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63005U - 觸控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觸控顯示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63005U TWM563005U TW107202069U TW107202069U TWM563005U TW M563005 U TWM563005 U TW M563005U TW 107202069 U TW107202069 U TW 107202069U TW 107202069 U TW107202069 U TW 107202069U TW M563005 U TWM563005 U TW M563005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de
- touch
- display
- connection electrode
- lead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種觸控顯示器包含顯示器以及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具有一可撓性基板及一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上之電極模組;其中該電極模組具有一觸控電極、一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第一連接電極及一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第二連接電極,該可撓性基板的至少一側沿著該顯示器而彎折,該第一連接電極及該第二連接電極分別設置於顯示器之顯示面及顯示器之背面。
Description
本新型是關於一種觸控顯示器。
現有的觸控式螢幕的結構中,用來感應使用者觸碰螢幕的導電薄膜層的走線是從螢幕左右兩側邊緣行成引線,然後集中在焊接區域與柔性電路板相連接,因此,螢幕左右兩側之走線區域便成了無效觸摸區域,而且所述的走線區域通常會使用油墨層加以覆蓋,油墨層的存在導致手機螢幕的可顯示範圍縮小,因而在視覺體驗及觸控功能上,都給使用者造成一定影響。
而解決上述油墨層的技術中,採用可撓式的觸控感應導電薄膜層正在發展。然而現階段的技術仍然採用將走線集中於單一個焊接區域的結構,此做法的問題在於,走線必須存在有兩個或更多的轉折結構,而轉折結構會在製程上造成一定的風險,例如走線斷線;換言之,越多的轉折結構,將降低產品的可靠度。再者,上述做法也會造成部分的走線必須由顯示器的正面延伸到背面,並再次延伸回正面便集中於焊接區域,而如此長距離的走線長度更會衍生出訊號衰減、不同長度的走線出現阻抗不均等等的問題。
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透過將特定的連接電極彎折反摺於顯示器的背面,可以使引線具有最少數量的轉折結構,而帶來較佳的產品可靠度;再者,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引線可以折向顯示器的背面而被顯示器遮擋,以達到無邊框之顯示效果,因而產生不同於以往的無邊框之觸控顯示器。
根據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一種觸控顯示器包含顯示器以及觸控面板。該觸控面板具有一可撓性基板及一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上之電極模組;其中該電極模組具有一觸控電極、一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第一連接電極及一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第二連接電極,該可撓性基板的至少一側沿著該顯示器而彎折,該第一連接電極及該第二連接電極分別設置於顯示器之顯示面及顯示器之背面。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該可撓性基板包含:設置於該顯示面上的第一區域、設置於該背面的第二區域以及位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的彎折區域,其中,該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連接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該第二連接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電極模組更包括一電性連接該觸控電極與該第一連接電極的第一引線以及一電性連接該觸控電極與該第二連接電極的第二引線。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該第二引線設置於
該彎折區域與該第二區域。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二引線具有一設置於該彎折區域的第一引線段與一設置於該第二區域的第二引線段,該第一引線段與該第二引線段為不同材質所製成。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該第一引線段為奈米金屬線所製成,該第二引線段為金屬材料所製成。
根據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第二引線僅具有一個轉折結構,該轉折結構位於該第二區域。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顯示器具有多個側邊,該第一連接電極及該第二連接電極位於該些側邊中的其中之一側邊。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可撓性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表面貼合於該顯示器,其中該觸控電極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一軸向觸控電極及一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之第二軸向觸控電極,該第一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電極,該第二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一連接電極曝露於該可撓性基板,該第二連接電極位於該顯示器與該可撓性基板之間。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可撓性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表面貼合於該顯示器,其中該觸控電極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一軸向觸控電極及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二軸向觸控電極,該第一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電極,該第二軸
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一連接電極與該第二連接電極均曝露於該可撓性基板。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可撓性基板由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所黏貼成型,其中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第二表面,該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及一與該第三表面相對的第四表面,該第二表面貼合於該第三表面,該第四表面貼合於該顯示器,其中該觸控電極包括一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第一軸向觸控電極及一設置於該第三表面之第二軸向觸控電極,該第一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電極,該第二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一連接電極曝露於該第一基板,該第二連接電極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觸控顯示器更包括一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第三連接電極,其中該第三連接電極設置於該背面。
10‧‧‧觸控面板
11‧‧‧可撓性基板
110‧‧‧第一表面
111‧‧‧第二表面
11A‧‧‧第一區域
11B‧‧‧第二區域
11C‧‧‧彎折區域
12‧‧‧電極模組
120‧‧‧觸控電極
120Y‧‧‧第一軸向觸控電極
120X‧‧‧第二軸向觸控電極
121‧‧‧第一引線
122‧‧‧第一連接電極
123‧‧‧第二引線
124‧‧‧第一引線段
125‧‧‧第二引線段
126‧‧‧轉折結構
20‧‧‧顯示器
201‧‧‧顯示面
202‧‧‧背面
30、30A、30B‧‧‧黏膠層
11’‧‧‧第一基板
11”‧‧‧第二基板
127‧‧‧第二連接電極
128‧‧‧第三引線
129‧‧‧第三連接電極
第1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第2A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顯示器的上視示意圖。
第2B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顯示器的後視示意圖。
第2C圖為沿第2A圖的線2C-2C之剖面示意圖。
第2D圖為沿第2A圖的線2D-2D之剖面示意圖。
第3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第4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二實施方式之觸控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第5圖為根據本新型之第三實施方式之觸控顯示器的剖面示意圖。
以下將以圖式揭露本新型之多個實施方式,為明確說明起見,許多實務上的細節將在以下敘述中一併說明。然而,應瞭解到,這些實務上的細節不應用以限制本新型。也就是說,在本新型部分實施方式中,這些實務上的細節是非必要的。此外,為簡化圖式起見,一些習知慣用的結構與元件在圖式中將以簡單示意的方式為之。
關於本文中所使用之「約」、「大約」或「大致」,一般是指數值之誤差或範圍於百分之二十以內,較好地是於百分之十以內,更佳地是於百分之五以內。文中若無明確說明,所提及的數值皆視為近似值,即具有如「約」、「大約」或「大致」所表示的誤差或範圍。此外,本文所使用的”在...之上”、”在...之下”、”左側”或”右側”等相對位置關係均是以本文之圖式為主,且僅是用以說明,而非用於限制本新型。
第1圖為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的
上視示意圖,觸控面板10包含可撓性基板11及設置於可撓性基板11上之電極模組12。請先配合第2C圖,其顯示本新型之第一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組裝後的觸控顯示器之剖面示意圖,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是設置於顯示器20上,且藉由觸控面板10的可撓曲特性,將電極模組12的一部分撓曲反摺而設置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使得所述電極模組12的一部分能直接被顯示器20所遮擋,而不需要利用額外的遮光層,例如黑色油墨(BM),故在視覺上達到無邊框的觸控顯示器。
較詳細地說,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中,電極模組12具有觸控電極120、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120的第一連接電極122、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120的第二連接電極127及電性連接於觸控電極120的第三連接電極129,而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則是利用觸控面板10的可撓曲特性,將觸控面板10的左右兩側沿著顯示器20反摺(請配合第2D圖),使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設置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相對地,第一連接電極122則設置於顯示器20的正面,即用於顯示畫面的顯示面201上。而為了避免第一連接電極122被使用者所見,一般來說會利用其他元件,例如實體按鍵、商標圖樣等去遮擋第一連接電極122,但此並非本新型之主要內容,故不在此多加說明。
值得說明的是,由於產品的變異性,在實際生產過程中,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的尺寸並非完全相同,故本文所界定的”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設置於顯
示器20的背面202”,並非限制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需要完全位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只要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的位置對使用者而言是在顯示器20的後方或下方即為本新型保護之範圍。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可撓性基板11的材料可為一種耐彎折的透明基材,例如但不限於: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醯亞胺(polyimide,PI)、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naphthalate,PEN)、cyclic olefin copolymer(COC)、cyclic olefin polymer(COP)等;而可撓性基板11的厚度較佳為小於等於()50um。此外,電極模組12同樣也具有可撓性,例如由奈米金屬線所製成的透明電極,具體而言,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電極模組12(例如觸控電極120、連接電極122、127、129)為奈米銀線(silver nanowires)或奈米銅線(copper nanowires)所製作;而在部分實施例中,第一、第二及第三連接電極122、127、129為本新型之實施例中的觸控顯示器與外部控制器傳遞訊號的通路,第一、第二及第三連接電極122、127、129較佳可為銀材質之焊接墊(bonding pad),其可與電路板,例如但不限於軟性電路板(FPC)焊接以傳遞訊號。
詳細而言,可撓性基板11可大致分成三個區域:第一區域11A、第二區域11B以及位於第一區域11A與第二區域11B之間的彎折區域11C。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區域11A為觸控功能區,因此,觸控電極120係實質地設置於第一區域11A;且如第2A圖所示,當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
之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組裝後,第一區域11A即對應顯示器20之顯示面201,讓使用者得以藉由觸控電極120而點選/操作顯示面201所出現的畫面。彎折區域11C則界定於第一區域11A的一側(如第3圖)或兩側(如第1圖),彎折區域11C則是用以實現可撓性基板11的彎曲凹折;第二區域11B則連接著彎折區域11C,而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設置於第二區域11B。相對地,第一連接電極122則設置於第一區域11A。藉此,當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組裝後,例如使用黏膠層30將兩者黏合後,第一連接電極122會位於顯示器20之顯示面201上(如第2A圖及第2D圖),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會連同第二區域11B反摺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如第2B圖及第2D圖)。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觸控電極120包括由奈米金屬線所製成的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及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舉例而言,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為延著Y方向延伸成型的電極結構,而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為延著X方向延伸成型的電極結構,且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及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分別成型於可撓性基板11的不同表面,換言之,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的觸控面板10為一種單層雙面的F2結構之觸控感測器。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電極模組12更包括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與第一連接電極122的第一引線121、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與第二連接電極127的第二引線123以及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與第三連接電極129的第三引線128,觸控電極120、第一引線121、第二引線123以及第
三引線128均由奈米金屬線所製成而具有可撓性之透明電極;具體而言,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藉由第一引線121與第一連接電極122形成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上半部的數條(如第1圖所示之三條)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藉由第二引線123與第二連接電極127形成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下半部的數條(如第1圖所示之二條)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藉由第三引線128與第三連接電極129形成電性連接。
具體而言,第二引線123設置於位於第一區域11A之左側的彎折區域11C與第二區域11B,第二引線123的一端連接於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另一端連接於第二連接電極127;第三引線128設置於位於第一區域11A之右側的彎折區域11C與第二區域11B,第三引線128的一端連接於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另一端連接於第三連接電極129。如此一來,當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進行組裝,第一區域11A之左右兩側的彎折區域11C均沿著顯示器20彎曲反摺而位於顯示器20的側面,並使第一區域11A之左右兩側的第二區域11B均折向顯示器20的背面202,使得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會連同第二區域11B反摺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如第2B圖或第2D圖)。因此,經過彎折後,使用者可透過第一區域11A以及部份的彎折區域11C看到顯示器20之顯示面201的畫面,且由於第一引線121、第二引線123以及第三引線128的透明特性,故可不須邊框或減少邊框的使用,進而達到使用者不會被傳統的邊框(如黑色油墨之遮光層)阻擋其視線之效果。較佳地,顯示器20的厚度可在
30um-300um之間,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之顯示面201貼合的黏膠層30的厚度可在25um-150um之間,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之背面202貼附的黏膠層30的厚度可在10um-50um之間;而彎折區域11C的折彎半徑可為小於等於()0.5mm;第一、第二及第三引線121、123、128之線寬/線距可以是10/10um、15/15um、30/30um等。
本新型之實施例藉由將第二連接電極127及第三連接電極129設置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第二引線123與第三引線128分別僅需要最少(例如一個)的轉折結構126,就可以達成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與第二、第三連接電極127、129之間的電性連接;而較少的轉折結構126可以為產品帶來較佳的可靠度,例如引線在製程中不易斷裂、引線的尺寸均一性較佳而使引線之間的阻抗差異較小等等。較佳的,轉折結構126位於第二區域11B,使得第二引線123與第三引線128的大部分位於第二區域11B,進而使第二引線123與第三引線128能利用較短的路徑與第二、第三連接電極127、129進行連接,也能達到使第二引線123與第三引線128的大部分折向顯示器20的背面202而被顯示器20遮擋之效果。
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一、第二及第三連接電極122、127、129較佳的位於顯示器20(或組裝後的觸控顯示器)之多個側邊中的其中之一側邊,例如下側邊,如第2A圖及第2B圖所示,藉此使第一、第二及第三連接電極122、127、129較易於連接所述的軟性電路板,而本新型之實施例也可稱顯示器20(或組裝後的觸控顯示器)之下側邊具有多個
連接區(即bonding區),且該些連接區是分布在顯示器20的不同面上(即前述的顯示面201及背面202)。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可將第二引線123與第三引線128的材質進行調整,以提高引線的整體導電度。為了方便說明,以下僅就第二引線123進行闡述:於部分實施方式中,第二引線123的一部份以可撓性的電極製作,而另一部分則以導電性較高,但不具可撓性或可撓性較差的材質製作,換言之,利用不同材質製作複合型態的第二引線123,藉此同時兼顧第二引線123的可撓特性與導電特性。舉例而言,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的第二引線123可具有設置於彎折區域11C的第一引線段124與設置於第二區域11B的第二引線段125。第一引線段124較佳的具有可撓性,故第一引線段124可採用奈米金屬線所製成的透明電極,例如,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第一引線段124為奈米銀線或奈米銅線所製作,也就是說,第一引線段124與觸控電極120可同為奈米銀線或奈米銅線所製作;而由於第二引線段125在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之觸控面板10與顯示器20進行組裝後便會反摺至顯示器20的背面202,因此第二引線段125較不需考慮其透明性(換言之,第二引線段125可選用不透明的材料製作),且第二引線段125也因其位置而不需考慮其可撓性(換言之,第二引線段125可選用不具的可撓性之材料製作),綜合上述考量,第二引線段125可選用導電度較高的金屬材料所製成,如第二引線段125與第二連接電極127可為相同的金屬材料所製成,例如銀或銅,而具體來說,第二引線段125之線寬/線距可以是10/10um、
15/15um、30/30um等。較佳地,為了使第一引線段124與第二引線段125有較好的接觸,兩者之間可形成搭接結構,例如將第二引線段125搭接成型在第一引線段124的上表面。
至此,透過選用導電度較高的金屬材料製成之第二引線段125,可以使第二引線123整體具有較高的導電度,且透明性與可撓性較差的金屬材料之第二引線段125可避開彎折區域11C而反摺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如第2C圖),進而避免金屬材料之第二引線段125的透明度較差而影響本新型之實施例中的觸控顯示器的產品品質。另一方面,第三引線128同樣具有第一引線段124與第二引線段125,其實施內容均同於第二引線123,在此就不在贅述。
請參考第3圖,其顯示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的另一實施例,其與第1圖不同之處在於:電極模組12包括由奈米金屬線所製成的觸控電極120(包括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與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之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與第一連接電極122的第一引線121及電性連接觸控電極120之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與第二連接電極127的第二引線123,而全部的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均藉由第二引線123與第二連接電極127形成電性連接;第一引線121與第二引線123可由奈米金屬線所製成而具有可撓性之透明電極,或者為前述由金屬與奈米金屬線搭接製成的複合電極。也就是說,僅有第一區域11A的左側設有第二區域11B以及彎折區域11C。
值得說明的是,由第1圖與第3圖可以看出本新型
之實施例的觸控面板10會將特定的連接電極放置在觸控面板10不彎折的側邊與第二區域11B的交錯位置上。舉例而言,如第3圖所示,第二連接電極127的位置是在觸控面板10不進行彎折的下側邊與第二區域11B的交錯位置上。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可以藉由上述的位置安排,使觸控面板10進行彎折並組裝於顯示器20之後,第二連接電極127即可如前文所述設置於顯示器20的背面202。
於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觸控面板10可具有多種不同的疊層結構。舉例而言,如同前述,第1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0為一種單層雙面的F2結構之觸控感測器。詳細地說,於第1圖、第2C圖與第2D圖所示實施方式中,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是設置於可撓性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0(如上表面),且連接於第一連接電極122;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是設置於可撓性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1(如下表面),且連接於第二連接電極127;因此,如第2D圖所示的結構中,第一連接電極122會曝露於可撓性基板11,而第二連接電極127及/或第三連接電極129則位於顯示器20與可撓性基板11之間。此外,第二連接電極127及/或第三連接電極129與顯示器20之間的空隙較佳地被黏膠層30所填滿。
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0為一種單層單面結構之觸控感測器。詳細地說,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與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均為設置於可撓性基板11之第一表面110(如上表面),而可撓性基板11之第二表面111(如下表面)則貼合於顯示器20,例如利用黏膠層30填入第二表面111與顯
示器20之間;因此,如第4圖所示的結構中,連接於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之第一連接電極122及連接於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之第二連接電極127及/或第三連接電極129會曝露於可撓性基板11。
第5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觸控面板10為一種採用兩片基材單層單面的FF結構之觸控感測器。詳細地說,可撓性基板11由第一基板11’及第二基板11”所黏貼成型,例如利用黏膠層30填入第一基板11’之第二表面(如下表面)與第二基板11”之第三表面(如上表面);而第一軸向觸控電極120Y設置於第一基板11’之第一表面(如上表面),第二軸向觸控電極120X則設置於第二基板11”之第三表面(如上表面);第二基板11”之第四表面(如下表面)則貼合於顯示器20,例如利用黏膠層30B填入第二基板11”之第四表面與顯示器20之間;因此,如第5圖所示的結構中,第一連接電極122會曝露於第一基板11’,而第二連接電極127及/或第三連接電極129則位於第一基板11’與第二基板11”之間。此外,第二連接電極127及/或第三連接電極129與第一基板11’之間的空隙較佳地被黏膠層30A所填滿。
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透過將特定的連接電極(如前述的第二、第三連接電極)彎折反摺於顯示器的背面,可以使引線具有最少數量的轉折結構,而帶來較佳的產品可靠度;再者,本新型之部分實施方式中,利用引線(如前述之第二、第三引線)的可撓性可以將其折向顯示器的背面而被顯示器遮擋,並搭配引線本身的透明性以達到無邊框之顯示效果。
雖然本新型已以多種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新型,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新型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新型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Claims (13)
- 一種觸控顯示器,包含:一顯示器,其具有一顯示面及相對於該顯示面的一背面;以及一觸控面板,其設置於該顯示器上,該觸控面板具有一可撓性基板及設置於該可撓性基板上之一電極模組;其中該電極模組具有一觸控電極、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一第一連接電極及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一第二連接電極,該可撓性基板的至少一側沿著該顯示器而彎折,該第一連接電極及該第二連接電極分別設置於該顯示面及該背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可撓性基板包含:設置於該顯示面上的一第一區域、設置於該背面的一第二區域以及位於該第一區域與該第二區域之間的一彎折區域,該觸控電極及該第一連接電極設置於該第一區域,該第二連接電極設置於該第二區域。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彎折區域的折彎半徑為小於等於0.5mm。
- 如請求項2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電極模組更包括電性連接該觸控電極與該第一連接電極的一第一引線以及電性連接該觸控電極與該第二連接電極的一第二引線。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第二引線僅具有一個轉折結構,該轉折結構位於該第二區域。
- 如請求項4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第二引線設置於該彎折區域與該第二區域。
- 如請求項6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第二引線具有一設置於該彎折區域的第一引線段與一設置於該第二區域的第二引線段,該第一引線段與該第二引線段為不同材質所製成。
- 如請求項7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第一引線段為奈米金屬線所製成,該第二引線段為金屬材料所製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顯示器具有複數個側邊,該第一連接電極及該第二連接電極位於該複數個側邊中的其中之一側邊。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可撓性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表面貼合於該顯示器,其中該觸控電極包括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一軸向觸控電極及設置於該第二表面之一第二軸向觸控電極,該第一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電極,該第二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一連接電極曝露於該可撓性基板,該第二連接電極位於該顯示器與該可撓性基板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可撓性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二表面貼合於該顯示器,其中該觸控電極包括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一軸向觸控電極及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軸向觸控電極,該第一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電極,該第二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一連接電極與該第二連接電極均曝露於該可撓性基板。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器,其中該可撓性基板由一第一基板及一第二基板所黏貼成型,其中該第一基板具有一第一表面及與該第一表面相對的一第二表面,該第二基板具有一第三表面及與該第三表面相對的一第四表面,該第二表面貼合於該第三表面,該第四表面貼合於該顯示器,其中該觸控電極包括設置於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一軸向觸控電極及設置於該第三表面之一第二軸向觸控電極,該第一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一連接電極,該第二軸向觸控電極電性連接該第二連接電極,該第一連接電極曝露於該第一基板,該第二連接電極位於該第一基板與該第二基板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觸控顯示器,更包括一電性連接於該觸控電極的第三連接電極,其中該第三連接電極設置於該背面。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201710198233.0 | 2017-03-29 | ||
CN201710198233.0A CN108664158B (zh) | 2017-03-29 | 2017-03-29 | 触控显示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63005U true TWM563005U (zh) | 2018-07-01 |
Family
ID=6364100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202069U TWM563005U (zh) | 2017-03-29 | 2018-02-09 | 觸控顯示器 |
TW107104800A TWI663534B (zh) | 2017-03-29 | 2018-02-09 | 觸控顯示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04800A TWI663534B (zh) | 2017-03-29 | 2018-02-09 | 觸控顯示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8664158B (zh) |
TW (2) | TWM563005U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3534B (zh) * | 2017-03-29 | 2019-06-21 |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觸控顯示器 |
TWI760092B (zh) * | 2021-02-04 | 2022-04-01 |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觸控感應器及其製造方法 |
US11474649B2 (en) | 2021-03-05 | 2022-10-18 |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TWI816384B (zh) * | 2022-04-29 | 2023-09-21 |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觸控感應器及其製作方法 |
US11829539B1 (en) | 2022-05-16 | 2023-11-28 |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683745A (zh) * | 2018-12-27 | 2019-04-26 |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
CN110262691B (zh) * | 2019-06-20 | 2021-04-16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及其制备方法和驱动方法、触控显示面板 |
TWI724844B (zh) * | 2019-07-26 | 2021-04-11 |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觸控顯示裝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1218004D0 (en) * | 2012-10-08 | 2012-11-21 | Plastic Logic Ltd | Foldable electronic display |
CN103838415A (zh) * | 2012-11-24 | 2014-06-04 | 宝宸(厦门)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柔性触控面板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063098A (zh) * | 2013-03-22 | 2014-09-24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式显示装置与其制造方法 |
CN203414925U (zh) * | 2013-07-19 | 2014-01-29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面板 |
TW201545027A (zh) * | 2014-05-21 | 2015-12-01 | Wintek Corp | 觸控面板與觸控顯示裝置 |
CN104166491B (zh) * | 2014-08-11 | 2017-06-16 | 深圳市宇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屏的制作方法及触控屏 |
TWM493107U (zh) * | 2014-09-24 | 2015-01-01 | Jtouch Corp | 具多觸控面之觸控面板及可撓式觸控螢幕 |
TWI588734B (zh) * | 2015-05-26 | 2017-06-21 |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 電子裝置及其操作方法 |
CN106502442A (zh) * | 2015-09-08 | 2017-03-15 | 宸鸿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设备及其制作方法 |
TWM514050U (zh) * | 2015-09-23 | 2015-12-11 | Jtouch Corp | 具天線之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
CN105700747B (zh) * | 2016-01-08 | 2017-03-22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一种曲面触控面板与软性电路板贴合的方法 |
CN108664158B (zh) * | 2017-03-29 | 2023-10-20 | 宸美(厦门)光电有限公司 | 触控显示器 |
-
2017
- 2017-03-29 CN CN201710198233.0A patent/CN108664158B/zh active Active
-
2018
- 2018-02-09 TW TW107202069U patent/TWM563005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8-02-09 TW TW107104800A patent/TWI663534B/zh activ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63534B (zh) * | 2017-03-29 | 2019-06-21 |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觸控顯示器 |
TWI760092B (zh) * | 2021-02-04 | 2022-04-01 |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觸控感應器及其製造方法 |
US11474649B2 (en) | 2021-03-05 | 2022-10-18 |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TWI816384B (zh) * | 2022-04-29 | 2023-09-21 | 大陸商宸美(廈門)光電有限公司 | 觸控感應器及其製作方法 |
US11829539B1 (en) | 2022-05-16 | 2023-11-28 | Tpk Advanced Solutions Inc. | Touch sens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8664158B (zh) | 2023-10-20 |
TW201837670A (zh) | 2018-10-16 |
TWI663534B (zh) | 2019-06-21 |
CN108664158A (zh) | 2018-10-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63534B (zh) | 觸控顯示器 | |
KR102187807B1 (ko) |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디바이스 | |
KR102119600B1 (ko) | 터치 윈도우 | |
JP2015049909A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JPWO2016038940A1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導電フィルム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 | |
CN103902091A (zh) | 触控板 | |
TW201514802A (zh) | 觸控螢幕以及包含其之觸控裝置 | |
JP2015167007A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US10684735B2 (en) | Capacitive sensor and device | |
TWM578418U (zh) | 觸控顯示裝置 | |
KR102288825B1 (ko) | 터치 윈도우 | |
EP2833235A1 (en) | Flexible touch panel with bendable active area | |
TW201610772A (zh) | 觸控面板 | |
JP2015099577A (ja) | タッチパネル | |
TW201523367A (zh) | 觸控面板 | |
JP2014149608A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可撓性電極部材、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JPWO2017183315A1 (ja) | 静電容量式センサ | |
KR20130116854A (ko) | 터치윈도우 | |
US20160124547A1 (en) | Touch projection screen and projection system using the same | |
CN204155249U (zh) | 电容式触摸屏 | |
CN103970311A (zh) | 触控板 | |
JP3217788U (ja) | 透明静電容量式タッチセンサ構造 | |
TWI668614B (zh) | 觸控面板及觸控顯示裝置 | |
JP6440049B2 (ja) | タッチパネル用可撓性電極部材、タッチパネル、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
CN207424830U (zh) | 触控显示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K |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