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443182Y - 气动马达 - Google Patents

气动马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443182Y
CN2443182Y CN 00249492 CN00249492U CN2443182Y CN 2443182 Y CN2443182 Y CN 2443182Y CN 00249492 CN00249492 CN 00249492 CN 00249492 U CN00249492 U CN 00249492U CN 2443182 Y CN2443182 Y CN 2443182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feed
path
joint
grind
seat 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00249492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朝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00249492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443182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443182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443182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一种气动马达,包括引擎组合件、研磨、研削单元、供气用接头、外壳、其特点是将供气用接头接合在外壳内周面的导引凸条,使其前端部抵接在后座圈,将其前端部以螺合在外壳的螺帽锁紧。因为在前端部后面形成有许多个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第1突起,而在对应于第1突起的螺帽前面形成有第2突起,故可由锁紧的第1突起的弹性恢复力形成牢固的接合,而且可由第1突起,第2突起的接合消除松弛。以工具转动螺帽而解除锁紧,则可将引擎组合件以直线状态抽出。

Description

气动马达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气动马达,特别是一种作为气动研磨机等研削,研磨作业用的工具,或牙科用手机(handpiece)等驱动源使用的气动马达。
图12表示一般的研磨、磨光作业用,或牙科用手机等的驱动源使用的气动马达。
该气动马达是由将所需的研磨具,研削具200可旋转自如的支持,而且以外壳600包覆的研磨、研削具单元500,以及外壳900包覆前座圈21A,后座圈21B,由前、后座圈21A、21B可旋转自如的支持而具有可出没自如的许多轮叶221的转子211,设在前后座圈21A、21B之间而收容转子211的定子201,设在定子201周围的供气用通路700,及排气用通路800而构成的动力装置1000,及调整对动力装置1000的供给压缩空气量的供气用接头4所构成,将研磨、研削具单元500螺合在动力装置1000,而供气用接头气4系由具有将空气供给动力装置1000的供气孔1002之阀体1001,及可进退自如的螺合在阀体1001而调整供气孔1002的开度的握持部6所构成。
这种习用的气动马达,因为将阀体1001的前端螺合在动力装置1000的外壳900内周面使其抵接在后座圈21B,再将其螺合部a以粘接剂b牢固的固定以防止松动,必须将粘接剂b加热至摄氏100度左右,使其软化而去除粘接剂b后,才能解除螺合,故必须由专门的熟练人员才能将动力装置1000以耐久性降低的理由更换,非常不方便。
动力装置1000的内压(定子201的内压)在运转时变得非常高,无论如何气密的设计,仍有少许漏气,将油脂等润滑剂从转子轴211A的轴承231挤出而发生缺油现象,故不能耐高速运转,使耐久性降低。加之,因为动力装置1000的振动直接传达至手指,故使用者容易感到疲劳。
此外,握持部6的构造为左旋转时开阀,右旋转时闭阀。若不小心继续左旋转时,可能发生握持部6从供气用接头4脱落的问题,对没有专门知识的使用者而言,非常不容易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即一般非专业人员亦可装组,或更换引擎组合件(包括前、后座圈,定子,具有轮叶的转子)的气动马达。该气动马达使用寿命长,使用感觉佳。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动马达,其包括:在各具有轴承部的前座圈及后座圈封塞前侧开口部及后侧开口部的管状外壳内周面穿设由纵沟所形成的供气用通路及排气用通路;在该前、后座圈之间设置具有连通在该供气用通路的供气口及连通在该排气用通路的排气口的定子;在该后座圈分别形成连通在上述供气用通路及排气用通路的连络供气通路及连络排气通路;及藉该前、后座圈的轴承部在定子内旋转自如地支持具有多片轮叶的转子而构成一卡匣式引擎组合件,其特点是将旋转轴直线且装卸自如地连结在从该引擎组合件突出的转子轴上的研磨、研削具单元;连通在前、后座圈的连结供气通路的可直线地拆除的供气用接头;容许上述研磨、研削具单元及引擎组合件依序从后方的开口连串插脱自如地插入嵌合,且其前方的开口允许研磨、研削具突出的两端具有开口的外壳;上述的供气用接头具有:不能旋转的滑接在突设在外壳内周面的导引凸条而抵接在后座圈及连通在连络供气通路的前端部,连设在该前端部的供气筒部;及在该前端部的后面同一圆周上隔以适当间隔突设的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多个第1突起;而将插通上述供气筒部的具有中心孔的螺帽进退自如地螺合在该外壳的内周面,并在该螺帽的前面同一圆周上隔以适当间隔突设可弹性压接在上述第1突起的多个第2突起;所说的外壳由与研磨、研削具单元成为一体的外壳分体和引擎组合件用的外壳本体构成,而且外壳分体可装卸自如地螺合在外壳本体;该引擎组合件的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连通在外部的微细间隙;该引擎组合件之外周面任意部位设置密接在外壳内周面的且具有吸收振动的弹性环状体;该前座圈上形成放出排气一部分的放出通路,在前座圈与轴承的接合部形成将定子内的空气排泄的排泄沟,所说的放出通路及排泄沟连通于设在研磨、研削具单元的外壳部分内周面的多条排气沟,排气沟开口在研磨、研削具之突出口;该供气用接头具有连通在压缩空气供给源的供气孔,及螺合在供气用接头而因前进将供气孔开启,因后退而调节供气孔的开度的握持部,在供气用接头的基端可装卸自如的设置阻止握持部后退一定量的分叉环。
依照上述技术,可产生如下的作用:
1、从后部开口部依次将研磨、研削具单元、引擎组合件插入而将引擎组合件的转轴直线的接合于研磨、研削具单元的旋转轴,而且将供气用接头连通在引擎组合件的后座圈的连络供气通路。将供气用接头装配于引擎组合件时,是将前端部抵接在后座圈而使其接合于突设在外壳内周面的导引突条,以螺合于外壳的螺帽锁紧前端部。此时,因为在前端部后面隔以适当间隔设有多个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第1突起,而对应在第1突起在螺帽前面突设有多个第2突起,故可由锁紧而产生的第1突起的弹性恢复力形成牢固的接合关系,而且由于第1突起,第2突起的卡止效果,可消除松动。
压缩空气经由供气用接头内,后座圈的连络供气通路,管状外壳内的供气用通路,定子的供气口进入而喷吹轮叶,使转子以高速旋转,使研磨、研削具单元前端的研磨、研削具旋转。
欲拆卸引擎组合件时,以工具旋转螺帽而解除锁紧,拆下供气用接头后将引擎组合件朝后直线地抽出而解除研磨、研削具单元的旋转轴与转子轴间的接合。
2、由于外壳与包覆引擎组合件的外壳分体与外壳本体可分离。因此,若外壳为直管状时不能装设的角型研磨、研削具单元亦可装组及分解。
3、形成于引擎组合件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间的微细空隙连通于外部,可将被压迫的空气泄至外部。
4、以设在引擎组合件外周面的弹性环状体吸收旋转时发生的振动,可防止其传至外壳。
5、设在前座圈的排气用的放出通路及形成在前座圈与轴承间的排泄沟经由设在研磨、研削具单元的外壳内周面的排气沟与研磨、研削具的突出口连通。因此,在运转中可有效地冷却研磨、研削具单元的轴承,可防止因定子内的高压而产生的漏气所造成的油脂等润滑剂的溅散。
6、在形成一定的阀开度后,握持部后端抵接在供气用接头基端的分叉环可防止握持部继续后退。
本发明因为具有以上的构造,故具有如下的优点。
1、因为供气用接头的前端由突设在外壳内周面的导引凸条使其抵接在后座圈而与之契合,以螺合在外壳而进退的螺帽锁紧该前端部,方法虽然简单,但由于前端部后面的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第1突起与螺帽的第2突起间的卡止效果而不会发生松动,而且由于第1突起的弹性恢复力使第1、2突起牢固的接合,故将引擎组合件直线状的插入外壳内,使转子轴接合在插入外壳中的研磨、研削具单元的旋转轴后,只要锁紧螺帽即可螺合将压缩空气供给于外壳内的引擎组合件的供气用接头,不必再以粘接剂粘接即可牢固的连结,只要解除螺帽即可将供气用接头从引擎组合件上拆下。
因此,即使是非专业人员亦可方便地将研磨、研削具单元、引擎组合件,供气用接头互相连结而组装气动马达,而且又可将之分解,并视需要更换引擎组合件。
2、即使是具有角形研磨、研削具单元的气动马达,仍可简易的组装、分解,以更换研磨、研削具单元、引擎组合件及供气用接头。
3、在引擎组合件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之间形成连通于外部的微细间隙,使引擎组合件插入外壳内时被压缩的空气泄至外部,故可确实的将引擎组合件接合在研磨、研削具单元。
4、由于设在引擎组合件外周面的弹性环状体吸收旋转时的振动,改善了外壳的握持感,故使用者即使长时间使用亦不会因振动而感到疲劳,非常容易使用。
5、因为将排气用空气一部分及从定子泄漏的漏气经由前座圈的放出通路、前座圈与轴承部间的接合部的排泄沟、形成在研磨、研削具单元的外壳部分内周面的许多排气沟,最后从研磨、研削具的突出口放出,故可冷却因高速旋转而容易发生高热的研磨、研削具单元的轴承,而且即使定子内的空气漏泄,亦不会发生轴承缺油的问题。
因此,最适合高速旋转,可大幅度的提高耐久性。
6、因为握持部的后退量被抵接在分叉环为止,即使一般使用者错认为后退量大则阀开度亦大而继续旋转握持部,亦不会发生握持部脱落的问题,非常容易使用。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2是第一图中沿2-2线的断面图。
图3是第一图中沿3-3线的断面图。
图4是第一图中沿4-4线的断面图。
图5是第一图中沿5-5线的断面图。
图6是第一图中沿6-6线的断面图。
图7是第一图中沿7-7线的断面图。
图8是表示阀闭状态之要部的放大断面图。
图9是图1实施例的分解图。
图10是第2实施例的纵断面图。
图11是第3实施例之要部纵断面图。
图12是习用气动马达的纵断面图。
图中:
2-引擎组合件          3-研磨、研削具单元
4-供气用接头          5-外壳
5’-外壳分体          5”-外壳本体
6-握持部              7-排泄沟
8-放出孔              9-升流管
10-弹簧               20-螺帽20A-通孔                20B-阶段部20C-第2突起             21-管状外壳21A-前座圈              21B-后座圈22-旋转轴               23-前端部24-突出口               25-内筒28-突起                 29-嵌装阶段部31-装设口               32-轴承33-供气筒部             33A-前筒部33B-后筒部              33B-1-竹笋状连接部33B-2-外螺纹            33B-3-供气通路33B-4-第1供气孔         33C-锷状突出部33C-1-供气通路          33C-2-第2供气孔33C-3-O型               33C-4-锷状突出部34-母螺纹               35-外筒38-通路                 41-供气用通路42-装卸装置             42A-连接片42B-接合轴部            43-第1突起44-导引凸条             45-消音过滤器51-排气用通路           52-第1小齿轮52A-旋转轴              53-嵌合沟54-排气沟               55-母螺纹61-螺旋状沟部           62-第2小齿轮65-阶段面               71-弹性环状体72-螺合部               75-放大筒部81-嵌装沟               82-环状沟85-间隙                 91-供气口101-排气口              200-研磨、研削具
200A-筒夹             201-定子
211-转子              211A-转子轴
221-轮叶              231-轴承
241-连通供气通路      251-连通排气通路
261-曲折填封          310-第一收容部
400-分叉环            410-第二收容部
500-研磨、研削具单元  600-外壳
700-供气用通路        800-排气用通路
900-外壳              1000-动力装置
1001-阀体             1002-供气孔
图1至图9表示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的气动马达,图10表示第2实施例的气动马达,图11表示第3实施例的气动马达。首先说明第1实施例。
气动马达A是由引擎组合件2,研磨、研削单元3,供气用接头4,外壳5,及握持部6等所构成。
如图1至9所示,引擎组合件2是在管状外壳21的前后开口端形成前座圈21A,后座圈21B的凹下装设口31,再由装设口31挟持的周壁部分相距一间隔沿轴心形成凹下的供气用通路41,排气用通路51而构成,在外周面的两端部附近设置螺旋状沟部61,并且在由螺旋状沟部61挟持的外周面相距2个沟之间隔形成弹性环状体71的嵌装沟81。
如图1至图4所示,引擎组合件2在装设口31上嵌装前座圈21A,后座圈21B,在前后座圈21A、21B之间固定形成具有面向供气用通路41的多孔状供气  91及面向排气用通路51的多孔状排气口101的筒状定子201,在定子201内,将具有许多片轮叶221的转子211的转子轴211A设置在对定子201成为偏心的由前座圈21A,后座圈21B所支持的轴承231中,将之单元化,而在转子轴211A前端装设曲折填封261。
如图5所示,前座圈21A在其与轴承231间的接合部形成有使定子201内的高压空气排泄的排泄沟7,而在周壁部分形成有连通在排气用通路51,而将一部分排气放出的放出孔8。
如图1、图3所示,后座圈21B在其周壁部分形成有连通于供气用通路41的连通供气通路241,及连通排气通路251。连通供气通路241连通于供气用接头4,而连通排气通路251呈开放。
连通供气通路241与连通排气通路251互相隔绝,供气从供气用接头4进入,而排气由连通排气通路251排出。
研磨、研削具单元3前端具有可更换所需的研磨、研削具200的筒夹200A,以前后一对轴承可旋转的支持旋转轴22,在旋转轴22的后端具有直线状的装卸自如的连结在引擎组合件2的转子轴211A的装卸装置42。
如图1、图6所示,装卸装置42是在研磨、研削具单元的旋转轴22后端直线状而且可装卸自如地连结转子轴211A的前端,亦即曲折填封261的联结接头。只要以直线状接合即可将转子211的旋转传动至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旋转轴22,只要以直线状的抽出即可解除转子轴211A与旋转轴22间的接合,可将引擎组合件2与研磨、研削具单元3分离。
具体地说,在曲折填封261或旋转轴22中的任一方突设朝向轴方向相距一间隔的双叉状连接片42A,在另一方设置插入其连接片42A内的接合轴部42B,使连接片42A与接合轴部42B可直线状的接合及脱离。
设在引擎组合件2前侧的轴承231外轮与研磨、研削具单元3后侧的轴承32外轮间的升流管9。在抵接于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轴承32外轮的管端面相距适当间隔设置突起28,而以突起28间做为通路38。
外壳5是由所需的合成树脂材料制成的铸造成型品。其一端之前侧开口缩小而成为研磨、研削具200的突出口24,在另一端的后侧开口部稍内侧的内周面形成母螺纹34,而在母螺纹34前方的内周面朝向轴缘方向突设导引凸条44。
在外壳5的前侧开口部附近的内周面形成弹簧10的嵌装阶段部29,而将前半部作为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第一收容部310,将后半部的大部分作为引擎组合件2用的第二收容部410,而在第一收容部310内周面设置经由升流管9的外侧空间连通的放出孔8,而在研磨、研削具200的突出口24有许多排气沟54(见图7)的开口。
引擎组合件2的外径小于第二收容部410大约100分之2毫米,并且在嵌装沟81内嵌装弹性环状体71的O型环33C-3。
研磨、研削具单元3,引擎组合件2依照弹簧10,研磨、研削具单元3,升流管9,引擎组合件2的顺序插装在外壳5内。在此状态下,前端的研磨、研削具200从突出口24突出在外部。而研磨、研削具单元3与引擎组合件2成为直线状的接合而连结成可传动驱动力的状态。
外壳5的导引凸条44将栓槽或键等供气用接头4导引而在不旋转的状态下,使其抵接在引擎组合件2后端的后座圈21B。
供气用接头4具有经由导引凸条44不能旋转的从外壳5的后方开口部方向接合而抵接在后座圈21B的前端部23,及连结在前端部23的供气筒部33,并且由螺帽20锁紧。
前端部23具有连通在供气筒部33及后座圈21B的连通供气通路241的入口,及连通在后座圈21B的连通排气通路251的外端开口的出口,而且在出口的外侧后面部分,在同一圆周上突设4个硬质合成树脂制的面板状第1突起43(见图9)。
如图1、图9所示,螺帽20的中央部设有插通供气筒部33的通孔20A,并且在其周围相距间隔设置插通未图示的工具用的阶段部20B,并且在对应于第1突起43的前面,在同一圆周上隔以等间隔突设12个面板状第2突起20C,而以接合在插入用阶段部20B的未图示工具旋转而锁紧。以第2突起20C使第1突起43弹性变形而锁紧。利用第1突起43的弹性恢复力与第2突起20C间的卡止效果牢固的固定。
供气筒部33具有内部纵断。而由一部分成为锷状的突出之中间锷状突出部33C前后的隔绝之前筒部33A,及后筒部33B,该前、后筒部33A、33B成为一体,在后筒部33B内部设有到达中间锷状突出部33C之后侧供气通路33B-3,而且在后端的竹笋状连接部33B-1的前方设有外螺纹33B-2,在外螺纹33B-2的前方设有连通在后侧供气通路33B-3的第1供气孔33B-4,在前筒部33A设有连通在连通供气通路241的前侧供气通路33C-1,而在中间锷状突出部33C前方设置连通在前侧供气通路33C-1的第2供气孔33C-2,在第2供气孔33C-2前方设置直径稍大于中间锷状突出部33C,而且嵌装有O型环33C-3之前侧锷状突出部33C-4。
如图1所示,握持部6具有内筒25,外筒35成为一体的双重构造,前端插装于外壳5的后端,在两个筒25、35间装设消音过滤器45,而且两个筒25、35间之后端开口。将出口的排气消音而排出于外部。内筒25具有对应于外螺纹33B-2的母螺纹55及使中间锷状突出部33C的后侧侧面抵接的装设座阶段面65,及构成装设座阶段面65的前方而使前侧锷状突出部33C-4滑接的放大筒部75,从第1供气孔33B-4经由因旋转而后退而形成在中间锷状突出部33C与放大筒部75内周面间之间隙85将空气通过第2供气孔33C-2而供于连通供气通路241。
握持部6在第1供气孔33B-4全部后通至面对放大筒部75的位置后,即使继续后退其阀开度保持不变,若继续旋转时,则会脱落。
为防止发生这种问题,在竹笋状加接部33B-1上,于设在供气用接头4的基端部的竹笋状连接部33B-1的嵌合沟53中,可装卸自如的装设分叉环400,当阀开度成为一定时,停止握持部6的进一步后退。
以下说明第1实施例的气动马达的组装及其分解顺序。如图9所示。将弹簧10,研磨、研削具单元3,升流管9,引擎组合件2依次从外壳5后端开口部插入。在此状态下,前端的研磨、研削具200从突出口24突出在外,而研磨、研削具单元3与引擎组合件2成为直线状的接合而连结成可传动驱动力的状态。
然后,锁紧螺帽20,使供气用接头4的前端部牢固的气密地抵接在引擎组合件2的后座圈21B。
然后,将母螺纹55螺合在供气用接头4的供气筒部33的外螺纹33B-2、再装设调节阀开度的握持部6,使分叉环400接合在连接部33B-1的嵌合沟53。
在此状态下,使握持部6后退一定量时,阀开启,将压缩空气经由连通供气通路241供给供气用通路41,从供气口91喷射在定子201内的轮叶221使转子211转动,使前端的研磨、研削具200以高速旋转。
排气经由排气用通路51,连通排气通路251,消音过滤器45从握持部6后端排出。
为了修理保养而分解气动马达时,只要拆下分叉环400,使握持部6后退而将之拆下,将工具(未图示)插入插入用阶段部20B而强制转动螺帽20解除其螺合,然后依照供气用接头4,引擎组合件2,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顺序从外壳5的后侧开口部抽出即可。
如此,即使是外行人,并不需要专门技术就可组装及分解气动马达。
又因为利用设在引擎组合件2外周面的弹性环状体71吸收运转时的振动,故外壳5的握持感良好。又因为将运转时从定子201内产生的高压漏气经由升流管9从前端的通路38经由形成于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外壳部分内周面的许多排气沟54从研磨、研削具200的突出口24放出,将一部分排气从升流管9的外侧空间经由排气沟54排气,故即使定子201内的空气泄漏亦不会发生缺油的问题,而且可有效的冷却因研磨、研制具单元3的高速运转而发生高热的轴承231。此外,亦不会发生握持部6意外的脱落的问题。加之,可将设定引擎组合件2时被压缩的空气经由螺旋状沟部61放出在外部,使引擎组合件2与研磨、研削具单元3确实的接合。
以下说明第2实施例。第2实施例是当上述研磨、研削单元3为角型状时的实施例。研磨、研削具单元3本身成一体的具有专用的外壳做为外壳分体5’,该外壳分体5’可装卸自如的螺合在收容引擎组合件2的外壳本体5”而被组装或分解之外,其余皆与第1实施例相同,其相同的部分以相同记号表示而省略其说明。
第2实施例的研磨、研削具单元3是如图10所示,在具有角型而两端口的外壳分体5’后端可旋转自如的轴支具有一个装卸装置42的第1小齿轮52,并且轴支将第1小齿轮52的旋转变换成直角方向的旋转的第2小齿轮62,而将研磨、研削具200可更换自如的装设在其前端。
在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外壳分体5’内周面的一定部位设有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开口在研磨、研削具200的突出口24的许多排气沟54,而且在后端外周面与外壳本体5”之前端部之间具有可互相螺合的螺合部72,在螺合时,形成在引擎组合件2的曲折填封261的装卸装置42的另一方与形成在第1小齿轮52的旋转轴52A的装卸装置42的一方相互接合,而与第1实施例相同的,将从放出孔8排出的排气之一部分与定子210内的漏气经由排气沟54从研磨、研削具200的突出口24排出。具体言之,在外壳分体5’的后端内周面形成连通在排气沟54而且面向外壳本体5”的环状沟82,使得升流管9前端的突起28间的通路38连通在外壳分体5’的排气沟54,将放出孔8所产生的排气之一部分及定子201内的漏气经由排气沟54,从研磨、研削具200的突出口24排出。
本实用新型的作用及效果与第1实施例相同。但可将角铁形状的研磨、研削具单元3可分离的装设。
第3实施例是使用不具有调节阀开度的装置的供气用接头4,以取代第1、2实施例的供气用接头4的其他实施例。
气动马达A中有一种方式,不用握持部6调整阀开度,而是使用在牙科用手机等的以脚踏板(未图示)调节压缩空气供给量的方式。此时,如图11所示,仅以前端部23及在连设在前端部23的做为后端的基端部具有竹笋状连接部33B-1的供气筒部形成供气用接头4。当然不设置第1实施例中的第1供气孔33B-4,第2供气孔33C-2,亦不使用握持部6。
本实施例中,研磨、研削具单元3的形式只要是在旋转轴22后端具有一个装卸装置42即可,不受图中所示型式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气动马达,包括:在各具有轴承部的前座圈及后座圈封塞前侧开口部及后侧开口部的管状外壳内周面穿设由纵沟所形成的供气用通路及排气用通路;在该前、后座圈之间设置具有连通该供气用通路的供气口及连通该排气用通路的排气口的定子;在该后座圈分别形成连通在上述供气用通路及排气用通路的连络供气通路及连络排气通路;及藉该前、后座圈的轴承部在定子内旋转自如地支持具有多片轮叶的转子而构成一卡匣式引擎组合件,其特征在于:将旋转轴直线且装卸自如地连结在从该引擎组合件突出的转子轴上的研磨、研削具单元;连通在前、后座圈的连结供气通路的可直线地拆除的供气用接头;容许上述研磨、研削具单元及引擎组合件依序从后方的开口连串插脱自如地插入嵌合,且其前方的开口允许研磨、研削具突出的两端具有开口的外壳;上述的供气用接头具有:不能旋转的滑接在突设在外壳内周面的导引凸条而抵接在后座圈及连通在连络供气通路的前端部,连设在该前端部的供气筒部;及在该前端部的后面同一圆周上隔以适当间隔突设的硬质合成树脂制成的多个第1突起;而将插通上述供气筒部的具有中心孔的螺帽进退自如地螺合在该外壳的内周面,并在该螺帽的前面同一圆周上隔以适当间隔突设可弹性压接在上述第1突起的多个第2突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壳由与研磨、研削具单元成为一体的外壳分体和引擎组合件用的外壳本体构成,而且外壳分体可装卸自如地螺合在外壳本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引擎组合件的外周面与外壳内周面之间形成有连通在外部的微细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引擎组合件之外周面设置密接在外壳内周面的且具有吸收振动的弹性环状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在前座圈上形成放出排气一部分的放出通路,在前座圈与轴承的接合部形成将定子内的空气排泄的排泄沟,所说的放出通路及排泄沟连通于设在研磨、研削具单元的外壳部分内周面的多条排气沟,排气沟开口在研磨、研削具之突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动马达,其特征在于供气用接头具有连通在压缩空气供给源的供气孔,及螺合在供气用接头而因前进将供气孔开启,因后退而调节供气孔的开度的握持部,在供气用接头的基端可装卸自如地设置阻止握持部后退一定量的分叉环。
CN 00249492 2000-09-29 2000-09-29 气动马达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43182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49492 CN2443182Y (zh) 2000-09-29 2000-09-29 气动马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00249492 CN2443182Y (zh) 2000-09-29 2000-09-29 气动马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443182Y true CN2443182Y (zh) 2001-08-15

Family

ID=33607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00249492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443182Y (zh) 2000-09-29 2000-09-29 气动马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443182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13803B2 (en) Lubricating system for aircraft drive
CN1058207C (zh) 打磨机用机头
CN103115017A (zh) 具有轴向止推垫圈的液压泵
CN1163656A (zh) 线性压缩机用的轴向流动阀系统
KR20080011244A (ko) 공기압식 구동 공구
CN1167432A (zh) 一次性的牙病预防机头
CN2443182Y (zh) 气动马达
CN2686806Y (zh) 气动式抛光研磨机
CN100339590C (zh) 涡轮燃油泵
CN1734093A (zh) 余摆线泵
CN1191431C (zh) 涡轮燃油泵
JP4674215B2 (ja) エアー工具モーター部の構造
CN210452754U (zh) 一种气动装夹装置
KR101738929B1 (ko) 전동 진공 펌프
CN210551923U (zh) 基于水射流的毛竹竹筒高效去竹青装置
GB2118871A (en) Underwater hydraulic tool eg grinder
CN210411243U (zh) 防疫用消毒液加压装置
CN207788781U (zh) 气动工具的内置扭力调整结构
CN102239333A (zh) 内燃发动机的燃料泵
CN211230826U (zh) 滑片式空气压缩机
JP4804476B2 (ja) ハンドヘルド又はスピンドル搭載エアツール用のハイトルクデュアルチャンバータービンローター
CN209819195U (zh) 一种用于曲轴供油可正反转外转子驱动单向供油转子泵
CN219795538U (zh) 一种具有多组柱塞的高压泵
CN212898904U (zh) 大排量新型形线单螺杆泵
CN1204741A (zh) 扭矩限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