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687254B - 人造羽毛球 - Google Patents
人造羽毛球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687254B TWI687254B TW107147200A TW107147200A TWI687254B TW I687254 B TWI687254 B TW I687254B TW 107147200 A TW107147200 A TW 107147200A TW 107147200 A TW107147200 A TW 107147200A TW I687254 B TWI687254 B TW I687254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forations
- length
- connecting portion
- wool
- width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7/00—Sporting gam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5/00
- A63B67/18—Badminton or similar games with feathered missiles
- A63B67/183—Feathered missiles
- A63B67/187—Shuttlecock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67/00—Sporting games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5/00
- A63B67/18—Badminton or similar games with feathered missiles
- A63B67/183—Feathered missiles
- A63B67/187—Shuttlecocks
- A63B67/19—Shuttlecocks with several feathers connected to each other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102/00—Application of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to the sporting activity ; particular sports involving the use of balls and clubs, bats, rackets, or the like
- A63B2102/04—Badminton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09/00—Characteristics of used material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oys (AREA)
- Non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露一種人造羽毛球,其包括一球頭、複數毛桿及複數毛片。各毛桿的一端插設於球頭。該些毛片的其中之二連接於該些毛桿的其中之一,且該二毛片分別連接於毛桿的相對二側,並於該毛桿分別形成一連接部。連接部具有一前端及一後端。各該些毛片具有一第一長度與一第一寬度。各該些毛片分別包括二穿孔,該二穿孔分別位於連接部的相對二側,且靠近於連接部之前端。各穿孔的一長軸平行於連接部。各穿孔具有一第二長度及一第二寬度。第二長度之於第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2至0.31之間,第二寬度之於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0.06至0.28之間。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人造羽毛球,特別是關於一種人造羽毛球的毛片。
羽毛球比賽為常見且盛行的球類運動,打者以打擊羽毛球做為比賽方式。傳統的羽毛球,其主要的結構是天然羽毛結合於球頭。其中,天然羽毛多為鵝毛或鴨毛,並經漂白篩選後再製成羽毛球。然而,天然羽毛的取得越來越困難,且篩選的程序繁複且耗工。因此,市面上亦有人造羽毛球,試圖解決天然羽毛短缺且篩選繁複的問題。
然而,多數的人造羽毛球是由尼龍所製成的軟性球架取代天然羽毛,藉由軟性球架的結構承載打擊時產生的氣流。然而,此種軟性球架製成的羽毛球,其所提供的打擊觸感不如天然羽毛製成之羽毛球,難為使用者所接受。
目前亦有TW M539370專利案提出以密度介於0.9 g/cm
3至1.48 g/cm
3之間的塑料製成毛片,並於毛片上開設密集的孔洞或切口,藉由此設計以更貼近天然羽毛球的觸感。如圖1所示,圖1為習知人造羽毛球的示意圖。此類型的人造羽毛球9的毛片90具有密集的孔洞91,每個毛片90約具有20個左右的孔洞91。然而,孔洞91的數量多、面積小,進而造成部分使用者可能會對密集的孔洞91或切口有不適感。另外,於毛片90上開設密集的孔洞91或切口,於製造毛片90時,更需經多次穿孔的操作,進而有改良之必要。
有鑑於上述課題,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在提供一種人造羽毛球,藉由於毛片設置穿孔,並界定穿孔的尺寸,除了使打擊羽毛球時可更貼近天然羽毛球的觸感,更可解決習知具有密集孔洞的毛片可能造成使用者的不適感、及製造步驟繁瑣的問題。
為達成上述之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人造羽毛球,其包括一球頭、複數毛桿及複數毛片。各該些毛桿的一端插設於球頭。該些毛片的其中之二連接於該些毛桿的其中之一,且該二毛片分別連接於該毛桿的相對二側,並分別於該毛桿形成一連接部。連接部具有一前端及一後端。各該些毛片具有一第一長度與一第一寬度。各該些毛片包括二穿孔,該二穿孔分別位於連接部的相對二側,且靠近於連接部之前端。各穿孔的一長軸平行於連接部。各穿孔具有一第二長度及一第二寬度。第二長度之於第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2至0.31之間,第二寬度之於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0.06至0.28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該些毛片實質上為箏形的構型,並具有一長對角線與一短對角線,長對角線與連接部相互重疊。第一長度為長對角線之長度,第一寬度為短對角線之長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穿孔的形狀實質上為長方形,且第二長度介於8.2毫米至10.7毫米之間,第二寬度介於1毫米至3毫米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第一長度介於35毫米至37毫米之間,第一寬度介於13毫米至15毫米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穿孔具有一前緣,各穿孔的前緣與連接部的前端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三長度,第三長度介於3毫米至8毫米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穿孔的前緣與短對角線相互重疊。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穿孔的前緣較短對角線靠近於連接部之前端。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穿孔具有一後緣,各穿孔的後緣與連接部的後端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一第四長度,第四長度介於20毫米至22毫米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穿孔與連接部之間具有一第三寬度,第三寬度介於1.4毫米至2.5毫米之間。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該些毛片更包括至少二子穿孔,該些子穿孔分別位於連接部的相對二側,該些子穿孔較該二穿孔靠近於連接部的後端。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各該些子穿孔為一多邊形孔、或一圓孔。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穿孔及子穿孔的配置為相互對稱,並以連接部為一對稱軸。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人造羽毛球,其中毛片具有二穿孔。穿孔可提供不同於毛片其他部分的風阻,並藉由限定穿孔的尺寸(第二長度之於第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2至0.31之間,第二寬度之於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0.06至0.28之間),使其產生的風阻變化可貼近天然羽毛製成的羽毛球。因此,打擊本發明的羽毛球時,可產生與天然羽毛製成的羽毛球相似的擊球感。
另外,相較於習知毛片的複數孔洞,本發明之羽毛球的毛片僅需設置對稱的二個穿孔,即可達到相同之提升擊球感之效果。可同時達到簡化毛片的製程,及避免使用者產生密集恐懼的效果。
為能讓 貴審查委員能更瞭解本發明之技術內容,特舉較佳具體實施例說明如下。
圖2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羽毛球的立體示意圖,圖3A及圖3B為圖2所示之毛片的平面示意圖,其中,圖3B為說明毛片尺寸的示意圖。請先參考圖2所示,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其包括複數毛片10、一球頭20、及複數毛桿30。複數個毛桿30間隔地設置於球頭20,且每個毛桿30的其中一端插設於球頭20,另一端則設置有毛片10。需先說明的是,本實施例是藉由毛片10的特殊結構,使人造羽毛球1的打擊手感較貼近天然羽毛所製成的羽毛球。其中,每二片毛片10分別與一隻毛桿30組合,亦即,複數毛片10的其中之二連接於複數毛桿30的其中一。又,每二片毛片10分別連接於該隻毛桿30的相對二側,並於毛桿30形成一連接部11。具體而言,於二毛片10的其中一表面塗覆黏膠,並將有黏膠的表面黏合於毛桿30的相對二側,最後再壓合二片毛片10的其他部分,使二片毛片10亦可相互黏合。需說明的是,本實施例稱毛片10黏合於毛桿30的部位為連接部11,故連接部11與毛桿30皆呈長直狀,而前述其他部分是未與毛桿30黏合的部分。又,連接部11縱列於毛片10,且連接部11具有相對之一前端111及一後端112,後端112靠近於球頭20。
又,本實施例的毛片10亦為人造的毛片,以取代天然的羽毛。其中,毛片10是由密度介於0.9 g/cm
3至1.48 g/cm
3之間的塑料所製成,而塑料的種類可例如但不限於低密度聚乙烯(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DPE)、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inear low density polyethylene,LLDPE)、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聚乙烯樹脂(polyethylene,PE)、聚丙烯(polypropylene,PP)、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styrene,ABS)、聚醯胺(polyamide,PA)及發泡性聚乙烯(extruded polyethylene,EPE)等塑料材質。較佳的,毛片10可以為低密度聚乙烯(LDPE)及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的組合。
請參考圖3A所示,毛片10的整體構形大致對應於天然羽毛球之羽毛的構形。具體而言,毛片10可以為相互對稱的構型,且是以連接部11為對稱軸呈現相互對稱的構型。以圖3A的視角為例,連接部11的左、右二側分別呈現類似鈍角三角形的構形,例如鈍角的角度可介於110度至135度之間,且鈍角的相鄰二邊為弧形,使毛片10的外形較為圓滑。由於本實施例之連接部11的左、右二側非為平整的鈍角三角形,故稱其為類似鈍角三角形的構型。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依據所需的打擊手感調整毛片10的外型。
詳細而言,本實施例之毛片10實質上為箏形的構型,並具有一長對角線40與一短對角線50,而長對角線40與連接部11的位置實質上相互重疊。又,毛片10具有一第一長度L1與一第一寬度W1,第一長度L1即為長對角線40之長度,而第一寬度W1即為短對角線50之長度。較佳的,第一長度L1可介於35毫米至37毫米之間,第一寬度W1可介於13毫米至15毫米之間。又,毛片10的厚度介於0.7 mm至1.8 mm之間。製造者可依照所需之配重、風阻大小調整所需之面積及厚度。
在本實施例中,各毛片10包括二穿孔12,且二個穿孔12分別位於連接部11的相對二側。較佳的,二側的穿孔12以連接部11為對稱軸,對稱地配置於毛片10,且二側的穿孔12實質上為相同的構型,以下以其中一側的穿孔12為例說明。在本實施例中,穿孔12為長形結構,較佳的,穿孔12的形狀實質上為長方形,且穿孔12的長軸平行於連接部11。具體而言,製造者可使用刀具分別於連接部11的二側進行切割,以切斷毛片10的部分塑膠纖維。刀具較佳為長方形的結構,並使刀具的長軸與連接部11平行排列後,於毛片10進行切割,以形成長方形的切口,此即為穿孔12。
本實施例之毛片10(不具有穿孔12的部分)主要為塑膠纖維密度高區域,而穿孔12為無塑膠纖維分布的區域。人造羽毛球1在飛行過程中,可藉由穿孔12與毛片10其他區域的材料密度差異,以產生不同之風阻。在本實施例中,藉由限定穿孔12的尺寸,即可使人造羽毛球1在飛行的過程中,產生不同的風阻,亦可產生不同的打擊觸感,以下就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為例說明。
穿孔12具有一第二長度L2及一第二寬度W2,在本實施例中,穿孔12之尺寸的限制如:第二長度L2之於第一長度L1的比值介於0.22至0.31之間;第二寬度W2之於第一寬度W1的比值介於0.06至0.28之間。較佳的,第二長度L2可介於8.2毫米至10.7毫米之間;第二寬度W2可介於1毫米至3毫米之間。本實施例之穿孔12的第二長度L2是以8.65毫米為例,而第二寬度W2是以1毫米為例,故本實施例之穿孔12的面積是以8.65平方毫米為例。在本實施例中,僅需於連接部11的二側分別設置穿孔12,並限制藉由前述限制,即可達到產生不同的風阻,以提升擊球感的效果。
除了穿孔12的尺寸,穿孔12的分布位置亦會產生不同的擊球感。較佳的,穿孔12位於靠近毛片10之前端111處,及靠近於連接部11處。具體而言,穿孔12具有一前緣F,而穿孔12的前緣F與連接部11的前端111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三長度L3,且第三長度L3介於3毫米至8毫米之間。在本實施例中,穿孔12的前緣F與短對角線50相互重疊,且第三長度L3可介於5.5毫米至6毫米之間。又,穿孔12與連接部11之間具有一第三寬度W3,第三寬度W3可介於1.4毫米至2.5毫米之間,較佳可以為1.44毫米。
另外,本實施例之穿孔12具有一後緣R,穿孔12的後緣R與連接部11的後端112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一第四長度L4,第四長度L4可介於20毫米至22毫米之間,較佳可以為21.35毫米。
相較於習知毛片的複數孔洞,本實施例之毛片10僅需設置對稱之二穿孔12,即可達到相同之提升擊球感之效果。除了可簡化毛片10的製程,對於有密集恐懼症的使用者而言,本實施例之毛片10避免使用者產生密集恐懼的情形。請參考圖3C所示,圖3C為利用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與習知的人造羽毛球9進行打感測試的結果示意圖。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的毛片10具有二個面積約8.65平方毫米的穿孔12,如圖2所示,而習知的人造羽毛球9的毛片90具有約20個面積約1平方毫米的孔洞91,如圖1所示。需先說明的是,圖3C的「球路控制(9分制)」的欄位是由使用者以網前搓球的技巧,分別對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及習知的人造羽毛球9進行「球路控制」的評分,滿分為9分。如圖3C所示,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7.5分)相較於習知的人造羽毛球9(4.3分),使用者更容易控制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的球路。此外,不論是飛行狀況、及飛行速度,本實施例之人造羽毛球1皆優於習知的人造羽毛球9。由圖3C的「整體評分」結果可知,本實施例之毛片10不僅可取代習知具有多個孔洞91的毛片9,且效果更優於習知的毛片9。
在其他實施例中,穿孔12的前緣F亦可較短對角線50靠近於連接部11之前端111,如圖4所示,圖4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毛片10a的示意圖。第二實施例之穿孔12a的前緣F與連接部11a的前端111a之間的第三長度L3可以為4毫米,而穿孔12a的本身的第二長度L2可以為10.65毫米。關於其他尺寸及配置位置的限制,可參考第一實施例之毛片10,於此不加贅述。
如前述,本實施例之穿孔12、12a大致為長形結構的孔洞。在其他實施例中,除了穿孔12、12a以外,更可包括其他子穿孔。圖5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毛片10b的示意圖,請參考圖5所示。各毛片10b更包括至少二子穿孔13b,圖5是以二個子穿孔13b為例,且二個子穿孔13b分別位於連接部11b的相對二側。較佳的,二側的子穿孔13b相互對稱,亦即,以連接部11b為對稱軸,對稱地配置於毛片10b。又,子穿孔13b較穿孔12b靠近於連接部11b的後端112b。又,本實施例之子穿孔13b為多邊形孔,且以四邊形孔洞為例。
另外,本發明並不限制子穿孔13b的數量、或形狀。圖6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毛片10c的示意圖,請參考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毛片10c包括六個子穿孔13c,且對稱地位於連接部11c的相對二側,及三個子穿孔13c位於連接部11c的左側、三個子穿孔13c位於連接部11c的右側。又,本實施例之子穿孔13c的構型為圓孔,在其他實施例中,子穿孔13c亦可以為其他不規則的形狀,本發明並不限制。同樣的,子穿孔13c較穿孔12c靠近於連接部11c的後端112c,且穿孔12c及子穿孔13c亦可以連接部11c為對稱軸,對稱地配置於毛片10c。
綜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人造羽毛球,其中毛片具有二穿孔。穿孔可提供不同於毛片其他部分的風阻,並藉由限定穿孔的尺寸(第二長度之於第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2至0.31之間,第二寬度之於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0.06至0.28之間),使其產生的風阻變化可貼近天然羽毛製成的羽毛球。因此,打擊本發明的羽毛球時,可產生與天然羽毛製成的羽毛球相似的擊球感。
另外,相較於習知毛片的複數孔洞,本發明之羽毛球的毛片僅需設置對稱的二個穿孔,即可達到相同之提升擊球感之效果。可同時達到簡化毛片的製程,及避免使用者產生密集恐懼的效果。
應注意的是,上述諸多實施例係為了便於說明而舉例,本發明所主張之權利範圍自應以申請專利範圍所述為準,而非僅限於上述實施例。
1、9:人造羽毛球
10、10a、10b、10c、90:毛片
11、11a、11b、11c:連接部
111、111a:前端
112、112b、112c:後端
12、12a、12b、12c:穿孔
13b、13c:子穿孔
20:球頭
30:毛桿
40:長對角線
50、50a:短對角線
91:孔洞
F:前緣
L1:第一長度
L2:第二長度
L3:第三長度
L4:第四長度
R:後緣
W1:第一寬度
W2:第二寬度
W3:第三寬度
圖1為習知人造羽毛球的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羽毛球的立體示意圖。 圖3A及圖3B為圖2所示之毛片的平面示意圖。 圖3C為本實施例之毛片與習知多個孔洞之毛片的打感比較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毛片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毛片的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毛片的示意圖。
10:毛片
11:連接部
111:前端
112:後端
12:穿孔
40:長對角線
50:短對角線
F:前緣
R:後緣
Claims (12)
- 一種人造羽毛球,包括:一球頭;複數毛桿,各該些毛桿的一端插設於該球頭;以及複數毛片,該些毛片的其中之二連接於該些毛桿的其中一,且該二毛片分別連接於該毛桿的相對二側,並分別於該毛桿形成一連接部,該連接部具有一前端及一後端,各該些毛片具有一第一長度與一第一寬度,且各該些毛片包括:二穿孔,該二穿孔分別位於該連接部的相對二側,且靠近於該連接部之該前端,各該二穿孔的一長軸平行於該連接部,各該二穿孔具有一第二長度及一第二寬度,該第二長度之於該第一長度的比值介於0.22至0.31之間,該第二寬度之於該第一寬度的比值介於0.06至0.28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些毛片實質上為箏形的構型,並具有一長對角線與一短對角線,該長對角線與該連接部相互重疊,該第一長度為該長對角線之長度,該第一寬度為該短對角線之長度。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二穿孔的形狀實質上為長方形,且該第二長度介於8.2毫米至10.7毫米之間,該第二寬度介於1毫米至3毫米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該第一長度介於35毫米至37毫米之間,該第一寬度介於13毫米至15毫米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二穿孔具有一前緣,各該二穿孔的該前緣與該連接部的該前端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一第三長度,該第三長度介於3毫米至8毫米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二穿孔的該前緣與該短對角線相互重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二穿孔的該前緣較該短對角線靠近於該連接部之該前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二穿孔具有一後緣,各該二穿孔的該後緣與該連接部的該後端之間的垂直距離為一第四長度,該第四長度介於20毫米至22毫米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二穿孔與該連接部之間具有一第三寬度,該第三寬度介於1.4毫米至2.5毫米之間。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些毛片更包括至少二子穿孔,該些子穿孔分別位於該連接部的相對二側,該些子穿孔較該二穿孔靠近於該連接部的該後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各該些子穿孔為一多邊形孔、或一圓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人造羽毛球,其中該二穿孔及該些子穿孔的配置為相互對稱,並以該連接部為一對稱軸。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7200A TWI687254B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人造羽毛球 |
CN201910063933.8A CN111359183B (zh) | 2018-12-26 | 2019-01-23 | 人造羽毛球 |
CN201920112973.2U CN209771264U (zh) | 2018-12-26 | 2019-01-23 | 人造羽毛球 |
JP2019187405A JP2020103875A (ja) | 2018-12-26 | 2019-10-11 | 人工シャトルコック |
US16/661,093 US10814196B2 (en) | 2018-12-26 | 2019-10-23 | Synthetic shuttlecock |
DK19211426.2T DK3673961T3 (da) | 2018-12-26 | 2019-11-26 | Syntetisk fjerbold |
EP19211426.2A EP3673961B1 (en) | 2018-12-26 | 2019-11-26 | Synthetic shuttlecock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7147200A TWI687254B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人造羽毛球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687254B true TWI687254B (zh) | 2020-03-11 |
TW202023658A TW202023658A (zh) | 2020-07-01 |
Family
ID=68696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7147200A TWI687254B (zh) | 2018-12-26 | 2018-12-26 | 人造羽毛球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0814196B2 (zh) |
EP (1) | EP3673961B1 (zh) |
JP (1) | JP2020103875A (zh) |
CN (2) | CN209771264U (zh) |
DK (1) | DK3673961T3 (zh) |
TW (1) | TWI68725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87254B (zh) * | 2018-12-26 | 2020-03-11 | 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人造羽毛球 |
TWI750995B (zh) * | 2021-01-13 | 2021-12-21 | 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人造羽毛球與毛片及其製備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5730217U (zh) * | 2016-06-06 | 2016-11-30 | 李太平 | 一种人造毛片及羽毛球 |
CN206483094U (zh) * | 2016-04-08 | 2017-09-12 | 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羽毛球及其毛片 |
TW201808398A (zh) * | 2016-05-09 | 2018-03-16 | 優乃克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羽毛球之人造羽毛,及羽毛球 |
TWM575720U (zh) * | 2018-12-26 | 2019-03-21 | 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Artificial badminton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34746A (en) * | 1956-02-14 | Shuttlecock | ||
US2212079A (en) * | 1937-06-05 | 1940-08-20 | Spalding A G & Bros Inc | Shuttlecock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
US2163236A (en) * | 1938-07-29 | 1939-06-20 | Robert T Collier | Badminton bird |
US2626806A (en) * | 1949-11-30 | 1953-01-27 | Carlton William Charles | Shuttlecock |
US2830817A (en) * | 1954-02-16 | 1958-04-15 | Sportex G M B H | Shuttles or bird structures for badminton |
US3904205A (en) * | 1972-06-16 | 1975-09-09 | Maurice Robinson | Shuttlecock |
ZA802606B (en) * | 1979-05-10 | 1981-08-26 | Dunlop Ltd | Shuttlecocks |
JPS5940877A (ja) * | 1982-06-21 | 1984-03-06 | ツム・ツアム・ア−ゲ− | シヤトルコツク |
US4509761A (en) * | 1983-06-29 | 1985-04-09 | Liu Mau Fan | Model shuttlecock |
CA1246627A (en) * | 1984-03-22 | 1988-12-13 | Roy W. Buckland | Shuttlecocks |
US5421587A (en) * | 1994-10-24 | 1995-06-06 | Key Luck Industrial Corporation | Shuttlecock |
GB9506833D0 (en) * | 1995-04-03 | 1995-05-24 | Willis Gordon | Improvements in shuttlecocks |
CN1180319A (zh) * | 1995-04-03 | 1998-04-29 | 戈登·威利斯 | 改进的羽毛球 |
US5562290A (en) * | 1995-12-27 | 1996-10-08 | Wei; Tsung-Lu | Shuttlecock with luminescent means |
WO2002064220A1 (en) * | 2001-02-12 | 2002-08-22 | William Charles Carlton | Shuttlecock |
TW539370U (en) | 2001-08-06 | 2003-06-21 | Veutron Corp | Portable scanner device |
US6709353B1 (en) * | 2002-03-12 | 2004-03-23 | Scott T. Peterson | Racquet sport game and shuttlecock for use therewith |
US8105185B2 (en) * | 2007-11-30 | 2012-01-31 | Yonex Kabushiki Kaisha | Shuttlecock |
JP4623434B2 (ja) * | 2008-01-08 | 2011-02-02 | 美津濃株式会社 | バドミントン用シャトルコック |
WO2012033068A1 (ja) * | 2010-09-06 | 2012-03-15 | ヨネ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シャトルコック用人工羽根、およびシャトルコック |
US9061193B2 (en) * | 2012-02-16 | 2015-06-23 | Jianlin Dai | Shuttlecock |
US9132328B1 (en) * | 2014-07-18 | 2015-09-15 | Long Daole | Shuttlecock type game device |
CN205198888U (zh) * | 2015-11-16 | 2016-05-04 | 江山海维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人造羽梗的轻质羽毛球 |
JP6756517B2 (ja) * | 2016-05-09 | 2020-09-16 | ヨネ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シャトルコック用人工羽根、及び、シャトルコック |
CN108066961A (zh) * | 2016-11-14 | 2018-05-25 | 黄春燕 | 符合空气流体学的低阻羽毛球 |
US9937399B1 (en) * | 2017-07-18 | 2018-04-10 | P3 Creativity, LLC | Shuttlecock |
TWI687254B (zh) * | 2018-12-26 | 2020-03-11 | 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人造羽毛球 |
-
2018
- 2018-12-26 TW TW107147200A patent/TWI687254B/zh active
-
2019
- 2019-01-23 CN CN201920112973.2U patent/CN209771264U/zh not_active Withdrawn - After Issue
- 2019-01-23 CN CN201910063933.8A patent/CN111359183B/zh active Active
- 2019-10-11 JP JP2019187405A patent/JP2020103875A/ja active Pending
- 2019-10-23 US US16/661,093 patent/US10814196B2/en active Active
- 2019-11-26 EP EP19211426.2A patent/EP3673961B1/en active Active
- 2019-11-26 DK DK19211426.2T patent/DK3673961T3/da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483094U (zh) * | 2016-04-08 | 2017-09-12 | 胜利体育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 羽毛球及其毛片 |
TW201808398A (zh) * | 2016-05-09 | 2018-03-16 | 優乃克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羽毛球之人造羽毛,及羽毛球 |
CN205730217U (zh) * | 2016-06-06 | 2016-11-30 | 李太平 | 一种人造毛片及羽毛球 |
TWM575720U (zh) * | 2018-12-26 | 2019-03-21 | 勝利體育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 Artificial badminton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DK3673961T3 (da) | 2022-04-11 |
JP2020103875A (ja) | 2020-07-09 |
TW202023658A (zh) | 2020-07-01 |
EP3673961A1 (en) | 2020-07-01 |
CN209771264U (zh) | 2019-12-13 |
CN111359183B (zh) | 2021-08-27 |
EP3673961B1 (en) | 2022-01-19 |
US10814196B2 (en) | 2020-10-27 |
US20200206595A1 (en) | 2020-07-02 |
CN111359183A (zh) | 2020-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3210826U (ja) | シャトルコック及びその羽根 | |
TWI687254B (zh) | 人造羽毛球 | |
TWM575720U (zh) | Artificial badminton | |
US20100311525A1 (en) | Bat | |
EP3646927B1 (en) | Badminton racket | |
TWI750995B (zh) | 人造羽毛球與毛片及其製備方法 | |
JP3205614U (ja) | シャトルコック及びその羽根 | |
US20140357401A1 (en) | Golf club head with slots | |
TW202108215A (zh) | 人造羽毛球 | |
TWM637654U (zh) | 人造羽毛球 | |
TWM539370U (zh) | 羽毛球及其毛片 | |
CN212038883U (zh) | 人造羽毛球及其毛杆 | |
TWI839270B (zh) | 具有集中式核心的匹克球拍 | |
TW202144058A (zh) | 羽毛片、羽毛球及其製造方法 | |
TWM294964U (en) | Badminton | |
CN2893049Y (zh) | 实木拼图带龙骨地板 | |
JPH0443241Y2 (zh) | ||
CN207076078U (zh) | 一种新型塑料羽毛球 | |
CN202122806U (zh) | 一种人造纤维层结构改进的乒乓球底板 | |
TW202202215A (zh) | 轉動組件、複式轉動組件及其玩具 | |
TWM297779U (en) | Wooden-like blade made of foam materials used for training | |
TWM287699U (en) | Badminton shuttlecock | |
KR20150015726A (ko) | 방패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