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1488536U -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1488536U
CN221488536U CN202420064412.0U CN202420064412U CN221488536U CN 221488536 U CN221488536 U CN 221488536U CN 202420064412 U CN202420064412 U CN 202420064412U CN 221488536 U CN221488536 U CN 2214885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ding
sunshade net
tea tree
column
support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420064412.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红兵
黄胜安
周玉林
李望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gan County Laojunmei Tea Plantation
Original Assignee
Hongan County Laojunmei Tea Plantat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gan County Laojunmei Tea Plantation filed Critical Hongan County Laojunmei Tea Plantation
Priority to CN202420064412.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14885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14885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148853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Supports For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性系茶树遮光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遮光装置不便于调整遮光程度的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遮光网A和遮光网B,由于种植环境不同,因此太阳照射的强度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拉动移动板,就能通过遮阳网A铺开在支撑柱和移动柱之间进行遮光,当太阳照射强度较大时,再通过拉动推板,使得遮阳网B铺开在遮阳网A上方,从而形成双层遮光,当不需要强遮光时,亦能将其推回,从而实现快速调整遮光强度,因而有利用茶树的生长。

Description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性系茶树遮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背景技术
无性系茶树需要适宜的光照条件来进行光合作用,以促进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因此在培育过程中需要进行遮光,来防止长时间暴露在强烈阳光下,从而造成茶树的叶片损伤,但是过度遮阳会导致茶树光合作用受限,影响生长状况,过度遮阴同样也会导致茶树的生长势差、光合作用弱化、产量下降,现有的遮光装置在使用时,不便于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环境条件,来调整遮光程度,因此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会对茶树的生长产生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采用本装置进行工作,从而解决了现有遮光装置不便于调整遮光程度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包括支撑柱,以及设置在支撑柱一侧的移动柱,所述支撑柱与移动柱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遮光强度的调节机构;
调节机构包括设置在支撑柱上表面的连接板A,铰接在连接板A一侧的伸缩杆,以及套设在伸缩杆外表面的遮阳网A,遮阳网A的一端与连接板A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柱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B,连接板B的一侧与伸缩杆的伸缩端铰接,伸缩杆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板,遮阳网A的一端与移动板的一侧相接触,连接板A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遮阳网B,遮阳网B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遮阳网B设置在遮阳网A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B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电动推杆的伸缩端与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板的一侧和推板的一侧均设置有挂钩。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与移动柱之间设置有弹性尼龙绳,弹性尼龙绳的外表面设置有遮阳网C。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设置有尖脚。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柱的底部设置有滑轮。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柱的一侧和移动柱的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现有技术中遮光装置不便于调整遮光程度;而本实用新型通过遮光网A和遮光网B,由于种植环境不同,因此太阳照射的强度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拉动移动板,就能通过遮阳网A铺开在支撑柱和移动柱之间进行遮光,当太阳照射强度较大时,再通过拉动推板,使得遮阳网B铺开在遮阳网A上方,从而形成双层遮光,当不需要强遮光时,亦能将其推回,从而实现快速调整遮光强度,因而有利用茶树的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三。
图中:1、支撑柱;11、尖脚;2、移动柱;21、滑轮;3、调节机构;31、连接板A;32、伸缩杆;33、遮阳网A;34、连接板B;35、移动板;36、遮阳网B;37、推板;4、电动推杆;5、挂钩;6、弹性尼龙绳;7、遮阳网C;8、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结合图1,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包括支撑柱1,以及设置在支撑柱1一侧的移动柱2,支撑柱1与移动柱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遮光强度的调节机构3。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实施例1:
请参阅图1-图4,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表面的连接板A31,铰接在连接板A31一侧的伸缩杆32,以及套设在伸缩杆32外表面的遮阳网A33,遮阳网A33的一端与连接板A31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柱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B34,连接板B34的一侧与伸缩杆32的伸缩端铰接,伸缩杆32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板35,遮阳网A33的一端与移动板35的一侧相接触,连接板A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遮阳网B36,遮阳网B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7,遮阳网B36设置在遮阳网A33的上方,由于种植环境不同,因此太阳照射的强度也不同,大多数情况下,只需要拉动移动板35,就能通过遮阳网A33铺开在支撑柱1和移动柱2之间进行遮光,当太阳照射强度较大时,再通过拉动推板37,使得遮阳网B36铺开在遮阳网A33上方,从而形成双层遮光,当不需要强遮光时,亦能将其推回,从而实现快速调整遮光强度,因而有利用茶树的生长。
连接板B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伸缩端与移动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可以进一步加快收起遮阳网A33的速度,降低工作强度。
移动板35的一侧和推板37的一侧均设置有挂钩5,当需要将遮阳网A33和遮阳网B36同时收起时,可以将两组挂钩5挂起,就能同时推动遮阳网A33和遮阳网B36收起,使得树苗可以及时被阳光照射,补充养分,同理可以一同展开进行遮光。
支撑柱1与移动柱2之间设置有弹性尼龙绳6,弹性尼龙绳6的外表面设置有遮阳网C7,弹性尼龙绳6便于使移动柱2与支撑柱1位置对齐,并且通过遮阳网C7的设置可以更好的对树苗进行遮光。
支撑柱1的底部设置有尖脚11,便于将支撑柱1插入土壤里,从而达到固定的效果。
移动柱2的底部设置有滑轮21,将支撑柱1插入茶树种植区中间后,根据种植区指定长度来拉动移动柱2,从而确定遮光长度,其中滑轮21使移动柱2移动更便捷。
支撑柱1的一侧和移动柱2的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8,位置确定后,打开支撑杆8,使得支撑柱1和移动柱2能被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上。
具体的,将支撑柱1的尖脚11插入土壤里后,再根据种植区指定长度来拉动移动柱2,从而确定遮光长度,并打开支撑杆8,使得支撑柱1和移动柱2能被更稳定的支撑在地面,此时伸缩杆32被拉开,弹性尼龙绳6和遮阳网C7也被打开,再通过拉动移动板35,就能通过遮阳网A33铺开在支撑柱1和移动柱2之间进行遮光,又因为连接板B34和移动板35之间设置有电动推杆4,可以进一步加快遮阳网A33的打开速度,再根据种植环境和不同时段太阳照射的强度,例如,当太阳照射强度较大时,通过拉动推板37,使得遮阳网B36铺开在遮阳网A33上方,从而形成双层遮光,再比如需要阳光直射树苗时,将移动板35的一侧和推板37的一侧的挂钩5挂起,使得电动推杆4同时推动遮阳网A33和遮阳网B36,使得树苗可以被阳光照射,通过以上几种方式,可以调整到适宜树苗生长的光照条件,从而实现快速调整遮光强度,因而有利用茶树的生长,此外,该装置也能快速收起,便于收纳。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包括支撑柱(1),以及设置在支撑柱(1)一侧的移动柱(2),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与移动柱(2)之间设置有用于调节遮光强度的调节机构(3);
调节机构(3)包括设置在支撑柱(1)上表面的连接板A(31),铰接在连接板A(31)一侧的伸缩杆(32),以及套设在伸缩杆(32)外表面的遮阳网A(33),遮阳网A(33)的一端与连接板A(31)的一侧固定连接,移动柱(2)的上表面设置有连接板B(34),连接板B(34)的一侧与伸缩杆(32)的伸缩端铰接,伸缩杆(32)的外表面套设有移动板(35),遮阳网A(33)的一端与移动板(35)的一侧相接触,连接板A(3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遮阳网B(36),遮阳网B(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推板(37),遮阳网B(36)设置在遮阳网A(33)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B(3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电动推杆(4),电动推杆(4)的伸缩端与移动板(35)的一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35)的一侧和推板(37)的一侧均设置有挂钩(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与移动柱(2)之间设置有弹性尼龙绳(6),弹性尼龙绳(6)的外表面设置有遮阳网C(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底部设置有尖脚(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柱(2)的底部设置有滑轮(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1)的一侧和移动柱(2)的一侧均铰接有支撑杆(8)。
CN202420064412.0U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Active CN2214885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64412.0U CN221488536U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420064412.0U CN221488536U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1488536U true CN221488536U (zh) 2024-08-09

Family

ID=92125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420064412.0U Active CN221488536U (zh) 2024-01-11 2024-01-11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148853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8836515U (zh) 一种简易移苗装置
CN221488536U (zh) 一种无性系茶树种苗种植遮光装置
CN103329771A (zh) 一种桃树栽培方法及用于该栽培方法的专用架
US20240122129A1 (en) Method for interplanting grape and polygonatum kingianum in photovoltaic (pv) power plant
CN215223446U (zh) 一种大棚莴笋种植用种植架
CN212786824U (zh) 一种西瓜培育设备
CN210445022U (zh) 一种林业营林用培育装置
CN205093287U (zh) 一种红肉蜜柚种植用幼苗固定装置
CN204634474U (zh) 一种果树摘心器
CN211153026U (zh) 一种防冰雹网用支撑架
CN210519732U (zh) 一种用于柑橘种子育苗的培育装置
CN208675902U (zh) 一种橄榄树种植用育苗装置
CN1149011C (zh) 一种喜树超短周期经济矮林、公益林、种子林的栽培方法
CN2183074Y (zh) 攀藤绿化装置
CN209134932U (zh) 一种西瓜种植用遮阳藤架
CN202340526U (zh) 一种带有一边倒树形培育架的农业大棚
CN216218955U (zh) 一种园林树木种植用矫直装置
CN217826170U (zh) 桃树种植用枝干辅助支撑装置
CN220606770U (zh) 一种新型园林绿化树苗遮阳装置
CN213603501U (zh) 一种水果苗木的遮阳装置
CN221812711U (zh) 一种基于苗木种植用嫁接装置
CN220211255U (zh) 一种树苗生长辅助固定装置
CN215380348U (zh) 一种环保型市政园林用树苗遮阳装置
CN214676876U (zh) 种植袋栽培苗木固定装置
CN221887251U (zh) 一种番茄生长用架秧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