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615486U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615486U CN221615486U CN202323239707.1U CN202323239707U CN221615486U CN 221615486 U CN221615486 U CN 221615486U CN 202323239707 U CN202323239707 U CN 202323239707U CN 221615486 U CN221615486 U CN 2216154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splay substrate
- display
- distance
- source driving
- flexible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8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01100274255 Arabidopsis thaliana CHER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1
- 101100256906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train ATCC 204508 / S288c) SIC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9
- RVCKCEDKBVEEHL-UHFFFAOYSA-N 2,3,4,5,6-pentachlorobenzyl alcohol Chemical compound OCC1=C(Cl)C(Cl)=C(Cl)C(Cl)=C1Cl RVCKCEDKBVEEH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621 AMOLE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01 electroluminesc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显示区设置的边框区,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像素;边框区包括位于边框区至少一侧的栅极驱动电路,为多个像素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位于边框区与所述至少一侧相邻的第一侧的源极驱动电路,用于为多个像素提供显示信号;其中,源极驱动电路包括沿着第一方向在边框区的第一侧依次排布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以及与栅极驱动电路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小于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第二距离。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AMOLED(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管)的不断发展,基于AMOLED的中大尺寸柔性显示将是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随着新技术的发展也带来新的挑战,例如,如何降低信号传输路径的负载电阻以确保信号传输损耗一致性、如何降低显示基板尺寸等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其能够缩减用于提供各种驱动信号的行方向印刷电路板的横向尺寸并且能够增大为栅极驱动电路提供的信号走线宽度以减轻负载电阻过大的问题。
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边框区,其中,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像素;所述边框区包括:位于所述边框区相对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多个像素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以及位于所述边框区与所述至少一侧相邻的第一侧的源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多个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在所述边框区的第一侧沿着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以及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柔性电路板和信号板;其中,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侧且位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并且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一一对应电连接;以及所述信号板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侧且位于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将来自信号板的信号提供给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其中,所述信号板的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比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中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更接近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板的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处于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中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基板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侧分别对应的至少一组引线,其中,每组引线包括多条引线,所述至少一组引线从其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引出至其对应的柔性电路板,在该柔性电路板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长度后引出并且电连接至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引线包括至少三个区段,所述至少三个区段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沿着大致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从所述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延伸到所述对应的柔性电路板,第二区段沿着第一方向在所述对应的柔性电路板中延伸,第三区段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柔性电路板延伸出然后电连接到所述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用以将来自所述信号板中有关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被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电平转换后的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后传输至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所述第一区段中每条引线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宽度和/或所述第二区段中每条引线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区段中每条引线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三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三个区段还包括第四区段,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位置,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以对所述被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电平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测试。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四区段中的每条引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四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和/或第三宽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侧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侧的第一栅极驱动阵列和在第四侧的第二栅极驱动阵列;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最靠近第三测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1,最靠近第四侧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a2,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以及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满足关系:a1<b和a2<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满足关系:a1=a2=Kb,其中K的范围为1/4至3/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越靠近所述中心线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越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除了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之外,其他相邻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a1,其中,a1<b。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中与所述第三侧最接近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与所述第四侧最接近的第六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大于其他柔性电路中的每个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的宽度。
本申请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如上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以及与所述显示基板对置的彩膜基板。
本申请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实施例的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通过参考附图对详细示例实施例进行描述,以上和其它特征和优点对本领域技术人员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为相关技术的OLED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的OLED显示基板的部分走线示意图;
图3为相关技术的OLED显示基板的A处走线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OLED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OLED显示基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的OLED显示基板的部分走线示意图;以及
图7为本公开实施例的OLED显示基板的B处走线的方法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性实施例对本公开所提供的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附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大小不反映真实比例,目的只是为了便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内容的理解。
应当理解的是,尽管本文中可以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元件,但是这些元件不应受这些术语的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区分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二元件或第三元件等,并且类似地,第二元件可以被称为第一元件或第三元件等。
需要说明的是,下文中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为任意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相交,例如显示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一侧AS和第二侧BS,相对的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其中第一侧AS连接在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之间,第一方向可以为显示基板的第一侧AS的延伸方向(例如行方向),第二方向可以为显示基板的第三侧CS的延伸方向(例如列方向),为了便于描述,下文中以第一方向为平行于显示基板的下侧的行方向(X方向),第二方向为平行于显示基板的右侧的列方向(Y方向),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互相垂直或近似垂直为例进行说明。
本公开实施例不限于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而是包括基于制造工艺而形成的配置的修改。因此,附图中例示的区具有示意性属性,并且图中所示区的形状例示了元件的区的具体形状,但并不是旨在限制性的。
目前中大尺寸AMOLED系统多由一颗时序控制器TCON(Timing controller,时序控制器,其包括电路板PCBA)搭配几颗SIC(源极驱动芯片,Source IC)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常规设计中,为满足各个通道的负载电阻(RC loading)一致性,多个源极驱动芯片SourceIC均匀分布于显示基板的下侧并且沿着显示基板的横向方向依次排布,栅极驱动电路GOA单元位于显示基板两侧,从时序控制器TCON输出的所需栅极驱动电路GOA的信号(简称为所需GOA信号)被源极驱动芯片SIC进行电平转换后从源极驱动芯片SIC的外引脚接合(OLB)端输出到显示基板两侧的栅极驱动电路GOA单元。时序控制器TCON的信号板PCBA横向方向(X方向,第一方向X)尺寸受限于源极驱动芯片SIC的布局、显示基板连接器X方向尺寸、将源极驱动芯片与信号板PCBA连接起来的柔性电路板(FPC)分布和RC loading等。因此,为了缩减印刷电路板PCBA的X方向尺寸等,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面临的技术问题。
目前为了边框更窄,显示基板的设计尽可能减小显示基板下侧纵向方向(Y方向)宽度,使得所需GOA信号从源极驱动芯片SIC到达显示基板两侧的栅极驱动电路单元走线很细,如图2和图3中的A处所示。具体地,如图3所示,走线在Y方向(第二方向Y)上的总宽度T,由于显示基板下侧纵向方向宽度限制,因此走线总宽度T较小,导致每条走线很细。由于走线很细,负载电阻RC loading较大,此时在X方向上最靠近显示基板一侧的源极驱动芯片SIC与该侧之间的距离为D。在此情况下,如果将源极驱动芯片SIC向中心偏移,使其对应处的信号板在X方向上的宽度也无法减小。即,在相关技术中,由于源极驱动芯片SIC无法向中心偏移,因为越偏移,距离显示基板两侧的栅极驱动电路GOA越远,负载电阻越大。因此,在无法向中心移动边缘源极驱动芯片SIC的情况下,信号板PCBA的X方向宽度无法变小。
基于此,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其可以至少决绝一部分上述问题。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的显示基板的显示区AA包括呈阵列排布的多个像素,例如,每三种不同颜色的像素,例如红色像素(图4中R)、绿色像素(图4中G)、蓝色像素(图4中B),组成一个像素单元;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像素的颜色可以根据每个像素中的发光器件的颜色而定;例如: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为红光,此时将该像素称之为红色像素;当然,若显示基板中的各个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均相同,例如各个发光器件所发出的光均为白光,此时,则根据应用该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中,与该显示基板相对设置的彩膜基板中彩膜的颜色而定;例如:某一像素所对应的彩膜基板上彩膜的颜色为红色,则将该像素称之为红色像素。图4给出一种示例性的显示基板的具体结构;该显示基板包括多列数据线DATA、多行栅线GATE,多条栅线GATE沿第一方向(例如图4中X方向)延伸,多条数据线DATA沿第二方向(例如图4中Y方向)延伸,栅线GATE和数据线DATA交叉设置,并在交叉位置处限定出像素;位于同一行的各个像素连接同一条栅线GATE,位于同一列的各个像素连接同一条数据线DATA。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基板可以为任意形状,例如矩形、圆形、六边形等,为了便于说明,以下皆以显示基板为矩形为了进行说明。矩形的显示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AS和第二侧BS,相对设置的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以下以第一侧AS为下侧、第二侧BS为上侧,第三侧CS为左侧、第四侧DS为右侧为例进行说明。
如图4所示,显示基板的显示区外围为边框区BB,具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AS和第二侧BS、相对的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均设置了栅极驱动阵列(GateDriver on Array,GOA),连接至多条栅线GATE,用以向各条栅线GATE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仅仅在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中的一侧设置栅极驱动阵列来实现单边驱动。第一侧AS为用于向多条数据线DATA提供显示信号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SIC、柔性电路板FPC和时序控制器TCON(例如包括如图4所示的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的线路板PCBA)相连的一侧,第一侧AS还可以设置其他部件,例如将多个源极驱动芯片SIC连接至对应的数据线DATA的连接器,本公开对此不进行限制。与如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的显示基板中设置在第一侧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SIC均匀分布不同,如图4所示的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距离栅极驱动电路GOA最近的两个相邻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SIC2在第一方向X上二者之间的第一距离a1小于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CENTER最近的两个相邻的中心源极驱动芯片SICR1和SICR2之间的第二距离b。
在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包括相对的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与设置在第三侧CS的第一栅极驱动阵列最近的两个相邻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SIC2在第一方向X上二者之间的第一距离a1和与设置在第四侧DS的第二栅极驱动阵列最近的两个相邻的第五源极驱动芯片SIC5和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在第一方向X上二者之间的第三距离a2均小于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CENTER最近的两个相邻的中心源极驱动芯片SICR1和SICR2之间的第二距离b,即第一距离、第三距离和第二距离满足关系:a1<b和a2<b。
即,在显示基板的相对的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最靠近第三侧CS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最靠近第四侧DS的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均朝向显示基板的显示区的中心线CENTER方向移动,以减小显示面板的源极驱动芯片横向边缘所占据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距离、第二距离和第三距离例如可以满足关系:a1=a2=Kb,其中K的范围为1/4至3/4。
本公开不限于将靠近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处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移动,其他位置的源极驱动芯片也可以向中心线移动。例如,越靠近中心线CENTER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越大。
由于源极驱动芯片SIC向中心线移动,第三侧CS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第二源极驱动芯片SIC2之间的间距由b变为a1,第四侧DS的第五源极驱动芯片SIC5和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之间的间距b变为a2,其中a1<b,a1<b,则显示面板所需的信号传输线路和其他源极驱动芯片信号传输路线均会向中心线方向移动,因此缩小软硬线路板(FOB)键合尺寸,缩减电路板PCBA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节约电路板PCBA制作成本。本公开中不限于将显示基板的第三侧CS和第四侧DS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向中心线CENTER方向移动,例如,也可将其他所有的源极驱动芯片SIC向中心线方向移动,例如,越靠近中心线CENTER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越大a1<b1<……<b,a2<b2<……<b,以此来减小软硬线路板(FOB)键合尺寸,从而减小电路板PCBA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例如,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除了与显示区AA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CENTER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SICR1和SICR2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之外,其他相邻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a1,其中,a1<b。在该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相关技术基础上,除了与中心线CENTER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SICR1和SICR2之间的距离保持为第二距离b之外,其他源极驱动芯片均向中心线CENTER方向移动,使得除了源极驱动芯片SICR1和SICR2之外的其他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均缩小为a1,以此方式来将其他源极驱动芯片均向中心线方向移动,从而进一步释放源极驱动芯片所在行的左右边缘占据的空间,为信号传输路径走线提供了更大的布局空间。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向中心线CENTER移动源极驱动芯片SIC,例如至少将靠近第三侧和第四侧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向中心线CENTER方向移动,从而可以缩小电路板PCBA在第一方向上的尺寸,例如,可以将电路板PCBA的靠近第三侧CS的边缘向中心线CENTER方向缩进第一缩减长度ΔX1,而将电路板PCBA的靠近第四侧DS的边缘向中心线CENTER方向缩进第二缩减长度ΔX2。例如,第一缩减长度ΔX1可以等于第二缩减长度ΔX2。在仅仅向中心线CENTER移动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时,第一缩减长度ΔX1可以小于等于b-a1,即,电路板PCBA缩减的尺寸可以小于等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向中心线CENTER方向移动的距离。
图5所示的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显示基板的下侧设置了多个沿着第一方向X依次排列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SIC。在该实施例中,仅仅将最靠近第三侧和第四侧的最左侧源极驱动芯片SIC和最右侧源极驱动芯片SIC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方向移动,即,靠近第三侧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SIC之间的第一距离a1和靠近第四侧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SIC之间的第三距离a2均小于其他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SIC之间的第二距离b。这种情况下,如图5所示,可以相应地缩进靠近第三侧的对应柔性电路板FPC,使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从L11减小为L10,并且可以相应地缩进靠近第四侧的对应柔性电路板FPC,使其在第一方向X上的宽度从L11减小为L10,而对应的电路板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可以从Lpcbao减小到Lpcba。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设置电路板、柔性电路连接板和源极驱动芯片的整个下侧的布局均向显示区的中心方向移动,从而使得显示基板的整个下侧边缘所占据的空间被释放出来,显著减小了显示基板的下边框面积。
图5仅仅示出了一个实施例。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进一步如图4所示,本公开的显示基板中对应于所缩进的第三侧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的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不会被相应地缩进,而是进一步向外扩充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例如图4所示,靠近第三侧的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在第一方向X上的长度从第二长度L2扩大为第一长度L1,从而使得信号板PCBA的最靠近栅极驱动电路GOA的边缘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AS上的正投影处于多个柔性电路板中最靠近栅极驱动电路GOA的边缘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AS上的正投影和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最靠近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之间,即,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相对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信号板PCBA而言向第三侧突出,将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相对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突出的部分称为第一突出部;类似地,第六柔性电路板FPC6相对于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和信号板PCBA而言向第四侧突出,将第六柔性电路板FPC6相对于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突出的部分称为第二突出部。
如图4所示,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显示基板在第三侧CS还包括第一组引线,显示基板在第四侧DS还包括第二组引线。第一组引线和第二组引线均包括多条引线,每条引线如箭头D方向所示从其对应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或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引出至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或第六柔性电路板FPC6中并且在其中延伸一定长度后引出到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GOA中,还可以参见图6中B处部分及图7所示的B处的放大图所示。
具体地,如图4所示,每条引线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三个区段,第一区段S1、第二区段S2和第三区段S3。在靠近第三侧CS的位置,第一区段S1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引出并且沿着大致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区段S2沿着第一方向X在最靠近第三侧CS的栅极驱动电路GOA的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中延伸,第三区段S3沿着第二方向Y从所述柔性电路板延伸出并且电连接到最靠近第三侧CS的栅极驱动电路GOA。如图4所示,第一区段S1中每条引线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宽度W1小于第二区段S2中每条引线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宽度W2和/或小于第三区段S3中每条引线的第三宽度W3;类似地,在靠近第四侧DS的位置,第一区段S1从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引出并且沿着大致与第一方向X交叉的第二方向Y延伸,第二区段S2沿着第一方向X在最靠近第四侧DS的栅极驱动电路GOA的第六柔性电路板FPC6中延伸,第三区段S3沿着第二方向Y从第六柔性电路板FPC6延伸出并且电连接到最靠近第四侧DS的栅极驱动电路GOA。
如图4所示,由于至少靠近第三侧CS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和靠近第四侧DS的第六源极驱动芯片SIC6向中心方向移动,并且将引线主要部分布局到在第二方向Y上尺寸较大的柔性电路板中,因此第一区段S1中每条引线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一宽度W1以及第二区段S2中每条引线在第二方向上的第二宽度W2均可以设计得较大,例如线宽可以做到大于等于50μm,而两条相邻布线之间的距离可以设置为50μm,增大信号传输路径的线宽从而可以减小信号传输路径的负载电阻。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可以根据工艺条件设置为相等,并且可以设置为均大于第三区段S3中每条引线的第三宽度W3。
如图7所示,本公开实施例的显示基板中最靠近左侧(第三侧CS)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从第三侧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CENTER方向移动b-a距离,这些预留下来的空间可以用于容纳信号传输线,以增大每条信号传输引线的宽度,减小引线的负载电阻,从而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确保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如图4所示,进一步地,每组引线还包括第四区段S4,第四区段S4中的每条引线的一端通过第一区段S1和第二区段S2之间的连接点N1连接至第一区段S1,其另一端连接至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中用于对上述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中传输的信号进行测试。如图4所示,第四区段S4中的每条引线沿着第二方向Y的第四宽度W4可以设置为等于第二宽度W2。由于第二区段S2和第四区段S4均沿着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中延伸,而由于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比较大,因此可以设置相对较宽的引线,以降低信号传输线的负载电阻。
进一步如图4所示,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除了包括了外引脚接合端OLB外,还包括了信号输入端IN。信号板PCBA中有关栅极驱动电路GOA的GOA信号经由对应的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后通过信号输入端IN被引入到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中,在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中进行电平转换后,再通过外引脚接合端OLB依次经由第一区段S1、第二区段S2和第三区段S3后将电平转换后的有关栅极驱动电路GOA的GOA信号引入至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GOA中。
如图7所示,靠近第三侧CS的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CENTER缩进了距离b-a,预留下来的边缘空间用于更好地布局引线,使得从第一源极驱动芯片SIC1的外引脚接合端OLB输出的GOA信号的信号传输路径的引线宽度可以加大,并且可以将加宽的信号传输路径进一步布局在第一柔性电路板FPC1中,因此降低GOA信号的传输路径的负载电阻,确保信号传输的可靠性和准确性,从而也确保了显示质量。
基于以上,本公开的显示基板中,如图4和图5所示,采用了新的驱动芯片布局,使得最靠近左侧和右侧栅极驱动电路GOA的源极驱动芯片布局为向显示基板的中心线CENTER移动,使得边缘的源极驱动芯片SIC向中心移动,同时将源极驱动芯片SIC的外引脚接合端OLB输出的GOA信号或显示基板的其他信号经由对应的柔性电路板FPC传输到显示基板。如图4所示,使得经过边缘的柔性电路板FPC中延伸的GOA信号走线更宽,以此来减小负载电阻(RC loading),解决由于源极驱动芯片向中心移动导致的GOA走线变长而导致的负载电阻RC loading变大的问题。以此方式,既可以减小线路板PCBA在第一方向X上的尺寸,又可以降低GOA信号传输线路的负载电阻,从而改善显示基板的显示质量。
在本公开的第二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显示基板以及与其对置的对置基板,该对置基板例如为彩膜基板。
在包括如上实施例的显示基板的显示面板中,至少使得显示区下方设置的边缘区域的源极驱动芯片向显示区的中心线方向移动,采用这样的设计,一方面,由于边缘处的源极驱动芯片被向中心移动,因此能够减小对应设置的对显示面板提供各信号的例如时序控制器的线路板的长度,降低制备成本;另一方面,从时序控制器的线路板向栅极驱动电路提供的GOA信号的传输路径的走线宽度可以被提高,从而降低信号传输路径的负载电路,从而减小传输路径对信号的损耗,改善了显示面板的显示质量。
在本公开的第三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基板。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产品或部件。对于该显示装置的其它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均为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具有的,在此不做赘述,也不应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进一步地,显示装置还可以包括多种类型的显示装置,例如液晶显示装置,有机电致发光(OLED)显示装置,迷你二极管(Mini LED)显示装置,在此不做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公开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公开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5)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显示区和围绕所述显示区设置的边框区,其中,所述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像素;
所述边框区包括:
位于所述边框区相对两侧中至少一侧的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多个像素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以及
位于所述边框区与所述至少一侧相邻的第一侧的源极驱动电路,用于为所述多个像素提供显示信号,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包括在所述边框区的第一侧沿着第一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以及
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距离小于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还包括多个柔性电路板和信号板;其中,
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侧且位于所述源极驱动电路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并且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与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一一对应电连接;以及
所述信号板位于所述边框区的第一侧且位于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的远离所述显示区的一侧,并且与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将来自信号板的信号提供给所述源极驱动电路和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其中,所述信号板的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比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中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更接近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信号板的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处于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中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和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最靠近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边缘在所述显示基板的第一侧上的正投影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基板,还包括与所述至少一侧分别对应的至少一组引线,
其中,每组引线包括多条引线,所述至少一组引线从其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引出至其对应的柔性电路板,在该柔性电路板中沿着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第一长度后引出并且电连接至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每组引线包括至少三个区段,所述至少三个区段包括第一区段、第二区段和第三区段,第一区段沿着大致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从所述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延伸到所述对应的柔性电路板,第二区段沿着第一方向在所述对应的柔性电路板中延伸,第三区段在第二方向上从所述柔性电路板延伸出然后电连接到所述对应的栅极驱动电路,用以将来自所述信号板中有关栅极驱动电路的驱动信号被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电平转换后的信号依次通过所述第一区段、所述第二区段和所述第三区段后传输至所述栅极驱动电路;以及
所述第一区段中每条引线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宽度和/或所述第二区段中每条引线的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二宽度大于所述第三区段中每条引线沿着第一方向的第三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至少三个区段还包括第四区段,其一端连接至所述第一区段和所述第二区段之间的位置,其另一端连接至所述柔性电路板用以对所述被对应的源极驱动芯片电平转换后的信号进行测试。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四区段中的每条引线沿着所述第二方向的第四宽度等于所述第二宽度和/或第三宽度。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至少一侧包括相对的第三侧和第四侧,所述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三侧的第一栅极驱动阵列和在第四侧的第二栅极驱动阵列;
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最靠近第三测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一距离a1,最靠近第四侧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三距离a2,所述源极驱动芯片中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以及
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三距离和所述第二距离满足关系:a1<b和a2<b。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第一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和所述第三距离满足关系:a1=a2=Kb,其中K的范围为1/4至3/4。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越靠近所述中心线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越大。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源极驱动芯片中,除了与所述显示区在第一方向上的中心线最近的两个相邻的源极驱动芯片之间的距离为第二距离b之外,其他相邻的两个源极驱动芯片之间在第一方向上的距离均为第一距离a1,其中,a1<b。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基板,其中,所述多个柔性电路板中与所述第三侧最接近的第一柔性电路板和与所述第四侧最接近的第六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的宽度大于其他柔性电路中的每个柔性电路板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正投影的宽度。
14.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基板以及与所述显示基板对置的彩膜基板。
15.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显示面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39707.1U CN221615486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3239707.1U CN221615486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615486U true CN221615486U (zh) | 2024-08-27 |
Family
ID=92428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3239707.1U Active CN221615486U (zh) | 2023-11-29 | 2023-11-29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615486U (zh) |
-
2023
- 2023-11-29 CN CN202323239707.1U patent/CN2216154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02725B (zh) |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 |
CN109860142B (zh) | 膜上芯片和包括该膜上芯片的显示装置 | |
CN111323949A (zh) | 阵列基板及显示面板 | |
CN112201155A (zh) | 显示面板 | |
US20200243039A1 (en) | Chip-on-film and display device | |
EP0466376B1 (en) | Driver circuit package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CN114342368A (zh) |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 |
CN113299218A (zh) |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20240062713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1951682B (zh)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087698B2 (en) | Wiring substrate, array substrate and light emitting module having control regions arranged into control region rows and control region columns | |
CN221615486U (zh)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1735700B2 (en) | Display device | |
KR20220023913A (ko) |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 |
US20230186843A1 (en) |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15019712B (zh) | 驱动芯片及终端设备 | |
CN115411081A (zh) |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531915B (zh) |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CN114596777A (zh) | 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 |
KR100644846B1 (ko) | 다층 배선을 갖는 칩 온 플랙시블 서킷 및 이를 적용한액정표시모듈 | |
CN108594548B (zh) | 液晶面板扇出区及液晶面板 | |
CN219574556U (zh) |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
US12124646B2 (en) | Display panel | |
CN114397786B (zh) | 一种显示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14783365A (zh) |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