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20536480U -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 Google Patents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536480U
CN220536480U CN202322255159.5U CN202322255159U CN220536480U CN 220536480 U CN220536480 U CN 220536480U CN 202322255159 U CN202322255159 U CN 202322255159U CN 220536480 U CN220536480 U CN 2205364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liquid outlet
outlet nozzle
side cover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255159.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勇
赖展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Blue Moon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Blue Mo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Blue Moon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Blue Moon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255159.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5364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5364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5364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方案属于包装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该容器封闭组件通过对接件裹住容器封闭组件的其它部分,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与对接件对接后,侧盖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和端盖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Description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技术领域
本方案属于包装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背景技术
多数液体产品,是按使用时的合适浓度进行设计的,但其实际有效成分非常低。随着环保运动的兴起,类似产品正被设计成一定比例的浓缩液体,在使用时再按设定的比例释放到稀释容器中与纯净水进行混合。与正常浓度比例的产品相比,浓缩后的产品,无疑减少了包装和运输成本,也减少了资源消耗,达到环保的目的。但是,浓缩液是高浓度的液态产品,如何保证储存运输的安全,如何将浓缩液体便捷且安全的导入稀释容器中,同时满足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是个问题。这个问题也得到一些关注,例如专利文献CN113853345B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试图解决这个技术问题,该方案通过盖组件实现浓缩容器与稀释容器的对接,在两者相向移动的过程中通过预设在盖组件与稀释容器之间的塞子顶开封闭构件而实现启封,启封后浓缩容器的浓缩液直接释放到稀释容器中,人手可不接触到浓缩液体,在安全问题上确实能得到良好的效果。不过,由于封闭构件被顶开后处于无约束状态,可能会阻塞导管,影响容器的释放速度,而且塞子的存在会阻挡浓缩液的释放,导致部分浓缩液无法被利用。
发明内容
本方案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在确保人手可不接触到被包装液体的前提下,解决启封后容器封闭组件本身影响被包装溶液释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封闭第一容器,后借助第二容器启封,方便第一液体从第一容器释放到第二容器。
容器封闭组件包括筒状的对接件和同轴设置于对接件内的筒状的出液嘴、端盖、筒状的侧盖,它们均具有朝向第一容器的第一端、朝向第二容器的第二端、靠近第一容器的第一段和靠近第二容器的第二段;出液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对接件的内壁,端盖通过固定于出液嘴内壁上的支架相距固定于出液嘴的第二端,侧盖套设于出液嘴和端盖上,其第一段的内壁与出液嘴的外壁过盈配合、第二段的内壁与端盖的外壁过盈配合。
对接件的第一端用于对接第一容器、第二端用于对接第二容器,出液嘴第一端用于连通第一容器内部、第二端用于连通第二容器内部,侧盖的外壁设有用于抵靠第二容器的支撑部;第二容器对接过程中,侧盖与端盖之间逐渐形成释放口,第一液体透过支架和释放口释放到第二容器中。
本方案通过对接件裹住容器封闭组件的其它部分,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与对接件对接后,侧盖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和端盖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若对接件、出液嘴和端盖一体成型,则端盖的外径D1与出液嘴的内径D2之间最好满足:D1≤D2,有利于模具设计难度,节省制作成本。相应地,侧盖第一段的内径d1与其第二段的内径d2之间满足:d1>d2,确保侧盖第一段的内壁可以与出液嘴的外壁过盈配合,侧盖第二端的内壁可以与端盖的外壁过盈配合。与此同时,侧盖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相接处形成台阶结构,启封到位时,该台阶结构恰好抵靠出液嘴的第二端,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之间满足:h2<B,确保端盖与侧盖之间可以形成释放口。
优选地,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之间满足:B-h2≥2mm,以便提高第一液体从释放口流出的顺畅性,加大第一液体释放速度。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外壁的高度H满足:h2≈H≥2mm,有利于提高侧盖与端盖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对出液嘴的密封效果。侧盖第一段的高度h1以及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满足:h1-B≥2mm,有利于提高侧盖与出液嘴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对出液嘴的密封效果。
端盖可以被配置为盖状结构,有利于提高端盖的高度以提供密封效果,同时确保由对接件、出液嘴和端盖组成的整体各处壁厚均匀。端盖的内凹面背向出液嘴,确保支架的第二端可以直接连接端盖的第一端,避免形成残液。端盖的第一端可以设为凸向出液嘴的曲面,也可以设为凸向出液嘴的锥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液体残留。同理,连接件的第一端可以设为凹向出液嘴的锥面,也可以设为凹向出液嘴的曲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液体残留。
支架可以被配置为支柱和绕支柱周向阵列设置的多块筋板,支柱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通过筋板连接出液嘴内壁,其第二端连接端盖的第一端。第一液体直接沿着出液嘴的内壁流到释放口,进而释放到第二容器中,即支架不会成为第一液体的阻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释放速度。
侧盖的外围可以套设筒状的旋合部,旋合部的第一端连接支撑部的外壁,其外壁与对接件的内壁螺纹连接,可以防止被其它尖锐物品挤压而误开启,进一步提高储运的安全性。旋合部的内壁用于与第二容器螺纹连接,第二容器与旋合部旋合到位后,第二容器的继续旋进将带动旋合部在对接件中旋进,从而推动侧盖向第一容器移动,从封闭位切换至启封位。优选地,支撑部的第一端和连接件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止逆结构,它们在侧盖旋进到一定程度后发生连接并锁死,使得第二容器可以直接从对接件上卸下,降低使用难度。
支撑部的第一端优选齐平侧盖的第一端,有利于增加对接件与第二容器或旋合部的旋合高度,减少对对接件的高度要求。
第二方面,一种包装系统,包括上述容器封闭组件和被其封闭的第一容器。
第一容器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两个开口的筒状结构,其第一端设为被封盖封闭的进液口,第二端设为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的出液口,对接件一体成形于出液口。
第一容器也可以被配置为具有一个开口的空心结构,其开口设为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的第一开口,对接件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开口。优选地,对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一容器的外壁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止逆结构,使得对接到位的对接件与第一容器相互锁死,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不可拆卸连接,可以防止误操作。
上述包装系统还可以包括与其配合以实现启封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设有供第一液体进入的第二开口,第二开口可拆卸地接入容器封闭组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本方案通过对接件裹住容器封闭组件的其它部分,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与对接件对接后,侧盖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和端盖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附图说明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方案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以下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图1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的立体半剖视图。
图3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的剖视图。
图4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的俯视图。
图5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中侧盖的剖视图。
图6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启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第二开口旋进至与支撑部恰好接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启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的爆炸图。
图10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另一包装系统(启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一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另一包装系统(启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二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启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二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启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二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另一包装系统(启封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容器封闭组件第二实施方式配套使用的另一包装系统(启封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对接件110,连接件120,对接部121,出液嘴130,支架140,支柱141,筋板142,端盖150,侧盖210,支撑部211,旋合部212,第一容器310,第一开口311,封盖320,第二容器410,第二开口411,第一止逆结构012,第二止逆结构02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方案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5示意了容器封闭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该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封闭第一容器310,形成与之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如图6、10;该包装系统只有在第二容器410的配合下才能被启封,形成又一包装系统,如图8、11。其中,第一容器310用于容纳第一液体,尤其是浓缩液(高浓度的液态产品)。第二容器410用于容纳第二液体、或第二液体与第一液体的混合液,该第二液体可以是用于稀释浓缩液的稀释液,如水。第二容器410设有第二开口411,供液体进出第二容器410,尤其供包装于第一容器310的第一液体进入第二容器410。
请参考图1~11,容器封闭组件包括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包括对接件110、出液嘴130和端盖150,第二构件包括侧盖210。容器封闭组件及其各部件均具有使用过程中朝向第一容器310的第一端、朝向第二容器410的第二端、靠近第一容器310的第一段和靠近第二容器410的第二段。
对接件110被配置为筒状结构,其第一端用于对接第一容器310,第二端用于对接第二容器410的第二开口411,从而实现第一容器310与第二容器410的对接。出液嘴130被配置为筒状结构,其同轴设置于对接件110内,第一端用于连通第一容器310内部,第二端用于连通第二容器410内部,从而实现第一容器310内部与第二容器410内部的连通。出液嘴130通过环状的连接件120固定于对接件110内,连接件120的内环连接出液嘴130的第一端,外环连接对接件110的内壁,使得第一容器310内部与第二容器410内部的连通只能通过出液嘴130实现。
端盖150通过支架140相距固定于出液嘴130外且同轴设置于对接件110内,支架140的第一段位于出液嘴130内且固定于出液嘴130的内壁,其第二端从出液嘴130的第二端向外伸出,并连接端盖150的第一端。侧盖210被配置为筒状结构,同轴套设于出液嘴130和端盖150外,其第一段的内壁与出液嘴130的外壁过盈配合,第二段的内壁与端盖150的外壁过盈配合,从而协同端盖150暂时地封闭出液嘴130,使得第一液体可以被完好地包装,满足储运过程的密封要求。
侧盖210的外壁设有支撑部211,用于抵靠从对接件110第二端接入的第二开口411,承受第二容器410施加的推力。侧盖210与对接件110之间留有避让空间,用于避让受推力作用而朝对接件110移动的侧盖210。侧盖210进入避让空间过程中,侧盖210与端盖150之间逐渐形成释放口,第一液体透过支架140和释放口直接释放到第二容器410中。
无论是封闭阶段还是启封阶段,侧盖210完全安装于对接件110内,可防止储存运输过程中受冲击而造成泄漏,只有在第二容器410与对接件110对接后,侧盖210才会被推入避让空间而实现启封,解决被包装液体(尤其是浓缩液)泄漏污染和安全问题。启封后,侧盖210和端盖150仍被约束,两者之间始终保持距离,确保出液嘴130畅通,有利于第一液体快速释放。释放口形成于端盖150的第一端之上,第一液体不会在端盖150上积聚,有利于避免液体残留。
上述容器封闭组件中,对接件110、出液嘴130和端盖150一体成型,端盖150的外径D1与出液嘴130的内径D2之间满足:D1≤D2,有利于模具设计难度,节省制作成本。相应地,侧盖210第一段的内径d1与其第二段的内径d2之间满足:d1>d2,确保侧盖210第一段的内壁可以与出液嘴130的外壁过盈配合,侧盖210第二端的内壁可以与端盖150的外壁过盈配合。与此同时,侧盖210的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相接处形成台阶结构,启封到位时,该台阶结构恰好抵靠出液嘴130的第二端,侧盖210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150与出液嘴130在轴向上的间距B之间满足:h2<B,确保端盖150与侧盖210之间可以形成释放口。
优选地,侧盖210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150与出液嘴130在轴向上的间距B之间满足:B-h2≥2mm,以便提高第一液体从释放口流出的顺畅性,加大第一液体释放速度。侧盖210第二段的高度h2以及端盖150外壁的高度H满足:h2≈H≥2mm,有利于提高侧盖210与端盖15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对出液嘴130的密封效果。侧盖210第一段的高度h1以及端盖150与出液嘴130在轴向上的间距B满足:h1-B≥2mm,有利于提高侧盖210与出液嘴130之间的密封性,从而提高对出液嘴130的密封效果。
此外,若端盖150的外径D1与出液嘴130的外径D3之间满足:D1≥D3,则侧盖210第一段的内径d1与其第二段的内径d2满足:D3≈d1≤d2,出液嘴130不会对侧盖210的移动造成阻碍,即便侧盖210第二段的高度h2超过端盖150与出液嘴130在轴向上的间距B,也可以确保端盖150与侧盖210之间能够形成释放口。
端盖150被配置为盖状结构,有利于提高端盖150的高度以提供密封效果,同时确保由对接件110、出液嘴130和端盖150组成的整体各处壁厚均匀。端盖150的内凹面背向出液嘴130,确保支架140的第二端可以直接连接端盖150的第一端,避免形成残液。端盖150的第一端设为凸向出液嘴130的曲面,也可以设为凸向出液嘴130的锥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液体残留。同理,连接件120的第一端设为凹向出液嘴130的锥面,也可以设为凹向出液嘴130的曲面,有利于进一步避免液体残留。
支架140被配置为包括支柱141和筋板142的结构。筋板142被配置为三块,也可以被配置为四块、五块或更多,它们绕支柱141周向阵列设置。支柱141的第二端连接端盖150的第一端,第一段通过筋板142连接出液嘴130的内壁,第一液体直接沿着出液嘴130的内壁流到释放口,进而释放到第二容器410中,即支架140不会成为第一液体的阻碍,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释放速度。支柱141被配置为实心柱体,当实心柱体的直径小到一定程度时,支架140可以被视为由多块绕轴周向阵列设置的筋板142组成的结构,各筋板142的第二端连接端盖150的第一端,第一段的外侧连接出液嘴130的内壁。
第二容器410的第二开口411通常配置有外螺纹,以便通过普通螺纹盖、带有泵头的螺纹盖等可拆卸地封闭该第二开口411。相应地,对接件110的内壁可以配置内螺纹,该内螺纹的直径和导程与第二开口外螺纹相适配,以便对接件110与第二容器410的第二开口411旋合对接。启封前,支撑部211将对接件110内螺纹分为位于支撑部211与连接件120之间的第i部分和位于支撑部211与对接件110第二端之间的第ii部分,如图7。当侧盖210处于最佳的密封位置时,第ii部分内螺纹的长度超过1/2周,以便引导之后接入对接件110的第二开口411旋进。支撑部211的第一端齐平侧盖210的第一端,有利于减少对对接件110的高度要求。
第二开口411旋进至与支撑部211恰好接触时,第二开口411外螺纹与对接件110内螺纹的旋合角度α≥90°,即第二开口411旋入对接件110大于或等于四分一圈后,再施加作用力于支撑部211打开通道。请参见图7~8,第二开口411的高度h3及启封到位后第二开口411与对接件110的配合高度h4满足:h3>h4,两者之差h3-h4恰好是启封到位后第二容器410与对接件110的配合间隙δ2,第二开口411旋进至与支撑部211恰好接触时第二容器410与对接件110的配合间隙δ1恰好是启封前后侧盖210的移动行程t与配合间隙δ2之和。
图12示意了容器封闭组件的第二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容器封闭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基本相同,同样包括对接件110、出液嘴130、端盖150和侧盖210,同样用于封闭第一容器310(如图13、15),只有在第二容器410的配合下才能被启封(如图14、16),主要区别在于:侧盖210还配置有旋合部212。
请参考图12~16,旋合部212被配置为筒状结构,同轴套设于侧盖210的外围,且位于支撑部211第二端的一侧,其第一端连接支撑部211的外壁。旋合部212的外壁用于与对接件110的内壁螺纹连接,可以防止被其它尖锐物品挤压而误开启,进一步提高储运的安全性。旋合部212的内壁用于与第二开口411的外壁螺纹连接,第二开口411与旋合部212旋合到位后,第二开口411的继续旋进将带动旋合部212在对接件110中旋进,从而推动侧盖210向第一容器310移动,从封闭位切换至启封位。第二开口411旋进至与支撑部211恰好接触时,第二开口411外螺纹与旋合部212内螺纹的旋合角度α≥90°,即第二开口411旋入旋合部212大于或等于四分一圈后,再施加作用力于支撑部211打开通道。
支撑部211的第一端和连接件120朝向支撑部211的一面分别配置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止逆结构012,该第一止逆结构012可以是止逆棘齿。侧盖210受第一开口311带动而旋进到一定程度后,支撑部211上的第一止逆结构012和连接件120上的第一止逆结构012发生连接并锁死;第一液体释放完毕后,逆向旋转第二容器410时,由于第一止逆结构012的存在,侧盖210和和对接件110之间不会随之发生相对转动,二者形成的整体将与第二容器410发生相对转动,使得第二容器410可以直接从对接件110上卸下,降低使用难度。
上述两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构件可以一体成型于第一容器310上,如图6~9和图13~14;也可以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容器310上,如图10~11和图15~16。
对于前者,第一容器310被配置为筒状结构,其第二端设为出液口,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第一构件一体成型于出液口,对接件110的第一端对接第一容器310的第二端。第二容器410的第一端设为进液口,既便于第一容器310和第一构件的一体成型,又便于灌入第一液体,后被封盖320封闭。
对于后者,第一容器310可以被配置为瓶子等普通容器,其具有第一开口311,便于灌入第一液体,后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最后经被启封的容器封闭组件向第二容器410内释放第一液体。连接件120将对接件110分为靠近第一端的第I部分和靠近第二端的第II部分,第I部分通过螺纹连接等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开口311,从而使对接件110、出液嘴130和端盖150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容器310上。对接件110与第一容器310之间配置有第二止逆结构023,如止逆棘齿,使得对接件110在第一容器310上安装到位后便与第一容器310形成一个整体,实现不可拆卸地安装,防止误操作。连接件120朝向第一容器310的一面配置有筒状的对接部121,对接部121的外壁用于与第一开口311的内壁配合。连接件120、对接部121或者两者朝向第一开口311的一面配置有密封圈,用于与第一开口311密封连接。
显然,本方案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方案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方案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封闭组件,用于封闭第一容器,后借助第二容器启封,方便第一液体从第一容器释放到第二容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封闭组件包括筒状的对接件和同轴设置于对接件内的筒状的出液嘴、端盖、筒状的侧盖,它们均具有朝向第一容器的第一端、朝向第二容器的第二端、靠近第一容器的第一段和靠近第二容器的第二段;所述出液嘴的第一端通过连接件连接对接件的内壁,所述端盖通过固定于出液嘴内壁上的支架相距固定于出液嘴的第二端,所述侧盖套设于出液嘴和端盖上,其第一段的内壁与出液嘴的外壁过盈配合、第二段的内壁与端盖的外壁过盈配合;
所述对接件的第一端用于对接第一容器、第二端用于对接第二容器,所述出液嘴第一端用于连通第一容器内部、第二端用于连通第二容器内部,所述侧盖的外壁设有用于抵靠第二容器的支撑部;第二容器对接过程中,侧盖与端盖之间逐渐形成释放口,第一液体透过支架和释放口释放到第二容器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件、出液嘴和端盖一体成型,所述端盖的外径D1小于等于出液嘴的内径D2,所述侧盖第一段的内径d1大于其第二段的内径d2,所述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小于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满足:B-h2≥2mm;和/或
所述侧盖第二段的高度h2、端盖外壁的高度H满足:h2≈H≥2mm;和/或
所述侧盖第一段的高度h1、端盖与出液嘴在轴向上的间距B满足:h1-B≥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支柱和绕支柱周向阵列设置的多块筋板,所述支柱靠近其第一端的部分通过筋板连接出液嘴内壁,其第二端连接端盖的第一端;和/或
所述端盖的第一端设为凸向出液嘴的曲面或锥面;和/或
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设为凹向出液嘴的锥面或曲面;和/或
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齐平侧盖的第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盖的外围套设有筒状的旋合部,所述旋合部的第一端连接支撑部的外壁,其外壁用于与对接件的内壁螺纹连接,内壁用于与第二容器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部的第一端和连接件的第二端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一止逆结构。
7.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和被其封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设为筒状,其第一端设为被封盖封闭的进液口,第二端设为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的出液口,所述对接件一体成形于出液口。
8.一种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容器封闭组件和被其封闭的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设有被容器封闭组件封闭的第一开口,所述对接件可拆卸或不可拆卸地安装于第一开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对接件的第一端和第一容器的外壁分别设有相互配合的第二止逆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7~9任一项所述的包装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第二容器;所述第二容器设有供第一液体进入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可拆卸地接入容器封闭组件。
CN202322255159.5U 2023-08-21 2023-08-21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Active CN2205364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5159.5U CN220536480U (zh) 2023-08-21 2023-08-21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255159.5U CN220536480U (zh) 2023-08-21 2023-08-21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536480U true CN220536480U (zh) 2024-02-27

Family

ID=899692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255159.5U Active CN220536480U (zh) 2023-08-21 2023-08-21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5364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0470B1 (en) Resealable closure for open end of container
EP1842789B1 (en) System including a closure and a container attachment
US4411287A (en) Valve-type closure for containers
JP2017516718A (ja) 緩み防止乳液ポンプ
CA2661297A1 (en) Container closure with internal threading system
JP5295901B2 (ja) 二重容器用注出キャップ及び、当該注出キャップ付き二重容器
CN220536480U (zh) 容器封闭组件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EP1796983B1 (en) Valve
US8695857B2 (en) Cap and container with cap
CN220536482U (zh) 容器封闭结构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US6568566B2 (en) Container closure with horizontal and vertical seals
CN220536481U (zh) 一种容器封闭结构及其配套使用的包装系统
TW201311513A (zh) 多容室容器
WO2007149271A2 (en) Pierceable dispenser container and closure
JP2534269Y2 (ja) 容器の注出具
CN213247389U (zh) 止回涂抹头和内容物装载瓶
CN213169310U (zh) 一种低扭矩瓶盖
CN220810421U (zh) 一种双通道弯头容器盖
US20240335848A1 (en) Spray gun head and sprayer using same
JP2010036908A (ja) キャップ
JP5352187B2 (ja) 塗布具
CN217030249U (zh) 给水用钢丝骨架聚乙烯复合管
CN212580419U (zh) 双乳液共挤化妆瓶
CN215923112U (zh) 一种组合密封盖及包含其的容器
CN208967105U (zh) 一种三通梭阀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