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3631678U -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3631678U CN213631678U CN202022367977.0U CN202022367977U CN213631678U CN 213631678 U CN213631678 U CN 213631678U CN 202022367977 U CN202022367977 U CN 202022367977U CN 213631678 U CN213631678 U CN 21363167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oling
- medium
- heat exchange
- surface cooler
- interfa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7
- 239000000178 mon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057 refriger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6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3 batch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包括:至少两个冷却单体;至少两个冷却单体中每个冷却单体均设有介质进管、介质出管,介质进管、介质出管均设有快接接头;至少两个冷却单体的介质进管分别通过快接接头相连通,至少两个冷却单体的介质出管分别通过快接接头相连通。本公开的表面式冷却器采用模块化结构,根据不同的制冷量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冷却单体通过快接接头快速组装,冷却单体的结构均相同,且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够显著提高冷却器生产厂的生产效率。根据对不同制冷量的需求,可以根据空间灵活的组合数个冷却单体,即可满足制冷量,又可根据空间调整组合的方式,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属于换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表面式冷却器,原理是让热媒或冷媒或制冷工质流过金属管道内腔,而要处理的空气流过金属管道外壁进行热交换来达到加热或冷却空气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的表面式冷却器产品,制冷量性能固定,不能满足不同制冷量的需求,为满足不同制冷量的定制化生产,又不便于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相关技术中表面式冷却器不能满足不同制冷量需求,或不便于产品的批量化生产,从而提供一种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表面式冷却器,包括:
至少两个冷却单体;
至少两个冷却单体中每个冷却单体均设有介质进管、介质出管,介质进管、介质出管均设有快接接头;
至少两个冷却单体的介质进管分别通过快接接头相连通,至少两个冷却单体的介质出管分别通过快接接头相连通。
本公开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快接接头包括接头本体,接头本体内设有介质腔,介质腔设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三接口,第一接口与第三接口的形状相匹配,第二接口与介质进管或介质出管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的内周壁为锥形面,第三接口的外周壁为锥形面,当任意两个冷却单体相连时,其中一个冷却单体的接头本体的第一接口与另一个冷却单体的接头本体的第三接口插接配合,或其中一个冷却单体的接头本体的第三接口与另一个冷却单体的接头本体的第一接口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设置在介质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三接口设置在介质流动方向的下游,第二接口设置在第一接口、第三接口之间,当任意两个冷却单体相连时,其中靠近介质流动方向上游的冷却单体的接头本体的第三接口,与靠近介质流动方向下游的冷却单体的接头本体的第一接口插接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冷却单体中的每个冷却单体均设有换热管,换热管连通在介质进管、介质出管之间,介质经介质进管流入,沿换热管流动换热后,经介质出管流出;和/或,介质进管的长度与介质出管长度不相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管平行设置,至少两个换热管通过弯管相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冷却单体中的每个冷却单体均设有翅片组,翅片组安装在换热管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冷却单体中的每个冷却单体均设有框架结构,框架结构被构造为固定换热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还设有连接结构,连接结构被构造为用于相邻冷却单体的相互连接。
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的表面式冷却器。
本公开提供的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至少具有下列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表面式冷却器采用模块化结构,根据不同的制冷量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冷却单体通过快接接头快速组装,冷却单体的结构均相同,且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够显著提高冷却器生产厂的生产效率。根据对不同制冷量的需求,可以根据空间灵活的组合数个冷却单体,即可满足制冷量,又可根据空间调整组合的方式,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冷却单体的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冷却单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的快接接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式冷却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的表面式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冷却单体;2、介质进管;3、介质出管;4、快接接头;5、接头本体;6、介质腔;7、第一接口;8、第二接口;9、第三接口;10、锥形面;11、换热管;12、翅片组;13、框架结构;14、连接结构;15、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公开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结合图1至图5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表面式冷却器,包括: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介质进管2、介质出管3,介质进管2、介质出管3均设有快接接头4;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的介质进管2分别通过快接接头4相连通,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的介质出管3分别通过快接接头4相连通。
本实施例公开的表面式冷却器采用模块化结构,根据不同的制冷量需求,选择不同数量的冷却单体1通过快接接头4快速组装,冷却单体1的结构均相同,且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化和自动化生产,能够显著提高冷却器生产厂的生产效率。根据对不同制冷量的需求,可以根据空间灵活的组合数个冷却单体1,即可满足制冷量,又可根据空间调整组合的方式,使用方便。
本公开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快接接头4包括接头本体5,接头本体5内设有介质腔6,介质腔6设有第一接口7、第二接口8、第三接口9,第一接口7与第三接口9的形状相匹配,从而任意两个快接接头4可以依靠第一接口7和第三接口9的配合完成快接、快换,第二接口8与介质进管2或介质出管3相连通。本实施例的快接接头4具有结构简单,连接操作方便、快速的优点,又能不影响冷却单体的介质进出。
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快接接头4采用钢质材料制成,任意两个快接接头4插接配合后,可以采用焊接进行密封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7的内周壁为锥形面10,第三接口9的外周壁为锥形面10,当任意两个冷却单体1相连时,其中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一接口7与另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三接口9插接配合,或其中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三接口9与另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一接口7插接配合。快接接头4采用双锥形面结构,便于多个冷却单体1的组合插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接口7设置在介质流动方向的上游,第三接口9设置在介质流动方向的下游,第二接口8设置在第一接口7、第三接口9之间,当任意两个冷却单体1相连时,其中靠近介质流动方向上游的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三接口9,与靠近介质流动方向下游的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一接口7插接配合,从而,冷却单体1组装时,快接接头4插入的方向与介质流动方向相同,不易产生泄漏。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的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换热管11,换热管11连通在介质进管2、介质出管3之间,介质经介质进管2流入,沿换热管11流动换热后,经介质出管3流出,介质进管2设在下部,介质出管3设置在上部,介质流入后,沿换热管11流动,期间与外部空气进行换热。
在一些实施例中,介质进管2的长度与介质出管3长度不相等,用于区分进出介质口,同时此短长错开的结构便于后续连接外部管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管1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换热管11平行设置,至少两个换热管11通过弯管15相连通,在冷却单体1内形成至少一条供介质单向流动的换热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的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翅片组12,翅片组12安装在换热管11上,翅片组12能够增加换热管11的换热面积,提高换热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的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框架结构13,框架结构13被构造为固定换热管11。框架结构13由上、下、左、右四个边框构成四边形的框架,便于换热管11和翅片组12的固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框架结构13还设有连接结构14,连接结构14被构造为开设在框架结构13上的孔位,用于左右和上下相邻冷却单体1之间的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的表面式冷却器,具有模块化结构,能够根据不同制冷量需求选择任意数量进行快速组装,连接操作方便快捷,性能可靠。冷却单体结构简单,便于批量化生产,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冷却单体组合装配方式多样,可以实现上下左右全方位的组合装配,能够满足不同的空间要求。
一种空调器,采用上述的表面式冷却器。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有利方式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仅是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
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介质进管(2)、介质出管(3),所述介质进管(2)、介质出管(3)均设有快接接头(4);
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的介质进管(2)分别通过所述快接接头(4)相连通,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的介质出管(3)分别通过所述快接接头(4)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快接接头(4)包括接头本体(5),所述接头本体(5)内设有介质腔(6),所述介质腔(6)设有第一接口(7)、第二接口(8)、第三接口(9),所述第一接口(7)与所述第三接口(9)的形状相匹配,所述第二接口(8)与所述介质进管(2)或介质出管(3)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7)的内周壁为锥形面(10),所述第三接口(9)的外周壁为锥形面(10),当任意两个冷却单体(1)相连时,其中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一接口(7)与另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三接口(9)插接配合,或其中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三接口(9)与另一个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一接口(7)插接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口(7)设置在介质流动方向的上游,所述第三接口(9)设置在介质流动方向的下游,所述第二接口(8)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口(7)、第三接口(9)之间,当任意两个冷却单体(1)相连时,其中靠近介质流动方向上游的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三接口(9),与靠近介质流动方向下游的冷却单体(1)的接头本体(5)的第一接口(7)插接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的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换热管(11),所述换热管(11)连通在所述介质进管(2)、介质出管(3)之间,介质经所述介质进管(2)流入,沿所述换热管(11)流动换热后,经所述介质出管(3)流出;和/或,所述介质进管(2)的长度与所述介质出管(3)长度不相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11)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11)平行设置,至少两个所述换热管(11)通过弯管(15)相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的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翅片组(12),所述翅片组(12)安装在所述换热管(11)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冷却单体(1)中的每个冷却单体(1)均设有框架结构(13),所述框架结构(13)被构造为固定所述换热管(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结构(13)还设有连接结构(14),所述连接结构(14)被构造为用于相邻冷却单体(1)的相互连接。
10.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表面式冷却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67977.0U CN213631678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2367977.0U CN213631678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3631678U true CN213631678U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21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2367977.0U Active CN213631678U (zh) | 2020-10-22 | 2020-10-22 |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3631678U (zh) |
-
2020
- 2020-10-22 CN CN202022367977.0U patent/CN21363167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DE602005027752D1 (de) | Wärmetauscher mit mehrstufiger flüssigkeitsausdehnung im kollektor | |
US4440217A (en) | Counterflow heat exchanger | |
CN112161490A (zh) |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 |
CN213631678U (zh) | 表面式冷却器及空调器 | |
CN201210022Y (zh) | 一种热交换装置 | |
CN203454474U (zh) | 微通道换热装置及空调器 | |
CN204176964U (zh) | 空调器室内机及其换热器 | |
CN219037702U (zh) | 一种g型换热器、顶出风室外机及空调 | |
CN207922920U (zh) | 一种三介质换热器以及三介质换热设备 | |
CN112432362A (zh) | 一种冷凝换热器 | |
CN112432361A (zh) | 一种集中供暖系统冷凝换热器 | |
CN106288881A (zh) | 换热单元及换热矩阵 | |
CN219917311U (zh) | 一种电池换热组件、换热系统及电池 | |
CN219415820U (zh) | 一种双回路结构壳管换热器 | |
CN214065800U (zh) | 一种可堆叠的微小通道换热模块组件 | |
CN111237923A (zh) | 一种热泵冷气回收装置 | |
CN216745626U (zh) | 一种螺旋板式换热器 | |
CN212870851U (zh) | 一种新型热交换器 | |
CN218583859U (zh) | 微通道换热器以及换热设备 | |
CN217716041U (zh) | 换热组件和水路系统 | |
CN220670264U (zh) | 一种高效换热的换热器 | |
CN213119595U (zh) | 一种室外换热器 | |
CN215373627U (zh) | 一种可模块化连接的套管换热器 | |
CN218884018U (zh) | 一种空气预热器 | |
CN212902766U (zh) | 一种磷石膏制酸用气体热交换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