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179118U - 一种空调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2179118U CN212179118U CN202020170258.7U CN202020170258U CN212179118U CN 212179118 U CN212179118 U CN 212179118U CN 202020170258 U CN202020170258 U CN 202020170258U CN 212179118 U CN212179118 U CN 2121791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lve
- heat exchanger
- heat storage
- heat
- way revers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设备,包括四通换向阀(3)连通的油分离器(2)、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气管截止阀(39)、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换热器(6)通路,四通换向阀(4)连通的油分离器(2)、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气管截止阀(39)、室内机单元和室外换热器(7)通路,四通换向阀(5)连通的油分离器(2)、压缩机(1)、气液分离器(2)和蓄热换热器(21)通路;制热过程中采用蓄热单元存储热量,除霜过程中释放储存的热量,达到除霜时间短且节能的效果;在蓄热器中增加的可调电加热(22),解决蓄热介质蓄热量不足和除霜热量不足的问题;采用双室外换热器结构的分区控制保证除霜同时的室内制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商用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设备。
背景技术
空调系统在低温高湿条件下制热运行时,若换热器的蒸发温度低于露点温度,室外换热器会结霜,增加换热热阻,机组制热性能就会衰减;需要进行除霜以使空调系统维持机组的制热能力。
目前除霜方式主要包括:自然融霜方法、逆除霜方法和热气旁通除霜方法;其中,自然融霜方法需要在除霜时停止压缩机的运转,仅风机运转,空气持续流过室外机换热器,待室外换热器表面的温度上升到0℃,换热器表面自然化霜;逆除霜方法通过四通换向阀切换使制热运行切换到制冷运行,压缩机运转产生的热+室内吸收的热排到室外换热器,融化室外换热器表面的霜层,这种方法不需要任何附加设备,只需要控制四通换向阀换向即可;热气旁通除霜方法是在四通换向阀不切换的情况下直接将压缩机的热引入到室外换热器来除霜,这种方式在除霜过程中室内机出风温度波动小,立上特性以及用户舒适性体验均比较好,且四通换向阀不会频繁切换,气流噪音小。
上述,自然融霜方法要求室外环境温度在2~3℃以上甚至更高,而且室外换热器还存在霜除不干净,霜层累加的风险;逆除霜方法有以下几方面的缺点:1、除霜的主要热量来自压缩机,除霜时间长;2、除霜运行时不仅不能向室内机供热,还需从室内机吸收热量,使室内温度下降,除霜后重新启动制热运行,立上时间长,不利于节能以及降低用户的舒适性体验;3、四通换向阀频繁切换,噪音大且容易损坏;热气旁通除霜方法也有如下几方面的缺点:1、除霜过程中需要的热量主要来自压缩机的耗功,除霜时间长;2、压缩机有回液的风险。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设备,用相变材料蓄热除霜的方式,在制热运行过程中将部分热量通过相变材料储存,除霜过程中释放预先储存的热量,达到除霜时间短且节能的技术效果,结合在蓄热器中增加可调电加热器件+换热器分区控制的方式解决相变材料蓄热量不足和除霜热量不足的问题,达到了在室外除霜同时确保了室内制热效果的技术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蓄热单元(02),包括外壳(18)、蓄热换热器(21)和蓄热介质(20);第一室外机单元(01),包括:依次串联的油分离器(2)、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11);第一四通换向阀(3),包括D3端、E3端、C3端和S3端,其D3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3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3端依次串联第一电磁阀(13)和气管截止阀(39)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入,C3端连接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出口;第二四通换向阀(4),包括D4端、E4端、C4端和S4端,其D4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4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4端依次串联单向阀(14)和气管截止阀(39)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入,C4端连接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出口;所述第一室外机单元(01)还包括:第三四通换向阀(5),包括D5端、E5端、C5端和S5端,其D5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5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5端连接蓄热换热器(21)的入口,C5端串联第二电磁阀(16)和毛细管(17)后连接S5端;其中,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入口串联第一电子膨胀阀(8)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入口串联第二电子膨胀阀(9)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二端,所述蓄热换热器(21)的出口串联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三端;三通阀(10)的第三端串联液管截止阀(38)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出。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相对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在室外增加蓄热单元,在空调设备制热过程中采用蓄热单元中的相变材料将部分热量进行存储,在除霜过程中则释放预先储存的热量,达到除霜时间短且节能的技术效果,结合在蓄热器中增加的可调电加热器件的结构,解决相变材料蓄热量不足和除霜热量不足的问题;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空调设备中,采用双室外换热器的结构,通过室外换热器的分区控制方式可以在室外除霜同时确保室内的制热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的系统架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蓄热单元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制冷运行实施例循环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制热运行实施例循环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制热+蓄热运行实施例循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制热+除霜同时运行实施例循环图1;
图7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的制热+除霜同时运行实施例循环图2;
图8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的同时除霜运行实施例循环图。
附图标记:01-室外机单元,02-蓄热单元,03-第一室内机单元,04-第二室内机单元,1-压缩机,2-油分离器器,3-第一四通换向阀,4-第二四通换向阀,5-第三四通换向阀,6-第一室外换热器,6A-室外风扇,7-第二室外换热器,7A-室外风扇,8-第一电子膨胀阀,9-第二电子膨胀阀,10-三通阀,11-气液分离器,12-第一单向阀,13-第一电磁阀,14-单向阀,15-毛细管,16-第二电磁阀,17-毛细管, 18-不锈钢外壳,19-蓄热铝锭,20-蓄热介质,21-蓄热换热器,22-可调电加热,23-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4-气分入口温度传感器即吸气温度传感器,25-低压压力传感器,26-油分离器出口温度传感器即排气温度传感器,27-高压压力传感器,28-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29-第二室外换热器7气管温度传感器,30-第二室外换热器7液管温度传感器,31-第一室外换热器6气管温度传感器,32-第一室外换热器6液管温度传感器,33-蓄热换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34-蓄热换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35-第一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6-第二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2,37-第三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8-液管截止阀,39-气管截止阀,40-第三电子膨胀阀,41-第一室内换热器,42-第一室内风扇,43-液管温度传感器,44-气管温度传感器,45-第四电子膨胀阀,46-第二室内换热器,47-第二室内风扇,48-液管温度传感器,49-气管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室外机单元01、蓄热单元02(包含于室外机单元01中);第一室内机单元03、第二室内机单元04(本实用新型以多联空调系统为例,室内机单元≥2,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内容,选择2台室内机单元),其中室外机单元01包括:压缩机1、油分离器2、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第一室外换热器6、室外风扇6A、第二室外换热器7、室外风扇7A、第一电子膨胀阀8、第二电子膨胀阀9、“Y”型三通10、气液分离器11、第一单向阀12、第一电磁阀13、第三电磁阀14、毛细管15、第二电磁阀16、毛细管17;蓄热单元02包括不锈钢外壳18(进一步的不锈钢外壳包有保温材料)、蓄热铝锭19、相变蓄热介质20、蓄热换热器21、可调电加热22、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第一室内机单元03包括第三电子膨胀阀40、第一室内换热器41、第一室内风扇42;第二室内机单元04包括第四电子膨胀阀45、第二室内换热器46、第二室内风扇47;室外机单元01与第一室内机单元03、第二室内机单元04分别通过液管截止阀38、气管截止阀39连接。
具体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包括D3端、E3端、C3端和S3端,其D3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3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3端依次串联第一电磁阀13和气管截止阀39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入,C3端连接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出口。
第二四通换向阀4,包括D4端、E4端、C4端和S4端,其D4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4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4端依次串联单向阀14和气管截止阀39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入,C4端连接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出口。
第三四通换向阀5,包括D5端、E5端、C5端和S5端,其D5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5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5端连接蓄热换热器21的入口,C5端串联第二电磁阀16和毛细管17后连接S5端;其中,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入口串联第一电子膨胀阀8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一端,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入口串联第二电子膨胀阀9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二端,蓄热换热器21的出口串联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三端;三通阀10的第三端串联液管截止阀38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出。
室外机单元01的第一四通换向阀3切换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热交状态(制冷或者除霜时为冷凝器;制热时为蒸发器);第二四通换向阀4切换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热交状态(制冷或者除霜时为冷凝器;制热时为蒸发器),第三四通换向阀5切换蓄热换热器21的热交状态(蓄热时为冷凝器;释热时为蒸发器)。
另外,室外机单元01还包括各种传感器:气分入口温度传感器24即吸气温度传感器、低压压力传感器25、油分离器出口温度传感器26即排气温度传感器、高压压力传感器27、室外环境温度传感器28、第二室外换热器7气管温度传感器29、第二室外换热器7液管温度传感器30、第一室外换热器6气管温度传感器31、第一室外换热器6液管温度传感器32。进一步的,第一室外换热器6、第二室外换热器7为Fin-tube型式的换热器或微通道换热器,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如图2所示,蓄热单元02包括的传感器有:蓄热换热器入口温度传感器33、蓄热换热器出口温度传感器34、第一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5、第二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6、第三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7(传感器35、36、37紧贴蓄热铝锭),进一步的蓄热单元02填充的蓄热介质20为无机相变蓄热介质如Na2SO4.10H2O或者有机相变蓄热介质如石蜡。
第一室内机单元03传感器:液管温度传感器43、气管温度传感器44;第二室内机单元04传感器:液管温度传感器48、气管温度传感器49。进一步的第一室内换热器41、第二室内换热器46为Fin-tube型式的换热器。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的工作加以说明。
1、制冷运行模式
机组制冷系统循环如图3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 关闭,即各个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C端连接、E端与S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 开启、单向阀14 开启;第二电磁阀16在压缩机1运行的情况下开启、在压缩机1停止的情况下截止,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关闭,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其作用是将制冷剂与冷冻油分离,制冷剂经四通换向阀流入室外机、室内机或者蓄热单元;冷冻油经回油毛细管15回到气液分离器11,与低压制冷剂混合回到压缩机1)、单向阀12后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6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另外1部分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7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一室外换热器6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经第一电子膨胀阀8流出、从第二室外换热器7流出的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从第二电子膨胀阀9流出,此2部分高温高压液态制冷剂在“Y”型三通阀10汇合,从“Y”型三通阀10流出的液态制冷剂经过液管截止阀38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三电子膨胀阀40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内换热器41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另外1部分经第四电子膨胀阀45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二室内换热器46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从第一室内换热器41、第二室内换热器46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汇合,经气管截止阀39流向室外机;从气管截止阀39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一电磁阀13、第一四通换向阀3;另外1部门经单向阀14、第二四通换向阀4,此2部分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汇合流入气液分离器11,从气液分离器11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端,至此完成了制冷循环。
2、仅制热运行模式
机组制热系统循环如图4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 开启,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E端连接、C端与S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单向阀14 开启;第二电磁阀16在压缩机运行的情况下开启、在压缩机停止的情况下截止;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关闭,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第一单向阀12后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从第一电磁阀13流出,另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4,从单向阀14流出;从第一电磁阀13、单向阀14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汇合,经过气管截止阀39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二室内换热器46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流出;1部分经第一室内换热器41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液管截止阀38、“Y”型三通阀10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一电子膨胀阀8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6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流出;1部分经第二电子膨胀阀9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7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出,从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汇合流入气液分离器11,从气液分离器11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端,至此完成了制热循环。
3、制热+蓄热同时运行模式
机组制热+蓄热同时运行系统循环如图5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 开启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E端连接、C端与S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单向阀14 开启;第二电磁阀16在压缩机运行的情况下开启、在压缩机停止的情况下截止,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第一单向阀12后分成3部分:其中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从第一电磁阀13流出,另1部分经滴入四通换向阀4,从单向阀14流出;从第一电磁阀13、单向阀14流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汇合,经过气管截止阀39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二室内换热器46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流出;1部分经第一室内换热器41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另外1部分经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入蓄热换热器21,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被蓄热介质20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流出;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液管截止阀38与从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Y”型三通阀10分成2部分,1部分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8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6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流出;1部分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7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出,从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汇合流入气液分离器11,从气液分离器11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端,至此完成了制热+蓄热同时运行循环。
4、机组制热+除霜同时运行模式1
机组制热+除霜同时运行系统循环如图6和图7所示,基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设备,可以采用两种除霜方式:第1种为室外换热器轮换除霜,除霜过程中室内机持续制热;第2种为室外换热器同时除霜,仅除霜室内机不制热;室外换热器由第一室外换热器6、第二室外换热器7组成,第1种除霜方式需要分2个步骤完成:
步骤一
如图6和所示,机组制热+室外换热器6除霜运行,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三四通换向阀5 关闭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C端连接、E端与S端连接;第二四通换向阀4 开启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E端连接、C端与S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 关闭、单向阀14 开启,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第一单向阀12后分成2部分: 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6冷凝,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放热将第一室外换热器6表面的霜化掉,放热后的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8流出;1部分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从单向阀14流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气管截止阀39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二室内换热器46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流出;1部分经第一室内换热器41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液管截止阀38;从第一电子膨胀阀8流出的液态制冷剂经“Y”型三通阀10分成2部分:1部分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二室外换热器7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出;另外1部分与液管截止阀38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后流入蓄热换热器21,低温液态制冷剂吸收蓄热介质20储存的热量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出,从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出的低压气态制冷剂汇合流入气液分离器11,从气液分离器11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端,至此完成了第1种除霜方法的STEP1循环。
步骤二
如图7所示,机组制热+室外换热器7除霜运行,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 关闭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C端连接、E端与S端连接;第一四通换向阀3 开启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E端连接、C端与S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 开启、单向阀14 关闭,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第一单向阀12后分成2部分: 1部分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7冷凝,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放热将第二室外换热器7表面的霜化掉,放热后的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流出;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从第一电磁阀13流出,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经过气管截止阀39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二室内换热器46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流出;1部分经第一室内换热器41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制冷剂从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从第四电子膨胀阀45、第三电子膨胀阀40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液管截止阀38;从第二电子膨胀阀9流出的液态制冷剂经“Y”型三通阀10分成2部分:1部分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8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在第一室外换热器6蒸发成低温低压的气态制冷剂,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流出;另外1部分与液管截止阀38流出的制冷剂汇合,经过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后流入蓄热换热器21,低温液态制冷剂吸收蓄热介质20储存的热量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出,从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出的低压气态制冷剂汇合流入气液分离器11,从气液分离器11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端,至此完成了第1种除霜方法的两步循环。
进一步的,室外换热器若为上下结构,第1种除霜方式的第一步骤先完成上换热器的除霜,第二步骤完成下换热器的除霜;室外换热器为左右结构,比较除霜前各换热器对应的液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的大小,第一步骤先完成液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较小的对应换热器的除霜,第二步骤完成另一个换热器的除霜;若液管温度传感器检测值一样,第一步骤先完成左换热器除霜、第二步骤完成右换热器除霜。
5、机组除霜运行模式2
机组除霜运行系统循环如图8所示,第一四通换向阀3、第二四通换向阀4、第三四通换向阀5 关闭即四通换向阀的D端与C端连接、E端与S端连接;第一电磁阀13 关闭、单向阀14 关闭;第二电磁阀16在压缩机运行的情况下开启、在压缩机停止的情况下截止,从压缩机1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油分离器2、第一单向阀12后分成2部分:1部分经第一四通换向阀3流入第一室外换热器6冷凝,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放热将第一室外换热器6表面的霜化掉,放热后的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8流出;另外1部分经第二四通换向阀4流入第二室外换热器7冷凝,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放热将第二室外换热器7表面的霜化掉,放热后的制冷剂从气态变成液态经过第二电子膨胀阀9流出;从第一电子膨胀阀8、第二电子膨胀阀9流出的液态制冷剂在“Y”型三通阀10汇合,经过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流入蓄热换热器21,低温液态制冷剂吸收蓄热介质20储存的热量蒸发成气态制冷剂,经过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出,从第三四通换向阀5流出的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气液分离器11,从气液分离器11流出的低温低压气态制冷剂流入压缩机1的吸气端,至此完成了机组除霜运行循环。进一步的除霜过程中室内电子膨胀阀关闭,避免除霜过程中从室内机取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7)
1.一种空调设备,包括:
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
蓄热单元(02),包括外壳(18)、蓄热换热器(21)和蓄热介质(20);
室外机单元(01),包括:
依次串联的油分离器(2)、压缩机(1)和气液分离器(11);
第一四通换向阀(3),包括D3端、E3端、C3端和S3端,其D3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3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3端依次串联第一电磁阀(13)和气管截止阀(39)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入,C3端连接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出口;
第二四通换向阀(4),包括D4端、E4端、C4端和S4端,其D4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4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4端依次串联单向阀(14)和气管截止阀(39)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入,C4端连接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出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机单元(01)还包括:
第三四通换向阀(5),包括D5端、E5端、C5端和S5端,其D5端连接油分离器(2)的出口,S5端连接气液分离器(11)的入口,E5端连接蓄热换热器(21)的入口,C5端串联第二电磁阀(16)和毛细管(17)后连接S5端;其中,所述第一室外换热器(6)的入口串联第一电子膨胀阀(8)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一端,所述第二室外换热器(7)的入口串联第二电子膨胀阀(9)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二端,所述蓄热换热器(21)的出口串联蓄热调节电子膨胀阀(23)后连接三通阀(10)的第三端;三通阀(10)的第三端串联液管截止阀(38)后连接第一室内机单元(03)和/或第二室内机单元(04)的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02)还包括:
可调电加热(22),用于所述蓄热介质(20)的热量补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02)还包括:
置于外壳(18)内部的第一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5)、第二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6)和/或第三蓄热单元内部温度传感器(3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单元(02)还包括:
蓄热铝锭(19),附于外壳(18)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热介质(20)为无机相变蓄热介质或有机相变蓄热介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外换热器(6)和/或室外换热器(7)为Fin-tube型或微通道换热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电加热(22)插接在所述蓄热铝锭(19)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0258.7U CN212179118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空调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170258.7U CN212179118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空调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2179118U true CN212179118U (zh) | 2020-12-18 |
Family
ID=737725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170258.7U Active CN212179118U (zh) | 2020-02-14 | 2020-02-14 | 一种空调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21791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12024A (zh) * | 2022-05-06 | 2022-07-29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
-
2020
- 2020-02-14 CN CN202020170258.7U patent/CN2121791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812024A (zh) * | 2022-05-06 | 2022-07-29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
CN114812024B (zh) * | 2022-05-06 | 2023-11-07 |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一种空调及其除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440462A (zh) | 一种空调机组和空调机组的控制方法 | |
CN112050293B (zh) | 一种基于相变材料的除霜时补偿室内温度变化的空调系统 | |
CN107178924A (zh) | 一种蓄热不停机除霜系统及空调 | |
US6843425B2 (en) |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
CN113007831B (zh) | 一种三管制多联机热水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7741102B (zh) | 一种带热管散热器全年运行的空气源热泵装置 | |
WO2022267886A1 (zh) | 空调器的防结霜控制方法及空调器 | |
CN212179118U (zh) | 一种空调设备 | |
CN212511905U (zh) | 制冷系统 | |
CN105135553A (zh) | 一种多联机系统和增加多联机系统的过冷度的方法 | |
CN2535697Y (zh) | 蓄能热泵型户式中央空调机 | |
CN109539620B (zh) | 一种空调系统 | |
CN115839566A (zh) | 一种多模式四管制空气源热泵机组及其运行控制方法 | |
CN210345948U (zh) | 一种具有长时间不结霜或保持制热运转除霜的空调 | |
CN109959180B (zh) | 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
CN208075369U (zh) | 一种集中制冷分体供冷的空调冰箱联用系统 | |
JP2001289528A (ja) | 蓄熱式冷凍空調装置 | |
CN221986585U (zh) | 一种船舶工业四季通用节能型新风除湿热泵 | |
CN105674614A (zh) | 一种风冷热泵机组 | |
CN111578450A (zh) |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除霜方法 | |
JPH06281273A (ja) | 空気調和装置 | |
CN212205181U (zh) | 一种可提高化霜效率的空调系统 | |
CN217031455U (zh) |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 | |
CN220852489U (zh) | 空气调节系统 | |
KR20140112928A (ko) | 공기열 이원 사이클 히트펌프 냉난방 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