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2220267A - 鋰離子二次電池 - Google Patents

鋰離子二次電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220267A
TW202220267A TW110116308A TW110116308A TW202220267A TW 202220267 A TW202220267 A TW 202220267A TW 110116308 A TW110116308 A TW 110116308A TW 110116308 A TW110116308 A TW 110116308A TW 202220267 A TW202220267 A TW 202220267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ayer
layer
negative electrode
positive electrode
sintered bod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16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由良幸信
大石憲吾
水上俊介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日本碍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日本碍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日本碍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220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220267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31Electrode connections in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4Connection of several leads or tabs of plate-like electrode stacks, e.g. electrode pole straps or bridg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3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elements or alloy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4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 H01M4/485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oxides or hydroxides of mixed oxides or hydroxides for inserting or intercalating light metals, e.g. LiTi2O4 or LiTi2OxF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9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of button or coin sha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9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431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434Ceramic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2004/021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e.g. porosity, surface ar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可改善良率與長期性能的一體燒結體類型之鋰離子二次電池。該鋰離子二次電池,具備:(a)單元電池,具有:以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構成的正極層、以含鈦燒結體構成的負極層、夾設於正極層與負極層之間的陶瓷分離層、及至少含浸於陶瓷分離層的電解質;(b)集電層,配置於單元電池之兩面或負極層側之面;以及(c)外裝體,具備密閉空間,於該密閉空間內收納單元電池。使正極層、陶瓷分離層、負極層、及集電層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藉此將正極層、陶瓷分離層、負極層、及集電層彼此結合;在將集電層與負極層之界面予以剖面觀察的情況,界面中的集電層與負極層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45~90%。

Description

鋰離子二次電池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
在需要充電之各種裝置,廣泛利用鋰離子二次電池。現存之多數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粉末分散型的正極(所謂的塗層電極),其係將含有正極活性物質、助導電劑、黏結劑等的正極混合物塗布及乾燥而製作出。
一般而言,粉末分散型的正極,含有較多量(例如10重量%程度)之對於電容無助益的成分(黏結劑、助導電劑),故作為正極活性物質之鋰複合氧化物的充填密度變低。因此,粉末分散型的正極,在電容、充放電效率方面尚有大幅改善空間。而前人已嘗試過以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構成正極或正極活性物質層,藉此改善電容、充放電效率。此一情況,於正極或正極活性物質層,不含黏結劑、助導電劑(例如導電性碳),故期待藉由使鋰複合氧化物的充填密度變高,而獲得高電容、良好的充放電效率。例如,於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587052號公報)揭露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極,具備:正極集電體、及隔著導電性接合層而與正極集電體接合的正極活性物質層。該正極活性物質層,由厚度為30μm以上,空隙率為3~30%,開孔率為70%以上之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構成。此外,於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6374634號公報)揭露鈷酸鋰LiCoO 2(下稱LCO)等之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將其使用在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正極。該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具備具有層狀岩鹽構造之將複數個一次粒子結合的構造,且使氣孔率為3~40%,平均氣孔徑為15μm以下,開孔率為70%以上,厚度為15~200μm,複數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徑即一次粒徑為20μm以下。此外,該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使上述複數個一次粒子的(003)面與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的板面所夾之角度的平均值,即平均傾斜角為超過0°、30°以下。
另一方面,先前亦有人提案使用含鈦燒結體板作為負極。例如,於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5-185337號公報),揭露於正極或負極使用鈦酸鋰(Li 4Ti 5O 12)燒結體的鋰離子二次電池。於專利文獻4(日本特許第6392493號公報),揭露使用在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負極之鈦酸鋰Li 4Ti 5O 12(下稱LTO)的燒結體板。該LTO燒結體板,具有將複數個一次粒子結合的構造,且使厚度為10~290μm,複數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徑即一次粒徑為1.2μm以下,氣孔率為21~45%,開孔率為60%以上。
先前亦有人提案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使正極層、分離層及負極層作為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板的構成,藉以追求高放電電容與良好充放電週期性能的兼顧。例如,於專利文獻5(WO2019/221140A1)揭露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具備以鋰複合氧化物(例如鈷酸鋰)的燒結體構成的正極層、以含鈦燒結體(例如鈦酸鋰)構成的負極層、陶瓷分離層、及含浸於陶瓷分離層的電解質。該電池,使正極層、陶瓷分離層及負極層,作為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板,藉此使正極層、陶瓷分離層及負極層彼此結合。 [習知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587052號公報 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6374634號公報 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5-185337號公報 專利文獻4:日本特許第6392493號公報 專利文獻5:WO2019/221140A1
然而,吾人嘗試製作如專利文獻5(WO2019/221140A1)揭露的一體燒結體類型之鋰離子二次電池,發現有良率與長期性能劣化的問題。
本案發明人等,最近發現:在使正極層、陶瓷分離層及負極層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的一體燒結體類型之鋰離子二次電池中,藉由使其為內有集電層的一體燒結體,並使接合界面中的集電層與負極層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既定範圍內,而可改善良率與長期性能。
因此,乃提供可改善良率與長期性能的一體燒結體類型之鋰離子二次電池。
依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包含: (a)單元電池,具備: 正極層,以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構成; 負極層,以含鈦燒結體構成; 陶瓷分離層,夾設於該正極層與該負極層之間;及 電解質,至少含浸於該陶瓷分離層; (b)集電層,配置於該單元電池之兩面或該負極層側之面;以及 (c)外裝體,具備密閉空間,於該密閉空間內收納該單元電池; 使該正極層、該陶瓷分離層、該負極層、及該集電層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藉此使該正極層、該陶瓷分離層、該負極層、及該集電層彼此結合; 將該集電層與該負極層之界面予以剖面觀察的情況,該界面中的該集電層與該負極層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45~90%。
於圖1示意顯示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的一例。另,圖1所示之鋰離子二次電池10,成為硬幣形電池的形態,但本發明並未限定於此一形態,亦可為其他形態之電池。鋰離子二次電池10,具備單元電池(unit cell)12、配置於單元電池12之兩面或負極層18側之面的集電層20、及外裝體24。外裝體24,具備密閉空間,於該密閉空間內收納單元電池12。單元電池12,具備以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構成的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以含鈦燒結體構成的負極層18、及電解液22。陶瓷分離層16,夾設於正極層14與負極層18之間。電解液22,至少含浸於陶瓷分離層,一般而言,皆含浸於正極層14及/或負極層18。使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藉此使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彼此結合。而在將集電層20與負極層18之界面予以剖面觀察的情況,界面中的集電層20與負極層18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45~90%。如此地,在一體燒結體類型之鋰離子二次電池中,藉由使其為內有集電層20的一體燒結體,並使接合界面中的集電層20與負極層18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上述範圍內,而可改善良率與長期性能(例如放電電容維持率)。
如同前述,若嘗試製作習知技術的一體燒結體類型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則有良率與長期性能劣化的問題。此等問題,可依據本發明適當地解決。亦即,作為良率降低的主要原因之一,可列舉界面剝離(特別例如為在正極層與陶瓷分離層之界面的剝離、在負極層與陶瓷分離層之界面的剝離、在正極層與集電層之界面的剝離、在負極層與集電層之界面的剝離)。尤其在負極層與集電層之界面,容易發生剝離。發明人認為,此係因燒結體類型的電極層(源自於使多個一次粒子頸縮(necking)之構造)必然具有氣孔,因而在電極層(特別是負極層)與其他層之間存在許多空隙所造成的影響。相對於此,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10中,使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結果使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彼此充分地結合。此外,藉由使接合界面中的集電層20與負極層18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45~90%之範圍內,而可獲得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間的因充分接觸而產生之剝離防止效果,另一方面,可避免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間的直接接觸面積過大所造成之不良影響(長期性能劣化)。若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間的直接接觸面積過大則長期性能(例如放電電容維持率)降低之理由雖不清楚,但發明人認為係因在負極層18與集電層20之界面容易產生在充放電時產生的應力,而使界面剝離變得容易發生之緣故。
將集電層20與負極層18之界面予以剖面觀察的情況,界面中的集電層20與負極層18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45~90%,宜為45~85%,更宜為47~80%,進一步宜為50~75%,特別宜為55~70%。上述直接接觸區域所佔的比率,可對於藉由剖面拋光儀(CP)研磨而獲得的包含集電層20及負極層18之剖面(和電極板的板面垂直之剖面),藉由1000倍之視野(125μm×125μm)的掃描電子顯微鏡(SEM)觀察及能量分散型X射線分析(EDX)測定,以下述順序施行。首先,依據獲得的SEM圖像及EDX元素映射圖像,劃定集電層(由Au等集電層構成元素認定)、負極層(由Ti等負極層構成元素認定)及空隙之各區域。接著,決定構成界面之集電層的線段之長度L 1(下稱集電層界面長度L 1),與集電層與負極層所直接接觸之界面的線段之合計長度L 2(下稱直接接觸長度L 2)。直接接觸長度L 2,為各個直接接觸線段之合計長度(例如L 21+L 22+…+L 2n(n為整數)),等於從集電層界面長度L 1將集電層與空隙接觸之界面的線段之合計長度L 3減去的值。而後,藉由將直接接觸長度L 2除以集電層界面長度L 1,乘以100,而算出直接接觸區域的比率(=100×L 2/L 1)。將此測定對負極層之3處實施,將此等值的平均值,採用作為集電層/負極層界面之直接接觸區域的比率。
正極層14,以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構成。以燒結體構成正極層14,係指正極層14不含黏結劑、助導電劑。此係因即便生坯片含有黏結劑,在鍛燒時黏結劑仍消失或燒去之緣故。此外,藉由使正極層14不含黏結劑,而有可避免電解液22所造成的正極之劣化的優點。另,構成燒結體的鋰複合氧化物,特別宜為鈷酸鋰(一般而言LiCoO 2(以下有簡稱為LCO之情形))。已知各式各樣的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LCO燒結體板,例如可參考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5587052號公報)與專利文獻2(日本特許第6374634號公報)所揭露之內容。
依本發明之較佳態樣,則正極層14,亦即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板,包含以鋰複合氧化物構成之複數個一次粒子,其係將複數個一次粒子以對於正極層之層面以超過0°、30°以下的平均定向角度定向之正極層。圖2顯示和定向正極層14之層面垂直的剖面SEM圖像之一例;另一方面,於圖3顯示和定向正極層14之層面垂直的剖面中之電子背向散射繞射(EBSD: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圖像。此外,於圖4,顯示以面積基準表示圖3的EBSD圖像中之一次粒子11的定向角度之分布的直方圖。在圖3所示的EBSD圖像,可觀測到結晶方位的不連續性。在圖3,以顏色的濃淡表示各一次粒子11的定向角度,顏色越濃表示定向角度越小。定向角度,係各一次粒子11的(003)面對層面方向所夾之傾斜角度。另,圖2及3中,定向正極層14之內部以黑色顯示處為氣孔。
定向正極層14,係以彼此結合之複數個一次粒子11構成的定向燒結體。各一次粒子11,主要為板狀,但亦可包含形成為直方體狀、立方體狀及球狀等之粒子。各一次粒子11的剖面形狀無特別限制,亦可為矩形、矩形以外的多角形、圓形、橢圓形、或其等以外的複雜形狀。
各一次粒子11,以鋰複合氧化物構成。鋰複合氧化物,係以Li xMO 2(0.05<x<1.10,M為至少一種之過渡金屬,M一般包含Co、Ni及Mn之一種以上)表示之氧化物。鋰複合氧化物,具有層狀岩鹽構造。層狀岩鹽構造,係指使鋰層與鋰以外的過渡金屬層包夾氧層而彼此疊層之結晶構造,即隔著氧化物離子使過渡金屬離子層與鋰單獨層彼此疊層之結晶構造(一般為α-NaFeO 2型構造,亦即沿立方晶岩鹽型構造的[111]軸方向使過渡金屬與鋰規則配置之構造)。作為鋰複合氧化物之例子,可列舉Li xCoO 2(鈷酸鋰)、Li xNiO 2(鎳酸鋰)、Li xMnO 2(錳酸鋰)、Li xNiMnO 2(鎳-錳酸鋰)、Li xNiCoO 2(鎳-鈷酸鋰)、Li xCoNiMnO 2(鈷-鎳-錳酸鋰)、Li xCoMnO 2(鈷-錳酸鋰)等,特別宜為Li xCoO 2(鈷酸鋰,一般為LiCoO 2)。於鋰複合氧化物,亦可包含從Mg、Al、Si、Ca、Ti、V、Cr、Fe、Cu、Zn、Ga、Ge、Sr、Y、Zr、Nb、Mo、Ag、Sn、Sb、Te、Ba、Bi、及W選出之一種以上的元素。
如圖3及4所示,各一次粒子11的定向角度之平均值,亦即平均定向角度為超過0°、30°以下。藉此,帶來下述各種優點。第一,使各一次粒子11成為對於厚度方向往傾斜的朝向橫躺之狀態,故可改善各一次粒子彼此的密接性。此一結果,可改善某一次粒子11與於該一次粒子11之長邊方向兩側鄰接的其他一次粒子11之間的鋰離子傳導性,故可改善速率特性。第二,可更為改善速率特性。如同上述,此係因鋰離子出入時,在定向正極層14,相較於層面方向,其厚度方向之膨脹收縮成為優勢,故定向正極層14之膨脹收縮變得順暢,伴隨於此,鋰離子之出入亦變得順暢的緣故。第三,伴隨鋰離子之出入的定向正極層14之膨脹收縮,在和層面垂直的方向成為優勢,故不易產生定向正極層14與陶瓷分離層16之接合界面的應力,容易維持該界面的良好結合。
一次粒子11的平均定向角度,係藉由下述手法獲得。首先,在如圖3所示之以1000倍的倍率觀察95μm×125μm之矩形區域的EBSD圖像中,劃出將定向正極層14於厚度方向分為四等分之3條橫線、與將定向正極層14於層面方向四等分之3條縱線。接著,將和3條橫線與3條縱線中的至少1條線交叉之一次粒子11全部的定向角度進行算術平均,藉以獲得一次粒子11的平均定向角度。一次粒子11的平均定向角度,從進一步改善速率特性的觀點來看,宜為30°以下,更宜為25°以下。一次粒子11的平均定向角度,從進一步改善速率特性的觀點來看,宜為2°以上,更宜為5°以上。
如圖4所示,各一次粒子11的定向角度,可在0°至90°廣泛地分布,但其大部分在超過0°、30°以下之區域分布為佳。亦即,構成定向正極層14的定向燒結體,在藉由EBSD解析其剖面之情況,解析出的剖面所包含之一次粒子11中的對於定向正極層14之層面的定向角度為超過0°、30°以下之一次粒子11(下稱低角度一次粒子)的合計面積,相對於剖面所包含之一次粒子11(具體而言,在平均定向角度的算出所使用之30個一次粒子11)的總面積,宜為70%以上,更宜為80%以上。藉此,可增加相互密接性高之一次粒子11的比率,故可更為改善速率特性。此外,低角度一次粒子中的定向角度為20°以下者的合計面積,相對於在平均定向角度的算出所使用之30個一次粒子11的總面積,更宜為50%以上。進一步,低角度一次粒子中的定向角度為10°以下者的合計面積,相對於在平均定向角度的算出所使用之30個一次粒子11的總面積,更宜為15%以上。
各一次粒子11,主要為板狀,故如圖2及3所示,各一次粒子11的剖面分別沿著既定方向,一般成為略矩形。亦即,定向燒結體,在藉由EBSD解析其剖面之情況,解析出的剖面所包含之一次粒子11中的寬高比為4以上之一次粒子11的合計面積,相對於剖面所包含之一次粒子11(具體而言,在平均定向角度的算出所使用之30個一次粒子11)的總面積,宜為70%以上,更宜為80%以上。具體而言,於如圖3所示的EBSD圖像中,藉此,可更為改善一次粒子11彼此的相互密接性,其結果,可更為改善速率特性。一次粒子11的寬高比,係將一次粒子11的最大費雷特(Feret)直徑除以最小費雷特直徑之值。最大費雷特直徑,係於觀察剖面時的EBSD圖像上,以平行的2條直線包夾一次粒子11之情況中的該直線間之最大距離。最小費雷特直徑,係於EBSD圖像上,以平行的2條直線包夾一次粒子11之情況中的該直線間之最小距離。
構成定向燒結體之複數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徑,宜為5μm以上。具體而言,在平均定向角度的算出所使用之30個一次粒子11的平均粒徑,宜為5μm以上,更宜為7μm以上,進一步宜為12μm以上。藉此,使鋰離子傳導的方向中之一次粒子11彼此的粒子邊界數變少而改善整體的鋰離子傳導性,故可更為改善速率特性。一次粒子11的平均粒徑,係將各一次粒子11的當量圓徑進行算術平均之值。當量圓徑,係於EBSD圖像上,具有與各一次粒子11相同之面積的圓之直徑。
正極層14,宜包含氣孔。藉由使燒結體包含氣孔,特別是開放氣孔,在作為正極板組裝至電池的情況,可使電解液浸透至燒結體之內部,其結果,可改善鋰離子傳導性。此係因燒結體內之鋰離子的傳導,具有經由燒結體之構成粒子的傳導、與經由氣孔內之電解液的傳導兩種,但經由氣孔內之電解液的傳導之一方壓倒性地較快的緣故。
正極層14,亦即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氣孔率宜為20~60%,更宜為25~55%,進一步宜為30~50%,特別宜為30~45%。可期待氣孔所產生的應力釋放效果、及高電容化,且可更為改善一次粒子11彼此的相互密接性,故可更為改善速率特性。燒結體之氣孔率,係將正極層之剖面藉由CP(剖面拋光儀)研磨後以1000倍率予以SEM觀察,將獲得的SEM影像二值化藉以算出。在定向燒結體之內部形成的各氣孔之平均當量圓徑並無特別限制,但宜為8μm以下。各氣孔之平均當量圓徑越小,越可進一步改善一次粒子11彼此的相互密接性,其結果,可進一步改善速率特性。氣孔之平均當量圓徑,係將EBSD圖像上的10個氣孔之當量圓徑進行算術平均的值。當量圓徑,係於EBSD圖像上,具有與各氣孔相同之面積的圓之直徑。在定向燒結體之內部形成的各氣孔,宜為與正極層14之外部連結的開放氣孔。
正極層14,亦即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之平均氣孔徑,宜為0.1~10.0μm,更宜為0.2~5.0μm,進一步宜為0.25~3.0μm。若為上述範圍內,則抑制大型氣孔之局部的應力集中之發生,容易使燒結體內之應力均勻地釋放。
正極層14之厚度,宜為20~1000μm,更宜為30~900μm,進一步宜為40~800μm。若為此等範圍內,則,可提高每單位面積的活性物質容量,改善鋰離子二次電池10的能量密度,且可抑制伴隨重複充放電之電池特性的劣化(特別是電阻值的上升)。
負極層18,以含鈦燒結體構成。含鈦燒結體,宜包含鈦酸鋰Li 4Ti 5O 12(下稱LTO)或鈮鈦複合氧化物Nb 2TiO 7,更宜包含LTO。另,LTO,一般已知具有尖晶石型構造者,但在充放電時亦可採用其他構造。例如,LTO,在充放電時藉由Li 4Ti 5O 12(尖晶石構造)與Li 7Ti 5O 12(岩鹽構造)的二相共存而使反應進行。因此,LTO並未限定於尖晶石構造。
以燒結體構成負極層18,係指負極層18不含黏結劑、助導電劑。此係因即便生坯片含有黏結劑,在鍛燒時黏結劑仍消失或燒去之緣故。由於負極層不含黏結劑,故負極活性物質(例如LTO或Nb 2TiO 7)的充填密度變高,藉此可獲得高電容、良好的充放電效率。LTO燒結體,可依專利文獻3(日本特開2015-185337號公報)及專利文獻4(日本特許第6392493號公報)所記載之方法而製造。
負極層18,亦即含鈦燒結體,具有將複數個(亦即多個)一次粒子結合的構造。因此,此等一次粒子,宜以LTO或Nb 2TiO 7構成。
負極層18之厚度,宜為20~1000μm,更宜為30~900μm,進一步宜為40~800μm。負極層18越厚,越容易實現高電容及高能量密度之電池。負極層18之厚度,例如,係測定藉由SEM(掃描電子顯微鏡)觀察負極層18之剖面的情況中之略平行地觀察的層面間之距離藉以獲得。
構成負極層18之複數個一次粒子的平均粒徑,即一次粒徑,宜為1.2μm以下,更宜為0.02~1.2μm,進一步宜為0.05~0.7μm。若為此等範圍內,則容易兼顧鋰離子傳導性及電子傳導性,有助於速率性能之改善。
負極層18,宜包含氣孔。藉由使燒結體包含氣孔,特別是開放氣孔,在作為負極層組裝至電池的情況,可使電解液浸透至燒結體之內部,其結果,可改善鋰離子傳導性。此係因燒結體內之鋰離子的傳導,具有經由燒結體之構成粒子的傳導、與經由氣孔內之電解液的傳導兩種,但經由氣孔內之電解液的傳導之一方壓倒性地較快的緣故。
負極層18之氣孔率,宜為20~60%,更宜為30~55%,進一步宜為35~50%。若為此等範圍內,則容易兼顧鋰離子傳導性及電子傳導性,有助於速率性能之改善。
負極層18之平均氣孔徑為0.08~5.0μm,宜為0.1~3.0μm,更宜為0.12~1.5μm。若為此等範圍內,則容易兼顧鋰離子傳導性及電子傳導性,有助於速率性能之改善。
陶瓷分離層16,為陶瓷製的微多孔膜。陶瓷分離層16,耐熱性良好不遑多論,此外具有可與正極層14、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一同整體製造為1個一體燒結體之優點。陶瓷分離層16所含之陶瓷,宜為從MgO、Al 2O 3、ZrO 2、SiC、Si 3N 4、AlN、及堇青石選出之至少一種,更宜為從MgO、Al 2O 3、及ZrO 2選出之至少一種。陶瓷分離層16之厚度,宜為3~40μm,更宜為5~35μm,進一步宜為10~30μm。陶瓷分離層16之氣孔率,宜為30~85%,更宜為40~80%。
陶瓷分離層16,從改善正極層14及負極層18之黏接性的觀點,亦可含有玻璃成分。此一情況,陶瓷分離層16所佔之玻璃成分的含有比率,相對於陶瓷分離層16之整體重量,宜為0.1~50重量%,更宜為0.5~40重量%,進一步宜為0.5~30重量%。玻璃成分的對陶瓷分離層16之添加,宜藉由往陶瓷分離層之原料粉末添加玻璃料而施行。然而,若可確保陶瓷分離層16,與正極層14及負極層18之期望的黏接性,則無須特別使陶瓷分離層16含有玻璃成分。
集電層20,配置於單元電池12之兩面或負極層18側之面。集電層20,若為含導電性材料的層則無特別限定,但集電層20宜包含從由Au、Pt、Pd、及Cu構成的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集電層20之厚度,宜為0.05~10μm,更宜為0.1~5μm,進一步宜為0.1~3μm。集電層20,於負極層18側中為必要,但於正極層14側中,集電層20存在或不存在皆可。例如,正極層14為定向正極層之情況,電子傳導性良好,故即便不使用集電層20,在正極層14本身仍可一併具有集電功能。
電解液22並無特別限定,使用將鋰鹽(例如LiPF 6),溶解至有機溶劑(例如碳酸伸乙酯(EC)及碳酸甲乙酯(MEC)之混合溶劑、碳酸伸乙酯(EC)及碳酸二乙酯(DEC)之混合溶劑、或碳酸伸乙酯(EC)及碳酸甲乙酯(EMC)之混合溶劑)的非水溶劑中而成之液體等,鋰電池用之市售電解液即可。
作為耐熱性良好之鋰離子二次電池的情況,電解液22,宜為在非水溶劑中含有硼氟化鋰(LiBF 4)者。此一情況,較佳態樣的非水溶劑,係從由γ-丁內酯(GBL)、碳酸伸乙酯(EC)及碳酸伸丙酯(PC)構成的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更宜為由EC及GBL構成的混合溶劑、由PC構成的單獨溶劑、由PC及GBL構成的混合溶劑、或由GBL構成的單獨溶劑,特別宜為由EC及GBL構成的混合溶劑、或由GBL構成的單獨溶劑。非水溶劑,藉由包含γ-丁內酯(GBL)而使沸點上升,使耐熱性大幅改善。從此一觀點來看,含EC及/或含有GBL的非水溶劑中之EC:GBL的體積比,宜為0:1~1:1(GBL比率50~100體積%),更宜為0:1~1:1.5(GBL比率60~100體積%),進一步宜為0:1~1:2(GBL比率66.6~100體積%),特別宜為0:1~1:3(GBL比率75~100體積%)。在非水溶劑中溶解之硼氟化鋰(LiBF 4),係分解溫度高的電解質,其亦進一步使耐熱性大幅改善。電解液22中的LiBF 4濃度,宜為0.5~2mol/L,更宜為0.6~1.9mol/L,進一步宜為0.7~1.7mol/L,特別宜為0.8~1.5mol/L。
電解液22,作為添加劑,亦可進一步包含碳酸伸乙烯酯(VC)及/或氟代碳酸伸乙酯(FEC)及/或碳酸乙烯基伸乙酯(VEC)。VC及FEC,耐熱性皆良好。因此,藉由使電解液22含有此等添加劑,可將耐熱性良好的SEI膜形成於負極層18之表面。
此外,亦可取代電解液22,使用固體電解質或聚合物電解質(換而言之,作為電解質,除了使用電解液22以外,可使用固體電解質或聚合物電解質)。於此等情況,與電解液22之情況同樣地,宜至少將電解質含浸於陶瓷分離層16之氣孔內部。含浸方法並無特別限定,作為例子,可列舉將電解質熔融而浸入至陶瓷分離層16之氣孔內的方法、將電解質之壓粉體推抵至陶瓷分離層16的方法等。
依本發明之較佳態樣,則鋰離子二次電池10,可具有複數個單元電池12及集電層20。藉由成為此等電池堆(多層電池)之構成,可兼顧高電壓、大電流的實現,與速率特性的改善。於此態樣中,使複數個單元電池12隔著集電層20而串聯或並聯地疊層而成為電池堆,收納於外裝體24。此一情況,不僅從良率與長期性能之改善的觀點,從製造效率之改善(亦即,可藉由1次的鍛燒製造多層電池)的觀點來看,亦宜使電池堆之電解質以外的部分(亦即,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從上述觀點來看,電池堆所包含之單元電池12的數量,宜為1~20個,更宜為1~15個,進一步宜為1~10個。
電池堆之層構成,若為具備複數個單元電池12(包含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電解質)及集電層20者,則無特別限定。例如,亦可如圖5所示,為使複數個單元電池12於其等之間夾設1片集電層20且並聯地疊層的形態,亦可如圖6所示,為使複數個單元電池12於其等之間夾設1片集電層20且串聯地疊層的形態。此外,亦可如圖7所示,為將於單元電池12之兩面形成有集電層20的構造(亦即集電層20/單元電池12/集電層20)疊層複數個的形態,此一情況,於單元電池12彼此之間,成為夾設2層集電層20。進一步,亦可如圖8所示,於相鄰的集電層20彼此之間,進一步夾設陶瓷分離層16。於任一態樣中,皆宜於電池堆之兩面(頂面與底面)配置集電層20。
電池堆,不限於如圖5~8所例示之將平坦的板或層堆疊的形態之平板疊層構造,可為包含以下例示構成之各種疊層構造。另,以下例示之任一構成,亦宜使電池堆整體為1個一體燒結體。 ‐翻摺構造:將包含單元電池及集電層之層構成的片材翻摺1次或複數次,藉以使其多層化(大面積化)之疊層構造。 ‐捲繞構造:使包含單元電池及集電層之層構成的片材捲繞而一體化,藉以使其多層化(大面積化)之疊層構造。 ‐疊層陶瓷電容器(MLCC)様構造:藉由使集電層/正極層/陶瓷分離層層/負極層/集電層之疊層單位在厚度方向重複而使其多層化(大面積化),並使複數正極層在一方側(例如左側),複數負極層在另一方側(例如右側)集電之疊層構造。
外裝體24,具備密閉空間,於該密閉空間內收納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集電層20及電解液22。外裝體24,配合鋰離子二次電池10的類型而適宜選擇即可。例如,鋰離子二次電池為如圖1所示之硬幣形電池的形態之情況,外裝體24,一般而言,具備正極罐24a、負極罐24b及墊片24c,使正極罐24a及負極罐24b隔著墊片24c而被鉚接,形成密閉空間。正極罐24a及負極罐24b,可為不鏽鋼等金屬製,無特別限定。墊片24c,可為聚丙烯、聚四氟乙烯、PFA樹脂等絕緣樹脂製之環狀構件,無特別限定。
此外,鋰離子二次電池為可內建於卡片之晶片電池形態的情況,外裝體為樹脂基材,宜將電池要素(亦即正極層14、負極層18、陶瓷分離層16及電解液22)埋設於樹脂基材內。例如,亦可將電池要素夾入一對樹脂膜,宜將樹脂膜彼此以黏接劑貼合,並藉由加熱加壓將樹脂膜彼此熱熔接。
[一體燒結體的製造方法] 以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及集電層20構成的一體燒結體,可藉由任意方法製造,但較佳態樣中,可藉由下述步驟製造:(1)製作與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及負極層18各自對應之生坯片;(2)於正極生坯片及/或負極生坯片的單面形成集電層20;(3)以使集電層20成為外側的方式將此等生坯片疊層而成為單位疊層體(對應於單元電池12);(4)將獲得之生坯片疊層體鍛燒。此外,亦可藉由重複上述(1)~(3)之步驟而製作電池堆。
(1)各種生坯片的製作 (1a)正極生坯片的製作 作為正極生坯片的含鋰複合氧化物之生坯片的製作,可如同下述地施行。首先,準備以鋰複合氧化物構成之原料粉末。此粉末,宜包含由LiMO 2組成(M如同前述)之合成完畢的板狀粒子(例如LiCoO 2板狀粒子)。原料粉末的體積基準D50粒徑,宜為0.3~30μm。例如,LiCoO 2板狀粒子的製作方法,可如同下述地施行。首先,將Co 3O 4原料粉末與Li 2CO 3原料粉末混合,予以鍛燒(500~900℃,1~20小時),藉以合成LiCoO 2粉末。將獲得的LiCoO 2粉末,以罐式研磨機粉碎為體積基準D50粒徑0.2μm~10μm,藉以獲得可與板面平行地傳導鋰離子之板狀的LiCoO 2粒子。此等LiCoO 2粒子,亦可藉由使利用LiCoO 2粉末漿體之生坯片粒成長後將其壓碎的手法,或助銲法,或利用水熱合成、熔化液之單晶成長,溶膠凝膠法等將板狀結晶合成的手法而獲得。獲得的LiCoO 2粒子,成為容易沿著劈開面劈開之狀態。將LiCoO 2粒子藉由壓碎而劈開,藉而可製作LiCoO 2板狀粒子。
可將上述板狀粒子單獨作為原料粉末使用,亦可將上述板狀粉末與其他原料粉末(例如Co 3O 4粒子)的混合粉末作為原料粉末使用。後者之情況,宜使板狀粉末作為用於給予定向性之模板粒子而作用,使其他原料粉末(例如Co 3O 4粒子)作為可沿著模板粒子成長之基質粒子而作用。此一情況,宜使將模板粒子與基質粒子混合為100:0~3:97之粉末作為原料粉末。將Co 3O 4原料粉末作為基質粒子使用的情況,Co 3O 4原料粉末的體積基準D50粒徑,無特別限制,例如可使其為0.1~1.0μm,但宜較LiCoO 2模板粒子的體積基準D50粒徑更小。此等基質粒子,亦可藉由將Co(OH) 2原料在500℃~800℃施行1~10小時熱處理而獲得。此外,基質粒子,除了使用Co 3O 4以外,亦可使用Co(OH) 2粒子,或可使用LiCoO 2粒子。
以LiCoO 2模板粒子100%構成原料粉末的情況,或使用LiCoO 2粒子作為基質粒子的情況,藉由鍛燒,可獲得大片(例如90mm×90mm平方)且平坦的LiCoO 2燒結體層。在鍛燒過程未施行往LiCoO 2的合成,故預期不易發生鍛燒時之體積變化或局部性的不均,但其機制仍不清楚。
將原料粉末,與分散媒介及各種添加劑(黏結劑、可塑劑、分散劑等)混合,形成漿體。在後述鍛燒步驟中之粒成長的促進或揮發分的補償之目的下,亦可對漿體,將LiMO 2以外的鋰化合物(例如碳酸鋰)超量添加0.5~30mol%程度。對漿體,宜不添加造孔材。宜將漿體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10000cP。將獲得的漿體成形為片狀,獲得含鋰複合氧化物之生坯片。片材成形,宜利用可對原料粉末中之板狀粒子(例如模板粒子)施加剪力的成形手法施行。藉由此一方式,可使一次粒子的平均傾斜角相對於片材面為超過0°、30°以下。作為可對板狀粒子施加剪力的成形手法,適合為刮刀法。含鋰複合氧化物的生坯片之厚度,以使鍛燒後成為上述期望厚度的方式適宜設定即可。
(1b)負極生坯片的製作 作為負極生坯片的含鈦生坯片,亦可藉由任意方法製造。例如,含LTO之生坯片的製作,可如同下述地施行。首先,準備以鈦酸鋰Li 4Ti 5O 12構成之原料粉末(LTO粉末)。原料粉末,可使用市售的LTO粉末,亦可新合成。例如,亦可使用將四異丙氧基鈦醇(titanium tetraisopropoxide alcohol)與異丙氧基鋰的混合物水解而獲得之粉末,或可將包含碳酸鋰、二氧化鈦等的混合物鍛燒。原料粉末的體積基準D50粒徑,宜為0.05~5.0μm,更宜為0.1~2.0μm。若原料粉末的粒徑大,則有氣孔變大之傾向。此外,原料粒徑大之情況,亦可施行粉碎處理(例如罐式研磨機粉碎、珠磨機粉碎、噴射磨機粉碎等)俾成為期望粒徑。而後,將原料粉末,與分散媒介及各種添加劑(黏結劑、可塑劑、分散劑等)混合而形成漿體。在後述鍛燒步驟中之粒成長的促進或揮發分的補償之目的下,亦可對漿體超量添加0.5~30mol%程度之LiMO 2以外的鋰化合物(例如碳酸鋰)。對漿體,宜不添加造孔材。宜將漿體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10000cP。將獲得的漿體成形為片狀,獲得含LTO之生坯片。片材成形,可利用習知之各種方法施行,但宜藉由刮刀法施行。含LTO之生坯片之厚度,以使鍛燒後成為上述期望厚度的方式適宜設定即可。
(1c)分離層生坯片的製作 分離層生坯片的製作,可如同下述地施行。首先,準備從MgO、Al 2O 3、ZrO 2、SiC、Si 3N 4、AlN、及堇青石選出之至少一種的陶瓷粉末。亦可對此陶瓷粉末,添加玻璃料。原料粉末的體積基準D50粒徑,宜為0.05~20μm,更宜為0.1~10μm。若原料粉末的粒徑大,則有氣孔變大之傾向。此外,原料粒徑大之情況,亦可施行粉碎處理(例如罐式研磨機粉碎、珠磨機粉碎、噴射磨機粉碎等)俾成為期望粒徑。而後,將原料粉末,與分散媒介及各種添加劑(黏結劑、可塑劑、分散劑等)混合而形成漿體。對漿體,宜不添加造孔材。宜將漿體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10000cP。將獲得的漿體成形為片狀,獲得分離層生坯片。片材成形,係利用習知之各種方法施行,但宜藉由刮刀法施行。分離層生坯片之厚度,以使鍛燒後成為上述期望厚度的方式適宜設定即可。
(2)集電層的形成 集電層,若為包含導電性材料的層則無特別限定,但宜為藉由鍛燒形成金屬層者。集電層之形成,藉由在正極生坯片及/或負極生坯片的單面,塗布金屬膠(例如Au膠、Pt膠、Pd膠或Cu膠)而施行即可。金屬膠的塗布,可藉由任意方法施行,但在能夠以高生產力形成高精度地控制厚度的集電層之觀點來看,藉由印刷施行之方法為較佳態樣。集電層之形成,亦可在生坯片疊層體之形成後,對生坯片疊層體的單面或兩面施行。
(3)生坯片的疊層及壓接 接著,將正極生坯片、分離層生坯片及負極生坯片及依序堆疊,將獲得之疊層體加壓,將生坯片彼此壓接。加壓,藉由習知手法施行即可,並無特別限定,但宜藉由CIP(冷均壓法)施行。較佳之加壓力為10~5000kgf/cm 2,更宜為50~3000kgf/cm 2。將如此地壓接出之生坯片疊層體,藉由沖裁模具沖裁為期望形狀(例如硬幣形或晶片形)與尺寸。藉由此一方式,於最終形態之一體燒結體中,可使正極層14及負極層18間的偏移消失。其結果,可使正極層14之端面與負極層18之端面對齊,故可使電池的電容最大化。
(4)生坯片疊層體的鍛燒 將獲得之生坯片疊層體(包含集電層),載置於托架。托架為陶瓷製,宜為氧化鋯製或氧化鎂製。宜對托架,施加壓紋加工。將如此地載置於托架上之生坯片,往套部置入。套部亦為陶瓷製,宜為氧化鋁製。而後,在此一狀態下,因應必要而脫脂後,予以鍛燒,藉以獲得一體燒結體。脫脂,宜藉由在300~600℃保持0.5~20小時而施行。此外,鍛燒,宜在650~900℃施行0.01~20小時,更宜在700~850℃施行0.5~10小時。鍛燒時之升溫速度,宜為50~1500℃/h,更宜為200~1300℃/h。特別是,此升溫速度,宜在600~900℃之升溫過程採用,更宜在600~800℃之升溫過程採用。如此地,可獲得由正極層14、陶瓷分離層16、負極層18、集電層20構成的一體燒結體。另,在前述生坯片疊層體之階段並未施加沖裁處理的情況,於最終形態之一體燒結體中,可能發生正極層14及負極層18間的偏移。此一情況,宜將一體燒結體之端面,藉由雷射加工、切削、研磨等手法而精加工,使上述偏移最小化或消失。其結果,可使正極層14之端面與負極層18之端面對齊,故可使電池的電容最大化。 [實施例]
藉由下述例子,更具體地說明本發明。另,於下述例子中,將LiCoO 2簡稱為「LCO」,將Li 4Ti 5O 12簡稱為「LTO」。
[例1] (1)LCO生坯片(正極生坯片)的製作 首先,將秤量為使Li/Co之莫耳比成為1.01的Co 3O 4粉末(正同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與Li 2CO 3粉末(Honjo Chemical股份公司製)混合後,在780℃保持5小時,將獲得的粉末以罐式研磨機粉碎而使其體積基準D50成為0.4μm,獲得由LCO板狀粒子構成的粉末。將獲得的LCO粉末100重量份、分散媒介(甲苯:異丙醇=1:1)100重量份、黏結劑(聚乙烯醇縮丁醛:型號BM-2,積水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12重量份、可塑劑(DO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黑金化成股份公司製)4重量份、分散劑(製品名稱RHEODOL SP-O30,花王股份公司製)2重量份,予以混合。藉由將獲得的混合物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cP,而調製出LCO漿體。黏度,係以Brookfield公司製之LVT型黏度計測定。將如此地調製出之漿體,藉由刮刀法在PET膜上成形為片狀,藉以形成LCO生坯片。使LCO生坯片之厚度為鍛燒後之厚度成為120μm。
(2)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製作 首先,將LTO粉末(體積基準D50粒徑0.06μm,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製)100重量份、分散媒介(甲苯:異丙醇=1:1)100重量份、黏結劑(聚乙烯醇縮丁醛:型號BM-2,積水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20重量份、可塑劑(DO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黑金化成股份公司製)4重量份、分散劑(製品名稱RHEODOL SP-O30,花王股份公司製)2重量份,予以混合。藉由將獲得的負極原料混合物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cP,而調製出LTO漿體。黏度,係以Brookfield公司製之LVT型黏度計測定。將如此地調製出之漿體,藉由刮刀法在PET膜上成形為片狀,藉以形成LTO生坯片。使LTO生坯片之厚度為鍛燒後之厚度成為140μm。
(3)MgO生坯片(分離層生坯片)的製作 將碳酸鎂粉末(神島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在900℃熱處理5小時,獲得MgO粉末。將獲得的MgO粉末與玻璃料(Japan Frit股份公司製,CK0199),以重量比4:1混合。將獲得的混合粉末(體積基準D50粒徑0.4μm)100重量份、分散媒介(甲苯:異丙醇=1:1)100重量份、黏結劑(聚乙烯醇縮丁醛:型號BM-2,積水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20重量份、可塑劑(DO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黑金化成股份公司製)4重量份、分散劑(製品名稱RHEODOL SP-O30,花王股份公司製)2重量份,予以混合。藉由將獲得的原料混合物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cP,而調製出漿體。黏度,係以Brookfield公司製之LVT型黏度計測定。將如此地調製出之漿體,藉由刮刀法在PET膜上成形為片狀,藉以形成分離層生坯片。使分離層生坯片之厚度為鍛燒後之厚度成為15μm。
(4)集電層的形成 在LCO生坯片(正極生坯片)及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單面,藉由印刷機印刷Au膠(田中貴金屬公司製,製品名稱:GB-2706)。使印刷層之厚度為鍛燒後成為0.5μm。
(5)疊層、壓接及鍛燒 將LCO生坯片(正極生坯片)、MgO生坯片(分離層生坯片)及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以集電層成為外部的方式依序堆疊,將獲得之疊層體藉由CIP(冷均壓法)以200kgf/cm 2加壓,將生坯片彼此壓接。將如此地壓接出之疊層體,以沖裁模具沖裁為直徑10mm的圓板狀。將獲得的圓板狀疊層體,在600℃脫脂5小時後,以1000℃/h升溫至800℃,施行保持10分鐘的鍛燒,而後予以冷卻。如此地,獲得由正極層(LCO燒結體層)、陶瓷分離層(MgO分離層)、負極層(LTO燒結體層)、及集電層(Au層)構成的1個一體燒結體。
(6)鋰離子二次電池的製作 如同下述地,製作如圖1所示意顯示之硬幣形鋰離子二次電池10。在構成電池外殼的正極罐與負極罐之間,從正極罐朝向負極罐,以使正極集電層、一體燒結體板(LCO正極層、MgO分離層及LTO負極層)、與負極集電層依上述順序疊層的方式收納,充填電解液後,隔著墊片將正極罐與負極罐鉚接,藉以密封。如此地,製作出直徑20mm、厚度3.2mm的硬幣形之鋰離子二次電池10。此時,作為電解液,使用將LiBF 4,以成為1.5mol/L之濃度的方式溶解至以1:3的體積比混合有碳酸伸乙酯(EC)及γ-丁內酯(GBL)之有機溶劑的液體。
(6)評價 針對在上述(5)合成出的LCO燒結體層(正極層)、LTO燒結體層(負極層)及MgO分離層(陶瓷分離層),與在上述(6)製作出的硬幣形鋰離子二次電池,如同下述內容地施行各種評價。
<一次粒子的平均定向角度> 將LCO燒結體層,藉由剖面拋光儀(CP)(日本電子股份公司製,IB-15000CP)研磨,將獲得的正極層剖面(和正極層之層面垂直的剖面)在1000倍之視野(125μm×125μm)予以EBSD測定,獲得EBSD圖像。此一EBSD測定,係利用肖特基電場放射型掃描電子顯微鏡(日本電子股份公司製,型號JSM-7800F)而施行。對於在獲得的EBSD圖像中認定之全部的粒子,將一次粒子之(003)面與正極層之層面所夾的角度(即從(003)算起之結晶方位的傾斜)作為傾斜角而求出,使此等角度之平均值成為一次粒子的平均定向角度。其結果,正極層中之一次粒子的平均定向角度,為16°。
<層厚> 將LCO及LTO燒結體層與MgO分離層,藉由剖面拋光儀(CP)(日本電子股份公司製,IB-15000CP)研磨,將獲得的剖面予以SEM觀察(日本電子製,JSM6390LA),測定正極層、負極層及分離層各自之厚度。其結果,正極層之厚度為60μm,負極層之厚度為70μm,及陶瓷分離層之厚度為15μm。
<氣孔率> 將LCO或LTO燒結體層與MgO分離層,藉由剖面拋光儀(CP)(日本電子股份公司製,IB-15000CP)研磨,將獲得的正極層或負極層之剖面在1000倍之視野(125μm×125μm)予以SEM觀察(日本電子製,JSM6390LA)。將獲得的SEM圖像予以影像解析,將全部的氣孔之面積除以正極或負極之面積,將獲得的值乘以100,藉以算出氣孔率(%)。其結果,正極層之氣孔率為45%,負極層之氣孔率為45%,及陶瓷分離層之氣孔率為50%。
<平均氣孔徑> 利用水銀測孔儀(島津製作所製,AutoPore IV9510),藉由水銀壓入法測定LCO或LTO燒結體層之平均氣孔徑。其結果,正極層之平均氣孔徑為0.8μm,負極層之平均氣孔徑為0.5μm,及陶瓷分離層之平均氣孔徑為0.2μm。
<集電層/負極層界面之直接接觸區域的比率> 將一體燒結體,藉由剖面拋光儀(CP)(日本電子股份公司製,IB-15000CP)研磨,形成包含集電層及負極層之研磨剖面(和電極板的板面垂直之剖面)。對此研磨剖面,施行1000倍之視野(125μm×125μm)的SEM(日本電子股份公司製,JSM-IT500LA)所進行之觀察及EDX測定。依據獲得的SEM圖像及EDX元素映射圖像,劃定集電層(Au)、電極層(Ti)及空隙之各區域,決定構成界面之集電層(Au)的線段之長度L 1(下稱集電層界面長度L 1),以及集電層(Au)與負極層(Ti)所直接接觸之界面的線段之合計長度L 2(下稱直接接觸長度L 2)。直接接觸長度L 2,為各個直接接觸線段之合計長度(例如L 21+L 22+…+L 2n(n為整數)),等於從集電層界面長度L 1將集電層與空隙接觸之界面的線段之合計長度L 3減去的值。藉由將直接接觸長度L 2除以集電層界面長度L 1,乘以100,而算出直接接觸區域的比率(=100×L 2/L 1)。將此測定對負極層之3處實施,將其等的平均值,採用作為集電層/負極層界面之直接接觸區域的比率。
<良率評價> 針對製作出之電池施行外觀檢查及電池檢查,藉以實施良率評價。在各檢查評價20個電池試樣,於雙方之檢查以80%以上的比率成為良品之情況,判定為合格。結果如表1所顯示。
(1)外觀檢查 針對各電極構造,在正極層與陶瓷分離層之界面、負極層與陶瓷分離層之界面、正極層與集電層之界面、及負極層與集電層之界面中,觀察電極構造是否一體化而未發生剝離。將電極構造一體化而無界面剝離者,判定為良品。
(2)電池檢查 藉由交流阻抗測定,測定SOC(充電狀態)30%中之1Hz的電阻值R30。藉由對R30乘以集電層面積,算出電阻值(Ω・cm 2)。將該電阻值對於參考電池的電阻值在增加20%以內之電池,判定為良品。另,作為參考電池,使用與專利文獻5(WO2019/221140A1)的實施例揭露者為相同集電構造之電池(並未使集電層構成一體燒結體,而係使用導電性碳膠將作為集電層之鋁箔黏接至一體燒結體(單元電池)的正極層及負極層之電池)。
<長期性能評價> 將製作出之電池,以2.7V予以恆定電壓充電後,以放電率0.2C放電,藉以施行初始放電電容之測定。其後,以2.7V予以恆定電壓充電後,以放電率1C實施500次循環測試後,以2.7V予以恆定電壓充電後,以放電率0.2C放電,藉以施行循環後放電電容之測定。將循環後放電電容除以初始放電電容,乘以100的值超過70%者,判定為良品。將此一評價對20個電池施行,在80%以上之電池成為良品的情況,判定為合格。結果如表1所示。
[例2] 除了將上述(5)之疊層、壓接及鍛燒步驟如同下述地施行,藉以成為包含3個單元電池之電池堆(疊層電池單元)的形態以外,與例1同樣地施行電池的製作及評價。結果如同表1所示。
(5’)疊層、壓接及鍛燒 將LCO生坯片(正極生坯片)、MgO生坯片(分離層生坯片)及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以集電層成為外部的方式依序堆疊,獲得單位疊層體。將此單位疊層體製作3個。將此等疊層體堆疊,藉由CIP(冷均壓法)以200kgf/cm 2加壓,將生坯片彼此壓接。將如此地壓接出之疊層體,以沖裁模具沖裁為直徑10mm的圓板狀。將獲得的圓板狀疊層體,在600℃脫脂5小時後,以1000℃/h升溫至800℃,施行保持10分鐘的鍛燒,而後予以冷卻。如此地,獲得由正極層(LCO燒結體層)、陶瓷分離層(MgO分離層)、負極層(LTO燒結體層)、及集電層(Au層)構成的1個一體燒結體。
[例3] 除了將上述(5)之疊層、壓接及鍛燒步驟如同下述地施行,藉以成為捲繞型電池單元的形態以外,與例1同樣地施行電池的製作及評價。結果如同表1所示。
(5’’)疊層、壓接及鍛燒 將LCO生坯片(正極生坯片)、MgO生坯片(分離層生坯片)及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以集電層成為外部的方式依序堆疊,獲得單位疊層體。將此單位疊層體製作3個。將此等疊層體堆疊,藉由CIP(冷均壓法)以200kgf/cm 2加壓,將生坯片彼此壓接。將如此地壓接出之疊層體以熱板在90℃加熱後,藉由捲繞機捲繞成為外徑10mm、厚度2.0mm之尺寸,獲得疊層體。將此捲繞狀之疊層體,在600℃脫脂5小時後,以1000℃/h升溫至800℃,施行保持10分鐘的鍛燒,而後予以冷卻。如此地,獲得由正極層(LCO燒結體層)、陶瓷分離層(MgO分離層)、負極層(LTO燒結體層)、及集電層(Au層)構成的1個一體燒結體。
[例4] 除了將上述(2)之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製作如同下述地施行,及使上述(5)之鍛燒中的最高溫度為900℃以外,與例1同樣地施行電池的製作及評價。結果如同表1所示。
(2’)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製作 首先,準備LTO粉末(體積基準D50粒徑0.06μm,Sigma-Aldrich Japan有限公司製)(下稱「原料粉末」)。將此原料粉末的一部分以900℃熱處理5小時後,藉由罐式研磨機施行壓碎使其成為D50:2.0μm,來準備粉末A。將粉末A與原料粉末,以重量比成為50:50之方式秤量及混合,獲得LTO混合粉末。將LTO混合粉末100重量份、分散媒介(甲苯:異丙醇=1:1)100重量份、黏結劑(聚乙烯醇縮丁醛:型號BM-2,積水化學工業股份公司製)20重量份、可塑劑(DOP:鄰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黑金化成股份公司製)4重量份、分散劑(製品名稱RHEODOL SP-O30,花王股份公司製)2重量份,予以混合。將獲得的負極原料混合物在減壓下攪拌、脫泡,並將黏度調整為4000cP,藉而調製出LTO漿體。黏度,係以Brookfield公司製之LVT型黏度計測定。將如此地調製出之漿體,藉由刮刀法在PET膜上成形為片狀,藉以形成LTO生坯片。使LTO生坯片之厚度為鍛燒後之厚度成為140μm。
[例5] 除了在上述(2’)之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製作中使粉末A與原料粉末的混合比(重量比)為80:20,以及使上述(5)之鍛燒中的最高溫度為800℃以外,與例4同樣地施行電池的製作及評價。結果如同表1所示。
[例6](比較) 除了在上述(2’)之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製作中使粉末A與原料粉末的混合比(重量比)為90:10,並使黏結劑(聚乙烯醇縮丁醛)的添加量為16重量份,以及使上述(5)之鍛燒中的最高溫度為750℃以外,與例4同樣地施行電池的製作及評價。結果如同表1所示。
[例7](比較) 除了在上述(2’)之LTO生坯片(負極生坯片)的製作中使粉末A與原料粉末的混合比(重量比)為25:75,並使黏結劑(聚乙烯醇縮丁醛)的添加量為16重量份,以及使上述(5)之鍛燒中的最高溫度為1000℃以外,與例4同樣地施行電池的製作及評價。結果如同表1所示。
[表1]
電極形態 集電層/負極層界面之直接接觸區域的比率(%) 良率評價 長期性能評價
例1 單層 70 合格 合格
例2 多層 70 合格 合格
例3 捲繞 70 合格 合格
例4 單層 90 合格 合格
例5 單層 45 合格 合格
例6* 單層 30 不合格    未評價
例7* 單層 98 合格 不合格
*表示比較例。 ※良率評價不合格,故未施行長期性能評價。
10:鋰離子二次電池 11:一次粒子 12:單元電池 14:正極層 16:陶瓷分離層 18:負極層 20:集電層 22:電解液 24:外裝體 24a:正極罐 24b:負極罐 24c:墊片
圖1係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的一例之示意剖面圖。 圖2係顯示與定向正極層之層面垂直的剖面之一例的SEM圖像。 圖3係圖2所示的定向正極層之剖面的EBSD圖像。 圖4係以面積基準表示圖3的EBSD圖像中之一次粒子的定向角度之分布的直方圖。 圖5係概念性顯示可在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疊層電池單元之層構成的一例之剖面圖。 圖6係概念性顯示可在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疊層電池單元之層構成的另一例之剖面圖。 圖7係概念性顯示可在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疊層電池單元之層構成的另一例之剖面圖。 圖8係概念性顯示可在本發明之鋰離子二次電池採用的疊層電池單元之層構成的另一例之剖面圖。
10:鋰離子二次電池
12:單元電池
14:正極層
16:陶瓷分離層
18:負極層
20:集電層
22:電解液
24:外裝體
24a:正極罐
24b:負極罐
24c:墊片

Claims (9)

  1. 一種鋰離子二次電池,包含: (a)單元電池,包括: 正極層,以鋰複合氧化物燒結體構成; 負極層,以含鈦燒結體構成; 陶瓷分離層,夾設於該正極層與該負極層之間;及 電解質,至少含浸於該陶瓷分離層; (b)集電層,配置於該單元電池之兩面或該負極層側之面;以及 (c)外裝體,具備密閉空間,於該密閉空間內收納該單元電池; 使該正極層、該陶瓷分離層、該負極層、及該集電層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藉此使該正極層、該陶瓷分離層、該負極層、及該集電層彼此結合; 將該集電層與該負極層之界面予以剖面觀察的情況,該界面中的該集電層與該負極層直接接觸之區域所佔的比率為45~90%。
  2. 如請求項1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鋰複合氧化物為鈷酸鋰。
  3. 如請求項1或2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正極層之厚度為20~1000μm。
  4. 如請求項1或2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負極層之厚度為20~1000μm。
  5. 如請求項1或2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含鈦燒結體,包含鈦酸鋰或鈮鈦複合氧化物。
  6. 如請求項1或2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陶瓷分離層之厚度為3~40μm。
  7. 如請求項1或2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陶瓷分離層,包含從由MgO、Al 2O 3、ZrO 2、SiC、Si 3N 4、AlN、及堇青石構成的群組中選出之至少一種。
  8. 如請求項1或2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單元電池及該集電層包含複數個,將複數個該單元電池隔著該集電層串聯或並聯地疊層而成為電池堆,收納於該外裝體,使該電池堆之該電解質以外的部分整體成為1個一體燒結體。
  9. 如請求項8之鋰離子二次電池,其中, 該電池堆所包含之該單元電池的數量為1~10個。
TW110116308A 2020-08-26 2021-05-06 鋰離子二次電池 TW20222026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0-142882 2020-08-26
JP2020142882 2020-08-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220267A true TW202220267A (zh) 2022-05-16

Family

ID=803548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16308A TW202220267A (zh) 2020-08-26 2021-05-06 鋰離子二次電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198110A1 (zh)
EP (1) EP4207378A1 (zh)
JP (1) JPWO2022044409A1 (zh)
KR (1) KR20230038792A (zh)
CN (1) CN115956305A (zh)
TW (1) TW202220267A (zh)
WO (1) WO202204440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203868A1 (ja) * 2023-03-31 2024-10-0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ための電極および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WO2024203869A1 (ja) * 2023-03-31 2024-10-03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150069B1 (ko) * 2004-12-13 2012-06-01 파나소닉 주식회사 활물질층과 고체 전해질층을 포함하는 적층체 및 이것을이용한 전고체 리튬 2차전지
JP5587052B2 (ja) 2010-06-23 2014-09-10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の正極及び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13035519A1 (ja) * 2011-09-09 2013-03-14 株式会社 村田製作所 全固体電池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85337A (ja) 2014-03-24 2015-10-22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全固体電池
JP6855749B2 (ja) * 2016-10-25 2021-04-07 凸版印刷株式会社 スラリー、積層体グリーンシート、全固体二次電池及びそれらの製造方法
JP6374634B1 (ja) 2017-02-13 2018-08-15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複合酸化物焼結体板
JP6392493B1 (ja) 2017-05-15 2018-09-19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チタン酸リチウム焼結体板
TWI785239B (zh) 2018-05-17 2022-12-01 日商日本碍子股份有限公司 鋰二次電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30038792A (ko) 2023-03-21
EP4207378A1 (en) 2023-07-05
JPWO2022044409A1 (zh) 2022-03-03
WO2022044409A1 (ja) 2022-03-03
CN115956305A (zh) 2023-04-11
US20230198110A1 (en) 2023-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189163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US20230198110A1 (en) Lithium ion secondary battery
JP698550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20090470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19221142A1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WO2019221141A1 (ja) コイン形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IoTデバイス
JP7268142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96663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6966640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JP7280379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及びその充電状態の測定方法
US20240258590A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circuit board assembly
WO2023042801A1 (ja) 回路基板アセンブリの製造方法
JP7193622B2 (ja) リチウム二次電池
WO2022208982A1 (ja) コイン形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