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hing Special   »   [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1334314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3343145U
CN213343145U CN202022411238.7U CN202022411238U CN213343145U CN 213343145 U CN213343145 U CN 213343145U CN 202022411238 U CN202022411238 U CN 202022411238U CN 213343145 U CN213343145 U CN 213343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heat
heat dissipation
portable electronic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241123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浩
姚树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Xinhuaying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2241123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3343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3343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3343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卸安装的底座;其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且用于与热源接触;底座包括:第二壳体,其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第二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第二散热组件内形成有与通风口连通的散热通道。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散热组件内置于底座内,既解决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问题、噪音问题和散热问题,又提升了低负荷状态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续航能力,使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做到更薄且零噪音,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配置高功耗的处理器从而提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性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散热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中,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目前的平板电脑因体积小、厚度薄的要求而无法安装使用大风量的风扇进行散热,所以为了满足散热要求,一般平板电脑的处理器功耗都较低,性能较差。
因此,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以实现良好的散热。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卸安装的底座;
其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一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且用于与热源实现热传递;
底座,包括:
第二壳体,其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
第二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第二散热组件内形成有与通风口连通的散热通道;并配置成: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二散热组件相接触,热源产生的热量经第一散热组件传递至第二散热组件上,散热气流流经散热通道从而带走第二散热组件上的热量;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分离的状态下,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组件往外界散热。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与热源产生热传递且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二散热组件实现热传递的第一均热板。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均热板和热源之间通过热管产生热传递。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均热板形成有与热管实现热传递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二散热组件接触的第二连接部。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风扇、与风扇配合安装且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一散热组件实现热传递的散热鳍片组件,散热鳍片组件内形成有内部流道,内部流道具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进风开口与风扇的出风口配合安装,出风开口通过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散热鳍片组件上且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一散热组件实现热传递的第二均热板。
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鳍片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鳍片,鳍片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内部流道,第二均热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
一实施例中,所述热管通过安装板与热源配合安装。
一实施例中,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分别与散热通道相对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散热组件内置于底座内,既解决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问题、噪音问题和散热问题,又提升了低负荷状态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续航能力,使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做到更薄且零噪音,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配置高功耗的处理器从而提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散热鳍片组件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等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等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卸安装的底座;
其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一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且与热源实现热传递;
底座,包括:
第二壳体,其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
第二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第二散热组件内形成有与通风口连通的散热通道;并配置成: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二散热组件相接触,热源产生的热量经第一散热组件传递至第二散热组件上,散热气流流经散热通道从而带走第二散热组件上的热量;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分离的状态下,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组件往外界散热。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图1所示,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便携式电子装置10以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10可拆卸安装的底座20,便携式电子装置10一般为平板电脑,底座20一般为磁吸键盘。
参图2所示,便携式电子装置10包括第一壳体11以及安装在第一壳体11内且与热源实现热传递的第一散热组件,第一散热组件通过安装板123与热源配合安装,热源一般为CPU等高功率元件,其中,第一散热组件包括热管121、与热管121配合安装的第一均热板122,热管121通过安装板123与热源配合安装的,热管121与第一均热板122和安装板123通过焊接安装在一起,安装板123由铜材料制成,安装板123贴合在热源上从而将热源产生热量引导至热管121上,热管121上的热量再传递至第一均热板122上。
进一步的,第一均热板122形成有与热管121连接的第一连接部1221以及与第一连接部122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222,第一连接部1221与第二连接部1222通过折弯形成并且它们之间的折弯角为90°~120°,优选90°,第一连接部1221侧面与热管121通过焊接紧密贴合,从而保证导热效果。
同时参图2所示,以y轴方向作为参考方向,第一壳体11的底部具有第一开口,第二连接部1222位于该第一开口内或伸出于第一开口,第二连接部1222的底部高于第一壳体11的底部或第二连接部1222的底部与第一壳体11的底部平齐或第二连接部1222的底部突出于第一壳体11的底部。
参图3并结合图4所示,底座20包括第二壳体21,第二壳体21上具有凹槽211,凹槽211位于第二壳体21的一端部,第二壳体21包括底板212以及安装在底板212上的盖板213,盖板213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三连接部2131、第四连接部2132、第五连接部2133和第六连接部2134,第三连接部2131、第四连接部2132、第五连接部2133和第六连接部2134均通过侧板与底板212配合安装,第三连接部2131和第四连接部2132之间的夹角为100°~160°,优选140°,第四连接部2132和第五连接部2133形成呈V型的凹槽211,第四连接部2132和第五连接部2133的夹角为90°~120°,优选90°,第六连接部2134通过自身的折弯与底板212相连接,通过凹槽211放置便携式电子装置10,凹槽211上开设有第二开口,具体的,第二开口开设在第四连接部2132上,当便携式电子装置10放置在底座20的凹槽211内时,保证第二开口和第一开口相对应,第一壳体11放置在第四连接部2132上,第一壳体11的侧壁靠在第五连接部2133上,第一壳体11内和凹槽211内均安装有磁铁从而能够保证第一壳体11平稳的放置在凹槽211内。
参图4并结合图5所示,第二壳体21内安装有第二散热组件,第二散热组件安装于盖板213和底板212之间形成的容纳腔内,第二散热组件内形成有散热通道,具体的,第二散热组件包括风扇241、与风扇241配合安装的散热鳍片组件242,散热鳍片组件242内形成有内部流道,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具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进风开口与风扇241的出风口配合安装,出风开口与外界连通,风扇241的内部流道以及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之间形成散热通道。
参图5所示,第二壳体21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散热通道与通风口相连通,具体的,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22和第二通风口23,第一通风口22和第二通风口23分别与散热通道的两端相对应,第一通风口22和第二通风口23均开设在底板212上,其中,第一通风口22位于风扇241的进风口的下方,第二通风口23与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的出风开口相对应,靠近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出风开口的底板212的端部具有折弯部2121,第二通风口23设置在折弯部2121上从而保证与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的出风开口相对应。
参图6所示,散热鳍片组件242包括第一安装板2421、第二安装板2422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421和第二安装板2422之间的鳍片2423,第一安装板2421与第二安装板2422呈上下分布设置,鳍片2423并排设置有多个,鳍片2423与第一安装板2421和第二安装板2422之间形成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
参图8并结合图7所示,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散热鳍片组件242上的第二均热板243,进一步的,第二均热板243安装在第一安装板2421上,第二均热板243全覆盖于第一安装板2421的上表面,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和底座20配合安装的状态下,第二连接部1222与第二均热板243接触实现热传递。
参图6并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一安装板2421通过朝向第二壳体21底部折弯形成第一折弯部24211和第二折弯部24212,第一折弯部24211和第二折弯部24212之间的折弯角为100°~160°,优选140°,第二均热板243配合第一安装板2421折弯,位于第一折弯部24211顶部的第二均热板243与第二连接部1222接触,为了保证第二均热板243与第二连接部1222能够更好的配合接触,位于第一折弯部24211顶部的第二均热板243上具有宽度与第二连接部1222宽度相等的凸起部2431,凸起部2431凸出于或者低于第二开口的顶部,凸起部2431与第二均热板243一体成型,凸起部2431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设置,通过凸起部2431使得第二均热板243能够更好的与第二连接部1222接触,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具有一定的厚度并且结合第二连接部1222位于该第一开口内或伸出于第一开口,第二均热板243和第二连接部1222的接触部位可以位于第一开口内或者第二开口内,也可以位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之间,当然也可以通过设计而位于第一壳体11内或者第二壳体21内。
本实施例中,第二连接部1222的接触面大小以及与第二连接部1222接触的第二均热板243的接触面大小均可以根据需要而制作从而保证两者之间具有足够的接触面,保证热传递效果。
参图6并结合图7和图8所示,第二安装板2422通过朝向第二壳体21底部折弯形成第三折弯部24221和第四折弯部24222,第三折弯部24221和第四折弯部24222之间的折弯角为100°~160°,优选140°,通过将第一安装板2421和第二安装板2422折弯,使得便携式电子装置10和底座20具有一个良好的安装角度,方便用户使用,并且使得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与第二通风口23相对应,通过第二安装板2422的折弯使得第二安装板2422与下方的第二壳体21之间具有一定间隙,减少第二壳体21与散热鳍片组件242的接触面积,防止过多热量传递到第二壳体21上。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和底座20分离的状态下,热源产生热量引导至热管121上,热管121再将热量引导至第一均热板122上,第一均热板122与外部空气接触从而进行散热。
参图9所示,在便携式电子装置10和底座20配合安装的状态下,此时,第一均热板122与第二均热板243接触,热源产生的热量经热管121引导至第一均热板122上,第一均热板122再将热量传递至第二均热板243上,进一步的,热量再通过第二均热板243传递至散热鳍片组件242上并充斥于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内,此时,风扇241转动通过第一通风口22吸收外部的空气,产生的散热气流流经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并通过第二通风口23往外流出,从而带走散热鳍片组件242上的热量,当然,风扇241上的热量也一并带走,当风扇241改变转向时,则通过第二通风口23吸收外部的空气,外部空气流经散热鳍片组件242的内部流道并将散热鳍片组件242上的热量一起带入风扇241内,风扇241将热量通过第一通风口22往外吹出。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第二散热组件内置于底座内,既解决了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厚度问题、噪音问题和散热问题,又提升了低负荷状态下便携式电子装置的续航能力,使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做到更薄且零噪音,便携式电子装置可以配置高功耗的处理器从而提升便携式电子装置的性能。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例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9)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便携式电子装置以及与便携式电子装置可拆卸安装的底座;
其中,便携式电子装置,包括:
第一壳体;
第一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一壳体内且与热源实现热传递;
底座,包括:
第二壳体,其上开设有若干通风口;
第二散热组件,安装在第二壳体内,第二散热组件内形成有与通风口连通的散热通道;并配置成: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第一散热组件与第二散热组件相接触,热源产生的热量经第一散热组件传递至第二散热组件上,散热气流流经散热通道从而带走第二散热组件上的热量;
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分离的状态下,热源产生的热量通过第一散热组件往外界散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组件包括与热源产生热传递且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二散热组件实现热传递的第一均热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热板和热源之间通过热管产生热传递。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热板形成有与热管实现热传递的第一连接部,以及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二散热组件接触的第二连接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包括风扇、与风扇配合安装且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一散热组件实现热传递的散热鳍片组件,散热鳍片组件内形成有内部流道,内部流道具有进风开口和出风开口,进风开口与风扇的出风口配合安装,出风开口通过通风口与外界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在散热鳍片组件上且在便携式电子装置和底座配合安装的状态下与第一散热组件实现热传递的第二均热板。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鳍片组件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二安装板以及安装在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的鳍片,鳍片与第一安装板和第二安装板之间形成内部流道,第二均热板安装在第一安装板或第二安装板上。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通过安装板与热源配合安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口包括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第一通风口和第二通风口分别与散热通道相对应。
CN202022411238.7U 2020-10-26 2020-10-26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3343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1238.7U CN213343145U (zh) 2020-10-26 2020-10-26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2411238.7U CN213343145U (zh) 2020-10-26 2020-10-26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3343145U true CN213343145U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746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2411238.7U Active CN213343145U (zh) 2020-10-26 2020-10-26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3343145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814A (zh) * 2020-10-26 2021-01-05 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88814A (zh) * 2020-10-26 2021-01-05 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188814B (zh) * 2020-10-26 2024-10-08 太仓欣华盈电子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40619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02065667B (zh) 电子装置及其散热装置
US20040196630A1 (en) [cooling system]
CN214852404U (zh) 一种控制设备
CN201467613U (zh) 一种密闭壳体电子设备的组合散热装置
CN213343145U (zh) 电子设备
CN203645968U (zh) 光模块散热装置
CN214375575U (zh) 一种散热模组及头戴设备
CN112188814A (zh) 电子设备
CN100410841C (zh) 一种计算机系统散热装置
CN215734356U (zh) 一种表面快速散热的手机主板
CN215647962U (zh) 一种基于铜材的手机散热主板
CN108633213B (zh) 电子装置
CN211577827U (zh) 电子设备
JP2005057070A (ja) 電子機器の放熱構造
CN108260324B (zh) 电子设备
CN221409582U (zh) 散热结构及超声设备
CN214070425U (zh) 高性能散热抗压的散热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93652C (zh) 信息处理单元的机械结构
CN219802887U (zh) 散热支架及散热结构
CN217884248U (zh) 机箱及电子设备
CN216852891U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219285684U (zh) 一种笔记本散热模组
CN221948439U (zh) 主板组件、机器人头部组件及机器人
CN211044135U (zh) 服务器散热系统及服务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