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397474B -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 Google Patents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7474B
TWI397474B TW99143879A TW99143879A TWI397474B TW I397474 B TWI397474 B TW I397474B TW 99143879 A TW99143879 A TW 99143879A TW 99143879 A TW99143879 A TW 99143879A TW I397474 B TWI397474 B TW I397474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inting
ink
machine
plate
lithographic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438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1178A (en
Original Assignee
Labelm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belme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belme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TW991438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7474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111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11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74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7474B/zh

Links

Landscapes

  • Printing Methods (AREA)

Description

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
本發明是一種關於印刷設備,特別是指一種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
目前市面上所販售的商品,其上幾乎都貼有印刷機所印製的品牌標示或產品標示與說明的貼紙,而當印刷機在承印上述貼紙前,亦會先依產品大小與客戶的需求來製版;然而,由於平版有其一定的尺寸大小,當依照不同產品大小或不同客戶需求來製版時,常會發生版面上圖文範圍很小的情況出現,若仍要在相同的全輪面印刷機印刷時,由於全輪面印刷機的版胴直徑與印刷滾胴直徑皆有其固定的尺寸大小;因此,當平版版面上所需印刷的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圓周所佔的長度若小於版胴的圓周長時,該平版上油墨送至印刷滾胴上的橡皮布則會造成一段又一段無油墨的空白段,該橡皮布再將該油墨以全輪面持續地轉印至待印刷物上時,則同樣會產生一段又一段無油墨的空白段出現(即無法達成「接續印刷面」),造成該待印刷物的廢料增加;也就是說,待印刷物上每一圖文範圍的油墨與下一圖文範圍的油墨間距(空白段)會是大於或等於3mm。
另外,由於目前平版的固定方式大都如US 20070227375A1美國專利公開文獻的現有技術,是將平版兩末端各以一設有夾縫的圓桿夾固後,塞入版胴圓周面上所開設的凹槽內來加以固定;為了讓該圓桿夾固該平版兩端後能容易塞入該版胴的凹槽,因此該版胴圓周面上該凹槽所形成的縫隙距離則較大,故當該版胴以全輪面地將該平版持續轉動印刷時,該平版兩端之間即會令橡皮布持續造成一段又一段無油墨的空白段出現(亦即無法達成「接續印刷面」),該橡皮布再將該油墨以全輪面持續地轉印至待印刷物上時,則同樣會產生一段又一段的空白段廢料;同理可知,待印刷物上每一圖文範圍的油墨與下一圖文範圍的油墨間距(空白段)亦會是大於或等於3mm。
針對上述所產生的空白段廢料問題,即出現如TW I304770專利公開文獻的現有技術來加以改善;其所揭露的技術手段,是依照使用者較常設計在版面上的圖文範圍大小(即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圓周所佔的長度),先定出幾種不同的平版長度,然後再依這些長度製造出相對應圓周長的印版滾筒(同於本發明所定義的「版胴」)與轉印滾筒(同於本發明所定義的「印刷滾胴」),若當所要印製的圖文範圍較小時,則使用者可先選擇一較能符合此圖文範圍的平版,再將能對應該平版長度的印版滾筒與轉印滾筒更換至全輪面印刷機即可;同理,若當所要印製的圖文範圍較大時,則使用者則可再選擇一較能符合此圖文範圍的平版,並將能對應該平版長度的印版滾筒與轉印滾筒更換至全輪面印刷機即可;如是 即可讓尺寸大小比較適合圖文範圍的平版,在該印版滾筒與該轉印滾筒以全輪面印刷時,得以減少其空白段的產生(即比較可能達成「接續印刷面」)。
但由前述TW I304770專利公開文獻可知,該現有技術仍有其待改善的缺失存在;此缺失即是,當現有技術的全輪面印刷機串接來實施印刷時,一旦版面上圖文範圍大小改變後,印刷前皆必須先將所有全輪面印刷機的版胴與印刷滾胴,更換其圓周尺寸適合該圖文範圍大小的版胴與印刷滾胴,如是方得以在全輪面印刷時減少空白段的廢料出現,因此使用者不但須再另外花錢購置不同尺寸的版胴與印刷滾胴,亦須再多騰出空間來存放不同尺寸的版胴與印刷滾胴,更浪費使用者不少時間去更換不同尺寸的版胴與印刷滾胴。
由於目前的印刷品(如:商標貼紙)為了因應市場多樣化需求,導致業者在印刷製程中,會將待印刷物在首次印刷後接續進行其他工序的處理,例如:燙金、上光、上膜、裁切、模切成型、廢料脫料、廢料回收、產品容器貼標等加工工序,甚至會先經由其他如:全輪面的平版、凹版或凸版等印刷後才會來接續處理上述工序;然而,由於當待印刷物在經由間歇面印刷機印製時,會先將該待印刷物雙向拉扯產生一定的張力來印刷,但當印刷結束後若將該待印刷物的張力釋放,將會導致該待印刷物在印刷時與印刷後的長度出現極大的變化,更會改變了該待印刷物表面的粗糙度、附著油墨的能力、油墨產生龜裂的機率與後續模切加工的精準度等而影響印刷品質的要素,也因此造成印刷業界至今仍無法利用間歇面 印刷機與上述工序的「全輪面加工機」如:全輪面平版印刷機、全輪面凹版印刷機、全輪面凸版印刷機、滾輪式燙金機、滾輪式上光機、滾輪式上膜機、滾輪式裁切機、滾輪式模切機等來進行串接作業的嚴重問題。
爰是,本發明的間歇面印刷機可依版面上不同的圖文範圍大小,選擇以間歇面印刷或選擇以全輪面印刷,並藉由第一導料結構與第二導料結構,令該間歇面印刷機得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再透過該第三導料結構達到持續以等速度與等張力輸出具有接續印刷面的印刷品;如是,本發明的間歇面印刷機可逐步取代現有技術的全輪面印刷機,亦可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令印刷、生產與包裝可達到實質的一貫作業,進而增加產能並確實達成降低人力與物料成本的目的。。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出一種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印刷連座設備包括有一將連續的待印刷物自第一進料端導入印刷後並等速導出至第一出料端的間歇面印刷機、一設於該第一進料端導料路徑上用以定速導料的第一導料結構、一設於該第一出料端導料路徑上用以與該第一導料結構等速導料的第二導料結構、一串接於該間歇面印刷機的第一出料端後方而將該待印刷物自第二進料端導入印刷後等速導出至第二出料端的全輪面加工機,以及一設於該第二出料端後方導料路徑上用以等速連續正轉導料的第三導料結構;其中該間歇面印刷機包 括有一供墨單元;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相接觸的傳墨單元;一樞設於該傳墨單元遞墨路徑的版胴,該版胴圓周面完整包設有一與該傳墨單元相接觸的平版;一樞設於該平版遞墨路徑上的印刷滾胴,該印刷滾胴圓周面上膠合有一用以將油墨傳遞至該待該印刷物上的橡皮布,且該平版與該橡皮布相接觸;其中該橡皮布布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圓周所佔的長度,等於或大於該平版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圓周所佔的長度;以及,一樞設於該印刷滾胴下方並承載該橡皮布印刷壓力的壓胴;而該第一導料結構包括有一可選擇連續正轉或交互正、逆轉而主動帶動該待印刷物的前端控制導輪;該第二導料結構包括有一可與該前端控制導輪同步且同向主動帶動該待印刷物的後端控制導輪。
藉由上述本發明所提出的技術方案相較於現有技術,本發明實質可達成下列有益效果:
一、由於本發明的間歇面印刷機可依版面上不同的圖文範圍大小,選擇以間歇面印刷或選擇以全輪面印刷來持續以等速度與等張力輸出接續印刷面,因其適用性強而可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形成本發明的印刷連座設備;
二、本發明的印刷連座設備可於同一間歇面印刷機上,依版面上不同的圖文範圍大小來選擇以連續正轉的全輪面印刷或正、逆轉交錯的間歇面印刷,來達成持續以等速度與等張力輸出接續印刷面的目的;因此本發明將間歇面印刷機設計成可與全輪面加工機來串接作業,其所形成的印刷連座設備即是為了要利用該間歇面印刷機可持續等速度與等張力輸出接 續印刷面的適用性,而逐步地將全輪面印刷機更換取代,且消費者無需一次將全部地將全輪面印刷機更換,因此可減輕消費者的負擔;
三、當使用者需更換版面上圖文範圍大小改變時,本發明印刷連座設備的間歇面印刷機即可利用同一版胴與同一印刷滾胴來達成接續印刷面,不但可省下產生空白段廢料的成本,亦可省下購置其他不同尺寸版胴或印刷滾胴的花費;使用者還可省下存放購置其他不同尺寸版胴或印刷滾胴的空間;以及省下更換不同尺寸版胴或印刷滾胴的時間。
四、本發明的間歇面印刷機於印刷結束後,尚得以維持該待印刷物保持原有固定的張力,故可在相同張力的條件下進入其他串接的全輪面加工機,以避免造成該待印刷物上的油墨產生龜裂,並可降低該待印刷物在後續如模切加工中因無法準確對位而產生耗損過多的問題;且本發明於全輪面加工機作業後,亦可以等速度與等張力來輸出高品質的印刷品(如:商標貼紙),因此更可提供後續如商標廢料邊脫料機、廢料邊回收機、產品容器貼標機等來串接作業,亦或後續再加入以等速運作中的「產品加工設備」如:已先經串接的容器內料填充機、容器封裝機、產品包裝機、產品排列裝箱機、產品封箱機等,令印刷、生產與包裝可達到實質的一貫作業,進而增加產能並確實達成降低人力與物料成本的目的。
1‧‧‧印刷連座設備
10‧‧‧間歇面印刷機
100‧‧‧全輪面平版印刷機
11‧‧‧第一導料結構
111‧‧‧前端控制導輪
112‧‧‧第一張力平衡件
12‧‧‧第二導料結構
121‧‧‧後端控制導輪
122‧‧‧第二張力平衡件
13‧‧‧第三導料結構
20、200‧‧‧供墨單元
21‧‧‧油墨
22、220‧‧‧刮墨刀
30、300‧‧‧傳墨單元
31、310‧‧‧網目輪
32、320‧‧‧靠版墨輥
40、400‧‧‧版胴
41、410‧‧‧平版
411‧‧‧第一定位端
412‧‧‧第二定位端
42‧‧‧定位件
421‧‧‧定位槽
43‧‧‧溝槽
50、500‧‧‧印刷滾胴
51、510‧‧‧橡皮布
52‧‧‧間隔
60、600‧‧‧壓胴
70、700‧‧‧勻墨輪組
80、800‧‧‧潤濕單元
81、810‧‧‧蓄液槽
82‧‧‧潤濕液
90‧‧‧待印刷物
91‧‧‧第一進料端
92‧‧‧第一出料端
93‧‧‧第二進料端
94‧‧‧第二出料端
圖1,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的平面示意圖。
圖2,為「圖1」中的間歇面印刷機平面示意圖。
圖3-1~圖3-4,為本發明「圖2」中平版於版胴上的固定方式放大平面示意圖。
圖4-1~圖4-3,為本發明「圖2」的連續動作局部平面示意圖。
圖5,為「圖1」中的全輪面平版印刷機平面示意圖。
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現就配合圖式說明如下:首先,請同時參閱「圖1」、「圖2」與「圖5」所示。為了令閱者能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因此特意將平版41、橡皮布51、平版410與橡皮布510增厚來加以示意。如圖所示,本發明所提出的一種間歇面印刷機10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1(其中,本發明全輪面加工機是選自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全輪面凹版印刷機、全輪面凸版印刷機、滾輪式燙金機、滾輪式上光機、滾輪式上膜機、滾輪式裁切機、滾輪式模切機之一者或其任意組合;但在此皆以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來舉例說明);所述的印刷連座設備1包括有一將連續的待印刷物90自第一進料端91導入印刷後並等速導出至第一出料端92的間歇面印刷機10、一設於該第一進料端91導料路徑上用以定速導料的第一導料結構11、一設於該第一出料端92導料路徑上用以與該第一導料結構11等速導料的第二導料結構12、一串接於該間歇面印刷機10的第一出料端92後方而將該待印刷物90自第二進料端93導入印刷後等速導出至第二出料端94的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以及一設於該第 二出料端94後方導料路徑上用以等速連續正轉導料的第三導料結構13;其中該間歇面印刷機10包括有一供墨單元20,其中該供墨單元20下方設有至少一刮墨刀22(該刮墨刀22並非必要存在);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相接觸的傳墨單元30,該傳墨單元30包括有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相接觸的網目輪31,以及一樞設於該網目輪31遞墨路徑且與該網目輪31相接觸的靠版墨輥32;而該版胴40則樞設於該靠版墨輥32遞墨路徑且與該靠版墨輥32相接觸;一樞設於該傳墨單元30遞墨路徑的版胴40,該版胴40圓周面完整包設有一與該傳墨單元30相接觸的平版41,該平版41可為濕式或乾式;一樞設於該版胴40周邊的潤濕單元80,該潤濕單元80具有可被控制與該平版41接觸與否的潤濕液82,當該平版41為濕式時,該潤濕液82即控制與該平版41相接觸,而當該平版41為乾式時,則該潤濕液82即控制與該平版41相間隔(在此圖式中是以調整該潤濕單元80與該平版41的相對位置來達成,當然該潤濕單元80亦可為控制噴霧器來噴霧與否的方式為之);一樞設於該平版41遞墨路徑上的印刷滾胴50,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上膠合有一用以將油墨21傳遞至該待該印刷物90上的橡皮布51,且該平版41與該橡皮布51相接觸;其中,該橡皮布51布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所佔的長度,等於或大於該平版41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40圓周所佔的長度;以及,一樞設於該印刷滾胴50下方並承載該橡皮布51印刷壓力的壓胴60;而該第一導料結構11包括有一可選擇連續正轉或交互正、逆轉而主動帶動 該待印刷物90的前端控制導輪111,以及一可移位令該待印刷物90維持固定張力的第一張力平衡件112;該第二導料結構12包括有一可與該前端控制導輪111同步且同向主動帶動該待印刷物90的後端控制導輪121,以及一可與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相對應反向移位令該待印刷物90維持固定張力的第二張力平衡件122。另外如「圖5」所示,由於本發明的全輪面加工機是以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為例來說明,故該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則包括有一供墨單元200,其中該供墨單元200下方設有至少一刮墨刀220(該刮墨刀220並非必要存在);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0相接觸的傳墨單元300,該傳墨單元300包括有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0相接觸的網目輪310,以及一樞設於該網目輪310遞墨路徑且與該網目輪310相接觸的靠版墨輥320;而該版胴400則樞設於該靠版墨輥320遞墨路徑且與該靠版墨輥320相接觸;一樞設於該傳墨單元300遞墨路徑的版胴400,該版胴400圓周面完整包設有一與該傳墨單元300相接觸的平版410;一樞設於該平版410遞墨路徑上的印刷滾胴500,該印刷滾胴500圓周面上完整地包設有一用以將油墨21傳遞至該待該印刷物90上的橡皮布510,且該平版410與該橡皮布510相接觸;其中該橡皮布510布面長度等於該印刷滾胴500圓周長,亦等於該平版410版面長度,更等於該間歇面印刷機10上所膠合的橡皮布51布面長度;一樞設於該印刷滾胴500下方並承載該橡皮布510印刷壓力的壓胴600;一樞設於該版胴400周邊的潤濕單元800,且該潤濕單元800具有可 被控制與該平版410接觸與否的潤濕液82;以及一與該網目輪310相接觸的勻墨輪組700。其中該平版410若為濕式,由於該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還可包括有一樞設於該版胴400周邊的潤濕單元800,且該潤濕單元800具有可被控制與該平版410接觸與否的潤濕液82,該潤濕液82與該平版410則為相接觸,因此當啟動該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後,由於此時該潤濕單元800已將該蓄液槽810內的潤濕液82帶至該潤濕單元800整個圓周柱面上,該潤濕液82則會被該版胴400周面上濕式的平版410,因順時針連續轉動而帶至該平版410的非圖文範圍上(即該平版410蝕刻圖文後的非圖文範圍,該平版410蝕刻圖文後具親水性的非圖文範圍是以陽型平版為例,若為陰型平版則相反之),而該油墨21亦會通過該刮墨刀220與該網目輪310所接觸的間隙,流向正在順時針連續轉動的該網目輪310而佈滿整個圓周柱面,此時與該網目輪310相接觸的勻墨輪組700亦會發揮其功能而將佈滿該網目輪310圓周柱面上的油墨21整勻,爾後該油墨21則順勢自該網目輪310而被帶向逆時針連續轉動的該靠版墨輥320整個圓周柱面上;若其中該平版410為乾式,該潤濕液82與該平版410則為相間隔(同理,在此圖式中是以調整該潤濕單元800與該平版410的相對位置來達成,當然該潤濕單元800亦可為控制噴霧器來噴霧與否的方式為之)。
再請同時參閱「圖3-1」~「圖3-4」所示,為本發明「圖2」中平版於版胴上的固定方式放大平面示意圖。為了令閱者能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因此特意將平版41增厚來加以示意 。首先如「圖3-1」所示可清楚看出,該版胴40靠近圓周的一處,包設有一圓柱形且至少與該版胴40等長的定位件42,也就是說,該定位件42穿設於該版胴40內且靠近該版胴40的圓周處,且該版胴40的圓周面上剖設有一溝槽43,該溝槽43的間距約等於該平版41厚度的兩倍,而該定位件42亦具有一可與該溝槽43相對的定位槽421,且該定位槽421的間距亦約等於該平版41厚度的兩倍;再請看至「圖3-2」所示,而固定該平版41的方式,是先將該平版41兩端折成近似直角形成一第一定位端411與一第二定位端412,再將該第一定位端411經該溝槽43插入該版胴40,直至該定位件42的定位槽421內,順勢將該平版41圈繞於該版胴40的圓柱面上,接著將該第二定位端412也經該溝槽43插入該版胴40,同樣直至該定位件42的定位槽421內如「圖3-3」所示;最後再以該定位件42的圓柱為軸心,用力順時針轉動(亦可為逆時針轉動)該定位件42,此時由於我們不使該版胴40被帶動,則該定位件42轉動後,可令該第一定位端411與該第二定位端412同時被固定不動的該版胴40與轉動中的該定位件42形成如「圖3-4」所示的形變,由於該平版41為金屬材質,在經此形變後,則為永久變形,該定位件42則因此被緊迫而固定不動,如是達成該平版41以完整(全版面)固定包設於該版胴40圓周面(全輪面)的目的,而該平版41包設於該版胴40圓周面後,其兩端之間所形成的間隙即會小於或等於2mm,也就是說當全版面上皆有圖文範圍時,以全輪面印刷後的油墨間距(空白段)則同樣會小於或等於2mm。
另請同時參閱「圖2」與「圖4-1」~「圖4-3」所示,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平面示意圖與其連續動作局部平面示意圖。為了令閱者能更清楚地了解本發明,因此特意將平版41與橡皮布51增厚來加以示意。首先如「圖2」所示,由於本發明間歇面印刷機10的版胴40與印刷滾胴50的圓周長尺寸皆設計成與業界最大規格的平版41長度相當,且該版胴40與該印刷滾胴50皆設計為固定單一的尺寸大小;更詳細地說,當該平版41完整包設於該版胴40上以後,該平版41版面相對於該版胴40圓周時的長度,是與該該版胴40圓周長相等的;然而,該平版41版面上蝕刻圖文後的圖文範圍大小相對於該版胴40圓周長,是有可能等於或小於該版胴40圓周長的;因此,該橡皮布51的布面長度則必須等於或大於該該平版41版面上的圖文範圍,如是方可將圖文範圍內所有的油墨完全蓋括,且該橡皮布51布面長度要等於或小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長,但若該橡皮布51布面長度小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長時,該橡皮布51的布面長度則要小到至少可以令該印刷滾胴50與該壓胴60相對轉動後,該待印刷物90可以被拉扯向後移位的間隔52形成才可;當然,由於該印刷滾胴50與該壓胴60是不斷地相對轉動,所以若該間隔52愈大時,則表示該待印刷物90被拉扯向後移位的時間則愈充裕,但若該間隔52愈小時,則表示該待印刷物90被拉扯向後移位的時間則變短,則我們可將該待印刷物90被拉扯向後移位的速度加快來達成。當該潤濕單元80下方局部浸於蓄液槽81內的潤濕液82中,且該供墨單元20內具有油墨21時,啟動該間歇面印刷機10後,此時由於該 潤濕單元80已將該蓄液槽81內的潤濕液82帶至該潤濕單元80整個圓周柱面上,該潤濕液82則會被該版胴40周面上濕式的平版41,因順時針連續轉動而帶至該平版41的非圖文範圍上(即該平版41蝕刻圖文後的非圖文範圍,該平版41蝕刻圖文後具親水性的非圖文範圍是以陽型平版為例,若為陰型平版則相反之);然而,該油墨21即會通過該刮墨刀22與該網目輪31所接觸的間隙,流向正在順時針連續轉動的該網目輪31而佈滿整個圓周柱面,此時與該網目輪31相接觸的勻墨輪組70亦會發揮其功能而將佈滿該網目輪31圓周柱面上的油墨21整勻,爾後該油墨21則順勢自該網目輪31而被帶向逆時針連續轉動的該靠版墨輥32整個圓周柱面上;接著該靠版墨輥32圓周柱面上的該油墨21,則會因為與該版胴40上的平版41相接觸,而被順時針連續轉動地帶至受該潤濕液82排斥的該平版41圖文範圍上(即該平版41蝕刻圖文後的圖文範圍,該平版41蝕刻圖文後具親油性的圖文範圍是以陽型平版為例,若為陰型平版則相反之)。如「圖4-1」所示,當該平版41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40圓周所佔的長度小於該版胴40圓周長度時,令該橡皮布51布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所佔的長度等於或大於該平版41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40圓周所佔的長度,且令該橡皮布51膠合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形成一令該待印刷物90可被拉扯向後移位的間隔52,設定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與該第二張力平衡件122立即同步歸回該初始位置,並將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同步正轉帶動該待印刷物90前進的距離,設定為與該橡皮布51布 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所佔的長度相同;然後該平版41圖文範圍上的該油墨21,便可經由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上所膠合的橡皮布51,被逆時針連續轉動而傳遞至該壓胴60上方的待印刷物90上;此時由於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同步正轉帶動該待印刷物90的前進距離,與該橡皮布51的長度距離相同,且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與該第二張力平衡件122所在位置為初始位置如「圖4-1」所示;由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上所膠合的該橡皮布51布面長度小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長,當該印刷滾胴50與該壓胴60相對轉動至該間隔52時,將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設定為立即同步逆轉帶動該待印刷物90後退,直至該待印刷物90上最後所印刷的油墨21末端最靠近該壓胴60水平切點如「4-2」所示;同時將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同步逆轉所帶動該待印刷物90後退的距離,與該第一進料端91等速導入該待印刷物90的距離相加後平均所得的距離,設定為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維持該待印刷物90固定張力所移位的距離;並將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同步逆轉所帶動該待印刷物90後退的距離,與該第一出料端92等速導出該待印刷物90的距離相加後平均所得的距離,設定為該第二張力平衡件122相對應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反向維持該待印刷物90固定張力所移位的距離;因此,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即會向下移位以平衡張力,而該第二張力平衡件122即會相對應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而向上移位以平衡張力亦如「4-2」所示;接著會立即重做上述,將該前端 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同步正轉帶動該待印刷物90前進的距離,設定為與該橡皮布51布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所佔的長度相同,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與該第二張力平衡件122立即同步歸回該初始位置如「4-3」所示;如是,該待印刷物90連續導入即可藉由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持續同步正、逆轉交錯來帶動該待印刷物90,並通過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上具有間隔52所膠合的橡皮布51以間歇面印刷達成接續印刷面;另外由上述同理可知,若當該平版41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40圓周所佔的長度等於該版胴40圓周長度時,令該橡皮布51布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所佔的長度等於該平版41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40圓周所佔的長度,且令該橡皮布51完整膠合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設定該前端控制導輪111與該後端控制導輪121連續同步正轉帶動該待印刷物90,並通過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上完整膠合的橡皮布51以全輪面印刷,將該待印刷物90印刷出接續印刷面。綜上所述,本發明的間歇面印刷機10是可依版面上不同的圖文範圍大小,選擇以間歇面印刷或選擇以全輪面印刷,達成與「圖1」中的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串接作業,並持續以等速度與等張力輸出具有接續印刷面的印刷品的目的。
當然,該平版41若改為乾式,則該平版41即無需利用潤濕液82來將油墨21分離即可直接著墨印刷;由於該潤濕單元80具有可被控制與該平版42接觸與否的潤濕液82,因此只要將該潤濕單元80的潤濕液82控制與該平版42相間隔,即可如上述 該平版41為濕式的動作,將該待印刷物90印刷出接續印刷面,達成與「圖1」中的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串接作業,並持續以等速度與等張力輸出具有接續印刷面的印刷品的目的。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之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作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
1‧‧‧印刷連座設備
10‧‧‧間歇面印刷機
100‧‧‧全輪面平版印刷機
11‧‧‧第一導料結構
111‧‧‧前端控制導輪
112‧‧‧第一張力平衡件
12‧‧‧第二導料結構
121‧‧‧後端控制導輪
122‧‧‧第二張力平衡件
13‧‧‧第三導料結構
20、200‧‧‧供墨單元
21‧‧‧油墨
22、220‧‧‧刮墨刀
30、300‧‧‧傳墨單元
31、310‧‧‧網目輪
32、320‧‧‧靠版墨輥
40、400‧‧‧版胴
41、410‧‧‧平版
50、500‧‧‧印刷滾胴
51、510‧‧‧橡皮布
60、600‧‧‧壓胴
70、700‧‧‧勻墨輪組
80、800‧‧‧潤濕單元
81、810‧‧‧蓄液槽
82‧‧‧潤濕液
90‧‧‧待印刷物
91‧‧‧第一進料端
92‧‧‧第一出料端
93‧‧‧第二進料端
94‧‧‧第二出料端

Claims (9)

  1. 一種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特徵在於:所述的印刷連座設備(1)包括有一將連續的待印刷物(90)自第一進料端(91)導入印刷後並等速導出至第一出料端(92)的間歇面印刷機(10)、一設於該第一進料端(91)導料路徑上用以定速導料的第一導料結構(11)、一設於該第一出料端(92)導料路徑上用以與該第一導料結構(11)等速導料的第二導料結構(12)、一串接於該間歇面印刷機(10)的第一出料端(92)後方而將該待印刷物(90)自第二進料端(93)導入印刷後等速導出至第二出料端(94)的全輪面加工機,以及一設於該第二出料端(94)後方導料路徑上用以等速連續正轉導料的第三導料結構(13);其中該間歇面印刷機(10)包括有一供墨單元(20);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相接觸的傳墨單元(30);一樞設於該傳墨單元(30)遞墨路徑的版胴(40),該版胴(40)圓周面完整包設有一與該傳墨單元(30)相接觸的平版(41);一樞設於該平版(41)遞墨路徑上的印刷滾胴(50),該印刷滾胴(50)圓周面上膠合有一用以將油墨(21)傳遞至該待該印刷物(90)上的橡皮布(51),且該平版(41)與該橡皮布(51)相接觸;其中該橡皮布(51)布面相對於該印刷滾胴(50)圓周所佔的長度,等於或大於該平版(41)版面上圖文範圍相對於版胴(40)圓周所佔的長度;一樞 設於該印刷滾胴(50)下方並承載該橡皮布(51)印刷壓力的壓胴(60);而該第一導料結構(11)包括有一可選擇連續正轉或交互正、逆轉而主動帶動該待印刷物(90)的前端控制導輪(111)以及一可位移令該待印刷物(90)維持固定張力的第一張力平衡件(112);該第二導料結構(12)包括有一可與該前端控制導輪(111)同步且同向主動帶動該待印刷物(90)的後端控制導輪(121)以及一可與該第一張力平衡件(112)相對應反向移位令該待印刷物(90)維持固定張力的第二張力平衡件(122)。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平版(41)為濕式;而該間歇面印刷機(10)還包括有一樞設於該版胴(40)周邊的潤濕單元(80),該潤濕單元(80)具有可被控制與該平版(41)接觸與否的潤濕液(82),且該潤濕液(82)與該平版(41)相接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傳墨單元(30)包括有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相接觸的網目輪(31),以及一樞設於該網目輪(31)遞墨路徑且與該網目輪(31)相接觸的靠版墨輥(32);而該版胴(40)則樞設於該靠版墨輥(32)遞墨路徑且與該靠版墨輥(32)相接觸。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平版(41)為乾式;而該間歇面印刷機(10)還包括有一樞設於該版胴(40)周邊的潤濕單元(80),該潤濕單元(80)具有可被控制與該平版(41)接觸與 否的潤濕液(82),且該潤濕液(82)與該平版(41)相間隔。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傳墨單元(30)包括有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相接觸的網目輪(31),以及一樞設於該網目輪(31)遞墨路徑且與該網目輪(31)相接觸的靠版墨輥(32);而該版胴(40)則樞設於該靠版墨輥(32)遞墨路徑且與該靠版墨輥(32)相接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或5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全輪面加工機是選自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全輪面凹版印刷機、全輪面凸版印刷機、滾輪式燙金機、滾輪式上光機、滾輪式上膜機、滾輪式裁切機、滾輪式模切機之一者或其任意組合。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全輪面加工機是選自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全輪面凹版印刷機、全輪面凸版印刷機、滾輪式燙金機、滾輪式上光機、滾輪式上膜機、滾輪式裁切機或滾輪式模切機之一者或其任意組合。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3、4或5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全輪面加工機為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該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包括有一供墨單元(200);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0)相接觸的傳墨單元(300);一樞設於該傳墨單元(300)遞墨路徑的版胴(400),該版胴(400)圓周面完整包設有一與該傳墨單元(300)相接觸的平版(410);一樞設於 該平版(410)遞墨路徑上的印刷滾胴(500),該印刷滾胴(500)圓周面上設有一用以將油墨(21)傳遞至該待該印刷物(90)上的橡皮布(510),且該平版(410)與該橡皮布(510)相接觸;其中該橡皮布(510)布面長度等於該印刷滾胴(500)圓周長,亦等於該平版(410)版面長度,更等於該間歇面印刷機(10)上所膠合的橡皮布(51)布面長度;一樞設於該印刷滾胴(500)下方並承載該橡皮布(510)印刷壓力的壓胴(600)。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間歇面印刷機與全輪面加工機串接作業的印刷連座設備,其中該全輪面加工機為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該全輪面平版印刷機(100)包括有一供墨單元(200);一樞設於該供墨單元(200)下方並與該供墨單元(200)相接觸的傳墨單元(300);一樞設於該傳墨單元(300)遞墨路徑的版胴(400),該版胴(400)圓周面完整包設有一與該傳墨單元(300)相接觸的平版(410);一樞設於該平版(410)遞墨路徑上的印刷滾胴(500),該印刷滾胴(500)圓周面上膠合有一用以將油墨(21)傳遞至該待該印刷物(90)上的橡皮布(510),且該平版(410)與該橡皮布(510)相接觸;其中該橡皮布(510)布面長度等於該印刷滾胴(500)圓周長,亦等於該平版(410)版面長度,更等於該間歇面印刷機(10)上所膠合的橡皮布(51)布面長度;一樞設於該印刷滾胴(500)下方並承載該橡皮布(510)印刷壓力的壓胴(600)。
TW99143879A 2010-12-15 2010-12-15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TWI3974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3879A TWI397474B (zh) 2010-12-15 2010-12-15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43879A TWI397474B (zh) 2010-12-15 2010-12-15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178A TW201111178A (en) 2011-04-01
TWI397474B true TWI397474B (zh) 2013-06-01

Family

ID=449087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43879A TWI397474B (zh) 2010-12-15 2010-12-15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7474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7900B (en) * 2003-08-04 2006-07-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Rotary press
TW200800610A (en) * 2006-06-01 2008-01-01 wu-xiong Su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and its printing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7900B (en) * 2003-08-04 2006-07-11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Rotary press
TW200800610A (en) * 2006-06-01 2008-01-01 wu-xiong Su Lithographic printing machine and its print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178A (en) 201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359172B2 (ja) 中空体に印刷を行う装置
US10864718B2 (en) Embossing with printed relief pattern
JP6250224B2 (ja) それぞれ中空体に印刷を行う複数の印刷部を備える装置
EP0927103B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curity printing
JP2007276465A (ja) エンボスフォイル印刷用装置
US20190022998A1 (en) Device for printing hollow bodies,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said device
US20110120328A1 (en) Printing module for use in an offset printing apparatus and offset printing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such a printing module
US9833989B2 (en) Device for printing on hollow bodies
CN102582221B (zh) 间歇面印刷机与全轮面加工机串接作业的印刷连座设备
CN103552372B (zh) 兼具uv冷烫和uv压印功能的轮转式多色油墨印刷机组
TWI397474B (zh) Intermittent printing presses and all-wheel processing machines in series with the printing equipment
WO2014203684A1 (ja) 凹版印刷機および凹版印刷方法
CN100548677C (zh) 一种毯带式凹版印刷机
TWI383895B (zh) A lithographic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aching a printing surface with different graphic sizes
CN219133548U (zh) 一种可进行多种转移工艺的单张纸转移表面处理设备
CN205818624U (zh) 凹版双面印刷机
CN102555420B (zh) 不同图文范围大小达成接续印刷面的平版印刷设备及方法
CN102259515A (zh) 一种酒盒的印刷工艺
CN108909155A (zh) 一种用于安全文件生产的组合式印刷机
CN110789217B (zh) 用于印刷基底的系统
JP6639748B2 (ja) 中空体にプリントを施す装置を運転する方法
CN2838955Y (zh) 一种卫星式印刷机
CN219055693U (zh) 一种水性油墨印刷薄膜多色凹版印刷机
CN2797035Y (zh) 一种多色自动调节印刷长度的印刷输送装置
CN222310130U (zh) 一种单张纸转移表面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