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28138B - 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 Google Patents
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28138B TWI528138B TW102138268A TW102138268A TWI528138B TW I528138 B TWI528138 B TW I528138B TW 102138268 A TW102138268 A TW 102138268A TW 102138268 A TW102138268 A TW 102138268A TW I528138 B TWI528138 B TW I52813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detection result
- device interface
- connector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051—Monitoring 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the configuration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or of the computing system component, e.g. monitoring the presence of processing resources, peripherals, I/O links, software program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2—External expansion units, e.g. docking st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22—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 G06F11/2289—Detection or location of defective computer hardware by testing during standby operation or during idle time, e.g. start-up testing by configuration tes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Systems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一種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尤指一種可不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來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隨著平板電腦等可攜式電子裝置的不斷發展,使用者可利用手指於平板電腦之觸控螢幕上直接執行觸控指令,例如放大或縮小顯示畫面等。而近來平板電腦更可被安裝於外接鍵盤底座上,藉以提供使用者利用外接鍵盤來操作平板電腦(如同傳統筆記型電腦之操作模式),進而提升平板電腦之使用彈性。
外接鍵盤底座除了可作為平板電腦的使用者介面外,亦可能作為平板電腦安裝座,即用來安置平板電腦方便使用者觀看。在此情形下,如何有效率地判斷這兩種模式也就成為業界所努力的目標之一。
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其可不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來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以節省電子裝置之製作成本。
本發明揭露一種判斷一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該電子裝置安裝於一物件並包含有一裝置連接件用來以可插拔方式嵌合於該物件之一物件連接件,該裝置連接件設置有一第一裝置介面與一第二裝置介面,於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一方向安裝在該物件時,該第一裝置介面耦接於該物件連接件
之一物件介面,於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二方向安裝在該物件上時,該第二裝置介面耦接於該物件連接件之該物件介面,該方法包含有偵測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以產生一第一偵測結果及一第二偵測結果;以及根據該第一偵測結果與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或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電子系統,包含有一物件,包含有一物件連接件,該物件連接件設置有一物件介面;以及一電子裝置,安裝於該物件,該電子裝置包含有一裝置連接件,用來以可插拔方式嵌合於該物件連接件,該裝置連接件並設置有一第一裝置介面與一第二裝置介面,於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一方向安裝於該物件時,該第一裝置介面耦接於該物件介面,於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上時,該第二裝置介面耦接於該物件介面;以及一控制模組,耦接於該裝置連接件,該控制模組包含有一處理器;以及一儲存裝置,儲存有一程式碼,該程式碼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一判斷方法,該判斷方法包含有偵測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產生一第一偵測結果及一第二偵測結果;以及根據該第一偵測結果與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或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
10‧‧‧電子系統
100‧‧‧電子裝置
102‧‧‧螢幕
104‧‧‧裝置連接件
110‧‧‧鍵盤
112‧‧‧按鍵部
114‧‧‧物件連接件
120~126‧‧‧接腳
130~136‧‧‧接腳
20‧‧‧電子系統
200‧‧‧電子裝置
202‧‧‧螢幕
204‧‧‧裝置連接件
210‧‧‧物件
212‧‧‧按鍵部
214‧‧‧物件連接件
220‧‧‧第一裝置介面
222‧‧‧第二裝置介面
230‧‧‧物件介面
240‧‧‧控制模組
242‧‧‧處理器
244‧‧‧儲存裝置
246‧‧‧程式碼
30‧‧‧流程
300~306‧‧‧步驟
301~312‧‧‧接腳
321~330‧‧‧接腳
第1圖為一電子系統之外觀示意圖。
第2A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電子系統中一電子裝置以第一方向安裝於一物件之外觀示意圖。
第2B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電子系統中一電子裝置以第二方向安裝於一物件之外觀示意圖。
第2C圖為第2A圖或第2B圖中電子系統之功能方塊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一判斷流程之示意圖。
第4A圖為第2A圖中裝置連接件嵌合於物件連接件之另一實施例之示意
圖。
第4B圖為第2B圖中裝置連接件嵌合於物件連接件之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一電子系統10之外觀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電子系統10包含有一電子裝置100與一鍵盤110,電子裝置100可為一平板電腦,其設置有一觸控螢幕102與一裝置連接件104,而鍵盤110則包含有一按鍵部112與一物件連接件114。電子裝置100除透過觸控螢幕102來接收觸控指令外,當電子裝置100安裝於鍵盤110上時,鍵盤110可作為具使用者介面功能之鍵盤底座或便於使用者觀看螢幕內容的安裝座。
詳細來說,裝置連接件104與物件連接件114分別固定於電子裝置100與鍵盤110之一側,當電子裝置100安裝於鍵盤110時,電子裝置100可透過裝置連接件104以可插拔方式嵌合於鍵盤110之物件連接件114,並利用裝置連接件104所設置之接腳120~126與物件連接件114之接腳130~136電性連接,使電子裝置100可與鍵盤110相互傳輸訊號及通訊。藉此,於電子系統10中,使用者除可利用螢幕102來執行觸控手勢以操作電子裝置100外,使用者也可利用鍵盤110之按鍵部112來輸入指令控制電子裝置100。
另一方面,電子裝置100安裝於鍵盤110之方向可以是螢幕102朝向按鍵部112之方向安裝於鍵盤110(於後續說明中稱之為正插方向),或者電子裝置100亦可以螢幕102背向按鍵部112之方向安裝於鍵盤110(於後續說明中稱之為反插方向),如此可讓使用者於正插方向時面對螢幕102並透過按鍵部112輸入資料,且也可讓使用者於反插方向時背對螢幕102,以將螢幕102之顯示內容顯示給位於正對方之另一使用者觀看,由觸控螢幕102來控制電子裝置100。
在此情形下,電子裝置100之裝置連接件104需設計為於正插方向及反插方向之下皆可經由可插拔方式與物件連接件114相嵌合且同時可讓
接腳120~126與接腳130~136相互電性連接,使電子裝置100於正插方向及反插方向下可與鍵盤110相互傳輸訊號。而為了於正插方向及反插方向下接腳120~126與接腳130~136可相對應地電性連接,接腳120~126與接腳130~136需設計為具有兩組相同且對稱之接腳。舉例來說,假設接腳120設計為一資料接腳,於正插方向下,由於接腳120用來與接腳130相互電性連接以傳輸訊號,因此接腳130為接腳120相對應之資料接腳以相互傳輸訊號。但於反插方向時,由於接腳120會電性連接至接腳136,因此接腳136亦需設計為與接腳130相同之資料接腳,才能與接腳120相對應地相互傳輸訊號。因此,裝置連接件104需具有兩相同且對稱之接腳120、126,且物件連接件114亦需具有兩相同且對稱之接腳130、136,以使電子裝置100於正插方向與反插方向下,皆可透過接腳120、126、130、136與鍵盤110傳輸訊號。
再者,電子裝置100為了判斷係以正插方向或反插方向安裝於鍵盤110,以自動執行相對應於正插方向或反插方向之不同操作與顯示,一般而言,電子裝置100會特別再設置識別接腳用以判斷安裝於鍵盤110之方向。舉例來說,假設接腳122為一識別接腳,且相對應地接腳124、132、134亦同時為識別接腳。在此例中,接腳122、124會分別連接至低電位與高電位,且接腳132、134會分別連接至接地與空接。如此一來,當電子裝置100於正插方向安裝於鍵盤110時,低電位之接腳122因電性連接於接地之接腳132而為低電位,高電位之接腳124因電性連接於空接之接腳134而為高電位,電子裝置100便可判斷接腳122為低電位且接腳124為高電位以獲得電子裝置100係以正插方向安插於鍵盤110。同樣地,當電子裝置100於反插方向安裝於鍵盤110時,低電位之接腳122電性因連接於空接之接腳134而為低電位,高電位之接腳124因電性連接於接地之接腳132而成為低電位,電子裝置100可判斷接腳122為低電位且接腳124為低電位以獲得電子裝置100係以反插方向安插於鍵盤110。
然而,在電子系統10中,電子裝置100與鍵盤110皆需設置識別
接腳才能判斷出電子裝置100安裝於鍵盤110之方向,使裝置連接件104與物件連接件114需額外具兩相同且對稱之識別接腳,造成裝置連接件104與物件連接件114之製作較複雜且製作成本較高。有鑑於此,本發明進一步提出可減少設置接腳數目,以節省製作成本之電子系統。
請參考第2A~2C圖,第2A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電子系統20中一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於一物件210之外觀示意圖。第2B圖為本發明實施例電子系統20中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之外觀示意圖。第2C圖為第2A圖或第2B圖中電子系統20之功能方塊圖。如第2A~2C圖所示,電子系統20主要由電子裝置200及物件210所組成。電子裝置200可以是一平板電腦、電子書、智慧型手機等可攜式裝置,其包含有一螢幕202、一裝置連接件204及一控制模組240。螢幕202可為一觸控螢幕用來顯示與接收使用者所執行之觸控手勢,裝置連接件204固定於電子裝置200之一側,而控制模組240用來控制電子裝置200之主要運作。物件210為一鍵盤並包含有一按鍵部212與一物件連接件214,物件210也可為具有揚聲器之底座或具有其他特殊用途之裝置等,並非受限。物件連接件214固定於物件210之一側,按鍵部212具有複數個按鍵用來提供使用者輸入資料。
於電子系統20中,電子裝置200可以第一方向(如第2A圖所示)或第二方向(如第2B圖所示)安裝於物件210。由於裝置連接件204為具有頂針(pogo pin)接腳之頂針連接件(pogo connector),且物件連接件214亦為頂針連接件並具有可與頂針相嵌合之插槽接腳,因此,當電子裝置200安裝於物件210時,設置於電子裝置200一側之裝置連接件204可以可插拔方式嵌合至設置於物件210一側之物件連接件214。其中,關於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之嵌合方式,也可為具有頂針接腳之物件連接件214嵌合於具有插槽接腳之裝置連接件204,或者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為具有其他造型接頭之連接件等,而不受限。
再者,裝置連接件204設置有一第一裝置介面220及一第二裝置
介面204,物件連接件214設置有一物件介面230。第一裝置介面220、第二裝置介面204與物件介面230皆由複數個接腳(即頂針或插槽)所組成,可為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規範之介面而由正極性資料接腳、負極性資料接腳、電源接腳(如5V)及接地接腳所組成,或也可為符合快速週邊組件互連(PCI Express)規範之介面而由其所定義之接腳組成,可視實際需求來加以變化,而不受限。當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如第2A圖所示),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相嵌合使第一裝置介面220耦接於物件介面230,電子裝置200便可透過第一裝置介面220及物件介面230與物件210相互傳輸訊號與通訊。另當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如第2B圖所示),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相嵌合使第二裝置介面222耦接於物件介面230,電子裝置200便可透過第二裝置介面222及物件介面230與物件210相互傳輸訊號與通訊。而透過電子裝置200與物件210之通訊,使用者可利用物件210之按鍵部212來輸入指令控制電子裝置200。
另外,如第2C圖所示,於電子裝置200中,控制模組240耦接於螢幕202、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二裝置介面222,而且控制模組240包含有處理器242與儲存裝置244。處理器242可利用特殊應用積體電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來實現。儲存裝置244可為唯讀式記憶體(read-only memory,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 memory,RAM)、光碟唯讀記憶體(CD-ROMs)、磁帶(magnetic tapes)、軟碟(floppy disks)、光學資料儲存裝置(optical data storage devices)等等,並不限於此。儲存裝置244用來儲存程式碼246以指示處理器242執行相關控制與運作。
具體而言,控制模組240可控制螢幕202顯示畫面與接收螢幕202所感應之觸控手勢進行分析並轉換為指令控制電子裝置200之運作。此外,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如第2A圖所示),控制模組
240可根據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物件介面230之電性連接,判斷電子裝置200之安裝方向為第一方向,而且由於第一裝置介面220電性連接於物件介面230,控制模組240經由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物件210相互進行資料傳輸。或者,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如第2B圖所示),控制模組240可根據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介面230之電性連接,判斷電子裝置200之安裝方向為第二方向,而且由於第二裝置介面222電性連接於物件介面230,控制模組240經由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210相互進行資料傳輸。藉此,電子裝置200只需設置傳輸資料所需之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二裝置介面220而不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而物件210亦只需設置傳輸資料所需之物件介面230不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甚至亦不需額外設置相同且對稱之另一物件介面,足可使電子裝置200判斷出安裝於物件210之方向,且可與物件210相互傳輸訊號。如此一來,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同時皆可減少設置接腳數目,以節省製作成本。
詳細來說,假設第一裝置介面220、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介面230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之規範,電子裝置200先透過第一裝置介面220輸出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規範之第一輸出訊號,且同時也透過第二裝置介面222輸出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規範之第二輸出訊號。在此情形下,當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第一裝置介面220所輸出之第一輸出訊號會輸出至相耦接之物件介面230,使物件210可於通用串列匯流排之規範下接收第一輸出訊號並解析後再經由物件介面230傳送回應訊號至電子裝置200。另外,當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第二裝置介面222所輸出之第二輸出訊號會輸出至相耦接之物件介面230,使物件210同樣於通用串列匯流排之規範下接收第二輸出訊號並解析後再再經由物件介面230傳送回應訊號至電子裝置200。
接著,電子裝置200分別經由第一裝置介面220及第二裝置介面222接收訊號成為第一輸入訊號與第二輸入訊號。電子裝置200再分別偵測
第一輸入訊號與第二輸入訊號是否具有變化,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當偵測出第一輸入訊號具有變化時,代表電子裝置200可經由第一裝置介面220接收到物件210所回應之訊號,因此電子裝置200產生用以顯示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之第一偵測結果。當偵測出第二輸入訊號具有變化時,代表電子裝置200可經由第二裝置介面222接收到物件210所回應之訊號,因此電子裝置200產生用以顯示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之第二偵測結果。
最後,電子裝置200根據第一偵測結果與第二偵測結果來判斷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當第一偵測結果顯示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時,電子裝置200可據以判斷出其係以第一方向安裝於物件210,而當第二偵測結果顯示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時,電子裝置200可據以判斷出其係以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
值得注意地,若第一偵測結果顯示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且第二偵測結果也顯示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或者若第一偵測結果顯示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物件介面230未連接且第二偵測結果也顯示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介面230未連接,代表第一輸入訊號與第二輸入訊號之偵測結果有錯誤,如第一輸入訊號與第二輸入訊號具有雜訊,或者如電子裝置200尚未完全安裝或並未安裝於物件210。在此情形下,電子裝置200可根據使用者之設定選擇是否於螢幕202顯示錯誤訊息以告知使用者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二裝置介面222之偵測結果。或者,電子裝置200亦可根據使用者是否關閉外接鍵盤之功能設定,選擇是否持續判斷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一裝置介面222之外部連接狀態。關於產生具有不合理之第一偵測結果與第二偵測結果之相關運作,可視實際之應用來加以變化,而不受限。
簡單來說,於電子系統20中,電子裝置200除可透過螢幕202
執行觸控手勢來控制其運作外,電子裝置200還可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並且利用裝置連接件204可嵌合於物件連接件214使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經由第一裝置介面220或第二裝置介面222與物件210相互傳輸訊號。更進一步地,電子裝置200於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二裝置介面222輸出訊號後再偵測對應於輸出訊號之輸入訊號,以獲得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二裝置介面222是否與物件介面230有相互電性連接,據以判斷出電子裝置200之安裝方向為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藉此,電子裝置200只需設置傳輸資料所需之傳輸介面並透過傳輸介面來判斷電子裝置200之安裝方向,而不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進而減少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之接腳數目,以節省製作成本。
關於上述電子裝置200根據第一裝置介面220與第二裝置介面222之外部連接狀態,來判斷電子裝置200之安裝方向的方法,可進一步歸納為一判斷流程30。判斷流程30係執行於第2C圖之電子裝置200中並可編譯為程式碼246而儲存於儲存裝置244,用以控制處理器242執行判斷流程30。如第3圖所示,判斷流程30包含下列步驟:步驟300:開始。
步驟302:偵測第一裝置介面220及第二裝置介面222之外部連接狀態,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
步驟304:根據第一偵測結果與第二偵測結果,判斷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
步驟306:結束。
判斷流程30中每一步驟的詳細操作,可參考前述實施例之相關段落說明,在此不贅述。
此外,關於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中傳輸介面之設置方式亦未有所限,可根據電子裝置200與物件210之實際傳輸需求,來加以變化。舉例來說,請參考第4A圖與第4B圖,第4A圖為第2A圖中裝置連
接件204嵌合於物件連接件214之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第4B圖為第2B圖中裝置連接件204嵌合於物件連接件214之另一實施例之示意圖。如第4A圖與第4B圖所示,裝置連接件204包含有接腳301~312。接腳301、302、303、306為負極性資料接腳、正極性資料接腳、接地接腳與電源接腳,形成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規範之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而接腳312、311、310、307為負極性資料接腳、正極性資料接腳、接地接腳與電源接腳,形成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規範之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其中,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與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之接腳於裝置連接件204上係相互對稱排列。除兩串列匯流排介面之接腳外,裝置連接件204另還有接腳304、305為時脈接腳與資料接腳,形成符合內部整合電路(Inter-Integrated Circuit,I2C)匯流排規範之第一內部整合電路介面,接腳309、308為時脈接腳與資料接腳,形成符合內部整合電路匯流排規範之第二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同樣地,第二內部整合電路介面與第一內部整合電路介面之接腳於裝置連接件204上係相互對稱排列。
相對應地,物件連接件214包含有接腳320~330。接腳321、322、323、326為負極性資料接腳、正極性資料接腳、接地接腳與電源接腳,形成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規範之第三串列匯流排介面。接腳324、325為時脈接腳與資料接腳,形成符合內部整合電路匯流排規範之第三內部整合電路介面。接腳329、328為時脈接腳與資料接腳,形成符合內部整合電路匯流排規範之第四內部整合電路介面。接腳327、330為電源接腳與接地接腳。
藉此,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如第4A圖所示,由於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即接腳301、302、303、306)與第三串列匯流排介面(即接腳321、322、323、326)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當電子裝置200分別透過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與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輸出第一輸出訊號與第二輸出訊號至物件210後並經由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與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接收物件210所回應之訊號時,電子裝置200可偵測出第一串列匯流
排介面之訊號具有變化,而判斷出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另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如第4B圖所示,由於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即接腳312、311、310、307)與第三串列匯流排介面(即接腳321、322、323、326)相互電性連接,因此當電子裝置200分別透過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與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輸出第一輸出訊號與第二輸出訊號至物件210後,並經由第一串列匯流排介面與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接收物件210所回應之訊號時,電子裝置200可偵測出第二串列匯流排介面之訊號具有變化,而判斷出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
此外,第一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04、305)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可與第三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24、325)相互電性連接,而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第一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04、305)可與第四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29、328)相互電性連接。第二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09、308)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可與第四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29、328)相互電性連接,而於電子裝置200以第二方向安裝在物件210時第二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09、308)可與第三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即接腳324、325)相互電性連接。使得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時,可透過第一、二、三、四內部整合電路介面同時傳送控制訊號至物件210並可同時接收物件210所傳送之訊號。
具體而言,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除設置有第一、二、三串列匯流排介面用以傳輸高傳輸率之資料訊號外,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也具有第一、二、三、四內部整合電路介面用來提供電子裝置200可較容易地與物件210相互傳輸較低傳輸率之控制訊號。再者,由於電子裝置200透過偵測第一、二串列匯流排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來判斷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因此電子裝置200與物件210除所需之第一、二、三串列匯流排介面與第一、二、三、四內部整合電路介面
外,不需於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上再額外設置識別接腳來判斷電子裝置200之安裝方向,以節省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之製作複雜度與製作成本。
需注意的是,本發明之主要概念在於電子裝置200根據用於傳輸資料之傳輸介面的外部連接狀態來判斷出安裝於物件210之安裝方向,而依此所做之各種變化皆應屬本發明之範疇。舉例來說,於本實施例中,偵測第一輸入訊號與第二輸入訊號是否具有變化,以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用以顯示第一裝置介面220及第二裝置介面222是否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而於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偵測第一裝置介面220及第二裝置介面222接腳之電流大小來產生第一偵測結果及第二偵測結果,以顯示第一裝置介面220及第二裝置介面222是否與物件介面230相連接,凡透過偵測傳輸介面的外部連接狀態來判斷電子裝置200安裝於物件210之安裝方向皆適用於本發明之範疇。
再者,傳輸介面除為符合通用串列匯流排規範之傳輸介面外,傳輸介面亦可為符合快速週邊組件互連規範之傳輸介面,或符合一序列先進技術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SATA)規範之傳輸介面等,而不受限。另外,於本實施例中,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為相對應之頂針連接件,而實際上,皆未有所限,例如亦可以是其他造型接頭之連接件等,只要確保當電子裝置200以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安裝於物件210時,裝置連接件204可嵌合於物件連接件214且裝置連接件204之接腳可與物件連接件214之接腳相互電性連接,以傳輸訊號,皆可適用於本發明。
另一方面,於本實施例中,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分別裝置於電子裝置200與物件210之一側,以使裝置連接件204可以可插拔方式嵌合於物件連接件214,但其僅為舉例說明。於其他實施例中,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可分別裝置於電子裝置200與物件210之任意位置,可視電子裝置200與物件210之形狀、尺寸或機構設計等,做適度變化
以符合美觀、實用的要求。
綜上所述,於習知技術中,電子裝置100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來判斷安裝方向,使裝置連接件104與物件連接件114之製作複雜且製作成本較高。相較之下,本發明根據電子裝置200中用於傳輸資料之傳輸介面的外部連接狀態,來判斷電子裝置200安裝於物件210之安裝方向,可不需額外設置識別接腳以節省裝置連接件204與物件連接件214之製作成本。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20‧‧‧電子系統
200‧‧‧電子裝置
202‧‧‧螢幕
204‧‧‧裝置連接件
210‧‧‧物件
212‧‧‧按鍵部
214‧‧‧物件連接件
220‧‧‧第一裝置介面
222‧‧‧第二裝置介面
230‧‧‧物件介面
240‧‧‧控制模組
242‧‧‧處理器
244‧‧‧儲存裝置
246‧‧‧程式碼
Claims (16)
- 一種判斷一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該電子裝置安裝於一物件並包含有一裝置連接件用來以可插拔方式嵌合於該物件,該方法包含有:設置一第一裝置介面與一第二裝置介面於該裝置連接件;設置一物件連接件於該物件;偵測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以產生一第一偵測結果及一第二偵測結果;以及根據該第一偵測結果與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一方向或一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介面、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符合一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規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裝置介面、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符合一快速週邊組件互連(PCI Express)規範。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裝置連接件與該物件連接件係一頂針連接件(Pogo Connector)。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偵測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以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的步驟,包含有:分別透過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輸出一第一輸出訊號及一第二輸出訊號;分別透過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偵測對應於該第一輸出訊號及該第二輸出訊號之一第一輸入訊號及一第二輸入訊號;以及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及該第二輸入訊號,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及該第二輸入訊號, 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之步驟,包含有:於該第一輸入訊號具有變化時,產生用以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之該第一偵測結果;以及於該第二輸入訊號具有變化時,產生用以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之該第二偵測結果。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根據該第一偵測結果與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或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的步驟,包含有:於該第一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相連接時,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安裝於該物件,以及於該第二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相連接時,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第一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相連接且該第二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相連接時,產生一錯誤訊息,或於該第一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未連接且該第二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連接件未連接時,產生該錯誤訊息。
- 一種電子系統,包含有:一物件,包含有一物件連接件,該物件連接件設置有一物件介面;以及一電子裝置,安裝於該物件,該電子裝置包含有:一裝置連接件,用來以可插拔方式嵌合於該物件連接件並設置有一第一裝置介面與一第二裝置介面,於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一方向安裝於該物件時,該第一裝置介面耦接於該物件介面,於該電子裝置以一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上時,該第二裝置介面耦接於該物件介面;以及一控制模組,耦接於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第二裝置介面,該控制模 組包含有:一處理器;以及一儲存裝置,儲存有一程式碼,該程式碼用來指示該處理器執行一判斷方法,該判斷方法包含有:偵測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產生一第一偵測結果及一第二偵測結果;以及根據該第一偵測結果與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或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該第一裝置介面、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符合一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規範。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該第一裝置介面、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符合一快速週邊組件互連(PCI Express)規範。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該裝置連接件與該物件連接件為一頂針連接件(Pogo Connector)。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偵測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之外部連接狀態,以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的步驟,包含有:分別透過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輸出一第一輸出訊號及一第二輸出訊號;分別透過該第一裝置介面及該第二裝置介面偵測對應於該第一輸出訊號及該第二輸出訊號之一第一輸入訊號及一第二輸入訊號;以及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及該第二輸入訊號,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根據該第一輸入訊號及該第二輸入訊號,產生該第一偵測結果及該第二偵測結果之步驟,包含有:於該第一輸入訊號具有變化時,產生用以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 介面相連接之該第一偵測結果;以及於該第二輸入訊號具有變化時,產生用以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之該第二偵測結果。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根據該第一偵測結果與該第二偵測結果,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或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的步驟,包含有:於該第一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時,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一方向安裝於該物件,以及於該第二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時,判斷該電子裝置以該第二方向安裝於該物件。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電子系統,其中於該第一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且該第二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相連接時,產生一錯誤訊息,或於該第一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一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未連接且該第二偵測結果顯示該第二裝置介面與該物件介面未連接時,產生該錯誤訊息。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8268A TWI528138B (zh) | 2013-10-23 | 2013-10-23 | 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
CN201310674793.0A CN104571314B (zh) | 2013-10-23 | 2013-12-10 | 判断电子装置的安装方向的方法与电子系统 |
US14/253,876 US9208048B2 (en) | 2013-10-23 | 2014-04-16 | Determinatio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installation direction of electronic device and electronic system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138268A TWI528138B (zh) | 2013-10-23 | 2013-10-23 | 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6620A TW201516620A (zh) | 2015-05-01 |
TWI528138B true TWI528138B (zh) | 2016-04-01 |
Family
ID=52827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38268A TWI528138B (zh) | 2013-10-23 | 2013-10-23 | 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08048B2 (zh) |
CN (1) | CN104571314B (zh) |
TW (1) | TWI52813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579107B2 (en) * | 2017-03-22 | 2020-03-0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Reversible connector orientation detection circuitry |
CN114116570B (zh) * | 2020-08-28 | 2024-08-02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控制系统与电子装置控制方法 |
WO2024050786A1 (zh) * | 2022-09-08 | 2024-03-14 |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 操控装置及系统、水域可移动设备、方法及存储介质 |
WO2024050787A1 (zh) * | 2022-09-08 | 2024-03-14 | 广东逸动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操控装置、配置操控装置的方法、机器可读存储介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76068C (zh) * | 2006-07-21 | 2008-03-19 | 上海广为拓浦电源有限公司 | 智能化高频蓄电池充电器 |
EP2133554A4 (en) * | 2007-03-05 | 2012-03-21 | Bosch Corp | DEVICE FOR CONTROLLING PREHEATING CANDLE |
US8045552B2 (en) * | 2008-01-03 | 2011-10-25 | Sony Corporation | Wired exchange of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system |
JP5032378B2 (ja) * | 2008-03-31 | 2012-09-26 |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 充放電制御回路及びバッテリ装置 |
US7839839B2 (en) * | 2008-10-13 | 2010-11-23 | Applied Micro Circuits Corporation | Differential inverse multiplexing virtual channels in 40G ethernet applications |
US8199024B2 (en) * | 2008-11-28 | 2012-06-12 | Energy Safe Technologies, Inc. | Low-voltage connection with safety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oper connection polarity |
US8069356B2 (en) | 2010-01-06 | 2011-11-29 | Apple Inc. | Accessory power management |
TWI377464B (en) | 2010-02-02 | 2012-11-21 | Pegatron Corp | Mobile apparatus |
JP5044711B1 (ja) * | 2011-06-22 | 2012-10-10 | 株式会社東芝 | 電子機器 |
CN103034600A (zh) * | 2011-09-29 | 2013-04-10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具有多个数据连接端口的电子装置 |
WO2013099069A1 (ja) * | 2011-12-27 | 2013-07-04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通信ケーブル |
TWM453891U (zh) | 2013-01-03 | 2013-05-21 | Neng Min | 平板電腦底座及具有平板電腦底座之平板電腦裝置 |
CN103207850B (zh) * | 2013-03-14 | 2016-01-20 | 昆山五昌新精密电子工业有限公司 | 异质设备的传输系统 |
-
2013
- 2013-10-23 TW TW102138268A patent/TWI528138B/zh active
- 2013-12-10 CN CN201310674793.0A patent/CN104571314B/zh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4-16 US US14/253,876 patent/US9208048B2/en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16620A (zh) | 2015-05-01 |
CN104571314A (zh) | 2015-04-29 |
US9208048B2 (en) | 2015-12-08 |
US20150113179A1 (en) | 2015-04-23 |
CN104571314B (zh) | 2017-10-1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2013735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of controlling charging by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of supplying power by power supply device | |
US20130324035A1 (en) | Methodology for using smartphone in desktop or mobile compute environment | |
US20130326104A1 (en) | Methodology for using smartphone and mobile computer in a mobile compute environment | |
US8976111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electronic device | |
US9772653B2 (en) | Mechanism for charging portable device with USB dock | |
US20160004287A1 (en)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power management method thereof | |
TWI528138B (zh) | 判斷電子裝置之安裝方向的方法與電子系統 | |
KR20130006031A (ko) | 외부 디바이스와 모바일 디바이스 간의 인터페이스 방법 및 장치 | |
CN208848137U (zh) | 具有充电功能的主机板 | |
TW201339845A (zh) | 連接埠感應方法、裝置與使用其電腦系統 | |
CN104035553A (zh) | 表示界面被触摸的系统及方法 | |
TWM445292U (zh) | Usb多用轉接裝置 | |
US20170093095A1 (en) | Transmission line for electronic apparatus | |
US20210271302A1 (en) | Multifunction display port | |
KR20170032050A (ko) | 젠더 모듈 및 젠더 모듈과 연동하는 단말기기의 동작방법 | |
TWM496204U (zh) | 通用電力傳送纜線、應用於通用序列匯流排纜線的電力傳送控制器和通用序列匯流排纜線 | |
CN215987084U (zh) | 一种新型笔记本电脑 | |
CN209170528U (zh) | 一种信号处理装置 | |
CN112333327B (zh) | 一种设备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外部设备及系统 | |
CN104950987B (zh) | 扩充座 | |
CN201600669U (zh) | 具有触控面板的演示文稿器 | |
CN208706234U (zh) | 一种带音频视频的舞台灯人机交互终端设备 | |
CN203966076U (zh) | 一种兼作鼠标使用的移动通信终端 | |
CN108241408B (zh) | 电子装置及二电子部件的连接方位的侦测方法 | |
TWM517467U (zh) | 具有快速充電功能的多電腦切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