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59665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9665B
TWI459665B TW101101310A TW101101310A TWI459665B TW I459665 B TWI459665 B TW I459665B TW 101101310 A TW101101310 A TW 101101310A TW 101101310 A TW101101310 A TW 101101310A TW I459665 B TWI459665 B TW I45966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hole
electronic device
positioning
cab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013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0428A (zh
Inventor
Shih Chang Hsu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013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9665B/zh
Priority to US13/734,937 priority patent/US9253901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304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04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6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66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72Means for accommodating flexible lead within the hold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31/00Coupling parts supported only by co-operation with counterpart
    • H01R31/005Intermediate parts for distributing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Insertion, Bundling And Securing Of Wires For Electric Apparatus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電子裝置,尤其是一種可多角度調節並兼具收線功能的電子裝置。
常見的通用序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介面的電子裝置,例如無線網卡、USB快閃記憶體盤(USB flash disk,簡稱U盤)、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簡稱為MP3)、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通常與其它電子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進行插接實現資料或信號的傳輸。隨著電子產品不斷向輕薄短小的方向發展,如何設計出能夠調整多種角度與電子產品進行插接,且方便使用、易於插拔的USB插頭是業界不斷研究的課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多角度調節並兼具收線功能的電子裝置。
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中的一種電子裝置,用於與外部設備進行通訊連接,該電子裝置包括本體、座體以及連接線纜。該本體內設電路板,並設有滑槽。該座體包括導引部及繞線柱,並設有貫通孔,該導引部連接於該繞線柱之鄰近該本體的一側,該導引部與該滑槽配合以使該座體活動連接於該本體,從而調節該本體與該座體之間的相對角度,該繞線柱之周緣設有缺口,該貫通孔貫通於該導引部及該繞線柱並與該缺口相互貫通。該連接線纜包括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及連接於該第一連接端和該第二連接端之間的線纜部,該第一連接端依次穿過該缺口和該貫通孔以電性連接該電路板,該線纜部纏繞於該繞線柱,該第二連接端用於連接該外部設備。
優選地,該本體還包括前蓋及與該前蓋相互扣合的後蓋,該後蓋設有與該貫通孔相對的連接孔,該電路板固定安裝於該前蓋與該後蓋之間以使該連接埠之開口方向朝向該連接孔。
優選地,該後蓋包括滑動部,該滑槽設置於該滑動部並位於該連接孔的側邊,該滑動部設有朝向該滑槽內突出的定位凸點,該導引部設有限位槽以收容該定位凸點,該定位凸點沿該限位槽滑動並形成弧形軌跡。
優選地,該導引部還設有複數定位凹口,該等定位凹口間隔設置於該限位槽中,該定位凸點沿該限位槽滑動的過程中,透過該定位凸點與該等定位凹口配合實現該導引部與該滑動部之間不同角度位置的定位。
優選地,該座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殼體以及第二殼體,該繞線柱固定安裝於該第一殼體和該第二殼體之間並與該第一殼體和該第二殼體共同形成收線空間,該導引部凸設於該第一殼體之背離該繞線柱的一側,該線纜部收容於該收線空間內。
優選地,該第一殼體呈半球形結構以與該本體配合,該第一殼體設有第一貫通孔及與該第一貫通孔同軸相通的第二貫通孔,該第一貫通孔之孔徑小於該第二貫通孔之孔徑,並於該第一貫通孔和該第二貫通孔之間形成階梯部,該第一貫通孔和該第二貫通孔與該貫通孔相通,以供該連接線纜穿過。
優選地,該第一殼體設有收容腔,該收容腔位於該第一殼體之背離該導引部的一側,該座體包括固定件,該固定件收容於該收容腔中並與該第一殼體固定連接,該固定件包括定位部及抵頂部,該抵頂部和該繞線柱分別沿該定位部之兩相對表面突出,該抵頂部收容於該第二貫通孔內並抵頂於該階梯部。
優選地,該固定件設有第三貫通孔,該第三貫通孔貫通於該抵頂部和該繞線柱,並與該第二貫通孔同軸相通,該缺口與該第三貫通孔相通。
優選地,該繞線柱設有一對限位塊,該限位塊相對卡設於該缺口之兩側邊,並將該缺口分成沿該繞線柱之軸向成寬度不等且相互貫通的兩個缺口,該限位塊之朝向該缺口的表面呈波浪狀或者鋸齒狀,以夾持並固定該線纜部。
優選地,該固定件還包括複數限位卡塊以與該第二殼體配合,該等限位卡塊間隔凸設於該繞線柱之遠離該定位部一側的周緣上,該線纜部纏繞於該繞線柱並夾設於該定位部與該等限位卡塊之間。
優選地,該第二殼體包括底殼及複數卡轉部,該底殼呈圓餅狀,該等卡轉部沿該底殼朝向該第一殼體的一側凸出,每個卡轉部設有卡轉口,該卡轉口用於收容於該限位卡塊以將該繞線柱定位於該第二殼體上。
優選地,該第二殼體包括殼體部,該殼體部環繞於該底殼的外緣並與該底殼共同形成容置空間,該卡轉部間隔設置於該容置空間內。
優選地,該第二殼體包括凸肋部,該凸肋部沿該底殼並貼合該殼體部朝向該容置空間內突出,並連接於該殼體部與該卡轉部之間。
優選地,該第二殼體還包括複數卡扣突起,該等卡扣突起間隔設置於該殼體部之邊緣並沿該殼體部之內緣朝向該容置空間內突出,該座體還包括中間隔板,該中間隔板收容於該容置空間內並抵持於該凸肋部與該等卡扣突起之間。
優選地,該中間隔板設有複數卡扣缺口,該等卡扣缺口間隔設置於該中間隔板之邊緣以與該等卡扣突起配合。
優選地,該中間隔板設有中心通孔及複數內凹部,該中心通孔與該貫通孔和該收容孔同軸,該等內凹部間隔設置於該中心通孔的側緣並與該中心通孔相互貫通,該卡轉部收容於該等內凹部中以使該中間隔板固定安裝於該第二殼體內。
優選地,該中間隔板之盤體部還設有一對彈性部以卡扣該連接線纜,該彈性部包括彈性臂及卡勾端,該彈性臂沿該盤體部之徑向延伸,該卡勾端位於該彈性臂之末端並沿該彈性臂朝向卡扣缺口的一側彎折延伸。
優選地,該第二殼體設有一對卡扣端,該卡扣端靠近該殼體部之邊緣並朝向該第一殼體的一側突出,以夾持該線纜部。
優選地,該第一殼體還包括第一收線部以及該第二殼體設有與該第一收線部相對應的第二收線部,該第一收線部沿該第一殼體之鄰近該導引部的一側突出,該第二收線部沿該殼體部之背離該容置空間的一側突出,該第一收合部和該第二收線部相對並共同用於抵持該連接線纜之第二連接端。
優選地,該第一收線部包括第一收合部和第一抵持部,該第一收合部凸設於該第一殼體,該第一抵持部沿該第一收合部朝向遠離該第一殼體的一側延伸,該第二收線部包括第二收合部和第二抵持部,該第二收合部凸設於該殼體部並與該第一收合部相對,該第二抵持部沿該第二收合部朝向遠離該殼體部的一側延伸並與該第二抵持部相對,該第二連接端部分收容於該第一抵持部和該第二抵持部之間並抵持於該第一收合部與該第二收合部之間。
優選地,該座體還包括底座,該底座固定安裝於該第二殼體之背離該收線空間的一側,該底座為具有吸附功能的吸盤,以將該電子裝置緊貼於放置面上。
優選地,該底殼設有收容孔,該收容孔內設有複數首尾相連的內凹槽,該底座包括放置部及連接柱,該連接柱凸設於該放置部並朝向該第二殼體以收容於該收容孔中,該連接柱之外緣設有複數首尾相連的凸肋,該凸肋與該等內凹槽配合以防止該底座相對該第二殼體轉動。
優選地,該連接柱設有固定孔,該固定孔與該收容孔同軸,利用鎖固件穿過該貫通孔並鎖固於該固定孔中,以將該第一殼體和該第二殼體固定安裝於該底座。
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結構簡單、易於使用。本發明之本體的弧形滑槽收容座體之導引部以使該本體活動連接於該座體,於該滑槽內設置定位凸點以與該導引部內所設定位凹口配合,進而調節該本體與該座體之間的相對位置以達到調節角度之目的。同時,利用底座之放置部為吸盤結構,以方便放置。而且,本發明透過固定連接於第一殼體和第二殼體之間的繞線柱收合連接線纜,第一殼體設置第一收線部以及第二殼體設置與第一收線部相對的第二收線部,以方便連接線纜的收合,並利用卡固端卡固連接線纜,以使線纜收合整齊。
請參照圖1和圖2,本發明之電子裝置100用於與外部設備進行通訊連接,並包括本體20、座體40及連接線纜60。該座體40固定放置於放置面,該本體20與該座體40活動連接,該連接線纜60繞設於座體40以連接本體20與外部設備。透過調節座體40或者調節該本體20與該座體40之間的相對角度,以調節本體20的放置角度。在本實施方式中,電子裝置100為無線網卡、USB快閃記憶體盤(USB flash disk,簡稱U盤)、動態影像專家壓縮標準音頻層面3(Moving Picture Experts Group Audio Layer III,簡稱為MP3)及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等,與電子裝置100通訊連接的外部設備可以為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等,該放置面可以為桌面、窗戶、通訊設備的機殼、通訊設備的觸控屏等。
請參照圖3至圖5,本體20包括前蓋22、後蓋24及電路板26,前蓋22與後蓋24相互扣合,電路板26固定安裝於前蓋22與後蓋24之間並與連接線纜60電性連接。
前蓋22包括第一蓋板220、一對沿第一蓋板220兩側彎折延伸的第一側板222以及沿第一蓋板220之底端彎折延伸並位於該第一側板222之間的第一底部224,該第一蓋板220、該第一側板222以及該第一底部224共同形成一個具有第一開口2250的第一收容室225。第一蓋板220凸設複數第一定位塊2202,該第一定位塊2202沿該第一蓋板220朝向第一收容室225內突出並貼合於第一側板222上,以定位電路板26。
電路板26包括板體260及凸設於板體260的連接埠262,該板體260包括第一表面2600及與第一表面2600相對的第二表面2602。該連接埠262凸設於該第二表面2602並朝向後蓋24,且該連接埠262之開口方向與該第一開口2250的開口方向相同以與連接線纜60配合。
後蓋24包括第二蓋板240、一對沿第二蓋板240兩側彎折延伸的第二側板242以及沿第二蓋板240之底端彎折延伸並位於該第二側板242之間的第二底部243,該第二蓋板240、該第二側板242以及該第二底部243共同形成第二收容室245。第二蓋板240與第一蓋板220相對設置以使該第一收容室225與該第二收容室245相互貫通以容置電路板26。第二蓋板240凸設複數第二定位塊2402,該第二定位塊2402沿該第二蓋板240朝向第二收容室245內突出並貼合於第二側板242,以定位電路板26。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定位塊2402之遠離第二蓋板240的一端呈L型以限位該電路板26。
前蓋22之第一側板222設有複數第一卡扣孔2224,該第一底部224設有第二卡扣孔2240及卡扣塊2242,該等第一卡扣孔2224及該第二卡扣孔2240之開口方向均朝向第一收容室225內,該卡扣塊2242沿第一底部224朝向第一收容室225內突出並位於該第二卡扣孔2240之遠離第一蓋板220的一側。後蓋24之第二側板242設有複數第一卡鉤2420以及第二底部243設有第二卡鉤2430及凹口2432。該等第一卡鉤2420之扣鉤沿該等第一卡鉤2420朝向第二側板242突出以與第一卡扣孔2224相互配合,該第二卡鉤2430之扣鉤沿該第二卡鉤2430朝向第二底部243突出,該凹口2432設於第二卡鉤2430之扣鉤處以與卡扣塊2242配合。
安裝時,電路板26收容於第一收容室225和第二收容室245中,板體260抵持於第二定位塊2402上並透過第一定位塊2202的頂推以穩定安裝於第一蓋板220與第二蓋板240之間,連接埠262伸入第二收容室245且開口方向與第一開口2250之方向相同。第一卡鉤2420扣合於第一卡扣孔2224中,第二卡鉤2430扣合於第二卡扣孔2240中以及卡扣塊2242收容於凹口2432中以將第一蓋板220和第二蓋板240固定安裝,從而將電路板26安裝於第一蓋板220與第二蓋板240之間。
前蓋22設有貫通第一蓋板220的第一固定孔2200以及貫通第一側板222的第一連介面2220。電路板26設有第二固定孔2604及第二連介面264,該第二固定孔2604貫通第一表面2600和第二表面2602並靠近該連接埠262以與第一固定孔2200相對,該第二連介面264位於該電路板26的側邊以朝向第一側板222。後蓋24之第二蓋板240設有第三固定孔2400,該第三固定孔2400與該第一固定孔2200相對。安裝時,第一連介面2220與第二連介面264相對並相互貫通,以便接入其他埠,同時,利用固定螺絲28穿過第一固定孔2200和第二固定孔2604並鎖固於第三固定孔2400中,以使前蓋22固定安裝於後蓋24上並將電路板26固定安裝於前蓋22與後蓋24之間。
請同時參照圖6,後蓋24還包括連接板244及滑動部246。該連接板244凸設於第二蓋板240並連接於該第二側板242之間以與第二底部243相對,該滑動部246自該連接板244之背離第二收容室245的一側凸出,以與座體40配合。
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連接板244及該滑動部246均呈弧形結構。安裝時,第一側板222之靠近第一開口2250的端部呈弧形結構並抵持於連接板244上,也就是說,第一側板222之靠近第一開口2250處的弧形端部與連接板244之間為面接觸,從而保證該前蓋22與該後蓋24緊密連接。
該連接板244設有連接孔2440,該連接孔2440與該第二收容室245相互貫通以收容部分連接線纜60。即線纜60穿過連接孔2440伸入第二收容室245與電路板26插接。
該滑動部246設有一對滑槽2460及位於該滑槽2460之間的收容槽2465,該收容槽2465與該連接孔2440相互貫通以收容部分連接線纜60。在本實施方式中,該滑槽2460與該連接板244為同心圓之弧段。第一側邊2462和第二側邊2464共同形成該滑槽2460,該第一側邊2462位於該滑槽2460之遠離該收容槽2465的一側,該第二側邊2464設置於該滑槽2460與該收容槽2465之間以間隔該滑槽2460與該收容槽2465。該第一側邊2462包括第一段24620、第二段24624及位於第一段24620和第二段24624之間的臺階部24625。第一段24620鄰近該連接板244並與該連接板244之弧形長度大致相等,第二段24624沿該滑動部246之遠離連接板244的一側弧形延伸,即該滑槽2460沿滑動部246之靠近前蓋22的一端朝向後蓋24弧形延伸並較連接板244之弧度稍大。該滑動部246還設有定位凸點2466,該定位凸點2466沿該第一段24620朝向滑槽2460內突出,以與座體40配合。
請參照圖7至圖9,連接線纜60包括第一連接端62、第二連接端64及連接於第一連接端62和第二連接端64之間的線纜部66。該第一連接端62伸出座體40以與電路板26之連接埠262連接,以使連接線纜60電性連接電路板26。第二連接端64包括接頭部640及卡固部642,該接頭部640為USB接頭以與外部設備連接,該卡固部642部分包覆接頭部640並固定連接線纜部66。線纜部66纏繞於座體40並透過座體40實現收線及放線功能。在本實施方式中,線纜部66之橫截面呈扁平狀。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線纜部66之橫截面為圓形。
座體40包括導引部420及繞線柱446,並設有貫通孔400(如圖11所示),該導引部420連接於該繞線柱446之鄰近該本體20的一側,該導引部420與該滑槽2460配合以使該座體40活動連接於該本體20,從而調節該本體20與該座體40之間的相對角度。該繞線柱446之周緣設有缺口4460(如圖12所示),該貫通孔400貫通於該導引部420及該繞線柱4460並與該缺口4460相互貫通。
該座體40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殼體42以及第二殼體46,該第一殼體42活動連接於本體20之後蓋24上,以調節本體20與座體40之間的相對角度。該繞線柱446固定安裝於該第一殼體42和該第二殼體46之間並與該第一殼體42和該第二殼體46共同形成收線空間S(如圖11所示),該導引部420凸設於該第一殼體42之背離該繞線柱446的一側,該線纜部66收容於該收線空間S內。
該座體40還包括固定件44、中間隔板45及底座48。該繞線柱446凸設於該固定件44。中間隔板45收容於第二殼體46中並與固定件44相對安裝於收線空間S的兩側。底座48與第二殼體46相互配合,並利用鎖固件43穿過固定件44及第二殼體46並鎖固於底座48。
在本發明之第一種實施方式中,該導引部420、該繞線柱446以及該第一殼體42由一體成型而製成。
在本發明之第二種實施方式中,該導引部420設置於該第一殼體42上,該繞線柱446設置於該固定件44,並透過將該固定件44固定安裝於該第一殼體42上,以實現該導引部420與該繞線柱446之間的連接。
在本發明之其他實施方式中,該導引部420與該繞線柱446活動連接,即該導引部420設置於第一殼體42上,該繞線柱446轉動連接於該第一殼體42。
以下將詳細描述座體40各組成部分的結構特徵。
第一殼體42呈半球體結構以與本體20之後蓋24配合,並包括一對導引部420、第一固定部421、中間部423及第二固定部425。該導引部420分別凸設於第一固定部421和第二固定部425,以使第一固定部421、中間部423及第二固定部425間隔設置,即中間部423夾設於該導引部420之間,以及第一固定部421和第二固定部425分別位於該導引部420之背離該中間部423的一側。本體20之滑動部246連接於第一殼體42,透過導引部420與滑動部246之滑槽2460配合,以使本體20可相對第一殼體42滑動,進而調節本體20與座體40之間的相對角度。每個導引部420設有限位槽4200及複數定位凹口4202,該限位槽4200位於該導引部420之背離該中間部423的一側,該等定位凹口4202間隔設置於該限位槽4200中,以與滑動部246之定位凸點2466配合。該限位槽4200呈弧形延伸,且與該滑槽2460之弧度相同,該弧形限位槽4200之中心與該半球體狀的第一殼體42的中心相同。使用時,該導引部420收容於該滑槽2460中,該定位凸點2466收容於限位槽4200並與該等定位凹口4202的配合,以在滑動過程中將導引部420與滑動部246定位於不同的角度位置。
請參閱圖9,中間部423用於收容滑動部246之第二側邊2464,且該貫通孔400設於該中間部423並沿該第一殼體42之對稱中心貫通。該貫通孔400包括第一貫通孔4230及與該第一貫通孔4230同軸相通的第二貫通孔4232,以供該連接線纜60穿過。第一貫通孔4230位於該中間部423之鄰近該後蓋24的一側並與收容槽2465和連接孔2440相對,該第二貫通孔4232位於該中間部423之鄰近該固定件44的一側。該第一貫通孔4230之孔徑略小於第二貫通孔4232之孔徑,並於該第一貫通孔4230和第二貫通孔4232之間形成階梯部4231,以與所固定件44配合。
第一殼體42還設有收容腔428,該收容腔428位於該第一殼體42之背離該導引部420的一側以收容該固定件44。
固定件44包括定位部440、抵頂部442、一對固定柱444及繞線柱446。該定位部440收容於該收容腔428,並包括第一表面4400及與該第一表面4400相對的第二表面4402。該第一表面4400朝向該收容腔428,該第二表面4402朝向該連接線纜60。抵頂部442沿定位部440之第一表面4400朝向收容腔428突出,並設有第三貫通孔4420及第一缺口4422。該抵頂部442收容於該第二貫通孔4232中以抵頂於該階梯部4231上(如圖11所示),該第三貫通孔4420為該貫通孔400的一部分,並與該第二貫通孔4232和第一貫通孔4230相互貫通。該第一缺口4422設置於該抵頂部442的側緣並與該第三貫通孔4420相互貫通。該固定柱444沿該定位部440之第一表面4400朝向收容腔428內突出,並位於該抵頂部442的兩側以與第一殼體42配合。該第一固定部421設有第一固定孔4210以及該第二固定部425設有第二固定孔4250,該固定柱444設有第三固定孔4440。利用緊固件41分別穿過第一固定孔4210並鎖固於該第三固定孔4440中以及穿過第二固定孔4250並鎖固於第三固定孔4440中,以將該固定件44與該第一殼體42固定連接。
請同時參照圖10,該繞線柱446沿該定位部440之第二表面4402朝向該連接線纜60突出,以用於纏繞連接線纜60,該第三貫通孔4420沿該抵頂部442貫通於該繞線柱446,以使該繞線柱446呈中空狀。該第三貫通孔4420包括收容段4424(如圖11所示),該收容段4424位於該第三貫通孔4420之鄰近該繞線柱446之遠離該定位部440的一端,且呈圓錐體狀以定位鎖固件43,即該收容段4424之孔徑沿該繞線柱446朝遠離該定位部440的方向逐漸縮小。
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定位部440、該抵頂部442與該繞線柱446由一體成型而製成。
固定件44還包括穿線部445及複數限位卡塊448。該限位卡塊448間隔凸設於該繞線柱446之遠離定位部440的周緣以與中間隔板45配合,並沿該繞線柱446的端部突出延伸以與第二殼體46配合。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限位卡塊448呈L型楔形結構卡設於該繞線柱446之末端,並與該繞線柱446由一體成型而製成。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限位卡塊448與該繞線柱446由機械固定方式(如鉚接、螺栓連接等)連接。該穿線部445設置於該繞線柱446的外緣以與連接線纜60配合,並包括一對限位塊4450以及設有第二缺口4452。該第二缺口4452設置於該繞線柱446的側緣以與該第三貫通孔4420相互貫通,第二缺口4452為第一缺口4422於繞線柱446上的延長段。該限位塊4450凸設於該繞線柱446之遠離該定位部440的外緣,並沿該第二缺口4452的側邊延伸至該繞線柱446的內壁。即該限位塊4450相對卡設於該第一缺口4422之兩側邊,並將該第二缺口4452分成沿該繞線柱446之軸向成寬度不等且相互貫通的兩個缺口,由於第二缺口4452之遠離定位部440的一端內卡設部分限位元塊4450,並將該部分第二缺口4452定義為第三缺口4454,這樣,第三缺口4454沿第二缺口4452延伸並與該第三貫通孔4420相互貫通以終止於該收容段4424之最大孔徑處,且第三缺口4454之寬度稍窄於該第二缺口4452,以夾持並固定連接線纜60之線纜部66。在本實施方式中,該限位塊4450相對並於第三缺口4454內的表面呈波浪狀或者鋸齒狀,以夾持並固定連接線纜60。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缺口4422、該第二缺口4452以及該第三缺口4454之沿第三貫通孔4420之軸向的中心線位於同一直線上,且相互貫通連接。
中間隔板45安裝於該第二殼體46內部並利用限位卡塊448與第二殼體46的配合以將中間隔板45設置於固定件44與第二殼體46之間。
中間隔板45呈圓餅狀,並包括盤體部450及一對彈性部456,還設有複數卡扣缺口452及中心通孔454。該盤體部450包括第一表面4500以及與該第一表面4500相對的第二表面4502,該第一表面4500為承載連接線纜60的表面,第二表面4502抵持於第二殼體46中。彈性部456設置於盤體部450以卡扣該連接線纜60,並包括彈性臂4560、卡勾端4562及一對間隙槽4564。在本實施方式中,利用切割的方式於盤體部450上形成彈性部456,這樣,彈性部456與盤體部450之間形成貫通第一表面4500和第二表面4502的間隙槽4564。彈性臂4560沿盤體部450之徑向延伸,以使間隙槽4564位於該彈性臂4560的兩側,從而使彈性臂4560具有彈性。卡勾端4562為彈性臂4560的自由端,並沿彈性臂4560朝向第一表面4500彎折延伸,以用於卡扣連接線纜60。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盤體部450與該彈性部456由一體成型而製成。該卡扣缺口452間隔設置於盤體部450之邊緣並沿第一表面4500下凹,以與第二殼體46配合。中心通孔454貫通於第一表面4500和第二表面4502並位於盤體部450之中心處,這樣,該彈性部456對稱設置於該中心通孔454的外側。該中間隔板45還設有複數內凹部458以與第二殼體46配合,該等內凹部458間隔設置於該中心通孔454的側緣並與該中心通孔454相互貫通。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等內凹部458關於該彈性部456之中心線對稱,即該等內凹部458於該彈性部456之中心線的兩側等量均勻分佈,例如3個內凹部458等間距分佈於該中心線的一側。
第二殼體46呈半球體結構以與繞線柱446配合,並用於收容中間隔板45和底座48。該第二殼體46包括殼體部460、底殼461、複數卡扣突起462、複數卡轉部466、凸肋部467,還設有收容孔464。該底殼461呈圓餅狀,該殼體部460環繞於該底殼461的外緣,該殼體部460與該底殼461共同形成第一容置空間463和第二容置空間465,該第一容置空間463用於收容中間隔板45以及該第二容置空間465用於部分收容底座48。該卡扣突起462分別沿該殼體部460的邊緣朝向第一容置空間463內突出,以與該卡扣缺口452配合,從而將該中間隔板45抵持於該第一容置空間463內。該收容孔464設置於底殼461之中心處,並內設複數首尾相連的內凹槽4640,以卡固該底座48。該凸肋部467沿該底殼461並貼合該殼體部460朝向該第一容置空間463內突出,並連接於殼體部460與該卡轉部466之間,以加強該第二殼體46之強度。該凸肋部467與該中間隔板45之第二表面4502相互接觸,並使該中間隔板45卡設於該凸肋部467與卡扣突起462之間。該卡轉部466沿該底殼461朝向該第一容置空間463凸出,以收容於中間隔板45之內凹部458中,這樣,保證中間隔板45與第二殼體46的同步運動。每個卡轉部466還設有卡轉口4660,該卡轉口4660之開口方向朝向該收容孔464以收容限位卡塊448。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卡轉部466呈凹字形結構或者n字形結構。
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等卡轉部466的數量與該等限位卡塊448和內凹部458的數量相等,且分佈方式相同。
在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第二殼體46與該中間隔板45由一體成型而製成,且該卡勾端4562沿該殼體部460之側緣朝遠離該底殼461的一側突出,以夾持該線纜部66。
底座48用於將該電子裝置100放置於放置面上。在本實施方式中,該底座48為吸盤結構,具有吸附功能,可以貼合於任何光滑的放置面上。
底座48包括放置部480、連接柱482及一對操作部486。該放置部480呈帽狀以使該底座48具有吸附功能,該連接柱482用於與該第二殼體46配合,凸設於該放置部480並朝向第二殼體46以收容於該收容孔464中。該連接柱482設有複數凸肋4820和第四固定孔4822,該等凸肋4820環繞於該連接柱482的外緣以與該等內凹槽4640配合,以防止底座48相對第二殼體46轉動。該第四固定孔4822與收容孔464同軸。該操作部486沿該放置部480的外緣朝向第二殼體46的一側突出,用於施加外力於底座48上。
請同時參照圖11和圖12,主要說明座體40的安裝過程。
底座48之連接柱482收容於第二殼體46之收容孔464中以使該第二容置空間465部分收容放置部480,且該等凸肋4820卡合於該等內凹槽4640中,從而將該底座48固定連接於第二殼體46。
該中間隔板45之第二表面4502朝向第二殼體46的一側並將中間隔板45收容於第一容置空間463中,卡扣突起462扣合於卡扣缺口452中以及該卡轉部466收容於對應的該等內凹部458中,以使該盤體部450抵持於該等卡扣突起462與凸肋部467之間,從而使該中間隔板45固定安裝於第二殼體46內。
該固定件44之限位卡塊448卡合於該第二殼體46之卡轉口4660中,以將固定件44定位於第二殼體46上,此時,該固定件44之定位部440與盤體部450相對,及該定位部440之第二表面4402與該盤體部450之第一表面4500相互平行。
該鎖固件43穿過第三貫通孔4420並鎖固於該第四固定孔4822中,以將該固定件44固定安裝該底座48上,此時,該中間隔板45和第二殼體46亦被完全固定於底座48上。
定位部440收容於收容腔428中,第一殼體42之第二貫通孔4232套設於抵頂部442,該抵頂部442之端面抵持於該階梯部4231上,該第一固定孔4210和該第二固定孔4250分別與該第三固定孔4440相互貫通,利用緊固件41分別穿過第一固定孔4210並鎖固於該第三固定孔4440中以及穿過第二固定孔4250並鎖固於第三固定孔4440中,以將該固定件44與該第一殼體42固定連接。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貫通孔4230、第二貫通孔4232、第三貫通孔4420、中心通孔454、收容孔464以及第四固定孔4822之中心線位於同一直線上。
請同時參照圖13,第一殼體42之導引部420收容於本體20之滑槽2460中以使定位凸點2466收容於限位槽4200中,這樣,透過調節定位凸點2466於限位槽4200中的不同位置,以調節本體20與第一殼體42的相對角度。而且,定位凸點2466卡合於定位凹口4202中以使本體20與第一殼體42固定於某一固定角度位置。此時,連接孔2440與第一貫通孔4230相互貫通。
連接線纜60之第一連接端62穿過第二缺口4452、第三缺口4454以伸入該第三貫通孔4420中以使線纜部66夾持於該第三缺口4454,依次穿過第三貫通孔4420、第一殼體42之第二貫通孔4232和第一貫通孔4230以及後蓋24之收容槽2465和連接孔2440,以與電路板26之連接埠262連接,線纜部66順次纏繞於繞線柱446上並抵持於定位部440之第二表面4402與限位卡塊448之間,第二連接端64為自由端以連接外部設備。
請再次參照圖8和圖9,第一殼體42還包括第一收線部426以及第二殼體46設有與第一收線部426相對應的第二收線部468。
該第一收線部426沿第一固定部421之鄰近導引部420的一側突出,並包括第一收合部4260第一抵持部4264。該第一收合部4260沿第一固定部421之背離收容腔428的一側突出,第一抵持部4264沿該第一收合部4260朝向遠離第一固定部421的一側延伸,並呈L型以夾持連接線纜60之卡固部642。第一收合部4260具有第一抵持表面4266(如圖14所示),該第一抵持表面4266為該第一收合部4260之朝向第一抵持部4264的一側面,以抵持該卡固部642。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一收合部4260呈槽型,並設有複數第一加強肋4262以保證第一收合部4260在製造過程中的成型品質。
同樣地,該第二收線部468沿該殼體部460朝向背離第一容置空間463的一側突出,並包括第二收合部4680以及第二抵持部4684,該第二收合部4680沿殼體部460之背離凸肋部467的一側突出,以與該第一收合部4260相對,該第二抵持部4684沿該第二收合部4680朝向遠離殼體部460的一側延伸,並呈L型以與第一抵持部4264相對以共同夾持連接線纜60之卡固部642。第二收合部4680具有第二抵持表面4686(如圖14所示),該第二抵持表面4686為該第二收合部4680之朝向第二抵持部4684的一側面,以抵持該卡固部642。在本實施方式中,該第二收合部4680亦成槽型以與第一收合部4260相對,並設有複數第二加強肋4682以保證第二收合部4680在製造過程中的成型品質。
請參照圖1和圖14,所示為電子裝置100之第一使用狀態的立體圖。調節本體20以使滑動部246沿導引部420朝向遠離第一收線部426的一側滑動,透過定位凸點2466卡合於定位凹口4202中以將本體20調節至所需的角度。此時,連接線纜60之線纜部66抵持於第一殼體42與第二殼體46之間,並利用中間隔板45之卡勾端4562卡合於線纜部66之遠離繞線柱446之外側,卡固部642的兩側部分別收容於第一抵持部4264和第二抵持部4684之間並抵持於第一收合部4260之第一抵持表面4266和第二收合部4680之第二抵持表面4686,這樣,連接線纜60收合於座體40中。拉動連接線纜60以使卡固部642脫離第一抵持部4264和第二抵持部4684,並轉動連接線纜60之接頭部640以使線纜部66之鄰近卡固部642的一側受扭並偏離第一收線部426和第二收線部468,繼續拉動線纜部66,便可將線纜部66拉出,以達到放線的功能。
請參照圖15和圖16,所示為電子裝置100之第二使用狀態的立體圖。調節本體20以使滑動部246沿導引部420朝向第一收線部426的一側滑動,透過定位凸點2466卡合於定位凹口4202中以將本體20調節至所需的角度。當臺階部24625抵持於線纜部66之靠近第一收線部426的一側時,本體20直立於座體40上。施力於第二連接端64上,以使卡固部642脫離第一抵持部4264和第二抵持部4684,透過拉動線纜部66,便可將線纜部66拉出,以達到放線的功能。將線纜部66沿繞線柱446纏繞,以使卡固部642的兩側部分別收容於第一抵持部4264和第二抵持部4684之間並抵持於第一收合部4260之第一抵持表面4266和第二收合部4680之第二抵持表面4686,以及卡勾端4562卡合於線纜部66,達到完全收線之目的。
本發明之電子裝置100透過收合於座體40上的連接線纜60將本體20與外部設備電性連接,以實現通訊或者資料傳輸之功能。本體20活動連接於座體40,透過調節滑槽2460與導引部420的配合實現角度調節,達到不同放置角度之目的,進而可針對外部設備與本體20之間的位置關係進行調節,以達到較好的通訊效果。而且,本發明運用底座48將座體40放置於放置面上,由於底座48具有吸附功能,放置方便,同時,可透過調節座體40與外部設備之間的放置位置,以達到調節通訊效果之功能。
綜上所述,本發明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舉凡熟悉本案技藝之人士,在爰依本案發明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包含於以下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00...電子裝置
20...本體
22...前蓋
220...第一蓋板
2200...第一固定孔
2202...第一定位塊
222...第一側板
2220...第一連介面
2224...第一卡扣孔
224...第一底部
2240...第二卡扣孔
2242...卡扣塊
225...第一收容室
2250...第一開口
24...後蓋
240...第二蓋板
2400...第三固定孔
2402...第二定位塊
242...第二側板
2420...第一卡鉤
243...第二底部
2430...第二卡鉤
2432...凹口
244...連接板
2440...連接孔
245...第二收容室
246...滑動部
2460...滑槽
2462...第一側邊
24620...第一段
24624...第二段
24625...臺階部
2464...第二側邊
2465...收容槽
2466...定位凸點
26...電路板
260...板體
2600、4400、4500...第一表面
2602、4402、4502...第二表面
2604...第二固定孔
262...連接埠
264...第二連介面
28...固定螺絲
40...座體
400...貫通孔
41...緊固件
42...第一殼體
420...導引部
4200...限位槽
4202...定位凹口
421...第一固定部
4210...第一固定孔
423...中間部
4230...第一貫通孔
4231...階梯部
4232...第二貫通孔
425...第二固定部
4250...第二固定孔
426...第一收線部
4260...第一收合部
4262...第一加強肋
4264...第一抵持部
4266...第一抵持表面
428...收容腔
43...鎖固件
44...固定件
440...定位部
442...抵頂部
4420...第三貫通孔
4422...第一缺口
4424...收容段
444...固定柱
4440...第三固定孔
445...穿線部
4450...限位塊
4452...第二缺口
4454...第三缺口
446...繞線柱
4460...缺口
448...限位卡塊
45...中間隔板
450...盤體部
452...卡扣缺口
454...中心通孔
456...彈性部
4560...彈性臂
4562...卡勾端
4564...間隙槽
46...第二殼體
460...殼體部
461...底殼
462...卡扣突起
463...第一容置空間
464...收容孔
4640...內凹槽
465...第二容置空間
466...卡轉部
4660...卡轉口
467...凸肋部
468...第二收線部
4680...第二收合部
4682...第二加強肋
4684...第二抵持部
4686...第二抵持表面
48...底座
480...放置部
482...連接柱
4820...凸肋
4822...第四固定孔
486...操作部
S...收線空間
60...連接線纜
62...第一連接端
64...第二連接端
640...接頭部
642...卡固部
66...線纜部
圖1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第一使用狀態的立體圖,主要描述本體與座體的配合關係。
圖2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分解圖。
圖3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本體的立體圖。
圖4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本體於第一方向的分解圖。
圖5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本體於第二方向的分解圖。
圖6為圖4中VI部分之局部放大圖,主要描述連接部的結構特徵。
圖7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座體的立體圖。
圖8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座體於第一方向的分解圖。
圖9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座體於第二方向的分解圖。
圖10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中心固定件之局部剖視圖。
圖11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座體於第一方向之剖視圖,主要描述座體的安裝狀態。
圖12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座體於第二方向之剖視圖,主要描述座體的安裝狀態。
圖13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剖視圖,主要描述座體與連接線纜的配合關係。
圖14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之第一使用狀態的立體圖,主要描述收線狀態。
圖15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第二使用狀態的立體圖,主要描述放線狀態。
圖16為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第二使用狀態的立體圖,主要描述座體與連接線纜的配合關係。
100...電子裝置
20...本體
246...滑動部
2460...滑槽
40...座體
420...導引部
4562...卡勾端
4264...第一抵持部
4684...第二抵持部
60...連接線纜
642...卡固部
66...線纜部

Claims (10)

  1.  一種電子裝置,用於與外部設備進行通訊連接,其改良在於,該電子裝置包括:
    本體,內設電路板及滑槽;
    座體,包括導引部及繞線柱,並設有貫通孔,該導引部連接於該繞線柱之鄰近該本體的一側,該導引部與該滑槽配合以使該座體活動連接於該本體,從而調節該本體與該座體之間的相對角度,該繞線柱之周緣設有缺口,該貫通孔貫通於該導引部及該繞線柱並與該缺口相互貫通;以及
    連接線纜,包括第一連接端、第二連接端及連接於該第一連接端和該第二連接端之間的線纜部,該第一連接端依次穿過該缺口和該貫通孔以電性連接該電路板,該線纜部纏繞於該繞線柱,該第二連接端用於連接該外部設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本體包括滑動部,該滑槽設置於該滑動部並位於該連接孔的側邊,該滑動部設有朝向該滑槽內突出的定位凸點,該導引部設有限位槽以收容該定位凸點,該定位凸點沿該限位槽滑動並形成弧形軌跡。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導引部還設有複數定位凹口,該等定位凹口間隔設置於該限位槽中,該定位凸點沿該限位槽滑動的過程中,透過該定位凸點與該等定位凹口配合實現該導引部與該滑動部之間不同角度位置的定位。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繞線柱設有一對限位塊,該限位塊相對卡設於該缺口之兩側邊,並將該缺口分成沿該繞線柱軸向成寬度不等且相互貫通的兩個缺口,該限位塊之朝向該缺口的表面呈波浪狀或者鋸齒狀,以夾持並固定該線纜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座體包括相對設置的第一殼體以及第二殼體,該繞線柱固定安裝於該第一殼體和該第二殼體之間並與該第一殼體和該第二殼體共同形成收線空間,該導引部凸設於該第一殼體之背離該繞線柱的一側,該線纜部收容於該收線空間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第二殼體設有一對卡扣端,該卡扣端靠近該第二殼體的邊緣並朝向該第一殼體的一側突出,以夾持該線纜部。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座體還包括固定安裝於該第二殼體內的中間隔板,該中間隔板包括一對彈性部以卡扣該連接線纜,該彈性部包括彈性臂及卡勾端,該彈性臂沿該中間隔板之徑向延伸,該卡勾端位於該彈性臂之末端並朝向該第一殼體的一側彎折延伸。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至第7項中任一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第一殼體還包括第一收線部以及該第二殼體設有與該第一收線部相對設置的第二收線部,該第一收線部沿該第一殼體之鄰近該導引部的一側突出,該第二收線部沿該第二殼體之外緣突出,該第一收線部和該第二收線部分別位於該收線空間之遠離該繞線柱的外側,以共同用於抵持該連接線纜之第二連接端。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第一收線部包括第一收合部和第一抵持部,該第一收合部凸設於該第一殼體,該第一抵持部沿該第一收合部朝向遠離該第一殼體的一側延伸,該第二收線部包括第二收合部和第二抵持部,該第二收合部凸設於該第二殼體並與該第一收合部相對,該第二抵持部沿該第二收合部朝向遠離該第二殼體的一側延伸並與該第二抵持部相對,該第二連接端部分收容於該第一抵持部和該第二抵持部之間並抵持於該第一收合部與該第二收合部之間。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電子裝置,其改良在於,該座體還包括底座,該底座固定安裝於該第二殼體之背離該收線空間的一側,該底座為具有吸附功能的吸盤,以將該電子裝置緊貼於放置面上。
TW101101310A 2012-01-13 2012-01-13 電子裝置 TWI4596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1310A TWI459665B (zh) 2012-01-13 2012-01-13 電子裝置
US13/734,937 US9253901B2 (en) 2012-01-13 2013-01-05 Electronic device with cable collecting funct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01310A TWI459665B (zh) 2012-01-13 2012-01-13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0428A TW201330428A (zh) 2013-07-16
TWI459665B true TWI459665B (zh) 2014-11-01

Family

ID=48779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01310A TWI459665B (zh) 2012-01-13 2012-01-13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9253901B2 (zh)
TW (1) TWI4596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53988A1 (en) * 2023-01-22 2024-07-25 Gsi Electronique Inc Commodity monitoring systems, cable assemblies, cable sensor nodes,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A2307159A1 (en) * 1997-10-24 1999-05-06 John Major Cable housing device
US6433274B1 (en) * 2000-01-06 2002-08-13 Mobility Electronic, Inc. Power converter device
US20060043902A1 (en) * 2004-08-27 2006-03-02 Sung-Lin Tsai Power supply device with built-in cord spool for a power transmission cord
KR20080105847A (ko) * 2007-06-01 2008-12-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진공 청소기
US8157569B1 (en) * 2011-02-08 2012-04-17 Longlife International Limited Biaxially rotatable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0428A (zh) 2013-07-16
US9253901B2 (en) 2016-02-02
US20130182398A1 (en) 2013-07-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46917B2 (ja) 接続機構
US20130005173A1 (en) Multi-plugging connector system
JP6302543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KR20190094470A (ko) 릴 어셈블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 단말기
US9077133B2 (en) Multi-position duckhead adapter plugs and associated moveable plug assemblies
TW201329685A (zh) 插頭可分離式之多向電源供應器
TW201630510A (zh) 保護套
US20140170871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rotable connector
US9871312B2 (en) Foldable plug and electronic device thereof
US9461404B2 (en) Connector
US7967616B1 (en) In-wall mounted receptacle device
TW201618648A (zh) 電子裝置
TWI459665B (zh) 電子裝置
CN103208711B (zh) 电子装置
KR20190100330A (ko)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 단말기
KR20140019244A (ko) 박형 와이어 투 보드 커넥터용 래칭 장치
US8971050B2 (en) Circuit board assembly having two members rotating in opposite directions
TWI459647B (zh) 掀蓋式插座連接器
TWM569511U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JP5885283B2 (ja) 通信ケーブル用コネクタ
US8602824B2 (en) Ultrathin USB female connector
TWI559629B (zh) 掀蓋式插座連接器
CN221041746U (zh) 一种外接设备
CN202134777U (zh) 具有转向结构的接头
TWM523985U (zh) 連接器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