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9042B - 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 Google Patents
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59042B TWI459042B TW100131189A TW100131189A TWI459042B TW I459042 B TWI459042 B TW I459042B TW 100131189 A TW100131189 A TW 100131189A TW 100131189 A TW100131189 A TW 100131189A TW I459042 B TWI459042 B TW I459042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ight
- diffusing film
- film
- diffusing
- resi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6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fabrication or manufacturing method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關於使用於面光源裝置時,亮度或照度高,而且可減小亮度不均或照度不均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使用該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之面光源裝置、及使用該面光源裝置之顯示裝置或照明裝置。
液晶顯示模組(LCD)係利用薄型、輕量、低消耗電力等的特徵,而多用作為平板顯示器,其用途係作為行動電話、攜帶型資訊終端(PDA)、個人電腦、電視等的資訊用顯示裝置而年年擴大著。
於液晶顯示裝置中,為了抑制自光源到面板的傳達路之損失,提高面板上的亮度,而在液晶單元的下面側裝備有面光源裝置。
近年來,面光源裝置不僅使用於液晶顯示裝置,而且使用於燈具或電飾看板等的廣泛領域。
於面光源裝置中,組合面光源裝置的基本單元與透鏡薄膜、光擴散薄膜及增亮薄膜等的各種光學薄膜或擴散板等光學構件,而提高面光源裝置的亮度或照度,或謀求的亮度或照度的均勻性之提高。一般使用2~4片的光學構件(例如參照非專利文獻1)。
例如,有揭示使亮度提高用的透鏡薄膜(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
此透鏡薄膜由於利用透鏡的聚光效果而謀求亮度的提高,可提高自正面眺望時的亮度,但具有與自正面眺望時的亮度相比,自斜向眺望時的亮度大幅降低,而且價格高之問題。
作為為解決上述與自正面眺望時的亮度相比,自斜向眺望時的亮度大幅降低之問題的方法,有揭示除了透鏡薄膜,還併用2片的異向性光擴散薄膜之技術(例如參照專利文獻2)。
又,以上述透鏡薄膜一片,亮度的均勻性係不充分,有揭示組合透鏡薄膜與異向性的光擴散薄膜之技術(參照專利文獻3)。
另外,有揭示於上述透鏡薄膜上,更併用增亮薄膜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4)。然而,不能有效地減低亮度的角度依賴性。
近年來,由於利用面光源裝置的顯示裝置等之快速普及,而強烈要求更高亮度,且改善亮度的面內之均質性或亮度的角度依賴性之面光源裝置。再者,從裝置的薄型化或經濟性方面來看,強烈要求面光源裝置所用的光學薄膜構件之片數減低。
因此,亦檢討對單一的基材薄膜本身賦予擴散性之嘗試(例如參照專利文獻5)。
然而,專利文獻5中記載的薄膜係擴散度小,暗示亮度的水平或面內亮度均質性及圖案隱蔽性等不充分。
另一方面,有揭示在由丙烯酸樹脂所成的導光板表面上,塗佈由丙烯酸預聚物所成的液狀樹脂,在該塗佈面上積層由聚碳酸酯樹脂所成的光擴散薄膜後,使上述液狀樹脂硬化而一體化之方法(參照專利文獻6)。
專利文獻6中,關於由聚碳酸酯樹脂所成的光擴散薄膜,根據所記載的圖,係利用表面突起所致的光之擴散或散射的表面擴散型光擴散薄膜,但沒有揭示其具體的內容或光學特性。
又,有揭示複合使用異向性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與等向性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之方法(參照專利文獻7參照),及複合使用異向性的內部光擴散薄膜、等向性的表面光擴散薄膜及稜鏡之方法(參照專利文獻8)。
上述專利文獻7及8中揭示的技術皆僅疊合上述構件間或面光源單元而評價,沒有言及構件的貼合所致的亮度提高效果。此等技術係針對燈像的消去性或亮度不均的減低者,記載有效地利用各層與空隙部分的折射率差。
另一方面,於傳送信息的顯示裝置之一,有電照顯示裝置。電照顯示裝置係設置一種在照明裝置的出光部印刷有信息的內容之透光性印刷體,將來自照明裝置的光照射於印刷體,不論電照顯示裝置所設置的空間之明亮度為何,而經常傳達所印刷的信息者,例如作為廣告用、導引用、目的地顯示用、家電、OA機器、車輛的顯示用及遊戲機的顯示用等而使用於許多的領域中。
於廣告用或導引板等的大型裝置時,要求高的表面亮度,同時亮度的均質性,即消去照明裝置的光源之燈像的機能。因此,必須使照明裝置的光源之光擴散,對照明裝置或印刷體賦予光擴散機能。
例如,有揭示在印刷體的單面上積層發泡樹脂層,藉由發泡樹脂層中的氣泡而將光擴散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9)。
又,有揭示藉由使用具有光擴散性的印墨,對印刷體本身賦予光擴散性之方法(例如參照專利文獻10及11)。
近年來,要求照明裝置的光源之明亮度的提高,而且電照顯示裝置的薄型化。又,對於電照顯示裝置,亦要求節能。基於如此的背景,強烈希望開發出能進一步提高回應此等要求的電照顯示裝置之顯示部的正面亮度,而且減小亮度不均之電照顯示裝置,或可適用於該電照顯示裝置的構件。
[專利文獻1]特開2004-4970號公報
[專利文獻2]特開2008-256797號公報
[專利文獻3]特開2006-251395號公報
[專利文獻4]特表平09-506985號公報
[專利文獻5]特開2007-10798號公報
[專利文獻6]特開平06-324216號公報
[專利文獻7]特開2010-44319號公報
[專利文獻8]特開2010-44320號公報
[專利文獻9]特開平07-92922號公報
[專利文獻10]特開2009-189669號公報
[專利文獻11]特開2010-49118號公報
[非專利文獻1]內田龍男監修「圖解電子顯示器大全」(工業調査會刊)P47~48
本發明係解決上述習知技術的問題點者,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具有當使用於面光源裝置時,亮度或照度高,而且該亮度或照度的不均可減小之特定光學特性及構成。又,目的在於提供一種使用該光擴散薄膜的面光源裝置,及一種使用該面光源裝置的顯示裝置或照明裝置。還有,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具有當使用於電照顯示裝置時,亮度高,而且亮度不均可減小之特定光學特性及構成。又,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電照顯示裝置,其使用該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亮度高,而且亮度不均小,更節能化。
本發明具有以下(1)~(27)的構成。
(1)一種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特徵為將同時滿足下述(i)~(iii)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50~100%的基材(C)積層所成,而且在兩者的界面沒有空氣層:
(i)波長550nm的光之全光線透過率為40~84%;
(ii)主擴散方向的波長550nm之光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度(I30
)對在出射角0度的透過度(I0
)之比例(I30
/I0
×100)為8.0~95%;
(iii)550nm的波長之光的變曲率為4.0~100%。
(2)如(1)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內部光擴散薄膜(A)含有由互相非相溶性的至少兩種熱塑性樹脂的混合物所成之層。
(3)如(2)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非相溶性的樹脂之至少一種係聚烯烴系樹脂。
(4)如(3)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非相溶的熱塑性樹脂之兩種係聚烯烴系樹脂。
(5)如(4)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非相溶的熱塑性樹脂之兩種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及聚乙烯系樹脂。
(6)如(4)或(5)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至少一面上,積層有由聚烯烴系樹脂所成的表面層。
(7)如(6)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形成該表面層的聚烯烴系樹脂係由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所構成。
(8)如(7)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係至少含有羧基。
(9)如(1)~(8)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基材(C)係由樹脂及/或玻璃所構成。
(10)如(9)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基材(C)係積層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兩面。
(11)一種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10)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單面的出射面。
(12)一種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10)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兩面的出射面。
(13)一種顯示裝置,其係使用如(11)或(12)記載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所成。
(14)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1)或(12)記載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所成。
(15)如(1)~(9)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含有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600~5000μm2
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當作構成材料。
(16)如(15)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內部光擴散薄膜(A)、表面光擴散薄膜(B)及基材(C)的積層順序係選自於下述(i)~(iii):
(i)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
(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基材(C)/內部光擴散薄膜(A);
(i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內部光擴散薄膜(A)。
(17)如(15)或(16)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表面光擴散薄膜(B)係藉由賦型而附有表面凹凸。
(18)如(15)或(16)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表面光擴散薄膜(B)係藉由含有微粒子的層而附有表面凹凸。
(19)如(15)~(18)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使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疊合而複合。
(20)一種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5)~(19)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出射面的至少一面所成。
(21)一種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5)~(19)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出射面的兩面所成。
(22)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9)或(20)記載的面光源裝置所成。
(23)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19)或(20)記載的面光源裝置所成。
(24)如(1)~(10)中任一項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含有印刷層(D)當作構成材料。
(25)如(24)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含有表面光擴散薄膜(B)當作構成材料。
(26)一種電照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將如(24)或(25)記載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設置於照明裝置的出光面所成。
(27)如(26)記載的電照顯示裝置,其具有藉由電照顯示裝置的周圍之明亮度來調節電照顯示裝置的照明裝置之明亮度的手段。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由於具有特定光學特性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與具有特定光學特性的基材,係以在兩者的界面沒有空氣層的狀態下積層,故使用於面光源裝置時,可提高面光源裝置的出光效率或出光效率的均勻性,面光源裝置的高亮度化或高照度化變成可能,而且可提高亮度或照度的均質性。
又,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由於是由具有特定光學特性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具有特定表面構造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光擴散方法不同的兩種光擴散薄膜之積層體所構成,故使用於面光源裝置時,可提高面光源裝置的出光效率或出光效率的均勻性,面光源裝置的高亮度化或高照度化變成可能,而且可提高亮度或照度的均質性。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由於積層印刷層與具有特定光學特性的內部光擴散薄膜,按照所欲更積層具有特定表面構造的表面光擴散薄膜,故使用於電照顯示裝置時,可提高照明裝置的光源之出光效率或該出光效率的均勻性,電照顯示裝置的顯示部可高亮度化,而且可提高亮度的均質性。
因此,藉由減低面光源裝置的光源之輸出減低或各種光學薄膜的使用片數,可提高面光源裝置的經濟性。
又,藉由上述面光源裝置的使用,可謀求顯示裝置及照明裝置的性能升高或經濟性的升高。
另外,本發明的電照顯示裝置,當所設置的場所為明亮時,即使不點亮電照顯示裝置的照明裝置,也由於內部光擴散薄膜具有高的反射特性,而可藉由外光的明亮度來非常清晰地辨識所顯示的信息。因此,當所設置的場所為明亮時,可以停止照明裝置的點燈之方式,對應於外光的明亮度,藉由調節固定於電照顯示裝置的照明裝置之明亮度,而謀求照明裝置的節能化。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重要的是將同時滿足下述(i)~(iii)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50~100%的基材(C)積層所成,而且在兩者的界面沒有空氣層。
(i)波長550nm的光之全光線透過率為40~84%。
(ii)主擴散方向的波長550nm之光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度(I30
)對在出射角 0度的透過度(I0
)之比例(I30
/I0
×100)(擴散度比率)為8.0~95%。
(iii)550nm的波長之光的變曲率為4.0~100%。
又,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可含有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600~5000μm2
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當作構成材料。再者,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可含有印刷層(D)當作構成材料。
本發明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必須同時滿足以下的(i)~(iii)。
(i)波長550nm的光之全光線透過率為40~84%。
(ii)主擴散方向的波長550nm之光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度(I30)對在出射角0度的透過度(I0
)之比例(I30
/I0
×100)為8.0~95%。
(iii)550nm的波長之光的變曲率為4.0~100%。
本發明中,著眼於550nm的波長之光。此係基於對人類的眼睛而言,波長550nm附近的光之分光視感效率係最高。
本發明中的全光線透過率係藉由實施例中記載的方法測定而求得。即,以主擴散方向呈水平的方式,固定於自記分光光度計的試料台而測定。此係因為當為等向地擴散之薄膜時,即使改變薄膜的固定方向,全光線透過率也沒有變化,但當為在特定方向將光擴散的所謂之異向性擴散薄膜時,全光線透過率係隨著測定時的薄膜之固定方向而變化。全光線透過率由於係以積分球受光而測定,故認為不會隨著本來薄膜的固定方向而變化,但於異向性擴散薄膜時,因為會隨其固定方向而全光線透過率大幅變化而是一種應對方式。
主擴散方向例如可以使雷射標記器的光通過薄膜時的透過光之擴散來判斷。即,將以雷射標記器使光透過薄膜時的出射光擴散之方向當作主擴散方向。再者,以該主擴散方向呈水平方向而固定測定時,全光線透過率變低。
其理由雖然未確定,但推測由於積分球的受光部位置之影響。茲認為是否因為主擴散方向的擴散光若成為直接入射於積分球的受光部之位置關係,則強烈受到此直接入射的擴散光之影響。
再者,後述的實施例中記載的本發明之測定法使用的測定裝置中所用的積分球,由於係在積分球的上部頂點設置受光部,故料想係使用最不易受到直接入射於此受光部的光之影響的方向中之測定值,而成為反映真的全光線透過率之值。
因此,重要的是使用實施例記載的測定方法中所用的自記分光光度計(UV-3150;島津製作所公司製)及附積分球的裝置(ISR-3100;島津製作所公司製)進行測定。
全光線透過率更佳為43~80%。全光線透過率若高於本發明的範圍,則亮度不均變大而不宜。相反地,若低於本發明的範圍,則亮度變低而不宜。
擴散度比率係一種新擴散度之尺度,其反映以550nm的波長之光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度(I30
)對在出射角0度的透過度(I0
)之比例(I30
/I0
×100)所表示的正透過度與擴散性透過度之平衡。即,與擴散度比率成比例,擴散性透過度的比率變高。
為了提高亮度,較佳為提高正透過性。然而,正透過度若變高則亮度變高,但亮度不均亦變大。為了抑制亮度不均,必須提高擴散性透過度。一般地,正透過性與擴散性透過度係成反比例。因此,亮度與亮度不均係成為二律背反現象。於是,為了使高亮度與低的亮度不均並存,重要是成為適度的擴散度比率。
擴散度比率更佳為10~90%。擴散度比率若低於本發明的範圍,則擴散性不足,亮度不均變大而不宜。相反地,若高於本發明的範圍,則與上述全光線透過率的範圍之並存係技術上變困難,亮度降低而不宜。
擴散度比率更佳為20~90%,尤佳為25~90%。
擴散度比率係藉由實施例中的記載的方法來求得。
變曲率係顯示使光入射於光擴散薄膜時,在通過薄膜中的過程,光的進行方向彎曲的所謂光之變曲效果的程度,即顯示以高角度所入射的光經由變曲效果而變曲至正面方向出射的光量與照原樣直進的光量之程度的尺度。該變曲率係以實施例中記載的方法來測定,故為本發明者等新確立的評價尺度。以相對於60度的角度入射時60度的角度直進的光之透過度而言,薄膜內通過的變曲至0度(正面)方向出射的光之透過度的比率表示。因此,於某一意義上,亦可視為表示對正面的聚光效果之尺度。因此,此變曲率大的光擴散薄膜亦可視為兼具一種透鏡效果。
排除後述的基材與內部光擴散薄膜(A)之間的空氣層時,變曲率例如是隔著密接層的積層作用於亮度提高效果之尺度。
本發明中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具有比習知的光擴散薄膜或透鏡薄膜大的變曲效果。因此,推測可有效率地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變曲率較佳為10~80%,更佳為20~80%。變曲率若比本發明的範圍低,則後述本發明的重要要素之一的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的界面沒有空氣層之效果係降低而不宜。相反地,若比本發明的範圍高,則、上述與全光線透過率或擴散度比率的並存與兼顧係變困難。
本發明中,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異向性度係沒有限定。可為對於任何方向皆大致均等地擴散之所謂等向性擴散,亦可為任一特定方向擴散的所謂異向性擴散。惟,於異向性度高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時,必須注意實際使用時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之設置方向。
即,必須以在實際使用時較佳的方向中將光擴散之方式設置。例如,於如冷陰極管之光源為線狀的情況,為了減小亮度不均,內部光擴散薄膜的主擴散方向較佳為設置在與光源的長度方向呈正交的方向。若對應於該方法,則可更提高與使用等向性高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同一亮度不均比較時的亮度。因此,異向性度高者可說是更佳。
異向性度例如係可藉由前述方法等來控制。異向性度較佳為0.8以上,更佳為2.0以上,尤佳為10以上。
本發明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實施例中記載的方法所測定的波長440nm之光的主擴散方向之配光分布圖案的半值寬較佳為19度以上,更佳為50度以上,尤佳為100度以上,上限係150度附近。
半值寬若低於19度,則亮度不均變大而不宜。另一方面,若超過150度則技術上困難,而且亮度提高效果係降低。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中所使用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只要是具有藉由薄膜的內部所存在之光擴散成分而使光擴散的機能之薄膜,則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含有由在透明基質樹脂層中摻合與該基質樹脂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子而成之層的光擴散薄膜,於光通過薄膜時在該微粒子與基質樹脂的界面使光散射而擴散者,或由至少兩種互相非相溶性的樹脂之摻合物所成的所謂含有海/島法或含有共連續相法構造所成的層之光擴散薄膜,於光通過薄膜時藉由在海/島相或共連續相的界面使光散射而擴散者等。又,可舉出上述方法所組合的方法。
又,本發明中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係可為單層,也可為二層以上的多層構成。於多層構成時,至少一層若係由在透明基質樹脂層中摻合與該基質樹脂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子而成的層或至少兩種的非相溶性樹脂之摻合物所構成之所謂由海/島法或共連續相法構造所成的層,則其它層亦可為不具有光擴散性的僅是透明層。又,全部層亦可為光擴散層的構成。
於上述構成之中,由至少兩種的互相非相溶性的樹脂之摻合物所成之所謂含有由海/島法或共連續相法構造所成的層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由於不需要含有非熔融性的微粒子當作將光擴散的成分,故即使以熔融壓出成型法來實施,在製膜步驟的熔融樹脂之過濾中,也可減低過濾器的堵塞,生產性優異,同時具有所得之薄膜的澄清度亦高的特徵。
本發明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係如後述,重要的為在光通過薄膜內時,遭遇光擴散成分所致的複數次散射之所謂多重散射效果,光擴散成分的薄膜之厚度方向的平均直徑較佳為薄膜的厚度之至少1/2以下,更佳為1/3以下,尤佳為1/10以下。
例如,以電子顯微鏡觀察薄膜的截面時,在厚度方向畫出任意的直線時,該線上所存在的粒子之數目較佳為5個以上,更佳為10個以上,尤佳為30個以上。
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由於面內的光學特性之均勻性為重要,故光擴散成分較佳為儘可能均勻地存在於面內。然而,只要確保面內的光學特性之均勻性,則關於厚度方向的光擴散成分之均勻性係不拘。例如,亦可局部存在於厚度方向的特定部分。
於本發明中,作為至少兩種的互相非相溶性的熱塑性樹脂之混合物中所用的熱塑性樹脂,例如可舉出聚乙烯系樹脂、聚丙烯系樹脂、聚丁烯系樹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及聚甲基戊烯系樹脂等的聚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氟系樹脂及此等的共聚物等。
可由此等熱塑性樹脂中選擇互相非相溶性(互相不溶合)的熱塑性樹脂之至少兩種類,從可安定地展現上述特性及經濟性之點來看,較佳為至少一種係由聚烯烴系樹脂所構成。
作為兩種類樹脂的另一個樹脂,聚烯烴系樹脂、聚酯系樹脂及氟系樹脂等係合適。考慮光學特性以外的要求特性或經濟性等而適宜選擇。
上述至少兩種的互相非相溶性的熱塑性樹脂之配合比例,各自以質量比表示較佳為10/90~90/10,尚佳為20/80~80/20,更佳為30/70~70/30的比例。
特別地,從耐光性或經濟性之點來看,較佳為兩種皆使用聚烯烴系樹脂。兩種樹脂的折射率差較佳為0.003~0.07的範圍。更佳為0.05~0.005的範圍,尤佳為0.01~0.02。
作為上述至少兩種的互相非相溶性的熱塑性樹脂所使用的熱塑性樹脂之熔體流速,例如於海/島法時,由於取決於熔體流速的組合而大幅變化,光學特性會變化,故可按照所要求的光學特性或島相的大小或形狀來適宜選擇。
例如,上述兩種皆使用聚烯烴系樹脂時,各自在230℃所測定的熔體流速為0.1~100的範圍之適宜組合係可實施。
於本發明中,如前述,較佳為對擴散度賦予異向性。為了賦予該特性,較佳為在島構造具有異向性。為了形成如此形狀的島構造,較佳為使海成分樹脂與島成分樹脂之熔融黏度具有差異。特別地,島成分的熔融黏度較佳為比海成分還低。因此,例如,較佳為給予熔體流速的差,較佳為使島成分的熔體流速比海成分高。又,亦較佳使海成分樹脂與島成分樹脂的剛性具有差異。特別地,較佳為使島成分的剛性比海成分還低。
又,於島成分的熔體流速低時,由於模頭內的剪切或牽拉,而難以施予島成分變細的力,異向性會降低。質量比愈偏離50/50,則該傾向愈強。考慮此等傾向,進行各特性的調整。
兩種樹脂例如為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與聚乙烯系樹脂的組合,可容易安定地得到本發明的光學特性,且經濟性優異而較佳。又,亦具有耐紫外線安定性優異的特徵。
作為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例如可舉出降冰片烯或四環十二烯等具有環狀的聚烯烴構造者。
例如,可舉出(1)於對降冰片烯系單體的開環(共)聚合物,按照需要進行如馬來酸附加、二環戊二烯附加之聚合物改性後,而氫化的樹脂,(2)使降冰片烯系單體進行加成型聚合的樹脂,(3)使降冰片烯系單體與乙烯或α-烯烴等的烯烴系單體進行加成型聚合的樹脂等。聚合方法及氫化方法係可藉由常用方法來進行。
作為聚乙烯系樹脂,可為單一聚合物,也可為共聚物。於共聚物時,較佳為50莫耳%以上係乙烯成分。
聚乙烯系樹脂的密度或聚合方法等亦沒有限定,較宜使用密度為0.909以下的共聚物。例如,可舉出與丙烯、丁烯、己烯及辛烯等的共聚物。聚合方法係可為二茂金屬觸媒法及非二茂金屬觸媒法中的任一者。
特別地,從可安定賦予高擴散性之點來看,較宜使用乙烯與辛烯的嵌段共聚物。例如,作為該樹脂,可舉出DOW化學公司製的INFUSE(TM)。
使用乙烯與辛烯的嵌段共聚物之較佳理由雖然未確定,但推測與環狀聚烯烴系樹脂的相溶性係比其它聚烯烴系樹脂優異之貢獻。
於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與聚乙烯系樹脂的組合時,較佳為將聚乙烯系樹脂當作海相,而且使該海相的聚乙烯系樹脂之熔體流速比島相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之熔體流速還高。
於環狀聚烯烴系樹脂與聚乙烯系樹脂的組合時,較佳為全部樹脂量中配合10~60質量%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更佳為配合10~50質量%。
上述樹脂係可由一般市售的通用性高之樹脂中選擇,但為了對應於可安定生產等,亦可使用特別訂購品。
上述中所詳述的部分終究是例示,不受此等所限定。只要在滿足上述光學特性範圍內適宜選擇即可。
於本發明中,作為前述至少兩種的互相非相溶性的熱塑性樹脂之混合物,當兩種皆使用聚烯烴系樹脂時,較佳為在由至少兩種的聚烯烴系樹脂之混合物所成的層之至少一面上,積層主要由聚烯烴系樹脂所成的表面層。
藉由上述表面層的形成,在熔融壓出製膜時,可抑制在模頭的出口所發生者,例如抑制稱為「口模焦料」的在模頭出口發生的樹脂劣化物造成的附著物之發生,故可長時間安定地連續製膜。又,例如在使用乙烯與辛烯的嵌段共聚物等柔軟性聚烯烴系樹脂時,抑制所發生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之黏連性。
上述表層之形成時所用的聚烯烴系樹脂,因展現黏連性的抑制等之效果等,較佳為使用結晶性的樹脂。
作為上述表層之形成時所用的聚烯烴系樹脂,較佳為使用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藉此,可提高與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其它素材之接著性。例如,於後述的光擴散薄膜積層片之製造中,可謀求與塑膠片的接著性之提高。又,可賦予與作為光學用材料所廣泛使用的丙烯酸系樹脂或聚碳酸酯系樹脂之熱接著性。
上述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較佳為在其骨架中含有乙烯、丙烯、丁烯、己烯、辛烯、甲基戊烯及環狀烯烴中的至少一種單體。
可為使用一種的上述單體之均聚物,也可為使用兩種以上的單體之共聚物。
本發明中之上述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較佳為含有至少一種的極性基。作為極性基,可舉出羧酸基、磺酸基、膦酸基、羥基、環氧丙基、異氰酸酯基、胺基、醯亞胺基、唑啉基、酯基、醚基、羧酸金屬鹽基、磺酸金屬鹽基、膦酸金屬鹽基、三級胺鹽基或四級胺鹽基等。該極性基係可為一種,也可含有兩種以上。極性基只要按照構成內部光擴散層的聚烯烴系樹脂之組成或密接對象的構件之種類或所需要的密接力等來適宜選擇即可,較佳為至少含有羧基。
又,本發明中之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係可在聚烯烴樹脂的高分子鏈中直接導入極性基,而且也可為導入其它樹脂中、添加、混合的狀態。又,視情況而定,本發明的聚烯烴樹脂亦可在分子鏈的末端或內部導入,例如使羧酸基或羥基與可和此等反應的化合物反應而改性使用。
於本發明中,上述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係可單獨一種使用,也可為摻合有兩種以上的摻合組成物。又,亦可為摻合有不含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或其它種類的樹脂之摻合組成物。於該摻合組成物時,較佳為含有10質量%以上的上述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更佳為含有30質量%以上。
上述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較佳為由結晶性的樹脂所構成。樹脂的熔點較佳為100~180℃。
上述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只要具有上述特性則沒有限定,例如作為接著性聚烯烴系樹脂所市售的樹脂係可適用。例如,可舉出Admer樹脂(TM,三井化學公司製)、Modic樹脂(TM,三菱化學公司製)或Adtex樹脂(TM,日本聚乙烯公司性)及Bondfast樹脂(TM,住友化學公司製),並沒有特別的限定。
藉由在上述內部光擴散層上,積層由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所成的層,與僅由光擴散層的單層所成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相比,可提高與其它素材的接著性。又,可改善薄膜的防黏連性或滑性、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操作性等。還有,可賦予與各種素材的熱接著性。
本發明中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之製造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定,從經濟性之點來看,較佳為藉由熔融壓出成型來製膜的方法。
製膜方法係沒有特別的限制,例如可為T模頭法及吹塑法中的任一者。又,可為未延伸的薄膜,也可進行延伸處理。
於含有二層以上的構成時,較佳為藉由共壓出法來製膜。例如,可藉由壓出積層法來製造,也可藉由接著劑等來貼合2片以上的薄膜。
於該製造中,例如當以海/島法實施時,取決於樹脂的壓出溫度、擠壓機及模頭內的剪切、由模頭到冷卻輥間的牽拉比及到冷卻輥的片之緊貼方法等方式,島相的尺寸或形狀會大幅變化。結果,所得之薄膜的光學特性亦會大幅變化。
例如,於藉由對島相的形狀賦予異向性,使光擴散性展現異向性時,較佳為藉由以下的方法來對應。
上述熔融壓出成型法,一般係將在擠壓機中熔融的樹脂由模頭壓出成片狀,使該片緊貼(密接)於冷卻輥,被冷卻固化而製膜。此時,於對上述冷卻輥緊貼時,較佳為該緊貼部的入口部分不形成積液區(亦稱為bank)。積液區的形成係在對冷卻輥的緊貼時之壓接中,即由於以強壓力施壓時發生,故較佳為減低緊貼時的緊貼壓力。
例如,一般廣用的以推壓輥壓接而使緊貼的方法最好避免。
只要是以弱的壓力使緊貼的方法,則沒有限定的,例如較佳為將在擠壓機中熔融的樹脂由模頭壓出成片狀,藉由以氣壓推壓該片的方法及/或吸引法及/或靜電緊貼法使緊貼而冷卻固化、製膜。藉由此方法,可安定地得到前述較佳的光學特性,尤其前述特性之一的擴散度比率高之異向性光擴散薄膜。
擴散度比率會隨著所用的製造裝置之差異而大幅變化,而無法安定地生產。因此,對於可安定生產的製造方法進行專心致力的檢討,結果發現較佳為以如上述的製造方法來製造。此理由雖然未確定,但推測如下。
以熔融壓出法所壓出的片中之島成分的形狀,由於在模頭內受到剪切,而以在壓出方向配向的形式變細。再者,於自模頭壓出後,在熔融狀態下對該片施加牽拉,島形狀更在壓出方向中變細。較佳為在此狀態下冷卻固化。然而,若以推壓輥等使壓接於冷卻輥,在高壓力下壓住,則該壓接部的入口部分之片由於係未固化狀態,而在壓接部入口部分形成積液區,未固化狀態的樹脂滯留於該區中,在壓出方向變細的島成分係藉由表面張力,返回本來形狀的等向液滴之力進行作用,而緩和異向度,變形為更等向性的形狀,由於該變形的形狀被冷卻固化,島形狀的等向性升高,結果光擴散性亦增加等向性,推測因此不利於提高異向性度。
以上述氣壓的推壓方法及/或吸引法及/或靜電緊貼法使緊貼而冷卻固化的方法係沒有限定。例如,作為氣壓的推壓方法,例如可舉出以空氣等的氣壓來壓住之所謂的氣刀法等方法,以減壓噴嘴來吸引而使緊貼的真空室法,以靜電力使緊貼的靜電緊貼法等。此等方法可單獨使用,也可併用複數的方法。從可提高所得之薄膜的厚度精度之點來看,較佳為以後者實施。
亦可將熔融壓出法所壓出的片延伸,例如當使用聚酯系樹脂於光擴散層時,較佳為進行一軸延伸。延伸倍率較佳為2倍以上。上限係沒有限定,但較佳為低於10倍。因此,若在島相在延伸方向拉長,則變成細長的構造,與島相的配向方向呈正交的方向之光擴散性係顯著提高,而可賦予異向性,而且可使特定方向的擴散性大幅升高。
以延伸方法實施時,延伸倍率更佳為以3~8倍進行。
延伸方法係沒有限定。可為單純的自由寬度一軸延伸,也可為一定寬度一軸延伸。例如,可舉出將經固化的薄膜之兩端拉伸的方法(拉伸延伸),將互相對向的一對輥(2支輥)以複數系列(例如2系列)並排,在各自的2支輥間插入薄膜,同時在滾入側的2支輥與滾出側的2支輥之間張設薄膜,藉由使滾出側的2支輥之薄膜輸送速度比滾入側的2支輥快而延伸之方法(輥間延伸),於互相對向的一對輥之間插入薄膜,以輥壓將薄膜壓延之方法(輥壓延)等。
相反地,為了接近等向性,較佳為用以下方法來對應。
即,較佳為將在擠壓機中熔融的樹脂由模頭壓出成片狀,將片推壓至冷卻輥,以壓輥來壓接而使緊貼,使冷卻固化而製膜。
只要滿足對冷卻輥以推壓輥進行壓接而使緊貼,則其內容係沒有限定。例如,與一般實施的冷卻輥相比,可以直徑細小的推壓輥進行壓接,也可以在直徑相同的2個冷卻輥之間將片壓出,以冷卻輥彼此進行壓接。
又,於此方法中,亦可使用推壓輥及/或冷卻輥表面經粗面化處理的輥,同時地進行前述賦型處理所致的粗面化。
於要求等向性時,較佳為無延伸且在熔融壓出時不施加牽拉而製造,但亦可如下述地使用複數之異向性的薄膜。
例如,在內部光擴散層使用聚酯系樹脂,單向延伸2~10倍,在延伸方向拉長島相而成為細長的構造,可顯著提高與島相的配向方向呈正交的方向之光擴散性,確保本發明之目標的高擴散性。較佳為將二片以上的薄膜以主擴散方向呈直交的方式疊合而使用。
又,本發明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可為單層,也可為二層以上的多層構成。於多層構成時,若至少一層為由上述構成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所成之層,則其它層亦可為不具有光擴散性的僅是透明層。另外,全部層亦可為光擴散層的構成。
於上述多層構成時,可藉由多層共壓出法來製造,也可藉由壓出積層法或乾積層法來實施。
上述至少兩種的互相非相溶性的熱塑性樹脂之混合物,係可將各自的熱塑性樹脂在製膜步驟的擠壓機等中摻合,也可為預先以混煉法等在事前成為混合物的形式使用。
本發明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係利用在薄膜表面上所形成的凹凸之光散射效果而展現光擴散性,而且以實施例中記載的方法所求得的平均面積較佳為600~5000μm2
。
平均面積更佳為700~5000μm2
,尤佳為800~5000μm2
。
平均面積低於600μm2
時,即使與前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積層,也不展現正面的亮度提高效果而不宜。相反地,超過5000μm2
時,上述正面的亮度提高效果係飽和,同時技術上變困難。
本發明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只要滿足上述要件,則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藉由賦型而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形成凹凸構造,即所謂的壓紋加工者,或藉由在基材薄膜表面上積層由在基質樹脂中摻合有粒子的組成物所成之層,即所謂的粒子法者,及藉由基材薄膜的不均勻收縮而在基材薄膜的表面上形成皺紋,即所謂的皺紋法者等。
例如,藉由壓紋加工法來實施時,可舉出在熱塑性樹脂的基材薄膜之表面上,藉由所欲形狀的鑄模(或壓花),在經軟化的熱塑性樹脂的基材薄膜之表面上形成表面突起之方法,在透明的基材薄膜上塗佈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或一邊塗佈,一邊使所欲形狀的輥模具轉動,而形成表面凹凸,對此表面凹凸部進行光照射而使硬化之方法等。又,亦可藉由轉印模具在透明的基材薄膜表面上轉印具有凹凸的構造層而製作。
光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例如可含有光硬化性寡聚物或樹脂[例如雙酚A-環氧烷加成物的(甲基)丙烯酸酯、環氧(甲基)丙烯酸酯(雙酚A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酚醛清漆型環氧(甲基)丙烯酸酯等)、聚酯(甲基)丙烯酸酯(例如脂肪族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芳香族聚酯型(甲基)丙烯酸酯等)、(聚)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酯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聚醚型胺基甲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聚矽氧(甲基)丙烯酸酯等]、光聚合引發劑(二苯基酮系光聚合引發劑等)、視需要的反應性稀釋劑(乙烯吡咯啶酮等的單官能性光聚合性單體、三羥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具有2~6左右的(甲基)丙烯醯基之多官能性(甲基)丙烯酸酯單體等)、光聚合促進劑(增感劑)等。
上述壓紋加工法所形成的表面凹凸之形狀,只要滿足後述的要件則沒有限定。可為大致相同形狀的凹凸之重複所成的單純形狀,也可為複數的形狀混合成的複雜形狀。只要滿足上述要件則沒有限定,較佳為圓頂狀、金字塔狀及剣山型。
為了提高正面的亮度,廣泛使用稜鏡狀的透鏡薄膜(以下僅稱透鏡薄膜),但於該透鏡薄膜時,若將透鏡薄膜設置在出光側的最表面,則發生光干渉作用,由於發生干渉條紋等的不宜現象,必須在該透鏡薄膜薄膜的出光側設置一般稱為上擴散薄膜的光擴散薄膜,由於違反本發明目的之一的光學構件的片數減低而不宜。因此,透鏡薄膜構造的表面凹凸形狀係不宜。
又,粒子法係藉由在透明基材薄膜的表面上,以儘可能在厚度方向中粒子不重疊的方式之厚度,將在透明基質樹脂中含有粒子的含粒子組成層積層,以形成表面凹凸構造之方法而實施。
上述表面層的形成係可舉出以塗佈法、多層壓出法及壓出積層法等所實施的方法。
作為透明基質樹脂,較佳為使用透明性優異之樹脂。例如,可使用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丙烯酸胺基甲酸酯系樹脂、聚酯丙烯酸酯系樹脂、聚胺甲酸酯丙烯酸酯系樹脂、環氧丙烯酸酯系樹脂、胺基甲酸酯系樹脂、環氧系樹脂、聚碳酸酯系樹脂、纖維素系樹脂、縮醛系樹脂、聚乙烯系樹脂、聚苯乙烯系樹脂、聚醯胺系樹脂、聚醯亞胺系樹脂、蜜胺系樹脂、酚系樹脂、聚矽氧系樹脂等的熱塑性樹脂、熱硬化性樹脂、電離放射線硬化性樹脂等。
作為粒子,可使用矽石、黏土、滑石、碳酸鈣、硫酸鈣、硫酸鋇等的無機微粒子,但較佳為使用由高分子樹脂所成之所謂聚合物珠。聚合物珠的樹脂成分係沒有限定,可舉出丙烯酸樹脂、苯乙烯樹脂、胺基甲酸酯樹脂、苯并胍胺樹脂、聚矽氧樹脂等。可為非交聯型,也可為交聯型。
形狀或粒子尺寸亦沒有限定,但為了滿足上述要件,較佳為使用球狀或橢圓狀,且短徑的平均粒徑為1~100μm者。可使用由丙烯酸樹脂等所成的有機微粒子。該粒子不僅為一種,也可併用複數種。
於本發明中,可利用光擴散方法相異的兩種光擴散薄膜之併用效果。如後述,推測兩種光擴散薄膜的光擴散方法之大不同點係光的多重散射之貢獻程度的差異。此意味與前述內部光擴散薄膜不同,當使用電子顯微鏡觀察薄膜的截面時,在厚度方向中畫出任意的直線時,該線上所存在的粒子數較佳為5個以下,更佳為3個以下。
本發明中所用的基材(C),當將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併入面光源裝置時,係為了補強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強度、剛性及耐熱性等。因此,例如於導光板的情況,亦可為導光板本身。即,較佳為在導光板的表面上,隔著密接層來積層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又,於正下方型的情況,較佳為在出光部所用的透明板或乳白板等的表面上,隔著密接層來積層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
因此,較佳為使用導光板或在正下方型的面光源裝置的出光部所使用的透明板或乳白板等的塑膠片性薄膜、片及板。此等素材較佳為聚酯系樹脂、丙烯酸系樹脂、苯乙烯系樹脂及聚碳酸酯樹脂等,但沒有特別的限定,亦可為由玻璃等的透明無機材料所成的板或片。於導光板方式時,可在導光板表面上直接黏貼內部光擴散薄膜(A)。
基材(C)必須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滿足50~100%,更佳為60~95%,特佳為70~95%。低於50%時,由於亮度提高效果降低而不宜。相反地,超過100%者係理論上不行。
全光線透過率係藉由與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同樣方法進行測定。
從補強效果等來看,厚度較佳為0.2~10mm。從透過率的關係來看,更佳為0.2~3mm。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可將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積層而構成,但於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時,可更積層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50~100%的基材(C)。此時,內部光擴散薄膜(A)、表面光擴散薄膜(B)及基材(C)的積層順序較佳為由下述(i)~(iii)中選擇。
(i)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
(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基材(C)/內部光擴散薄膜(A);
(i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內部光擴散薄膜(A)。
另一方面,於導光板型面光源裝置的情況,較佳為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導光板的積層順序。
又,表面光擴散薄膜(B)較佳為配置成使光擴散面成為出光側。
於本發明中,重要的是在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的界面沒有空氣層的狀態下積層。藉由該對應方式,可使高亮度與低亮度並存。
藉此,可提高正面亮度,而且可減低亮度不均。
上述效果係可藉由以往廣泛使用的賦型法或在透明薄膜的表面上,例如塗佈珠等的光擴散成分而得,在利用所謂的表面凹凸之光散射效果的表面光擴散型光擴散薄膜中係小。
於本發明中,自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的界面排除空氣層的方法係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以黏著劑或接著劑使貼合之方法。又,例如亦可用水等的液體進行密接而積層。亦可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或基材(C)的表面上,形成熱接著層,以熱接著法積層兩者。
於本發明中,藉由貼合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例如能抑制內部光擴散薄膜(A)之由於溫度等環境變化所致的尺寸變化等之習知技術中所公知的效果亦可附屬地展現。
於本發明中,使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貼合而實施時,較佳為隔著與基材(C)的折射率之差為-0.3~+0.5的密接層進行。
一般折射率係以小數點以下第3位表示,但於本發明中,只要藉由小數點以下第1位(在小數點以下第2位四捨五入)的差異進行評價即可。
於本發明中,液體時使用文獻值。又,由樹脂所成時,使用折射率計經由規定的方法所測定之值。有文獻值的樹脂係可不測定而使用文獻值。於樹脂的混合物時,使用單獨樹脂的值,使由組成比來加權平均而求得之值。
上述折射率差更佳為-0.1~+0.2,最佳為0。
低於-0.3或超過+0.5時,由於藉由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的界面之空氣層所致的正面亮度提高效果降低而不宜。
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積層係可僅在基材的一面進行,也可在兩面進行。於兩面上積層時,兩面可皆使用相同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也可各自使用不同種類的內部光擴散薄膜。
再者,本發明中之由構件間的界面排除空氣的效果,係僅在與基材之間的界面有效。在其它構件間係無效,倒是反效果多。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可積層印刷層(D)當作構成材料。本發明中的印刷層(D)係主要使用透光性的印墨藉由印刷而形成之層。若為部分地,則亦可使用不透光性的印墨。又,可使用通常的印刷油墨,也可使用具有光擴散性的印墨。
上述印刷層(D)的形成方法係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噴墨印刷、平版印刷、凸版印刷及網版印刷等。從經濟性或簡便性等來看,較佳為噴墨印刷。
上述印刷層(D)的形成,係可在上述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及表面光擴散薄膜(B)中的任一者之表面上直接進行,例如可使用在透明性高的薄膜或片上印刷的印刷體進行積層。以噴墨印刷實施時,由於較佳為設有噴墨印墨的受容層,故較佳為使用設有噴墨印墨的受容層之透明薄膜,尤其聚酯薄膜,在噴墨印墨的受容層面上印刷而積層。
於本發明中,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之界面間所存在的空氣層係最重要的要素之一。藉由該對應方式,僅疊合廣泛一般進行的兩構件,可比在兩構件間有空氣層存在的情況還更提高亮度,而且可降低亮度不均,茲推測係如以下。
於在基材(C)表面上僅疊合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以往所廣泛實施的方法中,空氣層存在於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之間。空氣的折射率,由於與基材的折射率相比,折射率係顯著降低,故通過基材而來的光之臨界角度變小,在界面被反射的比例變高,在基材的表面所出射的光量變低,結果亮度變低。一般地,內部光擴散薄膜(A)所用的樹脂、貼合所用的樹脂或液體及基材(C)所用的材料之折射率,係比空氣還大。因此,藉由排除空氣,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之間的界面之折射率差變小。於是,在基材界面的臨界角度變大,被該界面所反射的比例變少,進入內部光擴散薄膜(A)側的光量增加。再者,由於此光入射內部光擴散薄膜(A)時,界面折射率差也變小,在此界面所反射的光之比例變少,藉由進入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光量增加之相乘效果,結果自內部光擴散薄膜(A)所出射的光量增加,而謀求亮度提高。
再者,本發明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不同,由於具有高的變曲率,故藉由減小上述的界面折射率差,包含輸入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光量之總光量,係藉由變曲效果而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內聚光,而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表面被更多地取出,推測可謀求亮度的提高。
於特開2008-21527號公報的圖6中,例示以75度所入射的光係藉由通過異向性擴散薄膜而變曲成70度出射。然而,該變曲效果係沒有波及正面(0度)。又,該公報所揭示的技術與本發明在利用變曲效果之點雖然有共通的部分,但該公報所揭示的技術係關於異向性擴散薄膜與稜鏡的積層體,與本發明在目的及期待效果上係大不相同。又,於該公報所揭示的技術中,關於與擴散薄膜的入光側之界面的折射率之相乘效果關係,亦完全沒有言及。
再者,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擴散度比率或變曲率比表面光擴散薄膜(B)還高者,推測係內部光擴散薄膜(A)因多重散射的程度大而引起。
又,於本發明中,利用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擴散機構不同的2種擴散薄膜之組合的效果。
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最大差異點在於有無多重散射。即,於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情況,利用表面凹凸的散射效果而賦予光擴散性,光散射係大體上僅以表面的一面來控制,相對於此,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光散射在薄膜內部全體發生。即,在薄膜的厚度方向中,使光散射的散射成分係重複存在,光通過薄膜之中時,因此等散射成分而重複若干次散射,所謂的多重散射之貢獻大。由於此多重散射的貢獻度之差,能看到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賦予各自固有的光學特性。
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由於上述多重散射的貢獻高,而可容易賦予適度的擴散度比率。
藉由賦予適度的擴散度比率,可謀求高亮度與低的亮度不均之並存,推測前述擴散度比率的陳述中所記載的事項係重要。
另一方面,藉由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積層而提高正面亮度者,係藉由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表面凹凸所造成的一種透鏡效果,使出射光在正面方向聚光而展現,及推測該透鏡效果係與表面凹凸的表面積成比例,而實施表面光擴散薄膜的光擴層表面之粗糙度解析,得到如推測的結果,而完成本發明。
上述聚光效果係即使單獨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也可展現,但以單獨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亮度不均的抑制效果係不足而不佳。另一方面,即使將表面光擴散薄膜(B)彼此或內部光擴散薄膜(A)彼此積層,也無法謀求正面亮度提高與亮度不均減低的並存。
相對於此,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如上述,以抑制正面亮度降低的形式,具有可減低亮度不均的效果。因此,茲認為藉由此等二光擴散薄膜的擴散效果不同的組合,才可使更高的亮度提高與亮度不均減低並存。
藉由此擴散效果不同的兩種光擴散薄膜之組合,可打破亮度與亮度不均的二律背反現象,為出乎預料的結果。
本發明的面光源裝置之基本單元只要是在至少一面具有出光面的構成,則其內容不拘。例如,可為邊緣光方式及正下方型中的任一種。又,亦可為兩面出光型。較佳為正下方型。
一般地,於面光源裝置中,以提高出光面的亮度為目的,在與出光面相反的面上,使用反射薄膜或反射體。反射薄膜或反射體的種類係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由白色體所成的擴散型反射薄膜或反射體,利用金屬光澤的反射之指向性強的反射薄膜或反射體,及兼具兩特性的反射薄膜或反射體等。
於邊緣光方式的面光源裝置中,為了抑制亮度隨著與光源的距離而衰減,採用印刷、刻印及彫刻等而賦予出光圖案之方法,但該出光圖案的有無亦不拘。於賦予出光圖案的方法中,在本發明的方法中,與習知技術所實施的僅疊合各種光學用構件而設置的方法,由於出光的輪廓係大不相同,故較佳為以適合於本發明的方法來設計出光圖案。本發明的方法,由於在與光源近距離的出光量係增加,更增強出光圖案的傾斜者係較佳。
本發明的面光源裝置所用的光源係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已經多用的螢光燈、冷陰極管及LED光源等光源。
特別地,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由於與廣泛使用的光擴散薄膜相比,係擴散度比率極高,故可以抑制亮度降低的形式大幅減低光的直進性高之LED光源的光源斑點(spot)之視覺辨認性。
於本發明中,由於即使僅使用1片內部光擴散薄膜,也具有高亮度或亮度的均勻性,故也可不使用廣用的透鏡薄膜或亮度提高薄膜等光學用薄膜。因此,可僅使用1片,但較佳為不限定。例如,可與透鏡薄膜組合,而謀求更大的亮度提高,亦可謀求燈的輸出(output)減低等。又,例如亦推薦在基材的兩面積層而使用的方法。
於最佳僅使用1片實施時,作為內部光擴散薄膜的擴散度比及變曲率,較佳為使用各自為20~95%及15~100%者。
本發明所使用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係含有光擴散的異向性高者。因此,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亦含有光擴散的異向性高者。
異向性度高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由於將出射光聚光於特定方向,故在併入面光源裝置時,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之使用方向係重要。
使用方向係可按照面光源裝置的要求特性而適宜選擇。一般地,面光源裝置多要求均質的亮度或照度。對於該要求的回應,可使用異向性度高者當作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例如,使用螢光燈或冷陰極管等具有異向性的光源時,面光源裝置的亮度均勻性降低。因此,使用該光源時,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的主擴散方向較佳為固定在與此等光源的長度方向呈正交的方向而使用。藉此,可大幅減低的光源的異向性所致的亮度不均。可以比等向性高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還抑制平均亮度的降低之形式,降低亮度不均。惟,此效果係僅以一片光擴散薄膜積層體進行時有效,但在使用2片以上的複數片時,不使主擴散方向在同一方向而使用,較佳為在與主擴散方向正交的方向固定。再者,入光側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較佳為主擴散方向係與光源的長度方向呈正交的方向固定。藉由此固定方法,擴散度比率或變曲率變高。
由於圖案設計性等的要求,反而會要求不均勻的亮度。此時,較佳為在滿足要求的方向中,使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的主擴散方向變化而使用。
另一方面,於LED光源的情況,要求面光源裝置的亮度提高之均勻性時,較佳為使用等向性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使用異向性度高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時,較佳為將該異向性度高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在主擴散方向為正交方向貼合而使用。
於本發明中,可使用上述面光源裝置當作顯示裝置用的光源。
本發明的上述面光源裝置,由於具有高亮度而且可減低亮度不均,故作為顯示裝置用的光源使用時,顯示裝置的明亮度或明亮度的均勻性升高,可提高顯示畫面的視覺辨認性。
或者,於不需要高亮度的使用方法中,可減低燈的光量,可減低顯示裝置的製造成本或顯示裝置使用時的能量消耗量,可減低經濟的效應或環境負荷。
作為顯示裝置,只要是具有藉由面光源裝置所發出的光,傳達任何資訊的機能之裝置,則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個人電腦、TV及車輛等的輸送裝置用LCD顯示裝置。又,可舉出廣告或導引板等的非動畫顯示裝置。
於本發明中,可使用上述面光源裝置當作照明用的光源。
本發明的上述面光源裝置,由於具有高亮度,即高照度,而且可減低照度的不均,故作為照明用的光源使用時,可提高照明裝置的明亮度及均勻性。
或者,於不需要高照度的使用方法中,由於可減低燈的光量,故可減低照明裝置的製造成本或照明裝置使用時的能量消耗量,可減低經濟的效應或環境負荷。
作為照明用使用時,亦可使用上述面光源裝置本身。
本發明中的電照顯示裝置,只要是在照明裝置的出光部設有前述電照顯示裝置用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之構成,則其構造或大小係沒有限定。例如,較佳為於如上述的面光源裝置之出光面,設有前述電照顯示裝置用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之構造者。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所使用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例如由於具比表面光擴散薄膜(B)還高的反射性能,故本發明的電照顯示裝置具有特徵為:當所設置的場所為明亮時,即使不點亮照明裝置,也由於內部光擴散薄膜(A)反射外光的光,而可藉由外光的明亮度非常清晰地且以高畫質辨認所顯示的信息,當電照顯示裝置所設置的場所為明亮時,即使不點亮照明裝置,也可確保信息的充分視覺辨認性或畫質。
因此,於本發明的電照顯示裝置中,較佳為設置對應於場所的周圍之外光的明亮度,調節照明裝置的光量之手段,對應於外光的明亮度而調節照明裝置的光量。藉此,節能係成為可能。
對應於上述外光的明亮度來調節照明裝置的光量之方法係沒有限定。例如,可舉出設置一種測定電照顯示裝置或其周邊的外光之照度的照度計,對應於照度來進行照明裝置的光量調節之方法。
作為平均亮度,宜正面亮度(0度亮度)高。而且,較佳為高角度的平均亮度亦高。藉由成為如此,例如與顯示裝置使用時,視野角變廣。又,作為照明裝置使用時,照度的擴展係變廣。
理想的平均亮度係隨著光學構件的構成等而不同,僅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構成時之0度亮度較佳為6000Cd/m2
以上,更佳為6200Cd/m2
以上。又,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積層系之0度亮度較佳為7000Cd/m2
,更佳為7500Cd/m2
以上。
關於亮度的擴展,例如僅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構成時之亮度的擴展,以60度的平均亮度對0度的平均亮度之比表示,較佳為0.6以上,更佳為0.7以上。另一方面,於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的積層系時,以提高0度的平均亮度為目的,亮度的擴展係變窄。
內部光擴散薄膜(A)具有特徵為: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相比,平均亮度的擴展係可變廣。推測此係因為擴散度比率高。
惟,本發明的重要要素係以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之間的空氣層之效果為基礎,於後述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亦例示各自不適合此範圍之例。
0%為理想,但技術上困難。較佳為10%以下,更佳為8%以下,尤佳為6%以下。
惟,本發明的重要要素係以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基材(C)之間的空氣層之效果為基礎,於後述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亦例示各自不適合此範圍之例。
以下,舉出實施例來更具體說明本發明,惟本發明係不受下述實施例所限制,在可適合於本發明的宗旨之範圍內,亦可加以適宜的變更而實施,彼等皆含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再者,實施例所採用的測定‧評價方法係如以下。又,實施例中的「份」只要沒有預先指明,則意味「質量份」,「%」只要沒有預先指明,則意味「質量%」。
將自記分光光度計(UV-3150;島津製作所公司製)安裝在附積分球的裝置(ISR-3100;島津製作所公司製),以狹縫寬度12nm,高速掃描波長300~800nm的範圍,進行分光光譜的測定,以在550nm的透過率表示。
於該測定中,使用以試料的主擴散方向成為水平方向的方式,固定在試料固定器具,進行測定時之值。主擴散方向係以雷射標記器對試料照射光,檢測出射光的擴散方向而決定。
試料兩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時,可使實際使用時的光之透過方向在一致的方向,將試料固定而測定。於本發明中,在自表面粗糙度低者入射的方向固定而測定。
使用變角分光測色系統GCMS-4型(GSP-2型:村上色彩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變角分光光度計GPS-2型)進行測定。在透過測定模式、光線入射角:0°(薄膜法線方向)、受光角度:-80°~80°(自薄膜法線的極角。方位角為水平)、光源:D65、視野:2°的條件下,以試料的主擴散方向成為水平方向的方式,固定在試料台(試料台的軸與主擴散方向的軸之偏差係容許在20度左右以內),求得透過光的變角分光光度曲線。擺動角為0°。以5°間距測定。
求得上述測定所得之配光分布圖案的峰頂一半之高度的角度,當作半值寬擴散度。
於測定之前,使用村上色彩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製的GCMS-4用之透過擴散標準板(橢圓玻璃),進行裝置的校正,將該透過擴散標準板的受光角度0度之透過光強度當作基準(1.000),測定相對透過度。再者,前述透過擴散標準板,係在積分球式分光計測中空氣層為1.000時,550nm的透過率為0.3535。
本測定係各試料皆測定3次,以其平均值表示。
當試料兩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時,可使實際使用時的光之透過方向在一致的方向,將試料固定而測定。於本發明中,在自表面粗糙度低者入射的方向固定而測定。
再者,主擴散方向係得到最大的光擴散性之薄膜面內的方向,可使用雷射指示器等簡單地決定。
以與上述半值寬擴散度相同的方法,測定波長550nm的出射角0°及30°之透過度,求得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度(I30
)對在出射角0度的透過度(I0
)之比例(I30
/I0
×100),以%表示。
當試料兩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時,可使實際使用時的光之透過方向在一致的方向,將試料固定而測定。於本發明中,在自表面粗糙度低者入射的方向固定而測定。
除了於上述2項的半值寬擴散度測定中,將光線入射角變更為-60度以外,藉由同樣的方法進行測定,測定在波長550nm的0度及60度之透過度,將各自的值當作(I0
)60
及(I60
)60
,以下式求得變曲率。
變曲率(%)=(I0
)60
/(I60
)60
×100
將藉由與上述同樣的方法所測定的在出光角30度之透過率當作(I30
)H
。
又,以試料的主擴散方向成為垂直方向的方式,固定在試料台,藉由與上述同樣的方法,求得與上述(I30
)H
正交的方向之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率(I30
)V
。
異向性度係藉由下式算出。
(I30
)H
/(I30
)V
藉由接觸式的三次元表面粗糙度測定裝置(小坂研究所(股)製二次元、三次元表面粗糙度解析系統TDA-21),於以下所示的條件下進行測定而求得。
TABLE PITCH:0.005mm,REC PITCH:1mm,H. MAGNIFICATION:200,MEASURING LENGTH:1mm,V. MAGNIFICATION:500,CUT OFF:0.25mm,TRAVERSING LENGTH:REC,支數:100支 X輸送速度:0.1mm/秒
再者,觸針為2μm,使用90度者。
依據JIS K 7210 A法,於2.16kgf的條件下測定。
使用RISA-COLOR/ONE-II(Highland公司製)進行測定。
拆卸電通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製的冷陰極管型之檢査用面光源裝置(發光部品號LB350-236及電源部品號SWD24-3.2A)的乳白擴散板,改變成此乳白擴散板,設置試料而測定。
設置設有100mm見方的開口部之黑色遮光板,以使得開口部成為上述檢査用面光源裝置的大致中央部之方式,進行測定。
使CCD照相機與試料表面間之距離在垂直狀態下成為1m,使CCD照相機對於試料表面,在-70°至+70°為止之間的赤道上移動,測定亮度的角度依賴性。變角係開始至最後僅1度,其間為3度間距,進行變角移動。亮度的測定係將測定部在橫向3分割、縱向9分割,讀取橫向的中心部之9分割部分的亮度數據,表示0度(垂直方向)、30度及60度的平均亮度。
又,由0度的9數據之最大值、最小值及平均值,用下式求得亮度不均而表示。
亮度不均(%)=(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100
檢査用面光源裝置係在水平的狀態下點亮後,放置1小時以上後而測定。燈強度係以最大值進行。
測定係在暗室進行。
於295×335mm的鋁製殼體上,以45mm間距,用接著劑固定日亞化學公司製的LED光源(1W高功率型Rigel 1W)48個,在距離LED光源表面60mm的高度之位置,固定試料,使用RISA-COLOR/ONE-II(Highland公司製),藉由以下的方法進行測定。
設置設有100mm見方的開口部之黑色遮光板,以使得開口部成為上述檢査用面光源裝置的大致中央部之方式,進行測定。測定係設定21個2bit的面積之測定點,以其內6個當作LED光源的中心部,剩餘的15個成為LED光源間的中央部而作設定,進行測定。上述亮度及亮度不均(1)係不同,進行僅0度(垂直)的測定。
面光源裝置係在水平狀態下點亮後,放置1小時以上後進行測定。
測定係在暗室下進行。
光源斑點的消去性係藉由下述基準來評價。
於上述亮度及亮度不均測定中,在點亮面光源裝置的狀態下,肉眼觀察開口部,進行以下的判定。
沒有看到LED光源的亮點時:○
看到LED光源的亮點時:×
於長徑側(橫向)的兩側各個設有3支冷陰極管的19吋導光板型(使用白色反射薄膜的網目型)的面光源裝置之出射光側的壓克力板上之大致中央部,安裝40mm×60mm見方(60mm側為橫向)的評價樣品(僅疊合設置,試料因捲曲而凸出時,用膠帶固定四角落),設置設有30mm×50mm見方(50mm側為橫向)之剪下部分的黑色遮光紙,以使得剪下部分的中心成為評價樣品的中心部,在暗室測定亮度。黑色遮光紙係成為覆蓋面光源裝置的全體之大小而固定,不使漏光而進行測定。
又,面光源裝置係水平設置而測定。
亮度係使用Topcon Technohouse(股)製的Topcon分光放射計SR-3A,以2度的測定角度,與背光單元表面的距離為40cm,在評價用樣品的中心成為正下方的位置進行測定。
於本測定中,評價用樣品係以主擴散方向成為與冷陰極管的長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之方式設置而進行網目的消去性,係在使面光源裝置點亮的狀態下,肉眼觀察上述正面亮度測定中的開口部,進行以下的判定。
完全沒有看到導光板的網目時:○
隱約看到導光板的網目時:△
清楚看到導光板的網目時:╳
測定係在暗室下進行。
於冷陰極管方式之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的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法中,停止面光源裝置的點亮,拆卸面光源裝置的乳白板,在該部分依順序設置透明壓克力板所成的基材、光擴散薄膜及印刷薄膜,於明室下觀察,藉由以下的基準進行判定。再者,判定係以使用薄膜製造例4的內部光擴散薄膜時,所印刷的圖像之視覺辨認性為基準而進行。又,印刷薄膜係使用依照後述的方法而印刷有大象存在的草原風景者。視覺辨認性係藉由所印刷的圖像之明亮度與細部的視覺辨認性來判定。細部的視覺辨認性係主要注視草原的草部分或象的鼻子皺紋之解像度而判定。
1:非常良好,2:良好,3:稍微良好,4:與薄膜製造例4相同程度,5:差,6:非常差。
使用2台的熔融擠壓機,在第1擠壓機中,將35質量份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TOPAS(TM)6013S-04 Topas Advanced Polymers公司製 熔體流速:2.0(230℃))與65質量份的由乙烯與辛烯所成的嵌段共聚合樹脂(DOW化學公司製INFUSE(TM) D9817.15熔體流速:26(230℃))當作光擴散層,在第2擠壓機中,以聚丙烯系的黏著性樹脂(Admer(TM)SE800三井化學公司製 熔體流速:5.7(190℃))成為兩表層的方式,以T模頭方式熔融共壓出後,藉由鏡面的冷卻輥進行冷卻,而得總厚度400μm之在兩面積層有熱密接層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上述冷卻時,薄膜對冷卻輥的密接(緊貼)係使用真空室進行。層厚度構成為40/320/40(μm)。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使用池貝鐵工公司製PCM45擠壓機,將50質量份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TOPAS(TM)6015 Topas Advanced Polymers公司製 熔體流速:0.41(230℃))與50質量份的由乙烯與辛烯所成的嵌段共聚合樹脂(DOW化學公司製INFUSE(TM) D9817.15熔體流速:26(230℃)),以250℃的樹脂溫度熔融混合,由T模頭壓出,用經梨皮紋加工的冷卻輥(Ra=0.55)進行冷卻,而得到厚度400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再者,上述冷卻輥的相反面係使用表面經脫模處理(Ra=1.0)的推壓輥。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除了於薄膜製造例2中,使薄膜厚度成為200μm以外,藉由與實施例2同樣的方法,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除了於薄膜製造例1中,將薄膜厚度變更為175μm,將層厚度構成變更為25/125/25(μm)以外,藉由與薄膜製造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除了於薄膜製造例1中,將薄膜厚度變更為126μm,將層厚度構成變更為18/90/18(μm)以外,藉由與薄膜製造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將與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組成之摻合組成物,在壓出溫度230℃、吹脹比1.3下吹塑製膜,而得到厚度50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於真空乾燥機中在180℃乾燥3小時,將95質量份的已充分去除水分的實質上無滑劑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與5質量份的改性聚丙烯系樹脂(大日精化(股)製CAP350)之混合物供應給單軸擠壓機,在280℃熔融,通過過濾器、齒輪泵,進行雜質的除去、壓出量的均整化後,由T模頭在溫度經控制在25℃的冷卻滾筒上吐出片狀。於該情況下,使用直徑0.1mm的線狀電極施加靜電,使緊貼於冷卻滾筒,而得到未延伸薄膜。其次,在溫度103℃,於長度方向中延伸5.0倍,而得厚度100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
將2片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在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的主擴散方向為正交的方向,用光學用黏著劑貼合而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黏著劑層的厚度為10μm。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於真空乾燥機中在180℃乾燥3小時,將85質量份的已充分去除水分的實質上無滑劑之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樹脂與15質量份的Prime Polymer(股)製之低密度聚乙烯樹脂(SP1540)的混合物供應給單軸擠壓機,在280℃熔融,通過過濾器、齒輪泵,進行雜質的除去、壓出量的均整化後,由T模頭在溫度經控制在25℃的冷卻滾筒上吐出片狀。於該情況下,使用直徑0.1mm的線狀電極施加靜電,使緊貼於冷卻滾筒,而得到未延伸薄膜。其次,在溫度103℃,於長度方向中延伸5.0倍,而得厚度75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
將2片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在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的主擴散方向為正交的方向,用光學用黏著劑貼合而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黏著劑層的厚度為10μm。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使用池貝鐵工公司製PCM45擠壓機,將50質量份的氟系樹脂(Kynar 720(PVDF)ARKEMA公司製熔體流速:10(230℃,5kgf))與50質量份的聚甲基戊烯系樹脂(TPX(TM)DX820 三井化學公司製,熔體流速:110(260℃,5kgf)),以250℃的樹脂溫度熔融混合,由T模頭壓出,用鏡面的冷卻輥進行冷卻,而得到厚度100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上述冷卻時薄膜對冷卻輥的緊貼係使用氣刀進行。又,對單面施予電暈處理。
將2片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在內部光擴散薄膜原材的主擴散方向為正交的方向,用光學用黏著劑貼合而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黏著劑層的厚度為10μm。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使用池貝鐵工公司製PCM45擠壓機,將50質量份的氟系樹脂(Kynar 720(PVDF)ARKEMA公司製熔體流速:10(230℃,5kgf))與50質量份的環狀聚烯烴系樹脂(TOPAS(TM)6013 Topas Advanced Polymers公司製熔體流速:2.1(230℃,2.16kgf)),以250℃的樹脂溫度熔融混合,由T模頭壓出,用鏡面的冷卻輥進行冷卻,而得到厚度200μm的異向性內部光擴散薄膜。上述冷卻時薄膜對冷卻輥的緊貼係使用真空室進行。又,對單面施予電暈處理。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除了於薄膜製造例1中,將薄膜厚度變更為56μm,將層厚度構成變更為8/40/8(μm)以外,藉由與薄膜製造例1同樣的方法,得到內部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使用2台的熔融擠壓機,作為基材層的A層,在第1擠壓機供給10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WF836DG3(住友化學公司製,住友Noblen),作為擴散層的B層,在第2擠壓機供給17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WF836DG3(住友化學公司製,住友Noblen)與83質量份的丙烯‧乙烯共聚物HF3101C(日本POLYFLOW公司製),在模頭內成為A/B的樣式,以T模頭方式熔融共壓出後,藉由20℃的鑄造輥冷卻而得到未延伸片。其次,利用縱延伸機的輥周速差,將未延伸片以120℃的延伸溫度延伸4.8倍,接著藉由拉幅式延伸機,在165℃加熱後,以155℃的延伸溫度在橫向延伸9倍。然後,在166℃進行熱定型,得到A層及B層的厚度分別為22.2μm及2.8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於捲繞的跟前,對基層A表面進行電暈處理。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將50質量份的聚丙烯樹脂(住友化學公司製,住友Noblen FS2011DG3)、30質量份的乙烯‧丁烯共聚物(三井化學公司製,Tafmer A0585X)及20質量份的奈米結晶構造控制型聚烯烴系彈性體樹脂(三井化學公司製,Notio PN3560)預先經2軸擠壓機熔融壓出而得的混煉之聚烯烴系樹脂組成物,於60mmΦ單軸擠壓機(L/D:22)內,以240℃的樹脂溫度熔融混合,在T模頭壓出後,藉由20℃的鑄造輥冷卻而得到未延伸片。其次,利用縱延伸機的輥周速差,將未延伸片以118℃的延伸溫度延伸4.5倍,再於橫向在145℃延伸8.2倍,於158℃熱定型。接著,對其單面進行電暈處理,而得到厚度25μm的內部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特性。
於厚度100μm的高透明性聚酯薄膜(東洋紡績公司製Cosmoshine A4300)之一面上,使用塗佈機,以乾燥後厚度成為30μm的方式,塗佈50質量份的平均粒徑為3μm的真球狀之丙烯酸樹脂粒子(東洋紡績公司製Taftic(TM)FH-S300)與50質量份的聚胺甲酸酯樹脂之混合物,及進行乾燥而得到表面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特性。再者,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塗佈面之表面積相當值(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890μm2
。
於厚度200μm的高透明性聚酯薄膜(東洋紡績公司製Cosmoshine A4300)之一面上,塗佈透明丙烯酸系光硬化型樹脂組成物(DAICE科學(股)製,商品名「PETIA」),以輥模具來賦型,藉由照射紫外線的紫外線賦型法,得到高度為25μm且直徑為50μm的半球狀之圓頂形狀的突起經最密填充的形式賦型之表面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特性。再者,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賦型面之表面積相當值(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2100μm2
。
於厚度100μm的高透明性聚酯薄膜(東洋紡績公司製Cosmoshine A4300)之一面上,使用塗佈機,以乾燥後厚度成為30μm的方式,塗佈60質量份的平均粒徑為50μm的真球狀之丙烯酸樹脂粒子(積水化成品工業公司製Techpolymer(TM)MBX-50)與40質量份的聚胺甲酸酯樹脂之混合物,及進行乾燥而得到表面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特性。再者,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塗佈面之表面積相當值(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1520μm2
。
除了於薄膜製造例14中,將丙烯酸樹脂粒子變更為平均粒徑0.9μm的丙烯酸樹脂粒子(東洋紡績公司製Taftic(TM)FU700)以外,藉由與薄膜製造例14同樣的方法,得到表面光擴散薄膜。
表1中顯示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特性。再者,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塗佈面之表面積相當值(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405μm2
。
於厚度3mm且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92.2%的透明壓克力板之一面上,用熱接著法貼合薄膜製造例1所得之光擴散薄膜,而得到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以光擴散薄膜側成為出光面的方式,設置所得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藉由前述冷陰極管方式的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亮度不均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表2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本實施例所得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與比較例1A~10A比較下,平均亮度高,亮度的角度依賴性小,而且亮度不均小,為高品質,表示可適用於面光源裝置。而且,如與參考例1A的比較下所示,得到比使用1片光擴散薄膜的含有一般廣用的透鏡薄膜之複數片的光學構件之情況還高性能的面光源裝置。
使用不熱接著光擴散薄膜之透明壓克力板,表2中顯示與實施例1A同樣地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不均係明顯大。
不熱接光擴散薄膜,而僅在透明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表2中顯示與實施例1A同樣地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不均高。表示在基材上貼合光擴散薄膜的效果。
除了於比較例2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14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與比較例2A同樣,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再者,在出光側設置珠塗面,進行評價。
與實施例1A相比,雖然正面(0度)的亮度高,但亮度的角度依賴性變差。再者,亮度不均係明顯高。
再者,本比較例所用的薄膜製造例14之光擴散薄膜係霧值為96.7%,被定位為高擴散性薄膜。
於實施例1A所用的透明壓克力板之一面上,用厚度5μm的光學用黏著劑,將薄膜製造例14的光擴散薄膜以珠塗面的相反面進行貼合,在出光側設置光擴散薄膜,進行評價。
顯示以表面光擴散型的光擴散薄膜,不出現與基材的貼合所致的亮度提高或亮度不均減低之效果。
除了於比較例3A及比較例4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4的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15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比較例3A及比較例4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與比較例5A重疊,比較例6A係貼合時之結果。皆將賦型面作為出光面設置。
得到與比較例3A及比較例4A類似的結果,顯示以表面光擴散型的光擴散薄膜,不出現與基材的貼合所致的亮度提高或亮度不均減低之效果。
再者,本比較例所用的薄膜製造例15之光擴散薄膜係霧值為94.3%,被定位為高擴散性薄膜。
除了於實施例1A及比較例2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11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及比較例2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與比較例7A重疊,比較例8A係貼合時的結果。
即使為內部光擴散薄膜,當擴散度比率或變曲率不足時,也無法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各自用厚度5μm的光學用黏著劑貼合薄膜製造例12及薄膜製造例13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比較例7A及比較例8A同樣地,即使為內部光擴散薄膜,當擴散度比率或變曲率不足時,也無法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比較例9A的方法中,將光擴散薄膜變更為薄膜製造例10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比較例9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即使為內部光擴散薄膜,當全光線透過率超過本發明的較佳範圍時,亮度提高效果也變小。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作為基材,變更為全光線透過率44.4%的厚度3mm之乳白壓克力板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基材的全光線透過率低於本發明的較佳範圍時,亮度變低。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之熱接著,變更為使用水來黏貼該光擴散薄膜與基材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A相比,由於與基材的折射率差變大,故亮度提高及亮度不均的改善效果係比實施例1A若干降低。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將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的光擴散薄膜面變更為光源側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展現與實施例1A同等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之熱接著,變更為用厚度5μm的光學用黏著劑來貼合薄膜製造例2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平均正面亮度係比實施例1A若干降低,但亮度的角度依賴性或亮度不均係比實施例1A改善。
於實施例4A中,不用黏著劑貼合光擴散薄膜,僅在透明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2的光擴散薄膜,表2中顯示與實施例4A同樣地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4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不均高。表示在基材上貼合內部光擴散薄膜之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4A的方法中,將薄膜製造例2的光擴散薄膜變更為薄膜製造例3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4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亮度係比實施例4A稍微提高,但亮度不均係比實施例4A若干降低。
於實施例5A中,不用黏著劑貼合光擴散薄膜,僅在透明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3的光擴散薄膜,表2中顯示與實施例5A同樣地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5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不均高。表示在基材上貼合光擴散薄膜之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5A的方法中,變更為在基材的兩面貼合薄膜製造例3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5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亮度係比實施例5A稍微降低,但亮度不均變小。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變更為使用薄膜製造例4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亮度不均係比實施例1A稍差。
於實施例7A中,不用黏著劑貼合光擴散薄膜,僅在透明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3的光擴散薄膜,表2中顯示與實施例4A同樣地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7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不均高。表示在基材上貼合光擴散薄膜之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的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5的光擴散薄膜,而且變更為以主擴散方向呈互相正交的方式,藉由熱接著而貼合在基材的兩面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再者,入光的光擴散薄膜之主擴散方向係在與檢査用面光源裝置的冷陰極管之長度方向呈正交的方向設置而進行評價。
與實施例1A相比,特性皆變差,但比上述比較例優異。
除了於實施例8A中,代替薄膜製造例5的光擴散薄膜,變更為各自用厚度5μm的光學用黏著劑,將薄膜製造例6及薄膜製造例7的光擴散薄膜貼合於基材的兩面以外,藉由與實施例8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特性係比實施例8A差,但優於比較例。
於實施例9A中,不用黏著劑貼合光擴散薄膜,僅在透明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6的光擴散薄膜,表2中顯示與實施例9A同樣地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9A相比,平均亮度低,亮度不均高。表示在基材上貼合光擴散薄膜之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5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3的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8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5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A大致同等,比實施例5A優異。
除了於實施例5A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3的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9的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5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5A大致同等。
除了於實施例7A的方法中,將基材變更為全光線透過率67.2%的乳白壓克力板以外,藉由與實施例7A同樣的方法,表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7A相比,雖然平均亮度若干降低,但亮度不均減半。
將市售的VA型TV之背光裝置所用的乳白光擴散板/下擴散薄膜/稜鏡薄膜/上擴散薄膜所成的4片構成之光學構件,換成冷陰極管方式的面光源裝置中的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方法所用的冷陰極管方式之檢査用面光源裝置的乳白擴散板而設置,藉由冷陰極管方式的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表2中顯示結果。
例如,與實施例1A比較下,平均亮度、亮度的角度依賴性及亮度不均的任一特性皆差,表示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高性能。
使用與實施例1A、實施例4A、實施例6A、比較例2A、比較例12A、比較例3A相同的積層體,藉由前述LED光源方式的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亮度不均測定方法,進行LED光源之面光源裝置的本發明之效果確認。表3中顯示結果。
於LED光源的面光源裝置中,亦與冷陰極管光源的面光源裝置同樣地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特別地,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具有可大幅降低光源斑點的視覺辨認性之特徵,藉由使用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面光源裝置,可以維持此特性的形式提高亮度。
於厚度3mm且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92.2%的透明壓克力板之一面上,用厚度5μm的光學用黏著劑貼合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而得到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將所得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以光擴散薄膜側成為出光面的方式,在已卸下前述擴散板的冷陰極管方式之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以光擴散薄膜側成為出光側之方式,設置上述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更且於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光擴散薄膜上,將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以表面賦型側成為出光側的方式,疊合而設置,藉由亮度及亮度不均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表4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本實施例所得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與比較例1B~14B的比較下,係平均正面亮度高,而且亮度不均小,為高品質,表示可適用於面光源裝置。
除了於實施例1B中,取消內部光擴散薄膜的貼合,變更為於透明壓克力板上,將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以表面賦型側成為出光側之方式,疊合而設置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B相比,平均表面亮度雖然同等,但亮度不均係明顯大,顯示藉由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積層,可以抑制平均表面亮度降低的形式,大幅提高亮度不均。
再者,本比較例所用的薄膜製造例15之光擴散薄膜係霧值為94.3%,被定位為高擴散性薄膜。
除了於實施例1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重合設置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表示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積層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變更為使用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以內部光擴散薄膜彼此的積層,沒有出現內部光擴散薄膜與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積層所展現之亮度提高效果。
取消內部光擴散薄膜的貼合,變更為在透明壓克力板上,自壓克力板側依順序疊合2片的薄膜製造例14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及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而設置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再者,表面光擴散型薄膜皆同時以光擴散側成為出光側的方式設置。
與實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不均皆差,以表面光擴散薄膜彼此的積層,沒有出現內部光擴散薄膜與表面光擴散薄膜之積層所展現之亮度提高或亮度不均減低效果。
再者,本比較例所用的薄膜製造例14之光擴散薄膜係霧值為96.7%,與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同樣地,被定位為高擴散性薄膜。
除了於實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變更為使用薄膜製造例17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不均皆差,即使併用表面光擴散薄膜,若表面光擴散薄膜的平均表面積比本發明的範圍小,也不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使用薄膜製造例10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B相比,雖然亮度不均更優異,但平均正面亮度差,即使併用表面光擴散薄膜與內部光擴散薄膜,若內部光擴散薄膜的光學特性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也不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B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各自使用薄膜製造例11、薄膜製造例12及薄膜製造例1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B相比,比較例皆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不均差,即使併用表面光擴散薄膜與內部光擴散薄膜,若內部光擴散薄膜的光學特性脫離本發明的範圍,也不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3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經黏著劑貼合,變更為僅在壓克力板上疊合的方式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係稍微降低。顯示若在內部光擴散薄膜與基材之間有空氣的存在,則正面亮度稍微降低。即,藉由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與基材之間的空氣,可提高正面亮度。
除了於實施例1B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變更為各自使用薄膜製造例14及薄膜製造例16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於任一實施例中皆得到與實施例1B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1B中,將薄膜製造例3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之設置場所變更為透明壓克力板的入光側,而且變更為在出光側的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得到與實施例1B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1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3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經黏著劑貼合,變更為各自藉由熱接著法將薄膜製造例4及薄膜製造例1的內部光擴散薄膜黏貼於壓克力板的一面以外,與實施例1B同樣,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實施例5B者係使用薄膜製造例4之例。
實施例5B的亮度不均雖然比實施例1B稍差,但其它係得到與實施例1B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各自於實施例5B及實施例6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疊合設置以外,與實施例5B及實施例6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各自於實施例5B及實施例6B比較下,平均正面亮度低,表示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積層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6B的方法中,將薄膜製造例1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之設置場所變更為透明壓克力板的入光側,而且變更為在出光側的壓克力板上疊合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4B同樣的方法,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得到與實施例6B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4B中,代替薄膜製造例3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使用薄膜製造例2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表4中顯示以與實施例4B同樣的方法所評價之結果。平均正面亮度雖然比實施例4B還稍低,但亮度不均升高。
除了於實施例8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疊合設置以外,與實施例8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8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表示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積層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B的方法中,將薄膜製造例3的內部光擴散薄膜換成薄膜製造例6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4B同樣的方法,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若與實施例1B相比,則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不均皆稍微變差,但與比較例相比係良好。
除了於實施例9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疊合設置以外,實施例9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的結果。
與實施例9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而且亮度不均係明顯變大,表示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積層效果係極大。
除了各自於實施例1B及實施例2B的方法中,將薄膜製造例3的內部光擴散薄膜換成薄膜製造例5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而且將黏著劑的貼合換成熱接著法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B及實施例2B同樣的方法,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各自若與實施例1B及實施例2B相比,則亮度不均係變稍大。
除了於實施例10B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疊合設置以外,與實施例10B同樣,表5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0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低,而且亮度不均係明顯變大,表示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積層效果係極大。
除了各自於實施例1B中,代替薄膜製造例3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使用薄膜製造例7、薄膜製造例8及薄膜製造例9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B同樣方法,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任一實施例皆得到與實施例1B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10B的方法中,變更為將透明壓克力板換成厚度3mm且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67.2%的乳白壓克力板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0B同樣的方法,表4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0B相比,平均正面亮度及亮度不均皆變良好。
將市售的VA型TV之背光裝置所用的乳白光擴散板/下擴散薄膜/稜鏡薄膜/上擴散薄膜所成的4片構成之光學構件,換成冷陰極管方式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中的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方法所用的冷陰極管方式之檢査用面光源裝置的乳白擴散板而設置,表4中顯示以與實施例1B同樣的方法所評價之結果。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係顯示高性能。
使用與實施例1B、實施例7B、實施例8B、比較例1B、比較例2B及比較例4B相同的積層體,藉由LED光源方式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方法,進行LED光源的面光源裝置之本發明的效果確認。以表面賦型側成為出光側的方式,設置而評價。
表6中顯示結果。
於LED光源的面光源裝置中,亦與冷陰極管光源的面光源裝置同樣地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特別地,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具有可大幅提高光源斑點的消去性之特徵,藉由使用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面光源裝置,可以維持此特性的形式提高亮度。
冷陰極管方式的導光板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網目的消去性評價法中所用的導光板之出光面上,各自與實施例1B同樣地使用光學用黏著劑貼合薄膜製造例1、薄膜製造例2及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更且於此薄膜製造例1、薄膜製造例2及薄膜製造例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表面上,疊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而設置,評價正面亮度及網目的消去性。再者,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疊合,係皆以光擴散面側為出光側而疊合,進行評價。
表7中顯示結果。
於實施例19B、實施例20B及實施例21B的方法中,不疊合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表7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於實施例19B的方法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之黏貼,比較例22B係將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疊合在導光板的表面上,而且比較例23B中將薄膜製造例14的表面光擴散薄膜及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依此順序疊合在導光板的表面上,藉由與實施例19B同樣的方法,評價正面亮度及網目的消去性。再者,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疊合,係皆以光擴散面側為出光側而疊合,進行評價。
表7中顯示結果。
於上述實施例與比較例的比較中,可知即使在導光板型的面光源裝置中,本發明的效果也顯著。
用MIMAKI Engineering公司製的噴墨印表機(JV3-75 SPII型)來製作黃色、藍色及紅色的3色印刷薄膜。基材薄膜係使用油性的噴墨印刷用高透明聚酯薄膜(東洋紡績公司製開發品),印墨係使用MIMAKI Engineering公司製的SS印墨黃色、洋紅及青色,以解析度720×720DD及16道次進行全面印刷。
所得之印刷薄膜的550nm之波長的全光線透過率係黃色:86.7%,藍色:57.6%,紅色:15.0%。
拆卸前述冷陰極管方式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中的亮度及亮度不均測定所用之面光源裝置的乳白壓克力板,設置厚度3mm且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92.2%的透明壓克力板,在其上疊合薄膜製造例1及黃色印刷薄膜,以亮度及亮度不均的評價方法進行評價。表8中顯示所得之結果。
本實施例所得之電照顯示裝置用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在與比較例1C-1~比較例7C-1的比較下,係平均亮度高,而且亮度不均小,為高品質,表示可適用於電照顯示裝置。
除了於實施例1C-1中,取消薄膜製造例1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的使用,變更為將黃色印刷薄膜直接設置於透明壓克力板上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C-1相比,亮度差,而且亮度不均係明顯大,表示藉由內部光擴散薄膜的積層,可以在提高亮度的形式下,大幅降低亮度不均。
除了於實施例1C-1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各自使用薄膜製造例14及薄膜製造例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若與比較例1C-1相比,雖然亮度及亮度不均升高,但與實施例1C-1相比,亮度不均係約1位數差,表示與內部光擴散薄膜有大的差異。
再者,薄膜製造例14及15所得之表面光擴散薄膜係霧值分別為96.7%及94.3%,被定位為高擴散性薄膜。
除了於實施例1C-1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各自使用薄膜製造例11、薄膜製造例12及薄膜製造例13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任一比較例皆亮度低,而且亮度不均大。
此等比較例的內部光擴散薄膜皆擴散度比率或變曲率低於本發明的範圍之下限。因此,即使是內部光擴散薄膜,若為本發明的範圍外之薄膜,也無法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C-1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使用薄膜製造例10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亮度不均雖然良好,但亮度低。
本比較例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係全光線透過率低於本發明的範圍之下限。因此,即使是內部光擴散薄膜,若為本發明的範圍外之薄膜,也無法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除了於實施例1C-1中,變更為藉由熱接著法在透明壓克力板上黏貼薄膜製造例1所得之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C-1相比,亮度不均雖然稍微降低,但亮度升高。表示藉由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與基材之間所存在的空氣,可展現亮度提高。
除了於實施例1C-1中,代替薄膜製造例1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藉由5μm厚度的光學用黏著劑在透明壓克力板上黏貼薄膜製造例2所得之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得到與實施例1C-1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1C-1中,將薄膜製造例1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薄膜製造例3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1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得到與實施例1C-1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2C-1中,將薄膜製造例1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薄膜製造例4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與實施例2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得到與實施例2C-1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5C-1中,將薄膜製造例4的內部光擴散薄膜換成薄膜製造例5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而且變更為藉由熱接著將薄膜製造例5的內部光擴散薄膜黏貼於透明壓克力板的兩面以外,與實施例5C-1同樣,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得到與實施例5C-1大致同等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3C-1的方法中,將薄膜製造例2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薄膜製造例6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3C-1同樣的方法,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雖然比實施例3C-1差,但若與比較例相比,則具有高特性。
除了於實施例3C-1的方法中,代替薄膜製造例2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變更為各自使用薄膜製造例7、薄膜製造例8及薄膜製造例9的內部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3C-1同樣的方法,表8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與實施例3C-1相比,為同等或亮度不均稍差的程度,若與比較例相比,則實施例皆具有高特性。
於實施例1C-1~實施例7C-1、實施例10C-1及比較例1C-1~比較例7C-1中,代替黃色印刷薄膜,變更為使用藍色印刷薄膜,各自藉由與實施例1C-1~實施例7C-1、實施例10C-1及比較例1C-1~比較例7C-1同樣的方法,表9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全體皆亮度變低,但於藍色印刷薄膜中,亦得到與黃色印刷薄膜同樣的結果。
於實施例1C-1~實施例9C-1及比較例1C-1~比較例7C-1中,代替黃色印刷薄膜,變更為使用紅色印刷薄膜,各自藉由與實施例1C-1~實施例7C-1、實施例9C-1及比較例1C-1~7C-1同樣的方法,表10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全體皆亮度比藍色印刷薄膜還更低,但於紅色印刷薄膜中,亦得到與黃色印刷薄膜同樣的結果。惟,關於亮度不均,與黃色或藍色印刷薄膜相比,變高者係多。
於以上的實施例及比較例中,隨著印刷薄膜的顏色而亮度大幅變化者,推測係因為印刷薄膜各自的顏色造成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之變化。
又,僅紅色印刷薄膜係亮度不均大者,推測係因各色的主吸收波長之差異,內部光擴散薄膜的擴散性發生變化所造成。
除了於實施例1C-1的方法中,在黃色印刷薄膜與薄膜製造例1之間插入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C-1同樣的方法,表11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C-1相比,正面亮度(0度的亮度)升高,而且亮度不均降低。
除了於實施例2C-1的方法中,在黃色印刷薄膜與薄膜製造例1之間插入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2C-1同樣的方法,表11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2C-1相比,正面亮度升高,而且亮度不均降低。
除了於實施例1C-1的方法中,在黃色印刷薄膜與薄膜製造例1之間插入薄膜製造例14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實施例1C-1同樣的方法,表11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1C-1相比,正面亮度升高,而且亮度不均降低。
除了於實施例5C-1的方法中,在黃色印刷薄膜與薄膜製造例1之間各自插入薄膜製造例15的表面光擴散薄膜及薄膜製造例14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實施例5C-1的方法,表11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與實施例5C-1相比,正面亮度升高,而且亮度不均降低。
除了於比較例4C-1的方法中,在黃色印刷薄膜與薄膜製造例15之間插入薄膜製造例14的表面光擴散薄膜以外,藉由與比較例4C-1同樣的方法,表11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正面亮度倒是降低,而且亮度不均的降低亦停留在約減半。
根據以上的實施例及比較例,藉由內部光擴散薄膜與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組合使用,與僅內部光擴散薄膜的使用時相比,顯示可提高正面亮度,而且可改善亮度不均。
又,於該內部光擴散薄膜與表面光擴散薄膜的組合使用中,亦與內部光擴散薄膜單獨使用時同樣,藉由排除內部光擴散薄膜與基材之空氣,而提高正面亮度。
除了於實施例11C-1~實施例15C-1及比較例8C-1的方法中,代替黃色印刷薄膜,變更為藍色印刷薄膜以外,各自藉由與實施例11C-1~實施例15C-1及比較例8C-1同樣的方法,表12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全體皆亮度變低,但即使於藍色印刷薄膜中,也得到與黃色印刷薄膜同樣的結果。
除了於實施例11C-1~實施例15C-1及比較例8C-1的方法中,代替黃色印刷薄膜,變更為紅色印刷薄膜以外,各自藉由與實施例11C-1~實施例15C-1及比較例8C-1同樣的方法,表13中顯示所評價之結果。
全體皆亮度比藍色印刷薄膜還更低,但即使於紅色印刷薄膜中,也得到與黃色印刷薄膜同樣的結果。
以各自使用實施例1C-1、實施例1C-2及比較例2C-1之構成,藉由LED光源方式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方法,進行LED光源的面光源裝置之評價,表14中顯示結果。
即使於LED光源的面光源裝置中,也與冷陰極管光源的面光源裝置同樣地,展現本發明的效果。
特別地,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具有可大幅提高光源斑點的消去性之特徵,使用採用LED光源的照明裝置時,可有效地適用。
各自對於薄膜製造例1、薄膜製造例2、薄膜製造例3及薄膜製造例4的內部光擴散薄膜,藉由評價法中所記載的方法,進行在明室的電照顯示裝置之照明裝置非點燈狀態下之顯示畫像的視覺辨認性之評價。表15中顯示結果。
各自對於僅透明壓克力板、薄膜製造例14及薄膜製造例15之表面光擴散薄膜,藉由與實施例18C~實施例21C同樣的方法,進行在明室的電照顯示裝置之照明裝置非點燈狀態下之顯示畫像的視覺辨認性之評價。表15中顯示結果。
使用內部光擴散薄膜時,具有良好的視覺辨認性,僅藉由外光而得到良好的視覺辨認性。特別地,薄膜製造例2及3係優異。
在超出細部的視覺辨認性,明亮度的差係顯著。
於實施例18C~實施例21C及比較例10C~比較例12C的方法中,將印刷有大象的草原風景之印刷薄膜換成藍色印刷薄膜,在不點亮面光源裝置的狀態下,藉由根據LED光源方式的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之亮度及亮度不均評價法之方法,評價亮度及亮度不均。表15中顯示21點的測定值之最大值及最小值以及該最大值與最小值的平均值。
於上述實施例或比較例中,雖然無法將實施例18C~實施例21C及比較例10C~比較例12C所進行的感應評價所得之顯著差數值化,但得到大致與視覺辨認性對應的結果。
再者,點亮暗室的照明燈之狀態下的亮度測定位置之照度為300勒克司。
本發明的光擴散薄膜積層體,由於具有特定光學特性的光擴散薄膜與基材係由特定的構成所組成,當使用於面光源裝置時,可提高面光源裝置的出光效率或出光效率的均勻性,面光源裝置的高亮度化或高照度化係可能,而且可提高亮度或照度的均質性。因此,面光源裝置的光源之輸出減低,或減低各種光學薄膜的使用片數,可提高面光源裝置的經濟性。
又,藉由使用上述面光源裝置,可提高顯示裝置及照明裝置的性能或經濟性。
Claims (27)
- 一種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特徵為將同時滿足下述(i)~(iii)的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550nm的全光線透過率為50~100%的基材(C)積層所成,而且在兩者的界面沒有空氣層:(i)波長550nm的光之全光線透過率為40~84%;(ii)主擴散方向的波長550nm之光在出射角30度的透過度(I30 )對在出射角0度的透過度(I0 )之比例(I30 /I0 ×100)為8.0~95%;(iii)550nm的波長之光的變曲率為4.0~100%。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內部光擴散薄膜(A)含有由互相非相溶性的至少兩種熱塑性樹脂的混合物所成之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非相溶性的樹脂之至少一種係聚烯烴系樹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非相溶的熱塑性樹脂之兩種係聚烯烴系樹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非相溶的熱塑性樹脂之兩種係環狀聚烯烴系樹脂及聚乙烯系樹脂。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至少一面上,積層有由聚烯烴系樹脂所成的表面層。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形成該表面層的聚烯烴系樹脂係由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 樹脂所構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含有極性基的聚烯烴樹脂係至少含有羧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基材(C)係由樹脂及/或玻璃所構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基材(C)係積層在內部光擴散薄膜(A)的兩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含有擴散面的平均面積為600~5000μm2 的表面光擴散薄膜(B)當作構成材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內部光擴散薄膜(A)、表面光擴散薄膜(B)及基材(C)的積層順序係選自於下述(i)~(ii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基材(C)/內部光擴散薄膜(A);(iii)表面光擴散薄膜(B)/內部光擴散薄膜(A)/基材(C)/內部光擴散薄膜(A)。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表面光擴散薄膜(B)係藉由賦型而附有表面凹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中表面光擴散薄膜(B)係藉由含有微粒子的層而附有表面凹凸。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或12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其中使內部光擴散薄膜(A)與表面光擴散薄膜(B)疊合而複合。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含有印刷層(D)當作構成材料。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其含有表面光擴散薄膜(B)當作構成材料。
- 一種電照顯示裝置,其特徵為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或17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設置於照明裝置的出光面所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電照顯示裝置,其具有藉由電照顯示裝置的周圍之明亮度來調節電照顯示裝置的照明裝置之明亮度的手段。
- 一種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單面的出射面。
- 一種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至10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兩面的出射面。
-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之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所成。
- 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或21項之正下方型面光源裝置所成。
- 一種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5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出射面的至少一面所成。
- 一種面光源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至15項中任一項之光擴散薄膜積層體於出射面的兩面所成。
- 一種顯示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或25項之面光源裝置所成。
- 一種照明裝置,其特徵為使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或25項之面光源裝置所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0196028 | 2010-09-01 | ||
JP2010195466 | 2010-09-01 | ||
JP2010200441 | 2010-09-08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19847A TW201219847A (en) | 2012-05-16 |
TWI459042B true TWI459042B (zh) | 2014-11-01 |
Family
ID=4577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0131189A TWI459042B (zh) | 2010-09-01 | 2011-08-31 | 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KR (1) | KR20130102043A (zh) |
CN (1) | CN103080783B (zh) |
TW (1) | TWI459042B (zh) |
WO (1) | WO2012029755A2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0996377B2 (en) * | 2016-02-22 | 2021-05-04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Method for producing optical member and optical member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10798A (ja) * | 2005-06-28 | 2007-01-18 | Asahi Kasei Corp | 異方性散乱フィルム |
TW200804082A (en) * | 2006-07-13 | 2008-01-16 |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 Thin film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TW200933202A (en) * | 2007-12-07 | 2009-08-01 | Toyo Boseki | Surface light diffusion polyester film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250888B2 (ja) * | 1993-10-08 | 2002-01-28 | 三井化学株式会社 | 艶消し反射フィルム |
TWI234885B (en) * | 2002-03-26 | 2005-06-21 | Fujikura Ltd | Electroconductive glass and photovoltaic cell using the same |
JP2004198484A (ja) * | 2002-12-16 | 2004-07-15 | Mitsubishi Polyester Film Copp | 偏光板用拡散反射フィルム |
US20070282077A1 (en) * | 2004-12-27 | 2007-12-06 | Jsr Corporation | Thermoplastic Resin Composition, Optical Film And Oriented Film |
WO2007108432A1 (ja) * | 2006-03-20 | 2007-09-27 | Mitsui Chemicals, Inc. | 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2010123542A (ja) * | 2008-11-21 | 2010-06-03 | Toshiba Lighting & Technology Corp | 高圧放電ランプ用拡散膜の塗布用液剤及び高圧放電ランプ |
-
2011
- 2011-08-30 CN CN201180042252.5A patent/CN103080783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1-08-30 WO PCT/JP2011/069557 patent/WO2012029755A2/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8-30 KR KR1020137005333A patent/KR20130102043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1-08-31 TW TW100131189A patent/TWI459042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7010798A (ja) * | 2005-06-28 | 2007-01-18 | Asahi Kasei Corp | 異方性散乱フィルム |
TW200804082A (en) * | 2006-07-13 | 2008-01-16 | Nippon Steel Chemical Co | Thin film laminate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
TW200933202A (en) * | 2007-12-07 | 2009-08-01 | Toyo Boseki | Surface light diffusion polyester fil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080783B (zh) | 2016-03-16 |
KR20130102043A (ko) | 2013-09-16 |
TW201219847A (en) | 2012-05-16 |
WO2012029755A2 (ja) | 2012-03-08 |
CN103080783A (zh) | 2013-05-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37278B (zh) | 異向性光擴散薄膜、其積層薄片及其製造方法 | |
US8279370B2 (en) | Optical laminate film, backlight unit including the sam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including the same | |
KR20110009093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TWI518377B (zh) | Light diffusing flakes and the use of this backlight | |
KR20040080295A (ko) | 가시광 확산을 위한 표면 형성된 복합 중합체 렌즈 | |
JP2003270412A (ja) | 拡散フィルム | |
KR20130036205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2001272508A (ja) | 積層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 |
KR20110132621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KR20110132622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 |
JP2010044270A (ja) | 光拡散板、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5104459B2 (ja) | 光学部材と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ディスプレイ | |
KR20120038470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광확산 필름 | |
JP2010044269A (ja) | 光拡散板、光学シート、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及び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 |
JP2010108824A (ja) |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 | |
TWI459042B (zh) | 光擴散薄膜積層體 | |
TWI438499B (zh) | 光擴散薄膜、其積層片、其製法、使用led光源之照明裝置及背光裝置 | |
JP5787493B2 (ja) |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 |
TWI518378B (zh) | Light diffusing flakes and the use of this backlight | |
KR101068635B1 (ko) | 인각율이 향상된 고휘도 확산필름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 |
JP2012078799A (ja) | 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 | |
JP2012073608A (ja) | 光拡散フィルム積層体 | |
JP2015031893A (ja) | 照明装置用レンズフィルム積層体 | |
TWI856389B (zh) | 光擴散片、背光單元、液晶顯示裝置、資訊機器以及光擴散片的製造方法 | |
JP2009075219A (ja) | 光学素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表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