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32418U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32418U CN211832418U CN202020385063.4U CN202020385063U CN211832418U CN 211832418 U CN211832418 U CN 211832418U CN 202020385063 U CN202020385063 U CN 202020385063U CN 211832418 U CN211832418 U CN 21183241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ell
- odontobutis obscura
- nest device
- rope
- row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8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fisheries management
- Y02A40/81—Aquaculture, e.g. of fish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sh Reefs (AREA)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仿真水草、支架、吊环和绳索;所述外壳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孔洞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固定在外壳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所述绳索悬挂外壳于水体中。本实用新型的巢穴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适宜规格多,使用范围广,满足沙塘鳢幼鱼及成鱼对低光照条件、隐蔽生境的需求,增加沙塘鳢对饵料生物的摄食水平,并降低能耗,促进生长,同时增加沙塘鳢集聚效果,有效提高捕捞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涉及到沙塘鳢养殖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背景技术
沙塘鳢属底栖肉鱼类,在自然水体和养殖水体中,沙塘鳢常常待在水生植物、石块、缝隙等隐蔽物处伏击捕食饵料生物,对隐蔽生境具有较强的需求。就目前而言,在养殖过程中,沙塘鳢多与虾、蟹等名优品种进行混养,水体底部多不平整,经常种植多种沉水植物,不便于拉网操作,捕捞效率较低。
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
(1)高温季节沉水植物生物量增加较快,增加劳动强度,并对水体中养殖生物造成不利影响,增加养殖风险。
(2)收获季节沉水植物死亡腐烂,捞取措施加大投入成本,且石块、水生植物根系及茎叶等导致养殖水体底部不平整,不便于拉网捕捞,地笼捕捞率不高,增加捕捞强度。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难度和意义包括:
(1)该巢穴装置可减少对沉水植物隐蔽物作用的依赖性,为沙塘鳢构建适宜生存的低光照、隐蔽生境。但沉水植物调节水环境的作用需用其他手段进行保障,例如可控性较强的植物浮床与沉水植物相配合调节水体。
(2)沙塘鳢对仿真水草的利用率较高,集聚效果较强,便于捕捞,可作为捕捞装置有效提高捕捞率,并减少捕捞应激受损,但为保障水流通性,该装置并非为全封闭壳,收取时,沙塘鳢可能会发生逃离现象,需配合其他措施进一步提高捕捞率,降低捕捞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该巢穴装置结构牢固,使用寿命长,适宜规格多,使用范围广,满足沙塘鳢幼鱼及成鱼对低光照条件、隐蔽生境的需求,增加沙塘鳢对饵料生物的摄食水平,并降低能耗,促进生长,同时增加沙塘鳢集聚效果,提高捕捞率。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仿真水草、支架、吊环和绳索;所述外壳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孔洞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固定在外壳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固定在外壳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所述绳索悬挂外壳于水体中。
优选地,所述孔洞在外壳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进一步地,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的尺寸大小。
优选地,所述孔洞的洞直径为1-20cm。
优选地,所述仿真水草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水草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上。
优选地,所述外壳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为不锈钢环。
优选地,所述外壳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优选地,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的长为a、宽为b、高为c,a<10b,a<10c;截面为圆形的外壳的长为a,侧面圆形的直径为c,a<10c。
优选地,所述吊环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外壳的上方四角,便于投放和收取巢穴;所述支架包括两组,每组支架均由两根塑料棍构成,支架的角度为60-120°,塑料棍的长度为1/3-2/3c;所述仿真水草的长度为d,d约为1/3-2/3c。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仿真水草比简单的塑料外壳对沙塘鳢而言更具有集聚性,且仿真水草的存在可提高沙塘鳢的摄食率,达41%。
(2)仿真水草式塑料巢穴,结构简单,可实施性强,使用周期长,操作方便,易回收。该装置外壳、仿真水草及支架均为塑料制品,质地较轻便,便于收取。
(3)能够有效降低沙塘鳢对水生植物、石块等隐蔽作用的依赖性,可减少沉水植物的使用量,增加可控性较强的植物浮床,在保障调节水环境的基础上,为沙塘鳢构建隐蔽生境、低光照环境。
(4)沙塘鳢对仿真水草的利用率较高,集聚效果较强,便于捕捞,可作为捕捞装置同时结合捞网缓慢收取、底部铺设网片等措施,有效提高捕捞率,降低捕捞强度及鱼体捕捞胁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截面为长方形)。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截面为长方形)。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侧面结构示意图(截面为圆形)。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的结构组成示意图(截面为圆形)。
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仿真水草;3、孔洞;4、支架;5、吊环;6、绳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其中的具体实施例以及说明仅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外壳1、仿真水草2、支架4、吊环5和绳索6;所述外壳1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1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3,孔洞3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2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4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1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5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6;所述绳索6悬挂外壳1于水体中。
具体地,所述孔洞3在外壳1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3的尺寸大小。
具体地,所述孔洞3的洞直径为1-20cm。
具体地,所述仿真水草2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所述仿真水草2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2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2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1上。
具体地,所述外壳1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4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5为不锈钢环。
具体地,如图2-图5所示,所述外壳1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具体地,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1的长为a、宽为b、高为c,a<10b,a<10c;截面为圆形的外壳1的长为a,侧面圆形的直径为c,a<10c。
具体地,所述吊环5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四角,便于投放和收取巢穴;所述支架4包括两组,每组支架均由两根塑料棍构成,支架4的角度为60-120°,塑料棍的长度为1/3-2/3c;所述仿真水草2的长度为d,d约为1/3-2/3c。
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包括塑料外壳1、仿真水草2、孔洞3、塑料支架4、不锈钢吊环5、绳索6。
如图2和图3所示,长方形外壳1长为a,宽b,高c,a<10b,a<10c;如图4和图5所示,圆形外壳1长为a,侧面圆形直径c,a<10c;塑料外壳1前后两侧近中部位置均设有2-4排孔洞3,便于水交流;孔洞3的洞直径1-20cm,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决定孔洞规格;仿真水草2颜色为绿色系、柔软的具分支或不具分支的条带状水草,水草长d约1/3-2/3c,每束3-6根,束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2依次固定在所述塑料外壳1上;四个不锈钢吊环5固定在外壳1上方四角,用于固定绳索6,便于投放、收取巢穴,并固定其悬挂位置;塑料棍长度1/3-2/3c,构成支架4,架设在水体底部,角度60-120°。
下面结合原理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作进一步描述。
根据使用要求,直接订做成所需形状、规格的具孔洞3的塑料外壳1。在外壳1上方用胶水固定仿真水草2,形成隐蔽生境。在外壳1上方四角安装不锈钢吊环5,用于固定绳索6,便于巢穴的投放、收取及位置控制。外壳1下方安装固定塑料棍形成支架4,便于架设,不直接接触水体底部,减少淤泥进入壳中。在需要捕捞的时候,采用捞网缓慢收取的方式,或者在底部铺设网片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捕捞率,并降低捕捞强度。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关于长、宽、高的方向结合附图按照一般的常识确定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以及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仿真水草(2)、支架(4)、吊环(5)和绳索(6);所述外壳(1)为左右相通的壳状结构,放置于水体中;外壳(1)的前后两侧中部位置设有多排孔洞(3),孔洞(3)用于水的交流;所述仿真水草(2)包括多列,依次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位置;所述支架(4)固定在外壳(1)的底部,用于支撑外壳(1)远离水体底部;所述吊环(5)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用于穿过并固定绳索(6);所述绳索(6)悬挂外壳(1)于水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在外壳(1)的前后两侧对应布置,每侧均包括2-4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根据大规格苗种培育或后期养殖阶段的要求决定孔洞(3)的尺寸大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孔洞(3)的洞直径为1-20c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水草(2)为绿色系、柔软的条带状水草。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仿真水草(2)为束状,每束包括3-6根,相邻两束之间的间距为一束仿真水草(2)在水中自然散开的宽度的1/2-3/2,3-5列仿真水草(2)依次排列固定在外壳(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为塑料外壳,所述支架(4)为塑料支架,所述吊环(5)为不锈钢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的截面为长方形或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截面为长方形的外壳(1)的长为a、宽为b、高为c,a<10b,a<10c;截面为圆形的外壳(1)的长为a,侧面圆形的直径为c,a<10c。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吊环(5)包括四个,分别固定在外壳(1)的上方四角,便于投放和收取巢穴;所述支架(4)包括两组,每组支架均由两根塑料棍构成,支架(4)的角度为60-120°,塑料棍的长度为1/3-2/3c;所述仿真水草(2)的长度为d,d约为1/3-2/3c。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85063.4U CN211832418U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385063.4U CN211832418U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32418U true CN211832418U (zh) | 2020-11-03 |
Family
ID=73138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385063.4U Active CN211832418U (zh) | 2020-03-24 | 2020-03-24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3241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4440A (zh) * | 2020-03-24 | 2020-06-12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
2020
- 2020-03-24 CN CN202020385063.4U patent/CN211832418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264440A (zh) * | 2020-03-24 | 2020-06-12 | 武汉市农业科学院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9090004B (zh) | 一种区块式仿生态池塘繁殖育苗设备及方法 | |
CN112586415B (zh) | 一种虾巢结构、青虾养殖方法、应用 | |
CN103404462A (zh) | 一种刀鲚土池育苗的方法 | |
CN103636542A (zh) | 一种鳑鲏室内人工繁殖方法 | |
CN105145482A (zh) | 一种大鲵雌雄自然配对仿生态高效繁育方法 | |
CN103518653B (zh) | 海湾扇贝反季节繁育方法 | |
CN111771648A (zh) | 一种藕塘套养小龙虾和加州鲈的方法 | |
CN102017920A (zh) | 自然虾夷扇贝幼体拖网采集室内培育的采苗方法 | |
CN211832418U (zh)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
CN206196724U (zh) | 一种枝角类生物饵料的收集捕捞装置 | |
CN103814853B (zh) | 一种进口对虾亲虾自然淘汰的选育方法 | |
WO2013120322A1 (zh) | 短蛸室外土池人工繁殖方法 | |
CN107410146B (zh) | 一种基于土工膜的鱼苗培育池的构建方法 | |
CN109618993A (zh) | 一种宽体金线蛭苗种早繁培育方法 | |
CN216088323U (zh) | 一种加州鲈鱼的温室养殖系统 | |
CN107079873B (zh) | 一种山溪鲵的人工促繁方法 | |
CN214206828U (zh) | 一种虾巢结构 | |
CN111264440A (zh) | 一种沙塘鳢巢穴装置 | |
CN213939371U (zh) | 米虾高密度养殖系统 | |
CN213044767U (zh) | 一种小龙虾暂养装置 | |
CN203851607U (zh) | 水产育苗用软性孵化桶 | |
KR100588419B1 (ko) | 말쥐치의 조기산란유도 및 종묘 생산방법 | |
CN107410106B (zh) | 一种黄鳝繁殖管、黄鳝繁殖装置及黄鳝繁殖方法 | |
CN112106727A (zh) | 一种黑斑蛙的人工养殖方法 | |
CN106577559B (zh) | 一种海龙的捕捞及人工驯养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