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441064A - 加飾用轉印薄膜 - Google Patents
加飾用轉印薄膜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441064A TW201441064A TW103103054A TW103103054A TW201441064A TW 201441064 A TW201441064 A TW 201441064A TW 103103054 A TW103103054 A TW 103103054A TW 103103054 A TW103103054 A TW 103103054A TW 201441064 A TW201441064 A TW 20144106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hard coat
- coat layer
- resin
- weight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4—DECORATIVE ARTS
- B44C—PRODUCING DECORATIVE EFFECTS; MOSAICS; TARSIA WORK; PAPERHANGING
- B44C1/00—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 B44C1/16—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 B44C1/165—Processes, not specifically provided for elsewhere, for producing decorative surface effects for applying transfer pictures or the like for decalcomanias; sheet material therefor
- B44C1/17—Dry transfer
- B44C1/1712—Decalcomanias applied under heat and pressure, e.g. provided with a heat activable adhesive
- B44C1/1729—Hot stamping techniqu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0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 B32B27/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as the main or only constituent of a layer, which is next to another layer of the same or of a different material of synthetic resi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6—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specially treated, e.g. irradiate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1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 B32B27/2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al additives using fillers, pigments, thixotroping ag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7/0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 B32B27/30—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B32B27/308—Layered products comprising a layer of synthetic resin comprising vinyl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comprising acrylic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7/00—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on between layer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relative orientation of features between layers, or by the relative values of a measurable parameter between layers, i.e. products comprising layers having different physical, chemical o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Layered product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4—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 B32B7/06—Interconnection of layers permitting easy separ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1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on synthetic resin layer or on natural or synthetic rubber lay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55/00—Coating on the layer surface
- B32B2255/26—Polymeric coat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02—Synthetic macromolecular particles
- B32B2264/0214—Particles made of materials belonging to B32B27/00
- B32B2264/0228—Vinyl resin particles, e.g. polyvinyl acetate,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or ethylene-vinyl acetate copolymers
- B32B2264/0242—Vinyl halide, e.g. PVC, PVDC, PVF or PVDF (co)polymer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264/00—Composition or properties of particles which form a particulate layer or are present as additives
- B32B2264/10—Inorganic particles
- B32B2264/102—Oxide or hydroxi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5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having particular mechanical properties
- B32B2307/554—Wear resistanc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307/00—Properties of the layers or laminate
- B32B2307/70—Other properties
- B32B2307/748—Releasability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605/00—Vehicl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係滿足在射出成形時之成形性能,且表面保護性能優良。本發明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係在支持薄膜之表面上依序地層積離型層(2)、硬塗布層(3)、底漆層(4)、加飾層(5)和接著層(6)而成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硬塗布層(3)成為不黏著(tack free)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acryl acrylate)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使底漆層(4)成為2液硬化型樹脂,該2液硬化型樹脂係至少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特別是關於一種具有成形轉印性及優良之表面保護性能之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
作為得到具有優良之耐傷痕性‧耐藥品性等之表面且經加飾之成形品之製造方法,係使用:在射出成形之際,將具有硬塗布層和加飾層之轉印薄膜插入至模具內,利用在射出成形時之熱壓,進行成形同時亦將硬塗布層和加飾層轉印至成形樹脂(被轉印物)之方法。近年來,其轉印薄膜(以下也稱為「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之硬塗布層,其係紫外線硬化形式者比起熱硬化形式者還更加成為主流。再者,在最近,後硬化形式之轉印薄膜成為主流,其轉印前之硬塗布層係可紫外線硬化之半硬化狀態,在成形轉印後,照射紫外線而完全地硬化其硬塗布層。
該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係必須對應於各種之成形條件(射出速度、樹脂溫度、保壓、冷卻溫度、冷卻時間)和模具形狀。因此,在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也有許多之有發生可能性之課題。作為起因於成形同時加飾之轉印薄膜而造成之主要不良,係有例如所謂之短
路(缺口)、毛邊、沖積溢出(washout)(澆口附近之圖案流動)、白化、流紋、破裂、層間剝離。
另一方面,作為要求成為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之表面保護性能之項目係列舉例如和成形樹脂間之密合性、鉛筆硬度、耐摩耗性(RCA摩耗)、鋼絲棉研磨等。
在射出成形時之轉印,有時會發生無法轉印之區域。前述之所謂短路(缺口)係指該無法轉印之區域。又,所謂毛邊係指在轉印區域之邊界無法漂亮地切斷轉印薄膜(也就是無法如預期地切斷),而在轉印區域之周圍溢出轉印薄膜之部分。又,所謂沖積溢出(澆口附近之圖案流動)係指在施加高溫高壓之澆口附近,印刷之圖案呈部分地消失。又,所謂白化係指由於射出成形時之熱量,轉印薄膜表面呈白色地模糊之現象。又,所謂流紋係指由於射出成形之樹脂流動之影響而在轉印薄膜之表面或印刷圖案,留下流動之痕跡。又,所謂破裂係指轉印薄膜無法追隨射出成形之模具形狀而發生破裂。又,所謂層間剝離係指由於射出成形時之熱壓和剝離動作時期,而在層間使轉印薄膜剝離之現象。該層間剝離係特別大多發生於和保護層鄰接之層之間。
像這樣,由於要求係涉及到許多方面,因此,可使用於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之材料,比起所謂某些特性(例如硬度、延伸、耐熱性)特別優良之材料,最適合的還是各特性之平衡優良之材料。例如堅硬材料雖然在鉛筆硬度和鋼絲棉研磨上可得到良好之結果,但是容易產生破裂,摩耗性也變低。另一方面,柔軟材料雖然
無產生破裂,也可追隨深衝(deep drawing)形狀,但是容易產生白化和毛邊。又,高耐熱性之材料雖然可抑制沖積溢出和流紋、白化,但是容易產生破裂,且無法追隨深衝形狀。另一方面,低耐熱性之材料雖然無產生破裂,可追隨深衝形狀,但是容易產生沖積溢出和流紋、白化。
像這樣,使用於成形同時加飾轉印薄膜之材料係大多是必要之各種特性和機能呈相互地折衷(trade-off)關係之情形。如前面之敘述,在有許多課題之成形同時加飾之技術領域,提議下列之數個改善方案。
一般大多使用作為保護層(硬塗布層)之紫外線硬化樹脂之硬化後物性係堅硬而脆弱,因此,有硬度變高而耐摩耗性變弱之傾向。其中,在專利文獻1,係藉由以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予以交聯硬塗布層之紫外線硬化樹脂並進行強韌化,而提高耐摩耗性,但是會發生所謂不容易切斷膜而容易出現毛邊之缺點。於是,在專利文獻2,係藉由在硬塗布層加入膠態二氧化矽,而使得轉印之膜變脆,企求毛邊對策和摩耗性之平衡。
但是,如專利文獻1及2,可得知:在硬塗布層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會成為妨礙紫外線硬化樹脂之自由基聚合性之要因,降低鋼絲棉研磨和鉛筆硬度。又,在硬塗布層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也會加大在離型層和硬塗布層之間剝離之際之剝離力(密合性)之變化,無法穩定經時之剝離性能。
另一方面,在後硬化形式(在轉印後,照射紫外線而硬化硬塗布層之形式)之轉印薄膜之情形,藉由硬
塗布層之材料而容易連黏。於是,藉由在硬塗布層之材料加入粒徑為數微米之二氧化矽作為連黏防止劑,可防止連黏,但是若加入數微米之二氧化矽至硬塗布層,則表面光澤降低。因此,在專利文獻3提議:藉由不將該二氧化矽加入硬塗布層而設置新的連黏防止層,來防止連黏。但是,重新地設置連黏防止層關係到成本上升而變得不適當。
又,大多在硬塗布層使用紫外線硬化樹脂,但是在該情形,大多無法充分地得到硬塗布層和加飾層之密合。於是,在專利文獻4提議:藉由將底漆層作為包含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酸樹脂和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第1底漆層以及形成於其底漆上之包含丙烯酸樹脂之第2底漆層之2層,來保持和加飾層間之密合。像這樣,底漆層係必須就每一種使用於硬塗布層之紫外線硬化樹脂客製化其組成,一般而言,大多是就特定之紫外線硬化樹脂需要特定之底漆層之情形。
專利文獻1 日本特開平10-58895號公報
專利文獻2 日本特開2009-137219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2009-291996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平5-278399號公報
在本發明,其課題係提供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係在成形同時加飾時,滿足在射出成形之成形性能,且表面保護性能優良。
本發明係為了解決前述之課題而全心地進行研究而成者,其係藉由以下之手段而達成。
本發明之一形態係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係在轉印後藉由紫外線而使硬化之形式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特徵為:使該加飾用轉印薄膜成為在支持薄膜之一邊之表面上依照該順序地層積離型層、硬塗布層、底漆層、加飾印刷層和接著層而成者;使該硬塗布層之組成成為不黏著(tack free)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acryl acrylate)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使該底漆層之組成成為2液硬化型樹脂,該2液硬化型樹脂係至少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
又,在前述加飾用轉印薄膜中,可使包含於該硬塗布層之該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含量,相對於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又,在前述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中,可使包含於該硬塗布層之該二氧化矽粒子之含量,相對於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1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又,在前述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中,可使該硬塗布層進一步包含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又,本發明之另一形態係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係在轉印後藉由紫外線而使硬化之形式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特徵為:使該加飾用轉印薄膜成為在支持薄膜之一邊之表面上依照該順序地層積離型層、第1硬塗布層、第2硬塗布層、底漆層、加飾印刷層和接著層而成者;使該第1硬塗布層之組成成為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並且無含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使該第2硬塗布層之組成成為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並且無含有聚四氟乙烯粉末;使該底漆層之組成成為2液硬化型樹脂,該2液硬化型樹脂係至少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
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
又,在前述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中,可使該第1硬塗布層之層厚成為0.5μm以上2.5μm以下之範圍內,使該第2硬塗布層之層厚成為3.0μm以上8.0μm以下之範圍內。
又,在前述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中,可使包含於該第1硬塗布層之該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含量,相對於包含在該第1硬塗布層之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又,在前述該加飾用轉印薄膜中,可使包含於該第1硬塗布層和該第2硬塗布層之該二氧化矽粒子之含量,相對於包含在該第1硬塗布層和該第2硬塗布層之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分別成為1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如果是本發明之一形態,則可便宜地提供一種轉印薄膜,該轉印薄膜係比起先前技術還可以更加地減低在同時使用加飾用轉印薄膜之射出成形時容易發生且不良之短路(缺口)、毛邊、沖積溢出(澆口附近之圖案流動)、白化、流紋、破裂、層間剝離,且可滿足作為表面保護性能必要之和成形樹脂間之密合性、鉛筆硬度、耐摩耗性(RCA摩耗)、鋼絲棉研磨。
1‧‧‧支持薄膜
2‧‧‧離型層
3‧‧‧硬塗布層
4‧‧‧底漆層
5‧‧‧加飾層
6‧‧‧接著層
7‧‧‧成形樹脂
8‧‧‧第1硬塗布層
9‧‧‧第2硬塗布層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層構造之一例之剖面圖。
第2圖係顯示轉印第1圖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成形物之層構造之剖面圖。
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層構造之另一例之剖面圖。
第4圖係顯示轉印第3圖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成形物之層構造之剖面圖。
以下,就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一邊參考圖式,一邊詳細地進行說明。又,在各圖中,就發揮相同或類似之機能之構成要素附加相同之參考符號,並省略重複之說明。
第1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層構造之一例之剖面圖。如第1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轉印薄膜係依照該順序地具備支持薄膜1、離型層2、硬塗布層3、底漆層4、加飾印刷層(以下也僅稱為「加飾層」)5和接著層6之層積體。在此,通常加飾層5係大多為複數層之情形,也可以加入壓紋加工和珍珠顏料等之具有光學效果之加飾材料。又,第2圖係顯示轉印第1圖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成形物之層構造之剖面圖,其係在射出成形同時轉印本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
印薄膜後之成形物之剖面圖。如第2圖所示,其成形物係在成形樹脂7上依照該順序地具備接著層6、加飾層5、底漆層4和硬塗布層3所構成。
另外,雖然在圖式並無明記,但是可在支持薄膜1之離型層形成面之相反側之面,具備帶電防止層。可以藉由具備該帶電防止層,而減少在轉印薄膜附著異物,改善產率(換句話說,即降低不良品之發生率)。該帶電防止層係只要是包含既有之帶電防止劑之樹脂層即可,例如為包含ITO和銻摻雜錫等之導電性填充物及四級銨鹽、界面活性劑、聚噻吩和PEDOT等之導電性聚合物、溶膠凝膠反應物之塗布劑之層。
以下,就本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各層進行說明。
作為基材薄膜1係可使用例如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乙烯薄膜、三乙醯基纖維素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耐綸薄膜、賽洛凡薄膜、丙烯酸薄膜、氯乙烯薄膜、PET-G薄膜之基材。可使用之薄膜之厚度係25μm以上150μm以下之範圍內,較佳為38μm以上50μm以下之範圍內。
離型層2最為重要的係由硬塗布層3來剝離之剝離性,但是也需要耐熱性、耐溶劑性、上塗布性、延伸性,因此較佳為藉由硬化系樹脂而形成。所以,作為離型層2係可使用例如三聚氰胺樹脂、聚烯烴樹脂、
胺基甲酸酯樹脂、乙酸纖維素等之硬化物。雖然在前述之材料中,通常大多係將使用三聚氰胺樹脂之離型層2予以採用,但是在離型層2使用三聚氰胺樹脂之情形,需要在高溫之燒結步驟(140~200℃),並且會產生/包含有害之甲醛。於是,全心地進行研究,結果發明人發現:含長鏈烷基之丙烯酸樹脂或/及聚矽氧改性丙烯酸樹脂、與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與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硬化物,最適合作為離型層2。
離型層2之厚度係並無特別受到限制,但是最適合為0.1μm以上5μm以下之範圍內。又,藉由使該離型層2含有樹脂填充物或無機填充物,可使防眩光或者是使表面粗糙化。
硬塗布層3係不黏著狀態,較佳為藉由在轉印至被轉印物之後照射紫外線或電子束,而由可交聯之樹脂形成者。作為在轉印後進行交聯之理由,係因為本實施形態之轉印薄膜雖然大多係使用在射出成形或加熱轉印法,但是若預先進行交聯,則在轉印之延伸時,容易產生破裂,成為外觀不良之緣故。
作為在轉印前實現不黏著性之方法,係主要有以下之3種方法。第1種方法係使用高分子型之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之方法。第2種方法係使用異氰酸酯/多元醇樹脂或環氧樹脂/胺類等之交聯系樹脂而稍微硬化液體狀或半液體狀之紫外線硬化樹脂來成為不黏著之方法。第3種方法係對硬塗布層3稍微照射紫外線或電子束而成為半硬化狀態之方法。
在本實施形態,使用第1種方法。理由係:第2種方法會過度地提高和離型層2間之密合性,使作為轉印薄膜之剝離性成為不充分。又,第3種方法係紫外線照射機或電子束照射機之強度偏差(具體地說,照射之紫外線或電子束之強度偏差)或再現性將成為課題,且製程成本也變高。
在使用第1種方法之情形,為了成為不黏著且在射出成形時不讓樹脂流動,較佳為使用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並且玻璃轉移溫度為60℃以上之含有丙烯醯基或甲基丙烯醯基之丙烯酸樹脂(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換句話說,包含於硬塗布層3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係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其較佳含有羥基。在重量平均分子量小於4萬之情形,除了不黏著性呈不充分,在上塗布性有問題發生以外,在成形時,還容易發生沖積溢出。又,在重量平均分子量大於10萬之情形,會降低自由基反應性,無法提高在交聯時之硬度。另外,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之最適當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之範圍係6萬以上8萬以下。
此種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係比起一般使用作為紫外線硬化樹脂之低聚合物或單體,有不黏著性(無僅由於蒸發溶劑部分而黏結)或硬化收縮少等之優點,但另一方面,因為是高分子樹脂,所以有紫外線硬化性惡化之傾向。於是,也為了補償硬塗布層3之表面硬度之惡化,必須在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中添加奈米二氧化矽粒
子。其添加量在相對於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係小於10重量%時,看不見對於硬度之效果。另一方面,在大於40重量%時,會變得過度脆弱而耐摩耗性變差。因此,奈米二氧化矽粒子之最適當之添加量係相對於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1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又,奈米二氧化矽粒子量之最適當添加量之範圍係15重量%以上且小於35重量%。
另外,前述之重量平均分子量係藉由GPC(凝膠滲透層析法)測定,以苯乙烯換算而算出之值。
為了維持透明性,添加於硬塗布層3之奈米二氧化矽粒子係其粒徑較佳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又,其奈米二氧化矽粒子最好係藉由含有丙烯醯基/甲基丙烯醯基之矽烷偶合劑等而進行表面處理者,但是也可以僅是未處理之奈米二氧化矽粒子。
在硬塗布層3之主要組成為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及奈米二氧化矽粒子之情形,由於最表面之硬度,故鋼絲棉試驗之耐性係成為優秀,但是在耐摩耗性(特別是RCA摩耗)上,容易由於其脆性而成為不良結果。但是,可藉由在相對於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之範圍內添加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來提高前述之耐摩耗性。在添加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平均粒徑小於1μm時,分散性變差,不容易處理。又,在添加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平均粒徑大於10μm之情形,不容易保持在硬塗布層3,聚四氟乙烯粉末容易脫離,或是硬塗
布層3之散亂性變高,因而不佳。更佳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平均粒徑之範圍係2μm以上7μm以下。
又,在聚四氟乙烯粉末之添加量相對於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小於0.1重量%之情形,耐摩耗性之效果係不充分,在大於2重量%之情形,出現散亂性而降低透明性,因而不佳。所以,聚四氟乙烯粉末之添加量之較佳範圍係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更佳是0.2重量%以上1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在製造本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際,較佳是將除了離型層2以外之硬塗布層3至接著層6為止之全層(也就是硬塗布層3、底漆層4、加飾層5、接著層6)在生產線上塗布及印刷,但由於添加聚四氟乙烯粉末之硬塗布層3係連黏防止之效果亦高,因此也可在塗布硬塗布層3之後,進行捲繞而暫時保管。
另外,將聚乙烯蠟和硬脂酸鋅等之金屬肥皂添加於硬塗布層3,也可提高硬塗布層3之耐摩耗性。但是,由於前述金屬肥皂之添加若比起聚四氟乙烯粉末之添加量而言未添加10倍以上,則無法看到顯著之效果,或者大多是粒徑比較大者,因此容易導致硬塗布層3之硬度降低及透明性降低,變得不適當。
可以藉由在硬塗布層3添加少量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使進行交聯,而提高膜之韌性,減少箔之落粉(在製造步驟中箔剝離)。但是,依據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添加量,會引起剝離之不良,或者是成為毛邊或缺口(短路)之原因,而成為鉛筆硬度、鋼絲棉研磨也惡化
之結果。於是,較佳之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添加量係相對於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5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接著,就第3圖及第4圖進行說明。第3圖係顯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層構造之另一例之剖面圖。如第3圖所示,本實施形態之轉印薄膜係依照該順序而具備支持薄膜1、離型層2、第1硬塗布層8、第2硬塗布層9、底漆層4、加飾層5和接著層6之層積體。又,第4圖係顯示轉印第3圖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成形物之層構造之剖面圖,其係轉印本實施形態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之成形物之剖面圖。如第4圖所示,其成形物係在成形樹脂7上依照該順序而具備接著層6、加飾層5、底漆層4、第2硬塗布層9和第1硬塗布層8所構成。
第3圖所示之加飾用轉印薄膜係比起第1圖所示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在具備第1硬塗布層8和第2硬塗布層9之方面不同。於是,就第1硬塗布層8和第2硬塗布層9接著進行說明。
第1硬塗布層8係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並且無含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又,第2硬塗布層9係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並且無含有聚四氟乙烯粉末。
像這樣,可使本實施形態之硬塗布層包含2層以上。在該情形,如前之敘述,鄰接於離型層2之第1硬塗布層8較佳係含有聚四氟乙烯粉末,並且無含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又,鄰接於第1硬塗布層8之第2硬塗布層9較佳係無含有聚四氟乙烯粉末,並且含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這個係由於下列之3點理由。
第1點之理由係如下。
在離型層2上塗布並乾燥硬塗布層用塗布液之際,包含於硬塗布層之奈米二氧化矽粒子有容易偏存(eccentrically-located)於離型層2之相反面(也就是大氣面)之傾向。因此,在轉印後成為最表面之側,奈米二氧化矽粒子成分少,結果無法提高耐鋼絲棉性或鉛筆硬度。於是,藉由將硬塗布層分割成為2層以上,並儘可能地使成為最表層之第1硬塗布層8變薄,可減少奈米二氧化矽粒子之偏存化之影響。
第2點之理由係如下。
為了提高硬塗布層和底漆層4之間之密合,較佳為在硬塗布層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但是,若在相接於離型層2之硬塗布層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則剝離性
(和離型層之間之密合性)會經時變化,或者是在轉印時會引起剝離之不良。又,若在轉印後成為最表面之第1硬塗布層8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則容易導致妨礙紫外線硬化樹脂之自由基反應性而降低表面硬度(特別是耐鋼絲棉性)之結果。因此,藉由在接合於離型層2之第1硬塗布層(最表層)8不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而在底漆層4側之第2硬塗布層9添加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可成為硬度和密合性呈平衡之轉印薄膜。
第3點之理由係如下。
在包含聚四氟乙烯粉末之硬塗布層上進行上塗布底漆層4之際,有底漆層用塗布液彈開或者是成為層間密合力不足之情形。因此,藉由在第1硬塗布層8添加聚氟乙烯粉末,並將無包含聚氟乙烯粉末之第2硬塗布層9設定為塗布量大於第1硬塗布層8而進行塗布,企求底漆層用塗布液之彈開防止及密合力改善。
在此,較佳為使包含於第1硬塗布層8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含有量,係相對於包含在第1硬塗布層8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又,較佳為使包含於第1硬塗布層8及第2硬塗布層9之二氧化矽粒子之含有量,係相對於包含在第1硬塗布層8及第2硬塗布層9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分別成為1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第1硬塗布層8之厚度係較佳是0.5μm以上2.5μm以下之範圍內,第2硬塗布層9之厚度係較佳是3.0μm以上8.0μm以下之範圍內。
在第1硬塗布層8之厚度小於0.5μm之情形,不容易保持聚四氟乙烯粉末,有汙染塗布裝置之導引輥或夾持壓輥之危險性。又,在第1硬塗布層8之厚度大於2.5μm之情形,奈米二氧化矽粒子之偏存對策之效果降低。
在第2硬塗布層9之厚度小於3.0μm之情形,會使作為包含第1硬塗布層8之硬塗布層之全層厚度變薄,且由於氧妨礙等之理由而無法充分地發揮作為硬塗布層之硬度。又,底漆層用塗布液之彈開防止效果也減小。在第2硬塗布層9大於8.0μm之情形,不僅是增加成本,亦由於韌性過度強烈而容易發生毛邊而不佳。
第1硬塗布層8係層厚度薄,因此比起由1層而形成硬塗布層之情形,可增多奈米二氧化矽粒子之摻合量,又,雖會稍微降低透明性,但也可添加在耐鋼絲棉性具有高效果之奈米氧化鋁粒子。
另外,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係一種藉由在包含各種(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共聚合物之(甲基)丙烯酸共聚合物中,進一步懸吊(甲基)丙烯醯基而得到之具有自由基反應性之聚合物,其可藉由變更共聚合之(甲基)丙烯醯基單體之種類和比率而發現各種塗膜物性。一般而言,相對於使用於紫外線硬化樹脂之胺基甲酸酯丙烯酸酯、環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等之低聚合物係重量平均分子量為數百~數千,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係數千~數十萬,具有低收縮性或未硬化時之不黏著性等之不同特性。
作為構成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之單體成分係有(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乙基己酯、苯乙烯、甲基苯乙烯、N-乙烯基吡咯啶酮等之單/多官能單體、三羥甲基丙烷(甲基)丙烯酸酯、己烷二醇(甲基)丙烯酸酯、二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季戊四醇三(甲基)丙烯酸酯、二季戊四醇六(甲基)丙烯酸酯、1,6-己烷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季戊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等。
在此,所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係指甲苯二異氰酸酯(TDI)、二苯甲烷二異氰酸酯(MDI)、苯二甲基二異氰酸酯(XDI)、六亞甲基二異氰酸酯(HDI)、異佛爾酮二異氰酸酯(IPDI)、以及這些之預聚合物。
又,所謂紫外線起始劑係藉由紫外線而產生自由基之起始劑,作為在本實施形態而可摻合者係有例如二苯基酮、二乙基-9-氧二苯并硫哌喃、苄基二甲基縮酮、2-羥基-2-甲基-1-苯基丙烷-1-酮、1-羥基環己基苯基酮、2-甲基-1-[4-(甲硫基)苯基]-2-嗎啉丙烷-1、氧化醯基膦等。該紫外線起始劑係並無特別限定使用,可在使硬塗布層3硬化之際,配合使用之紫外線照射裝置之照射光之波長而進行選定。紫外線起始劑之添加量係依據紫外線起始劑之種類而不同,但較佳為相對於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1重量%以上1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底漆層4係用以保持硬塗布層3(或者是第2硬塗布層9)和加飾層5之間之密合之層,全心地進行研究,結果發明人發現:較佳為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脂、
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和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之樹脂。更加詳細地說,底漆層4係2液硬化型樹脂,該2液硬化型樹脂係至少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和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構成之樹脂。又,藉由在底漆層4添加二氧化矽或硫酸鋇、碳酸鈣等之體質顏料,可改善加飾層用塗布液之著壁性。又,由於可減少毛邊,因此最適合在相對於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而言成為5重量%以上2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添加前述之體質顏料。
丙烯酸多元醇樹脂係在玻璃轉移溫度小於50℃之情形,容易發生毛邊,在玻璃轉移溫度大於90℃之情形,容易使與硬塗布層3間之密合變得困難。因此,使用於本實施形態之丙烯酸多元醇樹脂最好係玻璃轉移溫度為50℃以上90℃以下之範圍內者。
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係藉由使用以乙烯醇或丙烯酸羥烷酯改性之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而可反應於聚異氰酸酯化合物,提高密合性。較理想為在底漆層4中,以相對於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而言成為10重量%以上6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摻合該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又,底漆層4之厚度係並無特別受到限制,最適合為0.5μm以上4μm以下之範圍內。
加飾層5係比起前述之各層,並無特別不同之材料。作為在加飾層5之形成而可以採用之加飾技
術,係當然有利用經著色之塗布液之一般印刷,此外,還可列舉珍珠或螢光、鏡子、再回歸反射、磁性印刷等之特殊印刷、藉由熱能或紫外線而形成凹凸構造(各種透鏡效果或全像圖)之壓紋加工、藉由真空蒸鍍或濺鍍而形成鋁或銀、鉻、氧化鈦、硫化鋅等之薄膜形成技術等。
加飾層5係通常為2層以上,例如在如墨色圖案印刷層/白色抑制層、珍珠層/墨色印刷層、紅色圖案印刷層/鏡油墨層、藍色圖案/壓紋層/錫蒸鍍層等而考慮創意性之情形、及如墨色完全印刷層(加入硬化劑)/墨色完全印刷層/墨色完全印刷層等而用以提升印刷脫離之品質和分離機能性(在此情形係指兼具密合性和毛邊)等,可配合各種之要求而進行選定。
作為接著層6,可以使用習知之熱密封性接著劑或黏著劑。作為接著層6,可列舉例如乙酸乙烯酯樹脂、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氯乙酸乙烯酯樹脂、丙烯酸樹脂、丁縮醛樹脂、環氧樹脂、聚酯樹脂、聚胺基甲酸酯樹脂、丙烯系黏著劑、橡膠系黏著劑、聚矽氧系黏著劑、胺基甲酸酯系黏著劑等。又,接著層6之厚度係最適合為0.5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
本實施形態之各層之形成方法係可以採用既有之塗布‧印刷方法。作為本實施形態之各層之形成方法,可列舉例如直接照相凹版印刷、逆向照相凹版印刷、微照相凹版印刷、壓輥塗布、簾幕塗布、模塗布、噴射塗布、線塗布、逗點塗布、篩網印刷、彈性凸板印刷等。
塗布液之乾燥條件,雖也根據使用之溶劑,但藉由在80℃~150℃之環境下乾燥2~60秒鐘之通常乾燥即足夠。但是,藉由依據塗布液之厚度和塗布液之種類,會減少殘留溶劑和促進2液硬化反應,因此,有必須藉由120℃~180℃之熱而進行數十秒鐘之追加乾燥之情形。
本實施形態之轉印薄膜,係藉由以前述之塗布‧印刷方法依序地重疊塗布前述之組成物構成之離型層2、硬塗布層3、底漆層4、加飾層5和接著層6之各層而製造。
像這樣製造而成之本實施形態之轉印薄膜,係可藉由在射出成形時插入至模具內,而以射出成形之熱壓來轉印至成形物之表面。另外,剝離界面係離型層2和硬塗布層3(或者是第2硬塗布層9)之間之界面。在轉印至成形物之表面後,藉由高壓水銀燈或金屬鹵素燈而照射曝光量500~1500mJ/cm2左右,而使硬塗布層3(或者是第2硬塗布層9)硬化。藉此可得到滿足各種物性(鋼絲棉試驗、鉛筆硬度等)之成形物。
接著,列舉實施例而進一步具體地說明本發明。
在厚度50μm之二軸延伸聚酯薄膜(三菱樹脂公司製之G440E50)上,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處方之離型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0.4μm。然後,在50℃之環境下進行5日之經時老化而形成離型層2。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LC# 6560…100重量份
日油公司製之聚矽氧改性丙烯酸樹脂FS730…2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之硬塗布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5.0μm,來作為硬塗布層3。然後,捲繞該薄膜。在40℃之環境下保管該薄膜30日,但無發生連黏。
DIC公司製之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樹脂(加入紫外線聚合起始劑)、固態成分30%、RC29-117…100重量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之二氧化矽(粒徑10~20nm)MEK分散液(固態成分30%)…20重量份
旭硝子公司製之聚氟乙烯粉末L173J(粒徑7μm、固態成分10%)…0.3重量份
接著,在該薄膜,藉由直接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下列處方之底漆層用塗布液來作為底漆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0μm。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YB # 7004…100重量份
日信化學公司製之丙烯酸羥烷酯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Solbin TA2…1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以規定之加飾層用塗布液而進行印刷,且作為接著層6係藉由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接著層用塗布液(東洋油墨公司製之K539HP黏著清漆),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μm,來形成接著層6。
接著,在射出成形機之模具內部安裝該加飾之轉印薄膜,並藉由聚碳酸酯‧ABS混合物樹脂而進行射出成形。像這樣,得到轉印本實施例之轉印薄膜之成形品。
在厚度50μm之二軸延伸聚酯薄膜(三菱樹脂公司製之G440E50)上,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處方之離型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0.4μm。然後,在50℃之環境下進行5日之經時老化而形成離型層2。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LC # 6560…100重量份
日油公司製之聚矽氧改性丙烯酸樹脂FS730…2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之第1硬塗布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
1.0μm,來作為第1硬塗布層8。然後,藉由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之第2硬塗布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2.0μm。然後,捲繞該薄膜。在40℃之環境下保管該薄膜30日,但無發生連黏。
DIC公司製之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樹脂(含有紫外線聚合起始劑)、固態成分30%、RC29-117…100重量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之二氧化矽(粒徑10~20nm)MEK分散液(固態成分30%)…20重量份
旭硝子公司製之聚氟乙烯粉末L173J(粒徑7μm、固態成分10%)…0.3重量份
DIC公司製之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樹脂(含有紫外線聚合起始劑)、固態成分30%、RC29-117…100重量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之二氧化矽(粒徑10~20nm)MEK分散液(固態成分30%)…2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HL…5重量份
接著,在該薄膜,藉由直接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下列處方之底漆層用塗布液來作為底漆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0μm。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YB # 7004…100重量份
日信化學公司製之丙烯酸羥烷酯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Solbin TA2…10重量份
富士Silicea公司製之二氧化矽Sylophobic200…2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以規定之加飾層用塗布液而進行印刷,且作為接著層6係藉由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接著層用塗布液(東洋油墨公司製之K539HP黏著清漆),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μm,來形成接著層6。
接著,在射出成形機之模具內部安裝該加飾之轉印薄膜,並藉由聚碳酸酯‧ABS混合物樹脂而進行射出成形。像這樣,得到轉印本實施例之轉印薄膜之成形品。
在厚度50μm之二軸延伸聚酯薄膜(三菱樹脂公司製之G440E50)上,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處方之離型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0.2μm。然後,在50℃之環境下進行5日之經時老化而形成離型層2。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LC # 6560…100重量份
日油公司製之聚矽氧改性丙烯酸樹脂FS730…2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之硬塗布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6.0μm,來作為硬塗布層3。然後,捲繞該薄膜。在40℃之環境下而保管該薄膜30日之時,發生連黏而無法使用。
DIC公司製之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樹脂(含有紫外線聚合起始劑)、固態成分30%、RC29-117…100重量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之二氧化矽(粒徑10~20nm)MEK分散液(固態成分30%)…3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HL…10重量份
接著,在該薄膜,藉由直接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下列處方之底漆層用塗布液來作為底漆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0μm。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YB # 7004…100重量份
日信化學公司製之丙烯酸羥烷酯改性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Solbin TA2…10重量份
富士Silicea公司製之二氧化矽Sylophobic200…2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以規定之加飾層用塗布液而進行印刷,且作為接著層6係藉由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接著層用塗布液(東洋油墨公司製之K539HP黏著清漆),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μm,來形成接著層6。
接著,在射出成形機之模具內部安裝該加飾之轉印薄膜,並藉由聚碳酸酯‧ABS混合物樹脂而進行射出成形。像這樣,得到轉印本比較例之轉印薄膜之成形品。
在厚度50μm之二軸延伸聚酯薄膜(三菱樹脂公司製之G440E50)上,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處方之離型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0.6μm。然後,在50℃之環境下進行5日之經時老化而形成離型層2。
東榮化成公司製之丙烯酸多元醇LC # 6560…100重量份
日油公司製之聚矽氧改性丙烯酸樹脂FS730…20重量份
Nippon Polyurethane Industry製之異氰酸酯化合物Coronate L…20重量份
接著,藉由微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乾燥下列之硬塗布層用塗布液,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6.0μm,來作為硬塗布層3。然後,捲繞該薄膜。
DIC公司製之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樹脂(含有紫外線聚合起始劑)、固態成分30%、RC29-117…100重量份
日產化學公司製之二氧化矽(粒徑10~20nm)MEK分散液(固態成分30%)…20重量份
接著,在該薄膜,藉由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丙烯酸多元醇/異氰酸酯系塗布液(東洋油墨公司製之V425固定增黏(anchor)),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2μm,來作為底漆層4。然後,以規定之加飾層用塗布液而進行印刷,且作為接著層6係藉由照相凹版印刷法而塗布接著層用塗布液(東洋油墨公司製之K539HP黏著清漆),而使乾燥後之膜厚成為1μm,來形成接著層6。
接著,在射出成形機之模具內部安裝該加飾之轉印薄膜,並藉由聚碳酸酯‧ABS混合物樹脂而進行射出成形。像這樣,得到轉印本比較例之轉印薄膜之成形品。
對由這些實施例1、實施例2、比較例1和比較例2得到之成形品,藉由120W/cm之高壓水銀燈照射曝光量1000mJ/cm2之紫外線,使硬塗布層3(或者是第2硬塗布層9)完全地硬化。接著,將這些成形品之評價項目和評價基準,顯示於下述。
○:完全無毛邊。
△:有小於5mm之毛邊。
×:有5mm以上之毛邊。
○:完全無短路。
△:有小於5mm之短路。
×:有5mm以上之短路。
○:無破裂。
×:有破裂。
○:完全無沖積溢出。
△:有小於1mm之沖積溢出。
×:有1mm以上之沖積溢出。
○:無法確認流動之痕跡。
×:可以確認流動之痕跡。
○:在表面有光滑。
×:在表面無光滑。
○:無剝離。
×:有剝離。
本試驗係按照JIS K5600-5-6之附著性交叉橫切法。
○:完全無剝離。
△:剝離之狀態為2以下。
×:剝離之狀態為3以上。
本試驗係按照JIS K5600-5-4。
藉由目視而觀察在# 0000之鋼絲棉以500g/cm2荷重、速度30mm/sec來往復地摩擦5次後之表面,藉由以下之○~×而進行評價。
○:幾乎看不見傷痕。
△:傷痕為20條以下。
×:看見成為白色散亂之表面。
本試驗係按照ASTM F2357-04之試驗。
在藉由175g荷重之連續試驗而計數200次之後,藉由目視而進行觀察,藉由以下之○~×而進行評價。
○:幾乎看不見傷痕。
△:進行切削,但是,無露出至底層為止。
×:露出底層。
將各實施例及各比較例之評價結果,顯示於表1。
由表1之結果可得知:成為本發明之實施形態之一例之實施例1及實施例2,係在各評價項目展現平衡優良之性能。
藉由本發明而得到之轉印薄膜,可使用在家電製品、住宅機器、事務機器、汽車零件等所利用之框體‧面板構件等之表面保護兼加飾。
1‧‧‧支持薄膜
2‧‧‧離型層
3‧‧‧硬塗布層
4‧‧‧底漆層
5‧‧‧加飾層
6‧‧‧接著層
Claims (8)
- 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係在轉印後藉由紫外線而使硬化之形式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特徵為:使該加飾用轉印薄膜成為在支持薄膜之一邊之表面上依照該順序地層積離型層、硬塗布層、底漆層、加飾印刷層和接著層而成者;使該硬塗布層之組成成為不黏著(tack free)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acryl acrylate)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使該底漆層之組成成為2液硬化型樹脂,該2液硬化型樹脂係至少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
- 如請求項1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包含於該硬塗布層之該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含量,相對於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 如請求項2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包含於該硬塗布層之該二氧化矽粒子之含量,相對於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1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該硬塗布層進一步包含聚異氰酸酯化合物。
- 一種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係在轉印後藉由紫外線而使硬化之形式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特徵為:使該加飾用轉印薄膜成為在支持薄膜之一邊之表面上依照該順序地層積離型層、第1硬塗布層、第2硬塗布層、底漆層、加飾印刷層和接著層而成者;使該第1硬塗布層之組成成為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平均粒徑為1μm以上10μm以下之範圍內之聚四氟乙烯粉末,並且無含有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使該第2硬塗布層之組成成為不黏著之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該紫外線硬化型組成物係至少包含:重量平均分子量為4萬以上10萬以下之範圍內且含有羥基之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紫外線起始劑、平均粒徑為10nm以上100nm以下之範圍內之二氧化矽粒子、以及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並且無含有聚四氟乙烯粉末;使該底漆層之組成成為2液硬化型樹脂,該2液硬化型樹脂係至少包含:丙烯酸多元醇樹脂、聚異氰酸酯化合物、以及含有羥基之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合樹脂。
- 如請求項5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該第1硬塗布層之層厚成為0.5μm以上2.5μm以下之範圍內,使該第2硬塗布層之層厚成為3.0μm以上8.0μm以下之範圍內。
- 如請求項5或6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包含於該第1硬塗布層之該聚四氟乙烯粉末之含量,相對於包含在該第1硬塗布層之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成為0.1重量%以上2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加飾用轉印薄膜,其中使包含於該第1硬塗布層和該第2硬塗布層之該二氧化矽粒子之含量,相對於包含在該第1硬塗布層和該第2硬塗布層之該丙烯基丙烯酸酯樹脂而言分別成為10重量%以上40重量%以下之範圍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3015854A JP5979026B2 (ja) | 2013-01-30 | 2013-01-30 | 成形同時加飾用転写フィルム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41064A true TW201441064A (zh) | 2014-11-01 |
Family
ID=512619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03054A TW201441064A (zh) | 2013-01-30 | 2014-01-28 | 加飾用轉印薄膜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979026B2 (zh) |
KR (1) | KR20150110612A (zh) |
CN (1) | CN104995028B (zh) |
TW (1) | TW201441064A (zh) |
WO (1) | WO2014119271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9114B (zh) * | 2015-05-28 | 2019-12-11 |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轉印箔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4218018A (ja) * | 2013-05-09 | 2014-11-20 | サン・トックス株式会社 | 転写加飾シート |
JP6467841B2 (ja) * | 2014-09-29 | 2019-02-13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シート |
CN107000419B (zh) * | 2014-11-05 | 2020-03-10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转印片及使用它的硬涂体 |
KR102184465B1 (ko) * | 2017-05-31 | 2020-11-30 | (주)엘지하우시스 |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윈도우 커버를 제조하는 방법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용 윈도우 커버 |
CN109334118B (zh) * | 2018-09-13 | 2020-05-05 | 福建省张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龟裂效果的热转印商标及其生产工艺 |
CN110437784B (zh) * | 2019-07-22 | 2021-06-22 | 苏州盛达飞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低折射率oca光学胶及其使用方法 |
JP2021038015A (ja) * | 2019-09-05 | 2021-03-11 | 東洋アルミニウム株式会社 | 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ク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プレススルーパック |
JP2021152121A (ja) * | 2020-03-24 | 2021-09-30 | 日本化工塗料株式会社 | 熱硬化性離型コーティング剤及び積層体 |
EP4194222A1 (en) * | 2020-08-05 | 2023-06-14 | LX Hausys, Ltd. | Decoration material |
JP2022058141A (ja) * | 2020-09-30 | 2022-04-11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加飾シート及び加飾樹脂成形品 |
CN115817048A (zh) * | 2022-12-01 | 2023-03-21 |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玻璃承印物的热升华再转印膜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538479B2 (ja) * | 1992-03-31 | 1996-09-25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箔 |
TW350820B (en) * | 1996-04-26 | 1999-01-21 | Nissha Printing | Heat and active energy ray curable resin composition used for protecting layer of transfer material, transfer material, surface protecting materia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molded article excellent in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chemical resistance |
KR101024661B1 (ko) * | 2002-10-31 | 2011-03-25 | 교에이샤 케미칼 주식회사 | 수지조성물, 전사재 및 성형품의 제조방법 |
TW200621916A (en) * | 2004-09-28 | 2006-07-01 | Origin Electric | Coating composition for protecting water pressure transfer pattern layer, decorated moulding and method thereof |
WO2008105117A1 (ja) * | 2007-02-26 | 2008-09-04 |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 防眩性フィルム、防眩性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これらを用いた偏光板、及び表示装置 |
JP4880755B2 (ja) * | 2007-07-03 | 2012-02-22 | 日本曹達株式会社 | ハードコート層を形成するための成形用シート |
JP2009034846A (ja) * | 2007-07-31 | 2009-02-19 | Chisso Corp | 転写フィルム |
JP5155645B2 (ja) * | 2007-12-10 | 2013-03-06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耐箔バリ性に優れた転写材の製造方法と転写材 |
JP4994307B2 (ja) * | 2008-06-04 | 2012-08-08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転写シート、転写シートの製造方法、転写成形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転写成形品 |
JP2010194796A (ja) * | 2009-02-24 | 2010-09-09 | Dic Corp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転写シート |
JP4885281B2 (ja) * | 2010-01-19 | 2012-02-29 | 日本写真印刷株式会社 | 地汚れ防止部分マットハードコート転写シート |
KR101552739B1 (ko) * | 2010-02-10 | 2015-09-14 | (주)엘지하우시스 | 하드코팅 형성용 시트 |
JP5593751B2 (ja) * | 2010-03-12 | 2014-09-24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三次元成形加飾フィルム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加飾成形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5659538B2 (ja) * | 2010-03-31 | 2015-01-2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インキ組成物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加飾シート |
JP5769478B2 (ja) * | 2010-04-13 | 2015-08-26 | 株式会社千代田グラビヤ | 転写材およびこの転写材を用いた成型品の製造方法 |
JP2012011712A (ja) * | 2010-07-02 | 2012-01-19 |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 干渉模様防止転写箔、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転写体 |
JP5527149B2 (ja) * | 2010-09-30 | 2014-06-18 |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 金属板用化粧シート及びこれを用いた化粧金属板 |
WO2012074071A1 (ja) * | 2010-12-01 | 2012-06-07 | 日産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 含フッ素高分岐ポリマーを含むコーティング用硬化性組成物 |
JP5708125B2 (ja) * | 2011-03-25 | 2015-04-30 | 東洋インキSc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 ハードコート層を兼ね備えたエンボス層を有するインモールド用転写箔、該転写箔の製造方法および射出成形品 |
-
2013
- 2013-01-30 JP JP2013015854A patent/JP5979026B2/ja active Active
-
2014
- 2014-01-27 CN CN201480006271.6A patent/CN104995028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1-27 WO PCT/JP2014/000377 patent/WO2014119271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1-27 KR KR1020157022009A patent/KR20150110612A/ko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4-01-28 TW TW103103054A patent/TW201441064A/zh unknown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9114B (zh) * | 2015-05-28 | 2019-12-11 | 日商大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 轉印箔 |
US10576711B2 (en) | 2015-05-28 | 2020-03-03 | Dai Nippon Printing Co., Ltd. | Transfer fil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14119271A1 (ja) | 2014-08-07 |
JP5979026B2 (ja) | 2016-08-24 |
CN104995028B (zh) | 2017-05-10 |
KR20150110612A (ko) | 2015-10-02 |
JP2014144625A (ja) | 2014-08-14 |
CN104995028A (zh) | 2015-10-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201441064A (zh) | 加飾用轉印薄膜 | |
JP5998882B2 (ja) | 転写フィルムおよび転写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6597305B2 (ja) | 転写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転写成形品 | |
KR102359728B1 (ko) | 삼차원 성형용 전사 필름 | |
TW201634599A (zh) | 活性能量射線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使用此之硬化塗佈層積薄膜及透明樹脂層積體 | |
TW201332776A (zh) | 包含彈性質感的模內轉印膜及其製備方法 | |
TW201425068A (zh) | 轉印薄膜、成形品的製造方法及成形品 | |
JP6870675B2 (ja) | 三次元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 | |
KR101761755B1 (ko) | 무광택성 및 이형성이 우수한 무광전사용 코팅재 및 이를 이용한 전사 방법 | |
TWI761369B (zh) | 黏著片材積層體、賦形黏著片材積層體及其製造方法 | |
JP2008127413A (ja) | ハードコート剤及び反射防止フィルム | |
TWI624371B (zh) | Transfer decorative film | |
JP2004143201A (ja) | 活性エネルギー線硬化性組成物、それを用いた硬化皮膜の形成方法およびその硬化物、ならびに反射防止体 | |
JP2015193248A (ja) | 三次元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 | |
KR20210107798A (ko) | 반사 방지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JP7119506B2 (ja) | 三次元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樹脂成形品、及びこれらの製造方法 | |
KR20230038142A (ko) | 인서트 성형용 하드 코트 필름 및 인서트 성형품의 제조방법 | |
JP7192218B2 (ja) | 三次元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JP5608059B2 (ja) | 二次加工用化粧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化粧材の製造方法 | |
TW202204153A (zh) | 加飾用積層膜 | |
CN109997060B (zh) | 具有防反射功能和红外线屏蔽功能的层压膜 | |
JP7355099B2 (ja) | 三次元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WO2018159684A1 (ja) | 三次元成形用転写フィルム、その製造方法、及び樹脂成形品の製造方法 | |
JP2015192990A (ja) | 多層コート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
JP2023024147A (ja) | 物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