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277938U - 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277938U CN211277938U CN201921526145.XU CN201921526145U CN211277938U CN 211277938 U CN211277938 U CN 211277938U CN 201921526145 U CN201921526145 U CN 201921526145U CN 211277938 U CN211277938 U CN 21127793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d
- plate
- rotating
- locking
- workbe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8000005498 poli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9000011324 bea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229910001220 stainless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9000010935 stainless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29920003023 plastic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296 polysiloxane Polymer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9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Silicium di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Si]=O VYPSYNLAJGMN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741 silica g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02027 silica g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04 process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3813 thumb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端面磨床,包括工作台,工具盒,U型杆,深沟球轴承,固定座,打磨开关,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U型座,连接杆,研磨电机,研磨轮,防尘罩和开合杆。本实用新型转动板,固定杆,锁紧杆,锁紧板和锁紧螺母的设置,有利于固定不同规格和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端面打磨工作;螺纹杆,移动板和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移动工件的位置,方便进行打磨工作;转动管,滑动管,测量杆和水平珠的设置,有利于测量工件表面在打磨后的水平度,方便进行简单的测量工作;螺纹杆,旋转盘和手摇杆的设置,有利于转动螺纹杆,方便进行工件移动工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端面磨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背景技术
平面垫片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中,主要用于承受压力、调整距离等,用于汽车中的一些垫片,例如,汽车法兰垫片用于汽车管道的连接,起到密封作用,汽车法兰垫片的精度对汽车管道的密封程度有很大的影响,生产批量大,精度要求高,需要经过垫片双端面磨床的精密磨削加工以满足精度要求。目前,垫片双端面磨床的进料由操作工人手工一片一片分捡并送入,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并且手工分捡送料时,容易出现2片甚至3片垫片粘在一起同时送入双端面磨床,造成垫片报废并使砂轮甚至设备的损伤,使设备停机维修,降低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07358845U,发明创造名称为一种端面磨床,包括工作台板,圆盘形的送料板可转动连接所述工作台板,所述送料板连接设置在所述工作台板下方的电机及减速器,若干个用于分捡垫片的分料孔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送料板上;所述送料板一侧的所述工作台板上固定设置有支座,支板呈Y形,所述支板的后部设有2个平行设置的长孔,锁紧螺杆穿过所述长孔将所述支板固定连接在所述支座上,所述支板的前部延伸至所述送料板的上方;2个挡料条及1个导料条垂直于所述送料板设置,2个所述挡料条的内侧面与1个所述导料条的内侧面呈三角形分布并与被加工垫片的外圆相切,2个所述挡料条固定连接V形座,所述V形座上设有第三长孔,所述V形座通过第三长孔连接在第一安装臂的前端,所述第一安装臂上设有第一长孔,所述第一安装臂通过所述第一长孔连接所述支板;所述导料条上设有第四长孔,所述导料条通过第四长孔连接在第二安装臂的前端,所述第二安装臂上设有第二长孔,所述第二安装臂通过所述第二长孔连接所述支板;2个所述挡料条及1个所述导料条的下端与所述工作台板之间的距离仅供一片被加工垫片通过。但是现有的端面磨床还存在着不方便固定不同规格的工件,不方便手动移动工件的位置和不方便测量工件表面水平度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自动端面磨床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端面磨床,以解决现有的端面磨床存在着不方便固定不同规格的工件,不方便手动移动工件的位置和不方便测量工件表面水平度的问题。一种自动端面磨床,包括工作台,工具盒,U型杆,深沟球轴承,固定座,打磨开关,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U型座,连接杆,研磨电机,研磨轮,防尘罩和开合杆,所述的工具盒插接在工作台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杆螺钉连接在工具盒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深沟球轴承分别镶嵌在工作台的左侧内部顶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还镶嵌在工作台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螺栓连接在工作台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打磨开关螺钉连接在工作台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安装在工作台的左侧内部;所述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安装在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安装在连接杆的下端;所述的U型座螺栓连接在工作台的正表面右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杆轴接在U型座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研磨电机螺栓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研磨轮螺栓连接在研磨电机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防尘罩合页连接在固定座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开合杆螺钉连接在防尘罩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包括螺纹杆,旋转盘,手摇杆,移动板,插接杆,转动杆和翼形螺栓,所述的螺纹杆的左端焊接在旋转盘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摇杆的右端轴接在旋转盘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螺纹杆贯穿移动板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贯穿移动板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插接在插接杆的左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螺纹连接在移动板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包括转动板,固定杆,防护垫,锁紧杆,锁紧板和锁紧螺母,所述的固定杆分别焊接在转动板的右侧中间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垫分别胶接在转动板的右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紧杆分别焊接在转动板的上端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板分别套接在锁紧杆的外壁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紧螺母分别螺纹连接在锁紧杆的上端外壁和下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包括转动管,滑动管,测量杆,水平珠,手持杆和防滑套;所述的滑动管套接在转动管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测量杆的后端焊接在滑动管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平珠镶嵌在滑动管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杆的右端焊接在转动管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防滑套套接在手持杆的外壁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移动板采用下端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板。
优选的,所述的防尘罩采用U型的透明塑料罩;所述的工作台采用右侧开设有插接孔的不锈钢台。
优选的,所述的螺纹杆分别插接在深沟球轴承的内圈;所述的螺纹杆的外壁与深沟球轴承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的移动板的下端滑动插接在工作台上端开设的滑槽内。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垫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硅胶垫;所述的锁紧杆采用不锈钢杆。
优选的,所述的插接杆的右端焊接在转动板的左侧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防滑套采用外壁带有十字形防滑纹的橡胶套;所述的测量杆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杆。
优选的,所述的转动管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的下端外壁。
优选的,所述的打磨开关具体采用型号为MTS102的开关;所述的研磨电机具体采用型号为YE3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的打磨开关电性连接研磨电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板,固定杆,锁紧杆,锁紧板和锁紧螺母的设置,有利于固定不同规格和不同型号的工件进行端面打磨工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纹杆,移动板和插接杆的设置,有利于移动工件的位置,方便进行打磨工作。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管,滑动管,测量杆和水平珠的设置,有利于测量工件表面在打磨后的水平度,方便进行简单的测量工作。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螺纹杆,旋转盘和手摇杆的设置,有利于转动螺纹杆,方便进行工件移动工作。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转动板和防护垫的设置,有利于保护工件,防止在研磨的过程中将工件的表面压上痕迹,影响工件质量。
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板,插接杆和转动杆的设置,有利于转动转动板,方便进行工件打磨工作。
7.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移动板,插接杆和翼形螺栓的设置,有利于固定插接杆,防止在研磨的过程中转动板转动,影响打磨工作。
8.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手持杆和防滑套的设置,有利于转动转动管,方便进行工件水平度测量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工作台;2、工具盒;3、U型杆;4、深沟球轴承;5、固定座;6、打磨开关;7、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1、螺纹杆;72、旋转盘;73、手摇杆;74、移动板;75、插接杆;76、转动杆;77、翼形螺栓;8、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1、转动板;82、固定杆;83、防护垫;84、锁紧杆;85、锁紧板;86、锁紧螺母;9、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1、转动管;92、滑动管;93、测量杆;94、水平珠;95、手持杆;96、防滑套;10、U型座;11、连接杆;12、研磨电机;13、研磨轮;14、防尘罩;15、开合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一种自动端面磨床,包括工作台1,工具盒2,U型杆3,深沟球轴承4,固定座5,打磨开关6,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U型座10,连接杆11,研磨电机12,研磨轮13,防尘罩14和开合杆15,所述的工具盒2插接在工作台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杆3螺钉连接在工具盒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深沟球轴承4分别镶嵌在工作台1的左侧内部顶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4还镶嵌在工作台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5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打磨开关6螺钉连接在工作台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安装在工作台1的左侧内部;所述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安装在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安装在连接杆11的下端;所述的U型座10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正表面右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杆11轴接在U型座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研磨电机12螺栓连接在固定座5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研磨轮13螺栓连接在研磨电机12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防尘罩14合页连接在固定座5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开合杆15螺钉连接在防尘罩14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包括螺纹杆71,旋转盘72,手摇杆73,移动板74,插接杆75,转动杆76和翼形螺栓77,所述的螺纹杆71的左端焊接在旋转盘7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摇杆73的右端轴接在旋转盘7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螺纹杆71贯穿移动板74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75贯穿移动板7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76插接在插接杆75的左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77螺纹连接在移动板7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将工件固定好后,打开打磨开关6,使研磨电机12开始工作,带动研磨轮13转动,抓住手摇杆73转动,使旋转盘72带动螺纹杆71转动,推动移动板74右侧移动,推动工件向右侧移动,使工件接触研磨轮13进行研磨工作,需要时,松开翼形螺栓77,转动插接杆75,使工件旋转,方便进行研磨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3所示,所述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包括转动板81,固定杆82,防护垫83,锁紧杆84,锁紧板85和锁紧螺母86,所述的固定杆82分别焊接在转动板81的右侧中间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垫83分别胶接在转动板81的右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紧杆84分别焊接在转动板81的上端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板85分别套接在锁紧杆84的外壁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紧螺母86分别螺纹连接在锁紧杆84的上端外壁和下端外壁;使用时,松开锁紧螺母86,上下移动锁紧板85,将需要进行打磨的工件放置在固定杆82和锁紧板85,转动锁紧螺母86,压紧锁紧板85固定好,需要进行打磨的工件,方便固定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端面打磨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结合附图4所示,所述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包括转动管91,滑动管92,测量杆93,水平珠94,手持杆95和防滑套96;所述的滑动管92套接在转动管91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测量杆93的后端焊接在滑动管9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平珠94镶嵌在滑动管92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杆95的右端焊接在转动管9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防滑套96套接在手持杆95的外壁右侧;将工件研磨后,反向转动手摇杆73,使旋转盘72带动螺纹杆71反向转动,带动移动板74向左侧移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抓住手持杆95转动转动管91,使测量杆93的左侧接触工件的表面,测量工件表面在打磨后的水平度,进而完成端面打磨工作。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移动板74采用下端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板。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尘罩14采用U型的透明塑料罩;所述的工作台1采用右侧开设有插接孔的不锈钢台。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螺纹杆71分别插接在深沟球轴承4的内圈;所述的螺纹杆71的外壁与深沟球轴承4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的移动板74的下端滑动插接在工作台1上端开设的滑槽内。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护垫83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硅胶垫;所述的锁紧杆84采用不锈钢杆。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插接杆75的右端焊接在转动板81的左侧中间位置。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防滑套96采用外壁带有十字形防滑纹的橡胶套;所述的测量杆93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杆。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转动管9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11的下端外壁。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打磨开关6具体采用型号为MTS102的开关;所述的研磨电机12具体采用型号为YE3的电机。
本实施方案中,具体的,所述的打磨开关6电性连接研磨电机12。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中,使用时,松开锁紧螺母86,上下移动锁紧板85,将需要进行打磨的工件放置在固定杆82和锁紧板85,转动锁紧螺母86,压紧锁紧板85固定好,需要进行打磨的工件,方便固定不同规格的工件进行端面打磨工作,将工件固定好后,打开打磨开关6,使研磨电机12开始工作,带动研磨轮13转动,抓住手摇杆73转动,使旋转盘72带动螺纹杆71转动,推动移动板74右侧移动,推动工件向右侧移动,使工件接触研磨轮13进行研磨工作,需要时,松开翼形螺栓77,转动插接杆75,使工件旋转,方便进行研磨工作,将工件研磨后,反向转动手摇杆73,使旋转盘72带动螺纹杆71反向转动,带动移动板74向左侧移动,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后,抓住手持杆95转动转动管91,使测量杆93的左侧接触工件的表面,测量工件表面在打磨后的水平度,进而完成端面打磨工作。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该自动端面磨床包括工作台(1),工具盒(2),U型杆(3),深沟球轴承(4),固定座(5),打磨开关(6),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U型座(10),连接杆(11),研磨电机(12),研磨轮(13),防尘罩(14)和开合杆(15),所述的工具盒(2)插接在工作台(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U型杆(3)螺钉连接在工具盒(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深沟球轴承(4)分别镶嵌在工作台(1)的左侧内部顶端;所述的深沟球轴承(4)还镶嵌在工作台(1)的右侧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固定座(5)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上端右侧;所述的打磨开关(6)螺钉连接在工作台(1)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安装在工作台(1)的左侧内部;所述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安装在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的右侧上部;所述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安装在连接杆(11)的下端;所述的U型座(10)螺栓连接在工作台(1)的正表面右侧上部;所述的连接杆(11)轴接在U型座(10)的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研磨电机(12)螺栓连接在固定座(5)的上端左侧;所述的研磨轮(13)螺栓连接在研磨电机(12)的输出轴外壁;所述的防尘罩(14)合页连接在固定座(5)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开合杆(15)螺钉连接在防尘罩(14)的上端左侧;所述的可转动移动顶紧座结构(7)包括螺纹杆(71),旋转盘(72),手摇杆(73),移动板(74),插接杆(75),转动杆(76)和翼形螺栓(77),所述的螺纹杆(71)的左端焊接在旋转盘(72)的左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摇杆(73)的右端轴接在旋转盘(72)的左侧上部;所述的螺纹杆(71)贯穿移动板(74)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插接杆(75)贯穿移动板(7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转动杆(76)插接在插接杆(75)的左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翼形螺栓(77)螺纹连接在移动板(74)的上端内部中间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锁紧固定板结构(8)包括转动板(81),固定杆(82),防护垫(83),锁紧杆(84),锁紧板(85)和锁紧螺母(86),所述的固定杆(82)分别焊接在转动板(81)的右侧中间上部和下部位置;所述的防护垫(83)分别胶接在转动板(81)的右侧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紧杆(84)分别焊接在转动板(81)的上端和下端中间位置;所述的锁紧板(85)分别套接在锁紧杆(84)的外壁上部和下部;所述的锁紧螺母(86)分别螺纹连接在锁紧杆(84)的上端外壁和下端外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转动测量杆结构(9)包括转动管(91),滑动管(92),测量杆(93),水平珠(94),手持杆(95)和防滑套(96);所述的滑动管(92)套接在转动管(91)的外壁上部;所述的测量杆(93)的后端焊接在滑动管(92)的右侧中间位置;所述的水平珠(94)镶嵌在滑动管(92)的下端内部中间位置;所述的手持杆(95)的右端焊接在转动管(91)的左侧下部;所述的防滑套(96)套接在手持杆(95)的外壁右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移动板(74)采用下端开设有螺纹孔的不锈钢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尘罩(14)采用U型的透明塑料罩;所述的工作台(1)采用右侧开设有插接孔的不锈钢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螺纹杆(71)分别插接在深沟球轴承(4)的内圈;所述的螺纹杆(71)的外壁与深沟球轴承(4)的内圈过盈配合;所述的移动板(74)的下端滑动插接在工作台(1)上端开设的滑槽内。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护垫(83)采用厚度为三毫米至五毫米的硅胶垫;所述的锁紧杆(84)采用不锈钢杆。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接杆(75)的右端焊接在转动板(81)的左侧中间位置。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滑套(96)采用外壁带有十字形防滑纹的橡胶套;所述的测量杆(93)采用长方体的不锈钢杆。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端面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管(91)的上端螺栓连接在连接杆(11)的下端外壁。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6145.XU CN211277938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526145.XU CN211277938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277938U true CN211277938U (zh) | 2020-08-18 |
Family
ID=720293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526145.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1277938U (zh) | 2019-09-16 | 2019-09-16 | 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277938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6028A (zh) * | 2020-12-19 | 2021-04-27 | 常熟市国缘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效果好的金属加工装置 |
-
2019
- 2019-09-16 CN CN201921526145.XU patent/CN211277938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06028A (zh) * | 2020-12-19 | 2021-04-27 | 常熟市国缘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定位效果好的金属加工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1940326U (zh) | 一种台式万能全磨具磨削加工装置 | |
CN211277938U (zh) | 一种自动端面磨床 | |
CN110653676A (zh) | 一种可装夹多种规格轮胎的轮胎打磨装置 | |
CN205363527U (zh) | 轮毂振动研磨机 | |
CN105057790A (zh) | 全自动金刚石锯片双面开刃机 | |
CN216681706U (zh) | 一种模具零件自动研磨设备 | |
CN111823104A (zh) | 一种机器人自动抛光去毛刺设备 | |
CN211053442U (zh) | 一种带有可调节定位功能的磨床 | |
CN210650176U (zh) | 一种抛光打磨机 | |
CN114714207A (zh) |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磨床定位工装装置 | |
CN110871392A (zh) | 一种具有夹紧功能的钢管抛光机 | |
CN216228601U (zh) | 一种用于非金属材料的加工磨床 | |
CN217572264U (zh) | 一种多尺寸黄铜泵体加工用打磨台 | |
CN213532003U (zh) | 一种零件加工用磨床 | |
CN205363614U (zh) | 五轴开砂机 | |
CN218891626U (zh) | 一种多支板机加工自动打磨机 | |
CN209850621U (zh) | 一种研磨抛光装置 | |
CN2038836U (zh) | 带磨刨刃装置的木工机床 | |
CN220825855U (zh) | 一种精密小磨床用物料固定装置 | |
CN114833686B (zh) | 带有水平度测量预警机构的多工位滑块磨床 | |
CN214134860U (zh) | 一种半轴套筒打磨装置 | |
CN210081381U (zh) | 一种试样抛磨装置 | |
CN221474775U (zh) | 一种花岗石直角尺加工用定位夹具 | |
CN213289896U (zh) | 一种机械加工件用研磨装置 | |
CN213498182U (zh) | 高精密金刚石数控刀片负导菱夹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8 |