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8735B - 立體影像顯示器的對準標記,利用該對準標記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立體影像顯示器的對準標記,利用該對準標記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68735B TWI468735B TW100147727A TW100147727A TWI468735B TW I468735 B TWI468735 B TW I468735B TW 100147727 A TW100147727 A TW 100147727A TW 100147727 A TW100147727 A TW 100147727A TW I468735 B TWI468735 B TW I46873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alignment
- pattern
- display panel
- patterns
- retardation film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的實施例係有關於一種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標記以及一種用於利用該等對準標記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係利用立體技術或自動立體技術來顯示3D影像。此立體技術憑著介於左、右眼之間的視差、以及可用或可不用特殊眼鏡,以得到3D效果。當利用特殊眼鏡時,由於直接射出型顯示裝置或投影機以特殊眼鏡的極化方向改變或以一分時方式來顯示出左右影像,觀看者透過極化眼鏡或快門眼鏡觀看3D影像。以不為眼鏡之光學零件,例如,一視差屏障(parallax barrier)或雙凸鏡片(lenticular lens)設置在顯示螢幕的前方或後方,藉以將左影像與右影像的光軸予以離析出來。
在採用極化眼鏡的3D影像實施中,一極化分離元件(polarization separation element),例如,一圖案相位差膜(retarder)必須附接於顯示面板上。而該圖案相位差膜使得顯示在顯示面板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的極化互為不相同。當利用極化眼鏡來觀看顯示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3D影像時,觀看者透過極化眼鏡的左眼濾光片感受到左眼影像極化光,並透過極化眼鏡的右眼濾光片感受到右眼影像極化光,藉此,感受出3D效果。
然而,不藉由利用極化分離元件,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將顯示面板上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分別交替地顯示出,並同步於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且將快門眼鏡的左快門與右快門分別交替地予以開啟。觀看者透過左快門可看到左眼影像,並透過右快門可看到右眼影像,藉此感受到3D效果。僅管不需要任何極化分離元件,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受限於由於昂貴快門眼鏡所生的高價格。以3D影像品質觀點而言,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係處於劣勢,實因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受到以預設的時間區間的分時所支配,相較於極化眼鏡型顯示裝置,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將會增加閃爍(flicker)以及3D干擾(crosstalk)問題,因此,將導致觀看疲勞感增加。該”閃爍”係指顯示在顯示面板上的影像的亮度在一固定時間區間波動。該”3D干擾”係指觀看者在同一時間以單一眼睛(左眼或右眼)感受到顯示在顯示面板上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以致於使用者感受到影像部分重疊。
於快門眼鏡型立體顯示裝置,左快門與右快門的每一個必須同步於顯示面板而電力開啟/關閉。為達此目的,快門眼鏡包含同步電路,用於將左快門與右快門開啟與關閉。該同步電路包含紅外線接收電路、驅動電壓切換電路、或相同類似等。據此,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需要高價的快門眼鏡。快門眼鏡會產生電磁輻射。
相較於快門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因為利用低價的極化眼鏡,該極化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能享有低價,僅管需要附接於顯示面板的極化分離元件。在極化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中,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係同時顯示在顯示面板上,並分開成每行方式,以致於相較於藉由快門眼鏡型顯示裝置來感受3D影像,將為較低程度的閃爍與3D干擾,如此,能降低觀看者所感受到的疲勞感。
圖案相位差膜可分類為眼鏡圖案相位差膜GPRs(glass pattern retarders)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s,在眼鏡圖案相位差膜GPRs中,一圖案相位差膜形成在玻璃基板上,而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s中,一圖案相位差膜形成在薄膜基板上。相較於眼鏡圖案相位差膜,薄膜圖案相位差膜具有優勢,因為具有降低顯示面板的厚度、重量與價格的能力。因此,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的研發正持續不斷地進行。
在極化眼鏡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中,介於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之間的對準精確度,於價格、生產率、以及3D影像品質上,具有相當大的影響作用。依據一種對準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的習知方法,如第1圖所示,對準標記AM1’至AM4’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上,而對準標記AM1至AM4則形成在圖案相位差膜PR上,並且顯示面板PNL附接於圖案相位差膜PR上,同時顯示面板PNL與圖案相位差膜PR互相對準,以致沿著一垂直方向對準標記AM1至AM4與對準標記AM1’至AM4’會合。
需要一各別程序來製造圖案相位差膜PR,以在圖案相位差膜PR上形成對準標記AM1至AM4。
當圖案相位差膜PR的基板(或薄膜)保持固定時,對準標記AM1至AM4必須形成,而圖案相位差膜PR的製造程序不能連續地予以實施,如此,將導致程序時間的延遲。
為了將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之極化特性予以區分,圖案與對準標記AM1至AM4一起形成在圖案相位差膜PR上,並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像素。介於圖案相位差膜PR圖案與對準標記AM1至AM4之間會發生未對準的情況。於此種情況之下,即使當圖案相位差膜PR的對準標記AM1至AM4由於介於對準標記AM1至AM4以及圖案相位差膜PR圖案之間的對準誤差而與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標記AM1’至AM4’精準對準,在圖案相位差膜PR的圖案與顯示面板PNL的像素之間產生的對準誤差將結束。
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標記,其能減少介於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之間的對準誤差,以及提供一種利用該等對準標記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對準標記包括形成在顯示面板的中左部分的第一對準標記、以及形成在顯示面板的中右部分的第二對準標記。
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的每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左圖案、以及自該一個或多個左圖案偏移安置的一個或多個右圖案。
該第一對準標記和該第二對準圖案與基於該圖案相位差膜之極化選擇圖案的一參考線對準。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種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方法包括:尋找出圖案相位差膜的一參考線,該參考線與形成在該圖案相位差膜的上端與下端的多餘(dummy)圖案的其中之一相隔一預設距離;將圖案相位差膜的該參考線與顯示面板的第一對準標記和第二對準標記對準;以及當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參考線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在一容許對準誤差範圍內對準時,將該圖案相位差膜附接於該顯示面板。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種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系統包括:一第一對準臺,用於支撐一圖案相位差膜,該圖案相位差膜包含形成在上端與下端的多餘圖案、以及形成在該等多餘圖案之間的一第一極化選擇圖案與一第二極化選擇圖案;一第一影像系統,用於捕捉該圖案相位差膜的任何一個該等多餘圖案、以及捕捉介於位在該圖案相位差膜之中央的該第一極化選擇圖案與該第二極化選擇圖案的一參考線;一第二對準臺,用於支撐形成在一顯示面板的中左部分的一第一對準標記、以及形成在該顯示面板的中右部分的一第二對準標記;一第二影像系統,用於捕捉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的影像;一鼓(drum),用於接收來自該第一對準臺的該圖案相位差膜,並且當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參考線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和該第二對準標記在一容許對準誤差範圍內對準時,在該第二對準臺上附接該圖案相位差膜至該顯示面板上;以及一控制電腦,用於分析來自該第一影像系統與該第二影像系統的影像,並且控制該第一對準臺與該第二對準臺至少之一的啟動以及該鼓的啟動,致使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參考線在該容許誤差範圍內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準標記和該第二對準標記對準。
現在參考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參考所附圖式作出詳細說明。無論如何,相似的附圖標記在這裏用於代表相同或相似的組成部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確定現有技術的描述可導致誤解本發明,將省略對現有技術的詳細描述。
第2圖為概要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參照第2圖,依據一實施例的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括顯示面板PNL、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以及極化眼鏡PGLS。
顯示面板PNL可實際為平面顯示裝置的顯示面板,而該平面顯示裝置例如可為場發射顯示器FED(field emission display)、電漿顯示面板PDP、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或電泳顯示EPD器。
在一2D模式中,顯示面板PNL在像素陣列上顯示出2D影像視訊資料。在一3D模式中,顯示面板PNL在像素陣列中的每行上分隔出互相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並同時顯示出該左眼影像與該右眼影像。
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附接至顯示面板PNL上。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的光軸垂直於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光軸。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交替安置。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延遲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奇數線的左眼影像(或右眼影像)的光線,並傳送第一極化光的光線。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延遲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偶數線的右眼影像(或左眼影像)的光線,並將傳送第二極化光的光線。第一極化光為圓極化(circularly polarized)光或線性極化(linearly polarized)光,而第二極化光為圓極化光或線性極化光,第二極化光的光軸係垂直於第一極化光的光軸。
極化眼鏡PGLS包含左眼濾光片與右眼濾光片。左眼濾光片具有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的光軸為相同的光軸。右眼濾光片具有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光軸為相同的光軸。因此,觀看者透過極化眼鏡PGLS的左眼濾光片僅看到顯示在左眼影像的像素,並且透過極化眼鏡PGLS的右眼濾光片僅看到顯示在右眼影像的像素,致使產生雙眼視差(binocular parallax),因而,使得觀看者感受到3D效果。
第3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對準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方法。
依據於第3圖所說明的方法,不具有對準標記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將以對準標記AK1至AK6與顯示面板PNL對準。多個對準標記可被稱為對準記號(align marking)。
如第4圖所示,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包含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用於互相分開左眼影像的極化光(亦可視為“左眼影像極化光”),以及分開右眼影像的極化光(亦可視為“右眼影像極化光”)。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面對顯示面板PNL的像素陣列。顯示面板PNL的像素陣列包含具有顯示2D或3D影像之像素的顯示區域。
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互相具有不同的光軸,藉由一預設相位值而延遲入射光的相位,並傳送相位延遲的光線作為極化光,極化光的光軸為互相垂直,因此,使得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在極化特性上互相不同。舉例言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具有第一光軸,並面對顯示面板PNL之像素陣列的奇數線,以將來自奇數線之線性極化光的相位延遲1/4波長,並傳送顯示在奇數線作為第一極化光的左眼(或右眼)光線。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具有垂直於第一光軸的第二光軸,並面對顯示面板PNL之像素陣列的偶數線,以將來自偶數線之線性極化光的相位延遲1/4波長,並傳送顯示在偶數線作為第二極化光的右眼(或左眼)光線。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當顯示面板PNL之像素陣列中的線數量為N(N是一偶數)時,藉由加上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二者,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線數量可為N。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或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數量是N/2。
依據本發明的另一實施例,當顯示面板PNL之像素陣列的線數量為N時,藉由加上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二者,於薄膜圖案FPR的線數可為N+1。於此情況,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數量,其一可為N/2,而另一則為N/2+1。舉例而言,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的數量為N/2加上1,而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數量則為N/2。可選地,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數量為N/2加上1,而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的數量則為N/2。
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進一步包含上面多餘區域以及下面多餘區域。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該上面多餘區域與該下面多餘區域至少之一包含多餘圖案DUM1與DUM2。當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多餘圖案DUM1與DUM2作為參考圖案,用於識別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2的上面多餘區域與下面多餘區域。多餘圖案DUM1與DUM2面對顯示面板PNL之像素陣列區域以外的非顯示區域。因而,多餘圖案DUM1與DUM2不會面對像素陣列中的像素。
多餘圖案DUM1與DUM2分別形成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上面多餘區域與下面多餘區域。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每一個具有相同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每一個的寬度的寬度,或具有不同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每一個的寬度的寬度,藉以能輕易區別相對於顯示面板之像素陣列區域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
第4圖為說明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寬度大於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的寬度的一實施例。然而,本發明的該等實施例並非僅限於此。舉例而言,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每一個可具有一個或多個圖案,而所具有的每一個圖案具有相同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寬度的寬度。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多餘圖案DUM1與DUM2分別具有大於如第4圖所示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每一個的寬度的寬度A與A’。可選地,多餘圖案DUM1與DUM2分別具有小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每一個的寬度的寬度A與A’。第一多餘圖案DUM1形成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上面多餘區域,並具有相同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其中之一的極化特性,而第二多餘圖案DUM2形成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下面多餘區域,並具有相同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其中之一的極化特性。
多餘圖案DUM1與DUM2並非藉由與用於製造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的製造程序分開的製造程序來形成。然,多餘圖案DUM1與DUM2藉由如同於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的製造方法的方法與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一起形成。因此,依據本發明的該等實施例,藉由檢查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多餘圖案DUM1與DUM2,可輕易識別出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之對準偏移的程度。
為易於區別出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上面多餘區域與下面多餘區域,第一多餘圖案DUM1的極化特性可相同於或不同於第二多餘圖案DUM1的極化特性。因此,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可認出介於多餘圖案DUM1、DUM2以及極化選擇圖案PR1、PR2之間的極化及/或寬度的差異,以識別出多餘圖案DUM1、DUM2與極化選擇圖案PR1、PR2的不同。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為了易於區別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上面多餘區域與下面多餘區域,形成在圖案相位差膜FPR上端的第一多餘圖案DUM1的寬度A可設為不同於形成在圖案相位差膜FPR下端的第二多餘圖案DUM2的寬度A’。舉例言之,第一多餘圖案DUM1的寬度A可大於或小於第二多餘圖案DUM2的寬度A’。因此,藉由確認出介於多餘圖案DUM1、DUM2與極化選擇圖案PR1、PR2之間的極化及/或寬度的不同,多餘圖案DUM1、DUM2與極化選擇圖案PR1、PR2可予以區別出來。
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介於多餘圖案DUM1或DUM2與參考線CTL之間的距離預設為用於設計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因素。因此,藉由識別出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位置,可得知位於離開多餘圖案DUM1與DUM2一預設距離的參考線CTL的位置。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參考線CTL為介於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中央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與位於在顯示面板PNL之中央的對準標記AK2、AK5之間的分界線。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並非藉由與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的製造程序分開的另一程序來形成,而是與極化選擇圖案PR1與PR2一起形成。
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對準於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標記AK1至AK6。因而,無須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形成分隔對準標記。
參照第3圖與第5圖,顯示面板PNL包含顯示2D/3D影像的像素陣列、以及在像素陣列之外的周圍部分的遮光屏(bezel)區域。遮光屏區域為不具有像素的非顯示區域,並包含黑色矩陣BM(Black Matrixes)。遮光屏區域包含在顯示面板之二個相對側面的上面、中央、以及下面部分的六個位置的對準標記AK1至AK6。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上面與下面對準標記(亦即,AK1、AK3、AK4、與AK6)可從對準標記AK1至AK6中予以省略。
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左遮光屏區域的左對準標記AK1至AK3、以及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右遮光屏區域的右對準標記AK4至AK6設計為具有不同圖案形狀,以致左側與右側可直覺並易於識別出來。對準標記AK1至AK6包含與像素陣列中之黑色矩陣圖案同時予以圖案化的對準圖案,並且如第6A圖至第7B圖所示,可形成具有不同圖案的對準圖案。於本發明的實施例中,一面板參考線CTL_PNL藉由一虛線予以表示出來。
第6A圖與第6B圖為說明依據實施例的一些對準標記的放大平面圖,其中,第6A圖顯示第二對準標記AK2,而第6B圖則顯示第五對準標記AK5。左側對準標記AK1至AK3的每一個具有實質上與第二對準標記AK2相同的圖案。右側對準標記AK4至AK6的每一個具有實質上與第五對準標記AK5相同的圖案。
參照第6A圖與第6B圖,第二對準標記AK2包含左側對準圖案51與右側對準圖案52。
左側對準圖案51包含用於指出與橫過顯示面板PNL中央部分之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的記號。左側對準圖案51包含20μm記號、以及40μm記號,該2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20μm的位置,而該4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40μm的位置。面板參考線CTL_PNL並非形成在對準標記AK1至AK6內。面板參考線CTL_PNL以一控制電腦來予以預先調置以便能被描繪出來,並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可在與控制電腦連接的監視器上與由影像系統所捕捉的對準標記的影像一起被顯示出來。
右側對準圖案52包含自左側對準圖案51之記號以預設距離而予以離開或偏移的記號。右側對準圖案52包含10μm記號、30μm記號、以及50μm記號,該1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10μm的位置,該3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30μm的位置,而該50μm記號係用以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50μm的位置。
第五對準標記AK5的圖案係垂直對稱於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圖案。對準標記AK5包含左側對準圖案54與右側對準圖案53。
左側對準圖案54包含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的記號。左側對準圖案54包含10μm記號、30μm記號、以及50μm記號,該1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10μm的位置,該3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30μm的位置,而該5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50μm的位置。
右側對準圖案53包含自左側對準圖案54之記號以預設距離而予以離開或偏移的記號。右側對準圖案53包含20μm記號、以及40μm記號,該20μm記號係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20μm的位置,而40μm記號則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的距離為40μm的位置。
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緊鄰著各個標記AK1至AK6的對準圖案51、52、53、54的記號,可標示出用於指出離面板參考線CTL_PNL之距離的數字與單位。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在對準圖案51、52或53、54以10μm間隔提供的情形下,當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對準的誤差可得知為每10μm。對準圖案51、52、53、與54的記號並非限定為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舉例而言,左對準圖案51、54與右對準圖案52、53可以5μm間隔予以形成,或如第7A圖與第7B圖所示,以30μm間隔予以形成。於其他實施例中,可以其他間隔距離來實施。
如第8A圖與第8B圖所示,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面板參考線CTL_PNL會合時,顯示面板PNL理想地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對準。
可允許一對準邊緣,對於3D影像而言,可保障影像品質高於所預定的水準。對準邊緣可設定為於一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為使用者不會感受到低於預設級別之3D影像品質降低之可允許的範圍。實驗上,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包含離理想對準情況為+30μm或-30μm的一區域。因此,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對準線CTL於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對準時,可決定出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之間的對準情況是良好的。
第7A圖與第7B圖為說明依據實施例的一些對準標記的展開平面圖,其中,第7A圖顯示第二對準標記AK2,以及第7B圖顯示第五對準標記AK5。左側對準標記AK1至Ak3的每一個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圖案。右側對準標記AK4至Ak6的每一個具有實質上相同於第五對準標記AK5的圖案。
參照第7A圖與第7B圖,第二對準標記AK2包含左側對準圖案61與右側對準圖案62。
左側對準圖案61包含一單一圖案。左側對準圖案61的寬度(或厚度)係為自面板參考線CTL_PNL到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最上端的距離。舉例言之,左側對準圖案61的寬度為距面板參考線CTL_PNL+30μm。
右側對準圖案62包含一單一圖案,該單一圖案的水平軸係偏移自左側對準圖案61的水平軸。右側對準圖案62的寬度(或厚度)係為自面板參考線CTL_PNL到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最下端的距離。舉例言之,右側對準圖案62的寬度為距面板參考線CTL_PNL-30μm。
第五對準圖案AK5的圖案係垂直對稱於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圖案。第五對準圖案AK5包含左側對準圖案64、以及右側對準圖案63。
左側對準圖案64包含一單一圖案。左側對準圖案64的寬度(或厚度)係為自面板參考線CTL_PNL到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最下端的距離。舉例言之,左側對準圖案64的寬度為距面板參考線CTL_PNL-30μm。
右側對準圖案63包含一單一圖案,該單一圖案的水平軸係偏移自左側對準圖案64的水平軸。右側對準圖案63的寬度(或厚度)係為自面板參考線CTL_PNL到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最上端的距離。舉例言之,右側對準圖案63的寬度為距面板參考線CTL_PNL+30μm。
如第10A圖與第10B圖所示,當面板參考線CTL_PNL會合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時,顯示面板PNL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理想地對準。如第7A與第7B圖所示,當左側對準圖案61、64、以及右側對準圖案62、63的每一個係形成為一單一圖案時,於左側對準標記AK1至AK3、以及右側對準標記AK4至AK6的每一個可直覺並易於確定是否有一對準錯誤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之間。舉例而言,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自任一個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左側對準圖案61、第五對準標記AK5的左側對準圖案64、以及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右側對準圖案62、第五對準標記AK5的右側對準圖案63偏離時,可確定的是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並未良好對準。反之,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並未自任一個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左側對準圖案61、第五對準標記AK5的左側對準圖案64、以及第二對準標記Ak2的右側對準圖案62、第五對準標記AK5的右側對準圖案63偏離時,可確定的是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良好對準。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多餘圖案DUM1與DUM2其中之一的位置被確定,而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的位置係取決於離多餘圖案DUM1、DUM2的距離,該距離為介於多餘圖案DUM1、DUM2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之間的距離。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係與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中央部分之二個對立側的第二對準圖案AK2、第五對準圖案AK5對準,藉此,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多餘圖案DUM1與DUM2係作為用於評估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參考線所需的參考圖案。因此,無須將位在顯示面板PNL的最上與最下周圍部分的對準標記AK1、AK3、AK4、以及AK6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多餘圖案DUM1、DUM2正確地對準。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安置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及/或顯示面板PNL時,使得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位在第二對準標記AK2與第五對準標記AK5的中央,而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並互相連接在一起。
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互相連接,而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處於良好對準時,形成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上端的第一多餘圖案DUM1係相對於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上端的二相對側的第一對準標記Ak1與第四對準標記AK4。形成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下端的第二多餘圖案DUM2係相對於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下端的二相對側的第三對準標記AK3與第六對準標記AK6。
第8A圖與第8B圖為說明利用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之對準標記AK2與AK5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互相理想對準的情況的平面圖。第9A圖與第9B圖為說明利用如第6A圖與第6B圖所示之對準標記AK2與AK5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互相未對準的情況的平面圖。
參照第8A圖與第8B圖,對準標記AK1至AK6的每一個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之不具有黑色矩陣的遮光屏區域內。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基於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記號的距離差異,可直覺正確地得知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之間未對準的程度。此“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記號”可視為形成在對準標記AK2與AK5的記號。
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若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係在從每一顯示面板PNL之二相對側起的一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可確認為對準情況為良好的。如第9A圖與第9B圖所示,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從任一顯示面板PNL之二相對側起的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偏移時,可確定的是對準情況是不好的。
第10A圖與第10B圖為說明利用如第7A圖與第7B圖所示之對準標記AK2與AK5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理想對準的平面圖。第11A圖與第11B圖為說明利用如第7A圖與第7B圖所示之對準標記AK2與AK5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未對準的平面圖。
參照第10A圖與第10B圖,對準標記AK1至AK6的每一個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之不具有任何黑色矩陣的遮光屏區域中。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基於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參考線CTL與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之記號的距離差異,可直覺正確地得知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之間未對準的程度。
如第10A圖與第10B圖所示,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若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顯示面板PNL的左側對準圖案61、64重疊,而參考線CTL與顯示面板PNL的右側對準圖案62、63重疊,對準誤差係在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而對準情況因而可確定為良好。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標記AK1至AK6經由影像系統而被顯示在控制電腦的監視器上。如第10A圖與第10B圖所示,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顯示面板PNL的左側對準圖案61、64重疊,而參考線CTL與顯示面板PNL的右側對準圖案62、63重疊時,在對準標記AK2與AK5的圖案61至64中,看不到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
如第11A圖與第11B圖所示,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既不與左側對準圖案61、64重疊也不與右側對準圖案62、63重疊時,可確定對準情況是不好的。
第12A圖與第12B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系統的示意圖。參照第12A圖至第14圖,依據一實施例的對準系統包含第一對準臺ST1、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第二對準臺ST2、第二影像系統VP1至VP4、鼓DR、以及控制電腦CTRL。
第一對準臺ST1吸起並抓住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第一對準臺ST1連接至一xy自動機器(xy robot)。如第13圖所示,在控制電腦CTRL的控制下,該xy自動機器於X軸與Y軸方向移動第一對準臺ST1。在控制電腦CTRL的控制下,第一對準臺ST1可於θ軸方向轉動。因此,如第13圖所示,在控制電腦CTRL的控制下,第一對準臺ST1於X軸、Y軸、及θ軸方向可最終調整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以控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對準情況。
如第13圖所示,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包含第一影像模組VR1至第四影像模組VR4。第一影像模組VR1與第二影像模組VR2捕捉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多餘圖案DUM2或第一多餘圖案DUM1的二相對側的影像,並將所捕捉的影像傳送到控制電腦CTRL。第三影像模組VR3與第四影像模組VR4捕捉位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中央的參考線CTL之二相對側的影像,以及捕捉鄰接於參考線CTL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的二相對側的影像,並將所捕捉到的影像傳送到控制電腦CTRL。因此,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捕捉固定在第一對準臺ST1上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四邊緣,並將所捕捉到的影像傳送到控制電腦CTRL。
第二對準臺ST2吸起並抓住顯示面板PNL。第二對準臺ST2連接至一xy自動機器。如第14圖所示,在控制電腦CTRL的控制下,該xy自動機器於X軸與Y軸方向移動第二對準臺ST2。在控制電腦CTRL的控制下,第二對準臺ST2可於θ軸方向轉動。因而,如第14圖所示,在控制電腦CTRL的控制下,第二對準臺ST2於X軸、Y軸、及θ軸方向可最終調整顯示面板PNL,以控制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情況。
如第14圖所示,第二影像系統VP1至VP4包含第一影像模組VP1至第四影像模組VP4。第一影像模組VP1與第二影像模組VP2捕捉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上端之二相對側的對準標記AK1與AK4的影像,或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下端之二相對側的對準標記AK3與AK6的影像,並將所捕捉的影像傳送到控制電腦CTRL。第三影像模組VP3與第四影像模組VP4補捉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中央之二相對側的對準標記AK2與AK5的影像,並將所補捉的影像傳送到控制電腦CTRL。因此,第二影像系統VP1與VP4將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上之四個對準標記的影像經由第二對準臺ST2傳送至控制電腦CTRL。
在第一對準臺ST1與第二對準臺ST2之間提供鼓DR。鼓DR藉由在控制電腦的控制下的一電動機而轉動,並藉由在上下(z軸方向)方向的一線性導引裝置(linear guide means)予以移動。當位於第一對準臺ST1上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位於第二對準臺ST2上的顯示面板PNL良好對準之後,在於控制電腦CTL的控制之下,鼓DR接收來自第一對準臺ST1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並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附接至密封在第二對準臺ST2上的顯示面板上。鼓DR包含具有少量黏性的黏著層或黏著薄膜,致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穩固地附著於鼓DR上。
控制電腦CTRL依據預先設置的程式控制對準系統之所有元件的操作,並控制介於顯示面板PNL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間的對準的整個過程。介於多餘圖案DUM1、DUM2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之間的距離可預存在控制電腦CTRL中。
基於接收自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的第一影像模組VR1與第二影像模組VR2的影像,控制電腦CTRL識別出多餘圖案DUM1與DUM2。控制電腦CTRL從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位置計算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的位置,並基於計算結果啟動第一對準臺ST1,藉以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移動至所需的位置。
隨之,控制電腦CTRL將比對由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以及第二影像系統VP1至VP4所獲得的影像。藉由比對所接收到的影像,控制電腦CTRL確定出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之間的對準誤差。當對準誤差超出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時,控制電腦CTRL啟動第一對準臺ST1與第二對準臺ST2或xy自動機器,用以調整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及/或顯示面板PNL,直至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標記AK2與AK5的面板參考線CTL_PNL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係位於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
顯示出由第一影像系統所獲得的第二對準標記AK2和第五對準標記AK5之面板參考線CTL_PNL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參考線CTL的一虛擬中央線係顯示在控制電腦CTRL的監視器上。
控制電腦CTRL可控制第二對準臺ST2,以調整顯示面板PNL的位置,致使虛擬中央線與面板參考線CTL_PNL能予以會合。再者,控制電腦CTRL可調整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位置,直至與面板參考線CTL_PNL會合的虛擬中央線,以及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係位於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
如第8A圖、第8B圖、第10A圖與第10B圖所示,當理想地互相調整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或對準誤差係在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啟動鼓DR,藉以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朝顯示面板PNL移動,致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與R顯示面板PNL連接。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對準系統進一步包含一脫落(peel-off)裝置,該脫落裝置脫掉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脫模薄膜(release film),以曝露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黏著層。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對準時,藉由基於顯示面板PNL控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位置,對準系統可調整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之間的對準情況。因而,第二校準定位臺ST2用的y軸與θ軸校準(calibration)功能可以省略,而鼓DR可以實施,以僅在上下方向(z軸方向)移動。
一種對準顯示面板PNL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方法將相繼敘述於下。
如第12A圖所示,在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固定在第一對準臺ST1上之後,控制電腦CTRL透過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識別出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對準情況。控制電腦CTRL解析由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所補捉之用於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影像之一,藉以確定出多餘圖案DUM1與DUM2的位置。
控制電腦CTRL啟動第一對準臺ST1,藉以調整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位置,致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能在藉由第三影像模組VR3與第四影像模組VR4所獲得的影像上看到。控制電腦CTRL比對並分析由第一影像系統之第三與第四影像模組VR3與VR4所獲得的影像、以及由第二影像系統之第三與第四影像模組VP3與VP4所獲得的影像,藉以啟動xy自動機器或第一對準臺ST1,致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以及面板參考線CTL_PNL位在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面板參考線CTL_PNL會合時,或對準誤差係在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控制電腦CTRL判斷出對準情況為良好,並啟動鼓DR以執行附著操作。
在第一對準臺ST1上對準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後,控制電腦CTRL於x軸方向移動第一對準臺ST1,或移動鼓DR。如第12B圖與第12C圖所示,控制電腦CTRL將鼓DR的一表面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予以接觸,並接著逆時針方向轉動鼓DR,藉以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轉移到鼓DR。繼之,控制電腦CTRL脫落附著或黏附在鼓DR上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脫模薄膜,以曝露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接著劑(adhensive)。藉由一自動去除裝置,脫模薄膜被手動地或自動地予以脫落。
基於顯示面板PNL之對準標記AK2、AK5之透過第二影像系統VP1至VP4的第三影像模組VP3與第四影像模組VP4所獲得的影像,控制電腦CTRL啟動第二對準臺ST2,因此能調整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情況。由於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調整時,僅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位置能基於顯示面板PNL來調整,調整顯示面板PNL的位置的程序可以省略。
控制電腦CTRL比對並分析從第一影像系統VR1至VR4與第二影像系統VP1至VP4所接收的影像,以及當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與面板參考線CTL_PNL之間的距離在容許對準誤差範圍AMR內,控制電腦CTRL將鼓DR朝向第二對準系統ST2移動。如第12D圖所示,當將包繞鼓DR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接著劑與顯示面板PNL的表面予以接觸並於逆時針方向轉動鼓DR時,控制電腦CTRL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附接至顯示面板PNL上。
由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不包含分離的對準標記,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可以連續生產程序來製造。
在上述之本發明的實施例中,雖然轉動鼓DR係用於作為朝顯示面板PNL移動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或轉換之用的工具,以致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可與顯示面板PNL接合,於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中,亦可利用其他的裝置或手段。
第15圖為說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剖面結構的截面圖。第16圖為說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連續生產過程的示意圖。第17圖為詳細顯示說明如第16圖所示之曝光過程的示意圖。
如第15圖所示,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包含薄膜基底73、保護薄膜71、圖案層74、接著劑75、以及脫模薄膜76。表面處理層72形成在介於保護層71與薄膜基底73之間。
表面處理層72形成在薄膜基底73上,而保護層71覆蓋表面處理層72。圖案層74形成在薄膜層73之下,而接著劑75塗覆於圖案層74。接著劑75則覆蓋脫模薄膜76。
薄膜基底73作用為其上形成圖案層74的基板,並選取作為三醋酸纖維素TAC(Triacetyl Cellulose)薄膜、環烯烴共聚物COP(Cyclo Olefin Co-Polymer)薄膜、或丙烯酸型(acrylic-based)薄膜。圖案層74包含極化選擇圖案PR1、PR2、以及多餘圖案DUM1、DUM2,用於使在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之間的極化為不同,如第3圖所示。圖案層74的圖案包含受光學對準所支配的液晶層。保護薄膜71由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或與乙烯對苯二甲酸酯PET具有類似特性的聚合物樹脂所形成。薄膜基底73的製造過程顯示在第16圖與第17圖中。
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包含在移動表面處理薄膜73時將對準薄膜77塗覆於薄膜基底73上,如第16圖與第17圖所示,並弄乾對準薄膜77。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塗覆於薄膜基底73上的對準薄膜77的前表面暴露於45度(45°)極化紫外線,同時薄膜基底73藉由一預設速度於一方向移動,然後具有紫外線暴露前表面的對準薄膜77透過光罩78利用-45度(-45°)極化紫外線予以紫外線曝光。隨後,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當薄膜基底73藉由一預設速度延一方向移動時,含有光固化劑(light curing agent)的液晶層形成在具有45度對準圖案77a與-45度對準圖案77b的對準薄膜77上,接著紫外線照射液晶層,以固化並弄乾液晶層。圖案層74形成在經歷了曝光與液晶塗覆過程的薄膜基底73上,而該圖案層74包含具有-45度對準角度的液晶層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以及具有45度對準角度的液晶層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
繼之,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隨著薄膜基底73藉由一預設速度於一方向移動,接著劑75塗覆在圖案層74上,然後脫模薄膜76形成在接著劑75上,並且保護層71形成在薄膜基底73上。
如第16圖與第17圖所示,製造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過程沒有包含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上的對準標記,因此,當移動薄膜基底73而沒有停止薄膜基底73時,如第15圖所示的不同層可連續形成在薄膜基底73上。
如上所述,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利用極化選擇圖案互相對準,用於分離在圖案相位差膜內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的極化特性,以致於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可正確地對準,並互相接合而無須在圖案相位差膜上形成分隔的對準標記。另外,依據該等實施例,由於在製造圖案相位差膜的過程中,並不需要分離的過程來形成對準標記,對於圖案相位差膜而言,將可易於施行過程,而對製造圖案相位差膜而言,可節省成本。又,依據該等實施例,在顯示面板中所形成的對準標記來標記出容許對準誤差範圍,使之能被直覺地識別出來,致使介於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之間的對準誤差能直覺正確地計算出來。
依據如第18圖所示之正面模式(forward model)及如第19圖所示之翻轉模式(reverse),一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可應用不同的組裝方法。在正面模式中,顯示面板係以一前面態式而組裝於一主系統,而在上側與下側之間並未翻轉。相反地,在翻轉模式中,顯示面板係以一反轉態式而組裝於一主系統,其中,上側與下側相互翻轉。
在正面模式中,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傳送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奇數顯示線上的左眼影像作為第一極化光,並且傳送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偶數顯示線上的右眼影像作為第二極化光。依據本發明之的實施例,在正面模式中,極化眼鏡PGLS的左眼濾光片通過經由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入射的第一極化左眼影像光,而極化眼鏡PGLS的右眼濾光片通過經由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入射的第二極化右眼影像光。如同正面模式的相同方式,於翻轉模式中,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可與顯示面板接合在一起。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在翻轉模式中,右眼影像資料顯示在顯示面板PNL的奇數顯示線上,且右眼影像光經由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R1傳送出去,作為第一極化光。在翻轉模式中,左眼影像資料顯示在顯示面板PNL的偶數顯示線上,且左眼影像光經由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R2傳送出去,作為第二極化光。因此,如同正面模式的相同方式,由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附接至在翻轉模式的顯示面板PNL上,而如同於正面模式的相同資料輸入至顯示面板PNL,觀看者透過極化眼鏡PGLS的左眼濾光片看到右眼影像,並透過極化眼鏡PGLS的右眼濾光片看到左眼影像,因此,觀看者感受到反立體(pseudoscopic)影像而不是觀看一正常的3D影像。在翻轉模式中,主系統可傳送互相相反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到顯示面板PNL的驅動電路,以匹配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上的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圖案的極化特性。於此種情形下,用於翻轉及對準左眼影像與右眼影像的電路與軟體可加入至主系統中。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以相較於正面模式薄模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翻轉模式薄模圖案相位差膜FPR一線上移(或下移),藉由接合薄模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一正常3D影像可予以實施,而無須改變輸入到顯示面板PNL之驅動電路的左眼/右眼影像資料的排列序。
第18圖為說明依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正面模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組合情況的示意圖。第19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翻轉模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組合情況的示意圖。
參考第18圖與第19圖,依據本發明的實施例,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含顯示面板PNL、顯示面板驅動電路、源極(source)印刷電路板SPCB、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以及主系統的主機板SYS。顯示面板驅動電路包含一資料驅動電路以及一閘極驅動電路。
如之前所述,顯示面板PNL可以一平板顯示器來實施,並可包含如第6A圖、第7B圖、第22圖、以及第23圖所示之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對準的對準標記。如第22圖與第23圖所示,對準標記包含分別對應於正面模式的對準標記AK2(F)、AK5(F)、以及對應於翻轉模式的對準標記AK2(R)、AK5(R)。資料驅動電路包含複數個源極驅動IC(SIC)。在時序控制器的控制之下,源極驅動IC(SIC)將閂鎖從形成在控制印刷電路板CPCB上之時序控制器輸入的數位視訊資料。源極驅動IC(SIC)將數位視訊資料予以轉換為類比正/負gamma參考電壓,藉以產生正/負資料電壓。自源極驅動IC(SIC)輸出的正/負資料電壓將供應到顯示面板的資料線。源極驅動IC(SIC)藉由晶粒玻璃接合COG(Chip On Galss)程序或捲帶式晶粒接合TAB(Tape Automated Bonding)程序連接至顯示面板PNL的資料線。
閘極驅動電路包含複數個閘極驅動ICs(GIC)。在時序控制器的控制之下,閘極驅動ICs(GIC)相繼地提供閘極脈衝至閘極線。閘極驅動ICs藉由一捲帶式晶粒接合TAB程序連接至顯示面板PNL的閘極線。閘極驅動ICs的移位暫存器藉由面板閘極GIP(Gate In Panel)程序直接地形成在顯示面板PNL的基板上。
控制電腦CTRL包含一時序控制器以及一模組電源電路。
時序控制器重新處理自主系統的主機板SYS輸入的數位視訊資料,並將重新處理後的資料供應到源極驅動ICs。基於從主機板SYS所輸入的時序訊號,例如,垂直同步訊號Vsync、水平同步訊號Vsync、資料致能訊號DE、以及點時脈CLK,時序控制器產生時序控制訊號,用於控制源極驅動ICs與閘極控制ICs的操作時間。
模組電源電路包含一直流電源轉換器(DC-DC converter)以及穩壓器(regulator)。模組電源電路提高一直流輸入電壓,藉以產生類比驅動電壓,用於驅動顯示面板PNL的像素陣列。
主系統的主機板SYS連接至視訊源,例如,舉例而言,機上盒、電視系統、電話系統、DVD播放器、藍光播放器、個人電腦、家庭劇院等等。主機板SYS包含圖案處理電路,例如,轉換器,其將自視訊源所輸入的RGB視訊資料予以內插,致使RGB視訊資料的解析度相符於顯示面板PNL的解析度,並且一主要電源電路產生要供應至模組電源電路的直流輸入電壓。主機板SYS透過一介面,例如,低電壓差分訊號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介面或最小化傳輸差分訊號TMDS(Transition Minimized Differential Signaling)介面轉換輸入影像資料、以及時序訊號Vsync、Hsync、DE、CLK至控制電腦CTRL的時序控制器。
主機板SYS能互相轉換2D模式操作與3D模式操作,以響應透過一使用者輸入裝置所輸入的使用者資料。使用者輸入裝置包含小型鍵盤、鍵盤、滑鼠、螢幕上顯示器OSD(on-screen display)、遠端遙控器、以及觸控螢幕。透過使用者輸入裝置,觀看者可選取2D模式或3D模式,並能選取3D模式中的2D-3D影像轉換。
經由編碼到輸入影像資料的一2D/3D識別碼,主機板SYS能相互轉換2D與3D模式操作。主機板SYS轉換一模式訊號,用於變換操作模式為2D或3D模式至時序控制器。
主機板SYS經由第一可撓性電纜C1以及連接器而連接至控制電腦CTRL,可撓性電纜C1可為,例如,可撓性扁平纜線。控制電腦CTRL經由第二可撓性電纜C2以及連接器而連接至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可撓性電纜C2可為,例如,可撓性扁平纜線。
在如第18圖所示的正面模式中,源極驅動ICs(SIC)、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以及控制電腦CTRL安置在顯示面板上方,而主機板SYS安置在顯示面板PNL下方。因此,由於在正面模式中,介於控制電腦CTRL與主機板SYS之間的距離係為大,而第一可撓性電纜C1的長度將增加。
在在第19圖所示的翻轉模式中,源極驅動ICs(SIC)、源極印刷電路板SPCB、以及控制電腦CTRL安置在顯示面板下方。主機板SYS安置在顯示面板PNL下方。因此,由於介於控制電腦CTRL與主機板SYS之間的距離係為小,第一可撓性電纜C1的長度相較於第18圖所示之為較短。
與第12A圖至第12D圖描述相關的實施例可適用於如第18圖與第19圖所示之用於對準與接合顯示面板PNL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第20圖為詳細說明依據一實施例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的平面視意圖。第21圖為詳細說明於正面模式與翻轉模式之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之間的理想對準情況的平面視意圖。
請參考第20圖與第21圖,顯示面板PNL之像素陣列的線數量為N(N為一偶數)。相反地,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線數量為N+1。薄膜圖案相位差膜包含分別形成在N+1線中的極化選擇圖案P1到PN+1。
在正面模式中,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互相對準時,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從形成在第一線上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的N極化選擇圖案到形成在第N線上的第N極化選擇圖案PN以一對一相對應的方式,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N線。換言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N極化選擇圖案分別對應於顯示面板PNL的N線。在正面模式中,顯示面板PNL的第一線係相對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線。在正面模式中,顯示面板PNL的第N線係相對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N線。
在翻轉模式中,當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顯示面板PNL互相對準時,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從形成在第二線上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的N極化選擇圖案P2到形成在第N+1線上的第N+1極化選擇圖案PN+1以一對一相對應的方式,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N線。換言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N極化選擇圖案分別對應於顯示面板PNL的N線。在翻轉模式中,顯示面板PNL的第一線係相對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N+1線。在翻轉模式中,顯示面板PNL的第N線係相對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線。
傳送左眼(或右眼)的第一極化光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為極化選擇圖案P1、P3、...、PN/2+1、...、PN-1、以及PN+1,其等安置在第20圖中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奇數線。傳送右眼(或左眼)的第二極化光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為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以及PN,其等安置在第20圖中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偶數線。因此,如第20圖所示,在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P3、...、PN/2+1、...、PN-1、與PN+1的數量為N/2+1,而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與PN的數量則為N/2。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P3、...、PN/2+1、...、PN-1、與PN+1的光軸為N/2+1,垂直於為N/2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與PN的光軸。
如第20圖所示,在顯示面板PNL的正面模式中,像素陣列的第一線L1位於上端,而第N線則位於下端。顯示面板PNL的正面模式在3D模式中,在奇數線上顯示左眼影像,而在偶數線上則顯示右眼影像。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正面模式,在顯示面板PNL的翻轉模式中,像素陣列的第一線L1位於下端,而第N線則位於上端。相較於顯示面板PNL的正面模式,顯示面板PNL的翻轉模式具有互相改變的上側與下側,因而,在3D模式中,在奇數線上顯示右眼影像,而在偶數線上則顯示左眼影像。
在正面模式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P3、...、PN/2+1、...、PN-1、與PN+1,除了第一極化圖案PN+1的第N+1線以外,係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奇數線L1、L3、...、LN/2+1、...、LN-1、藉以將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奇數線L1、L3、...、LN/2+1、...、與LN-1上的左眼影像光轉變為第一極化光。在正面模式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與PN係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偶數線L2、L4、...、LN/2、...、LN,藉以將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偶數線L2、L4、...、LN/2、...、與LN上的右眼影像光轉變為第二極化光。
極化眼鏡的左眼濾光片具有相同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P3、...、PN/2+1、...、PN-1、PN+1的光軸的光軸。極化眼鏡的右眼濾光片具有相同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PN的光軸的光軸。因此,在正面模式中,極化眼鏡的左眼濾光片傳送穿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P3、...、PN/2+1、...,PN-1,PN+1之左影像的第一極化光。極化眼鏡的右眼濾光片傳送穿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PN之右影像的第二極化光。
在翻轉模式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與PN係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奇數線L1、L3、...、LN/2+1、...、LN-1,藉以將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奇數線L1、L3、...、LN/2+1、...、與LN-1上的右眼影像光轉變為第二極化光。在翻轉模式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中,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3、...、PN/2+1、...,PN-1、與PN+1,除了第一線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1以外,係相對於顯示面板PNL的偶數線L2、L4、...、LN/2、...、LN,藉以將顯示在顯示面板PNL之偶數線L2、L4、...、LN/2、...、與LN上的左眼影像光轉變為第一極化光。
極化眼鏡的右眼濾光片具有相同於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3、...、PN/2+1、...、PN-1、PN+1的光軸的光軸。極化眼鏡的右眼濾光片具有相同於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PN的光軸的光軸。因此,在翻轉模式中,極化眼鏡的左眼濾光片傳送穿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極化選擇圖案P3、...、PN/2+1、...、PN-1、PN+1之左影像的第一極化光。在翻轉模式中,極化眼鏡的右眼濾光片傳送穿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極化選擇圖案P2、P4、...、PN/2、...、PN之右影像的第二極化光。
如上所述,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可與正面模式顯示面板PNL接合。藉由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上的像素陣列的一線寬,偏移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而在結構上並沒有有改變,以能與翻轉模式顯示面板PNL接合。因此,依據實施例,相同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可附接於正面模式顯示面板PNL或翻轉模式顯示面板,以致一立體影像可正常地實現,而不會有觀看者所看到的左眼與右眼影像為互相相反的現象。
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進一步包含在上端與下端的多餘圖案DUM1與DUM2。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多餘圖案DUM1與DUM2以及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標記Ak1至AK6已予敘述,因而,在此不再贅述。
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包含對應於正面模式的第一參考線CTL1、以及對應於翻轉模式的第二參考線CTL2。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參考線CTL1與CTL2係為介於互相鄰近之第一極化選擇圖案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之間的分界線,且位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中央,並與形成在顯示面板PNL之中央的二相對側的對準標記AK2與AK5對準。
第一參考線CTL1位於離第二參考線CTL2有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一線寬(或一圖案寬度)之處。第一參考線CTL1為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第一線至第N+1線中的第N/2線與第N/2+1線之間的分界線。第二參考線CTL2為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之第一至第N+1線中的第N/2+1線與第N/2+2線之間的分界線。
第22圖與第23圖為說明對應於正面模式的對準標記、以及對應於翻轉模式的對準標記共同形成於顯示面板PNL的平面示意圖。第22圖與第23圖所示之對準標記為形成在顯示面板中央之二相對側的第二對準標記與第五對準標記。
參照第22圖與第23圖,顯示面板PNL的對準標記的每一個可如第6圖或第7圖所示之形狀予以實施。對準標記包含對應於正面模式的對準標記AK2(F)、AK5(F)、以及對應於翻轉模式的對準標記AK2(R)、AK5(R)。
正面模式對應的對準標記AK2(F)、AK5(F)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一參考線CTL1對準。翻轉模式對應的對準標記AK2(R)、AK5(R)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的第二參考線CTL2對準。
正面模式與翻轉模式對應的對準標記AK2(F)、AK5(F)與對準標記AK2(R)、AK5(R)互相可具有不同的形狀,以致左側與右側可易於識別出來,例如,正面模式與翻轉模式對應的對準標記可設計成互相為對稱的。對準標記的每一個可包含記號、特性等等。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一些特性可正常地形成在正面模式對應的對準標記AK2(F)、AK5(F),而其他特性可反方向地形成在翻轉模式對應的對準標記AK2(R)、AK5(R)。不像是正面模式顯示面板,由於在翻轉模式顯示面板PNL中,上側與下側為互相反向,若相關於正面模式姿態,特性為上下顛倒印刷,當顯示面板PNL巔倒配合於翻轉模式時,該等特性可正常地予以察看。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偏移其一線寬(或一圖案寬度),翻轉模式顯示面板PNL可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對準。
如上所述,依據該等實施例,當極化選擇圖案之一線被加到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而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與翻轉模式顯示面板對準,薄膜圖案相位差膜將向上偏移或向下偏移一線寬(或一圖案寬度)。結果,該等實施例允許薄膜圖案相位差膜具有可兼容應用於正面與翻轉模式顯示面板的相同結構,致使正常3D影像可施行於正面與翻轉模式,而無須改變互相輸入到顯示面板驅動電路的左眼/右眼影像資料。
依據本發明的一實施例,薄膜圖案相位差膜FPR可用玻璃圖案相位差膜來取代。因此,將注意的是,依據該等實施例的對準系統與方法,亦可適用於對準玻璃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而無須限定於對準顯示面板與薄膜圖案相位差膜。
儘管參考許多說明的實施例已描述了實施例,可以理解地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範圍下,可以對本發明作出各種修改及變換。特別地,可以意識到本發明涵蓋在所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的範圍內所提供的本發明的修改及變換。除了元件及配置的變化及修改外,替換利用亦為本領域的技術人員顯而易見的。
本申請案主張於2010年12月23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0-0133412號、於2010年12月29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0-0138249號以及於2011年4月13日提交的韓國專利申請第10-2011-0034422號的權益,該等專利申請在此全部引用作為參考。
51、54、61、64...左側對準圖案
52、53、62、63...右側對準圖案
71...保護薄膜
72...表面處理層
73...薄膜基底
74...圖案層
75...接著劑
76...脫模薄膜
77、77a、77b...對準圖案
78...光罩
AM1~AM4、AM1’~AM4’...對準標記
AMR...容許對準誤差範圍
Ak1~Ak6...對準標記
BM...黑色矩陣
CTL...參考線
CTL1...第一參考線
CTL2...第二參考線
CTL_PNL...面板參考線
CTRL...控制電腦
DR...鼓
DUM1、DUM2...多餘圖案
PNL...顯示面板
FPR...薄膜圖案相位差膜
PGLS...極化眼鏡
PR...薄膜圖案相位差膜
PR1...第一極化選擇圖案
PR2...第二極化選擇圖案
ST1...第一對準臺
ST2...第二對準臺
VR1~VR4...第一影像系統
VP1~VP4...第二影像系統
所附圖式,其中提供關於本發明的進一步理解並且結合與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份,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描述一同提供對於本發明的原則的解釋。
圖式中:
第1圖為說明依據習知技術於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的每一個上形成對準標記、以及基於對準標記互相對準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第2圖為概要說明依據一實施例的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示意圖;
第3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對準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方法的示意圖;
第4圖為詳細說明依據一實施例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的平面示意圖;
第5圖為說明於第3圖所示之顯示面板的對準標記的平面示意圖;
第6A圖與第6B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對準標記的放大平面示意圖;
第7A圖與第7B圖為說明依據實施例之對準標記的展開平面示意圖;
第8A圖與第8B圖為說明利用第6A圖與第6B圖的對準標記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互相理想對準的情況的展開平面示意圖;
第9A圖與第9B圖為說明利用第6A圖與第6B圖的對準標記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互相未對準的情況的展開平面示意圖;
第10A圖與第10B圖為說明利用第7A圖與第7B圖的對準標記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理想地與顯示面板對準的情況的平面示意圖;
第11A圖與第11B圖為說明利用第7A圖與第7B圖的對準標記使薄膜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未對準的情況的平面示意圖;
第12A圖至第12D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之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系統的示意圖;
第13圖為說明圖案相位差膜與第一影像系統的透視圖;
第14圖為說明顯示面板與第二影像系統的透視圖;
第15圖為說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的剖面的截面圖;
第16圖為說明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的連續生產過程的示意圖;
第17圖為詳細說明如第16圖所示的曝光過程的示意圖;
第18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的正面模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組合情況的示意圖;
第19圖為說明依據一實施例的翻轉模式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組合情況的示意圖;
第20圖為詳細說明依據一實施例的薄膜圖案相位差膜的平面視意圖;
第21圖為說明在正面模式與翻轉模式中介於薄膜圖案相位差膜與顯示面板之間的理想對準情況的平面示意圖;以及
第22圖與第23圖為說明對應於正面模式的對準標記、以及對應於翻轉模式的對準標記共同形成在顯示面板上的平面示意圖。
AK1~AK6...對準標記
FPR...圖案相位差膜
PAL...顯示面板
Claims (11)
- 一種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標記,該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一圖案相位差膜,附接於該顯示面板,該對準標記包括:一第一對準標記,形成在該顯示面板的一中左部分;以及一第二對準標記,形成在該顯示面板的一中右部分;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的每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左圖案;以及一個或多個右圖案,自該一個或多個左圖案偏移安置,其中該第一與該第二對準標記係與該圖案相位差膜之第一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之間的邊緣線對齊,其中該第一極化選擇圖案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奇數線上的第一極化光,其中該第二極化選擇圖案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偶數線上的第二極化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對準標記,其中,該一個或多個左圖案與該一個或多個右圖案平行於該邊緣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對準標記,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係對稱於該顯示面板的中央。
- 一種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方法,該立體影像顯示裝置包含具有形成在一中左部分的一第一對準標記與形成在一中右部分的一第二對準標記的一顯示面板、以及附接於該顯示面板的一圖案相位差膜,該對準方法包括:尋找出該圖案相位差膜的一邊緣線,該參考線與形成在該圖案相位差膜之上端與下端的多餘圖案的其中之一相隔一預設距離;對準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邊緣線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以及當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邊緣線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和該第二對準標記在一容許對準誤差範圍內對準時,附接該圖案相位差膜至該 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與該第二對準標記係與該圖案相位差膜之第一與第二極化選擇圖案之間的該邊緣線對齊,其中該第一極化選擇圖案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奇數線上的第一極化光,其中該第二極化選擇圖案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偶數線上的第二極化光。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對準方法,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的每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左圖案與一個或多個右圖案,該一個或多個右圖案自該一個或多個左圖案偏移安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對準方法,其中,該一個或多個左圖案與該一個或多個右圖案平行於該邊緣線。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的對準方法,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係對稱於該顯示面板的中央。
- 一種用於立體影像顯示裝置的對準系統,該對準系統包括:一第一對準臺,配置以支撐一圖案相位差膜,該圖案相位差膜包含形成在上端與下端的多餘圖案、以及形成在該等多餘圖案之間的一第一極化選擇圖案與一第二極化選擇圖案;一第一影像系統,配置以捕捉該圖案相位差膜的任何一個該等多餘圖案、以及捕捉介於位在該圖案相位差膜之中央的該第一極化選擇圖案與該第二極化選擇圖案之間的一參考線;一第二對準臺,配置以支撐一顯示面板,該顯示面板具有形成在一中左部分的一第一對準標記、以及形成在一中右部分的一第二對準標記;一第二影像系統,配置以捕捉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的影像;一鼓,配置以接收來自該第一對準臺的該圖案相位差膜,並當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參考線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在一容許對準誤差範圍內對準時,在該第二對準臺上附接該圖案相位差膜至該顯示面板上;以及 一控制電腦,配置以分析接收來自該第一影像系統與該第二影像系統的影像,並控制該第一對準臺與該第二對準臺的至少其中之一的啟動以及該鼓的啟動,致使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參考線與該顯示面板的該第一對準標記和該第二對準標記在該容許對準誤差範圍內對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對準系統,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與該第二對準標記的每一個包含一個或多個左圖案與一個或多個右圖案,該一個或多個右圖案自該一個或多個左圖案偏移安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對準系統,其中,該第一對準標記和該第二對準標記與基於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等極化選擇圖案的一參考線對準。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對準系統,其中,該顯示面板為一正面模式與一翻轉模式的其中之一,在該正面模式中,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第一極化選擇圖案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奇數顯示線上的一左眼影像光作為第一極化光,並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偶數顯示線上的一右眼影像光作為第二極化光;以及在該翻轉模式中,該圖案相位差膜的該第一極化選擇圖案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奇數顯示線上的一右眼影像光作為第一極化光,並傳送顯示在該顯示面板之偶數顯示線上的一左眼影像光作為第二極化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20100133412 | 2010-12-23 | ||
KR1020100138249A KR101252093B1 (ko) | 2010-12-29 | 2010-12-29 | 패턴 리타더, 패턴 리타더와 표시패널의 정렬 및 합착 시스템 |
KR1020110034422A KR101773977B1 (ko) | 2010-12-23 | 2011-04-13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의 표시패널에 형성된 얼라인 마크, 그 얼라인 마크를 이용한 얼라인 방법 및 시스템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3394A TW201243394A (en) | 2012-11-01 |
TWI468735B true TWI468735B (zh) | 2015-01-11 |
Family
ID=480938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47727A TWI468735B (zh) | 2010-12-23 | 2011-12-21 | 立體影像顯示器的對準標記,利用該對準標記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6873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00997B (zh) * | 2013-02-22 | 2015-09-21 | Vision Technology Co Ltd C | 具有立體影像顯示功能的立體顯示器及其製作方法 |
TWI489150B (zh) * | 2013-08-09 | 2015-06-21 | A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displaying 2D and 3D images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500644A (en) * | 2002-09-26 | 2005-01-01 | Sharp Kk | Patterned phase difference p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tterned phase difference pl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TW200951491A (en) * | 2008-06-12 | 2009-12-16 | Lg Display Co Ltd | 3D image display, alig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
2011
- 2011-12-21 TW TW100147727A patent/TWI468735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500644A (en) * | 2002-09-26 | 2005-01-01 | Sharp Kk | Patterned phase difference pl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patterned phase difference plat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
TW200951491A (en) * | 2008-06-12 | 2009-12-16 | Lg Display Co Ltd | 3D image display, aligning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43394A (en) | 2012-11-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953025B2 (en) | Align mark of stereoscopic image display, aligning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the align mark | |
US9025111B2 (en) | Seamless display panel using fiber optic carpet | |
KR101461186B1 (ko) | 입체 영상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 |
TWI449989B (zh) | 三維影像顯示裝置 | |
US8952942B2 (en) | Image display device capable of implementing 2D image and 3D imag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 |
JP2007128027A (ja) | 立体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
JP2009053645A (ja) | 電子映像機器 | |
KR101129352B1 (ko) | 3차원 필터 일체형 터치 패널, 이를 구비한 입체 영상 표시장치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 |
US10171801B2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 |
KR20150074452A (ko) | 렌티큘러 렌즈 필름 및 이를 이용한 3차원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 | |
TWI468735B (zh) | 立體影像顯示器的對準標記,利用該對準標記的對準方法與系統 | |
US8455181B2 (en) |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patterned retarder | |
CN102590922A (zh) | 位相差膜和含有该位相差膜的偏光式立体显示器 | |
US10652524B2 (en) | Parallax barrier, display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
KR102143372B1 (ko) | 다중 시각 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US20120320457A1 (en) | Polarization module and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 |
US20160249044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method | |
KR101951297B1 (ko) | 영상표시장치 | |
US20140354785A1 (en) | Method of providing a correct 3d image for a viewer at different watching angles of the viewer | |
KR101252093B1 (ko) | 패턴 리타더, 패턴 리타더와 표시패널의 정렬 및 합착 시스템 | |
KR101773977B1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의 표시패널에 형성된 얼라인 마크, 그 얼라인 마크를 이용한 얼라인 방법 및 시스템 | |
KR102569678B1 (ko) | 편광 부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 장치 | |
KR101972491B1 (ko) | 입체영상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 |
KR20130046745A (ko) | 입체영상 표시장치의 표시패널과 필름 패턴 리타더의 정렬 시스템 및 방법 | |
KR102156344B1 (ko) | 표시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