度以及右眼用摄影角度倾斜的方向。通过以上的处理,摄影位置设定部23能够根据与在显示部32上显示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和基准用户视差,来设定左眼用摄影角度ρ1L和右眼用摄影角度ρ1R(以下,称为摄影角度组J1)。并且,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由各部收集分别与左眼用摄影角度ρ1L和右眼用摄影角度ρ1R(摄影角度组J1)对应的左眼用图像K1L和右眼用图像K1R(图像组K1),并存储在存储部28中。在设定了摄影角度组J1之后,自动地执行基于摄影控制部25的图像组K1的收集动作。并且,通过显示控制部31,左眼用图像K1L和右眼用图像K1R被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从基准用户位置P0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从视线角度ρ1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那样的立体观察映像。
另外,在此,以转移到摄影角度设定处理为契机,列举了用户的姿势动作以及用户进行的输入部20的操作,但也可以是其他的方法。向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的转移例如也可以是用户发出的特定的单词的检测。因此,本X射线诊断装置1也可以将具备用于检测从用户发声的特定的单词的声音检测设备的声音检测部(未图示)包含在构成要素中。
接着,针对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一系列的处理,参照图5进行说明。另外,设为基于图像选择部29的选择处理的功能为ON。
图5是表示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一系列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步骤S11)
根据经由输入部20由用户输入的X射线的摄影条件,通过摄影条件设定部24设定X射线的摄影条件。
(步骤S12)
根据经由输入部20由用户输入的基准视线和由位置确定部22确定的基准用户视差,通过摄影位置设定部23设定与基准视线对应的摄影角度组。
(步骤S13)
当处理从步骤S12转移时,在由摄影条件设定部24设定的X射线的摄影条件下,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通过各部收集与由摄影位置设定部23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收集到的图像组的数据与和基准视线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摄影角度组相关的信息等一起存储在存储部28中。
当处理从步骤S17转移时,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通过各部收集与在步骤S17中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收集到的图像组的数据和与基准视线相关的信息以及与摄影角度组相关的信息等一起存储在存储部28中。
(步骤S14)
当处理转移为步骤S12、步骤S13时,通过显示控制部31,以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能够进行立体观察的方式将收集到的图像组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从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基准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
当处理转移为步骤S17、步骤S13时,通过显示控制部31,以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能够进行立体观察的方式将所读出的图像组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从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从由步骤S16设定的视线角度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的立体观察映像。
当处理从步骤S16转移时,通过图像选择部29,从存储部28读出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并且,通过显示控制部31,以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能够进行立体观察的方式将所读出的图像组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从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由步骤S16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
(步骤S15)
通过位置确定部22,执行基于用户的特定的姿势动作的检测处理。当通过位置确定部22检测到基于用户的特定的姿势动作时,处理转移到步骤S16,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当通过位置确定部22没有检测到基于用户的特定的姿势动作时,基于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一系列的处理结束。向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的转移可以以按下输入部20的设定开关为契机,也可以以由用户发出特定的单词为契机。
(步骤S16)
通过位置确定部22以及摄影位置设定部23,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并且,通过摄影角度设定处理,重新设定相对于被检体的视线,并且设定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摄影角度组。
(步骤S17)
当将与由步骤S16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存储在存储部28中时,处理向步骤S14转移。另一方面,当在存储部28中没有存储与由步骤S16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时,处理向步骤S13转移。
本X射线诊断装置1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能够以由用户执行特定的姿势动作为契机,来重复执行。另外,当基于图像选择部29的图像组的选择处理为OFF时,如果重新设定视线,则本X射线诊断装置1始终收集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由此,用户能够实时地识别与其他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
根据以上所述的摄影角度设定功能,能够得到以下的效果。
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按照在显示部32上显示的视线设定图像上的用户指示,来设定基准视线。在基准用户位置,通过用户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被检体的基准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该立体观察映像是从与基准视线对应的视线方向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那样的映像,以与基准视线对应的立体对象位置为中心。另外,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与和基准视线对应的显示朝向对应。
并且,通过摄影角度设定功能,用户仅仅通过使脸的位置从基准用户位置移动,就能够识别使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旋转的立体观察映像。此时,旋转后的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方向与旋转前的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方向相同。
在该一系列的处理中,本X射线诊断装置1执行以下那样的处理。本X射线诊断装置1确定从基准用户位置到移动后的用户位置的用户移动位移。本X射线诊断装置1根据用户移动位移和与在显示部32上显示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来重新设定与移动后的用户位置对应的视线。本X射线诊断装置1根据重新设定的视线,来设定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摄影角度组(左眼用摄影角度和右眼用摄影角度)。并且,本X射线诊断装置1收集与摄影角度组(左眼用摄影角度和右眼用摄影角度)对应的图像组(左眼用图像和右眼用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是能够从移动后的用户位置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那样的与被检体相关的立体观察映像。即,当用户想要从不同方向观察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时,仅仅通过使脸向其想要观察的方向移动,就能够识别从移动后的位置观察到的立体观察映像。用户通过脸的移动这样的直观的动作,能够识别从多个方向观察立体对象位置时的与被检体相关的立体观察映像,因此,提高用户进行手术等的效率。另外,本X射线诊断装置1不预先收集与多条视线对应的多个图像组,而只收集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从而,本X射线诊断装置1也能够抑制被辐射量。即,根据具备摄影角度设定功能的本X射线诊断装置1,在使用了图像立体观察的技术的诊断、治疗等中,能够抑制被辐射量,同时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另外,当将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存储于存储部28时,通过图像选择部29从存储部28中选择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并显示在显示部32上。从而,能够不重新进行摄影,而用户识别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从而,本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抑制被辐射量。
另外,在图5中,记载为以用户的特定的姿势动作的检测为契机,以用户的特定的单词的发生的检测为契机,或者以按下输入部20的设定开关为契机,即,按照用户指示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然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也可以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自动地重复执行。此时,摄影控制部25在每个规定的时间间隔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规定的时间间隔预先由用户设定,能够按照用户指示适当地变更。自动地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还是按照用户指示执行能够按照用户指示适当地变更。通过自动地执行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用户不需要进行特定的姿势动作、特定的单词的发生以及输入部20的操作,因此与手动时相比较,能够提高作业效率。此时,当用户移动位移小于预先设定的阈值时,也可以不执行基于摄影控制部25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由此,能够避免执行用户所不意图执行的摄影角度设定处理。
另外,在图4中,记载为与移动后的视线对应的视线角度ρ1是对与移动前的视线对应的视线角度ρ0加上移动角度θ1所得到的角度。由此,用户仅仅通过从基准位置移动脸,就能够识别从移动后的位置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那样的立体观察映像。即,从相对于显示中心位置的基准位置的移动角度与移动前后的视线角度之差一一对应,因此,用户能够直观地变更相对于被检体的视线。但是,例如,如果现在想要围绕70度来观察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时,用户需要相对于显示中心位置,使脸从基准位置绕70度的水平方向移动。对于用户而言,在手技中难以从基准位置较大地移动。因此,视线角度ρ1也可以是将对移动角度θ1乘以预先由用户设定的系数β得到的角度加上视线角度ρ0而得到的角度。由此,只通过用户的脸稍微移动,也能够与用户的脸较大地移动相同地重新设定视线。即,即使是在移动的范围被限定的手技中的用户,也能够从各种方向来识别与被检体相关的立体观察映像。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用户移动位移作为从基准用户位置相对显示中心位置O的用户移动角度。即,用户的移动位移按照用户进行的脸的移动动作来确定。然而,用户在手技中还有时不能从基准位置移动。因此,用户移动位移也可以不基于用户进行的脸的移动动作。例如,用户移动位移也可以是使用户的脸倾斜的动作、改变用户的脸的朝向的动作等。
当用户移动位移基于使用户的脸倾斜的动作时,位置确定部22确定从基准用户位置的用户的脸的倾斜角度和方向。具体而言,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的左眼的瞳孔的位置和右眼的瞳孔的位置。并且,位置确定部22确定连结左眼的瞳孔和右眼的瞳孔的线在位于基准用户位置时和使脸倾斜后所成的角度(以下,称为倾斜角度。)。并且,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与显示中的立体观察映像对应的视线和倾斜角度,来重新设定视线。根据倾斜角度来重新设定视线的方法预先由用户来设定。例如,当倾斜角度为向右10度时,摄影位置设定部23将与显示中的立体观察映像对应的视线重新设定为在水平方向向右旋转10度的视线。
当用户移动位移基于改变用户的脸的朝向的动作时,位置确定部22根据脸的特征点的移动方向以及特征点的每单位时间的移动距离,来确定用户的脸的朝向和改变脸的朝向的速度。并且,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与显示中的立体观察映像对应的视线、脸的朝向以及改变脸的朝向的速度,来重新设定视线。具体而言,例如,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视线方向和脸的朝向,来决定变更视线的方向。并且,根据改变脸的朝向的速度,来决定变更视线的角度。
摄影位置设定部23重新设定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摄影角度组。并且,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收集与重新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并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通过以上的处理,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用户的脸倾斜的动作或改变用户的脸的朝向的动作,来重新设定视线。
(变形例1)
针对变形例1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中,以用户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为前提。这是由于当用户在规定的位置(基准用户位置)的作业多时,用户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位置也大致固定。然而,用户还有时想要使现在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在少的时间向特定的方向旋转来观察。当使用本X射线诊断装置1时,用户例如能够通过从基准用户位置向特定的方向移动,从而使立体观察映像旋转。用户能够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来识别旋转后的立体观察映像。但是,当使旋转后的立体观察映像返回到旋转前的立体观察映像时,用户需要使脸从基准用户位置向与上述的特定的方向的相反方向移动。这是由于立体观察映像的旋转按照从基准用户位置的用户移动位移来进行。因此,当用户想要使立体观察映像向特定的方向旋转,观察少许时间,并返回到原来的立体观察映像时,需要进行以基准用户位置为起点的两次往返的用户移动。如果当想要使立体观察映像只在少的时间向不同的方向旋转来观察时需要两次往返的移动,则可能会降低作业效率。
变形例1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变形例1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变更基准用户位置。即,用户能够在移动后的用户位置,识别从移动后的用户位置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那样的立体观察映像。并且,当想返回到移动前的立体观察映像时,仅仅使脸返回到移动前的用户位置即可。由此,即使只在少的时间想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立体观察映像时,一次往返的脸的移动就能够实现。从而,变形例1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除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效果之外,当想要在少的时间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立体观察映像时,也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另外,是否能够变更基准用户位置能够按照经由输入部20的用户指示来适当地变更。该变更指示也能够按照用户的姿势动作、特定的单词的发声来切换。
(变形例2)
针对变形例2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中,当用户想要从不同的方向来观察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时,仅仅通过使脸向其想要观察的方向移动,就能够识别从移动后的位置观察到的立体观察映像。此时,重新设定了视线之后的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的方向与重新设定视线之前的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方向相同。从而,用户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的上下左右的方向始终相同。然而,还有时用户想要倾斜地观察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想要变更映像的上下左右)。例如,还有如下情况,当用户想要在导管手技中使导管的前进方向与映像的上下对应时,使现在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在视线方向保持不变,使映像与导管的前进方向相应地倾斜。当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时,与视线中的重新设定视线方向对应。然而,与重新设定显示朝向不对应。
变形例2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具体而言,变形例2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按照用户的脸倾斜的角度,来重新设定显示朝向。由于能够重新设定显示朝向,因此能够按照用户的脸倾斜的角度,使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倾斜。
位置确定部22确定从基准用户位置的用户的脸的倾斜角度。具体而言,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的左眼的瞳孔的位置和右眼的瞳孔的位置。并且,位置确定部22确定连结左眼的瞳孔和右眼的瞳孔的线在处于基准用户位置时和使脸倾斜后所成的角度(以下,称为倾斜角度。)。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与现在显示在显示部32上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和倾斜角度,来重新设定视线。具体而言,摄影位置设定部23按照倾斜角度来重新设定显示朝向。并且,摄影位置设定部23根据重新设定的视线和基准用户视差,来重新设定摄影角度组。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收集与重新设定的摄影角度组对应的图像组,并显示在显示部32上。用户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是使与重新设定之前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倾斜的映像。其倾斜的方向与用户使脸倾斜的方向对应。从而,变形例2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除了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效果之外,当想要倾斜地识别立体观察映像时,还能够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变形例3)
针对变形例3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变形例1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以及变形例2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中,重新设定的视线依赖于用户移动位移。然而,在被检体的诊断、治疗等中,有时根据部位的种类、手技的种类等,预先决定需要观察被检体的视线方向、显示朝向等。在使用了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情况下,当用户想要将与显示中的立体观察映像对应的视线变更为预先决定的视线时,需要注意脸的移动方向以及脸的移动量。如果移动量多,则用户不能识别所决定的方向的立体观察映像。因此,为了得到与预先决定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用户有时必须重复移动脸。但是,如果不需要重复的用户移动,则用户的作业效率可能会降低。
变形例3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在变形例2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中,用户通过经由输入部20操作视线设定图像,从而能够设定多条视线。针对视线设定图像上的多条视线的设定方法,存在手动地设定的方法以及半自动地设定的方法。
在全手动地进行设定的方法中,多条视线按照用户指示逐一设定。按照用户指示,设定视线的方法如在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进行的基准视线的设定方法中叙述的那样。
在半自动地进行设定的方法中,多条视线中的基准视线按照用户指示来设定。并且,其他的视线按照基准视线和预先设定的方法来设定。在半自动地进行设定的方法中,例如,如果由用户设定基准视线,则沿着设定了基准视线时的视线设定图像的上下方向,以规定的角度间隔设定多条视线。另外,例如,如果由用户设定基准视线,则沿着设定了基准视线时的视线设定图像的上下方向,以规定的角度间隔来设定多条视线。另外,也可以组合上述的两种方法。
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进行的视线切换动作。所谓视线切换动作是指用于将与显示在显示部32上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切换为预先设定的其他的视线的动作。从而,在视线切换动作后,在显示部32上,显示与其他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用户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其他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用户进行的视线切换动作例如是用户的脸的移动以及姿势等。另外,视线切换动作还能够由用户进行的特定的单词的发声代替。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移动位移。另外,位置确定部22确定用户的姿势动作。姿势动作例如存在使手倾斜、摇手、以及伸手指等。视线切换动作能够按照经由输入部20的用户指示来设定。在基于位置确定部22的确定视线切换动作的模式中,存在连续模式和手动模式。这些模式能够按照用户指示适当地变更。
在连续模式中,位置确定部22确定是否由用户执行了视线切换动作。确定的时间间隔能够按用户指示适当地变更。为了不会发生用户未意图的视线的切换,视线切换动作是用户通常不会进行的动作,其优选是不会对手技中的用户产生负担的动作。另外,为了明确是否是视线切换动作,位置确定部22也可以按照姿势动作的速度、动作的大小、以及动作的持续时间来确定视线切换动作。
在手动模式中,位置确定部22以按下位置确定部22进行的用于转移到视线切换动作的确定模式的开关(以下,称为转移开关。)为契机,开始视线切换动作的确定。在此,记载为转移开关成为契机,但是,位置确定部22进行的向视线切换动作的特定模式的转移的契机也可以是用户进行的确定的单词的发声、姿势动作等的检测。用户在按下转移开关之后,执行视线切换动作。
图6以及图7是用于说明变形例3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中的视线切换动作的说明图。
图6是表示对立体对象位置设定的多条视线的图。
图7与图6对应,是表示视线切换动作时的显示部32的画面转换的图。
以下,参照图6和图7,说明用户的视线切换动作和在视线切换动作后的显示部32上显示的图像。
在图6中,P表示模拟被检体的圆柱形的筒。O表示立体对象位置。C表示基准视线相对于立体对象位置的视线方向。在显示朝向中,图像的上方向与+X方向对应,图像的下方向与-X方向对应,图像的右方向与+Z对应,以及图像的左方向与-Z方向对应。L1~L3、R1~R3、U1~U2、以及S1~S2分别表示相对于立体对象位置的多条视线。
在图7中,P1~P4表示由位置确定部22所具有的照相机进行摄影得到的与用户相关的图像。P1表示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的图像。P2、P3以及P4分别表示在进行了视线切换动作E、动作F以及动作G之后的与用户相关的图像。视线切换动作E、动作F、动作G分别是用户向右、向左以及向上的动作。现在,设为在显示部32上显示与基准视线C对应的图像组。从而,用户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识别与基准视线C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c。立体观察映像c是从与基准视线C对应的视线方向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O那样的与被检体P相关的立体观察映像。当由位置确定部22确定了视线切换动作E时,通过摄影位置设定部23将视线从基准视线C变更为视线L1。视线切换动作E是用户向右的动作。该动作意味着用户想要使立体观察映像c向右旋转,即用户想要从左的方向来观察立体对象位置O。因此,视线从基准视线C变更为视线L1。并且,通过摄影控制部25进行的控制,从存储部28读出与视线L1对应的图像组的数据。当在存储部28中没有存储与视线L1对应的图像组的数据时,按照摄影控制部25的控制,由各部收集与视线L1对应的图像组的数据。并且,在显示部32上显示与视线L1对应的图像组。用户通过在基准用户位置对显示部32进行视觉辨认,从而能够识别与视线L1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l1。立体观察映像l1是从视线L1的方向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O那样的被检体的立体观察映像。
设为代替上述的视线切换动作E而确定视线切换动作F。视线切换动作F是用户向上的动作。该动作意味着用户想要使立体观察映像c向上旋转,即用户想要从下的方向来观察立体对象位O。因此,视线从基准视线C变更为视线S1。用户能够识别与视线S1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s1。
设为代替上述的视线切换动作E而确定视线切换动作G。视线切换动作G是用户向左的动作。该动作意味着用户想要使立体观察映像c向左旋转,即用户想要从右的方向来观察立体对象位O。因此,视线从基准视线C变更为视线R1。用户能够识别从视线R1的方向观察到立体对象位置O那样的被检体的立体观察映像r1。
另外,在确定了上述的视线切换动作E之后,进而当由位置确定部22确定了视线切换动作E时,摄影位置设定部23将视线从视线L1变更为视线L2。用户能够识别与视线L2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
另外,摄影位置设定部23按照视线切换动作E,将视线从基准视线变更为视线L1。然而,摄影位置设定部23也可以按照视线切换动作的大小、速度以及持续时间,将视线从基准视线变更为视线L2或L3。即,摄影位置设定部23也可以按照视线切换动作的种类,来确定切换视线的方向,按照视线切换动作的大小、速度以及持续时间中的至少一个,来决定对视线进行切换的量。
另外,在上述的视线的切换处理中,如果用户向右,则立体观察映像向右旋转。即,用户位置的移动方向与视线切换的方向对应。因此,用户能够直观地切换视线。然而,用户位置的移动方向与切换视线的方向也可以不对应。具有上述的切换处理的功能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将与显示中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切换成其他的视线。其他的视线是预先由用户设定的多条视线中的一条视线。变形例3所涉及的X射线诊断装置1按照与显示中的图像组对应的视线和所确定的视线切换动作,从预先由用户设定的多条视线中确定上述的其他的视线。用户能够识别与其他的视线对应的立体观察映像。当预先决定了需要观察被检体的立体对象位置、视线方向、以及显示朝向的情况下,用户仅仅通过移动脸,就能够将与所识别的立体观察映像对应的视线重新设定为预先设定的多条视线中的一条。不预先收集分别与多条视线对应的多个图像组,每次收集与按照用户移动位移而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另外,如果已经收集完与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图像组,则还能够设定为不进行再次收集。从而,变形例3所涉及的X诊断装置1在针对被检体的诊断、治疗等中能够抑制被辐射量,同时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
虽然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这些实施方式是作为例子而提示的,并不意图限定本发明的范围。这些实施方式能够以其他的各种方式进行实施,在不脱离发明的要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的省略、置换、变更。
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记载了能够按照用户移动位移重新设定对被检体的视线中的视线方向,但并没有记载能够重新设定显示朝向。另一方面,在变形例2中,没有记载能够按照用户移动位移重新设定对被检体的视线中的视线方向,但记载了能够重新设定显示朝向。然而,也可以对本实施方式追加变形例2的功能。由此,X射线诊断装置1能够按照用户移动位移,重新设定对被检体的视线中的视线方向和显示朝向。
另外,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针对被检体的诊断、治疗等中一边抑制被辐射量一边实现作业效率的提高的点。作为实施方式,以立体观察为例进行了说明,本发明的点在于根据用户的脸的位置或脸的移动位移来重新设定摄影位置,收集与重新设定的摄影位置对应的X射线图像。从而,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定于立体观察。这些实施方式或其变形与包含于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一样,包含于权利要求书记载的发明及其均等的范围中。

Claims (11)

1.一种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X射线产生部,产生X射线;
X射线检测部,检测从上述X射线产生部产生并透过了被检体的X射线;
保持部,以相互对置的朝向保持上述X射线产生部和上述X射线检测部;
显示部,根据上述X射线检测部的输出,显示与上述被检体相关的X射线图像;
位置确定部,根据移动前后的对上述显示部进行视觉辨认的用户的脸的位置来确定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以及
移动部,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与上述确定的用户的移动位移对应的摄影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确定部确定上述用户的脸的特征点,
上述移动部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与上述确定的用户的脸的特征点对应的摄影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确定部根据基准位置和移动后的上述用户的脸的位置,来确定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位置确定部根据上述用户的脸从上述基准位置倾斜的角度以及方向来确定上述移动位移,或者根据上述用户的脸移动的速度以及上述用户的脸的朝向来确定上述移动位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X射线诊断装置还具备输入部,上述输入部输入相对于上述被检体的多个摄影位置候补,
上述移动部为了变更上述摄影位置,根据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从上述多个摄影位置候补选择出的一摄影位置候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X射线诊断装置还具备:
输入部,输入与上述被检体相关的视线;和
摄影位置设定部,根据上述视线和视差,设定与上述视线对应的左眼用的摄影位置以及右眼用的摄影位置,
上述摄影位置设定部根据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重新设定上述视线,并且重新设定与上述重新设定的视线对应的左眼用的摄影位置以及右眼用的摄影位置,
上述移动部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上述设定的左眼用的摄影位置以及右眼用的摄影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X射线诊断装置还具备摄影位置设定部,上述摄影位置设定部按照上述用户的指示,设定上述被检体的摄影位置,
上述摄影位置设定部根据与上述用户移动前的脸的特征点对应的摄影位置和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设定与上述用户移动后的脸的特征点对应的摄影位置,
上述移动部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与上述用户移动后的脸的特征点对应的摄影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摄影位置设定部根据对表示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所包含的上述用户的脸的移动量的参数乘以规定的系数所得到的值、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所包含的上述用户的移动方向、以及与上述用户移动前的脸的特征点对应的摄影位置,来设定与上述用户移动后的脸的特征点对应的摄影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用户的移动位移所包含的上述用户的脸的移动量大于规定的值的情况下,上述移动部使上述保持部移动到与上述确定的用户的移动位移对应的摄影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移动部以检测到上述用户的特定的姿势动作为契机,或者以检测到基于上述用户的特定的单词的发声为契机,根据上述确定的用户的脸的位置来使上述保持部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X射线诊断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显示部将与上述重新设定的左眼用的摄影位置以及右眼用的摄影位置分别对应的左眼用图像以及右眼用图像以能够在上述用户移动前的位置或上述用户移动后的位置进行立体观察的方式进行显示。
CN201480008831.1A 2013-02-14 2014-02-14 X射线诊断装置 Active CN1049947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3-026637 2013-02-14
JP2013026637 2013-02-14
JP2014-026604 2014-02-14
JP2014026604A JP6222835B2 (ja) 2013-02-14 2014-02-14 X線診断装置
PCT/JP2014/053532 WO2014126219A1 (ja) 2013-02-14 2014-02-14 X線診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994787A CN104994787A (zh) 2015-10-21
CN104994787B true CN104994787B (zh) 2018-03-13

Family

ID=513542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8831.1A Active CN104994787B (zh) 2013-02-14 2014-02-14 X射线诊断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968320B2 (zh)
JP (1) JP6222835B2 (zh)
CN (1) CN104994787B (zh)
WO (1) WO201412621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52057B2 (ja) * 2013-05-31 2018-07-0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診断装置
JP6559966B2 (ja) * 2015-02-04 2019-08-14 キヤノン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診断装置
US11241206B2 (en) * 2017-03-21 2022-02-08 Canon Medical Systems Corporatio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CN108172291B (zh) * 2017-05-04 2020-01-07 深圳硅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眼底图像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识别系统
EP3638121A4 (en) 2017-06-14 2021-03-03 Truray Imaging, LP FLUOROSCOPE WITH MOBILE HEAD AND BARRIER TO VARY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SOURCE AND THE SKIN
EP3897389A4 (en) * 2018-12-19 2022-12-28 Onyx Technical Consulting, LLC MOVABLE IMAGING HEAD/X-RAY DETECTOR FLUOROSCOPY SYSTEM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2870A (zh) * 2002-04-09 2002-10-09 张祥康 X射线对靶目标的计算机立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01119680A (zh) * 2005-02-18 2008-02-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的自动控制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84000A (ja) * 1995-09-07 1997-03-28 Toshiba Corp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US7835498B2 (en) 2005-02-18 2010-11-16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 V. Automatic control of a medical device
JP2009072360A (ja) * 2007-09-20 2009-04-09 Toshiba Corp X線診断装置
US20090281452A1 (en) * 2008-05-02 2009-11-12 Marcus Pfist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a medical procedure using computed tomography
JP2011181991A (ja) 2010-02-26 2011-09-15 Hitachi Consumer Electronics Co Ltd 3d映像表示装置
JP2011259373A (ja) 2010-06-11 2011-12-22 Sony Corp 立体画像表示装置及び立体画像表示方法
JP2012080294A (ja) * 2010-09-30 2012-04-19 Toshiba Corp 電子機器、映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2213583A (ja) * 2011-03-31 2012-11-08 Fujifilm Corp 立体視表示装置
JP2012223363A (ja) * 2011-04-20 2012-11-15 Tokyo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手術用撮像システム及び手術用ロボット
US9408582B2 (en) * 2011-10-11 2016-08-09 Amish Sura Guided imaging system
JP6125154B2 (ja) * 2012-05-09 2017-05-10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撮影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JP6042095B2 (ja) * 2012-05-09 2016-12-14 東芝メディカル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X線撮影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装置
CN103764033B (zh) * 2012-06-28 2017-03-08 东芝医疗系统株式会社 X射线诊断装置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72870A (zh) * 2002-04-09 2002-10-09 张祥康 X射线对靶目标的计算机立体定位装置及其方法
CN101119680A (zh) * 2005-02-18 2008-02-06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医疗设备的自动控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68320B2 (en) 2018-05-15
JP2014176640A (ja) 2014-09-25
JP6222835B2 (ja) 2017-11-01
CN104994787A (zh) 2015-10-21
WO2014126219A1 (ja) 2014-08-21
US20150342548A1 (en) 2015-1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94787B (zh) X射线诊断装置
CN104994790B (zh) X射线诊断装置
US20100208958A1 (en) Image processing device,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JP6058286B2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医用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
US9579071B2 (en) X-ray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6147464B2 (ja) 画像処理システム、端末装置及び方法
CN104244833B (zh) X射线焦斑移动的方向控制
JP2013198736A (ja) 放射線画像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方法
US10863960B2 (en) X-ray diagnosis apparatus
JP5815038B2 (ja) 放射線画像表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366590B2 (ja) 放射線画像表示装置
CN102406508A (zh) 射线图像显示装置及方法
JP6425884B2 (ja) X線診断装置
JP2012050605A (ja) X線画像撮影装置、x線画像撮影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3536301A (zh) 用于患者器官的3d显示的图像处理方法和系统
JP5514127B2 (ja) 放射線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6002356A (ja) 表示方法、表示装置及びx線撮影装置
JP5813553B2 (ja) 放射線画像診断装置、放射線画像診断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3022155A (ja) 医用画像診断装置及び医用画像処理方法
JP5613094B2 (ja) 放射線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2115380A (ja) 立体視画像取得方法および装置
JP5893540B2 (ja) 画像表示システム、放射線画像撮影システム、画像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表示制御方法。
JP2012095274A (ja) 立体視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立体視画像表示方法
JP2012157689A (ja) 放射線画像表示装置および方法
JP2012170670A (ja) 放射線画像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60714

Address after: Japan Tochigi

Applicant after: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Address before: Tokyo, Japan, Japan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Corp

Applicant before: Toshiba Medical System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