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4241484B -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件 - Google Patents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241484B
CN104241484B CN201410468589.8A CN201410468589A CN104241484B CN 104241484 B CN104241484 B CN 104241484B CN 201410468589 A CN201410468589 A CN 201410468589A CN 104241484 B CN104241484 B CN 1042414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outer electrode
layer
luminescent device
inter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46858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241484A (zh
Inventor
丁焕熙
李尚烈
宋俊午
崔光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Lekin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Innote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20090121739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86353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09012174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86374B1/ko
Priority claimed from KR1020100010048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KR100999701B1/ko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Innotek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Innotek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42414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4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2414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2414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01L33/60Reflective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36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 H01L33/3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d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4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coatings, e.g. passivation layer or anti-reflective coating
    • H01L33/46Reflective coating, e.g. dielectric Bragg reflec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58Optical field-shap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2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nd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224/01Means for bonding being attached to, or being formed on, the surface to be connected, e.g. chip-to-package, die-attach, "first-level" interconnec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2Wire connectors; Manufacturing methods related thereto
    • H01L2224/47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 H01L2224/48Structure, shape, material or disposition of the wire connectors after the connecting process of an individual wire connector
    • H01L2224/4805Shape
    • H01L2224/4809Loop shape
    • H01L2224/48091Arch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0001Technical content checked by a classifier
    • H01L2924/0002Not covered by any one of groups H01L24/00, H01L24/00 and H01L2224/00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2924/00Indexing scheme for arrangements or methods for connecting or disconnecting semiconductor or solid-state bodies as covered by H01L24/00
    • H01L2924/10Details of semiconductor or other solid state devices to be connected
    • H01L2924/11Device type
    • H01L2924/12Passive devices, e.g. 2 terminal devices
    • H01L2924/1203Rectifying Diode
    • H01L2924/12032Schottky diod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02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 H01L33/2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ies with a particular shape, e.g. curved or truncated substrat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3/00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3/48Semiconductor devices having potential barri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 emiss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 semiconductor body packages
    • H01L33/62Arrangements for conducting electric current to or from the semiconductor body, e.g. lead-frames, wire-bonds or solder b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Led Devices (AREA)

Abstract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包括:导电支撑衬底;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接合层;在所述接合层上的反射层;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欧姆接触层;在所述欧姆接触层上的电流阻挡层;在所述接合层上的周边部分处的保护层;在所述电流阻挡层、所述欧姆接触层和所述保护层上的发光结构层;以及在所述发光结构层上与所述电流阻挡层和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交叠的电极,其中所述保护层由导电率低于所述欧姆接触层或所述反射层的材料、电绝缘材料或与所述发光结构层肖特基接触的材料制成。

Description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件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0年12月09日、申请号为201010591857.7、发明名称为“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之申请的分案申请。
本申请要求2009年12月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09-0121739、 10-2009-0121740以及2010年2月3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 10-2010-0010048的优先权。在此通过引用将其全部内容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实施方案涉及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光的半导体器件。与相关技术的诸如荧光灯和白炽电灯的光源相比,发光二极管的优势在于低电耗、半永久性的寿命、高的响应速度、安全和环境友好的特征。
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来利用发光二极管替代相关技术的光源,发光二极管越来越多地用作建筑物内外使用的各种灯、液晶显示器、电子布告牌、路灯等的光源。
发明内容
实施方案提供具有新结构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实施方案提供具有降低的操作电压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实施方案提供具有改善的发光效率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包括:导电支撑衬底;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接合层;在接合层上的反射层;在反射层上的欧姆接触层;在欧姆接触层上的电流阻挡层;在接合层上的周边部分处的保护层;在电流阻挡层、欧姆接触层和保护层上的发光结构层;和在发光结构层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电流阻挡层和保护层至少部分交叠,其中所述保护层由导电率低于反射层或欧姆接触层的材料、电绝缘材料或与发光结构层肖特基接触的材料制成。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包括:导电支撑衬底;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发光结构层;设置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周边部分处以及部分设置在导电支撑衬底和发光结构层之间的导电保护层;和设置在发光结构层上并与导电保护层至少部分交叠的电极,其中发光结构层具有倾斜的侧面,并且所述倾斜的侧面与导电保护层交叠。
根据另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包括:导电支撑衬底;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发光结构层;设置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周边部分处以及部分设置在导电支撑衬底和发光结构层之间的保护层;和在发光结构层上的与保护层部分交叠的电极,其中所述电极包括外电极、设置在外电极内部并将外电极的第一部和第二部连接的内电极、以及与外电极连接的垫单元。
附图说明
图1为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视图;
图2~10为说明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方法的视图;
图11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视图;
图12为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视图;
图13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视图;
图14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图15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图16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图17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图18是显示根据本发明一个对比实施方案的电极的视图;
图19是显示图15中说明的电极的视图;
图20是包括图13中所示实施方案电极的发光器件与包括图18中所示对比实施方案电极的发光器件的光输出比较图;
图21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横截面图;
图22为说明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或发光器件封装的背光单元的视图;
图23为说明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或发光器件封装的照明单元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方案的描述中,当要素例如层(膜)、区域、图案或结构称为在另一衬底、层(膜)、区域或图案“上”或“下”时,其可“直接地”在其它要素“上”或“下”,或者可“间接地”在其它要素“上”或“下”(中间存在其它要素)。可参考附图限定各层的“上”或“下”。
为了描述方便和清楚,在附图中,可将各层的厚度或尺寸进行放大、省略或示意性地显示。此外,各构件的尺寸未完全表示实际尺寸。
以下将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图1为说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视图;
参考图1,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100包括:导电支撑衬底175、在导电支撑衬底175上的接合层170、在接合层170上的反射层160、在反射层160上的欧姆接触层150、在接合层170上的周边部分处的保护层140、在欧姆接触层150和保护层140上的产生光的发光结构层135、以及在发光结构层135上的电极115。
导电支撑衬底175支撑发光结构层135和与电极115一起对发光结构层135供电。
例如,导电支撑衬底175可包括Cu、Au、Ni、Mo、Cu-W和载体晶片(例如Si、Ge、GaAs、ZnO、SiC、GaN、Ga2O3)中的至少之一。
在导电支撑衬底175上可形成接合层170。
接合层170在反射层160和保护层140下形成。接合层170与反射层 160、欧姆接触层150和保护层140接触,使得反射层160、欧姆接触层150和保护层140与导电支撑衬底175接合。
形成接合层170以与导电支撑衬底175接合。
因此,当镀覆或者沉积导电支撑衬底175时,不是必须形成接合层 170,这样接合层170可选择性地形成。
接合层170包括阻挡金属或接合金属,例如可包括Ti、Au、Sn、Ni、 Cr、Ga、In、Bi、Cu、Ag和Ta中的至少之一。
在接合层170上可形成反射层160。反射层160可通过将来自发光结构层135的入射光反射来改善光提取效率。
反射层160可例如由包括Ag、Ni、Al、Rh、Pd、Ir、Ru、Mg、Zn、 Pt、Au和Hf中的至少之一的金属或合金制成。此外,反射层160可使用金属或合金和透光导电材料例如IZO、IZTO、IAZO、IGZO、IGTO、 AZO和ATO形成为多层,提供反射层160以提高发光效率,反射层160 并非必须形成。
在反射层160上可形成欧姆接触层150。欧姆接触层150与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欧姆接触,使得对发光结构层135平稳供电,并且可包括 ITO、IZO、IZTO、IAZO、IGZO、IGTO、AZO和ATO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即,欧姆接触层150可由透光层和金属选择性地制成,并且可由ITO (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IZTO(氧化铟锌锡)、IAZO(氧化铟铝锌)、IGZO(氧化铟镓锌)、IGTO(氧化铟镓锡)、AZO(氧化铝锌)、 ATO(氧化锑锡)、GZO(氧化镓锌)、IrOx、RuOx、RuOx/ITO、Ni、 Ag、Ni/IrOx/Au和Ni/IrOx/Au/ITO中的一种或更多种实现为一层或多层。
提供欧姆接触层150以将载流子平稳地注入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 中,欧姆接触层150并非必须形成。
例如,用于反射层160材料可为与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欧姆接触的材料,其中注入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中的载流子可与当形成欧姆接触层150时没有显著不同。
在欧姆接触层150和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之间可形成电流阻挡层 (CBL)145。电流阻挡层145的顶部与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接触,电流阻挡层145的底部和侧面与欧姆接触层150接触。
电流阻挡层145可与电极115至少部分交叠,因此,改善由于电极115和导电支撑衬底175之间的最短距离而产生的电流集中,由此改善发光器件100的发光效率。
电流阻挡层145的宽度为电极115的宽度的0.9~1.3倍。例如,电流阻挡层145的宽度可为电极115的宽度的1.1~1.3倍。
电流阻挡层145可由导电率小于反射层160或欧姆接触层150的材料、与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肖特基接触的材料或电绝缘材料制成。
例如,电流阻挡层145可包括ZnO、SiO2、SiON、Si3N4、Al2O3、 TiO2、Ti、Al和Cr中的至少之一。
同时,电流阻挡层145可在欧姆接触层150和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 130之间或在反射层160和欧姆接触层150之间形成,但是不限于此。此外,可通过对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施加等离子体处理形成其中电流难以流动的区域而不形成电流阻挡层145,所述区域可用作电流阻挡区域,如同电流阻挡层145一样。
此外,提供电流阻挡层145以允许电流宽泛地流入发光结构层135,但是电流阻挡层145不是必需形成。
在接合层170上的周边部分处可形成保护层140。当不形成接合层170 时,可在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周边部分处形成保护层140。
保护层140可减少由于发光结构层145和接合层170之间界面的分离而导致的发光器件100可靠性的劣化。
保护层140可为由导电材料制成的导电保护层或由非导电材料制成的非导电保护层。
导电保护层可由透明导电氧化物膜制成或可包括Ti、Ni、Pt、Pd、 Rh、Ir和W中的至少之一。
例如,透明导电氧化物膜可为ITO(氧化铟锡)、IZO(氧化铟锌)、 IZTO(氧化铟锌锡)、IAZO(氧化铟铝锌)、IGZO(氧化铟镓锌)、IGTO (氧化铟镓锡)、AZO(氧化铝锌)、ATO(氧化锑锡)、GZO(氧化镓锌) 中的任何一种。
此外,当在芯片分离过程中施加隔离蚀刻以将发光结构层145分为单元芯片时,导电保护层防止由接合层170产生碎片并防止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和有源层120之间、或在有源层120和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之间粘合和导致电短路。
因此,导电保护层由不会破裂或产生碎片的材料制成。
因为导电保护层具有导电性,所以电流可通过导电保护层注入发光结构层135中。
因此,在发光结构层135周围的导电保护层上,可由有源层120有效地产生光。
此外,导电保护层可通过减小由于电流阻挡层145导致的操作电压增加来使得发光器件的操作电压降低。
导电保护层可由与欧姆接触层150相同的材料制成。
非导电层的导电性非常低,其可基本上由非导电材料制成。非导电保护层145可由材料导电率显著小于反射层160或欧姆接触层150的材料、与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肖特基接触的材料或电绝缘材料制成。
例如,非导电保护层可由ZnO或SiO2制成。
非导电保护层使接合层170和有源层120之间的距离增加。因此,能够减小接合层170和有源层120之间电短路的可能性。
此外,当在芯片分离过程中施加隔离蚀刻以将发光结构层145分为单元芯片时,非导电保护层防止由接合层170产生碎片并防止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和有源层120之间、或在有源层120和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 之间粘合和导致电短路。
非导电保护层由不会破裂为碎片的材料或具有不会引起电短路(即使其在隔离蚀刻中稍微破裂为少量碎片)的导电性的材料制成。
在欧姆接触层150和保护层140上可形成发光结构层135。
在进行隔离蚀刻以分离为单元芯片中,发光结构层135的侧面可倾斜,并且该倾斜的表面与保护层140至少部分交叠。
保护层140顶部的一部分可通过隔离蚀刻暴露出。
因此,保护层140可形成为在预定区域处与发光结构层135交叠而在其它区域处不与发光结构层135交叠。
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可包括例如N型半导体层。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可选自组成式为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半导体材料,例如InAlGaN、GaN、AlGaN、AlInN、InGaN、AlN和InN。
有源层120为利用根据有源层120材料能带的带隙差异发光的层,当通过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注入的电子(或空穴)与通过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注入的空穴(或电子)复合时发光。
有源层120可形成为单量子阱、多量子阱(MQW)、量子点和量子线中的任意一种,但是不限于此。
有源层可由组成式为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半导体材料制成。当有源层120形成为多量子阱时,有源层120可通过堆叠多个阱层和多个势垒层例如以InGaN阱层/GaN势垒层的次序形成。
掺杂有n型或p型掺杂剂的覆层(未显示)可在有源层120上和/或下形成,并可通过AlGaN层或InAlGaN层实现。
第二导电的半导体层130可通过例如p型半导体层实现。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可选自组成式为InxAlyGa1-x-yN(0≤x≤1,0≤y≤1,0≤x+y≤1)的半导体材料,例如InAlGaN、GaN、AlGaN、InGaN、AlInN、AlN和InN,并且可掺杂有p型掺杂剂例如Mg、Zn、Ca、Sr和Ba。
同时,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可包括p型半导体层,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可包括n型半导体层。此外,包括n型或p型半导体层的第三导电半导体层(未显示)可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上形成,因此发光结构层135可包括np结、pn结、npn结和pnp结结构中的至少之一。此外,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中的掺杂浓度可均匀或不均匀。即,发光结构层130的结构可进行各种方式的改变而不限于本文所述。
包括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有源层120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的发光结构层135可形成为各种改变的结构,而不限于在实施方案中示例性的发光结构层135的结构。
在发光结构层135的顶部上形成电极115。电极115可分成预定图案,但是不限于此。
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顶部上可形成粗糙图案112以提高光提取效率。因此,在电极115的顶部上可形成粗糙图案,但是不限于此。
电极115可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顶部接触。此外,电极115可通过堆叠至少一个垫单元和至少一个分支形电极单元形成为相同或不同的结构,但是不限于此。
电极115可包括:外部电极115a、内部电极115b和垫单元(图13 中的115c)。即,电极单元可由外部电极115a和内部电极115b构成。
电极115可与保护层140和电流阻挡层145至少在预定部分处交叠。
例如,外部电极115a可与保护层140垂直交叠,内部电极115b可与电流阻挡层145垂直交叠。显然,当不形成电流阻挡层145时,外部电极 115a可与保护层140垂直交叠。
因为导电保护层与电极115交叠,当保护层为导电保护层时,可使得大量电流流入导电保护层上的有源层120中。因此,由有源层120通过较大的区域发射光,使得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可提高。此外,发光器件100 的操作电压可降低。
当保护层140为非导电保护层时,在非导电保护层上的有源层120 中流动少量电流,这样可不产生光,因此发光器件100的发光效率可降低。然而,因为电极115位于与非导电保护层交叠的位置处,所以可使得更多电流流入非导电保护层上的有源层120中。因此,由有源层120通过较大的区域发射光,使得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可提高。
在发光结构层135的至少侧面上可形成钝化层180。此外,钝化层180 可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上和保护层140的顶部上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钝化层180可由例如SiO2、SiOx、SiOxNy、Si3N4、Al2O3制成以对发光结构层135进行电保护,但是不限于此。
图13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视图。图1中示出了沿着线I-I′截取的横截面形状。
参考图1和13,电极115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上形成并且可包括: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顶部上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115a以及将外部电极115a的第一部与外部电极115a的第二部连接的内部电极 115b。内部电极115b可设置在由外部电极115a包围的区域内部。
外部电极115a包括:第一外部电极115a1、第二外部电极115a2、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此外,内部电极115b可包括:第一内部电极115b1、第二内部电极115b2、第三内部电极115b3和第四内部电极115b4。
外部电极115a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最外侧的50微米内,并可与钝化层180接触。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第二外部电极115a2、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各自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的最外侧的50微米内。
外部电极115a可设置为具有四边和四角的矩形,并且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外部电极115a2、以及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垫单元115c可包括:第一垫单元115c1和第二垫单元115c2,其中第一垫单元115c1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三外部电极115a3的连接处,第二垫单元115c2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的连接处。
内部电极115b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并将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外部电极115a2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5b1、第二内部电极115b2、第三内部电极115b3,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并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与第四外部电极115a4连接的第四内部电极115b4。
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四内部电极115b4之间的距离A可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和第四内部电极115b4之间的距离B。
此外,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一内部电极115b1之间的距离C、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之间的距离D、第二内部电极 115b2和第三内部电极115b3之间的距离E、以及第三内部电极115b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之间的距离F可基本相同。
此外,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内部电极115b的宽度。此外,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外部电极115a的其它部分的宽度。
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内部电极115b,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
此外,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的宽度中的靠近第一外部电极115a1的宽度可大于靠近第二外部电极115a2的宽度。例如,外部电极115a和内部电极115b限定窗形开口,其中位于所述开口的宽部的外部电极115a的宽度可大于位于所述开口的窄部的外部电极的宽度。
内部电极115b将由外部电极115a包围的内部区域分为多个区域。靠近具有最大宽度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在面积上大于靠近具有较小宽度的第二外部电极115a2的区域。
此外,内部电极115b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小于外部电极115a。
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以及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的靠近第一外部电极115a1的部分可形成为具有25~35微米的宽度,第二外部电极115a2、以及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 115a4的靠近第二外部电极115a2的部分可形成为具有15~25微米的宽度,内部电极115b可形成为具有5~15微米的宽度。
根据图13所示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电极115可应用于其中一侧为 800~1200微米长的发光结构层135。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800微米时,发光面积可通过电极115而减小,而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1200微米时,则可无法通过电极115有效地供给电流。例如,图13所示的电极115可应用于长度和宽度为1000微米的发光结构层135。
与电极115占据的面积相比,如上所述的电极115可降低电阻和使得电流有效分布。
图14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参考图1和14,电极115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上形成并可包括: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上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115a以及将外部电极115a与外部电极115a连接的内部电极115b。
外部电极115a包括:第一外部电极115a1、第二外部电极115a2、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此外,内部电极115b可包括第一内部电极115b1、第二内部电极115b2和第三内部电极115b3。
外部电极115a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最外侧的50微米内,并可与钝化层180接触。
外部电极115a可设置为具有四边和四角的矩形,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外部电极115a2、以及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垫单元115c可包括:第一垫单元115c1和第二垫单元115c2,其中第一垫单元115c1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三外部电极115a3的连接处,第二垫单元115c2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的连接处。
内部电极115b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并将第一外部电极115a1与第二外部电极115a2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并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与第四外部电极115a4连接的第三内部电极115b3。
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三内部电极115b3之间的距离A可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和第三内部电极115b3之间的距离B。
此外,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一内部电极115b1之间的距离C、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之间的距离D、第二内部电极 115b2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之间的距离E可基本相同。
此外,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内部电极115b的宽度。此外,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外部电极115a的其它部分的宽度。
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内部电极115b,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
此外,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的宽度中的靠近第一外部电极115a1的宽度可大于靠近第二外部电极115a2的宽度。
内部电极115b将由外部电极115a包围的内部区域分为多个区域。靠近具有最大宽度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的区域在所述区域中在面积上大于靠近第二外部电极115a2的区域。
根据图14所示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电极115可应用于其中一侧为 800~1200微米长的发光结构层135。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800微米时,发光面积可通过电极115而减小,而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1200微米时,则可无法通过电极115有效地供给电流。例如,图14所示的电极115可应用于长度和宽度为1000微米的发光结构层135。
与电极115占据的面积相比,如上所述的电极115可降低电阻和使得电流有效分布。
图15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参考图1和15,电极115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上形成并可包括: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上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115a以及将外部电极115a与外部电极115a连接的内部电极115b。
外部电极115a包括:第一外部电极115a1、第二外部电极115a2、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此外,内部电极115b可包括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
外部电极115a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最外侧的50微米内,并可与钝化层180接触。
外部电极115a可设置为具有四边和四角的矩形,并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外部电极115a2、以及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垫单元115c可包括:第一垫单元115c1和第二垫单元115c2,其中第一垫单元115c1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三外部电极115a3的连接处,第二垫单元115c2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的连接处。
内部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并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与第二外部电极115a2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
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一内部电极115b1之间的距离C、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之间的距离D、第二内部电极115b2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之间的距离E可基本相同。
如参考图13和14所述,在图15所示电极115中,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内部电极115b的宽度,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外部电极115a的其它部分。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 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内部电极115b,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显然,如图15所示,外部电极115a和内部电极115b可形成为具有相同宽度。
根据图15所示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电极115可应用于其中一侧为 800~1200微米长的发光结构层135。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800微米时,发光面积可通过电极115而减小,而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1200微米时,则可无法通过电极115有效地供给电流。例如,图15所示的电极115可应用于长度和宽度为1000微米的发光结构层135。
与电极115占据的面积相比,如上所述的电极115可降低电阻和使得电流有效分布。
图16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参考图1和16,电极115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上形成并可包括: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上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115a、以及将外部电极115a与外部电极115a连接的内部电极115b。
外部电极115a包括:第一外部电极115a1、第二外部电极115a2、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外部电极115a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最外侧的50微米内,并可与钝化层180接触。
外部电极115a可设置为具有四边和四角的矩形,并可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外部电极115a2、以及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垫单元115c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内部电极115b的连接处。内部电极115b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将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 115a1与第二外部电极115a2连接。
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内部电极115b之间的距离C与内部电极115b 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之间距离D可基本相同。
如参考图13和14所述,在图16所示电极115中,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内部电极115b的宽度,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外部电极115a的其它部分。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 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内部电极115b,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显然,如图16所示,外部电极115a和内部电极115b可形成为具有相同宽度。
根据图16所示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电极115可应用于其中一侧为400~800微米长的发光结构层135。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400微米时,发光面积可通过电极115而减小,而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800微米时,则通过电极115可无法有效地供给电流。例如,图16所示的电极115可应用于长度和宽度为600微米的发光结构层135。
与电极115占据的面积相比,如上所述的电极115可降低电阻和使得电流有效分布。
图17是显示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的平面形电极的另一实例的视图。
参考图1和17,电极115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上形成并可包括: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上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115a、以及将外部电极115a与外部电极115a连接的内部电极115b。
外部电极115a包括:第一外部电极115a1、第二外部电极115a2、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此外,内部电极115b可包括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
外部电极115a可至少部分地形成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最外侧的50微米内,并可与钝化层180接触。
外部电极115a可设置为具有四边和四角的矩形,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外部电极115a2、以及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
垫单元115c可位于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一内部电极115b1的连接处。
内部电极115b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并将第一外部电极115a1与第二外部电极115a2连接的第一内部电极115b1、以及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并将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三外部电极115a3与第四外部电极115a4连接的第二内部电极115b2。
第一外部电极115a1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之间的距离A可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和第二内部电极115b2之间的距离B。
此外,第三外部电极115a3和第一内部电极115b1之间的距离C与第一内部电极115b1和第四外部电极115a4之间的距离D可基本相同。
如参考图13和14所述,在图17所示电极115中,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内部电极115b的宽度,外部电极115a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可大于外部电极115a的其它部分。例如,第一外部电极115a1 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内部电极115b,第一外部电极115a1可形成为在宽度上大于第二外部电极115a2。显然,如图17所示,外部电极115a和内部电极115b可形成为具有相同宽度。
内部电极115b将由外部电极115a包围的内部区域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区域中,靠近第一外部电极115a1的区域在面积上大于靠近第二外部电极115a2的区域。
根据图17所示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电极115可应用于其中一侧为 400~800微米长的发光结构层135。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400微米时,发光面积可通过电极115而减小,而当至少一侧的长度小于800微米时,则通过电极115可无法有效地供给电流。例如,图17所示的电极115可应用于长度和宽度为600微米的发光结构层135。
与电极115占据的面积相比,如上所述的电极115可降低电阻和使得电流有效分布。
图18和19是说明在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电极结构的光输出的视图。
根据一个对比实施方案的电极示于图18中,参考图15描述的电极示于图19中。
图18所示的电极115和图19所示的电极115具有基本相同的形状。
然而,根据图18所示的对比实施方案的电极115设置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顶部最外侧的50微米以上的距离处,而图19所示的电极 115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从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顶部的最外侧的50微米内并与钝化层180接触。
根据实验,可见:在图18所示的对比实施方案中,测量到光输出为 282mW,在图19所示的实施方案中,测量到光输出为304mW,当仅仅改变电极115的结构并保持其它条件相同时,光输出提高8%。
图20是包括图13中所示实施方案的电极的发光器件与包括图18中所示对比实施方案的电极的发光器件的光输出比较图。
根据实验,可见:当电极115设置为如图13和18中所示并保持其它条件相同时,与包括图18所示对比实施方案的电极的发光器件的光输出相比,包括图13所示电极的发光器件的光输出相当优异。
图11为说明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视图。
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结构类似。然而,在根据第二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欧姆接触层 150延伸至发光器件的侧面。
即,欧姆接触层150设置在保护层140的侧面和底部上,保护层140 和接合层170通过欧姆接触层150间隔开。
图12为说明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视图。
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结构与根据第一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结构类似。然而,在根据第三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中,反射层160 延伸至发光器件的侧面。
即,反射层160设置在保护层140和欧姆层150的底部上,保护层 140和接合层170通过欧姆接触层160间隔开。在反射层160上部分地形成保护层140。
当形成在接合层170的整个顶部上时,反射层160可通过更有效地反射由有源层120产生的光来提高发光效率。
虽然未显示,但是欧姆接触层150和反射层160可设置为延伸至发光器件的侧面。
以下描述制造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方法。然而,与如上所述重复的部分未进行描述或进行简单说明。
图2~10为说明制造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方法的视图。
参考图2,在生长衬底101上形成发光结构层135。
生长衬底101可由蓝宝石(Al2O3)、SiC、GaAs、GaN、ZnO、Si、 GaP、InP和Ge中的至少之一制成,但是不限于此。
发光结构层135可通过在生长衬底101上依次生长第一导电半导体层 110、有源层120和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形成。
发光结构层135可通过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CVD(化学气相沉积)、PECVD(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MBE(分子束外延)和HVPE(氢化物气相外延)形成,但是不限于此。
同时,在发光结构层135和生长衬底101之间可形成缓冲层(未显示) 和/或未掺杂的氮化物层(未显示)以减小晶格常数差异。
参考图3,在发光结构层135上形成保护层140,对应于单元芯片区域。
可通过掩模图案在单元芯片区域周围形成保护层。保护层可以以各种沉积方法形成。
特别地,当保护层140为导电保护层并包括Ti、Ni、Pt、Pd、Rh、 Ir和W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时,保护层140可通过溅射形成为具有高的浓度,使得其在隔离蚀刻中不会破裂为碎片。
参考图4,在第二导电层130上可形成电流阻挡层145。电流阻挡层 145可通过掩模图案形成。
例如,电流阻挡层145可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上形成SiO2层之后通过掩模图案形成。
当保护层140为非导电保护层时,保护层140和电流阻挡层145可由相同材料制成。在这种情况下,能够在一个工艺中而不是在特定的工艺中同时地形成保护层140和电流阻挡层145。
例如,保护层140和电流阻挡层145可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上形成SiO2层之后通过掩模图案同时形成。
参考图5和6,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和电流阻挡层145上形成欧姆接触层150,然后可在欧姆接触层150上形成反射层160。
当保护层150为导电保护层时,欧姆接触层150可由与保护层140 相同的材料制成,其中保护层140和欧姆接触层150可在第二导电半导体层130上形成电流阻挡层145之后同时形成。
欧姆接触层150和反射层可通过例如电子束沉积、溅射和PECVD(等离子体增强的化学气相沉积)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其中形成欧姆接触层150和反射层160的区域可进行不同的选择,并且可根据其中形成欧姆接触层150和/或反射层160的区域形成参考图11 和12描述的根据其它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
参考图7,在反射层160和保护层140上形成导电支撑衬底175,中间具有接合层170。
接合层170与反射层160、欧姆接触层150和钝化层140接触,使得反射层160、欧姆接触层150和钝化层140之间的粘合力可增强。
导电支撑衬底175附着于接合层170。虽然在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导电支撑衬底175通过接合层170接合,但是导电支撑衬底175可镀覆或沉积。
参考图8,从发光结构层135移除生长衬底101。在图8中将图7所示结构翻转。
生长衬底101可通过激光剥离或化学剥离移除。
参考图9,通过对各单元芯片实施隔离蚀刻,将发光结构层135分为多个发光结构层135。
例如,隔离蚀刻可通过干蚀刻例如ICP(感应耦合等离子体)实施。
参考图10,在保护层140和发光结构层135上形成钝化层180并选择性地移除钝化层180,使得暴露出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顶部。
此外,在第一导电半导体层110的顶部上形成粗糙图案112以改善光提取效率,并且在粗糙图案112上形成电极115。粗糙图案112可通过湿蚀刻或干蚀刻形成。
此外,通过使用芯片分离工艺将结构分成单元芯片区域,可制造多个发光器件。
芯片分离工艺可包括例如:通过利用刀片施加物理力来分离芯片的破裂工艺、通过对芯片界面辐射激光来分离芯片的激光划片工艺、以及包括湿蚀刻和干蚀刻的蚀刻,但是不限于此。
图21为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封装的横截面图。
参考图21,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封装包括:封装体10、安装于封装体10中的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安装于封装体10中的并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电连接的发光器件100、以及覆盖发光器件 100的模制元件40。
封装体10可包括硅材料、合成树脂材料和金属材料并且可具有腔,所述腔具有倾斜的侧面。
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电隔离并对发光器件100供电。此外,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可通过反射由发光器件100产生的光来提高光效率,并可将由发光器件100产生的热散发至外部。
发光器件100可安装在封装体10上或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上。
发光器件100可通过引线方法、倒装芯片方法和芯片接合方法中的任意一种来与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电连接。在实施方案中作为示例,发光器件100与第一电极31通过导线50电连接而通过直接接触与第二电极32电连接。
模制元件40可通过覆盖发光器件100来保护发光器件100。此外,在模制元件40中可包含荧光物质以改变由发光器件100发射的光的波长。
在衬底上设置多个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封装,并且在由发光器件封装发射的光程中可设置作为光学部件的导光板、棱镜板、扩散板和荧光板。发光器件封装、衬底和光学部件可用作背光单元或照明单元,并且例如光系统可包括背光单元、照明单元、指示器、灯和路灯。
图22为说明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或发光器件封装的背光单元的视图。然而,图22所示的背光单元1100为照明系统的一个实例,本发明不限于此。
参考图22,背光单元1100可包括:底框1140、设置在底框1140内的导光元件1120、以及设置在导光元件1120的至少一侧或底部上的发光模块1110。此外,在导光元件1120下可设置反射板1130。
底框可形成为顶部打开的盒形以容纳导光元件1120、发光模块1110 和反射板1130,并且可由金属或者树脂制成,但是所述材料不限于此。
发光模块1110可包括衬底700和安装在衬底700上的多个发光器件封装600。发光器件封装600可为导光元件1120提供光。虽然在实施方案中示例性地说明,发光器件封装600安装在发光模块1110中的衬底700 上,但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100可在其上直接安装。
如附图所示,发光模块1110可设置在底框1140的至少任何一个内侧面上,因此可为导光元件1120的至少一个侧面提供光。
然而,发光模块1110可设置在底框1140下,为导光元件1120的底部提供光,根据背光单元1100的设计可进行各种改变,而不限于此。
导光元件1120可设置在底框1140内。导光元件1120可将由发光模块1110提供的光转化为表面光并将其导至显示面板(未显示)。
导光元件1120可为例如LGP(导光面板)。导光面板可由例如丙烯酸树脂例如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C(聚碳酸酯)、COC和PEN(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树脂中之一制成。
在导光元件1120上可设置光学板1150。
光学板1150可包括例如扩散板、集光板、增亮板和荧光板中的至少之一。例如,光学板1150可通过堆叠扩散板、集光板、增亮板和荧光板形成。在该结构中,扩散板1150将由发光模块1110发射的光均匀地扩散,扩散的光可通过集光板集中至显示面板(未显示)。在该结构中,来自集光板的光为任意偏振的光,增亮板可提高来自集光板的光的偏振度。集光板可为例如水平或/和垂直的棱镜板。此外,增亮板可为例如双增亮膜。此外,荧光板可为包括荧光物质的透光板或膜。
反射板1130可设置在导光元件1120下。反射板1130可将通过导光元件1120底部发射的光反射,朝向导光元件1120的出光面。
反射板1130可由具有高反射比的树脂例如PET、PC和PVC树脂制成,但是不限于此。
图23为说明包括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或发光器件封装的照明单元的视图。然而,图23所示的照明单元1200为照明系统的一个实例而不限于此。
参考图23,照明单元1200可包括:壳体1210、安装至壳体1210的照明模块、以及安装至壳体1210和由外部电源提供电力的接线端子1220。
优选壳体1210由具有良好散热性能的材料的制成,例如可由金属或树脂制成。
发光模块1230可包括衬底700和在衬底700上安装的至少一个发光器件封装600。虽然在实施方案中示例性地说明,发光器件封装600安装在发光模块1110中的衬底700上,但是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的发光器件100 可在其上直接安装。
衬底700可通过在绝缘体上印刷电路图案形成,并且可包括例如普通 PCB(印刷电路板)、金属芯PCB、柔性PCB和陶瓷PCB。
此外,衬底700由有效反射光的材料制成,或者表面可具有有效反射光的颜色例如白色和银色。
在衬底700上可安装至少一个发光器件封装600。发光器件封装600 各自可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可包括产生颜色例如红色、绿色、蓝色或者白色的彩色发光二极管、以及产生紫外线的UV 发光二极管。
发光模块1230可设置为具有发光二极管的各种组合以实现颜色和亮度的效果。例如,可将白色发光二极管、红色发光二极管和绿色发光二极管组合以确保高的CRI。此外,在由发光模块1230发射的光的移动路径中可进一步设置荧光板并将由发光模块1230发射的光的波长改变。例如,当由发光模块1230发射的光具有蓝色波段时,在荧光板中可包含黄色荧光物质,并且由发光模块1230发射的光通过荧光板最后显示为白光。
接线端子1220可通过与发光模块1230电连接来供电。根据图23所示的实施方案,接线端子1220转动并插入外部电源,如插座一样,但是不限于此。例如,接线端子1220可形成为可插入外部电源中的管脚形或可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连接。
由于在如上所述的照明系统中,由发光模块发射的光的移动路径中设置导光元件、扩散板、集光板、增亮板和荧光板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所以能够实现期望的光学效果。
如上所述,照明系统可通过包括具有降低的操作电压和改善的光效率的发光器件或者发光器件封装来实现高的光效率和可靠性。
在本说明书中对″一个实施方案″、″实施方案″、″示例性实施方案″等的任何引用,表示与实施方案相关描述的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方案中。在说明书不同地方出现的这些措词不必都涉及相同的实施方案。此外,当结合任何实施方案描述具体的特征、结构或特性时,认为将这种特征、结构或特性与实施方案的其它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关联均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范围之内。
尽管已经参考其若干说明性的实施方案描述了一些实施方案,但是应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的其它改变和实施方案,这些也落入本公开的原理的精神和范围内。更具体地,在本公开、附图和所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本发明的组合排列的构件和/或结构中可能具有各种的变化和改变。除构件和/或结构的变化和改变之外,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替代的用途也会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内容对应于母案申请中的原始权利要求书,现作为说明书的一部分并入此处:
1.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导电支撑衬底;
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的接合层;
在所述接合层上的反射层;
在所述反射层上的欧姆接触层;
在所述欧姆接触层上的电流阻挡层;
在所述接合层上的周边部分处的保护层;
在所述电流阻挡层、所述欧姆接触层和所述保护层上的发光结构层;和
在所述发光结构层上的电极,所述电极与所述电流阻挡层和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交叠,
其中所述保护层包括:导电率低于所述反射层或所述欧姆接触层的材料、电绝缘材料或与所述发光结构层肖特基接触的材料。
2.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层具有倾斜的侧面,所述倾斜的侧面与所述保护层交叠。
3.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与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部和侧面以及所述保护层的顶部相接触。
4.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层形成在所述接合层的整个顶部上,所述保护层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
5.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流阻挡层的底部和侧面与所述欧姆接触层接触,所述电流阻挡层的顶部与所述发光结构层接触,所述电流阻挡层的宽度为所述电极的宽度的1.1~1.3倍。
6.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在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部上形成粗糙图案。
7.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极包括:沿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部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外部电极内部的并连接所述外部电极的内部电极、以及在所述外部电极处形成的垫单元。
8.根据项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在宽度上大于所述内部电极。
9.根据项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内部电极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10.根据项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一部分在宽度上大于其它部分。
11.根据项10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由所述外部电极包围的内部区域通过所述内部电极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中与具有大的宽度的外部电极接触的区域的面积大于与具有小的宽度的外部电极接触的区域的面积。
12.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
封装体;
安装至所述封装体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和
根据项1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安装至所述封装体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13.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导电支撑衬底;
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发光结构层;
导电保护层,所述导电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周边部分处并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和所述发光结构层之间;和
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层上并与所述导电保护层至少部分交叠的电极,
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层具有倾斜的侧面,和
所述倾斜的侧面与所述导电保护层交叠。
14.根据项13所述的发光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层和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之间的欧姆接触层。
15.根据项14所述的发光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欧姆接触层和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之间的反射层。
16.根据项14所述的发光器件,包括:部分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层和所述欧姆接触层之间的电流阻挡层。
17.根据项15所述的发光器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反射层和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之间的接合层。
18.根据项1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导电保护层包括:Ti、Ni、Pt、 Pd、Rh、Ir和W中的至少任意一种或透明导电氧化物膜。
19.根据项13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钝化层,所述钝化层与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部和侧面以及所述导电保护层的顶部接触。
20.根据项1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反射层形成在所述接合层的整个顶部上,所述导电保护层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反射层上。
21.根据项16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流阻挡层的底部和侧面与所述欧姆接触层接触,所述电流阻挡层的顶部与所述发光结构层接触,所述电流阻挡层的宽度为所述电极的宽度的1.1~1.3倍。
22.根据项13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极包括:沿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部的边缘延伸的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外部电极内部的并连接所述外部电极的内部电极、以及在所述外部电极处形成的垫单元。
23.根据项2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在宽度上大于所述内部电极。
24.根据项2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内部电极沿第一方向和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延伸。
25.根据项22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由所述外部电极包围的内部区域通过所述内部电极分为多个区域,在所述多个区域中与具有大的宽度的外部电极接触的区域的面积大于与具有小的宽度的所述外部电极接触的区域的面积。
26.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
封装体;
安装至所述封装体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和
根据项13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安装至所述封装体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27.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导电支撑衬底;
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发光结构层;
保护层,所述保护层设置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的周边部分处并部分地设置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和所述发光结构层之间;和
在所述发光结构层上的与所述保护层至少部分交叠的电极,
其中所述电极包括: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外部电极内部并连接所述外部电极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内部电极、以及与所述外部电极连接的垫单元。
28.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在宽度上大于所述内部电极。
29.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在宽度上大于所述外部电极的其它部分。
30.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极至少部分地设置在从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部的侧边的50微米内。
31.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部分地形成在所述发光结构层的侧面和顶部上的钝化层,并且所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钝化层接触。
32.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保护层为导电保护层,所述导电保护层包括透明导电氧化物膜,或包括或Ti、Ni、Pt、Pd、Rh、Ir和W 中的至少任意一种。
33.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保护层为非导电保护层,所述非导电保护层包括电绝缘材料或与所述发光结构层肖特基接触的材料。
34.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和
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且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一内部电极。
35.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和
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一内部电极、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与所述第四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二内部电极。
36.根据项35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
37.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形成并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和
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
38.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和
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与所述第四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三内部电极。
39.根据项38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三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三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
40.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和
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沿第二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一内部电极、第二内部电极和第三内部电极,以及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设置在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之间并将所述第三外部电极与所述第四外部电极连接起来的第四内部电极。
41.根据项40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
42.一种发光器件封装,包括:
封装体;
安装至所述封装体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和
根据项27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安装至所述封装体并与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电连接。

Claims (25)

1.一种发光器件,包括:
导电支撑衬底;
在所述导电支撑衬底上的接合层;
在所述接合层上的发光结构层;
设置在所述接合层的外周部分上的保护层;和
设置在所述发光结构层上的电极结构,
其中所述电极结构包括包含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外部电极、设置在所述外部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之间的区域中并延伸以使所述外部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所述外部电极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内部电极、以及电连接到所述外部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至少之一的垫,
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距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表面的最外侧50μm的距离之内,
其中所述保护层为导电层,以及
其中所述保护层的边缘侧表面是暴露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不同于所述内部电极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至少一部分的宽度大于所述内部电极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
形成在所述发光结构层的顶表面的一部分和侧面上的钝化层,其中所述电极的至少一部分接触所述钝化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发光结构层包括倾斜的侧面和
设置在所述倾斜的侧面上的所述钝化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钝化层接触所述保护层的顶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还包括在所述接合层上的金属层,以及在所述金属层与所述发光结构层之间的电流阻挡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至少一个凹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流阻挡层设置在所述金属层的所述至少一个凹部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内部电极的一部分与所述金属层的所述至少一个凹部至少部分交叠。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欧姆接触层。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金属层包括不平坦结构。
13.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流阻挡层的宽度大于所述内部电极的宽度。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电流阻挡层的宽度是所述内部电极的宽度的0.9倍至1.3倍。
1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内部电极的一部分与所述电流阻挡层至少部分交叠。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并且其中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以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一内部电极。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并且其中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以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一内部电极,以及插入在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以将所述第三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四外部电极的第二内部电极。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内部电极之间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并且其中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以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外部电极和第二外部电极,以及沿第二方向延伸以连接到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三外部电极和第四外部电极,并且其中所述内部电极包括插入在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二方向形成以将所述第一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第一内部电极和第二内部电极,以及插入在所述第一外部电极和所述第二外部电极之间并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形成以将所述第三外部电极连接到所述第四外部电极的第三内部电极。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外部电极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中的至少之一包括从所述垫延伸的第一段和从所述第一段延伸的第二段,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段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段的宽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第三外部电极和所述第四外部电极的靠近所述第二外部电极的部分的宽度在15μm至25μm的范围内。
2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垫连接至所述外部电极。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器件,其中所述垫连接至所述内部电极。
25.一种发光器件封装件,包括:
封装体;
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上的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和
根据权利要求1至24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光器件,所述发光器件设置在所述封装体上。
CN201410468589.8A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件 Active CN1042414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20090121739A KR100986353B1 (ko) 2009-12-09 2009-12-09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2009-0121739 2009-12-09
KR1020090121740A KR100986374B1 (ko) 2009-12-09 2009-12-09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2009-0121740 2009-12-09
KR1020100010048A KR100999701B1 (ko) 2010-02-03 2010-02-03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2010-0010048 2010-02-03
CN201010591857.7A CN102097569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010591857.7A Division CN102097569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241484A CN104241484A (zh) 2014-12-24
CN104241484B true CN104241484B (zh) 2017-11-07

Family

ID=4363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6526.8A Active CN103400920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CN201010591857.7A Active CN102097569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CN201410468589.8A Active CN104241484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件
CN201410469501.4A Active CN104241485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276526.8A Active CN103400920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CN201010591857.7A Active CN102097569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469501.4A Active CN104241485B (zh) 2009-12-09 2010-12-09 发光器件、发光器件制造方法、发光器件封装和照明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5) US8610157B2 (zh)
EP (3) EP2660883B1 (zh)
CN (4) CN10340092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1135B (zh) 2007-01-22 2012-06-27 科锐公司 使用发光器件外部互连阵列的照明装置以及其制造方法
KR20090115906A (ko) * 2008-05-05 2009-11-10 송준오 그룹 3족 질화물계 반도체 발광다이오드 소자를 위한 표면요철 형성 방법
EP2660883B1 (en) 2009-12-09 2019-03-27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light emitting package, and lighting system
KR101039946B1 (ko) * 2009-12-21 2011-06-0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KR101047655B1 (ko) * 2010-03-10 2011-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조명 시스템
KR101014155B1 (ko) 2010-03-10 2011-02-10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101182920B1 (ko) * 2010-07-05 2012-09-13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EP2439793B1 (en) * 2010-10-11 2016-03-16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ing instrument including the same
JP2012231000A (ja) * 2011-04-26 2012-11-22 Toshiba Corp 半導体発光装置
KR101973608B1 (ko) * 2011-06-30 2019-04-29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US8704433B2 (en) * 2011-08-22 2014-04-22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and light unit
US9847372B2 (en) * 2011-12-01 2017-12-19 Micron Technology, Inc. Solid state transducer devices with separately controlled regions, and associ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4011886B (zh) * 2011-12-23 2017-03-08 首尔伟傲世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KR101908657B1 (ko) * 2012-06-08 2018-10-1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KR101929891B1 (ko) 2012-06-08 2018-12-1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라이트 유닛
US11160148B2 (en) 2017-06-13 2021-10-26 Ideal Industries Lighting Llc Adaptive area lamp
US11792898B2 (en) 2012-07-01 2023-10-17 Ideal Industries Lighting Llc Enhanced fixtures for area lighting
KR101956101B1 (ko) * 2012-09-06 2019-03-1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소자
TWI533472B (zh) * 2012-09-12 2016-05-11 聯勝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半導體發光元件及其製造方法
JP6322890B2 (ja) * 2013-02-18 2018-05-16 住友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Iii族窒化物複合基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iii族窒化物半導体デバイスの製造方法
CN104641453B (zh) 2012-10-12 2018-03-30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ii族氮化物复合衬底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制造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器件的方法
US20140209961A1 (en) * 2013-01-30 2014-07-31 Luxo-Led Co., Limited Alternating current light emitting diode flip-chip
CN104995713A (zh) 2013-02-18 2015-10-21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Iii族氮化物复合衬底及其制造方法,层叠的iii族氮化物复合衬底,以及iii族氮化物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TWI604632B (zh) * 2013-04-25 2017-11-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二極體裝置
CN103594587B (zh) * 2013-10-21 2016-03-02 溧阳市东大技术转移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打线电极的制造方法
TWI637534B (zh) 2013-11-29 2018-10-0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TWI650881B (zh) * 2013-11-29 2019-02-1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
TWI657596B (zh) * 2013-11-29 2019-04-21 晶元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發光裝置之製造方法
CN110071203B (zh) * 2013-12-06 2021-10-26 晶元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装置
KR102357289B1 (ko) * 2014-07-01 2022-02-03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CN104617191A (zh) * 2015-01-14 2015-05-13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电流阻挡结构的led垂直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09596A (zh) * 2015-09-11 2016-05-25 映瑞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具有电流阻挡结构的led垂直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US20170162745A1 (en) * 2015-12-04 2017-06-08 Ushio Denki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US10529696B2 (en) 2016-04-12 2020-01-07 Cree, Inc. High density pixelated LED and devices and methods thereof
JP2017204640A (ja) * 2016-05-11 2017-11-16 晶元光電股▲ふん▼有限公司Epistar Corporation 発光デバイ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2554231B1 (ko) * 2016-06-16 2023-07-12 서울바이오시스 주식회사 전극 구조를 갖는 수직형 발광 다이오드 및 그것을 갖는 발광 다이오드 패키지
CN106328789A (zh) * 2016-08-26 2017-01-11 广东德力光电有限公司 具有良好散热结构的led芯片及其封装方法
CN106159056A (zh) * 2016-09-18 2016-11-23 佛山市国星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倒装高压芯片及其制作方法
US20190296188A1 (en) * 2017-01-10 2019-09-26 PlayNitride Display Co., Ltd. Micro light-emitting diode chip
JP6824501B2 (ja) * 2017-02-08 2021-02-03 ウシオ電機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CN106972090A (zh) * 2017-04-14 2017-07-21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弧线形n电极及垂直结构led芯片
US10217895B2 (en) 2017-06-22 2019-02-26 Epistar Corporation Method of forming a light-emitting device
US10651357B2 (en) 2017-08-03 2020-05-12 Cree, Inc. High density pixelated-led chips and chip array devices
US10734363B2 (en) 2017-08-03 2020-08-04 Cree, Inc. High density pixelated-LED chips and chip array devices
DE102017117613A1 (de) 2017-08-03 2019-02-07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optoelektronischen Bauelements
US10529773B2 (en) 2018-02-14 2020-01-07 Cree, Inc. Solid state lighting devices with opposing emission directions
US11049728B2 (en) * 2018-10-31 2021-06-29 Entegris, Inc. Boron-doped amorphous carbon hard mask and related methods
US10903265B2 (en) 2018-12-21 2021-01-26 Cree, Inc. Pixelated-LED chips and chip array device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CN113903839B (zh) * 2019-10-18 2023-05-02 厦门三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发光二极管
US11817526B2 (en) 2019-10-29 2023-11-14 Creeled, Inc. Texturing for high density pixelated-LED chips and chip array devices
US11437548B2 (en) 2020-10-23 2022-09-06 Creeled, Inc. Pixelated-LED chips with inter-pixel underfill materials, and fabrication methods
CN114038761B (zh) * 2021-09-29 2024-10-15 苏州矩阵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半导体钝化结构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71188B (en) * 2000-01-18 2002-01-01 Sharp Kk Light emitting diode
CN1588652A (zh) * 2004-08-11 2005-03-02 深圳市瑞丰光电子有限公司 陶瓷封装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
KR100603851B1 (ko) * 2000-02-12 2006-07-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형 액정 표시장치
WO2009145465A2 (ko) * 2008-04-01 2009-12-03 Song June O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48035A (en) * 1989-05-31 1991-09-10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device
JPH05291620A (ja) * 1992-04-09 1993-11-05 Idec Izumi Corp Led素子
DE19727233A1 (de) * 1997-06-26 1999-01-07 Siemens Ag Strahlungsemittierendes optoelektronisches Bauelement
US6307218B1 (en) * 1998-11-20 2001-10-23 Lumileds Lighting, U.S., Llc Electrode structures for light emitting devices
JP3613041B2 (ja) * 1998-12-16 2005-01-26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5136443A (ja) * 2000-01-18 2005-05-26 Sharp Corp 発光ダイオード
JP3576963B2 (ja) * 2000-11-24 2004-10-13 三菱電線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WO2002103813A1 (fr) * 2001-06-15 2002-12-27 Nichia Corporation Element emetteur de lumiere a semi-conducteur au nitrure, et dispositif emetteur de lumiere utilisant cet element
TWI294699B (en) 2006-01-27 2008-03-11 Epistar Corp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forming the same
EP2262007B1 (en) * 2002-01-28 2016-11-23 Nichia Corporation Nitride semiconductor element with supporting substrate
KR100448379B1 (ko) 2002-06-25 2004-09-1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용 자동 변속기의 댐퍼 클러치 제어방법
TWI223460B (en) * 2003-09-23 2004-11-01 United Epitaxy Co Ltd Light emitting diodes in series connection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JP4868709B2 (ja) * 2004-03-09 2012-02-01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
KR100670928B1 (ko) * 2004-11-29 2007-01-17 서울옵토디바이스주식회사 GaN계 화합물 반도체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DE102005025416A1 (de) 2005-06-02 2006-12-14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umineszenzdiodenchip mit einer Kontaktstruktur
JP5032017B2 (ja) 2005-10-28 2012-09-26 株式会社東芝 半導体発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半導体発光装置
JP4738999B2 (ja) 2005-12-06 2011-08-03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半導体光素子の製造方法
TWI288979B (en) * 2006-02-23 2007-10-21 Arima Optoelectronics Corp Light emitting diode bonded with metal diffusio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101263934B1 (ko) * 2006-05-23 2013-05-10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발광다이오드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JP2008053685A (ja) * 2006-08-23 2008-03-06 Samsung Electro Mech Co Ltd 垂直構造窒化ガリウム系発光ダイオード素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0856089B1 (ko) 2006-08-23 2008-09-02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직구조 질화갈륨계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0752717B1 (ko) 2006-09-20 2007-08-2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직구조 질화갈륨계 발광 다이오드 소자의 제조방법
KR100867529B1 (ko) * 2006-11-14 2008-11-10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수직형 발광 소자
CN101652602B (zh) 2007-04-03 2012-02-22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光输出设备
US20080277678A1 (en) * 2007-05-08 2008-11-13 Huga Optotech Inc.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US8299501B2 (en) * 2007-05-30 2012-10-30 Nichia Corporation Nitride semiconductor device
CN201093214Y (zh) * 2007-06-01 2008-07-30 广州南科集成电子有限公司 直插式发光二极管
US7791090B2 (en) * 2007-06-11 2010-09-07 Bridgelux, Inc. GaN based LED having reduced thicknes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KR100872717B1 (ko) 2007-06-22 2008-12-05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49005B1 (ko) * 2007-11-26 2014-10-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KR101428052B1 (ko) * 2007-12-13 2014-08-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1459209B (zh) * 2007-12-14 2012-04-18 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二极管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1371852B1 (ko) * 2007-12-20 2014-03-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405039B2 (ja) 2008-03-31 2014-02-05 Dowa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電流狭窄型発光素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KR101534846B1 (ko) * 2008-04-16 2015-07-07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수직구조의 그룹 3족 질화물계 반도체 발광다이오드 소자및 제조방법
KR100986461B1 (ko) * 2008-05-08 2010-10-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DE102008035900A1 (de) * 2008-04-30 2009-11-05 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 Gmbh Leuchtdiodenchip
KR100987381B1 (ko) * 2008-07-16 2010-10-12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유기 발광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5282503B2 (ja) 2008-09-19 2013-09-04 日亜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発光素子
US8324083B2 (en) 2008-09-30 2012-12-04 Toyoda Gosei Co., Ltd. Method for producing group III nitride compound semiconductor element
JP2010171376A (ja) 2008-12-26 2010-08-05 Toyoda Gosei Co Ltd Iii族窒化物系化合物半導体発光素子
KR100974776B1 (ko) * 2009-02-10 2010-08-06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발광 소자
TWI470824B (zh) * 2009-04-09 2015-01-21 Huga Optotech Inc 電極結構及其發光元件
EP2660883B1 (en) 2009-12-09 2019-03-27 LG Innotek Co., Ltd. Light emitting device, light emitting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light emitting package, and lighting system
JP5206770B2 (ja) 2010-02-19 2013-06-12 旭硝子株式会社 発光素子搭載用基板および発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71188B (en) * 2000-01-18 2002-01-01 Sharp Kk Light emitting diode
KR100603851B1 (ko) * 2000-02-12 2006-07-24 엘지.필립스 엘시디 주식회사 반사형 액정 표시장치
CN1588652A (zh) * 2004-08-11 2005-03-02 深圳市瑞丰光电子有限公司 陶瓷封装发光二极管及其封装方法
WO2009145465A2 (ko) * 2008-04-01 2009-12-03 Song June O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333852A2 (en) 2011-06-15
CN102097569B (zh) 2014-10-22
CN104241485A (zh) 2014-12-24
US20180212119A1 (en) 2018-07-26
EP2660883A2 (en) 2013-11-06
US9911908B2 (en) 2018-03-06
CN103400920B (zh) 2017-04-12
EP2942823B1 (en) 2021-05-05
US9281448B2 (en) 2016-03-08
CN104241485B (zh) 2018-04-20
EP2942823A1 (en) 2015-11-11
US9899581B2 (en) 2018-02-20
US20160072031A9 (en) 2016-03-10
CN104241484A (zh) 2014-12-24
CN102097569A (zh) 2011-06-15
EP2333852B1 (en) 2019-03-27
EP2333852A3 (en) 2014-02-19
US20150303351A1 (en) 2015-10-22
CN103400920A (zh) 2013-11-20
US20140034989A1 (en) 2014-02-06
US20140339590A1 (en) 2014-11-20
EP2660883A3 (en) 2014-10-22
US20110133242A1 (en) 2011-06-09
EP2660883B1 (en) 2019-03-27
US11335838B2 (en) 2022-05-17
US8610157B2 (en) 2013-12-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1484B (zh) 发光器件和发光器件封装件
US10084116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light emitting device package
US8450762B2 (en) Light emitting device
CN102148322B (zh) 发光器件和具有发光器件的发光器件封装
JP6199948B2 (ja) 発光素子、発光素子パッケージ
KR101154709B1 (ko)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제조방법,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조명 시스템
CN105679908B (zh) 发光器件
US8916899B2 (en) Light emitting apparatus and lighting system
KR20120006257A (ko) 전극, 발광 소자,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및 조명 시스템
KR20120019750A (ko) 발광 소자
KR101869553B1 (ko) 발광소자,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라이트 유닛
KR20120087035A (ko) 발광 소자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20120020599A (ko) 발광 소자 및 발광 소자 패키지
KR20120029869A (ko) 발광 소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26

Address after: 168 Changsheng North Road, Taicang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uzhou Leyu Semiconductor Co.,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INNOTEK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