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97439B - 齒輪傳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齒輪傳動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97439B TWI597439B TW102110410A TW102110410A TWI597439B TW I597439 B TWI597439 B TW I597439B TW 102110410 A TW102110410 A TW 102110410A TW 102110410 A TW102110410 A TW 102110410A TW I597439 B TWI597439 B TW I59743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gear
- shaft
- groove
- eccentric body
- gear transmiss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75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314 lubric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2—Guidance of lubricant
- F16H57/0427—Guidance of lubricant on rotary parts, e.g. using baffles for collecting lubricant by centrifugal force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7—Elements of gearings to be lubricated, cooled or heated
- F16H57/0469—Bearings or seals
- F16H57/0471—Bear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1/00—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 F16H1/28—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 F16H1/32—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 F16H2001/323—Toothed 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with gears having orbital motion in which the central axis of the gearing lies inside the periphery of an orbital gear comprising eccentric crankshafts driving or driven by a ge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 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s (AREA)
Description
本申請案主張基於在2012年3月30日申請的日本專利申請案第2012-079453號的優先權。將該申請案的全部內容以參照的形式引用於本說明書中。本說明書揭示一種關於齒輪傳動裝置的技術。
已知有外齒輪(external gear)一面與內齒輪(internal gear)嚙合一面相對地偏心旋轉的齒輪傳動裝置。於此種齒輪傳動裝置中,使用具備偏心體的軸(shaft)(曲軸(crank shaft))使外齒輪或內齒輪偏心旋轉。於日本專利特開2006-29393號公報中,揭示有一種外齒輪一面與內齒輪嚙合一面偏心旋轉的齒輪傳動裝置。於以下說明中,將日本專利特開2006-29393號公報稱為專利文獻1。專利文獻1的齒輪傳動裝置中,在外齒輪上形成有貫通孔。於該貫通孔中經由圓柱滾子軸承而卡合有偏心體。於專利文獻1中,為了對圓柱滾子軸承供給潤滑劑,而於曲軸的內部設置有孔。該孔自曲軸的端部直達至圓柱滾子軸承。潤滑劑通過該孔被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
於專利文獻1的齒輪傳動裝置中,為了限制曲軸朝軸向移動,而將齒輪圈(ring)(墊圈(washer)、內環(inner race))安裝於曲軸。齒輪圈是在鄰接於偏心體的位置上安裝於曲軸。該齒輪圈會阻礙潤滑劑侵入至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因此,專利文獻1的技術為了在不受齒輪圈阻礙的前提下對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供給潤滑劑,而於曲軸的內部設置有潤滑劑的通路。然而,於專利文獻1的齒輪傳動裝置中,有時滾動體(圓柱滾子)會堵塞潤滑劑的通路的出口。其結果,專利文獻1的齒輪傳動裝置可能會發生不易將潤滑劑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的情況。本說明書提供一種對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供給潤滑劑的性能優異的齒輪傳動裝置。
本說明書所揭示的齒輪傳動裝置包括內齒輪、外齒輪、使內齒輪或外齒輪偏心旋轉的軸、及安裝在軸上的齒輪圈。外齒輪一面與內齒輪嚙合一面相對地偏心旋轉。軸具有偏心體。該偏心體卡合在形成於內齒輪和外齒輸的其中一個齒輪的貫通孔,而使卡合的齒輪(內齒輪或外齒輪)偏心旋轉。齒輪圈在鄰接於偏心體的位置上同軸地安裝於軸。齒輪圈可為例如支撐軸的軸承的內環。於該齒輪傳動裝置中,在軸的外周面自配置有偏心體的位置起通過齒輸圈的內側朝向軸的軸向的兩端形成有槽。此外,於本說明書中,有時將軸與偏心體一併稱為[曲軸」。另外,於以下說明中,主要對外齒輪進行偏心旋轉的類型進行說明。然而,本說明書所揭示的技術亦可適用於內齒輪進行偏心旋轉的類
型的齒輪傳動裝置。
在外齒輪進行偏心旋轉的類型的齒輪傳動裝置的情況下,偏心體卡合於外齒輪。具體而言,偏心體經由圓柱滾子軸承而卡合於外齒輪上所形成的貫通孔。在上述齒輪傳動裝置的情況下,存在於軸的軸向端部的潤滑劑不會受齒輪圈阻礙,而通過形成於軸的槽(通過齒輪圈的內側)被供給至偏心體。更具體而言,潤滑劑通過齒輪圈的內側被供給至偏心體的表面(軸向的端面)。供給至偏心體的表面的潤滑劑移動至偏心體的外周側,從而被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圓柱滾子軸承的滾動體(圓柱滾子)不與偏心體的表面接觸。因此,於上述齒輪傳動裝置中,潤滑劑的出口(偏心體的表面)不會被滾動體(圓柱滾子)堵塞。上述齒輪傳動裝置可向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供給比以往多的潤滑劑。
2‧‧‧載體
2a‧‧‧第1板
2b‧‧‧柱狀部
2c‧‧‧第2板
2d、4、507‧‧‧貫通孔
5‧‧‧頂蓋
6、106、206、306、406、506‧‧‧軸
6a、206a‧‧‧第1部分
6b、206b‧‧‧第2部分
8、8X、8Y‧‧‧偏心體
10、510‧‧‧曲軸
14‧‧‧圓錐滾子軸承
14a‧‧‧內環
14b‧‧‧圓錐滾子
14c‧‧‧外環
16‧‧‧墊圈
18、18X、18Y‧‧‧圓柱滾子軸承
20、20X、20Y‧‧‧外齒輪
22‧‧‧內齒針
24‧‧‧內齒輪
30、230、330、430‧‧‧縱槽
30a、130a、230a、330a、430a‧‧‧第1縱槽
30b、130b、230b、330b、430b‧‧‧第2縱槽
32、36‧‧‧軸線
33‧‧‧橫槽
34‧‧‧輸入齒輪
40‧‧‧軸承
42‧‧‧殼體
44‧‧‧油封
50、52‧‧‧箭頭
100、500‧‧‧齒輪傳動裝置
507a‧‧‧中央貫通孔
507b‧‧‧第1貫通孔
507c‧‧‧第2貫通孔
507d‧‧‧第3貫通孔
D1、D2、D11、D12、D21、D22‧‧‧深度
R1、R2、R11、R12、R21、R22‧‧‧間距
圖1表示第1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的剖面圖。
圖2表示由圖1的虛線H所包圍的部分的放大剖面圖。
圖3表示第1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中所使用的軸的前視圖(自與軸的軸線正交的方向觀察的圖)。
圖4表示沿圖3的IV-IV線的剖面圖。
圖5表示沿圖3的V-V線的剖面圖。
圖6表示第2實施例的軸的剖面圖(形成有第1縱槽的部分)。
圖7表示第2實施例的軸的剖面圖(形成有第2縱槽的部分)。
圖8表示第3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中所使用的軸的前視圖。
圖9表示沿圖8的IX-IX線的剖面圖。
圖10表示沿圖8的X-X線的剖面圖。
圖11表示第4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中所使用的軸的前視圖。
圖12表示第5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中所使用的軸的前視圖。
圖13表示第6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的剖面圖。
圖14表示第6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中所使用的軸的前視圖。
圖15表示沿圖14的XV-XV線的剖面圖。
以下,記述本說明書中所揭示的實施例的若干個技術特徵。此外,以下所記述的事項分別單獨具有技術上的有用性。
(特徵1)亦可使多個偏心體嵌合於軸。在此情況下,亦可於軸的軸向上,在各個偏心體之間設置有間隙。進而,亦可使形成於軸的槽延伸至該間隙。若採用此種構造,則潤滑劑亦會被供給至偏心體與偏心體的間隙。變得更易於將潤滑劑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
(特徵2)形成於軸的槽亦可自軸的軸向的一端連續至
另一端。從而潤滑劑易於沿軸的軸向移動。
(特徵3)在槽自軸的軸向的一端連續至另一端的情況下,亦可使齒輪栓槽(spline)結合於該槽。於齒輪傳動裝置中,有時為了使軸旋轉而將輸入齒輪固定於軸上。在此情況下,使該輸入齒輪卡合於馬達(motor)的輸出軸。藉由使輸入齒輪栓槽結合於用以供給潤滑劑的槽,而無需對軸實施僅用以固定輸入齒輪的加工。作為輸入齒輪的一例,可列舉正齒輪(spur gear)。
(特徵4)形成於軸的槽亦可相對於軸的軸線傾斜地延伸。伴隨著軸的旋轉,會對潤滑劑作用於槽內移動的力。可將大量的潤滑劑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
(特徵5)形成於軸的槽亦可為螺旋狀。即便為螺旋狀的槽,亦可伴隨著軸的旋轉而對潤滑劑作用於槽內移動的力。另外,可使槽於軸的軸向上的長度變長。由於大量的潤滑劑儲存於槽內,故而易於向圓柱滾子軸承的內部供給潤滑劑。
(特徵6)安裝於軸上的齒輪圈可為能夠旋轉地支撐軸的軸承的內環。根據軸承的種類的不同,有必需內環的軸承。在此種情況下,若將齒輪圈兼用作軸承的內環,則可減少構成齒輪傳動裝置的零件數量。
參照圖1~圖5,對齒輪傳動裝置100進行說明。於以下說明中,在針對存在多個相同種類的零件說明該些零件共通的特徵的情況下,有時會省略符號的字母(alphabet)。齒輪傳動
裝置100是外齒輪20一面與內齒輪24嚙合一面進行偏心旋轉的類型的減速裝置。齒輪傳動裝置100是利用外齒輪20與內齒輪24的齒數差,使傳遞至曲軸10的轉矩(torque)增大(使旋轉減速)並自載體(carrier)2輸出。換言之,齒輪傳動裝置100利用外齒輪20與內齒輪24的齒數差,使載體2相對於殼體(case)42旋轉。以下,對齒輪傳動裝置100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齒輪傳動裝置100包括內齒輪24、載體2、曲軸10及兩個外齒輪20X、20Y。內齒輪24包括殼體42及配置於殼體42的內周的多個內齒針(internal pin)22。載體2藉由一對軸承40而與內齒輪24同軸地支撐於殼體42。一對軸承40為角接觸球軸承。一對角接觸球軸承40限制載體2相對於殼體42於軸向(axial)及徑向(radial)上移動。
載體2包括第1板(plate)2a及第2板2c。於第1板2a與第2板2c中形成有於軸線36方向上延伸的貫通孔2d。柱狀部2b自第1板2a朝向第2板2c延伸,且柱狀部2b與第2板2c被固定。載體2的柱狀部2b通過外齒輪20的貫通孔4。於貫通孔4的內壁與柱狀部2b之間確保有間隙。此外,軸線36是載體2及內齒輪24的軸線。載體2支撐著曲軸10與外齒輪20。
曲軸10的軸線32平行於軸線36。即,曲軸10於自軸線36偏移(offset)的位置上與軸線36平行地延伸。曲軸10包括軸6及兩個偏心體8X、8Y。偏心體8嵌合於軸6。具體而言,將軸6壓入至偏心體8X、8Y的中央的孔內,從而將偏心體8固定於軸6。於軸線32方向上,在偏心體8X與偏心體8Y之間設置有間隙。此外,亦可於偏心體8的表面(軸線32方向的
端面)形成有於徑向(與軸線32正交的方向)上延伸的槽。尤其是,若於偏心體8的兩面中的鄰接有齒輪圈一側的面上形成有於徑向上延伸的槽,則較佳。關於齒輪圈的詳細情況將於下文敍述。曲軸10是藉由一對圓錐滾子軸承14而支撐於載體2。一對圓錐滾子軸承14限制曲軸10相對於載體2於軸向及徑向上移動。
圓錐滾子軸承14包括:內環14a,嵌合於軸6(曲軸10);圓錐滾子14b;及外環(outer race)14c,安裝於載體2。於內環14a與偏心體8之間插入有墊圈16。墊圈16與偏心體8接觸。內環14a與墊圈16均為環狀,且同軸地安裝於軸6。墊圈16限制圓柱滾子軸承18於軸向上移動。於軸線32方向上,圓柱滾子軸承18X、18Y配置於兩個墊圈16之間。圓柱滾子軸承18X的一端與墊圈16接觸,圓柱滾子軸承18X的另一端與圓柱滾子軸承18Y的一端接觸,圓柱滾子軸承18Y的另一端與墊圈16接觸。藉由此種構成,可限制圓柱滾子軸承18X、18Y於軸向上移動。
墊圈16藉由內環14a而定位。因此,可以說內環14a與墊圈16成為一體,而限制圓柱滾子軸承18朝軸向移動。即,內環14a與墊圈16具有功能上的一體性。因此,可以說不僅墊圈16鄰接於偏心體8,內環14a亦鄰接於偏心體8。內環14a與墊圈16是齒輪圈的一例。此外,內環14a與墊圈16亦可一體地形成。另外,亦可於齒輪圈(墊圈16)的偏心體8側的表面形成有於徑向上延伸的槽。
於軸線32方向上,偏心體8X、8Y在兩個內環14a之
間嵌合於軸6(曲軸10)。各個偏心體8X、8Y位於外齒輪20X、20Y的貫通孔內。圓柱滾子軸承18介於外齒輪20的貫通孔的內周面與偏心體8的外周面之間。偏心體8經由圓柱滾子軸承18而卡合於外齒輪20的貫通孔。外齒輪20經由曲軸10而支撐於載體2。此外,齒輪傳動裝置100亦可具備多個曲軸10。具體而言,齒輪傳動裝置100具備三個曲軸10。於圖1中表現三個曲軸10中的一個。各個曲軸10以等間隔配置於軸線36的周圍。
於軸6的外周面,沿軸6的軸向(軸線32方向)形成有多個縱槽30。另外,於軸6上沿周向形成有兩個橫槽33(亦參照圖3)。縱槽30通過內環14a的內側。更詳細而言,縱槽30自偏心體8的內環14a側的端部起通過內環14a的內側朝向軸6的軸向端部延伸。藉此,可自軸6的軸向端部對偏心體8的內環14a側的表面供給潤滑劑。另外,縱槽30通過偏心體8的內側。更詳細而言,縱槽30自偏心體8的內環14a側的端部起通過偏心體8的內側而延伸至偏心體8X與偏心體8Y的間隙部分。藉此,可自軸6的軸向端部對偏心體8X與偏心體8Y的間隙供給潤滑劑。於以下說明中,存在將軸6中的安裝有內環14a及偏心體8的部分稱為第1部分6a,將形成於第1部分6a的縱槽30稱為第1縱槽30a的情況(亦參照圖3)。
輸入齒輪34固定於軸6(曲軸10)上。輸入齒輪34栓槽結合於形成在軸6上的縱槽30。於軸6的軸向上,輸入齒輪34於一對圓錐滾子軸承14的外側固定於軸6上。於以下說明中,存在將軸6中的安裝有輸入齒輪34的部分稱為第2部分
6b,將形成於第2部分6b的縱槽30稱為第2縱槽30b的情況(亦參照圖3)。
於第1板2a與殼體42之間配置有油封(oil seal)44。頂蓋(cap)5嵌入至第1板2a的貫通孔2d。油封44及頂蓋5防止齒輪傳動裝置100內部的潤滑劑等洩漏至齒輪傳動裝置100的外部。
對齒輪傳動裝置100的動作進行簡單說明。若馬達(省略圖示)的轉矩傳遞至輸入齒輪34,則曲軸10旋轉。偏心體8伴隨著曲軸10的旋轉而相對於軸線32偏心旋轉。外齒輪20伴隨著偏心體8的偏心旋轉而一面與內齒輪24嚙合一面進行偏心旋轉。外齒輪20的齒數與內齒輪24的齒數(內齒針22的數量)不同。如上所述,外齒輪20支撐於載體2上,內齒輪24形成於殼體42的內周面。由此,若外齒輪20進行偏心旋轉,則載體2會根據外齒輪20與內齒輪24的齒數差而相對於殼體42旋轉。
參照圖2,對齒輪傳動裝置100的優點進行說明。如上所述,於軸6的外周形成有縱槽30。潤滑劑自軸6的軸向端部被供給至縱槽30內。如箭頭50所示,縱槽30內的潤滑劑通過墊圈16與偏心體8的間隙而被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另外,如箭頭52所示,潤滑劑通過偏心體8X與8Y的間隙而被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具體而言,縱槽30內的潤滑劑沿偏心體8的表面(軸線32方向的端面)被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圓柱滾子軸承18的滾動體(圓柱滾子)不與偏心體8的表面接觸。因此,於齒輪傳動裝置100中,可不受圓柱滾子
軸承18的滾動體阻礙,而對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供給潤滑劑。
如上所述,墊圈16與偏心體8接觸。若墊圈16與偏心體8密接,則潤滑劑的通路(墊圈16與偏心體8的間隙)會變窄。其結果,潤滑劑可能會變得難以如箭頭50所示般移動。在此種情況下,只要於墊圈16的偏心體8側的表面及/或偏心體8的墊圈16側的表面形成於徑向上延伸的槽即可。於墊圈16與偏心體8之間確保間隙,而變得易於將潤滑劑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
參照圖3~圖5,對形成於軸6的縱槽30的特徵進行說明。此外,圖3是以示意的方式表示形成於軸6的縱槽30的特徵,而並非準確地表示縱槽30的數量、間距等。如圖3所示,縱槽30沿軸6的軸向自第1部分6a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縱槽30藉由橫槽33而被分割成第1縱槽30a與第2縱槽30b。雖於下文中進行敍述,但第1縱槽30a與第2縱槽30b是一次性加工而成,實質上為同一槽。因此,可以說縱槽30自軸6的一端連續地延伸至另一端(第1部分6a與第2部分6b的整體)。
如圖4、圖5所示,第1縱槽30a的深度(第1縱槽30a的最大深度)D1與第2縱槽30b的深度D2相等。另外,第1縱槽30a的間距(周向上的間隔)R1與第2縱槽30b的間距R2相等。即,形成於嵌合有內環14a及偏心體8的第1部分6a的第1縱槽30a的形狀與形成於栓槽結合有輸入齒輪34的第2部分6b的第2縱槽30b的形狀相同。
如上所述,由於在軸6中第1縱槽30a與第2縱槽30b
的形狀相同,故而可將第1縱槽30a與第2縱槽30b一次性加工。例如,於形成自軸6的軸向的一端到達至另一端的縱槽30後,形成橫槽33,藉此形成第1縱槽30a與第2縱槽30b。於齒輪傳動裝置100中,可使用作為潤滑劑的移動通路的縱槽30將輸入齒輪34栓槽結合於軸6。換言之,可使用用以使輸入齒輪34栓槽結合於軸的縱槽30將潤滑劑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於橫槽33安裝有限制輸入齒輪34向軸線32方向移動的齒輪圈。
參照圖6、圖7,對第2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僅形成於軸(曲軸)的槽的形狀與第1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100不同。圖6相當於齒輪傳動裝置100的圖4所示的剖面。圖7相當於齒輪傳動裝置100的圖5所示的剖面。
如圖6、圖7所示,第1縱槽130a的深度D11比第2縱槽130b的深度D12深。即,第2縱槽130b的深度D12比第1縱槽130a的深度D11淺。第1縱槽130a的間距R11與第2縱槽130b的間距R12相等。第2縱槽130b的形狀與第1實施例中的軸6的第2縱槽130b的形狀相同(亦參照圖5)。與軸6相比,軸106可使大量的潤滑劑通過第1縱槽130a內。因此,可對圓柱滾子軸承18(參照圖1)的內部供給更多潤滑劑。此外,如上所述,第1縱槽130a的間距R11與第2縱槽130b的間距R12相等。軸106可僅藉由在自軸106的一端至另一端形成間距R11
(R12)、深度D12的槽之後,使軸線方向的一部分(相當於圖3的第1部分6a的部分)的槽的深度加深至深度D11而形成。因此,可以說縱槽130亦是自軸的一端連續地延伸至另一端。
參照圖8~圖10,對第3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亦是僅形成於軸(曲軸)的槽的形狀與第1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100不同。此外,圖8以示意的方式表示形成於軸206的縱槽230的特徵。
如圖8所示,第1縱槽230a的數量少於第2縱槽230b的數量。即,於第1部分206a與第2部分206b中,縱槽的形狀存在大的差異。如圖9、圖10所示,第1縱槽230a的深度D21與第2縱槽230b的深度D22相等。第1縱槽230a的間距R21比第2縱槽230b的間距R22寬。即,形成於第2部分206b的相鄰的第2縱槽230b的間距R22比形成於第1部分206a的相鄰的第1縱槽230a的間距R21窄。此外,第2縱槽230b的形狀與軸6的第2縱槽30b的形狀相等(亦參照圖5)。
第1縱槽230a相當於將相鄰的第2縱槽230b間的凸部每隔一個則刪掉一個所得的形態。藉由使用軸206,與使用軸6的情況相比,可使大量的潤滑劑通過第1縱槽230a內。其結果,可對圓柱滾子軸承18(參照圖1)的內部供給更多潤滑劑。此外,軸206可僅藉由在自軸206的一端至另一端形成間距R22、深度D21(D22)的槽之後,針對軸206的第1部分206a,將縱槽230間的凸部每隔一個刪掉一個而形成。因此,可
以說縱槽230亦是自軸的一端連續地延伸至另一端。
參照圖11,對第4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僅形成於軸(曲軸)的縱槽的形狀與第1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100不同。此外,圖11是以示意的方式表示形成於軸306的縱槽330的特徵,而非準確地表示縱槽330的數量、間距等。
如圖11所示,第1縱槽330a相對於軸向傾斜地延伸。第2縱槽330b沿軸向延伸。在軸306的情況下,若軸306旋轉,則會對第1縱槽330a內的潤滑劑作用在第1縱槽330a內移動的力。其結果,可使供給至圓柱滾子軸承18(參照圖1)的潤滑劑的量增加,從而進一步抑制圓柱滾子軸承18的劣化。此外,第1縱槽330a可使用製造螺旋齒輪的技術而形成。另外,由於第2縱槽330b沿軸向延伸,故而可利用第2縱槽330b固定輸入齒輪34(參照圖1)。
參照圖12,對第5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進行說明。本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僅形成於軸(曲軸)的縱槽的形狀與第1實施例的齒輪傳動裝置100不同。此外,圖12是以示意的方式表示形成於軸406的縱槽430的特徵,而非準確地表示縱槽430的數量、間距等。
如圖12所示,於軸406中,第1縱槽430a相對於軸向傾斜地延伸,並且第1縱槽430a為螺旋狀。在軸406的情況下,亦是若軸406旋轉,則會對第1縱槽430a內的潤滑劑作用在第1縱槽430a內移動的力。進而,與第4實施例的軸306的第1縱槽330a相比,可使第1縱槽430a的長度變長。因此,可於第1縱槽430a內保持大量的潤滑劑。此外,由於第2縱槽430b沿軸向延伸,故而可利用第2縱槽430b固定輸入齒輪34(參照圖1)。
參照圖13~圖15,對齒輪傳動裝置500進行說明。齒輪傳動裝置500是齒輪傳動裝置100的變形例,存在藉由對與齒輪傳動裝置100相同的零件標註相同符號或後兩位相同的符號而省略說明的情況。齒輪傳動裝置500僅曲軸510的構造與齒輪傳動裝置100的曲軸10不同。更準確而言,軸506的構造與齒輪傳動裝置100的軸6不同。
如圖13所示,於軸506的內部形成有貫通孔507。更詳細而言,中央貫通孔507a沿著軸506的軸線自軸506的一端連續地延伸至另一端。第1貫通孔507b、第2貫通孔507c及第3貫通孔507d朝向軸506的徑向(與軸線32正交的方向)延伸。貫通孔507b~507d與中央貫通孔507a及第1縱槽30a連接。第1貫通孔507b與第3貫通孔507d於軸線32方向上,在偏心體8與內環14a之間、即配置有墊圈16的位置上連通於第1縱槽30a。第2貫通孔507c於軸線32方向上,在偏心體8X、8Y
之間連通於第1縱槽30a。
如圖14、圖15所示,貫通孔507b~507d連接中央貫通孔507a與所有第1縱槽30a。即,各個貫通孔507b~507d的數量與第1縱槽30a的數量相等。另外,貫通孔507b~507d的形狀全部相同。藉由具備貫通孔507,不僅自軸506的外周面對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供給潤滑劑,而且亦自軸506的內部對圓柱滾子軸承18的內部供給潤滑劑。即,藉由使用軸506,可進一步抑制圓柱滾子軸承18的劣化。
此外,貫通孔507b~507d亦可連接中央貫通孔507a與一部分第1縱槽30a。即,各個貫通孔507b~507d的數量亦可少於第1縱槽30a的數量。若曲軸510旋轉,則圓柱滾子軸承18會於偏心體8的周圍移動。因此,即便貫通孔507b~507d僅連接於一部分第1縱槽30a,通過貫通孔507b~507d而來的潤滑劑亦會遍佈至圓柱滾子軸承18的所有滾動體(圓柱滾子)。此外,無需使所有貫通孔507b~507d形成於軸506。例如,亦可使第1貫通孔507b與第3貫通孔507d形成於軸506。或者,亦可僅使第2貫通孔507c形成於軸506。
於上述實施例中,表示了縱槽自軸的一端連續至另一端的例子。在任一種情況下,偏心體均被壓入至具有自一端連續至另一端的縱槽的軸而固定。然而,只要縱槽通過圓錐滾子軸承的內環的內側即可。在此情況下,曲軸亦可為一體地形成有偏心體與軸的曲軸。另外,偏心體亦可為一個。若槽通過圓錐滾子軸承的內環的內側,則存在於軸的軸向端部的潤滑劑可移動至偏心體的表面,從而可對圓柱滾子軸承內供給潤滑劑。
另外,即便在多個偏心體嵌合於軸,且在各個偏心體的內側形成有槽的情況下,亦可不必使槽自軸的一端連續至另一端。只要使槽延伸至偏心體的間隙,便可對偏心體間供給潤滑劑。
支撐軸(曲軸)的軸承亦可並非圓錐滾子軸承。例如,亦可為圓柱滾子軸承。在此情況下,無需使內環嵌合於軸,只要使圓筒狀的齒輪圈嵌合於軸即可。
於上述實施例中,對外齒輪進行偏心旋轉的齒輪傳動裝置進行了說明。然而,本說明書所揭示的技術亦可適用於內齒輪進行偏心旋轉的齒輪傳動裝置。重要的是於固定有偏心體的軸的外周面形成有槽。
以上,對本發明的具體例進行了詳細說明,但該些僅為例示,而並非限定申請專利範圍。於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技術中包含對以上所例示的具體例進行各種變形、變更而成者。本說明書或圖式中所說明的技術要素單獨地或藉由各種組合而發揮技術上的有用性,並非限定於申請時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記載的組合。另外,本說明書或圖式中所例示的技術同時達成多個目的,且達成其中一個目的本身便具有技術上的有用性。
2‧‧‧載體
2a‧‧‧第1板
2b‧‧‧柱狀部
2c‧‧‧第2板
2d、4‧‧‧貫通孔
5‧‧‧頂蓋
6‧‧‧軸
8X、8Y‧‧‧偏心體
10‧‧‧曲軸
14‧‧‧圓錐滾子軸承
14a‧‧‧內環
14b‧‧‧圓錐滾子
14c‧‧‧外環
16‧‧‧墊圈
18、18X、18Y‧‧‧圓柱滾子軸承
20、20X、20Y‧‧‧外齒輪
22‧‧‧內齒針
24‧‧‧內齒輪
30‧‧‧縱槽
30a‧‧‧第1縱槽
30b‧‧‧第2縱槽
32、36‧‧‧軸線
33‧‧‧橫槽
34‧‧‧輸入齒輪
40‧‧‧軸承
42‧‧‧殼體
44‧‧‧油封
100‧‧‧齒輪傳動裝置
Claims (9)
- 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包括:內齒輪;外齒輪,一面與上述內齒輪嚙合一面相對地進行偏心旋轉;軸,包括偏心體,上述偏心體卡合於上述內齒輪或上述外齒輪中的其中一個齒輪上所形成的貫通孔,並且使上述其中一個齒輪偏心旋轉;及齒輪圈,同軸地安裝於上述軸上,並且鄰接於上述偏心體;且在上述軸中,嵌合有多個上述偏心體,於上述軸的軸向上,在各個上述偏心體之間設置有間隙,於上述軸的外周面,自上述偏心體的上述間隙起通過上述齒輪圈的內側朝向上述軸的軸向的兩端形成有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齒輪傳動裝置,其中上述槽自上述軸的軸向的一端連續至另一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齒輪傳動裝置,更具有輸入齒輪,上述輸入齒輪栓槽結合於上述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任一項所述的齒輪傳動裝置,其中上述槽相對於上述軸的軸線傾斜地延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齒輪傳動裝置,其中上述槽為螺旋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任一項所述的齒輪傳動裝置,其中沿上述軸的軸向形成有中央貫通孔;且連接上述槽與上述中央貫通孔的貫通孔於上述軸的徑向上延 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至第3項任一項所述的齒輪傳動裝置,其中上述齒輪圈為可旋轉地支撐上述軸的軸承的內環。
- 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包括:內齒輪;外齒輪,一面與上述內齒輪嚙合一面相對地進行偏心旋轉;軸,包括偏心體,上述偏心體卡合於上述內齒輪或上述外齒輪中的其中一個齒輪上所形成的貫通孔,並且使上述其中一個齒輪偏心旋轉;及齒輪圈,同軸地安裝於上述軸上,並且鄰接於上述偏心體;且於上述軸的外周面,自配置有上述偏心體的位置起通過上述齒輪圈的內側朝向上述軸的軸向的兩端形成有槽,上述槽自上述軸的軸向的一端連續至另一端,上述齒輪傳動裝置更具有輸入齒輪,上述輸入齒輪栓槽結合於上述槽,形成於栓槽結合有上述輸入齒輪的部分的上述槽比形成於其他部分的上述槽淺。
- 一種齒輪傳動裝置,包括:內齒輪;外齒輪,一面與上述內齒輪嚙合一面相對地進行偏心旋轉;軸,包括偏心體,上述偏心體卡合於上述內齒輪或上述外齒輪中的其中一個齒輪上所形成的貫通孔,並且使上述其中一個齒輪偏心旋轉;及 齒輪圈,同軸地安裝於上述軸上,並且鄰接於上述偏心體;且於上述軸的外周面,自配置有上述偏心體的位置起通過上述齒輪圈的內側朝向上述軸的軸向的兩端形成有槽,上述槽自上述軸的軸向的一端連續至另一端,上述齒輪傳動裝置更具有輸入齒輪,上述輸入齒輪栓槽結合於上述槽,形成於栓槽結合有上述輸入齒輪的部分的相鄰的上述槽的間距比形成於其他部分的相鄰的上述槽的間距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079453A JP5922464B2 (ja) | 2012-03-30 | 2012-03-30 | 歯車伝動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48621A TW201348621A (zh) | 2013-12-01 |
TWI597439B true TWI597439B (zh) | 2017-09-01 |
Family
ID=492596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110410A TWI597439B (zh) | 2012-03-30 | 2013-03-25 | 齒輪傳動裝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22464B2 (zh) |
TW (1) | TWI597439B (zh) |
WO (1) | WO2013146361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5014087B4 (de) * | 2015-11-03 | 2017-11-09 | Sew-Eurodrive Gmbh & Co Kg | Getriebe |
JP6532386B2 (ja) * | 2015-11-18 | 2019-06-19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偏心揺動型の歯車装置 |
JP7463140B2 (ja) * | 2020-03-12 | 2024-04-08 | Ntn株式会社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WO2021182357A1 (ja) * | 2020-03-12 | 2021-09-16 | Ntn株式会社 | 電動アクチュエータ |
CN115789179B (zh) * | 2023-02-01 | 2023-07-25 | 河北傲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等距与不等距的双偏心同步旋转轴及其组装式曲轴结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9633Y2 (zh) * | 1985-12-27 | 1991-04-25 | ||
JP2828537B2 (ja) * | 1992-01-17 | 1998-11-25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内接噛合遊星歯車構造 |
JP4947884B2 (ja) * | 2004-08-20 | 2012-06-06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遊星減速機構の遊星回転部材のピンの製造方法 |
JP2010169247A (ja) * | 2008-12-26 | 2010-08-05 | Ntn Corp | 鉄道車両駆動ユニット |
JP5654972B2 (ja) * | 2011-09-16 | 2015-01-14 | 住友重機械工業株式会社 | 偏心揺動型の減速装置 |
-
2012
- 2012-03-30 JP JP2012079453A patent/JP5922464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3-15 WO PCT/JP2013/057456 patent/WO201314636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3-03-25 TW TW102110410A patent/TWI59743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922464B2 (ja) | 2016-05-24 |
WO2013146361A1 (ja) | 2013-10-03 |
JP2013210025A (ja) | 2013-10-10 |
TW201348621A (zh) | 2013-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97439B (zh) | 齒輪傳動裝置 | |
JP2013249913A5 (zh) | ||
TWI605213B (zh) | Gear transmission and crankshaft structure used therefor | |
KR102236715B1 (ko) | 기어 전동 장치 | |
CN104412004A (zh) | 偏心摆动型齿轮装置 | |
JP2010230171A (ja) | 軸受部構造 | |
JP5400648B2 (ja) | 歯車伝動装置 | |
JP6886360B2 (ja) | 偏心揺動型減速装置 | |
WO2011083640A1 (ja) | 歯車伝動装置 | |
JP2006029393A (ja) | 軸受部構造 | |
JP5931279B2 (ja) | 動力伝達装置 | |
KR102262294B1 (ko) | 기어 전동 장치 | |
JP2009047294A (ja) | 減速機用ころ軸受 | |
JP2012241774A (ja) | 回転体及びロッカーアーム | |
KR102327968B1 (ko) | 기어 전동 장치 | |
JP5606587B2 (ja) | 歯車装置 | |
JP2005076810A (ja) | 針状ころ軸受用の保持器及び針状ころ軸受 | |
JP6731835B2 (ja) | 撓み噛合い式歯車装置 | |
JP6349681B2 (ja) | ラジアルころ軸受用保持器及びラジアルころ軸受 | |
KR101950519B1 (ko) | 회전력 전달용 아이들기어의 윤활공급구조 | |
JP5339743B2 (ja) | 歯車装置 | |
TW201333345A (zh) | 齒輪傳動裝置 | |
JP2009210032A (ja) | 歯車装置 | |
JP6175017B2 (ja) | プラネタリギア | |
JP6096627B2 (ja) | 間隔をおいて環状に配列した2列の転動体の潤滑構造を有する伝動部品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