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805345U - 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805345U CN211805345U CN202020481053.0U CN202020481053U CN211805345U CN 211805345 U CN211805345 U CN 211805345U CN 202020481053 U CN202020481053 U CN 202020481053U CN 211805345 U CN211805345 U CN 2118053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rc
- pen
- gantry frame
- shaped clamping
- clamping pl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所述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龙门框架,所述第一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两个电机一,两个所述电机一均设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气缸一,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上;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两个架接侧板,两个所述架接侧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底部;打磨辊,所述打磨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具有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打磨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笔在最初的定义为手握由竹管和兽毛制成的软性书写工具书写,通过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笔的种类越来越多,也是人们一生中最不可或缺的一个书写工具,一些例如钢笔等外壳多由金属制成的笔种已在生活中被普遍运用,且得到广泛的推广,这种金属笔的笔壳在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其美观性和人们手握时的舒适度,多会将其金属外壳进行打磨抛光工作,从而提高其使用性能。
但是,传统的打磨方式多是通过金属磨头或者金刚锉、打磨棒等手持工具进行人工手动打磨,打磨效果虽好,但一方面不仅需要投入较多人工,另一方面通过人工打磨,打磨效果较为低下,相应的提高了投入成本,不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加工。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少人工投入、提高打磨效率、适用于大规模生产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包括:基座;第一龙门框架,所述第一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两个电机一,两个所述电机一均设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气缸一,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上;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两个架接侧板,两个所述架接侧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底部;打磨辊,所述打磨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的一侧,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打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机一上。
优选的,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龙门框架、第一弧形夹板、气缸二和第二弧形夹板,所述第二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弧形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内,所述气缸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滑垫,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相适配。
优选的,所述第二龙门框架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台,两个所述承重台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
优选的,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打磨时,将金属笔壳放在两个第一弧形夹板上,随后启动气缸二的输出轴伸出,将金属笔壳稳定夹紧,随后启动气缸一的输出轴伸出,使打磨辊接触到金属笔壳,随后依次启动电机一、电机二和无杆气缸,继而对金属笔壳进行打磨工作,打磨完毕后,依次启动气缸一和气缸二的输出轴缩回,将金属笔壳取下,并换一下金属笔壳继续进行打磨工作即可,操作简单,无需人工手持打磨设备进行打磨抛光工作,减少了人工投入、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效率,且本装置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环境,适合广泛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打磨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弧形夹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基座,2、第一龙门框架,3、无杆气缸,4、电机一,5、气缸一,6、衔接板,7、架接侧板,8、打磨辊,9、电机二,10、第二龙门框架,11、第一弧形夹板,12、气缸二,13、第二弧形夹板,14、弧形防滑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图3和图4,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打磨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弧形夹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包括:基座1;第一龙门框架2,所述第一龙门框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1的顶部;无杆气缸3,所述无杆气缸3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2的顶部内壁上;两个电机一4,两个所述电机一4均设置在第一龙门框架2内;气缸一5,所述气缸一5固定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3上;衔接板6,所述衔接板6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一5的输出轴上;两个架接侧板7,两个所述架接侧板7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6的底部;打磨辊8,所述打磨辊8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侧板7相互靠近的一侧;电机二9,所述电机二9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7的一侧,所述电机二9的输出轴与所述打磨辊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机一4上。
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龙门框架10、第一弧形夹板11、气缸二12和第二弧形夹板13,所述第二龙门框架10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一4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弧形夹板11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10内,所述气缸二12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10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13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二12的输出轴上。
所述第一弧形夹板11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13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滑垫14,所述第一弧形夹板11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13相适配。
所述第二龙门框架10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11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龙门框架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台,两个所述承重台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一4固定连接。
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机二9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对金属笔壳打磨时,先将金属笔壳放在两个第一弧形夹板11上的弧形防滑垫14上,随后启动气缸二12的输出轴伸出,气缸12的输出轴便会带动第二弧形夹板13下降,直至将金属笔壳稳定夹紧,随后启动气缸一5的输出轴伸出,气缸一5的输出轴便会带动衔接板6下降,继而带动打磨辊8下降,最终使打磨辊8接触到金属笔壳,随后依次启动电机一4、电机二9和无杆气缸3,电机一4的输出轴便会使金属笔壳转动,电机二9的输出轴便会带动打磨辊8转动,且无杆气缸 3便会带动气缸一5发生水平位置的移动,继而开始对金属笔壳进行较为全面的打磨工作,打磨完毕后,便可启动气缸一5的输出轴缩回,并启动气缸二12的输出轴缩回,将金属笔壳取下,随后换一下金属笔壳继续进行打磨工作即可,操作简单。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打磨时,将金属笔壳放在两个第一弧形夹板11上,随后启动气缸二12的输出轴伸出,将金属笔壳稳定夹紧,随后启动气缸一5的输出轴伸出,使打磨辊8接触到金属笔壳,随后依次启动电机一4、电机二9和无杆气缸3,继而对金属笔壳进行打磨工作,打磨完毕后,依次启动气缸一5和气缸二12的输出轴缩回,将金属笔壳取下,并换一下金属笔壳继续进行打磨工作即可,操作简单,无需人工手持打磨设备进行打磨抛光工作,减少了人工投入、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效率,且本装置适用于大规模的生产环境,适合广泛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
第一龙门框架,所述第一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基座的顶部;
无杆气缸,所述无杆气缸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
两个电机一,两个所述电机一均设置在第一龙门框架内;
气缸一,所述气缸一固定安装在所述无杆气缸上;
衔接板,所述衔接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一的输出轴上;
两个架接侧板,两个所述架接侧板均固定安装在所述衔接板的底部;
打磨辊,所述打磨辊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架接侧板相互靠近的一侧;
电机二,所述电机二设置在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的一侧,所述电机二的输出轴与所述打磨辊的一端固定连接;
两个夹持机构,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分别设置在两个所述电机一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二龙门框架、第一弧形夹板、气缸二和第二弧形夹板,所述第二龙门框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电机一的输出轴上,所述第一弧形夹板设置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内,所述气缸二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龙门框架的顶部内壁上,所述第二弧形夹板固定安装在所述气缸二的输出轴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和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的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弧形防滑垫,所述第一弧形夹板与所述第二弧形夹板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龙门框架的底部内壁上固定安装有衔接杆,所述衔接杆的顶端与所述第一弧形夹板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龙门框架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承重台,两个所述承重台的顶部分别与两个所述电机一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任意一个所述架接侧板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的底部与所述电机二固定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81053.0U CN211805345U (zh) | 2020-04-05 | 2020-04-05 | 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20481053.0U CN211805345U (zh) | 2020-04-05 | 2020-04-05 | 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805345U true CN211805345U (zh) | 2020-10-30 |
Family
ID=731433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20481053.0U Active CN211805345U (zh) | 2020-04-05 | 2020-04-05 | 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805345U (zh) |
-
2020
- 2020-04-05 CN CN202020481053.0U patent/CN2118053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58852B (zh) | 一种不锈钢管加工用往复式抛光装置及方法 | |
CN211805345U (zh) | 一种笔生产用金属笔壳打磨装置 | |
CN212886811U (zh) | 一种套装门加工抛光用打磨装置 | |
CN217019901U (zh) | 一种铝型材加工用的抛光设备 | |
CN112476239B (zh) | 一种异形笔记本键盘治具生产用侧压式夹具 | |
CN212239831U (zh) | 一种陶瓷环耐磨管法兰定位铆焊装置 | |
CN212653182U (zh) | 一种木制品家具加工用双边打磨机 | |
CN209902820U (zh) | 一种圆管内壁用抛光装置 | |
CN213289881U (zh) | 一种钢管内抛光定位装置 | |
CN107891340A (zh) | 一种塑料阀门用打磨装置 | |
CN210757064U (zh) | 一种板材表面的抛光装置 | |
CN219649447U (zh) | 一种钢管管端打磨机 | |
CN211967079U (zh) | 一种木制品加工用的毛边抛光机构 | |
CN210435857U (zh) | 一种家具的磨砂装置 | |
CN207930486U (zh) | 一种用于实木家具加工的木板抛光装置 | |
CN216198967U (zh) | 一种共振消声降噪罗茨鼓风机 | |
CN219255069U (zh) | 一种表面毛刺去除机构 | |
CN218503734U (zh) | 便于双向限位的小配件焊修工装 | |
CN221891561U (zh) | 一种外墙抛光装置 | |
CN212977887U (zh) | 一种铁塔材料高效抛光装置 | |
CN217344777U (zh) | 一种贝雷片的阳接头件的快速倒角工装设备 | |
CN214979953U (zh) | 一种风机的蜗壳治具 | |
CN212886799U (zh) | 一种空心铆钉加工用打磨装置 | |
CN220128459U (zh) | 紧固件加工抛光装置 | |
CN222023618U (zh) | 一种玻璃盖板抓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