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350875B - 联合收割机 - Google Patents

联合收割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50875B
CN104350875B CN201410376680.7A CN201410376680A CN104350875B CN 104350875 B CN104350875 B CN 104350875B CN 201410376680 A CN201410376680 A CN 201410376680A CN 104350875 B CN104350875 B CN 10435087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ll
chain
harvesting
pa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37668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50875A (zh
Inventor
后藤义昭
西田和彦
松尾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bot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ubota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bota Corp filed Critical Kubota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43508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8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508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508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12Details of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1/00Combines, i.e. harvesters or mowers combined with threshing devices
    • A01D41/02Self-propelled combin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2/00Parts or details of threshing apparatus
    • A01F12/18Threshing devic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Outside Dividers And Delivering Mechanisms For Harvester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 Threshing Machine Elements (AREA)
  • Combin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在谷粒储存部中具备需要的容量的同时横宽较小、并且在稳定方面能够得到良好的状态的联合收割机。为了达到该目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具有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1)的行进机体、设在行进机体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一端侧的运转部、摆动升降自如地连结在行进机体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收割前处理装置(3)上的脱粒装置(4)和谷粒储存部(5)。将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1)中的接近于谷粒储存部(5)一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谷粒储存部(5)的横外侧端(5a)的间隔(D2)设定为比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1)中的接近于脱粒装置(4)一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脱粒装置(4)的横外侧端(4b)的间隔(D1)小。

Description

联合收割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具有左右一对的履带行进装置的行进机体、设在上述行进机体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一端侧的运转部、摆动升降自如地连结在上述行进机体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上的收割前处理装置、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上的多个拉起装置、和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上述行进机体上的脱粒装置和谷粒储存部的联合收割机。
背景技术
作为上述联合收割机,以往有例如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装置。
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联合收割机中,将收割部(相当于收割前处理装置)摆动升降自如地连结在具备左右的履带行进装置的机体框架的前部上,在上述机体框架上,搭载支撑有脱粒装置、箱(相当于谷粒储存部)、和搭乘运转部。
箱位于脱粒装置的左右一方侧的横肋上。搭乘运转部位于箱的前侧。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173529号公报(JP-A-2004-173529)(段落[0014],图1~3)
在上述联合收割机中,抑制谷粒储存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大小变大而作为联合收割机的横宽变大并使谷粒储存部具备需要的容量,则有时谷粒储存部的机体上下方向上的大小变大。于是,行进机体上的谷粒储存部的高度变得比脱粒装置的高度高,如果将谷粒储存到谷粒储存部中,则有因储存部内谷粒的重量使机体重心变高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在使谷粒储存部具备需要容量的同时横宽较小、并且在稳定方面也能够得到良好的状态的联合收割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有以下的结构:
一种联合收割机,包括:
行进机体;
运转部,设在上述行进机体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一端侧;
收割前处理装置,摆动升降自如地连结在上述行进机体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具备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拉起装置;
脱粒装置和谷粒储存部,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上述行进机体上;
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支撑上述行进机体,包括接近于上述谷粒储存部一侧的第1履带行进装置和接近于上述脱粒装置一侧的第2履带行进装置;
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1履带行进装置的接地轮的左右中心与上述谷粒储存部的横外侧端的间隔设定为比上述第2履带行进装置的接地轮的左右中心与上述脱粒装置的横外侧端的间隔小。
根据本结构,通过令第1履带行进装置的接地轮的左右中心与谷粒储存部的横外侧端的间隔比第2履带行进装置的接地轮的左右中心与脱粒装置的横外侧端的间隔小,即使减小谷粒储存部的左右方向上的大小而尽量减小作为联合收割机的横向宽度,并且即使使谷粒储存部的容量为需要容量,结果谷粒储存部的机体上下方向上的大小变大而因谷粒储存部的储存谷粒的重量使机体重心变高,也能够尽可能使机体重心相对于履带位于横向内侧、使谷粒储存部侧的翻倒角尽可能地大。
此外,容易抑制谷粒储存部从行进机体向横外侧的突出量,即使使已割地位于行进机体的横侧也容易防止、避免谷粒储存部与植立秸秆的接触。
因而,能够在谷粒储存部中储存需要量的谷粒,并且为横宽较小的紧凑的结构而容易操纵,并且能够得到翻倒角较大而稳定性良好的联合收割机。
此外,能够容易地防止、避免位于行进机体的横侧的植立秸秆与谷粒储存部的接触,进行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
除了上述结构以外,具备以下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中具备左右一对拉起装置,并且在这些一对拉起装置之间及左右外侧设有分禾器;
使右外侧的分禾器前端的位置与上述第1履带行进装置的履带的横外侧端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使左外侧的分禾器前端的位置与上述第2履带行进装置的履带的横外侧端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或大致一致。
根据本结构,能够在收割前处理装置的左外侧的分禾器前端与右外侧的分禾器前端的间隔和左履带横外侧端与右履带横外侧端的间隔(以下称作行进机体的踩踏带)相同或大致相同的状态下、收割前处理装置在行进机体的踩踏带(踩踏区域)的正前方进行收割作业。
因而,能够进行不发生左右履带行进装置对植立秸秆的践踏的良好的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
此外,具备以下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其特征在于,
将最接近于上述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设定为比其他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
根据本结构,能够进行没有植立秸秆的践踏的良好的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并且能够得到可以使收割前处理装置为构造简单的装置的便宜的联合收割机。
即,在进行中间收割或周围收割作业的情况下,使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沿着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向左右方向的内侧拉近,以使其不会受到履带行进装置的践踏,与来自该拉起装置的前方的植立秸秆合流,通过该拉起装置进行拉起处理。即,在中间收割或周围收割作业的情况下,将比旋绕收割作业的情况数量更多的栽植条的植立秸秆导入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以使得不会发生履带行进装置对植立秸秆的践踏。由此,可以以比中间收割或周围收割作业时的收割条数少的数量满足装备在收割前处理装置中的拉起装置所需的数量。
此外,具备以下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运转部中立设有操纵塔,在该操纵塔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侧的端部上,设有形成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的装置部分与上述操纵塔的间隙的凹入部。
根据本结构,能够进行没有履带行进装置对植立秸秆的践踏的良好的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并且能够得到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前后长度较短而紧凑的联合收割机。
即,如果为了将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导入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而使该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比其他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则收割前处理装置的具备分禾器或拉起装置的部位处的横宽变大。但是,即使使收割前处理装置尽量靠近行进机体而连结,在升降操作收割前处理装置时,收割前处理装置的装置部分通过操纵塔的凹入部,收割前处理装置与操纵塔也不会干涉,能够使联合收割机整体的前后长度尽可能短。
此外,具备以下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多个拉起装置的背后设有将植立秸秆朝向机体后方输送的辅助输送装置;
将最接近于上述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上述辅助输送装置配置在比上述其他拉起装置的上述辅助输送装置高的配置高度。
根据本结构,能够进行没有履带行进装置对植立秸秆的践踏的良好的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并且能够得到容易避免秸秆的秆身弯折带来的堵塞等的故障发生的联合收割机。
即,如果为了将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导入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而使该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比其他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则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一边使秆身较大地弯曲一边被导入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在其弯曲状态下受到拉起装置背后的辅助输送装置的输送。在进行该辅助输送装置的输送时,由于该辅助输送装置位于比其他辅助输送装置高的配置高度,所以秸秆在距离地面很高的部位处受到辅助输送装置的输送作用,在秸秆上不易发生较陡角度的弯曲。于是,不易发生秸秆的秆身弯折,在以后的输送中不易发生姿势紊乱或堵塞。
此外,具备以下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其特征在于,
在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设有将拉起链从拉起链返回路径导引到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中的横向旋绕用链导引部件、和将拉起链从上述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导引到拉起链上升路径中的上升用链导引部件;
将上述上升用链导引部件的链卷绕曲率设定为比上述横向旋绕用链导引部件的链卷绕曲率大。
根据本结构,能够进行没有履带行进装置对植立秸秆的践踏的良好的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并且能够得到容易避免秸秆的秆身弯折带来的堵塞等的故障发生的联合收割机。
即,如果为了将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导入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而使该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比其他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则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一边使秆身较大地弯曲一边沿着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被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拉近,并且在该弯曲状态下被导入到沿着拉起链上升路径的拉起路径中而进行拉起处理。在这样将秸秆从拉起装置的下端部导入到拉起路径中时,由于上升用链导引部件的链卷绕曲率比横向旋绕用链导引部件的链卷绕曲率大,所以秸秆被从拉起装置下端部沿着较大的曲率的弯曲角部导入到拉起路径中,在秸秆上不易发生较陡角度的弯曲。于是,不易发生秸秆的秆身弯折,在以后的输送中不易发生姿势紊乱或堵塞。
此外,具备以下的结构也是有利的。即,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配置在比上述其他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高的配置高度。
根据本结构,能够进行没有履带行进装置对植立秸秆的践踏的良好的中间收割及周围收割作业,并且能够得到秸秆的拉起性能良好的联合收割机。
即,如果将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和与其相邻的拉起装置配置为使相互的拉起路径相互对置,则通过使两拉起装置的拉起爪对合对置而进行拉起动作,能够将秸秆拉起而不会从拉起爪脱离。为了在拉起爪的对合状态下同步驱动这样对置的拉起装置,将两拉起装置具备的拉起链的周长设定为拉起爪间距的整数倍的长度。
如果为了将位于运转部侧的植立秸秆导入到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而使该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比其他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则如果预先使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和与其相邻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位于相同的配置高度,则即使两拉起装置具备的拉起链具备拉起爪间距的整数倍的长度的周长,两拉起装置的拉起爪有时也不成为对合状态的情况。这是因为,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比相邻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挂在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与挂在相邻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不同。
相对于此,根据本结构,即使挂在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与挂在其相邻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不同,由于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位于比其他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高的配置高度,挂在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与挂在其相邻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不同,挂在拉起链上升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的差异、和挂在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中的拉起链长度的差异相互抵消,由此,能够在拉起爪的对合状态下同步驱动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和与其相邻的拉起装置。
并且,通过令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位于比其他拉起装置的拉起链上升路径的上端高的配置高度,在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中不会发生拉起链上升路径的长度不足,并且能够使两拉起装置的拉起爪成为对合状态。
因而,即使在使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比其他拉起装置的下端部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长、并且将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和与其相邻的拉起装置配置为使相互的拉起路径对置的情况下,也能够在拉起爪的对合状态下同步驱动两拉起装置,并且使最接近于运转部的拉起装置具备不会长度不足的拉起链上升路径,使秸秆不会从拉起爪脱离,并且能够尽量将拉起作用施加到穗尖侧而进行拉起处理。
对于其他结构及由此发挥的有利的效果,通过参照附图阅读以下的说明就会变得更加清楚。
附图说明
图1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视图。
图2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
图3是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
图4是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右视图。
图5是表示脱粒装置与谷粒箱相对于行进装置的配置的后视图。
图6是拉起装置的主视图。
图7是收割前处理装置与行进装置的旋绕收割作业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8是收割前处理装置与行进装置的中间收割和周围收割作业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9是收割前处理装置的辅助输送装置配设部的俯视图。
图10是收割前处理装置的辅助输送装置配设部的主视图。
图11是操纵塔的主视图。
图12是收割前处理装置的下降作业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13是收割前处理装置的上升状态下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进行说明。
在以下的说明中,以联合收割机的行进机体向前方前进时的方向为基准称作“前后方向”,将与其正交的左右方向及上下方向分别称作“左右方向”(或“横向”)及“上下方向”。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左视图。图2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俯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主视图。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的整体的右视图。如这些图所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联合收割机具备具有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1(以下简称行进装置1)的行进机体、连结在该行进机体的机体框架2的前部上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和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上述机体框架2的后侧的脱粒装置(这里是左侧)4和谷粒箱(谷粒储存部的一例。这里是右侧)5而构成。该联合收割机收获稻、麦等。
即,行进机体除了具备上述左右一对行进装置1、1以外,还具备设在上述机体框架2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一端侧的运转部6、和装备有设在上述运转部6所具备的驾驶席7的下方的发动机8的原动部(主动部)。
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具备绕轴心P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在与上述机体框架2的前部的运转部侧相反的横端侧的收割前处理框架10。该收割前处理框架10具备上下摆动自如地连结在机体框架2上的主框架10a、和沿左右方向排列连结在该主框架10a的前端部上的三条分草框架10b。
收割前处理装置3通过用液压缸11将上述收割前处理框架10相对于机体框架2上下摆动操作,升降为设在上述各分草框架10a的前端部上的分禾器12下降到地面附近的下降作业状态、和上述分禾器12从地面较高地上升的上升非作业状态。
如果使收割前处理装置3成为下降作业状态并使行进机体行进,则收割前处理装置3将来自上述各分禾器12的收割对象的植立秸秆拉起处理并收割处理,将收割秸秆供给到脱粒装置4的脱粒给料链4a。脱粒装置4一边通过脱粒给料链4a将收割秸秆的株根侧朝向机体后方夹持输送一边将穗尖侧供给到处理室(未图示)中进行脱粒处理。谷粒箱5被供给来自脱粒装置的脱粒并储存。
图1表示上述行进装置1的侧视的构造。图7表示上述左右的行进装置1的俯视的构造。如这些图所示,上述左右的行进装置1具备沿着行进机体前后方向的轨道框架20、沿行进装置前后方向排列并空转自如地支撑在该轨道框架20上的三个接地轮21、位于三个接地轮21的前方的履带驱动轮22、支撑在上述轨道框架20的后端部上的履带张紧轮23、和跨越卷绕在上述接地轮21、履带驱动轮22和上述履带张紧轮23上的履带24而构成。
上述履带驱动轮22驱动旋转自如地支撑在设于上述机体框架2的前部上的变速箱25上。
上述履带24是橡胶制的履带。该履带24具备沿其长度方向排列埋设的多个金属芯26(参照图5)。上述各金属芯26相对于履带24的横宽方向上的中心向履带横外侧偏置的配置。
如图5所示,上述各接地轮21具备左右一对轮体主体21a、21a,成为外转轮,以使其借助左右一对轮体主体21a、21a在比上述金属芯26所具备的左右一对突起26a、26a靠外侧、接触作用在履带24的内面侧。
图5是表示上述脱粒装置4与上述谷粒箱5相对于上述行进装置1的配置的后视图。如该图所示,上述脱粒装置4配置为在左右一对行进装置1、1中的接近于脱粒装置4一侧的行进装置(相当于第2履带行进装置)1的上述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脱粒装置4的横外侧端4b之间具备间隔D1。脱粒装置4的横外侧端4b由覆盖脱粒给料链4a而安装在脱粒装置4的横外侧的链盖4c(参照图1)的外侧面构成。
上述谷粒箱5配置为在左右一对的行进装置1、1中的接近于谷粒箱5一侧的行进装置(相当于第1履带行进装置)1的上述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谷粒箱5的横外侧端5a之间具备间隔D2。谷粒箱5的上述间隔D2比脱粒装置4的上述间隔D1小。
图5所示的行进机体的机体重心G1表示谷粒箱5的上述间隔D2比脱粒装置4的上述间隔D1小的情况下(以下称作本实施方式的情况)、并且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机体重心。图5所示的行进机体的谷粒箱5所处于的横侧的翻倒角θ1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并且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翻倒角。图5所示的行进机体的机体重心G2与翻倒角θ2表示在接近于谷粒箱5的一侧的行进装置1的上述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谷粒箱5的横外侧端5a之间设有比脱粒装置4的上述间隔D1大的间隔D3的情况下(以下称作比较例的情况)、并且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机体重心和翻倒角。
如该图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并且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行进机体的机体重心G1与比较例的情况、并且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行进机体的机体重心G2相比位于左右方向上的内侧。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并且在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行进机体的谷粒箱5所处于的一侧的翻倒角θ1比比较例的情况、并且谷粒箱5为谷粒储存状态的情况下的行进机体的谷粒箱5所处于的一侧的翻倒角θ2大。
如图1、图9、图12所示,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除了具备上述收割前处理框架10和上述分禾器12以外,还具备设在比上述三个分禾器12稍稍靠行进机体后方侧的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设在各拉起装置30L、30R的背后的辅助输送装置50L、50R、跨越上述各分草框架10b连结设置在各辅助输送装置50L、50R的输送末端侧的下方的推子形的收割装置13、和输送起始端部位于上述辅助输送装置50L、50R的输送末端侧的上方的供给装置14而构成。
如图12所示,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摆动轴心P位于比脱粒给料链4a的输送起始端部稍高的配置高度。由此,随着收割前处理装置3从下降作业位置上升到上升非作业位置,能够在使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的上端向机体后方侧移动的行程较小就可以的同时将收割前处理装置3升降为上升非作业状态和下降作业状态。
如图3所示,收割前处理装置3作为最大的收割处理宽度W而具备上述三个分禾器12中的位于左右方向上的两端的分禾器12的前端彼此的距离。位于三个分禾器12中的最接近于运转部6的分禾器12与位于中间的分禾器12的前端彼此的距离比最远离运转部6的分禾器12与位于中间的分禾器12的前端彼此的距离大。
图6是上述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的主视图。如该图和图12所示,上述各拉起装置30L、30R具备下端部位于上述分禾器12的机体后方侧、越靠上端侧越靠机体后方侧的倾斜姿势的拉起箱31;设在该拉起箱31的内侧的下部的左右一对导引轮体32、33或一个导引轮体34;设在上述拉起箱31的内侧的上部的链轮35和张紧轮体36;和沿上述各导引轮体32、33、34、上述链轮35和上述张紧轮体36卷绕的环状链型的拉起链37而构成。
左右一对的拉起装置30L、30R中的位于运转部侧的拉起装置30R(以下称作右拉起装置30R)具备上述左右一对导引轮体32、33,位于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拉起装置30L(以下称作左拉起装置30L)具备上述一个导引轮体34。上述各导引轮体32、33、34与上述张紧轮体36空转自如地被支撑。上述链轮35驱动自如地被支撑。上述拉起链37具备起伏摆动自如地设在拉起链37的周长方向上的多个部位上的拉起爪38。
在上述右拉起装置30R中,上述拉起链37被上述链轮35驱动,在从上述左右一对导引轮体32、33中的大径侧的导引轮体33到上述链轮35的拉起链上升路径40(以下称作链上升路径40)中上升。达到该链上升路径40的上端40a的拉起链37被上述链轮35导引到从上述链轮35到上述左右的导引轮体32、33中的小径侧的导引轮体32的拉起链返回路径41(以下称作链返回路径41)中,在该链返回路径41中下降。达到该链返回路径41的下端的拉起链37被上述小径侧的导引轮体32的外周面32a导引到从上述小径侧的导引轮体32到上述大径侧的导引轮体33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以下简称作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中,在该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中移动。到达了该链横向旋绕路径42a的末端的拉起链37被上述大径侧的导引轮体33的外周面33a导引到上述链上升路径40中,在链上升路径40中再次上升。
由此,在上述右拉起装置30R中,上述各拉起爪38被在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中移动的拉起链37在沿着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位于拉起装置30R的下端部的爪横向旋绕路径43a中移送。此时,上述左右一对导引轮体32、33的外周面32a、33a、和配置在左右一对的导引轮体32、33之间并固定在拉起箱31上的起立导引部44抵接在拉起爪38的基部上,通过起立操作,拉起爪38维持相对于拉起链37起立的姿势,在拉起爪38的前端侧从拉起箱31突出到爪横向旋绕路径43a中的状态下横向移动,卡止在来自运转部侧的分禾器12的植立秸秆的株根侧,将该植立秸秆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拉近。
到达爪横向旋绕路径43a的末端的拉起爪38被上述大径侧的导引轮体33的周面33a导引到沿着上述链上升路径40位于拉起装置30R的横侧部的拉起路径45中。移动到上述拉起路径45中的拉起爪38被在链上升路径40中移动的拉起链37在拉起路径45中上升移送。此时,配置在导引轮体33与链轮35之间而固定在拉起箱31上的起立导引轨道46抵接在拉起爪38的基部上,通过起立操作,拉起爪38维持相对于拉起链37起立的姿势,在拉起爪37的前端侧从拉起箱31突出到拉起路径45中的状态下上升移动,对来自运转部侧的分禾器12和位于中间的分禾器12的植立秸秆进行梳起作用。
到达了拉起路径45的末端的拉起爪38被移动到链返回路径41中的拉起链37拉入到拉起箱31的内部中,移动到达到上述小径侧的导引轮体32的爪返回路径47。拉起爪38在被拉入到拉起箱31中时,抵接在设于拉起箱31的内部中的倒伏导引部48上,切换为相对于拉起链35倒伏的姿势,以该倒伏姿势在爪返回路径47中下降移动。达到爪返回路径47的末端的拉起爪38被从上述链返回路径41移送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中的拉起链37移送到上述爪横向旋绕路径43a中,在该爪横向旋绕路径43a中再次移动。达到了爪返回路径47的末端的拉起爪38抵接在位于上述导引轮体32的附近的起立导引部49上,通过受到起立操作,从相对于拉起链37的倒伏姿势姿势变化为起立姿势,移动到爪横向旋绕路径43a中。
作为将拉起链37从链横向旋绕路径42a导引到链上升路径40中的上升用链导引部件的上述导引轮体33由于具备比作为将拉起链37从链返回路径41导引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中的横向旋绕用链导引部件的导引轮体32的外径大的外径,所以具备比作为向旋绕用链导引部件的导引轮体32的链卷绕曲率大的链卷绕曲率。由此,导引轮体33使拉起爪38从爪横向旋绕路径43a沿着较大的曲率的弯曲角部移动到拉起路径45中,以使得不易发生被拉起爪38从爪横向旋绕路径43a导入到拉起路径45中的植立秸秆的秆身弯折。
另一方面,在上述左拉起装置30L中,通过上述链轮35驱动上述拉起链37,在从上述导引轮体34到上述链轮35的拉起链上升路径40(以下简称作链上升路径40)中上升。达到该链上升路径40的上端40b(相当于链轮35的上端)的拉起链37被上述链轮35导引到从上述链轮35到上述导引轮体34的拉起链返回路径41(以下简称作链返回路径41)中,在该链返回路径41中下降。达到该链返回路径41的下端的拉起链37被上述导引轮体34的外周面34a导引到由上述导引轮体34的外周面34a的下部形成的拉起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以下简称作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中,在该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中移动。达到了该链横向旋绕路径42b的末端的拉起链37被上述导引轮体34的外周面34a导引到上述链上升路径40中,在链上升路径40中再次上升。
由此,在上述左拉起装置30L中,通过上述各拉起爪38被在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中移动的拉起链37在沿着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位于拉起装置30L的下端部的爪横向旋绕路径43b中移送。此时,上述导引轮体34的外周面34a抵接在拉起爪38的基部上,通过起立操作,拉起爪38维持相对于拉起链37起立的姿势,在拉起爪38的前端侧从拉起箱31突出到爪横向旋绕路径43b中的状态下横向移动,卡止在来自位于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分禾器12的植立秸秆的株根侧,将该植立秸秆向左右方向上的内侧拉近。
达到爪横向旋绕路径43b的末端的拉起爪38被上述导引轮体34的周面34a导引到沿着上述链上升路径40位于拉起装置30L的横侧部的拉起路径45中。移动到上述拉起路径45中的拉起爪38被在链上升路径40中移动的拉起链37在拉起路径45中上升移送。此时,配置在导引轮体34与链轮35之间而固定在拉起箱31上的起立导引轨道46抵接在拉起爪38的基部上,通过起立操作,拉起爪38维持相对于拉起链37起立的姿势,在拉起爪37的前端侧从拉起箱31突出到拉起路径45中的状态下上升移动,对来自位于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分禾器12和位于中间的分禾器12的植立秸秆进行梳起作用。
达到了拉起路径45的末端的拉起爪38被移动到链返回路径41中的拉起链37拉入到拉起箱31的内部中,移动到直到上述导引轮体34的爪返回路径47中。拉起爪38在被拉入到拉起箱31中时,抵接在设于拉起箱31的内部中的倒伏导引部48上,切换为相对于拉起链37倒伏的姿势,以该倒伏姿势在爪返回路径47中下降移动。到达爪返回路径47的末端的拉起爪38被从上述链返回路径41移送到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中的拉起链37移送到上述爪横向旋绕路径43b中,在该爪横向旋绕路径43b中再次移动。达到了爪返回路径47的末端的拉起爪38抵接在位于上述导引轮体34的附近的起立导引部49上,通过受到起立操作,从相对于拉起链37的倒伏姿势姿势变化为起立姿势,移动到爪横向旋绕路径34中。
上述右拉起装置30R的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由沿着链横向旋绕路径42a排列的一对导引轮体32、33形成,上述左拉起装置30L的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b由一个导引轮体34的周部形成,上述右拉起装置30R的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比上述左拉起装置30L的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b长。
由此,如图3、图7所示,上述收割处理宽度W为出现左侧的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a的位置与左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a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右侧的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b的位置与右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b的位置在右右方向上大致一致的状态的大小的收割处理宽度。
将上述右拉起装置30R的链上升路径40的上述上端40a配置在比上述左拉起装置30L的链上升路径40的上述上端40b高的配置高度。
即,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的拉起链37具备等于拉起爪38的安装间隔(爪间距)的整数倍的长度的周长。由于右拉起装置30R的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a比左拉起装置30L的上述链横向旋绕路径42b长,所以右拉起装置30R的拉起链37具备比左拉起装置30L的拉起链37的周长更长的周长。
在右拉起装置30R中挂在链横向旋绕路径42a中的拉起链长度与在左拉起装置30L中挂在链横向旋绕路径42b中的拉起链长度不同。在右拉起装置30R中挂在链上升路径40中的拉起链长度与在左拉起装置30L中挂在链上升路径40中的拉起链长度不同。通过令挂在链上升路径40中的拉起链长度的差异与挂在链横向旋绕路径42a、42b中的拉起链长度的差异相抵消,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的拉起爪38出现在拉起路径45中以对合的状态上升的状态。
图7是收割前处理装置3与行进装置1的旋绕收割作业状态下的俯视图。旋绕收割作业是在已割地位于行进机体的运转部侧的横侧、未割地位于行进机体的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横侧的状态下进行作业。该图所示的a表示收割对象的植立秸秆,b表示未割地的植立秸秆,c表示已割地的断株。如该图所示,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旋绕收割作业中,通过三个分禾器12中的最远离运转部6的位置的分禾器12将植立秸秆分草为收割对象和非收割对象,将收割对象的植立秸秆向后方导引,通过三个分禾器12中的位于中间的分禾器12将两个栽植条的植立秸秆分草而向后方导引。即,分别将一个栽植条的植立秸秆a导入到分禾器间距离较大的一侧(运转部侧)的分禾器间,将一个栽植条的植立秸秆a导入到分禾器间距离较小的一侧(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分禾器间。收割前处理装置3将来自分禾器间距离较大的分禾器间的植立秸秆通过右拉起装置30R的拉起爪38导入到位于拉起箱31的横侧的拉起路径45中而拉起处理,将来自分禾器间距离较小的分禾器间的植立秸秆通过左拉起装置30R的拉起爪38导入到位于拉起箱31的横侧的拉起路径45中而拉起处理,利用收割装置13将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拉起处理的植立秸秆a收割处理,将来自收割装置13的收割秸秆通过供给装置14向机体后方输送,供给到脱粒装置4的脱粒给料链4a的起始端部(进行两条植立秸秆的收割处理)。
图8是收割前处理装置3与行进装置1的中间收割作业和周围收割作业下的俯视图。中间收割作业是未割地位于行进机体的两横侧的状态下进行作业。周围收割作业是在畦位于行进机体的一个横侧的状态下一边沿着畦行进一边作业。该图所示的a表示收割对象的植立秸秆,b表示非收割对象的植立秸秆。如该图所示,收割前处理装置3在中间收割作业和周围收割作业中,通过三个分禾器12中的最接近于运转部的分禾器12和最远离运转部6的分禾器12将植立秸秆分草为收割对象和非收割对象,将收割对象的植立秸秆向后方导引,通过三个分禾器12中的位于中央的分禾器12将两个栽植条的植立秸秆分草而向后方导引。即,分别将两个栽植条的植立秸秆a导入到分禾器间距离较大的一侧(运转部侧)的分禾器间,将一个栽植条的植立秸秆a导入到分禾器间距离较小的一侧(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分禾器间。收割前处理装置3将来自分禾器间距离较大的分禾器间的植立秸秆通过右拉起装置30R的拉起爪38导入到位于拉起箱31的横侧的拉起路径45中而拉起处理,将来自分禾器间距离较小的分禾器间的植立秸秆通过左拉起装置30L的拉起爪38导入到位于拉起箱31的横侧的拉起路径45中而拉起处理,通过收割装置13将左右一对拉起装置30L、30R拉起处理的植立秸秆收割处理,将来自收割装置13的收割秸秆通过供给装置14向机体后方输送,供给到脱粒装置4的脱粒给料链4a的起始端部(进行三条植立秸秆的收割处理)。
图9是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辅助输送装置配设部的俯视图。图10是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辅助输送装置配设部的主视图。如这些图和图12所示,上述各辅助输送装置50L、50R具备装备有多条卡止臂51的环状转动带52L、52R、和设在该环状转动带52L、52R的输送末端部的下方的旋转轮体53L、53R而构成。
各辅助输送装置50L、50R通过环状转动带52L、52R的卡止臂51将拉起中途的植立秸秆的株根侧朝向收割装置13卡止输送,通过环状转动带52L、52R的卡止臂51的卡止输送、和旋转轮体53L、53R的突起的拨入输送,将收割装置13的处理后的收割秸秆的株根侧向收割装置13的后方侧输送,供给到上述供给装置14的输送起始端部。
如图10所示,上述一对辅助输送装置50L、50R中的位于运转部侧的辅助输送装置50R(以下称作右辅助输送装置50R)的环状转动带52R和旋转轮体53R受位于兼用作传动箱的从收割前处理框架10向右拉起装置30R传递动力的传动箱54的内部中的旋转传动轴55驱动。上述一对辅助输送装置50L、50R中的位于与运转部侧相反侧的辅助输送装置50L(以下称作左辅助输送装置50L)的旋转轮体53L通过与右辅助输送装置50R的旋转轮体53R的突起的啮合而被驱动。左辅助输送装置50L的环状转动带52L通过与旋转轮体53L的联动而被驱动。
如图10所示,上述一对辅助输送装置50L、50R中的右辅助输送装置50R的上述环状转动带52R配置在比左辅助输送装置50L的环状转动带52L高的配置高度。
即,来自运转部侧的分禾器12的植立秸秆在被从右拉起装置30R的爪横向旋绕路径43a移动到拉起路径45中的拉起爪38导入到拉起路径45中之后容易较大地弯曲。右辅助输送装置50R的环状转动带52R使卡止臂51在较高的部位对来自运转部侧的分禾器12的植立秸秆作用,不易发生秆身的较陡角度的弯曲,并将秸秆输送到收割装置13。
如图2、图3、图4所示,上述运转部6除了具备上述驾驶席7以外,还具备设在该驾驶席7的前方下方的运转部地面60、和配置在驾驶席7的前方并立设在上述运转部地面60上的操纵塔61而构成。
如图11所示,操纵塔61具备从操纵塔61朝向上方突出的固定手柄62和操作杆63,具备设在操纵塔61的前面的前照灯64,在操纵塔61的收割前处理装置侧端部上具备配置设置在操纵塔61的下部的凹入部65。
上述操作杆63通过被向行进机体横向摆动操作,操作转向离合器(未图示)而分别驱动、停止操作左右一对行进装置1、1而进行行进机体的转向操作。
图13是收割前处理部的上升状态下的侧视图。如该图和图9所示,上述凹入部65形成辅助输送装置50R与操纵塔61的间隙,以使得在上升操作收割前处理装置3时、作为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装置部分的上述右辅助输送装置50R的上述卡止臂51与上述旋转轮体53R不会与操纵塔61干涉。
(其他实施方式)
在代替上述实施方式的收割前处理装置3而采用将拉起装置在左右方向上排列设置3个以上的结构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在代替上述谷粒箱5而采用构成为漏斗形以便为了装袋而储存脱粒的构造的情况下也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因而,本发明将谷粒箱5和装袋漏斗统称为谷粒储存部。
代替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使左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a的位置与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左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a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大致一致、使右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b的位置与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右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b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的结构,或者使左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a的位置与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左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a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使右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b的位置与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右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b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一致的结构,或者使左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a的位置与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左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a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大致一致、使右侧的履带行进装置1的履带24的横外侧端24b的位置与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右外侧的分禾器前端12b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大致一致的结构,也能够达到本发明的目的。

Claims (2)

1.一种联合收割机,
包括:
行进机体;
运转部(6),设在上述行进机体的前部的左右方向一端侧;
收割前处理装置(3),摆动升降自如地连结在上述行进机体的左右方向另一端侧,具备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的多个拉起装置(30R、30L);
脱粒装置(4)和谷粒储存部(5),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在上述行进机体上;
左右一对履带行进装置(1、1),支撑上述行进机体,包括接近于上述谷粒储存部(5)一侧的第1履带行进装置和接近于上述脱粒装置(4)一侧的第2履带行进装置;
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1履带行进装置的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上述谷粒储存部(5)的横外侧端(5a)的间隔(D2)设定为比上述第2履带行进装置的接地轮(21)的左右中心(21C)与上述脱粒装置(4)的横外侧端(4b)的间隔(D1)小,
在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中,在多个上述拉起装置(30R、30L)的背后,沿左右方向排列设置向机体后方输送植立秸秆的多个辅助输送装置(50R、50L),
上述辅助输送装置(50R、50L)具备装备有多条卡止臂(51)的环状转动带(52R、52L)和设在该环状转动带(52R、52L)的输送末端部的下方的旋转轮体(53R、53L)而构成,
多个上述辅助输送装置(50R、50L)具备左右一对的辅助输送装置(50R、50L),
左右一对的所述旋转轮体(53R、53L)配置在相同的配置高度,并且将左右一对的上述环状转动带(52R、52L)中接近上述运转部(6)一侧的环状转动带(52R)配置在比远离上述运转部(6)一侧的环状转动带(52L)高的配置高度,
在上述运转部(6)中立设有操纵塔(61),在该操纵塔(61)的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侧的端部上,设有形成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的上述辅助输送装置(50R)与上述操纵塔(61)的间隙的凹入部(65),
上述凹入部(65)在上述收割前处理装置(3)被上升操作时,避免最接近于上述运转部(6)的辅助输送装置(50R)的卡止臂(51)和旋转轮体(53R)与上述操纵塔(61)干涉。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合收割机,其特征在于,上述凹入部(65)设置在上述操纵塔(61)的下部。
CN201410376680.7A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8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7-181196 2007-07-10
JP2007181196A JP4675357B2 (ja) 2007-07-10 2007-07-10 コンバイン
CN2008100885832A CN101341820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0885832A Division CN101341820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50875A CN104350875A (zh) 2015-02-18
CN104350875B true CN104350875B (zh) 2017-05-17

Family

ID=40244026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376680.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4350875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CN2012103776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4356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CN20081008858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1820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1037762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3004356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CN200810088583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341820B (zh) 2007-07-10 2008-03-28 联合收割机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4675357B2 (zh)
KR (1) KR101457214B1 (zh)
CN (3) CN10435087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089074A1 (ja) * 2011-12-16 2013-06-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収穫機用の収穫前処理装置
CN104137705A (zh) * 2014-07-25 2014-11-12 何嘉俊 收割机拨禾机构
CN104137706B (zh) * 2014-07-25 2016-07-27 何嘉俊 收割机拨禾和扶禾装置
KR102707790B1 (ko) 2023-12-28 2024-09-20 현대건설주식회사 유·무기 복합 방청 혼화제 및 이를 이용한 염해 저항 콘크리트 조성물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6565A (ja) * 1995-03-27 1996-10-08 Kubota Corp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穀稈引起し装置
CN1183205A (zh) * 1996-11-25 1998-06-03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210665A (zh) * 1997-08-25 1999-03-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2003047318A (ja) * 2001-08-07 2003-02-18 Seirei Ind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
JP2007117019A (ja) * 2005-10-28 2007-05-17 Kubota Corp 収穫作業車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036U (zh) * 1973-05-07 1975-01-06
JPH041767Y2 (zh) * 1984-12-18 1992-01-22
JPS61122654U (zh) * 1985-01-18 1986-08-02
JPS63134632U (zh) * 1987-02-25 1988-09-02
JP3326321B2 (ja) * 1996-02-07 2002-09-24 株式会社クボタ コンバイン
JP3923602B2 (ja) * 1997-07-01 2007-06-0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旋回作業車
JP3957090B2 (ja) * 1996-08-20 2007-08-0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旋回作業車
JP3641593B2 (ja) * 2001-03-28 2005-04-20 株式会社クボタ 作業車の走行装置
JP4980521B2 (ja) * 2001-06-20 2012-07-18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コンバイン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6565A (ja) * 1995-03-27 1996-10-08 Kubota Corp 自脱型コンバインの穀稈引起し装置
CN1183205A (zh) * 1996-11-25 1998-06-03 洋马农机株式会社 联合收割机
CN1210665A (zh) * 1997-08-25 1999-03-17 株式会社久保田 联合收割机
JP2003047318A (ja) * 2001-08-07 2003-02-18 Seirei Ind Co Ltd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装置
JP2007117019A (ja) * 2005-10-28 2007-05-17 Kubota Corp 収穫作業車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090005952A (ko) 2009-01-14
CN103004356A (zh) 2013-04-03
KR101457214B1 (ko) 2014-10-31
CN103004356B (zh) 2016-02-03
JP4675357B2 (ja) 2011-04-20
CN104350875A (zh) 2015-02-18
CN101341820A (zh) 2009-01-14
CN101341820B (zh) 2012-12-05
JP2009017797A (ja) 2009-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58058B2 (en) Narrow row head unit
CN104350875B (zh) 联合收割机
CN101617590B (zh) 联合收割机
CA2895664C (en) Draper platform with center section and lateral sections arranged laterally to the center section
CN203261777U (zh) 联合收割机的前处理装置
RU2415550C1 (ru) Платформа для ручной уборки урожая, посадки и ухода за низкорастущими культурами
JP4605669B2 (ja) コンバイン
CN107535186A (zh) 联合收割机
KR101378315B1 (ko) 콤바인용 연결 반송장치
JP5870485B2 (ja) 苗移植機
CN206658413U (zh) 作业机
JP6783137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521198Y2 (ja) 多条刈り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下部搬送体構造
JP5412396B2 (ja) コンバイン
JPH047701Y2 (zh)
JP2004166582A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
JP2010011870A5 (zh)
JP2001224224A (ja) コンバインの刈取部
JP5932755B2 (ja) コンバイン
JP2600786Y2 (ja) 花摘み取り機
JPH0228680Y2 (zh)
JPS6036026Y2 (ja) コンバインにおける穀稈搬送装置
JP2012135272A5 (zh)
JP2011019531A5 (zh)
JP2004321027A (ja) 汎用コンバインのロ−クロッ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5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