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1308073A - 自動監控與及時資源提供系統 - Google Patents
自動監控與及時資源提供系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1308073A TW201308073A TW101124463A TW101124463A TW201308073A TW 201308073 A TW201308073 A TW 201308073A TW 101124463 A TW101124463 A TW 101124463A TW 101124463 A TW101124463 A TW 101124463A TW 201308073 A TW201308073 A TW 201308073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erformance
- physical
- threshold
- monitoring
- applic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42—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lanning or managing the needed capac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83—Techniques for rebalancing the load in a distributed system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0—Monitoring
- G06F11/34—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 G06F11/3409—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computer activity, e.g. of down time, of input/output operation ; Recording or statistical evaluation of user activity, e.g. usability assessment for performance assess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1—Threshol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error detection, to error correction, and to monitoring
- G06F2201/815—Virtual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00
- G06F2209/5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9/50
- G06F2209/508—Monit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一種用於使用基於物理計算塊的基礎架構平台及虛擬化環境自動提供步驟的方法及設備經論述以提供自動彈性。可針對增加的工作負載監控運行的應用程式,此舉可觸發前瞻型回應及/或反應型回應。所觸發的前瞻型回應或反應型回應包括在工作負載超過藉由預定監控政策所設定之設定臨限之後執行補救動作。補救動作可包括提供額外虛擬計算資源或物理計算資源以將工作負載降低至低於設定臨限。
Description
本發明之實施例大體上係關於一種用於分配電腦資源以執行虛擬化環境的方法。
一般而言,在虛擬化電腦環境中,虛擬機經配置以在一或更多個主電腦上運行。每一虛擬機使用主電腦中之一個主電腦的CPU及記憶體資源且運行該主電腦自身之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以使得從表面上看該主電腦係作為獨立的電腦系統而操作。可藉由虛擬化電腦環境之管理者手動地指定用於主電腦上之虛擬機中之每一虛擬機的CPU及記憶體資源的數目,或根據由管理者所設定之資源政策自動地指定該數目。在一些虛擬化電腦環境中,藉由軟體在多個主電腦中執行負載平衡,該軟體監控不同主電腦上的資源使用率且將一或更多個虛擬機自一個主電腦轉移至另一主電腦,例如,自正被佔用的主電腦轉移至具有剩餘容量之一個主電腦。
另外,從事開發、測試及部署應用程式之企業必須找到處理多層的目標平台之方法。此等層包括應用程式服務、虛擬化及具有各種層次之計算、網路、儲存及管理的硬體基礎架構。資訊技術(IT)及工
程組亦必須將能量集中於獲取、部署及提供持續的管理以及確保所有層一起無縫地工作。此情形增加了企業的最初及持續成本、延長了開發週期且降低回應於市場中之變化所需的靈活性。
此外,傳統企業資訊技術(IT)角色,諸如伺服器管理者、UNIX管理者及網路、儲存或交換管理者,大體上一直為不變的。角色孤立地操作或在「豎井」中操作,此情形導致IT組織內以及開發者與IT之間的摩擦。此外,對開發者而言,一直難以在該等開發者之經開發應用程式部署為「雲」應用程式時充當IT管理者之角色。此難題不僅歸因於各種存取控制、鑑別及授權複雜性,亦歸因於開發者與IT之間的組織分離之模式,其中預設行為為「拒絕存取」。
企業在開發用於雲之應用程式時面臨幾大挑戰。軟體越來越多地被作為服務提供且經由雲來部署。新一代軟體(被稱為「網路應用程式」)係由許多組織所開發。網路應用程式具有不可預測之流量工作負載。企業軟體越來越多地使用諸如Java及Ruby/Rails之語言及諸如Spring之開發者框架來開發。開發週期在縮短,且產品正頻繁地部署在「雲」上。因此,應用程式所有者及軟體開發者必須確保該等應用程式所有者及該等軟體開發者所開發的新
特徵迅速地經由開發、構建、測試、展現、部署循環所獲得。最後,在企業採用雲計算且移至經由軟體即服務(software-as-a-service;SAAS)之模式在公有雲或私有雲部署環境上遞送應用程式時,傳統IT角色完全無法勝任。
同樣,存在對用於新IT高價值服務之加速遞送之更有效率的操作模式的需求。
本揭示案大體上提供一種用於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平台(application lifecycle platform;ALP)之系統解決方案,該系統解決方案向應用程式開發者及所有者提供對應用程式之生命週期的完全控制。本文中所描述之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必要應用程式及基礎架構資源並使該等必要應用程式及基礎架構資源成流線型,以在該等必要應用程式及基礎架構資源之環境中開發、測試、提供、運行及管理應用程式。解決方案使開發者能夠根據即時需求動態地調整應用程式資源及基礎架構資源。應用程式所有者可針對何時按比例增加資源或何時按比例減少資源而設定規則。此靈活性使應用程式所有者能夠滿足峰值需求以在緩慢執行期間維持效能標準或按比例減少,以便平衡用於其他應用程式之IT資源。
本揭示案大體上描述了一種用於藉以自應用程式開發服務及基礎架構至系統基礎架構、應用程式可擴展性及管理之完整堆疊來實施用於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平台的系統解決方案之系統基礎架構。ALP可為虛擬化融合式基礎架構提供快速部署及可持續操作。系統基礎架構利用計算塊基礎架構平台及虛擬化雲端應用程式平台,該虛擬化雲端應用程式平台提供自動彈性以用於管理計算塊基礎架構。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之方法。方法大體上包括以下步驟: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虛擬機的虛擬機平台之效能;及基於監控政策決定效能是否超過臨限值。若效能超過臨限值,則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虛擬機平台之虛擬資源。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亦提供一種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之方法。方法大體上包括以下步驟: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物理主機的物理計算平台之效能,該物理計算平台執行虛擬化環境;及基於監控政策決定效能是否超過臨限值。若效能超過臨限值,則方法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亦提供一種儲存指令之電腦可讀儲存媒體,該等指令當藉由處理器執行時,執行
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之操作。操作包括以下步驟: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物理主機的物理計算平台之效能,該物理計算平台執行虛擬化環境;及基於監控政策決定效能是否超過臨限值。操作進一步包括以下步驟:在效能超過臨限值時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亦提供一種系統,該系統包含經配置以儲存一或更多個監控政策之儲存裝置及管理伺服器。管理伺服器可經配置以進行以下操作: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物理主機的物理計算平台之效能,該物理計算平台執行虛擬化環境;及基於監控政策決定效能是否超過臨限值。管理伺服器可進一步經配置以在效能超過臨限值時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利用計算塊平台及虛擬化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利用最佳平台即服務(Platform as a Service;PaaS)以及基礎架構即服務(Infrastructure as a Service;IaaS)兩者)以提供用於現代應用程式之完整平台。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為客戶提供開發且構建現代應用程式所需之內容,測試、部署且動態地按比例調整此等應用程式所需的基礎架構及管
理。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為IT提供對服務品質及安全性之控制,同時為應用程式所有者及開發者提供靈活性,以及對用於解決應用程式需求波動的所需資源之瞬時存取。
如本文中所描述,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使應用程式所有者能夠根據即時需求動態地調整應用程式資源及基礎架構資源。應用程式所有者針對何時按比例增加資源或何時按比例減少資源而設定規則。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為客戶提供實施自動彈性之方法。方法經由兩種使用案例說明。兩種使用案例確保前瞻型彈性及反應型(及時)彈性。
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包括運行不同應用程式組件之虛擬機的虛擬基礎架構可回應於增加的應用程式工作負載而基於預定政策彈性地且自動地擴展。根據本揭示案之另一實施例,物理基礎架構可回應於增加的應用程式工作負載(例如,無法只藉由如上文所描述之虛擬基礎架構之擴展來處理的工作負載)而基於預定政策彈性地且自動地擴展,該物理基礎架構包括物理機器,該等物理機器執行虛擬化環境以提供上文所描述之虛擬基礎架構。
在每一應用程式生命週期步驟中、在執行時(部署後)經由前瞻型彈性及反應型彈性且使用包括硬體、軟體、工具、組件及管理元件之各種配置元件,
本文中所描述之解決方案基礎架構賦能對物理元件(諸如伺服器、網路及儲存裝置及虛擬化層)的跨功能操作之自動化。解決方案使用以下主要硬體及軟體組件及技術。基於應用程式需求,客戶環境可包括額外組件。
解決方案基礎架構可經配置以針對企業解決兩個關鍵系統要求。首先,可針對企業應用程式開發團隊在應用程式之生產部署之前的應用程式生命週期階段解決基礎架構及IT彈性需求。特定而言,此等操作為針對應用程式之開發、構建、整合及測試步驟,該應用程式係由企業構建,且經由用於企業客戶或用於企業員工之軟體即服務(SAAS)使該應用程式可用。其次,可解決對生產中的雲端部署企業網路應用程式之彈性需求,該等應用程式通常使用Spring框架(Spring Frameworks)以Java或Ruby/Rails寫入。
第1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計算平台100,該計算平台100經配置以用於提供虛擬化環境。如圖示,計算平台100包括物理基礎架構110,該物理基礎架構110經配置以支援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在第1圖中所圖示之特定實施例中,物理基礎架構110包含藉由網路(未圖示)通信地連接的諸如伺服器1161至伺服器116N(有時被稱為「主
機」)之硬體資源114及諸如SAN 118之一或更多個儲存陣列網路(SAN)。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可包括虛擬化環境124,該虛擬化環境124包含一或更多個虛擬機140,該一或更多個虛擬機140各自藉由諸如網際網路之通信網路(未圖示)連接至一或更多個使用者150。
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物理基礎架構110可組織為基於「計算塊」之基礎架構,其中物理基礎架構單元具有可重複建構單元之特性,該等可重複建構單元具有促進快速部署、整合及可擴展性的類似效能、操作特性及對功率、空間及冷卻之個別要求。基於計算塊之基礎架構經配置以動態地提供基於效能需求的硬體資源,該等硬體資源放置於物理基礎架構110上。物理基礎架構110之一個此類實例為可購自VCE Company,LLC的VblockTM基礎架構平台。
物理基礎架構110進一步包括基礎架構管理器112,該基礎架構管理器112經配置以管理物理基礎架構110之配置、提供及政策順應性。基礎架構管理器112提供介面,藉由該介面,硬體資源114(例如,計算、網路連接、儲存)之提供可用基於政策的自動化來管理。根據一個實施例,基礎架構管理器112可包括於每個物理基礎架構110中以管理基
於計算塊的基礎架構的配置、提供及順應性。基礎架構管理器116可將部署及整合簡化成IT服務目錄及工作流引擎,且基礎架構管理器112藉由在提供對用於故障診斷及障礙管理的個別組件之粒度存取之同時概括總提供來顯著簡化計算塊平台部署。根據一個實施例,基礎架構管理器112可包括一種配置,該配置包括IP位址之清單及系統憑證以指派新提供之系統。如下文更詳細地描述,平台管理器130及/或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可連接至物理基礎架構110之基礎架構管理器112且與物理基礎架構110之基礎架構管理器112通信以管理及/或配置物理基礎架構110。基礎架構管理器之一個實例包括可購自EMC公司的EMC Ionix統一基礎架構管理器(Unified Infrastructure Manager;UIM)。同樣,網路可包括網路管理器,該網路管理器經配置以配置網路裝置(例如,交換器、路由器)及管理解決、子網路、虛擬區域網路(VLANs)及其他網路配置。網路管理器之一個實例包括經由可購自思科系統公司(Cisco System,Inc)的思科(Cisco)IOS命令行介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可存取的思科交換器(Cisco Switch)。
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包括虛擬化環境124,該虛擬化環境124經配置以模擬(亦即,虛擬化)計算
裝置之習知組件(例如,處理器、系統記憶體、硬碟驅動機)以用於執行一或更多個虛擬機1261至126M。舉例而言,每一虛擬機140可包括經配置以執行應用程式之虛擬處理器及虛擬系統記憶體。在類似於圖1之實施例的實施例之一個實例實施中,虛擬化環境124可藉由運行伺服器1161至伺服器116n上的基於VMware vSphere®或基於VMware ESX®之超管理器技術而實施,該等超管理器技術由VMware,Inc.(Palo Alto,California)提供(雖然,應認識到,可利用與本文中之教示相符合的包括Xen®及Microsoft Hyper-V虛擬化技術之任何其他虛擬化技術)。如上文所描述,超管理器應用程式可提供用於構建及管理虛擬化IT基礎架構(諸如,虛擬化基礎架構120)之基礎。超管理器可將處理器、記憶體、儲存器及網路連接資源提取至多個虛擬機中,該多個虛擬機運行未作修改之作業系統及應用程式。
在一個實施例中,包括VM 140至VM 140M的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可經配置作為雲端應用程式平台,諸如,可購自VMware,Inc的VMware vFabric雲端應用程式平台。根據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整合現代應用程式平台之主要組件。舉例而言,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包括證實開務框架,該證
實開發框架避開超重平台(諸如,Java平台企業版(Java Platform,Enterprise Edition;JEE))之複雜性以簡化且加速現代應用程式之開發。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進一步被稱為精益運行時間平台,該精益運行時間平台經最佳化以用於開發框架與虛擬基礎架構兩者。另外,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包括一組運行時間服務,該一組運行時間服務經定製以滿足現代應用程式之需求。
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包含用於賦能雲端應用程式之額外組件。在一個實施例中,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包含資料管理應用程式,諸如GemFire高效能資料管理應用程式。資料管理應用程式可賦能資料密集應用程式所需的對速度及動態可擴展性之彈性資料管理,包括用於Java伺服器之HTTP對話管理(諸如,Tomcat及vFabric tc伺服器)、用於Java持續性框架之L2高速存取(諸如,Hibernate)及增強的並行磁碟暫留。
根據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進一步包括快速安全之HTTP網路伺服器,諸如可購自VMware,Inc的Apache網路伺服器或VMware vFabric網路伺服器。網路伺服器可為雲端應用程式平台之HTTP伺服器及負載平衡組件,且網路伺服器提供高效能、可擴展性及安全性,同時降低複雜
網路基礎架構之成本及複雜性。網路伺服器可易於部署、可經效能優化且可完全藉由虛擬化環境支援。根據一個實施例之網路伺服器大體上提供簡化部署與維護、高效能及高安全性。
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進一步包括用於應用程式之訊息發送平台,諸如RabbitMQ開放源碼企業訊息發送。根據一個實施例,訊息平台提供可靠系統間訊息發送,且訊息平台可路由資料至雲端中之分佈式應用程式。訊息發送平台可經由外掛程式可完全擴展以滿足對各種使用案例及應用程式環境之需求。訊息發送平台可降低對專屬商業訊息發送技術之依賴,且訊息發送平台提供證實平台及開放標準協定以用於攜帶型及可交互運作之訊息發送。
根據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進一步包括記憶體定向資料管理應用程式,諸如可購自VMware,Inc之VMware vFabric SQLFire。記憶體定向資料管理應用程式以水平標度提供高效能資料存取。在一個實施例中,記憶體定向資料管理應用程式可以記憶體速度操作、動態地增長或降低叢集大小且利用用於加速的應用程式開發之現存SQL知識。
根據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進一步包括負載平衡的網路伺服器應用程式。在一個實施例
中,負載平衡的網路伺服器應用程式可代替硬體負載平衡器使用。根據某些態樣,負載平衡的網路伺服器之多個實例可藉以各種所需定製部署且維護。負載平衡的網路伺服器可賦能快速安裝及設置、以減少的部署時間提供高達100%之效能改良且提供最佳化SSL管理。
根據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進一步包括應用程式伺服器,諸如Apache Tomcat或Tomcat之企業版(諸如可購自VMware,Inc之VMware vFabric tc伺服器Spring版(「Spring框架」))。應用程式伺服器可具有為虛擬化環境而最佳化之輕量級覆蓋區,應用程式伺服器可提供用於運行現代應用程式之精益平台且可非常適合虛擬化資料中心。歸因於應用程式伺服器之極小的覆蓋區及精益方法,當與典型應用程式伺服器相比時,應用程式伺服器大體上可需要明顯較少的計算資源,從而賦能虛擬環境內之較高的應用程式伺服器密度。應用程式伺服器可與諸如VMware工具之虛擬化工具套件整合以賦能應用程式之簡單的部署及管理。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藉由虛擬化管理平台122管理虛擬化基礎架構120(例如,在一個實施例中作為運行於虛擬機中之過程實施)。在一個實施例中,虛擬化管理平台122可經由一組API提供無縫端對
端資料中心管理,該組API賦能與第三方管理工具之整合。虛擬化管理平台122藉以「設定後放置(set and forget)」政策驅動之管理及自動化IT過程簡化虛擬環境及物理環境中之虛擬資料中心操作以獲得伺服器部署中之較高效率。在一個實例中,虛擬化管理平台122之一個實例可為可購自Palo Alto,California之VMware,Inc.的VMware vCenter虛擬化管理平台。
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一或更多個虛擬機140可包含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雲端應用程式平台之實例包括可購自VMware,Inc之VMware vFabric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雲端應用程式平台賦能快速、有效且輕量級方法以構建應用程式及在虛擬化且基於雲端的基礎架構上運行應用程式。根據一個實施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可無縫地與虛擬化引擎(諸如,可購自VMware,Inc.之VMware vSphere®)一起工作,從而使得虛擬化引擎非常適合於需要動態地按比例調整以按使用者需求解決不可預期峰值的應用程式。
根據一個實施例,應用程式伺服器可為理想地適用於虛擬環境之Tomcat相容企業應用程式伺服器。應用程式伺服器可經由網路入口及命令行提供安全遠端伺服器管理且提供應用程式配置管理。應
用程式伺服器可進一步包括先進的診斷,包括(但不限於)先進錯誤報告及應用程式線程鎖偵測與警報。應用程式使用本地代理者(例如,利用Spring Insight)可進一步提供對應用程式之效能的可見性以監控Java Spring應用程式之效能。應用程式伺服器可進一步包括最佳化以允許虛擬化環境中降低的記憶體消耗。
根據一個實施例,虛擬機140中之每一虛擬機140可運行監控代理者應用程式,諸如可購自VMware,Inc之Hyperic Agent。監控代理者可經由通信網路連接至下文進一步描述之平台管理器130之相應監控伺服器,且監控代理者可經配置以監控眾多伺服器且監控定製網路應用程式(無論該等定製網路應用程式常駐物理機器、虛擬基礎架構環境或公有雲端、私有雲端還是混合雲端上)。藉由提供應用程式效能退化或無效性之即時通知,監控代理者應用程式使系統管理者能夠確保關鍵業務應用程式之可用性及可靠性。
根據某些態樣,可藉由虛擬化叢集(例如,叢集1261、1262......126P)利用系統,該等虛擬化叢集與分佈式資源排程器(DRS)一起運行,該分佈式資源排程器為有效的且經設定以完全自動地運行。當存在叢集之效能問題時,DRS可經由移動現存虛擬
機且將該等虛擬機之資料從一個主機/資料儲存移動至另一主機/資料儲存來嘗試該DRS自身之補救。在DRS已採用該DRS自身之步驟來緩和效能問題或狀態問題之後,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態樣而配置之系統經由叢集之彈性增長能力提供額外功能。
計算平台100進一步包括平台管理器130,該平台管理器130藉由通信網路連接至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及物理基礎架構110。平台管理器130經配置以監控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及/或物理基礎架構110之效能、基礎架構資源消耗水平及其他需求,且回應於該監控,平台管理器130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執行對臨時額外計算資源之補救過程。舉例而言,若虛擬化基礎架構120需要額外VM來群集新部署之網路應用程式或按比例調整當前正運行之網路應用程式以支援峰值效能需求,則平台管理器130可配合虛擬化管理器122以管理額外虛擬機之例示及配置,以支援此等需求。
平台管理器130包括監控組件132、補救組件134及一或更多個監控政策138,該一或更多個監控政策138用於根據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監控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及物理基礎架構110之效能。
根據一個實施例,監控組件132可經配置以連續地監控物理基礎架構110、虛擬化基礎架構120或
雲端基礎架構上之應用程式。監控組件132基於預界定之回應時間或諸如回應時間之其他度量提供對應用程式健康的監控以在使用者可能注意到之前偵測問題。在一個實施例中,監控組件132與相應效能監控器通信(例如,作為本地執行代理者實施),該相應效能監控器在所監控之主機中之每一主機或叢集上運行。效能監控器週期性地與監控組件132及虛擬化管理器122通信以提供關於主機及/或叢集之狀況及狀態之即時資料。當且若滿足或超過上文所界定之度量中之任一度量時,可觸發補救器134動作。在一個實例中,監控組件132可為作為VMware vFabric雲端應用程式平台之部分的VMware vFabric Hyperic伺服器,該VMware vFabric Hyperic伺服器可購自VMware,Inc.。
根據一個實施例,監控組件132可經配置以自動發現各種網路應用程式技術(例如,超過75種常用網路應用程式技術)。根據一個實施例,監控組件132可經配置以提供先進警報以減少重複及不相關的警報,同時提供關於廣範圍之效能度量的簡明資訊。根據一個實施例,監控組件132可經配置以為管理動作提供排程控制,該等管理動作如再啟動伺服器及運行廢料收集常式。根據一個實施例,監控組件132可與一或更多個監控代理者通信,該一或
更多個監控代理者在如上文所描述之虛擬化基礎架構120、一或更多個虛擬機140或在物理基礎架構110中運行。
根據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監控組件132使系統管理者能夠找到、解決且預防定製網路應用程式中之效能問題,不論定製網路應用程式運行在物理基礎架構、虛擬基礎架構或是雲端基礎架構上。歸因於監控組件132之以下能力:自動發現基礎架構改變,及提供對整個虛擬化應用程式堆疊之完全可見性及對大量效能、度量及自動化補救能力之輕鬆處理,甚至對高度動態且彈性之雲端應用程式而言,監控組件132有利地有助於迅速地解決應用程式問題、降低應用程式停機時間且改良應用程式效能。
在一個實施例中,補救器組件134可經配置以管理計算平台100之虛擬資源及物理資源。在一個實例中,補救組件134可與每個物理基礎架構110中之基礎架構管理器112通信以管理基於計算塊的基礎架構之配置、提供及順應性。根據一個實施例,補救器組件134可經配置以提供彈性,其中在不破壞運行中之系統的情況下,計算資源根據需要經集用且分配/解除分配至不同專案或運行應用程式實例。藉由補救器組件134所提供之彈性有利地最大化所利用之資源且降低了成本。根據一個實施例,
補救器組件134提供自動彈性,其中資源之分配及重新分配基於效能及預設政策之監控為非侵入的且自動的。藉由補救器組件134提供之自動彈性有利地以使用為基礎的代價允許揮發性情景中的非中斷業務。
在一個實施例中,取決於所超過之度量之界定,補救器組件134可經配置以按前瞻型或反應型操作。對於前瞻型補救,目標在於提供由CPU、網路連接性及儲存器組成之系統但並不啟動該系統。對於反應型補救,目標在於啟動系統且將該系統添加至為虛擬化管理器122所知之現存叢集。補救之結果在於額外主機或具有額外計算資源、網路資源及儲存資源的較大叢集。
在一個實施例中,補救器組件134可與基礎架構管理器112通信以提供新系統並啟動新系統。補救器組件134可進一步利用儲存控制器以藉由每一主機賦能每一叢集儲存容量之可見性。伺服器組件安裝於控制器上,該控制器接收來自補救器組件134之命令以在需要時執行取消映射。根據一個實施,可定製寫入此伺服器組件以在儲存控制器上執行適當儲存命令,諸如所利用的Symmetrix。根據某些態樣,可經由定製腳本或碼來進行補救。在利用DRS
叢集之實施例中,定製製程式亦可經配置以在新提供之儲存器上添加新主機系統且創建新資料儲存。
雖然,為了便於論述,平台管理器130在第1圖中描述為單一實體,但應瞭解,平台管理器130表示一或更多個伺服器及/或伺服器應用程式,該一或更多個伺服器及/或伺服器應用程式可使用各種架構及具有多個通信的組件、模組及/或伺服器的配置來實施。舉例而言,平台管理器130之監控組件132可在專用伺服器中實施,且平台管理器130之補救組件134可在獨立介面中實施。
第2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之第1圖的在計算平台100中分配虛擬化資源的實例。根據一個實施例,本文中所描述之架構在該架構之基礎架構中提供彈性,使得企業能夠進行以下操作:創建應用程式;創建監控政策;及選擇開發、測試及部署環境;安裝、使用及監控應用程式。架構可經配置以基於應用程式及環境效能自動地按比例增加或按比例減少應用程式及環境。架構可進一步經配置以管理虛擬資源及物理資源。
如圖示,樣本應用程式202包含具有多層次排列之部分的各種組件。如圖示,樣本應用程式202包括應用程式伺服器層204、資料柵格層206及資料
庫層208。在一個實施例中,樣本應用程式202可藉由上文所描述之雲端應用程式平台部署並支援。
在一個實施例中,平台管理器130之監控組件132經配置以經由監控代理者監控不同應用程式層且隨後收集資料。根據一個實施例,基於所收集之資料,一或更多個監控警報可用於在虛擬基礎架構層與物理基礎架構層兩者處觸發各種提供補救的動作。如圖示,計算平台100可準備提供新虛擬機240至虛擬化基礎架構120。另外,計算平台100可經配置以提供新主機306至物理基礎架構,如隨後結合第6圖所描述。
因此,計算平台100提供彈性至虛擬環境(例如,虛擬化基礎架構120)與物理環境(例如,物理基礎架構110)兩者。彈性之自動化可能需要寫入用於兩個環境之腳本或程式及度量,且彈性之自動化可按同一監控政策設置。
在本揭示案中描述計算平台100之兩個例示性使用案例,該兩個例示性使用案例是關於如何在虛擬伺服器上以及在底層物理伺服器上自動化應用程式及基礎架構彈性。兩個使用案例採用自動化應用程式部署之概念。藉由應用程式至組件特性(諸如,靜態映射及動態調諧、按比例調整及彈性)來驅動使用案例。此等應用程式至組件特性決定何時增加
環境之大小、資源及能力以容納應用程式,且此等應用程式至組件特性亦解決以下自動化應用程式部署輸入考慮:應用程式虛擬提供(亦即,基礎配置及彈性配置)、應用程式置放(例如,測試及生產)及監控政策之自動化設置(例如,監控哪一效能度量、此等度量之哪些臨限位準為臨界的、系統在採取按比例調整及/或補救動作之前應耐受臨界條件多長時間)。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的方法300之流程圖。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300可經配置以在諸如虛擬機(VMs)之虛擬伺服器上提供應用程式之彈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儘管結合第1圖至第2圖之系統描述方法300,但經配置以按任何次序執行方法步驟之任何系統皆在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之範疇內。
如圖示,方法300開始於302處,在302處,平台管理器130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虛擬機之虛擬機平台的效能。方法300於304處繼續,在304處,平台管理器130基於監控政策138決定效能是否超過臨限值。根據一個實施例,可藉由Java碼使用監控組件API來創建監控政策138以自動化且賦能此
使用案例。藉由用於按比例調整應用程式之應用程式度量來驅動政策。如下文所描述,當超過政策之臨限時,應用程式政策配置具有警報之監控組件132,該監控組件132經指定以監控應用程式且按比例調整VMs之應用程式的群組。
方法於304處繼續,其中平台管理器130可在效能超過臨限值時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虛擬機平台之虛擬資源。在一個實施例中,平台管理器130可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虛擬化基礎架構120之額外虛擬機。在一個實施中,本文中所描述之監控框架調用腳本以自應用程式VM模板創建新虛擬應用程式伺服器(VM)。腳本經由一組API調用虛擬化管理平台122以創建作為現存VM之複製品的額外VM(例如,VM 240)。腳本可使用用於新複製品及用於在該等新複製品上運行之主機的特殊命名規約,因此可分開對藉由平台管理器130管理之應用程式VM的多個群組的管理。
一旦經複製,新VM 240上之監控代理者210就通知平台管理器130之監控組件132的存在,因此平台管理器130「發現」且盤存新VM 240。監控政策現監控VM之擴展群組。監控之步驟展示應用程式回應時間在添加新VM之後得以改良。當回應於
減少的工作負載條件時,取消提供伺服器之過程利用類似方法來減少VM之數目。
第4A圖至第4E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實施例之描述系統效能的實例操作及相應使用者介面。在第4A圖至第4E圖之本文中所描述的實例中,可運行酒店預訂應用程式。酒店預訂應用程式為基於網路之負載平衡應用程式,該基於網路之負載平衡應用程式接收來自正使用該基於網路之負載平衡應用程式進行酒店預訂之使用者的資料。由於按比例調整及效能原因,同一應用程式在最初數目之虛擬機(VMs)(在此案例中為兩個VM)上運行。由於將請求接收至應用程式中,負載平衡器正將請求(資料)交換至兩個前端伺服器。利用平台管理器130,且監控代理者定位於兩個前端伺服器中之每一前端伺服器處。代理者將效能資料報告至平台管理器,且平台管理器隨後記錄資料,在此案例中為CPU效能資料。
第4A圖提供最初環境配置之圖解。如圖示,CPU利用率描述為約51%。根據一個實施例,可根據計算度量設定警報,該計算度量計算用於應用程式伺服器之效能資料。首先,工作負載可在指定臨界臨限內波動,但系統並不對此情形作出反應。若應用
程式工作負載增加至不能藉由最初的兩個VM(基礎配置)處理之位準,則此負載需要創建額外VM。
第4B圖圖示實例系統之CPU利用率,其中群組之CPU利用率在正常負載下操作且隨後在臨限負載以上操作。根據一個實施例,已藉由監控政策或其他實施的配置程式化地設定臨限CPU負載位準及持續時間。當監控資料顯示臨限負載位準已達到預定持續時間,例如,CPU效能負載設定為60%的利用率,且設定持續時間為5分鐘,隨後當已觀測到60%之CPU利用率存在5分鐘時,此情況指出負載增長已導致系統耗盡資源來處理額外負載。
第4C圖圖示已採用補救程式後實例系統之CPU利用率。根據一個實施,可運行調用虛擬化管理器122之API以複製額外VM伺服器的腳本。此舉為用於增加負載之補救步驟。如圖示,藉由添加第三VM,負載趨於穩定,且CPU利用率已變成降低至可接受程度。發出恢復警報以指示平台管理器130在複製操作之後恢復監控度量。
根據一個實施例,監控新情況可顯示負載趨於穩定,但隨後負載繼續再次增長。若負載重複地增長,則應用程式伺服器之數目繼續擴展,且很快系統將需要更多物理伺服器來提供未來的應用程式伺服器。此時,可利用用於提供更多物理伺服器以管理
增加負載的技術(諸如,下文於第8圖中所論述之技術)。
第4D圖圖示在補救程式已導致降低至低臨限以下以使得可取消提供新VM之後實例系統的CPU利用率。在所圖示之實例中,一段時間後,工作負載逐漸減少至遠低於高臨限之位準。已決定此為系統之可接受行為,且尚未對降低的工作負載作出反應。但當工作負載降低至低臨限以下時(在此實例中為20%)且保持使用者指定的時間段,例如,1或5分鐘,隨後系統可採取取消提供VM之動作。如第4D圖中所圖示,負載正常降低,隨後負載降低至低臨限值以下,且隨後負載用於降低數目的VM。第4E圖以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負載之完整圖累積圖示第4A圖至第4D圖。
第5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實施例之用於顯示監控警報及報告的使用者介面。如圖示,可將複製報告及所發出之恢復警報提供至使用者。當違反臨限條件時,平台管理器130可觸發補救警報,諸如「於高雲端CPU上」或「於低雲端CPU上」。根據一個實施例,平台管理器130隨後可停止監控條件及/或效能以阻止觸發重複複製操作。偵測到新複製品後,平台管理器130可發出恢復警報,諸如「在
按比例增加完成時」,且平台管理器130可回復為針對新群組監控度量。
根據一個實施例,在增加的負載條件下之應用程式虛擬提供之彈性可在平台管理器130基於監控政策監控工作負載狀況從而量測特定應用程式時被證實,且在增加的負載條件下之應用程式虛擬提供之彈性隨後在應用程式工作負載增加至無法藉由最初的兩個VM處理之位準時識別對額外虛擬應用程式伺服器(VMs)之需求。隨後可創建並提供額外應用程式伺服器,且隨後應用程式回應時間可改良至正常位準。
根據一個實施例,當應用程式負載降低至可接受位準時,系統可等待使用者指定的時間段以確認進一步降低的負載,且系統可採取取消提供VM之反向動作。若需要,隨後可繼續監控及取消提供之經證實循環,直至取消提供環境直到最初VM計數為二(亦即,基礎配置)為止。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提供用於在上文所提供之實例中虛擬應用程式工作負載增加至需要更多物理伺服器來處理相應物理工作負載增加及該增加之儲存需求的程度時,賦能物理層之彈性的技術。在此事件中,可能需要提供在彼等物理伺服器之上執行的額
外物理伺服器及額外虛擬化伺服器。隨後可將此等額外提供的物理伺服器與該等額外提供的物理伺服器上之虛擬化伺服器添加至儲存叢集。
第6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之第1圖的在計算平台中分配虛擬化資源的實例。根據一個實施例,平台管理器130利用政策對根據工作負載條件之監控度量作出反應,而物理基礎架構度量之使用經由週期性地監控一或更多個主機之物理工作負載狀況集中。如下文在以下第8A圖至第8B圖中所描述之實例中,此可為可購自VMware,Inc.的vCenter分佈式資源排程器(DRS)叢集。
提供物理資源可能需要擴展的時間段。在利用虛擬化管理器122之實施例中,平台管理器130可經配置以啟動按對補救器組件134及/或基礎架構管理器112之額外需求的提供,以在任何新提供之系統上安裝虛擬化伺服器。當存在對額外資源之即時需求時,可進入「反應型」狀況。根據實施例,定製製程式及/或腳本可經配置以啟動以「前瞻型狀況」提供之主機。在包括虛擬化叢集(例如,DRS叢集)之實施例中,可將新提供之主機及該主機之資源添加至現存叢集,從而使叢集能夠在新數目主機中重新平衡工作負載。
根據本揭示案之實施例,可藉由一組常用政策138驅動如本文中所描述之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平台。自動化碼可剖析指定用於物理彈性的政策138之部分,以創建決定何時需要額外物理資源之規則。在設置虛擬化環境124時,使用者可配置政策138。政策138可用於採取若干動作。物理彈性政策可描述具有臨限值之一或更多個效能度量,該一或更多個效能度量可觸發補救動作。
根據一個實施例,虛擬化叢集(例如,vCenter DRS)可自動地使應用程式之部分負載平衡且將應用程式之部分轉移至新提供的物理伺服器及與該新提供的物理伺服器相關聯之虛擬化伺服器,從而平衡負載。基礎架構任務在完成時可導致叢集之負載降低回至臨限以下。
如上文所描述,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提供底層物理基礎架構的彈性的按比例調整。此自動彈性可以各種方式實施,且此自動彈性為私有雲端之基本分量。本揭示案之實施例可提供監控及補救能力以基於應用程式需求彈性地擴展叢集(例如,vSphere叢集)之物理資源。自動彈性利用平台管理器130及虛擬化管理器122追蹤叢集之即時效能之能力。當彈性基礎架構認識到存在需要補救之條件時,根據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的彈性基礎架構自動地配合
(例如)叢集之彈性擴展。自動彈性及時地使用基礎架構管理器112及儲存陣列控制器組織此擴展以滿足應用程式需要。
根據某些態樣,可以各種方式儀器配備平台管理器130及虛擬化管理器122,以針對基礎架構實施監控及提供能力。此儀器配備可形成程式庫,該程式庫監控效能及選定之叢集度量以決定系統何時應前瞻性地為叢集提供新CPU、網路連接及儲存資源。此儀器配備嘗試使「前瞻型」系統及「反應型」系統兩者並行就位。系統可以「前瞻型」模式運行以使資源得以提供並使得資源在最迫切需要之時刻來臨時同時為啟動作準備。另外,系統亦可以「反應型」模式操作,以使得若迫切需要變成立即需要,則基礎架構立即提供(若需要)並啟動新系統。
第7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的方法700之流程圖。在一個實施例中,方法700可經配置以在底層物理伺服器上提供應用程式之彈性。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儘管結合第1圖、第2圖及第6圖之系統描述方法700,但經配置以按任何次序執行方法步驟之任何系統皆在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之範疇內。
如圖示,方法700開始於702處,在702處,平台管理器130監控計算平台100之效能。根據本揭
示案之實施例,根據每一計算環境,且取決於工作負載運行類型,且不論工作負載為CPU密集型或記憶體密集型、I/O密集型或一些組合,可監控各種度量。在一個實施例中,可選擇一組度量,該等度量識別與主機或工作負載在上面運行之主機有關的兩個條件。在第一條件下,可決定「前瞻型」條件,該「前瞻型」條件指出工作負載正在增長,且若工作負載以同一速率繼續,則在某一時刻將需要額外CPU、記憶體或I/O資源以便工作負載繼續以效能之同一速率操作。此臨限值引起提供額外物理伺服器116(其中虛擬化伺服器(例如,VM 140)經由基礎架構管理器112安裝於物理伺服器116上),且所提供之額外伺服器116隨後放置於備用池中。
在第二條件下,可決定「反應型」條件,該「反應型」條件指出工作負載已增長至需要額外CPU、記憶體或I/O資源之程度。在一個時間段內可界定度量,該時間段與度量臨限相比較。舉例而言,當在8小時時間段內CPU始終平均為超過90%時,將CPU度量設定為在8小時內90%意謂超過度量。
藉由設置前瞻型度量及反應型度量,直接使用監控組件132或間接藉由寫入程式,該程式針對度量詢問監控組件132,發生任一狀況時間皆可偵測到。在工作負載實際上需要額外資源之前,前瞻型狀況
賦能初始化藉由基礎架構管理器112之物理提供的過程。根據某些態樣,可寫入定製應用程式、腳本及/或程式,當偵測到前瞻型狀況時,此舉調用基礎架構管理器112之API介面。根據一個實施例,定製應用程式可能能夠使用自監控主機時之監控組件132獲得的任一度量。
根據某些態樣,度量可在時間間隔之情景中觸發補救。舉例而言,CPU使用率在良好界定之時間段內可超過該CPU使用率之作為平均值的界定臨限。若CPU使用率經配置為90%,且時間間隔設定為8小時,則在觸發補救之前,主機之整個叢集的CPU使用率在過去八小時必超過90%。根據對指定環境工作最佳之值,可為個別度量設定此等值。
在利用虛擬化叢集基礎架構之實施例中,若干叢集位準度量可用以觸發彈性增長。在一個實施中,叢集位準度量包括(但不限於):通用叢集狀態(例如,「紅色」或「黃色」),該通用叢集狀態為經由vSphere用戶端所見之相同狀態;叢集CPU使用率,該叢集CPU使用率表示叢集之物理主機的CPU使用率之總有效MHz的高位準百分比臨限;叢集記憶體使用率,該叢集記憶體使用率表示叢集之物理主機的總有效記憶體使用率的高位準百分比臨限;叢集主機使用率,該叢集主機使用率表示所有可用主機
之有效使用率的高位準百分比臨限;資料儲存使用率,該資料儲存使用率表示叢集可用之資料儲存的總使用之高位準百分比臨限。
方法700於704處繼續,平台管理器130基於監控政策138決定效能是否超過臨限值。於706處,平台管理器130在效能超過臨限值時執行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計算平台100之物理資源(例如,計算資源、儲存、網路服務)。在一個實施例中,當超過度量臨限時,配置有平台管理器130之計算平台100可開始補救。可為每一位準單獨指定上文所界定之度量。根據一個實施例,可支援兩個位準之補救。
在一個實施例中,可支援前瞻型補救,以使得所配置之系統前瞻性地識別未來需求以擴展叢集。在此類型之補救中,CPU、網路及儲存硬體資源自計算塊物理平台提供,但並不啟動。彼等資源一旦提供了就保留在備用池中,或當偵測到即時需求時,反應性地啟動彼等資源。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支援反應型補救,以使得經配置之系統尋找預先提供之資源且嘗試為即時需求而使用彼等資源以擴展叢集。若此等資源可用,則立即啟動此等資源,且將此等資源添加至需要額外硬體資源之叢集。若預先提供之資源對反應型補救
不可用,則所配置之系統嘗試立即提供並啟動彼等資源。
根據一個實施例,可在使用前對待用於系統架構中之刀鋒、儲存及網路連接分級。此分級可為基礎架構管理器112所提供之需求,其中僅類似模型刀鋒可以使用。舉例而言,可使用基礎架構管理器112之使用者介面將計算資源分級成「EXAMPLE_POOL」。同樣,將用於系統之儲存及網路亦分級成「EXAMPLE_POOL」。可創建定製標記名稱,例如「ALM_POOL」。根據一個實施例,在此系統可成功提供並啟動儲存之前,可使用基礎架構管理器112之使用者介面創建名為「EXAMPLE_SERVICE_OFFERING」之服務提供。亦可創建定製名稱,例如「ALM_SERVICE_OFFERING」。在一個實施中,可界定服務提供以使用來自ALM_POOL之一個刀鋒,及來自ALM_POOL之兩個儲存容量:引導裝置及資料裝置。可界定單一網路介面卡(NIC),該單一網路介面卡提供對虛擬化管理器122之網路存取。亦可界定服務提供以將虛擬化環境(例如,VMware ESX 4.1)安裝至新提供之系統上。
第8A圖至第8B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例示性計算系統800,該例示性計算系統800
經配置以用於提供虛擬化環境。雖然,為了便於論述,例示性計算平台可經配置以基於各種度量操作,但第8A圖及第8B圖中所圖示之例示性計算平台800經配置以基於CPU效能提供自動彈性,以擴展叢集126之物理大小,該叢集126藉由虛擬化管理器122管理。同樣,第8A圖及第8B圖中之實例展示CPU負載可如何影響彈性增長。
在第8A圖中圖示之實例中,最初環境800可包括藉由虛擬化管理器122管理之叢集826(例如,標記之「ALM_POOL」),該叢集經設定以使用主動政策自動負載平衡。可假定虛擬機之實時轉移的特徵結構(諸如,可購自VMware,Inc.之vMotion)得以啟用。藉由一個物理主機8161支持叢集826,該物理主機8161支援虛擬化環境124(例如,VMware ESXi 4.1)。在特定實例中,物理主機816運行於IP位址192.168.152.102上。存在在物理主機8161上運行之兩個虛擬機(例如,虛擬機8401及虛擬機8402)。在本實例中,VM運行相同測試碼,該測試碼在虛擬機及物理主機上創建CPU負載。並且,己決定在兩個虛擬機840上運行的測試碼將大約70%貢獻給物理主機816之CPU負載。
根據一些實施例,第8A圖之系統繼續監控物理主機之效能度量及叢集之狀態。此實例之經配置政策
138指示在CPU負載在8小時時間段內平均超過50%時啟動備用提供。為了清晰起見,在此實例中,假定此備用提供已發生,且一個物理主機系統處於備用狀態。
當CPU負載在8小時時間段內平均超過70%時,啟動提供得以啟動。第8A圖之經配置系統自動將新物理主機8162添加至虛擬化管理器122。經配置系統800亦可配置分佈式虛擬交換機、啟動實時轉移特徵結構(例如,vMotion)且設定時間/日期以匹配已存在於叢集826中之單一主機8161。一段時間之後,可在增加數目之物理主機(例如,物理主機8161、物理主機8162)中快速重新平衡負載。可假定可藉由DRS自動地進行負載重新平衡,且將兩個相同虛擬機(例如,虛擬機8401或虛擬機8402)中之一個虛擬機轉移至新物理主機8162。
第8B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補救之後的計算環境800。如圖示,在如上文所描述,添加新主機8162後,名為ALM_POOL且藉由虛擬化管理器122管理之叢集826經彈性擴展以包括具有增加的共享儲存器818的兩個物理主機(例如,物理主機8161及物理主機8162)。在上文所描述之特定實例中,最初物理主機8161繼續運行於IP位址192.168.152.102上,且新提供及啟動之主機8162
運行於IP位址192.168.152.103上。同樣,繼續存在兩個虛擬機(例如,虛擬機8401及虛擬機8402)在叢集826上運行,以使得一個VM在一個主機上運行且第二VM在另一主機上運行。已決定,因為在添加新主機之後負載已變得平衡,所以新主機8162之添加導致第一主機8161之活動率降低。已進一步決定,CPU之總可用MHz隨著添加新主機而增加,同時以MHz計之總CPU使用率保持恆定,但在兩個主機而非一個主機中,該總CPU使用率得到平衡。已決定,歸因於兩個虛擬機(例如,虛擬機8401及虛擬機8402)中之一個虛擬機至新主機8162之轉移,本文中所描述之技術的操作導致利用率之下降。
根據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經配置之系統可能能夠監控在DRS管理之叢集之情景中操作的物理主機。當諸如CPU負載之效能度量超過期望臨限時,經配置之系統提供自動地彈性擴展計算環境之大小之功能,以便滿足所需要之需求。在上文所提供之實例中,監控指示彈性添加另一主機之需要。
因此,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提供用於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平台之解決方案架構,該解決方案架構利用虛擬化計算塊基礎架構(例如,來自VCE Company,LLC.之Vblock基礎架構平台)及虛擬化雲端應用程
式平台(例如,可購自VMware,Inc.之vFabric雲端應用程式平台)根據設計至開發、測試、分級、部署及管理提供用於現代應用程式之所需平台。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提供對服務品質及安全性之IT控制,同時為應用程式所有者及開發者提供靈活性,以及對用於解決應用程式需求波動的資源之瞬時存取。
如本文中所描述,自動彈性為應用程式提供額外容量(若需要),且當不再需要時自動彈性移除該容量。經釋放之容量可由其他應用程式使用,此舉使得應用程式中之資源的能夠平衡使用。同樣,自動彈性降低了每應用程式之操作成本。可使用諸如具有Hyperic、vCenter及UIM之Vblock平台的組件構建如本文中所描述之解決方案架構。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描述為使用Vblock平台及VMware管理工具自動化提供步驟以便提供自動彈性。在一個實施例中,針對增加的工作負載監控運行的應用程式可觸發前瞻型回應及反應型回應。在一個實施例中,如政策中所設定,所觸發之前瞻型回應或反應型回應包括:在工作負載超過設定臨限之後採取必要的補救動作。根據一個實施例,藉由經由上文所描述之兩個使用案例證實用於應用程式生命週期平台之Vblock解決方案之自動彈性來滿
足本揭示案之目標,該兩個使用案例成功地說明自監控應用程式需求波動所收集之度量可如何基於經配置之政策而利用,以提供自動彈性。當系統需要額外資源時,彈性環境提供該等資源,且彈性環境亦提供對虛擬伺服器資源及物理伺服器資源之管理。
本揭示案之實施例為開發雲端之企業提供若干益處。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有利地幫助企業IT解決容量規劃問題,且減少IT人工介入以調整至持續增長的需求。本揭示案之實施例允許硬體(例如,網路、計算、儲存)及軟體(例如,應用程式開發工具及應用程式管理工具)之簡化及流線型獲取。本揭示案之實施例有利地提供管理軟體,該管理軟體賦能關於硬體及軟體之自動化、部署及彈性控制。本揭示案之實施例在前端、中層及後端為客戶提供總控鑰匙、即用、應用程式開發組件,以迅速地構建及部署網路應用程式。另外,本揭示案之某些實施例降低了計算平台之總擁有成本(TCO)以及經由應用程式及基礎架構監控提供前瞻型業務敏捷性。
本揭示案之各種實施例可作為程式產品實施以與電腦系統一起使用。程式產品之一或多個程式界定實施例(包括本文中所描述之方法)的功能且可包含於各種電腦可讀儲存媒體上。說明性電腦可讀儲
存媒體包括(但不限於):(i)不可寫儲存媒體(例如,電腦內之唯讀記憶體裝置,諸如藉由CD-ROM驅動機可讀的CD-ROM磁碟、快閃記憶體、ROM晶片或任何類型之固態非揮發性半導體記憶體),在該不可寫儲存媒體上永久地儲存資訊;及(ii)可寫儲存媒體(例如,磁片驅動機或硬碟驅動機內之軟碟或任何類型之固態隨機存取半導體記憶體),在該可寫儲存媒體上儲存可改寫資訊。
上文已參閱特定實施例描述本發明,且闡明眾多特定細節以提供對本發明之更澈底之理解。然而,熟習此項技術者將瞭解,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更廣泛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對本發明作出各種修改及變化。因此,前述描述及圖式被視為說明性意義而非限制性意義。
雖然前述內容針對本揭示案之實施例,但可在不背離本發明之基本範疇之情況下設計本揭示案之其他及進一步實施例,且本發明之範疇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決定。
100‧‧‧計算平台
110‧‧‧物理基礎架構
112‧‧‧基礎架構管理器
114‧‧‧硬體資源
116‧‧‧物理伺服器
118‧‧‧儲存區域網路
120‧‧‧虛擬化基礎架構
122‧‧‧虛擬化管理平台
124‧‧‧虛擬化環境
126‧‧‧叢集
130‧‧‧平台管理器
132‧‧‧監控組件
134‧‧‧補救器/補救組件
138‧‧‧監控政策
140‧‧‧虛擬機
150‧‧‧終端使用者
202‧‧‧樣本應用程式
204‧‧‧應用程式伺服器層
206‧‧‧資料柵格層
208‧‧‧資料庫層
210‧‧‧監控代理者
240‧‧‧虛擬機
300‧‧‧方法
306‧‧‧主機
700‧‧‧方法
800‧‧‧計算系統
816‧‧‧物理主機
826‧‧‧叢集
840‧‧‧虛擬機
1161‧‧‧伺服器
1162‧‧‧伺服器
116N‧‧‧伺服器
116N+1‧‧‧伺服器
1261‧‧‧叢集
1262‧‧‧叢集
126P‧‧‧叢集
126P+1‧‧‧叢集
1401‧‧‧虛擬機
1402‧‧‧虛擬機
140M‧‧‧虛擬機
204M+1‧‧‧虛擬機
204M+2‧‧‧虛擬機
204M+3‧‧‧虛擬機
8161‧‧‧物理主機
8162‧‧‧物理主機
818‧‧‧共享儲存器
8401‧‧‧虛擬機
8402‧‧‧虛擬機
302‧‧‧步驟
304‧‧‧步驟
306‧‧‧步驟
702‧‧‧步驟
704‧‧‧步驟
706‧‧‧步驟
因此,可詳細理解本發明之上述特徵結構之方式,即上文簡要概述之本發明之更特定描述可參照實施例進行,該等實施例中之一些實施例圖示於附
加圖式中。然而,應注意,附加圖式僅圖示本發明之典型實施例,且因此不欲將該等附加圖式視為本發明之範疇的限制,因為本發明可允許其他同等有效之實施例。
第1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計算系統,該計算系統經配置以用於提供虛擬化環境。
第2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之第1圖的在計算平台中分配虛擬化資源的實例。
第3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態樣的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的方法步驟之流程圖。
第4A圖至第4E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實施例之描述實例操作的使用者介面。
第5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實施例之用於顯示監控警報及報告的使用者介面。
第6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之第1圖的在計算平台中分配物理資源的實例。
第7圖為根據本揭示案之某些態樣的用於在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的方法步驟之流程圖。
第8A圖至第8B圖圖示根據本揭示案之一個實施例的例示性計算系統,該例示性計算系統經配置以用於提供虛擬化環境。
100‧‧‧計算平台
110‧‧‧物理基礎架構
112‧‧‧基礎架構管理器
114‧‧‧硬體資源
1161‧‧‧伺服器
1162‧‧‧伺服器
116N‧‧‧伺服器
118‧‧‧儲存陣列網路
120‧‧‧虛擬化基礎架構
122‧‧‧虛擬化管理器
124‧‧‧虛擬化環境
1261‧‧‧叢集
1262‧‧‧叢集
126P‧‧‧叢集
130‧‧‧平台管理器
132‧‧‧監控器
134‧‧‧補救器
138‧‧‧政策
1401‧‧‧虛擬機
1402‧‧‧虛擬機
140M‧‧‧虛擬機
150‧‧‧終端使用者
Claims (19)
- 一種用於在一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物理主機之一物理計算平台的效能,該物理計算平台執行該虛擬化環境;基於一監控政策決定該效能是否超過一臨限值;及若該效能超過該臨限值,則執行一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該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物理計算平台進一步包含一基於計算塊的物理基礎架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補救過程包含以下步驟:提供具有計算資源之一物理主機,該物理主機經選擇以將該效能降低至低於該臨限值。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決定之步驟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基於該所監控之效能之一增長率決定一預計效能;及基於該監控政策決定該預計效能是否將超過該臨限值。
-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補救過程包含以下步驟:提供具有計算資源之一物理主機,該物理主機經選 擇以將該效能降低至低於該臨限值;針對該虛擬化環境預配置該物理主機;將該物理主機分配至一備用池。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補救過程包含以下步驟:將一所提供之物理主機併入至用於執行該虛擬化環境之該物理計算平台中。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監控政策包含該臨限值及一臨限時間間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虛擬化環境包含一虛擬化叢集,該虛擬化叢集包含一或更多個虛擬機。
- 如請求項8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補救過程包含以下步驟:啟動一所提供之物理主機以用於執行該虛擬化環境;及將該所提供之物理主機添加至該虛擬化叢集。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監控效能之步驟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監控一效能度量,該效能度量選自包含以下內容之群組:叢集狀態、一叢集CPU使用率、一叢集記憶體使用率、一叢集主機使用率及一資料儲存使用率。
- 一種用於在一虛擬化環境中分配電腦資源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虛擬機之一虛擬機平台的效能;基於一監控政策決定該效能是否超過一臨限值;及若該效能超過該臨限值,則執行一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該虛擬機平台之虛擬資源。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補救過程包含以下步驟:提供具有虛擬計算資源之一虛擬機,該虛擬機經選擇以將該效能降低至低於該臨限值。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基於該監控政策決定該效能是否降至低於一臨限底值;及若該經監控之效能降至低於該臨限底值,則取消提供至少一個虛擬機。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若該效能超過該臨限值,則觸發一補救警報;及在該補救過程正被執行時暫停對該效能之該監控。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方法,該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 在執行該補救過程之後決定該效能是否持續超過該臨限值;及若該效能持續超過該臨限值,則執行一第二補救過程,該第二補救過程包含提供用於一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 一種電腦系統,該電腦系統包含:一儲存裝置,該儲存裝置經配置以儲存一或更多個監控政策;及一管理伺服器,該管理伺服器經配置以進行以下操作:監控包含一或更多個物理主機之一物理計算平台的效能,該物理計算平台執行一虛擬化環境;基於一監控政策決定該效能是否超過一臨限值;及若該效能超過該臨限值,則執行一補救過程以提供用於該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管理伺服器進一步經配置以進行以下操作:基於該監控政策決定該效能是否降至低於一臨限底值;及若該經監控之效能降至低於該臨限底值,則取消提供至少一個虛擬機。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管理伺服器進一步經配置以進行以下操作: 若該效能超過該臨限值,則觸發一補救警報;及在該補救過程正被執行時暫停對該效能之該監控。
-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電腦系統,其中該管理伺服器進一步經配置以進行以下操作:在執行該補救過程之後決定該效能是否持續超過該臨限值;及若該效能持續超過該臨限值,則執行一第二補救過程,該第二補救過程包含提供用於一物理計算平台之物理資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1161505513P | 2011-07-07 | 2011-07-07 | |
US13/538,910 US9251033B2 (en) | 2011-07-07 | 2012-06-29 |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just-in-time resource provisioning system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308073A true TW201308073A (zh) | 2013-02-16 |
Family
ID=4651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24463A TW201308073A (zh) | 2011-07-07 | 2012-07-06 | 自動監控與及時資源提供系統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251033B2 (zh) |
TW (1) | TW201308073A (zh) |
WO (1) | WO2013006708A1 (zh)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573025B (zh) * | 2015-10-01 | 2017-03-0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The method of deploying the cloud system and the computer to read the media device |
US9684505B2 (en) | 2013-06-12 | 2017-06-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pparatu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viding method, and program |
TWI628587B (zh) * | 2013-03-15 | 2018-07-01 | 布雷奇特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虛擬化儲存單元的儲存單元選擇 |
TWI723568B (zh) * | 2019-10-05 | 2021-04-01 |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針對運算主機之叢集管理與動態調度系統及方法 |
TWI747860B (zh) * | 2016-01-08 | 2021-12-01 | 美商蘋果公司 | 用於虛擬化資源的效能監測技術 |
TWI781767B (zh) * | 2021-09-17 | 2022-10-21 | 先智雲端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分析由於軟體系統組件內容變化而造成性能影響之基於預測的方法 |
US11524380B2 (en) | 2020-12-11 | 2022-12-1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o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TWI792408B (zh) * | 2020-12-09 | 2023-02-11 | 美商戴爾產品有限公司 | 用於管理或樣例化組合式資訊處置系統之裝置及方法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 |
TWI800574B (zh) * | 2017-12-08 | 2023-05-01 | 美商雷網科技有限公司 | 自動部署資訊技術(it)系統及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793684B2 (en) * | 2011-03-16 | 2014-07-2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ptimized deployment and replic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
US8949431B2 (en) * | 2011-08-24 | 2015-02-03 | Radware, Ltd. | Method for live migr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
US8949832B2 (en) * | 2011-08-29 | 2015-02-03 | Novell, Inc. | Techniques for workload toxic mapping |
US20130073704A1 (en) * | 2011-09-16 | 2013-03-21 | Tripwir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ediating policy test failures, including promoting changes for compliance review |
US8862941B2 (en) | 2011-09-16 | 2014-10-14 | Tripwir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ediation execution |
US8819491B2 (en) | 2011-09-16 | 2014-08-26 | Tripwir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mediation workflow |
US9703647B2 (en) * | 2011-12-30 | 2017-07-11 | Veritas Technologies Llc | Automated policy management in a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
US10365950B2 (en) * | 2011-12-30 | 2019-07-30 | Veritas Technologies Llc | Resource throttling and automated policy management in a virtual machine environment |
US8959383B2 (en) * | 2012-06-13 | 2015-02-17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Failover estimation using contradiction |
US8856257B1 (en) * | 2012-06-29 | 2014-10-07 | Emc Corporation | Sending alerts from cloud computing systems |
US20140040299A1 (en) * | 2012-08-03 | 2014-02-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Automated Method of Detecting Pattern Matches between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Models and an Operating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US9621435B2 (en) | 2012-09-07 | 2017-04-1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Declarative and extensible model for provisioning of cloud based services |
US10148530B2 (en) | 2012-09-07 | 2018-12-0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Rule based subscription cloning |
US10225164B2 (en) * | 2012-09-07 | 2019-03-05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US9838370B2 (en) * | 2012-09-07 | 2017-12-05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Business attribute driven sizing algorithms |
US9467355B2 (en) | 2012-09-07 | 2016-10-1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ervice association model |
US9219749B2 (en) | 2012-09-07 | 2015-12-22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Role-driven notification system including support for collapsing combinations |
US9542400B2 (en) | 2012-09-07 | 2017-01-10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ervice archive support |
US9384056B2 (en) * | 2012-09-11 | 2016-07-05 | Red Hat Israel, Ltd. | Virtual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resource and consumption management |
US9762503B2 (en) * | 2012-11-05 | 2017-09-12 | Sea Stree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sioning and managing an elastic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
US10127084B2 (en) * | 2012-11-15 | 2018-11-13 | Red Hat Israel, Ltd. | Pre-provisioning resources for composite applications |
US9503310B1 (en) * | 2012-11-27 | 2016-11-22 | Leidos, Inc. | Methods and systems of dynamic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in a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
US9608933B2 (en) * | 2013-01-24 | 2017-03-28 | Hitachi, Lt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US9608958B2 (en) | 2013-03-12 | 2017-03-28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Lightweight directory access protocol (LDAP) join search mechanism |
TWI498748B (zh) * | 2013-03-14 | 2015-09-01 |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 資料中心及其為用戶端提供虛擬服務的方法 |
US10244080B2 (en) | 2013-03-15 | 2019-03-26 | VCE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Accessing multiple converged IT infrastructures |
GB201305211D0 (en) * | 2013-03-21 | 2013-05-01 | Ibm | Workload placement in a computer system |
US9081622B2 (en) | 2013-05-13 | 2015-07-14 | Vmware, Inc. | Automated scaling of applications in virtual data centers |
US20140359127A1 (en) * | 2013-06-03 | 2014-12-04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Zero touch deployment of private cloud infrastructure |
US9213575B2 (en) * | 2013-06-21 | 2015-12-15 | Infosys Limi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ergy management in a virtualized data center |
US20160139949A1 (en) * | 2013-07-19 | 2016-05-19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Virtual machine resource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
US9246773B2 (en) | 2013-07-30 | 2016-01-26 | Draios Inc. | System, method, and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for application topology mapping in hos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
US9432270B2 (en) | 2013-07-30 | 2016-08-30 | Draios Inc. | Performance and security management of applications deployed in hosted computing environments |
US9317350B2 (en) | 2013-09-09 | 2016-04-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ulty memory utilization |
US9483281B2 (en) | 2013-09-16 | 2016-11-01 | VCE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s for updating components in a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ystem |
US9389991B1 (en) * | 2013-09-16 | 2016-07-12 | Vce Company, Ll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s for generating instruction data to update components in a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system |
US10552745B2 (en) * | 2013-10-18 | 2020-02-04 | Netflix, Inc. | Predictive auto scaling engine |
US9912570B2 (en) * | 2013-10-25 | 2018-03-06 | Brocade Communications Systems LLC | Dynamic cloning of application infrastructures |
US10164986B2 (en) | 2013-10-30 | 2018-12-25 | Entit Software Llc | Realized topology system management database |
US10567231B2 (en) | 2013-10-30 | 2020-02-18 |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Execution of a topology |
WO2015065392A1 (en) | 2013-10-30 | 2015-05-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Facilitating autonomous computing within a cloud service |
WO2015065356A1 (en) | 2013-10-30 | 2015-05-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Topology remediation |
EP3063655A4 (en) | 2013-10-30 | 2017-08-30 | 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Management of the lifecycle of a cloud service modeled as a topology |
WO2015065355A1 (en) | 2013-10-30 | 2015-05-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 P. | Stitching an application model to an infrastructure template |
EP3063668A4 (en) | 2013-10-30 | 2017-05-31 | 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Managing the lifecycle of a cloud service modeled as topology decorated by a number of policies |
EP3063654A4 (en) | 2013-10-30 | 2017-06-21 | Hewlett-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Modifying realized topologies |
WO2015065370A1 (en) | 2013-10-30 | 2015-05-07 |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 Monitoring a cloud service modeled as a topology |
CN104679591B (zh) | 2013-11-28 | 2018-05-25 |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 用于在云环境中进行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
US9817683B2 (en) * | 2014-01-10 | 2017-11-14 | Dell Products, Lp | Optimized remediation policy in a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
US10469564B2 (en) * | 2014-01-21 | 2019-11-0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nagement of unreturned system pool resources |
US10133741B2 (en) | 2014-02-13 | 2018-11-20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Log data service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
US9450820B2 (en) * | 2014-02-26 | 2016-09-20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ynamic extensible application server management |
US9632840B2 (en) | 2014-04-22 | 2017-04-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oad balancing with granularly redistributable workloads |
US9690608B2 (en) * | 2014-06-12 | 2017-06-27 | Vmware,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hosts that run virtual machines within a cluster |
US20160055579A1 (en) * | 2014-08-22 | 2016-02-25 | Vmware, Inc. | Decreasing time to market of a pre-configured hyper-converged computing device |
JP2017536608A (ja) * | 2014-09-30 | 2017-12-07 | ヒューレット パッカード エンタープライズ デ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ル ピー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 ステージ及びバージョンポリシーを用いるトポロジーベースの管理 |
US9594649B2 (en) * | 2014-10-13 | 2017-03-14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Network virtualization policy management system |
CN104333488B (zh) * | 2014-11-04 | 2017-06-20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云服务平台性能测试方法 |
US10686659B1 (en) * | 2014-11-07 | 2020-06-16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logical build optimization |
EP3224985B1 (en) * | 2014-11-25 | 2019-01-16 |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 Optimized resource management in core network elements |
EP3200397A4 (en) * | 2014-11-27 | 2017-11-01 |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 Virtual network policy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as well as virtual network element and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thereof |
US9898061B2 (en) * | 2014-12-10 | 2018-02-20 | Vmware, Inc. | Resource capacity management in a cluster of host computers using power management analysis |
US10171313B2 (en) | 2015-01-23 | 2019-01-0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naging workload to meet execution criterion in a hybrid cloud environment |
US10664535B1 (en) | 2015-02-02 | 2020-05-26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Retrieving log data from metric data |
US11061794B1 (en) * | 2015-02-19 | 2021-07-13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s for optimizing data processing |
US10489177B2 (en) | 2015-02-23 | 2019-11-26 | Red Hat Israel, Ltd. | Resource reconciliation in a virtualized computer system |
US9690614B1 (en) * | 2015-05-12 | 2017-06-27 | VCE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s for orchestrating the automated installation of an application in a virtual environment |
US20160371166A1 (en) * | 2015-06-19 | 2016-12-2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tream-based breakpoint for too many tuple creations |
US10033604B2 (en) | 2015-08-05 | 2018-07-24 | Suse Llc | Providing compliance/monitoring service based on content of a service controller |
US20170052866A1 (en) * | 2015-08-21 | 2017-02-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anaging a shared pool of configurable computing resources which uses a set of dynamically-assigned resources |
US10142174B2 (en) | 2015-08-25 | 2018-11-27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ervice deployment infrastructure request provisioning |
US10073683B2 (en) * | 2015-09-01 | 2018-09-11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oftware build violation detection and self-healing |
CN105183563B (zh) * | 2015-09-17 | 2018-07-24 | 哈尔滨工程大学 | 一种面向关键任务计算机的cpu资源动态自配置方法 |
US9778956B1 (en) * | 2015-09-24 | 2017-10-03 |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 Multi-dimensional scheduling in converged infrastructure |
US10361919B2 (en) | 2015-11-09 | 2019-07-23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Self-healing and dynamic optimization of VM server cluster management in multi-cloud platform |
US11263006B2 (en) | 2015-11-24 | 2022-03-01 | Vmware, Inc.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ploy workload domains in virtual server racks |
US10037221B2 (en) * | 2015-12-28 | 2018-07-31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Management of virtual desktop instance pools |
US10162682B2 (en) * | 2016-02-16 | 2018-12-25 | Red Hat, Inc. | Automatically scaling up physical resources in a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
US10360132B2 (en) * | 2016-05-11 | 2019-07-23 |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operational efficiency of a target system |
US10346289B2 (en) | 2016-06-30 | 2019-07-0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Run time workload threshold alerts for customer profiling visualization |
US11151471B2 (en) * | 2016-11-30 | 2021-10-19 | Here Global B.V.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dictive classification of actionable network alerts |
IL251999B (en) * | 2017-04-27 | 2019-08-29 | Shaked Chen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file exchange between an organization and a network |
US10509682B2 (en) * | 2017-05-24 | 2019-12-17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De-allocation elasticity application system |
US9961675B1 (en) * | 2017-05-25 | 2018-05-01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Multi-layer control plane automatic resource allocation system |
CN107168880A (zh) * | 2017-05-31 | 2017-09-15 | 中标软件有限公司 | 虚拟机测试方法及工具 |
US10756990B1 (en) * | 2017-09-22 | 2020-08-25 | Equinix, Inc. | Monitoring and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using correlated data associated with a plurality of service layers |
US10558541B1 (en) | 2017-09-22 | 2020-02-11 | Equinix, Inc. | Agent-based monitoring of network resources |
US10360012B2 (en) * | 2017-11-09 | 2019-07-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Dynamic selection of deployment configurations of software applications |
US10678629B2 (en) * | 2017-11-28 | 2020-06-09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Dynamic failure-resolution computing engine |
US10652283B1 (en) * | 2017-12-06 | 2020-05-12 |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 Deriving system architecture from security group relationships |
FR3076359B1 (fr) * | 2017-12-29 | 2023-04-21 | Atos Uk International It Services Ltd | Serveur de gestion de performance d’application totale |
US10606575B2 (en) * | 2018-04-03 | 2020-03-31 | Accenture Global Solutions Limited | Efficiency of computing resource consumption via improved application portfolio deployment |
US10474509B1 (en) * | 2018-10-17 | 2019-11-12 | Fmr Llc | Computing resource monitoring and alerting system |
US11573879B2 (en) | 2018-10-22 | 2023-02-07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Active asset monitoring |
US10990519B2 (en) | 2018-11-01 | 2021-04-27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ulti-tenant cloud elastic garbage collector |
US10778595B2 (en) | 2018-11-01 | 2020-09-1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perating a message queue cluster having multiple nodes |
US11164125B2 (en) | 2018-11-19 | 2021-11-02 |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active infrastructure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multiple application clusters |
US10977162B2 (en) | 2018-12-20 | 2021-04-13 | Paypal, Inc. | Real time application error identification and mitigation |
US11055079B2 (en) * | 2019-01-31 | 2021-07-06 | Vmwar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just-in-time application implementation |
US11080091B2 (en) | 2019-02-05 | 2021-08-03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System for real time provisioning of resources based on condition monitoring |
US11228643B2 (en) * | 2019-06-04 | 2022-01-18 | Capital One Services, Ll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st application auto-scaling |
US11102251B1 (en) * | 2019-08-02 | 2021-08-24 | Kandji,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ing configurations on computing devices and validating compliance with the configurations during scheduled intervals |
US10929200B1 (en) * | 2019-09-16 | 2021-02-23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Live runtime infrastructure orchestration |
CN110677499A (zh) * | 2019-10-30 | 2020-01-10 | 北京普瑞华夏国际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云资源管理应用系统 |
KR102294461B1 (ko) | 2019-11-05 | 2021-08-27 | 숭실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 클라우드 환경에서 네트워크 장애 관리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네트워크 장애 관리 시스템 |
CN111092936A (zh) * | 2019-11-28 | 2020-05-01 | 福建吉诺车辆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应用服务的权限管理方法及终端 |
CN111340384B (zh) * | 2020-03-09 | 2022-04-29 | 西南交通大学 | 一种多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关键节点识别及故障恢复方法 |
US11989591B2 (en) * | 2020-09-30 | 2024-05-21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Inc. | Dynamically configurable overprovisioned microprocessor |
US11321203B1 (en) | 2020-10-09 | 2022-05-03 | SoftIron Ltd. | Merged infrastructure for manufacturing and lifecycle management of both hardware and software |
US11762709B2 (en) * | 2020-11-11 | 2023-09-19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Predictive auto-scaler for a hierarchical computing infrastructure |
CN113626143B (zh) * | 2021-07-15 | 2024-05-28 | 麒麟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用户行为监控的虚拟机调优方法 |
US20230039566A1 (en) * | 2021-07-28 | 2023-02-09 | Infosys Limited |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on and remediation of anomalies in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 environment |
WO2023022855A1 (en) * | 2021-08-20 | 2023-02-23 |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 Upgrading a virtual device deployment based on spike utilization |
US12099426B2 (en) * | 2021-10-27 | 2024-09-24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Telemetry data filter for allocating storage resources |
US11461459B1 (en) | 2021-11-02 | 2022-10-04 | Kandji, Inc. | User device authentication gateway module |
US11502971B1 (en) | 2021-11-15 | 2022-11-15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Using multi-phase constraint programming to assign resource guarantees of consumers to hosts |
CN114785793B (zh) * | 2022-03-15 | 2024-08-09 | 浪潮云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 弹性伸缩负载均衡的方法及系统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6470464B2 (en) * | 1999-02-23 | 2002-10-2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dicting computer system performance and for making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ing its performance |
US6377907B1 (en) * | 1999-11-17 | 2002-04-23 | Mci Worldcom,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llating UNIX performance metrics |
US6553419B1 (en) * | 2000-02-02 | 2003-04-22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uter system performance data pause and resume consuming minimum display area |
US7574496B2 (en) | 2001-11-30 | 2009-08-11 | Surgient, Inc. | Virtual server cloud interfacing |
US7110913B2 (en) * | 2002-12-23 | 2006-09-19 | 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 (Usaa)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the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nic device |
US7350186B2 (en) * | 2003-03-10 | 2008-03-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computing deployment in presence of variable workload |
US7516221B2 (en) * | 2003-08-14 | 2009-04-07 |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 Hierarchical management of the dynamic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 multi-node system |
JP4650203B2 (ja) * | 2005-10-20 | 2011-03-16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情報システム及び管理計算機 |
US7769843B2 (en) * | 2006-09-22 | 2010-08-03 | Hy Performix, Inc.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apacity planning for data center server consolidation and workload reassignment |
US8250215B2 (en) | 2008-08-12 | 2012-08-21 | Sap Ag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lligently leveraging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s |
US8271974B2 (en) * | 2008-10-08 | 2012-09-18 | Kaavo Inc. | Cloud computing lifecycle management for N-tier applications |
US7996525B2 (en) | 2008-12-31 | 2011-08-09 | Sap Ag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provisioning cloud computing resources |
EP2425341B1 (en) | 2009-05-01 | 2018-07-11 | Citrix Systems,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 cloud bridge between virtual storage resources |
US20110126197A1 (en) | 2009-11-25 | 2011-05-26 | Novel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loud and virtualized data centers in an intelligent workload management system |
US8346935B2 (en) | 2010-01-15 | 2013-01-01 | Joyent, Inc. | Managing hardware resources by sending messages amongst servers in a data center |
US8327373B2 (en) | 2010-08-24 | 2012-12-04 | Novell,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structuring self-provisioning workloads deployed in virtualized data centers |
US20120173709A1 (en) * | 2011-01-05 | 2012-07-05 | Li Li | Seamless scaling of enterprise applications |
US10296409B2 (en) * | 2012-05-15 | 2019-05-2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Forecasting workload transaction response time |
US9038068B2 (en) * | 2012-11-15 | 2015-05-19 |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 Capacity reclamation and resource adjustment |
US9304793B2 (en) * | 2013-01-16 | 2016-04-05 | Vce Company, Llc | Master automation service |
US9471347B2 (en) * | 2013-01-31 | 2016-10-18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Optimization of virtual machine sizing and consolidation |
-
2012
- 2012-06-29 US US13/538,910 patent/US9251033B2/en active Active
- 2012-07-05 WO PCT/US2012/045571 patent/WO201300670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2-07-06 TW TW101124463A patent/TW201308073A/zh unknown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8587B (zh) * | 2013-03-15 | 2018-07-01 | 布雷奇特電腦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虛擬化儲存單元的儲存單元選擇 |
US9684505B2 (en) | 2013-06-12 | 2017-06-20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system,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pparatu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providing method, and program |
TWI573025B (zh) * | 2015-10-01 | 2017-03-01 | Chunghwa Telecom Co Ltd | The method of deploying the cloud system and the computer to read the media device |
TWI747860B (zh) * | 2016-01-08 | 2021-12-01 | 美商蘋果公司 | 用於虛擬化資源的效能監測技術 |
TWI800574B (zh) * | 2017-12-08 | 2023-05-01 | 美商雷網科技有限公司 | 自動部署資訊技術(it)系統及方法 |
US11997094B2 (en) | 2017-12-08 | 2024-05-28 | Net-Thunder, Llc | Automatically deploy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ystem and method |
TWI723568B (zh) * | 2019-10-05 | 2021-04-01 | 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針對運算主機之叢集管理與動態調度系統及方法 |
TWI792408B (zh) * | 2020-12-09 | 2023-02-11 | 美商戴爾產品有限公司 | 用於管理或樣例化組合式資訊處置系統之裝置及方法以及電腦可讀取媒體 |
US11524380B2 (en) | 2020-12-11 | 2022-12-13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Motion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
TWI781767B (zh) * | 2021-09-17 | 2022-10-21 | 先智雲端數據股份有限公司 | 用於分析由於軟體系統組件內容變化而造成性能影響之基於預測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30014107A1 (en) | 2013-01-10 |
WO2013006708A1 (en) | 2013-01-10 |
US9251033B2 (en) | 2016-02-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251033B2 (en) | Automatic monitoring and just-in-time resource provisioning system | |
US20230168946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workload domain management in virtualized server systems using a free pool of virtualized servers | |
US10255095B2 (en) | Temporal dynamic virtual machine policies | |
US11895016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onfigure and manage network resources for use in network-based computing | |
US1192987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cross configure network resources of software defined data centers | |
US10530678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optimize packet flow among virtualized servers | |
US1100572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proactively self-heal workload domains in 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s | |
Beloglazov et al. | OpenStack Neat: a framework for dynamic and energy‐efficient consolidation of virtual machines in OpenStack clouds | |
US10841235B2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optimize memory allocation in response to a storage rebalancing event | |
US8762538B2 (en) | Workload-aware placement in private heterogeneous clouds | |
US8909767B2 (en) | Cloud federation in a cloud computing environment | |
US9971621B1 (en) | Hotpooling virtual machines | |
US20200034178A1 (en) | Virtualization agnostic orchestration in a virtual computing system | |
CN112805682A (zh) | 具有成本效益的高可用性的多单租户服务 | |
US20200241910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ack nesting in virtualized server systems | |
US10680916B2 (en) | Management of network elements in a cloud platform | |
US10365934B1 (en) | Determining and reporting impaired conditions in a multi-tenant web services environment | |
US20220138008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manage resources in a hybrid workload domain | |
Anala et al. | Application of autonomic computing principles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 |
Avresky et al. | D4. 1: Description of Feasible Use Cases | |
Kesavan et al. | CCM: Scalable, On-Demand Compute Capacity Management for Cloud Datacenters | |
Fermin |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in virtualized environment | |
bei Munchen | Virtualized IT infrastructures and their management | |
Frutos et al. | First Year Cloud-like Management of Grid Sites Research Repor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