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711810U - 地刷及清洁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刷及清洁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711810U CN221711810U CN202323594071.2U CN202323594071U CN221711810U CN 221711810 U CN221711810 U CN 221711810U CN 202323594071 U CN202323594071 U CN 202323594071U CN 221711810 U CN221711810 U CN 22171181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ush
- rolling brush
- dirt
- rolling
- clean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7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4
- 238000007790 scrap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7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7
- 239000013505 fresh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7306 turnover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89 soi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064 recyc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208734 Pisonia acule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5 accu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2 assembl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429 assembl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194 climb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刷及清洁装置。该地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吸污通道,吸污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比第二侧壁更远离待清洗面;第一滚刷,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且通过开口可与待清洗面接触,第一滚刷与第一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以及第二滚刷,设置于安装腔内,且通过开口可与待清洗面接触;其中,第二滚刷的轴线位于第一滚刷的转动轴线侧下方,且第二滚刷和第一滚刷在地刷的前进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吸污通道连通,第二滚刷与第二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这样,第二滚刷不仅能保证清洁效果,还可以避免翻转式下刮条存在的不易翻转等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清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地刷及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以及科技的发展,人们对清洁装置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清洁装置通常包括机身以及连接于机身的地刷。地刷包括有与待清洗面接触的滚刷,滚刷滚动收集待清洗面的脏污,脏污被气流带入到吸污通道内并最终进入到脏污收集装置,例如污水箱。
地刷通常会设置有上刮条和下刮条。上刮条与滚刷接触,将滚刷上的脏污刮下,刮下的脏污被气流带入到吸污通道内。下刮条与上刮条相对设置在吸污通道的上下两侧。在清洁装置的前进方向上,下刮条位于滚刷的后方,下刮条与待清洗面过盈接触,通过下刮条的翻转对被滚刷清理过的待清洗面上的脏污进行再次收集,这部分脏污被收集到下刮条与滚刷之间并被气流带入到吸污通道内。翻转式的下刮条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老化等问题,容易发生不翻转等情况,从而影响清洁效果。
相关技术中,也有双滚刷地刷,双滚刷地刷中,并行设置有旋转轴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的两个滚刷,两个滚刷分别连接各自对应的吸污通道,风机分别与两个吸污通道相连,将脏污吸到两个通道内,这样的双滚刷地刷,虽然能一定程度地改善地面脏污残留,但在同样风机配置的情况下,风机的风力被两个排污通道分散,吸力减弱,脏污容易残留在吸污通道,从而影响清洁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地刷。该地刷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安装腔以及与安装腔连通的吸污通道,吸污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第一侧壁比第二侧壁更远离待清洗面;第一滚刷,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腔内,且通过开口可与待清洗面接触,第一滚刷与第一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以及第二滚刷,设置于安装腔内,且通过开口可与待清洗面接触;其中,第二滚刷的轴线位于第一滚刷的转动轴线侧下方,且第二滚刷和第一滚刷在地刷的前进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进风通道,进风通道与吸污通道连通,第二滚刷与第二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
示例性地,第二滚刷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第二侧壁的下方。
示例性地,第一滚刷具有直径D1,第一侧壁靠近第一滚刷的一端与待清洗面之间的高度H1,0<H1≤0.6D1。
示例性地,第二滚刷具有直径D2,第二侧壁靠近第二滚刷的一端与待清洗面之间的高度H2,0<H2≤D2。
示例性地,第一滚刷具有直径D1,第二滚刷具有直径D2,0<D2≤0.5D1。
示例性地,吸污通道的中心轴线与待清洗面之间形成夹角α,0<α≤60°。
示例性地,地刷包括第一供水管道,第一供水管道为第一滚刷供水。
示例性地,地刷包括第二供水管道,第二供水管道为第二滚刷供水。
示例性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刮条,第一刮条包括有第一连接部以及与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一刮抵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刮抵部与第一滚刷过盈接触。
示例性地,第一侧壁具有位于吸污通道外的外侧面,第一连接部设置在外侧面上。
示例性地,第一滚刷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和第二滚刷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均以最短路径朝向进风通道转动。
示例性地,第一滚刷连接有第一驱动件,第二滚刷连接有第二驱动件,在地刷工作时,第一驱动件带动第一滚刷沿第一方向转动,第二驱动件带动第二滚刷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或,
地刷包括有驱动件,驱动件分别与第一滚刷和第二滚刷连接,在地刷工作时,驱动件带动第一滚刷沿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第二滚刷沿第二方向转动,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反。
示例性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刮条,第二刮条设置在第二本体上且与第二滚刷接触。
示例性地,第二刮条包括有第二连接部以及与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二刮抵部,第二连接部连接于第二本体,第二刮抵部与第二滚刷过盈接触。
示例性地,第二侧壁具有位于吸污通道内的内侧面,第二连接部设置在内侧面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机身以及上述任意一种地刷,地刷与机身连接;或
该清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地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刷工作时,第一滚刷对待清洗面的进行清洗,同时随着第一滚刷的转动,会将脏污从前往后汇集到进风通道附近,第二滚刷对待清洗面的脏污从后进行拦截或者从后往前汇集到进风通道附近,汇集后的脏污通过进风通道被带入到吸污通道内,保证了清洁效果。相比较于通过翻转式下刮条来再次收集脏污而言,第二滚刷不仅能保证清洁效果,还可以避免翻转时下刮条存在的不易翻转等其他问题。
并且,第二滚刷的轴线位于第一滚刷的转动轴线下方,第一滚刷与吸污通道的第一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第二滚刷与吸污通道的第二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两个滚刷收集的脏污可以被气流通过进风通道带入到同一吸污通道内,相比较于旋转轴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双滚刷地刷而言,无需设置双吸污通道,避免了风力分散问题,同时也降低了对风机的要求。
在实用新型内容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内容部分并不是限定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是限定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下列附图在此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用于理解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其描述,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附图中,
图1a-1b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2a-2b为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地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清洁装置剖视图;
图4为图3中部分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地刷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地刷的剖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地刷;100、底座;110、安装腔;120、吸污通道;121、第一侧壁;122、第二侧壁;130、进风通道;140、开口;150、吸污口;200、第一滚刷;300、第二滚刷;410、第一刮条;411、第一连接部;412、第一刮抵部;430、第二刮条;431、第二连接部;432、第二刮抵部;50、机身;510、风机;520、污水箱;110’、滚刷;120’、第一上刮条;130’、第一下刮条;140’、三角流动死区;210’、前滚刷;220’、后滚刷;230’、第二上刮条;240’、第二下刮条;250’、吸污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提供了大量的细节以便能够彻底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了解,如下描述仅示例性地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样的细节而得以实施。此外,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详细描述。
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地刷10。结合参照图3-6,地刷10可以包括底座100、第一滚刷200、第二滚刷300。
结合参照图4和5,底座100上可以设置有安装腔110、吸污通道120。底座100可以是单独的结构,在该地刷10应用于清洁装置时,底座100可以是清洁装置的一部分。底座100设置有安装腔110,安装腔110的底部设置有开口140,安装腔110通过开口140与外部连通,安装腔110可以为第一滚刷200提供安装空间,第一滚刷20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腔110内且部分结构通过开口140外露以与待清洗面接触。安装腔110与吸污通道120连通。吸污通道120可以形成于底座100的内部。在地刷10应用于清洁装置时,吸污通道120可以与清洁装置的风机相连通。风机工作时,外部的脏污通过开口140进入到吸污通道120内。
参照图6,吸污通道120可以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第一侧壁121比第二侧壁122更远离待清洗面。也可以理解为,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之间形成吸污通道1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相连接围合形成的空间可以供脏污在该空间移动,该空间为吸污通道120的脏污移动空间。优选的,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形成一管道。吸污通道120靠近安装腔110的一端具有吸污口150;第一侧壁121靠近安装腔的一端和第二侧壁122靠近安装腔的一端相连接形成吸污口150。
参照图4,第一滚刷200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腔110内,且通过开口140与待清洗面接触,以利用第一滚刷200对待清洗面进行清洁。为实现收集脏污的目的,第一滚刷200沿方向O-O’转动,即第一滚刷200靠近待清洁面的一侧朝向吸污通道120转动。第一滚刷200与第一侧壁121靠近安装腔110的一端接触。
参照图4,第二滚刷300设置于安装腔110内。第二滚刷300通过开口140可与待清洗表面接触,且第二滚刷300的轴线位于第一滚刷200的转动轴线侧下方,第二侧壁122靠近安装腔110的一端与第二滚刷300接触。第二滚刷300和第一滚刷200在地刷10的前进方向X-X’上间隔设置以形成进风通道130,进风通道130和吸污通道120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壁121和第二侧壁122相连接,且在靠近安装腔110的一端形成吸污口150,第二滚刷300相当于设置在吸污口150更贴近待清洗面的一侧。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滚刷300并不转动,即固定设置在底座100上,第二滚刷300可以与待清洗面过盈接触,第二滚刷300随着地刷的前进(X-X’方向)和后退(X’-X方向)与待清洗面摩擦能够对地面进行二次清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滚刷300可以转动设置,如图4所示,第二滚刷300的转动方向为O’-O,如此,能够将脏污从后方向进风通道130汇聚,提高清洁效率。本申请第二滚刷300的设置能够填充第二侧壁122与待清洗面之间的缝隙,可以有效拦截第一滚刷320从前向后向进风通道130中汇聚的脏污,在第二滚刷300设置为如图4所示的逆时针转动的情况还能将脏污从后方向进风通道汇聚,进而将脏污汇聚到进风通道130中,并吸入至吸污通道120内。第二滚刷300上的脏污和第一滚刷200上的脏污共同进入同一个吸污通道120,可以避免吸力被多个吸污通道120分散开。第二滚刷300的轴线相比较第一滚刷200的转动轴线更靠近待清洗面。可以这样理解,第二滚刷300整体相比较第一滚刷200整体更靠近待清洗面;或是第二滚刷300整体比第一滚刷200更小。在待清洗面为地面时,第二滚刷300更靠近地面。第二滚刷300的直径小于第一滚刷200。如此,吸污口150的位置可以设置得比如图2b所示的现有技术更低可以使得脏污进入吸污口150的难度降低,降低了地刷对风机的要求以及提高了清洁效果。
继续参照图6,地刷10在工作时,地刷10的前进方向为方向X-X’,在地刷10前进的过程中,第一滚刷200与待清洗面先接触以清洗待清洗面。在清洗的过程中,待清洗面上可能还会存有部分脏污,并且第一滚刷200上的脏污也会有部分未被吸入到吸污通道120而留在待清洗面上。第二滚刷300后(相对于第一滚刷200的“先”来说)与待清洗面接触,可以对待清洗面进行再次的清洗,并对之前存留的部分脏污进行回收。第二滚刷300与第二侧壁122接触,这样,第一滚刷200、第一侧壁121、第二侧壁122、第二滚刷300与待清洗面共同围合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在吸力的作用下,该空间内呈负压,脏污可以更好地被吸入至吸污通道120内,并最终被带入至污水箱等脏污收集组件内。滚刷通常采用具有一定吸水能力的材质制成,可以有效改善清洁装置静置后管路回流形成水渍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结合参照图1a和1b,该滚刷110’沿方向X-X’移动,第一上刮条120’与滚刷110’接触,脏污被刮下后被气流带向污水箱,第一下刮条130’与待清洗面过盈接触,脏污堆积在第一下刮条130’的前方(即图1a中第一下刮条130’的左侧)。同时,滚刷110’在转动的同时,还会有部分脏污被抛至第一下刮条130’的前方。通过回拉滚刷110’,即拉动滚刷110’沿方向X’-X移动,通过滚刷131’来收集第一下刮条130’前方的脏污。
但这样,会产生以下多个问题,问题一,这样的回拉的方式不符合部分用户的日常使用习惯,用户通常会前推后停止清洁(即沿方向X-X’移动后停止),第一下刮条130’前方会残留大量脏污,尤其是水渍;问题二,左右两侧的脏污被吸走,在滚刷110’正对吸污通道处会形成三角流动死区140’,与问题一相叠加,三角流动死区140’内堆积有脏污;问题三:第一下刮条130’和滚刷110’会通过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老化,导致与第一下刮条130’和滚刷110’连接的底盘尺寸链变化,或者,第一下刮条130’自身老化变形,均会影响到第一下刮条130’与待清洗面的过盈量,导致第一下刮条130’的翻转受到明显影响,对脏污的拦截能力变差,残留的脏污较多,清洁效果较差。
现有技术中部分清洁装置会采用双滚刷的结构,参照图2a,在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前滚刷210’和后滚刷220’,清洁装置可以沿方向X-X’移动,也可以沿方向X’-X移动。前滚刷210’的转动轴心和后滚刷220’的转动轴心位于同一高度。前滚刷210’的底部和后滚刷220’的底部与待清洗面接触。前滚刷210’和后滚刷220’均设置有对应的第二上刮条230’和第二下刮条240’。这样设置清洁装置,吸污通道只能位于双滚刷的上方,脏污在吸污通道内需要抬升的高度增加,其中固体颗粒等回收难度较大,容易残留,且双风道的设置,同样风机配置的情况下,单侧吸力减少,清洁效果差。
现有技术中,还有采用双滚刷的结构,如图2b所示,在前后方向上分别设置前滚刷310’和后滚刷320’,由于前滚刷310’和后滚刷320’临近设置且直径相同,吸污通道的吸污口330’位于前滚刷310’和后滚刷320’的上方,因此,从而导致吸污口330’距离待清洁面较远,而垃圾从待清洁面进入吸污通道距离越远,克服重力做功需要越多,因此对风机的要求也比较高。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地刷10工作时,第一滚刷200对待清洗面的脏污向进风通道130进行汇聚,第二滚刷300对待清洗面的脏污进行拦截或是再次汇聚,汇聚的脏污经过进风通道130被带入到吸污通道120内,保证了清洁效果。相比较于通过翻转式下刮条来再次收集脏污而言,第二滚刷300不仅能保证清洁效果,还可以避免翻转式下刮条存在的不易翻转等问题。并且,第二滚刷300的轴线位于第一滚刷200的转动轴线侧下方,且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在前进方向上(如图4中X-X’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之间形成进风通道130,第一滚刷200与吸污通道120的第一侧壁121接触,第二滚刷300与吸污通道120的第二侧壁122接触,两个滚刷收集的脏污可以通过进风通道130被气流带入到同一吸污通道120内,相比较于旋转轴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的双滚刷地刷而言,无需设置双吸污通道120,避免了风力分散问题,同时吸污口150的高度降低,也进一步降低了对风机的需求。综上,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设计而言,本申请的设计能够降低对风机的要求的同时也能保证清洁效果。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二滚刷300的至少部分结构可以位于第二侧壁122的下方,且由于第二侧壁122靠近安装腔110的一端和第二滚刷300是接触的,如此设置可以使得进风通道130和吸污通道120能够顺畅连通,避免产生脏污死角。具体地,吸污通道120可以具有吸污口150,吸污通道120的吸污口150与进风通道130能够顺畅相接,可以让脏污更好地进入到吸污通道120内。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一滚刷200具有直径D1,第一侧壁121靠近第一滚刷200的一端与待清洗面之间的高度H1,0<H1≤0.6D1。该尺寸能够保证第一滚刷220的脏污能够尽可能被刮下,且被吸入到吸污通道120中。如此设置,在需要达到同样的吸污效果时,可以采用更小功率的风机。或者,采用同功率的风机的情况下,可以达到更好的吸污效果。吸力更集中,减少产生的新的流动死区,进一步保证清洁效果。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二滚刷300具有直径D2,第二侧壁122靠近第二滚刷300的一端与待清洗面之间的高度H2,即脏污要进入吸污通道120必须抬升吸污高度为H2,其中0<H2≤D2,可以保证第二侧壁122能够和第二滚刷300保持良好接触,防止脏污泄漏等问题。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一滚刷200具有直径D1,第二滚刷300具有直径D2,D2<D1,优选的,D2≤0.5D1。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滚刷300的最低处和第一滚刷200的最低处相平齐,且两者均与待清洗面相接触。第二滚刷300与第二侧壁122相接触,即第二滚刷300的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二侧壁122的高度,进而影响吸污口150的高度。第一滚刷200与第一侧壁121相接触,第一滚刷200的直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第一侧壁121的高度。因此,第一滚刷200的直径D1与第二滚刷300的直径D2之间的差异决定了进风通道130的大小。且第二滚刷300的直径D2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也确定了吸污口150的高度,吸污口150的高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影响脏污进入吸污口150的效率,进而影响清洁效果。本申请中D2≤0.5D1的设置,第二侧壁122的高度可以更适中,脏污更容易进入到吸污通道120内,避免第二滚刷300前方的脏污堆积,吸污效果更好。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二滚刷的直径和第一滚刷的直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而做其他任何设置。
示例性地,参照图6,吸污通道120的中心轴线AB与待清洗面之间形成夹角α,0<α≤60°。在一预定的竖直平面内,第一侧壁121与第二侧壁122之间的中点的连线即为吸污通道120的中心轴线AB。脏污进入到吸污通道120内,需要在吸污通道120内爬坡,夹角α会影响爬坡过程的难度。夹角α过大,脏污需要经过的吸污通道120越陡,清洁难度更大,对风机的需求更高。α≤60°的设置,可以使脏污更好地通过吸污通道120。夹角α可以设置的尽量地小,示例性地,夹角α可以趋近于零甚至等于零。而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洗地机,当污水箱设置在较高位置处,则α角度不能过于小,以防止吸污通道120大角度弯折造成垃圾堵塞,或者防止因α角度过小地刷10的占地面积过大影响清洁的便利性。
示例性地,地刷10还包括第一供水管道,该第一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源可以是设置在地刷10上的清水箱中的清水,也可以是清洁设备中清水箱中的清水,第一供水管道的另一端将清水引到第一滚刷200附近,以对第一滚刷200进行供水,润湿第一滚刷200,以对待清洗面进行湿式清洁,或是利用清水对第一滚刷200进行自清洁。
示例性地,地刷10还包括第二供水管道,该第二供水管道的一端与水源连接,水源可以是设置在地刷10上的清水箱中的清水,也可以是清洁设备中清水箱中的清水,第二供水管道的另一端将清水引到第二滚刷300附近,以对第二滚刷300进行供水,润湿第二滚刷300,以对待清洗面进行湿式清洁,或是利用清水对第第二滚刷进行自清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地刷10可以只有第一供水管道,也可以只有第二供水管道,也可以同时具有第一供水管道和第二供水管道。
示例性地,如图5-6所示,第一滚刷可以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一刮条410,第一刮条410设置在第一本体上且与第一滚刷200接触。第一刮条410可以将第一滚刷200上的脏污刮下,刮下的脏污被吸至吸污通道120内。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一刮条410可以包括有第一连接部411以及与第一连接部411相连的第一刮抵部412。第一连接部411可以连接于第一本体,第一刮抵部412可以与第一滚刷200过盈接触。第一刮抵部412可以朝远离第一连接部41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即向左并向下倾斜设置)。或者,第一刮抵部412可以向直接与第一滚刷200相抵。这样,通过第一连接部411实现第一刮条410与底座100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刮抵部412实现第一刮条410对第一滚刷200上脏污的刮除,结构设置简单、合理。其中,第一刮抵部412可以朝第一滚刷200并向第二侧壁122倾斜,刮除效果更好。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一侧壁121具有位于吸污通道120外的外侧面,第一连接部411可以设置在外侧面上。第一滚刷200沿第一方向O-O’转动时,第一滚刷200与第一刮抵部412的下表面相接触,这样设置的第一刮抵部412可以更好地防止刮下来的脏污落至进风通道130外,保证外部的清洁。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可以设置在第一侧壁的内侧面上。第一滚刷和底座之间可以是分体设置的,也可以是一体设置。且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刮条410配合第一供水管道能够更好的实现湿式清洁,以及垃圾的回收,同时也能利用第一刮条410和第一供水管道供应的清水为第一滚刷200进行自清洁。
示例性的,如图6所示,第一滚刷200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和第二滚刷300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均以最短路径朝向进风通道130转动,即第一滚刷200的转动方向为O-O’,第二滚刷300的转动方向为O’-O,转动方向相反,以将脏污向进风通道130汇聚,进而通过进风通道130吸入至吸污通道120中,实现脏污的回收。同时,由于第二滚刷300是转动的,可以进一步提高清洁效率。
示例性地,第一滚刷200可以连接有第一驱动件,第二滚刷300可以连接有第二驱动件。在地刷10工作时,第一驱动件可以带动第一滚刷200沿第一方向O-O’转动,第二驱动件可以带动第二滚刷300沿第二方向O’-O转动,第一方向O-O’与第二方向O’-O相反,使第一滚刷200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和第二滚刷300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均以最短路径朝向进风通道130转动。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由不同的驱动件带动转动。也就是说,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的转动是彼此完全独立的,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的转向和转速均相对独立,不会互相影响。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的转向和转速均可以为可调的,可以根据使用需求的不同来调节。第一滚刷200沿第一方向O-O’转动,第二滚刷300沿第二方向O’-O转动,这样可以使两个滚刷上的脏污更好地落在两者之间,并通过吸污通道120吸走,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清洁效果好。
示例性地,地刷10可以包括有驱动件,驱动件可以分别与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连接。在地刷10工作时,驱动件可以带动第一滚刷200沿第一方向O-O’转动并带动第二滚刷300沿第二方向O’-O转动,第一方向O-O’可以与第二方向O’-O相反,使第一滚刷200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和第二滚刷300靠近待清洗面的部分均以最短路径朝向进风通道130转动。具体地,第一滚刷200可以通过第一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第二滚刷300可以通过第二连接件与驱动件连接。其中,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可以为从动轮,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主动轮,主动轮带动从动轮转动,以实现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的转动。这样,通过一个驱动件同时对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进行驱动,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第一滚刷200沿第一方向O-O’转动,第二滚刷300沿第二方向O’-O转动,这样可以使两个滚刷上的脏污更好地落在两者之间,并通过吸污通道120吸走,结构设置简单、合理,清洁效果好。
示例性地,结合参照图5和6,第二侧壁122可以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刮条430,第二刮条430可以设置在第二本体上且与第二滚刷300接触。第二刮条430与第二滚刷300接触,随着第二滚刷300的转动,可以刮下第二滚刷300上的脏污。即,第一刮条410可以刮下第一滚刷200上的脏污,第二刮条430可以刮下第二滚刷300上的脏污,使两个滚刷上的脏污都得到清理,清理下来的脏污通过进风通道130进入到吸污通道120内,进一步保证清洁效果。第二刮条430可以单独的结构,该结构安装于底座100上。或者,第二刮条430也可以是与底座100一体成型的。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二刮条430可以包括有第二连接部431以及与第二连接部431相连的第二刮抵部432。第二连接部431可以连接于第二本体。第二刮抵部432可以与第二滚刷300过盈接触。第二刮抵部432可以沿远离第二连接部431的方向向下倾斜设置(即向左并向下倾斜设置)。或者,第二刮抵部432可以向直接与第二滚刷300相抵。通过第二连接部431实现第二刮条430与底座100之间的连接,通过第一刮抵部412随着第二滚刷300的转动实现第二刮条430对第二滚刷300上脏污的刮除,结构设置简单、合理。其中,第二刮抵部432可以朝第二滚刷300并向远离第一侧壁121的方向倾斜,刮除效果更好。
示例性地,参照图6,第二侧壁122具有位于吸污通道120内的内侧面,第二连接部431可以设置在内侧面上。第二滚刷300沿第二方向O’-O转动时,第二滚刷300与第二刮抵部432的上表面相接触,这样设置的第二刮抵部432可以更好地防止刮下来的脏污落至进风通道130外,保证外部的清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参照图3,该清洁装置可以包括机身以及上述任意一种地刷10,地刷10与机身50连接。底座100可以安装至机身50上,也可以是机身50的一部分。由于本地刷10采用了上述任一种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因此该清洁装置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除此之外,该清洁装置还可以包括风机510、污水箱520、控制元件等。风机510、污水箱520和控制元件等可以具有现有的或未来可能出现的各种结构,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示例性地,控制元件可以对第一滚刷200和第二滚刷300分别进行控制,包括但不限于对转向、转速和转动时间等的控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一种清洁装置,该清洁装置包括上述任意一种地刷10,该地刷10本身形成了一种清洁装置的整体,例如清洁机器人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区域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部件或特征与其他部件或特征的区域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区域相对术语不但包含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还包括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部件被整体倒置,则部件“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上方”或“在其他部件或特征之上”的将包括部件“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部件或构造之下”的情况。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此外,这些部件或特征也可以其他不同角度来定位(例如旋转90度或其他角度),本文意在包含所有这些情况。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实用新型已经通过上述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应当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只是用于举例和说明的目的,而非意在将本实用新型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范围内。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教导还可以做出更多种的变型和修改,这些变型和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以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附属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范围所界定。
Claims (11)
1.一种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底部开口的安装腔以及与所述安装腔连通的吸污通道,所述吸污通道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所述第一侧壁比所述第二侧壁更远离待清洗面;
第一滚刷,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与所述待清洗面接触,所述第一滚刷与所述第一侧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接触;以及
第二滚刷,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且通过所述开口可与所述待清洗面接触;
其中,所述第二滚刷的轴线位于所述第一滚刷的转动轴线侧下方,且所述第二滚刷和所述第一滚刷在所述地刷的前进方向上间隔设置以形成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吸污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滚刷与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安装腔的一端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滚刷的至少部分结构位于所述第二侧壁的下方;和/或,
所述第一滚刷具有直径D1,所述第一侧壁靠近所述第一滚刷的一端与所述待清洗面之间的高度H1,0<H1≤0.6D1;和/或,
所述第二滚刷具有直径D2,所述第二侧壁靠近所述第二滚刷的一端与所述待清洗面之间的高度H2,0<H2≤D2;和/或,
所述第一滚刷具有直径D1,所述第二滚刷具有直径D2,0<D2≤0.5D1;和/或,
所述吸污通道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待清洗面之间形成夹角α,0<α≤6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供水管道,所述第一供水管道为所述第一滚刷供水;和/或,
第二供水管道,所述第二供水管道为所述第二滚刷供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包括第一本体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第一刮条,所述第一刮条包括有第一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的第一刮抵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本体,所述第一刮抵部与所述第一滚刷过盈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侧壁具有位于所述吸污通道外的外侧面,所述第一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外侧面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滚刷靠近所述待清洗面的部分和所述第二滚刷靠近所述待清洗面的部分均以最短路径朝向所述进风通道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滚刷连接有第一驱动件,所述第二滚刷连接有第二驱动件,在所述地刷工作时,所述第一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滚刷沿第一方向转动,所述第二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二滚刷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或,
所述地刷包括有驱动件,所述驱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滚刷和所述第二滚刷连接,在所述地刷工作时,所述驱动件带动所述第一滚刷沿第一方向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滚刷沿第二方向转动,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包括第二本体和第二刮条,所述第二刮条设置在所述第二本体上且与所述第二滚刷接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刮条包括有第二连接部以及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连的第二刮抵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本体,所述第二刮抵部与所述第二滚刷过盈接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地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壁具有位于所述吸污通道内的内侧面,所述第二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内侧面上。
11.一种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身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地刷,所述地刷与所述机身连接;或
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地刷。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94071.2U CN221711810U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地刷及清洁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594071.2U CN221711810U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地刷及清洁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711810U true CN221711810U (zh) | 2024-09-17 |
Family
ID=926912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594071.2U Active CN221711810U (zh) | 2023-12-26 | 2023-12-26 | 地刷及清洁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711810U (zh) |
-
2023
- 2023-12-26 CN CN202323594071.2U patent/CN221711810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006615B (zh) | 一种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 |
CN111973073B (zh) | 一种智能扫拖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 |
CN112006614B (zh) | 一种智能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 |
CN112401762A (zh) | 一种集成站及其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111973091B (zh) | 一种智能扫拖机器人的集成站 | |
CN111973090B (zh) | 一种拖吸清洁机器人的集成站 | |
CN213046744U (zh) | 清洁装置及清洁机器人 | |
CN221711810U (zh) | 地刷及清洁装置 | |
CN113679304A (zh) | 一种清洁机系统 | |
US20230284856A1 (en) | Handheld Cleaning Device | |
CN208825064U (zh) | 一种极片辊压机的自动擦辊装置 | |
CN215714909U (zh) | 一种环卫车吸盘及具有其的环卫车 | |
CN215838796U (zh) | 一种清洁机系统 | |
CN216317384U (zh) | 一种自移动清洁机器人 | |
CN214433997U (zh) | 一种集成站及其清洁机器人系统 | |
CN210151636U (zh) | 一种设有回流通道的清扫机构 | |
CN212223712U (zh) | 一种清扫车垃圾收集装置 | |
CN215534030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模块及清洁机 | |
CN114305233A (zh) | 清洁系统 | |
CN219206749U (zh) | 清洁头及洗地机 | |
CN220778262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结构及清洁机 | |
CN220442591U (zh) | 一种清洁设备 | |
CN219109328U (zh) | 一种污水收集装置及扫拖一体清洁机器人 | |
CN220344302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结构及清洁机 | |
CN218852579U (zh) |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清洁模块及清洁机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